学前班教学案例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前班教学案例(精选13篇)

学前班教学案例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学习用胶水在纸上粘贴细沙或大米、小米、芝麻等点状材料。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粘贴活动的乐趣,鼓励幼儿遇到困难敢于求

助,并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2.难点:让幼儿制作学具。三、教学准备:

胶水、毛笔、盘子、洗净的细沙或大米、小米、芝麻、湿抹布。

材料可以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述法、观擦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兴趣:每天早上,小朋友都高高兴兴地

来到学前班,请你告诉大家,你来到学前班的路是怎样的?你还走过什么样的路? 2.基础部分: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粘贴材料,提出活动内容:今天,老师请 小朋友用细沙(或大米、小米、芝麻等材料)来修一条上学前班的路。

学习制作方法:

引导幼儿探索怎样用胶水、细沙等材料粘贴出上幼儿园的路。

(1)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1页,说出上学前班的路在哪里。

(2)激发幼儿已有经验,互相讨论粘贴步骤。(先在“路”上涂胶水,撒上细沙。)

(3)交代粘贴要求:粘贴前先用毛笔将胶水均匀地涂在“路”上,但不能涂到“路”的外面。再把细沙或其它粘贴材料均匀地撒在涂有胶水的“路”上,用手掌轻轻压几下,稍等一会,把幼儿用书竖起来,轻轻地把多余的细沙抖落在准备好的盘子里,再修补一下没有细沙的地方,上学前班的路就修好了。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正确地涂胶水,遇到困难主动找老师或者旁边的小朋友商量解决。做好后,压和抖落多余的细沙时,动作要轻,便于收拾。

3.结束部分:

欣赏评价作品

请小朋友将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欣赏评价同伴的作品。

六、教学延伸:

让幼儿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制作出一幅更加形象、完整的画面。

七、教学评价:

学前班教学案例 篇2

分层教学在理论上以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支撑。新课程改革为分层教学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前班教学应当面对每一个学生, 适应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应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

学前班是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 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出现的一种特殊教学班。因交通、经济、家庭等因素造成学生年龄层次大, 上学观不同, 在班级教学中层次分明。只有实施分层次教学, 才能化零为整。我在具体分层教学中, 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学生分层次。

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在入学前家庭幼教的基础、学生对学校的兴趣程度、学生的年龄段, 再结合学前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 按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将学生按实际比例分层: (1) 基础好、好学的; (2) 没有基础的, 但认真学习的; (3)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具体教学中, 对C层突出“帮、扶”, 让他们知道学习、学会学习、对学习充满信心;对B层实施“赶”, 赶他一程, 让他们在学习上尽快上路;对A层实施“激”, 古语“请将不如激将”, 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培养创新意识。

同时在安排坐位时要经常变换, 但是主旨不能变, 就是以A等为中心、B等为中坚、C等为帮托, 形成一个学习小组, 这样以便于交流、讨论、提高, 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分组实行动态管理原则, 经过一段学习, 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变化, 引入适当竞争机制, 作为必要的小组间的调整, 激励学生不断上进, 最终达到C层解体, A, B层逐渐壮大的目的。

2. 备课分层次。

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吃透教材, 并按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分清哪些是共同目标, 那些是层次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制定不同的具体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制定一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 要求他们不仅要深刻理解, 还要学会灵活应用;对B层学生要难度相对小一点, 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只设计一些最为基础性的知识, 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方法, 培养基本的学习能力。如“学习单韵母e”, 共同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熟练地认读和书写e;层次目标:A层不仅要熟练地认读和书写e, 还要记会与之相关的儿歌;B层学生要求熟练认读和书写e;C层学生只要求熟练认读e。

3. 教学过程的分层次。

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位学生尽可能达到更高水平, 因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从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入手, 使A层学生理解掌握的同时, 鼓励B, C层的学生也尽可能掌握。

4. 课堂练习的分层次。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 它的意义在于能强化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 能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达到的程度, 把所教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为掌握技能的过程, 最终达到对各层次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 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 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 编排课堂练习或重新组合教材中的练习, 或根据教学内容重新编排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 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 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 在教授拼音e时, 教师领读完后, 用不同色彩的粉笔进行板书演示,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教师巡回指导。先让A层学生最快掌握书写方法, 然后教师和A层学生对C层学生一帮一指导, 必要时可以手把手辅导, B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完成练习。

5. 作业分层。

作业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多层次设计不同的题量, 不同的作业难度, 以供每个层次的学生选择, 能及时反馈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

例如:韵母i的作业设计

A层:要求规范地书写i外, 还必须记会与之相关的儿歌, 有表演能力的同学可以把它表演出来。

小燕子, 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还要记一些与之相关的词语, 如医 (yī) 生、椅 (yǐ) 子等。

B层:要求确准读写ī外, 还要记会儿歌;

C层:只要求熟练读写就行了。

6. 学生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 充分发挥评价的向导功能和激励功能。对C层学生要随时发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以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培养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一个善意微笑, 用手轻摸他们的头或只要有一个字写对就给他们一个满分, 一句鼓励的话都会使他们激动不已、信心倍增;对B层学生既要随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 还要向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 鞭策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实行竞争激励, 高标准、严要求, 促使他们更加严谨、务实、谦虚、不断超越自我。在每次班级自测、家庭测验和学校组织人员进行专门的考试中, 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优秀率均达到90%以上, 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二、探索结果反思

在对学前班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了不断的锻炼和发展, 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普遍提高,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相应的问题。

1. 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少, 课量重, 几乎是每人一个班。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自习辅导等工作繁多, 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分层备课上, 因此, 分层备课时间得不到保障。

2. 分层教学是否能在各年级得到落实, 虽然本人对学前班的分层教学,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能否在其他高年级中得到推广, 还有待时日。同时与农村教育环境所致, 一考定终身, 成绩好坏是衡量学生一切的标准, 对于学生的评价方法还是传统的考试成绩定优良有关。

3. 农村地区教师有限, 教学条件严重滞后, 分层教学的推广和实施存在很多的困难, 这就需要长期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法, 它是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 能力水平,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 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层;再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有针对性地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指导、分层练习、分层测试的一种教学方式。

浅谈学前班数学教学的尝试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数学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36-01

现代社会离不开数学。在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数学运算,更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前儿童开展早期数学教育,培养儿童基本的数学素养,不仅对儿童学前阶段的发展,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每个幼儿教师肩负的重要职责。

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数学严密的科学性与学前儿童接受能力的问题。学前班儿童,大都在六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才刚刚萌发,对数学的认识还不完整,不能自觉运用教学知识解决问题;而数学是一门科学,它以其自身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为学前儿童的学习设置了一道门槛。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跨过这道门槛,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在基础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加深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学前班的儿童来说,它不象其他科目学习那样,有曲折生动的情节,缤纷绚丽的色彩,数学要求的答案只有一个。因此,儿童初学时,都感到非常陌生、枯燥,没有耐心接受。针对这种情况,在初学阶段,我充分考虑孩子心理特点,采用妙趣横生的题目设计,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让其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便把所学知识接受了。如在新授6的组成时,为让幼儿理解6的几种分合法,我编了一个故事:有一只小白兔,它有6个大萝卜,准备把它放到两个篮子里,可是小白兔没有学过数学,不知道有几种放法,很为难,你们大家愿意帮助小白兔吗?幼儿一听,都积极的帮助小白兔放萝卜。于是我就利用6 个教具萝卜和两个篮子,让幼儿们一边动手操作,一边往黑板上板书,结果6的几种分合法很快被幼儿找出来。

二、采用手、脑并用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加深对数学的认识

由于学前班幼儿年龄比较小,自制力相对较差,虽然课堂纪律很好,但幼儿精力不一定集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让他(她)们的大脑真正动起来。新学期一开始,我就让幼儿准备若干操作棒,在讲数的组成时,先让幼儿动手操作,如8的组成,让幼儿取8 根小棒,并让幼儿把它们分成两组,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并把各种分法记到本子上,给幼儿一定的时间放他(她)们去分,并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幼儿们为了争第一,争先恐后的分了起来,很快便把8的组成找了出来。之后把他(她)们分得的结果板书到黑板上,经过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让幼儿记下来,然后把幼儿分组玩“手心手背”的游戏,幼儿8人一组翻手心手背,根据每次翻出的结果,说出8的组成,如:1个手心,7个手背。则大家说:“8可以分成1和7(或7和1);1和7(或7和1)合起来是8.”反复找幼儿来练习,幼儿们都争相举手来做游戏,8 的组成很快掌握,一节课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三、采用多练习的方法,强化学习效果,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规则意识

对于幼儿的记忆,多数是强化记忆,虽然当时幼儿掌握的很好,但如果不及时的练习,很快便会忘记,于是在课后,一方面让幼儿把练习册上的作业做完,另一方面又给他(她)们补充了一些习题,在家长的配合下,坚持完成家庭作业,并且每学完一个数的组成和加减法,总要把前面的内容复习一遍,让强化记忆变成永久记忆。

四、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在幼儿对所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之后引导幼儿理论练习实际,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又能帮助幼儿更深刻掌握理论知识。在数的组成掌握之后,开始新授数的加减法,先让幼儿找出组成中三数的关系,如8可以分成2和6,这其中8是总数,也是最大的数,2和6是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从总数中去掉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幼儿知道这其中的关系后,无论怎样变换题型,都可以很容易解答,如:给三个数2、6、8,可以写出2+6=8,6+2=8,8-2=6,8-6=2,再做下面的题也很快:8-()=6,2+6=()等,只要看其中少了哪个数,根据组成8可以分成2和6很快找出答案,加减法练熟了,怎么与实际相联系呢?这个时候让幼儿从多角度编应用题,也可以根据编出的应用题列式计算,再如2+6=8,编这个题,要先知道两个数2和6,然后提出一个问题,教师师范编:奶奶家养了2只小白兔和6只小灰兔,问奶奶家一共养了几只小兔?让幼儿联系实际,多角度编题,幼儿有的编池塘的小鸭,有的编山坡上的小羊,还有的编奶奶给买的东西、、、、、、内容非常丰富。也可以找几名幼儿口头编应用题,其余幼儿在下面列式计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基本上都能熟练的掌握。

五、提高幼儿的速算能力。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但这点必须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幼儿只有掌握熟练了,才能快速的计算。同时,这种速算能力的培养,也会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她)们的好胜心和求知欲。通过强化练习,不仅使学前儿童理解了运算知识,而且熟练掌握了运算要领,幼儿们做题速度相应提高,不少幼儿张口便来。

学前班教学总结 篇4

学前班进行工作总结

我谈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体会:在班里,孩子无论大小,多少教会有聪明的,好动的,调皮的,文静的,面对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如何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个性倾向来接受种种教育,并日见成效呢?对于这样的孩子应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笑脸带给孩子们,这话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孩子们表现的乖时,作为老师肯定满脸笑容,而如果做错了该怎么办?一次放学期间,覃雷欢哭着告诉妈妈说:“她刚买的手表丢了,我听后很生气,找东西是我最头疼的事,便问怎么回事,有的孩子说是谭昌燃拿走了,当我看着噘起高高的小嘴的谭昌燃时,我想,因为他是很听话懂事的孩子我让他当了班长,平时表现很好,怎么会有偷东西的现象呢?或许有别的同学吧?于是我调整情绪面带笑容地,俯下身子牵着他的小手和平地说:“你来说说怎么回事好吗?”两串眼泪顺着他的小脸无声地淌下来,但我又摸着他的头说:“老师相信你是个好孩子,但好孩子做错了事敢于承认错误就更好了。”之后小声地对我说:“老师,我明天给覃雷欢带来,我在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并在课堂上表扬了这孩子,让其他人也做个诚实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我们不该责备,打吗他们,否则势得其反。通过《孔融让梨》故事一得:孔融让梨是体现我们民族美德的传统故事,也是今天教育幼儿懂得谦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典型范例。在端午节的中午吃粽子时,有些孩子把自己的粽子留给我吃,为之我感到很欣慰,这些孩子懂得了疼爱老师、父母和同伴,做到了向孔融学习,把好吃的留给别人。通过这些事件,我认识到:作为教师,设计每个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吃透教学内容,带要学会把自己置于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水平去考虑问题,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前班教学反思 篇5

“老师,让我来拿。”身材矮小又单薄的婧婧自告奋勇,只见她把手伸进橱底试了试,可是手太短,够不着,于是又想把头伸进橱内,可头却伸不进,她失败了。“老师,我来。”刚才被大家埋怨的羊羊这时走过来,只见他半躺着,两手撑着地,把一条腿伸进了橱里,想用脚去够棋子。站在一旁的几个小朋友都着急地问他:“够到了吗?够到了吗?”羊羊一脸的严肃样,没有回答,过了一段时间,羊羊取出了腿,他也失败了。“老师,我有办法了。”张佳豪说着,就从卫生间拿来了一把扫帚,然后,身子完全趴下,把扫帚的柄伸进了橱里,一点一点地把滚在里面的棋子给拌了出来。当张佳豪的手拿到棋子时,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张佳豪你真棒!”“张佳豪你比老师还厉害!”有的甚至还去拥抱他,孩子们的脸上个个充满了喜悦,张佳豪更是一脸的骄傲。

反思:

尊重幼儿,让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倡导的理念。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经常的做法是要么过于让幼儿放任自流,要么又回到了传统的“师本位”。取棋子是孩子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真实性、挑战性,从而能引发孩子不断地思考问题。当棋子滚落到橱底时,我并没有帮助孩子及时地解决问题,而是把权利交给了孩子,我给予孩子的是更多的等待、默默地支持和鼓励。

学前班拼音教学反思 篇6

阿克苏市第九小学 努尔斯曼古丽

学前班拼音教学反思

担任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感觉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很快。在学习中,他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脑中积累的词汇不断丰富,表达的欲望也随之加强。特别是拼音教学,与语言教学密切相连,更能有效地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前班的孩子具有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好动是他们的共性,学习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作为识字工具的汉语拼音,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学前班孩子来说是单调乏味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结合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注重图、形、音结合。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抽象的表音符合,没有词句等丰富的内容,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这些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很枯燥。教学中,我将字母的形和音与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趣。课堂上,从看图说话导入,让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图中的拼音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音,在发现形的过程中学会写。学生在开心快乐中识记形,读准音,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设比赛。儿童的好胜心强,抓住这一心理,在课堂上巧妙地增设比赛,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如:在学完声母和韵母后,可以采用“小猴摘桃子”等比赛形式复习巩固。操作如下:在黑板上画一棵桃树,树上结满了红红诱人的大桃子,每个桃子上分别写着不同的声母和韵母。把参加比赛的学生分成两个组,要求第一组把树上写着声母的桃摘下来,第二组把树上写着韵母的摘下来。比一比,看哪一组先按要求摘完桃,哪一组就获胜。另外,还可以采用夺红旗比赛、拼音接龙比赛等形式进行拼音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三、顺口溜辅助记。

学前班教学案例 篇7

一、自主自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好奇心需要成人的发现和保护,探究的过程需要成人的鼓励和支持,探究能力的发展需要成人的培养和引导。然而在幼儿园实践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对科学教育活动是畏惧的,甚至持有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源自于师范生的学科背景。由于师范生来源于高中生,且主要是文科生,因此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素养,导致了他们在知识结构上不完整,使他们在科学内容方面缺乏足够的信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恶性循环,由此产生了当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如教学活动中偏向于语言和艺术,对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把握不准确,对儿童的科学发现和兴趣不敏感等。

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本身的科学情感和态度,科学知识和经验以及科学方法和技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儿童,因此,高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基本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内容,更要关注师范生本身的科学教育,即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及技术,而且能应用这些来了解环境、关怀社会、解决问题,不断自求进步,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巧,并具有乐观积极的科学精神。”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幼儿进行启发,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同时萌发幼儿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因此笔者在高校教学改革中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在全班中进行科学阅读活动,以《科学百科全书》和《十万个为什么》为基本教材,利用课下时间,结合教材和网络,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并做读书笔记,每周课前15分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和交流,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做到科学知识的推广和交流,同时发展学生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科学方法和能力的提升

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器材,一方面结合阅读活动,另一方面搜集幼儿园常用的科学小实验,进行亲身的体验和测试,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对科学现象的感知和观测,科学方法的使用和记录等。

(三)科学情感和兴趣的激发

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多多进行户外活动,让学生在自身的观察、实验和记录中,体验科学的生活性和细节性,从身边的事物出发,从生活的点滴出发,感受科学的乐趣和美好,促进学生积极的科学兴趣和情感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旨在通过学生自主自学的方式,一方面扩充和完善学生的科学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在学生亲自的探索实验中,通过自身的观察、记录、交流分享,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为师范生奠定扎实全面的学科专业知识。

二、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高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学会设计科学教育活动,借助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活动,了解科学教育活动如何评价等,保证学生在从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体现强烈的实践性特色,因此要想在学期有限的学时内,完成任务,必须做到“精讲多练”。

所谓的“精讲多练”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要求既重视讲的作用,又保证练的需要,把讲和练的作用结合起来,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作用,精讲是为了给多练腾出时间,更为了给多练提供指导,所以要全面地对待精讲多练”。

(一)教师的精讲策略

1.关注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对重点部分采取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组织中,利用案例分析法重点介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和组织;通过视频观摩、案例设计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对活动中的每个活动环节,包括活动导入、活动展开、活动结束进行分析和例证;结合活动评价,对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内容的组织、师幼互动、环节创设等具体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整体上把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设计流程和注意事项。

2.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提炼总结核心环节

在长期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通过对教材的反复比较和琢磨发现,教材更加注重理论的抽象和指导,由于理论和实践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很难产生实际的指导效果,针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学科特点,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学科规律,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进行凝结和提炼,即以方法为依托,以目标为导向,以内容为载体,以环节为支撑给学生进行讲解。

在提供具体活动流程的情况下,保证学生对观察类的活动有整体的把握,重点对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关注,如观察过程中,观察方法的使用、观察角度的全面性、观察的组织形式,教师的引导方式、记录方式以及交流和回应方式等,书本上理论的指导有的放矢,给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框架和支撑。

当然“讲”,要避免注入式、满堂灌、凌空说教、繁琐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提供经典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讲解过程中注重语言的言简意赅,避免重复等问题。

(二)“多练”的途径

精讲的目的是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演练,当然“练”也不是单纯地提倡“题海战术”,多多益善,而是在精讲指导下求得切实的效果。

1.转换课堂主体,将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

精讲要避免“满堂灌”,学生不是单纯地听,更多的是投入、分析与思考,提倡探索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优秀教案的提供,尽可能接受规范的信息,为学生建构高标准的认知图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索,讨论交流,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师生之间的互动,将权威性的知识通俗化、易懂化,切实保证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掌握活动设计的要旨。

通过对优秀教案的分析与思考,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就目标的设计、内容的组织、活动的实施等方面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在与优秀教案的比较分析中,加深对活动设计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梧桐树叶的秘密》活动中,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设计的活动进行分析与讨论,探究最合理的组织形式。

2.使用微格教室,模拟课堂教学

在学生掌握理论的同时,结合理论进行实践的摸索。实践调查研究中显示,当前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的最大问题是,理论方面学生可以做到侃侃而谈,但是涉及实践操作就败下阵来,带来了新入职教师的种种问题。在高校有限的环境中,微格教室成为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良好途径。

微格教室虽然是模拟情境,与真实情境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也具备了一些真实的要素,如活动前目标的思考与编制,内容的组织、环节的创设与实施;活动过程中与幼儿的互动与交流;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对幼儿的了解,扮演“幼儿”,增加了对幼儿的了解。

微格活动结束后,学生还可以对录像进行反复观看,一方面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理论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判断、分析、总结和反思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的应用能力,向成为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迈进;另一方面学生在教态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由一开始的紧张、拘谨、尴尬,到后期的从容、自信,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产生了期待。

三、幼儿园见习制度的模式探讨

课堂教学和微格模拟教学从一定意义讲是理论化的教学,而真实的幼儿园教学存在千千万万无法预知的状况,因此,幼儿园实践成为提升学生能力的根本途径。

所谓的见习,即观摩幼儿园教师的活动组织,在见习之前,要向学生明确目的和任务,幼儿园学期科学教育教学计划;科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课堂教学设计;教具的制作(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评价,了解幼儿园优秀教师的活动范本,幼儿园的活动观摩结束后,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对活动进行评价,提倡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将心中的疑虑生成问题,组织所有的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见习结束后,投入实习活动中,真实参与幼儿园的教学环节,设计并组织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同时,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教师全程介入,关注学生关注不到的自身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迅速成长。

课余时间学生的自立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科学素养;课上教师与学生的讲练配合使用,幼儿园实践活动的有效磨炼,将成为提高学前教育师范生科学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邵兰洁,段雪丽.“精讲多练”教学模式研究[J].大家,2012(10).

农村学前儿童教学策略研究 篇8

关键词:农村;学前儿童;教学;策略

学前儿童教育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由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起步比较晚,发展相对缓慢,所以,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水平比较低,尤其是学前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学前儿童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次探讨。

一、农村学前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学前儿童教育不够重视,政策支持力度弱,教育经费严重缺乏。目前,政府对于农村学前儿童的教育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学前儿童的教育需求,教学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农村学前儿童的入学率远远低于城市儿童的入学率。教育经费的匮乏带来的第一个直接后果是幼儿园的数量严重不足,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中西部的20个省市和自治区之中,一半以上的乡镇没有设立幼儿园,农村幼儿园的数量仅仅占全国行政村幼儿园数量的9%,约有3/4的适龄儿童不能正常入学。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村共用一个幼儿园,直接影响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育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教育经费的匮乏带来的第二个后果就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的幼儿教师待遇极低,而且缺少正规编制,由此造成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学前儿童教师学历水平比较低,有些还缺少职业资格证书,教学技能比较差。总之,教育经费的严重匮乏引发了两个主要问题,即幼儿园的数量不足以及师资力量不够雄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对学前儿童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家庭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的成长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前儿童家长对于学前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学前儿童教育是浪费钱财的一种行为。这种错误的教育观严重影响了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导致很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完整。一方面,农村学前儿童的父母受制于时间和精力,不能够针对儿童进行正常的家庭辅导,影响了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只是单纯地教授一些基础知识,比如一些算数和拼音,在儿童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科学知识以及才艺方面的投入非常少,影响了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学前儿童教学策略

目前,在我国农村的学前儿童教学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活动的单一和落后,大多幼儿园老师只是开展一些最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这类活动只有一个目的——让儿童玩得开心、快乐。儿童的开心与快乐固然重要,但是作为一个关键的教学阶段,儿童的品质培养以及习惯养成也至关重要。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因此,在儿童的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为儿童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立足生活,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着重培养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比如,自理能力,训练饮食、睡眠、排泄安排等;比如规则意识,盛入自己盘中的食物必须吃光,吃完饭菜,才可以吃零食;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教师要教会他们基本的交通理论知识和常识;比如环保,教师要引导儿童正确地使用垃圾桶,还要教会他们进行垃圾分类;比如遵守社会秩序,养成排队的好习惯。

(二)立足生活,培养儿童的优秀品质

教师要立足现实生活,培养儿童的优秀品质。比如爱心,引导儿童亲自照顾小动物,关心弱小生命;比如坚强,儿童摔倒后,鼓励他们自己站起来;比如尊重,告诉儿童,不经别人允许,不可擅自动别人的东西;比如礼貌,别人帮助你,要学会说“谢谢”,见了老师,要问好;比如承担责任,告诉儿童做错了事情,要勇于认错;比如诚信,教师要以身作则,答应儿童的事情必须办到,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比如自信,鼓励儿童大声讲话和大胆交流;比如合作,组织集体活动,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的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家长和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增加教育经费;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教师,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并定时辅导;教师应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像妈妈一样给予孩子关心和爱护,保证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包迎春.农村学前儿童教育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2):11.

[2]刘妍.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8-20.

学前班语言教学总结 篇9

何柳英

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能更好的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从中吸取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依据。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幼儿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幼儿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幼儿的思维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3、注意听取幼儿的意见,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其她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做到学有所用.二、达到的教学目的

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语言交往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基本的语言教育,学说普通话,扩大词汇量,掌握基本的听话、说话技能,提高语言交往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书刊、广播、电影、电视多媒体表现的文学作品产生兴趣,喜欢听故事能有表情地朗诵诗文和表演故事等,从而获得初步的欣赏能力。发展幼儿的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为小学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学说普通话方面。幼儿学会辨别方言与普通话发音和声调的不同。丰富幼儿词汇,并写会正确使用。学习日常生活用语,掌握基本句型。

2、在口头讲述方面。学会了四种讲述方法:看图讲述、情境讲述、生活经验讲述、创造性讲述。

3、早期阅读方面。学会看图书,体会翻阅图书的经验,读懂图书的内容,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的对应关系。学习认读汉字,知道文字是一种符号,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读音和具体的意义,了解识字规律,懂得一些书写规则。

三、由于教学内容比较乏味,幼儿在学习时积极性不太高,自主学习性较差,幼儿的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少部分幼儿对所学内容记不牢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想方设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学前班特色教学 篇10

幼儿学习拼音是为了学习汉字打基础,威了更好的学习普通话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有效工具。在学习阶段我们可达到一下程度

第一、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并且可随意组合。第二、让幼儿见拼音可达到直呼的程度并张口就来。第三、可以按照音序查字典并且速度很快。

第四、在写一些小作文的时候有不会写的字可轻松用拼音代替,让句子更加流利通顺。

全脑速算:

全脑速算是锻炼幼儿大脑的反应能力,极大的促进左右脑的发育。开发左右脑并用来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而且还是重点、难点的两位数于两位数的进位、退位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最后可让幼儿在一分钟之内快速写出100到数算题。

趣味生活数学:

趣味生活数学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认识数字在学习分类、长度、重量、钱币、比较、概念及计算等基础知识。让幼儿广泛的理解并有兴趣,让幼儿自发性的参与以游戏的形式授课大大的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对数学感兴趣,最后幼儿能达到小学课本二年级的重点内容的达标。

阅读与识字:

识字和阅读是一对孪生姐妹,是学习之母。对幼儿来水,重点放在认识字的形、音方面,不苟求懂意,识字和阅读可以交替进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识字是为了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能激活儿童的大脑思维,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记忆能力。越早学会阅读的儿童,终其一生都会以读书为乐,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也铸就里幼儿阅读水平的提高阅读是流利有感情,可运用书中的句子模仿说话,识字量可达到2500字左右。让孩子真正成为现实的“金话筒”。

小议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篇11

【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一、加强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培养实用人才

1. 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的职业意识,我校的舞蹈教学与艺术院校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从事舞蹈教育工作的职前训练,而不是培养舞蹈演员,因此,在舞蹈理论知识方面和舞蹈技艺内容上要尽可能更广一些,知识与舞蹈体例更新一些,以便学生通过教学能练就更为实际、适用的职业技能。

2. 确定具体教学任务,建设任务导向型课程。学前教育舞蹈专业中的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舞蹈学校,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学时,能够运用舞蹈这一手段对幼儿进行美育及舞蹈特长的启蒙与培训。

1)基础训练方面:学生必须进行规范的舞蹈基本训练(内容主要是现行的几大训练体系),使其掌握基本技能与专业素质、基本技术技巧等。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舞蹈解剖学的知识,了解有关肌肉的训练意义和各部位身体训练的运动路线。为将来对幼儿的舞蹈形体训练打好基础。

2)民间舞方面:民间舞蹈教材的内容主要是我国的几大民族民间舞,如:云南花灯、藏舞、东北秧歌、蒙族、维族等。除此之外,还因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教材的教学,如傣族舞蹈、鲜族舞蹈、胶州秧歌、海洋秧歌等。

3)古典身韵方面:掌握古典身韵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把握好古典身韵的六大元素提、沉、冲、靠、含、仰和横移极其特性,外在形象,内在意象。做到神形兼备,牢牢保持好中国古典舞的鲜明个性。

3. 重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有的学生尽管自身专业素质好,具有一定的舞蹈感受力与表现力,但却总上不好课,训练不好幼儿,无法适应幼儿舞蹈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弱,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观察、分析、指导能力和准确评估幼儿水准的能力。虽然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光靠课堂教学,它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但如果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指导能力,引导她们对动作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实践也证明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二、强化音乐元素在舞蹈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音乐与舞蹈可称得上是形影相随的“姐妹艺术”,绝大多数舞蹈都有音乐伴奏(包括节奏乐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音乐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乐曲的选择有利于舞蹈教学。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训练都要在音乐中进行。音乐对于舞蹈教学不只是简单的节奏伴奏,它也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好的伴奏,好的乐曲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音乐熏陶,而且可以帮助舞蹈教师教学。

2. 节奏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地位。早在“歌咏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远古时代”,舞蹈的主要动因就是节奏的物化态,无论是人声的呼号,还是瓦石的击节,都是浑然于舞,助于舞,激发于舞。就学习民间舞蹈来说,节奏的精确把握与体现,是把握风格的关键所在。

三、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强化训练的实效性

教学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只有反馈才能实现控制。因此,要使整堂舞蹈课教学过程从基本动作到舞蹈组合训练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渠道、准确接收学生大量的反馈信息。接收反馈越及时、越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得就越全面、越深入,从而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才能有的放矢进行“点窍”提示,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效率,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形成最佳的教学状态,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对教学过程实行科学的调节和控制,对学生学习中的关键问题,教师可以把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或把反馈提早到产生偏差之前,设置前馈练习,从而防患于未然;或延时反馈,促进学生再作深入思考分析。

最后,舞蹈教育应该是在一个平和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充满热情的教学氛围中进行。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先生曾谈到:“真正有才能的教师也只能严厉到一定程度,如果长时期对学生缺乏理解、同情和关心的话,也会使学生感到伤心、压抑和痛苦,从而削弱教学效果。一般水平的教师如果再加冷漠无情的话,消极因素就更大”。因此,严格要求与诱导、启发、鼓励和赞扬的教学态度,将是调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春春.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大舞台,2010(4).

[2]杨艳霞.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

学前音乐教学改革研究 篇12

在基本知识和技术的教育方面,应体现教学的全面性原则。学前教育系生源的差异性要求在音乐教育中一定要增强普及和改良观念,减少选拔和淘汰的观念。要考虑到所有学前教育系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他们不同的条件,施以不同的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严重关系到教育水平的好坏。 过去各个学校选择的教学材料各种各样,个别学校甚至选择了高等学校的教学材料,这于学前教育系的学生很不合适,且无法展现其技能性。在缺乏统一编制教学材料的情况下,各校要以实际为出发点,钢琴教育时设置一些即兴伴奏训练来提升同学们的音乐伴奏能力和即兴伴奏水平;声乐歌曲的选用,童谣曲目要有一些数量。 此外,还应注意各式各样节奏和曲风的民族曲目、现代曲目与外国民歌。在舞蹈教育方面,不仅要有形体练习、 民族民间舞蹈的训练,还要在儿童舞蹈的创造编排上多努力,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有科学性、趣味性,强调民族性。根据学前教育学生的年龄特征,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形式和方法是进行素质培养、提升学生技能的重点,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原则,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并获得提升,不应为被动的教育和训练。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声乐课是大课教授,集中练声、 唱歌,缺少技巧性的教育,资质优秀的学生难以得到提升。由于学前教育学生要有较强的歌唱技能,因此声乐课应以三至五人小组课形式进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再者,声乐课和钢琴课要紧密联系,声乐课上教的曲目,钢琴课上要成为自弹自唱的曲目并予以纠正, 如此声乐演唱技能、钢琴弹奏水平才能与和声理论恰当融合,使学生的素质获得整体提升。

中小学的老师应“一专多能”,可幼稚园老师就应有比较优秀的教育能力与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同时, 作为幼稚园老师,音乐上的“多能”是不够的。因此, 若将学前教育学生当作教师领域的产品,他们将来能不能找到工作、快速得融入社会,其中,音乐培养是检查学前教育培养成不成功的关键点。由于科技的快速提升, 教育方式同时进行了极大的改变。尤其是现代化教育方式的运用和生理学、心理学的最新成果给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手段的根本特点是教育的方向性,每种教育手段都将某个确定的教育方向作为基础,为特定的教育目标做准备。学前音乐培养的基本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熏陶学生的审美趣味,训练他们的审美能力。音乐培养的目标与内容规定了其培养方式的不一样。审美训练为生命教学与情感教学,它的方式不可以为普通的理论教学, 美育的方式在本质上应该说不是纯感性的,也不是纯理性的,应该是两者的结合。现代审美教育要求为“融合式” 教育,教室上课任务不只是教授某些理论,更是恰当得将知识、趣味与道德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里完全学得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树立高洁人格,获得美和善的滋润。现在,中国音乐培养领域在教育手段上将美育当作主要的音乐教育手段,从根本上强调了教育方式的方向性。

音乐教育方法根据教法和学法耦和形成的。音乐教育方式的耦和性,表现在教育活动上其是由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两位一体的关系;表现在内容上是教法与学法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前者约束着后者,后者改变着前者,前者能用后者展现,后者是经过老师恰当纠正下学生学的方式。音乐教育方式的耦和性也表现在它们的关系上,师生是互动的,他们相互作用,学生是老师亲近的朋友,通过老师的教育产生音乐乐趣与喜好,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老师适时改变教学方式,设立喜目、喜耳、喜心的美好情景, 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加入其中。总而言之,传统的直线式教育,正在被多向主体网络所取代。

因为教育内容的变化之多,培养目标的不尽相同, 教育方式的各种各样,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就这个方面来说,现实教育活动里,教育方式暂无统一可行的固定模式,反而多种灵活的方式。音乐教育方式的改善和进步,不取决于运用什么方式,而取决于根据不一样的要素,给教育方式最好的选择,因此,在音乐教育里要突出各种教育方法的结合使用。

摘要:学前音乐培养跟高师音乐培养不一样,后者的教学宗旨为给中小学训练音乐老师,可前者教育的受众却是进行学前儿童培养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与幼稚园老师,工作对象迥异,因此课程安排、授课形式与方法、考试和要求都存在差异。

学前班教学计划 篇13

第一周《团圆歌》

第二周《小雨点》《太阳的话》《比赛》

第三周《故事树》

第四周《会爬的豆子》

教学目标1.了解问答歌的句式特点,对问答歌感兴趣。

2.学习用“……圆圆……”的句式仿编诗句,能用字卡括句。

3.喜欢阅读,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神奇和美妙的感受。

4.了解诗歌的句式结构及表达方式,并尝试创造性的仿编。

5.对于自然界有关的汉字有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认识40个左右的汉字。喜欢用不同的形式练习笔画。

6.学习常见的汉字间架结构,能按正确笔顺书写常见的汉字。

十月份 教学课题

第五周《海上的风》

第六周《镜子》《地球》

第七周《星海和灯海》

第八周故事阅读《小猪飞上天》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蓝色的海》作品,感受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关于星球海洋等主题想象的奇特和大胆。

2.在本主题的阅读过程中能认识40个左右的汉字。

3.能按正确笔顺书写常见的汉字。

4.模仿诗歌句式结构,联系个人已有经验,进行创编,续编诗歌或故事。

5.理解故事内容,能分角色有表情的表演故事。

十一月份 教学课题

第九周《冬天》

第十周《我的感觉》

第十一周《假如》

第十二周《被窝里的游戏》《与众不同的瓢虫》

教学目标:1.加深对冬季特征的认识,能用语言描述冬季明显的季节现象。

2.正确理解作品中对心理活动的描写。

3.运用已有技能,和同伴合作用多种方式表达不同的心理感受。

4.在阅读过程中,能熟练认识50个左右的重点字词,喜欢用不同的形式练习笔画。

5.学习常见的汉字间架结构,能按正确笔顺书写常见的汉字。

十二月份 教学课题

第十三周《月亮和桥》《小露珠》

第十四周《贴窗花》《堆雪人》

第十五周《我小的时候》

第十六周《快乐是什么》

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人可能会喜欢不同的东西,愿意关心自己熟悉的人,学会与同伴分享快乐。

2.体验与感受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

3.对认识汉字有兴趣,并愿意在生活中寻找自己认识的汉字,在主题中熟练认读40个左右的重点字词。

上一篇:黄金搭档下一篇:小扇子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