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征求意见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红线征求意见(精选10篇)

生态红线征求意见 篇1

昆山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征求意见

——生态公益林部分

拟增加内容:

高速公路两侧防护公益林(1)现状概况

途经昆山的高速公路共有五条,包括沪宁高速、苏昆太高速、苏沪高速、绕城高速、常昆高速,完善了昆山交通网络,推进昆山交通事业的发展。

高速公路两侧防护公益林植被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乔木主要以香樟、无患子、垂柳、重阳木、水杉、意杨等为主;灌木主要以樱花、垂丝海棠、红叶李等为主。

(2)主要生态功能

生物多样性保护。(3)管理部门

昆山开发区、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陆家、巴城、周市、千灯、张浦、淀山湖镇人民政府。(4)管控措施

高速公路两侧防护生态公益林为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管控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1)砍柴、采脂和狩猎;(2)挖砂、取土和开山采石;(3)野外用火;(4)修建坟墓;

生态红线征求意见 篇2

为了有效研究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2013年下半年欧盟项目“中国食品供应链中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模型和认证工具研究”正式启动。项目研究的主要承担单位是,西班牙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协会(GAIA)、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IQSTAP)、中国商品学会(CSCS)、中国农业大学(CAU)、中国商业联合会(CGC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

生态食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为使食品企业全面、系统、科学地理解可持续发展,充分、合理、有效地开展可持续发展活动,指导和评价食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编制《生态食品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准则》成为项目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评价准则》的实施,将提高食品行业的生产能力,促进可持续生产方式并通过帮助及鼓励消费者选择可持续性的、生态型食品,促进可持续消费。

《生态食品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准则》的编制,参考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G4标准,立足于我国食品企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规律,以加强食品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给予食品企业一个明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在内容上,本评价准则以我国法律法规,批准、签署或加入的国际公约为基准,参考和借鉴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0)》、《中国企业社会评价准则》、《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和食品加工行业补充指南》等国际、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准则和GBT 27301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明确了食品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准则,使之即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又符合我国食品企业的发展规律和现实需要。

坚守生态红线 篇3

生态红线就是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用地和物种数量底线。生态红线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无法复制性,很难实现占补平衡,一旦失去,难以拯救。我国确定的林地和森林红线是:林地面积不低于3.12亿公顷,森林面积不低于2.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不低于200亿立方米。湿地红线是:湿地面积不少于5333.3万公顷。沙区植被红线是:治理和保护恢复植被的沙化土地面积不少于56万平方公里。物种红线是:确保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严禁开发,确保现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全面保护。

严格守住生态红线,就得制定严格的生态红线管理办法。要确定生态红线区划技术规范和管制原则与措施,将林地、湿地、荒漠生态空间保护和治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政府责任制考核,坚决打击破坏红线行为。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对森林、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宜林宜草沙化土地、湿地等进行严格保护,守住红线。

推进生态用地可持续增长。在适度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及公共建设使用生态用地的同时,要控制城乡建设使用生态用地,限制工矿开发占用生态用地,规范商业性经营使用生态用地,制定出台征占用生态用地项目禁限目录。通过生态自我修复和加大对石漠化和沙化土地、工矿废弃地、退化湿地治理等,有效补充生态用地数量,确保全国生态用地资源适度增长。

生态保护红线——李干杰 篇4

2014.01.16 08:00 来源: 《求是》

期号: 2014/02 作者: 李干杰

字号:【 大 中 小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其中,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部署和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

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意义

3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由于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利用强度不断加大,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受挤占、破坏的情况日趋严重,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明显;湿地仍在萎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下降。比如,过去20年间,甘南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能力下降了30%左右;黑河下游防风固沙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能力下降了近40%。只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才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和期待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雾霾天气,影响了近6亿人口。水环境质量也不容乐观。2012年,长江、黄河、珠江、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10.2%。土壤污染特别是重金属问题日益显现,威胁到食品安全。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成为农村的最大污染源。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有机衔接起来,才能确保环境质量不降级、并逐步得到改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9%、23%和46%,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城镇化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据研究,建设用地增加率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率的1.56倍,城镇人口人均能耗是农村人口的1.54倍。有研究表明,我国土地资源合理承载力仅为11.5亿人,现已超载约两亿,我国已有600多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0.8亩的警戒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各类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

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系统完整性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遵守与监管需要在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有序实施;强制约束性要求生态保护红线一旦划定,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与环境准入制度,增强约束力;协同增效性要求红线划定与重大区划规划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与生态保护现状以及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增强保护效果;动态平衡性是指在保证空间数量不减少、保护性质不改变、生态功能不退化、管理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可以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更好地使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统一;操作可达性要求设定的红线目标具备可实现性,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生态功能保障基线包括禁止开发区生态红线、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红线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生态红线。纳入的区域,禁止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从而有效保护我国珍稀、濒危并具代表性的动植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维护我国重要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禁止开发区红线范围可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区应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范围,明确其空间分布界线。其他类型的禁止开发区根据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结果确定是否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范围。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划定范围可包括《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规定的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洪水调蓄等5类共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通过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将重要性等级高、人为干扰小的核心区域划定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范围内。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的划定,既可保护生态系统中供给生态服务的关键区域,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红线划定范围可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变化反应相对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发生退化、自然灾害多发的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等级划分,将敏感性等级高、人为干扰强烈的核心区域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范围。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红线划定后,将为人居环境安全提供生态保障,为协调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是保障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粮食、维护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需求的安全线,包括环境质量达标红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红线和环境风险管理红线。环境质量达标红线要求各类环境要素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具体而言,要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均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红线要求全面完成减排任务,有效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到“十二五”末期,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8%、10%、8%、10%。环境风险管理红线要求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完善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健全环境事故处置和损害赔偿恢复机制,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建立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环境预警体系建设,确保将环境风险降至最低。

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是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不应突破的最高限值。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与现阶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能源利用红线是特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下的能源利用水平,包括能源消耗总量、能源结构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等。水资源利用红线是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等。土地资源利用红线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土地资源有序利用与保护的用地配置要求,使耕地、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三、生态保护红线的制度保障

有效保障生态保护红线不被逾越,确保红线落地,必须从制度、体制和机制入手,建立严格遵行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保障。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在明晰的产权框架下,科学界定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各项功能。通过建立用途管制制度,保障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合理用途,确保准确执行主体功能区和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定位,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统计、衡量与核算指标体系,摸清国家自然资源底数,包括规模、结构、分布以及变化趋势等,准确把握自然资源的存量、增量和减量等,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未来绩效评估提供基础性依据。

建立生态、资源和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机制。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监测预警体系,基于国土生态安全现状及动态分析评估,预测未来国土生态安全要素发展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逐渐形成生态保护红线监测与预警、决策与技术支持一体化的,具有充分技术、人力和物力保障的,兼有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国土生态安全预警体系。

完善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产业环境准入机制。根据不同类型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目标与管理要求,制定差别化产业准入环境标准。按照生态功能恢复和保育原则,引导自然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遏制盲目重复建设。

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补偿机制。逐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补偿机制,明确补偿标准、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并依此推动补偿区域的生态保护。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对生态产品生产方和受益方明确的区域,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不同地区间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

健全排污权有偿交易机制。全面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使用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加快制定符合市场规律和体现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体现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并提高配置效率。

建立生态保护红线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逐步建立差异化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体系,逐步将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

生态红线征求意见 篇5

赣猪秘字〔2015〕08号

关于征求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会员管理办法(征求意

见稿)意见的函

各协会会员:

为进一步加强协会会员队伍建设,增强协会凝聚力,保障会员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省养猪行业协会秘书处起草了《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会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各会员于9月30日前将修改意见建议以电子邮件、传真或信函方式反馈至协会秘书处,逾期视作无意见。

联系方式:

秘书处地址:南昌市文教路359号(省农业检验检测综合大楼右侧)

邮编:330046 联系人(电话):张国生

***

0791-86273345(可传真)

E-mail:jiangxiyangzhu@126.com

江西养猪信息网网址:

附件: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会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5年8月19日

附件:

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会员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本协会”)会员队伍建设,增强协会的凝聚力,保证会员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遵循本协会《章程》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协会会员要严格遵守协会章程,享有《章程》规定的相应权利,同时有责任履行《章程》规定的义务。

第三条 本协会秘书处具体负责会员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建立会费收缴登记备案、参加活动信息登记备案制度等。

第二章 入会条件和程序

第四条 本协会的会员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第五条 本着宁缺毋滥、行业代表的原则,凡符合本协会章程规定的条件,拥护本协会章程,在协会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均可申请入会。

第六条 申请入会者,可从江西养猪信息网

()下载入会申请表,填好申请表与以下资料同时提交:

(一)企业或单位团体执照复印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三)企业或单位团体概貌实景照片(大门、整体布局、内部实景各1张);

(四)企业或单位团体联络代表1寸证件照1张;

(五)个人会员附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和1寸证件照各1张。第七条 本协会秘书处收到申请文件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提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议,经批准后发入会通知书。

第八条

申请者接到入会通知书之日起一个月内缴纳会费;本协会收到会费后,颁发会员证书和单位会员牌匾,并在本协会内部资讯和网站上予以公布,该会员即可行使(享有)协会章程规定的权利(义务)。

第三章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协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协会各项活动的权利;

(三)获得本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要求本协会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

(六)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第十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协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协会的合法权益;

(三)积极参加本协会组织的活动,完成本协会交办的工作;

(四)按期、按规定缴纳会费;

(五)向本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不损害协会荣誉。

第四章 会员服务

第十一条

为会员提供的服务:

(一)定期为会员提供本协会内部资讯;

(二)在本协会网站上宣传会员单位,帮助会员单位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通过本协会网站、刊物、微信等,获得专题调研和行业统计等资讯;

(四)为会员提供参加本协会专题会议、培训、国内外学习交流考察的平台;

(五)为会员提供行业政策、行业标准信息、咨询及指导;

(六)受理会员诉求并代表会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

要求。

第五章 会员管理

第十二条

本协会建立会员联络制度,会员单位应设联络代表一名。联络代表受会员单位法定代表人委托,代表该会员单位与本会进行日常联络;个人会员应当由其本人在本协会履行职责。

第十三条

本协会统一编制会员名录,会员名录中所填事项发生变更时,须及时通知本协会作相应记录变更。

会员发生下列情形时,应自发生该情形之日起30日内函告本协会:

(一)变更会员单位代表人或联络代表;

(二)变更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三)公司合并、分立、破产、解散及撤销;

(四)变更经营范围、主要营业场所;

(五)本协会要求或会员认为需要函告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本协会根据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第六章 会费

第十五条

按本协会章程的规定,会员应按时缴纳会费,具体会费标准如下:

(一)副理事长单位每年缴纳会费4000元;

(二)常务理事单位每年缴纳会费2000元;

(三)理事单位每年缴纳会费1000元;

(四)团体会员每年缴纳会费600元,个人会员300元。第十六条

多重身份的会员以会费最高等级标准缴纳,不重复缴费。

第十七条

原则上要求会员一次缴满一届(5年)的会费,也可分年度缴纳,于每年3月31日前缴纳当年会费。

第十八条

鼓励会员对协会捐助或资助。

第七章 退会及违规处理

第十九条

退会自由。会员要求退会时,应书面报告本协会秘书处,并办理相应退会手续。

第二十条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会员黄牌警告或通报批评:

(一)1年内无故不参加本协会活动的;

(二)承诺参加本协会活动又无故不参加的;

(三)会议中邀请其他代表外出活动(谈业务、吃请等)的;

(四)不按本协会活动要求以电子邮件、电话或书面等形式

提供参会回执的;

(五)会议(活动)迟到半小时以上的。

第二十一条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本协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取消会员资格:

(一)2年内无故未参加至少1次本协会活动的;

(二)连续2年不交纳会费的;

(三)本人已调离或失去联系一年以上(含)的;

(四)严重违反本协会章程相关条款的。

第二十二条

会员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受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关停整顿、依法注销、宣告破产的,经本协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予以除名。

第二十三条

会员资格终止后,按照本协会章程规定办理退会手续,本协会收回其会员证书和牌匾,并在本协会网站及内部资讯上进行公告。其享有的会员权利亦随之自动终止。

第八章 奖励

第二十四条

对诚信经营、社会奉献、科学发展事迹突出或者对本协会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或其相关人员,经批准本协会可给予书面表扬、公开表彰、授予荣誉称号及本协会认为合适的其他形式的奖励。

第二十五条

对会员的奖励,由本协会秘书处提出奖励意

见,经本协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核批准,做出奖励决定。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本协会理事会。

第二十七条

生态红线是我国特有的产物 篇6

划定生态红线与之前划定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有区别的

在过去的一年中,

生态红线无疑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词,

被称为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之后,

另一条被提升为国策的红线。

生态红线提出和推进过程

2011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出现“生态红线”概念并提出划定任务。

2013年5月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 并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 必须追究其责任, 而且应该终身追究。有专家称, 这是至今最高领导层在生态问题上“最强有力的陈述”。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点, 单独成篇, 并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 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等一系列要求。

2014年3月, 北京市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十一届五次全会上强调, 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 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 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 同时扩大绿色空间, 把青山绿水留给市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 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美好家园”。同时, “生态红线”也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各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之前的生态保护区效果不理想

据了解, 虽然我国在生态空间保护与优化方面, 已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土地利用规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生态保护规划区划, 加快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区 (地) 保护和建设步伐,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宏观保护区域面积大, 重叠严重, 所含部分区域无法有效保护。据了解,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50个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总面积达到220万平方公里,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总面积达到386万平方公里,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中32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达到232万平方公里, 分别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2.9%、40.2%和24.2%, 总面积已超过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中心副主任、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组邹长新表示, 尽管我国各类保护区域都划得比较大, 但实际上并没能实现应有的保护, 更没有形成一个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格局, 生态退化形势仍在加剧。根据环保部发布的《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千米;部分河口海水富营养化严重, 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偏低, 浮游植物丰度偏高等。

其次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还需进一步科学布局和严格管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 这一比例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发达国家水平, 但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不平衡性。早期建立的一些自然保护区, 科学论证不足、规划不合理、片面追求面积规模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管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并未得到有效保护;已建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也普遍存在缺乏体制机制保障、保护和管理松懈等问题, 并且不断受到各类经济开发活动的蚕食;在已建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遗迹等各级各类保护区中, 也有部分出现旅游开发远重于自然保护, 生态破坏严重的情况出现, 急需规范和加强管理。

总体而言, 我国生态保护区域类型多、面积大、覆盖广, 但是布局和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明显不足。

设立生态红线是我国独有的

据了解,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划定生态红线的国家。在国际上虽然没有这一提法, 但是划定“生态保护区域”的做法都是相似的。2012年3月, 我国启动生态红线划定试点, 内蒙古、江西、广西、湖北成为试点省份。此外, 山西、山东、天津、北京、贵州、江苏、上海、新疆等也提出探索生态红线制度,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生态红线制定小组组长高吉喜告诉记者, 我国划定生态红线是有自己的国情和背景的, 是我国发展和管理的需求。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极快, 城镇化进程迅速, 不断对生态用地进行挤压, 如果再不保护, 对生态保护以及长远经济社会发展都不利。很多地方的湿地消失, 现在又开始重新建立人工湿地。原生湿地被破坏, 反过来再造人工湿地, 不仅经济代价大, 而且生态效果会大大缩水。如果有远见, 就应该先把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地通过划定生态红线的办法固定下来。

高吉喜介绍, 划定生态红线与之前划定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有区别的。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生态多样性为主的保护类型;生态功能区是以保护重要生态功能为主的保护类型。生态红线是在现有保护地的基础上, 选择出更重要的地方, 作为红线保护起来, 生态红线是一条管理红线, 并不是新的保护地。

发展生态旅游 坚守保护红线 篇7

荒岛之美,美就美在其原始、自然、野性、神秘,美在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令久居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心生向往。事实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是人力所难以企及的;而许多原生态自然景观(包括濒危动植物),更是以现代手段难以复加造化的。荒岛成为景点的事例启示我们,发展生态旅游,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着力解决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这样方能形成一种修复保护带动发展、开发发展反哺保护的良性循环。否则,只能是短期既得利益,长远得不偿失。

近年来,从北极冰川到热带雨林,以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日益成为人们观光的热点。然而,生态旅游在推动眼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原生态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威胁。如有的游客在原始古建筑上任意攀爬划刻、违规照相;有的人随意采摘植物果实茎叶、损毁园林树木;有的人故意追逐打斗、肆虐伤害野生动物,有的人则对野生动物乱捕滥食,残忍猎杀,享受所谓野味美餐……所到之处真所谓“劣迹斑斑”,令人反感,遭人唾弃。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曾撰文称,在世界各国生态旅游蒸蒸日上的同时,作为其保护对象的动植物种群却面临威胁。生物学家们不无担忧地发出警告:如今,在一些旅游景区里,当野生动物与人相遇时,它们会呈现出极度紧张的状态,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使动物日常生活紊乱、压力增加,进而微妙地影响到健康与繁衍生息。研究发现,北极熊、企鹅、海豚、野狗,甚至雨林中的鸟类都会紧张,它们有的体重减轻,有的在死亡线上挣扎。在偏僻的、生物多样的地区,当受到一批又一批的假日探险者们频频干扰时,动物们普遍心率加快,荷尔蒙分泌

下降,繁殖能力衰退。

海豚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新西兰海岸的宽吻海豚围在游船周围狂躁不安,当它们看见有3艘以上船只靠近时,它们安静的时间还不到0.5%,但如果只看到一艘考察船经过时,宽吻海豚有68%的时间是在静静地休息。在加拿大的曼尼托巴,即使寒冷的冬天本应处于休眠状态的北极熊,由于受到人类的侵扰,也会焦虑不安,并提前进入捕猎海豹期。研究发现,当旅游者走近时,公熊的警觉比平时提高7倍,由于体能消耗,其体内脂肪减少,严重影响其繁殖能力。在新西兰的奥特哥半岛长着黄眼睛的小企鹅中,研究人员多次发现,由于频繁地受到进入该地区的旅游者们的惊扰,10%以上的小企鹅体重下降。如果旅游者靠近海滩,企鹅们将逃入海中,一直等到惊扰者离开。由于观赏者众多,使企鹅的聚集地越变越小,直至消失……在旅游者肆意取乐、享受感观刺激带来快感的同时,动物的苦乐和生存需要几乎完全被忽略了。

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植物态度如何,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类只有与动物、植物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才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千百万年来,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通过千丝万缕的食物链和营养金字塔的关系,才得以共生存,自然界的秩序才逐渐和谐、合理。而这种生物多样性的生命之舟失去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过去500年来,人类已经使陆地上野生动植物总量减少了10%,使物种总量减少了14%,且绝大多数发生在近百年之内。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显示,目前全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过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而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将会是灾难性的,几乎无法逆转。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就有近6500种,占全球总数10%以上;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已记录昆虫达5.1万种。虽然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特有物种多、受威胁物种所占比例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大量土地开发、城镇扩张、交通道路建设,人造景区开发,已经给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较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短期内可能不会导致人类走向灭绝,但人类的生存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最简单的例子是,看不到品种繁多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旅游将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没有它们,就没有生态旅游!

然而,这一点却容易被忽视,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近年来,有些地方的决策者,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制造人态自然,通过种树、铺草、造水、建景观大道等方式人工打造所谓“自然生态景观”,其实这是“伪生态”;一些地方打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号,今天植草坪,明天改花园,后天栽大树,这种生态折腾不但没有产生多大价值,而且成本巨大,显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有的地方为了打造所谓的旅游景点,要么大建楼堂馆所,过度开发,把好好的山水搞得不伦不类,充斥大量粗制滥造、品位低劣的人造景观;要么以旅游开发的名义在景区盲目复古,把原本有着厚重历史沧桑感的古建筑、古民居、古文物推倒重建,使之变成了廉价的现代仿品,完全丧失了历史风貌和独特韵味……诸如此类做法,是用一种人工文化生态破坏原有的文化生态,有悖于生态文明理念。

守望青山绿水,构筑生态屏障。发展生态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其重点在“生态保护”,功夫在“文明和谐”。我国许多地方生物资源丰富,有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资源优势,但在开发前,必须进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在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中必须始终坚守生态保护红线。

当下,旅游业正从过去“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游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大自然,到大自然怀抱中感受清风明月的美好,体验和谐相处的乐趣。世上万物皆相连,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只有保持在一定水平和规模上,才能使自然环境生机盎然;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自然界才能生动有趣,生态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编:高雨薇)

征求意见函 篇8

2009县级各类文明创建先进集体表彰即将开始。根据工作程序和要求,经单位申报、初审把关、检查验收,现将拟表彰的各类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名单呈送贵单位,请结合工作职责,对拟表彰的单位提出意见或建议。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在单位旁边注明原因,并加盖单位公章,并于5月10日前下午下班前送县文明办,地址:县行政办公中心8楼836室,电话:84108341。谢谢!

滨海县文明办

二〇一〇年五月五日

滨海县2009县级

各类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名单

(送审稿)

一、文明乡镇(6个)

东坎镇

五汛镇

正红镇

界牌镇

八巨镇

滨海港镇

二、文明村(20个)

正红镇昧洋村

正红镇南尖村

正红镇尹桥村

正红镇仁杰村

五汛镇范场村

蔡桥镇十四顷村

通榆镇西沙村

通榆镇三埝村

大套乡关南村

八滩镇粮东村

八巨镇巨峰村

八巨镇王庄村

八巨镇永裕村

陈涛乡屋基村

樊集乡山星村

樊集乡玉龙村

界牌镇淮河村

界牌镇镇南村

界牌镇许家圩村

滨海港镇双裕村

三、文明社区(5个)

东坎镇新建社区

东坎镇花园社区

东坎镇富康社区

通榆镇桥南社区

界牌镇陆集社区

四、文明小区(1个)

滨海县供电小区

五、文明行业(17个)

滨海县国土资源系统

滨海县供电系统

滨海县国税系统

滨海县地税系统

江苏省滨海县公路管理系统 滨海县人民检察系统

滨海县电信系统

滨海县邮政系统

滨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滨海县支行系统中国建设银行滨海县支行系统滨海县烟草专卖系统

滨海县气象系统

滨海县环保系统

滨海县公安系统

中国银行滨海县支行系统 盐城市滨海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滨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系统

六、文明单位(90个)

滨海县审计局

滨海县财政局

滨海县文广新局

滨海县城市管理局

江苏省滨海中学

滨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江苏省阜坎南船闸管理所

滨海县航道管理站

滨海县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 滨海县新华书店

滨海县人民法院

滨海县行政服务中心

滨海质量技术监督局

盐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滨海部 滨海县地方海事处

江苏省六垛闸管理所

滨海县劳动就业管理处

滨海县公安消防大队

滨海县档案局

滨海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所

工商银行滨海县支行

滨海县邮政储蓄银行

滨海县邮政局獐沟支局

滨海县邮政局城东支局

滨海县邮政局东坎支局

滨海县邮政局八巨支局

滨海县邮政局陈铸支局

滨海县邮政局界牌支局

滨海县地税局第三分局

滨海县地税局纳税服务中心

滨海县地税局稽查局

滨海县地税局第一分局

滨海县地税局第七分局

滨海县地税局第六分局

滨海县地税局第五分局

滨海县地税局第二分局

滨海县地税局第四分局

滨海县国税局稽查局

滨海县国税局第七税务分局

滨海县国税局第六税务分局

滨海县国税局第五税务分局

滨海县国税局第四税务分局

滨海县国税局第三税务分局

滨海县国税局第二税务分局

滨海县国税局第一税务分局

滨海县电信公司大套支局

滨海县电信公司正红支局

滨海县电信公司界牌支局

滨海县电信公司滨淮支局

滨海县明达中学

滨海县实验小学

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

滨海县正红初级中学

滨海县坎南初级中学

滨海县界牌镇中心小学

滨海县大套乡中心小学

滨海县樊集乡中心小学

滨海县国土局蔡桥国土所

滨海县国土局滨海港国土所

滨海县国土局樊集国土所

滨海县消费者协会

盐城市滨海工商行政管理局八滩分局

滨海县公安局五汛派出所

滨海县公安局滨海港派出所 滨海县公安局八滩派出所

滨海县自来水有限公司

滨海县供电公司坎南供电所 滨海县供电公司五汛供电所 滨海县供电公司振东供电所 滨海县供电公司八巨供电所 滨海县供电公司蔡桥供电所 滨海县供电公司獐沟供电所 滨海县供电公司滨海港供电所 滨海县供电公司八滩供电所 滨海县供电公司头罾供电所 滨海县供电公司通榆供电所 滨海县供电公司天场供电所 滨海县交通运输管理所

滨海县交通局城南中心交通管理所 滨海县交通局五汛中心交通管理所 滨海县交通局滨淮中心交通管理所 滨海县交通局界牌中心交通管理所 樊集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正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界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套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蔡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生态红线征求意见 篇9

我国碳纤维行业经过长期的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装备的封锁,千吨级工业化装置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业化步伐逐步加快。目前,我国碳纤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水平、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单线规模小,生产成本高;产品性能稳定性差,高端品种产业化水平低;技术装备以及下游产品开发应用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等。因此,必须加强宏观引导,突出发展重点,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碳纤维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体系,碳纤维应用市场初具规模。扩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市场,基本满足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市场需求。碳纤维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培育3~5 家骨干企业,大力推行节能减排,骨干企业能耗降低20%左右,实现清洁绿色发展,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

到2020 年,我国碳纤维整体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能力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纤维品种规格齐全,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对高端碳纤维的需求;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纤维大型集团企业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形成若干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碳纤维产业集群;重点骨干企业综合能耗和排放指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建立循环型碳纤维产业体系。

《指导意见》强调,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转型升级等专项,对符合行业准入标准的碳纤维生产企业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碳纤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技术、资本、人才向碳纤维行业集聚,营造产业良好发展氛围。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各类资本加大对碳纤维产业投资,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创新,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碳纤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郝杰)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纺织等行业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求针对纺织等重点行业和技术领域特点,依托骨干转制院所、行业特色高等学校和行业领军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相关科研资源,推动建设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主任李金宝表示,《意见》的出台,将加快构建和完善行业性科技创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推进纺织行业技术创新联盟及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意见》要求,要培育发展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企业研发投入明显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行业领军企业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企业水平,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实现翻一番。

据李金宝介绍,近年来行业围绕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技术,组成了由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构建的创新联盟,如“国家纺织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支撑联盟”、“化纤再生与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进行技术攻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跨产业链、跨部门合作的纺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郝杰)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发布多项纺织产品位列其中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涉及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24个重点发展方向下共3100余项细分的产品和服务。在节能环保、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中,有多项与纺织相关的产品位列其中。

发改委表示,发布《指导目录》的作用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内涵进一步细化,体现了战略性和前瞻性,以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利于各部门、各地区以此为依据,开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

在节能环保产业中,《指导目录》明确提出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针对大气污染防治,鼓励发展除尘技术设备。在生物制造产业,《指导目录》特别提及基于生物质来源的生物纤维等高分子材料。

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位列其中,具体是指具有卷绕张力控制、自调匀整控制及浓度、色差检测功能的纺纱、织造、染整、纺织成套装备等。

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属于新材料产业领域,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与纺织业密不可分。《指导目录》所指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包括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高强玻璃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陶瓷纤维、石墨纤维等无机非金属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芳砜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酚醛纤维、高吸水性纤维等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高强高模、抗燃、传导等功能的新型纤维。(郝杰)

《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出台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方案称,为促进小微企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工信部决定将扶助小微企业发展作为2013年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主要目标是推动出台扶助小微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培育一批“三型”小微企业;认定第三批100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开通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三型”小微企业是指创新型小微企业、创业型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

针对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工信部表示要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扶助;以产业集群为载体,支持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集聚带动创新资源为小微企业服务,提升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研究支持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政策措施。

nlc202309040446

方案还明确提出支持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产品、有较强市场生存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发展。(郝杰)

结合工作实际 深刻领会精神中纺联召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党员学习会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的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的内涵和实质,进一步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认识,3月18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党员学习大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副会长孙瑞哲、张延恺、徐文英、张莉、夏令敏,纪委书记王久新,以及中纺联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大会由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主持。

会上,陈伟康和孙瑞哲向与会党员干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并观看了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在国务院国资委作十八大精神辅导报告的实况录像。

陈伟康在会上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深刻阐释,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行业工作,提高自身理论政治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纺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的重要精神,要把十八大重要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在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两会”期间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落实到当前各项工作中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与时俱进,给自己增加正能量。

(欧阳潇/文 李涛/摄)

2013年度“纺织之光”科技奖开始申报

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获悉,“纺织之光”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现已启动。据介绍,本年度只受理技术创新类项目申报,申报项目必须是2008年以来通过地市级以上科委、经贸委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鉴定、验收的项目。申报截止日期为2013年5月31日。

据了解,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将为获得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的项目颁发奖金,其中一等奖奖金5万元,二等奖奖金1万元。对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项目将择优向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推荐,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还将把获得科技奖的项目编入《2013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成果汇编》,选择部分项目录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技术(成果)推广项目目录》,并优选部分项目做主题宣传。(郝杰)

科学划定辽宁生态红线的对策研究 篇10

一、辽宁生态环境现状

1. 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

2014年6月公布的2013年度《辽宁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2012年, 辽宁省生态环境质量为良,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EI) 63.5, 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处于中等水平, 总体上较适宜人类居住。58个县 (市、区) 生态环境质量分别为优、良和一般。其中, 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的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0.3%;生态环境质量为良的面积占41.6%;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的面积占48.1%。与2011年相比, 辽宁省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的面积无变化, 良的面积减少4.5%, 一般的面积增加4.5%。地级城市辖区由于植被覆盖相对较差、污染物排放较为集中, 生态环境质量略低于所在行政区的其他县及县级市。14个地级城市辖区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和一般, 其中, 生态环境质量为良的城市个数仅占28.6%;而44个县 (市、区) 生态环境质量以优、良为主, 占54.6%。

2. 生态系统的总体调节能力不强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较大, 占土地总面积的29%。全省因生产建设造成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土地面积近2万公顷 (30万亩) , 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全省沙化土地面积54.96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3.7%, 主要分布在辽西北。沈阳、锦州、葫芦岛、抚顺、鞍山、大石桥和柴河流域等工业城市和金属矿山周边区域农田污染严重, 土壤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营口、大连、锦州、盘锦等沿海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海水倒灌损毁农田现象。

水资源相对贫乏, 人均占有量少。辽宁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表明, 全省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11立方米,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7%。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夏秋降水量较多, 冬春较少;辽西、辽北、辽中地区水资源不足, 只有辽东地区相对丰富, 具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

环境容量压力较大。近年来, 辽宁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辽河治理、碧海行动计划、城市环境整治等举措, 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趋势有所减缓, 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但环境容量压力依然较大。一些地区剩余环境容量相对不足, 局部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力。工业和城市密集地区污染物排放量接近或超过环境容量标准。

生态系统总体调节能力不强。与前些年相比, 辽宁省局部生态问题有所缓解, 但生态系统总体调节能力仍然不强。西北部水土流失区、科尔沁沙地南缘土地沙化区生态系统依然脆弱。中部平原地下水漏斗区、沿海海水入侵区生态问题依然严峻。辽东水源涵养区、辽河和鸭绿江河口三角洲天然湿地以及自然海岸带等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较大。

3. 主要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 辽宁水、矿产资源开发强度都很大。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强度超过70%, 远超过40%的国际警戒线。矿产资源整体上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支撑能力下降, 与生产高峰年相比, 原煤年产量下降了26%, 原油产量下降了11%, 天然气产量下降了38%, 外部输入的能源已经超过全省能源总消耗的一半。

二、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面临的问题

1. 生态红线划定存在认识误区

当前政绩考核中, 以GDP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 一些地方政府对生态红线划定认识存在误区。由于生态红线划定后将实行严格保护与管理, 一些地方政府担心因此会打破现有发展格局, 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对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缺少积极性。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地方政府则认为, 自己管辖地区没有污染, 有环境容量, 可以大干快上。。

2. 生态红线划定组织实施相对复杂

按我国现行管理体制, 环保部门分管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安全, 林业部门分管森林、湿地和荒漠, 农业部门分管草地, 国土部门分管土地, 水利部门分管水环境等, 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政府部门众多, 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由于现行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缺少综合性、权威性的协调机构, 导致部门间统筹协调、合作比较困难。也容易造成管理盲区、降低管理效率。

3. 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工作量大

只有具备明确的空间边界或数量限制, 生态红线才能得到实质性管理和保护。要想把红线由“虚线”变成“实线”, 需要开展大量实地勘查工作。例如, 红线落地需要一些基本数据, 包括明确的边界、面积、保护对象等, 还需要把每一种类型红线进行叠加, 最终形成一条总的生态红线。生态红线落地中会出现与地方现有的开发利用规划不一致、甚至有冲突现象, 需要与相关部门协调, 进行科学论证与调研, 才能保证生态红线边界明确、管控合理。

4. 生态红线管控要求和配套政策尚未完善

目前, 尽管生态保护红线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但尚未对其在法律法规上予以限定。我国尚无专门的生态红线立法, 甚至在法律中还未出现“生态红线”这一名词。国家对生态红线具体分类、分区、分级标准及管控要求尚未明确, 与生态红线相适应的经济社会配套政策也尚未出台, 开展生态红线划定需要处理好生态红线与现有管理制度的衔接问题。

三、科学划定辽宁生态红线对策

1. 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2014年2月2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 关键在人, 关键在思路。”各级政府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认识尤为重要, 认识的程度直接决定生态红线的划定是否科学合理, 以及落地的进度与效果。要通过采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公益广告、学术研讨、党校理论培训等多种形式, 切实加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宣传学习力度, 使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能充分认识划定生态红线的重要性, 提高参与生态红线保护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组织协调好各相关部门

辽宁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要以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 (试行) 》为依据, 结合省情实际, 尽快明确生态红线划定的具体实施方式, 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 尽早把生态红线的实际边界确定下来并履行好管理职责。

3. 建立生态红线配套管理制度

生态红线划定后, 如何严守生态红线, 需要在划定生态红线的同时, 建立必要的配套管理制度。一是尽快出台与生态红线相适应的环境标准。支持各市在优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原则下, 把环境标准作为差异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实施不同指标和控制要求, 并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划定生态红线会牺牲一部分地区的发展机会, 如果没有生态补偿政策, 即便红线划定出来, 也很难调动当地政府保护这些生态红线的积极性。要根据“保护者受益”原则, 研究建立生态红线的经济补偿机制, 调动保护者和管理者积极性。做到生态补偿与划定的红线面积挂钩, 多划多补, 少划少补。三是明确生态红线监管部门。要赋予环保部门生态红线监管职责, 以区域性监测站点为依托, 建立生态安全预测、预警和管理控制体系, 努力维护生态安全。整合目前生态监测资源, 建立一套适合生态红线保护的监测技术体系和监测网络, 对生态红线实施长效监管。四是建立生态红线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对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中要体现生态政绩观, 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对为改善区域生环境质量做出贡献的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 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框架中体现必要的奖励。要建立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 而且要终身追究。五是对项目准入严格把关。凡是与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相违背、违反国家产业政策、排污总量无法平衡、不符合规划环评要求的一律不批, 当地群众普遍反对的暂停审批。

4. 做好各规划间的衔接协调

从现在到2020年, 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决胜期,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态势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划定辽宁生态红线要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与《辽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2006-2025)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和《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规划》相衔接, 合理确定生态红线区面积。避免出现生态红线在落地中与地方现有的开发利用规划产生不一致现象, 生态红线划定必须与相关部门协调, 进行科学论证与调研, 保证生态红线的边界明确、管控合理。

生态红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保障线, 维护生态安全的警戒线, 促进生态平衡的控制线。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使辽宁受保护地区形成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基本需求, 符合全省实际的生态红线区域空间分布格局。还要使生态红线如人口、耕地和水资源红线一样, 作为硬约束、硬指标、硬杠杠来执行, 美丽幸福新辽宁才能变成现实。

摘要:生态红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保障线、维护生态安全的警戒线、促进生态平衡的控制线。科学划定辽宁生态红线, 有利于推动辽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保障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生态省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2013年度.辽宁省环境状况公报.

[2]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

[3]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上一篇:人力资源体系设计方案下一篇:变形记650字作文_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