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储蓄情况研究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居民储蓄情况研究

我国居民储蓄情况研究 篇1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增减阶段。现阶段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量较大,增长速度较快,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高。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利率,金融环境等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分流储蓄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一种必然。

【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利率 居民可支配收入 储蓄分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存款量也不断的增加。在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中,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经历了几个显著的增长阶段。(1)改革开放近十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这一阶段是增长最快的时期。(2)1989—1996年,进入第二个增长高峰期,存款余额年增长率达31.6%。(3)1998—2000年,增长率开始一路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股市火爆促进了储蓄的分流,更多的资金从银行流入了股市。(4)2003—2006年,居民储蓄存款冲破了几个大关:03年9月首破10万亿元,05年超过了14万亿元,06年2月,12月份分别突破15万亿元和16万亿元。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现阶段的特征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每年都在以较大的比率增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居民储蓄意愿继续增高,但是居民储蓄动机有所变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05,06,07年不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高。其中主要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利率调整,06—07年期间,央行共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利率的上调促使了居民的储蓄动机。二是物价上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05年,06年,07年调查数据显示,当期居民物价满意指数分别为-8.2,-9.1,-15.9,三年相比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是以下降的趋势变化的。

(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开始下降,出现回落

投资渠道匮乏,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不完善是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特别是06年开始,受金融产品多样化和债券,基金等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开始高位回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06年第四季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选择支出用于购买股票和基金你的人数达到18%,选择“储蓄存款”为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人数为68.5%,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分别下降了2.4和3.6个百分点,比中国人民银行历次调查平均水平(67.2)低了1.4个百分点。

二、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居不下的原因分析

余额总量大,增长速度快是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最基本的特征。而且在来一段时间内很可

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储蓄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即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储蓄作为居民个人投资的一个部分,受收入和消费的直接影响。所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居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增长

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居民储蓄的基本前提。这些年来我国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尽管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高增长所带来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

度增长。

(二)物价上涨,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比低于可支配收入增长比

储蓄是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一部分,所以消费支出也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一个直接因素。居民的消费意愿可以由居民对当期的物价满意度来评价。物价上涨幅度越大,居民对物价的满意指数会相对下降,消费意愿也会下降。近年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食品类涨幅最大。

(三)利率的影响

利率的提高促进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在居民储蓄存款中,除了如“防老,防病,防灾,防失业和意外事故”等预防性动机的储蓄存款以外,还有一部分是以获取利息为动机的储蓄存款。在金融产品不发达的情况下,将资金存入银行生息是普通居民首选的一种投资方式,特别是对于经济更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所以当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时,就会促进居民的储蓄意愿。

三、分流储蓄,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支出的增加

消费支出是影响居民储蓄的重要因素,要使储蓄分流,必然要使储蓄更多的转化为消费。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低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主要是因为我国现阶段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消费环境的不完善。应该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满足不同收入水平阶段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扩张消费信贷,引导储蓄分流。

(二)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增加投资途径

金融市场发展落后,投资途径少,才使我国居民处于被动储蓄。把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没有呈现风险结构的多元化,产品风险较高,低风险产品单一。面对国内的金融市场,要让巨额的居民储蓄分流出银行体系,最为重要的就是让金融创新有其发展空间,让金融创新不断进入前台,让居民有更多更好的投资选择空间,促进这些金融产品朝着有利于民众投资的方向发展。

(三)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中央机构要充分的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使物价,利率,汇率等保持稳定,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我国居民储蓄情况研究 篇2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居民储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所处的经济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别。虽然在西方国家, 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也要受到一些制度因素的影响, 但始终处于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而我国却经历了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因而居民储蓄呈现出许多用传统规范的储蓄理论无法解释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平均储蓄率超过20%以上, 2010年, 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更是达到了307166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占全部储蓄存款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 %以上。而西方国家, 如美国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经济慢速增长期, 通过可支配收入减支出折算的美国个人储蓄率超过了10%, 因为失业以及信贷收紧的现状令消费者捂紧了钱袋。从90年代末开始, 股价的飞涨令美国人感到更加富有了, 储蓄率则随之降到了2%。在2001年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后储蓄率略有回升, 但又因房价的上涨而急速下滑, 因为房产让美国人觉得储蓄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美国2007年个人储蓄率降至5.5%。2008年后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美国的储蓄率才有所上升。一般来说, 其他国家都比美国的储蓄水平高。法国、德国以及许多欧元区国家的储蓄率都达到或超过了10%。不过总体看来西方国家的储蓄率都是处在较低的水平, 定期存款所占比重较低。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 和西方主要国家相比, 我国存在居民高储蓄的问题。美国经济规模是中国的6倍, 但是美国储蓄存款还不到中国的2倍, 中国高储蓄更多的是经济结构问题的体现, 而非经济实力的体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所以家庭必须靠自己的储蓄来养老。而西方国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较早, 养老保障体系比较完善, 储蓄率也较低。

二、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分析

无论是历史的纵向比较, 还是国家之间的横向对照, 改革开放以来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都是惊人的。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广大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稳步提高, 居民储蓄存款相应保持了高速增长。

(一)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发展过程

1.持续增长阶段

1978—1988年是我国储蓄持续增长阶段。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 1988年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822亿元, 是1978年210亿元的18倍。这一阶段储蓄存款之所以呈现高速增长, 主要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基础薄弱, 起点低, 少量的储蓄增长即可取得较高的增长速度;另外也取决于改革初期经济政策深入人心, 居民为了长远着想而愿意以存款的形式持有金融资产。

2.高速增长阶段

1989—1996年为我国储蓄存款高速增长阶段。在储蓄存款基数已经有了较大增长的情况下, 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此阶段储蓄存款余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1.6%, 到1996年储蓄存款余额跃升为3.8万亿元。这一阶段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金融部门的政策, 使得利率等调控经济的手段市场化, 充分体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 稳定了居民的信心, 另外, 居民收入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3.减速增长阶段

1997—2000年为我国储蓄存款减速增长阶段。居民储蓄存款的余额继续增长, 1998年底达到了5.3万亿元。这一时期, 央行连续降息, 从1996—1999年6月连续7次降息, 1999年10月, 政府又开征20%的利息所得税, 致使储蓄增值功能大幅降低, 降低了居民储蓄意愿。以上措施对居民储蓄分流产生了明显的政策效应。其次, 1999年存款实名制实行, 也将公款私存的资金大量挤出, 从而加速了“名义”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再次, 这一时期, 股市在1996年与1999年分别出现大牛市, 交易活跃。股市的繁荣吸引了大量居民储蓄进入股票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或投机。以上种种原因, 致使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速度加快, 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增长率从1994年的41.5%跌至1998年、1999年、2000年的15.4%、11.6%、7.9%。

4.波动性增长阶段

2001年以来是我国储蓄存款波动性增长阶段。进入2001年以后, 居民储蓄存款在经过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明显分流之后, 分流明显减缓;储蓄存款增长速度重新加快。2002年以来, 居民储蓄存款更表现出迅速增长。虽然居民储蓄存款的余额一直在不断增加, 但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呈周期性的下降趋势, 第一轮下降是在2000年降到谷底, 随后2000—2003年又开始小幅上涨, 2003年升至波峰, 紧接着又开始第二轮下滑, 2004年又是一个谷底, 2005年恢复上涨, 但没有达到2003年的水平, 之后的第三轮开始了一路下滑的趋势, 直到2007年达到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只有6.8%。但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还是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199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整理。

(二) 居民储蓄率不断上升

表2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和边际消费倾向。这些结果表明, 自1990年以来, 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基本上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1990—2009年城镇居民储蓄率从15.3%上升到了19.2%, 农村居民储蓄率则从14.8%上升到了22.5%。特别是1998年以后, 居民储蓄率更是居高不下, 城镇居民储蓄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上, 而农村居民储蓄率则基本保持在25%以上。

资料来源:根据1990—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编制。储蓄率为收入减消费支出的差占收入的比重 (%) 。边际消费倾向为年度消费增长额占年度收入增加额的比重 (%)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00%表明当年新增消费中动用了前期储蓄, 该指标为负数表明当年储蓄超过了当年新增收入。

(三) 居民储蓄存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1991—2010年居民储蓄存款构成看, 定期储蓄存款占全部储蓄存款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 这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结构稳定性很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中国人民银行2008金融机构人民币收支表有关数据整理。

从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一直是持续增长的, 虽然增长过程中每年的增长率有波动, 但居民储蓄存款保持高速增长, 另外我国居民储蓄率不断上升, 居民储蓄存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三、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的成因分析

(一) 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是主要原因

从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率的变化趋势看, 凯恩斯关于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一般规律在我国明显存在, 收入增长是居民储蓄增长的决定因素, 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变化主要取决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从表2中可知, 1990—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10.2元增长到15174.7元, 增长10倍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686.3元增长到5153.2元, 增长了7.5倍。储蓄是收入的函数, 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为储蓄存款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 居民投资渠道少是重要原因

无论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消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 而储蓄则是稳步上升。这可能和我国居民的储蓄习惯有关。但是当前在内需不旺、投资后劲不足的情况下, 采取有效措施, 逐步引导其向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转化还是有必要的。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少, 除储蓄存款外, 我国现有的可供个人投资的金融产品仍主要由股票 (包括基金) 和国债构成。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 储蓄存款增速下降, 说明活跃的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分流储蓄存款的途径。但是股市风险太大, 加上我国股市很不规范, 股市资产大幅缩水引发的负财富效应加剧了居民对资产安全性的重视, 居民对股市的投资热情有所消退, 部分投资股市的资金也转为银行储蓄。而国债规模有限, 因而吸收储蓄有限。而基金由于受股市低迷所累, 居民对它的投资热情也不高。比较而言, 储蓄存款兼具流动性好、能带来无风险的一定收益等优势, 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三) 制度转轨过程中的预期不确定性是深层次原因

1990—2009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21%,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0%, 而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年均增长21.9%。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大大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速, 表明储蓄存款不仅来自于居民当年增收, 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居民的“超储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增加了人们对于未来支出的预期和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迫使人们通过储蓄来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如住房制度改革迫使居民进行长期储蓄;教育制度改革使居民必须为支付子女教育费用而增加储蓄;医疗保障制度发生变化, 居民为预防健康风险而增加储蓄等。

总之,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趋势, 既有长期因素的作用, 又有短期因素的作用;既有经济因素的作用, 又有制度变革等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是许多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贾玉英.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2003.

[2]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中国国民储蓄和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 1999 (5) :3-10.

[3]李焰.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9.

[4]廖佳馨.影响我国近年来居民储蓄若干因素问题的探讨[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3.

[5]严忠, 岳超龙, 刘竹林.计量经济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5.

我国居民储蓄情况研究 篇3

【关键词】股票市场 价格波动 上证指数 居民储蓄

1. 我国股票市场及居民储蓄现状概述

1.1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概述

新中国的股票交易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没有集中的交易场所,市场规模小、发展不规范。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挂牌,形成了集中的股票交易市场,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市场初步形成。90年我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仅有10家,流通市值只有12.34亿元。在二十多年里,中国股票市场从无至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市场规模和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截至2011年4月底,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达2177家,上市证券2655只。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市价总值达84727.08亿元,流通市值达53047.88亿元,总股本达5389.89亿元。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开户投资者有8323.20万,剔除重复开户和机构开户的因素,约有将近8000万散户,以每户三口之家计算,上市公司吸纳的就业人口及其家属约2亿多人。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股票市场已具一定规模,并在促进形成市场化资源配置的机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融资渠道,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国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渠道。

理想的证券市场的转化效率至少需要具备几个市场方面的重要条件:第一,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第二,发行证券公司的有关信息充分及时披露;第三,法制、法规健全;第四,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

然而,由于我国的股票舒畅产生于计划经济的土壤之中,股票市场的发展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之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軌国产相伴随。因此,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有体制的制约和影响,股票市场明显地具有转轨经济的特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股票市场的转化效率远离了最有效率。这主要体现在: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信息严重不对称;法制、法规建设严重滞后;股权分置制约股票市场的发展等等。

1.2我国居民储蓄的现状

居民储蓄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居民储蓄是指金融机构城乡储蓄余额。广义的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支付后的差额,分为实物性储蓄与金融性储蓄。其中实物性储蓄一般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商品存货,金融性储蓄表现为金融资产的积累,包括存款、债券、股票、保险、手持现金等。据央行对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在整个金融性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也最稳定,一直在70%左右。由于城乡居民储蓄不仅是居民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因此,研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因素,对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中居民储蓄仅指狭义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城乡储蓄余额。

1980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仅为399.5亿元,到1992年突破万亿元大关,1994年又突破了两万亿元,2003年也突破了十万亿元,到2011年第一季度更是突破了三十万亿元,三十年间增长了600多倍,同比GDP从1980年的4517.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97983亿元,仅增长了不到90倍。居民储蓄这一指标体现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现实,但从中我们却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居民储蓄增长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2010年我国居民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85﹪以上,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储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基本处在50%至70%之间,说明了我国居民储蓄增长有着自身特定的原因。

储蓄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储蓄——投资传导机制主要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但是由于我国银行资金的贷款主体——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不高,银行风险日趋加大。90年代初期,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通过直接融资,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分散银行风险,但是股市发展至今,对我国不断增长的居民储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分流作用。由于股票市场投机成分大,投资风险高,市场低迷,对居民储蓄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储蓄增长与股市冷落形成鲜明对比。

同样,利率杠杆也没有对居民储蓄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从1996年5月到2002年2月,我国连续8次降低存款利率,期间还于1999年11月份开征了20%的利息税,但利率政策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居民储蓄意愿仍持续高涨。从2003年到2011年利率水平走出倒“Z”型上升路线,居民储蓄随之竟增长了三倍多。与此同时,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内需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对居民储蓄的实证分析

2.1股票市场发展与居民储蓄的关系

居民作为储蓄的主体,自身并不能进行投资,他们以各种形式进行储蓄,通过金融市场的调节作用,使需要生产投资的部门获得资金,从而进行市场投资。居民可以自由参与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在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与风险比较中,居民会选择一定风险下的最高收益率的品种作为自己的储蓄形式,因此,这些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若资本市场发展完善,居民可根据自身对收益率的追求以及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力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自己的投资资产,从而获得收益,以便得到将来的更多的消费,获得最大化效用。而如果资本市场并不完善,股票、债券等收益低、风险大,那么,出于风险回避的居民便选择风险低的银行存款。

居民选择股票、债券等资产,可以使得资金以直接的方式进入实际生产领域,使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负债结构,缓解过高的储蓄存款给银行带来的压力,减少利息支出负担。

储蓄和股票市场对于经济增长都有较大的影响,都可为社会再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发展一般可减少储蓄,有助于改进和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而另一方面储蓄资金的积累也为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2基于上证指数的实证分析

股票市场是各种股份制公司发行的股票集中交易的市场,它一般是指二级市场,虽然在交易时没有实物参与而只是一些数字的改变,但是依然有价格的显示以及波动。我国有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几乎能涵盖各个领域,股票的来源地也几乎能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其是我国典型的股票市场。鉴于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的上证指数能很好的反映股市价格波动情况,本文将基于上证指数来分析我国股票市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并以此得出相应的结论。

2.2.1数据选择

本文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份数据对我国现阶段股市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选取用上证指数来代表股市价格的波动情况,一般来说,上证指数的剧烈变动反映的就是股票市场大部分具有重要權重的股票价格的变动,即上证指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股市在这六年间经历了一次剧烈波动,上证指数从2005年初的一千多点,短短两年时间,便涨到六千点左右,然而在遭遇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后,又一路狂跌,一年间又回到一千多点,到现在徘徊在三千点附近。

另一方面,制表对比我国居民在这段时间内的储蓄情况变化,就可明显看出它们之间的大致联系。

表2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居民的储蓄额变化情况。在这六年间,储蓄额从十多万亿增长到三十多万亿,增加了差不多三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2007年股市大波动时候,居民储蓄额也有明显的波动,即除了在这一年储蓄额有增幅降低和总额略微下降外,其他年份居民储蓄额都是稳步上升的,以下本文先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模型)确定上证指数和居民储蓄额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再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他们彼此的因果关系,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2.2.2模型的建立

由于所用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需要检验其平稳性,所以首先进行ADF检验。对居民储蓄额和上证指数变量取对数,分别记为LSA 和LST,并分别表示各自变量。在Eviews中操作后可得,LSA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则对其指定一阶差分序列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根据表3和表4可以得知LSA 和LST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则可进行模型建立。建立VAR 模型时,经过多次试算比较,由VAR 模型整体检验结果表明,滞后期取1 时效果最好。可以看出每个方程仅有部分的滞后项是显著的,但在建立VAR 模型中,一般不作筛选。

除受自身滞后期影响外,上证指数的滞后变量对居民储蓄影响并不显著,可以看出作为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分流储蓄的股市并没有吸引住居民储蓄,股市存在让居民不放心的因素,股市的涨落让居民收入在股市与储蓄之间来回变动,居民只是把股票市场当作了一个投机的场所。因此,只有健康的、稳定的、发展的股市,才能减少资金回流到储蓄,变投机为投资,从而有效地吸引增量资金到股市,起到分流储蓄的作用。

表3:LSA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运用同样方法,可得对LST的检验结果,如下:

表4:LST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表5:VAR 模型的参数估计值

2.2.3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对居民储蓄额 (sa)和上证指数 (st)作格兰杰检验,取滞后期为2,得到检验结果:

表6: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是居民储蓄的格兰杰原因。

实证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居民储蓄的波动幅度比较小,而上证指数的变动程度却很剧烈。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稳定,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为居民储蓄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源泉。而股票市场遭遇金融危机,加之交易不规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政策不断变动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了股市价格波动较大,上证指数波动剧烈;第二,上证指数影响着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动,而在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变动的所有因素里,股市价格变化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于我国居民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存款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储蓄存款仍然被居民认为是最安全的首选金融资产。在股市大幅上涨时期,吸引部分居民将存款转化为股票投资,使得存款增加额减少,对银行存款起到了一定的分流,而在股市低迷、大幅下跌时期,居民不会选择股票,而是选择更为稳妥的投资方式,甚至将原先投资的股票卖出,将资金存入银行,因此,居民储蓄存款明显增长。根据实证结果,在股市价格有明显上升趋势时,与储蓄存款月增加额呈负相关关系,上证指数增加,储蓄存款月增加额明显减少。一旦股票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或是价格下跌,市场陷入低迷,居民迅速将资金选择更保险的方式:储蓄存款。股市的价格涨落只是让居民收入在股市与储蓄之间来回变动,股市也只是被居民当作一个投机的场所,并未将其作为长期的投资对象。

2.3分析影响及提出建议

居民储蓄的目的主要有养老、子女教育、医疗、预防失业或意外、买房、投资等等,其中以基本生活所需的养老、子女教育、医疗等为主,由于基本生活所需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我国居民在储蓄形式上的保守性、注重安全性甚于收益的特点。由于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好,且长期以来我国安全性较高的资产品种较少的背景下,银行存款成了人们储蓄的首选形式。作为普通投资者的居民,投资股票不能获得高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投资收益,且在社会环境的投机风气的影响下,投资股票就是为了获得差价,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很好的可选择的金融资产。尽管从理论上讲,股票市场是储蓄存款分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股市的现状,其分流作用很有限,股市的价格波动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也很小。另外,我国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中较高收益又稳定的品种较少,不符合居民投资的偏好,那么将资金存入银行,就成了居民相对较好的选择。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3.1完善保障制度,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

我国居民必须面对的子女教育、医疗、养老、购买住房等等现实问题,以及对未来收入、支出不确定性的担心,使得我国的储蓄率偏高,且预防性储蓄的比重较大。居民对于资产的安全性要求也很高,相对于收益来说,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使得居民对于医疗、养老、失业等的担心消除之后,必然会减少很大一部分预防性储蓄,在考虑选择资产时,也会结合安全性与收益率,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不会一味地将大部分资金放在银行存款上。因此,要大力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扩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险品种的覆盖面,推行惠及农村居民的各种保障措施,使得全体城乡居民都能有较好的保障。

2.3.2加快股票市场改革,使其健康发展

我国的股票市场从根本上说,是政策市、投机市,居民不能放心地将其资金投资股票。要真正地吸引投资者,就需要加强股市监管,严厉查处股市违规行为,减少股市大幅度波动的人为因素,大力促进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股市收益率,促进股市健康发展。并要注重投资者利益,激励上市公司分红,使投资者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使居民能够将股市当作一个有效的投资渠道而不仅仅当作一个投机场所。股票市场发展完善,可以是我国巨额储蓄的一个有效分流途径,是我国直接融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2.3.3拓展投资渠道,发展符合居民需求的金融产品

发展企业债券、各种非证券投资组合的基金、各种理财产品等等,满足居民对不同收益及风险组合的投资品种,拓宽投资渠道,使居民不再“强迫性储蓄”,也就可以使资金运用到需要的地方,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资产配置效率。通过丰富多样的投资产品,还可以增加居民的资产收入,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董承章,马燕林,吴靖.计量经济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 应用及案例.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4]王振龍.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第二版).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王燕.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黄华(1989-),男,苗族,湖南怀化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级工商管理(管理会计)。

我国居民储蓄情况研究 篇4

——以南通市虹桥新村社区为例

摘要:社区居民参与问题是社区建设中深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社区居民参与的有效性不强已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现状的分析,概括出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

一、引言

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城市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广泛的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居民积极参与,帮助居民锻炼、提高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的能力与水平。居民参与是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的主体,社区自治是居民参与的高级形式,也是居民参与的制度保障条件之一。然而现阶段我国的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质量较低已成为制约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参与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且迫切的问题。

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现状

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他们的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是实现社区建设目标的根本动力。但是,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和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问题。居民社区参与不足主要表现为:

1、总体参与率不高。在对南通市虹桥新村社区的调查中,我对社区居民参与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和社区居民的反映可以看出大多数人不愿参与社区事务。大多数人没有为公共服务的意识,只注重自身及家庭的事物;大多数人认为参加社区活动没有意义甚至是浪费时间;大多数人不能持久的参与社区建设,只是迫于面子象征性的参加一两次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

2、参与人群分布不平衡。分布不平衡是指不同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区域的人的参与率有很大不同。从年龄层次看,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人员是一老一少,“老”就是离退休的老同志以及没有工作的老年人,“少”就是放了寒暑假的中小学生。据社区工作人员统计,参与社区活动的人员中将近70%的人是离退休人员,中小学生占10%左右,中青年只占20% ,而且如果没有单位的组织参与,中青年的比例会更低。社区开展的活动也有意识的向这部分人群侧重,比如组织老年秧歌队、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为放假的中小学生开办辅导班等。从收入、文化程度来看,居民收入、文化程度越高,社区参与率越低,这一点在中国大陆比较“畸形”,理论上这一类人应该有较高的参与度,因为他们应该认识到社区参与的重要意义。

3、居民社区参与的程度不深。参与程度不同,反映了参与者对社区活动的不同责任,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对社区活动的贡献。由虹桥新村社区可以推及到中国大陆大部分社区,居民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参与较低层次社区事务的运作,这一点还不完全做到,而较高层次的决策和管理则更少有人问津。社区内大量事务仍由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以行政的方式来完成,居民难以主动介入。即使介入,也多为参与街道、居委会的自治活动,而不是参与社区事务的立项和组织等过程中的决策。这使得居民在很大程度上显得被动,难以激发出社区认同感,难以提高参与程度和频度。

4、参与形式单一,渠道不通畅。目前社区参与也还多局限于传统上的执行性参与,即在决策之后被动员去执行,也就是社区居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下参与社区管理机构业已形成决定的事项,比如开会听取居委会或街道有关本社区工作的通报、部署等,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强有效的法律约束和利益刺激,也很少有人参加。

总之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

三、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居民参与不足是社区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方面的缺陷,有都市社会基本特征的影响,有个人层面的原因,而原有观念、行为模式的束缚也不容忽视。

1、“单位人意识”的淡化与“社区人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单位对其成员全面关照,不仅依照规定向其成员支付工资,而且提供各种福利。这种福利不仅惠及单位成员本身,而且扩散至单位成员的未就业的老、幼、病、残的家庭成员,从而使单位成员对工作单位高度依赖。由于单位掌握了成员及其家属生存、发展的所有资源,因而成员对工作单位也全面、高度地依赖,有了问题和困难找单位成为单位成员解决其面临问题的共同模式。这种个人对单位的全面依附性,造成了个人强烈的单位人意识和单位参与意识,使得人们普遍习惯于是单位的人,而不是社区的人。改革开放使这一状况逐渐改变,但长期以来单位本位所形成的参与机制和规范无法在短期内彻底改变,因而居民社区参与意识的形成还需要一个过程。

2、社区行政化严重,使居民难以成为社区参与主体的角色。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政企、政事、政社不分,政府包揽一切,使居委会这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组织”事实上成了政府的下属机构。在进行居委会干部选举时,候选人的名单由街道办事处确定,而选举过程也非严格意义上的民主选举,居民大多不了解居委会干部候选人的情况,又因为缺少发言权而对选举漠不关心。这样,就形成了由街道办事处到居委会,再到居民小组的层层管理系统。而这一系统虽然有其井然有序和有效地贯彻上级意图的优点,但是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全面管束下,居民一方面缺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和管理的途径,另一方面他们也形成了事无巨细都直接找政府、寻求政府帮助、等待政府安排的习惯,缺乏主动参与的观念和热情。

3、社区服务中人才、资金问题的困扰。社区服务的正常开展离不开人才和资金的供给和利用。目前我国的社区服务人员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专职性的服务人员,他们是社区服务的骨干力量;二是兼职性服务人员,他们是社区服务的主体力量;三是义务性的服务人员,他们是社区服务的基础力量。应该说,这支队伍为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功不可没。但不容忽视的是,就总体而言,这支队伍目前尚处于粗放式、追求数量与外延扩张的发展阶段,其服务项目的内涵、质量及事业化技能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其次,社区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我国城市街道一级社区资金的来源是以街道自筹为主、政府拨款为辅,加上少部分社会赞助。虹桥新村社区的主任深有感慨的对我们说,他们想搞好社区,就是缺钱,搞硬件建设要钱,请各类人才要钱,服务社区居民更要钱,而国家的补贴很少,他们很难。在南通这个比较发达的城市是这样,那些中西部城市中社区建设的资金短缺就更严重了。

四、改善居民参与现状的对策思考

继续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突破种种制约居民社区参与的瓶颈,提高居民社区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就成为下一阶段社区建设的关键所在。

第一、培育社区意识是提高居民社区参与的根本。社区毕竟不同于家庭、单位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缺乏血缘联系和感情纽带以及直接的利益相关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主要还靠文化认同,在价值观、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上找到同一的感觉,共同管理。这就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和认同;通过在社区环境、卫生医疗、治安、文化教育等事项的决策上,充分与社区居民协商、沟通,征求意见发挥居民积极主动性,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将单位的服务功能向社区转移,降低职工对单位的依存度,强化居民与社区的利益关系。通过以上措施,使居民感到社区与他的利益息息相关,参与能够有效维护其利益时,自然就会萌生参与社区事务的动机和期望。

第二、着力加强居民参与的制度建设。把居民参与纳入到制度化的轨道,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便捷有效的居民参与机制。一是构建居民的参与平台,应以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户代表会议等法定性平台为主,以社区志愿者队、服务队等非法定性平台为辅。二是逐步健全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使社区居民切实享有对社区自治组织的选举权、罢免权和监督权,以及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社区建设与居民自身利益的关联度和参与渠道的通畅。三是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分别建立“民意调查”、“居民议事会”等制度,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赢得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实施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政务、财务、服务等内容全部公开,建立社区居民直接评议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制度。

第三、建立专业化的社区工作队伍,增收节支,突破人才与资金的瓶颈效应。不仅应有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还应有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当前,可以针对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干部队伍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工作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居民参与热情的实际状况,对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两级干部进行普及性的在职培训和上岗培训,加快培养一批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中青年干部。在居委会选举中,要把那些热心社区工作、文化素质高、有能力的入选进居委会中来。

社区所属的资金,国外以自筹经费为辅、外筹经费为主,而国内则恰好相反,国家的拨款不多。因此,一方面要尽量节约经费开支;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街道财力,改变居委会以创收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现状,将区级财政收入中街道经济上交的财税收入返还街道,将市、区两级用于绿化、环卫方面经费拨到街道,实行“条费块转”,新建办事处和居委会两年内由区财政增拨经费用于社区建设。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鼓励对社区建设事业捐赠,不仅要在精神层面上对捐赠者进行褒扬,而且可以在税收政策上予以倾斜;二是可以考虑发行“社区建设彩票”,所得资金可专项用于所在区域的社区建设;三是政府对有重要意义的社区活动给予一定的引导性投入,以动员更多的社区资源投入。

五、结语

综合以上各点分析,针对我国当前城市社区中居民参与不足的问题,深刻把握其产生的原因,努力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法,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正真意义上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陈雅丽,《城市社区发展中的居民参与问题》,[ J ],科学·经济·社会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国居民储蓄情况研究 篇5

影响江苏农村居民储蓄的因素及实证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农村居民储蓄一直呈急剧上升态势,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文章首先运用储蓄理论找出影响江苏农村居民储蓄的因素,然后运用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江苏农村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利率水平等的结论.

作 者:刘荣茂 周良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南京,210095刊 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4“”(3)分类号:关键词:农村届民储蓄 储蓄存款 利率

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6

居民储蓄存款是银行存款的一种, 专门吸收居民的节余货币收入。从统计数据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呈现大幅增长截止2014年达485, 261.34亿元, 成为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中国现行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进出口, 而国内需求消费不足。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显示, 近5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 因此扩大内需、分流储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 正确地把握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和变动规律, 探索储蓄事业稳定快速发展的道路, 对提高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 拉动消费,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居民储蓄对经济增长、投资消费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西方学者大多基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展开对储蓄研究,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收入与消费成正相关, 但这一理论只适用于短期, 20世纪40年代库兹涅茨将储蓄理论转移到长期和短期消费函数上, 提出了以不同收入为中心的个人消费储蓄理论和以个人生命周期为中心的储蓄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70年代, 学者们进一步根据预期概念提出预防性储蓄理论, 储蓄不仅仅是将财富平均分配于整个生命周期, 更重要的是为了防范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对储蓄的深刻研究需要对不同性质的储蓄进行分类, Robertson在《银行政策和价格水平》 (1926) 一文中提出了将储蓄分为“实际储蓄”、“自愿储蓄”和“强制储蓄”的观点。Hayek将自然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差异和强制性的储蓄结合起来。其分析思路大致是:市场货币量的增加—借款上升—投资增大超过自愿储蓄—资本品生产上升。这种由于信用膨胀导致消费数量减少而形成储蓄的增加便是“强制储蓄”。可见, 通货膨胀和强制性储蓄间有着必然联系。Modigliani于1944年提出家庭储蓄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当期的储蓄不是取决于本期的收入而是取决于其一生收入的平均值。Leland于1968年发现当效用函数的三阶导数大于零时, 居民会更加偏向于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储蓄和消费, 即预防性储蓄假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 国内的学术研究者基于历史性因素和传统的文化观念等研究了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林玲和王红的《中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王晓微和孙欢的《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实证分析》从存款问题的提出, 反映出最近几年的储蓄存款增长速率变缓的事实, 并且根据2010到2014年这四年间各种可能影响储蓄存款的成交额的数据分析总结出了相关结论, 并根据结论对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问题作出了总结, 从而使我国储蓄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为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并且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王吉恒、顾薪宜和杨灿的《中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分析》找出中国银行储蓄利率变化对居民储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三、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数据的收集以及变量说明

本文选取了1995—2013年数据来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因素。数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银行利率网。基于经济学理论, 本文以居民储蓄 (Y) 为被解释变量, 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1) 、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 (X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X3) 、股票市价总值 (X4) 为解释变量进行分析。

(二) 计量经济模型

1、模型变量设定

被解释变量:居民储蓄 (Y)

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1) 、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 (X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X3) 、股票市价总值 (X4)

2、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 散点图分析:被解释变量居民储蓄 (Y) 与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1) 、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 (X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X3) 、股票市价总值 (X4) 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 相关矩阵:被解释变量居民储蓄 (Y) 与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X3) 、股票市价总值 (X4) 之间可能存在正的高度线性相关关系。解释变量之间至少有一组相关系数大于0.8, 表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3) 检验异方差:n R2=4.804656, 其伴随概率为0.4402, 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 接受原假设, 认为回归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4) 检验自相关

DW统计量值检验:

对样本数n为19, 解释变量个数k为2, 若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 5, 查D W统计表得, dL=1.0 7 4, dU=1.5 3 6, 而dL<D W=1.426478<dU, 这表明模型不能确定存在一阶自相关。

BG检验:

n R2=3.1 1 6 2 4 4小于, 或prob (n R2) =0.2105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 并且et-1和et-2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值绝对值均小于2, 回归系数显著不为零, 表明模型不存在一阶、二阶自相关性, 模型通过检验。

综上检验所得最佳模型为

四、模型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 模型结论

1、从回归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居民储蓄Y主要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股票市价总值X4共同影响, 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与居民储蓄Y成正相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每增加一元会使得居民储蓄总余额增加199.44269亿元, 股票市价总值X4与居民储蓄Y成负相关, 股票市价总值X4每增加一亿元会使得居民储蓄总余额减少0.090471亿元。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快速发展使相应的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居民收入的提高对居民储蓄有着深刻影响, 与此同时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对储蓄影响却较为明显, 更多的人愿意去尝试进入这个市场, 证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影响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增量的重要因素。

2、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 但这只是基于短期数据, 从长期来看, 利率和通货膨胀两个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行为的确是存在影响的, 利率起推动作用, 通货膨胀率起阻碍作用, 但二者的影响力度很小, 特别是通货膨胀率, 其变动对居民储蓄增加额产生的影响十分微弱。

(二) 政策建议

1、提高收入水平

收入作为影响消费和储蓄的重要因素, 因此提高收入水平, 使得居民真正富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 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 促进工资水平的合理增长, 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制约了居民的消费, 也使得储蓄无法合理地分流, 应该逐步社会保障体系, 增强居民的信心。减少通货膨胀给居民消费和储蓄带来的不利影响, 着不仅对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的发展有利, 对扩大内需, 转变发展方式, 拉动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

3、制定合理地利率水平

虽然利率水平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不显著, 但长期影响着居民的储蓄行为。货币当局应当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 引导居民正确的储蓄行为, 分流储蓄适当地进入投资、消费等领域。

4、管理与发展证券市场

我国居民储蓄情况研究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 资金缺乏 居民储蓄 激活路径

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实现加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也是目前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居民储蓄率已超过50%,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与高储蓄率相比,尽管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向企业发放贷款,但是为了规避风险,往往设定了较高的贷款条件,由于不能满足条件,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几率较低,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无法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资金的短缺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文研究的居民储蓄是指居民手中持有的,不准备在近期内消费或投资的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本文中所说的中小企业符合2011年7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的相关标准。

二、我国居民储蓄的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一)居民储蓄的特点

一是居民储蓄保有量庞大。央行数据显示,到2013年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其中,活期存款超过16万亿元,定期存款超过27万亿元,显示出存款定期化的趋势。

二是居民储蓄分布不均衡。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居民储蓄差别很大。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储蓄金额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使在同一地区,由于收入水平差异,各储户的储蓄存款金额相差较大。

三是居民储蓄具有安全性和趋利性。基于追逐利润的心理,在资金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资金具有趋利性,即资金向高收益的项目转移。在进行投资时,“基金及理财产品”、“房地产投资”和“购买债券”成为居民最为偏爱的投资方式。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首先是考虑到这些项目的本金和收益有保障,其次是因为这些项目的收益相对于储蓄来说要高一些。

四是储蓄目的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针对储蓄的动机,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经济学家凯恩斯描述了储蓄的八种动机:谨慎—以防不测;远虑—预防未来;计算—享受增值;改善—增加开支;独立—享受独立感及有能力感;企业—进行投资;自豪—留遗产;贪婪—满足纯粹吝啬欲。我国学者的研究显示,储蓄动机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整个过程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储蓄动机(无任何目的),第二阶段是保险动机(以备不时之需),第三阶段是供养子女和赡养老人,第四阶段是婚丧嫁娶动机,第五阶段是改善生活动机,第六阶段是盈利动机。尽管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是总体来看,储蓄动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预防动机、消费动机以及投资动机,研究结果显示出了储蓄目的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五是居民储蓄的流动缺乏理性。民间资金为广大储户所持有,基于趋利性的特点,资金会流向高收益项目。由于持有者的素质有很大区别,对投资及其风险缺乏基本的知识和常识,容易受到外界的蛊惑,受到投资收益的诱惑,其流动缺乏理性。

(二)形成原因分析

一是收入逐年增高。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增长12.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刚性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当收入到达某一特定高度时,支出增加甚至会停滞。这时,个人收入中剩余部分就会转化成投资或者储蓄。

二是收入差距加大。根据《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10%的高收入家庭占有了约57%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储蓄率为60.6%,其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收入最低的25%家庭储蓄率仅为19%。这种财富占有上的倒挂现象,让绝大多数的储蓄被高收入者持有,他们的储蓄目的对资金的流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众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则没有过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

三、激活居民储蓄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

(一)以政府为主导,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1、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树立诚信意识

信用的缺失,失信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必然导致大量死账坏账,使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受损,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对激发民间资金流向中小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首先要以立法的形式在企业中推行,以便于潜在的投资者都了解企业的信用情况;其次建立信用等级,以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企业评定等级并赋予其相应的利益,如信用高的企业降低融资条件等;最后通过立法建立对失信者的惩戒制度,从经济上和法律上同时着手,让失信者付出的代价高于所得到的实际利益和好处,从而起到威慑作用。

2、疏通信息渠道,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公开度

建立中小企业的信息公开制度,使企业的情况公开透明,让储户了解企业,为投资者投资提供企业信息,以便于做出决策。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首先要建立一个信息公开的平台,定期公布企业信息;其次要建立规范,确定需要公开的信息内容,重点放在企业的财务资料和信用情况;第三是根据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是激发民间资金的重要举措。从储蓄的目的来看,预防动机是一项基本的动机,其基本用途是用于不时之需,根本原因是缺乏安全感。人民关心的问题主要牵扯到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看病等,尽管国家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来保障人民的生活,如建立全社会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由于牵涉的面广,所需资金庞大,现行措施还不能完全解决民生问题。因此,政府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对自己未来的利益保障心中有数,从而增强居民动用储蓄的信心。

(二)创新渠道,搭建中小企业利用民间资金的桥梁

一是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允许民间资本建立金融机构并提供优惠政策,促进了金融业的合理、有序发展,为企业融资创造了条件。

二是创新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产品。证券市场和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降低门槛,减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限制,允许条件好、缺资金的中小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和金融机构融资;另一方面针对中小企业创新特色服务,如扩大担保标的物范围,允许动产抵押、知识产权、专利等无形资产抵押,允许各种权益质押或是允许在建工程和项目抵押;允许信用担保,即允许信用条件较好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或为其他企业担保融资;允许中小企业团体融资等,从而多元化、不同层次、全方位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三)以人为本,打造符合民众需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一是建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或部门,帮助民众理财。尽管民众有投资的意向,但是缺乏投资的专业知识,不敢涉足投资领域;或者将投资活动作为工作之外的生财之道,但是没有过多的时间打理。因此可以建立和发展专业的理财机构,或依附于金融企业建立理财部门,如投资公司、投资代理、投资顾问等,为民众提供投资信息,解决投资问题,或者直接帮助民众理财。

二是设计符合民众需要的金融产品。基于居民储蓄的保值趋利的特点,设计金融产品时一方面要保值,另一方面要有较高的收益,如债券、基金、保单等,这些金融产品风险较小,收益高,能够满足民众的投资需求。■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宋铮.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金融研究,1999(6):46—50

[3]陆铭,陈钊.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J]. 经济研究.2005(12):4—12

[4]吴宏远.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防范—基于民间金融的视角[J].财会通讯(综合),2012(10):137—138

[5]潘苗苗.中国高储蓄率的成因分析[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9):33—36

上一篇:反垄断法期末案例分析下一篇:环境工程第四章习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