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精选8篇)
杨永胜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从中体会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育学原理也告诉我们: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必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师,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数学作为基础教学学科,其丰富的知识内容和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空间。“真正的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经深刻地指出,数学是“辩证法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在数学的知识内容、思想方法中就隐含着丰富的辩证因素,是辩证规律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揭示各种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所隐含的辩证因素,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展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所反映的辩证原理,无疑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在中学数学课程内容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着重在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概念开始于人们在生活和劳动的实践中对最简单的数与形的认识,整个数学也正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数学概念的发生以及数学原理的形成,是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进而形成高度抽象的数学理论。正是因为数学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征,数学才有着广泛的应用,才更有利于从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方面正确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数学的概念、法则、规律等大多是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因而在数学的概念、法则、规律等的教学中,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知识,应该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向学生展现这些知识的发生、形成的过程,使学生通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对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例如,结合实(复)数的概念、平面几何、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等这些对知识发生过程和应用的教学,突出实践---理论---实践等观点。
例如“复数”概念的教学,可采取如下方法: 1)先回顾,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产生的过程: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自然数;实践中反复出现某种东西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便产生了零;解决度量中量不尽的问题,产生了分数;讨论无公度线段的比,产生了无理数,从而在数概念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实数系统。
从自然数集到实数集几次数集扩充的规律:自然数(添进0)——正整数(添进正分数)——非负有理数(添进负整数、负分数)——有理数(添进无理数)——实数。
2)这个认识过程体现了如下规律,每次扩充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生产实践的需要(必要性),都新增了规定性质的新元素;在原数集内成立的规律,在新扩充的数集内仍成立;新扩充的数集能解决原数集不能解决的问题。
3)依以上规律,为解决在实数集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求方程x2 =-1的解,而出现的新数(虚数)及其运算,需要扩充数集,在实数集上添进新数(虚数i)及其运算,就组成了新的数集——复数。这样可使学生对新概念的建立不感到突然,又可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复数概念形成以及数集扩充是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
二、培养事物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事物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数学教材中比比皆是,如函数、对应、映射、变换、数与形、方程与曲线、微分、积分等都反映着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如两集合中的元素通过映射建立的联系;函数中的常量与变量、变量与变量相互之间的联系;方程与曲线通过坐标系建立的联系等。
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动与静、曲与直、多与少、一般与特殊、具体与抽象、常量与变量、部分与整体、连续与离散、有限与无限等等,都反映了事物的对立和统一。如实数与虚数对立统一在复数之中;加与减、乘与除对立统一在运算法则之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对立统一在圆锥曲线之中,并且随着离心率e的取值大小(0
以“常量与变量”这一对矛盾概念为例,它们不仅互相对立,又是彼此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首先,常量与变量互相依存,没有常量也无所谓变量,没有变量当然也无所谓常量。其次,常量与变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二次函数y=ax2+bx+c,这里a、b、c是常量,而x、y为变量,在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时,函数解析式就只与这三个常量有关;但在研究函数性质时,这三个常量就变成了变量,并且由它们的变化而引起性质的种种变化。另外,在数学中还经常通过变量来研究常量,或者用常量来描述变量,如二次曲线Ax2+Bxy+Cy2+Dx+Ey+F=0的性质、分类等就是通过常数A、B、C进行描述的。
代入法、换元法、递推法、数形结合方法、化归原则、极限思想、函数思想等许多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都反映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哲学的角度看,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是辩证法在数学中的体现,是思维方法与实践方法的概括。例如,化归原则与变换原则就是辩证法关于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与“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的基本观点在数学中的具体运用。
例如,数形结合方法实质上是矛盾分析法,反映了数与形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以及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等思想,它是数学活动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策略。
例、x、y∈R,且满足(x-2)2 +y2 =3,求y/x的最大值。
分析: 由于y/x的几何意义是点P(x,y)与O(0,0)连线的斜率,而(x-2)2 +y2 =3又可看成平面上以点(2,0)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所以问题化为:在圆(x-2)2+y2 =3上求一点P,使得直线OP的斜率y/x最大。显然,切线OP的斜率最大,不难求出斜率为√3。
例、已知z为复数,且∣z∣=1,求∣z+1-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1)设z=a+bi,用代数方程求解较为困难;
2)z=cosθ+isinθ, ∣z+1-i∣=∣(1+cosθ)+i(sinθ-1)∣=„,可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z∣=1表示z是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周上的点,求∣z+1-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求圆周上的点到点(-1,1)的距离的最大和最小值,如图,显然∣z+1-i∣的最大值为∣AC∣=√2+1 ∣z+1-i∣的最小值为∣AB∣=√2-1
又如,有限和无限同样是数学中的一对矛盾,数学中的一些方法,如数学归纳法、求数列极限的方法等,就是辩证的通过“有限”解决“无限”的最好的例证。
例、求极限 lim(2 + 4 + 6 + „ + 2n)的值
n→∞ n2 n2 n2 n2 解: lim(2 + 4 + 6 + „ + 2n)
n→∞ n2 n2 n2 n2
= lim 2(1+2+3+„+n)(无限个变量的和)
n→∞ n2
= lim n2+n = lim(1+ 1)(转化为有限个变量的和)
n→∞ n2 n→∞ n = 1 整体与局部的互相转换在数学中也是运用比较多的,在数学解题中,有时可将问题较为复杂的局部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对局部形式、结构的处理,从而变换为较简单的新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已知函数y=ax+bx+cx-6,当x=2时,y=2,求当x=-2时y的值。
53解: 设f(x)=ax+bx+cx,显然f(x)是奇函数,f(-2)=-f(2),y=f(x)-6 ∵ x=2时,y=2,∴ f(2)=8,f(-2)=-f(2)=-8,∴ 当x=-2时,y= f(-2)-6=-14。
按常规先求a、b、c的值,再代入原式计算,则无法求解,若将局部ax+bx+cx看成一个整体,再利用奇函数性质,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动与静是事物状态表现的两个侧面,事物运动的静止状态只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会向显著变动的方向转化。如果善于将动静有机结合,变动为静或变静为动,即通过探究变动的、一般的状态来分析确定的、特殊的情况,或反之,这种以动求静,或以静求动的处理方法,有时会收到奇妙的效果,能充分的展示事物的本质。
例、解方程 √x2+6x+10 + √x2-6x+10 =10 解: 把方程化为 √(x+3)2 + 1 + √(x-3)2 + 1 =10 将常数“1”暂时看成变量,即设 1=y2,这时方程变成
√(x+3)2 + y2 + √(x-3)2 + y2=10 由椭圆定义可知,这是一个以F1(-3,0)、F2(3,0)为焦点,以10为长轴的椭圆,其标准方程是
一、以音乐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感教育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是,通过音乐的美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绝非是空洞的政治说教,应改变过去唱一首歌就等于上好一堂政治课的错
二、我校“双语”教学中的有效做法
(一)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
为真正落实“双语”教学工作,学校必须具备一批教学经验、专业素质好、汉语水平扎实的教师队伍。虽然学校有不少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好的教师,但很多教师汉语功底较薄弱,不能很好地胜任“双语”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提高“双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积极营造“双语”氛围,不断拓宽“双语”教师学习的渠道。
1.积极营造普通话学习氛围。每周星期二早晨,任书记利用前两节课的时间,帮助民语教师学习汉语,在汉语学习中,以听、说、读、写为抓手,尽量给教师多创造表达的机会,让普通话在校园中盛行。
2.以活动促进教师汉语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学校积极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开展各项活动,如“防御艾滋病”青年教师演讲活动、“祖国在我心中”及“民族团结之花永驻人间”师生演讲比赛、青年教师调讲赛及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在各类比赛中,教师普遍采用普通话表达,不仅仅为了争得一份荣誉,更是在检验普通话表达水平,每位教师都在努力提高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3.以民汉结对子的方式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民汉合校后,学校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民汉教师结对子,互相听课、学习、帮助,加强沟通。既增进了民汉教师之间的情感,促进了民族团结,又极大地推动了民汉合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4.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促进教师发展。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了各项教学活动,如:示范课、公开课、同课异构等,积极组织教师到外校参观、学习、听课等,并带领“双语”骨干教师送课下乡至塔乡七小、潘津乡中心小学,让更多的教师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启迪教学。
5.多种渠道,强化培训。为了促进教师“双语”教学水平快速提高,我校通过脱产培训、集中培训、自学等形式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使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在思想上、专业水平及教育教误观念,因此,音乐课的思想教育要与音乐艺术一起来进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教唱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时,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给学生讲述聂耳、冼星海等著名音乐家的爱国故事,使学生明白人民音乐家的爱国精神和他们的作品一样永世长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在进行乐曲分析时,着重讲解乐曲是怎样反映作者的心声的。在演唱实践时,特别注意要求学生把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歌曲的主题“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很好地表现歌曲,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让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
举个例子:在教唱《国歌》的时候,为使学生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爱国感情,我问学生:“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学生回答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沦亡。凡是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所以,作者喊出的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应该说,学生通过歌词及他们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已经理解了当时中国人民那种愤怒的、为国担忧的、期望抗战的强烈感情,但是,如果想把这种感情变成学生内在的、深沉的感情,学能力与教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双语”教学活动
1.充分保证学生的早读时间。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学校充分利用早读的时间,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练习流利的普通话表达。
2.为了提高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我校“双语”教师利用写字课时间指导学生书写,规范书写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校双语教师充分利用阅读课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各类图书,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运用能力。
4.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双语的演讲比赛,在学校开展了多种“双语”演讲比赛,“双语”宝贝选拔赛,为学生学习汉语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例如:学校组织了“祖国在我心中”、“我爱我的家乡”、“学校是我家”、“我爱我的老师”为主题的“双语”学生演讲比赛。在一年级两个汉语班、四个双语班召开了“我参与,我快乐”口算能力大赛,在活动进行中,还举行了亲子趣味游戏及各班的课外阅读展示,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双语”学习氛围。
在“双语”教学活动中,我校大胆尝试,努力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双语班学生祖力胡玛尔·吉力力同学多次参加市级、州级、“双语”宝贝赛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在市级“双语”汇报比赛,我校教师组获得了二等奖,学生组获得了一等奖,并多次配合市少工委工作在广场进行了“双语”汇报演出;我校学生在参加市级“双语”演讲比赛、写字比赛、写作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的成绩,获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校连续两次获得“双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推进“双语”教学是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推进“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师资素质的再度提高、学生汉语学前教育的全面普及、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及民汉合校管理经验总结等方面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促进“双语”教学的有效发展。
再造佳境,拨动心弦
———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氛围
蒋正中
(洪泽县第二中学,江苏洪泽
摘要:文章着重阐述了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强调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关键词:音乐欣赏多媒体课堂氛围
笔者根据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认为要进入有效的、高品位的欣赏程序,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强烈的艺术欣赏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敞开心扉,从而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扩充知识、产生审美的愉悦、实现情感共鸣的目标。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营造良好的艺术欣赏外部环境。
苏轼的“静故了群动,空故了纳万境”是一种欣赏的心境状态。试想,在类似集贸市场上的那种叫卖喧哗、人声嘈杂的场合,是难以很好地欣赏艺术作品的。这就是说,欣赏教学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多媒体在这里可担当重要角色。作为固定的音乐教室,在室内外的布置上应有别其他,如室外可设置一些造型别致的橱窗,橱窗中可展出一些乐器或名人名作,让学生一走近音乐教室就感受到一股迎面而来艺术气息。室内的陈设,可选择与教室主色调和谐、素雅的窗帘;墙壁上也可精选一些世界名画(挂图)装裱悬挂;教室的四周错落有致地陈列工艺音乐作品。橱窗、挂图、工艺音乐品在适度的灯光照射下,再辅以情调和谐、音量适中的乐曲,让学生感觉是进入了一个艺术殿堂。在无讲台、茶馆式的教室里学生分桌自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他们通过表达感情来加深体验。也就是说,要通过他们的歌声来实现。
在这方面,适用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很多的。除一些革命历史歌曲外,还有很多近现代创作的歌曲、大量好的民歌及供学生演奏者欣赏用的器乐曲。这些优秀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音乐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同时进行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训练的基本条件。有的歌曲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用列宁的话说;“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因此,音乐教师应充分根据和利用这些歌曲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音乐的美感教育之中。
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于音乐教学之中既不是空洞的说教,又不是有组织有约束的灌输。音乐进行教育的形式却是具体的,而且是非常直接的,并能达到灵魂的陶醉、精神的愉悦、美感的享受。因此,要体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于音乐艺术的美感之中,使学生既能动之以情又能晓之以理,从而达到感情的愉悦,得到理智的满足。
例如:让同学们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它是我国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名曲之一,是民族传统乐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室,这首乐曲在国内外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欣赏这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会使我们感受到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月光透过层层白云,映入江面,远处渔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那优美、深沉的旋律描绘出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加之教师生动地描述,会给学生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使他们极快地进入到“艳艳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的静谧、清澈的月夜意
由就座,感受到的是一种学习之余的放松。在这种环境中,有老师对艺术作品绘声绘色的解读、适时的点拨,使学生置身其间,主动地搜集处理、获取反馈信息,放飞诗情,充分感悟。在这浓郁的艺术氛围中,灵感得以迸发,悟性得以唤醒,审美情趣得以飞扬,给予学生的是超凡脱俗的精神升华。
二、教学语言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诱发情感碰撞的“红娘”。
古人写作讲究“起句如爆竹,骤然易彻;结句处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艺术欣赏教学中的课堂语言不但应具有一般学科所共有的语言特点,更应具有艺术品位和艺术灵气,此外再配上必要的背景音乐,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艺术效果,使之不仅学之有益,而且咀嚼有味,使听者、看者心情愉悦。当然要想达到理想的艺术欣赏效果,全依靠多媒体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语言自身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学语言必须以情感人。艺术作品的特点就是以情感人,教学语言必须由情而发;要想做到以情感人,其语言必须用“情”去表达;要想达到用情表达,教师首先必须对作品有深层次的理解、体验、领悟,其教学语言才有可能做到用情去抒发,这样作品的内涵、教师的情感同时刺激,才能与学生的情感发生强烈撞击。其次,课堂语言要讲究节奏。一堂课犹如一场戏,有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即既有平心静气轻松舒缓,又有紧张激奋的高潮,正是这两者交替出现和逐步推进,才能扣人心弦。在讲境中,使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的文化历史、民族音乐的伟大。中华民族不愧为是历史文明古国,并且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爱我中华的种子,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从以上简单罗列的事例中,不难看出,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而且音乐艺术本身的需要。
三、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加深爱国主义的内心感受。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收到好的效果。例如:(1)在校园里举行革命歌曲大合唱、知识问答、小品表演、革命诗歌朗诵、抒情散文、讲故事或举行爱国主义歌曲卡拉OK个人独唱比赛,等等;(2)结合乡土风情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结合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十分丰富,只要我们认真细致地挖掘、探索和实践,就可以加以利用。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不是说教而是感染,不是光靠讲理而是重熏陶,不是靠灌输而是靠潜移默化,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把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开拓精神无私地贯注于平凡的工作岗位之中,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首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必须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同学们在享受音乐美的愉悦和陶冶过程中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邓文千主编.苏教版初中音乐教学参考资料.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孙继南主编.中外名曲欣赏.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3]尹红主编.音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观点
1.物质性是世界的第一属性,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化学学科研究的就是物质,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三态变化等,使学生认识到物质都是由基本的微粒构成的,化学变化只不过是原子之间的排列组合,物质可以分割成分子、原子,原子又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可分为质子和中子,而质子、中子、电子也肯定是由更小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虽然我们用肉眼看不到,有的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但随着科学的进步,肯定将会被人们所认识。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物质运动中的两种不同形式。化学中到处都能体现出物质运动的特点。例如:通过气体摩尔体积是一个定值的计算,使学生意识到分子无时不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这种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它的“无规则”又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它的规律是可以发现和认识的。化学变化这种运动形式的例子更是举不胜数:制取漂白粉,接触法制硫酸、氢气氯气混合在光照下爆炸、合成氨、氨氧化法制硝酸、白磷自燃等等,都证明了物质运动的特点。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变化的规律的总结,使学生确信无疑地认识到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运动的绝对性和多样性。
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辩证唯物主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方法论的核心,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培养辩证思维尤为重要。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必须处理好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
1.一切事物都充满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氧化—还原内容的教学就是对立统一观点的有力例证。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二氧化锰是氧化剂,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是还原剂,它们是对立的双方,互不相容,体现了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相互反应,分别生成了二氯化锰(还原产物)和氯气(氧化产物),体现了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二氧化锰发生还原反应,浓盐酸中的氯化氢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和还原是相反的两个方面,它们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统一性: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氯化氢的还原性并不强,但由于二氧化锰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加热),反应能够顺利进行,体现了事物的性质和变化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等等。
教材中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非常多,每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活生生的例子。教师应有意识的暗示学生,使他们自然而然的形成对立统一的观点。
2.量变达到了一定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而“化学可以被称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质变的科学”(恩格斯)。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所指的“稀”只是浓度较小而已,但并没有一个确定值,也可以稍大一些,但若大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了浓硫酸,引起了质的变化,具有了稀硫酸所不具有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硫化氢和氧气的反应,由于反应物量的比例不同而生成不同的产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白磷和红磷,是由于组成分子中原子数目和结合情况的不同而引起的质变等等。
3.在高一化学乃至中学化学教学中,更有力地揭示了质变、量变规律的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随着核电荷数的量变,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熔、沸点;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也是联系和发展观点的具体体现。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引导学生从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出发,结合卤族元素、氧族元素和碱金属三个主族元素知识的积累,再通过第三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的归纳,使学生能够将元素从互相孤立存在的印象中转移到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上来,启发学生如何科学地使用周期表解决化学问题,探索未知世界,使学生确立发展的观点。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讷河市龙河镇康庄学校
王 臣
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强的情感性,是认识与情感统一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运用具体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祖国的认识,以艺术形象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和心灵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何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这个坚定的信念,是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要完成这个任务。不能靠教师的主观说教和灌输,而要通过语言训练的同时有机渗透,不断强化,不断调控,才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度。
经过精心挑选的小学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是进行德育的好教材,特别有不少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英雄,先进人物的文章,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等,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品。我们应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思想素质和语文素质两方面都得到提高。
一、以人物形象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写人物的。有写革命领袖的,如《八角楼》《一夜的工作》《朱德的扁担》等;有写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如《詹天佑》《李时珍》《黄道婆》;有写革命烈士的,如《刘胡兰》《囚歌》《黄继光》;有写英雄群体的,如《狼牙山五壮士》《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有写先进人物的,如《手》,《饲养员赵大叔》;有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着悲惨生活的儿童的,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等。其中有的是真人的记载,有的是典型的塑造。教师应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对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刘胡兰》一课,刘胡兰挺着胸膛,大义凛然,从容走向铡刀的高大形象,以及她斥责敌人的句句铿锵有力的壮语,会使学生受到崇高品质的感染。又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学生通过对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离别祖国的复杂感情,借助对事件和景物的描写所表达的强烈爱国之感,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的句子,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之际心中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如《小珊迪》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无比憎恨资本主义制度,对比之下,生活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多么的幸福,热爱祖国的情感会油然而生。
二、从情感人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情感人手,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进入酿情、入情、动情的内心体验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年级小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逐渐趋于平衡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创设情景,使学主人境人情,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瀑布》一课,我们根据诗歌语言凝炼,含意深刻,跳跃性大的特点,教学时运用幻灯,录像,把诗中描写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颜色和像“珍珠的屏”的形态上感受瀑布的美,想象瀑布声、形、色的具体形象,感知瀑布磅礴的气势,加深对诗的语言的理解,由此产生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
儿童的情感在认识中产生,并随着认识的深化而升华,因此,在培养情感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就必须“情思结合,激情明理”,重视从“动情”到“晓理”的过渡。我们在教《视死如归》一课时,引导学生 思考:课文是写王若飞的,为什么还要写大青山?”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王若飞崇高的精神境界,我们抓住文中“巨人似的”比喻词,想象苍茫暮色中大青山的雄姿,映衬王若飞同志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想象王若飞背对敌人的枪口远眺大青山时的所思所想,让学生感情朗读,体会大青山的坚不可摧,王若飞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从课文中描写的“景”感受人物的“情”,进而去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确立“共产党人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观念。使学生的思想经历从“动情”到“晓理”,从“明理”到“立德”的飞跃。
三、以美景感染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描绘和赞美了祖国秀丽的自然景观。其中有《桂林山水》《草原》《美丽的小兴安岭》《长城》《观潮》《梅雨潭》《海上日出》《日月潭》等等。课文中描写的日月星辰、巨川大山、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景物,已经融进了作者赞美之情,不再是纯客观的景物,而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美。享受课文中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情感,对学生无非是一种熏陶感染,会情不自禁的赞叹祖国之美。如《瀑布》是著名的叶圣陶老先生被壮丽的景色深深陶醉,写下的诗歌。教学时,可放录像,听浪声风声、瀑布声,还可放录音,让学生练读:自由读、伴乐读、背诵。要求读得入情入景,陶醉于美景中,自然他们的心灵得以美化,爱国之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又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描绘了“甲天下”的山和水。山:奇、秀、险;水:静、清、绿。人坐船行之,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文中这美的动态与美的静态高度结合,构成广阔而深邃的意境,给人一种清丽恬静、朴素、清新的美感。祖国有这样美的山山水水,有谁又 会不去热爱她呢?
四.感情朗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朗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手段,特别是通过感情朗读,对作者洋溢于文中字里行间的爱国主义意境更容易受到陶冶,情感更容易被激发。在教学《人桥》一课时,我们引导学生弄懂“人桥”是怎样搭起来的:机枪边的战士是怎样帮助大部队通过“桥”这两个段落后,一边出示幻灯图片,一边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音乐,让学生先展开想象,再感情朗读课文。这样很容易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一幅解放军战士泡在冰河中,“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板”,大部队在他们的肩上、头上、胳膊上飞速地跑向对岸的情形。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思想上受到感染,内心得到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五、以深情陶冶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情是文章作者进行创作的基础和动力,每篇课文都洋溢着作者的真情,表现着作者的爱和憎。教学中,把课文中的情挖掘出来,表现出来,也就是用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打动学生,使他们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发展爱国主义情感。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作者满怀激情的描绘了一碧千里的树海,又按一年四季的变化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春天生机勃勃;夏天花木繁多;秋天果实累累;冬天雪景壮观。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图,课文不但写出了大自然的美,更重要的还写出了小兴安岭美而不空,她不仅是个大花园,而且是一个宝库。有数不清的山珍、野果、珍禽、异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各地,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又如《草原》《可爱的草塘》等,读着这诗情画意的文章,学生一 定会为这外在的美和内含着更美的东西所陶醉,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可爱,熔铸成热爱祖国江山的情感。
六、结合语文课外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意识是从认识开始,沿着情感、意志、行为的内在程序而形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代替教育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因此。语文课要通过语言训练,结合开展适合儿童特点,易于学生接受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的认识,既懂得“为什么要爱”,又懂得“怎样去爱。”几年来我们组织的活动有:“我爱中华考察团”、“祖国各处留下我的足迹”等的少先队活动;“我爱祖国山河美”图片展览:“爱我中华,爱我家乡”微型报设计:“我爱家乡的特产”;作文比赛:“爱祖国,知国情”;知识竞赛:“给香港小朋友介绍我的家乡”;书信大赛;以及“小记者手记”、“夏令营专辑”等。通过各种有效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灵中深深扎下根。使思想教育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收效甚好。不少的学生还在全国“金星杯”爱祖国爱家乡作文大赛中获大奖。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文章作者:讷河市龙河镇康庄学校
王
【摘 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努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渗透;教学策略;师生关系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构建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理论基础,它充分体现了教育完全是为了人的发展这一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确立了现代教育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小学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是课标指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正确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目标体系中最基础的层面,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指针和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依据,它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调控作用等多种功能。因此,教师能否制定一个恰当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我对《烟台的海》一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①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②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以及海与人的关系。③画出文中描述烟台的海特征的语句,能概括其特点。④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积累词汇并在课堂上通过口头表达,能介绍某一季节烟台的海。教学目标的正确确立。既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兼顾情意因素的培养,既重视语言的积累运用,还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充分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宗旨,摆正了教与学的主从关系。
二、选择恰当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步骤、途径以及所选择的手段、方法的总和。教育前辈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活动策略。
(1)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语文教师应善于诱发学生的兴趣,根据教材特点,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运用各种方式,哪怕是几句简单中肯的课前导语,几笔简明有趣的板书,一幅引入入胜的挂图,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都能促使学生充满信心,情绪昂奋,兴趣勃勃地投入学习。我们必须全面审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动机等积极因素,相机激趣,努力使学生形成有意义、有自觉性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的心理需求。
(2)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课堂上敢于开诚布公地提问,自由流畅地发表见解,从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研读《小珊迪》,在深读阶段,教师问学生你有哪些疑问希望在深读课文时解决吗?学生提了不少,如: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他的火柴不可?如果小珊迪急于还钱,他就不会死,难道他不需要钱吗?“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小珊迪不是哪种人?……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了这些疑问都与 “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关,便自然提升出研读的课题是:“小珊迪是一个()的人?”学生填写了“饱受饥寒”、“关爱弟弟”、“善良”、“诚实守信”、“将信用”、“不贪小利” ……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研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交流研读体会。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小珊迪的诚实、守信和善良的美好品质。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更应强调语文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拥有“点金之术”和“渔猎之技”,使其语文素养螺旋上升。如《天游峰的扫路人》可采用“紧扣文章题眼,统摄全文”法;《学会合作》可采用“把握中心句子,剖析全文”法;《烟台的海》可采用“抓准重点段落,举一反三”法……林语堂曾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在现实生活中,能读懂“无字之书”,意识到情感可贵的学生委实不多,对于这些独生子女,谈及爱,他们表示出很难理解。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在这些方面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人为本,教文育人。
(4)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氛围具有催人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积极学习的作用。①必须把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含和情感内蕴,化教材中枯燥乏味的抽象的文字为生动形象的具体的东西,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积极主动去感知文字,理解课文,掌握知识。②必须处理好师生间的人际关系。要多给些信任和尊重,多给些理解和支持,多给些启发和鼓励,创设一种教师殷切期望,学生个体积极参与,群体努力齐进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氛围。这样学生特别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毫无顾虑地提出心中的想问的问题,争先恐后地解答自己懂得的问题,那怕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兴趣盎然地进行课堂阅读讨论。③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把知识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以便让学生在宽松中主动积极地思维,在愉悦中获得真知,掌握技能,发展智力。如教《烟台的海》一文时,由于涉及到地理等科学知识,且学生未曾亲眼目睹,距离学生实际较遥远,若光凭抽象的说教讲解,学生学得乏味,认知亦肤浅。一旦借助录相或多媒体辅以教学,学生情绪即刻高昂起来。他们边看图像资料边听讲说明边讨论交流,多种感观同时活跃起来,很直观地了解了烟台海的特点,对文中的重点词语也理解得更透彻,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从心理想学、乐学、学得津津有味的状态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赏析课上,教师是“话题”的组织者,又是平等的参与者,与学生共赏,教师必须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角度,揣摩他们的内心,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阅读课上,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教师是内容的引领者,又是耐心的合作者,为学生独立的有个性思考,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语文活动课上,教师应该是整个活动的编导者,又是机智的开导者。语文活动课是整合学生综合知识的一种新课型,教师在活动开始时要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活动程序,导趣、导向、导路。在学生活动难以深入进行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开导,这种开导主要在思维方法上的,应重在导疑、导难、导法。
跨世纪的人才必须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的要求,把我们的接班人培养成具有现代意识的人,而环保意识是现代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保教育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数学课程解读》中明确指出:这次课程改革突出思想品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科学教育、环境教育、艺术教育以及综合性实践活动等;而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数学课程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有着极强的逻辑性、科学性和知识性。它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者应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数学课程中的环境因素,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实现数学课程与环境教育的整合,使学生不仅在数学学科中学到数学知识,而且受到环境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确定教育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1、目标是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在小学阶段,环境教育应注重环保意识的起步培养,教育学生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感知、体验自然培养起朴素的、根深蒂固的环境意识,因此我确立的教育目标是:关心——知识——意识——实践。具体来说,关心:要深化个人对社会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性;知识:对社会总体环境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基本的了解,特别是对自己家乡海洋环境状况的认识;意识:明确个人对保护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强烈意识;实践:能为解决个人和社会的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的实践行动,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观念是教育行动的航标。教师的环境教育观念须具备以下几点:
(1)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新课程改革中提到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其实就是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当然环境教育也不例外。环境教育以人为本,是要全面认识环境教育的价值。它不仅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人,将社会需要的环境道德、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而且要注意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确立综合发展观念。环境教育的着眼点不仅看学生的环境道德发展,而且要通过环境教育促使全面发展;不只看他一时环境道德的提高,而且要着眼于他长远的发展。
(3)确立系统教育观念。我们要把环境教育看作一项系统工程,全方位地实施环境教育。从教育者方面看,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工都是环境教育工作者,人人肩负起环境教育使命;从环境教育内容方面看,要求教育的内容从低到高,由浅入深,使学生的环境道德水平在不断提高、深化。
(4)确立自身环保意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明确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要求,使之具有计划性;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教育因素,把教育和数学有机结合,使之具有整合性;结合教学实际引入国际国内环保新成就,增加教育信息量,使之具有开放性;制定教案时,考虑到与知识能力同步进行的环保教育,使之具有协调性。
二、充分挖掘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1、环境教育内容了然于胸,环境教育契机适时把握
在某种意义上讲,课本、教材已不再是我们老师上课时所局限的内容。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挖掘教材,使教材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所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并不是提倡每堂课都要进行环境教育,只有适用于环境教育的内容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要想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就要求我们教师细心研究教材内容,对其中的环保内容做到了然于胸,这样才能灵活有效地抓住时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发现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保护生态平衡和热爱自然的教育内容,现整理如下: 可进行环保教育的项目 主要内容
环境意识 爱护植物意识
1、学校花坛里有多少盆花?
2、同学们种向日葵,棵数和幼苗叶子数量的计算
3、同学们植树,求树的棵数
4、计算草地面积的计算
5、森林里树的棵数
6、我国花卉品种的计算
保护动物意识
1、有关动物只数的计算
2、动物寿命的计算
3、动物消灭害虫数量的计算
4、动物在自然界中玩耍的图 保护水源意识
1、小猫钓鱼
2、动物在水中嬉戏图
3、计算水中鱼的条数
4、桂林山水
保护耕地意识 有关耕地的问题解决
节约能源意识
1、家庭节约用水、用电的问题解决
2、节约用纸的问题解决
环境知识
1、世界上的鸟及动物之最
2、中国部分濒危和受威胁动物数种
3、植树节(3月12日)世界环境日(6月25日)
4、世界部分国家首都人均绿地面积(中国8.18,德国50.0)
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从建国初期的0.167公顷减至现在的0.08公顷,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位居世界第60位之后。
6、全球人口、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及各省人口
7、地球陆地、海洋总面积
8、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双,需要砍伐二千五百万棵树
9、一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约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
10、生产2000张贺卡要消耗一棵3米高的树;据调查,北京市每年圣诞节至春节的贺卡量达3000多万张,相当于砍伐10年生树木1万多棵 环境行为
1、以春游为背景的解决问题
2、以打扫教室卫生为背景的解决问题
3、以参观自然博物馆为背景的解决问题
4、以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为背景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5、以学生收集易拉罐和矿泉水瓶为背景的解决问题
6、以统计方法调查各地降水量、家庭用电用水的解决问题
7、以收集废电池为内容的计算和数的认识
8、以环保小队进行环保大行动的计算及解决问题
9、以节约用水为内容的解决问题
10、以节约用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2、环境意识培养重中之重,良好环保习惯从小养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中所渗透的环境内容可以分为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境行为,而环境意识所占的比例稍大些,这说明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多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良好环境的熏陶,以便帮助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新教材图文并茂,大部分插图都包含着环境教育内容,如“我们的校园”,让学生看到校园里整洁、优美的环境,在让学生数数的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等,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多姿多彩,生气勃勃;让学生知道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营造,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校舍、操场、游泳池„„是我们每个小朋友义不容辞的责任。
又如,新教材中呈现了许多动物的图片,第五册还出示了中国部分濒危和受威胁动物数种统计表,从这些数据当中激发了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野生动物灭绝之时,就是我们人类灭亡之日,所以我们要爱护身边的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同时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东北虎、亚洲象、中华鲟等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它们濒临绝迹,使学生树立爱护动植物的意识。
3、“解决问题”模式有效应用,节约资源意识逐步渗透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以环境保护为背景的“解决问题”题型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也是因为这种题型表述性强,所包含的信息量大。这说明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意多结合应用题的教学进行环境教育。在学生当中浪费水和纸张的现象很普遍,通过应用题教学渗透节约意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他们误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通过环境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此外,还可结合应用题教学进行节约用纸以保护森林资源教育、海洋资源、保护耕地、节约能源和控制人口意识的教育。在教学应用题时通过合理改编穿插进一些环保知识:一棵树一天的氧气排放量、一个家用水龙头一天的流水量、近年来二氧化碳的增长量„„具体内容表格中已列举。
4、依据年龄特征合理安排,环境教育目标分步实施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与其它年龄阶段相区别的一些典型的特征。所以,在进行环境教育时应针对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在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目标,分步实施环境教育,逐步提高要求。低年级通过渗透,让学生粗浅地认识和了解保护环境的基本知识,体会大自然的美丽,能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木,激发美感,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可采用游戏等方法渗透;中年级可结合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环境知识,培养较强的环境意识,参与一些爱护和保护环境的简单实践活动,可采用数据渗透、编题渗透;对高年级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对环境进行初步观测、统计和分析,为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可采用实践活动和小课题研究的方法渗透。
四、加强实践活动,提高环保能力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能力。
1、与环境节日相结合。借助6月5日世界环境日、3月12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提高了环保意识,增强了热爱环境的情感;同时也深化了数学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
2、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让环境教育的内容尽量贴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使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如:让学生了解我们每天产生多少废物,如何减少废物;让学生知道我们产生的废物哪些是可再利用的,哪些是不可再利用的,可再利用的应反复使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利用废弃物制作一些学具,变废为宝,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寓环境教育于数学课中。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之后,可以在练习拼摆组合图形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用火柴、废纸板和旧台历纸来制作各种图形并进行拼组;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课前可让学生搜集一些废弃的各种长方体药盒、牙膏盒、饮料盒、火柴盒等作为学具使用;在教学《圆柱体体积的认识》时,还可让学生收集废弃的圆柱形易拉罐作为学具使用;在第七册教材《你寄过贺卡吗?》一课中,让学生知道了少寄贺卡的好处后,可以让学生用旧台历和废弃报纸、杂志做环保贺卡,让学生知道节约用纸,拯救树林!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渗透,思想政治课教学
我任教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将近二十年, 在教学的实践中, 深深体会到, 教政治, 就必须把政治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才能达到教学教育目的, 就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 才能真正为祖国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正确理解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对我们伟大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 它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 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利用大课堂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许多人认为爱国主义是大而空的高调, 在口头上讲讲而已, 难以付诸行动。其实不然, 一个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往往是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的, 我们知道, 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那么就应该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国旗、国徽、国歌。要求学生在升国旗时行注目礼, 严肃庄重地唱国歌, 让学生了解国旗、国徽的图案和所代表的含义;平时指导学生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爱国主义的活动。比如, 举行演讲比赛, 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举行“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庆祝活动;向学生推荐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引导学生热爱革命领袖、崇高英雄、模范、尊重名家、热爱故土……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大课堂内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 典型人物, 新闻人物, 让学生自然而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 讲九年级第三课“党是我们的领路人”这一内容, 结合历史知识, 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无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思想适当地掺插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让学生明白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 爱国主义的内容更加丰富。又如讲九年级第11课“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针对当今国际仍存在极少数反华势力, 我们更应高度警惕, 如不久前法国收藏家公然拍卖从我国掠夺的兔、鼠兽首, 引起全体中国人的反对, 我国公民蔡铭超不露真实身份, 将兔、鼠兽首高价买下, 回国后召开记者会公开表态, 拒不付款, 让法国拍卖失败。这一举动, 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这种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
四、充分利用当地德育资源和乡土教材,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 祖国各地都有英雄人物建功立业和为国捐躯的景观遗址。例如, 讲“民族精神”这一专题时, 结合我市实际, 组织学生参观方方纪念馆, 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流沙人民公园祭扫烈士灵墓, 用革命先烈献身祖国的壮举和豪情,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利用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海外侨胞用自己的血汗钱为家乡办实事好事的典型事迹。学生们看到这些爱国侨胞的壮举, 深受感动, 铭记从现在开始, 好好学习, 掌握本领, 将来报效祖国。就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教育的落脚点。
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确立,对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爱国主义情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具备和而且必须传承的精神食粮,也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中小学各门课程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进行。相比之下,历史课在这方面担负的责任更大,素材更实际,更具体,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都优于其他各科。
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了解,正确地认识祖国和世界的过去和现在,从而在他们身上产生一股巨大的爱国主义情感震撼力量。
在教学中,要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掘出可贵的精神食粮。贯彻整个中国历史的爱国情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寸寸山河寸寸金”——改造生存环境的奋斗精神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世世代代同大自然作斗争,改造生存环境,恩惠时人,造福后代。远在传说时代,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泛滥的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战国时期,秦国的水利专家、蜀郡守李冰,修建都江堰,造福人类,功垂千古。
西汉文帝、武帝时,黄河两次决口,泛滥成灾。汉武帝刘彻调集了几万民工,进行治理。公元69年,王景受命治理黄河。
治黄修河的事迹,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征服大自然斗争的缩影,是各族人民对祖国无私奉献的生动例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誓死抵抗外敌侵略的斗争精神
中华民族富于斗争精神,勇于抵抗外国侵略者,誓同外敌血战到底,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功迹。
戚继光荡平了入侵浙江的倭寇,肃清了入侵福建、广东的倭寇,成为我国永垂史册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使宝岛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康熙帝为驱逐沙俄侵略者,曾亲自出巡东北,视察防务,决心组织自卫反击战。其命令清军两次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他又派遣索额图等同沙俄订立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之间东段的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立下了不朽功业。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反对压迫者和剥削者的反抗精神
我国古代史上,一再爆发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人民起义。虽然这些起义没有达到根本改造社会、完成农民阶级自身解放的目的,但是由于提出了蔑视权贵、否定特权的口号,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大无畏反抗精神。
秦末农民战争结束后,西汉初期的统治者注意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宽舒政策,到文帝、景帝时出现了“文景之治”。
绿林赤眉起义推翻了王莽的“新”朝的统治后,东汉的光武帝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十多年后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人民的人身权利也获得了较多的保障。
唐朝统一中国后,唐太宗吸取惰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懂得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全面调整了统治政策,使得唐朝前期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在大规模农民战争后建立起来的明朝和清朝,在其统治的初期也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使国家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事实雄辩说明,在我国历时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只有那些阶段性发动的大规模的人民起义才是打击反动统治阶段,扫除腐朽、邪恶势力,清理国家发展道路的强大力量,才是推动祖国前进的伟大动力之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渴望统一,厌恶分裂。
我国历史上虽然出现了四次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但是由于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四次大分裂终为四次大统一所代替:秦王羸政于公元前221年,结束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南北朝对峙局面;元世祖忽必烈于1279年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结束宋金对峙局面。
这四次大统一说明,统一是祖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中华民族的人心所向,上述四个帝王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心的归向而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证明了中华祖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探索发展道路的改革精神
中华民族善于继承,但也勇于改革。中国古代中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
春秋时期,齐恒公任用政治家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势力大振;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候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族)进行了永垂史册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尤其是他颁布的均田令,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直到隋唐都基本上承袭了这种新的土地制度 。
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虽是昙花一现,但它的指导思想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富国强兵”,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怀的。
19世纪末,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发动了戊戌变法。在变法遭到封建顽固派镇压的严峻时刻,伟大的爱国者、改革家谭嗣同挺身而出,拒绝流亡海外,坚持斗争到底。中国古代史的改革大都具有进步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探索精神、革新意识和强大的生命活力,是推动我国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
“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建华夏的贡献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由祖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50多个民族都对我国古代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人民辛勤培植的植物,如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种子通过汉使传入了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生活;内地汉族的铸造铁器和凿井的技术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各族的发展。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各民族大融合与大交流的趋势:各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会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广大汉族人民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验。
蒙古族建立的元帝国,创立了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其中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尤其巨大,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便于同处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的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彼此融合,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
以上事实说明: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共建华夏的伟大贡献精神将永垂青史。
“四海之内皆兄弟”——与亚非各国共进的携手合作精神
中华民族是胸襟广阔的民族,不仅热爱自己的祖国,也胸怀整个世界。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不少优秀人物,他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交流经济和文化,增强友谊与了解,为亚非的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玄奘是唐代高僧,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的三大翻译家。
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从1405年起到1433年的28年间他共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郑和的船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地区的友好贸易关系,加深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情谊,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上列以玄奘、鉴真、郑和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亚非,属于世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为国为民的科学创造精神
中华民族是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古代史上,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培育出了无数杰出的科学家。
我国古代文化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商代的青铜文化和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春秋时期关于哈雷慧星的世界最早记载;战国时期产生的世界首部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比西方早500年提出的勾股定理特例;比西方早800年问世的药典《唐本草》;西汉至宋代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等。这一切都是世界科技史上的珍奇,其中四大发明是使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它的西传则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尽人皆知的影响。
我国古代科学家,灿若群星,令世人瞩目:
东汉科学张衡,创造出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后者比欧洲出现的第一台地动仪要早1700多年。他还在世界上首次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
南朝科学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兀的值在3.1415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他提出的兀的密率355/133要比欧洲早1100多年。
唐代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成为世界上测量子午线长度的第一个人。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许衡等科学家共同编制了《授时历》。该历同现行公历即1582年提出的格列高利历一年的周期相同,然而比后者的确立早300年。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经过27年艰苦劳动。终于著成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优秀的代表人物的光辉业迹表明: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世代不懈地同大自然作斗争,改造着生存环境;中华民族是勇敢的民族,有同外国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同本国的压迫者和剥削者殊死战斗的坚定决心;中华民族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民族,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谋求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民族是忠诚祖国的民族,世代矢志于国家的统一和繁荣;中华民族是善于科学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间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奇的古代文化;中华民族是乐于奉献的民族,不仅为祖国效忠,也对全世界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以上各方面,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内涵,也是中国历史所折射出来的魂,更是初中历史课本的精髓。
爱国主义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对祖国忠诚和热爱,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如何去为了祖国的明天的辉煌而去建设,去奋斗。通过对祖国历史的学习,培养浓厚的爱国感情,更加增进对祖国的现实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理解,看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对祖国更加美好未来的展望,从而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学习,这样历史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推荐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06-18
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10-03
追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06-13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10-03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11-18
微课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初探09-18
数学课堂中的美育教育09-15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整合07-06
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11-11
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