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大节日

2025-0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各大节日(共7篇)

中国各大节日 篇1

中秋慰问信

全校师生员工: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雏菊绽放!在举国上下欢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高潮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迎来了新中国六十华诞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在此,我们向辛勤工作在学校各个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员工和为学校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热烈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同时,祝全体师生员工国庆、中秋快乐,身体健康!

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七年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内涵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绩:学校学科建设协调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持续进展,科研水平显著提升,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也屡创佳绩。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处处留有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的身影和辛勤耕耘的脚印。借此机会,我们向所有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而忘我工作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一生平安、一生幸福!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是相聚的日子,中秋是团聚的日子,今年的中秋与国庆节联系在一起,天上的月儿也分外皎洁。学校工会衷心祝愿全校教职员工和全体同学节日愉快!祝愿教职员工家庭幸福美满!祝愿同学们的亲人健康快乐!更祝愿我们的学校蒸蒸日上,再铸辉煌!

重阳节慰问信

尊敬的离退休老教师: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值此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校党委、校委会、校工会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您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祝您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

长期以来,您们情系文昌,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学校的改革、理解学校的工作,您们发扬老有所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关心教育下一代、带头遵纪守法、弘扬社会正气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为创建和谐校园,确保学校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学校的和谐。对此,我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衷心地希望全体离退休老同志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更期盼您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一如既往地发挥余热,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共同谱写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祝全体离退休老教师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校党委 校委会 校工会

国庆 中秋慰问信

全校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

国庆 佳节即将来临,在这普天同庆、举世瞩目的欢乐时刻,学校人事处、离退休处谨向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向奋战在管理服务岗位的干部和职工、向多年来为学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凝心聚力谋发展,再创佳绩贺双节。一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倾力推进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声誉持续攀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校教职员工的心血与汗水,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团结与奋进,离不开离退休老同志的支持与关怀,在此,诚挚地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将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管理科学、共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特色优势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高层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而不懈努力!真诚地希望全校教职员工继往开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齐心协力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60周年献礼。

祝全校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中国各大节日 篇2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包含着该民族的心理、道德、信仰、审美等民族个性, 也记载着民族的发展史, 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关乎一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 决定着民族的发展, 是任何民族都竭力保护不容侵犯的。然而,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WTO, 西方文化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侵入我国, 并且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现象的形成, 有我们本民族自身的原因, 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1 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原因

1.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拥有绵长的发展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 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漫长的。在古代, 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 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常常进行祭祀活动, 长期如此, 就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 就是节日以祈福为目的, 以吃喝为主题, 这也凸显了我国人民的长期溯源就是衣食富足, 健康长寿。另外,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 封建社会漫长, 传统节日也大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 所以, 不免打上了封建性、等级性的烙印。例如春节、中秋、元宵等, 我国人民庆祝节日的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 以长辈为中心, 以吃喝为主题。但是, 在现代社会, 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更向往追求自由, 所以, 难免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些排斥。

而西方文化就完全不同。西方文化明显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大, 而且西方人一直都非常崇尚自由, 所以, 西方的节日往往以宗教故事为主题, 以追求自由快乐为目的。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 都是以群体参与为主, 以娱乐欢畅为主要形式, 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非常能够宣泄个体的情感。因此, 这种方式, 更能够迎合当前青年人崇尚自由的愿望。

1.2 教育、传媒及经济利益的左右

可以说, 教育在将青少年更多地推向西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现在的英语教育, 孩子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 对西方的文化、节日都很熟悉, 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再者, 我国当代的教育更加功利化, 片面追求学习成绩, 漠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宣扬。

另外, 广大传媒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会经常观察到这种现象, 就是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来临的时候, 众多的报纸、电视节目都以这个为主题, 这无形中起到了宣传西方节日的作用。特别是国外影视作品的大量引入, 更是让西方的文化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广大商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他们大都看准了当前社会上青少年追求西方节日的商机, 在西方节日来临时, 以多种形式兜售节日用品, 或是开展主题庆祝活动, 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反而在我国传统节日面前, 他们表现得要冷静得多。

2 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措施

2.1 继承与保护, 弘扬传统文化的内涵

其实, 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由来已久, 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的。例如春节, 它是我国长久以来每年最重大、最热闹的节日, 也是全国很多民族都共同庆祝的一个传统节日。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放鞭炮以及包饺子等各种春节吃食, 都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无限祝福。再比如清明节, 它是由我国的祭祀传统演变而来的, 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去扫墓祭祀, 以表达对于祖先的怀念和追悼,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各地对清明节的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但是大致都包括祭祀、踏青、扫墓、放风筝等形式。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并且它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 承载着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 是不容许我们丢弃的。因此, 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

2.2 创新与发展, 让传统文化披上时代的新衣, 熠熠生辉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封建等级制度下, 以小农经济为土壤成长起来的, 它表达了当时人们渴望平安长寿、衣食无忧的愿望, 但是,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已经逐渐过上富足的生活, 想要追求更多的理想和自由。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必须要学会创新。寻找更好的方式, 让传统文化在我国当代社会的土壤中进一步生根发芽, 获得重生, 让广大青少年能以我国的传统节日为骄傲, 而不是盲目的崇尚外国的文化。当然对于国外的文化, 我们也不要逃避, 要学会积极地吸收, 比如它们节日的娱乐性、互动性和参与性, 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任何民族的文化在前进的过程中都是要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的, 这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也是当前我国保护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国传统节日资源的开掘与利用[A].清明 (寒食) 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寒食) 论坛文集续编[C].2011.

[2]张平.在第三届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寒食) 文化论坛上的致辞[A].清明 (寒食) 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寒食) 论坛文集续编[C].2011.

[3]袁晋.从香港的老字号说起——漫谈民间文化产业的传承[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

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 篇3

关键词:西方节日;传统节日;冲击;原因;态度

我国历史发展悠久,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漫长的。在古代,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常常进行祭祀活动,长期如此,就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节日以祈福为目的,以吃喝为主题,这也凸显了我国人民的长期溯源就是衣食富足,健康长寿。另外,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封建社会漫长,传统节日也大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所以,不免打上了封建性、等级性的烙印。例如春节、中秋、元宵等,我国人民庆祝节日的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以长辈为中心,以吃喝为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迅速传入我国并被国人所接受。在这当中青年人占大多数,青年人更向往追求自由,西方文化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大,而且西方人一直都非常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节日往往以宗教故事为主题,以追求自由快乐为目的。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都是以群体参与为主,以娱乐欢畅为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非常能够宣泄个体的情感。因此,这种方式,更能够迎合当前青年人崇尚自由的愿望。而就是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渐渐的被大家所淡忘,吉林大学社会学博士包峰说:“现在很多人也非常想过传统节日,问题在于如何使传统节日的形式变得更活泼一些,尤其是能吸引年轻人更多地参与,同时让民众也有更丰富多彩的参与方式,这样才能使这些传统节日焕发新的青春。”节日吸引我们的不只是娱乐而已。娱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之一,但它不是精神生活的唯一需求。

一、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

外来节日,这一现象不是只存在于中国,比如说中国的节日在西方也是“洋节”,反映了外来节日对于本土节日的对应关系,这里只是以它来特指当前中国社会的外来节日。主要的西方节日有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过圣诞节时的圣诞树、圣诞老人;情人节火红的玫瑰、巧克力,这是它们的魅力所在。而传统节日是指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数不胜数,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主要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过去,过节是很能让人向往、憧憬的,如划龙舟、放鞭炮、敲大鼓、舞狮子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们生活元素的改变,这种过节的幸福感逐渐消失。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而国外的节日却在慢慢融入中国社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等,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

二、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因

1.中西文化的交流

我国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加速了外来文化对我国的影响。随着外企越来越多地登陆中国,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相应增多,遇上其本国节日庆贺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如今国人出国的机会也多了,海归们在国外接受西式教育,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归国后仍然保留西方的节日习俗也无可厚非。而就是在这些文化的相互交流当中,才使得西方节日在我国越来越流行,超过我国对自己国家传统节日的热忱,从而导致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观念越来越淡,西方节日却越来越红火。

2.教育、媒体的推波助澜。

西方节日在中国倍受欢迎,这与我国的教育和媒体的宣传是分不开的。从教育方面来说,教育在将青少年更多地推向西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在的英语教育,孩子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对西方的文化、节日都很熟悉,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相反的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却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广大传媒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会经常看到到这种现象,就是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来临的时候,众多的报纸、电视节目都以这个为主题,这无形中起到了宣传西方节日的作用。特别是国外影视作品的大量引入,更是让西方的文化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商业炒作、物质利益的驱动

广大商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节日的重要之处是带给大众欢乐,家人、朋友在一起享受幸福的时光总是离不开商品的。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刺激,为节日增添色彩。他们大都看准了当前社会上青少年追求西方节日的商机,在西方节日来临时,以多种形式兜售节日用品,或是开展主题庆祝活动,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反而在我国传统节日面前,他们表现得要冷静得多。每到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商家会借各种概念进行市场的宣传和运作,各种相应的产品相应产生,从万圣节的假面具热销到圣诞节市场的火爆,借助西方节日发财,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市场运作。而这些大都被国人买账。

4.西方节日自身的优势

西方节日之所以比较受欢迎,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很大原因是由于西方节日注重情感交流,形式丰富多彩、欢快,在节日中能感受一种全新新的文化氛围。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过节的方式在当代社会里显得比较含蓄、沉闷且缺乏浪漫气息。在满足温饱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潜意识的个人主义的大众文化,在宽松的政治背景下蔓延和扩展开来。西方人追求平等、自由、享受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大众的欢迎。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更多的表现为家族式,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三、理性的态度面对西方节日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在诸如香港、上海这些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早已缓慢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会在更大范围的地域内扩展开来。由此可见,中国人多一些畅快抒发心情的洋节也是不错的,我们要一理性的态度看待西方节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走近圣诞节、情人节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母亲节、父亲节给老人献上一份祝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现代各个民族文化毕竟是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

在崇尚西方节日、热热闹闹的过节的同时,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由来已久,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的。例如春节,它是我国长久以来每年最重大、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全国很多民族都共同庆祝的一个传统节日。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放鞭炮以及包饺子等各种春节吃食,都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无限祝福。再比如清明节,它是由我国的祭祀传统演变而来的,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去扫墓祭祀,以表达对于祖先的怀念和追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各地对清明节的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致都包括祭祀、踏青、扫墓、放风筝等形式。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它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承载着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是不容许我们丢弃的。

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它们都各有起自身特殊文化内涵,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我们要客观看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节日文化,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何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推陈出新,并且赋予它以新的含义,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拒绝西方节日,那些外来的节日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然而,我们更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因为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一种文化的生日。面对全球化的浪潮,面对西方节日的“入侵”,我们要教育国民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否则,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我们要要重新认识和建设中国传统节日,要研究、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们要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金升霞,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J].长江大学 学报,2005,(6)

[2] 冯小娟,杨足.从喜庆节日的变化谈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民 俗的影响[J].高等教育,2006,(1)

中国各大油库简介(本站推荐) 篇4

中石油与上海方面密切配合,建设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石油仓储基地——上海洋山港巨型石油仓储基地。规划中的仓储基地位于上海南端的长江口,是上海庞大的洋山港港口及码头发展计划的一部分,预计建成后的总储存量超过100万立方米。首期工程为40万立方米。

洋山港石油仓储基地是一个纯商业的石油基地,主要用于存储燃料油,而不是原油。未来投入使用后,油库的来源将是多元化的。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1935万美元,总投资额48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近4亿元)。

中石化上海分公司比较大型的油库目前主要有三个:外高桥油库、杨浦油库和闵行油库,其中外高桥油库最大,总库容在40万立方米左右中石油上海销售分公司透露,坐落于外高桥欧高路的海滨油库是中石油在上海兴建的首座国家一级油库,该油库建成以后,可储存11万方柴油、10万方燃油以及9万方汽油,合30万方成品油,可以有效缓解上海地区油库的储存压力。

2、广东省最大油库

华南地区目前最大的原油储存中转基地——茂名石化公司北山岭60万吨原油库,曰前在湛江港正式投入使用,该油库由中石油燃料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油库库容达到94.5万立方米,将用于燃油发电和燃料油的储存

这是中石油在中国沿海投资建设的最大油库,属国家一级燃料油中转库,设计年周转能力800万吨以上。

该油库的二期工程计划将再建3座1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使湛江燃油油库的总储量达到124.5万立方米深圳市光滙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光滙集团投资创建的大型石化企业,主要经营石油产品的仓储、码头装卸、海陆运输、油品批发销售及加油站网络开发等业务,是目前深圳市最大的民营石油企业。公司现拥有一期、二期库容为40万立方米的成品油油库和相配套的华南地区吞吐能力最大的10万吨级石油化工专用码头。目前正在进行三期60万立方米的油库扩建工程。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深圳乃至广东以及东南亚地区库容规模大、吞吐能力强、设备先进、配套完善的油品储运基地。广东其它油库:

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库区已建成储罐有:1,500立方米储罐10个,2000立方米储罐7个(其中2个为不锈钢储罐),3,000立方米储罐6个,4,000立方米储罐4个(其中1个为不锈钢储罐),5,000立方米储罐11个,10,000立方米储罐1个,15,000立方米储罐1个,21000立方米储罐2个,37,000立方米储罐2个,43,000立方米储罐2个,公司总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目前已建成仓储能力总计为345,000立方米,全部竣工后可达到45万立方米罐容。

南沙油库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油库,由BP与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控股)合资兴建,能储存约36万立方米的柴油、汽油、燃料油和化工产品。总投资8600万美元,BP持股40%,广州控股持股60%。该项目还与广州港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拥有一个8万吨级的码头,可以接收进口的原油和成品油。

中国广东粤海油库的14.3万立方米的重油库中约有10万立方米为保税库。

3、浙江省最大油库

镇海炼化仓储公司是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9.8亿。2002年共靠泊油轮2250艘次,油品吞吐量达到2300万吨,约为整个宁波港吞吐量的六分之一,其中海上原油中转量居国内第一。仓储公司现有原油贮罐14座,85万立方米;成品油罐26座,52.6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球罐四座,0.16万立方米,储罐总容量共计137.76万立方米。另有长输管线13条与镇海炼化相接。全国最大保税油库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75万立方米保税油库。

1994年12月,中化兴中公司和中化国际实业公司、中化国际石油(巴哈马)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出资2250万美元,成立舟山中威石油储运有限公司,在岙山基地建设14座总容量为20万立方米的成品油储罐,开展了柴油、汽油、航煤和燃料油等多种成品油的储存转运业务。2001年5月,中化兴中公司注册成立了中化兴源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在岙山基地增建7座总容量为38万立方米的储油罐,使岙山基地储罐总容量达到158万立方米。

顺利通过杭州海关等口岸部门的验收后,舟山中石化册子岛原油中转油库2006年3月正式运行。该油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油码头,拥有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座,最大可停靠37.5万吨级油轮,年最大通过能力达2054万吨,一期原油储罐总容量为60万立方米。它的建成可大幅降低华东区域进口原油运输成本。

4、福建省最大油库 福建泰山石化仓储项目

由福建泰山石化仓储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计划於2004年投入运营。项目占地76万平方米,拥有海岸线820米,将建设总储量为150万立方米的原油、成品油、化工品储罐及与之配套的码头。其中包括6个泊位,最大泊位可停靠1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油轮。其中,一期投资7.7亿元,建设50万立方米的油罐,使用面积30万平方米。该项目建成後将成为南方最大的成品油中转基地。

5、河北省最大油库

中国石化集团石家庄炼油厂厂内储油能力达45万立方米,储气能力0.76万立方米,并建有20万立方米的成品油中转油库、20万立方米原油罐区天津塘沽新河油库是华北最大的石油储备调配库,储油在10万吨左右,其上级单位为中国石化集团天津分公司。

6、辽宁省最大油库 大龙洋石油有限公司

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屯镇的陈相油库,共投资5600余万元,有12个立式金属浮顶罐,库容近50000 吨。

7、黑龙江省最大油库

黑龙江省龙都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原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是原国家经贸委(现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具有石油成品油批发资格的民营企业。2000年加盟中国石化集团,是中国石化集团在黑龙江西部地区的成品油批发企业。同年9月成功的把中国石化的国标成品油陆续投入黑龙江市场,实现了“南油北运”,从而结束了黑龙江地区成品油独家经营的历史。

龙都石油公司是全国成品油仓储能力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石化集团在东北三省油品储量最大的企业。资产总额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2亿元,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有员工300人,总部下设四个分公司。拥有四座国家级标准化油库、三十二座加油站及四百多家联营加油站。年吞吐能力100万吨以上,成品油总储量100000m3。

·第一油库位于毗邻内蒙古的龙江县境内(储油能力40000m3)。·第二油库位于黑龙江西部中心城市齐齐哈尔市(储油能力15000m3)。·第三油库位于讷河市境内(储油能力15000m3)。

·第四油库位于黑龙江省经贸中心哈尔滨市(储油能力30000m3)。

8、江苏省最大油库

中油江阴油库占地450亩,现有各类储罐55个,总库容38万立方米,是中国石油系统内第一个通过IS09000质量认证的大型油库。该油库同时备有2.5万吨级石油石化专用码头,年吞吐量达400多万吨。199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将储运公司油库收入《中华之最荣誉大典》,享有“长江流域最大的成品油库”之盛誉。

中石化仪征油库容量由现在的50多万立方米将扩为200万立方米容积为50万立方米,现在平均每年输送300多万立方米石油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销售苏州分公司(上海燕浦石油工贸公司苏州分公司),并拥有苏州海星、吴江八坼、常熟七星桥(控股)、太仓长江石化(租赁)4座油库,库容50500立方米。

9、重庆市最大油库

中石油重庆伏牛溪油库是兰成渝管道终端的衔接配套油库,位于重庆市西南大渡口区,濒临长江,连接成渝、川黔铁路大通道,公路、铁路、水运条件十分便捷,历来是大西南重要的油品集散地和战略门户。改扩建后的库容量由原来的8万吨增至18万吨,每年能向整个重庆及周边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成品油200多万吨。

10、北京市最大油库

中石化长辛店油库改扩建工程在丰台区南岗洼,长辛店油库改扩建完成后,油库容量将比现在增加近6倍。该油库位于北京市西南部的丰台区南岗洼,始建于1958年,历经三次改扩建,占地204.8亩,库容6.43万立方米。其改扩建工程今起全面展开,预计2006年8月完工,历时一年。

改扩建后的长辛店油库占地284亩,一期扩容至22万立方米,二期扩容至34万立方米。

11、湖南最大油库 中石化长沙油库

位于开福区伍家岭新河附近的长沙油库将整体搬迁,是全省最大的油库之一,是全国石油系统中南地区的榜样库,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总容量3.38万立方米,实行微机控制付油,具有水、陆接卸、吞吐油料的能力。年吞吐量最高达到63万吨新的长沙油库定址长沙市城区最北端的霞凝新港开发区,新库容积为11万至15万立方米,为老库的4倍。

12、湖北最大油库

中石化宜昌公司宜都枝城油库(03油库)20多立方米三峡库区最大的油库恩施石油分公司巴东油库座油库位于长江三峡巫峡口南岸,设计库容1.9万立方米

13、山东省最大油库

中国石化山东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前身山东石油公司大会堂发分公司,成立于1953年6月。92年10月始进行股份制改组,同年12月8曰至93年1月8曰发行内部职工股520万股,社会公众股4680万股。1993年3月8曰,“山东泰山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15曰“鲁石化A”在深交所上市。

泰山石油储油和进油设施十分庞大和先进,它有18万立方米油库一座,堪称山东第一库,外加161座加油站的储油库,至少有3万立方米的储油量。泰山石油它拥有5座油库,总储量为18万吨,其中最大的油库是利民油库,始建于1974年,经过几次的扩建,目前储量10万吨,这也是山东最大的油库,该油库占地1000亩,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东有胜利油田、辛店炼油厂西邻中原油田,距济南炼油厂仅100公里,仅铁路专用线达十几公里,在山东省的鲁西、鲁中地区只有这个大型油库,从大型炼油厂的火车专列只卸到此,鲁西的聊城等地都要来此批发,它辐射的地区含泰安、菏泽、聊城济宁等,担负着向鲁中和鲁西地区供油任务,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另两个在宁阳和兴泰储量都在三万吨,其余两个储量分别在1万吨的小油库

14、江西省最大油库

中石化瑞昌分公司 7105 号油库,总容积至少50000立方米。

15、安徽最大油库 宿州建成安徽最大油库

国家重点工程——中石化建设的途经鲁、苏、皖三省总长704公里的鲁皖成品油管线接入宿州油库近曰建成,库容量达76200立方米,年输出成品油76万立方米,已成为我省库容量最大,科技含量、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性最高的油库,为满足皖北8市成品油市场的供应起到重要作用。

16、四川省最大油库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销售仓储分公司在成都天回镇红星村一组(俗称104油库)修建于50年代,总储量为18万吨,是目前西南地区储油量最大的油库。

17、陕西省最大油库

中储榆次公司东赵油库,建筑规模为半地下金属钢罐十座,总容量为13000立方米,占地面积300余亩,设铁路专用线760米,分为三大区:即库区、接卸区、办公区。装卸站场和储罐分开布置,互相之间以地下管道连通,铁路专用线未进库区,泵房、储罐以及附属工程都设置在地下。

工程设计安全、可靠,交通便利、畅通,是一座十分理想的储油库。现油库为中油华北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仓储柴油、汽油。

18、云南省最大油库

2010年云南省新增28座油库 成品油发展规划出台,共有成品油仓储企业7户。到目前,全省成品油库容量达60万立方米。

19、青海省最大油库

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最早成立于1954年,1998年7月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1999年经重组改制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销售分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

公司一直担负着青海全省的汽、柴、煤、润滑油等成品油的购、销、调、存业务,是全省成品油流通的主渠道和经营供应的主力军。目前,全公司总资产6.2亿元,油库4座,总储容量9.13万多立方米,铁路专用线总长5049米,油罐汽车29辆,加油站共199座,其中资产型加油站188座。职工总数1566名,另有聘用工840名。经营分支机构7个,经营部28个。经营单位和销售网点遍布全省。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分公司多巴油库是全省最大的油库之一,位于109国道与多巴到湟中公路(宁果路)交界处的湟中县多巴镇甘河门村。距管区中队湟中中队18公里,距西宁市22公里。库区占地面积230亩,建筑面积2860平方米。库区内有12个立式油罐,5000立方米的6个,3000立方米的6个,总储量近5万立方米。

20、宁夏自治区最大油库

中国石油宁夏销售分公司主营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及特种油品,是宁夏区域最大的主渠道成品油供应商,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支柱企业之一。公司资产总额10.4亿元,拥有总库容为7.2万吨的大型油库4座,加油站232座,拥有职工3291人,年创利税5216万元。

21、内蒙古自治区最大油库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销售分公司八拜油库

中国各大高校毕业生薪水排行榜 篇5

1、以传统意义上工资做为薪资排行标准,不包括奖金、补贴、福利以及灰色收入及其他收入;

2、以本次调查12475份调查问卷为排行对象,存在+/- 7.8%的误差;

补充说明:

1、完整版本包含所有进入排行大学点评及起薪,但本次公布版本只包含前十位点评。

2、北大、清华毕业生实际收入稳居第一、二位,但由于调研对象只提供了基本月薪,不含占据北大、清华毕业生实际收入大部分的浮动工资、补贴及奖金,所以导致其跌出本排行榜前十。

本课题组为保持调研结果原本面貌,予以保留。

200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水排行榜(共计88所高校)中国地质大学4980(以地矿、珠宝类为主,毕业生主供石化勘探、珠宝相关企业,起薪4000以上)电子科技大学4500(以电子通讯类为主,毕业生主供电子通讯如电信、网通等企业,起薪3500以上)中央财经大学3800(以财经类为主,由于背景雄厚,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国家相关部门,起薪3000以上)中央戏剧学院3765(以戏剧演、导为主,由于商业介入强势,灰色收入早已倍超工资,起薪3000以上)复旦大学3700(以出国留学加创业为主,由于上海的西化过度,以进入外企为主,起薪3000以上)北京外国语大学3690(以培养翻译人才为主,排名第六位实属委屈,不含同声传译部分,起薪3000以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685(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院士众多,背景雄厚,一般都进科研院所,起薪3000以上)西安交通大学3620(以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为主,适应能力强是传统特色,去向多元,起薪3000以上)上海外国语大学3600(以为外企培养翻译为己任,在国外很火,在国内备受指责,起薪3000以上)上海交通大学3520(以培养外企职员为己任,毕业生很少待在国内企业,高收入低贡献,起薪3000)上海财经大学3510华中科技大学3500同济大学3455上海大学3453华东理工大学3332中国农业大学3289北京电影学院325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169清华大学3167北京邮电大学3129中山大学3083华东师范大学3033中央音乐学院3027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3024中国人民大学2900中国传媒大学284627 北京大学283328 武汉大学2759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72330 北京交通大学264931 华南理工大学256732 南开大学246533 中国政法大学24343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35735 西北工业大学235236 东南大学235037 华东政法学院 232438 北京师范大学 230039 重庆大学229140 厦门大学223341 东北师范大学 222042 兰州大学221243 武汉理工大学 215244 华南师范大学 208845 四川大学206546 浙江大学205847 天津大学20474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3249 中南大学203050 哈尔滨工程大学202151 西北政法学院201252 西南政法大学201253 河北工业大学 198154 山西大学197555 西南财经大学 195256 北京理工大学194757 南京理工大学194358 海洋大学193959 哈尔滨工业大学190060 山西财经大学189661 新疆大学189562 湖南大学185863 大连外国语学院183064 中央美术学院 183065 南昌大学182766 西北大学176067 西南交通大学 175768 陕西师范大学 175069 华中师范大学 1740

安徽大学173171 福州大学172572 暨南大学166773 西南师范大学 166074 哈尔滨医科大学162875 广西大学158076 江南大学157677 广西师范大学 154878 云南大学151279 苏州大学147180 吉林大学145481 南京大学144282 太原理工大学 138983 天津师范大学 126784 郑州大学126385 内蒙古大学123786 南京师范大学120087 山东师范大学119188 河北大学1131

浅谈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 篇6

自从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中西方之间的经贸、 合作交流、学术互访和资源共享逐渐增多,中国在经济、科技、生活水平以及综合实力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人欣喜的同时,文化融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些让我们担忧的现象: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

曾有新闻报道,中国一些销售商利用西方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平安夜、圣诞节等多个节日进行疯狂宣传和促销,短短一天就进账数万元。就拿身边的现象来说,西方的情人节,很多男同学不惜花费数百元为女友购买节日礼物; 圣诞节,好多同学间都会互赠节日礼物,更让人惊讶的是 , 平常2元左右的一个苹果,经过简单的包装,在西方的节日——平安夜里便可以卖到20元左右。

随着西方节日的盛行和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国人在无形中不断靠近西方、走进西方,并由此对西方世界产生美好的幻想和憧憬,从而衍生去西方国家实现各种梦想的念头。 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其实质是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侵略。西方节日的盛行逐渐淡化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西方节日盛行的原因

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有深刻的内外在原因。下面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来分析这一现象。

(一)内在原因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现象。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具有纪念性或庆祝性,相对于西方节日的浪漫、开放,和欢愉性, 略显保守和欠缺新颖。另外,应试教育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和不足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发的展不容乐观。

转型中的中国环境和中国居民的精神需求。转型中的中国环境充满了包容性、多元性、时尚性等特点,居民们不仅愿意接触新的思想文化,而且还乐于追求一些标新立异或者从未接触过的新颖事物。同时,转型过程中国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诸如工作难找、房子难买、社会竞争惨烈、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现实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对于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加大,于是在面对充满欢愉、刺激性的西方节日时,他们便不知其然地就接受和参与其中。

(二)外在原因

随着学术交流、学者互访等软文化的输入,中国居民对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接触逐渐增多。例如,引入的西方影视作品无形中宣传着西方的思想文化,使得中国影视受众对西方世界充满无限的期待和渴望;又随着中国一些居民的宣传、 对西方世界美好的肯定,更多的人愿意去接触和了解西方的思想文化。而商家和媒体的宣传,又进一步加大了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

西方节日充满新颖性、欢愉性也是其在中国盛行的一大原因。西方节日中的情人节、愚人节等充满了一些浪漫气息和滑稽情节,使得一些压力大的人可以得到情感的释放,这在无形中便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居民。另外,西方节日中包括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在内的相关附属品使得中国青少年更愿意去接触,从而促进了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

三、面对西方节日盛行的对策建议

面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盛行,我们既不用大惊小怪,也不要放任自流。本着引导、扬弃的原则,既要吸收西方节日文化中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元素,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限制西方文化对我们的消极影响。西方节日盛行在彰显文化软实力强大作用的同时,又警醒了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面对西方节日的盛行,首先,在思想和态度上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时刻要有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批判性地接受和学习,不能因为外来文化的部分优点就崇洋媚外,从而忽略中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相关政府应完善传统文化保护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保障机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提供有力的坚强后盾。加大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和实施力度,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保护人的奖励政策。

另外,媒体应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定期举办国学、传统文化交流会和比赛、欣赏等节目, 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影视制作者可以就中国传统文化来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在宣传西方文化时,全面、客观, 通过对西方文化内涵和实质进行定期的批评交流、媒体评论等措施,引导受众全面、理智看待西方节日和文化思想。

摘要:随着中西之间的交流往来,西方的思想文化逐渐渗透到了中国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在众多现象中,尤为一提的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本文将浅谈西方节日盛行的内涵和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篇7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二、四月四等。

锡伯族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德昂族

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

彝族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比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达斡尔族

迭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的传统节日。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壮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色”,是元江县那锘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的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內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闰一个月,但他们还是闰月不闰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闰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仫佬族

仫佬山乡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基诺族

基诺族最重要的节日是过年,约在春节前后。此外,还有“打铁节”,一般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新米节”,亦称“新米”,每年农历七八月间;“特懋克节”,在2月6日到8日举行;“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间择日举行。

布依族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水族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旧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

京族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漓尾、巫头两地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在八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內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一一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

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族

古尔邦节,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是塔塔乐族的三大节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旬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薪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林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

纳西族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n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 “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傈僳族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傈僳族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毛南族

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等。

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五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畲族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春之韵优秀作文700字下一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