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的感想(推荐13篇)
《美国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对历史思维的论述》是美国“全国学校历史课中心”于1995年1月颁布的历史科国家标准。这份论述中对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本文就将针对这些标准,具体谈一谈对历史以及历史思维的看法。
思维方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根本。所谓历史思维,就是学习历史应具有的一种思维能力,从提出问题,到查阅资料、整理和归纳、比较补充,最后得出结论的这样一个过程。从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历史,去进行一个想象力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对历史思维的论述》的文章中,作者所提出的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历史学习所涉及的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史实、年代、人名和地名,还要我们用历史的思维而不是学术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找到证据、检验历史记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研究历史。因此,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按时间顺序的思维;历史领悟;分析与阐释能力;研究能力;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作出决定。五个方面的历史思维能力,并且每一种能力都详细地列出了不同年级的要求。
标准一:按时间顺序的思维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总是在强调“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习历史首先就是要有一条以时间顺序为主干的线索,然后沿着这条线索不断地积累史实,看到变化中的历史。美国对于历史研究中时间顺序的重要性是很突出的,强调要把历史事件放到大的历史环境中,也就是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去看。要在自己所编写的历史叙述中建立时间的顺序,从开始到发展直至结束,对一些问题或时间要解释其起源及整个期间的发展。并且要把公元纪年与罗马、伊斯兰教等其他纪年进行比较,才能与本国家的历史过程进行比较分析,把本国家的历史同其他历史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体系。比较历法能更精准的弄清楚事情的始末,根据不同的历法记载的同一事件,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混乱,各种历法有助于理清这种混乱,确定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把各种历法联系起来,也能分清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发生的事,这就由于比较和联系这些事,更好地得出有效结论。相比之下,中国的历史教育在时间方面就弱化了好多,更多强调的则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独立历史事件的分析。中国的古史编纂有很多就是纪传体或是断代史。而在课改后的高中历史课本就分为第一册政治史,第二册经济史,第三册文化史。从秦始皇到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到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从秦皇汉武的宫廷之音到明清民间学术的大放异彩。每一册书都是侧重一个方面来介绍历史,每次都要从头说起再循环往复。大家都对这些侧重点十分的了解,但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却无从知晓,思维就禁锢在了这些社会因素的框架内。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对他建立封建君主专制的体制有什么影响?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思想对秦始皇的专制统治有什么样的帮助?就如这些联系性的问题在我们高中的历史课本上完全没有涉及。这样就把每一个历史阶段封闭独立起来,将延续性弱之又弱,也就对之后大学的历史学习埋下了历史知识如乱麻一样理不清楚的弊病。就如古巴比伦王朝的空中花园一样,悬在空中而缺少基础,总有摇摇欲坠的危险。如果询问一个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分别对应的是什么时期?在中国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其他地区的历史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对于一个仅仅学习高中课本中历史知识的学生来说,一定会毫无头绪。我们重视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整理,而以一个时间轴为主线的思维能力被我们大大地忽视了。在我们的脑海中,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零散的知识点,却没有按一定的顺序去排列整齐。在一根绳子上系铃铛只有一个接一个的按照顺序来系,才不会打结。所以我们要培养时间轴的思维模式,把每一个时间点排列好,在往其中穿拆历史事件,夯实基础,从基础到深入的去了解,才能全面而深刻。美国历史思维标准之所以强调时间的顺序,就是在西方史学的历史上,也是将各科独立起来撰述,比如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专门史等等,这些撰述方法暴露出了很多的弊病,因此,出现了史学革命,把历史融合成一体,来扩大视角。
在这一标准中,作者还专门提到了历史分期的问题。要求比较历史分期的选择模式,确定每一种历史分期的构成原则。历史分期看似是要把某些特殊的历史事件抽出来分析,是则也是历史连续性的一种体现。辩证法的观点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辅相成的,特殊性中往往蕴含着普遍性。在一个社会区域的时间点内发生的历史事件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但这些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都是与其他的相通。这表明,历史虽然是连续的,但它并不是像一条线那样单一的连续,而是一团线拧在一起的复杂的连续。历史分期能更全面的了解某个历史事件,兼顾“时”和“空”两方面。之所以要历史分期,就是因为历史的连续性,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堆独立事件的集合。而单一历史分期会造成片面关注历史的时间性。
标准
二、历史的领悟
对于历史,首先就是要去从现有的材料中去理解,然后要用自己的理解将历史事实组成一个整体叙述出来。首先,尽量减少史料中的主观因素。历史事实只能通过史料来获得,但史料也并不能准确无误地反映历史事实,因为在史料中也掺杂了作者的主观因素。我们说史料之所以相对客观,是因为史学家依据一定目的对历史事实进行发现、考证、选择和批判,这是认识历史的必要条件。就以《史记》为例,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商鞅是大肆批判的:“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但是我们知道商鞅对于秦国的变法,为秦国的统一中国有非凡意义。应该也是功大于过吧。由此看出,我们要有自己的思维去叙述历史。对历史事实进行的选择也并不会影响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其次,要多去思考历史发生时的一些必然的、偶然的因素对历史的影响,事物的发展都是受本质条件限制的。即标准中提到的有想象力地阅读历史叙述。例如陈胜、吴广的起义成功到底是因为暴雨断道而误了期限才导致了起义还是因为“天下苦秦久矣”逼得他们站出来反抗呢?还有刘邦与项羽争夺最后胜利,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呢?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最后,在历史叙述和领悟中,不应过多地加入自身的主观看法,不要按照今天的价值观去看待历史。比如我们知道清末的闭关锁国狂妄自大导致了屈辱的近代史,而我们在埋怨清政府的无知之时不妨想想,如果我们自己也是当时的一个,在持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的政体下,思想是否比他们还要麻木愚昧呢?事后诸葛的看法未免也太不严谨了些。客观的历史只有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才能获得。历史学家一定不会对事实作任何判断,他只应该用思维去说事实是什么。我们在阅读史料的时候,不仅仅看到的是文字,还有作者们的历史思维。
标准
三、历史的分析与阐释
作为学习历史的学生,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美国历史标准就提出要甄别史料的可信度,对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理解以及比较分析对于历史观点的不同理解以及要有提出新说法和新阐释的能力。
中外的史料浩瀚如海,而史料总是会有“不具”或“不确”。因此,对于史料的分析,就要经过科学的方法,才能得出科学的历史结论。而现今主流的科学的考证方法是德国的伯恩海姆《史学方法论》中提出的内考证与外考证相结合。所谓内考证,就是衡量文本内容的可信度;外考证,就是考察和确定文本的真伪及其产生的时间、空间等问题。对于中过来说,就是文献考证与事实考证的结合。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同时也要考虑史料作者的写作背景。比如中国近代的历史叙述,中国的历史资料和外国的历史著作有很多就是矛盾的,甚至是大相径庭。而对哥伦布的认识,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拉丁美洲的人民则不屑一顾甚至是憎恶,他们眼中的哥伦布就是“一个走错了路的流氓”。欧洲人和拉丁美洲人都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看问题,但是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处于萌芽和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他们的特殊的阶级利益正好代表了一种普遍利益,他们根据自身的特殊利益和需要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和评价,就是一种符合历史事实的客观理论。更为重要的是,史料作者的情感、道德观、价值观、历史观是其获得客观性历史认识的先决条件。由此标准能看出美国很重视“对比”这一方法,不同历史学家对历史不同的阐释和理解。不同的历史阐释和理解会列举不同的史实证明,这就能帮我们较全面的掌握史实。而对比不同更大的作用是把自己至于各类矛盾之中,促使自己独立思考,锻炼思维能力,也能促发我们并不局限于史学家们提供的证明他们观点的材料,而去主动寻找材料,自主学习。
我们说历史是有情感并在一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指导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历史,因此,对于历史的分析和阐释,还要有感性的思维去理解甚至是感同身受。如果历史学家完全地情感无涉和价值无涉,根本就不可能从事历史认识。有因必有果,一个事实与下一事实都是有连续的、因果的联系,并且某一历史判断与中心题材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要把历史联系成一个整体来看。这两种联系方式都能够从历史事实本身出发说明历史事件之间的连续性和结构,因而是客观的。以历史观为例,各种唯心史观看到的历史是帝王将相、英雄人物活动的历史,唯物史观看到的则是人民群众活动的历史。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人们才正确认识到历史活动的客观规律。
标准
四、历史的研究能力
我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要知道如何甄别史料,还要培养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质疑的能力。要有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美国标准的这一要求,也正是反映了西方教育提倡创新的理念。从对不同年级的要求来看,美国标准要学生做的就是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时随地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教材中的固有理论,不囿于成规,突破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从史实的现象及本质中,剖析探索,寻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维结论。如证明教科书书上所给的结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一定是这样吗?如隋炀帝如果不穷奢极欲,他能成为一代明君吗?为什么?商纣王曾经杀了自己的叔父,唐太宗却杀死自己的亲兄弟,那唐太宗也和纣王一样是个暴君吗?为什么?等等等等。
标准
五、历史的问题分析和作出决定
那么我们学习历史,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到底是怎样的呢?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弗朗西斯培根也说过:“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而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则是经世致用,格物致知。而美国历史的国家标准的提出,也是为了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主能力,从而以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历史问题的分析会有很强的的思辨性,前面所提到的标准中,都是在鼓励自主思考,自主查找和分析。而在第五个标准中,提出的历史问题的解决则就是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运用。在这一标准的具体要求中,出现了“运用同样的技能去分析学生所在地区的现实问题,这些现实问题源于历史上的决定,而且是当今要解决的。“批判地评价现今清净和历史情境中”的类似事情,以区分适当的类推与不适当的类推。”等这样的要求,这已经倾向于要求学生们运用自己的历史思维分析能力来解决现今的问题。既要根据现在的情况来分析历史。也要将历史运用到如今的社会。正如克罗齐所说“死亡的历史会复活,过去的历史会变成现在,这都是由于生命的发展要求它们的缘故”。
“三好”这个概念是50余年前毛泽东提出的。1957年“三好”的内涵修定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文革”中“三好学生”标准被废止;1982年5月,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公布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 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这就是人们所最熟悉的“三好”的内涵的版本。
可是, 近些年来, 一些学校在“三好学生”评选中出现了一些腐败恶俗现象, 引起不少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不满, 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⑴由于评选标准科学性不强, 评选机制粗放, 监督机制没有同步跟进, 在某些地方成了权力监督的盲区, 造成“三好学生”成了一种谋利的手段。“三好学生”很多时候已经从一种荣誉异化成一种地位。
⑵有些学校, 在评选“三好学生”时, 有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评价现象, 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成绩最重要”的错误印象, 影响其全面发展。也容易让家长与教师都按照这种评价模式去教育孩子, 忽略孩子个性塑造和潜能开发。
⑶本应该广泛征求师生、家长意见, 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三好学生”评选, 在某些地方由班主任或者学校领导说了算。
⑷很多地方在升学、考试等环节, “三好学生”都获得相应的加分和奖励措施, “三好学生”成了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重要依据。“三好学生”称号里掺杂了功利因素,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个现实利益的驱使下, 评选“三好学生”成了一些家长和学校的条件交换。
以上现象的产生,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上的不完善, 评选上的不公正, 监管上的不到位, 利益上的共同体, 等等。社会上对“三好学生”评选上不公正, 反映强烈, 呼吁废止和改革“三好学生”评选的声音此起彼伏。笔者认为:“三好学生“评选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引导、激励过几代人的成长。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改革, 思想的变化……“三好学生”的评选也应当被赋予新的含义, 应该从评选标准、评选方式、评选程序等多方面进行完善与改革:
⑴增加评选内容:将德、智、体、美、劳等内容作为评选“三好学生”的要求, 以求学生全面发展, 防止“三好学生”评选成为应试教育的推力。
⑵改革评价方式:积极寻求评价方式多样化, 扩大“三好学生”评价方式的内涵。有些地方将“在家里是个好孩子, 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在学校是个好学生”作为“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 这也是探索评选“三好学生”的新举措。
⑶实行多重并举: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提供给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优秀学生不单单只是思想好、学生好和体育好的“三好学生”, 应该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设立孝敬父母奖、特长生奖、勤俭节约奖、学习进步奖、助人为乐奖、道德风尚奖等。同时增大评选量, 扩大评奖面, 使评奖程序民主化、评奖种类多样化, 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 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⑷完善评价机制:实行制度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加强监督力度, 实行阳光评选。
⑸遏制利益驱使:不要赋予“三好学生”称号实际利益关系, 把“三好学生”评选作为学生的一种荣誉对待;取消评选“三好学生”与升学和考试加分挂钩。
通过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我受益颇深,感触良多。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学史料,走进馆内,就像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那个年代,时代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认真端详着实物,每一件实物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我仔细阅读着文学史料,里面记录着历史的点点滴滴。面对它们,时而震撼我心,时而令我胆颤心惊。
在馆内,有几处场景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潮流是势不可挡的。伴随英国鸦片的入侵,我们国人的国民素质以及战斗力日益下降。看着展馆中吸食鸦片者的图片,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萎靡不振,弱不禁风。林则徐有感于国运安危,发起禁烟令,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风生水起。虽然透过历史我们知道,禁烟运动没有圆满结束,但毕竟打击了英国对我国倾销鸦片,挽救了一批国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那是我们历史辉煌的一刻,的确应该永远载入史册。
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的礼场是如此的恢宏壮观。宽敞的场地,整齐的桌椅,洁白的桌布,醒目的青天白日旗,场地上方还挂满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国旗国徽。整个礼场显得非常庄严肃穆。
日本轰炸广州,我们百姓惨不忍睹。在馆内陈列着一个倒塌的房屋,有躺在地上被砖块和木头掩盖的母亲,还有一个在旁边哭喊的小孩,样子甚是悲凉。此情此景,令我触目惊心。再看看,旁边的文字介绍:1937年8月至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轰炸广州超过800次,投弹10000多枚,炸死炸伤民众5000人以上,炸毁民房1000多幢,这是广州市民被日机轰炸的惨状。顿时,我内心百感交集,既有对日军的憎恨,亦有对百姓的怜悯。
广州起义的坚不可摧。面对杀戮,我们唯有反抗才有存活的可能;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凝聚民众的力量。广州起义的烈士们,你们站起来是一座雕像,你们倒下去亦是一座丰碑。是你们阐释了什么是革命精神。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1978年10月16日至26日召开的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了党中央关于我国少年儿童组织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定,由此中国少年先锋队正式成立,产生这样一个队伍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新一代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我们应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继承以前革命烈士的精神,为以后的少先队员们做好表率、带头作用。
中国少先队的前身大致分为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劳动童子团;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和少年先锋队;
3、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
4、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少先队。而进入社会主义后,则分为
1、新中国成立后的少先队;
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少先队,无论哪种,都是默默地在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各种解放、抗日战争当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年过去了,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之下,我们的校本课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我校现高二1班、2班开展了“中日关系历史·现实·未来之我见”的专题调研。今年8月下旬以来,我们历史组开展了以“为了明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有高一的知识竞赛;步行者活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申报世界遗产”的调研;采访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教授和南京明孝陵审遗工作人员;与朱成山馆长进行对话等。高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组的协助下,举行了诗歌创作及朗诵活动。在李建培师傅与陈绚华老师等帮助下,附中本部和江宁分校的历史组老师带领部分高一、高二的学生联合进行了考察与祭扫活动。在电教组和艺术中心的配合下,李晓辉、丁志兴、卢新建、许祖云等老师以及南京大学陈仲丹教授给全校学生做了多场专题报告;许多同学参与了中日关系热点问题对话会;开办了“周末电影院”。我们希望通过上述课程,以史为鉴,永远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历史教训。
此时此刻,我们在这里进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遇害六十八周年的祭奠活动,还有什么意义呢?
弘扬抗战精神,振兴中华民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王新华说:我们纪念南京大屠杀事件,不仅要记住国耻,更应该纪念抗战胜利,纪念抗战精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说到底是抗战精神的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同样需要光大抗战精神。
作为一个专职的律师, 受当事人之托, 自然应为当事人的利益尽职尽责, 这并无错处, 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的时候, 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相对于双方当事人, 律师和法官都是事件纠纷的第三方, 并未亲历, 也无直接的利益关联, 在工作时应保持一定程度的中立, 不应左右甚至是替当事人做决定。看到这样的律师的行为, 笔者心寒的同时, 又深深的为中国律师业的发展感到忧虑。
联想到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 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事件上升为社会矛盾, 与某些不良律师的推波助澜也是有关系的。比如去年的药家鑫事件, 本是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 可是由于被害人家属的代理律师的运作, 这件案子被上升到了富人和穷人的阶级矛盾斗争, 药家鑫被冠上了“富二代”的名号, 成为了底层民众仇恨喊打的对象。诚然, 药家鑫的行为的确应得到惩罚他也到了应有的惩罚, 但是案件的性质与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无关, 也不应再以这样的事件牵连到药家鑫无辜的父母, 扰乱他们本该恢复平静的生活。这位律师利用公众对“富二代”这样的敏感词汇的关注, 恶意挑起公众的偏激情绪, 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仅对药家鑫无辜的父母带来了伤害, 而且也给本就矛盾重重的社会增加了不安定的因素, 这样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耻。
在中国的律师界, 为何会出现这种素质低下的律师呢?究其原因,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第一, 市场对律师的刚性需求, 与律师人员短缺之间的矛盾。一方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家越来越重视“依法治国”的理念, 法制的思想深入人心, 而律师作为实务工作者, 与民众有着最直接的关联, 也能为民众的法律需求提供法律帮助。根据数据显示, 截止2010年, 我国律师人数已超过20万人, 但是就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来看, 律师在各类案件中的参与率还不到20%, 也就是至少有80%的案件都没有律师的参与, 由此可知, 实务中对律师的需求还很大;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律师工作的繁重, 压力大, 在中国地位也不高, 甚至还有一定的人生危险性, 并且现今中国的法学教学体系的滞后, 导致刚毕业的法学学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胜任律师这一实务性极强, 对个人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等等原因, 导致很多法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从事这一职业, 造成律师人才的短缺。
第二, 但是律师工作虽有高风险, 高投入, 但是往往也有高收入, 这也能吸引很多非法学专业的人从事这一职业。他们自学法律只是然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最终进入到这一行业。开阔的思维和灵活的工作方式是他们的优点, 往往也受客户的欢迎, 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接受法学理论和法学思想的熏陶, 缺少法律的信仰, 也易造成某些律师缺乏职业道德, 素质低下, 进而影响这个行业的风气和外界对律师的评价, 甚至对我国法治进程起到消极的作用。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增加律师的人数似乎是个很好的方法, 但是增加的律师的素质就一定高吗?这也未可知。况且, 现在全国每个高校几乎都有法学院, 都在招收法学专业的学生, 且年年扩招, 在校的法学专业学生数量并不在少数, 但是为什么律师的数量还是短缺呢?科班出生的法律人总体素质确实比较好, 但这些人毕业后都流向了哪里?公检法部门吗?还是各类金融机构?事实上, 正是因为笔者前述律师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导致很多法学毕业生都不愿从事律师工作, 而转向了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或是企业, 甚至转行, 不再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且教育部年年公布的数据都显示高校法学专业招生人数已过饱和, 法学专业已成为红牌专业, 这似乎与现实中律师人数短缺的现象形成了一个悖论, 不知如何解决。
然而, 在笔者看来, 某些律师的个人素质低下与其个人有关, 也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密不可分。而要纠正这样的现象, 则应鼓励高校的法学毕业生积极投入到律师工作中去, 在律师的地位和工作性质无法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 增强高校法学毕业生实务工作的能力, 在校期间就应多接触实务工作, 这样也能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水平, 从而能良好的胜任律师的工作。
而对于已经在实务中工作的某些素质低下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 则要充分发挥律师协会的监督和律师事务所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作用, 更重要的是, 这些素质低下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终会被市场优胜劣汰的价值规律所淘洗, 进而退出法律行业。
参考文献
[1]王琦.律师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冲突之我见[J].才智Intelli-gence, 2012 (07) .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年英法联军像强盗一样在圆明园里胡作非为,然后把这座辉煌壮丽的建筑即刻毁于一旦;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可恨的日本侵略者残忍地制造了令人切齿的南京大屠杀,对中国人民进行恶魔般的折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无所畏惧的气概、顽强不屈的精神、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被激怒了,被唤醒了,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们在屈辱中抗争,用手中的武器与帝国主义国家作斗争,和中国人民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他们揭开了中华民族崭新的发展 篇章。
屈辱的历史已成事实,屈辱的历史永志不忘,我们作为新时期的一名中学生,虽然没有参加过战斗,为祖**亲挣脱锁链而驰骋沙场,但是我们也有一颗爱国之心,不会忘记其他国家对祖国的侵略。我们会向知识的高峰攀登,插上梦想的翅膀,立志成才,使我们的国家走向复兴之路。
复兴不仅仅是一个代言词,而是要用行动去谱写中华伟大复兴的新 篇章,我们是学生,我们要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努力学好知识,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实际行动践行“八荣八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看到没有关好的水龙头,伸伸手,关好水龙头;看到地上的一张废纸,弯弯腰,拾起废纸,放入垃圾箱;看到教室的灯还亮着,动动手,关掉电源开关。这才是我们复兴中华最直接的行动。
今天姨夫有时间,开车带我们去电站玩儿,我们坐了半个小时的车,到了一片沙漠,沙漠前面是一片绿洲,绿洲里面有绿绿的树,还有清清的水。转了一圈,我们到了渠首,那里的水从大坝流下了,发出巨大的响声,那里的水非常非常得舒服,也非一般的冷,而且很清,这水是雪山上融化的雪水,所以很冷。我们来到下游的沙滩上,那里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颜色各异的鹅卵石,我们高兴得脱了鞋在水里捡石头玩儿。
不知不觉到了吃午饭的时候,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给我们端来了烤羊肉和馕。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电站的果园,进入果园,中间是长长的葡萄架,架上挂着各种形状快要成熟的葡萄,有紫红的圆葡萄,有绿色椭圆形大大的马奶子葡萄,还有稍小一点乳白色的无核白葡萄,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馋得我口水直流。两边的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有苹果、梨子、桃子、杏子、李子……
教育学生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 而学校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有道德、有纪律且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 要做到如此, 首先, 就必须得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观。其次, 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人民历史观。我们无法考察他们的生平, 但是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他们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都在平凡的生活中对人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也就是一种从平凡再到伟大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应该注重过程, 要想将正确的历史观渗透到初中学生的脑海中去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
初中生正处于一种人生观初步形成的特殊阶段, 因此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薄弱,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学会怎样去分析现实和历史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就是指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所谓追求先进性和科学性就是新课改中所强调的时代性, 即要求学生要与时俱进, 同时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历史、总结历史、在历史中汲取知识。初中学生缺乏很好的自制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老师便督促其死记硬背, 对历史中事件和人物关系没有去深刻地理解而形成一种自我的世界观, 历史课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影响不大, 便导致历史教学效果的落后。历史观对立而统一的特点注定了课本中所提到的历史时段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如何人们的价值观便如何, 从而价值观决定历史观的形成, 而学生要准确地判断历史一定阶段的历史观的同时, 就必须得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 从而得知哪一阶段的历史观形成的意义和条件。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就应该由浅入深地来阐述, 首先就从背景着手, 从而引人入胜。
二、学好历史是培养正确历史观的前提
初中生对事物充满好奇, 学习历史便可有效地让他们开阔眼界, 首先, 要让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是很有用的, 在学习古人的历史的时候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并且老师要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不仅仅只是为能通过考试而去传播知识, 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历史人物的世界观, 特别是历史上的名人,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去分析理解和认同, 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世界观, 比如那些民族英雄, 他们一心为国,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 在颂扬他们的英雄事迹的时候, 也要着重讲他们的爱国精神, 甚至是让学生去扮演这些人物角色, 让学生去真正体会历史人物的世界观, 并且了解当时的文化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状况。让学生深刻地去体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会产生的历史事件的结果。用这种强烈并真实的行为来冲击学生的思想, 让那些英雄人物正确的世界观根深蒂固地植入他们的脑海。初中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 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同时应避免课程太过成人化, 即太过复杂的内容不要对学生讲解过多, 在初步学习历史的过程里, 教师不应急功近利给学生传播太多复杂化的历史知识, 应该做到浅显易懂, 稍微涉猎便可, 给学生打下正确的价值观基础, 就像前面提到的, 因为初中生的是非观念比较薄弱, 因此老师应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 在评论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 既要看到他好的一面也要看不好的一面, 不能武断地评论每一个历史人物, 树立科学的批判思想, 学会分清主要责任人, 让学生全面地去看待问题, 其目的也在于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事物, 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让学生在各种电视节目中所塑造的人物面前要保持一颗清新的头脑, 自觉地抵制不正确的思想观点, 逐渐地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首先得真正理解历史、学好历史, 教师得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把时间交给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人物, 提高自身素质也变得非常重要。只有充分发挥教材和课外教学的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历史观, 因此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并且具有渊博的知识, 风趣幽默, 和蔼可亲。比如教师在讲近代史的时候, 不应该带上太浓郁的个人色彩, 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价值观, 并且要注意避免学生形成极端的思想, 应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让他们辩证地看待问题, 如果让学生养成片面极端的思想, 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要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 让学生认识到努力学习使国家变得强大, 避免悲剧的重演, 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并且教师有义务让学生明白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 但其学习历史的意思在于现在和将来, 过去了的历史我们学习它的目的是要从中获得教训, 明白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 只有不断地改进, 我们的祖国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历史的悲剧才不会再次重演,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肩负了祖国未来所有的希望, 增强其使命感。在教学的过程中, 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让学生们不至于变成象牙塔里的天真孩童, 也不至于成为愤世嫉俗的愤青, 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历史,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目的。
三、学好历史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的调整和创新也使得历史教学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 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历史知识学生容易忘却, 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其培养的历史观却是无法忘却的, 它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所作所为,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传输世界观时丝毫马虎不得。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材的内容, 该省的就省, 做到准确地精简。而重要的就生动详细地讲述, 务必让学生在课堂上就理解并且记住, 并且精简过后的内容必须得有系统性, 关键在于在讲的同时必须围绕一个主题, 目的就在于当提到这个主题的时候学生便能详细地联想到别的有关联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是个永久不变的话题, 历史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地完善, 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不断地努力。
摘要:通过介绍培养历史观的重要性, 阐述了在培养初中生历史观中所存在的问题, 教师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去应对才能快速而且有效, 以及怎样来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也论证了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正确引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在历史上的版图面积有1000多平方公里,但是如今中国固有的国土面积只有960万平方公里,这缺失的部分都是因为历史原因被其他国家抢占了。我国的新疆在历史上屡次失而复得,这里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它的面积达到了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
新疆古称西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方,它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在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实现统一,之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但是当时的人们对西域(新疆)的管理还比较模糊,直到两汉时期才开始注意西域,中国古史开始对西域有了记载,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
不过在历史上西域一直都比较动荡,在秦末汉初,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西汉为了巩固政权,征服匈奴,于是西汉结束了该地区长期以来诸游牧部落不相统属的分割局面,并且西汉在这里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意味着从此新疆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到了东汉初期,因为无心经营西域,导致匈奴的势力再次得以发展,经过多次的征讨,西域匈奴的势力才被控制,一直被汉朝管辖。
后来随着各民族之间的迁徙、融合,游牧民族又开始争夺西域的政权,到了唐朝时期,唐朝在此设置了安西大都护府,后来唐军还出兵西域,一举消灭了突厥(历史上活跃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673年唐朝重新控制安西。后来唐朝晚期爆发了安史之乱,西域的政权不归唐朝,直到元朝时期西域的势力才被控制,回归管辖。此后的元朝、清朝都没有放松对西域的管辖,17世纪准噶尔(蒙古的一支)叛乱,清朝攻打外蒙古;16清军击败了准噶尔,控制了新疆东部;1757年清朝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乾隆皇帝把这里命名为“新疆”。
通过俩个月的工作,回想起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感触很多,作为中冶的新员工,中冶为我提供了就业、成长的机会,提升了我的能力。所有这些都值得我去感恩。只有懂得感恩,才能体会到工作的内涵。才能在工作中找到到快乐和幸福。
工作首先是个态度问题,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只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要有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不但要耐心、细心、专心来对待在自己的工作,更要有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精神。
作为中冶的员工,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选择了这个岗位,我们就应该接受它的全部,而不仅仅是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一时快乐,就是碰到屈辱和责骂也是这份工作的一部分;作为员工,强烈的责任感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要想成为一名中冶的员工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不要为失败、做不到、做不好、来找借口,在工作中,我们没有任何借口。要乐于承担更多的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对于分给自己的任务,把它当作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分清分量,按时做好,工作就是责任。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应该做到更好,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从中感受到价值。当你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和对公司心存感恩的时候,你就会认真对待工作,努力做到最好;当你完成工作的同时,就会发现成功之芽正在萌芽;是这份感恩的心带给他乐观,带给他成功,带给他快乐,仅此而已,我们可以做到。
在国外, 一种较有影响的历史意识的定义, 是德国历史学家卡尔—恩斯特·耶斯曼提出的。他说, 历史意识是解释过去、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三者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他认为历史作为历史意识的内容是现在和未来的一种联系, 这种联系是通过对过去的回忆, 以叙事性话语表现过去来完成的。德国著名学者约恩·吕森认为历史意识是将时间经验通过回忆转化为生活实践导向的精神 (包括情感和认知的、审美的、道德的、无意识的和有意识的) 活动的总和。卡尔—恩斯特·耶斯曼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对时间变迁意识的掌握, 是人类对自身社会行为与共同生活所创建出的一切制度、器物进行反省、诠释的综合能力。英国学者约翰·托什则认为在历史主义学者理解的意义上, 历史意识是指尊重过去的自主性, 并在将它的真知灼见应用于现实之前努力重构其所有不同于现在的方面。并指出历史意识取决于三个原则, 第一和最本质的是差别, 即承认将我们的时代同所有以前的时代分隔开来的鸿沟的存在;第二是背景, 历史学家的目标不仅是揭示过去的奇特之处, 而且要解释它, 这意味着要将它置于它的历史背景中, 使得那些令我们感到奇异的或不可思议的东西变得能够加以解释, 即将它们解释为一个特定社会的表象;第三是承认历史过程的存在———随着时间变化的事件之间的关系, 比孤立存在的事件本身会赋予它们更多的意义。王铎全在《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一文中说:“历史意识即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这种再现, 是在时间、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 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廖耀良在《历史思维与历史意识———兼论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的意义》中写道:“历史意识是一种跨越时间、空间审视历史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它是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的基础上, 把一切事物看成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 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瞿林东说:“所谓历史意识从一般意义上说, 它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 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汲取智慧, 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丁怀超认为:历史意识有三重含义:“一是要尊重历史传统, 总结历史经验, 汲取历史智慧, 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减少盲目性, 争取不重犯历史的错误;二是把历史趋势与现实的前途结合起来考虑, 使我们对未来既有谨慎的乐观, 又有深沉的忧患;三是通过历史学的社会教育, 可以明是非, 辨善恶, 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和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周樑楷认为:“历史意识是指人们自我察觉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总是不断流动的, 而且在这种过程中每件事物都一直在变迁之中。历史意识其实就是变迁的意识。”对历史意识颇有研究的胡昌智在1983年《思与言》杂志上发表了“什么是历史意识”, 对历史意识的内容、类型、功能作了较为全面的解释。他认为历史意识指“知道人类的社会行为以及为共同生活所创建出来的一切制度、器物都和时间有关;它们不是超乎时间, 而是在时间之流中的。”并且指出, 史家的观点不是历史意识, 历史知识也不等于历史意识, 但历史知识是历史意识产生的条件之一。
综上所述, 人们讨论的历史意识这一概念一般来说有以下几层含义:
1.历史意识是对人类历史的关注、思考和记录, 这一层面上强调的是意识的指向性。人类之所以关注历史归根到底是因为人类的存在本来就是一种历史的存在, 宇宙的存在也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现实的人类是由历史的联系、历史的发展、历史的积淀的存在。
2.历史意识是对人类历史的观察和思考中逐渐形成的历史观念、历史情感和价值观;这一层面上强调的是意识的内容。
3.历史意识是历史研究和学习中形成的时间意识、真实性意识、变迁意识、过程意识、认同意识等等, 是一种史学意识。
“就业”这个词是在我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扎入我的大脑里的,因为这个词我开始理性的分析自己的现状:我就读的大学怎么样、我的专业方向如何、专业就业率怎么样。同时和同学之间的讨论也常常是专业和就业的问题,在许多次的讨论中和我们看到的现实数据中,我不否认我常常对就业抱有了失望状态,但是失望中也常常会给自己许多希望。
社会里拥有许多多的行业,要想找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工作。
对于专科生并且是80末的我们来说,由于我们的性格和社会影响,我们常常会给自己定错了位,给予自己过高的评价,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局势。再加上我们的父母及许多的同学都有着一种顽固的就业思想:不进国家单位工作就不是一份好工作。进国家单位确实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就没想到国家单位的大门有多少人在挤着,你的能力能否达到,你是否合适那份工作。所以,总观看来,我个人的观念是:就业应该综合自己的各方面来看,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我个人来说,从我入校以来我就没想过考公务员。第一,我对理论性的东西太难理解,能否能看透书中的内容成了我的一大难题;第二,我觉得我不喜欢公务员的工作性质;第三,现在社会公务员考试不成文的规矩让我厌恶。我觉得毕业时如果自己有能力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那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找不到适合的,我就会适当的把自己的要求放低,找一份适中的工作,要相信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自己会有所突破,会有所成就的。毕竟,理想是要有现实基础铺垫的,并不是一步就能登天的。
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一个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够了!所以,在面对就业时,我们不能三心二意,应该认定自己的方向,只有认定了方向,你的一切努力集中在了一起,才能让你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就业的机会。无论是在国家单位还是在企业部门甚至是做一名清洁工,只要把自己的基层工作做好,专心努力,那么再平凡的工作就变得不平凡了。
大三的我,面对着就业的问题,不知是我麻木还是乐观,我觉得我的就业期望并不是那么的高。目前我的就业规划如下:
因为大三的下学期课程已经很少,所以我决定办见习,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先做着,当然在就业的同时要能保证完成毕业设计,保证顺利毕业。我一直都很向往信用社的工作,所以,在见习期间我同时会准备信用社考试。
如果信用社考试未通过,我会马上准备普岗考试,考教师一直是父母对我的期望,再加上信用社考试的失利,我会把余下的精力全部集中,并尽最大的努力考上教师。
如果通过了教师考试,在工作的第一年里,我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争取在工作上作出成绩,获得学生和其他老师的肯定。第二年里,我会总结前一年的经验,改进工作的不足,把教育质量提高。
当在自己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有了合适的经济基础时,我会考虑追求自己的理想,一点一点的为自己的理想做规划,当时机成熟时,我会放弃教育的工作,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理想的职业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一直勇往向前。
【对历史的感想】推荐阅读: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学习心得感想10-14
对工作的感想10-27
对合规的感想11-02
对小学的感想作文06-09
对行业的感想感悟文章06-09
对近代史的感想07-09
对初一生活的感想作文07-10
对政治课的感想07-17
对行业的个人感想感悟10-23
对学习通信原理的感想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