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管理研究方法(精选8篇)
超市存货管理研究论文
摘 要 的连锁超市业绩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超市行业已进入缓慢增长的状态。成本的上升,消费的低迷以及电商的冲击让超市的业绩增速下滑。在众多因素中存货管理的低效不科学是超市业绩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加强存货管理,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是超市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合家福超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实地调查法、收集了相关资料,学习研究了超市行业的存货管理模式,并通过逐一分析合家福超市在采购、验收、保管、领用盘点、处置几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合家福 中小型超市 存货管理
一、引言
超市企业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等。超市的存货管理是指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了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把超市的供应商、采购部、仓库、管理部、财务部等部门组织起来从而对存货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存货管理是否科学高效对超市的经济效益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家福超市作为百大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近年来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利润增长的同时,其存货管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其高效稳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竞争力的提高。因此,研究一套适合合家福这样的中小型超市的存货管理模式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中小型超市的现状
(1)存货管理模式落后。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型超市存货管理使用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易于操作,简单实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小型超市依旧采取传统的ABC分类。这种方法判别的标准不全面,仅仅根据品种、金额的多少还难以科学分类。其次,分类需要考虑采购周期,物品可存储时间物品保管方式等其他因素,这样采用这种分类就显得过于粗糙。
(2)配送效率较低。由于大型超市资金雄厚,有多家配送中心,可以更好地保证供货质量。例如,沃尔玛现在全国19个省、2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165个城市有9家干仓配送中心和11家鲜食配送中心。如出现紧急性缺货断货情况可以及时补仓,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而小型超市的配送中心少,在进行拣选、加工、组配等作业时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出现供货不及时的情况。
(3)管理流程存在问题。对于合家福超市来说在采购、验收、保管、领用、盘点、处置等环节都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采购计划不完善、验收准备不充分、保管方式不恰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超市的发展。
三、合家福超市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存货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采购、验收、保管、领用、盘点、处置几个环节,而合家福超市在这些环节存在一些问题。
(一)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采购,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在采购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采购计划不准确不完善。如图1所示,当超市订货计划不完善,进货批量多于或少于最佳经济批量就会导致总成本的增加。
(2)供应商的选择不当。合家福超市在选择供应商时往往会青睐价格更低的供应商,此类供应商一般拒绝商品退换,以及使用现金结算货款,但这会使超市无法实现销售且流动资产受到影响。而且采购人员的询价议价能力不足和对市场行情的了解不充分,容易忽略更质优价廉的供应商,增加采购成本。
(3)配送模式不完善。虽然合家福也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但是由于其标准化水平低、缺乏有效的配送模式且合作机制不健全,未能实现集中采购和进货;超市的统一配送率不高,造成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在选择配送地址时只简单地考虑了仓储租金而很少结合到配送成本、配送效率以及服务质量,导致选址不科学。
(二)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验收是指企业按照验收业务作业流程,核对凭证等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入库商品进行数量和质量检验的经济技术活动的总称。如图2所示:
商品验收涉及多项作业技术。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1)验收准备不充分。验收准备工作是验收的前提,商品在验收时不仅需要检验设备和验收人员,而且还需要装卸搬运机具和设备及相应工种工人的配合。然而,据调查我们发现,合家福超市没有合理地安排负责数量验收的装卸人员和质量验收的技术人员,并且在需要验收大批量商品时,由于卸货选址的不当,装卸搬运之间配合不当致使作业费用的增加。
(2)验收不及时。送往超市的货物必须经过验收才能入库入账。验收不及时时,超市不能尽快提出检验报告,也不能保证货物尽快入库,从而不能及时出库上架,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会滞缓商品和资金周转。
(3)验收不准确。验收的目的是要弄清商品数量和质量的实际情况并且要和所有凭证上的信息一一相符合。不准确的验收会引起实物和凭证的核对不符,保管工作的混乱,增加后期工作量。
(三)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保管是指企业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
货品管理混乱、保管方式不恰当。商品的保管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而我们发现合家福超市对新验收入库的商品往往没有添加明显的标志与原有库存物相区分,致使无法按照“先进先出”法领用存货,造成部分存货次品化、废品化;并且经过我们的深入观察发现合家福超市在存货的保管方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四)存货的领用、盘点、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存货入库后,正确的领用盘点和处置程序对合家福超市流动资产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在这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据调查,在领用时领用资料不完整,发出审核不严格,对大批量货物和贵重物品的领用缺乏对特定人员的授权,增加了货物流失的可能性。
(2)在盘点过程中受到合家福超市门店内仓储场地较小的局限,部分商品存放在上层货架,导致商品存放地点过于分散不利于清点。同时合家福超市盘点小组专业水平不高,有时盘点人员数量不足,在存货盘点的流程中还存在监控不严,岗位分离不明确的情况。 (3)对盘点中发现的商品分类不明确或不在相应的仓储位置的情况,仓库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分类整理并调整货位;对盘点过程中出现的毁损、变质的存货没有调整相应的账面数字,也没有在后期采取加强货物的整顿和对仓库的清洁的措施。
有些问题在存货管理的整个过程都存在。如合家福超市中个别相关人员职业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达标造成工作量增大,效率降低。并且存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存在监督不严的情况。
四、解决存货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针对采购环节采取的措施
(1)完善采购计划,提高其准确性。首先,合家福需从自身出发,在制定采购计划时要细化落实到商品的小分类,在对合家福超市既有存货相应了解的基础上,根据以往的采购经验、超市的实际销售情况以及相应产生的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并对采购费用进行整合,在不影响采购实施的前提下适当削减采购支出,对超市已有商品目录进行合理规划。其次,合家福超市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针对包括经济发展形势,与采购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发展状况、竞争对手的采购策略等方面进行充分具体的了解,明确超市不能局限于已有商品。
(2)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谨慎选择供应商。超市在选择供应商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点主要因素:质量、价格、交货准时性、品种柔性,而在这四者中,质量因素是最重要的。因此,合家福超市首先应确认供应商供应商品的质量,并进一步确认其是否建立有一套稳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是否具有相应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能力,以求在供应源头上降低超市的采购风险,保证采购的顺利进行。其次,通过询价议价降低商品成本,超市可通过市场调查中掌握的商品信息进行产品成本分析,使超市在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时站于有利地位,最大限度地节约采购成本。最后,合家福超市也应结合供应商以往售前售后服务的记录考虑超市的.采购,并因地制宜对其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选择服务优良,位置优越的供应商。
(3)根据合家福实际情况,完善其配送模式。首先,由于受到合家福超市自身地理位置的限制,超市在尽可能提高自身配送标准化水平时仍有一些固定因素无法排除。其次,对需求量较广的单一产品采用第三方物流,运用主要着眼于运输流程的管理和高科技信息情报的第三方物流使得产品配送公开透明。最后,超市在选择配送时能采用供应商直配模式的商品在供销合同上约定直接由供应商配送。
(二)针对验收环节采取的措施
(1)充分准备前期验收工作。合家福超市根据配送商品的规格和数量合理安排装卸人员,选择经验丰富的验收人员进行验收,更换不合格或低质量的验收设备。
(2)及时验收。超市应与供应商建立物流信息一体化系统,使商品运输公开透明并建立专门的验收小组随时关注商品动态,做好验收准备,以便及时验收。
(3)准确验收。超市应对现有验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增强责任心,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员工。
(三)针对保管过程采取的措施
(1)入库商品物资应分类分品种堆放,如按规格款式或者生产期放入指定的仓位,并且按要求堆放整齐,便于清查、取货。货物也应指定专人保管,根据发出收入的实际数据进行登记,定期检查货品数量做到账实相符。
(2)特殊物质要有与之相应的保管方法,如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应放在安全场所,与其他的物品隔离并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
(3)保管人员应定时检查存储的货物,如发现变质、残损等问题应报告主管部门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发出残缺物资,发现乱扔乱放的货物应及时归位。保管员也要随时做好防火防潮防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货物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四)针对领用、盘点、处置过程采取的措施
(1)在领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领用程序,在填制领货申请后需要将申请单提交上级审批,未经签字审批仓库有权拒绝发货。对特殊物品的领取设置特殊授权,严禁无权限人员私自领取货物。
(2)在盘点过程中对上层货架进行区域划分,将分散的货物按区域集中存放,以便提高盘点效率。明确岗位分离,区分初点录入人员、点数人员、复点录入人员、点数人员,重点复查比较容易出现点数错误的区域如精品部、家电部以及烟酒部,以保证盘点数据准确性。
(3)在盘点结束后,为了及时调整存货的仓储位置,仓库人员应缩短检查周期,加强检查力度。对于检查发现的已损毁和变质的货物及时调整账面数字,做好盘点的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工作。并查明变质原因是保管不善所造成,还是物资超过规定储存期限所致,以便分清落实责任、做好记录,总结经验,在采取挽救措施的同时通知供货商尽快调拨。
(五)其他措施
除此之外,超市需要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尽快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并且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对岗位职员的责任考核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鞭策不良行为,激发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在加强监督方面,实行存货的分级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管理不同岗位的相互制约和监督。
五、结束语
对中小型超市来说,存货是其主要的获利资产,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超市产品的质量、产品定价、获利能力等方面,还影响到对顾客的需求能否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所以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超市能否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主体。因此,超市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存货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双双,童雪智.基于成本分析的连锁超市存货成本管理与控制[J].会计之友,2012(11).
[2] 袁雪静.浅谈超市存货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 (17).
[3] 王丽莉.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1(12).
[4] 梅芳.浅谈零存货管理实施[J].财会通讯,2013(01).
[5] 董晶莹.内部控制视角下存货管理模式分析[J].财会通讯,2012(04).
[6] 郭平宁,张玉忠.中小型连锁超市的物流系统及其优化对策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报,2014,40(2).
[7] 魏作朋.对中小型超市企业存货管理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13(02).
一、企业存货概述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一个企业能否把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和原料作为存货,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时间上必须是在日常活动中
企业确认存货时, 首先要明确将要确认的这些产成品、半成品和原料等, 是否属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如果是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那就可以确认;如果不是, 如企业破产倒闭进行清算时变卖的产品等, 就不可以确认为存货。
2、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是出售
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出售, 不论是可供直接销售, 还是需经过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出售。
3、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企业在确认存货时, 需要判断与该项存货相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实务中, 主要通过判断与该项存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了企业来确定。但通常情况下, 企业要根据是否取得存货的所有权来确认经济利益的归属。
4、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作为企业资产的组成部分, 要确认存货, 企业必须能够对其成本进行可靠地计量。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必须以取得确凿、可靠的证据为依据, 并且具有可验证性。如果存货成本不能可靠地计量, 则不能确认为一项存货。
二、企业存货计量的法律依据
根据存货的存在状态, 我们可以把企业存货划分为新入存货、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相应的, 对存货的计量主要是对存货的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和存货的期末计量。企业对存货进行计量时, 必须遵守会计准则对存货计量的规定。
1、对存货初始计量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对存货的初始计量主要做了以下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即初始入账价值;其他有关事项要按照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来进行计量。
存货的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有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加工成本主要是与存货有关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其他成本主要是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支出。
2、对发出存货计量的规定
会计准则对企业发出存货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对于已售存货, 应当将其成本结转为当期损益, 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应当予以结转。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 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的成本, 通常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3、期末存货计量的规定
会计准则对期末存货计量主要有以下规定:资产负债表日,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 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计入当期损益。
关于存货的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以及存货的期末计量的具体内容和计量方法, 将在下一部分中具体进行分析。
三、企业存货计量方法分析
1、存货的初始计量
对存货的初始计量主要就是对存货的成本进行计量, 也就是确定存货的初始入账价值。按照企业获得存货的途径不同, 要把存货分为外购存货、进一步加工的存货以及其他形式的存货, 分别进行计量。
(1) 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外购的存货是企业最常见的情形。外购的存货入库前不涉及加工问题, 往往不会产生加工成本, 所以一般情况下外购存货的入账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费用:采购价格、相关税费和其他成本。因此, 企业在对外购存货进行初始计量时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外购的存货入账价值=采购成本+其他成本。其中, 采购成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采购费用。
对于其他虽与存货有关, 但是不符合存货计量条件的费用需要归为当期损益, 而不能计入存货成本,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仓储费用 (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 ;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2) 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主要包括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和自行生产的存货。对于二者的初始计量要分开进行。其一, 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对于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 要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 作为实际成本。需要缴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 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 应将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的物资, 按规定准予抵扣的, 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其二, 自行生产的存货。企业自行生产存货在大型工业企业中比较常见。自制存货主要涉及原料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方面的成本, 因此, 一般情况下自制存货的初始计量主要依据下面的公式:自制的存货入账价值=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其中, 加工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在对自制存货进行初始计量的同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 由于管理上的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 应确认为当期费用, 不计入存货成本, 否则会使企业的存货与实际价值脱离, 虚增企业利润;第二, 仓储费用确认为当期费用, 不计入存货成本。但是要注意, 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应计入存货成本。具体核算时可以先在制造费用中归集, 然后分配转入存货成本。
(3) 其他形式取得的存货。对于通过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取得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盘盈等方式取得的存货要根据具体获得形式采取相应的计量方法。
2、对于发出存货的计量
对于发出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 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四种方法。因此在实际操作中, 企业要在这几种计量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量。
(1)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计量发出存货, 是指企业在计量发出存货的成本时, 要以先购入的存货成本为计量依据, 来计量发出存货的成本, 即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这种计价方法的优点在于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 有利于企业准确核算期末资产的价值, 确保资产的价值。
(2) 移动加权平均法。对于移动加权平均法, 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该方法的过程和需注意的问题。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月末存货单位成本。其中, 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 / (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
(3)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存货成本分摊较为折中, 月末一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主要是: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其中, 存货单位成本= (月初存货实际成本+本月进货实际成本) / (月初存货数量+本月进货数量) 。
(4) 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要求企业逐一辨认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生产批别, 分别按其购进、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成本, 计算发出存货。这种计量方法的优点在于存货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相一致, 成本比较合理、准确, 但是在实务操作工作量大, 因此适用于贵重物品。
3、存货的期末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资产负债表日, 存货的期末计量要遵循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 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 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 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同时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可变现净值, 是在日常活动中, 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 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否则会造成错误的核算结果。由于不同性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是不同的, 因此, 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2) 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其一,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当有迹象表明, 存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变现净值时, 企业就要相应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 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 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 应予补提。其二,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 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 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必须注意的是, 使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原因是以前使存货减值的因素消失或减弱而使存货价值增加, 并不是出现了新的原因使得存货的价值增加。同时, 可转回的跌价准备的金额要在已计提的金额内, 直到所提准备全部转完为止。
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对存货的计量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但企业在实际中运用的时候经常存在着偏差, 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对会计准则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着问题, 因此企业应该在自身对存货的理解基础上逐步加深对准则的理解, 并熟练掌握会计准则对存货计量的规定。
参考文献
[1]刘玲:浅析存货计量的新旧变化[J].会计研究, 2009 (12) .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Z].2006.
关键词:建筑业;存货管理;abc分类控制法
一、建筑企业存货的概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有: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它同时满足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存货的成本能可靠的计量等条件,包括在途的、加工中的、库存的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物等。
二、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在企业运营资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流动性较差。一般情况下存货占工业、建筑业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商业流通企业更高),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的水平及资产运作的效率。一个企业若要做到物尽其用,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完整且有执行力的存货管理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会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同时也可以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的周转率。这样才能最终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当前建筑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的控制制度的不健全
材料的保管与收发往往没有台账记录,即便有形式上的台账,也是随意性较大,时记时漏或是台账和实物大不相符。由此造成在材料采购、保管环节往往由同一个人完成采购、保管、付款审批、入库出库等全过程中,使采购销售毫无章法,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
2.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
材料领用和生产成本的归集,结中转账记录随意性较大,尤其在工程项目核算上更显现其弊端,特别是在现采现用的体制中,存货的收入和发出会更加的频繁。
3.毁损报废的存货储备未及时处理
毁损待报废的存货储备在每年一次的清产核资中都应该要作为重点的问题进行上报,但往往得不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示,由于没有合适的处理结果,使得仓库利用率大大降低,同时在现采现用中往往出现原材料因损毁供不上工程进度从而造成工程工期的延长和资金的浪费。
4.材料结算的不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中耗用的大量地方材料(如砂子、机砖、石料等),大多是从附近的农村个体经营者供应,而这些个体经营者的数量众多,普遍经营规模不大,供货不稳定,供货量时多时少。这些经营者多是挂靠一个材料生产企业,发票来源不固定,出具的发票和银行的账号单位名称不一致等。这些不规范的经济行为都会引起涉税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
四、加强存货管理的先进方法
1.引进5s管理方法以提高存货管理效率
5s管理就是整顿(SHlTON)、整理(SEIRI)、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l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所以被简称为5s管理。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最终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如果建筑企业引进5s管理方法,会从各个方面产生很大的转变。企业的存货管理就会更加有秩序,员工的品质和工作态度都会有很大的提升,从而降低成本,确保存货的运输与支付。
2.采用abc分类控制法降低存货库存量,同时加速资金的周转
abc分类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轻重,区别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大多数。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管理,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观察并作出决策。应用在存货管理中,属a类的存货应列做存货管理的重点,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科学的确定该类存货的经济订货量、订货时间等指标,a类存货应占全部存货的10%~15%,而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如水泥、钢筋、油料等),实行重点管理,按明细项目分别核算,严格规范采购和领用程序,详细准确地记录采购耗用和结存情况,并按期进行实物盘点。
对于b类存货也应予以重视,对其进行常规的管理,订货的时间和数量应加以控制。像这一类存货应归为一般存货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的15%左右。进行适当的控制,由仓库保管员登记数量在账,定期和财务账目进行核对,这类存货通常可采用定期订货控制法。
C类存货可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这一类存货应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站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对于规格复杂,需求量零星,价格低廉的品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进货批量,以减少繁瑣劳动;对于需求量影响不大,容易采购的商品品种可采用定期订货控制法或平时少储备,根据需要随时采购。
3.充分利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最大程度地堵塞漏洞
五、总结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侯文雅
学号
12121404153
专业
会计1204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当今社会中小企业为数颇多,但发展艰难,其中存货的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存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粗放,所以表现出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其管理层次停留在单打独的家族传统粗放型的管理层次上,无健全的、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更没有认识或重视到企业存货控制和管理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国内许多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他们过多的把精力放在生产和销售上,忽视了存货的限额和数量控制,从而造成了存货的积压,导致公司现金流出现断裂,产品生产不畅、资金积压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探讨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来降低企业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活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一个企业要像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本文选择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寻求其解决对策,希望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西方存货管理理论的研究已经相对完善,对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西方国家存货管理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JIT技术是存货管理的第一次革命。1953年,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业耐一创造了一种高质量、低库存的生产方式--即时生产(Just In Time,JIT)。JIT技术是存货管理的第一次革命,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量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在日本JIT又称为“看板”管理,在每一个运送零部件的集装箱里面都有一个标牌,生产企业打开集装箱,就将标牌给供应商,供应商接到标牌之后,就开始准备下一批零部件。理想的情况是,下一批零部件送到时,生产企业正好用完上一批零部件。通过精确地协调生产和供应,日本的制造企业大大地降低了原材料的库存,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也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事实上JIT技术成为日本汽车工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来源,而丰田公司也成为全球在JIT技术上最为领先的公司之一。数控和传感技术、精密机床以及计算机等技术在工厂里的广泛应用是存货管理的第二次变革。这些技术使得工厂的整备时间从早先的数小时缩短到几分钟。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机器很快从一种预设的工模具状态切换到另一种工模具状态而无须走到遥远的工具室或经人工处理之后再进行试车和调整,整备工作的加快使怠机时间结构性发生了关键的变化,困绕着传统工厂的在制品库存和间接成本也随之减少。仍然是丰田公司在70年代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开拓。作为丰田的引擎供应商,洋马柴油机公司(Yanmar Diesel)效仿丰田进行了作业程序的改革,在不到五年时间里,差不多将机型增加了四倍,但在制品的存货却减少了一半之多,产品制造的总体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100%以上。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存货管理的第三次革命。九十年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兴起之后,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如ERP、MRPⅡ等),可以使企业的生产计划与市场销售的信息充分共享,计划、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部门之间也可以更好地协同。而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使生产预测较以前更准确可靠。戴尔公司是这次革命的成功实践者,它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展开网上直销,根据顾客的要求定制产品。一开始,在互联网还局限于少数科研和军事用途的时候,戴尔公司只能通过电话这样的网络来进行直销,但是互联网逐渐普及之后,戴尔根据顾客在网上的订单来组织生产,提供完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戴尔提出了“摒弃库存、不断聆听顾客意见、绝不进行间接销售”三项黄金律。戴尔公司完全消灭了成品库存,其零件库存量是以小时计算的,当它的销售额达到123亿美元时,库存额仅2.33 亿美元,现金周转期则是负8天。
(二)国内文献综述:
虽然我国关于存货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研究。但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国内学者的不懈研究和探索,关于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一些机构和学者采取调查、培训和举办各种学术活动来学习和交流存货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值得高兴的是西方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已被我国一些企业运用到实际当中,并取得实际效果。例如,在七十年代引进即使生产制,在八十年代引入MRPII,90年代引进供应链管理理念和ERP信息管理系统以及2004年以来发展起来的射频识别标签等,这些理论和技术对我国企业存货管理起到了深刻的影响作用,大大的提高了企业存货的管理水平,降低了企业的存货库存量。在企业的长期管理和实践中我国企业还摸索出一系列适合自身的存货管理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团购、招标法、成本否决、采购性价比、采购价格论证管理、计算机模拟采购、战略采购管理等,并不断地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于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张晓东(2012)在《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程度较低、存货管理人员参差不齐、存货过多占用了大量资金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
徐家尊(2012)在《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策略研究》中提出:欧美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帮助之下,及时地控制了他们的存货,而在亚洲,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落后,供应商没有及时获取这一消息,因而造成了这些供应商的存货从次年年初开始急剧膨胀。陈雅劼(2013)在《关于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中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制度不健全,而部分企业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还不够重视,例如:采购、生产、销售等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不明确,时常出现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或一人说了算的现象,造成存货库存量过多、占用资金过大,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
周富燕(2013)在《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与对策》中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重三轻”。重形态存货管理,轻价值形态管理、重存货管理的形式,轻存货管理的实效、重存货的一般管理,轻重大问题的处理。2.提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研究
王桂莲(2008)在《谈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上至国家下至百姓,都较过去更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要想提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必须健全企业存货内部管理制度,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扬长避短,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游刃有余。
李艳(2011)在《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出:中小企业提高企业存货管理需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
国燕萍(2014)在《浅议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与对策》中提出:中小企业应积极推进存货的信息化管理实施,通过利用软件、网络等信息化平台,将存货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三)文献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注重采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来控制,但是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的不够重视,不去实施存货管理。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才会出现许多问题,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如何实施存货管理的对策。所以本文从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方面全面分析和探讨,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将存货管理方面的研究推向深入。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引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等。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理论概述 中小企业的含义
存货及存货管理的概念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理论方法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特点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研究意义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库存占用资金过高,流动资金短缺 账实不符,虚增和虚减库存 缺乏有效的存货统计方法 存货信息沟通存在问题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管理模式不当 外部环境的影响
提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对策 运用科学的方法,降低库存,提高资金运转率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 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运用第三方物流加强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 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
结论:总结全文,指出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演绎分析与归纳分析等方法,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
(三)预期目标
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能够引起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问题的重视,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所需要的条件: 1.能够上网的电脑; 2.指导老师的指导; 3.图书馆;
五、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第一阶段
2016年3月28日—4月24日
搜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交指导老师审核并修改。
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2016年4月25日—5月15日
撰写初稿,交指导老师审核并修改
完成初稿
第三阶段
2016年5月16日—5月29日
撰写二稿,交指导老师审核并修改;进行外文文献翻译。
完成二稿、外文文献翻译
第四阶段
2016年5月30日—6月12日
完成定稿,填写毕业论文手册,经指导老师同意打印并装订成册;准备答辩
完成定稿、答辩
第五阶段
2016年6月13日—6月23日
完成答辩,将毕业论文相关资料归档
完成归档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一、内部存货交易的分析抵销法。
所谓内部存货交易分析抵销法(以下简称分析抵销法),就是根据内部存货的实际流转情况不同,将全部内部存货交易拆分为若干部分后,分别编制抵销分录的抵销方法。当内部销售价格小于内部销售成本时,分析抵销法的六种类型如下:
1.本期购入的内部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r(该存货内部销售价格)
存货 k(该存货中的内部销售亏损)
贷:主营业务成本 c(该存货内部销售成本)
内部存货交易只是存货在企业集团内部位置的移动,既不能增加或减少存货的价值,也不能产生利润或亏损。此类型业务产生两个结果:其一,虚减企业集团本期利润;其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期末存货价值。故作上述抵销分录。
[例1]某企业集团只有母、子两个公司,母公司出售产品给子公司,内部销售价格10000元,其内部销售成本1元,销售毛利率为-20%[(10000-12000)/10000],内部销售亏损2000元。
如果上述交易在本期发生,该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存货[|10000×(-20%)|] 2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2000
2.本期购入的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r
贷:主营业务成本 r
对企业集团而言,真正的销售收入是内部购入企业对外销售该产品所取得的收入,真正的销售成本是内部销售企业该存货的销售成本。所以,此类型业务产生两个后果:其一,虚增企业集团本期产品销售收入(内部销售企业已按该存货内部售价计入产品销售收入);其二,虚增企业集团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内部购入企业已按该存货内部售价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故作上述抵销分录。
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本期发生对外销售,其中对外销售的部分,按上述类型二处理;其中转为本期期末存货的部分,按上述类型一处理。
上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本期发生,该存货中,部分(6000元)对外销售,部分(4000元)转为本期期末存货。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6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4000
存货[|4000×(-20%)|] 8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800
4.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存货 k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k
此类型业务产生两个后果,其一,虚减企业集团上期利润,从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其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期末存货价值。
上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上期发生,该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存货[|10000×(-20%)|] 2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0
5.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k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k
此业务产生两个后果:其一,虚减企业集团上期利润,从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其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内部购入企业已按低于内部销售成本的售价结转本期产品销售成本)。
上述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上期发生,该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20%)|] 200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存货的计划、采购、仓储、出入库等内部管理流程,降低存货的持有成本和经营
风险,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提高存货使用效率,促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类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第二章 管理职责划分
第三条 财务部负责存货管理制度和总体预算控制目标的制定,组织存货核算、内部结算价格制定,组织开展存货盘点和库存分析。
第五条 计划部负责定期编制生产计划、存货采购计划,负责在制品定额管理,组织投入产出和在制品管理的日常检查、分析,负责存货数量的控制、分析,制定积压存货的消化、退回、处置等意见。
第六条 成本科负责采购价格的谈判、合同拟定、体系优化、采购比例的制定与检查。
第七条 仓库负责到货物资的入库验收、信息录入、出入库单据填制与收集、物料卡登记、现场管理等,依据生产计划配送物料,按盘点制度要求对所管物资实施定期盘点。
第八条 销售部产成品及服务配件的入库接收、信息录入、出入库单据填制与收集、台帐登记、现场管理等,依据销售计划组织销售发运,按盘点制度要求对所管存货实施定期盘点。
第九条 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所管理存货(辅料、低值易耗品等)的实物保管、出入库单据填制与收集、台帐登记等,按盘点制度要求对存货实施定期盘点。
第三章 存货的计量
第十条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相关费用主要指到货前发生的根据合同需公司承担的费用,如进口关税、运费等);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计划定额(如工时等)分配的制造费用。
第十一条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原材料、在产品按实际成本核算,按月加权平均核算发出材料成本;产成品、库存商品按实际成本加权平均值核算。
第十二条 低值易耗品和周转使用的包装物、周转材料等应在领用时摊销。摊销方法采用一次摊销。
第十三条 存货的期末计价。财务部门应采用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定期(季末或年末)确认存货是否存在减值,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以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限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1)产成品可变现净值为估计售价减去相关税费后金额;2)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当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时按照成本计量;当材料价格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可变现净值为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
第四章 存货管理流程和内容
第十四条 销售部门根据销售订单或计划向生产部门提交包含产品明细及交货期等信息的生产申请;物料需求或使用部门根据配件服务或其他工作需要向采购部门提交请购申请。
第十五条 计划部根据销售申请组织产品评审,制定生产计划,反馈预计交货信息。
第十六条 计划部根据生产计划或请购申请,综合分析物料库存信息,编制合理的采购计划(禁止超计划采购),实施采购计划,协调送货单位将采购物资运送到指定仓库。
第十七条 仓库根据供应商或计划部相产人员的要求,以及采购订单打印检验通知单,并根据通知单进行数量确认。品保部按到检验通知后对物资进行检验,填制验收单反馈给交货人,仓库对合格物资办入库手续,对不合格品办理退货手续。对于验退的物资单独存放,做好标示和登记。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对不合格品和料废物资进行清退。
第十八条 品保部对到货物资进行抽检,检验(或试验)后在“进货验收单”及检验记录上注明检验结果,并加盖检验员编号印章。
第十九条 仓库对库存物资应进行分类分品种存放,并标明品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产地、生产厂家、生产期限等,并且收入、发出要有凭据,保管人员要按存货类别,分别建立物料卡进行登记,做到日清月结;做到账、卡、物三相符,且凭据严格按规范填写。
第二十条 存货领用管理:
对生产物资的领用,由仓库依据生产计划及领料单制定进行配送,将物资运送指定位置。由制造部接收后组织生产;
对修理用备件物资,各部门必须根据需求计划,在物资入库后,派材料领用员填写物资领料单,到仓库办理领用手续;对日常消耗物资,根据各部门需求,由材料领用员填写物资领料单,经单位主管领导、财务部审核登记后,到仓库领用物资。
对委外加工、处置等直接销售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由仓库根据相产部门提报的报告打印销货单,财务部进行价格审核、收款(或转款)确认后,仓库做发运处理,并及时审核单据。
第二十一条 产成品管理:
车间对经品保部检验合格的产成品做完工处理,并把完工产品发运到指定位置,然后通知销售部仓管员进行交接。成品仓对入库产品作接收处理,办理签收手续,按实收数量录入ERP系统。成品仓对入库产品的贪领用管理,执行‘第二十条’管理要求。
销售人员根据入库产品及客户订单计划,组织产成品销售出库发运,具体管理要求依据《江门轻骑销售与收款管理规定》。
第二十二条 根据客户及经营需要,外购后直接销售的商品,由销售部门联系采购部门采购或自行采购。外购商品必须先办理入库及结算手续后,才能组织发货。
第二十三条 服务配件、出口的赠件、索赔件、其他部门自用件相关规定。
1、销售部门收到客户服务件、赠件订单后审核是否符合要求,报分管副总审批后打印签字(附电子文档)转财务部备案,并下达订单。其他部门领用的需部门负责人在领料单上签字审核。
2、销售部门如收到索赔件订单,则需要列出明细、说明原因报告公司,经公司核准后,把报告连同明细转财务部备案。并下达订单。
3、销售部门在领用服务件、赠件、索赔件时,要严格按照明细领用,凡是没有在财务部备案的一律不得领用,财务部根据备案的文件一一审核,对于同一订单分批次领料的,领料部门、财务部要做好登记,避免重复领料。
4、服务件、赠件、索赔件、其他部门自用件以领料时,只能使用“录入库存交易单—1101零星领料单”。
5、以上所有领料单必须加盖“江门轻骑华南摩托车有限公司物料专用章”后,仓库方可发货。
6、需要退料的,按公司规定做退件处理。适用单据为“录入库存交易单—1102零星领料单”。
7、除以上事项,未经财务部同意,任何部门不得以1101零星领料单、1102零星退料单。仓库要严格控制好单据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 展车及样品车,原则上视同产成品管理,在销售部门设成品库-样车库,销售人员根据参展及免费发运批示文件,开具调拨单并到财务部盖章后可以发货,并把把产成品库存调拨至样车库。
第五章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五条 存货管理基本原则
1、计划性原则 存货的采购、生产领用应按已审批的计划进行;
2、合同控制原则 除临时性的零星采购外,所有存货采购均应先签订合同,并按审批程序报批后方可实施;
3、职责分离原则 存货管理的不相容职务应实行部门或岗位的职责分离,如存货的计划与采购,采购与价格(合同)批准,采购与入库(验收),仓管与财务记录,销售与仓管,收、付款与账务处理等实行分离;
4、凭证记录原则 存货的收、发、转移等应有相关凭证记录;
5、账实相符原则 存货的会计记录应与实际的数量、品质、状态相一致。
6、先入先出原则 同类物资必须先发早入库的。
第二十六条 存货管理部门(计划部)需定期对库存进行账龄分析,原则上超出3个月(停产车型的服务配件存放超出5年)以上的定义为积压存货,需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向分管副总提报再利用或处置建议,经批准处置的,报资产处置小组,按照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研发及路试领用、三包返退、工废等形成的存货,由相关部门建立好统计台帐进行管理,对不再使用需处置的,定期报资产处置小组执行。
第二十八条 存货管理部门每月应按要求对存货进行定期盘点,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全面盘点工作。具体盘点要求按照公司的盘点安排执行。
第二十九条 对盘盈、盘亏存货,仓库管理员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提出书面处理意见,经本单位领导签字认可,经公司主管领导签字同意,报财务部汇总后进行账务处理,所处置的资产在一万元以上的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后再作账务处理。对盘盈的存货,应冲减当期管理费用;盘亏的存货,在减去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盘盈(亏)存货,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应在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时,先按上述规定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第三十条 存货管理部门(计划部)根据本制度及公司预算存货管理总体目标,制定内部细化的管理制度、控制定额及目标分解,定期进行存货分析,逐步完善控制措施和手段,降低资金占用及存货减值风险。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财务部。第三十三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关键词:存货管理,5s管理方法,存货经济批量
存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存货管理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 并能有效地服务于基本生产、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存货管理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存货储备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占用是否最低的重要标志。
一、存货的含义、特征及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一) 存货的含义及特征
生产企业的存货, 是指在库、在途和加工中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以及商业企业的商品等。但在大量的存货中主要是原材料、产成品和半成品。作为企业的一类资产, 存货具有资产所共有的特征。此外, 相对于资产的共同特征, 还具有其本身的特征。它作为一定的物质实体存在, 是一项有形的资产。
(二) 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 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 存货占工业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 商业流通企业的则更高, 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因此, 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 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 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 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 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人员素质低下
部分企业是原国有企业改制形成, 在成立初期, 接收许多原厂工人, 这些人工作到现在已经四、五十岁, 素质原本不高, 加上思想和观念老化, 缺少学习, 很少与外界接触, 各方面信息与外界不对称, 现在己经不能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 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是有制定存货管理制度, 但这方面的规定仅仅流于形式, 而未予认真执行;二是内部控制薄弱。虽有内部控制, 由于种种原因却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一旦出现漏洞, 即实行罚款、降职、撤职, 而不是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 存货管理未能实现电算化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 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 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极易产生以下不利情况:一是影响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会造成账面数据与实际库存数量不符, 产生大量潜在损失, 致使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二是在对账不及时的情况下, 如发生偷盗等情况, 不易及时发现, 不利于加强内部管理, 人员不足或未具备一定素质的情况, 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存货核算的质量。
(四) 存货核算不准确
一是由于企业存货种类非常多, 为了能及时反映成本, 在每月材料核算时采用的都是计划价格、计划成本, 没有采用实际价格、实际成本, 到月末时需要用材料差异调实际成本。材料差异是有误差的, 不能真正反映材料实际成本。二是存货规格太多, 企业只能核算存货总成本, 不能核算到存货种类的具体规格成本, 因此在存货销售价格低于规定价格时, 不能确定是否销售。
(五) 存货积压或不足造成直接损失
企业在竭力避免因缺货而错过交货期, 造成顾客满意度下降, 所以存货库存积压过大。这不但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造成资金的浪费, 而且长期滞压, 容易发生贬值、毁损、失窃, 从而直接形成损失。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 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库存占用量, 减少进货量, 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 造成产品损失。
(六) 存货管理混乱导致账实不符
企业对存货管理没有按财务制度规定办理, 对货到发票未到的存货, 未办理暂估入库手续, 有的甚至已经在生产成本中消耗掉, 造成资产负债表期末存货数明显低于仓库实存数。
三、加强存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 应引进5S管理方法, 以提高存货管理
5S管理就是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TKETSU) 、素养 (SHITSUKE) 五个项目, 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所以被简称为5S管理。5S管理起源于日本, 通过规范现场、现物, 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 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 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如果企业引进5S管理方法, 从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改善:企业的存货管理会更加有秩序, 员工的品质及工作习惯都会有所提升。这会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确保存货的生产和交货。
(二) 完善内部控制, 确保其行之有效
1. 做好岗位分工控制
首先, 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 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 如采购、验收与付款;保管与清查;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等。其次, 授权批准控制, 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 不得越权审批;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 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
2. 取得、验收与入库控制
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 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 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账, 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
3. 仓储与保管控制
一是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 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二是加强日常管理, 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三是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 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 划分出ABC类, 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四是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五是建立清查盘点制度, 如有盘亏和盘盈, 应分清责任, 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 领用发出与处置控制
建立领用审批制度;销售应符合内部的有关规定;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
5. 监督与检查
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 利用电算化提高存货核算准确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建立适用电算化存货管理系统, 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 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 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通过使用电算化系统使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 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 降低库存, 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四) 制订最佳经济订货批量
采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最佳订货量, 使企业切实降低成本。经济订货批量实际上就是定量订货模型, 它的目标就是设立一个最低订货点, 如果库存达到该订货点时, 就要进行订货, 订货量一般是最优经济批量, 即经济订货批量。该模型所应用的库存货物是按照批量或者订单补充货源。经济订货模型是一种永续盘存系统, 它要求每次补充货源或者取用货物时, 必须确认库存记录, 如果低于再订货点, 必须进行订货。该方法可以避免库存的定期盘点, 更加易于库存的监控, 尤其是对贵重货物和关键、重要货物库存不足的情况, 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更快地做出反应。但在实际工作中, 通常还存在着数量优惠 (即商业折扣或称价格折扣) 以及允许一定程度的缺货等情形, 企业必须同时结合价格折扣及缺货成本等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 灵活运用经济进货批量模式。
在生产实践中, 由于价格折扣会随着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因此购买量大于最优订购批量往往更能节省成本, 但是要特别注意对货物的存储成本和过时风险做出正确的评估。经济订货批量解决了不少订货的问题。如果订货的时间间隔固定, 要使用定期订货模型进行订货。经济订货批量能够减少库存, 降低成本, 增加企业效益,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注意持有成本和订购成本的正确评估。而且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 企业一定要确定其库存管理系统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条件是否相符合。如果不符合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条件, 不能生搬硬套, 否则只能产生错误的结果, 给企业造成损失。
总之, 组织好存货管理, 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质前提;搞好存货管理工作, 能降低成本;科学合理的存货储备, 使流动资金占用能更好地被利用, 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 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 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 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成.财务管理理论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美]J.费雷德.韦斯顿, 托马.E.科普兰/杨君昌.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3]张洪涛, 陈武.管理统计学[M].北京:铁道工业出版社, 2006.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解决对策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存货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需要耗用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没有存货制造业就如同空中楼阁,没有支撑。无疑,存货在企业成本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对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现状
制造业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企业无论是购进的原材料,还是加工成的消费品都与存货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存货成本是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存货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没有一个完整的理念去诠释存货管理的价值所在。很多企业还在延续着传统的存货管理方式,虽然一部分被机械化和计算机系统数字化管理所代替,但是在管理过程中还是以人工为主,这就极大地降低了存货管理的效率,并使存货管理问题频发,成为阻碍企业长远发展的绊脚石。
二、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制度不健全
其具体表现为企业的存货管理岗位相关人员权责利不明确导致管理混乱;有些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对存货的核算与清查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存货的出入库管理没有严格限制等等。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存货管理部门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没有及时的作出完善的制度;其次是企业高层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低,没有意识到存货管理对制造业企业的重要性;再次是缺少相应的内部控制系统,不能相互监督等等。
2.存货占流动资金的比重大
导致此问题一方面说明企业可能用于固定资产维修,技术改造,改善职工福利待遇等地方的资金较少,会导致企业的长远利益受损;另一方面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库存商品滞销、资金周转不灵的风险,会随时给企业带来资金链的断裂,给企业带来债务危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的存货管理方式不合理,对市场的调查信息不准确,企业管理者的短期决策失误等。
3.企业存货会计核算不准确
有的企业对购进原材料的初始计量不准确,材料的采购成本明显高于实际发生的成本,将不属于采购成本的当期损益计入了成本当中,从而虚增了利润;还有的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存货成本在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以及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核算方法不科学、不严谨;还有的是存货的发出计价混乱,为了方便随意变更存货的核算方法,违背新会计准则的规定。
4.存货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一些制造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低薪聘用专业知识欠缺或管理经验不足的存货管理人员对存货进行管理,这些管理人员不会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存货,而且面临突发情况也不会采取应急措施,致使企业的存货资源大量浪费,出现存货大量积压或存货中断,其结果是企业成本呈现不降反升的怪象,最终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1.建立健全存货制度
首先,要加大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力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使各部门各司其职,责权利分明,并加强相互间的鼓励与监督,避免出现以权谋私,权利、任务、责任不明确的现象;其次,规范存货采购、存货的出入库管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录,防止出现企业对存货的数量、价格、进货日期、进出库日期等不详的状况;再次,要定期对制造业企业的库存进行盘点清查,防止出现账实不符,明确存货的盘盈盘亏等。
2.优化存货方式
企业可以改变传统的存货方式,因地制宜地尝试采用最优经济订货批量方法、ABC分类管理方法或者及时存货制来帮助企业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技术的进步,都能为企业降低存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带来显著成效。
3.加强存货的财务核算
制造业企业要严格的遵守新会计制度准则,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运用正确、合理、合法的会计核算方法对存货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尤其是在会计记录计量阶段,要避免重记、错记、漏记现象同时要预先估计企业将要面临的风险和损失,既不能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能低估负债或费用,真正做到账实相符,加强对制造业企业存货的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企业应该优先招聘拥有存货管理方面专业知识或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作为企业存货的管理人。员工上岗期间还应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培养他们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让他们更好地管理企业存货,帮助企业节约存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实现存货管理信息化
制造业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存货量庞大且种类繁多,为了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企业应该在存货的会计核算中引用电算化软件,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同时也提高了对存货数量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企业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发展特色研发一个企业自己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的存货数量可以得到及时汇总与核算,并顺利地在在部门之间流通,确保制造业企业生产流水线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顾思蓓.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平湖为例[J].企业报道,2013,1
[2]郑荣东.浅谈企业存货管理现状与优化建议[J].现代商业,2012,9
【存货管理研究方法】推荐阅读:
存货核算管理制度07-22
存货管理制度盘点12-10
李宁存货管理案例分析05-25
服装行业存货管理制度10-31
存货评估06-23
注会存货试题10-09
存货报废流程12-08
存货的核算教案09-17
存货的审计小结11-10
存货质押融资案例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