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古诗教学设计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六年级古诗教学设计(共8篇)

六年级古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句语言美。3.理解中国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苏轼的诗歌《望湖楼醉书》,抬起手和老师书写课题。读读这长长的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二、民主导学

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西湖雨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1.品读古诗

(1)黑云和打翻的墨水,白雨和跳动的珍珠有什么关系?

(2)作者是通过什么把他们联系到一起的?(观察和想象)

(3)想象画面,理解跳珠。

(4)忽是什么意思?在这里体现了什么?(变化之快)2.吟诵古诗

(1).想象画面读。(2).七言绝句的读法。(3).平仄读。(4)打着节拍读。

四、小结

短短的一首诗,仅仅二十八个字,我们就读出了西湖疾风骤雨的美,黑云翻墨的美,白雨跳珠的美。还寻到了二十八个字背后的那种精神情怀,面对风浪挫折乐观从容地面对。这就是诗歌的独特魅力。

五、作业:背诵古诗

2《寒食》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二、教师点拨。(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3)悟诗情。

(4)朗读全诗。

三、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3《钱塘湖春行》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3.从感受诗歌画面入手,进行诗歌赏析。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味诗歌的音韵美、形式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教学难点: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意境美。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有这样一位名人做客我们的语文课堂,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二、读与听(落实字词,培养想象力,提高朗读能力)

三、体味诗歌

1.自行放声朗读,圈出容易读错,写错的字。

2.齐读。(检测字音和节奏)

3.听配乐朗读录音,做好字音、节奏笔记,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4.想象诗歌中的西湖美景,请学生代表模仿录音朗读。

5.闭上眼睛,再次听读录音,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四、小结: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全诗借“行”字贯穿全诗,我们亦能通过诗歌凝练平实的语言,看到了诗人描绘的一幅生机盎然的钱塘湖早春景致。面对此景,诗人“最爱”还不足。

诗歌的美就在其语言音韵美、形式结构美、画面意境美、诗人情感美。

六、作业

4《游山西村》

教学目标:

1、能真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层意思,尝试加以运用。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一、谈话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上一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钱塘湖春行》,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指名背,齐背。

2、今天,我们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

3、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只是一个山村,作者去一个山村游玩会有什么新的收获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并划出诗中的生字。要求把诗读通,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4、指名读,师范读,生自由读,生齐读。

二、学习《游山西村》

一、二句:

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自由读读一、二句诗,然后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同桌相互说。

三、学习《游山西村》

三、四句:

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

四、朗诵,感悟情境

1、同学们,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就有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他背下来,个人——集体。

5《归园田居》

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并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3、想象画面读懂意境,了解感受陶诗的语言风格。

4、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悟诗人的归隐情怀。教学重点:

感悟诗人情感,读懂诗歌意境。教学难点:

透过语言的表象,感悟诗人的隐逸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古代,第一位选择弃官回归乡村田园,过着隐居生活的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是否像我们感受到的这般美好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著名诗篇《归园田居(其三)》。

二、整体感知

1、释题

2、齐读

3、理解诗歌大意:诗人回归的生活如何?请同学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说说诗歌大意。

4、把握诗中需重读的词语,理解诗歌主要内容。

三、理解主旨

四、想象品味

五、朗读传情

六、课堂小结:在读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颗纯净逸世的诗心。

七、作业布置

朗读《归园田居》组诗。

6《使至塞上》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流畅、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3、以读促悟,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4、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5、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播放配乐诗歌朗诵,带领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感悟诗意。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品诗境。

五、课堂总结: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独、寂寞、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

7《论诗》

教学目标:

1、进行诗歌赏析的训练,学习写简单的赏析文章。

2、体会诗中名句哲理及情感,赏析名句

3、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刻含义。教学难点:赏析名句 教学过程:

1、常识:赵翼,清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号鸥北,江苏阳湖人。本诗选自《鸥北集》,是评论诗人诗歌的。

2、翻译: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经久不衰,可现在读来,已觉得不新鲜了。天地间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有才华的诗人,在几百年间,他们各自领导诗坛,开一代诗风。

3、有感情地背诵《论诗》。

4、布置作业:默写

8《浪淘沙》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朗读

三、理解

看注解,合理想像,进一步理解词的语言,同学合作,用现代语言串通词的大意

四、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

五、背诵

七、作业

9《梦江南》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过程

一、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梦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江南好”

二、朗读这首词,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感情。

这首词是温庭筠的优秀作品,表达了江南女子的相思之梦,思妇的离愁别恨。

三、引导学生赏析:

梳妆罢,独倚望江楼。[叙事,动静结合]

1、前半句,点明时间是什么时候?[清晨]

2、“独”,“倚”二字写出了思妇怎样的神情?

孤独的身影,久久凝望的神情。“独”字表明女子的处境与心境都是凄清冷寂的。“望江楼”则体现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叙事,写景,抒情]

1、“尽”字表明时间已晚,船只靠岸,女子明知无望却还在等待。“斜晖”可见她从清晨等到了黄昏,却依然没有看到要等的人,于是倍加惆怅,失望,凄楚。

2、后两句描写斜晖,江水,白频洲等景物,实际上暗含怎样的情感?

以斜阳的含情脉脉,水流的悠悠不断,一切都如此的静寂,来衬托思妇的绵绵不绝的离愁别恨。正如李煜所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肠断”描写出思妇的愁肠欲断,面对当初与他分手的地方,越发的惆怅。结尾凄婉动人,表现出了思妇的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

四、总结:

五、作业:背诵默写这首词。

10《临江仙》

教学目标:

1.理解词及其意境。

2.学会意象比较、分析形象、置换词句三种鉴赏诗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词及其意境。

教学难点:学会意象比较、分析形象、置换词句三种鉴赏诗词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导入: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词的?

二、指导朗读

三、理解

⑴上阕的意象有哪些?(长江、浪花、英雄、青山、夕阳)

⑵这些意象哪些是象征永恒的?哪些是象征易逝的?(长江、青山、夕阳是象征永恒的;浪花、英雄是象征易逝的)

⑶比较这些意象,你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观?哪一句词表明了这个意思?(豁达超脱的人生观;是非成败转头空)

⑷从以上的学习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比较意象,明主旨倾向)

⑸下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白发渔樵)他的生活环境、生活情趣各是什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江渚上、打渔、砍柴、惯看秋月春风、喜相逢;固守着的那一份宁静与淡泊)

(6)能否把“一壶浊酒”改为“一壶美酒”?(不能,改了不能表现老者固守着的那一份宁静与淡泊)

四、小结:

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洪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寓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了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五、作业:

背诵与默写。

11《卜算子 咏梅》

教学目标:

1、能感情诵读《卜算子 咏梅》。

2、积累关于“愁”的诗句。

3、理解词中梅花的遭遇及作者在政治上受到的排挤。

4、对比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5、书法欣赏,从中感受中国的书法美。教学重、难点:

理解《卜算子咏梅》中梅花的遭遇及作者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的遭遇。教学过程:

一、写字导入

1、出示大屏幕:梅花图 同学们,这是一幅什么图?(梅花)

2、板书“梅”。指导写字,学生书空,再写两个。

3、谁来背一背学过的有关梅花的诗?

二、朗读指导

1、南宋诗人陆游也喜欢梅花,他还为梅花写了一首词。请看大屏幕。

2、出示《卜算子 咏梅》图文结合。

3、请同学们先默读。

4、请学生读。(重点指导朗读)

5、读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作者是什么心情?找一个字。(愁)

6、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愁啊!

三、诵读理解

(一)出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愁”在哪儿?

2、驿站经常有人来吗?断桥有人走吗?

3、它是不是官府中的梅花?它是不是名园中的梅花?有谁来眷顾它呢?(二)出示: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愁在哪儿?(黄昏、独自、风、雨)

2、日落黄昏的时候,暮色朦胧,它孑然一身。这无人过问的梅花,怎么能承受这种凄凉呢?(三)出示: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春天,百花齐放,争丽斗艳,而梅花却不愿意去苦争春,它只想把春的讯息告诉给人们,这引起了谁的妒?

(四)出示: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四、作业

12《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背古诗。

2、通过图、文、趣事,感悟、品味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熟记“也”与“亦”的同音读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感悟诗中意境,品读诗人情感。教学过程:

一、认知苔,引起对苔的兴趣 1.图片展示,观察特点

2.同学们,这样一种平凡的植物,会被什么样的诗人所喜爱呢,作者袁枚是个什么要的人呢?

二、作者介绍 1.简要介绍平生

2.讲述袁枚的独特思想,为诗句解析做铺垫

三、古诗赏析

(一)读准字音

(二)名词解释

(三)分解诗句

1.请同学解释,不同意见可补充 2.引导解析,深入理解

(四)整诗品读 1.齐诵、分诵 2.引导学生自述所感 3.观赏放大镜下美丽的苔花

(五)课堂延展

(六)课外拓展 1.自赏《苔》其二

2.了解苔藓植物的科普知识

13《卜算子》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3、学习词人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里的意象、意境和作者的情操。教学过程:

一、解题

二、分组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

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却总是无人理解它内心的无限幽恨。它不断于寒冷的树枝间逡巡,然而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最后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三、深入研读

1、全文分为上下两片,共有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分别有哪些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3、这些意象特点分别涉及哪些艺术手法?蕴含哪些思想感情?

4、悟读,诗情画境

四、品读,鉴赏评析

五、背诵

六、作业

14《陋室铭》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背诵本文 2.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 3.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分析文章内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要去看看一间简陋的小屋和它的主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一起学习《陋室铭》。导入课题,并图解“铭”这一文体。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示范朗读。要求一边听一边给拿不准的字注音,并且划分节奏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3.齐读。要求声音洪亮,整齐划一。

(三)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四)抽丝剥茧,感悟情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既承认屋子简陋,又不觉得简陋,因为主人品德高尚。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陋室环境清幽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主人交往之雅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主人情趣高雅,生活悠闲,同时也看出作者较清贫,但作者却苦中作乐,体现出作者的安贫乐道。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亦有古代贤人的志趣和抱负。

(六)回顾全文,归纳主旨

揭示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主旨: 作者以“陋室”不陋,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平乐道的志趣。

15《长相思》

教学目标:

1.会写“榆、畔、帐”三个生字,有感情地诵读《长相思》。2.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3.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不同的表达方法。

4、通过主题阅读,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作者身在军旅、心系故园的情感,感悟作者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交流有关思乡的古诗词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读懂词意

三、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一)教师范读,学生想象作者行军途中,风雪交加的世界。

(二)聆听音乐,学生想象作者故园的幸福画面。

四、对比研读,感悟写法

对比阅读《泊船瓜洲》、《秋思》以及《长相思》,体会作者不同的表达方法。

五、主题阅读,积累运用。

(一)自读诗词,感知大意;体会感情,领悟方法。

(二)品读名句,丰富积累

六、布置作业,延伸课外(二选一)

1、阅读纳兰性德的其他词作,如《菩萨蛮》《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2、阅读关于思乡的其他古诗词,如《西江夜行》《灞上秋居》《长安春望》《枫桥夜泊》

16《劝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以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树立为发展学生能力、智力而教学的观念,坚持诵读教学。教学难点: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从小学到现在,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二、诵读课文

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

三、探究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对课文都有了各自得体会或感悟。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探究一下。首先,大家在字词句这个层面上有没有困难?

(二)课文行文思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疑点,请大家讨论。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

1、就议论这点而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

2、这个论点是两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学习改变命运、终身学习)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4、荀子看来,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学习有什么作用?(弥补不足)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积累)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坚持、专一)

四、背诵课文

18《送友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并能背诵。

2、学生能理解诗中一些关键字的意思,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3、品味诗的美好意境,体味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高尚情感,懂得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品味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高尚情感。教学难点: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品味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高尚情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还有一首很著名的送别诗,大家想知道吗?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送友人》

二、走进李白的《送友人》。

(一)朗读《送友人》。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让学生朗读。学生分小组比赛朗读,比一比,看哪一组读得好。

(二)理解《送友人》。

1.学生默读该诗,找出诗中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依据关键字词的意思,学生依次说出每句诗的大意。

(三)背诵《送友人》。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背诵该诗,看谁最先背诵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在硬笔书法纸上书写《送友人》。2.展示学生的硬笔书法作品,师生欣赏、评价。

四、作业布置:

课外搜集有关送别的古诗句五句。

19《渡荆门送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同走近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诵诗歌,圈点诗歌中的生字词。

2.听老师朗诵诗歌,用“/”划分朗诵的停顿。3.大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1.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歌的意思。2.读懂诗情。

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名句赏析。

你觉得诗中写景最妙的是哪一句?说说理由。

四、拓展延伸

说说你积累的“送别”名句

20《短歌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教学重点:

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熟背全诗。教学难点:

引句、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二、作者简介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生大声自读全诗。

2、指明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3、背景介绍

四、品鉴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1、我们讨论一下,从全诗来看,大家认为哪个字可以用来做全诗的“诗眼”呢?

2、全诗当中反复出现一个“忧”字,那么诗人的心中究竟在“忧”什么?你从哪些诗句当中可以看出这种情绪?

五、总结:

六年级古诗教学设计 篇2

一、诗中有画, 淡妆浓抹总相宜

低年级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形象可感, 画面简洁, 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赏析水平。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 喜欢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如果在读诗时, 让学生把诗“画”出来, 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在教古诗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配画, 使学生在今后的古诗学习过程中发挥想像力, 学会用“画”为理解诗服务。“读”和“画”的巧妙结合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的寓意,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如在学习《草》一诗的时候,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白“一岁一枯荣”的意思是“小草每年都会经历繁荣和枯萎”, 但是对于少数低年级学生来说, 这样的讲解还是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制作PPT图片, 把一年四季中田野里小草的变化制作成四幅图画进行展示, 让学生通过图片形象地理解小草在春夏的“繁荣茂盛”和在秋冬的“变黄枯萎”。学生通过对比, 自然理解了“枯”和“荣”的含义。在画面的变换中, 抽象深奥的词语变得形象易懂。

当然用“画”帮助对诗的理解也要适可而止, 不可以用画代替对诗的感悟, 更不可以“凡诗必配画”。有的教师把“画”当作讲解诗的最佳替代形式, 不分诗的内容, 都一律让学生作画。教师要意识到:用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写景诗的诗情固然可行, 但关于叙事的诗就没有必要再要求学生作画了, 教师要仔细甄别, 恰当引导。

二、诗中有味, 涵咏功夫兴味长

古诗中的味道揣摩要从多个角度切入。低年级学生赏析品味诗词的能力还不够, 需要教师具体指导。老师要指导学生把握诗的主题, 比如《静夜思》的主题是思乡, 语言平淡真实, 如叙说故事般自然道来。虽然不加修饰, 但是思乡的“味道”浓厚。只有把握古诗的主题, 才能品出诗意。再者就是对语言的锤炼, 古人写诗非常注重炼字。诗中的每一个字, 都值得细细品味。比如古诗《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绿”字, 就被诗人王安石修改数次。“绿”字本是表示颜色的形容词, 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有“吹绿”的意思, 符合春到江南的景象, 非常值得品味。

古诗的品味还要注意修辞的运用。低年级学生对比喻和拟人比较熟悉, 教师在教导学生品诗的味道时, 要从学生已经具备的修辞知识切入。小学生能够体会到比喻的作用, 但是在赏析时还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赏析品味时, 要着重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 形象地点出“绿丝绦”和“一树细嫩的柳叶”都是春风的“杰作”,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体会修辞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古诗中的味道, 需要涵咏而来, 教师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应该渗透品味赏析的方法。古诗赏析首先要找准角度, 或是修辞手法的运用, 或是多种感官的配合, 或是传神动词的应用, 或是形容词动用的效果。找准角度, 就可以品出诗歌的味道, 体会诗人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和情感。

三、诗中有情, 未成曲调先有情

古诗必然表达了一定的感情, 或借物抒情, 或托物言志。小学生的领悟能力尚低, 需要教师帮助传递感染。所以,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候, 要在学生和诗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的诗比较欢快, 如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表现了偷采白莲的小娃调皮的情态。有的诗愁绪很浓,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前两句就已经把“愁”的基调定下。还有很多离别诗、思乡诗、报国诗等, 读诗学诗的最高层次就是能够领悟诗中蕴涵的情意。

诗中抒情一般是在后两句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前两句的景物中分析, 如“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 “月”“乌啼”“霜”三个物象就已经传递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愁苦。对于诗的意境和感情的领悟, 还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再现诗的场景。比如《寻隐者不遇》, 就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把“松下问童子”的场景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寻隐者不遇”, 由希望到失望的心情变化。童子的一句答语“采药去”, 并且“只在此山中”给“寻者”带来一丝希望。但是一句“云深不知处”又让“寻者”怅然。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体会到“找不到人”的失望心情。低年级的孩子对“演一演”的方式兴趣浓厚, 对诗的理解大多还停留在表层, 因此, 教师要组织学生动起来, 使课堂更生动, 理解更深入。

领悟诗情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 需要教师于平日的训练中不断加强培养。为让学生爱上诗歌, 用智慧和情趣读诗品诗, 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接触古诗。如古诗积分卡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读诗背诗的热情。只要学生熟练背诵一首诗就可以得到一张积分卡, 10张积分卡可以换一颗“星”, 10颗星可以换一张“笑脸”, 然后评出“周冠军”和“月冠军”, 最后在学期末评出“年度小诗人”……学生每天都有意识地背诗, 诗情便在日积月累中得到不断滋养。

古诗文教学六步自学指导法 篇3

1. 渗透期(初一)。这一阶段主要以“课文”为载体,强化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充分发挥教师的诱导作用,用美的诗句、和谐的韵律、深蕴的内涵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好古诗文、探求古诗文的欲望。自学思想适当渗透,但重在积累,因为这是顺利实行以下两期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2. 试行期(初二)。只有一年的文言积累,就想让学生自学一篇文章那是不现实的,所以这一阶段仍需要强化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但教师要把“六步自学法”完全教给学生,教师可征求学生意见选取课本中学生较易理解、篇幅较短的古诗文作为“试行”的载体。让学生尝到自学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以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和信心。但内容较深、篇幅较长的文言文仍要老师当好学生的助手和领路人。

3. 实施期(初三)。有了两年文言文学习的积累,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再加上前两年思想和情感上的调动,此时学生自学的欲望已经不可遏制了,所以教师要敢于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自学讨论空间,全面开展“六步自学指导法”的实施。

二、“六步自学指导法”实施案例

下面是我在“六步自学指导法”指导下进行的《炳烛而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这是一篇内容较浅、篇幅较短的课外文言文。对于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阅读基础,所以本课主要采取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在具体学习讨论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积极地训练,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提高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家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珍惜时间、抓紧学习的拼搏观念。

【教学布局】

1. 教学导入,激起学生自学求知的欲望。

2. 自学指导:

(1)找——自读试译,找出疑点。

①字音,②词义,③难点。

(2)答——解答疑点,学生互解,教师辅助。

(3)译——学生通译,大家补正,教师辅正。

(4)读——学生通读,注意语气、节奏,教师正读,学生齐读成诵。

(5)设——设置问题,就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可有疑而问,也可无疑而问。问题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①易误字音;②重点实词,常用虚词也可以;③内容理解,包括主题延展,可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自己的话概括两种形式;④文章写法,如修辞、侧面描写、照应等。

(6)结——学生小结:就自己感触最深、受益最大的一点谈感受(主题、写法、学法等)。

3. 教师总结:对于一般的文言文我们可按“找、答、译、读、设、结”六步来学习。对于篇章较长的,我们采用“肢解法”逐段攻破,然后再合解,以求对篇章的整体把握。

4. 布置作业:通过本文学习,我们明确了自己也应该珍惜时间,抓紧学习。那么,就以《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为题,写篇心得,即读后感。下节课我们接着验收同学们的习作,并进一步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的特点及写法。

【教后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能够按照教学规律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運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实效,充分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构建新知创设课堂情境和氛围,使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逐步学懂文章,感悟主题,受到教益,不但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能力,培养了品质,而且学会了学法。

三、“六步自学指导法”实施感悟

六年级古诗词的教学随笔 篇4

在这次毕业考前以古诗为内容的复习课中,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1、帮助学生复习、积累古诗,提高诵读、理解、借鉴运用古诗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提高课堂密度,将小学阶段的重点古诗进行了整合归类: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思乡诗……的背诵比赛,让组和组比,男女同学比,个人和个人比,掀起背诵高潮。

接着,是“学以致用”环节,精选了10种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境,让学生恰当运用积累的诗句,比赛谁可以很快写下来,并在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曾经运用过的诗句,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整节课层次比较清晰,读与写结合,也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 语文教学随笔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浅谈

★ 语文教学教育随笔

★ 教育教学随笔语文

★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 六年级语文教育教学随笔

★ 语文教学的随笔心得体会

六年级古诗教学设计 篇5

生读

师:“泊船瓜洲应该怎么理解?

生:坐着船停在瓜洲。

师:诗人在瓜洲停船靠岸,出门在外的人称为游子,你现在能理解游子吟的意思吗?

师:两位诗人相差三百年,两首诗一样的是什么?

生:离家在外。

师:王安石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对照注释理解大意,与同桌交流。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大意。

生:京口和瓜洲只隔一条长江,我的家乡只隔几重山,春风……

师:诗人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生:想家

师:哪句话中体会到的?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听,从哪些诗句看出想家。

生:“绿”很美,能让人想到家。

生:“何时”体会到迫切回家之情,请你读读。

师:听出特别强调“何时”,一起读。

师:家在哪?从哪几行诗知道的?

生:钟山。

师:身在何处?一水之隔是瓜洲,与瓜洲隔着几重山的是钟山,从“数重”和“只隔”体会到什么?

师:这么近为什么不回家呢?

师介绍王安石当时写诗的背景,当时王安石当宰相的心情怎样?哪个词体会出来的?

生:“绿”,看出喜悦,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

师:把美和生机读出来。

生读。

师:把王安石任宰相的心情读出来。

生:失落

生:喜悦

师:读出失落

师范读。

师:假如成功,心情会是怎样?把激动心情读出来。

生读。

师:离家在外,最渴望的是什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想家应该怎么样读?

生读。

师引生读:忧虑时可以这样读……想到成功时可以这样读……一位年迈的老人思念家中的亲人可以这样读。

师:站起来,高声吟诵。

师:诗人看到什么引发自己的情感?

生:江南风景。

师:见眼前的景抒发了思乡之情。

师:刚才怎么学这首古诗的。

生说师点:读诗,走进诗人内心,记住诗歌。

出示学习诗歌的方法。

师:请按方法自学孟郊的《游子吟》。

师:读懂了什么?

生:母亲的伟大。

师:怎么读懂?

生:报得三春晖。

生:母亲盼儿回来,从“低头”可以看出来。

生:儿子很感谢母亲,从“报得三春晖”中……

师:诗人看到什么而颂扬自己的心情?

生:身上衣。

师:看自己身上衣服的.针眼,有多少?

生:很多,可能有几万。

师:古时,人一针一线缝衣服,你觉得缝一件衣服怎么样?

生:很累,

生:不容易。

师:儿子要出行了,从“密密缝”体会到了什么?

生:关心儿子。

生:怕儿子着凉。

生:希望儿子早点回来。

师:白天不停地赶缝衣服,在昏暗的灯光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灯光昏暗,一针一线地缝。

师:看到这些我们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你想到了什么?

生:生病了,妈妈找药,穿衣服,买药。

生:衣服穿少了,打寒颤,把衣服脱给我穿,把我裹起来。

师:诗人想到了何止一件缝衣的事情?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怎么来理解这两句诗。

生:……

师:拿起笔,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成功时……伤心时……喜悦时……用上“迟迟归”“密密缝”这样的叠词。

生交流。

师:带着对母亲的爱,对天下所有的母亲说……

读出示的颂扬母亲的诗句(补充)

读颂扬诗人母亲祠堂的对联。

师:这首诗是什么如此打动人心。

生:母爱。

师:深情地吟诵:……

主要特色:

六年级古诗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本单元由2篇讲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组成。两篇讲读课文是《古诗四首》、《为学》,略读课文是《沉香救母》以及语文实践活动3。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24个生字,会用1个多音字组词,认识10个字。

2.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内容。

4.懂得无论做事或者学习,只有勇于实践、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道理;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者默读课文。

6.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或相关的段落,和小伙伴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

7.通过阅读及语文实践活动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感情。

单元训练重点:

1.在识字、写字、朗读、默读、背诵、语文实践活动等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继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培养学生借助词典和注释大体把握诗意、相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情画意的能力。

2.将独立阅读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完成“弘扬传统道德,从小孝敬父母”主题习作。

单元教学难点:

1.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

7 古诗四首

【教材分析】 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 ,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

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示儿》是南宋著名的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也是他的遗嘱。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对统一中原、统一祖国的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

《题临安邸》表现了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至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沦陷的原因及江南面临的命运。

《己亥杂诗》作者为清代龚自珍。本诗原本是为祭祀玉皇大帝、风神、雷神而作,实则借题发挥,揭露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反映诗人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教学目标】

1. 学会12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塞”)。

2. 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每首诗的内容。

3. 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一至五年级学习了几十首古诗,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这几首诗比较好懂,因此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学生理解古诗时最好了解创作背景,这样体会诗人的感情就比较到位,因此要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

1.加强自学,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看书上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老师再针对问题进行点拨。

2.引导学生想象古诗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本课书的教案时,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的平台。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展开想象中入情、在体会感知中悟情、在诵读中升情。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前出塞》和《己亥杂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1.培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读诗使人灵秀。”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学古诗城堡 ,去感受古诗文魅力。

2.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谁来给大家说说(屏幕出示: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诵诗句、析诗意;悟诗情、吟诗文)这每一步如何做到呢?

二. 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7课的《前出塞》和《己亥杂诗》,你们是按照这几步预习的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再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一会儿要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了。(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

2. 你喜欢哪首古诗,给大家读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纠错   )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㈠学习《前出塞》

1.谁来把《前出塞》读给大家听?

2.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塞”是边界的意思。“出塞”是古代乐府民歌中的一种曲调,它多数是歌唱将士的边塞生活的。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3.哪位同学愿意把诗句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解读“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这四句话告诉了什么?板书:作战策略

诗人在说这几句话时是一种什么语气?读出来。

解读“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杀人也要有个限度,每一个国家都有固定的疆域,如果能制止敌人的侵略就行了,难道打仗是为了多杀人吗?)

指导朗读,读出诗人的情感

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这呼声是什么?(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4.整体诵读,品悟诗情。

作者为什么要说用强弓、长箭,先射马、擒首领?与后四句话有什么联系呢?

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否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

有语气地朗读这首诗。

(二)学习《己亥杂诗》

1.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 引导学生把字音读正确。区分形近字“喑和暗”喑是什么意思?(哑,发不出声音)

2.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谈谈你对作者的了解。(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3.哪位同学愿意把诗句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解读“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中国要重现勃勃生机,必须实行重大变革,死气沉沉的局面实在使人悲哀。)(2)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解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 谁来说说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希望老天爷能重新把精神振作起来,打破常规降下有用的人才;实际是诗人在大声疾呼:当权的人要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2)再读读这首诗,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联系诗人的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感。)

4.整体诵读,品悟诗情。

四、回归整体,对比参读。

1、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两首诗都以议论见长重在表达诗人的思想观点,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拥有强兵是为了保护领土,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应乱动干戈、侵犯异邦。第二首诗反映诗人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2、男女生分读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示儿》和《题临安邸》,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700多年前,85岁的诗人陆游重病在床,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给儿子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一首诗《示儿》。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轴之作。你们知道什么叫“压轴之作”吗?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

2.了解背景:出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州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权。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生活在战乱频仍、国破家亡之中的陆游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

二、自由读这首诗

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2.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相机评价引导。

三、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古诗呢?

1.回忆学法。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

2.自读古诗。让学生借助书后的注释或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先在书上批注,圈划,并认真思考,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合作学习。(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4.汇报交流。告诉大家,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①指名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拨读诗方法,并小结每句诗的意思。

②结合学生体会的感情指导朗读。(注意指导读出一、二句的“悲”,三、四句的“激昂”。)

5.体验感情。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哪个字?(板书:悲)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渴望“九州同”,那么金兵入侵前“九州同”是怎样的景象呢?(多媒体出示《清明上河图》,教师描述画面。)但是,这一切的一切,自从金兵攻破了城门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陆游在世时看到的九州是与此截然不同的景象。他看到的九州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学生想象说话。

小结: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陆游看到的--一个被侵略者糟蹋的满目疮痍的九州啊!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诗句“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呼喊,当他“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爱国之士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泪下?有感情地朗读一、二句。临终之际的陆游内心的情感不仅仅是一种深深的“悲”,还有一种更强烈的感情蕴含在里面,是什么?(板书:盼)诗人盼的是什么?同学们,你可知道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盼了多长时间? 65年啊,同学们。诗人盼了65年,780个月啊,23725个日日夜夜啊!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这是多么揪心的期盼!多么强烈的期盼啊!

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句。一个“悲”,一个“盼”,组成了这首感人的诗《示儿》。

学生感情诵读全诗。

6.小结: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配乐背诵。)

四、学习《题临安邸》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课件展示)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课件出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1)你知道汴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吗?

(2)指名朗读《题临安邸》

(3)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

师: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你能看到那游人中有哪些人吗?你能看到他们在干些什么吗?

学生想象说话。(游人--掌握国家命运的统治者们。想象他们穷奢极欲、沉迷酒色的无耻丑态)

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

师:看到、想到这一切,我们能不焦急吗?让我们一起问问那些权贵!

生:(心急如焚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担忧呢?再问!

生:(充满忧虑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想到这些,我们又怎能不愤怒?我们和诗人一起,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问问他们!

生:(充满激愤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课件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诵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

五、拓展总结

1.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林升那样胸有祖国,报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他们的诗--《示儿》和《题临安邸》,来表达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的崇敬吧。(再次配乐朗读。)

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有课后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今天老师还给你们推荐一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3.今天,老师还向你们推荐一些有关古诗文的网站,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去共享吧!(课件提供网站。)

板书设计:

前出塞                        己亥杂诗

杜甫                              龚自珍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九州生气恃风雷,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万马齐喑究可哀。

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           我劝天公重抖擞,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不拘一格降人才。

示    儿                       题临安邸

陆游                             林升

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阿爱国热情。

8 为   学

【教材分析】

《为学》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侄子们看的,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人的天资等各方面条件有好有差,学问有深有浅。为学,做学问,当然有难有易,但这不是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自己的主观努力。这篇短文,历久被人们传诵,就在于它蕴意深刻,论述了一个普遍的真理。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了解“为、迄、之、恃、犹、去、顾、限”在句子中的意思。

2.能借助注释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的第1、3自然段。

4.懂得办好事情或搞好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是自己坚定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1、3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和课文说明的道理。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也比较活跃,因此可以尝试由学生当小老师,执行引导任务。

【教学方法】

读、议、问、答、讲、背。

【教学理念】

《为学》作为一片文言文,它的语言文字和现在的白话文存在一定的距离,课文虽然不长,但是包含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困难,把学生的自学问难与教师的答疑解惑恰当地结合起来。还有要立足全文,讲述道理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把学问学好?(根据学生发言导)

2.有这样一个人认为学习做事能不能成功,与自己是否聪明无关,那么他认为与什么有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  8  为学

3.“为”是什么意思呢?“学”又指什么呢?(做学问,求学)此文的原题目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自治们看的,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是教育我们要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二、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

⑴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吾资/之庸,不逮人/也。(读四声)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有惭色。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⑵读准句子中的停顿。

天下事/有难易乎?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贫者/语于/富者曰(读四声)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3. 自己练习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4.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5.课文我们基本会读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逮和怠要从字义上区分。可以扩展几个字。

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作业: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借助注释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短文内容。

一、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重点词语及句子的意思。

给时间自学

二、交流自己学习所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的事情有难和容易之分吗?用心做这件事,那么难事也就变成容易的事情了;不用心做这件事,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成难事了。人们做学问,求学有难易之分吗?认真地学,刻苦钻研,那么就是再难的也会变成容易的;不学,或是马虎地学,即便是再容易地也会变得困难起来。

2.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师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生接则难者亦易矣  师说不为   生接着读则易者亦难矣。下句话同上。

3.体会文言文句子的精美。这段话中一共有四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近似于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

4.练习背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谁来说说这段的意思。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纠错。

2. 说说下面句子中“之”的意思。

吾资之庸,不逮人也。没有实际意义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代词指知识或者学问。

圣人之(的)道,卒于鲁也传之代词。

把这些句子的意思再说一说。

3.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的呢?(对比和举事例)

4.谁来把作者的意思读出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谁来说说这段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吾欲之南海,何如?(到,去)

你还学过类似意思的句子吗?(送孟浩然之广陵)

谁来总结一下,你学过“之”的多少意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归纳)

子何恃而往?(凭着,依靠)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还)

3.贫者和富者有哪些不同呢?

(1)分角色读贫者和富者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条件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决心不同:富者过分依赖物质条件,“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吾一瓶一钵足矣。”

态度也不一样:抓住两个“子何恃而往?”谈理解。第一个是普通的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

结果也不一样。

(3)有语气地朗读这段话,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三、贫者为什么能够到达南海,而富者不可以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第四自然段,背诵并默写课文的第1、3自然段。懂得办好事情或搞好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是自己坚定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

一、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蜀之鄙有二僧,他们都有什么不一样呢?条件不同,怎么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决心不同: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吾一瓶一钵足矣。”结果不同;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在师问生答中就练习了背诵。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的)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去:距,距离。    之:用在主谓之间,没有实在意义。

2.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副词。反而,却。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贫者能至的原因是在于能够立志,富者不能到的原因是不能立志。

把这种反问的语气读出来。

3.最后作者作出了什么总结?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限:限制,限定。

4. 把作者要说明的观点读出来。

三、读全文,说说各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1段提出了作者的观点,点出了题旨。

第2、3自然段运用对比或者举事例的方法论证作者的观点。

第4自然段照应了二三段,同时又总结了全文。

四、课堂练习。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带点的词。

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至,到)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做)

吾欲之南海,何如?(到,去)

子何恃而往?(依靠,依赖)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副词。还,仍然)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距离)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却。)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限制,限定)

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告诉他的子侄们什么道理?

五、作业:继续练习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8   为   学

难     为之     易

易     不为之   难

六年级古诗教学设计 篇7

一、故事入情境

故事对低年级学生具有特别强的吸引力,生动有趣的故事是他们百听不厌的。将古诗文内容编成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讲述,能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也能让他们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如苏教版语文有一课《一去二三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句真的有点难,生硬地讲解诗句的意思又过于枯燥,这时我们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去歇歇脚。亭子外面,花开得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妈妈连忙拦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面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了。”后来这里的花越开越多,成了一个大花园。学生们听了恍如身临其境,见到了诗中描绘的情境。

二、图画绘场景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喜欢根据前人的古诗作画,也有不少古诗是诗人受某处场景感染,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如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而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黄鹤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绘画引进课堂,辅助学生学习古诗,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骆宾王的《咏鹅》时,学生很容易就读熟了古诗,但对诗句的理解一知半解,此时我们边读诗句边作画:一个岸边长满绿树的小池塘,池塘里的水纯净明亮,清澈见底,一只雪白的鹅正在水面上仰着长脖子朝天空叫,不时发出“鹅,鹅,鹅”的声音,水下是清晰可见的红色脚掌有节奏地划动着,荡起一圈圈清波。画中“绿”“白”“红”色彩丰富,明艳动人,学生在读的时候不知不觉脑海中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加深了对古诗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三、音乐感意境

语文是一种看的艺术,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语文能力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音乐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两者相辅相成。音乐能传递情感,能表现思想,它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比语言文字更深刻、更丰富。在诗词教学中,把音乐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股更强大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加深他们对古诗情感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沈括《梦溪笔谈》中也有:“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谓之协律。”可见,音乐可以打开学生的兴趣大门,帮助他们读好诗句;音乐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帮助他们感悟诗意;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情感,帮助他们体会诗情。面对低年级学生,用特定的乐曲渲染古诗词,会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教学孟浩然的《春晓》时,可以让学生听听歌曲《春晓》,慢慢进入古诗的情境,再伴着优美的旋律朗读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还可以唱一唱、吟一吟,体会作者的情感。他们非常愿意参与进来,或听或读,或唱或吟,对古诗的理解也就不是问题了。再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时,学生们在乐曲声中载歌载舞,想象说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懂了诗句的内容,体会了作品的情感,也萌生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一举多得。

四、生活悟真情

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接受水平都处于发展阶段,最贴近生活实际的才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古诗词源于生活,我们要尽量拉近诗文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来学习古诗,能促进他们对古诗的理解与感悟。如教学《锄禾》时,先播放这样一段录像:一位皮肤黝黑,满脸沧桑的农民伯伯,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入农田……无需过多解释,学生便能深深地体会到农民劳动时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读起诗文来也是感情饱满。然后再播放几个生活小镜头:一个学生将吃不完的馒头随手扔到垃圾桶里,一个学生将盘子里剩下的白米饭倒掉……看了这几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镜头,有的学生低下头露出羞愧之色,有的学生露出气愤的神色。将这样两个生活情景带进课堂,学生的感触颇深,交流起来都是有感而发,无需太多时间学生既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又能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诗意的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 篇8

一、导入,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什么比让学生拥有浓厚的积极性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了。在古诗教学之初,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首先知道什么是古诗,学古诗有什么好处。在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不停地通过游戏、活动等,来维持学生的兴趣。

课例一:《一去二三里》

师:小朋友们,谁能把数字一到十数给老师听一听呀?

(指名答)

师:这位小朋友不仅声音非常响亮,而且还读得非常准确。可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语文里有一首,它把一到十一下子全部写进去了,好神奇呀!你们想读读吗?

生(齐):想!

虽然是简单的导入,但是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新奇和向往,学习的兴趣自然产生。

二、绘景,再现诗歌的物象

低年级阶段,语文教材选择的诗歌大多是那些场景性非常明显的诗作,再加上中国古典诗歌自身存在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黑板、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媒体,尽可能展示出诗歌内容刻画的画面。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尽可能展现。当然,对画面的喜爱,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课例二:《登鹳雀楼》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诗里的生字。现在,我们翻开书,看看书里的画面。老师一边说景,你们一边指一指,看谁指得快指得准。

(生翻书)

师:火红夕阳靠着西边的山峰,渐渐地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生齐读第一句)

师:只有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还是不知疲倦地向东海滔滔地流去。(生齐读第二句)

师:但我总觉得还是看不够这美景,我想,如果把千里之外的景色也看够就好了。(生齐读第三句)

师:那就得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生齐读第四句)

一边是教师的语言描述,一边是学生在书中的寻找,图画中的物象会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赏析,理解诗歌的内容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过程中,教师的着重点不仅仅指向于字词句的理解,还应该通过多维度的解读,一方面初步感受诗歌创设的情境甚至意境,另一方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课例三:《春雨》

师:一到春天,小雨便立刻赶来了。书中有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她?

生:好雨。

师:是啊,多好的雨,一到春天就来了!和她们一起来的还有谁?

生:风,随风潜入夜。

师:有声吗?

生:没声,润物细无声。

师:又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又不影响人们休息,真是——

生:好雨。

如果一味去解析就显得乏味,但如果抓住了关键词,联系到孩子们的生活,会让学生很容易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品读,感悟诗歌的韵味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学习古诗不用嘴,那诗歌的美一定会失去大半。古诗,本来就是用来诵读的,其内在的音韵美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一种语感的磁场,吸此学生。此处的读,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音,还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变换(如领读、范读、互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诵读的兴趣。

课例四:《锄禾》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提高。我们一句一句来看看。同学们,那么热的天,知了拼命地叫着,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你们有怎样的感觉呢?齐读一下第一句。

师:农民伯伯还没在意,一滴晶莹的汗珠滴入泥土。紧接着,又是一滴、一滴。同学们,如果你是农民,你会以怎样的语气读呢?请男生读一下第二句。

师: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想起每一顿的饭食。问一问自己,你知道珍惜粮食吗?自己读第三句。

师:粒粒稻谷里都浸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呀!同学们,把你对他们的尊敬、你对粮食的爱惜,用心地读一读吧。请同桌互相问、互相读第三四句。

变换了诵读的形式,更重要是指点了学生如何去理解这几句话。通过指点,学生的诵读水平明显提升。

五、补白,拓展诗歌的内涵

留白是古诗常用的手法,每一首古诗里作者都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作为教师,要善于从诗歌的内容出发,激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尽可能拓展诗歌的内涵。

课例五:《春眠不觉晓》

师:诗中说“处处闻啼鸟”,为什么到处都能够听到鸟叫呢?

生1:因为春天来了呀。

生2:因为鸟儿在喊我起床呢。

师:有意思,那鸟儿都在说些什么呢?现在,小朋友们都来说一说,如果我是一只……鸟,我会说……

生1:如果我是一只麻雀,我会说,终于不用在雪里找食物了。

生2:如果我是一只黄莺,我会高声地唱“春天在哪里”……

生3:如果我是一只燕子,我会说“我们又回来啦”!

……

拓展和补白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拓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像刚才课例中的拓展,即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春天到来的快乐感。

上一篇:放下作文下一篇:永别了我的初中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