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经验交流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数学复习经验交流(共8篇)

高三数学复习经验交流 篇1

从模拟题中去寻找解题规律和方法。虽然数学的内容不多,但是变形很多。你想每道题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只能靠多做练习去训练。

方法是可以在训练中得到的。当你学习到一种新的解题技巧后,最好把那道题给抄下来,想想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用其他的方法行不行。然后在理解这种方法以后,不看答案重新做一遍。如果做出的答案是对的,说明这样的方法你已经用上了;如果你不会做,没关系,起码你有一个新的印象。

2、易错的地方需要记录

高考的命题会在很多地方设置陷阱。比如填空题的答案是一个还是两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不是为零等陷阱。大家在平时训练做题的时候肯定会经常遇到这些题型,一旦自己在这方面犯错,一定要认真应对,不要觉得是自己不小心,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在高考时,你很可能会犯下一些你平时犯过的错误,到时候你就后悔莫及了。

发生这种错误的时候,要停下来看至少两遍,想想自己为什么错了,忽略了哪些地方。做题时可以随笔划下题目中的一些隐含信息,养成这种习惯后,高考时才会万无一失。

3、注意控制时间

一般同学们做题要花的时间,选择填空一起40~50分钟,后面大题平均一题10分钟,这样的速度有点慢了。

高三数学复习经验交流 篇2

一、一个观念——天天学语文

因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轻视的意识, 尤其是高三学生更不愿将时间“浪费”在语文上。我感觉, 我们所教的学生, 在几次质评中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与我们强化学生语文意识密切有关。所谓语文意识, 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文字的自觉关注。一般中学生多少都有一点语文意识, 问题是有没有达到“自觉关注”的程度。一个亲戚请教如何提高他孩子的语文水平, 我随口答道, 鼓励他多读书吧, 谁知那亲戚大不以为然, 因为那孩子用于读书的时间比别的孩子多多了, 几乎所有的武侠小说都看了, 金庸、古龙、梁羽生的还不止一遍, 可语文水平还是远远不如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孩子关注的只是武侠小说中离奇的故事情节, 而没有“认真听听它的声音, 辨辨它的色彩, 掂掂它的分量, 摸摸它的‘体温’, 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 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

判断学生是否在学习语文的主要标志, 并不是单纯的听、说、读、写, 而是怎么听、怎么说、怎么读、怎么写, 书声琅琅, 没有语调, 没有快慢的变化, 没有抑扬顿挫, 他只是在“念”, 就像念历史、地理、政治, 就像背数理化的公式定理, 如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聚精会神地看书, 学生在学语文吗?不一定。看晚报的, 或许是挂念球星、歌星;看小说的, 或许只是关注人物的悲欢离合……心在“意”而不在“言”, 过河而拆桥, 得意而妄言。

所以在平时, 我们很多时候, 不去查学生具体知识, 而去检查他们学习状态, 看他们语文这根弦是否绷紧了。

二、两条线索——课内、课外两线并进

语文离不开社会, 离不开生活, 语文知识获取的途径就决不能局限在课本与课堂。我们经常告诉学生:“语文学习不要寄希望于课堂上教师教你们什么, 教你们多少;大量的知识, 还是靠我们从课外获取, 课堂上老师仅是给你指引方向, 引你入门, 与你交流, 交流对社会生活的看法。”高中生因为繁重的课业负担限制, 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途径很狭窄, 而现实的语文日益注重实用性, 要求学生视野开阔, 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怎么办呢?既然不能直接了解那就间接了解, 通过别人的文章去了解, 我们组织学生集体订阅六七种杂志、优秀作文期刊, 有组织、有计划让他们阅读。

不过学生阅读也要在教师指导下阅读, 指导他们做好阅读——思考——摘抄这一系列工作。语文是有头脑、有思想、有思考的人的天下, 没有思想的人是学不好语文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这些方面的工作。

1.要先看文题, 思考可写什么, 我要写这一文题我会怎么写, 从哪些角度写, 以及联想到哪些相关材料。

2.要看作者是针对什么现象、问题有感而发的,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有何局限, 自己怎么看?

3.课后阅读也要写, 要有读书笔记。文中那些优美语段、精彩事例、警策的哲理, 抄下来, 背下来, 同时写一些读后感。

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读、写的习惯。要随机检查, 每天早晚自习经常找部分学生出来让他们“谈谈”昨天看的文章, 看看他们的读书笔记。

三、三轮关系——一轮二轮相结合, 综合练习经常做

高三进入复习阶段, 一般都严格按三轮进行复习。第一轮抓课本, 但搞着就陷入烫剩饭的尴尬境地, 教师无味, 学生抱怨, 最终草草结束。无奈中进入第二轮, 起初很好, 两个星期下来, 学生就被枯燥乏味的专项练习搞得晕头转向。第三轮的综合试卷更让学生头昏眼花。

我认为采取“一轮二轮相结合、综合练习经常做”的方法比较好。

课本复习按体裁内容分为文言文、诗歌、现代文三大模块, 集中复习, 不必按册就班。复习完诗歌单元, 就可以复习诗歌鉴赏专项;或仅复习课本一部分, 就穿插专项复习, 用专项知识再去指导复习另一部分课文。综合试卷可以每两周检测一次, 这样就避免专搞一项的单调乏味。

作文教学穿插于课文复习中, 比如我们在复习文言文时就以单元为单位, 采用四步复习法:读背;识记重点实、虚词, 文言现象;梳理练习;借鉴写作。

在第四步对语文内容复习时, 我们要求学生把课文当作阅读材料, 深入品味课文内容, 重新思考, 变换角度, 提炼观点。

比如我们在复习《烛之武退秦师》时要求学生深入品味课文内容, 变换角度提炼观点, 学生就从下面一些角度提出全新观点。

1. 从郑和秦晋之间关系被瓦解来看

(1) 没有永远的朋友, 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 (2) 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关系是不巩固的。

2. 从烛之武单枪匹马游说成功的角度看

(1) 智慧的力量, 知识的价值。 (2) 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现代社会, 未来21世纪, 已将“口才、电脑、原子弹”并列为三样法宝。 (3) 人才的重要性。

3. 从烛之武在国难危急时的做法来看

深明大义, 有使命感。当个人利益、个人恩怨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 面临的选择。 (这一点可以用第一人称写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

4. 从烛之武的命运来看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壮士不遇, 英雄末路, 这是中国人士人的命运。 (联系事例:辅佐雍正走上皇位的邬思道悲惨的归隐。贾谊、廉颇、屈原、陆洲、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5. 从晋文公撤军时的言论看

小不忍则乱大谋;自古成就大业者, 皆有过人之处, 如清醒的头脑, 理智的判断、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

6. 从烛之武游说成功的技巧的角度思考看

把握语言的技巧, 用你的聪明才智让对方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你把美的玫瑰送给了别人, 你便留下了最芬芳的花香。

7. 从俟之狐角度看

善于识别人才, 发现人才。

8. 从郑伯角度看

勇于承认错误, 知错就改。

就这样避免了单调乏味的“烫剩饭”, 使学生乐于复习课文, 既打牢了基础, 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四、四个问题——语知、作文、纠错、规范

(一) 关于基础知识——字词、语知

关于字词等语知基础知识, 要经常搞, 天天练, 采取“集中复习与平常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而语文考试的较量, 还是第一卷的较量。我们在平时都发现, 基础题得分高, 全卷分数一定不低。每次的试卷分析都表明, 考得好的学生, 考得好的学校, 第一卷都遥遥领先。

这里就需要思考用一种什么方式去打牢基础。集中练习, 枯燥乏味, 这回练了, 过几天就又忘了。我觉得还是“练在平时”。我们实行“教案、学案一体化”。有一段时间, 我们的做法就很好, 在每一张学案上设有“天天词语, 天天美文”, 使这些项形成惯例, 要求学生每天积累十个单字, 五个成语。这种做法就很好。

(二)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训练要有计划从文体练起。

反观过去三年的作文教学, 我们从高一时就直接写话题作文, 淡化文体。“鼓励多样”忽视了记叙、议论文的有机训练。导致最后许多学生写的作文“不堪入目”;许多学生拿到作文无从下手, 尽是老话、空话、套话, 毫无任何真情实感、具体内容。同时我们也保留了许多学生三年来的作文, 在最后复习阶段拿出来比较, 发现令人羞愧的一点:经历高中三年的“磨炼”, 很多学生的作文都丧失了高一时的灵气与清新。这说明三年来在我们的指导下, 学生的作文不进反退了。

这样看来, 作文教学还是应从文体练起, 作文技巧可以适当地讲, 但也不宜讲得太多, 以免扼杀学生的个性, 应该从鼓励写真实做起, 从激发写作兴趣做起, 从锤炼语言做起, 作文教学可以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 让作文成为学生自己有话不得不说的一种自觉行为而不是老师交给学生的一个沉重的负担。

上好作文课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能随时出一个作文题布置了事。我们的做法是:

1. 先计划好写作训练计划, 定好每周训练重点与作文话题, 并配有范文。

2. 作文课上将材料下发给学生, 给学生十五分钟时间构思、写提纲、写开头, 然后发纸正式写作。学生写作快要结束时, 老师在黑板上按文体、立意角度, 清晰地图表方式写在黑板上, 让写完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思考, 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讲话, 仅用手写方式进行指导,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并把事先准备的范文下发给学生。

3. 及时讲评。在当天或第二天晚自习时间给学生评讲, 内容包括:精彩文题巧妙构思、正确立意、优美语段、范文选读。

(三) 关于习题和错题记录

练习要精选, 不必搞题海战术, 但也要适当积累, 可以选历年各省的高考试题, 要注意总结规律。

语文, 属于有心人的天下, 只有那些善于总结规律的人才能成功, 要让学生养成做错题记录的习惯, 去年我们的语文作业就直接变成错题记录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 关于背诵和书写

纵观整张试卷, “背诵最简单, 背诵也最难”。在平时我们天天强调背诵, 但没有一次考试背诵情况能令我们满意, 错误人数总在三分之一以上。如果考题略生僻一点, 做对者寥寥无几。

背诵要从平时抓起, 打牢基础, 考前再巩固, 不要心存侥幸, 留待最后时刻突击, 那样有冒险性。临考前的心态不会让学生有很好的记忆力。更有甚者, 有人要放弃这几分, 对于高考来说, 一分千金, 就这样将能得到的放弃, 岂不可惜。

平时复习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那就是书写, 对书写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 我们曾专门印发书写纸给学生练字, 不过要持之以恒。

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经验总结 篇3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自己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经验。高三要进行三轮复习。从去年暑假到10月中旬,完成第三册的新课学习。从去年10月中旬至今年的3月初,完成第一轮复习,用的复习资料是《优化设计》。由于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本轮复习用的时间很长,主要任务是立足课本,以大多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面向全体学生,低起点,小步走,循序渐进,分层推进,从而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确保学生拿到基础分。鼓励学生大胆与老师配合,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哪怕是说错了也不要紧等,从而营造一种宽松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上,高度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和理解,让学生吃透课本,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对基础知识只是作适当的拓展和挖掘,但更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形成系统而完整的高中生物知识体系。从3月份“江南十校”考完至5月初进行第二轮复习,将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章节放在一起组成专题,编排的顺序尽量按书本的顺序以有利于学生看书,使用《优化设计》的二轮复习材料。从理论上讲应该把每个专题的理论知识编制一个粗略的框架,但由于时间紧张只是让学生看书做题,以做题带动看书,老师只是讲解,讲解时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以培养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对于偏、怪、不严密,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题目坚决删掉,选择题每个学生都要做,对难度较大的非选择题则鼓励差生能做几问就做几问,只要努力就能学有所得有所进步。最后20天进行第三轮复习,强化模拟训练。提高答题速度和应试技巧,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面对高考,很多教师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却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布置大量的练习,而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都是有限的,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忙于应付或者干脆不做,使教师教学的实效性差,学生的学业水平下降,师生关系紧张。根据以上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在高三的复习工作中,我们应该把握以下方向。一、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稳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形成较强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强调课本的重要性,告诫我们的学生应该静下心来,对生物课本再进行认真的“梳理”,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当然,这里也有技巧,就是老师平时在评讲习题时,应讲清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这样密切联系书本,学生就会认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去复习课本。二、突出教材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教师要突出教材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网络。其方法是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采用不同的形式重新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这项工作若是由师生共同来完成,效果将更好。我们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去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毕竟自己得出的东西会理解得更深刻,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更易将课本知识转变为自己所学。三、注重复习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效率。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将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教给学生快速记忆的方法、迅速识图的方法和各类解题技巧等,让学生从知识记忆层面上升到理解、运用、迁移知识的层面,真正获得能力的提高。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如“胚囊”和“囊胚”、“极体”和“极核”、“质体”和“质粒”、“原生质”“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等)可通过比较学习来掌握;对一些难记忆的生物学知识可传授一些记忆方法,例如讲到人体中必需氨基酸时,教授记忆口诀“假设来借一两本书”;对一些图形题,要求学生看好横、纵坐标,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和交叉点,走向上升、下降或波动等。此轮复习过程中,还要及时地向学生传授一些解题的技巧。高考生物题信息来源广泛,题设障碍巧妙。有的题目解题条件隐蔽,有的故意设置迷惑条件。做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学会避陷阱,破定势,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运用对比、分析、综合、推理、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解题。复习过程中,应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技巧。四、加强实验内容、热点问题的复习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都十分重视实验内容的考查,当然,这符合生物属于实验科学的特点。实验设计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大,已经几乎占到了理综生物部分总分的三分之一,并成为高考生物试题的压轴题。而我们的学生面对高考实验题,往往感到难度较大,难以突破。对于实验内容的复习,一方面要把《考试大纲》中要求的课本中的16个实验讲清楚(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这些实验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掌握它们将会对独立设计实验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要教授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这里包括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注意遵循三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还要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期、解释和分析,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在热点专题中,将关注热点问题。热点问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际,能直接反映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热点问题往往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重大事件,如人类基因组问题、克隆问题、SARS疾病和禽流感等。以上是我在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几点经验,这几年我一直按照上述去做,每年都能收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高三物理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篇4

高三物理备课组 黄琴 在市、县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年级部的引领下,我校高三物理组在2017年高考中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一)周密安排复习进度,重点突破首轮复习

1、我们学校的复习计划与市级的复习备考计划是完全吻合的。为了做好市一、二诊、一、二模联考,我们依然采用三轮复习法:(列出时间安排计划表,具体到天,教学内容详细具体)

第一轮:16年九月初 —— 17年二月底 目的:全面梳理,积累实力,基础能力过关

做法: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遵循“必修全面铺开,选修重点突出 ”的原则,我们基本上按照教科书的章节将高中物理课本全面、系统、认真地复习一遍。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回归课本,夯实双基。第二轮:17年三月中旬 —— 17年五月初 目的:综合能力突破

做法: 重组知识,查缺补漏,完善体系 第三轮:17年五月中旬 —— 17年六月初 目的:提高应试能力

做法:仿真演练、综合侧评

2、重点做好首轮复习

高中物理三轮复习中,首轮复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二、三轮复习的前提,将直接决定高考物理成绩的好与坏。所以,必须重视首轮复习。

高三物理首轮复习中,要细致地复习每一个知识点,不能有任何疏漏,并学会编织知识网络。此轮复习的重点,是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突出力学和电学。高中物理涉及力、光、电等方面的知识,力、电学部分是高考考核的重点,因此,首轮复习应将重点放在这两部分。在本轮复习中,考生要学会做题。在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题。因此,做一定数量、较多类型的题目是非常必要的。在做题时,首选还是历年的高考题。高考真题概念性强,考查深入,角度灵活,非常值得同学们深入钻研;其次,可以选那些考查重要知识点,或者在方法技巧上有代表性的题目。对这些题目的反复思考和演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熟悉题型的多样性和训练的有效性。做题时,要注重理解,强调方法。高考《考试大纲》提出,把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具体而言,对考生能力的考核体现在五个方面: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重点考查的五项能力中,理解能力首当其冲。在第一轮系统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对基本方法的归纳。如:质点模型、功的概念,带电粒子磁偏转的圆心位置、偏转角、回转半径的确定等基本方法。由现象、概念和规律组成的物理知识体系,好比一棵大树,有主干,有分支,有叶子。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点时,考生要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物理学科以力学、电学为核心,形成力、电、光等大板块的知识链,虽然内容多,但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规律性强,只要方法得当,可以在复习阶段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要认真分析题意,挖掘隐含条件弄清物理过程,严格解题规范化要求,加强表述能力及论证能力的训练。

熟练技能,动手实践。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灵魂,因为物理是以实验作为根基的学科。近几年试题一直都十分突出和强调实验的地位,建议考生重视高中阶段已做过的实验。对“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考生应做到: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记录数据,会解释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实验复习内容包括:仪器使用的一般知识和调零问题,如游标卡尺是否估读,秒表的读数和位数;测量和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伏安法-系统误差(半偏法测电流表电阻);数据处理能力,如坐标图,准确数值对应准确坐标,间接测量的物理知识;从测量出发,理解实验装置、过程。

(二)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多方搜寻高考信息

1、在复习初,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重点研究了省教育厅为新教材编写的考试大纲以及近三年省高考试题;当13年省高考考试大纲下发以后,我们又及时的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同时还深入研究了省调研考试试卷、各地市的诊断性考试题。在这样不断研究过程中为我们明确了备考方向,真正体会到高考如何考,怎么考。从而体会考试说明的作用,为不断完善复习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2、我们与几所外地重点中学都有很好的联系,高考信息互通有无,仿真试题资源共享,从他们那儿能及时掌握一些高考信息,对我们的复习起到必要的完善和补充。

(三)遵循教材教育规律,制定可行教学措施、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经过优生学习经验介绍会,进步大的学生谈体会,物理特长生谈学法,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使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更新教育观念,应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备考效率 当前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低、累、缺、死”,低即为教学效率低,低效耗时;累即为学生累和老师累,学生整天忙于做题,老师整天忙于备课;缺即为学生缺少学习的潜能,缺少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死即为学生死记定义、定理、公式、题型等,不会灵活应用。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满堂灌、注入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主动学习的时间,从而造成了学习兴趣下降,动力不足,学的浅,理解的不深,知识和能力得不到拓展。为此,我们高三物理组在复习备考中坚决以目标引领、自主探究、合作解疑、精讲点拨、拓展应用、训练巩固为方法教学。让学生先做,教师后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样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自己思考的空间,自学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理解的难点、疑点、模糊点和盲点,通过学案导学,采用诱导、点拨、互学,真正做到了精讲精练,达到预期的备考效果。、深钻细研《考试说明》和近几年高考试题

我们在每单元教学之前把这一单元的考点要求,结合教材例题、习题、高考试题逐一排查,使每一位教师做到备考目标明确,少走弯路。真正做到了依据高考选题,用好教材,体现教材是高考命题载体的功能。、强化集体备课,落实教学常规

个人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备考质量的关键,因此,我校制定了‘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这一策略。具体做法: ⑴时间上坚持周三上午第二、三节课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全体备课组成员一起教研。第一节听教研课(每周一名教师负责上示范课),第二节研讨,中心任务是统一教学进度,解决上周教学中的遗留问题,谈个人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研讨考试的内容与外延,共商共讨,集思广益,变个人智慧为集体优势。⑵方法上,实行备课组长组织下的教师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重点是:备考点,考试说明的要求,备疑点,备重难点,备高考的热点,盲点,备典型例题的启发点拨过程,变式训练等。最后做到目标统一,深度统一,材料统一。

通过集体备课制度使我校物理教学真正做到了“统一授课计划,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检测、月考和反馈讲评。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正是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对我校物理成绩的取得,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5、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上好三种模式课

(1)复习课我们紧扣考试说明,狠抓基础,注意能力培养。体现:全、细、严、活、实的复习特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题目化。教材体系逻辑化,概念、定理过程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思想方法的自然化。

(2)习题课做到规律应用有思路,例题讲解做示范,巩固练习有针对性,问题类型有总结,明确做题训练是手段,提高能力是目的。所以必须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3)试卷讲评课

试卷讲评是使学生巩固和再提高的重要手段,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坚持做到有考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有纠必补。

6、促优扩面,搞好“双生”工程。“尖子生”和“希望临线生”是我们力促的两大阵地。对于优等生(重点大学希望生),有望冲击名牌大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两个班8班和9班。两班各科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强化名牌意识,拓展知识层面,提高认知深度。另一方面,六科老师每人分得三名尖子生,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谈话,做心理辅导,鼓舞斗志。对于班内“希望临线生”有望考上本科的学生(这是我们全体老师工作的重点),本着“促人成才、成好才“的原则,每班选出20名左右学生,六科老师每人分得两三名希望生,一方面,老师对他们的作业要面批面改;另一方面,老师与结对学生每周至少要有一次面对面的交流,疏通心里障碍,鼓舞学习斗志。老师与学生的谈话,要有记录,每周级部都有检查,而且要纳入学期末对老师的综合评价。

7、抓牢学生的常规检查和落实。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检查⑴学生错题本的整理情况;⑵作业的完成情况;⑶知识点的落实情况

通过检查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提高授课实效性。了解学生对基本规律和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并能提高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总之,新课改教材在变化,高考试题也在推陈出新,但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和思路不会变,它们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让每一位学生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每一位教师在进行知识复习时应作好总体设计,做到复习过程“散”而复习结果“整”。

我们始终相信 “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的高考策略。我们以扎实、精细、有针对性、有创造性为原则,切实提高备考质量。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粗浅做法,不对和不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高三语文复习方法及经验 篇5

1.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

2.回归课本。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尤其是容易得分的背诵默写部分。

3.背诵名篇名句整理高考在即,熟练掌握以上高三语文的复习计划要求和方面,经常对照高三语文的复习计划做好高考语文复习工作的总结,是你考成优异的高考成绩的必备因素。

4.做真题。最后阶段,大家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5.看纠错本。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二.高三语文怎么备考

一、基础知识积累期(一个月)

在这一时期,我复习语文的主要方向就是基础知识。或许大家会问:语文有什么基础知识啊,不就是几个字的读音,几篇文言文背诵,还有一些诗句的默写吗?难道这也需要花时间去复习吗?在我看来,恰恰是这些最不起眼的基础知识,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所以,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文言文 篇章,一定要集中起来复习,而且不要对自己过于自信,背诵过后要默写,默写完之后一定要记得对照课本检查。千万别嫌麻烦,有时候,就是我们不怎么注重的东西到头来成为我们成功的推动力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我希望大家沉下心来,认真去做。

二、专项突破期(三个月)

这一时期,我开始主攻考试的各个专题,比如语音、成语、病句、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整个备考过程中复习压力比较大的一个时期。我的做法是选择了一本比较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按专题分类的)开始了针对性的训练。每个专题的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自己哪些地方薄弱,就应该在那些地方多花时间,多下功夫。

三、冲刺补充期(三个月)

这一时期,我们就到了冲刺阶段,在经历了基础知识积累和专项训练之后,我们便可以开始高考真题的训练了,我是坚持每两天做一套高考真题(包括作文)。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参考答案的重要性。在做完一份高考试卷后,我们要养成一个对答案的习惯,而且着重关注自己出错的题目和一些在答题过程中表述不当的地方。想想自己在做题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是自己思维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四、总结反思期(一个月)

高三数学复习经验交流 篇6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教研室的领导给我们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借这个机会,我代表郑州47中2009届高三语文备课组,把我们在高三复习中的一些做法向各位老师、领导做一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研究考纲分析考题 明确方向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高考《考试说明》就是我们引导学生搞好复习,打赢高考这场硬仗的有力武器;就是我们把握高考语文命题方向、考查内容的金钥匙。

研究高考试题,既是对以往高考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也是对未来高考知识点的预测和探讨。从中我们可以总结高考命题的规律和趋势,把握高考知识点覆盖面,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复习应考方法,这无疑对高三复习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高三一开学,我们就印发了近两年的高考考纲和高考试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师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通过分析和解读,学生不只明白了高考考查的内容、范围,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了了高考和语文课本的关系,明白了高考和语文课堂的关系,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发现了语文学科复习任务的艰巨,同时,丢掉了“语文学不学无所谓”的错误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师生共同确立了“注重积累,夯实基础,精讲精练,提升能力,梳理探究,重点突破”的复习思路。

二、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勤读、多思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高考是对高中生学习知识的全面考查和验收,要想取得良好复习效果和考试成绩,就需要从基础开始,从点滴做起。于是我们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早读和辅导课时间,重点掌握六册课本中的字音、字形、成语、重要文学常识、名句默写、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基础知识,然后定时检测,检测题第一册由老师组织,之后几册让学生按照要求自己命题,册册过关,落到实处。

在学生读、背的同时,强调把“思考”贯穿其中,要求学生不能为掌握而掌握,背天书,背死书,要把读、背和思考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必须把思

考贯穿于读、背的全过程。

那么,思考什么呢?

1.字音、字形要探求如何提高识记效率。比如“名列前茅”的“茅”字,学生总是出错,如果能够探究根源,“茅”是说古代楚国行军时走在前面的军士均持茅草来当旗子。“茅草、茅草”当然得有“草”,这样分析之后,就再也不会丢掉“草”字头了。学生通过这样的思考、探究,就熟悉了形旁分析、以音记形、探索词源、以线串珠等掌握音、形、义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2.文言文要思考如何学以致用。比如看到一个实词的义项就联系学过的其它几个义项,看到一个虚词就回顾这个虚词其它几个意义和用法,思考特殊句式产生的原因,词类活用发生的条件等。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文言文的复习就不再感觉枯燥,学生的兴趣提升了,他们感觉头疼的文言翻译也不再畏惧了。

3.对所读的名句也要深入思考。司马迁说“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如果每一个名句都能理解它的内涵,思考它跟历史、跟现实生活的联系,那么,说话、写作的时候,就能够运用自如,恰到好处。

4.对于优美文段,要思考它的结构形式、修辞运用,甚至动手去模仿一下,让它能够真正成为自己的语言。这样,学生在说话、写作的时候,就能够信手拈来,灵活运用,达到“一石二鸟”的良好效果。

5.对所读优秀文章,要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蕴育其中的情感,文章的结构安排,精彩语句的特点,表现手法的运用。这样,学生不只读懂了文章,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阅读审美能力。如此天长日久,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见长了。

让学生把读书、背诵、思考结合起来,掌握了基础,积累了素材,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我们的一轮复习进行得扎实有效。

三、二轮复习专项过关把握技巧

第二轮复习,要进行专项训练,落实到每一个考点。要求学生做到“两熟悉、两掌握”。“两熟悉”即熟悉高考要求,熟悉高考规律;“两掌握”即掌握经典题型,掌握解题方法。

鉴于语文学科在高三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我们制定了“提高课堂效率、精讲精练、逐项过关”的策略。

精选练习材料,在题目的选用过程中既考虑知识点,又着眼于高考的能力点。习题尽量从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用,体现科学性、基本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的原则。争取通过教师的精选,使学生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让学生练习,遵循一个原则: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决不留在课下,能在今天解决的,决不拖到明天;讲解过的知识点,再及时练习反馈,不留尾巴。精讲突出两性:(1)辐射性,即不是单纯就题讲题,而是从一道题出发,改变设计方式,进行多角度变化,带出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2)指导性,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指导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如何建立正确模型,如何排除思维障碍。充分利用一道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总结,找出答题的突破点,提炼出这一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我们这样做,避免了陷入机械化拼命做题的误区,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积累、去思考总结,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四、薄弱环节常抓不懈重在技法

对学生来说,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写作这几部分是最头疼的。而这几部分的突破也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前面提到的读和思的结合,其实也就是在为这些题目奠定基础。

对于这两个内容,从接到这一届学生起,我们就给学生布臵了一个长期作业:隔天一首诗词赏析,一篇优秀文章阅读。古诗词阅读,要求学生理解大意,摸清情感,分析所用表现手法及作用。优秀文章,可以是中外的名篇散文,也可以是历届的高考优秀作文。要求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弄清主旨,分析所用表现手法及作用。这样让学生边读边思,既识记了不少的优美句子,积累了阅读方面的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专题复习阶段,在学生感性积累的基础上,重点讲析一些答题的步骤和技巧,配以适当的练习,争取多得几分。

作文方面,我们要求学生在高三阶段,也要坚持读书,关注时事,积累典型、新颖的素材,还由专人负责,选取一些优秀文章、优美片断、典型事例印发给学生,解决作文素材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影响学生得分最主要的因素是立意、行文结构、议论文中的叙例析例和语言表达等因素。另外还有开头结尾、过渡、点题扣题、文面等具体因素。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备课组制定了作文训练的主要思路:以立意训练为根本,解决

文章结构、议论文叙述分析、开头结尾、点题扣题、文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具体做法是以立意训练为经,以其他内容的专项训练为纬,采用“立意+专项”的模式。根据高考80%以上的学生选择写议论文的情况,专项训练以议论文为主。内容有审题立意、议论文的典型结构、围绕观点选择典型材料、叙述和分析论证材料、开头结尾、点题和扣题行文(修改作文)、优化作文的语言(修改升格)、拟题、打造作文的亮点等。在进行专项片断作文时,辅之以文面训练(贯穿高三作文的始终,内容包括书写的清晰工整、减少错别字等)。在引导学生写作时,我们还要求学生做到勤思考、慢动笔。一定要先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构思(包括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决不能盲目求快。花一定的时间构思看似慢,实则快,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另外,为了解决作文速度的问题,二摸之后,我们一周一次进行课堂限时综合作文训练,要求在40分钟内完成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快速改,及时反馈。学生反映,收益不小。

五、团结协作 梳理探究 博采众长

团结出力量,合作出智慧。备课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解题能力、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只有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分工协作,集中探究,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开学初,根据复习计划,每位老师分担一个专题,如李剑锋老师的文言文专题,张建涛、刘振永老师的现代文阅读专题,我的诗歌鉴赏专题等。每周一下午两节课时间为集体备课时间,一个人主讲。要求主讲人知识点梳理到位,例题选择典型,方法指点到位,并精选一份专题测试题。其他成员补充、修正,共同研讨,力争实用、有效。

(2)每个专项结束,全组老师通报各班情况,及时总结经

验及不足,及时调整下一步教学思路,力求人人过关。

(3)作文方面,每次作文之后,各班推荐优秀习1,复印后,张贴到教室后墙。这样不只做到了资源共享,更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激情。

我们学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博采众长,提高自我。荣幸的是,教研室的高老师、朱老师、王老师都曾先后来我校听课并与全组老师交流指导,使我们高三语文老师自身得到了进步

提高。高老师还为我们的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写作指导课,他有力的实据、精彩的分析、殷殷的教诲,让我们师生受益匪浅。在此,我谨代表我们47中全体语文老师对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以上是我们在过去一年复习备考中一些粗浅的做法,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不吝赐教。谢谢!

47中语文组郭巧云

如何进行高三数学复习 篇7

一、了解高考数学动态

从近年各地的数学高考试卷来看, 试题都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命制, 遵循“有助于高等院校分层选拔新生, 有助于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本着高考促进课程标准改革的命题思路, 突出“稳中求变, 变中出新, 新中见能”的命制理念。因此, 在数学复习中, 学生抓基础知识、注意细节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搞好三轮复习

高三数学复习不单单是知识回顾, 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全面、系统的整理, 要站在新的高度, 全面、系统、扎实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 形成知识网络。这就要求在高三一年中要注重三个轮次的复习, 做到各有侧重。

一轮复习要重视基础, 切实抓好“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 最基础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 最基本的方法是最有用的方法。在复习过程中, 要注意回归课本, 浓缩所学的知识, 进一步夯实基础, 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 提高解题速度, 缩短遗忘周期, 达到复习、巩固、提高的效果。一轮复习中的纠错意识也很重要, 目前有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往往做得不够, 平时的作业、练习等做完之后从不检查, 当完成任务, 仅仅追求解题数量。而作业一经批改后, 或者自己做的练习核对答案后才恍然大悟, 错的地方不是不会做、不懂, 而是不够仔细, 没有检查。下次再做, 然后再错。优秀学生的错误往往出现在脑子中, 同时又消灭在脑子中, 而一般学生的错误往往直接出现在本子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要让学生在一份试卷做完后, 不但知道哪些会做, 哪些不会做, 而且还要知道哪些能得分, 哪些会失分。只有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打牢基础知识。

二轮复习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将散乱的知识分类, 找一根主线将其串起来, 要做到突出主干知识应对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体中的线面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及新增加内容中的向量、概率统计、导数进行强化复习。其中,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 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贯串高中数学的始终。运用函数的观点, 可以从较高的角度去处理方程、不等式、数列、曲线与方程等问题。复习时要注意打破知识之间的界限, 加强各章节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

这一阶段可以尝试采用列表归纳法, 首先列一张总表, 即这门课一共讲了几章, 可以分为几大部分, 每个部分又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总表之后还可以分解成若干分表, 分表的内容可以以一大部分为一张表, 在总表中侧重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在分表中则需列出存在于每一节中的重难点, 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一个概念贯串数章的或者一章中数个互相关联的概念, 可在表格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 看到这张表, 就等于把整本书都融进去了。经过这样的整理和归纳, 一方面更加巩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方便学生“把握全局”。这一阶段的学习是重要而必不可少的。

三轮复习就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最主要的任务是查缺补漏。一方面, 学生仍然应该常常看看自己在第一阶段列出的概念表和第二阶段拟出的总表和分表, 促使自己对这些关键的重点内容保持一个深刻和清醒的印象;另一方面, 要做大量的模拟题, 从做题中积累经验, 发现问题。

同时要关注新颖解题方法, 这一阶段首先要提高正确率, 然后注意解题速度。解题时不要满足于会做, 更要注意解题后的反思, 从中悟出解题策略, 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三、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

合理安排每日时间, 最大效率地提高复习效果尤为重要, 因此除了要对高考复习的时间统筹安排外, 还要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 既要抓紧时间, 又该张弛有度, 这样才能以一个较好、较正常的心态去参加高考, 才能考好!

建议考生这样安排每天的时间: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 对一般人来说, 疲劳已消除, 头脑最清醒, 体力亦充沛, 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 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 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 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 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 养精蓄锐, 以利再战。最好休息, 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 试验表明, 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 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高三数学总复习策略 篇8

认真研究考纲,确定复习方向

笔者通过多年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发现,真正的高考信息,来自对考纲、高考题、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教师要分析、体会高考题是如何体现考纲要求的。同时,高考题也是课本上例题、习题的类似题或变式题。如果考纲变化了,教师要明确其变在哪里,稳在何处,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考纲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复习中知识点难度的控制,要通过具体的题目来体现。所以,题目的选取能否既符合考试的要求和趋势,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对教师教学经验与水平和对考纲把握程度的反映。

研究好考纲,就能把握好复习的尺度,掌握好题目的难度和类型,从而避免复习的盲目性,不做无用功;就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教师必需通过对教材、高考题的研究,紧贴考纲,驾驭教材、高考题,制定好三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复习计划。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复习效果

首先,备课要充分、有计划,上课要有效率。备课时,教师对每个章节内容的取舍、重点难点的把握、题型的选择、方法的选取、题量的控制、测试题难度都要反复斟酌,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复习的进度。如解题训练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在分析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案:课堂例题应以中档综合题为重点,少选难题,重视讲解,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注重方法规律的概括总结,同时还要兼顾学生训练的度和量。上课要变传统的“讲——练——讲”为“练——讲——练”,题目要由易到难,分层次设计,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又如,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题目评点,能强化学生的思维形成:

(1)评点题目解答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讲一题多解,要先讲最基本的方法,再讲方法的演变,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最佳方法,但一题多解不能因为过多地追求解题技巧而冲淡学生对基本解法的掌握。

(2)评点题目解答的合理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针对有的学生解题时,不注意审题或审题不清,缺乏周密的和深入的思考,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解答的合理性作点评,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深化学生的思维。

(3)评点题目解答的科学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对于有些题,特别是应用性的题目,通过引导学生判断答案是否合理,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评点题目结论的应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的数学题的结论应用广泛,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应用功能,就能让学生敏锐地抓住某些数学题的本质,从多种方案中快速优选,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5)评点题目的多变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不应满足于就题论题、讲完了事,要通过典型题的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点评,达到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培养其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其次,注意三轮复习的侧重点和衔接。第一轮复习是基础,要兼顾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原则。第二轮复习是对第一轮复习的巩固、强化、综合,又是学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过程。第三轮复习则是查漏补缺,模拟训练,调节学生心理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当然,三轮复习不是独立的,第二轮复习中要适当带有章节练习,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的指导和方法的总结。第三轮复习中还要穿插章节或专题训练。

注重信息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信息反馈包括课上信息反馈、课后信息反馈、测试后信息反馈。教师在课堂要根据学生反应、课堂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课后要根据下班辅导、学生作文、学生疑问、师生交流等情况调整以后的教学。每次测试后,可先让学生自己改错、自己分析试卷,每道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可用哪些方法解题,你的方法优点在哪里,不足之处是什么,分析错题原因,搞清是知识理解、计算错误,还是方法选择上的失误。然后教师再来讲评,帮助学生分析总结,从而积累考试经验,尽量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知识原因、策略原因、逻辑原因、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调整自己的教学,效果更佳。

了解易犯错误,防止问题出现

教师要对每轮复习中经常出现的几类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进而提前预防和及时发现问题。

第一轮复习中常出现的问题有:(1)复习无计划、效率低。原因是重点把握不准,详略不当;教材把握不准,复习偏难或偏易。(2)复习不扎实,漏洞多。原因是起点过高,难题耗时过多,忽视基础;速度过快,学生掌握不牢,知识出现漏洞;要求过松,抓而不紧,基础不牢。(3)解题不少,能力不高。原因是以题论题,缺少总结、归纳、推广;题目无序、无梯度、没有归类、重复。

第二轮复习中常出现的问题有:(1)机械重复第一轮复习。(2)单纯就题做题、就题论题。(3)起点过高、难题过多。(4)学生成绩的提高出现停滞。在第一轮对试题的大量练习后,第二轮复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出现学生成绩停滞不前的现象,这是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危险信号。解决的措施有:组织会诊,寻找病因;重新研究学生;重新备课、重新设计习题;组织高质量的讲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第三轮复习中常出现的问题有:过多地做练习,以练代讲:进行不坚守课堂、不备课、不研究的“放养式”复习;考前辅导简单,考试技巧辅导不够,考试心理辅导不重视;没有继续着力解决学生成绩停滞的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三厂

上一篇:运营部实习总结下一篇:财政专户资金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