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2025-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精选12篇)

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篇1

一、目标总体描述

对英语学习有拼读的爱好。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1条颜色、连线)。能用简单的英语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书写字母、单词。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完成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二、分类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语音:

1.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2.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3.了解单词有重音;

4.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5.初步了解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词汇:

1. 2. 语法:

1. 功能:

了解介绍家庭成员及亲戚、描述动物、询问别人的喜好以及物品的归属课文:能理解课文,知道课文中的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基本表演课文。

(二)技能目标 听: 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

2.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 学习有关书籍、数字、家庭成员、水果、动物、衣服等话了解单词由字母构成的; 题范围的约62个词语(含“三会”、“四会”及习惯用语); 1.能在图片、图像、手挚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对话和小故事; 3.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4.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说: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4.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5.能够根据表演、示范猜测意思、说词语和简单的句子; 6.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成短句;

7.能在教师的帮助,根据图片、提示讲述简单的故事。读: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简单的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在图片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4.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对话或故事,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5.能正确朗读所学对话或故事; 写:

1. 能正确书写字母、单词,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3.能根据提示(图片、实物)完成句子,如简短的档题或简单的描述。玩演唱游: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对话,小故事或童话剧; 3.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8首

(三)情感态度

1. 2. 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戏、看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3. 喜爱上英语课。

(四)学习策略

1. 2. 3. 4. 5. 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五)文化意识

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篇2

本单元以讨论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情而展开学习, 在不断深入讨论过程中又学习了表示同意和不同意的表达方法以及由情态动词should构成的被动语态。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开口讲英语的自信心, 第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创设与本课话题相关的情景, 如谈论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校规、家规等。围绕着教学目标, 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辩论一些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在使用所学目标语言进行辩论时, 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想法, 同时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规章制度, 对周围世界进行比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中学过关于规章制度的讨论, 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hat should I do?”中学过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本单元谈论的是学生非常熟悉又和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话题——家规、校规及其他规章制度,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 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 掌握“be (not) allowed to d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谈论各种规章制度, 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家规、校规进行修改, 并为一些组织机构制定新的规章, 体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新课程理念。

(二) 学生情况分析

笔者教学的对象是初三学生 (以中等生为主) , 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所以对英语学习的模仿力很强, 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自信, 害怕表现, 但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有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有一些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 对完成某些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可采取小组奖励的办法,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 鼓励小组中的优秀成员主动帮助困难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语言知识目标

1. 掌握语言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 学会表达 agree 和 disagree。

2. 对目标语言的听力训练。

(二)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了解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 正确看待“家规”“班规”“校规”等, 并能认真遵守;理解父母、教师的合理建议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1. 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get earspierced

(二) 教学难点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步骤 1:导入 (5 分钟)

T: An exchange student comes to our classtoday. He wants to know some rules about ourschool.

通过投影展示以下活动名称, 学生以四人一组活动, 各自谈论在学校里能做哪些, 不能做哪些。

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our school?

We should sweep the floor every day.

We should not arrive school late.

We should not take mobile phones .

……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lackboard, fightw it hothers , arrive school late , take mobil ephones等等。

多媒体呈现表格, 小组讨论填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新知。

( 二 ) 步骤 2:呈现 (25 分钟)

1.Introduce the new structure: allow sb. to dosth. / don’t allow sb. to do sth.

多媒体呈现 :

Teachers allow us to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Teachers don’t allow us to eat in the classroom.

2. 小组活动:

全班50人分成12组, 每组4人

游戏规则:

(1) 用纸片做成12个签, (其中有2个签画有小红旗) , 由组长抽签, 抽到带有小红旗的签的两个组进行比赛。

(2) 第一轮用am/is/are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比赛小组每人2次机会, 但是不能重复出现句子, 否则为失败。第二轮用am/is/are not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规则同第一轮。获胜小组会得到一面红旗并在全班中挥舞以示胜利。

(3) 在重新抽签 (不含已参加过的小组) , 规则同2.

参考短语:sweep the floor, fight with others,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eat in class, take mobilephones等, 可以自己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由熟悉的结构引入新的结构, 并采用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熟练短语和句子结构, 达到开口说的目的, 有助于学生理解下一环节, 从而使新授课的内容达到高潮。

3. 被动语态:

(1) 定义 : 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

(2) 构成 : 助动词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助动词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

(3) 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情态动词+ 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4) 用法:当我们不知道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没有必要指出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只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 要用被动语态。

4.复习过去分词的构成 :

(1) 规则变化

watch---watched practice---practiced

study---studied stop---stopped

(2)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

am/is /are---been have/has---had

write---written do---done go---gone

5. 教学1a

(1) 教师明确任务要求, 给出一定的指导。强调重点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让—位学 生大声朗 读1a中的句子。 确定学生理解了每个句子之后,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agree or disagree。

(3) 在学生掌握了结构be allowed to的基础上, 进—步介绍带有主观态度的新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告诉学生这—结构增加了情感态度, 表示应该被允许和不应该被允许。

(4) 学生完成1a之后, 让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agree or disagree. Why?

6. 投影展示练习

我会做: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抢答做4个转换句子, 将allow sb.to do变成be allowed to do并用投影展示答案。

1.They should allow us to have part-time job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e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spend time with their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teacher should allow Anna to finish thepic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ents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We should be allowed to have part-time jobs.

2.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spend timewith their friends.

3. Anna should be allowed to finish the picture.

4.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la中的句子, 投影展示练习这个环节巩固了学生allow的用法。

7. 教学 Section A - lb, 2a, 2b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Section A - 1b, 2a , 2b进行听力练习。

(1) 认识新词汇:teenager, earring, get their earpierced, do homework with friends

do part-time jobs, too wild / young / silly …, not serious / calm / old…enough

(2) 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要求, 并且给出—定的指导。

(3) 让学生朗读其中的句子, 问题。

(4) 播放录音, 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听录音能提高学生听的质量和信心。

8. 练习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The telephone _____ (invent) by Bell in 1876.

The trees may _____ (plant) in spring.

Teenagers should not _____ (allow) to drive.

English _____ (speak) in Canada.

Math must _____ (study) well.

答案:

was invented , be planted , be allowed , is spoken, be studied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被动语态。

(三) 步骤 3:巩固和拓展

1. 学生列出青少年应该被允许做的和不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 列表之后进行 free talk。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重点结合Section A -1c和Section A - 2c的内容进行小组活动, 以便能更自然, 更正确地使用所学的语言。

通过投影展示语言结构和交际中要用到的词组: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 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情境, 真实而富有趣味,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巩固了本课的新知。

(四) 步骤 4. 小结

1. 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内容复习Grammar Focus.

2. 总结并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重点知识。

(五) 步骤 5:作业

1. 用结构 be (not) allowed to do 列出课堂上介绍的—些事情;

2. 用 should, must, may 等情态动词各写出 5 个被动语态的句子。

(六) 步骤 6:板书设计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本节课通过展示练习, 巩固与拓展这两个环节, 如果全班80℅的学生能够按要求学习或完成句子, 那么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课的教学难点即得到突破。这是评价本课是否成功的更重要的标准。

(二) 评价方法

小组活动汇报, 基本全体学生都能说出一个正确的句子即可符合标准;

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篇3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

H319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

教育生态学概念首先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g))于1976年提出,倡导将教育放置于周围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中,研究其同各种生态因子(限制因子、非限制因子)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与机理。以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多元化的体系,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

兼目的性的教育生态系统,其生态功能有内外之分。内在表现为育才,外在表现具有社会性,即:培养个人对文化的认知、完成社会化、形成健康的价值观等。教育的生态平衡是教育生态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把握平衡规律,从根本上认清其存在问题的实质,以达到教育生态的平衡发展。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及要求概述

公共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须适应时代需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用英语尤其是听说能力为重,从而实现语言首要的沟通功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兼以提高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挖掘自身的兴趣和无需提醒的自觉的能力(学习力),以适应未来踏入职场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自身的考验。

时代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国际化的增强,所有良好的沟通、信息的传递以语言的交流为先,这为公共英语提出了时代背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和应用技能,将这门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有效地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是教学的目标。因此,各院校应本着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职业需求和发展,而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达到学以致用,突出技能训练的目的。

三、教育生态学下教学目标及要求涉及层面

为什么花大量时间学习英语?语言的功能是什么?有种论调在相当多的人群存在,即认为是学习一大堆单词和语法规则,单词越长、语法规则掌握越多越有成就感。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语言是用来交换思想,进行交流的。因此,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就是要尽可能多地操练说出它来。毛主席说,反复操练是非常必要的,你越多地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它们就变得越自然。这种理念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中得以很好的体现,即强调以听说为基石,在职场环境下培养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

教学要求中针对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的不同要求分较高、一般、基础三个大层面,就听、说、读、写、译五个角度加以说明。强调学生无论在单词、词组还是语法方面都应掌握并能将其运用于口头、职场交际。对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简单对话达到基本听懂,并能有效交流的水平。具有对一般题材和与职业相关的英文资料基本读懂且理解正确的阅读能力。写作方面,要求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及简短应用文。具有正确理解一般性题材文字与业务材料、以恰当格式译成汉语且译文达意的翻译能力。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较目标及要求尚有差距。目标所强调的交际能力为当前学生最薄弱的方面。

四、教育生态学下教学目标及要求与现实的差距

1.生态客体

(1) 社会环境即教育模式的问题

高职公共英语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院校专业课设置日趋成熟,而公共英语课程的安排在实用、针对性方面则存较大差距。以精读课本为主,重阅读书面英语,轻语言的实际应用技能,尤其是听说技能。将大量课时用于纯知识的讲授,学生的能动性得不到很好发挥,课堂气氛整体较沉闷。将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忽略语言学习是持续的过程,其最主要的功能是沟通、交流,即听说能力。而现有的英语考试几乎不涉及说的环节,听力占考试的比例也偏低。长此以往,造成学生既搞不懂本专业的英文资料,哑巴英语的尴尬更令其无法用英语在未来职场环境中有效沟通。

(2) 规范环境即教学内容的问题

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是教学目标,而英语教材内容人文性文章比重较大,内容偏陈旧;与实际接轨的内容涵盖不足,忽略了学生作为年轻人追新求异的特点,对新奇事物的渴望。重单方面的知识教授,课文冗长,课后练习偏多,一定程度误导了学生依赖教材、依赖老师的导向。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课堂参与性不强,兴趣不高。精读教材与听说教材分立,之间缺乏连贯性。听说课程课时偏少,学生大量时间用于阅读,说的技能得不到锻炼,听的能力与教学目标相距尚远。英语的应用性难以体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结束,学英语的过程亦告结束。

(3) 学校环境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很多课堂呈现的还是黑板、教材、教师和学生的原始状态。落后的教学设施难以满足当前办出特色教学的要求,教师可利用教学资源匮乏,制约了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提高。

高职院校中,对学生课程的考评一般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而以书面能力为主的考试,其自身存在一定缺陷,即注重英语的读写能力,忽视语言作为沟通、交流方式最主要的应用技能,即听说技能得不到充分体现。这种评价方式一定程度地误导了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的理解,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做题、概念分析,为了考试,与教学目标及要求产生极大差距。

2. 生态主体

(1) 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伴随扩招的进行,学生人数激增,大班授课令本就任务繁重的公共英语教师更超负荷工作。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齊,融精读、听力、文化意识等全方面、多角度授课内容兼顾,几个教材备课于一身,除授课外科研课题任务的要求,使教师难有机会与精力接受进修、培训。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以巩固知识而非学习创造性新知识为主,忽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不能将其独立思考有机地融入课堂,从而制约其综合能力的提高。

(2) 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的美丽来自于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学习的道路是漫长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唯有心怀兴趣,才能享受过程,学会耐心地等待成果的到来。而宽泛的入学门槛,令高职院校学生入学英语基础普遍偏低,长期中学英语教学重书面阅读、语法概念分析,轻听说能力培养的不良习惯根深蒂固,以考试为杠杆的教学模式的导向,都极大程度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造成障碍。

五、如何达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教育生态平衡

1.生态客体

(1)社会环境的改变即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

教学中改变以精读为主,重阅读书面英语,轻语言的实际应用技能的模式。增加听说技能的培养。以学生未来就业为导向,遵循实用、够用原则,设立系统的情景口语内容。笔者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融入情景口语内容。从基本沟通、出行、就餐、购物、态度观点、心情、校园情境、爱情、在图书馆、聊天、工作情境、出游、医疗、享受公共服务等相关情境使学生练习生活场景口语。通过日常生动的对话发挥语言实际应用,即说、沟通的功能,让学生感到英语的学习内容贴近生活,亲切、实用。

(2)规范环境的改变即调整教学内容

选用专业性、实用性强的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良好导向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增加多种生动、有趣的环节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改变旧有的教师单纯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状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充分利用英语作为语言类课程包涵的多角度知识面,推荐学生接触优秀的英语影视剧,从而全方位感受影视这门综合性艺术的魅力。针对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层群体喜爱接触新事物的特点,鼓励其多收听英语电台广播,欣赏英文歌曲。提高听说环节的比重,采取情景对话的方式鼓励学生从简单的句子入手,循序渐进张开嘴练习,以增强其说英语的信心,达到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与学生有效地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尴尬状况。根据教学课时量分阶段由短到长、由浅入深,系统地扩充英语名家名篇赏析环节。让学生于字里行间体味经典,体味经过岁月磨砺而沉淀下来、经过时间检验而留存下来的作品的魅力。从点滴做起,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流连经典、陶醉经典,提高其人文素养。

(3)改善学校环境

高职院校需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一个相对较封闭的小生态环境。先进精良的语音设备,良好的教室环境,无疑会为学习英语创造高质量的外部硬件条件,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教学本身是个教书育人的过程,剔除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重书面、轻应用,尤其是轻听说能力的考核模式。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学生体系,既注重教学结果,又注重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体系中实际应用能力占相当比重的杠杆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重视听说即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

2.生态主体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将班级规模调控在课堂生态环境与生态因子适度的范围,减小扩招引起的班级人数过多造成对教育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学历层次,将课时量和教学任务调控在适宜的范围。增加教师的培训、进修机会,开拓其专业领域视野和知识面,提升其教学素养与科研能力。

(2)调整、改善学生群体的学习状态

当前科技的发展惠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需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状态分层教学,使其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最大程度地提升英语水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取开放性的生态系统,拓展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途径,学以致用。增加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锻炼机会,提高其听说技能,为将来迈入职场储备充分的英语知识能量。

六、结论

遵循教育生态学倡导的人与环境和谐、平衡状态的理念,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改善学校环境等生态客体因素。解决教育生态体系生态主体因素面临的诸多问题,变生态失衡的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以其达到教育的生态平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力,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4]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00年)[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黃远振,陈维振. 课堂生态的内涵及研究取向[J].北京:教育科学研究,2008(10).

三年级寒假作业设计及要求 篇4

亲爱的同学们:

时间就像一支离弦的箭,我们刚刚告别紧张的复习考试,就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这漫长的两个月寒期你将怎样度过呢?你计划好了吗?老师希望你们既要痛痛快快地玩,又要踏踏实实地学习,把握住宝贵的美好时光,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

请你张开双臂去拥抱这个快乐寒假吧!

一、语文考试成绩在92分以上包括92分的同学,作业如下:

1、完成学校配发的《快乐寒假》练习册,要求做到书写认真、填写准确。

2、准备1本作文书,每天读背作文一篇。准备1—2本课外书(如:名人故事、趣味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益智书目),自行阅读,来开阔自己的视野。

3、在A4的白纸上完成质量较高的美术作品15副。

4、根据个人情况,在(大的)田字本或钢笔书法练习本上完成硬笔书法练习作业30篇。描红练习作业20篇。

二、语文考试成绩在80—91分的同学,作业如下:

1、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共有12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语文天地中的1、2题每个5遍,抄写在作业本上。全书共有9首古诗,每首3遍,抄写背会。

2、上册《优百分》中所夹绿色词卡中的“成语荟萃”每个5遍。

3、借三年级下册的语文书,所有课文均抄写一遍,包括语文天地中的阅读课文。抄时,标清序号、写清课题。

4、在钢笔书法练习本上完成书法作业20篇。描红练习20篇。

三、语文考试成绩在60—79分的同学,作业如下:

1、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每课的生字一个5遍,带上拼音,并且要标清课题。

2、上册《优百分》中所夹绿色词卡中的“成语荟萃”每个5遍。

3、上册语文课本中每个语文天地中的名人名句、四字词语或成语每个5遍。

4、全书共9首古诗,每首3遍。

5、上册语文课本后面的“写字表”中的所有生字,每个字组1个词,再造一个句子。(形式如:将(将来)将来我要当一名海军战士。)

6、借下册语文课本,所有课文均抄写一遍,包括语文天地中的阅读课文。抄时,标清序号、写清课题。

四、语文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的同学,作业如下: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每天一遍。要写在专门的拼音本上。

2、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每课的生字一个5遍,带上拼音,并且要标清课题。

3、上册《优百分》中所夹绿色词卡中的“词语”和“成语荟萃”每个各5遍。

4、上册语文练习册中,所有“看拼音写词语”和“形近字组词”抄写在作业本上,抄清题目,书写要认真。

5、上册字词句篇上的多音字、近反义词每个3遍。

6、上册语文课本后面的“写字表”中的所有生字,每个字组1个词,再造一个句子。(形式如:将(将来)将来我要当一名海军战士。)

7、软笔书法练习(描红)20篇。

数学寒假作业及假期安排

亲爱的同学们:

一年一度的寒假即将来临,我们在品尝收获的喜悦之时,也不能忘记利用这个假期看看课外书籍,完成寒假作业,锻炼身体,„„在这里,老师预祝你们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假期安排如下:

考试成绩在92分以上包括92分的同学,作业如下:

1、完成书面《快乐寒假》 ;

2、认真填写一份配套数学试卷。考试成绩在80—91分的同学,作业如下:

1、完成书面《快乐寒假》 ;

2、认真填写一份配套数学试卷;

3、完成数学课本上的总复习;

4、每天5道解决问题。

考试成绩在60—79分的同学,作业如下:

1、完成书面《快乐寒假》 ;

2、认真填写一份配套数学试卷;

3、完成数学课本上的总复习及书上的八个练习;

4、每天5道解决问题;每天10道口算;10道竖式计算。

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的同学,作业如下:

1、完成书面《快乐寒假》 ;

2、认真填写一份配套数学试卷;

3、完成数学课本上的总复习及书上的八个练习;

4、每天10道解决问题,每天20道口算,20道竖式计算。

5、预习三年级下册数学内容。

注意:作业按日期完成,每天的作业必须有日期。

最后,祝同学们寒假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祝各位家长及同学们春节愉快,阖家欢乐,身体健康!

家长和学生注意:假期里请督促您的孩子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开校时请带着孩子、作业单及各项作业、通知单前来报到。如果您孩子的假期作业没有如数完成下学期开校不予报名!

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篇5

知道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会使用电流表(独立完成);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画出电路图中的电流方向;通过阅读“说明书”认识电流表;通过电流表测电流来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以及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跟支路的电流的关系。

在电流关系的探究中,增强实践意识,体会寻求规律的重要性。

7.3探究电路中的电压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了解常见的电压,会使用电压表(独立完成);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对照实物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认识并学会使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关注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体会从实验中发现规律和用实验检验规律的重要性。

7.4电阻 滑动变阻器

知道导体有电阻,知道电阻的单位。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独立完成);了解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性质、长度、粗细有关。

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结合实物阅读“滑动变阻器使用说明书”(认识滑动变阻器);实际操作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增强实践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7.5探究欧姆定律

通过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1)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会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4)理解欧姆定律,会进行简单计算;

(5)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物理实验的方法;

(6)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在探究活动中的协作精神。

7.6欧姆定律的应用

理解欧姆定律并进行简单计算;大致了解“伏安法测电阻”(不是必学);大致了解“短路的危害”(不是必学)。

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通过电路计算分析“短路有什么危害”。积极参加实验和分析,有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年级语文下教学目标.doc 篇6

三年级(2)班白鸽

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坏境,为保

护家乡坏境出煤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

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留心观察 善

于思考 有所发现和创造力。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

字,用毛笔仿影.3.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200字是识字量的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

生多看课外书积累词语。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

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

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

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

察所得。

14、这个学期,根据班级情况,计划期末成绩人平分达到72分,及格率90%,优秀率50%。

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

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

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篇7

一、激发学生学习意识, 点燃学生能动学习“火焰”

“积极情感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垫脚石和助推剂.”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 要成为“知识能力的传授者”, 学生内在情感的“激励者”, 善于对教材内容“二次加工”, 设置出贴近学生能力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问题情境, 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学生思想活动的实际过程中, 实现学习积极情感的有效激发和良好培养.

如, 在进行“等比数列”教学时, 教师可以设置“某人为了观看2008年奥运会, 从2001年起, 每年5月10日到银行存入a元定期储蓄, 若年利率为p且保持不变, 并约定每年到期存款均自动转为新的一年定期, 到2008年将所有的存款及利息全部取回, 则可取回的钱的总数 (元) 为多少元?”问题情境,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凸显数学问题功能,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水平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知识教学的组成部分, 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更是展示数学知识特点, 实现有效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法宝”.教学实践, 任何数学知识点内容以及数学章节知识体系之间的密切关系, 都能够通过“数学问题”这一介质进行显著、生动的展示.因此, 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提出的要求, 就要在教学活动中, 根据目标要求, 设置具有递进性的数学问题, 开展层层推进的数学问题解答活动, 从而使学生在开展问题探究和思考分析活动中, 实现探究实践、思维创新等方面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发展.

例1 设a、b不共线, 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解的情况是 ( )

(A) 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B) 至多只有一个实数解

(C) 至多有两个实数解

(D) 可能有无数个实数解

答案:由题意得:-c=ax2+bx, 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有且仅有一对实数λ和μ, 使-c=λa+μb.故λ=x2, 且μ=x, 所以λ=μ2, 故原方程至多有一个实数解.在此题解答活动中,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问题解答活动,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对问题条件及内涵等内容进行探究思考, 找寻出问题解答的有效方法, 从而将此问题进行有效解答, 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三、紧扣主体学习差异, 促进学生学习效能进步

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 高中数学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教学理念, 将整体学生能力的发展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尺, 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充足和丰富的学习时机, 实现不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同步提升和同步发展.

如, 在 “平面向量”知识教学时, 教师就可采用分层教学法, 设置“有一两岸平行的河流, 水速为1, 速度为undefined的小船要从河的一边驶向对岸, 为使所行路程最短, 小船应朝方向行驶.”、“已知向量undefined, 求向量b, 使|b|=2|a|, 并且a与b的夹角为π/3.”、“已知平面上3个向量a, b, c的模均为1, 它们相互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1) 求证: (a-b) ⊥c; (2) 若|ka+b+c|>1, (k∈R) , 求k的取值范围.”等三类不同层次的问题, 面向不同类型学生, 让他们进行解题探究活动, 使不同类型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和发展, 为全体学生获得整体进步奠定坚实的条件基础.

三年级品社上册教学目标(精选) 篇8

1.我的家庭

学习目标:

1.了解家庭的构成,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2.了解父母的工作、兴趣爱好,体会父母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

3.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幸福的家庭(第一课时 幸福的家庭生活)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和睦的重要,体会家庭中的亲情。

2.知道家庭成员之间要讲究民主,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2.幸福的家庭(第二课时 邻里一家亲)

学习目标:

1.了解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2.知道自己在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3.我成长的故事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中的亲情。

2.体会凡事做计划的重要性和好处,养成做计划的习惯。3.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我会做的事情

学习目标:

1.通过设计作息时间表,安排自己 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2.做到关心家庭生活,愿意承担家务,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要孝敬父母长辈,并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4.通过设计家庭小档案,培养我们初步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单元 可爱的学校

1.熟悉的学校(第一课时 说说、画画我们的学校)学习目标:

1.熟悉校园环境,认识校园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设施,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2.了解平面图的有关知识。

3.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想像力。

4.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的意识。

1.熟悉的学校(第二课时 找找学校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的意识。

2.在学校工作的人

学习目标:

1.结合自己的学校,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学校的工作人员及其职责。

2.通过观察、体验、采访等方式,学会学习。3.懂得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3.学校周围探秘

学习目标:

1.在生活中,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乐于探究的求知欲望。2.学习有计划地安排活动,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3.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简单的绘图能力,学习画平面图和路线图。5.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

第三单元

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

1.在邮局工作的人 学习目标:

1.了解邮局开展的主要业务及寄信的简单常识。2.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邮政工作人员、尊重他们的劳动的情感。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习惯。3.尊重并感谢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我能为大家做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哪些是自己现在力所能及的事。2.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一次卖报的体验

学习目标:

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篇9

南通市实验小学 褚嘉耘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篇课文,背诵《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古诗两首》。

2.能认识常用汉字52个,其中35个字会写。正确认读假、似两个多音字。3.能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词语、理解词语。

4.能联系整个语句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体会语句中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5.在优秀诗文的诵读中,能注意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的大意。6.能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有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篇10

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交流对庐山云雾的整体感受, 然后直奔中心, 揭示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大特点, 并融合“庐、姿、幻”三个生字的教学。

【片段回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生齐读课题)

师:“庐”是生字, 半包围结构, 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 (师范写, 生书空)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很多遍课文了, 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说。

生:如诗如画。

师:这是你读完课文的独特感受, 很好。

生:我觉得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师:书读得很认真。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姿”是生字, 没有把握写对, 可以先看看书。 (生上黑板写)

生:飘飘欲仙。

师:云雾给庐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漫步山道, 你会有种似仙的感觉。

生:流连往返。

师:如果有幸去庐山游玩, 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生: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师: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来。 (生上黑板写)

生: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

师:来写这个词。 (生上黑板写)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瞬息万变

变幻无常变幻无常

师: (指黑板) 都写对了吗?

生:“幻”的右半部分多了一撇。

师: (边讲边修改) “幻”的右半部分是横折钩, 没有撇。伸出手, 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

师: (用红色粉笔标示重点笔画) 我们不仅要把字写正确, 而且要写得美观大方。“姿”下面是个“女”, 横划要拉长, “幻”要写得左高右低, 才好看。

师: (指板书) 同学们了不起, 通过课前认真地读书, 表达出了自己对庐山云雾最直接的感受。课文主要写的就是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两个特点。

【点评】

以学定教, 在学生充分读书, 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开始本课的教学, 直接而极富针对性。先谈对庐山云雾的整体感知, 此时学生的感受是零散的, 有对庐山的感受, 有谈游客的感受, 教师加以引导, 点明庐山云雾的两大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同时融入生字教学, 将听、说、写整合成综合性实践活动, 教学变得简单而有效。

【板块二】

从“千姿百态”一词入手, 释义, 找出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质疑, 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思考, 边读句子边想象庐山云雾的姿态;板画, 反馈纠正对词句的理解;朗读, 读出画面和意境;背诵, 寻找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片段回放】

师: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什么叫做“千姿百态”?

生:有很多种姿态。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千”和“百”。

师:这里的“千”和“百”不是实指一千种一百种, 而是指很多种姿态。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有几句话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找到这些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来。

师:一边画一边想, 庐山的云雾有哪几种姿态?

生: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 就像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就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 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 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生说师板书:……像……像……;……是……是……)

师:作者用上了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

师:仔细读读这几句话, 看看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作上记号。

生:什么叫“笼罩”?

生:我不理解“天幕”。

生:什么是“弥漫”?

生:“缠绕”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找出的大多是词语, 我们以前曾经学过解决词语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查字典, 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今天老师再教大家一个方法, 把这些词语放进句子中读一读,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 (师板书“想象画面”并画山峰)

师:你的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谁来画“像白色绒帽一样的云雾”?

师:哪些同学想来画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师:“弥漫山谷的云雾”谁来画?

师:“云雾遮挡山峰”又是怎样的画面呢? (生画)

师:看一看黑板上同学画得和你刚才头脑中浮现的画面一样吗?

师:他们画得对吗?

生:第一幅图画得是对的, 因为书上说“笼罩”在山头。

师:对, 像这样像笼子一样盖在山头就叫“笼罩” (板书:笼罩) 。“笼罩”是生字, 上下结构, 写的时候要注意“罩”的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上下结构的字竖画写短了才好看。

生:云雾弥漫山谷, 就是山谷里面到处都是云雾, 画得是对的。

师:山谷间到处都充满着云雾, 这就叫“弥漫”。

生:把整个山峰都遮挡起来了画得也是对的。

师:所以书上说像巨大的天幕, 好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幕布一样。

生:那些缠绕在山间的云雾没有画出来。

师:如果老师是庐山的一座山峰, 同学们是云雾, 会怎样把我这座山峰缠绕住呢? (学生上台作围绕状, 师板画) 云雾就这样像一条条玉带缠绕在山间。

师:作者就是这样, 抓住云雾姿态的特点, 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这段话不仅用词准确, 使用标点也很有讲究, 仔细看看,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一句话是句号, 和后面的句子没有关系, 所以用句号。

师:不是没有关系, 而是这句话是总的来写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 后面是具体的来写。还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种姿态和第二种中间是一种新的标点。

师:这就是分号, 前一种庐山云雾的姿态, 后一种也是, 中间并列, 所以用上分号。

生:但两种姿态中间用的却是句号。

师:虽然都是写庐山云雾的姿态, 但是前一句话和后一句话的句式发生了改变, 所以中间用上了句号。 (师相机板书“;”“。”)

师:这么贴切的比喻, 精妙的语言, 真值得我们背诵积累下来。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来背诵?

生:可以多读几遍。

生:可以想象画面来背。

师:想象画面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又可以帮助我们背诵, 好方法。如果没有把握的同学, 也看着我们刚才画的图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图上有四种庐山云雾的姿态 (师在每一种云雾的上方标上1、2、3、4的序号) 自己试着背一背。 (生自由背诵)

师:谁来背? (生背)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背。

【点评】

中年段阅读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生对课文中描述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似懂非懂, 其中对“笼罩, 遮挡, 天幕”等词语的理解成了主要障碍, 如何扫除这些障碍?教师找准契合点, 教给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选取“板画”这一方式, 去激活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兴趣感知, 通过不断地点拨、指引,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获得充分和谐的整体发展。

组块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 读中质疑, 思考释疑, 其间穿插板画。板画, 既是学生理解、感悟、体会的过程, 又是教师反馈、检查、点拨的过程。教学中, 引导学生思考、发现, 学生兴趣盎然, 课堂氛围紧张而活泼,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疑问, 提高了语文素养。

【板块三】

从“瞬息万变”一词入手, 体会庐山的云雾怎么变化的。接着, 让学生将“瞬息万变”和“变幻无常”进行置换比较, 更进一步体会云雾变化之快、变化之多, 朗读加深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背诵。

【片段回放】

师:庐山的云雾不仅千姿百态, 而且瞬息万变。是怎么变的?

生:由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变成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从四蹄生风的白马变成漂浮在北冰洋上的冰山。

师:这里的“瞬息万变”可不可以换成前面的“变幻无常”?

生:不可以, “变幻无常”是指变化没有什么规律。

师:“瞬息万变”呢?“瞬息万变”和“变幻无常”都是表示变化, 但完全一样吗?“瞬”指什么?

生:一瞬间, 一眨眼。

师:“息”是呼吸, 一眨眼一呼吸云雾已经是“万变”了, 这说明庐山云雾变化非常快而且多。同样是变化, 但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所以不能互换。

师: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庐山云雾变化很快?

生:刚刚是。

生:转眼间。

生: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读出变化速度的快。 (生齐读)

师:这段话写了庐山云雾的几次变化?

生:两次。

师:书上明明只写了两次, 为什么却说“万变”呢?

生:因为还有很多变化, 书上用省略号表示出来了。

师:透过省略号, 闭上眼你一定能看到很多云雾的变化。

师:一起来背一背这段吧。 (背诵略)

师:课文的第二、三段有相同的地方, 发现了吗?

生:都是先写云雾的特点, 再具体地去写。

师:这种结构叫做“总分”, 同学们在描写其他景物的时候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 并试着用上分号。

【点评】

语文教学教什么?当然是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温度, 揣摩语言规律, 习得语言技巧, 提升语言质量。在这一片段教学中, 教师紧紧抓住“瞬息万变”, 以点带面, 形成以比较、朗读、想象为一体的训练综合体, 让学生体会庐山云雾变化的快和多, 充分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之处。

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篇11

教材概貌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遵循全套教材的总体编写思路,沿用三年级上册的编写体例。

本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可爱的生灵”“寓言故事”“观察与发现”“多彩童年”“奇妙的世界”“有趣的故事”这六个单元是常规单元,“中华传统节日”是综合性学习单元,“大胆想象”是习作单元。

具体内容见下表: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2.燕子

3.荷叶

4.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习作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6.陶罐和铁罐

7.鹿角和鹿腿

8.池子与河流

口语交际+习作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10.纸的发明

11.赵州桥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花钟

14.蜜蜂

15.小虾

习作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6.小真的长头发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习作例文

习作

第六单元

18.童年的水墨画

19.剃头大师

20.肥皂泡

21.我不能失信

习作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23.海底世界

24.火烧云

口语交际+习作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6.方帽子店

27.漏

28.枣核

口语交际+习作

语文园地八

识字表

写字表

词语表

阅读编排特点

(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

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第三单元中的古诗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教材从学生熟知的故事出发,引导学生继续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积累文言文语感,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第三单元专门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选编了一组课文。《纸的发明》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强调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赵州桥》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成就,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成就,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名片”。教材力求通过本组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产生文化自豪感。

本册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栏目,主要安排了四类关于传统文化的材料。第一类是《忆江南》《滁州西涧》《大林寺桃花》等古诗词,描绘了具有东方美学的别致景观,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第二类是中国古代先贤关于改过的名言,旨在给学生以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修身律己的行为习惯。第三类是成语,既有包含寓言故事的成语,也有八字形式的成语,帮助学生积累源于古代汉语的常用语言形式,将文化积淀与语言运用相结合。第四类是文化常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体现文人雅趣的事物,以及中医的基本知识。

教材力求通过多种路径,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承前启后地安排语文要素,促进学生阶段性发展

全套教材语文要素的安排,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体系。三年级下册处于全套教材的中期,在安排各单元语文要素时,充分考虑承前启后的定位。

比如,三年级上册已经引导学生认识了段落中的关键语句。以此为起点,本册在第四单元安排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一语文要素,为学生概括段落的大意提供必要的方法,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概括 篇章的大意奠定基础。

又如,低年级已经安排了理解难懂词语的各种方法的学习,三年级上册还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在此基础上,本册在第六单元安排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迁移已经掌握的理解语言形式的常见方法,提高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再如,“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语文要素,将会在四年级重点落实。因此,本册第一单元围绕这一要素编排的内容相对简单、粗浅,主要是为四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册教材力求通过安排这些语文要素,发挥桥梁的作用,促进学生阶段性的成长。

(四)加强单元内部整合,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材每个单元对语文要素的落实,不是在某个环节独立完成的,而是精心整合单元内部的各个环节,形成有机的整体。一般来说,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某些课文中引导学生学习与运用方法;在“交流平台”中梳理、总结语文要素,提炼学习方法;在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或“习作”中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方法。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两篇精读课文既引导学生细细体会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又引导学生在“小练笔”中实践运用积累的语句。“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一些体会优美生动语句的角度,一是体会作者所写事物的鲜明特点,二是体会作者笔下事物生动的状态,三是体会作者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

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教材从思维的规律出发,作出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两课,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中蕴含着道理”的特点,尝试理解故事的寓意,并比较课文与“阅读链接”寓意的相似性;《鹿角和鹿腿》一课,呈现对文本多元化的理解,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赞成的说法并说明理由;《池子与河流》一课,引导学生分析池子与河流相反的观点,发展学生的审辨式思维。“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关于寓言的阅读体验,讨论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和寓意,并提示学生要由故事出发联系实际生活。“快乐读书吧”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中外经典寓言故事,实践运用从本单元学到的阅读寓言的方法。教材力求通过这样的编排,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寓言这一文体的认识,提高阅读寓言的能力。

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赵州桥》一课引导学生体会第三自然段是如何围绕赵州桥的“美观”来写的,“交流平台”又以课文中的相关段落为例对这种构段方式进行初步的梳理、总结。

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教材在《花钟》一课中编排了借助关键语句说第一、二自然段大意的练习,在《小虾》一课中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这一方法,说第三自然段的大意。“交流平台”闱绕语文要素进行了梳理、总结:有的关键语句直接说出了段落大意;有的关键语句对概括段落大意起到提示作用;关键语句可能在段首、段中、段尾等不同的位置。

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童年的水墨画》一课让学生练习借助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诗句,《剃头大师》《我不能失信》两课让学生练习理解意味深长的句子,《肥皂泡》一课让学生练习理解具有个人语言风格的句子。“交流平台”对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与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比较相近,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资料、向别人请教等。

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海底世界》一课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火烧云》一课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教材针对这一要素编排了充分的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也为学生在书面表达时从几个方面清楚地写事物提供了方法的支撑。

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教材根据课文的具体特点,提供了多样化的复述支架。《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故事情节因为两个主人公性格的矛盾而一步步向前推进,采用了反复的叙述模式:顾客提出要求/裁缝作出回应。因此,教材提供了表格,引导学生先整理不同时间内两个主人公的行为,再以此为支架复述故事。《漏》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在不停移动中不断产生误会。因此,教材提供了示意图和文字提示的支架,引导学生根据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复述的基本要求,以及表格、示意图等实用的复述支架,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运用这些复述方法。

教材力求通过这种环环相扣、有机整合的单元编排方式,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编排具有实效的语言实践活动。指向学生阅读与表达的真实需求

教材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相关内容的编排,不是生硬地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而是从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语文生活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恰当的要点,以具有实效的形式加以呈现。

随着阅读量、词汇量的不断增大,三年级学生会遇到许多一词多义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材在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以“熟”“味道”为例,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借助语境辨析词语义项的方法。

教材重视提升三年级学生书面表达的准确性、丰富性。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辨析词语搭配的练习,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词语搭配的限制条件,以便在书面表达时能够准确搭配;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让学生练习在引语前增加描写动作的提示语;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让学生练习运用恰当的拟声词描摹情态。这些内容,都有助于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质量。

教材还重视借助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习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并进行思考,再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养成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并积极表达的习惯。

综合性学习编排特点

第三单元穿插编排了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是全套教材第一次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并展示收集的成果,为学生中小学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打好基础。

《古诗三首》课后编排了第一次“活动提示”,明确提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活动任务——了解中国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习俗,并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初步指导——采用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通过请教长辈、自己查资料等渠道收集信息。

《纸的发明》课后编排了第二次“活动提示”,指向本单元活动的中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查漏补缺。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后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指向本单元活动的总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是节日中发生的事情;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并给出了展示方式的建议,如出示与习俗有关的事物、现场演示习俗、朗诵有关古诗文、口头讲述习俗等。

习作编排特点

(一)设置习作单元,对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专项提升

教材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设置了专门的习作单元。

本单元以“大胆想象”为主线,选取充满想象力的文本,设计活泼的学习活动,带领学生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充分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与好处,逐步产生大胆想象并进行书面表达的愿望。教材并未在具体的习作方法上有过多指导,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放飞思绪大胆想象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未来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编排,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

两篇精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文中奇妙无拘的想象,初步体会大胆想象的乐趣。《小真的长头发》主要是想象长头发所具有的各种各样奇妙的用处,《我变成了一棵树》主要是想象“我”变成了另一种事物后发生的奇妙故事。课后题还引导学生顺着课文的思路尝试想象。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大胆想象的各种好处,也暗含着几种常见的想象角度,力图更好地激发学生想象的动机。

“初试身手”安排了两项活动。第一项活动引导学生从图画出发展开新奇的想象;第二项活动提供了两个故事的开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接龙编故事。教材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尝试放开手脚大胆想象,进一步体会大胆想象的乐趣。

两篇习作例文各有侧重:《一支铅笔的梦想》主要是从事物的某个特征出发展开的想象;《尾巴它有一只猫》主要是事物的领属关系发生颠倒后产生的奇妙故事,表现了“反方向去想象”的乐趣。教材力图通过例文的示范,开拓学生大胆想象的思路。

习作《奇妙的想象》是本单元学习的总结,引导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大胆想象的成果,重在提升学生想象的质量,对其他方面的习作能力未作过多要求。

(二)精心设计每个单元的习作,全面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材充分考虑三年级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设定恰当的习作目标,编排合宜的习作话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面表达习惯。

1. 设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习作目标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三年级下册教材所设定的习作目标都是比较基础的。比如,关于写事物、写事情过程、写图画内容定位在“写清楚”,关于写人定位在“尝试写出人物特点”。教材重视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避免带给学生较大负担。

2. 编排适宜的习作话题

教材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思维水平,编排与之相符的习作话题。《奇妙的想象》《这些想象真有趣》是想象类习作,重点在于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奇特、有趣的想象,符合学生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思维特点。《我的植物朋友》《看图画,写一写》《中华传统节日》《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身边那些特点的人》是记实类习作,话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国宝大熊猫》是实用类习作,介绍的对象——大熊猫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够使学生产生书面表达的愿望。

3.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面表达习惯

教材注重引导学生珍视自己的习作成果,积极与他人交流习作,养成良好的书面表达习惯。

三年级上册已经编排了“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的练习。本册在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中又编排了“对调”“移动”等修改符号的练习,并在第七单元、第八单元习作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材多次提示学生与他人交流习作,增强学生书面表达的读者意识。比如,《看图画,写一写》中引导学生与同学交换习作阅读并互相评价;《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中建议学生将习作拿给被写的人阅读,听取意见。

口语交际编排特点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兼顾独白类话题(《趣味故事会》)、讨论类话题(《春游去哪儿玩》《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和功能性话题(《劝告》),力图使学生在倾听、表达、应对三个维度上均衡发展。

(一)重视提高学生倾听时信息处理的效率

前册教材中,已对倾听时的良好态度等提出了初步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本册教材重视提高学生倾听时信息处理的效率。比如,《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中要求学生一边听别人的观点一边思考,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及时快速的处理;《趣味故事会》中要求学生听别人讲故事时,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提高信息处理的质量。

(二)强调应对时尊重体谅他人

教材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应对习惯,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体谅,提高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素养。比如,《春游去哪儿玩》中要求学生在讨论时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中要求学生对不同观点给予充分的包容与尊重,不轻易否定别人。

(三)注重优化学生口头表达的方式

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篇12

学生上车前,需绕车一周,检查车辆外观,轮胎气压,是否漏水、漏油及安全状况,打开车门前观察后方交通情况。

上车后,关闭车门,调整驾驶座椅、左右倒车镜及后视镜,系安全带,检查变速杆是否置于空档位置,手刹车杆是否拉紧。踏下离合器踏板,打开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检查仪表。车辆起动后及时松开点火开关,慢抬离合器起步。起步前通过后视镜并向左侧头,观察左后方交通情况,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打左转向灯,踏离合器,B2挂二档,C1挂一档,按喇叭,松手刹,慢抬离合慢加油。车辆进行驶道后,适时关闭转向灯,使车辆靠道路右侧行驶,此时,眼睛向前看往远看,使车辆离中心线保持一米左右按限速标志行驶,行驶过程中,要看远顾近,两眼余光注视两侧,每20秒内要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交通情况一次。并根据道路情况及时换档,换档时不可低头看,也不可越级加档。要合理控制加速踏板,防止发动机转速过高或过低,保持车辆平稳行驶,切记不要空档滑行及车辆正常行驶时视线离开行驶方向不超过两秒。总之要做到起步、行驶、停车平稳,换档及时,遇到情况时,心中不慌,双手握稳方向,及时抬起油门,适当减速慢行,必要时右脚放在刹车上做好刹车准备,合理使用喇叭,确保安全行驶。

车辆通过路口,首先减速慢行,直行通过路口时,注意观察左右方交通情况,即:先看左后看右,确保安全方可行,转弯通过路口时,注意观察侧前方交通情况,即左转转大弯,右转转小弯,车辆通过人行横道线、学校区域和公共汽车站时,注意观察左右交通情况,按规定减速慢行,遇路口交通阻塞时,须将车辆停在路口内等候,遇行人过人行横道线时,车辆应停车让行。

靠边停车,停车时,注意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和右侧交通情况,开右转向灯,减速视情况减档,选择停靠点,使车辆平稳靠在距离道路右侧边沿线30厘米内,车辆停稳,拉紧手制动,挂空档,关转向灯,熄火。

上一篇:计算教学的教学策略下一篇:《心灵鸡汤》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