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第五讲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律诗第五讲(推荐7篇)

律诗第五讲 篇1

今天的党课由党支部石新建书记为我们授课,我们都觉得无比的光荣,因为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这些积极分子上课,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而且书记又是老党员,在对党的了解方面肯定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党的政策方针有自己的思维方向,所以我充满期待书记的讲课和讲述对积极分子要求入党的要求。

书记今天讲的内容是“不断端正入党动机,做优秀大学生党员”。书记主要从入党动机的分析,如何端正入党动机和该怎样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三个方面来介绍入党动机的内容及其扩展其内容的深度。在入党分析方面,书记指出了现在大学生入党的四种主要类型,包括追求真理性,情感升华型,个人荣誉型和功利实惠型,特别在功利型方面,书记提出了要杜绝这种思想的泛滥,我们的党是纯洁的,不带功利的,我们不应该把入党当做是找工作的捷径,而应理性地正确认识入党的动机。书记指出端正入党动机有三个重要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思想基础;是成为合格党员的起点;只有端正入党动机,才经得起党的考验。再分点解析的时候,书记又着重讲了第三点,在各个考察环节严抓动机不纯的学员。

在第二大点的讲述上,书记说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定时定量地向党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汇报思想,工作,学习的情况和对重大事件,政策的看法,意见。在树立的过程中,少不了要接受培训和教育,只有通过学习教育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书记鼓励学员要创先争优,努力做优秀大学生党员。要做到这方面,就要在政治思想,专业学习,工作能力,群众基础,日常生活这五个方面做得比别人多,做得比别人好,向大家证明自己是有能力,可以胜任大学生优秀党员的。

最后,书记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积极分子,如何带领好班风学风,创立新的班风风貌。在班中,我作为班委的一份子,我有义务有责任协助班长,团支书管理好班的大小事务,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最近,我发现班中很多同学都出现厌学的情况,表现在迟到早退和上课打瞌睡等方面,所以在班长提出要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习的时候,我热情响应了此提议,我觉得越临近英语B级和计算机一级考试,就越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动员全体同学为考试而奋斗,所以我班已在最短时间内实行了早读和晚修的行动,而且得到同学的主动配合。另外,在建设班风方面,我建议班长能严抓迟到早退现象,因为一个班的班风就体现在每个成员是否严于律己,是否能自我约束。在落实班风建设方面我承诺会协助班长及其他班委,势要将我们班打造成星级班级的!

律诗第五讲 篇2

●你可以洋洋洒洒写一本大书,但你未必能把一支每天使用的钢笔说得明白。

●说明只不过是一种表达方式,但如果没有说明的根基,议论、抒情、描写的大厦就会摇摇欲坠。

●把一件事说明白容易,但把一种事物说明白却往往不那么容易,而把一种事理说明白就更不容易。

●说明文,“说”是前提,说什么,如何说,说得如何,特别有讲究。而“明”是目的、是效果、是境界。你不说我还清楚,你一说我便犯起莫名的糊涂,这是说明文写作的大忌。

●生活中,谁都不能不读说明书,无论是因为病了要服药,还是因为生存生活需要学习某一门技术,比如用电脑,都不例外。如何写一份让读者能一读便懂的说明书,既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重要工作。

【佳作双娇】

佳作1:

叶脉书签的制作

翻开书,一张云纱般的叶片夹于书页之间,轻轻的、薄薄的。叶片上,红、黄、蓝、绿……各色映衬,缤纷绚丽。叶脉纵横交错,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图案美,这就是叶脉书签———一幅大自然的杰作。它不仅实用,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那么,如何制作这种精美的叶脉书签呢? 主要分四步:

1. 选叶。

选叶是较关键的一步,书签是否耐用,主要取决于此。

选叶要选叶片较厚的,例如梧桐树叶、蓖麻叶等。这样的叶子上表皮及角质层较厚,有较强的韧性, 基本可以避免书签因日久天长而发生断裂。掐叶时要注意从叶柄部掐起,且不可从叶片中撕去一部分,这样做出来的书签才完整、美观。另外,还要注意叶片面积的大小,若采用小叶片,例如杏树叶,不仅难制作,而且定型后会影响美观。

2. 去叶肉。

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的成败将直接影响书签质量的好坏。

将采集到的树叶放入清水槽中浸泡,时间要加以控制。据试验,梧桐树叶浸泡两天即可,蓖麻叶则需要三天。标准是叶肉是否浸透,从外表观察,即叶片有无明显发厚。时间过长,叶上表皮、角质层和叶脉将腐烂;时间过短,叶肉又很难除去,会影响制作。浸完后,一手捏叶柄,一手一边蘸着水,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叶肉连同下表皮等叶组织(即叶片反光率差的一面)抹去,注意一定要手轻,因为浸泡后的叶上表皮层、角质层和叶脉极其柔嫩,很容易被划破。基本除去叶肉后,还要在清水槽中再次清洗,做法与上面相同。

经过这一步骤后,便能得到一张叶脉书签的“雏形”了。

3. 染色。

这是美化书签的一步。

用镊子夹着“雏形”的叶柄,将其平放在一层脂棉上。注意叶脉向上,这样才能在叶片上涂覆颜料。

接下来的步骤是上色。所用颜料既可以是水彩颜料,也可以是水粉颜料,但颜料不能凝固,否则,颜色是无法均匀地呈现在叶上表皮层、角质层和叶脉上的。上色时,所用的毛笔笔头要半干,颜料要浓稠,运笔时要用笔尖轻轻涂抹(若“大肆挥毫”则会即刻把那些组织划破)。色调可自主选择,既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多色。如果选择后者,由于受到叶上表皮层、角质层和叶脉上的水分的影响,多种颜料之间会互相渗透、晕染,从而使整个叶面变得五彩斑斓、鲜艳美丽。

完成这一步骤后,便可以看到这张书签的大致面貌了。

4. 干燥、压平。

这是使书签定型的一步。

要将上过色的叶子稍微晾干,随后,用两块面积大于叶片面积的干净玻璃(如果不干净,书签上会有污点)把它夹于中间压平,直至它变平、变干后即可取出。

经过这一步后,一张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呈现于眼前了。

朋友,如果你对制作叶脉书签感兴趣的话,不妨按以上的方法试一试。只要你认真仔细地去做,就一定能拥有这五彩缤纷、绚烂美丽的“大自然杰作”———叶脉书签。

(此文原获“金狮杯”首届中国青少年奥林匹克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作者不详。有改动。 )

佳作2:

昆虫标本的制作

昆虫标本,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昆虫的形态结构,比图片直观得多。如果做得好,还可以作为艺术品长期收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制作标本前,首先要采集标本。

采集标本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网捕。网捕是在一个长竹竿头上安一个铁圈,圈上缝一个长布袋。要用网口迎着昆虫,用力一兜,将昆虫兜入网内,然后急速转动捕网,使网布叠到铁丝架旁,封住网口,这样,昆虫就成了瓮中之鳖了。对付水里游的,就要用网捞,方法和网捕差不多。而对付那些背覆硬壳,反应又不很灵敏的昆虫,则可以直接用手捏。

采到昆虫后,为防止它们相互碰撞咬伤,也为了制作方便,要投入一定剂量的药物将它们窒息。

制作昆虫标本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插针、风干。对不同种类的昆虫,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像蝶蛾、蜻蜓等翅膀大的昆虫,首先要在展翅板上展翅整姿,因为在采集和使其窒息时,它们的翅膀有可能变形,影响美观。展翅板是中间有槽的木板。先用针把昆虫的躯干部位固定在槽内,把翅展平,使左右四翅对称;然后用纸条压在两对翅上,纸条两端用针固定在木板上;再对昆虫的触角和足进行整理。整理好后,放在通风无虫的地方,等翅干燥定型后取下。

对那些翅膀不易变形的昆虫,就可以直接插针风干。但是,为了不破坏昆虫的内部结构和不影响观察,插针的部位有严格的要求。膜翅目,如蜜蜂,插在中胸偏右;同翅目,如蟋蟀,插在背翅基部上方偏右;半翅目,如臭大姐,插在背翅棱状部前方;若是蚊子一类的小型昆虫,则不用针插,直接将其贴在三角厚纸片的尖上即可。

第二步是放盒。

昆虫风干定型后,将昆虫连针取下,固定在标本盒的底部。标本盒是顶部透明的盒子,可从上部观察。一个盒内可以放一个或多个标本。但放多个标本时一定要注意分门别类,最好将同一“目”的昆虫放在一起,还要注意盒内的标本要码放整齐、疏密得当,不要让人看了有眼花缭乱之感。

完成了上述工作,昆虫标本就制成了。

盒内最好放上樟脑,以防虫蛀。标本应放在通风无尘的地方,这样就可以长期保存了。

(选自邹野《初中写作学习指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有改动)

【说文论道】

欣赏这两篇关于“制作”的说明文,不禁想到2013年淮安市的中考作文题:

书签是夹在书里用来标记阅读的,它让阅读更加方便。书签取材广泛,哪怕是用过的一张车票,喜欢的一片树叶……皆可成为书签。书签大都画面随意,文字简洁,富有哲理,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

一枚小小的书签往往承载着动人的故事,寄托着别样的情愫。书签还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引发着我们无数的联想……

请以“一枚书签”为题(也可根据上面材料自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既然“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那么,假如某位考生在考场上就写一篇说明文,写“一枚书签”的制作过程,蔡老师相信,只要文章写得还可以,他一定会得一个非常好的分数。

在蔡老师的体会中,写说明文其实是一件最不容易的事。

许多同学都喜欢互赠小礼品,特别是那种亲手制作的小贺卡、小标本、小书签、小绒球等。对方接到这份饱含真情与创意的礼品时,都会特别开心。但当对方提出,“你把制作的方法告诉我,我也来亲手做一件”时,我们的同学,往往比较为难。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有动手的能力,但没有动笔动口进行准确、有条理、清楚的表达的能力。我们缺少的,就是“说而能明”的真能耐。

这里提供的两篇关于“制作”主题的说明文,就是非常好的借鉴范例。

不妨就《叶脉书签的制作》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第一自然段,小作者扣住“叶脉书签”的特点,先用描述性的语言,说明它的轻薄如云纱、色彩绚烂、叶脉纵横交错等自然美的特点,又用“杰作”一词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用“主要分四步”的提示语,清楚地表明下文说明的重点和说明的顺序。

接着,小作者用1、2、3、4的序号,再次清晰地标出制作的步骤。在说明每一道程序时,他总是先用几个字准确概括工序名称,然后,依次展开说明。

而在说明美化书签的两个步骤时,小作者有意识地做了详略处理:详写上色,略写平放。而对于干燥和压平,因为这两道工序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小作者将其放在一起进行说明。

像这样的说明,既尊重了制作的客观过程,也注意了详略处理。

当然,有的时候还需要讲清制作的原理,并交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一点,在上面两篇说明文中也都有所体现。

【前车之鉴】

鹦鹉

鸟类一直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不仅样貌漂亮、叫声动听,而且十分机灵。现在,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家那位可爱的小动物吧。 (既然已经从鸟类起笔,也就无须再绕回到“小动物”了,直接点出说明对象“鹦鹉”好了。 )

鹦鹉的种类很多,有华贵高雅的粉红凤头鹦鹉和葵花凤头鹦鹉、雄武的金刚鹦鹉、涂了胭脂似的鸡尾鹦鹉、五彩缤纷的亚马逊鹦鹉、小巧玲珑的虎皮鹦鹉、姹紫嫣红的折衷鹦鹉、形状如鸽的非洲灰鹦鹉。 (这里需要加一个“等”。 )

但一直觉得,我家的鹦鹉才是最美的。不信?听好了。(这样的语言,尽量少用在说明文中。 )我家的鹦鹉,头顶是金黄色的,渐渐往下,由黄到绿,等到了尾端的时候,则变成了深蓝色。乍一看,还真像是一位头戴皇冠、身披华丽裙衫的公主般高贵华丽。 (这句话有点杂糅,应拆成两句表达。 )

如果说仅仅只有(“仅仅”和“只有”重复。)一身华丽的外表,是远远不够的,它那副天生的好嗓子,才是真正出彩出众的地方。

每天清晨,当人们仍是半睡半醒时,它就已经开始练声了。“叽叽叽叽”,一串串银铃般的声音便传了出来。有的鹦鹉还会说话,可以说出好多句子,甚至可以唱歌,这便是鹦鹉如此招人喜欢的一个原因吧。 (没有说明家中鹦鹉的鸣声特点,也没有说明家中的鹦鹉是否会说话。这一段文字在表达上有点玩暧昧。 )

它还很机灵。每当它感觉到危险时,便会一动不动地站在那,一双圆圆的眼珠子瞪得大大的。但只要它感觉到没有危险了,便又开始活蹦乱跳起来。这样可爱的小家伙,真是想不喜欢都难呀。 (想要展示自家鹦鹉的机灵,但结果只写了危险和安全两种情况下鹦鹉的表现。 )

千百年来,历代诗人同样也爱鹦鹉:“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乃奇。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以陇山闻处飞。”“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谁能拆笼破,从放快飞鸣? ”(引这些诗句的意图是什么? 是否弄明白了两首诗的意思? 与介绍自家的鹦鹉有什么关系? )

如果你家也有这样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我想,你也会被它所吸引的,因为,它是那样机灵和讨人喜欢。

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和保护它们吧!

[总批]这是一篇初一学生的文章,应该说,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简单了。其一,这位同学查阅了许多关于鹦鹉的资料,并能剪辑编排到自己的说明文中去;他还查阅了许多关于古代诗人咏鹦鹉的诗歌,也用到了文章中。其二,他并不是泛泛地介绍鹦鹉,而是以自家的鹦鹉为说明对象,举一反三;在说明时,又能从色彩、声音、机灵的反应等角度进行说明,有一定的层次。这些,都值得肯定。

但这篇说明文也非常明显地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开始时有点绕,结束时概括得有点仓促,说明时缺少一定的逻辑架构,甚至连“鹦鹉学舌”这一最为主要的特征都是一笔带过。还有,倒数第三段的诗歌引用,到底是想肯定人们笼养鹦鹉,还是想提倡让鹦鹉回归蓝天、回归大自然呢?

说明小动物,特别是说明鸟类,也是一种能耐。蔡老师推荐一篇文章,同学们可到网上搜一下:《蝉的自述》。

【深度对话】

问: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如何才能确定事物的特征?

答:这是两个问题,也是关乎同学们能否写好说明文的关键问题。能否把说明文说明白,其实,就是看能否把说明对象的特征说得明白。如果抓不住特征,或者虽然抓住了但没有抓住最主要的特征,即使再怎么说,别人也不会明白。

举个例子:

苍蝇和其他昆虫不同,只有一对翅膀而不是两对,有一对小小的棒形平衡棒代替后翅。平衡棒的作用是有助于苍蝇飞行时保持平衡。

夏天,苍蝇常常飞进人们的住房。许多家蝇在圈舍四周和垃圾堆上滋生,它们传播各种各样的病菌,所以,不能让它们落在食物上。

家蝇在粪肥和其他腐败的东西上产卵。卵孵化成没有脚的幼虫,就是蛆。每只雌蝇每次约产900个卵。天气暖和时,只需三个星期,蛆就可以育成蝇。

这样的说明首先就抓住了苍蝇的形态特征,有了这样的说明,我们便能从外形上将苍蝇与其他昆虫区别开来。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抓住苍蝇生理、生活习性方面的特征加以介绍。比如,“平衡棒”是如何平衡的,这是关于生理机能的说明;飞进住房、传播病菌、滋生繁殖等,这是关于生活习性方面的特征。有了这些,便叫作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由此可以看出,事物的特征就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如何才能确定事物的特征呢? 首先,要对事物有全面、深刻、透彻、科学的研究和了解,离开这一点,一切都是枉谈。了解和研究的方法很多,观察法、阅读有关资料、上网查询等,都不失为比较便捷的方法。

其次,要了解事物的特征主要指什么。一般而言,主要指说明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能、功用和使用方法等。

通常情况下,介绍人物,主要应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有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介绍。介绍动物,主要应抓住动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有时还要介绍其生活习性等。教材中的《松鼠》可资借鉴。介绍植物,主要应抓住它的形态、用途等。

问:如何确定说明顺序?

答:通常情况下,说明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更不是想当然的,而是要根据说明目的和被说明对象的特点进行安排。

比如,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往往以时间为说明顺序。《中国石拱桥》就是如此。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和构造的,往往按空间位置安排说明顺序。说明制作过程、操作过程、实验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步骤或过程的顺序来说明。《活板》一文就是如此。如果是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也就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说明的先后顺序。《沙漠中的奇怪现象》一文就是这方面的范例。

当然,这里所说的都是一般情形,真正写作时,同学们要根据具体对象和内容来确定说明顺序。有时,一篇比较复杂的说明文往往会综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切不可拘泥。

【写作有约】

1.请认真观察图1,写一篇说明文,要让别人能按照你写的文字材料买到正品的凌美钢笔。

2.埃·奥·卜劳恩,德国漫画家,他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父子形象深深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请仔细观察图2《引人入胜的书》,然后,写一段说明文字,向没有见过这幅作品的人全面、准确地介绍这幅作品。

【相关链接】

请把你对第一道题的写作与下面的文字对照一下,看看你的文字是否符合科学说明文的基本要求。同时比较一下, 你所写的文字, 会是图3中的哪一种?

这是一支除笔夹外,基本通身乳白色的钢笔。

笔帽外形是标准的圆柱体, 长度大约占整支笔长度的45%。笔帽上的笔夹由银色金属条组成“U”字形状。它的末端,也就是“U”字底端,呈微微上扬的舌头状。

笔杆和笔帽的形状不同,是一个多面体,其中一个面是一个并不规则的矩形。“矩形”的宽度约0.6厘米,两条长边在靠近笔帽约5厘米的地方,合围成括弧状。顺着括弧往笔杆顶端方向,是一个足球场似的斜坡凹槽,它的“直线跑道”约1厘米,底部为黑色,宽度约0.2厘米。在这个矩形中,从接近笔杆顶端约2厘米的地方开始,向右倾斜地阴刻(内凹的雕刻为阴刻,外凸的雕刻为阳刻)着品牌“LAMY”四个加粗黑体字,字的高度即为矩形的高度。

【下讲预告】

为文务必讲道理

编者的话:

第五讲:说而能明真能耐 篇3

你可以洋洋洒洒写一本大书,但你未必能把一支每天使用的钢笔说得明白。

说明只不过是一种表达方式,但如果没有说明的根基,议论、抒情、描写的大厦就会摇摇欲坠。

把一件事说明白容易,但把一种事物说明白却往往不那么容易,而把一种事理说明白就更不容易。

说明文,“说”是前提,说什么,如何说,说得如何,特别有讲究。而“明”是目的、是效果、是境界。你不说我还清楚,你一说我便犯起莫名的糊涂,这是说明文写作的大忌。

生活中,谁都不能不读说明书,无论是因为病了要服药,还是因为生存生活需要学习某一门技术,比如用电脑,都不例外。如何写一份让读者能一读便懂的说明书,既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重要工作。

【佳作双娇】

佳作1:

叶脉书签的制作

翻开书,一张云纱般的叶片夹于书页之间,轻轻的、薄薄的。叶片上,红、黄、蓝、绿……各色映衬,缤纷绚丽。叶脉纵横交错,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图案美,这就是叶脉书签——一幅大自然的杰作。它不仅实用,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那么,如何制作这种精美的叶脉书签呢?主要分四步:

1. 选叶。

选叶是较关键的一步,书签是否耐用,主要取决于此。

选叶要选叶片较厚的,例如梧桐树叶、蓖麻叶等。这样的叶子上表皮及角质层较厚,有较强的韧性,基本可以避免书签因日久天长而发生断裂。掐叶时要注意从叶柄部掐起,且不可从叶片中撕去一部分,这样做出来的书签才完整、美观。另外,还要注意叶片面积的大小,若采用小叶片,例如杏树叶,不仅难制作,而且定型后会影响美观。

2. 去叶肉。

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的成败将直接影响书签质量的好坏。

将采集到的树叶放入清水槽中浸泡,时间要加以控制。据试验,梧桐树叶浸泡两天即可,蓖麻叶则需要三天。标准是叶肉是否浸透,从外表观察,即叶片有无明显发厚。时间过长,叶上表皮、角质层和叶脉将腐烂;时间过短,叶肉又很难除去,会影响制作。浸完后,一手捏叶柄,一手一边蘸着水,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叶肉连同下表皮等叶组织(即叶片反光率差的一面)抹去,注意一定要手轻,因为浸泡后的叶上表皮层、角质层和叶脉极其柔嫩,很容易被划破。基本除去叶肉后,还要在清水槽中再次清洗,做法与上面相同。

经过这一步骤后,便能得到一张叶脉书签的“雏形”了。

3. 染色。

这是美化书签的一步。

用镊子夹着“雏形”的叶柄,将其平放在一层脂棉上。注意叶脉向上,这样才能在叶片上涂覆颜料。

接下来的步骤是上色。所用颜料既可以是水彩颜料,也可以是水粉颜料,但颜料不能凝固,否则,颜色是无法均匀地呈现在叶上表皮层、角质层和叶脉上的。上色时,所用的毛笔笔头要半干,颜料要浓稠,运笔时要用笔尖轻轻涂抹(若“大肆挥毫”则会即刻把那些组织划破)。色调可自主选择,既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多色。如果选择后者,由于受到叶上表皮层、角质层和叶脉上的水分的影响,多种颜料之间会互相渗透、晕染,从而使整个叶面变得五彩斑斓、鲜艳美丽。

完成这一步骤后,便可以看到这张书签的大致面貌了。

4. 干燥、压平。

这是使书签定型的一步。

要将上过色的叶子稍微晾干,随后,用两块面积大于叶片面积的干净玻璃(如果不干净,书签上会有污点)把它夹于中间压平,直至它变平、变干后即可取出。

经过这一步后,一张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呈现于眼前了。

朋友,如果你对制作叶脉书签感兴趣的话,不妨按以上的方法试一试。只要你认真仔细地去做,就一定能拥有这五彩缤纷、绚烂美丽的“大自然杰作”——叶脉书签。

(此文原获“金狮杯”首届中国青少年奥林匹克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作者不详。有改动。)

佳作2:

昆虫标本的制作

昆虫标本,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昆虫的形态结构,比图片直观得多。如果做得好,还可以作为艺术品长期收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制作标本前,首先要采集标本。

采集标本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网捕。网捕是在一个长竹竿头上安一个铁圈,圈上缝一个长布袋。要用网口迎着昆虫,用力一兜,将昆虫兜入网内,然后急速转动捕网,使网布叠到铁丝架旁,封住网口,这样,昆虫就成了瓮中之鳖了。对付水里游的,就要用网捞,方法和网捕差不多。而对付那些背覆硬壳,反应又不很灵敏的昆虫,则可以直接用手捏。

采到昆虫后,为防止它们相互碰撞咬伤,也为了制作方便,要投入一定剂量的药物将它们窒息。

制作昆虫标本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插针、风干。对不同种类的昆虫,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像蝶蛾、蜻蜓等翅膀大的昆虫,首先要在展翅板上展翅整姿,因为在采集和使其窒息时,它们的翅膀有可能变形,影响美观。展翅板是中间有槽的木板。先用针把昆虫的躯干部位固定在槽内,把翅展平,使左右四翅对称;然后用纸条压在两对翅上,纸条两端用针固定在木板上;再对昆虫的触角和足进行整理。整理好后,放在通风无虫的地方,等翅干燥定型后取下。

对那些翅膀不易变形的昆虫,就可以直接插针风干。但是,为了不破坏昆虫的内部结构和不影响观察,插针的部位有严格的要求。膜翅目,如蜜蜂,插在中胸偏右;同翅目,如蟋蟀,插在背翅基部上方偏右;半翅目,如臭大姐,插在背翅棱状部前方;若是蚊子一类的小型昆虫,则不用针插,直接将其贴在三角厚纸片的尖上即可。

第二步是放盒。

昆虫风干定型后,将昆虫连针取下,固定在标本盒的底部。标本盒是顶部透明的盒子,可从上部观察。一个盒内可以放一个或多个标本。但放多个标本时一定要注意分门别类,最好将同一“目”的昆虫放在一起,还要注意盒内的标本要码放整齐、疏密得当,不要让人看了有眼花缭乱之感。

完成了上述工作,昆虫标本就制成了。

盒内最好放上樟脑,以防虫蛀。标本应放在通风无尘的地方,这样就可以长期保存了。

(选自邹野《初中写作学习指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有改动)

【说文论道】

欣赏这两篇关于“制作”的说明文,不禁想到2013年淮安市的中考作文题:

书签是夹在书里用来标记阅读的,它让阅读更加方便。书签取材广泛,哪怕是用过的一张车票,喜欢的一片树叶……皆可成为书签。书签大都画面随意,文字简洁,富有哲理,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

一枚小小的书签往往承载着动人的故事,寄托着别样的情愫。书签还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引发着我们无数的联想……

请以“一枚书签”为题(也可根据上面材料自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既然“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那么,假如某位考生在考场上就写一篇说明文,写“一枚书签”的制作过程,蔡老师相信,只要文章写得还可以,他一定会得一个非常好的分数。

在蔡老师的体会中,写说明文其实是一件最不容易的事。

许多同学都喜欢互赠小礼品,特别是那种亲手制作的小贺卡、小标本、小书签、小绒球等。对方接到这份饱含真情与创意的礼品时,都会特别开心。但当对方提出,“你把制作的方法告诉我,我也来亲手做一件”时,我们的同学,往往比较为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动手的能力,但没有动笔动口进行准确、有条理、清楚的表达的能力。我们缺少的,就是“说而能明”的真能耐。

这里提供的两篇关于“制作”主题的说明文,就是非常好的借鉴范例。

不妨就《叶脉书签的制作》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第一自然段,小作者扣住“叶脉书签”的特点,先用描述性的语言,说明它的轻薄如云纱、色彩绚烂、叶脉纵横交错等自然美的特点,又用“杰作”一词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用“主要分四步”的提示语,清楚地表明下文说明的重点和说明的顺序。

接着,小作者用1、2、3、4的序号,再次清晰地标出制作的步骤。在说明每一道程序时,他总是先用几个字准确概括工序名称,然后,依次展开说明。

而在说明美化书签的两个步骤时,小作者有意识地做了详略处理:详写上色,略写平放。而对于干燥和压平,因为这两道工序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小作者将其放在一起进行说明。

像这样的说明,既尊重了制作的客观过程,也注意了详略处理。

当然,有的时候还需要讲清制作的原理,并交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一点,在上面两篇说明文中也都有所体现。

【前车之鉴】

鹦鹉

鸟类一直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不仅样貌漂亮、叫声动听,而且十分机灵。现在,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家那位可爱的小动物吧。(既然已经从鸟类起笔,也就无须再绕回到“小动物”了,直接点出说明对象“鹦鹉”好了。)

鹦鹉的种类很多,有华贵高雅的粉红凤头鹦鹉和葵花凤头鹦鹉、雄武的金刚鹦鹉、涂了胭脂似的鸡尾鹦鹉、五彩缤纷的亚马逊鹦鹉、小巧玲珑的虎皮鹦鹉、姹紫嫣红的折衷鹦鹉、形状如鸽的非洲灰鹦鹉。(这里需要加一个“等”。)

但一直觉得,我家的鹦鹉才是最美的。不信?听好了。(这样的语言,尽量少用在说明文中。)我家的鹦鹉,头顶是金黄色的,渐渐往下,由黄到绿,等到了尾端的时候,则变成了深蓝色。乍一看,还真像是一位头戴皇冠、身披华丽裙衫的公主般高贵华丽。(这句话有点杂糅,应拆成两句表达。)

如果说仅仅只有(“仅仅”和“只有”重复。)一身华丽的外表,是远远不够的,它那副天生的好嗓子,才是真正出彩出众的地方。

每天清晨,当人们仍是半睡半醒时,它就已经开始练声了。“叽叽叽叽”,一串串银铃般的声音便传了出来。有的鹦鹉还会说话,可以说出好多句子,甚至可以唱歌,这便是鹦鹉如此招人喜欢的一个原因吧。(没有说明家中鹦鹉的鸣声特点,也没有说明家中的鹦鹉是否会说话。这一段文字在表达上有点玩暧昧。)

它还很机灵。每当它感觉到危险时,便会一动不动地站在那,一双圆圆的眼珠子瞪得大大的。但只要它感觉到没有危险了,便又开始活蹦乱跳起来。这样可爱的小家伙,真是想不喜欢都难呀。(想要展示自家鹦鹉的机灵,但结果只写了危险和安全两种情况下鹦鹉的表现。)

千百年来,历代诗人同样也爱鹦鹉:“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乃奇。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以陇山闻处飞。”“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谁能拆笼破,从放快飞鸣?”(引这些诗句的意图是什么?是否弄明白了两首诗的意思?与介绍自家的鹦鹉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家也有这样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我想,你也会被它所吸引的,因为,它是那样机灵和讨人喜欢。

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和保护它们吧!

[总批]这是一篇初一学生的文章,应该说,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简单了。其一,这位同学查阅了许多关于鹦鹉的资料,并能剪辑编排到自己的说明文中去;他还查阅了许多关于古代诗人咏鹦鹉的诗歌,也用到了文章中。其二,他并不是泛泛地介绍鹦鹉,而是以自家的鹦鹉为说明对象,举一反三;在说明时,又能从色彩、声音、机灵的反应等角度进行说明,有一定的层次。这些,都值得肯定。

但这篇说明文也非常明显地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开始时有点绕,结束时概括得有点仓促,说明时缺少一定的逻辑架构,甚至连“鹦鹉学舌”这一最为主要的特征都是一笔带过。还有,倒数第三段的诗歌引用,到底是想肯定人们笼养鹦鹉,还是想提倡让鹦鹉回归蓝天、回归大自然呢?

思想汇报第五讲 篇4

在这次的党课学习中,我仔细聆听了郑伟老师的激情满满的党课讲座,从中获益良多,自此更加坚定了加入我党的决心与信念,坚持以一名共有主义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郑老师就这次的主题《学生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我们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与探索。那么我想问,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们应该如何体现与发挥出我们自身的先进带头作用呢?

郑老师运用了一个 “人”字,帮助我们深层次的了解了这个问题。人字左半边的一撇代表了道德、气质、知识和技能等内在特征。而一捺代表了体能、体态和体型等外在的表现。=。=外在条件并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可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人格塑造的方式来改变自身的内在特征。在我们成长中所处到的环境、所遇到的人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人格的塑成。这些影响中良莠不齐,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分清好坏,择优取之。在这种锻炼中逐步完善自我,为日后更大的挑战做好准备。(这到底是个啥?)

纵观现代国际社会,不难发现,一国之富强,其根本在于人,首先立人,人立而后万事举!各国之间国民素质、民族精神的比拼的激烈程度已经不亚于经济实力、科技力量的比较了。而作为正在大学这个微缩社会中塑造、磨练自身素质的大学生们,我们就是迎接这份社会挑战的主力军。作为一个有志向的大学生,应该决心做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坚强的后备军,作为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这段时间党课学习之后,(不能欺骗我党=。=)我觉得我们应从以下几点中体现出我们自身先锋模范作用: 首先,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必须要有着过硬的政治素质。

坚决拥护共有主义党,拥护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与党保持一致,热爱祖国,拥护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关心国内外大事,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秉持共有信念,为工农创明天!(笑~)其次,我们要做到不断提升自我道德品质,要做到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积极进取

在日常行为中,学生党员要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带头参加公益活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要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哪个党员不贪污?那个党员做实事?)在行为上能处处起到率先垂范作用。

而后,我们还要保证健康的心理素质。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心理素质教育,重视其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引导大学生党员正确运用科学心理学的规律自觉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克服在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培养自信心与意志力,这既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激发大学生党员奋发成才的内动力的客观需要。

接着,我们还不能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党员的人文素质至关重要。他们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人文素质不高,在复杂的情况下就难以明辨是非,就容易被环境左右。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实践证明,优秀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否则就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湖湘旅游文化第五讲 篇5

授课内容:长沙与马王堆汉墓

教学目标:熟悉长沙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

了解并掌握马王堆汉墓文化;

教学重点:马王堆汉墓介绍

教学难点:马王堆汉墓文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课程回顾】

请联系学过的知识,向游客介绍岳麓书院中你所熟悉的一个或多个景点(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文庙、教学斋)。

【课程内容】

一、景点历史文化

湖南省会长沙市的东郊有两座土丘,因外形很像马的鞍具被当地人叫做“马鞍堆”,后来讹传为“马王堆”。据一本地方志记载,马王堆是五代十国楚王马殷的家族墓地。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1971年底,当地驻军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中经常遇到塌方,用钢钎进行钻探时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燃了一道神秘的蓝色火焰„„

二、马王堆汉墓简介

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墓主人分别为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和夫人辛追及其儿子。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为研究汉初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丰富了人们对汉代文明的认识,也为汉初考古确立了年代标尺。

1、马王堆汉墓墓主

(1)1972年1月16日至4月28日,发掘了一号墓。出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竹简等珍贵文物1000多件及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利苍夫人——辛 追,一号墓墓主,利苍之妻,生年不详,逝于汉文帝后元1年(前163年)左右,享年约50岁,出土时遗体保存完好。

(2)二号墓由于墓室密封不严,曾多次被盗,椁室已朽塌,仅残留印章、漆器、玉器、铜器等 200多件器物。

利苍——二号墓墓主,第一代轪侯。生于战国末年,逝于汉高后二年(前186)。早年参加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汉初任长沙国丞相。惠帝时封为轪侯。

(3)1973年11月19日至12月13日,发掘了三号墓。出土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珍贵文物1000多件。

三号墓墓主是利苍的儿子,逝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约三十多岁,出土时仅存遗骸。生前是一名武将,曾参与指挥朝廷征伐南越国的战争。

2、马王堆汉墓文物

(1)镇馆三宝

千古遗容——轪侯夫人“辛追”遗体出于一号墓内棺,出土时身高1.54米,1

体重34.3公斤。虽在地下沉睡了2100多年,但外形保存完整,全身润泽,皮下软组织柔软而富弹性,关节尚可活动。眼睫毛、鼻毛尚存,左耳里鼓膜完好,手指、脚趾纹清晰。

“辛追”遗体——解剖发现其内脏器官保存完好,胶原纤维与刚去世的相似,细如发丝的肺部迷走神经历历可数,血管里尚有凝固血块,血型A型。病理检查她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胆石症,并在直肠和肝脏内发现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在其食管、肠胃内发现有138 粒半甜瓜子,可知她死于瓜熟季节,据病症推断可能由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致死,去世时年约50岁。遗体得以保存是世界防腐史上的奇迹。历二千多年而不腐,主要原因是密封、深埋形成的低温、缺氧和无菌的环境,另外棺内80多公升棺液也具有抑酶作用。

T型帛画——整幅画全长205厘米,内容从上至下可分为天上、人间、地狱

三个部分。华盖以上为天上部分。华盖以上为天上部分。正上方有一人首蛇身、披发而坐的神。根据“山海经”记载,它是威力巨大的烛龙神|主管着天气的阴晴和昼夜的变幻。右边绘有九个红色的太阳半隐半藏在蓝色的扶桑树中。传说扶桑生长在东海,有几千丈高,十个太阳在此栖息并轮流出去值班。而画中却只有九日盘旋其中,另外一个太阳可能正在值班尚未归来。最大的太阳中绘着一只黑色的鸟,古人称之为“金乌”,其实这是古人对太阳黑子的观测结果。左边则是一轮弯月,月下一个美丽的女子轻舒广袖翩跹而T社。有人说她是月神正托举月亮缓缓升起,也有人说是偷取了不老丹药的嫦娥向月宫飞去。月中一只肥胖硕大的蟾蜍口衔一株灵芝草,而体态轻盈的玉兔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门两旁两位守门神一司阖正躬手而立,恭敬作揖,欢迎升天的老夫人。下面的图画可能是老夫人去世后家人守灵祭祀的场景。他们面色青蓝,神色肃穆,尽显哀伤之态。地狱里赤身裸体的地神——鲧正平托着白色的大地,脚下踩踏着两条意欲兴风作浪的鳌鱼,制止地震山崩的发生。地府中更有面目狰狞的怪狗和双目圆睁的猫头鹰,镇压鬼怪妖魔不去侵扰老太太的亡灵。

素纱襌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一号墓出土。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 2.6平方米,重仅48克。它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2)其他珍贵文物

彩棺巨椁(guǒ)——棺是殓尸的葬具,椁是放置棺木及随葬品的葬具。一

号墓椁室内四周设边箱,中间设棺室,棺室中放置4层木棺。棺和椁共用木板70块,约合成木材52立方米。宏大的木椁和华丽的套棺,是西汉进步的生产技术、浪漫神奇的文化艺术的物证。

云纹漆鼎——高28厘米、口径23厘米,一号墓出土,旋木胎(外形旋削而

成)。出土时鼎内尚有藕片浮在水面。一号墓出土了大量陪葬用漆器,如杯、盘、化妆盒等,杯盘内底上写有“君幸食”、“君幸酒”字样,外表光亮如新,足见汉初漆器制造工业之精。有的学者认为,这些漆器应该是当时由四川生产的。

【课后作业】背诵马王堆汉墓陈列馆导游词

律诗第五讲 篇6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连杆机构的传动特点:

1.因为其运动副一般为低副,为面接触,故相同载荷下,两元素压强小,故可承受较大载荷;低副元素便于润滑,不易磨损;低副元素几何形状简单,便于制造。2.当原动件以同样的运动规律运动时,若改变各构件的相对长度,可使从动件得到不同的运动规律。3.利用连杆曲线满足不同的规矩要求。4.增力、扩大行程、实现远距离的传动(主要指多杆机构)。

缺点:

1.较长的运动链,使各构件的尺寸误差和运动副中的间隙产生较大的积累误差,同时机械效率也降低。2.会产生系统惯性力,一般的平衡方法难以消除,会增加机构动载荷,不适于高速传动。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一、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

1.曲柄摇杆机构2.双曲柄机构 3.双摇杆机构

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型式

1.改变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尺寸

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 2.改变移动副的尺寸

偏心轮机构可认为是将曲柄滑块机构中的转动副的半径扩大,使之超过曲柄的长度演化而成的。3.选用不同的构件为机架

(a)曲柄滑块机构(b)ABBC为摆动导杆机构)(c)曲柄摇块机构(d)直动滑杆机构(定块机构)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一、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1.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1)存在周转副的条件是:

①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此条件称为杆长条件。②组成该周转副的两杆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意即: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2满足杆长条件下,不同构件为机架时形成不同的机构

①以最短构件的相邻两构件中任一构件为机架时,则最短杆为曲柄,而与机架相连的另一构件为摇杆,即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②以最短构件为机架,则其相邻两构件为曲柄,即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③以最短构件的对边为机架,则无曲柄存在,即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3.不满足杆长条件的机构为双摇杆机构。例题:

(中 矿)

(山科)

二、急回运动和行程速比系数

1.极位与极位夹角

(1)极位:机构的极限位置(即摇杆两极限位置,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位置)。(2)极位夹角:摇杆处于两极限位置时,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位置之间的夹角。(会作图求极位夹角)(3)摆角:摇杆两极限位置之间的夹角。2.急回运动

在一周中,曲柄等速转动,但摇杆是不等速的:工作行程v1空回行程v2,摇杆的这种运动性质称为急回运动。

3.行程速比系数K:衡量急回运动的程度。

Kv2v1t1t212180180

180K1K1 4.结论:

(1)K1,即v2v1,即机构有急回特性。可通过此判定曲柄的转向。

(2)当曲柄摇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极位夹角时,机构便具有急回运动特性。(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无急回特性; b:偏心曲柄滑块机构:有急回特性。)

(3),K,机构急回运动也越显著。所以可通过分析及的大小,判断机构是否有急回运动及急 回运动的程度。雷达天线的俯仰传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无急回特性。

(4)急回运动的作用:在一些机械中可以用来节省动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三、四杆机构的传动角与死点

1.压力角和传动角(会作图)

(1)压力角:从动杆件受力方向和受力作用点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

(2)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90。实际就是连杆与从动杆件之间所夹的锐角。

(3)结论:越小,机构的传力性能越好。可见是判断机构传力性能是否良好的标志。相应有越大,机构的传力性能越好。

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

1arccosbc(da)2bc22222

2或:2arccosbc(da)2bc22

22bc或:。

1和2中小者为min

即min出现在主动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两位置之一。2180arccosbc(da)注:

①导杆机构的传动角:

传动角90,且恒等于90 ②曲柄滑块机构的min

 4

2.死点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CD为主动件,连杆与从动曲柄共线时,曲柄AB不能转动而出现顶死的现象。这个位置称为死点。

(1)原因:连杆作用曲柄的力通过回转中心A,对A点无矩,不能驱使其转动。传动角0(2)改善方法:目的:使机构能够顺利通过死点而正常运转。1.错列2.装飞轮加大惯性

已知图示六杆机构,原动件AB作等速回转。试用作图法确定:(1)滑块5的冲程 H;

(2)滑块5往返行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值;(3)滑块处的最小传动角min(保留作图线)。(北交2008年)

解:

(1)Hl(F1F2)0.002170.034m(2)不相等。

K18018018042180421.61

(3)min69

题8-5图解

用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

1.按连杆预定的位置设计四杆机构(1)已知活动铰链中心的位置

当四杆机构的四个铰链中心确定后,其各杆长度也就相应确定了,所以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杆的长度,可以通过确定四个铰链中心的位置来确定。

例:要求连杆占据三个位置B1C1,B2C2,B3C3,求所对应的四杆机构。

分析:该机构设计的主要问题是确定两固定铰链A,D点的位置。由于B,C两点的运动轨迹是圆,该圆的中心就是固定铰链的位置。

B,Bb解:连B1,B2中垂线b12 连23中垂线23-------------A 8 连C1,C2中垂线c12 连C2,C3中垂线c23------------D 就可得四杆机构。

(2)已知固定铰链中心位置(河北工业)

180K1180KK1,已知K,则180,2.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原理:等于已知,那么,利用机构在极位时的几何关系,再结合其它辅助条件即可进行设计。

(1)曲柄摇杆机构:(中矿2011)

例题:图示为一用于雷达天线俯仰传动的曲柄摇杆机构。已知天线俯仰的范围为30°,lCD=525mm,lAD=800mm。

试求:

(1)曲柄和连杆的长度lAB和lBC ;

(2)校验传动角是否大于等于40度(北交2007)解:

K1,0(1)由于雷达天线俯仰传动时不应有急回作用,故有:

(2)选取比例尺μl=1mm/mm,并利用已知条件作图如下:

四、(20分)图4所示,现欲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设已知摇杆CD的长度为lCD75mm,行程速度变化

系数K1.5,机架AD的长度为lAD100mm,摇杆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架间的夹角为45。试求曲柄的长度lAB和连杆的长度lBC。

CBD

A

(2)曲柄滑块机构

已知: K,H,e

要求: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

分析:关键求;认识到H相当于曲柄摇杆机构中的。

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曲柄长度lAB15mm,偏距e10mm,要求最小传动角min60。

14(1)确定连杆的长度lBC;(2)画出滑块的极限位置;(3)标出极位夹角及行程H;(4)确定行程速比系数K。

题8-10图

三、(20分)在图示插床机构中,滑块5的移动导路ee通过铰链中心C,且垂直于AC。B、C、D三点共线。导杆机构ABC的两连架杆可作整周转动,AB为原动件,以1等速转动。

(1)在机构简图上绘出滑块上E点的二极限位置E1、E2,并作出曲柄的对应转角

1、2;

5,B点轨迹与导路ee的交点B1、B2之间距(2)若要求滑块的行程s154 mm,行程速比系数K1.B1B22s。试计算AB,AC的长度;

(3)若压力角max10,试计算连杆DE的长度。

(1)曲柄滑块机构CDE中,当C、D、E共线时,滑块处在极限位置,即AB转至AB1时,则CD转至CD1,此时滑块处于右边极限位置E1。

当AB继续转至AB2时,则CD逆时针转至CD2,此时滑块处于左边极限E2。曲柄AB对应转角

1、2如图所示。(6分)(2)对心曲柄滑块CDE中:

2lCDs lCDs277 mm

极位夹角K1K118036

1180144 lACCB1tg7250.04 mm lABlACcos72162 mm(7分)

15(3)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CDE中,当曲柄与导路ee垂直时,出现max,sinmaxlCDCDl lDEl77DEsinmaxsin10443.4 mm(7分)

(3)导杆机构 已知:d,K。

练习题:

律诗第五讲 篇7

1 柔性配电技术概述

柔性配电技术是柔性交流输电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 FACTS) 技术在配电网的延伸, 简称为DFACTS (Distribution FACTS) 。FACTS是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对交流输电系统的阻抗、电压、相位等基本参数进行灵活快速地调节, 进而对系统的有功和无功潮流进行灵活地控制, 以提高输电系统的输送能力与稳定水平。作为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与运行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FACTS技术已在电力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

智能配电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很高的电能质量, 能够为用户提供定制电力 (Custom Power) 技术或定质电力。所谓“定制”, 是指用户根据其负荷运行需要向供电企业提出的对供电质量的特殊要求, 如要求供电一刻都不能中断, 没有电压骤降、谐波、电压波动的影响等。而依赖传统的供电技术难以满足用户的这些特殊要求, 这就需要应用DFACTS技术对各种电能质量问题进行有效地控制。电能质量控制是DFACTS技术的一种主要的应用领域, 鉴于此, 有人将其称为定制电力技术。

DFACTS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解决分布式电源 (DER) 并网问题。一是提供动态无功补偿, 克服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功率输出间歇性的影响, 使配电网在最大程度地接纳风电、太阳能发电功率的同时, 保证电压质量与稳定性;二是对有源配电网 (指分布式电源高度渗透的配电网, 见本讲座第二讲) 的潮流进行调节与控制, 优化配电网潮流分布, 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 减少损耗。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 电力电子器件容量不断增大, 成本逐步降低, DFACTS技术更加成熟可靠。而DFACTS设备的推广应用, 将极大地推动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 将来DFACTS设备会象如今的变压器、开关设备一样, 遍布智能配电网的各个环节。

2 柔性配电设备及其应用

本节介绍目前几种主要的DFACTS设备及其应用。

2.1 固态开关

固态开关是应用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开关设备, 分为固态转换开关 (Solid State Transfer Switch, SSTS) 与固态断路器 (Solid State Circuit Breaker, SSCB) 两种。它们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导通与截止速度快的特点, 解决传统机械开关动作时间长 (达数个周波) 带来的问题。

1) SSTS是由晶闸管 (SCR) 构成的负荷开关, 可在接到控制命令后数个微秒内接 (导) 通, 在半个周波内关断 (截止) ;如果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 代替SCR, 其关断时间也可缩短至几个微秒以内。SSTS用于双电源供电回路的切换, 可避免采用机械开关倒闸操作引起的较长时间供电中断, 使敏感负荷的供电不受影响。如图1所示的双电源供电回路, 正常运行时, 固态转换开关A接通, 固态转换开关B关断, 敏感负荷由电源A供电, 电源B处于备用状态。在控制系统检测到电源A停电时, 在半个周波内将固态转换开关A关断、固态转换开关B接通, 负荷在一个周波内转为由电源B供电, 实现供电回路的“无缝”转换。

目前, SSTS已有商业化的产品。

2) SSCB由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GTO) 回路和晶闸管 (SCR) 加限流电抗器 (或电阻器) 回路两部分并联而成, 如图2所示。正常运行时, 电流流经GTO支路。电力系统故障时, 流经GTO支路的电流迅速超过限额, GTO在半个周波之内关断, 故障随之流经SCR和限流电抗器相串联的支路, 达到限制故障电流的目的。然后SCR关断, 完全切断故障电流。

目前, 对SSCB的研究还处在低电压、小电流断路器的试验探讨阶段, 将其实用化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

2.2 静态无功补偿装置 (SVC)

SVC包括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 (Thyrisator Switch Reactor, TSR) 与晶闸管控制的电容器 (Thyrisator Switch Capacitor, TSC) 两种装置。实际应用中, 也可将两者结合使用, 称为混合式SVC。SVC通过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时刻来改变流过电抗器或电容器的电流, 从而调节从系统中吸取或向系统注入的无功电流, 可以平滑、无级地调节容性或感性无功功率, 且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而常规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采用机械开关投切电容器, 响应速度慢, 且不能满足对波动较频繁的无功负荷进行连续补偿的要求。

SVC广泛用于抑制轧钢机、电弧炉等冲击性负荷引起的电压闪变;用于电气化铁路等场合, 补偿不对称负载引起的电压不平衡;用于自动消弧线圈接地装置, 动态补偿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容电流;用于风力发电并网控制, 为风电场提供快速、连续地的无功补偿。

2.3 静止同步补偿器 (STATCOM)

STATCOM又称静止无功发生装置 (Static Var Generator, SVG) 。它是一个基于脉宽调制 (PWM) 技术的无功功率发生器, 通过自动调节注入到系统中去的无功电流, 实现对瞬时无功功率控制, 从而达到抑制电压波动、闪变与谐波的目的。STATCOM克服了SVC仍然需要配置大容量的电容或电感元件、仍然难以适应无功功率的急剧变化这两个缺点, 特别适用于冲击性负荷的无功补偿;用于风电场的无功补偿时, 能够很好抑制风力发电机并网或切机瞬间引起的电压波动, 并且在系统故障时, 能够提高机端电压恢复速度, 维持风力发电机在故障期间继续平稳运行, 为系统提供功率支撑。

STATCOM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应用。我国已开发出±50Mvar的STATCOM并投入实际系统运行。但是, 其控制复杂, 造价较高, 这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

2.4 动态不间断电源 (DUPS)

DUPS (Dynamic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由STATCOM和一个直流储能系统构成, 其中STATCOM作为一个信号发生装置使用, 在供电中断时将储存的直流能量转换成有功电流, 维持一段时间的供电。

DUPS作为应急后备电源使用, 可防止敏感负荷因短暂的供电中断出现不正常。图3所示为应用DUPS的配电系统。母线I上馈线出线采用固态断路器SSCB1, 其余馈线仍采用常规机械断路器。DUPS通过固态断路器SSCB2 (正常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 给敏感负荷供电。当负荷上游任一点发生故障引起供电中断时, 在半个周波时间内 SSCB1断开、SSCB2投入, DUPS给敏感负荷供电, 直至常规的机械断路器切除故障并恢复正常供电或者将负荷转移到无故障的馈线上去。

2.5 动态电压恢复器 (DVR)

DVR (Dynamic Voltage Restorer) 由直流储能电路、功率逆变器 (PWM) 和串接在供电线路中的变压器组成, 如图4所示。DVR在测出电压瞬时降低后, 立即直流电源通过PWM输出交流电压, 与系统电源电压相加 (串联) , 使负载上的电压维持在合格的范围内, 直至系统电压恢复到正常值。DVR输出波形能够维持一段时间, 可以补偿系统电压的瞬时下降, 防止电压骤降给一些敏感负荷带来危害。这种补偿方式仅补偿电压的差值, 需要的补偿容量小, 且具有补偿效果与系统阻抗、负荷功率因数无关等优点。

DVR和STATCOM都是能够发出有功功率的电压补偿装置。DVR是一种串联补偿装置, 主要用于解决电压骤降的补偿问题, 目前已用于化工厂、半导体制造等企业解决电压骤降问题; 而STATCOM是一种并联补偿装置, 用于解决供电中断问题。

2.6 智能通用变压器 (IUT)

IUT (Intelligent Universal Transformer) 又称为电力电子变压器或固态变压器, 是含有电力电子变换器且通过高频变压器实现磁耦合的配电装置, 不仅实现传统变压器的变压、电隔离和传递能量, 还可以控制潮流、电压质量。作为一种集潮流与电能质量控制为一体的DFACTS设备, IUT的推广应用, 对于建设智能配电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5为采用高频变换器的一种IUT的构成原理图。IUT在原边先将工频交流电或直流电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转换成高频信号, 然后通过中间高频变换器耦合至副边, 再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还原成工频交流电或直流电, 或其他形式的电能。由于采用高频变换器, 这种IUT体积远小于常规变压器并且损耗也显著减小。通过对两边电力电子交换器的控制, 可根据需要调整IUT电压与功率输出, 使输出电压、波形稳定, 提高电能质量。

目前对IUT研究还处在理论探讨、技术研发与试验阶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相信不久能有IUT投入实际运行。

2.7 轻型直流输电 (HVDC) 系统

轻型HVDC系统采用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 (如IGBT) 构成电压源型换流站 (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s, VSC) 进行直流传输 (如图6 所示) 。它具有一系列传统直流输电所不具备的优点, 一是它可以同时而且独立地控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输出, 不仅不需要交流侧提供无功功率, 而且还能够动态补偿交流母线的无功功率;二是电流能够自关断, 可以工作在无源逆变方式, 不需要外加的换相电压, 其受端系统可以是无源网络;三是其交流侧的电流可控, 不会增加交流系统的短路容量。

轻型HVDC系统特别适用于远离电网的风电、太阳能、小水电等分布式电源 (DER) 的并网联络, 如用于海上风电场并网。此外, 还适用于远离电网的海上钻井平台、小岛等孤立负荷供电。

受电力电子器件功率的限制, 轻型HVDC系统容量还相对较小,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轻型HVDC系统的设计容量会进一步提高, 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3 故障电流限制技术概述

故障电流限制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另一项重要技术。一般情况下, 配电网短路会产生很大的故障电流, 除可能造成相关的配电设备因发热、机械应力损害外, 还会引起母线电压骤降, 使同一母线供电的敏感用电设备受影响, 带来严重的后果。配电设备、导线的设计也因此要留有足够的耐短路电流冲击的裕度, 这都使配电设备、导线的制造成本大幅增加, 而应用故障电流限制技术, 将短路电流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智能配电网, 由于DER大量接入, 这将造成配电网短路容量增加, 使之超过配电设备与导线允许的设计值。如果因此而更换配电设备与导线, 将造成极大的浪费, 而安装故障电流限制设备来防止短路容量超标则是一个比较经济的解决方案。因此, 故障电流限制技术对于提高供电质量、减少配电网造价与DER并网投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建设智能配电网的一项关键技术。

限制故障电流的措施分为系统级措施与设备级措施两类。系统级措施有电网解列运行、母线分列运行、提高电压等级等;设备级措施则是应用故障电流限制器 (Fault Current Limiter, FCL) 。因受可靠性、电压质量、损耗等因素的限制, 系统级限流措施发挥的作用有限, 必须配合使用FCL, 才能把短路电流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FCL是一种串接在线路中的电气设备, 未来的智能配电网, FCL将获得普遍应用, 短路电流甚至可限制至2倍额定电流以下, 使配电系统摆脱短路电流的危害, 传统的遮断大电流的断路器或许从系统中消失, 配电网面貌、性能与保护控制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4 故障电流限制器 (FCL) 及其应用

FCL分为被动型与主动型两种。被动型FCL在正常运行与故障状态下, 均增加系统阻抗, 构成简单, 易于实现, 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会产生电压降, 增加系统损耗。目前在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的FCL是串联电抗器, 是一种传统的被动型FCL。

主动型FCL只是在故障状态下快速增加系统阻抗, 既限制了故障电流, 又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是理想的故障电流限制设备。目前应用或正在研发的主动型FCL有高压限流熔丝、可控串补装置、超导型故障电流限制器等。因其原理、造价或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主动型FCL的应用受到了限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主动型FCL技术会更加成熟, 其性能将进一步改进, 成本也会逐渐降低, 将成为主流的FCL。

以下介绍已应用于配电网中的几种主要的FCL (均为主动型) 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情况。

4.1 谐振FCL

谐振FCL分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两种类型。

1) 串联谐振FCL利用电力电子器件, 使正常工作时处于串联谐振 (阻抗接近零) 状态下的电路在出现短路故障时脱谐, 使阻抗增大而达到限制短路电流的目的。图7为串联谐振FCL构成原理图, 正常运行时晶闸管 (SCR) 不导通, 电感L与电容C发生串联谐振, 装置阻抗为零。在系统出现短路时, SCR导通, 电抗器串入电路起到限流作用。串联谐振FCL简单、可靠, 已在中压配电网中获得应用。

2) 并联谐振FCL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下正常工作时处于非谐振状态, 阻抗较小, 而在系统出现短路故障时进入并联谐振 (阻抗) 状态, 使线路阻抗增大而限制短路电流。这种FCL容量有限, 实际系统中应用较少。

4.2 超导FCL

超导FCL简称SFCL (Superconductor FCL) , 是利用超导体在由超导转换为正常状态后阻抗增大来限制故障电流。它有多种实现方式。

1) 电阻型SFCL由高温超导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HTS) 线圈与并联的普通线圈构成。正常运行时, 线路电流全部通过处于超导状态的HTS。在出现短路故障时, HTS线圈因流过它的电流超过临界值而呈现高电阻, 电流被转移到普通线圈上去, 达到限流目的。

2) 桥路型SFCL构成原理如图8所示, 它由二极管V1~ V4、HTS线圈和直流偏压源Gb 组成。调节Gb的值, 使流过HTS线圈的电流大于线路额定电流峰值。正常运行时, 桥路始终导通, HTS线圈两端电压为零。一旦发生短路故障, HTS线圈失超转变为高阻状态串入线路中限流。

3) 变压器型SFCL由通过线路电流的原边常规绕组、副边短接的高温超导线圈和铁芯组成。正常运行时, 超导线圈阻抗为零, 变压器因副边被短接而呈现低阻抗。故障时, 超导线圈因变压器副边电流很快超过临界值而失超, 副边电阻瞬间变大, 导致变压器原边的等效阻抗很快增大, 从而限制故障电流的增加。

4) 饱和型SFCL是一种非失超型的限流器, 由铁芯、一次交流绕组、二次直流HTS绕组及直流偏置电源等构成 (见图9) 。当额定交流电流通过一次绕组时, 选择合适的直流偏置电源使两个铁芯均处于深度饱和状态。而当出现故障时, 瞬间增大的电流使交流线圈在铁芯中产生的磁动势接近于直流磁动势, 使两个铁芯分别在正负半波退出饱和, 系统呈现高阻抗而起到限流的作用。

5) 磁屏蔽型SFCL由外层的铜线圈、中间的HTS线圈和内侧的铁芯或空心电抗器组成, 铜线圈接入线路。正常运行时, HTS线圈感应磁通可抵消 (屏蔽) 铜线圈产生的磁通, 整个装置呈现很小的电抗值。当电流超过一定值后, HTS线圈失超, 磁屏蔽作用消失, SFCL 呈现较大阻抗而限流。

总之, SFCL能在较高电压下运行, 可在极短时间 (百微秒级) 内有效地限制故障电流, 是FCL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SFCL技术尚不够成熟, 还需要解决电流整定困难、失超后的散热维护等问题。由于SFCL失超后恢复时间过长, 不适于需要快速重合闸的场合。

4.3 热敏电阻FCL

热敏电阻 (PTC) 是一种非线性电阻, 室温时电阻值非常低, 当故障电流流过时, 材料发热升温, 在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 电阻值在微秒时间内提高8~10个数量级, 从而起到限制故障电流的作用。热敏电阻FCL已在低压 (380V) 系统中获得应用。由于单个PTC元件的电压与电流额定值不高, 且存在电阻受外界因素影响大、电阻恢复时间长等缺陷, 限制了其在高压系统中的应用。

4.4 固态FCL

固态FCL由半导体器件构成, 能够在达到峰值电流之前的电流上升阶段就中断故障电流。图10给出了一种固态FCL的结构, 正常工作时, 半导体开关 (GTO1与GTO2) 导通流过负荷电流, 对系统运行无影响。当检测到故障电流后, 半导体开关被关断, 电流转移到电抗器上, 从而限制了故障电流。

固态FCL也是一种DFACTS设备。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固态FCL技术愈来愈成熟, 目前已在中低压配电设备中获得应用。

5 讲座总结语

智能配电网是人们对未来配电网的愿景, 具有更高安全性、更高的供电质量、更高资产利用效率, 可大量接入可再生能源发电, 能够与用户互动, 适应电动汽车的发展等。本系列讲座共分5讲。介绍了智能配电网的定义、提出的背景、智能配电网的功能特征与主要技术内容, 着重分专题介绍了智能配电网的几项核心技术内容, 即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互动功能与高级量侧体系 (AMI) 、柔性交流配电与故障电流限制技术。讲座力求使读者对智能配电网有一较全面的认识, 共同推进我国智能配电网的研究与建设。

建设智能电网要特别关注配电网。

1) 建设智能电网, 首先要解决用户供电可靠性低的问题。供电可靠性是衡量电网性能优劣、先进与否的根本指标。目前, 我国供电可靠性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城市地区每年平均每个用户的停电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 而美国是90 min左右, 欧洲的发达国家用户年停电时间平均为1 h左右, 韩国与我国香港地区仅为十几分钟, 新加坡、日本甚至不到10 min。目前我国用户的停电时间 (扣除缺电因素) 95%以上都是由配电网引起的, 因此, 我们要提高供电可靠性, 必须在配电网上狠下功夫, 切实把配电网技术装备与管理水平搞上去。

2) 智能电网应是一个高效电网。目前, 在我国电力系统的损耗中, 配电网的损耗占比最大, 其中的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占50%以上。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 配电网显然是一个关键环节。

3) 智能电网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甚至上升到国家战略, 关键就是要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问题。我国除了少数地区的风能、太阳能可大规模集中开发外, 大多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能量密度低、分布广, 采用小容量的分布式发电形式就地接入配电网, 向附近用户供电。这些分布式发电装置接入配电网, 功率双向流动, 对传统配电网是功率单向流动的辐射型网络是个很大的挑战。通过建设智能配电网, 可以从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和保护控制等方面解决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问题。

4) 建设智能配电网适应了电动汽车发展的需要。通过电价杠杆, 合理地调整电动汽车充电时间, 可以显著地减少电网峰谷负荷差, 提高电网的容量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很好地补偿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此外, 利用电动汽车的储能逆变后上网, 进一步减少对系统备用容量的需求。由此来看, 不管是分布式发电并网还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 着眼点都在配电网。

综上所述, 建设智能电网必须高度关注配电网。当然, 建设智能配电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配电网的投资长期相对不足, 自动化水平低, 总体运行水平相对不高, 目前停电多、损耗高、低电压、超负荷的现象依然存在, 而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应用也刚起步, 因此, 智能配电网工作的重点主要还是应放在完善配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与资产运行效率上。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城市, 在重点抓好配电自动化技术、智能电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 可进行一些分布式电源并网、柔性配电技术、电动汽车充电站 (桩) 等试点工作, 不断总结推广, 推进我国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发展。

本系列讲座的撰写过程中承蒙朱良镭老师的全程指导, 本讲的插图由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生翟红英帮助绘制, 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韩英铎, 严干贵, 姜齐荣, 等.信息电力FACTS及DFACTS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 (10) .

[2]陈建业, 赵广.电力电子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J].国际电力, 2001, (1) .

[3]滕乐天, 何维国, 刘隽, 等.电力电子技术对上海电网发展的革新与挑战[J].供用电, 2009, (1) .

[4]毛承雄, 范澍, 王丹, 等.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理论及其应用[J].高电压技术, 2003, (12) .

[5]胡兆庆, 毛承雄, 陆继明, 等.一种新型的直流输电技术HVDC—LIGHT[J].电工技术学报, 2005, (7) .

[6]武守远, 荆平, 戴朝波, 等.故障限流技术及其发展[J].电网技术, 2008, (12) .

[7]周雪松, 向龙瑞, 马幼捷, 等.故障限流装置的发展和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 2004, (11) .

【律诗第五讲】推荐阅读:

上一篇:分析化学英语词汇下一篇:三年级暑假作业布置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