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 铅 笔 教案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 铅 笔 教案(共10篇)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 铅 笔 教案 篇1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写出得数。

(共1题;共5分)

1.(5分)

二、圈一圈,算一算。

(共2题;共8分)

2.(6分)填一填

_______+6=10

9+_______=15

5+_______=15

_______+10=12

7+_______=13

8+_______=16

3.(2分)巧编巧做题包,你发现了什么?

(1)14-_______=9

(2)_______-5=9

三、看图列算式计算。

(共2题;共10分)

4.(5分)写出差是下面数的四道减法算式.

5.(5分)小松鼠摘了几个松果?

摘了几个松果?

四、连一连。

(共1题;共10分)

6.(10分)根据算式圈一圈,填一填。

(1)

17-9=

(2)

15-8=

五、解决问题。

(共2题;共10分)

7.(8分)

_______+9=_______

7+_______=_______

_______-9=_______

16-_______=_______

8.(2分)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数。

(1)16-_______ =9

(2)13-_______ =8

六、快乐提升。

(共1题;共5分)

9.(5分)小勇比小丽多几本《连环画》?

参考答案

一、写出得数。

(共1题;共5分)

1-1、二、圈一圈,算一算。

(共2题;共8分)

2-1、3-1、3-2、三、看图列算式计算。

(共2题;共10分)

4-1、5-1、四、连一连。

(共1题;共10分)

6-1、6-2、五、解决问题。

(共2题;共10分)

7-1、8-1、8-2、六、快乐提升。

(共1题;共5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 铅 笔 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 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米尺、学生尺、1分米长的铅笔3、4支

学具准备:每人一条学生尺、每人一枚1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课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师;铅笔是大家的好朋友,陪伴同学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你知道吗?在铅笔的长度里面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呢?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发现的知识最多。

二、创设问题情景

1、估一估。

(每人拿出1枝铅笔,师把准备好的1分米长的铅笔发下去。)我们先来估计一下,手里的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铅笔有多长

你是怎样估计的?把你估计的结果和方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生汇报。(渗透估计方法的多样性)

2、量一量

同学们估计的结果是不是接近铅笔的实际长度呢?快拿出尺子来量一量吧。

3、写一写。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写到黑板上去?

4、质疑:“12厘米多一点”是什么意思?闭上眼睛想一想“一点”是多长?能想象的出来吗?看来呀,“12厘米多一点”不能准确地表示出铅笔的长度。想一想,有没有更准确一些的表示方法?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毫米

1、认一认。

仔细观察尺子,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可以用毫米来帮忙。

师:你还知道毫米,真了不起,快给大家说一说,毫米是什么意思?1毫米有多长?

生:1厘米中间的1个小格就是1毫米。

师:请大家看着自己的尺子,他说的你发现了吗?你认为有道理吗?现在谁也认识毫米了,再来说一说吧。

2、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 细心数一数,还能发现关于毫米的什么秘密?

生: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10个1毫米。

师:那我们可以说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3、读刻度

师:我都数花眼了,有没有好办法?

生:我发现从0到1的中间有一条长一些的线。

师:大家都看到了吗?其他1厘米的中间有长刻度线吗?

生:有,我还发现长刻度线的前面是5个小格,后面也是5个小格。

师:你的发现很有意义!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这个发现来更快地读出长度?

小练习:投影出示直尺,师指生读。

6厘米5毫米、10厘米4毫米、15厘米7毫米。

3、感知1毫米的长度。

(1)(生拿出1分硬币)估计一下,这枚硬币的厚度是多少?

再量一量。

师:生活中银行卡、电话卡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

(2)师示范: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地捏住硬币,另一只手慢慢抽出,看一看留在两个手指中间的1毫米有多长?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

生:短、小。

师:对呀,1毫米比较短,不细心都注意不到,所以,我们在测量和画线段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仔细!

4、估一估

观察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估一估大约是几毫米?

※活动二:认识分米

1、揭示分米

师:在这些铅笔的长度里面,还藏着一个很特别的,是哪一个呢?(稍停)师指出:是“10厘米”,因为10厘米的长度还有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1分米。(板书:分米)

分米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1分米也就是10厘米那么长。板书: 1分米=10厘米

2、感知1分米的长度

(1)找一找。

你能从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吗?指给你小组的同学看看。谁愿意说一说你找的是从刻度几到几的长度是1分米?

(2)量一量。

请同学们量一量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掌哪个位置的长是1分米?指给小组的同学看一看。

看,我们的手掌上又多了一把1分米长的小尺子,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忙估计长度了。

(3)画一画。

你能用尺子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画完后同桌交换过来量一量画的是不是准确?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从刻度几画到几?

师质疑:尺子上没有0刻度,我该怎样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生:从1画到11,从2画到12……

3、分米和米的关系

出示米尺:你能在这条米尺上找出从哪到哪的长度是1分米吗?这条尺子上一共有多少个1分米?

生:这条尺子上一共有10个1分米。

师板书:1米=10分米

4、感知几分米

(1)从0到20的长度是多少?用手比划一下2分米有多长?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2分米?

生:文具盒、20厘米长的尺子、脚。

(2)同桌合作:量出从中指的指尖到胳膊肘窝之间的长度。

生:3分米。

师:看,我们的身体上又多了一把3分米长的小尺子,有了这些尺子的帮助,同学们估计的本领就更大了!

5、观察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可以用分米做单位,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分米?

※字母表示:

1、复习:米用哪个字母表示?厘米呢?

2、师介绍:分米用字母dm表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3、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三个等式。师板书:1cm=10mm

1dm=10cm 1m=10dm

※解决问题:现在可不可以比较准确地量出铅笔的长度?赶快量一量吧,把测量的结果写出来。然后同桌交换测量,检验是否准确。

三、系统整理所学单位名称

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并说一说为什么?

四、游戏:看谁估计本领高。

每4人一个小组,先选好要估计的物体,每人都来估计出长度,说出估计结果。然后进行测量,谁估计的结果最接近实际长度,谁就得胜一次。最后,谁胜出的次数最多,谁的本领高。

五、课堂小结。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 铅 笔 教案 篇3

李国娣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3.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4.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与他人积极合作学习。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教学准备:PPT、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1.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看些什么书?同学们喜欢看的书真不少,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好学的孩子。

2.引入情境。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最近新开了图书馆,听说里边的书可多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PPT)瞧,这就是图书馆的一角。(出示课题:图书馆)

二、提出问题,初探进位加法。1.提数学问题。

(1)看图提问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说的很好,那你们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独立思考,指名提出数学问题,师在黑板上贴问题)(2)根据问题列式。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你会列式吗?请拿出练习本列出算式。(生列式师巡视)2.初探进位加法。

(1)初探算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大家都同意这样列式吗?(板书:28+4)你们会算吗?我们先来估一估,大概是多少?比30多,多一些)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做一做。(自主探索)

(2)交流算法。算好的小朋友请把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与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现在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一下。

算法一: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先从4根拿2根放到8根里就是10根了,把它捆一捆合在2捆里就得到3捆零2根,就得32了。

师:请你上台演示一下。还有用小棒摆的吗?你是怎么摆的? 算法二:先从8根拿6根放到4根里就是10根(一捆)。师:请你上台演示计算过程。师:试着用小棒摆一摆。板书:计算方法:①、摆小棒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算法三:我是用看算式直接口算出来的,我是这样算的先算8+4=12,再算20+12=32。

师:谁也是这样算的?(板书:②、8+4=12 20+12=32)

算法四: 先算28+2=30,再算 30+2=32。(板书:③28+2=30,30+2=32)

算法五:我用竖式计算的。(让学生说用竖式计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又是怎么算的?)算法四:列竖式

8

+

_1___

2

师:8+4=12满十怎么办?怎样记不会忘了进一。(生讲师板书进位一)谁还会说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多指名回答)板书:④竖式(满十进一)师:出示计数器演示“满十进一” 师: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列竖式。(3)小结。

通过大家的思考,我们有口算、摆小棒和列竖式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几种方法中,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让几个同学说说)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相信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接下来,在刚开始贴出的问题中,选择其中一题,用你喜欢的方法,动手算一算。

师:做完后,同桌小声交流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师:找生来说算法。

选择1名列竖式的同学上台板演。请你们也试一试列竖式的方法,好吗?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进位加法

1、竞赛场

(1)机灵狗说咱们班的小朋友个个学习认真,现在大家轻松一下,玩个游戏吧?(选人计算)

2、看谁是个最好的医生

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琢木鸟图)它可不高兴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快去看看吧!原来呀这里有3棵大树生病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它吧!确诊一下大树的病因好吗?(指名说错因)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 铅 笔 教案 篇4

学习

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体会加法交换率。

3、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学习

重点 培养动手能力,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今天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起去采松果,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果”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⒉师:我们今天主要解决“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和“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这两个问题,你们自己想解决哪个就解决哪个?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⒈师;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果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xkb1.com

⒉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果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该怎么算了吗?

师问:你是怎样想的?

⒊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4、师:谁能解决“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三、从生活中体验

⒈师: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摆一摆: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

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

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

同桌说说。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列出算式:25+4=29、4+25=29

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

指名学生列式:25-4=21

指名学生说一说。

请同学列式。

前两题要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问题。

第三题学生口算

板书设计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 铅 笔 教案 篇5

学习

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数位上的数的理解。

3、培养学生思维多样性。

学习

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口算练习

教师利用口算卡片,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二、计算练习

1、了解题目意图。

师: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大家从这统计表中还能了解到得信息有哪些?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师:唉!真是糟糕,小朋友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这些弄脏的数据都恢复呢?不着急,我们一起来算算一班丢失的合计这栏的数据。

师:大家算出来了吗?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师:你为什么把这3个数加起来呢?

师:真聪明!我们已经帮助机灵狗找出了一个数据,大家再努力找找二班和三班丢失的数据。

师:你是怎样算出二班《儿童报》的分数的?

师:不管是先减那一种,这两位小朋友都是用98连续去减。为什么呢?

师:哦,用三种报刊的总和减去其中的两种报刊数,就能得到第三种报刊的分数。

师:40加37表示什么意思?

师:很好,这也是一种解决的办法,先算出知道的两份报刊的总数,再用三种的总和减去其中两份的总数,得到第三份的报刊数量。

那三班的《小画报》是不是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呢?同学们同桌交流一下求三班《小画报》的方法。

3、小组合作。

三、数学游戏。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师:智慧老人会变魔术,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魔术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吗?

师:比较智慧老人的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再比较上下两个算式,还发现了什么?

2、尝试游戏。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那你们也想一个两位数,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四、课时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帮助机灵狗恢复了统计表,机灵狗觉得小朋友们真棒,它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用途,从现在开始,他决定和小朋友们一起努力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们,你们也要加油哦!

五、布置作业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 铅 笔 教案 篇6

学习

目标 1、能选用恰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发展学生观察,操作能力,通过实践达到认知效果。

学习

重点 估计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估一估、量一量

1、让学生估计我们教室里黑板有多少长?

2、师生测量。

当出现不足1米时,学生讨论如何来表示。

得出可以用------米-----厘米来表示。

二、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1、试一试

(1)讲桌的高是---m---cm。

(2)黑板的长是---m---cm。

(3)门的高是---m-cm。

(4)从地面到窗台的高是-m---cm。

2、练一练第1题,

3、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5、找一找,量一量。

三、实践运用。

(1)多少人手拉手长度大约是10米?

(2)到操场上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延伸

回到家里,对自己家里的一些物体先进行估计再测量。 学生活动

学生先估计,再量一量,最后得出具体的数值。填写。

同桌合作,先估计,再进行测量,然后再把正确的数值写在数上。

目的是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

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再独立完成。

核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得。

4、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算一算,最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

内容是P19第三题。

先小组里交流,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然后小组里进行测量。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

板书设计

估一估,量一量

讲桌的高是---m---cm。

黑板的长是---m---cm。

门的高是---m-cm。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 铅 笔 教案 篇7

学  习

目  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  习

重  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新课标第一网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出示玩具汽车,学会观察物体

第一步:

1、观察玩具汽车,学生分别站在汽车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

2、分别把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对着全班,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

3、小结: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实践操作,巩固观察方法

1、第1题:下面哪一辐图是淘气看到的?

(1)、先说说淘和笑笑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2)、给淘气看到的打勾。

2、第2题:它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3、第3题:看一看,说一说。

4、猜一猜。

上、下、左、右、前、后都相同的是什么物体?

三、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在家找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做好记录。 学 生 活 动

第二步:

1、让学生站在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三步:

1、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说一说。

2、利用教室里已有的物品,进行观察物体。

(1)、说一说小猫和小猴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一面?

(2)、连一连。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按要求完成题目。再交流评议。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教学反思

本课以观察学生熟悉的小汽车、茶壶、玩具等物体为线索,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

★ 观察物体教案

★ 《观察物体》教案

★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 观察物体(二)教案

★ 观察物体教案 二稿

★ 观察物体三教案

★ 《观察物体》说课稿

★ 观察物体数学教学反思

★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 铅 笔 教案 篇8

1.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竖式算一算

84÷6=

124×8=

二、导学新课

1.学校为同学们买来了一批新书,快去看看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图书200本,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你能画图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交流,看谁的方法直观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说 一说你的想法。

2.列式计算,再和同伴说一说。

(1)200÷2=100(本)100÷4=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第 1 页(2)200÷2÷4 =100÷4 =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3)200÷(2×4)=200÷8 =25(本)

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

问: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完成“练一练”

六、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9

1、学习本课6个一类生字,会认12个二类生字。学习新的笔画横钩,学习三个部首:宝盖儿、月字旁、单人旁。

2、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3、大概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朋友之间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相处融洽,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会写6个一类字。学习新的笔画横钩。学习三个部首:宝盖儿、月字旁、单人旁。

2、背诵课文:领悟文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学习三个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8版块——《伙伴》,谁知道伙伴是什么意思呢?在班级里你和谁是伙伴?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两组小动物——猫和狗,鸭和鹅,哪一组小动物是伙伴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新课: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指读,齐读,男女生分句读。

2、学习生字。

它:上下结构,共5画,它们。

学习新笔画:横钩。领读, 书空。

学习新部首:宝盖儿。领读,书空。

们:左右结构,共6画,我们、他们、你们。

单人旁儿是人字的变形,一般都表示与人有关的。如:你、他。“们”是个形声字,左表意,右表声。课文中“它们”指的是谁?(猫和狗)

朋:左右结构,共8画。朋友。谜语:两个月。

3、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指读、齐读一、二类生字。

(2)、猜字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后三个生字,大概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部首、笔画。

二、学习生字。

友:独体字,共4画,朋友、友谊、友好、友爱。书空

齐:上下结构,共6画,书空

巴:尾巴、巴掌、巴士。书空

三、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朗读。

1、拍手背诵课文。齐读课文。

2、你喜欢猫和狗,还是鸭和鹅?为什么?

3、为什么猫和狗不是好朋友?

4、小结:猫和狗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所以才会吵起来。而同学们也是一样,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象小白鸭和小白鹅一样,成为好朋友。

四、齐读生字、指导书写。

作业:把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它 朋 友 齐 们 巴

(它们)(朋友) (尾巴)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买 铅 笔 教案 篇10

1、识记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读中体会春雨的情趣,进而感受春天带给世界万物的勃勃生机。

学情分析:

1、认知特征分析:

(1)一年级小学生喜欢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仍以无意注意为主。

(2)学生想象力丰富,乐于进行口语表达,但语言需要教师和同伴帮助规范。

2、基础分析:

(1)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多数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了合作的意识。

(2)多数学生认识了四、五百字,并初步掌握了听读识字、拼音识字、看上下文猜字等识字方法,并初步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铃铛课件板贴画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游戏:猜猜看

1、猜铃铛。(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猜猜看。同时出示一个装有金属铃铛的茶叶桶,请学生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随意猜测。(2)教师晃动铃铛发出声响。学生根据声音的提示猜出是铃铛。伴随着“丁零当啷”声,教师随机展示铃铛。学生用拟生词来形容铃铛的声音。

2、猜偏旁。教师指出这个铃铛是金属做的,猜铃铛的名字会有什么偏旁?学生凭借前面的积累可以猜到是“金字旁”。教师板书“铃铛”学生认读。教师板书“líng dāng”,学生同时书空。教师指出“铛”单独出现读一声,跟“铃”组成词语读轻声。学生再读,体会轻声。

3、教师在“铃铛”前板书“雨”,学生读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见过“雨铃铛”引入儿歌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认准生字、读准字音。

(一)认字

1、学生自由读儿歌。在充足的时间里读书,标字音。(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小组合作认生字。

(1)合作前教师指导:在小组里用生字卡片互相教一教,让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读准字音。可以小组长领读,可以轮流读,也可以一起读。

(2)合作中教师指导:①随机指导:巡视中,根据个别情况指导合作方法;②跟进式指导:在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后,指导盖住拼音,独立认读)

3、学生小组合作检查生字。

4、挑读易错字。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将自己小组在合作中识字中发现的容易读错的生字,给大家提醒儿。

5、检查反馈。

课件:生字闯关

第一关:你是我的好朋友(房檐上挂着11个小水珠,点击每个小水珠就会出现相应的生字)

游戏规则:每出现一个生字,学生齐读,随机请学生用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话。

第二关:火车开动呜呜呜(每节小车箱上都有一个生字,依次点击,依次出现带有生字的小车箱,点击11次,小火车开走。可重复进行。)

游戏规则:学生按顺序依次读生字。

(二)读文

1、同桌互相读课文

要求: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一个在读,另一个认真听,读对表杨,读错帮助纠正。

2、指名读,整体感知儿歌。

课件展示:整篇课文。

(1)指名一对同桌读课文。读后其他学生做小评委,听的要求:听听字音读得准不准,句子读得通不通顺,听后评价。

(2)再指名一对同桌读课文。听的要求有两个:①继续做小评委。②边听边想,从儿歌里能看见哪些景物?

(3)学生各抒己见:看到的景物有小燕子房檐水珠(小铃铛)雨丝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贴或板画

三、品读感悟、随文识字,熟读成诵。

(一)自由读书,画出儿歌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儿歌,在表示声音的词语下面画条横线。(教师边交待要求边板演画线。)

2、生边汇报,教师边出示课件:在沙沙响和丁零当啷两个词下面画横线。

(二)第一句: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1、初读。学生齐读句子。

2、随文借图识字“房檐”,了解房檐的位置。

课件:展示春雨洒在房檐上的情景。

(1)学生到屏幕前指一指房檐的位置。找到书上插图中的房檐,同桌互相指、看。

课件:在房檐旁边出示生字“房檐”

(2)学生齐读生字“房檐”

3、指导感情朗读。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1)指名学生读句子。

(2)教师适时评价,还可以将春雨和夏雨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读出春天雨的特点。

(三)第二、三、四句“房檐上挂水珠--丁零当啷”

课件: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1、初读。

(1)学生看准每个字,齐读。教师评价。

(2)教师读。故意把“串串”读成“一串”,学生评价,找出问题。

2、随文识记“串”,并了解“串串”是指很多串的意思。

课件:一串

串串

(1)指名学生说“一串”和“串串”的不同。

(2)借助相应的情景图进一步体会“一串”和“串串”的不同。

3、指导感情朗读“串串”和“丁零当啷”的多元化理解。

(1)指名学生读。

(2)通过教师、学生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3)学生同桌互相读。

(四)第五句“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课件: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1、初读。指名学生读。

2、随文认识“招”,巩固“呼”,了解“招呼”的意思。

课件:招呼

(1)学生同桌互相打招呼;师生互相打招呼。

课件:“招”和“呼”的偏旁分别变红。

(2)教师小结,指出“招”要用手,“呼”要用口。

(3)学生齐读“招呼”

3、感情朗读。

课件: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1)师生共同表演。教师表演“小燕子”,学生表演“雨铃铛”,并用自己的语言招呼小燕子。从中体会“雨铃铛”的热情。

(2)学生感情齐读句子。

四、回归整体,背诵积累。

课件:展示全文

(一)整体美读全文

1、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边读边想象,加上动作表演读。

2、指名配乐读。

3、学生集体配乐表演读。

(二)背诵积累

课件:雨铃铛

沙沙响,_______,

_______洒在房檐上。

______________水珠,

_______串串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招呼_______,

_______盖_________。

1、学生借助生字提示自由背诵儿歌。

2、指名配乐背诵。

3、能够背诵的学生集体配乐背诵。

五、课内拓展,课外延伸

1、儿歌再创。

课件:配乐呈现春雨里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

(1)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边欣赏边仿照儿歌里的语言,描述见到的情景。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指名学生自编儿歌。

2、分层次布置作业

背诵儿歌(或表演背诵)仿照儿歌自编搜集有关春雨的诗歌读一读

上一篇:论文指导教师发言稿下一篇:四强党支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