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模式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成本管理模式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精选8篇)

成本管理模式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 篇1

一、关于作业成本管理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成本管理系统的某些方面逐渐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的桎梏。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成本会计管理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通常用直接人工去分配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而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和其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很多制造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随着制造环境的变化,直接人工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却越来越大,这必将导致产品成本核算信息的严重失真,从而引起产品成本的失控,经营决策的失误,传统成本法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制造环境的需要为弥补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准确计算产品成本的缺陷,西方国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并产生了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即作业成本管理,并于九十年代以后在先进制造企业开始应用。

作业成本管理(ABM)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作业成本计算法为核心的面向企业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计算是把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作业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已从开始的成本确认、计算方面转移到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个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作业管理正在逐步形成完善。

二、在我国企业中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的成本管理模式主要有目标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前三种都属于传统模式的成本管理,也是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所采取成本管理方法,它们主要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以实际的生产运作为导向,通过提高和优化企业自身各道工序的工作和衔接效率来提高其实际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以如何让企业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利润为最终目标。所以他们是缺乏一体化的方法,有待于供应链的完善和实践上的优化。另外一个是这样的成本管理方式主要针对企业生产、协作过程中的单一活动。并且只是对这个单一活动过程中的价值流向进行控制,对于问题的解决也主要是事后的处理而不是战略性规划企业活动,所以说缺乏一定的前瞻性。

首先,在很多企业中成本管理的观念和作用不够深入。而且在实践过程中成本管理也是侧重于应用传统的方法和理念,与现代化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结合的太少,通常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只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对原因和过程进行分析、核算,没有对成本管理这个问题进行长远的规划和系统的设计。

其次,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活动的基础部分比较薄弱,具体来说,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都是专人负责,没有做到全员参与、集思广益,而且这些专门负责的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够理想,业务水平十分有限,不能发挥财务管理中成本管理的基本职能和主要作用,另外,他们的文化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高层领导的管理水平和企业日常的管理制度也得不到的发挥。

再次,有些企业在管理和办公方面的设备、技术和条件都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能力也比较弱。整体来说,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发展水平不够高,各个部门的发展也不够均衡,主要体现在电算化办公方面,所以在工作和管理上都影响了财务管理的进程和工作效率,与发达国家比差距较大、亟待改善。

三、企业实行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对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从成本计算的角度看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是以作业本身为基础,通过管理过程来追踪企业运营过程中成本形成和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成本的最终可归属,这种管理模式使传统方法中的很多忽略不计的间接性成本成为直接成本,并将其计为直接的产品成本。这一改变从根本上提高了计算产品成本的准确性。作业成本管理将生产产品过程中所产生的多种成本纳入研究范围,以此为基础优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和研究,摆脱了单一的计算方法,不但把人工和机器产生的成本计算为产品成本。还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一切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将计算过程精细化、全面化,所以成本计算的结果也更加准确,更有利于企业成本的研究和统计,从长远来讲,有利于企业的运营和利润的增加。

(二)从成本控制的角度看

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着眼于形成产品的全部过程以及前因后果,并对其追根溯源,而不是单纯的考虑产品本身的成本,所以说这种方法拓展了产品成本及其控制内容。它将产品的成品延伸到企业生产活动的整个周期。作业成本管理模式使成本控制的内容深入作业层次,在核算一种产品的成本费用时,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全面,进而使企业进行相关决策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在衡量一种产品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少利润的时候,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可以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最终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成本预测、成本决策、价值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为内容的科学管理体系。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包括目标成本管理理论、标准成本管理理论、责任成本管理理论和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等;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包括作业成本管理理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价值链成本管理理论等。在新环境下,分别对传统成本管理和现代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使企业管理层更重视成本管理,为企业寻求新竞争环境下的持续成本降低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

一、传统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因此,传统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成本的降低意味着物化和活劳动耗费的节约,具体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也就是说,可以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贵重或稀缺的材料,其节约使用不仅会降低成本,而且是对资源的节约,有利于防止由于材料的短缺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发生。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经济效益通常用投入产出比或所得与所费之比来表达,成本作为所得与所费之比的一个方面,其水平制约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在现实生活中,成本是抵减盈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当销量和价格一定时,成本与盈利存在互为消长的关系,即成本提高,盈利相应减少;反之成本降低,盈利就相应增加。企业盈利增加,就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同时也可以给企业、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收益,使企业有更多的财力去发展生产和改善职工福利,生产规模也可以随之扩大,从而保证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降低产品价格。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经济依据,要想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使产品销量增加,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得不断降低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有条件降低产品价格。这样,就可以为工业、农业提供较廉价的生产资料以及为市场提供便宜的消费品,从而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也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现代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认为成本管理就是对产品生产成本的管理,主要是以事后核算,生产成本的控制为主。新的经济环境导致了以知识为核心的生产力的竞争,促进了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等多种商务组织形式的发展,迫使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亦要深入到作业层次,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

(一)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业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经营管理决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作业分析,将相关作业分为增值作业、不增值但必要作业和不增值也不必要作业,去除不增值且不必要作业,减少不增值但必要的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从而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在战略决策中的作用主要是在假定作业的效率既定的条件下,通过作业成本法对客户、产品、服务等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采取措施使作业服务于更具盈利能力的客户、产品和服务。作业成本计算是为解决制造费用的分配问题明确计算成本产生的原因,通过成本动因分析、对作业与流程进行增值性分析,进而改进作业与流程的效率,以最大化降低企业成本。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仅从内部改进经营管理的效率是不够,企业还必须将作业成本管理延伸到企业外部,通过对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顾客进行作业分析,以改善供应商关系和制定正确的客户服务政策,这就使作业成本管理从战术层次上升到战略层次。作业成本管理在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就是将企业的资源从亏损的地方应用到赢利的地方上来,以最大化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企业管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经历了由生产管理阶段向经营管理阶段转变后,部分企业进入以战略管理为主导的新阶段。要获得持续不断的竞争优势,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成本管理,通过运用一系列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寻求实现企业可持续成本效益最大化的途径。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管理顺利实施的基石,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从战略的角度把握企业的成本管理,避免只顾短期利益,一味以低成本来衡量各项决策的短期行为。根据企业不同的战略,确定成本管理的重点,并制定适合企业保持永久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引进并使用,必将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

2.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比如采购领域、生产领域、销售领域、竞争对手领域等,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并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

3.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但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以较低的成本升幅,而取得更高的使用价值是非常值得的。企业采用何种成本战略,取决于企业整个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成本管理必须为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服务。

4.有利于成本管理方式和手段的革新。从我国企业所进行的成本管理改革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没有真正领悟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精髓,以至于大多数企业仍然保持传统成本管理的方式,没有真正地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使企业已经制定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对于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方式和手段的革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价值链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

价值链成本管理融合了价值链和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价值链各环节成本的利用率,提高核心企业及整个价值链联盟的长期竞争优势。价值链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链成本管理能够实现整个价值链效益的优化

价值链成本管理站在了一个战略的高度。它要求成本管理须正确处理作业与作业之间、业务流程与业务流程之间、本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销售渠道之间的关系,要求通过优化这些关系来提高整个价值链的效益,而不是像传统成本管理那样把目光聚集在某一个点上。

2.价值链成本管理扩大了传统成本管理的控制范围

价值链成本管理根据价值链向上下游延伸的情况,将企业与所处的环境相联系,通过考察其完整的发生过程,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它使我们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竞争对手所发生的成本放入成本管理的范围之内,完善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

3.价值链成本管理抓住了成本管理的关键即作业问题

价值链成本管理从研究导致成本发生的作业及作业结构开始,进行成本动因分析,通过对作业及作业结构的优化、改造来达到提高成本效益的目的,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抓住了成本问题的关键。

下面是赠送的范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

2013党风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我对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使我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肯定地说,通过这次教育活动,使自己对相关内容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一些方面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搞好工作的信心。现就学习情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干净净履行职责

党风廉政建设关乎民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采取了强力措施,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中央连续出台了《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两个法规,充分显示了坚持不懈反腐倡廉的强大决心。对于廉洁自律问题,要把握好两条:一要干事,二要干净,也就是既勤又廉。不勤政无以立业,就没地位;不廉政无以立身,就栽跟头。要把这两条统一起来对待,经得起考验,树立好形象。

1、要警钟长鸣,筑牢防线。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我们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要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为民造福,用不好也能为自己造“罪”。我虽然只是公安局一名普通民警,也应该倍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工作,不要因一念之差给家庭、给亲人带来无以挽回的痛苦。

2、从严自律,管住自己。当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我们现在各方面的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越要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误、栽跟头。“常在河边走,难得不湿鞋”,就是要时时刻刻谨小慎微。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在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3、自觉接受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脱离监督的干部,往往会犯错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正确地对待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面镜子,经常地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和纠正,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大有裨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常被泼点冷水,常听点逆耳之言,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党中央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使党内监督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路子。我们广大民警都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二、坚持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干好工作

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就要坚决贯彻求真务实的要求,推进各项改革建设事业更快发展,就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我们要使求真务实成为行动的准则,贯穿和体现在各项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去。

1、要有求真的精神。求真说到底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精神,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从大的方面讲,是科学判断新形势,准确把握规律,探求办法措施。具体到我们普通民警来说,就是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公安事业发展放在首位,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增强加快发展的压力感、紧迫感。同时,又要看到我们良好的工作基础、各方面的优势条件,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公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一年比一年快、一年比一年好。求真就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会用心,善于从普遍性问题中发现和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和提炼经验性的做法,用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难题、工作中的症结。总的来说就是既要有加快发展的高度热情,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2、要有务实的作风。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实在人,既是处事为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创业为政的基本准则。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是踏下心来做事、实打实地做人,就能干出名堂,也能取得组织的信任,得到群众的赞誉。

3、要有实干的行动。实干,是共产党人的作风;认真,是共产党人的品格。我们要继续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遇到困难不缩手,干不成功不罢手,以实干求实绩,以实干求发展。科学的决策再加上实干的行动,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

4、要有实际的效果。

衡量工作能力的标准,主要是看实绩。只要是领导布置的任务、安排的工作,都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腐败现象的存在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最伤群众的感情,最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决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治本的力度,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寓于各项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以党纪政纪约束自己,用群众的满意程度鞭策自己,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实践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我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实践证明,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事业全局,作为一名普通民警,我们应自觉自愿拥护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维护党的形象,各负其责,支持和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做到廉洁自律,自觉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廉政意识,增强纪律和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切实转变作风、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模范。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牢牢把握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与基层党组织从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自觉抵制腐败,做到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严于律已的表率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我们每一个人要从自己的工作性质、业务特点出发,彻底转变“反腐败是额外负担”“我们小民警不存在也不需要反腐倡廉”的错误想法,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反腐倡廉职责,确保全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平衡发展。我作为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一是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认真履职,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做一名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好民警。三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廉政意识,增强纪律和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切实转变作风、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模范,以自己有限的力量把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的全面讲话,此次讲话可以说拉开了我们党党风廉政建设新的篇章。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20XX年XX月XX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从这些讲话来看,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党之所以不断地兴旺发达,领导中国人民和政府一步一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实现小康,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始终坚定不移,特别是把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始终放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反腐倡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反腐倡廉就是要促进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廉政,努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谋幸福;就是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厉查处腐败分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诸多利益和政治文化权益。只有抓好这项工作,才能永葆我党的先进性和国家政权的人民性。

然而,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在我国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组织管党不得力,一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不强。二是当前经济类案件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如2006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大案18241件,其中贪污、受贿百万元以上的案件就有623起。三是利用干部人事权,司法权和行政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突出。四是窝案串案明显增多。五是领导干部与配偶子女串通进行腐败活动相当突出。六是作案手段隐藏性加强。七是一些领域中制度和体制还不完善。

从以上种种现象来看,当前反腐倡廉的斗争还非常艰巨,其斗争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这场斗争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也直接关系到我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心与勇气。因此,为了真正打好我们党的党风廉政建设这一生死战役,必须正确分析和判断反腐倡廉的形势,认真审视反腐倡廉的形势。所以,当前必须要做到的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正确处理好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关系;充分发挥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作用,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整体合力。

二、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一定要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不解决好,科学发展观就很难落到实处,那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作法,那种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的作法,以及那种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的做法和那种只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喜欢搞花架子的做法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目标格格不入的。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自学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扎实解决好制约科学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与此同时,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我们知道,实现社会和谐,一个主要前提是政通人和,有好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我们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风对政风民风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良好作风本身就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就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果领导干部在坚持党的优良作风方面以身作则,做出表率,给群众做出好样子,群众就会密切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而努力奋斗。反之,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好,就会使人民群众与党离心离德,就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削弱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 线方针政策上,而且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上。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较高执政能力、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评判一个政党是否值得依赖、能否执好政的重要依据。一个政党的领导班子作风好,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强,其执政基础就稳固;一个政党的领导干部作风不好,就必然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群众信任,其执政基础就会逐渐瓦解。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我们党才能更好地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永葆先进性。

成本管理模式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 篇2

一、成本控制与成本控制策略

1、成本控制与成本控制策略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内容,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本控制的成败或者说企业成本控制是否有力, 严重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成本控制策略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为了实现经营目标, 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对自身已掌握的各项成本资料进行分析、选择, 从而达到优化成本、控制成本并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或策略。企业的成本控制策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企业在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利用已经掌握的资料和新获取的资料及时地进行战略调整, 是企业竞争的成本核心。企业在竞争过程中通常采用降低成本的方式, 但是成本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降低的, 它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同时要满足企业整体的战略要求。

2、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因素

企业作为一个微观实体在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中运行, 追逐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企业的成本相应的也要受到自身内部的业务活动以及企业外部的环境等的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于企业来说, 是一把双刃剑。企业的外部环境在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遇的同时, 也向企业提出了挑战, 增加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风险, 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了影响。从企业的内部因素来看, 企业的成本控制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因此企业的成本控制必然会受到企业内部各因素的影响。

首先, 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外部环境因素。所谓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 是指企业外部影响企业自身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等的诸多要素。它又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因素和中观环境因素。宏观环境因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宏观条件, 它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深远, 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技术、文化、教育、国际等多方面的因素, 它决定着企业所面临的系统风险。中观环境因素是指介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之间的对企业的成本控制产生影响的因素, 主要是指企业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因素。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产业的技术含量高低、产业内部的资源分配、产业中的供求等都会对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设计与选择产生影响。

其次, 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内部因素。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内部因素是企业微观层面即企业自身的因素, 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 企业的经济规模、企业的市场定位、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企业的整体战略和具体计划等诸多微观因素。在既定的宏观和中观环境下,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 以适应整个环境。企业内部的诸多因素单独或综合对企业的成本控制产生影响。他们共同影响着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设立和选择, 同时, 企业成本控制成本策略的设立和选择又影响着各个组成因素。

二、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成本管理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产生的动因即在于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求。成本反映了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关系, 从综合层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的成本低表示企业以较低的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服务, 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 成本低的企业是其经营效率高的体现。在我国不少企业按照成本的习性对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 利用固定资产的杠杆作用来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 从而实现短期利润的增加。

2、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

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 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成本控制以企业的成本核算为基础, 可以说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是成本管理中最根本的内容。传统的成本管理以成本控制为基础, 过分强调减少支出和降低成本, 是一种狭隘的成本控制观。虽然, 这种观点在短期内可以使企业利润迅速增长, 但是也导致企业过分强调降低成本或者单纯的降低成本, 而忽视企业的经营收益。现代的成本管理仍然以成本控制为根本内容, 但却是基于一种新的思路, 即成本效益观。企业的成本管理要以成本收益为基础, 或者说以投入和产出为基础。企业在分析成本、控制成本、努力降低成本的同时, 也考虑了企业的产出。在新的管理模式下, 企业是尽可能的减少支出, 而不是一味的降低成本。比如, 企业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后, 如果发现开发某一产品可以使企业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那么, 即便企业为了开发该产品需要增加一部分成本, 只要这部分成本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那么, 这部分成本也是值得投入的。

一方面, 成本控制是成本核算的核心也是根本内容, 而成本控制又以成本核算为基础。成本核算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中的基本职能。比如一个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或者是工程投资时, 应当首先对该项目 (或工程) 进行成本核算, 估计、预算其成本的大小。假如企业不进行成本核算就盲目投资, 则会使企业财务管理所获得的信息严重失真, 使得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认真核算企业的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可靠性, 有助于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 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 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中居于关键地位,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遵循其事先既定的战略规划, 确定成本目标, 按照企业的成本目标, 控制影响企业成本的各种因素, 从而及时发现企业成本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偏, 这就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成本控制总是力求将企业的预定成本目标和实际成本之间差异最小化。成本控制的核心地位还体现在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之上。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之下, 随着社会的进步, 企业面临着资源稀缺、资金紧张的实况。在该情况下, 包括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职工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在密切关注着企业的成本控制。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的了解企业所处的宏观和中观环境, 及时了解自身的微观状况, 及时了解企业的成本控制的及时信息, 及时分析资金的使用规律, 调节资金的运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职工等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相关信息。

成本管理模式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 篇3

关键词:成本管理;企业管理;地位;作用

一、前言

当前时期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国内企业集团的经济交往关系与客观经济环境也随之而发生了不断地变化,国内企业之间以及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增强,激烈的竞争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尤其是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企业管理过程之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新思路、新观点加以探究,这样才能够增强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足,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本文基于成本管理的具体内涵,着重阐述与探讨了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旨在为企业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二、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一)涵义

所谓成本管理指的就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来对成本的驱动因素加以识别。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也就是说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成本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有效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已纳人重要日程。

就目前我国工商企业的发展来看,这些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均面临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全新形势,传统的强调以企业内部价值耗费为基础的成本管理系统, 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管理与竞争的突变方式。因此成本管理的改革与升级也就日益成为呼声最高的核心问题。也正由此.企业成本管理这个管理理念被引入了各个领域。但是,相对于国外比较成熟的成本管理研究来说,不论从理论的层面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我国的各个企业在这个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要大力开展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管理支持。

成本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与企业经营过程相关的所有资金耗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企业财务会计计算的历史成本;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资金耗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所需的现在及将来的成本;行业价值链整合过程中所涉及的客户与供应商的资金耗费等。由上述几个方面的对象可以看出,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最终即为企业资金的流出。

(二)成本管理的对象

成本管理对象是与氽业经营过程相关的所有资会耗费。既包括财务会计计算的历史成本,也包括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的现在和未来成本;既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内的资金耗费,也包括行业价值链整合所涉及的客户和供应商的资金耗费。成本管理的对象最终是资金流出。但是具体到每个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的对象还是有所不同。凡是和企业经营过程相关的资金消耗都属于成本管理的范围。

(三)成本管理的目标

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信息、参与管理,但在不同层面又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企业的整体经营日标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为企业内外部的相关利益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成本信息以供决策和通过各种经济、技术和组织手段实现控制成本水平。成本管理的具体目标可分为:成本计算的目标和成本控制的LI标。成本计算的目标是为所有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包括外部和内部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主要是关于资产价值和盈亏情况的,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是确定盈利及存货价值,即按照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汁算财务成本,满足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需要。而内部信息使用者利用成本信息除了了解资产及盈亏情况外,主要是用于终营管理,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即通过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人们的成本意识,通过成本差异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管理成本信息,有效地满足现代经营决策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成本控制的日标是降低成本水平。

(四)成本管理环节

成本管理是由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四项组成。成本规划是根据氽业的竞争战略和所处的经济环境制定的,也是对成本管理的规划,为具体的成本管理提供思路和总体要求。成本计算足成本管理系统的信息基础。成本控制是利用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采取经济、技术和组织等于段实现降低成本或成本改善目的的一系列活动。业绩评价是对成本控制效果的评估,目的在于改进原有的成本控制活动和激励约束员工、团体的成本行为。

三、企业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企业成本管理近年来由于其迅速地发展,在企业管理之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渐显著,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管理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企业在实际的经营活动巾,外有同业竞争、政府课税和经济环境逆转等威胁,内有职工改善待遇和股东要求分红的压力,经常遭受内外央攻。企业用以抵抗内外压力的武器,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和增加产销量。其中,降低成本是最主要的。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价格竞争能力;可以提高安全边际率。使企业在经济萎缩时能生存下去;提高售价会引发经销商和供应商相应的提价要求和增加流转税负担,而降低成本可避免这类外部压力;成本降低r,才有力量去提高质龟、创新设计或者提高职工待遇和增加股利。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下盲目发展,一味在促销和开发新产品上冒险,一旦市场萎缩或决策失误,企业没有抵抗能力,很快就会倒闭。

(二)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

产品价格的制定,要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大体上符合产品的价值。同时,制定产品价格也要考虑国家的价格政策和产品的供求关系。商品价值是以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经营好的企业个别劳动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产品售出后,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反之,经营差的企业,个别成本高于社会平均成本,产品售出后,由于不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而逐渐丧失竞争力。由此可见,成本最低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企业只有提高物料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改进经营管理,才能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多利润,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资金耗费的尺度,企业必须按照成本这个尺度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否则,企业生产就会有中断的危险。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正确计量和控制产品成本,保证产品成本能得到足额补偿,才能保证企业的生产营销活动连续进行,保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六、结论

由上所述可以知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大,那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在日益增强。当前时期下,企业若要发展,就必须要在发展上面投入更多精力,注重加强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是非常之大的,主要表现在:(1)加强成本管理是控制各种劳动耗费的手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2)成本管理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3)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因此,可以看出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对一个企业来说。其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加强成本管理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财务问题,更是整个企业集团的命脉,只有抓住这条企业的命脉,才能使一个企业集团增收节支。创造更好的效益。只要是企业的管理者与一线的员工一起,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围绕企业的共同目标,加强成本管理。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对手。只要如此.不论是价格战.还是市场战,企业都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无往不胜的战胜一切对手.开创企业的新局面,再创企业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汪菊芳:《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科技成果纵横2009年第4期,第61页。

[2] 孟怡平:《从传统成本管理提升到精益成本管理——对出版企业成本管理的现实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2期,第53页。

[3] 山丽萍:《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辽宁经济,2009年第12期,第77页。

[4] 陈钰:《浅谈成本管理及其重要性》,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3期,第38页。

[5] 王俊彦:《企业成本管理之我见》,活力,2011年第12期,第146页。

[6] 张太平:《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商品与质量,2011年第8期,第204页。

[7] 蒙甍珍:《浅议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科技资讯,2007年第18期,第146页。

成本管理模式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 篇4

如今,在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项目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工程成本控制措施不力,风险应对机制缺乏,奖罚机制不够落实等等。由于这些制度的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了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等不良现象。而现在的社会,市场竞争激烈,建筑施工企业在保证安全、质量、工期的情况下,加强工程成本管理,争取降低工程成本,这样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于不败之地。

在成本项目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项目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并不是一个人能处理的工程,而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从项目经理到具体施工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节约成本。目前。一些工程开工前未编制全面的成本计划,过分依靠经验粗放式管理,出现症结时没有规章制度可以参考,项目经理处理问题主观色彩浓重,具体施工人员随意应付。这些现象,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

2 成本管理在建筑管理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成本管理在建筑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百年企业观念,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而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今,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成本企业必将失去其原有地位,相应地低成本企业因其成本较低,产品价格也就低廉,必将占有更大的市场。所以施工企业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的管理,牢固树立“节约一分钱,就增一分利”的成本观。项目成本控制已不单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是整个施工阶段的管理,因此就要从材料管理、机械管理、劳务管理、分包管理等相关业务入手,抓好整体管理的同时,针对细节小方面的管理也应当加以重视,注重正确的管理方案。不仅通过财务、材料、机械、劳务、分包等部门了解到工程整体成本状况,更耍了解到工程细部成本状况,在实践操作中完善成本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保证数据有效性,而且相关部门能够更好的完成各自的任务。

再者,成本管理对企业的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贯穿于建筑施工企业运营的主线,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论文联盟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施工项目从承接一安排一实施一完工一竣工交接全过程,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的精细管理。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这些与项目施工过程是一一对应的。建筑施工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和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增收创收,促进企业的发展。其中成本管理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实施并加强成本管理能够实现开源节流,使企业利润得到上升。

3成本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原则

成本控制原则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有正确的原则,并且按照每一个施工企业自身的施工水平和能力,制定企业内部定额,按照一定的秩序遵守相关的行为准则,节省资源,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项目成本费用,以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其手段是将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控制最节约的状态,这就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实地的操作,比如对工人的管理,要检查建设项目使用多少员工可以使工程按时的完成,使用工人的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缺少,要根据工程的一些预测,裁决需要工人的数量。但是,实现最低化,也应当根据科学理论来实施,比如对原材料购买的管理中,如果一味的追求购买资金的节约,而不注重质量,这会造成施工建筑质量的重要影响,甚至会导致公正在验收阶段返工,所以,要注意降低的潜能同时,注重合理性。

成本管理模式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 篇5

一、成本会计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1.成本会计的应用能够优化结构,降低成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在谋求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加强成本管理控制,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是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一个企业要想在庞大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让企业低投入、高产出。企业作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应始终把降低成本作为企业核心战略。尽量采用高科技的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高科技设备包括采用机器人技术。但是有个前提条件是,企业方要培训出专业的设备维修与维护人员。这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化企业结构,降低成本的目的。

2.成本会计的应用能够提高运营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管理也是生产力。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好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企业持续进步的不竭生命力。一切经营管理的行为、手段、方式和要求,无不围绕着追求经营效果而开展,并总是从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能两个方面入手去实施。成本费用控制工作是涉及全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持续进行,不断改进的艰苦工作,要以发展的观念研究和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公能否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应从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各环节全面、系统地查找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还应制定具体的降成本费用的目标,责任到人。

3.成本会计能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依据。管理之首要在于提高效率与效果,而提高效率与效果的目的,无非是增加市场竞争能力。如果对各种经营业务进行获利能力和投资回报能力的比较,就可以作为经营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资产经营及资本经营的依据,这就属于战略管理的范畴,降低成本与节约成本,就是实行低成本战略,让企业有绝对的比较价格优势。因此,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实践管理,及时的提供以外向型为主体的多样化的信息和相应的资料研究分析,更好的为

企业高层领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战略思考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够据此高瞻远瞩地对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综合透视,从中了解竞争对手的长短处及今后的战备趋向;并了解现有和潜在顾客目前的需求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而洞察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可能捕捉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二、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实现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可持续发展

1.增强成本观念。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壮大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资金失控,投资随意性大,沉淀严重,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日益暴露。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成本管理理念。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摈弃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以资金流量控制为重点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只有切实抓好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才能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督体系,建立厂内银行,通过推行模拟市场核算来降低成本,控制费用来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用钱无计划、开支无标准,多头批条和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从而造成在资金使用上不计成本的做法,严格加强对资金的控制,使全体职工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变由几个算帐为人人当家理财。

2.要从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经营管控。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认真优化、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形成科学的经营核算和管理标准,提升经营反应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同时,加大班组核算成果实施应用,提升周转材料使用效率,降低成本;结合企业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生产、洗选工艺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公司销售收入;强化成本内部控制,继续加强费用管控,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加大违规处罚力度,提高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

3.推行成本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的实施。在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谁能够迅速地获取更多

有价值的信息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得主动权,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考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迫在眉睫。信息化成本的快速增加已经开始影响企业对信息化部门的进一步投入,影响到新的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当前,信息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强大动力,而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核心,是一个关键环节。为了衡量信息化部门工作绩效,企业决策层需要信息化部门能清楚说明每一项IT服务的真实成本和收益是多少,以及信息化部门是如何管理控制这些成本的。

三、结束语

成本管理模式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 篇6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银行业越来越认识到分产品、分客户核算成本,衡量损益对于银行改善经营、提高效益的重要意义。然而,现行的成本制度却难以为分产品、分客户的盈利分析和市场定位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信息和决策依据。本文着重介绍能够提供这种信息的作业成本制度,并对其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作业成本制度简述

作业成本制度(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即基于业务活动的成本制度。其基本思想在于:企业的产出(产品、服务等)是通过业务活动获得的,而业务活动引起资源耗费,因此,按照业务活动分配资源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成本资料,为分产品、分客户核算提供依据。

作业成本制度是西方目前最先进、采用面扩展最快的成本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产生后,目前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非制造业公司中,采用面已超过60%.

相对传统成本法而言,作业成本制度主要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变革:1.缩小制造费用的分配范围,由全厂或全车间改为向若干“业务活动”(Activity)分配成本;2.增加分配标准,由单一标准改为多标准分配,即按照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推动因素(Cost Driver)进行分配。经过上述变革,企业的成本归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按照不同层次的账户或组织单位归集成本进一步细化到各个业务活动,进而归集到产品、客户等成本对象,从而解决了分产品、分客户核算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问题。某部门按照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归集形式分别表现为:

可见,在作业成本制度下,部门的全部成本按照引起资源耗费的原因分配到了各项业务活动,从而为下一步的分产品、分客户核算提供了基础资料。

为了更好地理解作业成本制度,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业务活动:即作业单位。金融机构可被视为一系列业务活动的集合体,如发放一笔贷款需要受理贷款申请、审查资信情况、贷款定价、准备并寄送贷款相关文件等业务活动。

2.业务流程:为实现某个特定目标而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业务活动。

3.成本对象:是成本分配的终点,可以是产品、客户、客户群、部门或分支机构等。分配依据是成本对象消耗的业务活动的成本。

4.成本推动因素:指资源消耗量与业务活动间的关系(资源成本推动因素)、业务活动成本和成本对象间的关系(业务活动成本推动因素)。分别将资源分配到业务活动、将业务活动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在此基础上,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流程可以总结为:1.确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2.审查总账及其他成本资料,收集财务信息;3.确定业务流程、业务活动和成本对象;4.确定成本推动因素;5.将成本分配到业务活动;6.将业务活动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产品、客户、客户群等)。

二、作业成本制度在银行管理中的应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作业成本制度产生的目的是提高成本核算信息的准确性,但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成本计算的功能,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对于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以及产品、客户、机构等的市场定位决策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除了对历史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作业成本制度还可以扩展到预算过程,以在规划阶段就把资源和成本推动因素联系起来,这种基于业务活动的预算(Activity-based Budgeting,简称ABB)就称为作业预算。其基本模式是:根据战略目标确定需要完成的业务活动量,再根据业务活动可能的资源消耗得到成本预算。由于作业预算以推动成本发生的业务活动为基础,因此确保了预算支出发生的合理性。通过作业预算的建立,业务部门的经营目标可以直接与银行的整体目标联系起来,部门经理能够对本部门的成本负责。

三、作业成本制度在银行管理中的应用椬饕翟に慵笆道?/P>

下面举一个信贷部门作业预算的简单例子,以业务活动为基础确定该部门的本年预算,涉及的成本主要包括薪酬、租金、设备费用、电话费用、长话费用、办公用品等。

假设该部门本年业务目标是发放1000笔贷款,其中500笔住房抵押贷款,500笔汽车贷款。本部门需要进行的业务活动包括:回答电话询问枣信贷员;受理贷款申请枣信贷员或经理;评估贷款申请枣每个信贷员和经理;发放贷款枣经理;本部门管理工作枣经理;对其他部门提供的服务枣经理。

(一)建立各业务活动的薪酬预算

本部门人员构成及薪酬情况为:

1.“回答电话询问”的预算

预计信贷员每获得一笔贷款需要处理三次电话咨询,每次电话咨询平均占用15分钟,则获得1000笔贷款需要用于处理电话咨询的时间(工作量)为:1000×3×15/60=750(小时)。信贷员每小时工资的.计算为:

总工作时间:

2088小时[261天(365天-52周×2天)×8小时/天]

+96小时(加班)

-80小时(休假)

-80小时(公共假日)

-24小时(病休)

预计每年每人工作小时

则每小时工资:32000×(1+25%)/2000=20元

“回答电话询问”的薪酬总预算:

20元/小时×750小时=15000元

2.“受理贷款申请”的预算

根据历史资料,贷款申请转化为贷款的比率为:住房抵押贷款0.893,汽车贷款0.926.信贷员受理每笔贷款申请平均需要2小时,则“受理贷款申请”共需工时:

(500/0.893+500/0.926)×2

=(560+540)×2=1100×2=2200小时

“受理贷款申请”活动的薪酬总预算:2200小时×20元/小时=44000元

3.“评估贷款申请”的预算

假设评估每笔贷款花费每个信贷员和部门经理的时间为:住房抵押贷款0.893小时,汽车贷款0.463小时。则“评估贷款申请”的工作量情况(小时)为:(表略)

薪酬预算情况:

4.“发放贷款”活动的预算

假设为发放每笔贷款需要花费的时间约为30分钟,则1000笔贷款发放占用工时:1000×30/60=500(小时)。薪酬预算情况为:

假设全部业务活动需要的工作时间已计算完毕(包括部门经理为管理本部门工

作和向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各需要200小时),则检查部门工作量预算情况可以得到下表:

按照上表中的工作量安排,信贷员需要比全年预计工作时间多工作450个小时,而经理则差350个小时不足全年预计工作时间。鉴于这种情况,部门经过协商后,将信贷员负责的部分“受理贷款申请”工作(450小时)转移到部门经理。调整后工作量情况为:

根据工作量变化相应调整薪酬预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预计工作时间由2000小时增加到2100小时,经理的每小时工资水平由原来的25元降低到23.81元。

(二)其他费用的预算

1.租金

假设部门全年租金总预算:400元/平米×30平米=12000元;经理与信贷员办公面积相同,每人分担4000元;按预算工时分摊租金。则分配率为:

信贷员:4000元×2人/4000小时=2元/小时

经理:4000元/2100小时=1.905元/小时

租金预算情况为:

2.设备费用(租金、折旧或使用费)

假设部门本年设备费用总预算30000元;设备不分新旧,类型平均分配到经理和信贷员,每人分担10000元;按预算工时分摊租金。分配率为:

信贷员:10000元/2000小时=5元/小时

经理:10000元/2100小时=4.76元/小时

则设备费用预算如下:

3.办公用品(公杂费等)预算

假设只有“受理贷款申请”活动需要配备办公用品,每受理一笔贷款申请的耗费为1元,则办公用品预算为:

4.电话费用预算

? 假定本部门每人全年电话费(包括设备、线路、话费等)预算为600元,按工作时间分摊,则分配率为:

信贷员:600元/2000小时=0.3元/小时

经理:600元/2100小时=0.286元/小时

电话费用预算情况为:

5.长话费预算

假设长话费主要发生于“发放贷款”和“管理本部门工作”两项业务活动,预计通话次数分别为50次、240次,每次通话成本平均为10元,则长话费预算情况为:

(三)作业预算汇总

现在,汇总前面各项业务活动的预算即可得到本部门的全年成本预算情况:

为将经理管理本部门工作的成本分配到信贷员直接提供产品、服务的业务活动,还需要进行第二步分配(以信贷员工时为分配标准):

(四)作业单位成本

根据业务活动产出的衡量方式,可以计算出业务活动的单位成本:

部门预算中8553元成本未进入本部门业务活动成本,而是纳入接受服务部门的成本。同样道理,如果其他部门发生了应由本部门承担的业务活动,则这部分业务活动的成本也应纳入本部门的成本分配。

(五)产品成本的计算

得到业务活动单位成本后,即可按照业务活动发生的原因将业务活动成本归集到相应产品得到产品成本:

1.发放500笔住房抵押贷款的成本:

2.发放500笔汽车贷款的成本: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虽然经过了相同的业务流程,但500笔住房抵押贷款和500笔汽车贷款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都是不同的,其原因在于二者在“受理贷款申请”和“评估贷款申请”两项业务活动上消耗的资源存在差异枣住房抵押贷款消耗了更多的资源,从而准确反映了两类产品不同的成本水平,有效解决了传统成本法下成本按照员工人数、收入等指标平均分配到各种产品、歪曲真实成本的问题。

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业务活动成本还可以归集到产品组合、客户、客户群、目标市场、部门或分支机构、经营区域等等,从而得出不同的成本对象的成本,实现不同的分析目的,并可根据预计的收入情况对盈利能力进行预测和分析,必要时对战略目标进行重新调整和规划。

四、小结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制度、作业预算制度对于银行持续改进业务流程、成本结构,有效支持产品定价、市场定位决策以及根据战略目标和市场状况安排业务流程和业务活动,提高产出效果等均能发挥独到的作用,可促使银行改善经营和管理,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些正是西方银行愿意投入大量的资源实施作业成本制度的原因。

成本管理模式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 篇7

▶▶一、目标成本管理概况

所谓的目标成本就是企业以预算的方式进行制定的相应计划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成本。目标成本一般用于企业成本管理中, 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完整方法, 也就是目标成本管理。一般来说, 目标成本管理就是企业以市场竞争价格为基础, 减去目标利润后的成本得到产品的目标成本。在此基础上通过目标成本的分析、落实、控制及考核等方式,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管理, 以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目标。要想实现企业实行目标成本管理, 要求企业必须确定一定时期内总的奋斗目标, 并用其来规划和控制相应的成本及费用支出。同时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及相应员工, 都要以总体目标为依据进行奋斗。要想使目标管理顺利进行, 就要更好的实现生产目标、销售目标、质量目标及技术目标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成本目标, 才能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为了是目标管理更好的进行, 企业上下应该树立全员成本意识, 不管是车间、班组, 还是成本项目核算人员, 都应该有节约观念。对于构成成本核算的不同要素及组合也要进行分析和探讨, 对相应的定额进行控制。要有少投入多产出的观念, 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断的激发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创造精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不仅能使企业更好的满足消费者, 同时也能为企业实现自主经营提供必要的管理功能。因此, 必须加强目标成本管理, 并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 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降低企业产品成本, 提高企业成本竞争力。

▶▶二、实现目标成本管理策略

1.树立全员成本意识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和效益高低的关键性因素。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观念及相应的责任观念相对落后, 要想更好的降低成本, 企业就应该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及成本观念, 同时也要增强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及企业效益观念。为了更好的实现成本控制, 企业就应该实行细化管理, 确定多层次的成本目标管理, 并明确不同部门的管理、核算原则及相应的责任、目标, 最好能将成本费用按部门明确, 将明确的费用落实到组织结构, 甚至是每一岗位及职工工作中, 使每一个员工都有成本控制意识, 用相应的意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此外, 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表现进行奖惩, 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鼓励员工为企业效益做贡献。只有对岗位和企业成本进行逐级管理, 才能真正的形成企业上下成本控制体系。

2.完善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

要想更好的实现目标成本管理, 企业就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状况, 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价格结算体系。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互相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时候, 核算成本就应该以产品或劳务市场价格为标准进行统一结算。在以市场价格为基准设定内部相应价格的时候, 要尽能的减少市场价格差距。要想缩短市场价格差距, 就应该明确不同部门的责任。只有这样, 才能为目标成本考核创造一定的条件。

此外, 企业应该根据产品战略及长远利润规划制定的相应目标成本进行分解, 并对企业实际成本进行相应的监控, 尽量避免中间环节出现偏差。实现成本目标还要有内部控制制度作保证, 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 对责任中心进行划分, 并编制相应的成本控制报告, 将详细的实际成本内容记录下来, 一旦发现与目标成本不符, 就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 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更好的实现目标成本, 使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

要想是目标成本管理更好的应用到企业经济管理中, 就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要收集好不同种类的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对实现成本管理有重要的作用, 其是实现成本管理的基础。其内容不仅包括产品定价、竞争者信息、各种数据成本, 同时也包括顾客信息需求及供应商数据。这些数据对企业经济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不仅能为目标成本提供相应顾客的需求, 也能使企业更好的了解竞争产品及相应成本之间的关系。只有实现企业成本管理, 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管理。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力地位, 就应该制定相应的目标成本, 并实现目标成本管理。毕竟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比较广泛, 也取得了相应成绩。虽然现在的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还有一定的问题,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 其必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怀婉.成功的目标管理及其推广[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4;5

[2]王永连.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0;6

成本管理模式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 篇8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特点;作用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新形势下,虽然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但是也同样带来了机遇,因此,企业应该好好把握机遇,不断完善自身经济体制,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严格控制成本。在成本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作用非常的重要,它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还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指的就是企业内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财务结果,然后对财务结果进行全面的预测、统筹和把握。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应该对预算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并分析预算目标和实际完成情况,从中找出误差,然后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把握企业经营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企业内部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在预算。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四点:全体参与性、全程管理性、财务管理性和市场导向性。第一,全体参与性主要指的就是需要企业的全体成员进行参与,各尽其职,每个成员都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才能提高每个员工的参与积极性。第二,全程管理性主要指的就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全面的进行预算管理,使得预算贯穿整个经营过程,从而提高了企业对经济活动的整体把控。第三,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财务管理性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特点,它属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只有充分重视了财务管理性,才能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工作顺利进行。第四,市场导向性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性。从我国市场的角度来说,企业只有符合了市场发展的需求,遵循了市场发展的规律,才能使得企业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最终快速稳定的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的提高。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成本控制能力的表现程度。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越强,它的战略管理能力就越高。企业战略目标是预算管理进行的立足点和根本出发点,在企业中,战略管理也可以称之为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加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的明确。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非常重要,它是联系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绩效的主要工具,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准确的分析出数据误差,确保各类经济活动合理、有效地运行,从而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水平。

(二)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的资源有效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资源的有效配置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说的,使它们达到平衡状态。与此同时,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符合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把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得企业内部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安排利用,从而保证企业经济的稳定运行。

(三)有效促进绩效考核制度建设,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各部门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进行预算的执行情况,不断的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完善,让绩效考核遵循公平、公开的原则,保证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企业实行业绩考核制度,不仅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能够实现企业责、权、利关系的规范化发展,从而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预算管理机制中的参与度。另外,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降低市场竞争压力,减少风险,对企业财务治理活动进行有效控制,避免企业经济活动的盲目性,从而不断的完善企业管理机制,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降低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企业的成本、费用等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面预算中都会产生相应的数据结果,把这个数据结果与相应的预算目标进行分析对比,然后分析误差,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如果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很大,就应该及时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然后找到误差大的原因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免浪费很多的财力。除此之外,全面预算管理还能通过成本费用与收入间存在的配比关系,对成本进行精确的分析,节省成本,落实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措施,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化解各部门矛盾,促进各部门和谐相处。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各部门工作的合理协调,还能促进各部门向同一个目标方向迈进。企业全面预算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企业自身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协调各部门的过程中,要减少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使得企业物力、财力、人力等资源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减少成本的浪费。此外,企业各部门之间还要互相沟通,共同努力,和谐相处,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长期并且复杂的工作。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合理进行优化配置,不断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经营规划更具科学性,减少成本浪费,从而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包丽娜.浅析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06:31-33.

[2]万久威.企业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23.

[3]黄秀娟.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2:67.

[4]梅贞.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2:39-40.

[5]郭小恋.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35:236.

上一篇:以奶奶为题的作文400字下一篇:有关教师育人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