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习必须善学习(精选8篇)
讲学习是江总书记极为重视、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学习、再学习”。当前,一个讲学习的热潮正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但面对书林学海,有的同志不是感到茫茫然无从着手,就是觉得忙忙碌碌事倍功半,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够对头。讲学习,必须善于学习。依笔
者亲身体会,要真正学有实效,其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持之以恒。“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想真正学到一些东西,不仅要有虚心向学的态度,还必须有铁杵磨针的精神。特别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面临着各种人情事故、文山会海、灯红酒绿的诱惑和包围,要搞好学习,必须有很高的“定力”来抗住诱惑,必须有持久的“动力”去冲破包围,把喝酒打牌、迎来送往等一切可能利用、应该利用的时间真正用在学习上。这几年,我给自己定了几条规矩,一是不断追求高目标,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一个优秀的跨世纪领导干部,以此激励自己努力刻苦,勤学不辍;二是工作再忙,学习不忘,每天至少挤出一至两个小时,读书看报,并养成习惯;三是自寻压力,邀请几位同事在学习上对我监督提醒。实践证明这些办法十分有效。
二要注重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纳细流,无以成江海。厚积薄发是做学问的基本道理。各种知识积得多了,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几年来,我在学习中凡是感到重要的文章、材料,都或剪贴、或复印、或抄写,保存下来,定期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用时信手拈来,十分有效。如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我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注意收集有关市场经济的资料,并对我市市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思考,很快写出了一篇围绕发展市场经济,加速内陆地区建设的文章,市委主要领导看后很满意,这篇文章后被多家报刊采用。几年来,我所以能于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在新华社、《求是》等省以上新闻单位发稿50余篇,同我重视积累、超前思维有很大关系。
三要勤思善辨。初学的东西只是稻麦菽粟之类的原料,要使之成为甘醇的美酒必须经过充分地“发酵”、“过滤”。一方面,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世界各种文化互相碰撞,相互影响,若不注意“思辨”,往往会造成“消化不良”,不仅起不到提高素质的作用,甚至会使人误入歧途。另一方面,真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问题,即使马列著作也不可盲目照搬,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邓小平同志创立中特理论的过程,就是一个破迷信、思辨扬弃的光辉典范。所以,学习上也要讲拿来主义。比如我在学习发达地区外向带动的经验时,就特别注意分析哪些是欠发达地区应该借鉴的,哪些在内陆地区没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舞阳实际,提出了以解放思想为基础,以加压驱动为主要手段,以“三结合一输出”为重点内容的内陆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战略思路。这一思路被县委采纳后,有力推动了全县的外向带动工作。近两年,舞阳招商引资的路子越走越宽,效果越来越好。95年舞阳引进县外资金1.7亿元,96年突破3亿元,今年上半年又达到1.51亿元,其中市外资金7034万元,占市下达全年目标的88。
四要博专结合。在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高新技术如潮涌来,各种知识相互关联、渗透的程度愈来愈高,新的时期呼唤博专结合的“T”型人才。作为跨世纪的领导干部,在学习上必须有意识地做到博专结合,唯其“博”,才能视野开阔,统揽全局,下好整盘棋;唯其“专”,才能高屋建瓴,见地深刻,工作有创意。近年来,我在学政治、学历史、学科学、学法律,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的同时,又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岗位工作实际,对领导科学、外经外贸、企业管理、金融财税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钻研,93年,经省科委批准我晋升为经济师。博专结合使我受益匪浅。近几年,我先后任舞阳县委宣传部长、办公室主任,主抓或分管过宣传文化、工业、城建、招商引资、信访稳定等多种工作,由于平时注意拓宽知识面,接到新的工作时又注意重点钻研,所以每项工作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并取得新的突破。
五要学以致用。邓小平同志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不仅学马列如此,学习任何知识都应在“管用”上狠下功夫。紧密联系实际是我学习中始终坚持的原则,针对实际工作需要去学,在工作中验证、升华所学的东西,于做于学都有好处。如去年我县部分乡村出现了一些不稳定问题,我根据自己掌握的政策理论,结合当时农村实际,建议县委采取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做法,在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和对信访案件查处力度的同时,在全县掀起“干部工作大深入,作风大转变”活动,妥善解决了一系列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很快稳定了农村局势。再如我利用学到的系统知识指导县委办公室工作,提出了“全室抓督查,全室抓调研、全室办信息,全室搞外宣”的工作思路,更好地发挥了办公室人员的参谋、助手职能,使县委办公室的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我还运用所学的市场经济知识,给县宝瑞集团公司提出了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指导性意见,该公司采纳实施后,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度增长,综合实力由原来的全县第三上升为现在的全县第一。
抓住魂联住本用好人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六中全会就党的作风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学习全会精神,结合本人思想工作实际,我感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抓住魂、联住本、用好人。
所谓抓住魂,就是牢牢抓住实事求是这个思想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我觉得这也正是党的作风的灵魂。全会《决定》中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讲真话,报实情”等这方面的内容就达10多处,并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摆在了党的作风建设的第一位。可以说,实事求是就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魂、纲和基准点。回顾近年来我们舞阳县的工作,更让我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说实在话,近年来我们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形式主义和“假大空”的东西,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也的确给工作造成了不少损失,人民群众也有怨气。今年我县新的县委班子组成之后,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一步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提出舞阳的每个干部都要把务实出真招、实干求实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求真务实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点。大会小会,各种场合,县领导都反复强调这么几句话:一切装潢门面的形象工程坚决不干,一切哗众取宠的泡沫政绩坚决不要,一切对发展无益的升级达标活动坚决不搞,前任政绩、后任包袱的事坚决杜绝。先进要争,一流要创,但靠数字游戏、弄虚作假得来的先进我们不拿,不能当饭吃、不能发工资的荣誉我们不争。为把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真正在全县树立起来,我们坚持从县本级做起,在给各乡镇、各单位下达招商引资、结构调整、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目标时,先征求基层单位自己的意见,不搞死命令,一刀切,对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单位严格要求,造足压力,对个别没有条件、没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单位,有些目标就不予下达,避免基层为了完任务而弄虚作假。在规划今年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布局时,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头深入乡村,走访农户,把握实情,最后,我们根据我县南岗北洼的自然条件和各乡镇的不同情况,确定在南部岗区三个乡镇重点发展耐旱的林果,在中北部水利条件、土壤条件和群众基础较好的乡镇重点发展烟叶,北部泥河洼滞洪区则突出水产开发,有三个条件不具备的乡镇则没有下达这方面的目标,这个规划比较切合实际,得到了基层干群的一致认可,实施推进过程中十分顺利。同时,我们根据舞阳连年受灾、财政紧张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保肚子,不顾面子”的指导思想,各种报表、数字都坚持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上报,挤干过去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数字水份,客观真实地向上级反映我们的状况,坚决不干打肿脸充胖子的事。通过实事求是向上级反映困难和问题,我们也得到了省市的理解和支持,今年我县被确定为全省财政转移支付重点县,加之我们多方挖潜,增收节支,大大缓解了财政紧张局面,使全县干部教师工资发放这个最大难题得到了较好解决,目前已做到了按月及时发放,干部群众都十分满意,今年建党节,全县老干部代表还专门请人书写了“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条幅送到县委。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实事求是是个宝,只有实事求是,才有真招实招,只有真招实招,才能促进发展,只有象六中全会要求的那样,“勤政为民、真抓实干,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力戒浮躁浮夸”,切实转变作风,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所谓“联住本”,就是高度重视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根本。正如全会所指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我们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学习公报精神,结合个人体会,我觉得,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着重把握好四点:一要体察民情,排难解困。“善治者必达情,达情者必近人”。只有主动深入基层,贴近百姓,体察民情、倾听民声,才能准确把握群众思想,熟悉群众生活,体察群众疾苦,也才能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把事情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现在一些群众对我们的党员干部有意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群众要求我们做到的、做好的,我们没有做到、做好。因此,我们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带头深入到群众中去,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入手,真心实意给群众办好事。目前能办到的事情要尽快办,一时办不了的,就给群众解释清楚,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解决,这样就一定会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今年以来,我们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驻村入户,深入开展“访贫、交友、解难”活动,通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千方百计解决受灾群众吃穿住医等问题,促进了干部作风的大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要尊重民意,集中民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只要我们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决策就会更加科学,工作推进中群众就会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今年,我们新一届县委班子组建后,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加快舞阳发展为主题的献计献策活动。从县四大班子领导到乡镇、局委一般干部全部深入农村、企业与农民、职工座谈,听实话、摸实情、谋良策,使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到了县委一班人依靠群众寻出路,脚踏实地求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活动中,我们立足一个“诚”字,突出一个“实”字,不怕揭短亮丑,不怕言辞激烈,对于好的意见和建议,县委、县政府还大力表彰,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先后三次召开加快舞阳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并聘请省内外19位专家学者深入我县考察,会诊把脉。经过集中群众智慧反复调研论证,我们不仅进一步理清和完善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战略措施,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的主动性,为开创舞阳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三要务实为民,致力民富。要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只要能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能造富于民,不论吃多少苦,做多大难,个人有什么损失,都应义无反顾,再所不惜。去年,我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因灾下降。为保障群众利益,我们在千方百计增收节支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向上级汇报了我县的困难,争得了上级的理解和支持。目前我们正积极争取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二字咋说都不好听,当贫困县的领导面子上也不光彩,但这对舞阳克服困难、加快发展有利,对舞阳县的老百姓有利,所以不管外界怎么看,不管难度有多大,我们都要千方百计争取。当然,要从根本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最重要的还是紧扣中心不动摇,咬住发展不放松,让群众尽快富裕起来,真正得到实惠。根据舞阳实际,我们在积极争取外部支持的同时,立足自身挖潜,采取多种措施,着力破解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两大难题。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难中有进,已呈现出恢复性发展的良好势头,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四要珍惜民力,赢得民心。“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老百姓满意。前年,我县荣获了省级卫生城称号。去年初,我们又确定了利用三年时间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奋斗目标。去年夏季,我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后,我们从集中有限财力、物力重点扶持群众生产自救的实际出发,按照“实事求是、不图虚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及时调整了争创目标,主要强调创建过程,不限创建时间,把创建的着眼点定位在真正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吸引力上。这一决策赢得了全县上下的一致认同。总之我觉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只有认真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扎扎实实转变作风,我们才能在人民群众这杆天地大秤上显出份量,才能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
所谓用好人,就是选准干部,树好导向。全会指出,“坚持任人唯贤,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必须……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我觉得这段话讲得非常深刻,抓住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学到这部分内容时使我想起了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两句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以说,无论古今,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始终都是一个事关兴亡的大问题。正如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总结的那样:“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党。”我觉得,这一点,大到经国安帮,小到一个地区的发展稳定,都不例外。因此,我们各级党组织都应当认真研究和正确把握用人问题,从而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在这方面,我也有一些切身感受。今年我县新的县委班子调整到位后,我们就明确指出,在干部的使用上,就是要树立务实干事、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提拔重用那些愿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人,让那些只琢磨人、不琢磨事的人没有市场,让那些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的人丢官失位,决不让那些默默无闻的人总是默默无闻。在今年8月份全县乡局级班子调整中,我们充分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严格标准,规范操作,先定原则后动人,用了一大批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对个别光说不干、作风不实,在个人进步上不靠工作取胜,而热衷于拉关系、跑官要官的人作了调整,还对有严重问题的干部作了就地免职处理。在干部调整前夕,我和县里有关领导特意更换了手机号码,排除了一些干扰,保证了干部调整工作公平、公正,让上来的、下去的都心服口服。从公示结果和最近一段反馈的情况看,虽然我们这次干部调整涉及面大、人员较多,但用人之准、反响之好是近年来少有的。通过这次干部调整,进一步在全县形成了靠实干图发展、靠实干出政绩、靠实干求进步的良好导向,有力促进了全县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深入,得到了广大干群的普遍认可。所以我觉得能不能选好人、用好人,是能不能抓好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关键。作为党的各级组织,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切实把全会公报关于“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走出四个误区促进结构调整
中共舞阳县委书记杨国志
调整结构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之举,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那样一些问题,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结合舞阳工作实际和本人体会,我觉得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走出四个误区:
一、走出不敢调的误区,解放思想大胆调
对于农业调整结构的重要意义,应该说多数地方认识已比较到位,但真正具体到实际工作时,有的却往往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表现在农村基层组织和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主要是怕调整结构引发农村社会矛盾,造成不稳定因素,产生经济责任和政治风险,从而产生不求有为、但求无事的思想,宁肯抱残守缺,得过且过。有的则是由于过去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遇到过挫折和失败,产生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阴影,因而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往往纸上谈兵,叶公好龙。表现在农民群众身上,主要是想致富与怕失败的心理矛盾。按农民自己的话说,他们做梦都想发家致富,也知道调整结构是致富奔小康的有效路子,但又怕掌握不了技术,把握不了市场,特别是担心产品卖不出去。挣起赔不起的思想使他们对调结构只有心动,没有行动。求稳怕乱思想、传统小农意识严重制约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事实上,调整结构正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解决农村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一个治本之策。农业结构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诸多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都会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否则,一味求稳怕乱,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使矛盾越积越多,形成求稳偏偏不稳、想富总是难富的恶性循环。所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切实走出不敢调的误区。为此,我们舞阳县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在教育基层干部强化“为官一任、富民一方”的责任意识,教育农民群众破除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陈旧观念的基础上,分期分批组织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到山东寿光、潍坊、及豫北、豫东等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开眼界,请有关专家到我县作农业经济开发和应对“入世”挑战报告,并组织大批县乡干部直接驻村入户,帮助农户细算粮经作物效益对比、单一摸式种植与间作套种对比,粗放经营与精细耕作对比“三个对比”帐,同时在县电台、电视台、《舞阳通讯》开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专题、专栏,有效激发了广大干群调整结构的积极性,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扎实推进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走出盲目调的误区,因地制宜科学调
与不敢调的倾向相反,有些地方搞农业结构调整则显得头脑过热,盲目冲动。表现之一是不看本地条件,盲目跟风赶潮。看到别的地方搞某产业赚了钱,就一哄而起,竞相“克隆”,结果造成“水土不服”或产业类同。表现之二是不看市场前景,盲目大干快上。不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市场需求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看目前市场热销什么就大抓特抓,结果步步落后被动。表现之三是不看群众基础,盲目攀高求洋。调整结构不进行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一味追求高起点、大跨度,脱离现实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科技素质基础,结果使一些“高、新、特、优”的东西只有理论上的高效,没有经营中的实效。可见,搞好结构调整不仅要有良好的愿望,更要具备科学的态度,只有立足本地实际,适应经济规律,准确地把握市场,充分科学论证,才能确保收到实效。具体运作中应突出把握四点:一是贴紧实际。就是立足于本地基础条件,真正体现因地制宜。舞阳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布局,就是在深入乡村、走访农户、充分调研、把握实情的基础上确定的。根据全县南岗北洼的自然条件和各乡镇不同情况,确定在南部岗区4个乡镇重点发展以桃、杏、李为主的林果产业,在中北部6个有种烟传统的乡镇重点发展烟叶生产,在水利和交通等基本生产条件都比较好的3个乡镇发展以蔬菜生产为主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这样,既适应自然条件,群众又易于接受,推进起来十分顺利,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林果、蔬菜、烟叶为主的产业发展框架。二是着眼长远。调整结构如果缺乏长远眼光,总是跟在市场的后面追赶市场,很容易出现“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情况。为保证全县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经过认真考察论证,制定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五年规划,确定了“压粮、扩经、增牧”的总体方向,特别是根据我国即将“入世”的新形势,把将来有明显价格优势的畜牧业摆上重点发展的位置。目前我县已成为全国长毛兔养殖第一县、全国秸杆养羊示范县,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接近50%。三是依靠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为此,我们在加强农业实用科技培训的同时,不惜重金聘请山东寿光、河南农大、农科院、洛阳蔬菜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担任技术顾问,定期到舞阳现场指导、举办讲座,并组织县内技术骨干及乡土拔尖人才,大力开展科技承包、技术服务等,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有力促进了结构调整。四是层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涉及多方面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的做法是立足县情,层次推进。首先适应当前群众基础和现实生产力水平,大面积发展以间作套种为主的高效农业,让农民当前就能干成,尽快获得实惠;以乡镇农技站所和乡土拔尖人才为依托,积极发展以温棚生产为主的“白色农业”,带动广大农民提高生产水平;以县直涉农部门和专业农技人员为依托,引进示范高新农科技术和名优特新品种,为进一步发展提高探索路子。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既易于农民接受,又便于尽快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调整结构的工作成本较低,实际效率较高。
三、走出表面调的误区,务实为民真正调
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有些地方不是把出发点定位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上,而是为了“政绩”干,干给上级看,刻意追求“形象工程”和“贴金工程”,图形式,找捷径,结果一时的政绩反而成了多年的包袱,不仅没有把农业结构调优,而且劳民伤财,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有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政府的话你别听,叫种萝卜偏种葱”的顺口溜,就是与这些地方的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不端正、作风不务实密切相关。为防止出现这方面的问题,舞阳县在调整农业结构过程中,坚持把务实为民摆在首位,在充分论证、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强有力的督查措施,确保结构调整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如在今年的种植业调整中,我们由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牵头,从县委组织部、纪检委、县委办、政府办等部门抽调得力人员,专门组成农业结构调整督查组,采取明查暗访的办法深入乡村一线进行督导,督导结果通报全县。结构调整工作告一段落后,我们组织专门验收班子,不听乡镇领导汇报,直接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自带测量工具,校准核实有关数据,有效杜绝了结构调整中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
四、走出生硬调的误区,示范服务引导调
一、要善学习, 做到学养丰厚、学识渊博
学习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事业之根。凡是优秀的机关干部, 一定是热爱学习, 勤于学习, 善于学习的人, 也必定是学养丰厚, 学识渊博, 功底深厚的人, 他们都把学习作为一种生存需要, 作为一种精神境界来追求, 当成一种重大责任, 看成是高雅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的最大乐趣。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呢?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掌握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
一是在工作中学习。毛主席一生没有进过一天军校, 何以统率千军万马,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成为一个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大战略家?其妙诀就是八个字──“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八字妙诀, 不仅造就了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毛泽东, 而且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将军、元帅。作为刘邓大军统帅之一的邓小平, 他是如何学会打仗的呢?邓小平说:哪有天生会打仗的?都是从打仗中学习打仗, 从打败仗中学习打仗。机关干部要把工作纳入学习范畴, 使工作的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 使工作的岗位成为学习的平台, 以学习的态度对待工作, 以学习的方式开展工作, 以学习的成果促进工作。
二是在思考中学习。古今中外, 许多理论家、思想家、艺术家很重视在学习中精心思考, 认为学习与思考密不可分, 要把书本知识和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 必须经过思考这个“再加工”的过程。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获得成功的体会时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才成为科学家。”现实生活中, 常常可以看到, 同样读一本书, 有的能系统地谈出体会, 并有独到见解, 有的只记住片言只语,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是否动脑深入思考。我们在读书学习中, 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开动脑筋, 善于思考, 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 充分吸取书本中的营养, 增强学习效果。
三是在休闲中学习。一位名人说过:“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伟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 成功的秘诀都是把业余时间用到了学习上, 他们几乎把一生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研究、思考, 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现在我们每年的节假日有110多天, 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是闲暇时间, 个人支配的时间很多。我们来算这样一笔账:如果每天自学1小时, 能读1.8万字, 一周7天读12.6万字, 一个月可读50万字, 一年的阅读量可达600多万字, 相当于20多本30万字的书!可见, 把闲暇时间用好, 效果是非常可观的。我们每个同志都要珍惜业余时间, 用好业余时间, 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读书学习上,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要重品行, 做到懂得感恩、知足知责
品行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人品德行, 它是一个人基本道德素质的综合反映, 是做人做事之基。
一是要“知恩”, 就是感恩组织的培养教育。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 成就伟业, 离不开组织培养, 离不开社会历练。道理很简单, 不管你多么优秀, 如果不给你施展本领的平台, 你本事再大也干不出什么名堂来。我们大多数同志之所以有今天的进步, 除了个人努力, 最根本的还是靠组织的培养教育。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 懂得感恩, 当个人有了成绩和荣誉时, 应多想到组织关心、教育和帮助, 诚心感恩组织;当个人需要特殊照顾时, 应多想到组织也有难处, 真心体谅组织;当个人想法与单位建设发生矛盾时, 应多想到组织的纪律和要求, 坚决服从组织。
二是要“知足”, 就是以健康的心态正确看待利益得失。知足为乐, 并非安于现状, 更不是盲目乐观, 而是一种欣然的态度, 是对现状无法改变的达观和由此而来的释然, 是知道人心欲壑难填而保持的一颗平常心。古人说:“知足者常乐, 贪婪者常悲。”这个至理名言, 是多少代人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在社会生活中, 有的同志常常感到心理不平衡, 职务上嫌低, 待遇上嫌差, 荣誉上嫌少, “这山望着那山高”, 身在福中不知福, 住上了新房还嫌面积小, 当上了科长非要当上处长, 坐上了“桑塔纳”又羡慕别人的“奥迪”, 甚至为了追求生活质量和官职地位, 通过邪门歪道满足自己的欲望, 置党纪国法于不顾, 铤而走险, 走向了犯罪道路。这些“不知足”往往导致心理上失衡, 行为上失准, 工作上失职, 人生上失败。我们每个同志都要引以为戒, 努力培养高尚的思想境界, 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和知足常乐的健康心态。
三是要“知责”, 就是时时处处不忘自己的职责。古人云:“天地生人, 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 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机关干部要认清肩负的责任, 尽职尽责, 扎实工作, 以实绩求得进步, 以作为赢得地位。人不怕不会干, 就怕不想干, 不怕干不好, 就怕不钻研;能力素质弱一点不要紧, 可以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前进, 而没有事业心责任感, 纵使能力素质再强, 工作肯定干不好, 甚至把事情干坏, 给单位建设造成损害, 是断不可取的。因此, 机关干部一定要常思岗位之责, 常查工作成效, 把干好事业、做好工作当作最高价值追求, 始终有一种不干工作渎职、干不好工作失职的自觉意识, 真正把单位当作家来看待、当作家来呵护、当作家来建设, 尽心尽力履行好担负的职责, 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
三、要淡名利, 做到宽宏大度、心底坦荡
古人讲:“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名之渴望, 利之追求, 这是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著标志。正常合理地拥有名利是应该的, 也是应当受到保护的。但是追求功名不能无节无度, 如果不加节制, 没有一种满足平衡心理, 名利之欲就会像冲垮大堤的洪水泛滥成灾, 不仅会使本来可以满足的欲望化为泡影, 还可能把人引向毁灭。事实一再证明, 一个跳不出名利圈子、事事想占便宜的人, 既不利于单位的团结和谐, 又不利于自己的成长进步, 也不会真正拥有快乐和幸福。作为机关干部, 需要经受名缰利索考验的方面很多, 应该重点解决好三种心态:
一是正确对待自己, 力戒攀比心态。一个人在名利上盲目攀比, 主要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 这样所带来的无疑是心态上的失衡, 甚至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 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贡献与不足, 辩证地决定自己力所能及和力所不及的事情。可以说, 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 既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智慧。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有一个著名的公式:一个人的价值=他人的评价-自己的评价。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一个人对自己评价越高, 他的价值就越小。客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 是狂妄的清醒剂, 气馁的加油站, 内心宁静和谐的“定海神针”。所以, 机关干部对自己一定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确立正确的比较观, 防止和克服“过高估价自己, 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 组织不照顾自己”的不良情绪, 做到比素质、比作为、比奉献, 防止比享受、比待遇、比索取。
二是正确对待他人, 力戒嫉妒心态。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嫉妒情绪膨胀的人往往吹毛求疵, 无事生非。机关干部要以宽阔的胸襟、豁达的心态待人容事, 当他人有了成绩时, 应当发自内心地高兴, 不能做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事;当他人有了缺点时, 应当坦诚指出, 善意地帮助改正, 不能乘机恶意中伤;当他人有什么事处理不妥当时, 要互相拉拉袖子, 及时提个醒, 不能袖手旁观看笑话, 背后嘀咕、到处乱说;当他人有了晋职、晋级、获奖的机会时, 应真心实意为其祝福, 不能使绊子、拆台子。
[关键词] 质疑敢问 善问 会问
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刘开曾经说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纵观现在的小学生,质疑善问的意识并不强。因此,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质疑解难,叩开成功之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善问的能力呢?
一、 鼓励欣赏学生——让学生敢问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师讲生听,师问生答,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以致学生心存顾虑,有话不敢说,有问题不敢提。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从民主、尊重出发,还课堂给学生,还问题给学生,鼓励欣赏学生,让学生敢问。
1.营造和谐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激发学生质疑的勇气。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出错误是孩子的权利的”观念,用真诚的微笑、信任的目光、热情的语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告诉学生有问题比没问题好,提错了比不提好,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消除学生担心出错的恐惧、焦虑心理。
2.尊重学生思维。尊重给学生带来“心理自由”,能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不同程度的问题。对学生质疑时提出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讨论;对学生质疑时提出的有欠缺的问题给予点拨,让学生补充完善;对学生质疑时提出的无价值甚至错误的问题也不要轻易否定,要问一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还有别的问题吗?”通过这样不加评价的点拨引导,使学生“体面”地转入下一个问题。
二、 营造质疑氛围——让学生能问
学生有了质疑的勇气,还要有质疑的机会,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给学生营造更多的质疑机会,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关键。
1.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质疑。只有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才能积极提出一些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作准备。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不仅很好地导入了新课,而且初步感知了分数的意义。
2.巧设矛盾,让学生质疑。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因素,精心设置矛盾,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让学生产生一种“疑惑”的心理境界,促使学生质疑。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认识理解平方分米这一单位后,让学生拿着1平方分米方格去量教室的面积有多大,产生太麻烦、不好测量的认识,引起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提出:能不能换个单位量?教师及时启发学生:你们认为能不能换个单位量?接下去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争相提出:换个什么样的单位?可能是什么单位?有多大呢?等等。这时学生情绪高涨,求知欲旺盛,全身心投入到新知的探索过程中。
三、 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会问
除了营造质疑氛围,提供质疑机会外,还必须使学生善于质疑,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为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懂得如何质疑。
1.抓住课题质疑。课题能反映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揭示课题后启发学生: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比例有什么性质?怎样才能知道呢?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等等。接下去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兴趣盎然地开始探索新知。
2.抓住字词质疑。数学概念、性质、结论中的关键字词恰好是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质疑,追根问底,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可启发学生抓住“同时”“相同”质疑:为什么要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不同时、不相同行不行?为什么?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评价,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新知。
3.抓住联系质疑。教学中要抓住教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质疑。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启发学生:比同分数、除法联系紧密,看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顿时提出:比有基本性质吗?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四、 培养质疑习惯——让学生善问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进矣。”又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说明疑问是长进之母。激疑启发的要点就是“无疑处生疑”,使一堂课沿着“无疑—有疑—无疑”波浪式的思维路线前进。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质疑善问的方法,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学生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提出许多老师意想不到的疑问,学生质疑善问的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有质疑就会有释疑,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才可以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善学习、快节奏、敢担当、抓落实”这个主题实践活动,是实现强区梦想的现实要求。我们每个人是中国的一份子,也是“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繁荣昌盛的“强区梦”,只有勿忘昨天、无愧今天,才能不负明天;只有做到梦想不丢,信心不泄,力量不散,奋斗不息,才能实现我们的“强区梦”!
因此,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中,我要努力做到:
善学习,拓思路。我要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真正做一个学习型的领导干部,要善于向理论学习,善于向实践学习,善于向先进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新思路、新举措。
快节奏,多办事。高效率前提下的高速度,是争取以第一时间、第一速度、第一质量完成任务的高要求。我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提振干事创业的激情,坚持快思维、快决策、快行动,快速捕捉上级的工作动向和政策取向,以超常的气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干事干成事。
敢担当,勇尝试。我要有牢记宗旨、勇担使命的精神,要有敢闯敢试、敢于担难、敢于克险的魄力,要有敢想大事、善谋大事、能干大事的必胜信心。坚决克服怕得罪人、怕失面子、怕挪位子的思想顾虑,弘扬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做到思想上敢于负责,方法上敢于尝试,行动上敢于碰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有利于提速发展的思路,下定决心、排除阻力去干有利于提速发展的事情,创造条件、大胆尝试有利于提速发展的措施。
——读《做最好的共产党员》有感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党员。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这两个身份一直给我自信和激励。作为党员,我时刻告诉自己:要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思想觉悟;而作为一名教师,我则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因为现在这个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如果不能主动学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说过一句话:“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意思是说,人学知识,就像上梯子,每上一个台阶,眼界就会开阔一些。是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做老师的而言更是如此,我们肩负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要时刻要提醒自己: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提供给学生一杯水,甚至更多的水。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那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当学生向我们问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紧张,甚至会不知所措。显然,这样的结局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一个老师,如果想要在学生面前显示出应该的威信,不是靠的武力,而是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共同的认识并正激励着每个老师朝这方面努力,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知识丰富、人格高尚的老师。就我本人而言,我也一直在努力,我在平时工作时间之外,发挥“从海绵里挤水”的精神,抽取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因为这样才能更自信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才能更有底气地面对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谓。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谁掌握了核心科技,谁就拥有了该领域的话语权。而如何才能掌握核心科技,显然靠的是人才。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至关重要。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学校、靠老师。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一种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创新的本领,学海无涯,老师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知识,更多的知识是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而学生也不仅是从老师那学到一点现有的知识就行了,他们更需要利用现有的知识基础去联系学习其它的知识,并且能利用已学的知识去实践,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甚至进行创造发明。而学生要做到这些,与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传输的教学理念有莫大的关系。因此,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和教学理念上必需学会创新,不能因循守旧,沿用老一套的东西,即使用,也要能够进行创新性地去用,不能完全照搬,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得不到预期效果不说,还有可能会误了学生。
写作目标
1、通过对比筛选,学会选取适当的立论角度。
2、培养学生遇问题能从多角度进行思维的品质。写作重点
学会在筛选中选取立论的最佳角度。课前活动
一、印发材料,认识多角度立论的含义。
1、对《滥竽充数》这则寓言的多角度理解。
从正面思考,可以认为是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从侧面思考,可以认为是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以可乘之机;可以认为是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可以认为是责备其他吹竽者充当老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迹其中,不予揭露。从反面思考,可以认为是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可以挖掘出这则材料不同方面的内涵。
2、对《祝福》这篇文章主题的理解
(1)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2)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在它的全部描写中,包含着打碎这个精神枷锁,改变那不合理的社会的强烈呼吁,包含着为此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从中我们可以见到鲁迅这个伟大的现代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巨大身影。
(3)道德说:《祝福》属于‘为人生’的作品,它所表现的是一个关于道德的主题。旧道德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它发动了 猛烈的攻击。《祝福》便是在揭露旧道德本质的同时,,揭露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 批判了中国的人生。
(4)倾诉说:《祝福》的深刻处在于表现了人性中的倾诉欲望,并沉痛地呼吁:人类应当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
(5)人生痛苦说:有人从“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样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观察《祝福》,强调了除社会力量之外的自然力量对祥林嫂的摧残,如病之灾,如狼之灾等等。鲁迅的小说没有给他的人物“明指或暗示出路,相反常常向读者表明生活没有出路”。
(6)绝望说:小说侧重于抒发因为多次的呐喊不见回音,多次的奋力前行不见光明的焦虑和绝望情绪。
3、对《项链》这篇文章主题的多角度理解
(1)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认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2)玛蒂尔德丢失价值四万法郎的项链(十年后才知是假的),这个清贫的人家,无疑遭到了倾家荡产的厄运。作者多次写到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后的神态,这些描写,不仅仅是客观地表现玛蒂尔德丢失项链的心态,也流露了作者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3)玛蒂尔德丢失了借来的项链,并未赖帐,夫妇“毅然”作出决定,要“想法赔偿这件首饰”。这些描写无不倾注了作者对玛蒂尔德夫妇的无限同情。读者读到这里,也不能不为玛蒂尔德与其丈夫的困窘处境而担心,不能不为他们的诚实、善良所感动,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尔虞我诈的现实生活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4)玛蒂尔德为赔偿项链,欠下了一万八千法郎的债务,为了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玛蒂尔德在生活的底层苦苦挣扎着,作者的同情溢于言表。
(5)十年后,玛蒂尔德遇到佛来思节夫人,从交谈中才得知所借的是一挂假项链。小说虽没有写出玛蒂尔德听到假项链后的反应,但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她听到这消息后苦涩、辛酸的心理谁还忍心对这不幸的女人加以嘲讽呢?只有深深的叹息和同情。玛蒂尔德表现得那么坦然,并主动向佛来思节夫人打招呼,告知她事情的真相。这时的玛蒂尔德不仅没有丝毫的虚荣,而且也没有丝毫的自卑,而是一位经过十年辛劳荡涤,心灵得到净化的朴实的妇人,作者在这里对玛蒂尔德已不仅仅是同情,更带有了几分赞誉。
4、对一些成语、格言的多角度思考
近墨者黑:只有具有足够的抵抗诱惑的能力,近墨者未必黑。知足常乐:经常知足容易滋生不思进取的消极心态。言者无罪:如果是捕风捉影者的流言蜚语呢? 后生可畏:还是年纪大者经验更丰富。
艺高人胆大: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胆大容易盲目,盲目容易失足。开卷有益:要看开的是什么卷。
识时务者为俊杰:容易产生明哲保身的消极思想。班门弄斧:弄斧就要到班门,向大师学习。
异想天开:好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发明者最初的异想天开。
出头椽子先烂:只有勇敢展示自己,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遇。
欲速则不达:不是慢了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当今一切都告诉发展的社会,提速才能不落后。
二、对求异思维的正确认识
在多思善想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可以改变某些固有的观念,更辩证、更全面地看待事物。但是在运用求异思维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1、有时候只表现为局部范围的补充、发挥,并不一定要全部推翻原来的观点。如“熟不一定能生巧”“弄斧应到班门”“不看风焉能使舵”等,都是在一定语言环境或特定社会背景中合理的逆向思维。对于这一类的“求异”,一定要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严肃探索,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不是任何观点都能逆向求异。比如,不要“滥竽充数”决不能说成“滥竽也可充数”,“骄兵必败”也决不能说成“骄兵不败”。
所以,我们既要提倡逆向立意,又要对思维成果进行深思,辨别其正误与优劣。要在“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之间维持必要的张力。导写过程
一、出题
下面是流沙河的《理想》(节选)。分析这几节诗诗从哪些角度来写理想的,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理想的认识。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微笑地规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灭真。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理想使忠厚在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要求:题目自拟;时间:40分钟;字数:700字。
二、入境
同学默读诗歌,然后思考自己写作立论的角度。
三、写作
要求做到:目不斜视 口不出声 头不晃动 笔不停止
四、评比
评选出“神写手” “字数王”“写洁净”各五名,按顺序把这些同学的名字板书在黑板上。
五、讨论
出示思考题:
1、你是从关于理想的哪个角度来立论的?
2、这个角度是否新颖?
六、例文剖析
老师在筛选的基础上,抽取2-4份作文当堂评讲,让同学们明白本次作文容易出现的问题,为下面的批改作文做准备。
七、批改 提出批改要求:
1、找出错别字、病句,用批改符号标示出来。
2、注意看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提出中心论点的。
3、注意作者是从哪个角度立论的。
4、看作者选取了什么论据。
5、对文章写出总体批语,然后打出分数。
七、交流
大家把自己在批改当中发现的优秀文章或者优秀文句读出来,供全班同学欣赏学习。
八、反馈
同学集体谈谈这次写作出现的问题,然后把批改好的作文回归本人,审视自己的作文。
九、小结
老师小结本次作文的情况,及时表扬作文写得好和批改认真的同学,并指出下次努力的方向。
例文点评
理想是一种牺牲
我认为理想是一种牺牲,纵观世界,有很多人为了理想而牺牲了很多东西。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他一生热爱发明,是他给人们带来了光明,人们只看到环绕在他头顶上的光环,搞发明创造时付出的艰辛。爱迪生搞发明电灯试验时曾遭遇几次爆炸,耳朵就是在爆炸中失聪了,经过数百次的试验之后他终于发明了“钨丝灯泡”,电灯就是爱迪生以牺牲双耳的听力换来的。
“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曾经三次获得诺贝尔奖。她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为了追求科学,她不得不牺牲了陪伴孩子的时间,作为一名科学家,她是优秀的,但作为一名母亲,她又是不称职的。由于长期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身体受到大量的化学辐射,最终致癌。
在追求理想的时候,居里夫人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但是也因此献出了生命。冰心是一位有名的作家,她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写作。但是她的美貌也找来了不少的麻烦,经常有同龄的男孩向她表达爱慕之情,耽误了不少写作的时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她忍痛剪去了自己漂亮的长发,整个人看起来像个假小子,从而减少了男孩子对她的干扰。
为了写作,冰心牺牲了一个女孩子最珍爱的东西。
人们都说,中国有两种人最苦,一是农民工一是高中生。是啊,现在的高中生有着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高三的学生,面临着高考,为了理想,他们不得 不披星戴月地学习,一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节假日也牺牲掉了很多玩乐的时间,牺牲掉了和朋友聚会的时间,为的就是赶赴高考,为的就是理想的实现。
虽然理想很多时候需要牺牲很多东西,但是我们还要坚持理想的方向,因为失去不意味着失败,我们应该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把失去的东西弥补回来,争取最大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勤学习, 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办公室新人在入职后, 首先要树立谦虚学习的信念。认真学习办公室基本业务、办事流程, 充分认识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在熟悉岗位职责的基础上, 全面了解单位的基本业务、组织架构、职能划分等内容, 为快速进入角色奠定基础。阅读内部管理手册及各类文件, 参加会议、调研, 浏览相关网站、微信公共平台, 了解行业动态信息, 向同事请教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其次要有大局意识。办公室是单位的窗口, 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关乎办公室和整个单位的形象, 在日常工作、待人接物中要胸怀大局, 热情接待。对于各项任务要落实好“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 做到不拖沓懒散, 不推诿扯皮。
二、勇实践, 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 如何将工作做得到位、令人满意, 对于办公室新人而言, 以下两点尤为关键:首先, 要树立勇于实践, 踏实肯干的信念。不能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观念, 要在做好岗位职责范围内工作的同时, 积极学习其他岗位的工作流程, 全面了解办公室各项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深化对各项管理流程的认识。要将工作做实, 认真履行好职责, 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其次, 要在实践的过程中, 秉持“四心”, 即细心、耐心、决心和热心。一是要细心。要树立“办公室里无小事”的信念, 坚持一丝不苟、缜密思考的工作态度, 具备高度的敬业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 在各项具体工作中深化对工作流程的理解和运用, 准确、高效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无论是政务工作还是事务工作, 每一次文稿撰写、接待会务、沟通协调, 都是难得的锻炼机会, 都要完成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出色地完成每一件小事, 日积月累, 定将厚积薄发。二是要有耐心。办公室新人不要急于求成和琢磨走捷径, 不要认为事情小就马虎完成, 要沉下心来做好每一项工作。对于文稿要细心琢磨、反复推敲, 对于接待会务类工作要重视微小细节、提升服务质量。遇到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 更要注重统筹兼顾, 耐心、认真做好每一个工作环节。三是要有决心。办公室事务中常遇到临时性工作, 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 在有限的时间内有多件事情需要办理, 对于新人而言, 要摆正心态, 树立坚持完成好任务的决心, 稳重处事, 理清轻重缓急, 做到忙而不乱。四是要热心。要有奉献精神, 积极沟通协调, 充分发挥年轻人的活力, 与时俱进, 真诚、热心地对待每一个人。
三、善总结, 持续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主流趋势;新闻基础理论;知识面;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10-02
记者,担负着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呼吁、宣传、解惑、释疑等等的任务,因此,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学习型记者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精品意识,竞争意识,要完成党赋予的历史使命,学习型记者首先必需了解社会发展主流趋势。
一、学以明势:了解社会发展主流趋势
“人人都是学习之人”,湖南台无疑走在了最前面之一,就笔者收听收看的个人体会而言,2011年以来,他主动创新,推出和改版了很多的节目,均衡了结构,使节目的新闻性、社会性、深度性、知识性、服务节目在频道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早间、午间、傍晚、晚间4个重要时段,构造了一个均衡系统的新闻阵列,更好的解读了社会的主流趋势。
以《平民英雄》、《变形计》、《辨法三人组》为主的9点20档节目带,凸显主流价值,弘扬主流文化;以《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为主的周末黄金档节目,播出传统品牌的综艺节目;以《博物馆奇妙夜》、《背后的故事》、《零点风云》、《天下女人》为主的零点高端人文节目带,影响社会精英群体;以“芒果独播剧场”和“金鹰独播剧场”为主的电视剧场。
改版后的湖南卫视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21世纪,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作为新闻记者更应深入学习。当主流趋势发生变化,作为一名学习型记者,一定要有敏锐性,认真学习把握,才能更好的解读社会。
二、学以致用:比较系统掌握新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明白社会发展主流趋势,我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还受到其他要素影响。這是指作品本身的内在规律,受到其自身的图象,声音,文字等基本参数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来把握。学以致用,就是通过学习系统掌握新闻基础理论。
各行各业发展日新月异,因此要把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用新闻传播形式表现出来,这需要很广博的知识面和扎实的新闻基础理论功底。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无疑是其中的翘楚,它是全国首创的电视、网络实时互动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栏目以关注热门焦点话题为定位,在新闻调查的基础上,引入专家点评、记者快评、网友酷评,这样一来,就把记者的策划,文稿,拍摄,后期等技术融入行业发展中去,很好的体现了一个台的各方面知识储备和基础。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实践,《新闻深一度》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栏目特有的网络视讯平台,让观众坐在家中就能直接上电视,与新闻演播室的主持人、现场嘉宾一起,参与新闻评论,进行观点互动,是对传统电视评论节目的一大创新。
新闻节目开播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网民的积极参与,来自全国30个省主要城市的500多名网络草根博主、时评人,成为了《新闻深一度》的网络公众评论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节目为不同的言论提供最宽敞的思想空间,用新闻实践民意,充分体现了普通公民对新闻评论的话语权。
有些选题则是做了一个系列的专题深入的持续的评析,比如打拐专题,2011年7月14日播出的节目《民间打拐,让我们送孩子回家》从民间打拐英雄到微博打拐,再从打拐之后怎么办到被拐儿童和家人的团圆,从画面的拍摄,声音的剪辑,后期的合成,整整一个系列的节目看下来可以让观众对打拐这件事有了很深的了解,不管是被拐儿童和家人还是打拐志愿者以及打拐背后的故事等都有了全方面的了解。
2011年5月20日播出法拉利在南京明城墙上漂移引发的争议这到底是文化的碰撞、融合还是商业活动,四位网上评论员针对法拉在南京明城上漂移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来自浙江杭州的王波,对外国广告营销公司对我们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出这样一类广告创意而且都能顺利实现表示不理解。广西桂林的苑广阔认为这样的活动跟文化一点关系也没有,是各方出于利益考虑的商业活动,商家借助古城提升身价,有关方面通过活动获得回报,这是一起只有金钱,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闹剧。
《新闻深一度》给我的总体感觉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毕竟其特殊的模式就是一种创新,在网络普及的时代,运用三网融合的模式生存的电视节目有其独特的发展空间。从单一接受信息到可以主动参与互动,单一的评论语言到多元化,使得电视节目更具开放性、互动性、参与性、可看性。
三、学以养德:具备与时俱进的职业道德修养
“人以学而立,立以德为先”,明白主流趋势,并且能够很好的学以致用之后,还要学以养德。学习不只是为了生存、发展,更应该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把学习作为修身立德之本、干事创业之本,坚持学习,是记者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加强学习不仅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但提高知识水平,而且完善职业道德,在学习与实践的中升华。
象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他的选题就很好的对这一方面作了探讨,比如2011年5月20日播出法拉利在南京明城墙上漂移引发的争议这到底是文化的碰撞、融合还是商业活动,四位网上评论员针对法拉在南京明城上漂移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来自浙江杭州的王波,对外国广告营销公司对我们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出这样一类广告创意而且都能顺利实现表示不理解。广西桂林的苑广阔认为这样的活动跟文化一点关系也没有,是各方出于利益考虑的商业活动,商家借助古城提升身价,有关方面通过活动获得回报,这是一起只有金钱,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闹剧。其作品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对品德,修养等精神财富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每一期的嘉宾策划,也体现了道德这些。每次的嘉宾都会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或者专家与观众、公众评论员进行互动评论,有些话题还会邀请事件的当事人参与,同样像打拐话题这整一专题节目中就分别邀请了打拐志愿者仔仔、彭高峰(被拐儿童父亲,其经过坚持不懈的寻找借助微博的力量最终找回了儿子)、相关学者等参与到节目中来,通过仔仔我们就能更好的了解打拐行动的艰难、危险和这些打拐英雄义举背后的社会良知、强烈的责任感,通过彭高峰我们能够更好了解被拐儿童家长的境遇、寻找孩子的艰辛等,通过学者的评析,我们可以从打拐事件看到其背后的很多东西,像我国的法制问题,警察在打拐事件上的力量,网络的作用等。
学习型记者,除了要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熟练的业务能力外,也要有知识、文字的表达能力和编辑技巧等,还有严谨的作风、甘当无名英雄的精神。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下,特别是要有很强的个人职业修养和道德修养,简而言之就是对于人性要有很好的把握。学习型记者也必须在道德这方面有意识的学习,才能走得更远,更好的作人作事,促進本职工作。比如象现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就是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为了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让新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提升正确的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的收视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多的精美包装,或者更有力的作品,也相对记者的水平提出更大的挑战。要想在重重困难之下,创新,创造,记者必须加强学习。
新闻报道反应社会的火热生活,就必须深入基层,用群众的语言来报道叙事,需要的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我是记者,当加强学习,通过影像方式,重温过去记忆,审视今天,对未来的担当。“通过叙事塑造人物”,感受“共和国精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大力弘扬这些“经典文化”,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提供精神动力,创作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我们就能骨中有钙,血中有氧,汗中有盐!当泱泱国人为这些“经典文化”的沁染而精神抖擞而激情四溢之时,将转化为何等丰沛的物质力量!
参考文献:
[1]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White Paper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raining and Learning,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 [R]. Brussels. Nov. 1995.
【讲学习必须善学习】推荐阅读:
高三学生必须知道的学习方法07-02
关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06-12
“讲政治、讲党性、树正气”学习心得10-05
讲政治教师学习心得07-13
三十讲学习感悟07-27
学讲计划学习问卷10-03
讲团结 树正气 学习心得05-29
学习《学讲计划》的体会06-27
讲政治学习计划表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