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食品管理制度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清真食品管理制度(精选13篇)

清真食品管理制度 篇1

清真食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众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为了尊重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切实加强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的管理,促进民族团结,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一)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清真食品管理办法的学习培训

活动,统一员工思想,普遍树立尊重少数民族清真饮食习俗的意识,严格遵守清真禁忌。

(二)在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任何人员不得携带、制作、食品、存放禁忌的食品。

(三)企业聘请回族等少数民族兼职监督员协助负责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二、原辅料采购

(一)建立严谨的原辅材料采购、进厂检验的制度,保证原辅料符合清真食品生产要求。

(二)尽量由采购地出具清真食品证明和合格证明。

三、仓储运输

(一)仓库只能存放清真原辅材料和产品,不能混合放置。

(二)企业成品应由专用车辆负责运输。

四、生产加工

(一)生产厂房只能生产存放清真产品,不能混放穆斯林禁忌物品。

(二)企业生产配方不得使用清真禁忌成份。

(三)生产厂区环境卫生好,无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等。采取清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

清真食品管理制度 篇2

1 我国清真食品监管中的法律问题

1.1 缺乏全国统一立法, 法律层次较低

近年来我国清真食品监管立法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各省份先后制定了地方性清真食品管理条例, 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在一些清真食品监管较为发达地区, 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 已初步建成了以省一级为第一层次, 省会城市银川为第二层次, 地级市为第三层次, 县为第四层次的各级地方性清真食品监管规定。但由于在全国层面上, 至今仍缺少一部涵盖全国范围的清真食品监管条例, 且各地立法水平层次不齐, 甚至在清真食品界定这一基本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差异, 使得我国的清真食品监管立法存在权威性不足、各自为政、法律层次低、与国际接轨困难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清真食品的监管工作开展。

1.2 缺乏统一的监管机构

我国当期的清真食品的监督管理机构设置极为混乱, 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既存在由民委或宗教事务工作部门的单主体监管模式, 也有民委、宗教事务工作部门与工商部门的双主体监管模式, 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采取的就是民委与工商双主体监管, 但以民委为主的监管模式。此外, 还有一些地区由当地伊斯兰教协会承担监管工作。这种不统一的监管模式存在极大弊端:其一, 尽管在很多地区, 民委对清真食品监管承担着主要的职责, 但尴尬的是立法并未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 民委在清真食品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只能求助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检部门、食药监部门去解决。因牵涉各部门的各自利益, 协调沟通的难度较大, 相互推诿、多头执法、各自为政情形多发。其二, 伊协作为一个社会团体组织, 其并无对清真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进行查处、管理的权限, 一般其工作仅限于在企业申请清真食品准营证时给予有关管理部门以参考意见。但清真食品中问题多发者正是未依法申请清真食品准营证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对此, 由于伊协并无权力进行监督管理, 其作用非常有限。其三, 各地不一的监管机构以及其颁发的种类多样的准营证、标牌, 使得当地清真食品监管机构在判断外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者时存在较大困难。

1.3 清真食品标记混乱

我国目前尚未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统一的清真食品标识, 而是由各地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清真食品标识自行确定、使用。笔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地调研时发现, 各省之间的清真标识极为混乱, 种类多达十余种。清真标识的混乱不一使得消费者在辨别、购买清真食品时存在较大困难, 也为不法之徒滥用、仿冒清真标识留下较大的可乘之机。此外, 标识不一也使得区际之间的清真食品贸易受阻。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情况为例, 尽管该区在全区内采用了统一的清真标识, 但对于印有外地五花八门标识的清真食品, 即使是清真食品监管机构亦存在辨识与认定困难, 消费者往往对此类清真食品存在不信任心理, 直接影响了此类清真食品的销售。

1.4 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认证机构

在清真食品国际贸易领域, 对我国清真食品出口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即在于我国尚无全国性的清真食品认证机构。目前国内承担清真食品认证工作的机构主要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国际认证中心。但前者作为一个宗教协会, 对清真食品的认证并非其主要任务, 且未与国际认证标准对接, 权威性与工作效率难以得到保障。后者尽管在近年来有较大发展, 但其认证所采用的标准仅仅为宁夏的地方性标准, 且并非是国家级别的权威认证机构。全国性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认证机构的缺失, 导致我国生产、加工的清真食品尽管质优价廉, 但难以取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对于清真食品的出口贸易存在较大的不利影响。

2 完善清真食品监管的法律对策

清真食品监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亟待得以解决, 笔者在结合域外清真食品监管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如下的应对之策:

2.1 制定全国性的清真食品监管条例与统一标识

加强对清真食品的法制化监管, 离不开统一的清真食品监管法规的制定。因此, 非常有必要加快《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的出台, 通过全国性的法规, 明确清真食品的界定、监管机构、认证标准、执法主体、生产经营的条件及要求, 以立法的形式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法律责任、社会监督等作出明确规定。此外, 应当在立法中对清真标识的使用作出具体规定, 以统一各地的标识。同时, 随着“一带一路”以及中阿贸易等战略的实施, 我国清真食品的“走出去”也离不开与伊斯兰世界统一的清真标识进行接轨。

2.2 明确全国统一的清真食品监管机构

我国应当在全国范围内确立统一的清真食品监管机构, 以改变当前由各地混乱的、多头的监管模式。在监管机构的选择上, 笔者认为仍以民族、宗教事务部为监管主体较为符合现实。民族、宗教事务部门熟悉民族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且有着多年的清真食品管理经验, 由其担任监管主体, 也易为穆斯林群众所接受与信任。此外, 在明确民族、宗教事务部门为主要监管主体、协调好其与食药、质检、工商等部门的关系的同时, 应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必要时可设立专职于清真食品监管查处的执法队伍。

2.3 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对清真食品的监管, 离不开清真食品行业协会、各级伊斯兰教协会的协作。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导, 辅之以行业自律与宗教团体监督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 充分地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伊协在清真食品监管中的监制、监督的作用, 能够有效地查处非法清真食品生产行为, 化解因“假清真”事件引发的社会矛盾,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4 建立国家级别专业认证机构

针对我国缺失全国性的有权威的清真食品认证机构问题, 笔者认为, 可从当前主要承担清真食品认证工作的中国伊协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国际认证中心当中选择其一, 将之发展为国家级的清真食品认证机构。鉴于伊协的宗教团体性质, 其不太适合充任专门性的清真食品认证机构, 这对于清真食品认证的国际交流的专业性会产生不利影响。而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认证中心目前在清真食品界定、制定标准化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因此, 笔者建议将其升级为国家级的清真食品认证中心, 并赋予其对地方各级分支机构及其他清真食品认证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的权限。此外, 通过加强与国际上的清真认证机构的交流合作, 与之签订互认协议, 进一步提升我国清真食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有利于我国清真食品认证的权威性确立和知名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明强, 储晓刚.清真食品安全体系构建的措施与思考[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7) .

[2]喇延真.甘肃省清真食品监管问题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 2008, (3) .

国际清真食品展5月份将登陆泰国 篇3

国际清真食品展是从亚洲国际食品展(THAIFEX—WORLDOF FOOD ASIA)中的“清真食品区”中衍生出来的,是国际食品展重要的一部分,2009年第六届亚洲国际食品展共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988家参展商和20101名专业观众。在前20个国家的参展现众中,这些国家的穆斯林人口有大约5亿,占全球穆斯林人口的30%。这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中国、马来西亚、美国、菲律宾、泰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德国、英国和以色列。另外,受出口促进部邀请的大约30%的代表来自穆斯林人口较多的国家。

清真食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市场,也是产品消费和生产过程中涉及宗教信仰的最大的产业,特别是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中国、新加坡、文莱、泰国和西亚一些国家有大约lO亿的穆斯林教徒。亚洲国际食品展(THAIFEX—WORLD OF FOOD ASIA)的主办方科隆展览正是瞄准了这一点,投入举办了这次国际清真食品展。这一新活动将配合亚洲国际食品展(THAIFEX—WORLDOF F00D ASIA)于5月12-16日在泰国曼谷IMPACTCHALLENGER展览中心举行。

亚洲国际食品展(THAIFEX-WORLD OF FOODASIA)的参展商中,拥有清真食品的展商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展会来满足清真食品业的需求。国际清真食品展的范围涵盖食品领域的各个环节,从食品饮料到化妆品、药品,从旅游食品到食品科技和酒席承办的物流。主要的食品制造商像CP FOOD,MARIGOLD和MALEE有望成为本届国际清真食品展的参展商。

为期三天的区域清真食品会议还将汇集业内专家分享清真食品的认证和业内的商务关系。展会同期还将上演精彩绝伦的厨艺大比拼,来自世界各地的厨师将大国际清真食品烹饪技术。

另据主办方透露,国际清真食品展前三天(5月12-14日)将对专业观众开放,最后两天(5月15-16日)將对公众开放。

河南省清真食品管理办法 篇4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6号

时效性:已被修正颁布日期:19971018实施日期:19971018颁布单位:河南省

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生产经营管理

第三章 清真牌、证管理

第四章 罚 则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加强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促进民族团结,根据国务院《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河南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指的少数民族,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等具有清真饮食风俗习惯的少数民族。

本办法所称清真食品,是指按照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清真饮食、肉食、糕点及其他副食品。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及各单位内设的清真食堂、清真灶。

第四条 本办法由县级以上政府民族事务工作部门和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卫生、劳动和商业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县级以上政府民族事务工作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辖区内清真食品的生产经营及有关证件的监督、协调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第二章 生产经营管理

第六条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生产单位的少数民族从业人员,一般不得低于本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15%;经销单位的少数民族从业人员,一般不得低于本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20%;饮食服务单位的少数民族从业人员,一般不得低于本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25%;

(二)企业厂长(经理)应由少数民族人员担任。如有困难,企业领导成员中至少应有1名少数民族成员。清真食品技术总监督人必须由少数民族人员担任;

(三)生产、采购、储存清真食品的主要岗位和环节应有少数民族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或监督。

第七条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业主本人,必须是少数民族公民。

第八条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本办法办理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清真食品信誉标牌(以下简称清真牌、证);未办理清真牌、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核发营业执照。

第九条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须将清真牌、证悬挂在店门、营业室或摊位的显著位置。

第十条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印制标有清真字样的包装品时,必须持有清

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印刷企业方能承印。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有少数民族禁忌的食品;库房、容器、生产工具、计量器具、食品运输车辆以及生产经营场地必须专用。

第十二条 在清真食品行业从业的人员,不得在生产、经营场所携带、食用、寄存少数民族禁忌的食品。

第十三条 宾馆、招待所、旅社、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清真食堂或清真灶的采购、烹饪等主要岗位必须有少数民族职工监督,其炊具、器具等应与普通灶分开,保证专用。

第十四条 清真食品市场和清真饮食摊点市场应与非清真食品、饮食摊点分开,并保持适当距离,分区经营。

禁止将有少数民族禁忌的物品带入悬挂清真标牌的场所。

第十五条 商场、商店经批准经销清真食品时,应固定专柜,并悬挂清真牌、证,由少数民族职工专人管理经营。严禁清真食品与非清真食品混放。

第三章 清真牌、证管理

第十六条 清真牌、证由省民族事务工作部门统一监制,由县级民族事务工作部门审批下发。

第十七条 符合条件的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提出申请,填写《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审批登记表》,报县(市、区)民族事务工作部门审批颁发清真牌、证。清真牌、证实行年审制度。

第十八条 民族事务工作部门颁发清真牌、证可以收取工本费,其具体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由省民族事务工作部门会同省财政、物价部门制定。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委托、转让、出租清真牌、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买卖、伪造、仿制清真牌、证。

第二十条 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改变名称、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或经营期限等有关事项的,或者歇业、被撤销或因其他原因终止营业的,除应当向其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报登记外,还必须在30日内向所在县(市、区)民族事务工作部门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办理注销手续的,应交回清真牌、证。

第四章 罚 则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由民族事务工作部门给予3个月的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由民族事务工作部门收缴其清真牌、证。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由民族事务工作部门收缴其清真牌、证,并处以3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十条的,由民族事务工作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或情节严重的,收缴其清真牌、证,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条的,由民族事务工作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委托、转让、出租清真牌、证的,由民族事务工作部门收缴其清真牌、证,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买卖、伪造、仿制清真牌、证的,由民族事务工作部门收缴其清真牌、证,并处责任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逾期不参加年检者,由县级民族事务工作部门收缴其清真牌、证,并处以100元罚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工商企业年审。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造成不良后果者,由当地民族事务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各自的职责权限,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收缴清真牌、证,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的处罚。严重违反民族政策、影响恶劣者,应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第二十九条 民族事务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利用职权循私舞弊的,由其所在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后果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清真食品管理制度 篇5

各县(市)区民宗局:

为切实加强全市清真食品管理,进一步优化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能,现就做好今年及今后清真食品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优化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在调整优化监管职责的基础上,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便于监管”的原则,继续下放部分监管权限。除银川市三区范围内高校、区属医院、区(市)行政机关内设清真食堂,区、市大型会议定点接待宾馆(饭店),综保区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仍由市清真办直接监管外,其余全部下放至各县(市)区,由辖区民宗局进行准营许可和日常监督管理(具体保留和下放企业名单附后)。

二、加强监督员和协管员队伍的建设管理

要加强清真食品特邀监督员的聘任和管理。近年来,全市208名清真食品特邀监督员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县(市)区要根据《银川市清真食品特邀监督员聘任管理办法(试行)》,结合辖区监管工作实际,继续加强清真食品特邀监督员的聘任和管理,使全市清真食品纵向有各级民族宗教部门监管,横向有特邀监督员监督。要多方调查了解,把那些有责任心、热心于清真食品监管的少数民族基层干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吸纳进义务监督员队伍,增强队伍的监管能力。要加强义务监督员队伍管理,对工作态度不端正,有徇私舞弊行为的人员,要及时解聘,问题严重的,要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要加强对清真食品公益协管员的聘任和管理。各县(市)区民宗局要严格依据《银川市清真食品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加强清真食品协管员的管理。建立完善清真食品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个人档案(主要存入登记表、聘用合同、工作业绩材料、考核记录、奖惩材料等),聘用和解聘档案应长期保存;做好清真食品公益性岗位人员的人事、考勤、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具体工作时间和地点的安排部署;要开展日常业务培训和考核,切实规范协管员管理,强化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形象,杜绝拿钱不干事,“吃空饷”等现象。银川市清真办负责全市清真食品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聘任、协调、培训工作,并统一组织年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签合同的重要依据。

三、明确职责分工,依法加强清真食品监管

市和县(市)区清真食品监管工作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进行。为了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衔接和配合,提高监管效能,对市和县(市)区职责分工强调如下:

(一)市清真办职责:1、做好全市清真食品监督管理总体工作;2、负责直接管辖的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3、对各县(市)区民宗局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依法开展清真食品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括对行政执法、复议的监督和对不符合清真食品管理法规的行政审批、处罚等的撤销;4、对各辖区内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对违法经营者可直接做出处罚,并对所在辖区监管单位予以问责;5、组织有关县(市)区开展清真食品专项治理和集中检查活动;6、组织开展中阿博览会等重大节会的检查服务保障工作;7、组织开展全市清真食品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8、适时组织召开全市清真食品监管联席会议,商讨解决清真食品管理热点难点问题;9、做好清真食品特邀监督员和公益协管员的培训、分配和年终考核工作;10、做好各县(市)区清真食品监督管理的年终考核工作。

(二)县(市)区民宗局工作职责:1、做好辖区内清真食品监督管理工作;2、做好《条例》的宣传培训,依法严把办证许可,做到《清真食品准营证》年办证率达到95%以上,办结率达到100%;3、加强与辖区内市场监督管理、城管执法等部门的协调沟通,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和专项治理,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移交擅打清真标识经营者,移交率达到100%;4、加大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屠宰企业等清真食品源头企业的治理力度,做好源头把控;5、做好办证企业(经营户)网上和手机APP执法软件的信息录入工作,确保录入率100%;6、及时妥善处置清真食品重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处置率达到100%,7、做好辖区内特邀监督员和公益协管员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监管作用;8、及时准确上报清真食品管理各类文件、信息、数据等;9、依据辖区内实际情况适时开展特邀监督员、协管员以及清真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10、对市清真办直管企业进行属地日常监督检查,如有重特大违法经营事实需向市清真办汇报,由市清真办依法作出处理。

四、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清真食品监管工作。市清真办和各县(市)区民宗局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清真食品无小事的思想,严格落实清真食品管理责任,确保全市清真食品市场安全稳定。

2、严把准入关口,严格执法程序。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严把审批权限和准入管理,优化办事流程,审批时限严格按照《条例》第十一条之规定,必须在十个工作日答复申请人。执法人员要严格依据《条例》开展清真食品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亮证执法、程序合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禁徇私舞弊、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3、加强日常监管,定期专项检查。各县(市)区民宗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辖区内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经营户)的`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底数统计、更新和报备。加强外来冷冻、包装清真肉食品产品的检查和信息资料的收集、核对、上报工作。特别要抓好源头治理,加强对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内的外来清真食品,学校、医院内设清真食堂,旅游接待景区周边餐饮、休闲垂钓场所、农家乐等人员密集区域和重点区域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存在的问题。在大型节假日、重特大会议期间或特定区域和时段,主动联合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单位,有计划地开展清真食品专项检查。

4、加强协调配合,妥善处理投诉。各县(市)区民宗局要在本级食安委的领导下,积极与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形成清真食品管理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对群众有关清真食品方面的投诉举报,要坚持“从早、从小、从快”的原则妥善进行调查处理,务必做到思想重视、行动迅速、妥善处置,并根据举报情况对投诉举报人进行表彰奖励。

5、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监管范围调整后,各县(市)区民宗局要按照本辖区内清真食品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向本级党委、政府进行汇报,调整完善机构设置,适当补充人员编制,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保障全市清真食品市场的安全稳定和清真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6、及时做好交接。市清真办及各县(市)区民宗局要按照新明确的监管范围,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企业(经营户)依照其当前的发展状态进行认真梳理,凡超出管辖范围的按照规定向新的监管单位进行移交,档案移交工作于4月15日前完成。

附件1:市民委保留和下放监管企业名单

出口清真食品进行清真认证很方便 篇6

清真食品的清真认证,是指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的标准,认定生产加工的食品是否符合“哈俩里”(符合伊斯兰教法,阿文:;英文:Halal)的要求。进行“哈俩里”(清真)认证,是我国清真食品进入国际穆斯林食品市场的通行证。清真食品清真认证的申报的程序

(1)打开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网站,点击眉栏的“清真认证”下载表格。

(2)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填写表格时要把主料、辅料填写齐全。

(3)通过邮箱递交申请。递交申请时要把主辅料中要求提供清真认证的证书复印件附上。

(4)组织考查。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伊斯兰教协会派员进行考查,并写出考查报告。(5)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组织专题会议按照伊斯兰教法进行分析审定。

(6)向审查通过的申请企业发出清真认证通知。(7)企业缴费。

(8)制作清真证书并寄发证书。清真认证已形成网络

进行清真食品的清真认证已经形成网络,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统一出具“哈俩里”(清真)证书,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伊斯兰教协会共同监督、指导、检查,地方伊斯兰教协会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清真认证的企业在清真事务管理要做到“五有”

“五有”就是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培训、有检查。(1)有机构,就是认证企业要成立清真事务管理办公室。(2)有人员,就是要有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肉食类企业必须要有专职人员。关键岗位(主要指主管领导、研发、采购、仓储、销售、车间主任等)一定配备专职人员。专职人员中和关键岗位要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人员。

(3)有制度,就是要有保证清真食品生产确保清真的规章制度。要像制定质量管理制度一样制定清真管理制度。

(4)有培训,就是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清真知识方面的培训,增强认证企业清真意识和认真执行清真标准的自觉性。清真食品知识的宣传教育要经常进行。

(5)有检查,就是要经常对执行清真标准的情况进行检查,并随时或定期进行分析。检查要有检查记录。对认证的清真食品要求实现“两个安全”

浅谈清真菜点 篇7

一、就清真菜而言

清真是中国穆斯林的用语,意思是:伊斯兰教的。清真菜是伊斯兰教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美食的一个重要支柱。

清真菜的形成:

早期传入我国的清真菜,主要是由阿拉伯人和后来逐渐形成的回族人经营。清真菜有三种形式,即:清真寺院菜(教席菜)、小型商业菜和民间家庭菜。据考证,早在唐初北京就建立了清真寺(今北京城区清真礼拜永寿寺),这表明,清真寺院菜在那时就已产生。每当古尔邦节(宰牲节)、开斋节(肉孜节、尔德节)、圣经节(圣会)等伊斯兰教重大节日,清真寺内大摆没有酒的筵宴(禁酒为伊斯兰教规)。教席菜多为阿拉伯传统饮食。在北京和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结合本地区饮食特点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菜点,它包括:油香、肉粥、肉火烧、炸卷果、红松羊肉、羊肉粉汤、醋溜肉片等。这些菜点的烹制方法已具有我国传统烹调方法的特色。小型商业菜长期以来多以走街串巷、小食摊贩经营为主要特征。家庭菜是穆斯林群众居家的常用菜肴。早期的清真菜点,总体上保持着阿拉伯饮食文化的风味:选料上,善用羊肉、洋葱、胡萝卜、胡椒粉、杏仁粉、盐等,不善用酱油;口味上,以辣、甜、咸、酸为特色;工艺上,以烤、炸、煮、冲见长(这里所说的“冲”是指西点小吃的成熟方法)。

回族居住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长期以来,回族与各地兄弟民族交错杂居,互相影响。在饮食方面,回族人民吸取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烹调技术。逐渐形成了各个地区不同风味的清真菜。大致上可分为三种风味特色:一是西北各个地区,特别是新疆、宁夏地区的清真菜,保留了较多的阿拉伯人饮食特色,以炸、煮、烤口味浓厚的菜为多;二是长江以北,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清真菜,受山东、淮扬菜的影响,烹调方法较精细,对牛、羊肉烹调最具特色;三是杂居南方沿海地区回族的清真菜,口味清淡,以海鲜、禽类为原料的烹饪特色。这三种各有特色的清真菜,构成了中国清真菜的总体。

二、清真菜的发展(以北京为例)

自元朝建都北京后,及至明、清两朝,历时700余年,北京日益繁荣,王公、贵族、达官、巨贾都云集于此。因此,在中国清真菜的三种风味中,北京清真菜的发展最为明显。

元朝末年,在农民起义军的回族兵营中出现了一位出类拔萃的梁姓厨师。他技艺高超,凡官兵婚丧嫁娶的烹调事宜皆由他主理。他还帮助老百姓办理家庭清真筵席,就连明朝皇帝也对他倍加赞许,赐予他“大顺堂梁”的美称。以后,他在军中又收了不少徒弟,传授烹调技艺。待大多数厨师退役,就形成了北京的清真厨行。经过漫长的岁月,到了清代中期,北京清真餐馆相继开设,尤其是京沈、京汉两条铁路修通以后,在客商云集的北京前门外商业区和军政官府所在地的附近,相继出现了不少有名饭庄。全国各地风味大都汇集北京,大致分两派:一是以“通州小楼”、“同和轩”、“东来顺”为代表的东派;二是以“两益轩”、“西来顺”为代表的西派。两派在菜点工艺上、经营上都有其特点。东派菜以大汁大芡、红汁芡为多,以小炒闻名,具有乡土气息;西派菜以精美、典雅、白汁见长,多以烧扒菜著名,具有都市大菜特色。两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推动了清真菜的发展、交流和融合,形成北京菜中一支重要流派——伊斯兰京菜。

在北京清真菜的发展中,一代名师褚连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世纪30~40年代,他引进了不少地方风味名菜及汉族烹调技法。在他的带领下,清真菜馆扩大选料范围,改变过去不卖山珍海味的做法,增加了用鱼肚、鱼骨、鱼唇、燕窝、海参、海蜇等多种原料制作的菜肴,使清真菜前进了一大步,发展到上百种风味名菜。诸如扒羊肉、焦熘肉片,它似蜜、油爆肚仁、芫爆散丹、扒三白、杏干里脊、炸羊尾、炒甘肃鸡、扒海羊、松鼠鱼、炮糊等,给我国饮食文化的宝库增添了异彩。

三、清真菜的特点(以北京为例)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北京清真菜交融了阿拉伯饮食文化和中华饮食文化的精粹,沿袭了伊斯兰教规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禁忌和风味特点。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菜肴用料以伊斯兰教饮食习俗为基础,清真菜善制牛、羊肉、鸡、鸭以及一些海味等,用北京清真馆一句口头禅来说,就是原料为参、翅、骨、肚、菜、鸡、鸭、鱼、肉、面。

第二,烹调工艺精湛。北京清真菜由于受山东菜、淮扬菜的影响,烹调工艺较精细。如:对肉的使用上,必须用水将其浸泡至透,去净血水,这样做,一是符合了伊斯兰教人不食各种稍许血液的习惯;二是煮出的原料外形和口感较之不去血液的都要好。在刀工处理上,北京清真菜也有其特点。如:对“丁”的处理,是切成长方形的“马牙丁”,成菜后称“里脊丁”,忌叫“肉丁”。在烹调方法上,北京清真菜擅长炸菜,善制炮、烤、涮,也精于蒸、烧、焖、火局、扒、炖、烩、汆、拔(丝)等所有北方菜的烹调技法。

第三,菜肴味道以咸、鲜、爽、嫩、口感纯正为特色。既有清淡、爽口、鲜嫩的菜肴,如芫爆散丹、清炒里脊等,又有味醇、浓香的菜肴,如爆牛肉、扒海羊肉等,这都是极有特色的美味佳肴。

第四,清真菜的作用、地位和原料。

清真菜不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宗教信仰等方面,都能够起到沟通世界、了解世界、和平发展的作用。伊斯兰饮食文化在全世界和我们国家都具有很大影响,对社会、生活、友好往来等,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我们新疆适合清真菜制作的绿色、环保、天然的动植物、水产、蛋禽等原料非常丰富。如南北疆的牛羊肉和各类干鲜水果、中药材,还有特殊的调味品(孜然等)、特殊的烹饪器具(馕坑等)、特殊的烹调方法,尽管如此,还需要一大批杰出的烹饪工作者,很好地继承、研究、挖掘、发展,精益求精。在今后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清真菜会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第五,清真菜的制作。

清真食品制作大赛开幕词 篇8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大家好。在xxx党工委、管委会的高度重视下,“xxx市清真食品制作大赛”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这次活动是提升xxx市清真饮食业发展水平的一件大事。值此,我谨代表xxxx市委、市人民政府致以诚挚的祝贺!向光临今天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一个与人民生活关系很密切的传统行业。而丰富多彩的清真饮食文化又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新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支撑,为清真饮食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xxx的清真饮食烹饪技艺独特,菜肴味美、色香、实惠,凉皮子、臊子面、红烧鹅等特色清真小吃响誉全疆,成为xxx三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xxx市作为回民族的聚居区,清真饮食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优做强清真饮食业是我们传承发扬地方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市委、市人民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清真餐饮业的发展,把做大做强清真餐饮业作为今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根据现有清真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决定把稻香路打造成为xxxx清真饮食一条街,鼓励引导有特色、上规模的餐饮业主落户稻香路,形成品牌效应,推动我市清真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举办这次清真饮食评选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大赛,挖掘出一批有代表性的xxxx特色清真美食,促进我市清真餐饮业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努力提高xxxx清真菜肴在全疆乃至全国的知名度,进而推动xxxx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次大赛,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今天前来参赛的40家餐饮业主是报名参赛的380余家经过预赛选出的优胜者,他们将参加面点和烹饪两大类的比赛,通过比赛将评选出xxxxx市清真饮食行业的“十佳菜肴”、“十佳名小吃”、“十佳清真餐饮名店”等三十个奖项。“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竟放春满园”,希望大家在这次大赛中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互相学习,推动我市清真饮食业不断迈上新水平。

最后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预祝各位参赛选手取得优异的成绩。谢谢大家!

河北康远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篇9

河北康远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是邯郸市邱县2004年引进的大型牛羊屠宰加工项目。公司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2600万元,占地30亩,是集牛羊吊宰、精选分割、冷冻冷藏为一体的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公司年生产加工鲜羊肉3000—5000吨,出口创汇600万美元,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位居河北省同行业前列。

公司按国家检验检疫局出口企业标准建设,设有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总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生产区建有待宰圈、吊宰车间、分割车间、精选车间、预冷库、速冻库和冷藏库,安装了自动化吊宰加工生产线,实行全封闭生产、立体式消毒、无害化处理,达到了出口一级标准。

康远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的建成投产,彻底解决了冀南地区牛羊养殖业及加工业规模小、档次低、效益差的问题,成为邯郸市及至周边省、市的养羊业龙头企业,对加快邱县“两白一绿”和邯郸市畜牧强市进程,带动邯郸市及周边地区的羊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一期投资2600万元,并已投产运行。产品远销到国际的中东地区和非州地区及国内的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公司二期工程(牛线)的基础建设已进入施工阶段,已预订的进口生产设备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公司将成为河北省首家出冷鲜肉的厂家。出口创汇高达1000万美元以上。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海增携全体员工期待着您前来参观指导、洽谈业务,竭诚希望与您全作,共创辉煌。

地址:河北邱县陈村回族乡

邮政编码:057450

电话:0310—8289366

手机:***

清真酱牛肉的制作等 篇10

1.配料主料:生牛肉100公斤。辅料:黄酱10公斤,食盐3公斤,桂皮250克,丁香250克,砂仁250克,大茴香500克。

2.加工方法1选料整理。选用不肥不瘦的新鲜牛肉,先用冷水浸泡,清洗淤血,用板刷将肉洗刷干净,剔除骨头。然后切成0.75~1公斤左右的肉块,厚度不超过40厘米,并放入清水中洗一次,按肉质老嫩分别存放。2调酱。锅内加入清水50公斤左右,稍加温后,放入食盐需用量的1/2和黄酱。煮沸1小时,撇去浮在汤面上的酱沫,盛 入容器内备用。3牛肉装锅。先在锅底和四周垫上肉骨头,以使肉块不紧贴锅壁,然后按肉质老嫩将肉块码在锅内,老的肉块码在锅底部,嫩的放在上面,前腿、腔子肉放在中间。4酱制。肉块在锅内放好后,倒入调好的酱汤。煮沸后再加入各种配料,并用压锅板压好,添上清水,用旺火煮制4小时左右。煮制第1个小时后,撇去汤面浮沫,再每隔1小时翻锅1次。根据耗汤情况,适当加入老汤,使每块肉都能浸在汤料中。旺火煮制4小时之后,再用微火煨煮4小时,使香味慢慢渗入肉中。煨煮时,每隔1小时翻锅1次,使肉块熟烂一致。5出锅。出锅时要用特制的铁拍子,把肉一块一块地从锅中托出,并随手舀取锅内原汤冲洗后,将肉码在消过毒的屉盘上,冷却后即为成品。(北京郑东文)

深加工让金银花升值

山东省平邑县是有名的“中国金银花之乡”,近年,由于优质高产栽培和深加工技术取得了成功,一个农民只需投资200元左右种上667平方米(1亩)金银花,年可收获干花120多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就可获效益4000多元,而且当年栽植当年开花。他们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认为是由于深加工而使金银花摇身一变成为“金银”。

清真食品管理制度 篇11

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为确保XX年度区、市“两会”和春节期间全市清真食品市场安全,营造放心的清真食品消费环境,使xx代表和委员能够吃上放心的清真食品,确保广大xx群众和全市人民一起度过和谐、安宁、快乐的节日,根据《xx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综合管理办公室关于做好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x食安办发〔XX〕x号)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春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的通知》(x政办明电发〔XX〕x号)文件精神,市民委对全市清真食品经营场所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周密安排

按照区民委、市食安委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市民委早安排、早部署,成立了全市清真食品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重点领域、重点地段的清真餐饮网点、清真食品加工企业、商场超市清真食品专区、专柜、农贸市场清真食品摊点等检查范围;要求各县(市)区民宗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属地管理清真食品行业进行联合检查,确保节日及区市“两会”期间全市清真食品市场安全。

二、加大检查力度,认真开展专项检查

依法加大清真食品检查力度,认真开展区市“两会”和节日期间清真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专项检查活动。

(一)基本检查情况

按照我委统一安排,从XX年12月12日—XX年2月17日,市民委和各县(市)区民族宗教局认真组织实施,先后分区域、有重点的对全市x家清真食品经营户进行了检查,对107家未达到《条例》要求的企业限期进行整改,吊销《清真食品准营证》x家,查处擅打“清真”x家,协助铲除擅打“清真”标识经营户62家。

其中:市民委抽查x家(次);兴庆区共检查x家(次),限期整改x家;金凤区共检查x家(次),限期整改x家;西夏区共检查x家(次),限期整改9家,吊销1家;贺兰县共检查x家(次),限期整改3家;永宁县共检查x家(次),限期整改3家,吊销2家;xx市共检查x家(次),限期整改5家。

(二)具体工作情况

一是积极开展“两会”和节日期间的自查工作。XX年12月12日—XX年1月11日,市民委及各县(市)区民族宗教局负责人组成检查组对辖区内的清真食品经营企业进行了全面自查,检查重点主要放在清真火锅制售、商超清真食品收银台、涉及清真泛化的相关产品及肉制品定点屠宰和加工等环节。根据一月初召开的xx市清真食品监管联席会议对整治清真泛化问题的有关要求,我委在检查中采取边检查,边记录,边纠正的形式,对出现问题的经营户,根据现场情况,要求其限期整改,对违法经营户,依据《条例》进行了严厉处罚。对清理出的擅打“清真”的经营户移交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处理。

二是对“两会”驻地进行专项检查。“两会”召开前,市民委主动与区、市“两会”有关部门进行对接,就会议期间清真餐饮涉及相关事宜进行了沟通,对“两会”驻地进行了检查,并对部分员工进行了清真食品知识及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培训。会议召开期间,市民委派执法人员驻会进行全程监督,严把岗位关、进货关和入库关,确保与会xx代表和委员们的清真饮食安全。

三是对县区清真食品执法工作和清真食品协管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查督导。XX年1月12日—2月10日,由市民委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安排人员分别到金凤区、西夏区和贺兰县,就我市开展清真食品专项检查工作的情况进行督查。从本次督查来看,三个城市区清真食品协管员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执法人员开展监管工作,激发了基层监管队伍活力。各大企业也能主动进行自查,均能规范经营,严把进货关,对部分存在的清真与非清真冰柜间距不够和非清真食品与清真食品混放问题,企业认真整改,节日期间全市未发生因清真食品引发的纠纷隐患。

四是加强信息沟通,认真落实值班制度。节日期间,我委及各县(市)区民族宗教局密切配合,畅通信息,认真落实值班制度,安排专人值班,要求值班人员对在节日期间发生的重大清真食品安全事故要按照《xx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及时报送信息动态。由于措施到位,春节期间,我市未发生清真食品安全事故。

通过全市为期两个多月的集中检查,目前我市清真食品管理状况较以往有很大改观。全市清真食品行业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经营意识进一步提高,绝大部分企业都能认真按照《条例》要求,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切实规范经营行为。各生产经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都能主动进行自查和整改,严把进货关,获得了广大xx消费者的赞誉。

三、存在的问题

在此次“两会”、春节清真食品专项检查中发现,全市绝大部分清真食品经营户都能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去做,但仍有一些清真食品企业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各县(市)区小型超市仍未设立清真食品专区专柜,存在清真与非清真食品混放的现象。

2、部分清真食品经营企业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员工比例不符合《条例》要求。

3、各县(市)区范围内面积较小、城乡结合部周边的餐厅未办理《清真食品准营证》而擅自打“清真”字样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严把发证关,指导各县(市)区认真做好《清真食品准营证》办理、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清真食品政策法规和基本常识“六进”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思想认识,努力为清真食品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是结合重要活动、重大节日、重点产品等关键环节开展好清真食品集中专项检查。

甘浚清真寺管理公约 篇12

为使清真寺的宗教活动沿着国家法律法规健康有序地进行,特制定管理公约如下:

一、寺管会成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本坊品学兼优、经常礼拜、德高望重、懂管理会经营,能为穆斯林办事的人员。寺管会在区民族宗教局和区伊斯兰教协会的领导下开展寺务工作,管理好清真寺的一切事务,包括本坊穆斯林矛盾纠纷协调处理,生产生活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穆斯林葬礼的协调安排等。工作要公正公平公开,要为清真寺谋福利。阿訇主持本坊教务。教民要听从阿訇的劝教,服从寺管会的工作安排。

二、寺管会要教育本坊穆斯林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拥护人民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伊斯兰教,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三、寺管会要结合当前形势和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向穆斯林群众宣传党纪国法,使信教群众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尊老爱幼,为和谐平安建设做出贡献。

四、寺管会要带领穆斯林群众参加政治学习,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和清真寺自养活动,为发展民族经济、脱贫致富不懈的工作。

五、寺管会和阿訇要凭经办教,依据当地情况,少数服从多数,不另立教派,不恢复已被废除的封建特权。要揭露和打击披着宗教外衣搞民族分裂的犯罪活动,反对和禁止迷信活动和拉邦结派的分裂活动,要维护安静团结的大好局面。

六、阿訇要认真主持教务,勤奋地宣扬圣教,精心准备合乎教义切合实际的卧尔兹演讲,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教育教民,坚定正信(伊玛尼),圆满五功,遵行五典,传授经文教义。不送、不收学龄儿童念经;寒、暑假和业余学经要提倡。必要时要上门劝教,使教民能到寺里来学习、做功课。

七、清真寺的财物管理。帐目要清楚,开支要合理、要审批;管理要明确、民主、透明。寺里的财产要有明确清楚的帐目以及库房。教民对应交纳的天课学粮乜贴等要自觉主动及时交纳,确保清真寺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对没有完成寺里各项交费的人,其家中若有亡人,要先清欠款,否则阿訇和坊民不能参加其殡礼。财务要对天课、乜贴等收支情况及时公布。

八、甘浚穆斯林公暮的管理。教民葬送亡人应给寺里出乜贴。星光十一队郭家庄的老坟将来要迁到西干渠上面的干子道新坟,寺后面的坟地很有限。外来亡人(户籍不在本坊的或本坊不连续交纳天课的人)要葬送到干子道新坟,并要向甘浚清真寺出乜贴2000元;非正常无常的亡人(自杀、醉死)要葬送到干子道新坟的上边缘,同时向甘浚清真寺出乜贴3000元;正常的生老病死向甘浚清真寺出乜贴1000元。乜贴多者不限制。另外,从小到老给本寺交纳天课的人,葬礼按本坊教民执行。

九、寺管会成员要廉洁奉公,工作接受大家监督,要全心全意为本坊穆斯林服务,成为大家的表率。若工作散漫,贪小便宜,有意侵占寺里财物者,免去其职务。

十、住寺人员,要爱寺如家,做好寺内安全、卫生工作,爱护寺内一草一木,节约寺内一针一线。

甘浚清真寺管理委员会2009年8月29日

清真文化 篇13

至此,我们明白,‚清真饮食‛完全可以解释为‚伊斯兰教饮食‛,‚清真食品‛译为阿拉伯语‚泰阿姆伊斯兰‛,就

是‚伊斯兰教食品‛。当然,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称谓问题,而是涉及到清真饮食的实质与认定。由此我们也知道,要完全透彻地了解清真饮食,必须先熟悉伊斯兰教的饮食律例,唯此才有助于理解清真饮食的内涵和性质,这对研究清真饮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族‚清真文化‛浅论

摘 要 ‚清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本文是从狭义上提出这一概念,也就是回族‚清真文化‛,体现了回族文化内在特质。我们认为发现和挖掘回族‚清真文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回族文化发展所应具有的一种‚自知之明‛。当代回族‚清真文化‛的‚美人之美‛对于回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回族文化,清真,清真文化,可持续发展 ‚清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是从狭义的角度来提出其概念。因为要明确一种文化现象,不可忽视文化的民族性、区域性和传统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回族‚清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文化体系,是伊斯兰教进入中国本土形成的‚清真文化‛多元的‚文化区‛

cultural area)中具有回族自身文化特质(cultural trait)的一元。广义的‚清真文化‛,超越了回族文化的范畴,涵盖了世界伊斯兰教文化精髓。由于‚清真‛作为中国回族对伊斯兰教最佳汉语表达和特有的认知,它所建构的回族‚清真文化‛是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因此我们所说的是狭义上的回族‚清真文化‛,是指回族人在中国本土化历程中以汉语‚清真‛认知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的‚清真‛的汉语表述而形成的回族人‚清真‛的信仰观,在此基础上逐渐的形成一套从形而上(信仰)到形而下(生活方式)层面上具有清真品质的文化体系。它不包括中国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因为在清真的定位上既存在着共同认知(如对清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具有着各自民族的差异(如对于马肉,在回族的文化中,是属于非清真范畴,而哈萨克民族却食用马肉),回族‚清真文化‛是中国回族文化特质的标识和彰显。

一、回族‚清真文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产物 1.‚清真‛一词的溯源

‚清真‛一词,作为一个汉语词语,在中国自古有之,而不是回族人的专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清真‛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清真寡欲,万物不可移也‛,意纯净朴洁,无尘无染;唐宋时文人墨客以

清真‛,‚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意创作自然质朴;宋代词人陆游在咏梅中有‚阅尽千葩万花春,此花风味独清真‛,予以赞赏称誉;宋代诗人周邦彦著有《清真词》一书,还自号‚清真居士‛;清朝薛雪的《一瓢诗话》中有‚文贵清真,诗贵平淡‛一语,‚清真‛指文章要真实,出于自然。

同时在明之前,‚清真‛也指称犹太会堂、道观、佛寺等幽静场所.‚河南开封,久有犹太教堂,系明弘治二年重修,内有石碑题名——重修清真寺碑记‛;《揭文安公集》卷十二乐丘碑:‚……名同寅,字惟寅,姓陈氏,宋咸淳中弃家人‘清真观’为道士……‛;同时清真还是天主教教士之名:‚平西房山县境十字寺中有碑,系辽穆宗应历十年立,题曰大都崇圣院碑记,该碑在十年前为西人Arlington发现‛。

由此可见,从南北朝到明代前期,文人墨客或宗教者多用‚清真‛一词,以表述清廉高洁的品格和清雅幽静的环境。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在明中期以后,回族学者借用了‚清真‛一词,用来表示伊斯兰乃‚清净真实之教‛,称‚安拉‛为‚真主‛、‚真宰‛,称《古兰经》为‚真经‛,赋予了‚清真‛新的含义而成为回族人的一个专用

[3]

[2]

[1]

2.‚清真‛一词的伊斯兰教化和伊斯兰教的中国化 伊斯兰教在中国以‚载体移植型‛方式(中国内地)的传播而终走上中国本土化的历程,其携带载体——回族先民从移华之时便开始了‚华化‛的脚步。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及至明朝中后期回族伊斯兰文化的衍传出现了危机,面对危机四伏的挑战,一批回族文化精英们以应战的自觉掀起了文化自救的运动:开办经堂教育和开展汉文译著运动。后者以明末清初为高潮,以王岱舆、刘智等回族经学家,凭借着学通四教的渊博知识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以中国当时主流文化的宋明理学来诠释伊斯兰教教义和教法,使伊斯兰文化在中国获得文化生长空间,建构起中国特色伊斯兰教文化的辉煌殿堂。

‚以儒诠教‛中回族贤哲以理学术语为手段,对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法进行了准确阐释,其中出现最多的词即是‚清真‛,‚清真‛一词正是回族学者对‚大传统话语的借用‛中逐渐的从汉文中剥离而走进回族文化的殿堂。‚清真‛一词做为‚真、善、美‛的集合,是我国穆斯林在长期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文化中对伊斯兰教基本教义高度浓缩后的概括;是伊斯兰的最高概括,是穆斯

书、翻译,都采用‚清真‛这个名词来表述伊斯兰教,如王岱舆的《清真大学》、马注的《清真指南》、金天柱的《清真释疑》、梁以浚在《正教真诠》的序里,以‚清真之道‛、‚清真之教‛指称伊斯兰教等。他们在对‚清真‛一词的原有中国词义的基础上对伊斯兰教教义和教法给予阐释,赋予了‚清真‛一词新的伊斯兰文化内涵,实现了对回族伊斯兰文化的自我认知和表述。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清真回化的历程作一简要的回顾。

①王岱舆(约1580 —约1660),最早倡导并实践‚以儒诠经‛的回族经学家,也是最早使用了‚清真‛一词来阐释伊斯兰教义的回族人。在他的《正教真诠〃正教章》中,他是这样来解释的:‚经云:‘教道之正,惟清真而已’。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无二之谓真‛,‚夫清真之原,乃真主自立‛,王岱舆以清真阐释世界之本体—真主,清洁无染,‚不增不减‛,‚扫清诸邪‛,安拉独一。

[5]

[6]

[4] ②康熙年间回族经学家马注(1640—1711)继王岱舆之后,在他的《清真指南》中,以‚清真‛来表述伊斯兰教为清净无染、纯洁质朴之教:‚盖教本清则静,本真则正,清净则无垢不染,真正则不偏不倚。‛同时他还认

[7]

哉,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

③乾隆年间金天柱在其著作《清真释疑》中有:‚回教素名清真,夫所谓清者,凡所行事远避其浊、求入于清真者,不媚诸邪以邀福,独事真宰以听命。存真去伪之义,明天道也‛,金天柱认为‚清真‛是指穆斯林在行为上避浊远邪,一心向善;在信仰上去伪存真,认主独一。

[9]

[8]④清朝云南经学家马德新对清真的文化阐释,是把清真一词与儒家‚克己复礼‛的思想联系起来解释,说克己之谓清,复礼之谓真,克去己私,复还天理;所以名为清真者此耳。[10]就是说‚清真‛即‚克己复礼‛。显然,这一解释与伊斯兰教的原意相去甚远,大相径庭,但也概述了伊斯兰教的‚天道‛和‚人道‛之礼。这种理圆机融下的思维变化,也是文化适应中的一种有益创新,显示了伊斯兰文化中国本土化下的思维风格。

总之,明清之际的中国回族学者在解释教义时说,‚清‛是指真主清净无染,不拘方位;‚真‛是指真主独一至尊,永恒常存。‚清真‛一词,有‚清洁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安拉之清净‛等解释。近代新疆回族教长马良骏解释更加简明,清则净也,真形不杂也,3.‚清真‛——回族的自我定位和维持族群边界的象征符号

人类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美国人类学家道格拉斯曾研究某些族群中存在的‚肮脏与洁净‛的文化现象,她透过这一表象揭示出其内在深层的象征意义,她认为肮脏与洁净不是卫生与美学的问题,而是人类维持社会秩序合法化的主观建构。‚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必须将人类行为的若干领域加于区别,甚至要创作一些认知领域,并且要模式化‛。

[11]‚清真‛作为历史是回族人对自我信仰及生活方式的汉语表达,是回族人在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历程中自我文化和族群定位的一个象征符号,在中国由于历史造成的回族大分散小聚集的居住格局,区域性的广延分布形成的文化差异因而存在着对‚清真‛差异的阐释:‚在西北地区,清真就是信仰伊斯兰教;在华北农村,清真就是通过对内婚制保持民族血统的纯正性;在都市,清真就是保持饮食禁忌;在东南沿海,清真就是具有穆斯林的血统‛。但事实上,‚清真‛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回族人的内部认同,是回族人凝聚认同的主观建构的符号,在差异中清真的符号意义被群体成员所共享。个人以此实现对群体认同,如

[12]

为伊斯兰教的信仰,遵守和作为回族的象征‛,同时‚他们又将清真看作是他们优越汉族的证明‛,而‚大传统把清真和民族相关联,将清真视为相对于先进的汉民族而言的回族原始性(primitiveness)的标记‛,[15]

[14]

[13]

鲜明的标识为族外人和族内人所共识,清真成为回族人独有的一种话语权,一种回族人随身携带的族群标记,一种伴随着回族人生死不弃的情结,一张无形的回族人的族份证。如此在‚清真‛与‚非清真‛的二元对立中,一道‚我族‛和‚他族‛的族群边界的秩序合法性被共识了。千百年来,‚清真‛成为回族人加强回族的的内聚力抵御同化捍卫族群边界的有力武器。

4.回族文化的主导观念——‚清真‛的文化意向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结构体系,在其整体之中存在着一个统摄文化结构诸因素的‚文化主导观念‛或‚文化主题‛,‚这一文化主导观念规定了文化结构的基本性质及其演变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也规定着文化结构对异质文化的态度和选择‛。文化的主导观念是‚指体现文化灵魂和主体生命特征,隐帅于文化结构之中并支配全部文化内容及其演变的恒常稳定的根本文化精神‛。每个民族文化体系中都存在着独特的文化主导观念,回族文化的主导

[17]

[16]

进而构筑起回族清真文化的心理品质。正是这一主导观念的存在,以其基因般的遗传作用决定了回族独特的文化类型,文化类型是‚建立在民族主体生命特征之上在历史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体现着文化主导观念的特定社会群体共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18]回族文化由于主导观念的影响而形成所特有的清真文 化类型。回族‚清真文化‛的形成是从文化的最高层精神文化开始,由此形成了回族文化的主导观念,在此基础上,清真文化开始了向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最底层的物质文化延伸和渗透,文化的主导观念具有调整和规范约束机制的功能,清真的文化倾向成为回族文化形成和发展中贯穿始终的主导观念,从精神文化的诠释而成的清真教,清真言以及清真信仰——言行的清真 ——饮食的清真、钱财的清真等,‚清真‛成为回族人一种神圣的信仰和世俗中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回族‚清真文化‛则是对回族人特有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概括,并积淀和形成千年中回族人独有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

二、回族‚清真文化‛的三个层面

回族‚清真文化‛概念提出,是对中国回族特有的文

按照华语圈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教授的论述,人类的文化体系是围绕着三个对立面发展起来的:自然(nature)、他人(other)和自我(self)。人类在自然中求生存而发展起了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发展了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对自我的认知和阐释中发展起了观念文化和表达文化(expressive culture)。

[19]

清真的信仰支配了回族人的全部生活,回族‚清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这一文化体系中的三个层次,具有外在的表征性和深层的内涵,形成了回族‚清真文化‛的丰富内涵。我们这里简单的从文化的三个层面介绍一下回族‚清真文化‛的主要内容。

1.回族‚清真文化‛的精神层面

精神文化,是蕴藏在人的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及其他各种信仰等。是以人的意识形态而表现的,是无形的、内隐的、不易察觉的。回族‚清真文化‛的精神层面体现了回族人特有的宗教信仰观,表现在对清真教和清真言的认知中。

①清真教,伊斯兰教的另称。《清真释疑》中说:‚当吾教初来,与中夏言语不通,文字未识,人见吾教有彻底澄清之道,真实无妄之行,遂别其名曰清真教‛。明洪

[20]

(1368)敕建金陵礼拜寺御书《至圣百字赞》:‚降邪归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圣贵圣人‛。

[21]

以后‚清真教‛成为伊斯兰在中国的称谓。在以儒诠经中,回族学者在其著述解释伊斯兰教时,寻求能恰当表达伊斯兰的汉语词汇,因‚清真‛一词原旨清净无染的涵义,它能准确表述‚吾教之宗‛,寄寓着回族对伊斯兰教文化认知和精神信仰。

②清真言。清真言是伊斯兰信仰(伊玛尼)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回族清真文化的核心。‚清真言‛就是:‚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是每个穆斯林之所以为穆斯林的根基和凭证,是穆斯林的信仰观。诵读清真言(凯里麦),并明白和践行它,使一个人从非穆斯林变成一个穆斯林、一个‚洁净的人‛、一个安拉喜悦的人。伊斯兰教要求口头诵读,‚一念之诚,可以利贯金石,超越古今,包罗天地‛,还要内心诚信,身体力行,否则就不能成为合格的穆斯林,因为信仰是从真主那里获得的,诵念清真言和实践信仰是对真主的存在和独一无二的确认。这是穆斯林对真主的信仰和行为的真诚,也是在真主的使者榜样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穆斯林。作为穆斯林,在信仰中出生,在持受信仰中归真复命。

2.回族‚清真文化‛的行为规范层面

[22]

规范文化,包括规范(民俗、民德、法律与禁忌)、价值观等。指那些用来约束人们社会互动的规则标准.它告诉人们那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促使个人行为与社会理想模式契合。回族‚清真文化‛的规范是以《古兰经》、《圣训》的精神为地基构建而起,因为伊斯兰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信仰体系,它规定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支配着穆斯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了有着深厚伊斯兰教积淀的回族伦理道德,体现着回族人以清真的精神理念对个人行为的一种理想期待和规范。

‚清真人‛,是在伊斯兰信仰下回族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作为一个清真的穆斯林,不仅体现在言行衣着方面,更体现在心灵追求上;既要仪容美,举止美,更要心灵美。日常生活中要敬主孝亲,合邻睦友;正心明理,谦恭不傲;言行一致、公道正派;举意纯正,不慕名利;洁净饮食,远避污秽;戒酒禁赌,远离迷信;仁爱宽容,仗义疏财,顾全大局,做一个守教持道的穆斯林。而清洁精神——这是每个穆斯林一生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一个清真的人应该是身体洁净、行为洁净、心理洁净、思想洁净的综合,一个穆斯林每日礼拜前的沐浴,不仅是洗涤一个清洁的身体,更是以此敬拜真主,实现信仰上的至洁至净。‚清真,即在清真理念下穆斯林内在的一种自我历炼和修养,相对于法制社会中强制性的人性规训,这种自我约束和道德软控,彰显着伊斯兰人文教化的魅力,对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在物欲横流、伦理失范的当下,不失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正道精神。

3.回族‚清真文化‛的物质层面

物质文化,是人类克服自然,从自然界获得以物化形态表现的、显在的、摸得着、看的见的,有形的物质财富,是文化的物质躯壳或物质载体。物质性回族‚清真文化‛作为符号表征是回族精神文化的载体,是回族人物质文化创造的结晶。它具有着广泛的内容,比较典型的如下:

(1)清真寺。清真寺是穆斯林举办宗教礼仪的场所,阿拉伯语称为‚麦斯吉德‛,意拜主、叩头的地方,亦称礼拜寺。自回族先民入居中国,清真寺陆续在中国大地上兴建而起,较著名的有广州的怀圣寺,泉州的清净寺,杭州的凤凰寺,西安的化觉寺等。清真寺最早是对中国犹太教教堂的称呼,‚有宋时流寓东京——开封犹太教徒若干户,人以教堂名清真寺……‛。真正的称名为清真寺据考是明正统十二至十三年(1447~1448)的北京东四清真寺,景泰年间(1450~1457)陈循撰《敕赐清真寺兴造碑记》:‚清真寺初名礼拜寺……寺成,蒙恩赐额曰清真寺‛。

[23]

所,也作为交流聚会、庆祝节日、为新人办理婚礼、为亡人举行殡礼,或排解纠纷的场所,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族教坊制度文化。同时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回族经堂教育,在传承回族伊斯兰文化中发挥了重要职能。清真寺在建筑风格上中阿合璧,一般都有礼拜殿、邦克楼、望月楼、沐浴室、讲经堂等构成,在方向上,大殿一律座西朝东方,大殿内绝对不供奉偶像,也绝不用动物图形为饰。形成了中国回族特有的清真寺建筑文化,成为中国回族社区显著的标识符号。

(2)清真学校。传统经堂教育作为中国回族文化传承方式历经百年沧桑,到清末民国之际,随着回族穆斯林文化的兴起,回族有志之士顺应时代潮流,改革传统经堂教育,创办新式学堂。一批清真学校应运而生,如1908年王宽(静斋)阿訇在北京创办‚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1907年湖南邵阳创办的清真偕进小学,1913年宁夏固原创办清真第一高初两等小学等等。新式清真学校在教学内容上中阿并授,科目齐全,造就了大批的阿汉兼通、德才兼备的回族人才,弘扬了回族伊斯兰文化,推进了回族教育的新发展,产生了深巨的影响。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是回族在大众教育氛围中自我教育的一种

(3)清真饮食。凡遵循伊斯兰教教法的食品统称为清真食品,习惯上也把穆斯林制作的食品称作‚清真食品‛。回族在饮食方面忌食猪、驴、狗、猫、鼠等动物,不食自死的动物及动物的血液。选取的肉食必须是赞颂真主尊名而宰杀的牛、羊、鸡等,以确保清真。回族人开设的餐厅注明‚清真‛,别于汉餐,店堂内还特意挂上‚本店清真,外菜莫入‛的醒目字样,以示严格清真。发展到今天,‚清真‛已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风俗习惯的一个统称。由于地域性差异,回族清真饮食品味多样,各具特色。如甘宁一带的蒸羊羔肉,鲜嫩香美,清新爽口;历史悠久的烩羊杂碎佐料丰富,色美味香;陕西的羊肉泡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兰州牛肉拉面,汤清面精,味道绝佳;还有炸油香、馓子,粉汤等。回族人喜欢品茶,最具特色的盖碗茶品种多样,口感地道,保健养颜,闻名全国,共同组成了回族人丰富多彩的清真饮食文化。

三、回族‚清真文化‛的‚美人之美‛——回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全球化迅速席卷全球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飓风,全球化以经济、科技、教育等同质一体的趋势消解着民族国家的多元文化。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拥有多元文化的民

如何以自我文化的建构和张扬来实现对文化一体的抗拒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时代命题。对此,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念关照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生存的理想范式。回族作为中国多民族中的一员,其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清真文化‛作为回族文化中最亮丽的景观,对于当代回族文化的新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文化作为一种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动态的发展成为其生命力常青不朽的源泉,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指的是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相互影响而造成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回族先民自此移居中国,就开始了中国本土化的文化适应的千年历程,以伊斯兰文化的精髓和汉文化的借入与融合而形成回族文化新的文化类型。伊斯兰中国本土化的历程实质上是一个回族文化拿来为主导的历史。在全球化背景下,回族文化的新适应成为回族人继承传统开创未来的文化自觉。新时期文化适应突破了历史局限富有时代特色,即回族文化历经千年,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今天则需要以自信的姿态在文化拿来和输出的互动[24]

拿来与输出的文化互动是一个维持民族文化生态平衡的‚文化自觉‛,发现民族文化更是进行文化输出实践的一种高度自觉。因此回族文化输出需要民族主体权衡利弊客观的估量回族文化的实力,回族‚清真文化‛以其‚美人之美‛的魅力首当为回族文化输出的资本。文化输出一般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思想文化、规范文化、器物文化。回族‚清真文化‛涵盖这三个层面,其输出不仅仅是回族物质文化的输出,更是深入到哲学的层面对回族思想文化的输出。回族‚清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是独树一帜,为中国社会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当前人文精神匮乏的中国社会也能带来清新的气息。张承志倡导清洁精神以‚赈济时代精神的匮乏‛;回族作家石舒清以文学作品向国人展现回族人追求清洁内里的清真人的‚清真文化‛。回族‚清真文化‛特有的人文价值为中国本土文化提供了一种精神资源,回族‚清真文化‛的人文内涵彰显着多元文化中鲜亮一景。

在现代背景下,回族文化的输出的主要方式是回族文化的资本化战略运营,就是让文化作为资本走进市场的成为交流的商品,‚民族文化创新必须是在与民族经济相结合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因为‚民族经济作为民族文化

[25]

[26]而回族文化的资本化运营实质上即是回族‚清真文化‛的资本化运营,回族‚清真文化‛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更是一种隐形的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而利用和开发清真人文资源不仅能产生新的人文精神,也能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实现回族文化创新下的可持续发展。这当中更重要的是挖掘回族‚清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在文化生产场域中与‚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相对的‚符号资本‛(symbol capital)和‚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以人文内涵和文化知识为核心是这两种资本区别‚经济资本‛的实质性特质。在非物质经济(符号经济)主导下符号消费大势所趋的当代背景下,实施回族文化输出的战略的运营,必须重视和开发清真文化的人文资源并实现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一种转化清真人文资源为强势‚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的‚社会炼金术‛,而‚符号经济‛下的‚社会炼金术‛和资本化运营,关键在于如何在‚清真文化‛正本清源的前提下,使‚清真文化‛特有的文化精髓成为一种隐形的优势符号资本,‚符号经济正是利用非物质的文化价值的大开发,实现了由符号向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由此,挖掘‚清真文化‛这一符号资本的文化价值,以清真的文化内涵建构起商品独特性

[28][27]

符号具有调动消费者无限欲望的非同寻常的魔力,清真的符号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清真商品深厚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而这一隐形魅力不仅是清真产品所具有的,也是顺应消费文化大潮下人为精心打造的非物质价值,这也是回族文化输出的精义,也就是说,在回族文化输出的实践中,与其说我们输出的物质形态的清真产品,更重要的是富有清真文化魅力的‚符号资本‛。以回族人的清真饮食文化为例,回族清真饮食文化独树一帜,历史悠久。它以其独有的特色性和卫生保健而构成回族饮食的清真文化内涵,成为回族文化输出的重要资本,清真饮食的消费不仅仅是清真的物质食品的消费,更重要的是对清真符号的更高层次上的非物质消费。因此,在清真饮食的产业化发展时,清真的文化理念的彰显和符号价值的挖掘是运营成功的关键,提升回族清真饮食文化的美誉度,实现‚清真‛为特征和品牌的食品业由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使回族使清真饮食产业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清真符号文化优势在商品资本化的形成,能够提升回族文化的整体实力,从而使回族文化在文化拿来和输出的平衡互动机制中增强生长的活力和发展的生机。

同时,回族文化输出的过程更是以清真文化作为回族一种特有的标识符号,以其拥有的文化内涵、文化品味、的过程,每个民族都要建构其独特的文化符号,缺乏标识符号的民族,是一个缺乏个性的民族。如此在文化自觉驱动下的回族文化新适应中,‚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文化互动才显得异常重要,这不仅是在千篇一律的文化同质中保留一份异景,更是回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 【参考文献】

[1][3][23]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38.38.38 [2]揭文安公集.卷十二[M] [4][5][6][21][22]王岱舆著.余振贵点校.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166.311.308.11.82 [7][8]马注著.余振贵点校.清真指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43.231 [9][20]金天柱著.海正忠点校.清真释疑[M].银

2002.152.115 [10]马复初著.汉译道行究竟下卷[M] [16][17][18]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10.315.326 [1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00 [12]Dru C.Gladeey.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The Make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Orland.Hardcourt Brace & Company.1998 [13][14][15]Maris Boyd Cillette.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Modernization and——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M].124.114.114.Stanfiord university press。

[19]李亦园.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M].济南:山东画报出社,1999.72 [24]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397 [25][26]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中国西部民族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94.194 [27]Pierre Bourdieu.Fri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Introduction[M].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3,7―8 [28]叶舒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经济[J].民间文化论坛,2005(5)

Hui tribe “Islamic culture” shallow discuss YangWen—bi li hua(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Abstract: ‚Islamic culture‛ as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that is the product of Islam China, a rich cultural meaning and spiritual quality。All this is a narrow concept that is Hui nationality ‚Islamic culture‛, which embodies the

。We believe that the discovery and excavation of Hui nationality ‚Islamic culture‛ is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Hui tribe cultural development should have a ‚self-knowledge‛。Contemporary Hui nationality ‚Islamic culture‛, ‚Lady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culture of the Hui nationality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Key words: Hui nationality culture, Islamic, Islamic 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

1[1]杨文笔(1981—),男,回族,宁夏海原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民族学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回族历史与文化研究。

上一篇: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识图》课程教学下一篇:疾控中心绩效考核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