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情感初中作文(通用11篇)
我家阳台的鸟笼里,住着一只黄绿相间的小鸟。两颗黑豆般的小眼睛,一双美丽的翅膀,一张尖尖的`小嘴;虽然它只是平凡的小鹦鹉,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八哥般动听的歌喉,。但是,它在我家的阳台上无拘无束地生活着了五年了,也伴随着我的喜怒哀乐一起成长五年了……
记得有一次,我低着头,背着那个装着76分数学考卷的沉甸甸的书包,一边走一边想:“这下糟了,妈妈会怎么批评我。唉,真不想回家”。迈着艰难的步伐,我回到家,放下书包直奔阳台,平时不开心的时候,阳台总是我解闷的好地方,这次也不例外。来到阳台,看着蓝天上悠闲自得的白云,中午的阳光照得我暖洋洋的,微风好象吹走了心头的乌云,我的心情稍稍舒服一些。忽然,我听见一阵翅膀的扑腾声,低头一下,原来是我家的小鸟在笼子里忽上忽下的,仿佛想引起我的注意,显得焦躁不安。我忽然想起来:“对了,小鸟今天还没吃东西吧”!我就顺手抓起一把小米,把手伸进笼子里,想和它亲近亲近。谁知,小鸟在我手指头上重重地啄了一下,这一啄,顿时让我“怒火重燃”。我朝它大喊:“你这只坏鸟,要是不吃,你就别吃了”。紧接着又数落了一堆小鸟的坏话,说着说着,感觉心里的闷气渐渐地烟消云散了。这时,小鸟依然开心地对着我扇动着翅膀,不时地唱着歌,好象在逗着我开心。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进阳台的时候,它早觉察到我的生气和悲伤,便来啄我的手帮我消气,可是看到我更生气了,便唱歌来引起安慰我。想到这里,我的气全消了,这才觉得它是那么可爱亲切。有了它的鼓励,我想下次要更努力些。晚上,妈妈回家没有批评我,而是帮我分析考卷,鼓励我继续努力,我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下了。
平凡的我和平凡的小鸟依然在一起快乐在成长,是的,人和动物之间也有最真挚的情感!
文章不应该是硬写出来的, 而应该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 生活中源头活水流淌, 笔下的文章就会生意盎然。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简而言之, 学生作文就是写自己生活, 表达自己心声。因此教师要善于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指导他们投身于生活,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在大自然中让学生深切地感受美、体验美, 这样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自然在写作文时也能流露出真情实感。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 深切体味其中的感情。“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喧腾而美丽的校园, 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处处都迸溅着生活的浪花, 呼唤着人们的激情, 只要你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就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具有共鸣的情感, 生发出启迪人生的哲理。
二、触发灵感, 因题激情
写作需要灵感, 需要冲动。教师要懂得在激发出学生灵感的时候, 培养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 以达到“以我手写我心”的境界。一个好的文题应该像鲜花吸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 学生一见就会跃跃欲试, 思想撞击出耀眼的火花, 于是兴趣顿生, 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平时生活的积累就会奔涌笔下, 平时积聚的情感也会溃堤般宣泄, 一篇篇佳作便会水到渠成了。例如, 在学生面对写《感恩父母》这类的题目时, 因为命题本身切合学生情感热点, 学生最熟悉其中滋味, 所以思想活跃, 题材多样, 表达方式灵活, 语言生动形象, 往往能写出不少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来。
因题激情, 关键还在于教师要命一个好“题”, 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都要注重其新颖性。例如, 写人记事的作文, 可命为《母亲的白发》、《爷爷的善举》。这样的文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容易激起感情的波澜, 学生喜欢写。再如题目《二十年后》就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写出充满美好希望的内容。诚然, 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处于这种写作境界, 教师此时就要适时引导学生, 结合写作要求, 寻找以往生活中类似的经历或感受, 进行联想, 帮助他们培养写作情感。只有学生经过了感情的酝酿, 就会渐入佳境, 当他们文思如潮时, 自然会写出有情有色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三、“下水”作文, 以情导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尽的, 内容真实, 文笔流畅, 感情亲切, 这样的文章最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作文中情感的引发, 还可以通过教师的下水作文来引导。教师”下水”, 可以亲自探知”水”的温度、深浅, 获得第一手材料, 取得指导学生作文的主动权, 让自己置身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位置上, 向学生倾吐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倾吐自己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酸甜苦辣, 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 使作文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例如, 作文《我因老师而自豪》, 我便根据自己的经历, 写了自己求学时期的两位具有不同特点的老师, 并借用了鲁迅的《故乡》作题, 表达了二十几年来对他们的深切怀念, 真挚而略含悲伤的感情, 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因为有路可循, 有情可导, 学生的作文出现了较大的改观。
四、博览群书, 阅读怡情
“模范丈夫”有花心
多年来,有关海马的传说和科研成果,一直在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海马的名字源于它酷似马的头部。这种硬骨小型鱼,身高6~20厘米,躯干垂直,腹部突出,尾细而卷曲,吻长呈管状,体无鳞并被棘状突起的环形骨质所包裹,头额高耸,总体形象同传说中的中国龙十分相像。不过,海马是用长在头部两侧的鳃进行呼吸,吸进去含氧的水,经鳃片吸收,进入呼吸系统;食物通过吻,进入腹中。
海马的繁殖力很强,一年可怀孕10多次,一胎少则生下几十只,多则生下数百只。雄海马腹部肛门后面的皮褶愈合成“育儿囊”,雌海马将卵排放入囊受精。雄性海马育儿囊的作用同雌性哺乳动物的子宫功能很相似。内壁密布许多微血管,与胚胎的血管网相联,供应着胚胎发育过程中足够的养料。受精卵紧紧贴在雄海马育儿囊的薄壁上,沐浴在为它们的成长带来营养和氧气的液体之中。经10~20天孕育,雄海马将尾巴紧缠在海藻上,靠腹肌的收缩力量,一尾一尾地分娩小海马。这种产下后代的方式,形成了动物王国中惟一由雄性产子的特例。
海马栖息地的环境有其独到之、处,有益于让雄性从一夫一妻制生活方式和孵卵中受益。海马的游动能力不强,通常会用可盘卷的尾巴紧紧握在海藻上,一旦雄性海马发现雌性海马,它便会死死拽住后者不放,至死不渝。这种一夫一妻制的生活方式,一直得到人们的认同。
然而不久前,科学家却惊奇地发现,海马实际上并不忠贞,它们似乎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调情,甚至有同性恋行为。科学家们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对海马的性习惯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乱交水平简直令人咋舌。这些貌似忠贞的海马,其实不仅只跟异性交配。研究人员记录了3168次海马性交资料,其中雄性海马和雌性海马接触的次数不超过1986次。每只海马每天都会通过颜色改变、尾部打结和同步游泳显示出求爱迹象,出现的调情次数大约是25次,并有占37%的记载是发生在同性间的暧昧关系。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3个不同品种的海马进行研究,发现只有英国的多刺海马保持对伴侣的忠贞。澳大利亚大腹海马最不忠贞。加勒比海瘦海马的性行为也相当混杂。大量事实表明,传说中海马的“一夫一妻制”并不确实,它们其实是一种不加选择的多情种。
“性变”不用做手术
在千奇百怪的动物世界里,有的可以自行发生性别改变,以利于生存和繁衍后代。这一奇妙的特性,当属令人惊奇的现象。
动物世界的性变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生活在海边礁盘、石块上的牡蛎,出生时是雄性,一年以后就变成了雌性。而另一种鱼类黄鳝则恰恰相反,小的时候都是雌性,能够产卵,而在产过一次卵之后,便逐步变成了雄性。生长在我国福建沿海的一种鲎,最早的时候都是雌性。进入繁殖期之后,一半雌鲎就变化为雄鲎,并且,一只雄鲎总是趴附在另一只雌鲎的背上,紧紧地靠在一起,成双成对,永不分离。在红海中,生活着一种红鲷鱼。这种鱼以20条左右为一群,其中,只有一条雄鱼,其余的全都是雌鱼。一旦这条雄鱼死去,便出现了奇怪的事情:在剩余的雌鱼中,身体最强壮的一尾便发生体态变化,鳍逐渐变小,体色变艳,内部器官也随之发生变化,成为彻头彻尾的雄鱼。如果这条变化而来的雄鱼再死去,在剩余的雄鱼中,另一尾最强壮的雌鱼就又要“升格”为雄鱼。更为有趣的是,红鲷鱼的这种变化,和它们的视觉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当雌鱼看不到有雄鱼存在时,才会发生这种变化。倘若,雌鱼能够看到有雄鱼存在,上述变化就不会发生。
有些动物的性别变化,情况更为复杂。如甲鱼(鳖),在25℃时,鳖卵孵出的全部是雄性,而在温度升高后,孵出的则是雌性。生活在加勒比海和美国佛罗里达海域的蓝条石斑鱼,是一种性别变化很频繁的生物。在产卵的时候,一对婚配的鱼在一天时间里,要发生5次性别的变化。印度洋红海珊瑚丛中,有一种白头翁鱼,每到生殖季节,原来的性别则全部进行转换。雄鱼变成雌鱼,雌鱼变成雄鱼。不过,雌鱼变成雄鱼后的20多天里仍然能够产卵。
环境污染对动物的繁衍产生不良作用,也可以引起性别的改变。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和许多家用清洁剂中的化学物质,能够通过影响脑细胞使斑马鱼发生性变态。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污染物通过破坏一种被称为芳香酶的脑酶,把睾丸激素变成雌激素来影响性发育。在鱼脑和人脑的雌激素合成中,芳香酶是一种重要的酶,如果在生命的早期干扰它,就可能对性别发育产生影响。改变鱼脑中芳香酶的数量,同时改变了鱼脑中睾丸激素和雌激素的数量。为了获得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研究人员把未成年的斑马鱼暴露在美国河流中进行实验。他们发现在12种常见的污染物中,有些化合物可以增加鱼脑中的芳香脑酶的数量,也有些化合物则能够减少芳香脑酶的数量。其中有两种化学制品影响最大:一种是家用清洁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壬炔基苯酚。在无差别的幼鱼正接近变成雄性或雌性鱼之前,对其使用这种表面活性剂时,芳香酶在鱼脑中的数量增加了270倍。而用另一种除草剂,芳香酶在鱼脑中的数量也能够增加200倍。
另外,美国地质勘探局报道,在佛罗里达州流失到环境中的雌激素,同样导致雄性短吻鳄和鱼类产生了明显雌性化。如雄性短吻鳄的阴茎缩小,并能够产生只有雌性鱼才有的卵黄蛋白质。
动物的性变功能是科学家正在探索的一个课题。经过人们的共同努力,解开其中的奥秘已经为时不远。
冷血动物也温存
人们常常习惯地认为冷血动物凶狠、残忍。其实,这些动物界也像温血动物那样,在同类之间有着很深的情感联系。
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雄性美洲鳄,皮肤粗糙、牙齿暴露,但它对“心上人”却格外温柔。交配前,雄性美洲鳄耐心地守候在雌性身边,不时地用前肢抚摸情人的身体。几天之后,雌鳄如果答应了求婚,雄鳄依然柔情地用头在雌鳄的喉咙边轻轻摩擦,常常会在对方的面颊旁吹起许多象征爱意的小泡泡。
蜗牛会向喜欢的异性发射一种黏液,就像人类传说的“丘比特之箭”。每年的春、秋两季为蜗牛的生殖季节。到那时,蜗牛就伸出触角东游西荡,一旦选定了“情侣”,就蠕动前去。两只蜗牛遇到一起,先互用触角厮磨,表示亲热,然后跳起慢动作的舞蹈。之后,蜗牛靠近自己的“情侣”,突然喷射出一股液体,其中含有刺激蜗牛达到兴奋高潮的化学物质。
鳄鱼在3个月的孵化期里,雌鳄鱼通常会格外警惕,除了到树荫下稍事休息或下水舒展一下之外,雌鳄鱼是不会离开巢穴的。而雄性的鳄鱼通常也会呆在附近,让掠食者们知难而退。小鳄鱼破壳出来时会大喊大叫,鳄鱼妈妈听到小宝宝的叫声,立即爬过去把沙土扒开,然后用嘴巴把小宝宝一个个衔到水里。小鳄鱼一到妈妈的嘴里,原来那种急切的叫声立刻变成轻柔的吱吱声,那声音充满了喜悦和欢乐。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是,小鳄鱼在妈妈的保护下最长可以生活3年时光。与此相似的情况也会出现在一些蛇的身上。比如,眼镜王蛇能利用落叶做成窝穴,产卵后再盖上落叶,母蛇俯伏在上面不动,父蛇则在附近活动。在英国的一个公园内,一条母蛇看护它的卵堆,孜孜不倦达13天之久。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蓝喉雄蜥蜴为同伴而战斗的情景。好斗的橙喉蜥蜴入侵蓝喉蜥蜴的领地,一些雄性蓝喉蜥蜴会挺身而出。这种行为往往使其丧失与雌性蜥蜴成功交配的机会,却成全了其他雄性蓝喉蜥蜴与雌性的性行为,从而保护了种族基因在下一代个体中能够继续存在。
我的好朋友刘彤桐养了两只白色的小狗。后来,母狗又生了一只小白狗,她家一共有了三只小白狗,它家的三只小白狗都是比熊,毛茸茸的,胖胖的,可爱极了。母狗叫汤圆,第一只小母狗叫可心,第二只公狗叫安心。
那一天,刘彤桐要我去她家里玩,我到了她家,狗一看见我,就往我身上扑,我们一起玩。晚上,吃饱喝足,玩够了之后,刘彤桐提议去外面遛狗,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但是我们只有两个人,只能牵可欣和安欣,我们出门时,汤圆担心地看着可心,好像在说:“它还小呢!”我们连搭理汤圆都没有搭理,就带着可心和安心出去了。我们想去公园里玩,就牵着可心和安心往公园里走,可是可心一直跑得很快,不得已,刘彤桐就把可心放开了,可心那叫一个欢啊!
过马路时,我和刘彤彤正在说笑谈话,突然只听“嗷”的一声叫,我们抬头一看,只看见可欣横躺在地上,地上流了一大片血,我和刘彤桐顿时就傻了,脑子里面空白一片,我手里牵着的绳松开了,安心一跃千丈,一下子就扑到了可心身上,用舌头舔着可心沾满血的身体,一声声地哀嚎,我一下子也缓过神来,赶快给刘彤桐的爸妈打电话,他们来了后,和撞狗的那个人争吵了几句,那个人也没有给钱,就走了。我们赶快把可心送进了医院,可是,到了医院后,医生却冷酷地说了一句:“它已经没了心跳!”回到了家,汤圆迎面扑过来,看见我们手里抱着安心,好像很疑惑的样子。过了几天,它好像知道了什么,饭也不吃水也不喝,我和刘彤桐很担心,会不会生病了?过了几天,我们给它做了点肉汤,它才缓了过来才肯吃饭。
星期六的中午,我和爸爸妈 妈一起回老家。
刚回老家,就看见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外面觅食。我正在旁边看母鸡和小鸡是怎样吃食的时候,爸爸突然从我身后出来,把我拎了起来,对我说:吴洁,你怎么还在这里看呀,你看你妈 妈都已经回去了,如果你要看母鸡和小鸡的话,你就到二婆家门口去看。
我听了这句话,就和爸爸一起迅速地到二婆家去了。果然,二婆家真的有母鸡带领着一群小鸡仔在门口觅食,我看见一只母鸡正在外面给小鸡们找虫子吃。只见母鸡把虫子给了小鸡,自己却没有吃到。小鸡看妈 妈没有吃,就吱吱地叫着,好像在说:妈 妈,妈 妈,你也吃点吧,你别因为要把好的留给我们吃自己却饿着肚子了。鸡妈 妈听了小鸡们的`话,把自己捉的虫子吃了一小口。
这件感人的事情,让我想起了孟郊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以作为孩子的我们不能让妈 妈担心我们,要做一个好孩子。
暑假期间,我曾回过家乡。在我家乡的祖屋前,养了一条大黄狗。名为大黄。对于陌生人它显得很戒备。初见它时,我不敢用手去触摸它的鼻子,生怕被它一口咬住。然而,经过长辈们的教导方法,我终于和它相熟了。一有空,我就与它在一起玩皮球,弄得满身脏兮兮的,总是惹来长辈们的一顿训斥。
在家乡居住的日子里,我和大黄要么就是一起在草地上顶皮球,在河边一起戏水,到林间里去采野果……每次和它在一起玩耍时都是欢声笑语。每次在吃晚饭时,我都会趁着长辈的不注意偷偷溜下饭桌,去到大黄那儿和它一起玩耍,结果每次都是我被长辈发现,接着就是一片七嘴八舌地教育我。可我还是屡教不改,结果长辈们干脆把我独自一人锁在一间房子里吃饭。
转眼间我需回广州读书了。于是爸爸在早上提前预定好了车票。准备坐下午的车回广州。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我意识到很快就要离开大黄了,于是跑到房间里嚎啕大哭。下午的时候,爸爸叫我下楼准备。我下楼时,只见大黄一如往日地等着我下来与它玩耍。我下来时,只见它双腿一蹬,两只前爪搭在我手上,看来它是想与我跳舞。我示意让爸爸等会儿,让我和大黄再玩多最后一刻……时间到了,我即将离去。我双手托着大黄的前爪,向它说明我们即将离去。大黄好像听得懂,突然紧紧地抱住我的大腿,目光里不禁流露出乞求的眼神,仿佛是在求我不要离去。我强忍着眼眶中的泪水,强忍着心中的万般无奈,强忍着对大黄的不舍,将大黄松开,只手轻轻地抚摸了大黄的额头说:“我还会回来的,。”我黯然转身准备上车,转身背后几颗泪珠流过我的脸颊,滴落在祖屋地面。大黄突然急速奔向车子,试图追上,但车速越来越快,离大黄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待到大黄筋疲力尽时,大黄发出了几声令人揪心、凄凉的叫声。
师生双方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教师主宰一切, 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 课堂上缺乏“人”的互爱与互信, 缺乏民主的, 融洽的教育气氛。而现代社会更注重的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首先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看待, 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才是教授知识, 培养能力。师生关系是平等互动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对话的关系中, 学生的心灵得到解放, 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就像前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儿童单靠动脑, 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 如果加上动手, 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 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将成为他认识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背影》第二种教法成功的根源即在这里。
二、以情击情
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它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 因此, 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 教师就应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 引其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 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 才能叩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 以及结合课文所作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 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 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 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 走进课文, 走近作者。
三、情感共鸣
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 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 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 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 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 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 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 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四、情感教育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情感教育, 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时, 首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对文章的重点语段、美言佳句要引导学生加圈加点, 吟诵反复。仔细体会文章的气势和韵味, 从而受到启发和感染;也可通过逆向思维, 正反对比, 辨析总结。第一次教《背影》这篇课文, 笔者是按照规范的教学模式进行的, 介绍作者、背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特别注意抓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进行具体分析。例如:“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用两手攀在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动词所包含的人物思想、感情, 这些动词如何用得好, 不可替换等。可是, 学生学起来并不认为这篇名作精彩, 讲到这段内容, 学生还觉得很好玩, 很可笑, 甚至认为父亲给儿子买橘子这样的小事, 实在是不值一提。更有学生认为父亲给儿子买橘子就是应该的, 有什么可以值得“流泪”?后来, 再教这篇课文, 换了教法。先谈笔者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讲父母对笔者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的关心帮助。特别是父亲在笔者考大学、择业等重大问题上, 对笔者的支持和鼓励。然后由学生谈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谈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在这次教学中, 学生都非常激动, 发言十分踊跃, 更令人感动的是, 两次都有学生含着热泪向大家讲述父母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故事。接着师生一起学习《背影》。
【关键词】写作 情感 培养
这么多年以来,作文教学一直都是中学语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而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着重于训练学生的选材、篇幅布局、用词造句等方面的能力,却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教师如果能把美好的情感带给学生,就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让他们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他们的心灵在生活中激发出美的火花,在写作中健康发展。
一、认识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人在客观观察事物时,并不是停留在单纯的认识事物上,而是在认识事物的同时,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写作经验告诉我们,作者只有去深入生活,对事物有了深刻的体验和自己的看法,才能写出具有真实情感的文章。曹雪芹如果没有自己不幸的精力,就写不出《红楼梦》这样的巨著,杜甫如果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就写不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经典的诗篇。历史上许多的文学家的辉煌成果,都凝聚着深厚的感情。因此,教师对此要要深刻的认识,“下水垂范”以健康而强烈的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借助语文教材培养写作情感
在初中的语文教材里,有很多反映生活,融入了满腔情感的文学佳作。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在教师阅读分析课文时,给学生埋下情感的底蕴,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故乡》中的一段: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教师可以去引导学生通过语句形式的比较替换,让学生沉醉于这种真挚而朴实的情感,在命题作文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去反映同样的情感内容,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时,教师就可以要求习作《我的故乡》,学生可以通过叙述家乡的奇闻异事,或将某位小伙伴刻画为主角,将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充分的抒发出来,在这样的基础上,就会更加容易的写出带有真挚情感的文章。
三、课堂上动情执教,发挥主导作用
“要散播阳光在他人心中,总要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为纽带,用真情实意去感染学生。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我的叔叔于勒学生》里有这样一个段落:“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有着非凡的意义,也是整篇课文的重点。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自己要深入的去钻研教材,体会文章中的感情,这样,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才能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看法,对于事物的是非美丑,爱与憎的鲜明态度才能感染到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真切实际的感受。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慢慢的喜爱写作。
四、给学生自由、轻松的写作空间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应该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写作空间。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感兴趣的话题与事物,或是写自己憧憬或向往的一切,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写作的创造力、想象力。因为有想象才会有创新,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写作才能的天地,这是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去为学生创造情境去引导他们发挥想象,以此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五、培养写作兴趣,从而激发情感
兴趣可以让人愉快,主动的去研究或是去做某事,它是推动学生写作的直接动力,让学生具有写作的自觉性。写作兴趣通常都是通过学生自身情感而体现的,而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通过情感迸发的。
1.作文命题
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中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作文命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命题,熟悉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其实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新事物的过程,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组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例如:参观、游览等等,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感。
2.作文评改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能否持之以恒,和教师的鼓励与认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通过了自身艰苦劳动换得的成果,一定会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真的反馈。因此,评价、批改作文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所以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作文的批改,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里的亮点,给予鼓励,从而让学生对写作更有信心和兴趣。另外,要善于点播、有启发性,对于有创造力、相对独特的文章,要给予特别的评语和鼓励。
培养学生的情感,不仅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求。把情感引入作文教学,再从基础上培养学生做人,注重情感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所写的一切,活起来,有自己的感情。教师要用感情去培养感情,让学生不管在写作时,还是在生活中,都用最大的热情去对待。
【参考文献】
【1】柳倩.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3)
我将水螅放在一个盛有清水的瓶中,小水螅为了寻找新的固着点,它不时地摇摆着自己的圆筒状的身躯,时而弯曲、时而伸直,有时还拿大顶,真有点像体操运动员进行艺术体操表演呢!
水面平静时,找到固着点的小水螅,身体和触手都伸展开,像是一棵小植物,只是缺少绿色素罢了。
水螅捕食也很有趣。我每天喂它们鱼虫(水蚤)时,水螅若是饥饿,触手就伸得老长,甚至长过它的身体。我用滴管将一个小鱼虫送到水中,正当鱼虫要从水螅旁游过的时候,水螅的触手立即将其捕住,然后又灵活地将其送入口中,鱼虫进入腔肠,水螅的身体一下子鼓起来。我为了了解水螅触手的灵敏度,曾用小棍去碰它的触手,这时你会看到,那些触手立即缩回,连身体也缩成一个小团,圆溜溜的,活象一个小肉球。反复实验,得出的数据是,收缩后的水螅只有三毫米直径,每收缩一次,大约需要三秒钟。我想这可能是水螅逃避自然界敌害的一种自卫本能吧!
在复杂纷坛的大自然中,只用逃避的办法来自卫,从而繁衍兴旺,当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小水螅还有什么本事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做了以下实验。
取四条水螅,平放在玻璃片上,让它们平躺,横切两条;刺激另外两条水螅,等它们缩成一团时,纵切也就很方便了。把切过的水螅放在玻璃瓶中进行观察。
第二天,纵切水螅,成了四个小个体固着在瓶壁上,其中有三个已经能吃虫了;还不能吃鱼虫的一个,是因为纵切时切偏了,它只有一个触手,暂时还不能吃食。横切的带有触手的两个,下端还未发育好,无法固着,但能用触手捕食;另外两个不带触手的,正相反,它们能固着,但还不能吃食。
第三天,情况变化不大。
第四天,没有触手的水螅,长出了小触手。
第五天,新生的小触手变成了五、六只,能自己捕捉食物了;所有的八只小水螅,全部能固着在瓶壁了。
别小看动物的世界哟!它们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肯动脑筋,会用自己的智慧来保护自己,它们的方法真是五花八门。我们现在就来探寻神奇的动物世界吧。
假日里,我们小队的四个同学通过仔细地观察,惊奇地发现:不少动物为了生存,都有一套自己保护自己的办法。它们的方法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像竹节虫,它的身体是绿色的,和竹子的颜色十分相近,所以它就寄生在竹子上面,乍看上去像不存在似的,所以想捕捉它十分困难。刺猬是大家常见的动物,它的身上有一根根细长的刺,谁要是去碰它,它就会刺谁,可凶猛了!还有一些蝴蝶身上的花纹像一片枯叶,它落在树叶上,谁都认为那是一片枯黄的树叶。本领最大的要数壁虎了。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做游戏时,忽然发现树枝有一只壁虎,我们吓得惊叫起来,这时,从身后走来一位同学,笑着说:“你们真胆小,看我的!”只见他迅速捉到了壁虎,给我们看。此时,大家看见它的身子不见了,只剩下了一条尾巴。哈哈,原来壁虎会忍痛舍去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来迷惑对方,自己乘机逃脱,过些日子 ,它的身后又会长出一条新的尾巴,很有趣吧。
动物的本领不只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当它们遇到敌害时,有的动物会用身体外表的尖刺保护自己,有的用硬壳、鳞片保护自己,有的把自己伪装成枯叶、树枝、石头等逃避敌害,还有的会像壁虎那样舍身体的一部分来迷惑对方。总而言之,通过研究,我们明白了,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是各有千秋的。正是因为有了这诸多的保护自己的本领,它们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
摘要:动物伦理的论证可以区分为理性原则和情感原则,这两种原则可以看作诸多动物伦理原则的一个简单划分。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笛卡儿等理性主义哲学家均主张人类对待动物的理性原则,认为动物只能作为人类的手段和工具,动物不具有和人类平等的道德地位。在动物权利的论辩中,汤姆·雷根主张权利的范围应该推广到动物,而非局限于人类内部。即使雷根一再强调他的论证是完全出于理性,然而为爱伦·怀特、玛丽·沃伦等同样出于理性的论证所驳倒,并且雷根所承诺的动物权利也仅限于作为生命体验主体的高等动物。将权利的依据诉诸感性的生命体验,雷根并未意识到其实他所遵循的是情感原则。事实上,“保护动物”的契约依旧是理性存在者之间的道德问题,只能为动物伦理提供一种“外在的理由”。动物伦理的情感原则主张人类应该同情动物,彼得·辛格的论证印证了这一点,他放弃对动物和人类本质的区分。康德的道德哲学仅限于理性存在者内部,从而认为人类对动物没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动物伦理的正当性基于理性存在者的仁慈与情感,对动物的责任间接地属于对理性存在者的责任。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亦将动物伦理奠基于动物对痛苦与快乐的感受以及人类对动物的同情之上。情感原则能够为保护动物提供“内在的理由”,并且同样适用于对待其他无理性能力者的道德行为。动物伦理学的争论焦点集中表现为两种原则之间的冲突,协同学所提供的“整体性”思维可以有效化解这种原则之间的冲突,并为动物伦理提供更加坚实的证明。
关键词:动物伦理;理性原则;情感原则;协同学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随着人类生产力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远古人类在狩猎生活中并没有自觉地考虑到应该如何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伦理和法律关系,至多是狩猎成果的分配问题,而分配问题依旧属于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并未直接涉及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使是后来人类通过驯养和饲养动物,使得动物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人与动物之间也并没有出现所谓公共领域的伦理和政治问题。传统的“六畜兴旺”表达的是一种富足美满的生活,尤其是在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社会中,动物的功能是单一的——作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用“天人合一”来描述传统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也就是说,在传统社会中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大体上是和谐的,因此谈不上“动物伦理学”。
动物伦理学是人类和动物之间的生产实践关系发展的产物,确切地说,动物伦理学是工业时代人们对人与动物关系反思的产物。不同于前工业时代的“天人合一”,在工业时代中动物饲养从分散性发展至集约化,动物作为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其地位从个体性发展至公共性,由此带来的是动物地位的转变。如荷兰乌德勒支大学Franck博士所言:“饲养和使用动物(如吃狗肉)不再是个人的私事,而逐渐成为一个公共话题。”当人与动物的关系转变为公共问题时,就构成了动物伦理学。但动物伦理学不是研究动物应该如何行动才符合人类社会或动物界的伦理规范和德性要求,而是对人自身提出要求——保护、救助和关爱动物以及如何合情合理将动物作为人类自身发展的手段,并为之作出伦理学的证明。伦理学不仅要呼吁人们讲道德或者遵守伦理规范,还要为行为作出合法性和正当性的证明,这种证明一方面是对错误落后行为的批判和反思,另一方面是对正当正确行为的构建和辩护,动物伦理学亦如此。
人们对动物伦理学的证明大致可以区分为理性原则和情感原则,这两种原则可以看作诸多动物伦理原则的一个简单划分,当然不排除在一种动物伦理学说中同时出现上述两种原则。事实上大多动物伦理学说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上述两种原则,只是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以致人们在将动物作为目的和手段的问题上观点和意见纷争不断。大概所有具有道德感的人都认为要保护和关爱动物,人们在主张上较易达成一致,但是人们的理由各不相同,争论的焦点也正集中在各种理由而非主张上。
一、动物伦理中的理性原则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人的行为不是以伦理原则为出发点,行为与原则之间的关系不是行为去适应某种原则,原则相对于行为不是逻辑在先的,而应该是倒过来的,原则是从行为中抽象出来的,原则的逻辑前提是行为。如恩格斯所言:“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同样,动物伦理中的理性原则也是从人们行为中抽象出来的。当谈论理性原则时就要将一切情感的因素排除在外,只有这样,理性原则才能保持其普遍性和必然性。
动物伦理中的理性原则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肉体和情感应该受到灵魂和理智的统治,动物自身没有理性(logos),更无法理解人的理性,动物只是服从自己的本能或情感。所以动物自然而然应该得到人的捕获和利用,犹如“植物的存在就是为了动物的降生,其他一些动物又是为了人类而生存,驯养动物是为了便于使用和作为人们的食品,野生动物,虽非全部,但其绝大部分都是作为人们的美味,为人们提供衣物以及各类器具而存在”。人因具有理性能力而在动物面前处于主宰的地位,按照理性的分析,人类驯养动物合法且正当。时至今日,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依旧需要驯养和食用动物,其合理性可以说来自亚里士多德所作出的论证。
圣托马斯·阿奎那也区分了理性生物与无理性生物。阿奎那沿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且优越于动物之处在于人具有理性能力,人凭借自身的理性活动来显现其存在,人作为理性存在者在道德实践中处于主体的地位。按照阿奎那的说法,人因具有理性能力而能主宰自身的行为,因而其行为是自由的,而无理性能力的动物不能主宰其行为,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只有具有理性能力的动物是自由的且不受奴役。并且,无理性能力的动物只能作为手段而存在,人们对于动物的关心最终也是指向了人自身的利益,“依据神的旨意,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应该受到保护,但不是为了它们自己,而是为了人类。”阿奎那明确反对那些认为宰杀动物是有罪的说法,他认为“根据神圣的旨意,这些动物在自然秩序中是有意给人使用的。因此,人们利用动物——或者杀死它们,或者任意处置它们——没有过错”。即便人类可以出于博爱去关爱无理性的动物,但是按照理性原则的分析,阿奎那认为人对动物谈不上直接的“博爱”。阿奎那论证道博爱是一种友谊,基于一种相互性(reciprocal)的关系,而人对待动物只能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因此,除了在比喻的意义上说,与无理性动物的友谊,是不可能的。”
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先驱笛卡儿更是否认动物具有理性能力。与同时代的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中的观点类似,笛卡儿将动物的身体视为安排巧妙的机器。首先,动物无法使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其次,动物的行为受制于本能,而无法通过学习做出本能之外的行为,即便受过训练的动物能够表现出类似理性存在者的行为,却依旧出自它们自身的本能,而非出自理性的思考。按照笛卡儿的推论,既然动物与人在本质上——理性——存在根本的不同,那么人便无法像对待人一样去对待动物,并且笛卡儿也的确没有提出过任何可称道的“动物伦理”学说。
动物伦理中的理性原则更多体现在后来关于动物权利的争论中。汤姆·雷根(Tom Regan)是动物权利拥护者的典型代表,他认为权利的范围不应该仅限于人类内部,而要推广到动物那里去,“试图把权利观的范围局限在人那里,只能表明其推理的缺陷”。汤姆·雷根认为每个生命体验主体(the subiect-of-a-life)都有自身的固有价值(inherent value,亦译为天赋价值、内在价值),而很多动物(例如高级哺乳动物)可以被理解为生命体验主体,因而具有固有价值。并且出于对他者的义务,汤姆·雷根认为“动物拥有受到以尊重来对待的平等权利”,并且表示“动物权利运动是人权运动的—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与之对抗”。
雷根的论述引来了一大批反对者。爱伦·怀特(Alan White)的反驳直中要害:人与动物的差别是在逻辑上而言的,而非在感觉经验层次上而言的;就逻辑而言,人是唯一的权利主体,权利是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单独的权利概念毫无意义。在爱伦·怀特看来,即便动物有感觉能力或感受疼痛的能力,却不可能让渡、放弃权利,也无法履行责任、义务和特权。也就是说理性存在者因为能够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才拥有权利,根据权利和义务的对等(reciprocal)关系,很显然动物无法享有权利。
另一方面,雷根所谓生命体验主体无法涵盖所有动物,因此只能说部分动物可以被看做生命体验主体,还有大部分无法被当作生命体验主体的动物(例如蚊子等低级且对人类有害的动物)。并且以“生命体验主体”来划分动物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动物既非完全的生命体验主体,又非完全感受不到痛苦和快乐的低等动物,那么这些动物是否还具有固有价值,继而是否还具有权利?按照雷根的理论,显然我们无法将完全作为生命体验主体的动物(雷根所谓的高级哺乳动物)与不完全作为生命体验主体的动物甚至和完全不能成为生命体验主体的动物混为一谈。即便雷根一再强调是按照理性的而非感性、感觉的认识,但是他的理论依旧陷于自身的矛盾中。
相较于雷根的强势动物权利论(strong animal rights theory),玛丽·沃伦(Mary Anne Warren)的弱势动物权利论(weak animal rights theory)主张不是动物的固有价值而是动物的利益作为动物权利的基础,而动物的利益在于动物能够感受快乐和痛苦。由于没有理性能力,动物的利益低于人类的利益。即使动物的生存权低于人类的生存权,也足够用来为动物权利作出辩护,例如人不能出于娱乐或者其他琐碎的目标杀死动物,但是人可以在面临自身的生存需求下将动物作为食物来利用。这里其实有两个标准:当人为了娱乐或者商业暴利时,应该遵从的是“动物拥有和人类平等的生存权”这一准则;但是,当人在面临生存问题时,这时的准则就是“人的利益高于动物的利益”,于是将动物作为食物来利用便是合理的。我们可以参考“比较价值”来理解,所谓比较价值就是“因比较而成就的价值表现”。当人和动物之间是商业暴利和娱乐的关系时,人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去利用动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动物不是人类行为的唯一手段,人的利益和动物的利益之间不是必然要进行比较的;但当人和动物之间是食物链的关系时,这时动物可以被认为是人类行为的唯一手段,两者利益之间的比较是必然发生的,结果是人在“比较价值”上更胜一筹,因为人拥有比动物更大的自由,生物圈任何食物链的形成都是如此。
理性原则总是试图寻求一种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特征,以便从根本上将人与动物区分开,在理性原则看来,只有人是目的,动物只能作为手段。而试图通过理性原则来论证动物是目的的做法,通常面临着理论自身的矛盾。
按照理性原则,动物无法和人类之间达成契约,“契约的签订仅是在拥有互相伤害的能力、因而也拥有签约能力的理性自利者之间才会发生,他们站在同等的起跑线上,只会认同对自身有利的行为规则”。契约主义的前提——理性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构成了契约主义伦理学的困惑之一。但是人类内部依然可以达成“不伤害动物”的契约并遵守,然而这毕竟是人与人之间的契约,而非人与动物之间的契约。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只能说明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以及对动物仁慈,如果违反了契约则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但是不能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以及对动物仁慈,对于这个问题,则要论及动物伦理中的情感原则。
我们可以将动物伦理中的理性原则总结为:从动物的本质出发,以理性能力将人与动物区分开,认为人对动物没有直接的义务和责任,动物只能作为工具而存在;理性存在者之间的道德原则无法应用于人与动物之间,“保护动物”的契约依旧是理性存在者之间的伦理问题,并且只能为动物伦理提供一种“外在的理由”。
二、动物伦理中的情感原则
显然,理性原则表明人只能将动物作为手段来利用,因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将动物作为目的本身,即便动物拥有权利,也是“动物”的权利,而非“人”的权利,我们依旧无法将人权的法则应用于动物。动物权利拥护者无法证明动物拥有“人权”,却企图在对待动物的行为中将其当作人来对待(他们主张动物和人是平等的),这是一种明显的矛盾。相对于理性原则,动物伦理中的情感原则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当谈论情感原则时,我们可以暂时将理性原则“悬置”起来,以便我们可以从人们的行为中抽象出比较真实的情感原则。
康德的道德哲学是公认的理性主义,因而适合所有理性存在者,但是动物显然不是理性存在者,因此康德认为人类对动物没有直接的责任:“我们对于动物的责任仅仅是对于人类的间接责任……我们通过履行对动物的责任来表明人类的本性,我们就间接地履行了对于人的责任。”这一观点颇类似于圣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按照康德的说法,处死动物的行为是不人道的,不是因为人违背了对动物的责任,动物由于自身缺乏判断力,没有能力负担人对其的责任,而是因为处死动物的不人道行为“对他自身的人性是有害的,这种人性是他表达对于人类的责任”。对待动物只能是友善和仁慈,而不能是尊重,因为康德的道德哲学要求被尊重的一方必须是理性存在者。所以,与针对理性存在者而言的道德形而上学不同,康德的动物伦理学只能是情感主义的,人类无法在对待动物的问题上运用理性原则,只能运用情感原则。
系统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Jeremy Bentham)将痛苦和快乐的计算当作衡量道德的标准,一些动物能够感受痛苦和快乐,那么就适用以功利主义来对待。“法国人已经发觉,黑皮肤并不构成任何理由,使一个人应当万劫不复,听任折磨者任意处置而无出路。会不会有一天终于承认腿的数目、皮毛的形状或骶骨下部的状况同样不足以将一种有感觉的存在物弃之于同样的命运?……完全长大了的马和狗,较之出生才一天、一周甚至一个月的婴儿,在理性程度和交谈能力上强得不可比拟……问题并非它们能否作理性思考,亦非它们能否谈话,而是它们能否忍受。”边沁认为我们在立法中不应该忽视低等生物的利益,能够感受到痛苦是动物不应该被残忍对待的关键。但是边沁没有意识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理性不是量的差别,而是质的差别(达尔文也认为人和动物之间的理性只是量的差别)。诚然人类可以在立法中明确对动物的义务,却是直接地体现为人类内部的义务,而非直接针对动物的义务,因为人无法和动物之间建立法律(或者契约),法律只能存在于人类内部,法律是人的类属性的结果,不具备跨物种的效力。这一点边沁当然清楚了,所以他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动物的理性能力,而在于动物能够感受到痛苦和快乐,而正是人的移情能力能够理解动物的苦与乐。因而,功利主义为动物伦理做出的辩护属于情感原则。
德国哲学家奥特弗里德·赫费(Otfried Haffe)在对待动物的问题上主张同情原则而非正义原则:“我们惯于以同情来回应痛苦和苦难,虽然这类感情我们司空见惯地是针对同类,于是也更多针对亲近者而非陌生者,但道德、甚至同样基本的无争议的法律道德、也就是平等原则,却要求克服此类特殊主义。只要承认此原则,根据其相同的标准,同等地对待相同的事情,就不仅同情亲近者,而且也同情陌生者,甚至对异类,尽管是对有忍受痛苦能力的生物,即对动物也要同情。”当在正义与同情之间作出区分时,其实就是在理性原则与情感原则之间作出了区分,正义(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正义视为理性原则的一种)要求交互性(reciprocal)的关系,显然人和动物之间就无法形成一种“主体间的交互性关系”(inter-subjectivity),而同情则完全可以出于单方面的需要。
其实著名的动物解放论者彼得·辛格(Peter Singer)为动物伦理所作的辩护也属于情感原则。与边沁的观点类似,辛格解释道:“如果一个生物能感受痛苦,那么,拒绝考量这种痛苦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不管这个动物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一个生物不能感受痛苦或体验快乐和幸福,我们对它就没有什么需要考量。因此,对感觉能力的限制是对他者给予关怀的可辩护的唯一界限。用智力或理性等某些特征来划分这种界限是一种武断的方法。”辛格认为关怀动物的前提和界限是动物对痛苦和快乐的感觉能力,如果超出这个界限,或将这个前提替换为动物的理智,那么就无法为关怀动物作出令人信服的证明了。所以,辛格为动物伦理所作的辩护也属于隋感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为动物伦理辩护的时候,人们经常将动物和无理性能力者(如婴孩、智障者等)作对比,认为人权既然能够包括无理性能力者,那么人权就不是通过人的理性能力来得到确立的。既然权利无关乎理性,那么动物权利又有何伤大雅之处呢?如果确立了动物的权利,那么保护动物就顺理成章了。以往的动物权利拥护者大多采取类似的推理,结论是令人满意的,但前提却危机重重。人的大部分权利是跟义务相联系的,也有即使不履行任何义务依然享有的权利(例如新生儿的权利),于是人们将“暂不涉及义务”的人权推广到动物身上,但是忽略了“暂不涉及义务”的人权的基础——情感原则。因履行义务而享有的权利是基于理性原则,因为这是可以计算的,履行了什么义务以及履行了多少义务,便在相应的范围和程度上享有恰当的权利,同时能够履行义务也就意味着义务主体具有理性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但是“暂不涉及义务”的权利却不能通过同样的理性原则得出来,我们不能要求无理性能力者和新生儿履行什么义务,如果按照严格的理性原则,无理性能力者和新生儿是没有任何权利的,赋予他们权利的是理性存在者的情感,也就是说“暂未涉及义务”的人权基于情感原则。
那么,动物即使享有权利也只能是在比喻的意义上而言,即使在“天赋价值”或“固有价值”层面认定动物拥有某种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无法离开人而孤立存在,动物的“天赋价值”或“固有价值”跟人这个价值主体息息相关。一些弱势的动物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无法保全自身的“天赋价值”,只能服从于食物链上一层物种的“比较价值”,继而作为食物成就了他者的价值,而只有在人类面前,才能说动物的“天赋价值”不可侵犯,并且我们没有任何基于理性的理由来认可动物的权利,动物权利的基础只能是人依据情感来理解动物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出于情感来关爱和保护动物。
情感原则能够说明人类“为什么”(而不仅仅是“应该”)要关爱和保护动物,因为人类和动物之间即使存在着物种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就意味着本质的差异性,但人类和动物之间至少还有情感的同一性,正是这一点为动物伦理中的情感原则奠定了基础。如果我们认可一些高级动物具有对痛苦和快乐的感受能力,也暂时接受动物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理智和语言甚至社会属性的说法,那么即使我们无法理解动物的语言和理智(无法像对待其他人一样使用理性原则),也无妨我们对动物的处境给予同情和关怀,如赫费所言,同情和情感原则完全可以是单向的。
我们可以将动物伦理中的情感原则总结为:放弃从本质上对人和动物的区分,将动物视为情感的对象而非理性的对象;情感原则的有效性完全可以扩展到人和动物之间的单向性关系中,人对动物的情感说明了“为什么”要对动物仁慈,情感原则能够作为保护动物的“内在理由”,即动机。
三、动物伦理中理性原则与情感原则的冲突与协同
如上所述,动物伦理中纯粹的理性原则只能导致动物仅仅成为人类的手段和工具,单纯的理性原则不足以为动物伦理作出辩护,所以辛格在为动物解放辩护时主张“不管这个动物的本质是什么”,因为一旦涉及动物的本质,则自然而然将动物与人作出了种和类的划分,而动物伦理却试图建立在消除种际差异的平等之上(如辛格的平等原则所主张的)。达尔文认为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在结构和功能上是连续的,但也只是在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的自然属性上是连续的,即使人和高等动物在心理能力上的差距甚至比成年人和新生儿在心理上差距还小,但是人所具有的社会性、文化性和精神性却是再高等的动物也无法具有的。达尔文也只是强调动物和人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强调人出于情感应该同情和关爱动物。
即使传统的基于交互主体性的契约论,在雷根看来是“粗俗的”,因而无法应用于动物权利的证明上,甚至反对任何非人存在者——动物——的道德地位,但是传统的契约论却揭示了问题的本真面目。诚然,传统的契约论因无法解决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等伦理问题而备受诟病,但至少人类内部除了种族、性别和阶层等差异还保持着类的同一性,而我们根本无法在类的同一性上谈论人与动物之间的契约,契约论为理性原则和情感原则划出了鲜明的界限。动物保护者凭借情感原则(具体而言包括仁慈主义、同情原则和关爱原则等)来驳斥一种不适合动物伦理的理性原则,导致的是人与动物之间无差别的同一,而面对人类和动物利益的必然性较量时,又不得不借助理性原则来区分人和动物。可见,情感原则在试图超越理性原则局限性的同时又维护了理性原则,这是一种不彻底的情感原则,人们无法忽略动物伦理中情感原则与理性原则之间的冲突。
解决冲突的方法不是简单地以其中一个来否定另外一个,而是要首先澄清两者的前提,划定各自的界限,然后寻求两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理性原则以知识为对象,将道德的理由建立在对人和动物的本质的认识上;情感原则以感情和感受为对象,将道德的理由建立在对动物的同情和仁慈上,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理性原则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特征,情感原则具有“个体性”和“主观性”的特征。我们不能用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本质”来衡量动物,因为如此一来动物显然不应该被赋予和人类平等的道德地位,而动物得到保护的依据应该是人类对动物的情感,并且这情感不是来自于对“动物的本质”的认识,而是对“动物的生命处境”的直观感受。情感的对象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即使是人的问题,引起我们悲痛的不是地震中受灾人员和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而是每一个鲜活、丰富的生命和完满家庭的一去不返;同样,人类对动物的情感也不是来自对生态群落的科学统计与分析,而是来自对一个个鲜活生命在工业化的污染和摧毁中所遭受的悲惨命运的感性直观。
只有人的理性可以理解其他同质存在者的理性,但是其他同样具有理性能力且能够理解人的理性的同质存在者仅限于人类内部;同样,只有人的情感可以感受其他同质存在者的情感。就情感而言,人类的同质存在者就扩展到了动物界,甚至无机的自然界,因为人——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和精神性的理性存在者——可以将任何事物当作情感的对象。
如上所述,单纯的理性原则或情感原则并不足以为动物伦理作出完美的辩护,在澄清了理性原则与情感原则各自的前提后,我们需要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将两种原则协同起来。协同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根据协同学创始人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的说法,协同学就是“协调合作之学”。协同学极少关注个别的基本原则,而是要发现结构赖以形成的普遍规律,发现相互作用的不同要素之间更高层次的必然性。H.哈肯认为:“我们看问题时应该站得更高些,也就是从道德的、人道的和宗教的观点来看问题”,而非不加反思地跟着别人亦步亦趋。
理性原则和情感原则得以协同的基础是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人们在对待动物的问题上,两种原则之间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与交融(包括上述两种原则之间的冲突)。道德行为本身是复杂的,当以理性原则来对待动物时,发现动物无法具有和人同等的道德和法律地位,这时情感原则便对理性原则作出某种纠正和补充,动物之拥有“天赋价值”或“权利”以及“尊严”乃是因为人对动物的情感,所谓“天赋价值”或“权利”以及“尊严”只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仅仅作为人类保护动物的一种比较方便的理由;当以情感原则来对待动物时,也不是毫无限制地将动物当作和人类完全平等的生命主体,理性原则会限制和指引情感原则,在人类和动物利益发生必然性的冲突时,理性原则依旧要偏袒人这一方。情感原则的应用是“任性的”,理性原则的纠正却是“冷静的”;情感原则对动物是“仁慈的”,理性原则对动物却是“残忍的”;情感原则强调善和美,理性原则关注是与非。
根据协同学的方法,我们应该以“整体性”的视角来思考道德行为,那么在动物伦理的问题上就需要综合考虑两种原则,衡量彼此的分量,而非将二者视为彼此冲突。当用理性原则来反驳动物的道德地位时,不应该忽略人的情感因素;同样,当以情感原则来为动物福利辩护时,不应该忽略人和动物本质上的差异。如此,将避免人类毫无仁慈地利用和残害动物以及毫无底线地容忍动物,这两者在道德上都是激进的和容易犯错的。
[作者简介:张达玮,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哲学专业伦理学方向硕士生;陆玉瑶,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硕士生。]
【动物的情感初中作文】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中的情感教学10-18
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初中英语作文10-10
动物作文600字初中05-26
保护动物初中英语作文07-19
谈初中英语情感教学06-08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论文10-27
父女情感的作文07-02
高考作文真挚的情感06-14
写出作文的真实情感10-25
以情感为话题的作文600字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