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实施情况总结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GMP实施情况总结

GMP实施情况总结 篇1

在实施GMP中,硬件、软件和人员是三大要素。其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保证,人员是主导。领导重视与否,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GMP的实施。正因为如此,早在2003年初,在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下,公司成立了GMP认证小组,全面负责全公司硬件的改造、软件的建设、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将GMP认证工作列为公司头等大事,上至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下至清洁工都来关心GMP,支持GMP,并主动执行GMP,使GMP认证小组的工作得到顺利展开。一年多来,公司在硬件改造、软件建设、人员培训等各方面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

一、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与改造硬件设施

公司严格按照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空气洁净度建立生产厂房,各车间有独立的空调净化系统。不同级别的地面用不同颜色区分,且不同级别员工工作服也采用不同颜色。地面采用环氧树脂耐磨涂料,无颗粒物脱落,耐清洗和消毒,墙和地面的交界处为弧形设置,易于清洁,防止积尘。人员通道与物流通道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公司针对原提取车间与制剂车间同在一栋楼,且公司整体布局不够合理的现实情况,果断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了中药提取大楼及公用工程、酒精库等基础设施。在新厂房建设上,采用新厂房新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生产规模、工艺布局及设施等方面都进行充分考虑,不仅解决原生产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而且还增加了三十万级洁净生产区。在旧厂房改造上,也采用老厂房新要求,先后按GMP标准装修了包装车间、检验中心、万级微生物检验室、阳性对照室。对原有三十万级制剂车间的布局、设备设施等不符合GMP要求的地方也进行了修改。针对原公司仓库比较分散不够合理的情况,改造过程中,也进行了相对集中,并新增加了中药材库与原辅料阴凉库,各库均设置了不合格品区,成品库增设了退货区,整个仓库布置更加合理。设备改造上,提取车间废除了原有落后生产设备,引进了全套中药提取浓缩设备,用二级反渗透制备纯化水代替了原有的离子交换制备纯化水。

二、全体动员进行GMP软件管理工作,以GMP管理带动其它各项管理工作。

在软件建设上,针对硬件的改变,重新制订和修改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最终形成包括人员、设备、卫生、物料、生产、质量、药品标准、验证等方面共1025份文件,其中技术标准类100份,管理标准类352份,操作标准类433份,操作记录类130份。在软件制定上,不片面追求数量,而是每一份软件都针对公司实际情况而定,增加了软件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

公司建立了一支优秀的GMP管理队伍,与车间员工协作进行软件管理工作。从药品生产的最初环节原料采购、进厂检验、药品生产,到成品检验、成品储存、成品销售、售后跟踪;大到整个过程用到的任何仪器设备的操作、任何岗位应遵守的操作规范、药品生产的卫生要求,小到一个人的更衣程序、甚至厕所的清洁方法都按GMP法规原则结合本厂实际制定形成标准操作规范,经过有关车间、部门审核、同意、领导批准后执行。“一切生产操作必须按写的做,一切生产情况必须按做的记录。”药品生产岗位现场都必须存放相关的SOP,每批药品都建立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并保留到该批药品销售后两年,便于售后追踪。每个文件的形成都遵守起草、修改、审核、定稿、批准、执行、发放、改版、回收、替换的有序的程序,在这一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文件的起草、修改由相关的生产人员、熟悉药品法规的人员协作进行,这样,经常会发现实际操作与要求不符的地方,那么我们就认真的研究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提高了生产操作的规范性。

三、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GMP实施情况总结 篇2

当前, 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规范 (GMP) 是药品生产和质量保障的最好管理办法。世界卫生组织 (WHO) 亦明确倡议, 非GMP条件下生产的药品禁止出口, 中东地区是当前比较大的药品市场, 如果要把药品出口到这些国家, 必须达到这些国家的GMP标准。因此, 研究这些国家的GMP标准是十分有必要的。

1“中东地区”的概念

“中东”或“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及南部区域, 即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中东”在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中东国家中有22个阿拉伯国家和5个非阿拉伯国家, 包括巴勒斯坦、以色列、伊拉克、科威特、伊朗、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叙利亚、突尼斯、黎巴嫩、巴林、卡塔尔、也门、阿曼、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约旦、土耳其、塞浦路斯、苏丹、迪拜、利比亚、摩洛哥、索马里、阿富汗等。其中, 除以色列、塞浦路斯外, 都是伊斯兰国家。在中东伊斯兰国家中, 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为非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国家都是伊斯兰国家。

这些国家都比较富裕, 以石油为主的矿产业和农业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中东国家的现代工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制药业是其最古老的行业之一。

2“中东地区”的医药现状

据报道, 中东地区已成为全球药品最发达的5个地区之一。该地区医药市场总额占全球医药市场的1.5%, 中东地区药品主要从美国和欧洲进口, 例如, 沙特政府每年用于医药的专款开支超过300亿美元, 市场药品需求超过10亿美元, 其中98%为进口药品。黎巴嫩药品市场90%以上为进口产品。虽然阿联酋制药厂数量逐年增加, 其药品生产已占中东地区总产量的12.4%, 但进口药品仍占当地药品需求总量的80%以上。目前, 中东有超过300家制药厂商, 包括私有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国外和当地合作建立的合资企业。这些企业用于生产的90%原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其生产的大多数药物都是非专利药, 也就是说中东国家生产的药品以仿制药品为主。从目前情况来看, 中东国家还没有生物制药的生产能力。

3“中东地区”的GMP实施

在2005年以前, 中东地区国家有的已有自己本国的GMP, 如埃及、沙特、伊朗、伊拉克等;有的使用欧盟的GMP, 如科威特、突尼斯、卡塔尔等;有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GMP, 如利比亚、摩洛哥、索马里、阿富汗等;也有很多国家这几种GMP都使用的。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倡导下, 几乎所有的中东国家都制定了本国自己的GMP, 而且这些国家的GMP内容和要求与WHO的GMP及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的GMP相差无几。此外, 从政府层面来看, 这些中东国家对药品GMP的执行非常重视, 执行力度很大。

不过, 中东国家虽然石油资源丰富, 但是与欧盟国家类似, 其他资源相对贫乏, 而且中东国家之间以及中东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也非常频繁, 尤其是药品的贸易。如果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方面, 再一味强调使用各自国家的GMP, 就会大大增加药品进出口成本, 耗费各个国家过多的药品监管成本。因此, 在2005年之后, 中东国家商定统一使用WHO的GMP。也就是说, 对于任一个中东国家而言, 无论企业实行本国的GMP还是WHO的GMP都能得到本国药品监管部门的认可;如果国外药品生产企业将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 则必须实行WHO的GMP, 不过, 若实行欧盟的GMP或美国的GMP, 很多国家也予以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 对于绝大多数中东国家, 虽然执行的是WHO的GMP, 但实际执行的却是WHO制定的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GMP。也就是说, 这个版本的GMP偏重对生产硬件 (如生产环境、厂房、设备仪器等) 的规范, 以及对工作现场的要求, 如要求实行c GMP的标准, 这相当于我国1998年颁布执行的GMP标准。

虽然这些中东国家的药品GMP监管程序也存在差异, 但总体来看, 如果药品出口到这些国家, 从注册药品到进行GMP认证, 需要6个月到2年时间不等。这个过程包括审查申请程序、评估该药品进入的条件 (如是否符合药理学标准) , 以及评价该药品在当地居民中的适用性。然后, 申请人向政府实验室提供药品的样品, 由政府进行检验、GMP现场检查等。可见, 部分国家 (如埃及等) 执行的程序与我国以及世界很多国家都一致。然而, 其他许多国家只需要简单的申请程序, 而不用正式注册, 更不需要进行GMP的现场检查, 如阿富汗等。

4 结语

“中东国家”一般包括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也门、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伊拉克、巴林、阿曼、黎巴嫩、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以色列、塞浦路斯等。另外, 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3国都是阿盟成员国, 因此也经常被包括其中。中东地区国家众多, 历史、人文、宗教、风土人情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却又存在很大差别, 其中, 除以色列、塞浦路斯外, 其他都是伊斯兰国家。而在这些中东伊斯兰国家中, 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为非阿拉伯国家。众所周知, 阿拉伯国家属于伊斯兰国家, 但伊斯兰国家并不都是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的范围与中东的范围有部分重叠, 但也有不同之处, 并非所有中东国家都是阿拉伯国家, 伊斯兰国家亦是如此。这些国家由于长期受内部或外部的牵制, 对药品GMP的认识和认同也不相同, 因此, 如果国内药品要出口到这些国家, 除了认真研究这些国家的GMP外, 还要研究这些国家的渊源、历史、人文和宗教等, 做到有的放矢。

摘要:通过对中东GMP的渊源、基本结构、内容与特点进行分析, 总结了中东国家GMP在实施和认证检查过程中的特征, 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通过中东GMP的检查和认证以及这些企业产品出口到中东国家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中东,GMP,药品国际贸易

参考文献

[1]马晓霖.六十年来我国媒体关于中东问题的报道[J].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0 (2)

[2]詹世亮.中东问题的历史与现状[J].外交学院学报, 2003 (1)

GMP实施情况总结 篇3

关键词:新版GMP 实施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3;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4-0000-00

1 新版GMP概述

考虑到旧版(1998版)GMP已经落后于现实生产需要,卫生部于2011年3月1日起实施2010年修订版GMP。相较旧版GMP而言,新版GMP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了部分硬件要求,如更加强调无菌制剂生产环节的无菌及净化要求,要求该类企业增加相应设备;(2)强化了人员资质的要求,如要求质量管理负责人需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旧版为大专以上)外,且具备相关管理经验,不仅如此,还对其职责予以了进一步明确;(3)对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更为细化的管理要求,如增加或细化了质量风险、变更控制、纠正与预防措施等方面的要求。(4)对药品召回等环节的实施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强化了该环节和其他有关环节的合理衔接[1]。

2 新版GMP实施中,制药企业需重视的问题

2.1 企业耗资过大

新版GMP的实施,给制药企业的软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而言之,企业有必要展开一次较大幅度的更新。这对于那些经济基础扎实的大型企业而言,影响相对较小,而中小型制药企业则面临较大的影响。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若想充分满足新版GMP提出的技术改革要求,需要300万—500万的资金投入,再加上其他投入,企业平均投入大约高达1500万元。对于国内大多数制药企业而言,这是一笔较为庞大的资金投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

2.2 人力成本的加大

新版GMP对制药企业的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学历、资历以及工作经验等,所以,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来聘用有资历的人员。另外,制药企业也需要针对新版GMP要求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应培训,如此一来,也大幅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新版GMP明确规定,制药企业应增加一定数量的质量管理人员,换而言之,企业在该领域的花费也会大幅度提高。

2.3 质量管理、验证成本的增加

新版GMP要求制药企业重视并做好质量管理数据库的建设,从而实现对变更及偏差的有效控制,便于预防及纠正措施的有效落实,最终构建一个高标准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在上述过程中,制药企业必然要加大相关投资,如提高设备的例行检验及维修的频率,此类费用将会大幅增加。新版GMP针对验证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企业需要加大验证领域的投入,如购置更多且更为先进的验证仪器,引入更为科学的验证工艺,还包括提增加验证次数及范围等。

3 制药企业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对新版GMP的学习

制药企业应对新版GMP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深化理解,为其高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制药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落实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对该质量体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将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理念深深植入他们的心中,从而促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良好掌握新版GMP提出的有关要求。与此同时,制药企业还应致力于一个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大家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版GMP知识,执行相关标准,并落实到药品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去。

3.2 科学改造硬件设施

制药企业应促进自身设备产能的不断提升,同时促进药品生产质量的不断提高。新版GMP对制药企业的厂房设施等提出了更高标准。现阶段,相当部分制药企业的设备清洁技术存在严重不足,给药品生产质量埋下了极大隐患,所以,新本GMP针对这一块提出了明确规定,如加强调无菌制剂生产环节的无菌及净化要求,要求该类企业增加相应设备。由此可见,执行新版GMP中的相关规定能够催进清洁技术的长足发展。各个制药企业应基于固有设备以及那些即将购入设备,就设备选型和厂房规划建设等问题展开科学严谨的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并结合自身具备的经济实力对那些最为关键的部分进行优化调整,如对清洁剂、消毒剂等药剂的具体使用量予以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从而保证自身硬件符合标准。

3.3 加强实验室控制

新版GMP对制药企业的生产工艺及其验证方法予以了相应修订,要求制药企业尽快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数据库,从而使得每个制药流程均得到有效保障。制药企业应重视实验室控制工作,即无论是取样管理工作,还是质量文件管理工作,又或者是方法学验证,均应予以全面且科学的规划,从而显著提高实验室OOS的时效性。

3.4 加快软件升级的步伐

在新版GMP实施过程中,对软件进行升级这一做法不仅经济,而且高效。一套完善的软件系统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甚至可以弥补人员素质的欠缺,甚至可以这样理解,软件质量的保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制药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重视并加快软件升级工作,不仅需要企业领导的支持,也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有机配合,要求员工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及性质,严格执行新版GMP中的相关规定。中小制药企受限于自身规模和经济实力,在新版GMP实施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阻力,所以,作为中小制药企业可以考虑和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进行重组,从而探寻到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

4 结语

随着新版GMP的实施,我国制药企业(尤其是中小制药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影响,如企业耗资过大、人力成本的加大、质量管理和验证成本的增加等,所以,在此过程中,制药企业有必要结合自身条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加强对新版GMP的学习、科学改造硬件设施、加强实验室控制以及加快软件升级的步伐等。相信随着上述措施的有效落实,我国制药企业将能更好地适应新版GMP的实施,并在制药质量及其管理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廖晓鸣.新版GMP实施中的药品检验室软件管理[J].今日药学,2011,08:539-540.

[2]田耀华.新版GMP实施后我国制药装备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J].机电信息,2011,29:1-5.

[3]裴中阳,梁毅.新版GMP实施给洁净室带来的影响[J]. 机电信息,2012,11:27-30.

新修订药品GMP实施解答 篇4

新修订药品GMP实施解答

(一)1.问:我厂冻干车间准备改造,目前正在设备调研,设备厂家建议在灌装线上加装动态监测的风速测定仪,是否必须要有风速测定仪才能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

答: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一无菌药品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应对悬浮粒子和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没有明确要求对风速进行动态监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经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风速的动态监测。

2.问:规范要求在关键操作中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浮游菌是否需要在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答: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一无菌药品第十一条规定,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成品批记录的审核应当包括环境监测的结果。

这里强调的是对无菌生产的环境必须进行动态监测来评估微生物状况,这个动态监测并未要求全过程进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还规定了“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企业应对采取的监测方法和程序进行评估。尤其要考虑到浮游菌采样过程及相关干预可能会对关键区的气流组织产生影响。所以,在关键操作中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浮游菌不需要进行全程动态监测。

3.问:规范规定“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生产要求一致”。如何理解“与生产要求一致”,是与物料将被使用的生产环境一致还是与物料本身生产的环境一致?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完整要求为“第六十二条

通常应当有单独的物料取样区。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生产要求一致。如在其他区域或采用其他方式取样,应当能够防止污染或交叉污染。”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是为了控制在取样过程中引入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风险。从风险角度看,取样的条件与被取样物料的生产条件一致不会放大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所以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所取样物料将被使用的生产条件是可以接受的。

4.问:我们无菌车间要进行厂房改造,因为面积受限,工器具灭菌设备只能安装一台湿热灭菌柜,无法安装干热灭菌柜,是否可以?

答:干热灭菌柜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工器具内表面的热原(内毒素),仅进行湿热灭菌只能完成灭菌,而无法进行热原(内毒素)的去除或降低。降低热原(内毒素)水平有化学法、稀释法等多种方法,在无干热灭菌柜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和设备设施,并经过验证或确认,证明该去除热原(内毒素)方法和设备设施的科学合理。

5.问:我们公司的冻干粉针车间正在改造设计,设备厂商告诉我们一定要使用冻干机自动进出料系统,否则就不能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是否一定需要购买自动进出料系统?

答:采用设计合理性能稳定的自动化系统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干预引起的风险,但采用了自动化系统不意味着可以降低人员的无菌操作要求和意识,也不意味着采用人工操作就不符合新修订药品GMP要求。企业应充分评估人工操作的风险,采取相关措施,如:细化操作规程,加强无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无菌意识,并在生产过程加强监控,降低风险。

6.问:我们厂正在改造常规化学药品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有人说称量室一定要有层流装置,是吗?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为:“第五十二条

制剂的原辅料称量通常应当在专门设计的称量室内进行。第五十三条

产尘操作间(如干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称量、混合、包装等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

对于物料品种较多,称量量较大且产尘较大的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车间建议采用专门设计的称量室,称量室的设计宜采用单向流,以达到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保护人员的目的。对于称量物料品种较少、称量量较小且产尘量小的物料称量操作,企业可采用适宜的方法达到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保护人员的目的。

新修订药品GMP实施解答

(二)1.问:我公司已对物料的供应商进行审计,是否可直接采用供应商报告作为物料的放行依据(鉴别项自己做)?

答:供应商审计并不能代替进厂的物料检验和放行。药品生产企业应按照有关要求、产品的特性和工艺的要求等制定物料的质量标准并检验、放行。对入厂的物料进行全项检验还是部分检验,应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结合物料在产品中的作用、供应商质量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决定。

如果供应商提供的是用于制剂生产的物料,则不可以直接采用供应商的检验报告放行。仅当物料的生产企业与使用物料的企业属于同一集团公司,且运输过程无被篡改、假冒、替换、变质等质量风险,企业可考虑直接采用物料生产企业的检验报告作为放行依据,但鉴别项目必须由接收企业自己完成。

用于原料药生产的物料,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二原料药第十五条的规定,生产企业“应当对每批物料至少做一项鉴别试验。如原料药生产企业有供应商审计系统时,供应商的检验报告可以用来替代其他项目的测试”。同时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对首次采购的最初三批物料全检合格后,方可对后续批次部分项目的检验,但应当定期全检,并与供应商的检验报告比较。应当定期评估供应商检验报告的可靠性、准确性”。第十六条还规定,“工艺助剂、有害或有剧毒的原料、其他特殊物料或转移到本企业另一生产场地的物料可以免检,但必须取得供应商的检验报告,且检验报告显示这些物料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还应当对其容器、标签和批号进行目检予以确认。免检应当说明理由并有正式记录”。

2.问:规范要求由经授权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取样。这里经授权的人员可以是哪个部门的人?我们目前是质量部门的人员,是否是有授权书并经过培训上岗资质即可,而不只是由QA或只是由QC执行取样?

答:取样是质量控制的活动之一,应是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有权进入生产区和仓储区取样。经授权的取样人员应当是质量部门人员,可以是QA人员,也可以是QC人员。

取样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取样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交叉污染,以及使样品具有代表性,这需要对取样操作人员进行较为完整的培训及考核。无论是QA还是QC人员负责取样,都要经过上岗前的培训和考核并获得企业允许其从事取样操作的授权。

3.问:关于职责委托的问题:取样药品GMP规定是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但考虑污染的风险,QA最好不进入无菌操作区域进行监控。我公司为非最终灭菌的疫苗生产企业,现在实行QA委托车间进行无菌取样,QA进行监督取样,这样合理吗?日常环境监测的职责,需要生产操作人员协助完成,这是不是不能将职责委托呢?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取样是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一般不得委托其他部门的人员完成。

质量部门人员进入无菌操作区域取样和环境监测,是常规无菌药品生产的一部分。为了降低污染风险,企业应对需要进入无菌操作区域的质量部门人员进行充分的无菌更衣和无菌操作培训,使其能规范操作。

某些特殊产品生产过程需要对人员数量等严格管控时,由质量部门授权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予以协助取样的,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考核及确认,并须对整个取样过程进行监控考核,取样的职责仍属于质量部门。

4.问:关于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的资质要求中“具有不少×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工作经验”,质量受权人还要求“从事过药品生产过程控制和质 量检验工作”,关键人员必须具有两个区域的工作经验吗?生产管理负责人也必须有质量管理工作经验吗?

答:按照药品GMP对关键人员的要求,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都在资质中提到了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工作经验。在此不能狭义地理解“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无论从事生产、质量控制还是质量管理工作都是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对于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来讲,既要有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还要有管理经验;对于质量受权人来讲因为要履行产品放行责任,则更加强调了从事过药品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工作,以确保其能够正确的评估检验情况。从企业实际执行的效果来看,具有质量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去从事生产管理工作,更能正确理解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好地执行药品GMP中的各项要求,与质量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也更为顺畅。

5.问:我公司企业负责人下设2位副总,其中一个副总负责生产部,质量部,工程部,另一副总负责研发部,前一个副总能认为是兼任质量和生产吗?在此基础上,质量负责人为质量部经理,生产负责人为生产部经理,是否就可以了?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更多的是考虑要保证质量管理部门独立履行其职责。该企业负责人授权该副总行使企业负责人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职责,该企业的质量负责人和生产负责人分别由质量部经理和生产部经理担任,并向企业负责人授权的副总汇报,他们之间互相独立,这样是可以的。

6.问:规范要求培训记录应当予以保存,请问保存时限有何规定?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培训记录的保存时限未作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定保存时限。建议长期保存,至少应留存至员工离开企业时其参与生产产品有效期后一年,以保证企业能够对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进行相关调查。

新修订药品GMP实施解答

(三)1.问:规范要求操作人员应避免裸手接触药品,但是在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制作过程中,因原辅料每次来料有差异,制料要根据手感作适当调整,是否必须要戴手套?戴手套有时感知较差,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答: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是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目的之一。避免操作人员裸手接触药品,就是为了减少对药品的污染。

根据操作人员的手感来调整制粒操作,是口服固体制剂所用物料和工艺不稳定的表现,说明企业对于口服固体制剂制粒工艺和物料的研究不充分,无法合理确定工艺控制的参数和范围,也难以通过科学的、客观的方法来对物料和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所以,操作人员依靠手感调整制粒,不仅会造成产品的污染,还难以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

企业应建立根据历史数据制定的相应物料或产品的内控质量标准,如:使用粒度、堆密度、紧密度、水分等指标,帮助判别物料的粒径和流动性,以代替传统依靠手感进行各种中间控制的方法,降低药品被污染的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2.问:规范中没有提及“消毒剂轮换”,是否说消毒剂可以不轮换?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一无菌药品第四十三条规定:“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对洁净区进行清洁和消毒。一般情况下,所采用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多于一种。不得用紫外线消毒替代化学消毒。应当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耐受菌株及污染情况。”

虽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没有强制规定消毒剂必须轮换使用,但实际上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为科学的要求。企业以往通常是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剂轮换,而对消毒剂轮换使用对洁净区消毒的效果不做研究。新修订药品GMP要求企业对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进而确定不少于一类的消毒剂如何使用,最终确保消毒剂在洁净区内的消毒有效性。

3.问:规范要求“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这里的“生产”是否包括外 包装过程(仅加包装盒和说明书)?如果只是性激素类药品的外包装,是否需要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其外包装生产车间是否必须与其它生产区严格分开?(注:以上外包装仅指二级包装,与药品没有直接接触。)

答:上述要求主要是从风险角度考虑。一旦高致敏性的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高活性的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对其他类药品造成污染,将使患者产生严重后果。

尽管通常认为外包装前的产品已为密封状态,但完成内包装的产品往往外表面还残留有药品。因此,对于这类高致敏性、高活性的药品,应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即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除非企业能够证明完成内包装的产品在进入外包过程区域前已经将表面残留的药品彻底清洁。

另外,还应关注外包装过程可能会出现的内包装破损的处理,如果没有好的措施,同样会造成污染和交叉污染。

4.问:规范要求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那么,中药固体车间能否生产中药保健食品,即经过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批准的中药类保健食品是否能委托通过药品GMP认证的中药类固体制剂生产企业生产?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中药固体车间能否生产中药保健食品,企业应进行详细的风险分析(至少应包括产品的安全性、交叉污染等方面),确定生产保健食品是否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是否能够生产保健食品。

同时,鉴于保健食品的安全性一般会好于药品,一旦与药品共线生产,令人关注的往往是生产线上残留的药品对所生产保健食品的污染能否被接受。因此,中药固体制剂车间能否受托生产中药类保健食品,还应当符合中药类保健食品的有关要求。

5.问:制剂曲咪新乳膏所使用的原料醋酸曲安奈德属一般激素。目前采用独立称量区域、独立灌装区域,与其他非激素类产品共用配制区域(此三个操作间均为全排、不回风),也有共用品种受激素影响的验证。请问:该品种的生产区域是不是一定要建独立空调系统?假如不建,尚需做哪些工作方可满足规范的要求?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企业应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

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对是否需要使用专用设施进行风险分析。对某些安全性较差的激素类产品,其微量残留即可导致患者产生严重不良作用。因此,要非常慎重地考虑共线生产带来的交叉污染;通常情况下应该采用独立的空调净化系统;特殊情况下,或者对于那些对患者产生风险程度不高的激素类产品,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与交叉污染进行详细深入的风险分析,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验证该防护措施确能将交叉污染的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最后再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与非激素类产品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

6.问:规范要求,如果厂房设施设备多品种共用,需进行评估。我公司口服固体制剂有多个品种共用设备,但无特殊品种,也需要评估吗?

答:需要评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

无论何种药品,都会对人体机能产生影响。对于不同药品而言,其药理活性和安全性也均不相同。因此,企业应在厂房设计阶段即对产品和工艺进行风险评估,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措施(必要时还需要验证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并在投入生产后做好相应的清洁验证,将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利益。

新修订药品GMP实施解答

(四)问题1: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的洗瓶、灌封、配料的洁净级别如何划分?它们的辅助功能间与其生产操作间的洁净级别一定要相同吗?如操作间是B级背景下的A级,它的辅助间是B级可以吗?

答:对于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各工艺步骤应处于何种洁净级别,药品GMP附录1第十三条给出了示例,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洗瓶可设在D级,灌封在B级背景下的A级,可除菌过滤的药液或产品的配制在C级,无菌配料应在B级背景下的A级。无菌药品的生产操作环境可参照该示例进行选择。

应当注意的是,核心区域的布局应合理,尽量减少辅助功能间的设置,如必须设置辅助间,应尽量减少其对核心区域的影响。辅助间的具体洁净级别应根据在该房间内进行的操作或所存储物料和器具的特性确定。

问题2:我公司将小容量注射剂与大容量注射剂的浓配与稀配放在C级区,提高了浓配的洁净级别,这是否可行?

答:是否可行,需要考虑浓配工序对稀配工序造成的影响是否可被接受,能否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例如,浓配过程中可能使用大量物料,有粉尘产生,可造成污染或交叉污染(活性炭的称量、配制等)。企业应考虑能否采取相关措施,确保将粉尘污染或交叉污染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问题3:规范要求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如果生产核心区域为A级,那么从核心生产区A级到非洁净区是否至少会有40帕斯卡的压差?如何达到?

答:是的。可由专业的设计院对空气净化系统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送风量与回风量的合理配置以及不同洁净级别的换气次数的差异来达到这一要求。

问题4:相同洁净区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压差应当多少合适?无压差可以吗?

答:药品GMP第四十八条规定: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在相同级别的洁净区内不同功能区域内进行的操作有产生交叉污染潜在风险或储存的物料或器具有受到其他功能区域的污染的潜在风险时,应保持一定的压差,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发生。设置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的压差时,企业应对整个区域内的压差数值进行全面计算评估,一般可以小于不同洁净级别的压差。同时还应对关键区域的气流组织形式进行研究,以防压差梯度不合理或过大而产生污染或交叉污染。

问题5:药品在轧盖完成或灌装封口完成后,其传出通道是通过缓冲还是加装层流送风?

答:药品GMP对于该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附录1第五条对物料如何进入洁净区进行了规定:“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药品轧盖或灌装封口后已为密封状态,因此,无论其传出通道采取何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避免外部对核心区域的环境造成污染。传出通道采取通过缓冲的方式或是加装层流送风的方式均可接受,但设计时必须要注意对核心区域环境的保护,可参照附录1第五条的规定进行。

问题6:B级区域中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如何设定?

答:B级的气流组织为湍流,在设定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时,应当避免B级区域存在气流无法到达的死角。同时,还应考虑B级区气流组织方式对于A级区的影响。

无论如何设置,企业都必须进行厂房设施的确认,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管理,确保洁净区符合要求。

新修订药品GMP实施解答

(五)1.问:固体制剂车间多品种生产时,除洁净走廊保持正压防止交叉污染以外,是否还需要采取别的措施,比如加穿洁净服、设置气锁进行隔离等?

答:企业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一百九十七条列举了数种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采用压差控制便是其中之一。

企业采用何种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应首先综合考虑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进而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风险情形,再根据风险的级别进一步确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污染或交叉污染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并应定期检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并评估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2.问:对于疫苗生产有毒区排风排出室外时应当怎样处理?如果在末端装有高效过滤器进行过滤,对于高效过滤器该如何检测?有无标准,怎样规定更换周期?

答:企业应当根据有毒区的具体情形选择疫苗生产有毒区排风的处理方式,可能的处理方式有:物理收集、化学处理、综合方法等。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三生物制品第二十二条规定,来自危险度为二类以上病原体操作区的空气应当通过除菌过滤器排放,过滤器的性能应当定期检查。企业应当首先确定所生产的疫苗毒种是属于哪一类的病原体,若属于第一类、第二类高致病性病原体,来自病原体操作区的空气应先通过除菌过滤器,然后再向外排放。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还应遵守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有关病原微生物安全性、环保方面的法规要求。

对于在空气排放系统末端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企业应确保该过滤器在使用期间的完整性。应对高效空气过滤器两端的压差进行监测并记录,及时发现高效空气过滤器泄漏、堵塞的情况,并定期进行更换。更换的周期由企业根据监测数据情况及风险控制的策略制定。

3.问:某些激素类产品经过验证后可以和其他类别产品分阶段生产,指的是哪些产品,有没有明确的分类?普通药品的生产线是否可以分阶段生产激素类产品?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四十六条规定:“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

该规定的出发点是针对少量或微量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伤害的特殊产品,如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从规范角度给予了一定的要求和建议,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最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某些药品是不是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是否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应由企业根据该药品的药理毒理作用、正常使用剂量、已知和未知副反应的严重程度,以及药物理化性质(如溶解度等)、给药途径、吸收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后,根据对患者可能产生的危害采取相应的控制或防护措施决定。

4.问:某公司现有“性激素类避孕药品”专用生产厂房,该产品属口服产品。现准备在该厂房中生产另一种腔道用雌激素类产品,请问是否可以将这两种药品在同一厂房内通过阶段性生产进行生产?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四十六条规定,生产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

企业应首先分析此腔道用雌激素类药品的药理毒理作用的机理,进而分析与原有性激素 避孕药共线生产的风险。除非与现生产的性激素类避孕药具有同种药理作用的药品,方可在同一厂房内采用阶段式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但仍需要进行具体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关措施防止产生交叉污染。

5.问: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厂房设计时,同一房间内放置两条洗灌封联动线同时生产同一产品,且两条联动线生产的产品使用同一灭菌柜灭菌,这是否与产品质量需具有可追溯性相违背?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一无菌药品第六十条规定了无菌药品批次划分的原则:“大(小)容量注射剂以同一配液罐最终一次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同一批产品如用不同的灭菌设备或同一灭菌设备分次灭菌的,应当可以追溯”,但对分装步骤没有明确的要求。

企业应当科学建立划分产品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使生产批次的划分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企业应充分考虑如此设计所带来的可能风险,因为一旦出现产品问题,不仅整批产品可能会被调查乃至销毁,而且调查的难度非常大。

同时,企业还应考虑到如何在生产过程中防止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问题,如: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是否产生相互干扰,是否能保证生产环境达到动态洁净度标准等。

6.问:冻干粉针、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在设计时将洗瓶放在C级区,与配料在同一区域,是否可行?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一无菌药品第十三条给出了非最终灭菌产品的无菌生产操作示例,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清洗的洁净度级别是D级。

冻干粉针和小容量注射剂的洗瓶与配料通常不宜设在同一区域。企业将洗瓶放在C级区,看似提高了洁净级别,但实际会对配料、除菌过滤等工序的洁净生产区带来更大的微粒和微生物污染风险。并且,这种设计从实际的可操作性及运行管理的经济性考虑也都是不妥的。

如果企业执意将洗瓶放在C级区,与配料在同一区域,则必须要充分评估洗瓶对后续工艺带来的风险,如:微生物的污染、温湿度的影响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新修订药品GMP实施解答

(六)1.问:如何体现计算机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质量记录中直接使用Word和Excel可以吗?电子记录可以替代纸质打印记录吗?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如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照相技术或其他可靠方式记录数据资料,应当有所用系统的操作规程;记录的准确性应当经过核对。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方可输入或更改数据,更改和删除情况应当有记录;应当使用密码或其他方式来控制系统的登录;关键数据输入后,应当由他人独立进行复核。

企业除应根据上述要求确保计算机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外,另外还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的相关要求。

如果在电脑中直接使用Word和Excel软件记录各种质量记录,则必须制定相应的电子文件管理操作规程,未经授权的人不应进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确保记录真实、及时,并能够真实记录数据的修订历史,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

记录的格式应尽量避免直接使用Word或Excel格式。因为这些格式容易被修改且不易察觉。应将文档格式转换为PDF等不易修改的格式;而且,保存在电脑中的文档也要按照电子文件管理操作规程管理,确保使用的版本为现行版本。如果采用Excel的公式进行计算,应根据设置程序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进行相应的评价和确认,并对确认后的程序进行相应的保护,以避免出现难以察觉的风险,电子记录可以替代纸质打印记录,但应当满足纸质打印记录的相关属性,如:不可随意修改、能够显示记录历史、具有符合法规要求的电子签名等,并应当有电子记录管理的操作规程。

2.问:尘埃粒子在线监测可以使用2.83升传感器吗,是不是应该使用28.3升的传感器?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1无菌药品第九条规定: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附录1无菌药品第十条规定:A级洁净区监测的频率及取样量,应能及时发现所有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

从实际操作需要看,此采样量宜采用28.3升的传感器。日常监测时,应能及时发现各种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建议在尘埃粒子计数器确认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采样量的科学性与对气流组织形式的影响。

3.问:洁净厂房的压差梯度始终维持在10Pa以上,则空气净化系统需要不间断运行。但厂房不可能不间断生产(尤其如冻干粉针剂车间),请问可否在不生产过程中设置值班风机或降低风机频率,以保持相对正压(但达不到10Pa)?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1无菌药品第三十二条规定:在任何运行状态下,洁净区通过适当的送风应当能够确保对周围低级别区域的正压,维持良好的气流方向,保证有效的净化能力。第三十八条规定:无菌药品生产的洁净区空气净化系统应当保持连续运行,维持相应的洁净度级别。因故停机再次开启空气净化系统,应当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认仍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级别要求。

规范要求洁净厂房的压差梯度始终维持在10Pa以上,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的控制,是为了防止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污染和交叉污染。在没有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企业可采取如设置值班风机或降低风机频率等保持相对正压的措施,并进行风险评估,要有数据证明这种运行方式不会增加因洁净区压差改变而带来的微粒和微生物污染的风险。但一般而言,核心关键区域与不同级别的压差不应小于10Pa。

4.问:药品GMP规定:口服液和固体制剂、腔道用药(含直肠用药)、表皮外用药品等非无菌制剂生产的暴露工序区域及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区域,应当参照“无菌药品”附录中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企业可根据产品的标准和特性对该区域采取适当的微生物监控措施。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生产洁净区的走廊、清洗站、中间站等非生产功能间属于药品GMP规定的暴露工序吗?

答: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生产洁净区的走廊、清洗站、中间站应属于辅助功能区域,尽管不属于某个工序,但却是整个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过程各工序相互衔接的区域。该区域是否参照无菌药品附录中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主要取决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容器及其操作。如果容器是敞口的,或在上述区域中有将容器打开进行的操作,那么上述区域应参照无菌药品附录中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

5.问:口服固体制剂洁净要求是否必须要达到D级区的要求?如果只是参照,那在洁净环境测试应依照何种标准?比如口服中药固体制剂的中药药材粉碎和提取清膏的环境要求应当是怎样的?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5中药制剂第十三条规定:中药饮片 经粉碎、过筛、混合后直接入药的,上述操作的厂房应当能够密闭,有良好的通风、除尘等设施,人员、物料进出及生产操作应当参照洁净区管理。因此,中药材在净制后的粉碎可在非洁净的控制区域内生产。对于中药材经过粉碎后用于中药提取的,规范没有明确,企业应结合提取工艺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此种中药材粉碎的生产环境并无特殊要求。

附录5中药制剂第十一条规定:中药提取、浓缩、收膏工序宜采用密闭系统进行操作,并在线进行清洁,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采用密闭系统生产的,其操作环境可在非洁净区;采用敞口方式生产的,其操作环境应当与其制剂配制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因此,企业应根据提取设备的选型、生产操作的方式确定提取的环境是非洁净区还是洁净区。如果确定应在洁净区生产的,则该洁净区通常应符合D级区的要求。

6.问: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的暴露工序应参照无菌药品附录中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请问其工作服的清洗需要在D级洁净区吗?

(外培训)实施GMP文件的培训 篇5

2. 1)关于药品GMP知识的初次培训:药品GMP基础知识、实施GMP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等相关内容进行培训2)企业质量管理文件的培训:GMP文件编写培训——从文件的管理入手,就文件的编写对企业所有参与文件管理、编制、修改、审核、批准的各级管理人员、GMP认证小组成员、质量管理员进行培训。

3. 就GMP管理标准、程序文件、相关记录的制定分部门培训。

4. 国健咨询师负责对GMP管理标准、程序文件、相关记录的制定要求、基本内容要求进行培训,与各部门密切合作,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质量文件编写人员分部门进行集中讲解、个别指导。

5. ③实施GMP文件的培训

6. A、企业质量管理文件制定完成后,执行前对各部门主管进行文件执行内容的培训,使各部门主管明确本部门文件的情况。

GMP实施情况总结 篇6

2015年,全国共有140家药企144张GMP证书被收回,有些药企还被收回了不止一张,悲催!

在收回GMP的“成绩单”上,各省的表现不尽相同。据统计,广东和吉林,连续2年获得冠亚军。

附:2015年全国各省收回药品GMP证书情况

(数据来源:CFDA)

在同行们付出了144张的GMP证书代价背后,给我们又有哪些启示呢?小编连夜对所有省份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和14年数据进行了对比。特征如下: 1收证剂型分布情况

中药饮片仍是重灾区!

中药饮片方面,2015年,全年收回82张,点总收回数的56.9%;2014年收回20张,占当年收回数的40%;可以看到,中药饮片都是近二年的“收证大户”、“重灾区”。

80%都是中药企业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50张非无菌制剂企业中,有33家所于中成药生产企业,加上82家被收证的中药饮片企业,属于中药企业被收证总数为115家,占收证总数79.9%。2收证省份分布情况

第一梯队:广东、吉林2省,连续2年获得冠亚军;

第二梯队:安徽、山东、广西、甘肃、陕西5省,居二梯队; 也称发狠队,去年收1-3张,今年突然发力收回9-14张;

第三梯队:辽宁、四川、湖南、黑龙江、江西、海南、福建、重庆8省市,今年年收证数量在2-5张,居三梯队;

第四梯队:浙江、青海、宁夏、内蒙、河南、河北、贵州7省,今年各收1张,居第四梯队;

第五梯队:云南、新疆、西藏、天津、深圳、上海、山西、江苏、北京9省市,2015年未收证,居第五梯队,也称0蛋队。其中连续2年都未收证的省份有云南、新疆、西藏、天津、上海、山西、江苏7省市。3返还GMP证书情况分析

收回GMP证书,不同于注销GMP证书;收回GMP证书,允许企业改正的机会,药企在此期间暂停生产,按要求整改,经药监部门再次核查,确认符合要求后,可以发回GMP证书(套用光头强那句经典用语:我还会回来的!)。

还返周期分析

59家已返还GMP证书的企业,从收回到返还最长是254天(约8个半月),最短仅仅用了8天时间,平均105天(约3个半月)。

82家尚未返还GMP证书的企业(截止12月25日),到目前最长339(近一年)天,平均133(4个半月)天,这些企业看来心急如焚,继续好好整改,好好表现,等着药监复查吧。

3家企业被注销GMP证书和吊销了药品生产许可证,分别是亳州市国苑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浙江钱江(谯城)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安徽泰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他们永远也告别了咱制药行业,唉,还是别做药的好!

元气大伤!

作为了一个企业来讲,收回GMP证书停产,意味着市场的流失,信用污点,人心涣散而流失;更加致命的是因GMP证书被收回,药监部门在二、三年内都不会为其开具“无假药证明”而参加不了招标,可以说“伤了元气”。停产整顿三个月,企业还可以扛一扛;停产超半年,员工纷纷离职、经销商纷纷退货、解约,企业要想恢复元气,也估计只剩下半条命了;要是停产一年以上,几本恢复无望,只等着破产或重组了。4飞检重点企业

收回GMP证书的企业,几乎都是药监局飞行检查的成果,那么,哪些情况飞行检查组会到你企业呢?

根据《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4号)(2015年9月1日实施)规定如下: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开展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

(一)投诉举报或者其他来源的线索表明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的;

(二)检验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的;

(三)药品不良反应或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提示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的;

(四)对申报资料真实性有疑问的;

(五)涉嫌严重违反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

(六)企业有严重不守信记录的;

(七)其他需要开展飞行检查的情形。

国家局飞行检查重点关注对象:

以下情况的企业尤其注意,将成为国家局的飞检重点对象:

疫苗、血液制品企业;

上一年度质量公报中抽检不合格的注射剂企业;

上一年度发放告诫信的企业;

注册生产现场检查或GMP认证检查发现缺陷较多的企业;

中药注射剂和生化药品;

国外检查机构检查发现较严重缺陷的企业; 52016年飞检展望

2015年12月22日,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郭洪志在促进食品医药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就放出狠话:“全面推行飞行检查制度,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开展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查处了一批问题企业,仅今年就收回药品GMP证书31个,撤消药品广告批准文号13个”

对照上面这段话,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吉林省连续2年收证榜榜首的道理了。

无菌高风险企业依然要小心

2016年1月1日,无菌制剂将由各省局承担认证任务。无菌制剂历来都是国家局、省局重点飞检对象。2016年国家局不管GMP认证了,告别了以往“自己发证,自己监督又收证”“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尴尬局面,自然飞检起来不狠也难啊!

另外2015年有7家无菌制剂企业被收证,也是一个苗头信号。

中药企业仍旧是重点被查、被收对象

中药饮片企业小、散、多,GMP管理水平落后,每家企业又生产N多个品种,2016年将依然是“重灾区”。

中成药企业,因为不按工艺生产、药材质量、偷工减料的“恶心”,也将成为收证的高风险企业。

“0蛋”省份将发威

被领导晒了成绩单,再不上进,也不好向领导交代,更不好向社会交代。要是换位思考,也可以理解!所以2016年,将是这些省份的“奋发图强”的一年,总不能背着连续三年“0蛋”。

所以,2015年未收证的云南、新疆、西藏、天津、深圳、上海、山西、江苏、北京9省市,所在的企业要小心了,说不定来个大逆转,让你措手不及!

兽药GMP实施后的几点思考 篇7

1 兽药GMP实施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兽药GMP实施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兽药产业市场结构:一是通过进入壁垒影响。《兽药GMP规范》规定了新开办的兽药企业必须办理兽药GMP合格证后才能生产经营, 给新进入企业造成进入困难;二是通过进入费用壁垒影响。实施兽药GMP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中小企业因无法筹集资金而被迫关闭, 减少了兽药产业的企业数量, 提高市场结构的集中度, 加剧企业竞争。可以说, 一些获得兽药GMP认证证书的企业, 并不是其市场竞争的终点, 而是企业竞争的起点。

2 兽药GMP实施给兽药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如上诉可知, 兽药GMP实施后, 市场结构变化的同时, 直接受到影响的便是兽药企业。兽药企业可能出现多种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机遇方面, (1) 大量中小企业因能力不够退出市场, 为更多兽药企业发展腾出空位; (2) 伴随中小企业的退出, 其大量设备资产沉没, 现存企业可利用这些有价值的技术、设备资源武装自己, 不失为一个提高竞争力的机会。在挑战方面, (1) 实施兽药GMP后, 获得兽药GMP认证的企业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 (2) 兽药GMP实施后, 兽药企业数量的减少, 竞争更加激烈, 为了占领市场份额, 兽药企业只有降低成本来降低价格竞争带来的压力; (3) 兽药GMP的实施, 为国外优秀兽药企业带来竞争机会, 国内兽药企业成产兽药成本的提高相比国外企业较低的生产成本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 其竞争差距将拉大, 竞争压力也将增加。

3 兽药GMP背景下兽药企业的经营策略

3.1 加大营销力度, 实施营销攻坚战略

在兽药GMP背景下, 兽药企业面对生产成本和市场空位的双重增加, 在国内兽药企业技术水平差距普遍不大的情况下, 要获得生存和发展, 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大对兽药产品的营销力度。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合适的营销计划, 尽量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转移资金投入方向, 使之形成良性周转, 获得积累和发展。

3.2 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成本管理战略

通过兽药GMP认证的兽药企业避免不了大量资金的投入, 市场结构的集中化也会使得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对此, 兽药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成本管理战略。尤其是那些规模小、资金水平低的企业, 更应注意成本的控制。但在兽药GMP背景下, 处于洗牌的企业会“誓死一搏”, 将产品价格降到成本以下, 此时, 兽药企业务必保留一定资金成本, 帮助度过特殊时期。

3.3 加快技术研发, 制定产品研发计划

面对国外企业的强势入驻, 从短时间来看在当前国内兽药企业较弱的技术力量下还不能研发出具有竞争性的新技术, 因此, 兽药企业应当把重点放在长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上, 制定长期的产品研发计划, 及时关注动物医学及科学的各种动态, 瞩目兽药科技的发展, 做好获取新产品和应用新技术的准备, 壮大兽药企业的发展基石。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兽药GMP的实施背景下, 我国兽药产业市场结构发生着明显变化, 同时也为兽药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兽药GMP对市场结构影响基企业发展机遇、挑战的基础上, 就其经营战略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为兽药GMP背景下兽药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摘要:兽药GMP的提出, 为兽药生产提供了优良标准, 使兽药生产更加科学、规范。在兽药GMP实施背景下, 我国市场结构发生着悄然变化, 兽药企业也面临一系列机遇及挑战。基于此问题的思考, 本文将对兽药GMP实施背景下兽药企业何去何从谈几点体会。

上一篇:普惠性幼儿园承诺书下一篇:英语教师学期工作计划2020年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