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活动总结
一、活动准备
在此次茶艺教学课中负责讲解与演练茶艺过程,需要做以下准备:
1、搜集材料,包括茶叶起源、历史发展、种类等
2、准备课件以及课件中的影片和图片
3、由于学生在操作后是要品尝茶汤,所以上课前要把学生使用的茶具进行高温消毒。
二、活动基本情况
1、演一演。老师讲解并演示泡茶过程。解说时强调泡饮要点。
2、做一做:分组演示,泡一泡。
3、想一想:在整个冲泡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中华传统礼仪。
4、学生交流,展示。学生品味了甘、甜、苦、涩、酸等味道各异的茶的时候,深切地感悟到人生的苦辣酸甜。茶汤从入口到咽下的过程就好像一个人生的历程。茶汤有不同的味道,人生也有各种各样的经历。品茶要用心才能品出味道,人生也要用心经营才能创造出灿烂的人生。
三、活动效果
1、中小学学生有时很容易浮躁,很难静下心去做一件事情,学习了茶艺这门课程之后,学生慢慢的懂得了怎样去调解好心情,懂得了怎样去静下心来专心干一件事。
2、操作优秀的小组到前面进行角色表演(分为主泡,解说,客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学生在分组操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泡茶过程,活动热情很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1、学生分小组对活动进行操作,不同小组的操作存在很大差距。
2、在学生进行分组操作过程中,有时会手忙脚乱,弄洒茶叶或茶汤。
3、整个茶艺操作过程有文字说明,每一步骤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学生记忆比较困难。
4.操作流程的幻灯片字偏小,距离较远的学生看不清楚。
改进措施:
1、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解泡茶要点。
2、多多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活动,随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保持干净安静的茶艺氛围。
3、把茶艺操作流程分成四大部分,起了简单易记的名称。
4、请每组学生扮解说的角色,可以帮助组员记忆各个步骤名称。小结:
1 我国传统声乐起始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追溯其历史,上下远不止世人常说的5000年。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原始始祖便已经创造出了简陋的乐舞,譬如现代桂赣闽地区还保留的傩舞便是从上古巫傩之舞衍化而来,他们又借助简单的乐器,敲点节奏,以叶片树枝充当管弦乐器,吹奏单调的曲子用以庆祝宣泄或用以祈福致雨、驱赶邪灵等。于是如此进展到上古传说时期,神州大地便出现了较为完善的声乐系统。实际上,音乐本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来源于生活,故我国最早的声乐,其素材和曲律都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即使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想,都用声乐方式记录下来,在劳作时时歌时舞,在歇息时时唱时吟,这便印证了《乐记·乐本篇》中所说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一段话,《乐记》又说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由此便可知道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心灵是音乐诞生的两大重要元素。
西周时期崇尚礼乐,这在春秋文学作品《诗经》中便可得到印证,其中《风》的部分便是广泛收集各地民曲歌谣汇编而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由此言可推知,最初的乐,拥有正人心、引人言、保国礼的作用,使民风淳朴,上下等级严明,不致国家逆乱。后虽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但是音乐尤其是声乐却并未消亡,我们所学的成语“余音绕梁”,说的便是战国时期的歌者韩娥,她路过齐国之际,花光了盘缠,所以便在齐都临淄的雍门卖唱,她走了之后,歌声的余音还在房梁间缭绕,久久不去,其唱功可见一斑。
我们所熟知的《木兰诗》,便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歌,亦被收录进乐府。唐朝国力强盛自不用说,此时无论是在声乐还是歌舞方面都大有进展,甚至还建设了戏曲专辖机构———梨园,后宋元明清承袭其旧制,声乐的进步的确就只在戏曲上得到展示。而近现代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新的音乐审美观也逐渐确立,五四运动推动了一切新潮流的发展,也为我国声乐的新生提供了新时机,如萧友梅大师以及其座下的高徒喻宜蓝、斯义桂等人,便是新一代声乐的领军人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因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艺术的地位也愈发得到重视,国家设立了许多专门的声乐学校和声乐机构,引进外国先进的乐理技术,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音乐人才。
本文将要重点阐述的传统声乐,便指的是从五四运动以来所确立的一系列完善体系,因其吸取融汇了古音乐的特点,故稍有提及。
2 我国传统声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因声乐无处不在,在许多表演活动中也少不了它的身影。而茶艺又是茶文化和艺术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换言之,茶艺便是在品茶饮茶过程中对茶叶品种的鉴别和鉴赏技能,煮茶配茶培茶技能和围绕这些环节与茶相关联文学艺术技能的统称。茶艺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对茶叶好坏的评判,有对煮茶之水的选择、茶具的挑选,还有对火候的掌握,对饮茶环境的布置陈设等。茶艺亦是艺术表演形式中特殊的一种,欲要淋漓尽致地展现茶艺的魅力,还需结合各种元素,如茶叶的品种、茶具、环境的布置编排、灯光的明暗、茶艺主角、人物穿着、场景情节穿插、人物动作和声乐等种种配合,才能构成完整的茶道艺术表演,才能真正给观众和看客带来视觉以致心灵上的震撼感动。而传统声乐又有不同的唱法和不同表演体裁,故而其在茶艺表演上起到的作用亦归于多样化。下文笔者就其中两方面进行浅述。
2.1 主导现场气氛
传统声乐按性别生理差异可分男高、中、低音和女高、中、低音六种。男高音一般多强劲有力,通常适用于较为激烈而磅礴的情景剧中,也亦有用男高音来直抒胸臆的,如伯恩斯坦的音乐剧《西区故事》;而女高音同男高音一样,女性音色相对男性来说更为尖锐,故而在舞台上,演员常用女高音来阐发自己的感想,亦十分明晰,兼之声调娓娓动人,容易引人入胜,如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其中一段。若在茶艺表演活动的预备阶段,用女高音或者男高音唱出剧情前情提要,也实在是十分别致,能起到煽动观众情绪进而主导现场气氛的作用;而男中音和女中音音调介于高音和低音之间,正好充当了中间的角色,适用于一切表演的核心和主题部分,因而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男中音和女中音则可作为背景旁白,用民族或者美声唱法,以独唱或者对唱的方式将所进行之事平铺直叙,按序道来,更能为茶艺表演平添一种别致之感;最后便是男低音和女低音,此二者音调低沉稳重,若变动唱法和体裁,则又可流露出悲怆和凄然之感,在茶艺表演活动中可用于收尾,以体现其恋恋不舍,也可借它们表现出青稚男女说悄悄话的羞涩感。如此一来便可借助传统声乐,为茶艺表演锦上添花,起到主导现场气氛、引领观众情感流向的作用。
2.2 丰富表演内容
传统的茶艺表演,程序十分复杂,艺人不仅要熟识每一种茶叶的品质优劣,还要懂得根据不同的茶品配备不同的茶具、水源以及各异的培茗方法。一旦表演开始,艺人便端坐场景一隅,手执器具,专心操作,方能体现茶道之专、茶德之淡和茶品之高。茶艺表演过程中往往伴随意趣相类的背景音乐,一则可以“先发制人”,二则可以同增趣味。近年来随着音乐表演形式的丰富,声乐才开始渗透于各种艺术表演之中,而对于传统茶艺表演来说,声乐并不是其中常见的组成元素,因此,若能在茶艺表演中添加声乐成分,的确能极大的丰富茶艺表演内容,同时亦能稍增加茶艺表演的艺术难度。
上文提及,我国传统声乐的表演体裁繁多,有独唱、齐唱、合唱、领唱、对唱、重唱、轮唱、小组唱、表演唱、大联唱等,而茶艺表演通常讲求量少质精,因而3人以上的合唱体裁较少涉及。常见的主要有独唱、对唱两种。初始时可令艺人以独唱形式唱出前情,在后续操作过程中,可令协助之人在旁以美声相和,歌词可涉及茶文化相关事务,亦可自编自导,自创场景,也可令艺人间对唱,来往之间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由衷向往等。这实际上便在原始的基础上为茶艺表演增添了表演情节,故而能起到丰富茶艺表演内容的作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声乐有着十分绵长悠远的历史,它是一种特殊而又原始的艺术形式,既可阳春白雪,又可下里巴人,其身影无处不在,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茶艺表演又本是茶道和艺术的统一体,亦是我国绮丽文化的精粹,我国传统声乐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类,与茶艺表演活动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声乐的起始,再从主导气氛和丰富内容两个方面浅述了声乐之于茶艺表演活动的作用,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摘要:声乐是一种特殊而又原始的艺术形式,它十分常见,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大型舞台表演都可觑其身影。我国声乐起源较早,经过多年的精雕细琢,已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近现代流行乐的盛行,又为传统声乐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茶艺表演即是茶道和艺术的统一体,它亦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我国传统声乐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类,与茶艺表演活动息息相关。本文将从传统声乐的起始、唱法组成和表演体裁等方面入手,再结合茶艺表演、茶道和艺术的关系,浅谈我国传统声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声乐,茶艺表演,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玲.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2-148.
[2]顾娜.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地位和作用[J].福建茶叶,2016(2):107-108.
[3]杨加力.中西声乐艺术文化内涵新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59-66.
[4]冯效刚.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概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78-84.
[5]陈文贞.论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4):174-176.
1、赴江边山茶场采茶。
2、了解茶文化相关知识。
二、活动时间:20__年4月9日(天雨顺延)
三、参加人员:
四、活动目的:
基本目标:
1、学会采茶基本技巧,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
2、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促进校地一家。
拓展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活动准备、参与,自主体会劳动的艰辛,自觉珍惜劳动成果。
3、领略茶园优美风光,激发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情感,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4、了解创业的艰辛,增强在现阶段扎实学习的意识。
五、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1)提前在4月8日召开七年级全体学生会议,宣传发动并布置任务。
(2)4月7日前与实习基地负责人取得联系,争取支持。
(3)教师准备相机、团旗和交通工具,设计好路线。
(4)学生准备好竹筐或塑料桶。
2、实践阶段:(1)上午7:30集合,宣布纪律要求。
(2)上午7:45出发,分队行进,一路口号一路歌。
(3)到达茶场后,稍作休息,集合听取茶场负责人钟,主任讲解采茶要点等相关知识。
(4)分组采茶。
(5)集中评比,颁发奖状、奖品。
(6)小结情况,集中返校。
3、总结宣传阶段:(1)每位参加劳动的学生写出一份心得体会。
(2)将心得体会和图片资料进行整理,公示宣传。
六、活动要求:
1、认真准备,明确分工及职责。
2、途经313线,注意车辆,教师佩戴红袖章组织学生过公路,确保行程安全。
3、到达茶园听从指挥,在指定范围内采茶,按正确方法采茶,不得有意损坏茶树。
4、途中不得随意离队,不你追我赶,精神饱满。
七、安全防护:
1、安全防护组织
组长:
副组长:
组员:所有参加活动的教师
2、安全防护工作安排
(1)各班主任在出发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如有学生因病或身体原因不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学生行进过程必须靠右走,每班安排两名及以上教师保护学生安全。在各岔路口由逢优、易艳伟、各班主任保护学生安全,采取滚动式保护前进。
(2)班主任加强学生在行进间、采茶期间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各班的联系人要加强巡查,确保学生社会实践过程安全。11:00分各班主任组织学生排好队伍按原路返回。
(3)邀请卫生院医护人员携带相关药品跟随参加活动,如有学生中暑及其它意外情况发生班主任通告各部负责人或医护人员并及时进行救护,及时向校长报告,由校长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各班配备一至二名老师配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防护的管理。
(5)学校安排曾校长开车进行紧急情况发生的救护。
------茶壶12道
一、鉴赏佳茗
此道为向客人展示茶叶,可以附加讲解词“信阳毛尖属于十大名茶之一,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清香,汤绿味浓。以芽头长短及茸毫多少就可粗略判断茶叶品质的优劣”。
二、泡茶玉液灵龙水
此期间掀盖晾水,可以附加讲解词“信阳毛尖芽叶相当细嫩,这就要求冲泡水温不宜过高,以80度左右为宜。过高就会烫伤茶芽,导致维生素C类物质大量流失”。
三、孟臣沐霖
此道为烫洗茶壶,可以附加讲解词“孟臣为明代制壶名家,后人把名贵茶壶喻为孟臣”。
★三过后,在四之前要先根据客人数夹杯
四、若琛出浴
此道为烫洗茶杯,可以附加讲解词“若琛为清初人士,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五、毛尖入宫 此道为投茶。
六、冲洗鲜颜
此道为洗茶,可以附加讲解词“信阳人喝茶,讲究头道水、二道茶,为了更清洁卫生,要把这第一道茶水倒掉,此又叫洗茶”。
七、浸润茶芽
此道为倒入少量茶水,来回转壶。可以附加讲解词“向壶中注水少许,浸润茶芽,先温润泡,这样才能保证泡出来的茶水更浓郁”。
八、回青沏茶
此道为正式冲水,一般采用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雅称“凤凰三点头”。
九、春风拂面
此道为用壶盖轻轻拂去茶汤表面泡沫。
十、玉液回壶
此道为将壶中茶水迅速倒入茶盅(也称茶海)内使茶汤分离浓淡均匀。
十一、平分秋色
此道为将茶盅(也称茶海)之水依次斟入茶杯。
十二、敬奉宾客
此道为一次将茶杯端起配以杯垫献于客人。
信阳毛尖茶艺
------玻璃杯10道
一、鉴赏佳茗
此道为向客人展示茶叶,可以附加讲解词“信阳毛尖属于十大名茶之一,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清香,汤绿味浓。以芽头长短及茸毫多少就可粗略判断茶叶品质的优劣”。
二、泡茶玉液灵龙水
此期间掀盖晾水,可以附加讲解词“信阳毛尖芽叶相当细嫩,这就要求冲泡水温不宜过高,以80度左右为宜。过高就会烫伤茶芽,导致维生素C类物质大量流失”。
★拿出玻璃杯
三、若琛出浴
此道为烫洗茶杯,可以附加讲解词“若琛为清初人士,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四、毛尖入宫 此道为投茶。
五、冲洗鲜颜
此道为洗茶,可以附加讲解词“信阳人喝茶,讲究头道水、二道茶,为了更清洁卫生,要把这第一道茶水倒掉,此又叫洗茶”。
六、浸润茶芽
此道为倒入少量茶水,来回转杯。可以附加讲解词“向杯中注水少许,浸润茶芽,先温润泡,这样才能保证泡出来的茶水更浓郁”。
七、回青沏茶
此道为正式冲水,一般采用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雅称“凤凰三点头”。
八、敬奉宾客
在本着“茶道文化,师生交流,开拓视野,希望能够将丰富多彩的旅游学院校园文化与台湾师生共品,携手打造高校文化精品。”为目的,以“青春飞扬,茶香两岸”为活动主题的旅游学院与台湾师生茶文化交流活动于2011年10这次活动是由我们茶艺表演协会的各种茶道,活动。活动持续了一个小时,我们精心准备了六个节目,三个互动环节,为远道而来的台湾师生带去一次有意义活动:曼妙的名族舞、盖碗花茶表演、情景剧、玻璃茶表演、精彩的长嘴壶表演、功夫乌龙茶表演、最后还邀请了台湾师生一起合唱“朋友”都感觉到了彼此的热情与快乐。我们这次活动由学院团委组织筹划,管理学院社管会联合主办,会展协会、本次活动也充分展示了旅游学院师生与台湾师生的蓬勃朝气、力,以学院发展校园文化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份优秀的答卷。
我们这次活动从整体上看,较以前活动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重视程度高,各方支持准备充分。本次活动得到了校外事办的支持,的大力支持和社管会及各协会的积极参与。光是前期准备就用了好长的时间及人力、20日下午在学院教室顺利落下帷幕。
而伸张开来的一次,使得在场的每一位
茶艺表演协会、旅游与酒店礼仪协会、酒店协会共同参与。充满活递上了一
及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团委各项筹划工作相当充分,物力。调动了广泛的参与积
月极性,为活动的正式开展作好了充足准备。而在活动过程中,各社管会干部不仅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中来,每一项工作都积极主动做好。
二、策划严密,大家各尽其能
从九月份我们协会接到通知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前期的准备。我们先是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准备了策划方案、确定场地、采购物资、茶文化知识收集、人员的确定及培训、服装、道具的预算、摄像落实等内容。这些工作都是由茶艺协会成员及社管会干部一项项认真完成的,大小问题我们大家一一都讨论过,大的有活动茶道表演的内容,小到礼仪小姐的奉茶姿势,我们都严格讨论过。如会场的布置,我们也专门请会展协会的人员为我们参谋、策划、安排;表演的部分,则是协会里最优秀的成员参与表演,每天晚自习,大家就在不停的练不停的练,以保证20号能够有最好的姿态展现给远道而来的台湾师生们;后勤部分,虽然后勤的工作不让人注意,可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光是表演过程中移动桌椅的环节他们就联系了好几遍,可见大家是多么认真对待这次活动;还有物资采购组、接待组、宣传组、音控等等都非常认真的各司其职。
三、整场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这次活动,不仅有传统的茶道表演外,还穿插着舞蹈、唱歌、互动游戏等。这些丰富内容、多彩的表演形式及有趣的互动,给大家带去了视觉和精神上的震撼。先是一段优美的舞蹈表演完之后,是各种茶道表演,而在这些茶道表演的每一段之前都有一小段互动环节,一静一动,颇有氛围,而且还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让我感受极深的是,在互动环节中,台湾师生的热情与开朗使我们颇受影响,他们不仅积极参与游戏,在最后唱歌环节,台湾老师更是按捺不住激动和我们的学生高歌起来,引来大家阵阵的掌声。这次活动得到了台湾师生及各领导老师的赞扬,他们的满意与赞扬,使我们这次活动在同学们当中引起了不小轰动,颇受欢迎,反响较好。
四、不足之处
虽然这次活动是顺利的落下帷幕了,但是在活动前期准备和过程中,我们还是有不少问题出现的。如物资采购的时间没有把握好,以至于马上要活动的当天才匆匆准备齐全;会场的准备,天没有很充足的布置好会场,在20号当天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布置会场,差点连彩排的时间都耽误了;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还是太紧张,在整场表演过程中表演并不是太出色等等,在活动当天还是有一些小瑕子,不过整场活动还是开开心心的结束了。
当听到台湾老师夸我们做得出色时,我们真的感觉一切都值了,他们满意了,我们也就完满了。
茶艺表演协会
2011大家在前一 月25日
◎如何将茶道带入孩子的世界
如何将枯燥乏味的茶道变的生动活泼,如何让每个家听每个孩子都可以拥有茶具,在我高职的实习我先用一个文福茶锅的故事让孩子对茶引燃兴趣,再来介绍茶具示范一次正确的泡茶方式〈但是泡奶茶〉,让孩子感觉象是在玩扮家家酒一样,再交孩子一起动手做自己的茶具,首先发给孩子一个已打洞过的纸杯及两段吸管,将吸管穿过洞变成了茶壶,再给一个纸杯只需要捏一个小嘴就变成茶盅了,再以孩子的发展能力给予1-4的小纸杯,最后给一个纸盘和纸巾,这时每位孩子就都有一组自己的茶具了。再来就可以泡茶了,因孩子不可用太高的水温所以选择可用低温泡的红茶,并是先将水变成糖水,把茶倒入茶盅后加入一颗奶球就变成又香又浓的奶茶了。虽然是用改编的方式但无我茶会该有的基本原则奉茶的礼仪规则一样存在。
◎ 同年龄及不同对象
而后有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做系列的尝试及改进,也有对特教的孩子做了一次的试验,从中发现年龄小的甚至是特教的孩子,都可以很喜欢这堂课。
特教的孩子为脑性麻痺的孩子,所以课程的安排必须注重视觉、味觉、嗅觉上的加强。视觉-以动画的故事介绍茶具(VCD)。
味觉-直接吃茶叶看看茶叶的味道,和加工过的茶冻是什么味道变好吃了。嗅觉-闻闻茶叶的味道。
一样有操作泡奶茶但需一对一的协助,而从孩子的表情他们 是很喜爱的。
且不要小看孩子我在经国学院的附设托儿所我以这样的方式将泡茶传达给大班的孩子之后练习一个月,一周只有一堂课的时间大班的孩子可以成为改良后的无我茶会,用于毕业礼名为毕业感恩无我茶会,用来感恩父母的辛劳及老师得敦敦教诲。
◎如何将茶道让幼儿园接受
要将茶道普及就需以八大智能的学习领域来做进入,如(VCD)茶的故事】
数学-逻辑【一心二叶等】
音乐【小茶壶】
肢体-动觉【小茶壶的律动】
视觉-空间【茶叶贴画】
自然【观察茶叶】
人际【无我茶会】
内省【讨论分享】
一、任何人未经学校或老师批准都不得擅自进入实训室内。
二、学生进入实训室后,必须遵守纪律,听从老师安排和指导,手机一律不许带进实训室,否则没收上交。
三、学生进入实训室后,未经老师和管理人员同意,不得随意乱动茶艺实训室物品。
四、学生进入实训室后,不得在室内喧哗和打闹嬉戏,讨论问题要小声,下课要摆放好桌椅,有秩序离开实训室。
五、学生进入实训室后,不准乱丢纸屑、杂物,不准在桌椅、墙壁乱刻乱画,不准在室内吃任何食物。
六、爱护实训室内物品,不准随便使用专业训练用具,应按教师要求进行操作,若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物品损坏者,按价赔偿。
七、实训前,认真听教师讲解实训目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认真检查所需设施设备用品是否齐全、完好,如有缺损要及时向任课老师报告。学生在教学实训中,要认真实训,做好记录,中途不得无故离开,若有特殊情况,应向老师说明后才可以离开。
八、在茶艺实训室训练过程中,出现事故,应马上停止训练,报告任课教师处理。
九、实训完毕后,学生应按老师要求放好物品,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打扫卫生,整理好各设备和工具,切断电源,关好门窗。严禁私自带走实训室的任何物品。
十、学生实训完毕后,指导老师须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实训室指导教师职责
一、实训课指导教师应于课前5分钟到达实训室,清点实训课程所需要的物品,组织好学生进入实习场地,做好课前准备。
二、实训课指导教师必须按教学计划进行各种实习实训教学,不得安排其它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实训课进行期间,实训指导教师不得随意离开实训室。
三、实训课指导教师应加强实训室内的学生管理,维护好整个教学秩序;课后,认真做好实训教学日志的记载。
四、实训课指导教师应按实训规程、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教学需要正确指导学生使用实习实训设备,上课期间如遇不能解决的设备故障应找管理员共同解决。
五、实训课指导教师有责任预防学生故意损坏设备,预防学生因实训不当损害身体或设备。
六、下课后,实训指导教师应当与管理员进行财产交接,对于上课期间出现的实训室设备损坏及设备丢失情况,实训课指导教师应与管理员一起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七、对在使用实训室上课期间不负责任、违反规定、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的教师,按学院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处理。
实训室管理员职责
一、确保实训室内实训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为顺利实施教学计划提供保障。
二、根据教学任务书,提前做好实训所需的设施设备、耗材以及设备的维护等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实训教学能按时进行。
三、要经常对各种实训设备、设施进行认真维护,严格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接到维护申请后必须立即进行处理,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四、做好考试提出使用的设备设施的准备、维护工作,确保考试工作的顺利完成。
五、为上课教师使用各种实训设备提供技术指导。
六、课前应提前10分钟开门,协助教师按要求组织学生进入实训室,并与任课教师办理财产交接。
七、上课期间管理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以防突发设备故障或事件的发生。
八、课后应按实际填写实训室日志,检查实训室设备,与任课教师办理财产交接,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写出书面报告交由学院领导处理。
九、负责实训室防火、防盗、防水和防触电等日常安全工作,下班前务必关水、关电、关好门窗
十、负责实训室的财产登记与管理,与实训教师、学生共同维护好室内环境卫生。
茶艺实训室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一、当手、脚或身体沾湿或站在潮湿的地板上时,切勿启动电源开关、触摸电器用具。
二、经常检查电线、插座或插头,一旦发现损毁要立即更换。
三、电炉等用电设备在使用中,使用人员不得离开。
四、电器用具要保持在清洁、干燥和良好的情况下使用,清理电器用具前要将电源切断。
五、切勿带电插、接电气线路及维修设备。
六、非电器施工专业人员,切勿擅自拆、改电气线路。
七、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通过转接头连接过多的电器。
八、不要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如有特殊需要必须与学校主管部门联系。
九、实验室内禁止私拉电线。
十、标示“高压危险”处,禁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紧急事故处理
一、如有触电或引起火灾,应务必先切断电源。
二、尽快将触电人员与电源分开。必要时采用急救措施。
1、焚香通灵:我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能通灵,在泡茶之前,首先点燃这只香,来营造详和的气氛。希望这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您的心会随着悠悠渺渺的香烟升华到高雅宁静而有神气的境界。
2、孔雀开屏: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大家展示这典雅名贵而又工艺精湛的茶具。
3、初展仙姿:普洱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她产自云南思茅等多个地区。国她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不同的收藏方法而驰名中外受到世人的好评和喜爱。她选自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等多种工艺制作,所以她有这么独特而诱人的沉香。
4、冰心去凡尘:又称之为:“涤尽凡尘心自清”品茶的过程是自己澡雪自己心灵的过程,烹茶涤器,不仅是涤净茶具上的尘埃,更重要的是澡雪茶人的灵魂。
5、风吹浮云:茶中难免会有杂质,水一冲,杂质就会浮在水面。用杯盖轻轻刮去冲水时泛起的白色泡沫,使杯中的茶汤更加洁净。
6、洗净沧桑:因普洱茶经过独特的渥堆发酵和多年的陈化,所以在冲泡时头两道洗茶的茶汤是不喝的,应及时倒掉,否则会影响到下一道茶汤的滋味。
7、瓯里酝香:有人说:人生有许多风景,最美的无过在风中的等待,品茶的过程也是相似的道理,冲泡时间太短,色香味难以显示,太久则会熟汤失味。
8、平分秋色:这道程序代表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到七分满,留三分为人情,所谓茶友间不厚此薄彼,斟茶时每杯要浓淡一致,多少均等。
9、麻姑祝寿:麻姑是我们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在东汉时期得道与江西南城县麻姑山,她的道后常用仙泉煮茶待客,喝了这种茶,凡人可延长寿命,神仙可增加道行,借助这道程序祝大家健康长寿。
10、时光倒流:普洱茶的汤色红艳靓丽,表面上有一层淡淡的薄雾,乳白朦胧,令人浮想联翩,普洱茶的香气和汤色随着冲泡的次数在不段的变化。会把你带回到逝去的岁月,让你感悟到人世间的沧海桑田的变化。
11、品味历史:普洱茶的陈香,陈韵,和茶气滋味在你口中慢慢弥散,你一定能品悟出历史的厚重,感悟到逝者如斯的道理。
12、自斟乐无穷:普洱茶茶艺表演已接近尾声,请大家慢慢品味这独特的陈香。
云南景外景,民风古朴传万里,普洱茶中茶,饮情依旧留千年。普洱茶是神奇的茶,是诱人的茶,就让我们细心品味着普洱茶给我们带来难以言传的生命之乡。
乌龙茶:各位嘉宾大家好!
欢迎各位品茶赏艺,很荣幸今天能为各位主泡。精美的茶具整洁的摆放犹如孔雀开屏喜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它美丽的羽毛。
01、茶道组:又称茶道六君子
03、茶 罐:用于存放香茗。
04、公道杯:又称茶海,用来均匀茶汤。
06、赏茶荷:用来存放茶叶,鉴赏干茶。
07、茶托:用来呈放闻品杯组。
08、茶巾:用来保持整个茶式过程中的情洁。
09、茶 盘:又称茶船,上为盘、下为舱,盘用来呈放闻品杯组、紫砂壶等必备用品,舱是用来呈放废水的。
10、紫砂壶:又称孟臣壶,孟臣是古代一位制壶名匠,所以后人就将烧制的上好壶称孟臣壶。因其透气性好,保温性强,是泡制乌龙茶的上好茶具。
11、闻品杯组:高的为闻香杯,因其造型独特,拢气性好,故用来闻取茶叶的淡淡香气;低的为品茗杯,用来品茶及鉴赏汤色。
泡乌龙茶讲究温度,所以在泡茶前先把壶的温度提起来,我们把烫洗茶壶称之为孟臣沐霖。苏东坡有诗云:“戏做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上好的茶叶比做是让人一见倾心的佳人。
悬壶高冲:
洗茶又称温润泡,采用悬壶高冲的方式,将壶底的茶渣冲出,有利于茶叶的伸展,使茶叶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品茶第一道是不喝的,只用来洗茶和温杯,依次往各杯中倒入茶水,我们称之为“祥龙行雨”。
春风拂面:泡茶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是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比凤凰盘旋在向您点头致意。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的白泡沫。用开水洗淋壶身我们称之为重洗仙颜,即清洁了壶的外表有提高了壶的温度。
若琛出浴:
若琛是清代初期著名的茶杯制作家,后人便把洗杯这道工序称之为若琛出浴。
玉液移壶:
爱茶之人通常把上好的茶汤比做是琼浆玉液。将茶汤注入公道杯中,如果直接往各杯中分茶,先倒的味淡后倒的味浓,所谓公平公道就源于此意。
斟茶:
斟茶有三斟。一斟关公巡城,二斟韩信点兵,三斟蜻蜓点水。茶斟七分满,留下三分表情意。
高屋建瓴、斗转星移:
首先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高屋建瓴;一只手紧握闻香杯身迅速翻转,称斗转星移。
空谷幽兰、鉴赏汤色:
品乌龙茶讲究:一闻、二看、三品香。绕品茗杯口一周,以收拢香气,称花好月圆;双手轻拢闻香杯,称喜闻幽香,一方面您可以闻取茶的淡淡香气,一方面可以促进您双手的血液循环。
一品鲜爽:
中国的品字由三个口组成,顾用三口饮下。一口为尝,二口为回,三口方为品。现在请您轻饮一小口,待茶汤入口后,在舌尖处、齿缝间稍微停留,然后由两腮慢慢咽下,待这时您就可以尝到茶的六中真味。即:酸、甜、苦、甘、涩、香。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尊敬的宾客,今天有缘相聚在此共饮一壶上好的茶汤,希望博大的茶文化能为您洗去都市的尘埃、洗去生活的烦恼,好茶自有好滋味,请您慢慢品饮。如若还有茶缘,愿我们再次相聚!
在公关礼仪课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有关于茶艺的相关知识。在以前不懂为什么人们老是喜欢茶艺,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喝口茶而已,但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我才真正的了解茶艺。
茶艺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出好茶,清泉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茶是和平的饮料,只要心存恭敬,心中宁静,就可以泡一壶自己喜欢的茶来。
我们主要了解了几种茶的泡法,如绿茶、普洱茶、花茶和铁观音等。在没有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时,我知道的茶类很少,但在学过之后,才知道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种类,仅咱中国就已经有很多了。基本茶类就是绿、红、白、黄、青、黑。除此之外,还有它们的加工方法让我大感茶的复杂以及深刻的内涵,这些都蕴藏着高尚的品质。与此同时,也学习鉴别鉴别茶的好坏,让我不禁感叹茶的奥妙和精深的内涵。鉴别茶的好坏,选择好茶叶很重要,一般来说,判断茶叶的好坏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即察看茶叶,嗅闻茶香,品尝茶味,分辨茶渣。茶艺的形式可以分为五个要项。第一要项是选择茶叶,第二要项是茶具配合,第三要项是泡茶用水,第四要项是纯正技艺,第五要项是品名环境。
后来,学习了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看着视频,主人公的泡茶动作是那么的优雅高贵,深深地震撼着我: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的泡茶方法,也竟有如此的讲究,这必定是懂茶的人才会的享受吧。泡好
一壶茶的技艺有三大要素:第一是茶叶的用量,第二是泡茶用水的温度,第三是浸泡的时间。用量就是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时间,就是将茶叶泡到适当的浓度后倒出。泡茶用水需要讲究,好茶需要好水。
把茶看作是造物主送给人类的一本教科书,它教育我们要热爱生活。今天高速的经济发展要求高度的社会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精神文明来源于人们较高的艺术修养。让我们结合时代的要求和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弘扬茶的文明,广泛提高艺术修养,推动社会的高度。我要用我所学,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次的茶艺实训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相信茶艺会伴我一生,也会丰富我一生。
豆露
茶
艺
一、初步认识茶具及其作用。
二、充分掌握泡茶的基本程序和品饮的步骤。
三、感受茶文化的内涵,品味--“和”“敬”“礼”。教学重点和难点:
泡茶的基本流程; 感受茶文化的内涵。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提问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茶具,热水,茶巾。
进教室之前强调安全,纪律,卫生,将人数平均分成4组。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走进教室的时候,有没有同学注意门口的牌子上面写着什么呢?回答:茶艺坊。很好。那茶艺坊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在这里学习茶艺,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题“茶艺”。
二、新授
茶,起源于哪个国家?--中国
据说在4000多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开始饮茶了。最初是把茶当做食物来利用的,在长期食用的过程中,人类认识了茶的药用功能。
从秦汉之际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不少古代典籍描述了茶的药性。当时人们认为茶的药物作用主要有悦志、益思、少眠、轻身、有力、明目、醒酒、助消化等,而其中最主要的,最强烈的功能就是使人兴奋,这正是茶从食物经过药物阶段转变成饮料的决定性因素,大约是在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茶作为一种饮品被推广。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也是封建文化的顶峰。饮茶风气的盛行,形成了体系的茶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我们先前提过的陆羽的《茶经》。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既形成了豪华极致的宫廷茶文化,又兴起了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历史上著名的“龙凤茶饼”就始承于此。
明朝紫砂茶壶盛行,出现了如今最常用的饮茶器具。宜兴紫砂茶壶的制作,相传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制壶被后人称为供春壶,有“供春之壶,胜如白玉”之说。龚(供)春也被称为紫砂壶真正意义上的鼻祖,第一位制壶大师。到明万历年间,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家”,后又出现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壶中妙手”。
清代后期,由于市场上有六大茶类出售,人们已不再单饮一种茶类,而是根据各地风俗习惯选用不同茶类,如江浙一带人,大都饮绿茶,北方人喜欢花茶或绿茶。不同地区、民族的茶习俗也因此形成。三、六大茶系
绿茶是不经发酵的茶,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炒、烘、蒸、晒),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的特点。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的茶,其制作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
黑茶是一种发酵茶,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云南的普洱茶也是黑茶的一种,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具有降脂、减肥、降血压的功效。
乌龙茶也叫青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醇茶。其药用价值在于分解脂肪、减肥键美等方面,在六大茶系中其减肥效果最好。
黄茶是由于在炒青、绿茶过过程,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再经过闷堆工序而形成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白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茶具的介绍
(1)茶壶。茶壶的质地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紫砂陶或瓷器茶壶。
(2)茶盏。茶盏通常有盖、碗、托三件套组成,多用瓷器制作,少数也有用紫砂陶制作。
(3)茶杯。茶杯作为盛茶用具,茶杯多由瓷器或紫砂陶制作,也有玻璃制作的。
(4)茶托。它是放置茶杯或茶碗的垫底用具。
(5)公道杯。公道杯又称茶海。它是为了使茶汤浓度均匀而设置的过渡性用具,当然也是为了使茶汤不因浸泡时间过长而太浓。
(6)闻香杯。它是供品茶者嗅闻留在杯中余香的一种用具。
(7)茶池。又称“茶船”,它主要用来承接泡茶和盛茶用具。
(8)茶巾。用棉、麻等纤维制作,主要用来擦抹泡茶时溢溅出的茶水。
(9)茶荷。又称赏茶碟,常用无味的竹、木或陶瓷制作而成。
(10)茶斗。又称茶篓,置于壶口,便于茶能顺畅地进入茶壶。
(11)茶则。取干茶时的用具,是控制用茶量的容器。
(12)茶针。用于由壶嘴伸入壶中阻止茶叶堵塞。
(13)茶桶。它是储存茶的容器。五,冲泡的基本程序
1、温壶 未放置茶叶之前,先将开水逆时针方向冲入空壶,谓之“温壶”。(孕育茶香,清洗杯具,以示尊敬)
2、洗杯 将温壶之水分别倒入茶杯中,清洗茶杯。(杯杯相连,四海之内皆兄弟,以示尊敬)
3、装茶 应备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
4、润茶沸水冲入壶中(高山流水)使竹筷刮去壶面茶沫(春风拂面),当即倾于茶海。
5、冲泡 再冲入开水,但不要沸滚的,这便是第一泡茶。
6、浇壶 盖上茶盖浇之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7、运壶 在泡好第一泡茶时,提壶沿茶船边沿运行数周,俗称“游山玩水”,为的是不让壶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8、倒茶 将温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开,依次来回浇注,又称“巡河”,或将壶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时一杯倒满再倒第二杯,免得浓淡不均,这是一般饮者容易犯的错误。
9、敬茶 尊老爱幼、互相谦让,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10、品茶 品饮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观色,二是闻香,三是品味。
(1)观色。观色主要是观察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形态。(2)闻香。观色之后,就要嗅闻茶汤散发出来的香气。
(3)品味。嗅闻茶汤的香气之后,就可品尝茶汤的滋味了。啜饮,遐饮,饮用。充分感受到茶中的甜、酸、鲜、苦涩五味,才能充分欣赏茶汤的美妙滋味。
讲解过后,按之前的分组进行比赛,看看哪组做完整个泡茶流程的时间最短,过程最完整。然后进行表扬。课后小结
茶艺队本着“传播茶文化,在中学生群体中传承这一传统,并加以创新”为宗旨。
第一章 总则
本协会将严格遵守校园规章制度以及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
1、宗旨:传播茶文化,在中学生群体中传承这一传统,并加以创新。
2、活动内容:茶艺队以学习茶艺技能为主,负责各大型活动的表演项目。茶艺表演是在茶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展示,科学的、生活化的﹑艺术的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熏陶。通过品茶会,讲茶会,学茶会等相关茶文化活动,让全校师生,从零到全的去认识茶,知道茶,懂得茶,从而达到茶香校园的氛围。
3、协会名称:茶艺队(简称:茶艺队)
4、协会会训:和静高雅,勤勉修身。
5、协会目的:传播传统茶文化。
6、协会口号:以茶会友,我有茶你有故事,我在这里等你。
7、协会主要负责人有若干对茶叶以及茶艺表演较为熟悉,会定期向会员讲解茶文化,像茶叶的栽培,采茶以及制茶技术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及品茶的要点,和茶艺表演等。
8、本协会由茶爱好者自愿结成,非营利性的全校性的兴趣爱好协会组织。
9、本协会在学校允许范围内展开活动,接受社团联会的约束,接受指导老师的专业指导和管理。
第二章 会员
(一)会员义务
1、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会议,维护本会权益。
2、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活动,并为新入会员积极进行茶艺知识,技能方面的指导以及宣传。
3、接受本会的分配任务。
4、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比赛以及宣传活动。
5、宣传茶文化,发展协会会员。
6、会员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二)机构组织及职责
1、会长:负责协会主要事务决策,各个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传达学校的任务,管理协会相关事宜及审核工作并提交审议,以及对外事务交涉为本协会与其他组织联系时的全权代表。
2、副会长:协助会长的工作以及常务工作的具体落实,并经常与会员进行沟通;与学校各部门时刻保持联系,扩大协会知名度。总体协调协会各部的工作,会长缺席时暂时行使会长职权。
3、秘书处:秘书处是本协会的综合管理机构,行使以下职权:(1)负责本协会的档案管理;(2)负责本协会日常事务管理;(3)协助其他部门,搞好协会活动,监督协会活动的落实情况;(4)会员纳新与管理;(5)定期或不定期向社团联合会汇报工作和状况;(6)定期召开例会,并负责做好会议的前期准备、记录等工作;定期对协会的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
4、外联部:负责协会和各个社团、学生会以及其他各个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1)宣传茶文化,使活动顺利开展,并且扩大在校内的影响,树立良好的形象。
(2)负责协会和其他各个社团、学生会以及其他各个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5、办公室:执行各项活动中的具体工作协助其他部门搞好活动,监督协会活动的落实情况。管理发展本协会的人力资源,组织和协调纳新工作,熟悉掌握协会组织的基本情况,负责组织展开协会的所有活动,并需认真做好每次活动的前期准备、跟踪以及总结等工作,为本协会的活动提出建议与改进的方法。
6、宣传部:做好协会宣传工作,并且扩大在校内的影响,树立良好形象,并对所有展开的活动进行前期宣传、后期宣传,及时跟踪报道,以及活动会场的布置等。
7、活动部:活动部是本协会的特色,行使以下职责:
(1)以学习茶艺技能为主,负责协会周年庆和社团纳新等,各个大型活动的表演项目。茶艺表演是在茶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通过各种茶叶技艺的形象展示,对科学的、生活的、艺术的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里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2)对感兴趣的会员进行茶艺培训。(3)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邀请有茶艺方面知识的老师传授我们相关的技能。第三章附则
1、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属于 茶艺队。
2、对本章程的修改,必须经协会大会讨论通过。
3、本章程自经上级组织批准成立之日生效。
4、本协会遵守校园规章制度,以学生社团联合章程为活动准则,本章程所有条款服从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
备注:本协会将充分考虑每次活动的安全性,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于活动中因个人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事故和伤害,均由当事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