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逻辑论文(推荐8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思维逻辑和实践逻辑
作者/吴锋 殷翠云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之后,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年龄和心理状态,以一定知识体系为依托,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形成一定的对生活中出现的是非、对错等作出合理价值判断等能力的课程。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步推进,高中政治教师努力讲授课程、训练学生、提高课堂效果,取得了很多成绩,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但是我们有没有完全理解和实现本课程的要求?有没有充分使用好教材?有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总结的。客观地说,在我们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说明我们的教学与课程要求之间还有距离。这些距离是什么?我们如何去渐渐地缩小这种距离?
一、问题:我们的距离是什么?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要求不必多说,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一直是我们理解教材、讲授知识、训练学生、提高能力的指南。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实现思想政治课的目标的距离是什么?
首先是与课本的距离。
在教学工作中,教材是最为基本的、可靠的根基,对教材的熟悉是教学最为基本的要求,因为熟悉是理解的前提。对教材的熟悉应该是大家都做到的,那么我们与教材的距离是什么?脱离教材讲知识、脱离教材练能力、脱离教材培养价值观是现实教学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脱离对教材的认识,一直带领学生游离在教材之外讲知识体系、训练应试能力,题海战术也使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去看教材、也没有很多时间去温习教材,只是在机械地做题。
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专家们经过多年研究,运用教育学的新理念,发挥集体智慧的成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并不会认真去研究教材和讲授教材,因为一些教师发现新教材与传统的老教材相比,理论性阐述少了,概念的要求降低了,于是就认为新教材简单了。为适合应试的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囫囵吞枣地快速讲完课程,接着就用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可以想见,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接受的知识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应对社会现实的问题也就必然缺少整体的思维。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五个方面:(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五个方面中实际上明显区别或者不同于传统政治课理念的主要表现是(3)和(4)两个方面。
所谓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就是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从上述两个方面的理念来看,实际上这两个方面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真实目的,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就要认真体会和贯彻好这两个方面。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立足生活实际并不是要脱离教材学知识,教材的知识始终是学生学会各种能力的基础,是分析社会的知识基础和思想来源。(政治教学论文 )离开了教材的知识讲解生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就没有根基;反过来离开了生活实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就失去了来源。
高中思想政治课所呈现的“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和“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两点是新教材最根本的特色,所以教材的名称都是“某某生活”或“生活与某某”。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课程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思维逻辑,体会到生活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具有明确的逻辑在先性。因为生活与知识是一体的。教材的知识来自生活,学生通过学习课本知识去理解生活。这就是在生活中求知和在求知中生活,或者说是知识来自于生活,而又用之于生活。
其次是与学生的距离。
近代以来的教育方式主要就是大班化教学,均衡化授课。课堂教学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学习的均衡化和结果的对均衡化打破。
所谓均衡化就是用平均的方式授课,用平均的程度对待所有学生。而所谓均衡化的打破是指在均衡化教学之后的教学考核中,出现的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和学生学习的分化。教师授课大多是以自己的方式对待学生。教师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自己在理解基础上的备课、自己想象的能力训练等等准备好,然后讲授给学生,灌输自己的学习理念。这不是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之后的备课和讲授,必然与学生的接受和学习有差异。现实的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的理解和认识具有现实和逻辑的在先性,学生是在教的基础上接受和理解。所以对于教学来说,教师是主体,教师的理解水平就是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
学生的情况是在教完之后的检查或者考核中呈现出来的。通过考核,我们发现学生对所学、所教的知识在理解和运用上开始出现了差异,也就是学生开始分化。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均衡化教学的结果反而是非均衡化的,也就是均衡化的打破。学生之间的差距虽然是学生的学习造成的,但是同样的讲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差异?一些在另一些课程的学习上很好的学生,为什么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上就不能做到很好或者较好?像这样的问题,很值得我们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政治教师思考。我们认为,这是由老师与学生的距离造成的。因为不了解学生,因为对学生学习方式、方法、意志倾向、兴趣趋向等的不熟悉,因为没有让学生了解到本课程所在学科的情况,所以学生的学习出现了动力的不足、理解的不同,从而在结果上出现分成,并打破现实教学的均衡。
当然,按照社会分层理论来看,在任何群集中由于不同的社会成员在占有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上的不同,在其结果上都会发生分层的。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的均衡化教学总会被学生打破,这是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需要思考的是:打破均衡的学生的能力来自哪里?当然是我们教育的结果,实际上又不是我们教育的结果。学生自身的素养在其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是其非常重要的方面。
再次是与自己的距离。
如果说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中出了一些问题,这其中确实有客观的因素。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大多数老师所能接受的。但是客观原因不是唯一的。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外因规律的理论,我们不应该回避对我们自身的剖析。我们发现,这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教师与自己的距离,也就是职业自我和心灵自我的距离。
何谓职业自我?就是在职业实践中源于职业理想、职业尊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表现出的自我状况,比如对职业的忠诚、对职业规范的遵守、对职业目标的追求等等。其中职业理想是最为重要的!只要对职业的实现达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就会对职业的追求有某种设想。这种职业目标的确定,就是一种职业理想。从教师的职业来看,既然自己对这个职业并不排斥,既然还想把这份工作做好,那么谁不想成为一个好的老师,或者说至少在职业圈当中被大家都认可的教师。这应该也是一种职业理想的表现形式。
这种追求实际上就是心灵自我的表现。心灵自我在现实中并没有明确的表现,但是心灵是职业实现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没有心灵的追求就没有职业的理想、上进、以及所有由职业带来的进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心灵中想要的东西实际上在实践中并不会都能实现。所以心灵自我与职业自我之间的差距是始终存在的。因为职业自我只是在职业实现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别人的超越;而心灵自我则是要最终实现自己对自己的超越。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教师在职业的实现过程中是将自己融入到课程之中、融人到教学的过程中的。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切实的领悟或者都能切实的实现的。我们并不怀疑大家的理解力,但关键是践行。另外,很多地方都有集体备课的过程,所以对课程目的的理解、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对教学技巧的使用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在自身的努力之下、在一些教学研究人员的引导之下,所有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人员都会表现为同一个职业的自我身份。但是所有人的心灵自我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效果的检查中,均衡化教育就必然出现差异。这实际上就是职业自我与心灵自我之间的差异。
二、对策:如何缩小这个距离
要缩小上述的距离,就要考查这个距离到底有多远?从思想政治课考核的目标和要求上来看,就能找到缩小上述距离的途径。思想政治课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4)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对照上述要求,比照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这个距离是明确的。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要能做到上述四点还是比较难的。但是我们以为要能缩小上述距离还是有可能的,这就要处理好下述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处理好大生活和小生活的关系。
生活是人类一切理性思维之源,也始终是我们思想政治课的来源。生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充斥着各种繁复的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的生活中并没有理性而清晰的对生活的不同方面的区分,比如单纯的经济生活、单纯的政治生活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生活”;但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为了便于课堂讲解,我们可以透过生活现象发现生活的不同方面,这些不同的、单个的方面就是我们所说的“小生活”,这些“小生活”就形成了我们课程的不同领域的知识。
所以我们首先要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能也不可以将这样完整的社会生活一并交给学生。而是需要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一个区分,这个区分就有了生活的不同侧面,也就是有了所谓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等等的内容。我们在对生活进行理解的时候,就要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完整的社会生活,并在学习知识与增长能力的时候,清晰地的把握生活的某些片面,做到区分生活或者大的生活与我们知识所理性区分出的小生活。
其次,要让学生知道知识和生活是不可区分的,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需要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得到检验。也就是说实践出真知。这是关于知识的观念,也应该是关于生活认识的观念。所有的这些观念就形成了体系化的.理论。让学生在对生活的理解中获得知识,在体系化的知识中理解生活。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课程体系是来自于生活本身的,但是它又是从“大生活”中分离出来的“小生活”,让学生立足“大生活”理解“小生活”。
再次要让学生区分现实的生活和知识领域的生活。现实的生活是完整的、包罗万象的,而知识领域里的生活则仅仅是生活的一个部分。现实中的生活与其他相关的内容是无法割舍的,但是知识领域里的生活却是社会生活的理想状态,是从真实的生活中割舍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走进生活,又能走出生活。让他们走进生活去理解知识,同时又能走出生活去把握理论。
第二,处理好大体系和小体系的关系。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个系统,这是自然界自身形成的,也是在现代科技发达之后人们在理论上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把握。系统本身会内含许多的不同层次的系统,而体系是系统内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建构并形成的。
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从知识的体系上看就是一个系统: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这是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我们在应对社会之前就要把握这样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是一个“大体系”。同时,我们分析每个知识模块就会发现,每个模块也是一个体系,这就是说一本书又是一个体系,实际上一本书或一个模块的一个单元也是一个体系,一个章节也是一个体系,所有这些就是我们说的“小体系”。既然如此,在处理课程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大体系”与“小体系”的关系。
首先,思想政治课的四个模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对应完整的生活本身的。中学生学习的完成就是对这个体系的完整把握,最终以这样的一个知识体系去理解生活、分析生活、应对生活中问题。全国高考政治学科试题(江苏卷)的最后一题充分地运用了这样一个大体系的理念,给学生提供一个生活的完整场景,需要学生运用中学所学的四个模块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打混合拳的方式,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其次,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小的体系,因为它们都是一个自恰的封闭体系。不管是从一个模块的知识来看,还是从一个模块内的一个单元的知识来看,它们的知识系统都是自恰的、完整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把这些自恰的知识系统讲解清楚,并被学生所把握,那么学生对于这个知识领域的理解就是完整。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对于一个模块来说,它其中的四个单元又合并为一个小的模块体系。因为这是一个学科的知识的体系,是思想政治课总的“大体系”下的一个学科的完整的“小体系”。这是缩小与课本距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老师不能做到对知识体系的完整的系统的把握就不可能做一个好老师。
第三,处理好大设计与小设计的关系。
课程设计是教学实践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只是对课程知识讲解的准备,实际上也是对知识体系的展现的设计。备课的过程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的实际过程。所谓的课程设计就是对课程知识呈现的估计,是对课程知识的地位、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展现过程、知识的补充材料的安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最终的能力训练等等的预设和谋划等等。一般来说,课堂设计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效果的测验设计等等。
课堂设计要有开放性特征。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念中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就是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可见,开放性特征表现在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灌输式的。这种方式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注重学生知识接受的量的多少和深度,讲得多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这种教学理念,就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所批评的:“在岸上做动作教儿童游泳”的空洞教学理论。所以在现行课程的能力训练的安排中,以开放性教学为主导理念,在每个单元的结束时让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按照课标的要求,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通过做“研究”的方式和方法来学习,以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能力和技巧。当然这种学习方式需要老师与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因而这又是一种教学方式。这种学习和教学方式的核心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与方法,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更注重“实践活动”和学科的“综合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性学习和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在实现由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方式转变为师生合作探究的转换。这种教学方式当然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
其次,课程的设计主要不是知识安排的设计,而是知识呈现和知识演进的设计,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发现知识的演进过程,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去梳理知识体系,并从而掌握切实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知识的演进过程实际上是问题意识演进的过程,没有问题的社会发展是不可以想象的。历史任何一个跨越式的进步都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美国教育家肯尼思・H・胡佛曾从现代教学观的角度指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说,我们课程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地使用问题的设计,在任何时候也都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并激励学生去解决问题。
如此看来,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仔细考虑问题的出场方式、周密谋划各种可能出现的疑义等等都是必要的。所有这些对于课程设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样的教育教学能够为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的问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当然,这里还需要的是方法论的支持,那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小组讨论式教学等等,最核心的还是探究的使用。
最后是课程教学效果测验的设计。教学效果测试的设计直白一点说,就是编制一份高质量的试卷。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一份有创意的试卷不只是考出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能力,而且也是对教师测试能力的考量。一份高质量的测试必然是一个高水平老师精心雕琢的作品。
我们以为,真正高质量的测试设计不完全是考量学生知识识记和把握的程度,而主要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测试中的体现。在这里,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是,思想政治课的本真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以为是判断!应该是学生的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生活现实的判断能力!中学生并没有多少能力去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但是思想政治课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能够判断对错、真假、美丑等等,那么等到他(她)长大后有能力的时候就必然能够伸张公平正义、弘扬道德正气、做到扬善去恶,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现实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测试不必要对学生提太高的要求、不必要学生非得有什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正确的判断足矣!
总之,高中思想品德课的思维逻辑和实践逻辑是统一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关心生活具有第一性的意义,发现问题具有现实性的价值,判断是非则是根本性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历史逻辑,中国模式,政治图谱
0 引言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震响, 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的趋势在不断深入民心。就全球范围而言, 中国人从没有如今天一样, 意识到中国巨大的政治、军事格局即将带来的广泛的政治与文化影响。著名的经济学家盛洪先生说得妙:“中国的事情注定要有天下意义”。而这“天下意义”的最重要方面之一便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逻辑对世界政治、文化的交流与贡献。让我们缓步铺开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治思想无论在政权制度上还是党政制度上、无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是城乡社区……一直葆有独韵。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一个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系, 一个有别于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指向政治, 一个完全中国化了的制度设计与安排, 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选择……它的思想发展路径似乎更为特殊, 更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而要想全面地了解它, 就必须做一个系统的、立体的、根本的透视, 才能窥其形, 解其质。正是在此意义之上, 笔者以“历史逻辑来解释政治”, 考察了其形成演进的轨迹, 阐述了它的现实特征, 并探寻这一政治发展道路的独属于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梳理
据前文所述, 历史之余政治, 如江河之余水。因此, 从历史进路的思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行考释, 便可对这一路上政治自身的阶段性演变轨迹及党和国家几代领导集体深沉思考下的逻辑思想进行双观。
1.1 毛泽东对新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 关于新中国的政治体制架构就一直萦绕在毛泽东的脑海中。1948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毛泽东说:“我们采用民主集中制, 而不采用资产阶级议会制……我们开人民代表大会……。”新中国成立后, 无任何经验的中国政治体制对苏联模式采取了大抄大搬的政策, 毛泽东敏锐地觉察到苏联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国情, 于是在党内首先提出了“以苏为鉴”, 号召“我们不要迷信, 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好的”。1956年年初, 以斯大林为导火线的政治事件浮出水面后, 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存在问题也相继暴露, 毛泽东开始了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想。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前后, 毛泽东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有过独到的慎思。但可惜的是, 他未能更坚定、更深刻、更坦白地坚持住。反“右”运动开始后, 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落入到挫折的境地。
1.2 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艰难的市局点开了一道光。邓小平大刀阔斧拨乱反正, 1982年9月,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 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他用前所未有的慎重态度肯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并对认识中国政治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充分预设, 而面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种种不确定性, 他则着力倡导一份渐进改革的蓝图。
江泽民作为邓小平体制改革路径的坚守者, 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给予了六项原则的阐述, 在他的努力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轮廓基本形成。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完善和发展
世纪之交, 改革开放在峥嵘岁月里稳步前进。胡锦涛同志接过改革的大旗继续解放思想, 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改革、稳定、有序的状态下,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党内民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更意味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之坚定、对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规律的认识之全面。
1.4 中国新时期政治生态的主旋律与大载体
诸如江海的伟大成就道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中国政治生态的演绎与发展都需围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前提之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开启了构建政治生态思想建设的征程。这次征程的最大特点, 在于如何从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中突围……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 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具体发展过程中, 习近平总书记还着重强调法治要素与发展要素, 提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体一位大发展;2015年6月谆谆告诫领导干部:“要做政治的明白人……要立场坚定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三大自信”。
由此可见, 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系统中的发展要素, 主要含义为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廉洁发展、稳健可持续发展和法制化发展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政治图谱及特点探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得来不易, 是经由历史洗礼、汗水浸泡、群众检验、险阻考验的一条正确之路与真理之路。更是世界上其他政治发展模式所不能复刻的图谱, 既有内涵又有外延。其所涉及的范围和作用机理如下:
2.1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模式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图谱
中国, 这个经两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冲刷的国度, 抛开极特殊的情况不谈, 其政治形态一直未能脱离专制政体的囿阖与支配。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在邓小平时期就已被指出:“解放以后, 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 也很不受重视。以上所述不难看出, 群众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观方面的不足, 给了中国政治发展实践以很大的制约, 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下, 习近平新一代领导集体才告诫全党要敬畏权力, 要慎重看待手中的权力, 要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 廉洁用权、依法用权。他站在家国大政的高度深情提出“三严三实”重要指示, 力争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来演绎风清气正的中国政治图谱。
2.2 中国梦动力机制模式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图谱
某种程度上, 当我们要谈及政治发展, 就势必会涉及一个关键性内容: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如果用定义本身来分析政治发展, “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一场关乎‘状态’、‘格局’、‘趋势’的拉锯与互动过程”无疑是十分准确的。从目前的大形势着手, 无论改革发生时还是进行时, 传统的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对比并无实质性的改变, “强国家、弱社会”的权利格局也始终未能触动。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最初的政治体制改革图谱只能由“政府”来主导与书写。在这张图谱中, 政府拥有着极大的“自主性”, 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决策是否改革和实施如何改革。所以, 图谱的终端自然要依赖于政府的理性与权威。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影响力的加大与社会力量的消长变化, 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也越来越清晰, 人民根本利益上的思想凝聚开始取代单纯的政府挂帅, 中国政治生态系统的内驱力已经转向了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 中国梦就好比一个同心结, 将中国人民最强劲的韧劲都牢牢聚集在一起, 使之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挥洒奋斗的汗水,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图谱。
参考文献
[1]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
[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6/c_118723453_3.htm.
[3]中国中央文献研究室.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3-12-03.
所以逻辑就很清楚了,自上而下,先是拿武器的人,然后才是武器本身。枪口对着哪,哪里就是风险,哪里就是“政治”要过问的地方。不过也要细细体会其真正的含义,有的是提醒,有的是压制,有的就是要消灭。当然,枪也能作为正义的力量,扶植起一方势力。地产行业是最典型的,过去十年,“放松价格管制+吸引货币流入”的两发货币导弹扶植起了这一经济支柱,促成了连续繁荣。而现在,限贷、限购、营业税、物业税等等发发子弹打响,当局的意思很明显,你不能死,但也不能活的更好了。这就意味着,地产行业在趋势上,价格重新管制,货币吸引力下降,跑输M2基本确定无疑。
一个需要不断强调的是,除非我们的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否则“讲政治”一定是我们要遵循的长周期历史逻辑。而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嵌套上货币的逻辑,才是有本之木。我之所以格外重视货币逻辑,一定要它与长周期的历史逻辑嵌套,就是因为“政治”是拿武器的人,货币是“政治”最善使用的武器,熟练的才是最常用的。而这熟练武器,也是在过去十多年磨练出来的(典型标志是中国人民银行确认中央银行的地位,似乎是94年?),替代成本太高。所以在中期来看,货币逻辑的可用性依然很强。
这“讲政治”+货币逻辑的嵌套,应该是中国所特有的。简单做个比较吧,大家如果读过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的书《峭壁边缘》,就会理解为什么美国不会有“讲政治”的逻辑,他们的武器库被议会把手的死死的,想领发子弹也要开会、辩论、投票。只有美联储受限制较小,所以现在只有它孤军奋战,貌似要拯救美国经济。如果大家读过吴晓波的《吴敬琏传》,就会了解为啥是“讲政治”,为啥会有这样的威力。而货币这个武器,也是历史造就的。
应用的角度看,我们做投资的,应该首先试图了解政府的目标,然后分辨清政策的方向(扶植或打击哪里),这代表着政府的态度。理解“政治”的意愿则有助于我们猜测货币的流向(哪里会有财政资金流入?哪里会有政策吸引资金流入?),得到跑赢M2的机会。
——读《小逻辑》有感
内容摘要:逻辑学是哲学的基石,黑格尔的逻辑世界由三部分组成: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但是这套逻辑体系并不是最完美的,他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及不足。关键字:存在本质概念反思
在拿到这本书后,看到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可能是世界上最深奥但也是我们最需要读的书”。起初有些不以为然,这本书有这么好吗?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的好奇,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能得到编译者如此高的评价?于是我翻开了它,在这些较为晦涩难懂的字眼里开始了我的哲学旅程。
在我的眼里,逻辑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字眼,记得高中时我的老师曾说过,“逻辑”源于希腊词“logos”,最早出现于赫拉克利特的著作中。指的是世界的普遍规律性,是“支配一切的原则”。而黑格尔的逻辑世界与我的认知相比又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是更全面,更严密,更令人信服。
在这本书的开始,黑格尔首先谈到了哲学的性质。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现实事物的思维者的考察,人之所以为人,全凭思维在起作用,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对于我而言。映像最为深刻的当属哲学是个圆圈的理论,这个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点不谋而合。紧接着,黑格尔为我们解释了一些他眼中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如精神、思维、理念以及思想与客观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之后,这位伟大的哲人开始向我们描述属于他的逻辑世界。
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存在的概念是直接的、抽象的,他认为包括质、量、度三个环节。质是指事物直接存在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的外在规定性。质与量的统一便是度,度是有质的量。本质的概念是间接的矛盾的,包括本质自身、现象和现实三个环节。概念表现为成双成对、相互联系的反思关系,对立双方互相排斥、相互转化,表现为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包括主观性、客观性、理念三个环节,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这就是黑格尔思考世界的逻辑体系大厦。
如何认识事物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与黑格尔的是基本一致的。什么叫本质?
本质,是存在背后的。是靠反思才能得到的。是事物的过去或曾经萌芽状态。同时也是事物内部所涵有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追问本质,如现象,物,社会,精神等。亦即追问其起源或内涵。那么怎么去认识本质,或本质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与别于存在,存在背后的,就是本质。但是存在背后的就跟存在就彻底决裂
了吗?显然还不是,所以本质就是在存在内,又与存在同一的。但是这样说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么?不能,因为我们要了解现象,现实,还有物,是怎么来的。物的来源,我认为是反思,看得见摸得着是物,可是物的背后靠思维来确定。就是实存的根据。我们触摸大理石,我们能够感到硬度和体积,那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物。形式本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圆或方,都不影响质料,但是反过来形式可能摆脱质料么?不可能。对吧。所以形式包含质料,所以它要更高级。形式不是抽象的那形式,那种形式是几何。但物理学的形式就丰富化多元化了。由此形式扬弃自己,并形成另外的形式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形式范围。而且一个物的持存的实在性,即说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范畴,就必须依赖这个形式所及的范畴,那么我有理由给他新的独立的界说——现象。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感知世界里,我们发现,其自身无论怎么变化,都是现象的变化。因为他本身就不是纯形式,而是包含质料的形式界。本质作为反思,存在作为直观,是直观还是反思,是直接接受还是先怀疑一下等等,都是主观取舍的问题。
但在文中也有许多令人费解的东西,比如说黑格尔的这个观点:“凡是合乎理性之物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之物都是合乎理性的”。理性代表着秩序、法则、公理和规范,但是现实之物却存在着许多不合乎公理,不遵守法则之物,如何将其看成理性的产物?对于现下的各种社会现象,如几天前的小悦悦事件中所看到的世态炎凉,这是社会的现实没错,但如果这也是合理的,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继续呆下去的意义?再比如说之前一直比较火的网络流行语“我爸叫李刚”,他生生的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腐败无处不在!这样的现象如果也是合理的,那叫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情何以堪?
除此之外,上帝是黑格尔哲学中一直不变的一个存在,这体现了黑格尔坚定的宗教信仰,但与此同时也令我比较困惑。对于一个没有宗教教信仰的人来,这些有关上帝的观点都比较没有说服力。许多人都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这种观点真的有失偏颇,没有宗教信仰并不代表着没有信仰,一种理念就是一种信仰。
要提倡大逻辑观反对狭隘的小逻辑观--评王路先生的《逻辑的观念》
本文是对王路《逻辑的观念》一书基本观点(逻辑的`对象仅仅是必然性推理,逻辑的内在机制是必然地得出)及其论证手法的批评:该书的基本观点完全不符合古今中外逻辑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事实,其论证手法是“偷换和歪曲”.用该观点去指导我国的逻辑科学研究,必将使我国的逻辑科学陷于停滞状态.
作 者:马佩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政治系,河南,开封,475001刊 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41(1)分类号:B81关键词:逻辑观 亚里士多德逻辑 演绎推理 归纳逻辑 辩证逻辑
每一组题后都有一个或若干个结论,你得假设这些题的说法是对的。如果你认为根据这些说法所得出的结论是真实和符合逻辑的,就在打钩。例如,
例一:A,我比约翰高,约翰比乔高。所以,
1.我比乔高。 (是)
例二:B.我兄弟是棒球队的队员。棒球队有棒球投手,所以,
1.我兄弟是棒球投手。 (否)
例三:C.如果今夜星光灿烂,明天将很暖和。今夜果真星光灿烂,所以,
1.明天天气不会暖和。 (否)
2.明晚将会星光灿烂。 (否)
一、在政治教学中运用逻辑思维的价值
1.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政治课中许多基本原理与概念联系紧密,但容易混淆,而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种原理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基本原理的探究打下基础,为政治课知识的学习提供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效率。例如,“生活与哲学”中“发展”与“变化”这两个概念,学生初学时经常会搞混,抓不住两个概念之间的根本区别,笔者就运用概念间的关系对二者进行分析。首先让学生明确两个概念的内涵:“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变化”既可以是事物的前进,也可以是事物的倒退。其次,在概念的外延上,“变化”的概念更大,只有前进的、上升的变化,才是发展。经过这样的区分,学生对这两个概念就比较清楚了。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阐释政治课中的理论,并理顺知识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正确吸收,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2. 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渗透逻辑思维,透过现象深入到本质,能使他们对问题的分析更加全面和辩证,从而更理性地看待生活现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人类科学思维的产物,蕴含着人类的逻辑思维方法,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把它们挖掘出来,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笔者最近组织学生对香港“占中”现象进行讨论,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该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使他们能辩证地看待“占中”的现状,深入探讨“占中”的原因,全面分析“占中”现象的发展过程和趋势。通过讨论,学生对理论和现实思考的深刻性和全面性都有所提高,思维能力也有所发展。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础。可以看出,高中生正确的“三观”必须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经历“探究”和“实践”逐步树立和形成。而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是很复杂的,学生只有进行合理的判断、取舍、融合、创新,用辩证的逻辑思维去看待复杂的社会现象,才能科学地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才能全面辩证地看待自身和社会问题,合理地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指导自己的实践与生活。
二、在政治教学中运用逻辑思维的策略
1. 运用逻辑性语言进行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逻辑感染力
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载体,是教师传递知识的媒介。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教学语言的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这说明教师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一个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的政治教师很难培养出具有逻辑思维的学生。因此,作为政治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的习惯,自身就必须具备用逻辑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才能充分运用逻辑的智慧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对学生逻辑思维习惯的形成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语言进行逻辑性的整理,使教学语言前后一致、有理有据、过渡自然、承上启下,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这样才能层层深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语言的描绘性和感染性特征,充分展现逻辑思维的空间。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学生思维的点拨者,教师的每个观点和理念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主观意识。因此,我们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和逻辑要求,驾驭好课堂语言,通过蕴含逻辑思维的语言描绘,化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风趣,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环节紧扣教材、层层推进。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具备的逻辑思维知识和运用逻辑思维教学的能力,通过严密的逻辑语言,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完成课堂内容的探究与思考,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语言的沐浴和熏陶中,体会到逻辑思维智慧的感染力,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 把知识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融合,使政治教学回归生活本真
政治课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其自身的知识逻辑。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整理、了解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既要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了解该教材在整个教学阶段中的地位以及教材的教学重点;又要从微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分,以便于课堂内容的整合、教辅资料的筛选、教学环节设计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如,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有四个必修模块,分别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四个方面,教师要明确这四者的关系,同时要对每一本教材内部结构进行逻辑上的把握。要把握好单元与单元、课与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还要细分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连续性的逻辑教学思路。这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能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逻辑建构。
生活本身有其发生、发展、延续的逻辑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挖掘生活本身的逻辑线索作为政治课堂教学的素材。体现生活逻辑的课堂应该以生活现象为逻辑分析的起点,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对生活场景进行判断和推理,从已知领域探究未知领域;引导学生认知、参与生活,获得体验和感悟,以提升生活品质和生活能力;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去实践,使政治课的教学过程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为未来生活服务的目标。
要把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融合起来,就要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生活情境,把现实生活作为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起点。通过展现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题材,使课堂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探究的兴趣;通过呈现分析推导过程,使知识的教学融汇于生活素材的认知、理解和探究之中,产生感性体验,进行理性思考,构建知识的逻辑体系。要适时进行相关知识的逻辑拓展,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养成用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体现生活逻辑的课堂教学,在生活体验中获得政治课中的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逻辑的认同感,引导他们在对生活的探究中完成对政治知识逻辑的理解,既达到政治课知识的学习目标,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了解社会、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优化课堂教学步骤,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用好教学导入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的成功与否对学生兴趣的吸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把课上得兴趣盎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导入”环节至关重要。通俗易懂、符合学生逻辑实际的导入,不仅使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明确课堂要达成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能达到启发学生心智的效果。导入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运用知识逻辑导入,对上一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导出下一课;从前面已经学过的某一知识点导出本节课的内容。如,要导入“价格变动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标题导入,既直截了当,又可以形成知识体系,逻辑思路清晰。也可以遵循生活逻辑导入,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生活现象,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对生活的体验感悟中得到启迪。
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以逻辑思维指导情境探究活动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手段。其一,要整理探究内容的逻辑关系,选取与之吻合的教学素材,设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逻辑思维活动,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话题。其二,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视情况考虑设置反思探究环节,既可以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情景反思,也可以是与知识逻辑相吻合的阶段性回顾。其三,要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逻辑思维,设置内容换位、人物角色换位、场景换位等相关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逻辑思维进行多角度联系和延伸。如,在学习“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提前布置任务,由学生分别出任县长和公民的角色。“县长”发表施政演说,谈谈如何造福人民,“公民”谈谈对政府的期待,如何监督政府等。通过角色的换位,学生体会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感悟到自己的责任,并感受到自身与社会发展是融为一体的,促进知识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
环节过渡衔接紧密。环节过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力求自然。过渡是指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外一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它像是串起一颗颗珍珠的绳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清晰的逻辑思维过渡能使政治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脉络贯通,使教学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教师要认真细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调控课堂节奏,既可以通过对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导入下一个环节,如在学习“征税和纳税”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从“税收概念”的分析导入“税收的特征”的学习,自然过渡;也可以对此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导入新的内容,使他们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还可以设计一个情景或者试题对上一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导出下一部分要探究的内容,以承上启下。
重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政治课堂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一段精妙的闪耀着逻辑思维智慧的小结是一堂课完美的结局,既可使本课教学内容得到总结和升华,突出重点,强调难点,发现不足;又能承前启后,设置悬念,导入下文,使教学余味无穷;还可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由于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既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也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就要求课堂小结多样化。既可以是进行尊重政治课知识逻辑的总结,如本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知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也可以是学科知识逻辑服务生活逻辑的归纳,如“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相关”等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
權力或者暴政的压迫,虽然人人痛恨,但其本身是有毒害性的。反抗暴政的人,不知不觉会有暴政的人格,反抗权力压迫者,也没准会喜欢以同样的方式压迫另外的人
进化论告诉我们,生物进化的道理是优胜劣汰,但在政坛上,人们通常认为的优秀人才却往往难免被淘汰。尤其是从威权时代奋争起家的政党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时候,越是强调道德至上,最终这个党的领袖人物,偏偏最没道德。
陈水扁终于被关押了,这让所有知道他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戏剧性的是,特检组提请声押之后,到了法院的陈水扁,居然声称遭到了法警的殴打。幸亏连夜到台大医院检查,发现没有什么伤,只是戴手铐的手,肌肉有一点非常轻微的拉伤,这对于每个戴手铐的人来说,都是免不了的。试想,在台湾蓝绿斗争如此激烈、绿营动辄把扁案视为政治迫害的气氛下,特侦组办案小心翼翼,就算台湾的法警都是法盲,完全不守法,临到声押的关头,有谁会节外生枝,敢于殴打一个世界都在关注的“前总统”?更何况,整个过程,民众和媒体全程监控,绿营民代到场,众目睽睽,就是有心为之,也没有机会呀。说实在的,陈水扁此举,最容易让人联想的是,街头混混自己用砖拍破脑袋,然后诬告人家打了自己的行为。
这个陈水扁,已经创造了许多个世界第一。在女婿以权势谋私被揭发,一审被判有罪,自己也深陷国务机要费案的时候,在百万人上街要求他下台的时候,居然能硬挺,就是不下台,不认错,在世界民主政体中,找不出这样的人。不认错的人是有的,比如尼克松,在回忆录里就给自己窃听的行为找借口,但自请下台是必须的。更荒唐离谱的是,在陈水扁家族海外洗钱已经被证实,诸多贪污弊案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陈水扁居然有脸大刺刺地全台跑透透,到处宣称他如何遭到国民党的政治迫害,将自己打扮成为了“台独”而牺牲的悲情英雄,甚至已经被瑞士银行扣押的7亿台币,也被说成是“台独”的“建国”基金。这样脸皮超厚的人,漫说民主政体里找不到,就是威权政体里也很难找。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贪腐的官员不少,但据我所知,还真找不出这样一个。
事实上,陈水扁不是民主政治中的政治人物,也不是威权体制下的政客,甚至,连过去的黑道人物都比不上。一个帮会人士,也许会做很多不法的事,但做了之后,人家至少会认账,所以,现在的陈水扁,其人格水准,充其量,只是一个街头的混混。
这样一个混混,怎么会变成民进党的领袖,而且是这个党历史上,声名最显赫、影响也最大的领袖?时至今日,陈水扁的贪腐已经尽人皆知,但民进党依然无法与他有效切割,足见此人对于民进党影响之深,是旁人无法想象的。
应该说,自党外时代开始,民进党人绝非一个不讲道德的群体。事实上,在威权压制下奋斗的人,即便是迫于形势,也得格外注意自己的道德形象,非如此不能反抗压迫,凸显自己的诉求。民进党的几代领导人物群中,也不乏人格和道德都相当出色者。但是,吊诡的是,权力或者暴政的压迫,虽然人人痛恨,但其本身是有毒害性的。反抗暴政的人,不知不觉会有暴政的人格,反抗权力压迫者,也没准会喜欢以同样的方式压迫另外的人。对付压迫的时候,犀利,激烈,不宽容,对待别的人,甚至是跟他们同样是受压迫的人,也同样不宽容,犀利,尖刻。道德成了批判甚至清算同辈的武器,而自己则高踞道德制高点上。
鉴于同样的理由,凡是被压迫的群体,在反抗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就会认同那些特别能战斗之辈,只要这些人的战斗能给他们出气,能获得成效,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同辈的拥戴。战斗的热情,战斗的气氛,将这些人可能有的人格缺陷,统统遮蔽。群体中的多数人,实际上被自己的悲情和激情弄瞎了眼睛。即使有个别明白人,也会认为斗争的大局需要,且暂利用,因而放松了警惕,待到这些人羽翼已成,势力壮大,党的大局,就变得更大,明白人就是再明白,也只好三缄其口,明白也不能说了。
反过来,那些讲求操守之辈,一方面由于自己的清高,一方面由于自己的“斗争不彻底性”,往往会被逐渐淘汰,退出党的舞台。民进党从林义雄、许信良、施明德到陈水扁的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好人”退出,党却变得更加有战斗性,因此,也就更有成效。
当然,这个结果,也部分地毒害了这个党,使之长久地陷在悲情和斗争性中难以自拔。即便在执政时期,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也是家常便饭,执政时期的选举造势,也一样凄凄惨惨,悲情无限。失去政权,不在如何夺回选民上打主意,而是重回街头,诉诸暴力,好像台湾根本就没有民主化一样。正因为如此,陈水扁怎样也无法被切割,因为,在部分民进党人眼里,比较起来,现在的领袖,斗争性要差了很多。
【政治逻辑论文】推荐阅读:
趣味逻辑论文10-22
探究心理逻辑论文10-31
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论文11-04
继承权公证中的逻辑证明/冯兴吾法律论文网09-17
逻辑狗教案06-25
逻辑思维总结10-20
算命人的逻辑05-26
逻辑学简答题06-27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答案09-07
第15讲 逻辑问题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