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精选8篇)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篇1

2、定期组织人员检查校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汇报。

3、教室的灯头,插座不准学生触摸,应用电教设施时,教师应亲自动手,不能让学生帮忙。

4、课间活动,体育课间严禁追逐打闹,做危险游戏,玩危险玩具。严禁在任何场合玩火。

5、不准到深水地方游泳,防止发生溺水事故。

6、外出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注意过行人和车辆,放学时要排好路队。

7、校园内的树木,花草,篮球架等禁止学生攀登。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篇2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教学管理水平的体现,是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证。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教学管理的政策与制度,为学校推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的颁布表明该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标志着该校向“建立外语人才高地、创建全国一流品牌民办大学”目标的大步推进。近年来,该院的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已和美国、加拿大等几十个国家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因此,该校和其他院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交流就显得十分迫切。为了更好地让国际社会了解民办教育未来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也为了使该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本文结合所学的翻译理论,对该文本进行了翻译。

二、《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简析

《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是在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收集了近几年来该学校教学管理需要新制定的管理文件,结合实际吸收了兄弟院校的许多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经验,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家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务运行管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学生专项教育及其他教学管理文件,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民办高校的具有法规性、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对该校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语言特点如下。

(一)约束性。

教学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师生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教师和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有违反的,必须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二)权威性。

制定教学管理制度的是学校管理部门,根据职责来行使相关权利与义务。管理制度是根据在西安翻译学院的职责和权限制订,能体现管理层的意志。

(三)稳定性。

教学管理制度是师生共同遵守的约言,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进行改动,要保持相对稳定。但也不代表它是永远不变,在特殊情况或条件下,可以作相应修改。

三、功能对等理论视阈下《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翻译的策略

因《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主体内容是规章制度条文,是很正式的文体,就是法律文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翻译中笔者及团队成员以法律文本的翻译原则作为基本的参照,但也发现了规章制度翻译和法律文本翻译之间的差异。在句式方面,法律文本句式比较复杂,跟其他文本相比,稍显独特。如:陈述句较多,很少用疑问句和省略句,多数情况下使用完整句,长句和复杂句也较多,高频率出现名词化结构;而规章制度文本的句式在结构上比较简单一些,尽量减少过长或较复杂的结构,清晰明了,译入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在词汇方面,法律文本专业化的倾向更重,用词意义相对专一、术语专业性强,惯用的古语众多,大量使用表示强调和防止歧义的赘词;而《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的目标文本,多用一般性或中等难度词汇,以防译文过于刻板,使目标读者产生抵触。

规章制度翻译借鉴的是法律文本的翻译原则,但是,当前法律翻译领域对于功能对等理论论述较少,尚属初级阶段。孙万彪(2003)在其《英汉法律翻译教程》中提出,“就法律翻译的方法而言,‘直译’是最可取的”。诚然,法律文本比较特殊,所以,语言相对庄重。因此,翻译法律文本就要更加注意忠实和准确,可实际情况是忠实和准确有时直译达不到。有时候,直译并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相反会使译文晦涩难懂。有学者认为法律文本的翻译原则是目的性法则、连贯性和忠实性法则、忠诚原则。但是并没有对法律翻译的权威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作细致探讨。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翻译《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方法。

(一)尊重原文。翻译时不要丢掉原文的特色。

(二)意义优先。

如果译文不能让文化和意义同时满足,那就忽略形式上的对等,适当改变原文的形式,运用归化,体现原文的意义和文化。

(三)重创对等。

若改变形式还不能体现原文意义和文化,可用“重创”来消除文化差异,使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对等。这个技巧是指把原文的文化内涵以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词法方面。

管理制度文本大量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因此,目标文本中词法和句式的翻译都不可避免具有中式英语的特点。翻译重在向人传达信息,减少沟通障碍,因此在翻译时,应本着“求同”而非“求异”的原则。所以,在词法方面,应采用直译和异化为主,而在句法和篇章方面,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尽可能准确传递信息,应以意译和归化为主。

2. 句法方面。

原文本修饰词比较多,大量并列结构致使汉语长句翻译困难。汉语讲究意合,而英语注重形合。汉语基于修饰和语气等原因,有太多无实际意义的修饰词。但英语讲求精炼,翻译时,应酌情减词。对重要的限定词,要进行保留,不能随便删减。针对无主句,要增添主语,这样才符合英语的语法。

3. 语篇方面。

管理制度文本语篇特征较强,连接成分欠缺,且句间逻辑关系不太明显。因为英语是形合语言,通过连词、副词等表明句子之间的关系,故,翻译时要注重语篇的衔接,可使用增词法进行翻译,添加具有因果、时间、条件等关系的连接词。

四、《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翻译的原则

教学管理制度虽内容比较单一,貌似不需要什么文采,但要译好,也绝非易事。该文本关乎本单位的管理机制和领导的指导思想,也关乎文体结构和表达等关键问题。翻译时,应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维护文本的权威性。

《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属于民办高校管理文书,不会像《宪法》那样有超强的法律效力,但就本单位而言,也有一定的权威性。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项:明白领导想法;清楚文本基调;明确制度背景。

(二)保证译文的可行性。教学管理制度是师生共同遵守的章程,翻译力求准确可行。

1. 要有的放矢。教学管理制度是针对不同的对象,因此,翻译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2. 要有据可循。法律意义上说,管理制度也是法律法规的一种,有一定的强制性。

3. 要协调有致。要保证教学管理制度的可行性,翻译过程中,就要和同类规章制度作纵向或横向协调。

(三)注意文本的规范。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其中包含: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细则、守则等。这些制度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以符合原文特征。

(四)重视定稿过程的完整性。

对管理制度译文的修改,其实就是对所管理的对象深化认识的过程。换句话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指导实践的过程。因此,译文必须反复修改推敲,直到不能增减移易一字,才算最终完成翻译任务。

五、结语

由于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在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多不同,其思维模式也具有各自的特征。因此,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此外,由于汉语文字体系不具备拉丁语系的形态发生机制,没有英语的时态、语态、语气、体等,在翻译时的转换给译者造成了障碍。因此,在翻译《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文本时应正确理解管理制度的术语在汉语中的概念基础和法律精神,了解汉语文本和译入语法律文本的法律内涵,尽量在源发语法律文本和译入语法律文本寻找对等或者最接近功能对等的法律表达,如无功能对等词语,则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通过扩充词义等办法来实现跨语际文本的平行法律效力。

摘要:管理制度是规章制度的一种,是具有约束力的应用文。本文以《西安翻译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为翻译文本,运用美国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规章制度文本翻译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规章制度翻译中原语文本的语言特点,提出类似法律文本翻译的规章制度翻译的难点和翻译原则。

关键词:规章制度,功能对等,翻译原则

参考文献

[1]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2003,1:18~21

[2]杜金榜.法律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冯庆华.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孙万彪.汉英法律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王弄笙.近年来汉英翻译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J].中国翻译,2002,1:24~26

从制度管理走向人本管理 篇3

关键词:制度管理;人本管理

提及队伍管理,管理者们谈得较多的是如何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这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个管理者对队伍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广大基层中队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管理来实现的。以本单位为例,一般情况是:大队长管理中队长,中队长管理基层员工,即大队长——中队长——员工。这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在这个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中,管理者管理行为作用的重心是人,是活生生的具有丰富感情的人。管理者管理对象的情感性,决定着管理行为的情感性。所以,单靠制度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员工,以情感人。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管理者要以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带动基层员工

人格是一个人性格特征的核心成分。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能吸引人,促使人模仿,给管理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令人信服的思想品德修养。管理者首先是一名引导者,是一个标杆、一个榜样,在做好管理之前要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员工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广大员工树立榜样。坚持公正无私,不带偏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员工。特别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评优等员工关注的敏感问题上,一视同仁,不搞厚此薄彼。事先制定并提出标准或准则,交由行政班子或员工代表讨论统一后再实施,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位员工的责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使整个集体有一种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实践证明,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管理者,才能使员工内心信服而自愿接受影响,才能确立起稳固的权威,有效地领导和管理好一支队伍。

二、管理者要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工作环境

广大的基层员工是集体的主体,要真正确保一个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维护合法权益,员工是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员工的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最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不负责任,让员工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集体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作为管理者,要因势利导,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和愿望,自觉接受员工的批评和监督。在班子内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重大问题,都经班子成员充分酝酿协商,集体讨论决策。决策之后,分头实施,各负其责。在队伍管理上,坚持基层管理者和员工代表会议制度,认真听取基层管理者和员工代表对队伍管理及日常工作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让普通员工参与到队伍管理的工作之中,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主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坚持倾听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对的意见,念人之功,容人之过,不抓辫子,不打棍子,让员工工作有安全感,进而努力工作。

三、管理者要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的价值取向。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发生了多元变化,知人善任就显得尤其重要。知人善任,重在“知人”,难也在“知人”。“知人”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了解、双向交流的过程。管理者要知员工,员工也要知管理者。知人要知心。管理者要放下架子,对员工主动关心,坦诚交心,员工才能对管理者付出真心,对集体树立信心。管理者通过谈心、交心,达到知人、知心,从而把广大员工凝聚在管理者(管理集体)的周围 。“知人”的目的是“善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的不同个性、能力水平,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人尽其才,整体高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大队在进行中队管理人员调配时,首先征求个人意见,尽可能把基层管理者的个人意愿同工作需要统一起来,使他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能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

四、管理者要善于尊重、理解员工

广大员工常年奔波在野外,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异常艰苦,因此,最有效最灵验的管理方法就是管理者对他们劳动的理解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是管理者对员工的感情投入和思想沟通,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同事之谊,手足之情。员工主要作为体力劳动者存在,有时候他们对尊重的需要,高于对物质的需要;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高于对金钱的追求。他们最大的愿望是精神上的鼓励,事业上的成功;最大的苦恼是精神上的创伤,能力上的受压抑。作为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对员工的尊重和理解。在工作中,充分尊重员工权利和人格尊严,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身为油田当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员工们工作辛苦,待遇较低,身为管理者,尽力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五、管理者要激励员工、奖罚分明

在工作实践中,努力构建员工激励机制,尽量满足员工的不同层次需求,以此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一是关心员工的物质生活,想方设法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让员工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二是关心员工的精神生活,与员工建立起志同道合的同志关系,互相支持和帮助。当员工遇到烦恼、生病住院时,当员工家有婚丧喜庆时,上门关心,慰问或祝贺;三是为员工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实现自我的良好条件。培养他们成为业务骨干,优秀者可以考虑担任中队管理者,更为优秀者推荐入党,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者对人的尊重、信任和激励。一所学校有名望,有质量,关键之关键在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一个时代的追求,更是学校迈向人本管理、进入新世纪的“通行证”。

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 篇4

1.目的规定各项消防管理要求,杜绝火灾事故发生。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工作过程。

3.责任人

安全部、保卫科

4.程序

4.1总则

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公安消防机关颁布的有关消防法规、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旨在加强本公司的防火安全工作,保护企业财产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公司的防火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由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实施。

4.2防火安全职责

4.2.1公司全体员工都应增强消防意识并尽安全防火的责任和义务。

4.2.2公司防火责任人和各分公司的防火责任人分别对本公司和本部门的防火安全负责。

4.2.3各级防火安全责任人的职责。

4.2.3.1贯彻上级的消防工作指示,严格执行消防法规。

4.2.3.2将消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与生产经营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

4.2.3.3执行防火安全制度,依法纠正违章行为。

4.2.3.4协助公安机关调查火灾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4.2.4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

4.2.4.1处理本公司防火安全工作。

4.2.4.2制定公司的防火安全制度。

4.2.4.3组织防火安全检查,主持整改火险与事故隐患。

4.2.4.4组织交流经验,评比表彰先进。

4.2.5各施工生产班组和要害工作部位的兼职防火安全员在防火安全领导小组领导下,落实本工作部门的防火安全措施。

4.2.6义务消防队接受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的指挥调动,认真履行消防职责。

4.3消防管理

4.3.1消防设施

4.3.1.1公司内设置与生产、贮存、运输相适应的消防设施。

公司内除设置全厂性的消防设施外,还应在露天生产装置、建筑物、仓库、装卸站台和罐区等场所设置小型灭火机和其它简易灭火器。

4.3.1.2公司内应设消火栓,并配备消防水带及水栓。

4.3.1.3消防器材应固定在取用方便地点,由保卫科负责管理更换和补充。

4.3.1.4每季度检验一次,干粉三年换一次,其它随用随灌,保持完整好用。

及时做好消防器材降温,保暖工作,不放置于潮湿地方。

4.3.1.5凡是专用消防龙头周围,不得堆放异物,防止通道阻塞,以保证随时可用。

4.3.1.6消防器材不准随意作为它用,不准擅自移动和损坏,否则按《浙江省消防管理处罚暂行办法》处理,并照价赔偿。

4.3.2灭火器管理制度

4.3.2.1灭火器的配置与灌装

a)

安全部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按国家标准定量配置合格灭火器,使用后的灭火器须到当地消防部门进行灌装。

b)

安全部对全公司所使用的灭火器统计,在《消防器材(设施)检查表》中做好记录,并对每一只在用灭火器进行挂牌标识。

4.3.2.2灭火器的储存

a)

各使用部门配置的灭火器须有灭火器存放装置,且有保护装置,应标识清楚,便于取用。

b)

公司备用的灭火器储存于消防室中,须做到防潮、防雨、防爆,并定期进行检查灭火器压力表,若指针在红线区,应作重新灌装或报废处理。

4.3.2.3灭火器的使用

a)

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需使用灭火器的,应按《安全生产手册》规定的操作方法操作,使用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保护及环境保护。非必要情况,优先选用干粉灭火器,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b)

灭火器使用完毕之后,使用部门须处理好现场。检查使用后的灭火器,若压力表指针在蓝线区以上,则送回原存放点;若指针在红线区,则送部安全主管作灌装或报废处理。

4.3.2.4灭火器的报废

a)

各部安全主管确认无法进行灌装的灭火器要作报废处理。

b)

灭火器的报废送专业部门处理。

4.3.2.5员工培训

a)

人力资源部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培训,使员工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后处理方案。

b)

各部门利用班前会、例会加强对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环境保护意识。

4.3.3检查巡逻制度

4.3.3.1每月保卫科协同公司安全部组织有关部门(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对制度、工艺、设备、环境条件、防火防爆、消防措施、建筑防火、危险品存放与管理,静电接地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逐级解决。

4.3.3.2保卫科每天下车间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3.3.3各岗位交接班时即交生产,又交防火安全,接班后要检查安全、设备、电器开关和消防器材,有问题迅速处理。

4.3.4宣传教育制度

4.3.4.1经常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防火知识技能应包括在全面教育和培训之中,防火知识考核成绩,应作为转正、定级依据。

4.3.4.2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活动,义务消防队机动队每年进行一次消防训练,协同安全部门对全公司职工每年举行一次安全消防技术培训。

4.3.4.3新工人上岗前要进行三级消防教育,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4.3.4.4搞好宣传工作,每周出一期宣传板报,努力使职工达到“三懂”、“三会“、”形成一种“人人讲防火,处处讲防火”的良好风气。

4.3.5火警、火灾事故管理制度

4.3.5.1任何人发现火警都有义务迅速向消防队报警(火警电话119,镇火警电话6651119)

4.3.5.2不得误报、谎报。任何部门或个人必须给报警人员提供方便。

4.3.5.3发生火警、火灾事故,全公司职工要全力以赴,听从指挥,奋勇扑救。

4.3.5.4火灾扑救后,保卫部门应立即划出警戒区域,设置纠察,保护好现场。

4.3.5.5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火警,火灾事故,均由保卫部门主管。

4.3.5.6发生火警、火灾事故,保卫部门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从工艺设备、生产、管理等方面调查事故原因。

4.3.5.7全公司职工都有向调查人员提供火灾情况的义务,不得拒绝、阻挠、刁难,或者有意隐匿实情,提供假情况。

4.3.5.8找出根本原因后,要三不放过追查责任,制订防范措施,落实整改。

4.3.5.9由安全部负责调查和处理结果呈报上级机关。

4.3.5.10对全公司职工要进行事故教训教育,杜绝后患。

4.3.6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有关规定:

4.3.6.1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必须报经市消防科大队审核批准。

4.3.6.2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防火设计图纸施工,不得擅自改动,并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

4.3.6.3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竣工后,必须经市消防大队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中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性质。

4.3.6.4搭建易燃工棚和临时建筑,须经市消防大队批准。

4.3.6.5研制易燃的新材料、新产品和有火灾危险的新设备、新工艺,必须对研制的每项目提出预防火灾的具体办法,经上级主管部门鉴定批准后方可交付生产。

4.3.6.6生产易燃易爆化学品,必须按国家标准或专门标准的规定,对产品进行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测定,并将其数据和防火、防爆、灭火、安全储运等注意事项写在产品说明书上,否则不准出厂。

4.3.7奖惩制度

4.3.7.1责任人每年对本公司消防工作要全面总结,评出消防工作先进部门和个人,惩罚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行为。

4.3.7.2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的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4.3.7.2.1消防措施落实,宣传普及教育,、火险隐患、及时消除、消防器材设备保护完整好用,无火灾事故的。

4.3.7.2.2及时组织扑救火灾,避免重大损失的。

4.3.7.2.3对公司消防工作提出各种有效建议和技术革新的。

4.3.7.2.4在消防工作的其它方面做出一这成绩的。

4.3.7.3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4.3.7.3.1热爱消防工作,积极参加消防活动的;

4.3.7.3.2模范遵守消防法规,罅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的;

4.3.7.3.3及时发现和消除险火隐患,避免火灾发生的;

4.3.7.3.4积极扑救火灾,抢救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

4.3.7.3.5对查明火灾原因有较大贡献的;

4.3.7.3.6对厂消防工作提出各种有效建议和技术革新的;

4.3.7.3.7在消防工作其它方面做出一定成绩的;

4.3.7.4有下列违反消防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应从严处罚。

4.3.7.4.1违反消防管理规定或安全操作规程不听劝阻的;

4.3.7.4.2在明令禁止吸烟、用火的区域或场所内吸烟、用火的;

4.3.7.4.3禁烟内动火不办理动火手续的;

4.3.7.4.4违反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经提出后仍不改正的;

4.3.7.4.5对消防员提出的整改意见,有条件整改而拒绝整改或拖延整改的;

4.3.7.4.6损毁消防设施器材工具,尚未造成较大损失的;

4.3.7.5擅自将消防器材工具挪作它用的;

4.3.7.5.1发生火灾事故不报警或阻拦报警,谎报火警的;

4.3.7.5.2纵容、强迫他人违反消防管理规定或安全操作规程的;

4.3.7.5.3在火灾现场扰乱秩序,妨碍灭火救灾工作进行,不听劝阻的;

4.3.7.5.4在灭火救灾的紧急情况下,需调用交通、水、电及其它有关力量,拒不执行的;

4.3.7.5.5拒绝和阻碍消防负责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的;

4.3.7.5.6无理拒绝、阻挠、刁难火灾原因抽查、事故处理、或者有意隐匿实情,提供假情况的;

4.3.7.5.7破坏火灾现场的。

4.4火警应变

4.4.1扑救火灾原则

报警早,损失小;边报警,边扑救;先控制,后灭火;先救人,后救物;防中毒,防窒息;

听指挥,莫惊慌。

4.4.2生产车间人员的对策

4.4.2.1发生火警所在车间人员的对策通则:

4.4.2.1.1本车间义务消防队员或灭火技能较高的人员,立即使用适当方式进行灭火。

4.4.2.1.2如火势不是一般应急措施所能扑救的,本车间副主任(或班长)应立即报警,同时投入灭火战斗。

4.4.2.1.3本车间操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应指挥紧急停车,并采取工艺操作方面的应急措施,防止火势扩大。a:关闭与火警有关的阀门,易燃容器加盖;b:停止加料及一切物料的输送;c:关闭输液、输气阀门及蒸气加热阀,开冷却水;d:停止机械通风;e:协助上下岗位的操作人员做好工艺操作方面的应急措施;f:协助迁出火警周围的易燃可燃物品。

4.4.2.2其他人员应视情况,分头协助工艺操作处理和协助灭火,迁出火警周围的易燃可燃物品,以及为消防队员顺利到达现场做好各种准备。

4.4.3相邻车间的对策

4.4.3.1立即停车,并采取一系列现场停车及工艺操作方面的应急措施。

4.4.3.2关闭相邻阀及通风系统,并留下1-2人照管现场。

4.4.3.3其余人员一部分支援火警岗位,另一部分迅速迁出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必须服从班组长或义务消防人员的指挥。

4.4.4公司义务消防队员的行动

4.4.4.1出动要快,接到火警警报后要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力求使用火警在初始阶段或发展阶段的初期就被扑灭。

4.4.4.2迅速弄清情况,确定使用灭火器材的品种。

4.4.4.3集中力量猛攻火源要点为

4.4.4.3.1起现场指导作用,集中适用灭火器材的品种。

4.4.4.3.2占领有利地形。

4.4.4.3.3最精干的人员组成第一梯队,决战决胜,一鼓而下是为成功。

4.4.4.3.4注意消灭飞火,防止飞散火势。

4.4.4.3.5战术灵活,强调实效。

4.4.4.3.6保护就近重要部位,阻止火焰蔓延。

4.4.4.3.7撒退危险物资。

4.4.4.4扑救火灾,全体职工应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不得作避上观。

4.4.5科室人的行动

4.4.5.1车间办公室人员

发生火警,迅速赶到现场,维持秩序,清点上班人员,指挥疏散、撒离、停产、联络,协助灭火,消除消防通道,做好万一成灾后灭火战斗的辅助工作。

4.4.5.2干部值班人员

根据火警所在部门或岗位的危险性,作出相应决策,及时下达调度令,调用水、电、灭火器材等各种力量。

4.4.5.3保卫部门

全体出动,兵分几路,负责警戒和指挥义务消防人员灭火,其他人员应到要害部门巡视,安定人心,坚守岗位,防止混乱发生人为事故。

4.4.5.4总经办

总经理应亲临现场,与现场指挥人员共同指挥,总经办其他有关人员应配合调度做好相应工作及与外界联系工作。

4.4.5.5安全技术部门

原则上全体上马,部分人员赶到现场协助灭火,并作好现场指挥员的参谋,部分人员协助火警车间做好应急处理工作,还应与医院保持联系,提供火警岗位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危险品的品种和性状,以利于抢救伤员。

4.4.5.6科室其他人员

部分人员听从指挥,奋勇扑救,部分人员协助保卫人员坚守要害部位(特别是危险品仓库),在火警成灾的危急情况下,组织力量,迅速把危险物品搬运到安全地点。

4.4.6危险品仓库发生火警时的对策

4.4.6.1立即报警,报警中要说明本库原料品种和性状。

4.4.6.2全力扑救,一要快,二要灭火器材对路,三要集中力量,沉着冷静,奋勇扑救,速战速决。

4.4.6.3火警如已成灾,各部门人员按上述条例行动。

安全例会制度及安全检查制度 篇5

为更好的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有效的协调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时地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职工人身安全,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具体如下:

一. 项目部规定每月组织二次安全生产专题例会,各级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均到会。如实向项目部汇报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二. 项目部规定每周四下午由项目经理或生产经理,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大检查,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

三. 在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由安全部门负责具体汇总,并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按三定原则: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根据整改内容由枝术负责人制定相应整改措施,项目经理签字.由生产经理指定落实整改负责人,由施工员负责具体整改人员,安全员负责整改时和监察,整改后的复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四. 安全隐患整改单开出以后,对于限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得力,导致安全隐患继续存在或扩大,项目部将根据现场整改情况对有关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经济处罚。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

海航学院飞行模拟机楼(一期)项目部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一、工程项目开工前,该项目的各级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交底工作。项目经理接受公司总经理的交底,项目其他人员接受项目经理的交底。

二、分包队伍进场后,总包方项目经理必须向分包进行安全技术总交底。

三、职工上岗前,项目施工负责人员和安全人员必须做好该职工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交底工作,做好分部分项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做好危险源交底及监控工作。

四、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工种变换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五、各项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必须要完整,并有针对性。

六、各项安全技术交底内容记录在统一印制的表式上,写清交底的工程部和工种及交底时间,签上交底人和被 交底人名字。

公寓管理制度汇编 篇6

(一)住宿管理制度

1.凡入住寝室的学生须在开学时按学院有关规定交纳住宿费用和其它费用,凭所在系部、班级有关证明和寝室住宿费发票、公物保证金发票向学院寝室管理办公室申请住宿,签订《入住学生寝室协议书》,按寝室管理办公室指定的寝室和床位入住。

2.入住寝室的学生须凭公物保证金发票和寝室管理办公室开具的入住寝室及床位号通知单,向学院物业管理部门领取寝室钥匙办理入住手续。寝室钥匙不得转借、私配,一旦丢失,应及时向寝室管理部门报告,以便更换门锁,相关费用由当事人承担。入住学生不得擅自增减或调换寝室门锁。寝室备用钥匙由寝室管理人员统一保管,不得滥借。

3.入住寝室的学生须按月交纳超额水电费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每位学生每人每月补贴部分水电使用,超额部分则由同一寝室成员平均分摊)。对恶意拖欠费用者,由当事人所在系部协助催缴费用,并加收滞纳金。

4.学生入住寝室时,务必事先核查寝室内统一配置的家具及设施是否齐备完好。学生在住期间不得丢弃、租借、增减、拆卸和转移寝室内的家具及设施,对寝室内的所有公物均应细心使用、妥善保管,其中床、桌、椅等家具人手一份,对号使用和保管,其他家具及设施则以寝室长为第一责任人妥善保管。发现家具及设施坏损,应及时报修。寝室内的家具及设施被人为损坏或丢失的,由当事人照价赔偿;如被蓄意损毁,则由当事人加倍赔偿。

5.学生寝室未经允许不得留客过夜,一经发现,除按规定交纳住宿费外,并给予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送公安部门处理。

6.寒暑假留校的学生需填写《假期学生留校住宿申请表》。为确保住宿安全,根据学院的通知精神,学生须进行集中住宿,拒绝集中住宿的学生,寝室一律不做安排。离校学生应将个人物品(包括被褥等)锁入壁橱,并贴上封条。任何宿舍不准拒绝作为集中安排的宿舍。未作集中住宿的宿舍应关好门窗,贴上封条,学生不得私自开启,否则视为违纪,并做必要的纪律处分。

(二)公物管理制度

1.宿舍公共财物,由全体舍员共同负责保管,舍长主管。个人财物自己保管。

2.损坏财物要照价赔偿,责任不明者,由该宿舍集体赔偿。对有意损坏者,除加倍赔偿外,视其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3.落实公物管护责任制。学校每学期开学初要进行一次公物检查登记,学期末组织人员进行公务验收,损坏的公物要照价赔偿,及时维修。管理员要经常进行公物的检查,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发现损坏公物的的现象要及时查处、及时报修。

4.学生个人贵重物品和现金(20元以上)应妥善寄存,以免丢失,否则,责任自负。

(三)卫生管理制度

1.寝室区公共场所设专人负责清扫;寝室内卫生由所在寝室学生负责。学生宿舍内务整理和评比按照学工处《文明寝室评比办法》执行。

2.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3.严禁在楼道内或隔窗向外乱扔废物、乱泼脏水,一经发现,扣除所在寝室文明建设分并进行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室内垃圾应倒入垃圾桶。

4.节约粮食,禁止将剩饭剩菜倒入水池中。

5.禁止往下水管道内扔垃圾,生活垃圾应扔进垃圾桶。否则因堵塞发生的疏通和维修费用由学生自行承担。

6.学生寝室实行寝室长负责制度。寝室长属于学生干部。寝室长应带领全室同学,遵守校纪校规,搞好寝室内务,积极参加寝室文化和文明建设活动。

7.学生寝室内床、书柜家具应按学院统一规定摆放,不得随意移动位置。学生不得私自对寝室进行装修。

8.寝室内务每天由本室值日生负责,室内应做到地面洁净,门窗玻璃明亮,各类物品摆放整齐,墙壁无蛛网,阳台无积水、无脏物、无烟头、无乱刻乱画、乱张贴、房内无异味。

9.学生寝室管理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和学生寝室管理部同学对寝室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记入各寝室文明档案,并反馈到各系作为文明寝室考核评优依据。

(四)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用电。禁止私拉乱接,禁止使用电炉以及其他电热器材。违反者,没收器材;造成严重后果者,送公安部门处理。

2.注意防火。禁止在寝室内燃火做饭,禁止在寝室内焚烧废纸杂物,违反者,没收燃具;造成严重后果者,送公安部门处理。

3.注意防盗。学生对自己的钱物应妥善保管,出门应关好门窗,将门反锁。门锁损坏,应及时报修。若有丢失,应及时报告寝室管理办公室或保卫处,并保护现场,主动提供线索。

4.学生应保管好自己的钥匙,钥匙丢失应及时报告寝室办。不得私配他人钥匙和砸门撬锁,否则严肃处理。

5.对可疑的陌生人进入寝室要及时向寝室管理人员或保卫处报告。

6.在寝室内不得进行危害学校治安的聚集和宣传活动。违反本规定的,学生和寝室工作人员有权向保卫处报告并制止该类活动;严重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7.严禁在寝室内饲养宠物。严禁在阳台、窗台上摆放花盆、重物等,以免伤及他人。

8.学生在寝室内不得有大声喧闹、打球、踢球等影响他人休息和学习的行为。寝室大门晚上按作息时间关门落锁,严禁翻墙出入寝室。

(五)节水节电管理制度

1.学生寝室实行有偿供电供水,每个学生每月免费使用8度电、3吨水,超过部分按国家有关规定收费。

2.学生寝室宿舍用电实行定时供电方法,即冬季:每天早晨6:00——晚11:00;夏季:每天早晨5:30——晚11:00;星期六和节假日不停电(因供电公司或线路故障导致的停电情况除外)。

3.学生寝室要做到人走灯灭,插座上无插头,出现问题应及时报修,严禁学生私自维修,因违章使用电炉、电热器、热得快造成断电、火灾等安全事故的,除没收器具,对当事人严肃批评直至纪律处分外,对损害后果还要承担经济法律责任。

4.寝室用水:寝室全天候供水。(因供水公司或管道故障导致的停水情况除外)

5.严禁用长流水洗衣物,严禁开长明灯。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对浪费水电现象要及时制止。

6.学生应爱护寝室内水电设施、设备,不得破坏和擅自改动,否则,将给予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者,送公安部门处理。

(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爱护消防设施,严禁擅自动用或损坏消防设备器材及禁令标志。

2.注意防火,寝室内不得擅自燃烧物品,以火照明;不准使用煤气炉、电炉、酒精炉、煤炉等,一经查获,予以没收,并处以经济赔偿及纪律处分。

3.严禁使用,存放有毒有害及危险物品,严禁制造,购买,收藏管制刀具。

4.严禁在寝室燃放烟花爆竹。

(七)学生寝室生活秩序制度

1.学生应按时起床,按时就寝。在休息时间,不得大声喧哗。

2.严禁晚归,晚归者应到门卫登记,对影响班级文明建设者将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3.严禁夜不归宿。对夜不归宿者,一经查出,按《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给予纪律处分。

4.熄灯就寝后,严禁点蜡烛等,否则将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给予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按情节给予纪律处分直至送司法部门处理。

5.男女生不准互串宿舍,尤其禁止男性随意进入女生宿舍。

6.不得在学生寝室区举行集体演讲,随意张贴告示、通知、启事等,若因管理需要确需张贴的,必须张贴在寝室管理办公室指定或许可的地方,否则予以清除销毁,并按校园管理规定处理。

7.禁止在宿舍楼进行球类等其他体育活动,禁止在学生宿舍区举办舞会。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篇7

为制度立制, 制定《制度管理办法》或者类似的规范 (本文统一使用《制度管理办法》作为该类规范的名称) , 是企业制度管理的基础。《制度管理办法》之于企业, 正如《立法法》之于国家, 是针对企业所有制度而制定的系统管理规则, 对于提高企业建章立制工作质量、实现制度体系化、推进制度发挥实效有着重要意义[2]。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已开始实践, 如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管理制度管理规则》, 并作为公司管理制度中的一级制度[3]。

《制度管理办法》应规范制度管理的各个方面, 包括管理机构、制定原则、框架结构、审批权限、制定流程的各个环节、内容要素、文本格式、发布和归档、落实、评估和回顾等 (见表1) 。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 制度管理存在诸多似是而非的模糊领域, 如是否需要一个职能部门来统一进行制度管理?制度的体系性究竟如何体现?制度的审批权限是怎样的?又是谁赋予的?是否需要制定统一的制度制定规则?不同的制度是否应该具有大致共通的架构和内容要素?制度“落在实处”为何总是一句空话?本文将重点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入手探讨如何“为制度立制”。

1 制度的管理机构是谁

企业的制度分为人力资源制度、财务制度、生产和产品质量制度、安全制度、研发制度、市场和销售制度、法律事务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多种类别。这些制度一般由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头负责起草并落实。但宏观的制度管理究竟由谁负责, 却常常是空白, 有些企业想当然地认为制度的印发部门、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进部门等是制度的管理部门。要改变制度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 企业首先要明确制度的管理机构。

在企业的实践中, 有些企业设置了制度管理委员会, 有些企业由法律事务部、或政策研究室、或企业管理部、或经理办公室负责制度的管理, 还有企业设置了首席制度官[4]。只有管理机构明确了, 才谈得上对制度的统一管理。无论由谁承担制度管理职能, 其职责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制度管理规范。

(2) 制定制度制定流程。

(3) 制定制度建设规划。

(4) 督促、协调各部门进行制度起草和意见征集。

(5) 安排对制度的审核。

(6) 检查制度培训和落实情况。

(7) 组织对制度的评估、清理和完善。

(8) 整理有效制度清单等。

2 制度体系的架构是怎样的

企业制度大体分为三个层次 (见表2) 。

第一层次:《公司章程》和法人治理制度。《公司法》规定, “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修改章程”是股东会行使的职权。《公司章程》是企业一切活动和制度的根本性指导文件, 是现代企业的“根本大法”, 具有权威性、唯一性、根本性和不可随意更改性。《公司章程》的制定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律 (如《公司法》) 和公司经营目标、范围、规模等, 由股东或董事会 (筹) 酝酿, 最终经股东会通过。法人治理制度如《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等, 一般由董事会或监事会拟订, 股东会批准。

第二层次:“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根据《公司法》, “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是董事会的职权。但对于哪些制度是“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公司法》中并未明确, 应由董事会根据情况确定, 一般包括人、财、物、权、法等方面的重要制度, 如《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采购制度》、《授权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通常由经理拟订后提交董事会审议。《制度管理办法》是企业制定的一部“基本法”, 应属于基本管理制度范畴, 效力仅次于《公司法》和法人治理制度。

第三层次:“公司的具体管理制度”。这是经理为行使生产经营管理职能而制定的制度, 是基本管理制度的细化。根据《公司法》, “制定公司的具体管理制度”是经理的职权。有些企业又将具体管理制度分为若干层, 如“制度”、“办法”是对某一方面工作做出的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 需由经理批准;“规章”、“规范”是对某一项具体工作做出的具有操作性的规定, 可由经理的被授权人批准。具体的技术规程、部门业务的操作实务、转发性质文件、指导意见等是否作为企业的具体管理制度, 应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企业制度是由众多规则文本组成的制度群。制定制度的框架、划分制度的层级、厘清制度的效力渊源, 有利于企业做好内部制度与国家法律的衔接, 明确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责界限, 同时, 也是确保企业制度管理工作合法、科学、有序进行的要求, 其中制度制定主体和审批权限的明确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是制度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3 制度建设的原则是什么

由于企业立制与国家立法具有同构性, 我们可以沿用《立法法》的立法原则作为企业立制的原则, 即:宪法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其中, 由于《公司章程》被称为企业的“宪法”, 我们可用“章程原则”代替“宪法原则”。

章程原则:《公司章程》是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基本准则, 载明了公司的经营宗旨、财产状况、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机构的产生和职权等, 是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企业立制应当遵循《公司章程》的各项规定, 为实现企业的经营宗旨服务。

法治原则:企业的立制既要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又要符合《制度管理办法》的规定;既要内容合法, 又要权限和程序合法;既要做到独立制度的合法, 又要做到制度体系的合法。遵循立制的法治原则, 是企业制度成为企业“法律”的前提条件。

民主原则:企业立制要保障企业相关方包括所有者与经营者、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利益, 要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同时, 要让企业相关方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立制工作中来。遵循立制的民主原则, 可以使制度更加符合实际, 提高制度的质量, 降低企业法律风险, 同时为制度的执行奠定基础。

科学原则:这是制度建设的核心原则。虽然不同的企业可以有不同诠释, 但总括起来, “科学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适用原则, 即符合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 符合企业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系统原则, 即制度与制度之间要相互依存、互不冲突;先进原则, 即以现代先进管理理念统领制度建设;经济原则, 即关注制度建设的成本与效益, 降低管理成本等。

不同的企业会对制度建设设定不同的原则, 如有的企业提出了人本原则、系统原则、对称原则、弹性原则、简便原则[4]。这些原则都没有越出四大基本原则的范畴, 而是对四大基本原则进行了具化。

4 制度的形成过程如何?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要素

制度的制定一般包括规划、调研、起草、听取意见、签核、签发、公布等步骤。《制度管理办法》要就这些步骤进行明确。如关于制度的起草, 应规定哪些制度应由哪些部门起草;在听取意见的环节, 应规定哪些制度应以哪种方式征求哪些部门或员工的意见;而在公布的环节, 则应规定哪一层级、哪一类别的制度应由哪种渠道公布, 等等。

制度形成过程中, 签核环节经常是比较模糊的环节。一方面, 制度起草部门将制度送交与制度相关的部门进行签核时, 签核部门常会有“其他部门会把关”的侥幸心理, 于是“人人审核却无人负责”的情况出现了;另一方面, 签核部门面对洋洋洒洒的制度, 其实最具发言权的通常是与其职能相关的那一部分。因此, 《制度管理办法》应就签核中各个部门的审核重点进行明确从而使制度签核责任明确、有的放矢。

一般地, 各签核部门应根据制度建设的原则对制度进行全面审核, 在此基础上再从各自的职能角度出发对制度的不同方面进行重点审核。

法务部的审核重点:制度的合法性、合规性, 如制度的执行是否有潜在的法律风险。

财务部的审核重点:制度在财务方面的可行性、经济性, 如是否考虑了预算因素。

人力资源部的审核重点:制度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可行性, 如是否有与部门和岗位职责不相匹配的情况出现。

制度管理部门的审核重点:制度与《公司章程》和其他制度的衔接性, 是否符合《制度管理办法》的规定。

由此可见, 尽管有多个部门参与签核对制度的合理性、适宜性、充分性、可操作性等承担责任的, 仍然是制度责任部门 (一般情况下是起草部门, 有时也包括一些重要的相关部门) 。

《制度管理办法》还应列出一个制度应有的内容要素, 如名称、制定目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定义、原则、责任部门、具体制度内容、附则、附件等。其中, 明确责任部门将是制度落实的关键。内容要素的明确会对不同的起草人起到指引作用, 可以避免制度起草过程中的随意性, 保持制度质量的稳定性。

5 制度怎样才能落到实处?制度的回顾工作应如何进行

制度制定后并不等于达到了管理目的。再好的制度也须在执行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否则就是一堆废话。“将制度落到实处”我们已听得太多, 但如何“落到实处”却少有企业去研究。《制度管理办法》也应对制度的落实做出相应的规定如下。

(1) 由制度责任部门将制度落实的责任具体到人, 或组建制度落实组织机构。

(2) 制定实施细则或流程。

(3) 对制度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4) 配置制度落实所需设施。

(5) 进行制度培训与宣导。

(6) 设置新老制度交接的过渡期。

(7) 进行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等。

除了制度的责任部门应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外, 制度管理的职能部门也应对整个企业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回顾。《制度管理办法》应对制度回顾的时机、频次、责任部门、原则、范围、方法、流程、回顾结果的运用等进行规定。一般来说, 除了定期回顾外, 企业在以下情势条件下还应进行不定期的制度回顾。

(1)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发生变化。

(2) 企业股东方发生重大变化。

(3) 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4) 企业政策、方针、组织、产品、技术等发生变化。

企业在进行制度回顾时, 除了应遵循制度建设的四大原则外, 最重要的是检查制度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效。制度的效果、可操作性、与现实的适宜性、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成为了制度回顾的主要内容。企业应根据制度回顾的情况, 进行制度的废止、修改、保留、补充。而在制度的回顾工作中, 《制度管理办法》本身也是回顾的重点制度之一。

6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看到, 《制度管理办法》处于“高屋建瓴”的位置, 对制度管理的原则、框架、程序等宏观问题进行了规范, 有学者称之为“规章之管理规章”、“规章之母”[5]。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 《制度管理办法》应是在企业成立之初在《公司章程》和法人治理制度之后制定的第一个制度, 从制度管理工作的起始阶段起就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 它更多地是在企业有了相当的制度管理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制定的, 并且经常是伴随着制度清理、回顾、评估工作出台的。《制度管理办法》滞后出台的好处, 就是它能为企业复杂的制度管理流程、庞杂的制度群梳理脉络, 有针对性地解决制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排除企业在制度管理中遭遇的困扰, 因而能更好地指导企业未来的制度管理工作。因此, 企业在任何时候制定《制度管理办法》都“未为晚也”, 只要企业管理者真正认识到了为制度立制的意义所在。

摘要:当今企业对制度越来越重视, 然而, 却鲜有企业就如何对制度本身进行管理制定制度, 这成为企业在制度管理工作中立制不严肃、体系不健全、宣贯不到位的原因之一。本文深入企业制度管理实践中司空见惯的模糊领域, 针对制度管理职能的归属、制度体系的架构、制度建设的原则、制度的形成、落实和回顾等问题, 就企业为制度立制的缘由、意义、时机、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 (美)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著], 马月才[译].科学管理原理[J].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张羽君.企业制度与法治的衔接 (第8版) [M].人民出版社, 2011:37.

[3]国电电力规章制度汇编[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4]戴天宇.超越执行力[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124~129.

浅析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医院综合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精神科病区,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会出现行为异常、精神障碍甚至做出一些危险性行为,如伤人、毁物、冲动及自伤等等。护理安全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护理人员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护理的重要环节[1],进入到医院的精神病患者需要采取怎样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每个人的人身安全,这是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最关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教育,提高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多进行学习和交流

由护士长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行业规范、专科护理制度以及职业道德培训,同时学习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每个医护人员都能在思想上重视护理安全工作。由于精神科室服务的人群比较特殊,在实施护理的工作中,要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及优质的服务,使广大护理人员心理上深深扎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理念,降低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的几率[2]。

2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以及患者家属为医院提供的各项诊疗方法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规章制度、应急预案以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等,主要包括:住院、出院等等环节上,保证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3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后,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从每个工作环节、工作岗位入手,保证每项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严格禁止有章不循的事件发生。因精神科患者存在特殊性,精神科护士要对每个患者都熟悉,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三查八对原则,防止出现差错。

4加强安全管理质量检查

护士长要定期进行工作考核,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改正措施,将护理安全列入到考核护理质量的标准中,年终进行分析总结。

5加强沟通,杜绝安全隐患

护士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及交流,帮助患者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的规章制度,防止家属将危险物品放在患者的身边,带来安全隐患,一些护士不知道如何和患者进行接触,这就有可能受到伤害,一些家属将不洁的食品带入病房,导致患者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因而,家属在给患者带食品时,要由护士进行检查[3]。医院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尽量遵循:在不违背安全原则的同时,尽量满足患者生活上和生理上的需要。护士要和医生多沟通,对于需要重点防治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关心和体贴,尊重和理解患者,防止出现意外。

6加强物品管理

将物品进行分类,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两种。将非必需品去除,同时将必需品的数量降到最低。医护办公室要依照精神科的特点,对物品进行规范管理,进行定位管理。对于可能出现危险的物品(如针线、保护带、针带及剪刀等等)妥善保管同时上锁固定,交接班时要查看物品的数量[4]。每天对患者的床单进行清理,确保床头柜上无杂物,由于精神科的特殊要求,每天要对患者的衣物进行清理,尽快发现危险物品。

7定期对急救物品、药品进行检查

每天对抢救车内的物品、药品进行检查,保证设施齐全,无损坏,药品均在保质期内。每周对抢救设备进行检查,做到功能良好,物品齐全,人人均可熟练操作,确保需要使用时可以立即投入到抢救和治疗中。

8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每周的周一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包括浴室、门窗、厕所、各个角落、床头柜以及患者床单等,对检查结果进行登记,保证病区环境舒适、安全、整洁[5]。

9对于精神障碍同时存在急性期患者、躯体疾病以及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要防止出现跌倒等意外情况,同时加强其生活护理

安全护理是精神疾病护理中主要的环节,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精神科医护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实施护理的過程中保护和尊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叶二农,曾玲,舒玉.精神科护士长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护理管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06):716-717.

[2]刘德春,马起群,赵翠辉,蒋霏霏.“五常法”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08):58-59.

[3]刘春乔,李亚红,王晓玲,朱永鑫,张君,周晓坤.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0):403-403.

[4]姚宁,田素英,张蕊.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02):62-64.

上一篇:电子邮件营销的优缺点下一篇:保护环境为话题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