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贫困问题研究综述(精选8篇)

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篇1

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农民利益和农村发展, 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从农民利益的角度而言, 提高收入是他们最大的希望;从农村发展的角度看,农村公共事业落后, 无一不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息息相关;从国民经济的大局看, 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 农村购买力也就没法提高, 扩大内需、发展经济就受到制约。广大农民不能富裕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不可能最终实现。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 认清我国农民收入现状,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寻求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仍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农民收入问题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研究

农民收入放缓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为农民年收入增长比率偏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和开支的比重严重失衡等几个方面。从1997到2003年,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七年没有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 , 最低的年份增长2.1% , 年均增长只有4%。1986年之后城乡收入差距虽然偶尔有所缓和, 但总体趋势依然是扩大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将给我们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1.农民收入减缓, 影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没有农民增收作支撑, 扩大内需战略便如同沙中建塔、纸上谈兵, 中国经济迟早会有逆水行舟、不进反退的风险。我们同样也难以想象, 未来中国能够在城乡二元化、工商业发达农业赢弱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强国之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2.农民收入事关农村乃至全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都离不开社会的稳定。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 农村的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 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 才能保证农村的稳定。实际上,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减缓, 部分农民生活困难, 心里不平衡, 农村不安定因素增加。突出表现有: 农民上访增多, 拖欠统筹提留款增多, 宗族家族矛盾增多, 刑事犯罪增多等等。农村不稳定, 直接影响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社会秩序, 对全国大局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3.农民低收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缓慢, 人力资源开发困难。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 很多农民没有能力承受子女接受高中教育, 农民子女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很低。由于接受教育的程度有限致使农村劳动力可能失去工作机会, 成为不断发展的知识经济中的新穷人, 使他们面临着严峻的未来。

4.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事关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巩固, 事关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三个代表”中, 最重要的或者说它的出发点和归宿, 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全国近13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 只有广大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差距才能缩小, 贫富悬殊才能消除, 农村大局才能稳定,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才能落实。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因分析

1.制度性原因

不合理制度是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本原因, 其影响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政策和制度的进一步合理化是当前和今后解决农民收入的主要着眼点。制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现行财政体制使农民承担了许多不应承担的负担, 导致农民收入的流失。二是速度型经济目标考核体制, 刺激了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欲望, 导致短期化行为。三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 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由于长期的“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缓慢, 截止1999 年我国城镇化率只有30.9% ,仅相当于工业化初期国家的水平, 严重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农村各种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 农民收入渠道难以拓展。在城里打工的农民, 工作再努力, 表现再好也还是民工, 只要政治、经济上有风吹草动, 首先裁减的是外地民工。

2.市场与产业结构性原因

当前农业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农产品质量普遍不高, 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 专用品种少;三是产品标准化和品牌管理滞后。当前由于农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 不规范, 容易给假冒劣质产品钻空子,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销路和发展;四是区域特专产品比较优势不明显。

薛亚梅认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数量上做文章。多了撤, 少了再凑。粮食多了, 改种蔬菜;粮食少了, 再种粮食, 以致出现农产品的阶段性过剩。许多地方以资源定方向, 有什么资源就干什么, 许多资源相同的地方出现了结构雷同。产品在平面结构上的雷同, 这种低档次上的过度竞争必然导致产品结构性过剩, 农民收入故而只能徘徊不前。

3.观念性原因

农民思想观念在整体上看来相对保守, 农民的市场观念, 商品观念, 知识经济观念, 规模效益观念和协作观念都有待改变。

中国传统农民存在着落后保守的文化心理、观念、意识等特性, 具体表现在: ①宿命论的人生信念和消极的精神状态;②小富即安, 不思进取及有限的志向和人生目标;③节奏缓慢, 保守散漫的精神生活;④重义轻利, 重农轻商的价值观念;⑤死板僵化,缺乏创新的思维能力;⑥平均主义理想。

4.资源性原因

这里的资源指广义的资源, 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经济和社会资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自身的资源状况, 广大的中国农民尤其是如此。

在同样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 生产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者所占有的资源及生产要素的多少, 作为农民来说能给其带来收入的资源和要素无非是土地和劳动力。而作为资源的主要耕地及其它土地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显然是农民收人增长的首要约束因素。其次, 中国农民受教育资源条件的制约。一方面, 农民接受的教育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他们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 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 其从业渠道因其自身素质低而受到限制难以转入其他行业。从我国农户拥有的资源来看, 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土地、生产性固定资产、人力资本、储蓄和手持现金。这四大类资源是农户获得收入的主要渠道。在市场经济中, 资源的多寡决定收入的高低, 而农民拥有的资源数量稀缺农民收入低可想而知了。

5.农民自身组织结构原因

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大的群体居然是世界上力量最弱的群体, 这就是中国农民陷入整体性的万劫不复的苦难之源。盛洪认为, 从经济学角度看, 正如布坎南所说, 一致同意是帕累托最优的政治对应物, 不言而喻前提是平等的投票权也就是说在权利上的不平等, 在经济上就是无效率。一个社会中最大多数的人群被压缩了权利, 经济政策就会出现系统性的偏差, 仅从几十年的农业政策史及其经济后果来看, 缺少一个反映农民利益的平衡的政治结构是许多损害农民利益进而损害全社会利益的政策轻易出台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对策

1.尊重农民首创精神论。

目前和今后, 要培育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必须更好地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要允许农民大胆试验和探索。

如果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一番历史考察, 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是推动农村经济创新和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动力。众所周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共出现过三个方面的大的创新: 一是抛弃人民公社体制,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创新;二是在保证粮食生产__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结构创新;三是推广以育种为核心的农用先进科技,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技术创新。这些都是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结果。

2.加强政府建设, 认真规范政府涉农行为,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的角色必须发生改变, 尤其是在市场引导和财政支出方面要下大力气。目前主要的研究观点认为: 国家必须认真规范基层政府的涉农行为, 杜绝“好心办坏事”,“帮农却坑农”的事情发生。为此, 基层政府的职能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进一步调整: 建立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教育科技推广体制。同时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的产业政策以减少农业生产者的成本支出。减轻农民负担从近期来看, 为解决农民收入低下的问题, 政府部门应采取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促进农业发展。

3.推进农村产权制度论。

农村产权问题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实质所在, 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永久地废除影响农村市场的行政命令。二是废除目前“民土变国土”的城市用地制度。三是废除靠行政权力推进城市化和城镇化试行“公司办城镇”的体制。四是把目前仍然模糊不清的“集体产权”特别是关于土地的各种权利清楚地界定到农户头上。五是县级和县级以下政府要增加对农村资产的划分、登记、建契的服务。

4.农民人口就业论。

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起制约作用的矛盾主要是两个。一是基本国情矛盾, 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从而使耕地承担的对农村人口的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耕地的生产功

能;二是体制矛盾即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在这种情况下, 要增加农民收入, 就必须保障广大农民的充分就业。

吴敬琏认为, 在我国每个农村居民只占有1亩多耕地的条件下, 即使不顾客观经济规律而把农产品收购价提高一倍甚至几倍, 农民的收入水平也难有大的提高, 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也难有大的改善。实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 顺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心环节。党和政府在作出决策时, 要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就业作为最重要的指导方针, 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必要的条件。

5.城乡统筹发展论。

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篇2

资源调度是一类典型的NP难调度问题[1],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2]。围绕资源调度算法,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提出了各种静态和动态的调度算法。

本研究主要对资源调度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1 静态资源调度方法研究现状

关于静态资源调度问题的研究,在各类有关决策研究的期刊中曾报道了许多方法,包括数学规划、专家系统、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模糊逻辑等。

1.1 优先分派规则

最早的分派规则由Jackson[3]和Smith[4]等提出,该分派规则有最短/最长加工时间(SPT/LPT)、剩余总加工时间最长/最短(MWR/LWR)、剩余工序数最多/最小(MOR/LOR)、最早交货期(EDD)和选择同一机器上工件队列中的第一道工序(FCFS)等,但这些分派规则分别适用什么样的情况未作详细探讨。Panwalkar等[5]通过性能指标对113个分派规则归类总结,Wu[6]把调度规则分为3大类,即同作业信息相关的优先级规则、优先级规则的组合和切换以及加权规则。从各规则的优化效果看,SPT能够减小所有作业的平均流程时间,EDD用于优化最大延期相关的目标。对规则之间的切换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如出错修复)是近期活跃的研究领域。

1.2 神经网络方法

神经网络应用于资源调度问题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它是利用指导学习神经网络找到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输入包含作业特征(如数量、路径、交货期和处理时间等),输出为相关排序和性能指标,目前应用最多的是BP网络[7,8]。GonZalez针对不同的到达模式、过程计划和程序排序等提出使用后增值神经网络解决资源调度问题,针对由能量函数定义的基于松弛模型的神经网提出的Hopfield网络解决了一类经典的调度问题[9]。由于计算时产生大量不可行解且计算时间较长,神经网络解决实际调度问题的效率不高。

1.3 亚启发式方法

亚启发式方法是基于邻域搜索策略发展起来的[10,11],启发式并不企图在多项式时间内求得最优解,而是在计算时间和调度效果上进行折衷,下面是3种有代表性的算法:

(1) 模拟退火(SA)。

SA是一种串行优化算法,其收敛性要求初温应足够高,使解空间各状态能以几乎相同的概率出现。Van Laarhooven等[12]提出对于资源调度问题,邻域函数的重要特性是相邻关键操作工序处理顺序改变,且必须满足在同一机器上处理的工序条件。Kolonko[13]证明标准的资源调度问题的邻域具有非对称性,且由于SA的弱收敛性,提出了在SA基础上结合遗传算法的混合启发式方法。文献[14]利用SA以一定的概率接受较差个体的性质,结合遗传算法改进了选择机制,使收敛速度有所提高。目前在调度问题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是将不同邻域的搜索法综合形成混合启发式方法。

(2) 禁忌搜索(TS)。

TS是Glover[15]提出的一种模拟智能算法,具有记忆功能,全局逐步优化,对变动的排序在其可行解的所有空间中进行搜寻。通过设置禁忌表,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或重复过去的搜索,利用中、长期的存储机制进行强化和多样化搜索。Laguna等[16,17]对资源调度问题提出3个基于简单移动的TS排序策略。Taillard[18]结合加速搜索策略防止重复计算工序的开始时间,提出一种快速估值策略,但只对半活动调度有效。而Nowicki等[19]考虑到解的质量和计算时间,结合Taillard的TS算法,在Van Laarhooven邻域的基础上,把单个关键路径分割为不同块,应用于严格限制的邻域中,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3) 遗传算法(GA)。

GA是Holland基于自然遗传进化的绝对模型提出的并行搜索机制[20],由于对资源调度问题要考虑工序的前后约束和非堵塞约束,使得染色体的编码表示非常重要。如果编码不当,会在遗传算子操作时产生不可行解,失去了交叉或变异算子的有效性。纪树新等[21]对资源调度问题应用连锁基因编码法与遗传进化算子相结合,其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可行性。王海英等[22]采用定界遗传算法与逆序调度策略,收敛速度有所提高。GA对初始种群很敏感,而且交叉算子和编码表示也会对算法结果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随机产生的初始种群没有其他启发式(如SA)产生的初始种群好,但修复非法染色体相对容易些,因而需要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调度问题中使用的GA技术,大多只强调了遗传算法的独立使用特点,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1.4 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是求解小规模调度问题的有效算法,但它对组合的需要随问题规模的扩大呈指数增长,因而不能求解大规模调度问题[23]。

1.5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智能特点的计算机程序,它的智能化主要表现为能够在特定的领域内模仿人类专家思维来求解复杂问题。比较著名的专家系统有:ISIS,MPECD,OPIS,SONIA等[24,25,26],这种系统只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人们预先编制、已储存的程序,不具备主动学习和适应能力。

1.6 多智能体(Multi-agent)方法

Multi-agent通过在一系列分散的智能单元(Agent)间进行协调来解决问题,这些单元有各自的目标和自治行为,并且可以有子单元,但是没有一个单元能够单独解决全局问题,因而它们之间必须进行协调。如何协调各智能单元,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设计和指导思路,对作业调度的集中化和分散化思想还在讨论之中。

Kouiss等[27]根据车间的物理布局来确定Multi-agent系统的结构,为每一个加工中心配备了一个Agent,用于解决相应加工中心内部的调度。另外,还设计了一个全局Agent,用于监视整个制造系统的状态,必要时为满足全局的需要可在各Agent间进行协调。Nof等[28]提出了自适应预测调度系统框架,将调度系统按功能划分成5个模块:调度器/重调度器、监视器、比较器、分辨器和调度恢复适应器。

关于Agent的结构至少应有以下3个组成部分:①知识库,包含Agent执行其功能所必需的知识和数据;②控制功能,根据环境状态及与其它Agent间的相互作用,从知识库中提取知识来完成调度功能;③通讯功能,用来与其它Agent和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研究表明,Multi-agent特别适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尤其是那些经典方法无法解决的单元间有大量交互作用的问题,其优点是速度快、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能处理带有空间分布的问题、对不确定性数据和知识有较好的容错性,此外,由于是高度模块化系统,因而能澄清概念和简化设计。

2 动态资源调度方法研究现状

Jackson于1955年便对静态调度和动态调度的概念做了区分。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仿真技术等新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为动态调度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也为生产调度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动态调度已成为生产调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其理论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绝大多数的制造系统在运行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随机干扰。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调度人员必须采取某些措施,如再调度或对原有的调度进行变更等等。选择的依据主要包括:制造系统的类型、干扰的性质、当前的系统工作负荷和滞后状态[29,30],有时,还必须考虑制定调度方式。

目前,有关生产调度方面的科技文献绝大多数都分析了在动态和随机环境下的调度问题,并针对车间层的控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1) 利用滚动窗口的再调度方法。

Nelson等[31]最早采用滚动窗口进行调度研究,他提出了处理零件间歇性到达的调度问题。在这之后,Muhlemann[32]等研究了在动态调度中机床设备突然损坏的调度频率问题。Yamamoto和Nof[33]研究了遇到机床设备突然损坏的再调度策略问题,他们提出的策略可以在任何机床设备突然损坏时刻,生成完整的调度。所有的这些研究都认为拥有一个较好的响应策略的再调度方法比用分派规则和不做任何调整而沿用预先调度的再调度方法更有效。

Beanetal等[34]提出了另一种方法来处理随机性问题,他们认为在系统开始运作之后,对调度进行适当的更改,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最初调度的期望值。Wu[35]在处理单机环境下的机床设备突发事件时,采用了相似的方法,他们提出的算法优化了调度的生产性能,并减小了初始调度的偏差。

Church和Uzsoy[36,37]研究了在单机环境下待加工零件不断到来的再调度问题。他们采用的策略是,当没有突发事件发生时,每隔一个固定的时段进行再调度,当有急待加工的零件出现时,立即进行再调度,但没能给出这个固定时段怎么界定,界定的依据是什么。

Leon[38]研究了如何寻找一个好的初始调度,使其即使在出现干扰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预定的性能指标。在一份相似的科技文献中,Daniels和Kouvelis[39]描述了整个调度过程的随机性问题,并将调度定义为寻找一种排序,使其能最大化的减小该排序与理想排序的误差。Mehta和Uzsoy[40]提出了一个调度算法,它能够将最大延误时间降至最小,并且使得调度获得的零件与实际加工零件的完工时刻误差最小。这些研究表明对随机干扰具有鲁棒性的调度,并不需要在其他方面做出太多的让步也是可以获得的。

(2) 人工智能和基于知识的系统。

在基于人工智能系统的调度文献中,Fox和Smith[41]提出的ISIS系统被认为是在调度问题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最成功的范例,该系统对知识库系统的研究侧重于知识的表示及推理机制,与之对应的开发技术能够用于实现一些规模较小的系统,而不能用于构造大型商业化知识库系统。在Kadar和Szelke[42]的文献中对其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调度文献进行了评述,如何合理地存贮、组织、管理、应用和共享知识是所有智能系统深入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3) 基于仿真的实验研究和迭代仿真方法。

目前,仿真方法在动态调度研究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

①研究各种仿真参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以便在进行仿真实验时能做出恰当选择,从而使仿真所取得的结论更全面、更具说服力。Ramash[43]总结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仿真时应考虑的参数及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做了详细介绍。

②将某些方法应用于某个仿真环境,通过仿真评价现有方法或新方法与现有方法之间的优劣,从而总结出各方法的适用范围,或根据结论数据建立知识库或产生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Liu等[44]做了大量仿真实验,从仿真数据中产生出训练样本用于训练神经网络,并将训练后的神经网络用于动态调度。

由于仿真方法在模拟实际环境时做了某些假设和近似、仿真模型的建立较多地依赖于诸如随机分布等参数的选择,因而仿真结论往往因模型的不同而不同,很难取得一致的结论。

(4) 最优化方法。

最优化方法主要包括数学规划(动态规划、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等)。

在动态调度的研究中,通常将最优化方法同其它方法相结合。例如王世进等[45]提出的重调度算法,首先用分支定界法产生一个调度,当工况发生变化时,再用调度规则来分配工件,通过该重调度方法,可以获得较为接近最优的重调度方案,但由于参与重调度的操作数目较多、需调整的范围较大、计算的复杂度和所需时间会相应地增加,系统对动态事件的响应速度也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 结束语

本研究对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方法以及亚启发式方法等算法的静态资源调度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滚动窗口的再调度方法、人工智能和基于知识的系统以及基于仿真的实验研究等算法的分析对动态资源调度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找到合适的资源调度方法开拓思路。

焦虑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篇3

关键词:焦虑问题;减轻;治疗

一、引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人际关系的冷漠,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感到担心、害怕和焦虑。21世纪,“焦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对焦虑产生的原因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研究调查结果,有助于我们认识焦虑的性质及其发展形势,以积极地指导人们减轻和治疗焦虑症。

二、关于焦虑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精神分析论理论

关于焦虑的精神分析起始于Freud,他最初认为焦虑是一种直接释放力的力,比较多的能量受到阻碍时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即本我是焦虑的根源,他后来又改变了看法,认为焦虑是自我的一种警告,预示着不好的事情就要发生了。Freud认为基本焦虑的发展是重要的。所谓基本焦虑包括:出生创伤,母亲的失去或离开,不可控制的冲动或可能出现的危险。因为所有这些精神枷锁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就会感到无助和被动,焦虑的情绪就会自动地产生。因此,在Freud的理论中,焦虑既是遗传的又是习得的。

(二)行为主义理论

关于焦虑的行为理论起源于Pavlov和Watson的学习理论,他们的理论主要为了解释惩罚,即有机体通过某种调节机制逃避有害的刺激,这种调节机制就是恐惧或焦虑。只要原始的冲动或过度的刺激含有有害成分,就可能导致焦虑的产生。一旦焦虑形成,它就会作为次级冲动发挥作用,或者是通过减少冲动而形成新的行为方式。同精神分析论一样,他们认为焦虑是独立于行为或思想的。Mower,Dollard和Miller发展了这个理论,认为冲动的减少导致了反应的发生,强化它就可以增加反应出现的可能性,恐惧是一种重要的习得的或次级的冲动。Mower认为焦虑是恐惧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恐惧源是模糊的或是受压抑的,就表现为焦虑。

(三)生理学理论

焦虑的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论大部分是建立在阐述与一般的情绪和特殊的情绪(恐惧/惊慌/焦虑)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基础之上,而且大部分是通过实验研究来加深我们对焦虑的理解。Gray提出了一个复杂的隔膜——海马系统作为焦虑(和其他情绪)的基础,这个系统尤其在情绪和认知之间的交接面上起作用。他发现隔膜——海马系统的损伤与治疗焦虑的药物具有同样的作用。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大脑皮层情绪控制功能减弱,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与焦虑有关。

(四)现象学/存在主义理论

150年前Kirkegaard认为焦虑是一个人自然出现的状态。一个人的成长发育是自由的,也就是对生命存在可能性的意识。Fisher从现象学的或经验角度理解焦虑,并试图把以前的理论综合在一起。Fisher认为焦虑不仅来自担忧的经验而且来自与自己和其他人的焦虑经验。

(五)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着重阐述焦虑的概念化问题。Michuel、Eysenck提出认知系统是通往生理系统的大门。因此在理解焦虑时,要同时考虑到這两个系统。

三、关于焦虑问题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王康才的外语焦虑(FLCAS)在大学生中的测试发现:我国大学生外语焦虑主要包括担心、紧张不安、害怕说英语和害怕课堂:我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外语学习水平显著低于国外学习其他外语的大学生,这可能跟他们外语学习的经验有关。郑希付、高宏章对考试焦虑的认知因素研究表明,考试焦虑倾向与将自己成功与偶然因素和运气相联系,将失败与命运、能力等恒定因素相联系。而且考试焦虑者倾向于利己主义的失败归因倾向,如归因于学校、家庭和自己的情绪。

四、焦虑问题研究的新趋势

掌握回避目标与更高的考前焦虑相连,这是高考前出现的特有现象,还有普遍存在的一般现象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单科成绩中,只有英语与考前焦虑出现显著负相关,焦虑对考试成绩的影响可能存在学科效应,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考试焦虑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目前的一些调查结果还不一致,这是否与研究对象或使用工具有关,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王才康.外语焦虑量表(FLCAS)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J].心理科学,2003,(2).

[2]李焰,张世彤,王极盛.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的问卷编制[J].心理科学,2003,(2).

[3]郑希付,高宏章.考试焦虑的认知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3,(1).

[4]刘惠军,郭德俊.考前焦虑、成就目标和考试成绩关系的研究[J].2003,(2).

商业伦理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综述 篇4

当今社会,商业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德治商,文明经商,遵循商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从事商业活动,这是商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伦理学界对商业伦理的研究中,主要围绕以下理论话题而展开,即如何从理论上阐明产品责任的归属问题,商家自利与利他问题,商业腐败问题,商业诚信等等.

作 者:王中原 罗文俊 作者单位:王中原(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罗文俊(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116)

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篇5

生态伦理学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综述

当今东西方生态伦理学界的理论争论,主要围绕下列难点问题而展开,即生态伦理的理论出发点、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利、道德判断的性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激进的生态伦理学者认为,只有树立生物或生态为中心的思想才能克服生态危机.自然不仅有使用价值,更有其内在价值.这是自然的`整体性、创造性与合目的性权利.价值与事实完全对立的思维方式应当抛弃,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走向和谐与共生.

作 者:黄炎平刘建金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刊 名: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3(4)分类号:B82-069关键词:生态伦理学 非人类中心主义 内在价值 自然权利

农民工就业权保障问题研究综述 篇6

【内容摘要】当今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衍生其他农民工问题的基础。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农民工就业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状况、造成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等方面。

【关键词】农民工 就业 权益缺失 保障措施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和渴望摆脱贫穷的失地农民,为了寻找就业机会而涌向城市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当今社会谈及农民工问题,实质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也是衍生其他农民工问题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民工问题的解决,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其内容主要包括: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状况、造成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等方面。

一 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状况:

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里的“劳动的权利”,实质上就是劳动就业权。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平等就业权利,但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和择业的权利。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公民在就业和职业方面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的应有之义。法律保护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利,使每个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机会去竞争工作岗位。在我国尤其要淡化户籍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突出对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权的保护。

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利,是指农民工与非农工在就业地位、就业机会、就业条件上的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就业机会平等。它是实现就业平等权的重要前提,贯穿于招工、录用标准、劳动环境、工作要求、工资待遇等就业的各个环节之中,亦即涵盖了就业待遇平等、就业安全保障平等等相关权利的平等。笔者通过对学者们对农民工就业基本状况的梳理,将目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基本现状概括为以下几点:

1.就业机会少。

地方性的政策歧视导致农民工就业准入门槛畸高。罗正月等学者指出我国的部分城市出台的一些地方政策,通过设立行业及工种限制,硬性规定农民工的比例,限制或排斥农民工,同时对农民工征收较多的务工管理费,增加农民工的务工成本,以此抬高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准入门槛。

2.就业待遇的不平等。

(1)工资低廉。

罗月正等学者认为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最重要及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它是劳动者及家属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活命钱”。但现实中农民工艰辛劳动时常不能换来应得的报酬。深圳市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天22.3元,但大部分企业是16-18元, 90%的企业达不到每月484元的最低标准。另据调查, 2003年至2006年,在各级政府干预下,农民工人均月工资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但由于起点较低,人均月工资绝对数额仍低于其他行业。

(2)工时报酬违规突出。

吴义太等学者指出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并且每月不得超过36 小时。可大量农民工超负荷劳动,长时间加班非常普遍,甚至有的行业已经出现了农民工“过劳死”现象。部分城市农民工劳动条件恶劣,杨鹏程,陆丽芳进行调查指出,深圳的多数工厂,农民工每月工作在26天以上,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在11小时左右,有时甚至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农民工工资有的不符合我国有关最低工资规定的标准。有些用人单位没有按月支付农民工工资,而是一年一结,有的单位连一年一结也做不到,拖欠工资的现象十分严重。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今年1月26日在全国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自2004年启动清欠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以来,截至今年1月19日,三年各地已偿付建设领域历史拖欠工程款1834亿元,清理历史旧欠达到预期目标这个正面报道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程度。另外,随意克扣工资,“罚款”依然存在,有的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工作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并用克扣工资、“罚款”等方式来保证这一不平等合约的实

现。

(3)同工不同酬。

徐结理等学者认为农民工大多以临时工的身份工作,劳动报酬远远少于固定工或城市工人,一般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临时工的工资为以城市居民为代表的正式工的工资的一半。如城市家政钟点工,城市工人每小时20元,农民工却只有10元。

3.就业安全保障的不到位。(1)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强度超标。

表现在:一是工作环境恶劣。现实中,许多企业着眼于眼前利益,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注意改善工作环境,不为农民工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导致农民工职业病发病率高,因工作接触有毒物品而中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二是劳动强度过大。一些用人单位把农民工当成赚钱的机器,重活、累活、脏活、险活等城市工人不愿从事的工种,都是农民工完成。农民工往往要完成城市工人难以完成的定额。长时间超负荷的劳动,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

(2)事实劳动仍然存在,农民工与雇主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吴义太,罗正月等学者提出从就业运行过程的安全保障来看,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为劳动者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不得随意修改劳动合同条款或终止劳动合同,解雇劳动者。可在我国的劳动就业实践中,由于农民工在城市中没有一个正式的身份,在许多城市中被视为流动人口和城市的边缘群体,在劳动用工关系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用人单位为了规避《劳动法》规定的应对劳动者承担的各项义务以降低用工成本,达到对农民工使用价值的最大攫取,而往往不愿与农民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农民工没有能够真正意识到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为了抓住就业的机会,也往往被迫放弃订立书面合同的权利,这就使得大量农民工与其用人单位存在着事实劳动关系。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57.1%,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检查劳动法执行情况时发现,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劳动

合同签订率竟不到20%。

(3)就业安全保障缺失。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是世界各国政府采取的旨在保证就业安全的保障措施。在我国现阶段,就业保险具有明显的歧视性,大多数城镇市民享有劳动就业保障;相反,大多数农民则无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就业保障。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目前,农民工普遍游离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城市劳动者普遍参加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基本与农民工无缘,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也很少。农民工对工伤、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的迫切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农民工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只能得到细微补偿或治疗。目前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33.7%、10.3%、21.6%、31.8%和5.5%;而农民工的企业补充保险、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的参保率更低, 分别为2.9%、3.1%和5.6%。农民工一旦出事,很难得到应有的补偿,生活往往陷入困境。

4.就业服务的不平等。

(1)公共就业服务政策的不平等。

地方在公共就业服务上多执行先本地后外地,先城市后农村的歧视性政策,一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由于政策约束或力量所限就不开展对外来民工的就业服务,甚至承接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对农民工只收费不服务。某些地方政府虽然已开展对外来农民工的职业指导和介绍

业务,但服务效果难以满意。(2)就业补贴制度的不平等。

近两年,中央政府对农民工的就业补贴进行了一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实施“阳光工程”,对培训农民工人均补贴100元;要求城市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向农民工开放,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免费服务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然而,即使在已启动的农民工培训和职业介绍与信息咨询方面,对农民工的财政支持额度仍是远低于对城市劳动者。如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131”就业服务(一次免费或部分免费职业培训,三次免费职业介绍, 一次免费的职业指导),提供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托底安置等补贴政策,而这些优惠政

策农民工是享受不到的。

二.造成农民工就业权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现象,在不合理的农民工制度下,农民工受到诸多不平等待遇,无法享受全面公平的就业权益。笔者对我国学者对该问题的探讨,总结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就业权益

缺失的根本原因。目前农民工面临较强的制度排斥。我国城乡分治、户籍管理等制度改革的滞后是造成农民工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制度根源。20 世纪70 年代末期,我国开始改革开放,逐步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多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里打工,城乡不平等的户籍制度受到冲击,呈现出不断松动的趋势。近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已全面放开。但作为吸纳进城农民就业主渠道的大中城市的户籍管理仍比较严格。对广大低收入的进城农民而言,城市的户籍门槛仍高不可越,进城农民很难融入城市,每年被迫支付大量资金,往返于农村和城市。农民工与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福利劳保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子女学习上都造成了许多困难,这些都加大了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和风险。

2.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导致农民工就业权益受侵害。现行的有些劳动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如《劳动法》中有关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的内容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处罚办法,可操作性差,使得劳动监察部门对于具体的案例处理很为棘手,这就给一些用人单位留下了可乘之机。另外,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能力不足。如我国《劳动监察规定》在1993年已经颁布,该法明确规定了劳动监察的主题,内容,权限,如果严格执行,何以出现那么多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3.城市政府对农民工就业服务的缺位。

对劳动力流入地而言,农民工是当地的建设者和纳税人,但农民工得到的服务却很有限。一些大城市虽然根据国家规定,基本取消了对农民工就业的政策限制,但为保障城市人口就业,一些城市政府硬性规定企业使用农民工的比例,限制用人单位使用外地工,限制外来劳动力的就业。一些地方要求农民工办理多种证件,除身份证外,农民工进城先要办暂住证、就业证、健康证等各种各样的证件,一个证要几十元,一年一个农民工为办证就得交几百元。城市管理部门向进城农民工收取管理费的积极性很高,但提供的就业服务却十分有限。

4.农民工就业市场发展滞后。

进城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而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劳动力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在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农民工的单位非常少,农民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一些用工单位不讲诚信,不遵守等价交换原则,使不少农民工辛辛苦苦一年而一无所获。还有学者认为金融危机下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外需减缓和宏观调控,而直接造成的出口缩减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我国很多出口制造企业以压低生产要素、压低价格赢得国际竞争,劳动力价格被一压再压,且部分企业特别是对外出口的制造型企业用工需求减少,进入市场求职的失业人员增多,这对农民工就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5.农民工知识技术水平欠缺。

从国家统计局2008年公布的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可知,至2006 年末,当年外出务工的1.3 亿农村外出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仅有初中文化程度;其次为小学文化程度;接受高中教育者仅占8.7%;此外还有1.2%是文盲。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同时,职业教育更为缺乏。因此,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的选择余地十分有限,只能进入制造业、建筑、运输、煤炭采掘、环卫、餐饮等对文化程度和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绝大部分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法律意识淡薄,就业权益的自我保障能力低下。同时,农民工外出打工基本处于自发流动状态,接受技术培训的比例很低,就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三.如何保障农民工就业权

我国学者们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相关问题的研究,在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许多可行的解决措施,笔者在此将诸位学者提出的建议进行归纳:

1.从法律的角度

(1)罗正月学者认为应当加紧制定相关配套法规,推进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我国《劳动法》第12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我们由此可看出,我国《劳动法》所定义的就业歧视仅仅包括民族、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四种情况,并不包括基于社会出身等原因而进行的歧视,这样就将现实中农民工的就业歧视排除在法定的就业歧视以外,使得我国的反就业歧视缺少法律依据,显得底气不足。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就业促进法》的颁布,是继刚刚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之后,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对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就业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就业促进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与现行《劳动法》相比较,在反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上所述内容,表明了新的就业促进法为管制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行为制定了法律依据。现在关键问题是要加紧制定相关配套法规,推进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严格执行依法用工制度就是对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最好保护。为此,学者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及时清理带有歧视色彩的地方立法。有的地方政府出于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出台了一些侵害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法规、规章或政策,我们必须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规定及时予以清理。二是严格执行劳动基准制度。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最低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劳动基准制度。三是全面建立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我们除了要求用人单位将其与农民工签订(续订)、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等情况进行登记外,还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将录用农民工或与农民工解除劳动关系等情况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

办理备案登记。

(2)尽快出台中国的《社会保险法》。将现有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的零星分散规定,集中在统一的《社会保险法》之中,明确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法的保障对象,以实现受伤者及其家属在受到职业伤害时能得到补偿。完善《工伤支付条例》。作为具体规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工伤保险条例》在总则中仅在第1条规定了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但并未规定具体的职业康复制度内容,仅规定康复性治疗的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因此,在即将制定的《社会保险法》中必须对此作硬性规定。

(3)完善劳动司法制度,从司法程序上保护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有权利就有司法救济,没有司法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我国公民劳动就业权的司法保护在程序上包括非诉讼程序和诉讼程序。为了张扬非诉讼程序快速解决劳动争端,保护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我国制定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诉讼程序可以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宪法诉讼及构建独立的劳动诉讼四个方面来考虑构建完整的公民劳动就业权的司法保障机制。

2.从政府的角度

杨鹏程, 陆丽芳等学者认为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政府部门应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对进城农民工一视同仁,坚决取消针对进城农民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并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城市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投资力度与科学的规划,加强城市住宅设施、能源设施、资源设施、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教育文化卫生设施、环境设施等建设,改善城市综合环境,提高城市的容纳和服务能力。考虑到农民工收入普遍较低的状况,政府可在市区专门为农民工修建一些廉租房,降低农民工的生活成本。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要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邵霖学者提出应当统一农民工就业管理, 努力加强与农民工输入地的协作, 尽量促进农民工的有序流动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 确保农民工就业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实施, 加大财政投入,集中政府分散的就业扶持经费, 发挥其最大效应。对于一些农民工需求量较大的地区, 农民工输出地的政府应与输入地政府和企业共同配合、协助, 健全“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这样既可以提高就业率, 又可以为企业找到适合的劳动人员。不仅避免了农民工流动的盲目性,增加了就业机会, 又解决了局部地区出现的民工荒问题。还有许多学者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应结合实际,循序渐进的进行。一是将城镇落户条件由户籍限制改为条件限制。凡是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公民,均可按照本人意愿申请该城市户口。二是逐渐剥离依附在户籍上的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等各种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还户籍制度只是用来证明公民身份和满足社会管理的本来功能。三是赋予公民的自由迁徙权。自由迁徙权是一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保障公民的自由迁徙权是消除城乡差别和实现农民工平

等就业的良好路径。

3.从市场的角度

改善农民工就业的市场环境。政府要积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正规劳动力市场要降低进入门槛,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农民工和用工单位的交易成本,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架设便利的选择通道。同时,要引导自发劳务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进入成本低和交易成本小等优势,使其与正规劳动力市场相互补充,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服务。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健全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农民工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帮助农民工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各级政府要规范用工单位的行为,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欠薪预警和劳动合同管理等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对那些坑害农民工的“黑中介”,政府要坚决

打击,严惩不贷。4.从农民自身的角度

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增强农民工人力资本和就业能力对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至关重要。流出地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为农民工创造各种职业培训机会。要发挥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等各方面力量,根据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企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训农民工,促进劳动力供需衔接,形成畅通的劳动力供需链,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是引导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切实维护农民工在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的代表中首次有3 名农民工代表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对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岗位的农民工朋友,目前各地政府和企业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培训,农民工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今天的培训,是为以后更好的就业做好充分的,使自己由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提高自己以后就业的竞争力。

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综述 篇7

虽然有关问题解决的教学与研究早就有了,但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育中的口号还是近几十年的事. 9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席卷大半个世界的“新数”运动,过分强调数学的抽象结构,却忽视了数学为现实生活服务,到70年代已呈急剧衰退之势,在重评“新数”运动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回到基础”的口号,强调掌握最低限度的基本技能,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呈现上升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主要从翻译介绍波利亚的几本数学教育名著开始,引进国外有关数学问题解决的成果.我国杂志《数学通报》( 1981年第2期曹才翰文、1988年第3期任子朝文) 、《数学教学》( 1981年曹锡华文、1988年第2期贝克文) 等对“问题解决”予以介绍. 心理学家也开展了有关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证研究. 有学者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口语报告的方式研究了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思维过程; 还有研究者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口语报告的方法研究了学生解代数应用题的认知模式. 90年代以来,有关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立足我国教学实际,开始探讨问题解决对数学教育的影响及功能,教学实验的数量进一步增多,研究深度有所提高.

21世纪开始,随着研究进入深化阶段,有关数学问题解决的论文逐渐增多.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解决成为数学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根据CNKI的检索结果,早期的有关数学问题解决的文章有1993年傅敏、丁拓的《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的心理过程及相关因素分析》,1993年黄晓学《数学元认知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1994年刘卓雄在宁德师专学报发表的《问题表征与数学问题解决》以及于克芳、马静如1994年发表的《数学问题解决的含义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构成成分》,早期的文章主要是以理论介绍为主. 2000年广西师范大学的廖运章以《数学应用问题解决认知心理的实证研究》作为学位论文,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表征、解题策略、元认知各监控的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数学问题解决的含义

1. 基于心理活动的理解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问题解决解释为是由刺激引起的个体的反应.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视问题解决为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心智过程,此过程会伴随一连串的心理活动.

安德森把问题解决定义为任何受目标指引的认知性操作序列,其中包括三方面的因素: 目标的指引性、操作序列及认知性的操作.

我国学者曹才翰在《数学教育学概论》中指出: 问题解决是指“人们在面临新情境、新课题,而这些新情境与新课题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直接解决,并且自己又没有现成对策、答案或解决方法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问题的一种紧张的心理活动”.

2. 基于过程的理解

美国全国数学管理者大会把“问题解决”定义为: “将先前已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境的过程. ”该观点认为不仅要关注问题的结果,更要关注求得某一结果的过程.

李胜平从系统论的观点给出数学问题解决的概念,他认为“数学问题解决是利用解题者原数学信息库中的信息,将数学问题输入条件信息进行处理、编码、加工,采取一定的思维对策,运用运算来改变系统状态的这样一个思维过程”.

3. 基于数学能力的理解

英国学校数学教育调查委员会报告《数学算术》认为:把数学应用于各种情形的能力就是问题解决. 于子孝从数学知识应用的角度认为,“数学问题解决”是一种把数学应用于各类实际数学问题的综合性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质的一种具体体现和展示,反映了学生数学素养和技能的程度.

综合以上观点,虽然不同的学者对问题解决定义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问题解决不等同于“解题”,而是在解题基础上的延伸,不是简单、机械地模仿,具有发现与创新的成分.

三、数学问题解决的模式

1. 波利亚的解题模式

波利亚是数学问题解决研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怎样解题表”对于数学问题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把数学解题过程归结为四个阶段: “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

2. 匈菲尔德的数学解题模式

匈菲尔德强调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方向需要考虑四个因素,即: 知识基础、解题策略、自我控制、信念系统,他根据元认知的观点,将解题过程分为: 读题、探索、分析、计划、执行.

3. 杜威的问题解决过程模型

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视问题解决为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心智过程,此过程会自然地伴随着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其中包括: 呈现问题、定义问题、形成假设、测验假设、选择最佳的假设五个过程.

4. 国内学者的解释

喻平认为解决数学问题分为理解问题、选择算子、应用算子、结果评价四个阶段,其认知过程为问题表征、模式识别、知识迁移、思维监控. 在数学问题的理解阶段,解题者要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信息,区分问题中的有关信息和无关信息,并初步识别问题的类型. 在选择算子阶段,解题者在解题监控作用下,拟定解题方案,进行对外部模式的识别和外部与内部模式的匹配. 在应用算子阶段,解题者需要调动与外部信息相匹配的模式. 在第四阶段,解题者要对解题结果进行评判和检验,同时反思解题过程.

何小亚认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过程包括四个阶段:1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2表征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表征方式有内部表征( 心理表征) 和外部表征两种方式; 3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解决,它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方向与成败; 4评价与反思,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某一方法的实用性,思考为什么一种方法在某种情境中不适用,有助于在其他情境中更好地运用.

四、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

美国数学教育家舍恩菲尔德从数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 1认知的资源. 这是指解决者所具有的与问题有关的数学知识. 2发现式解题策略. 这是指解决非常规式、非标准的问题时所用的策略和技巧,是以发现和发明为目的的技能. 3控制. 这是指对资源和策略的选择和执行作出相关的重大决定,即对解题过程的控制. 它包括设立解题计划、选择有效的过渡问题、对解决过程的监督和对结果的评价、计划的放弃和改正. 4信念系统. 这是指解题者怎样看待自己、怎样看待数学、怎样看待问题、怎样看待周围环境. 这与前三个要素不同,它不是认知方面的,而是情感方面的,对解题者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莱斯特认为影响数学问题解决有多重因素,其中有四种主要因素: 问题自身———任务变量,即问题本身的结构、难度以及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直接影响着问题的解决; 解题者的特征———主体变量,即解题者的知识结构、能力及认知风格对解题的影响; 解题行为———过程变量,解题者在解题过程中的外显及内隐行为对解题的影响; 环境特征———指示变量,外部环境对解题的影响.

郑君文认为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总的来说,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问题情境因素,二是学习者个人的特征,三是认知策略. 问题情境因素包括问题的不同类型及难度、问题的陈述方式及知觉图示的难易程度. 学习者个人的特征主要指知识经验基础、个性品质、学习能力. 认知策略有两方面,一是一些促进问题解决的策略,如突破常规,产生不同寻常的新看法或新想法,改变思考问题时的方向,摸清问题的要点,联想与问题有密切关系的事实和条件; 二是认知故障.

何小亚认为有三种因素影响着问题解决者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一是动机因素,尤其是内在动机; 二是学习方式; 三是问题解决者缺乏与问题相关的专业知识. 洪秀满认为影响解决问题的基本因素,知识经验基础、对数学材料形式化的抽象概括水平、解题过程中的自我意识与监控水平.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如兴趣、认知基础等,外在因素如问题的表征方式、问题的难度等.

五、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关于研究背景

新课改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数学问题解决同样不仅关注问题的结果,更要关注某个结果取得的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现行的教材体系和教学要求之下,研究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关于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定位问题时首先需要解决的. 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卓有成效地研究相关问题.

2. 关于研究对象

以往有关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主要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有关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不是很多. 唐剑岚和周莹对师范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保持一定程度的差异,女生的总体水平优于男生. 受此启发,可以研究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基础的相关性如何? 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否与大学生的学习任务、职业方向有关?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能否迁移到其他学科中?

3. 与跨文化研究相结合

跨文化的相关研究表明,少数民族与汉族儿童在数学认知发展心理、平面几何学习、数学记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跨文化的观点下,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差异性,将数学教育的跨文化研究与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结合起来,对提高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核心,有关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数学教育家的重视.本文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数学问题解决的发展、数学问题解决的理解、数学问题解决的几种模式、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范围经济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篇8

摘要:范围经济作为经济学中一个相对新兴的名词范畴,国内外的经济学者对其研究并不多。而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出发,加强对范文经济的相关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就范围经济的概念计量、形成机理、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范围经济;文献综述

一、范围经济的概念与计量

1.范围经济的概念研究

范围经济是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组织结构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微观经济主体决策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对其概念的研究沿革中,大致形成以下相应观点。

美国经济学家潘扎尔和威利格(1975)最早提出范围经济这一概念。他们给出的定义是:当生产部门由专于一种产品或劳务而转为生产经营两种或以上产品或劳务时,其平均成本将会下降。这强调了生产中的范围经济。随即,美国经济学家钱德勒在《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1980)中较为正式地提出范围经济,强调联合生产和联合经销。具体而言,范围经济就是“利用单一的经营单位内的生产和销售过程来生产和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这一概念表述艾尔弗雷德·钱德勒在其著作《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1999)得以具体深化,总之强调了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是对生产范围经济的拓展。后来,RobertS.Pendyck在《微观经济学》(2000)教科书中把范围经济定义成“两个企业分配到相等的投入物时,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的情况”。

对于范围经济,我国学者通过研究探讨,也形成一些相应观点。比如平新桥在讲义《微观经济学十八讲》(2001)中指出,范围经济“使单个企业以相同的资源生产的两种产品比两个单独的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更多。”也即反映出生产经营的扩展而带来的企业效益增加。丁晓正(2005)认为“范围经济是由于投入要素、生产设备的联合运用,或联合市场计划,或共同管理,企业在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时拥有的成本优势。”这表明,范围经济存在于生产、销售、管理或资金使用的各个过程,从而完成了对定义的拓展。此外,周天勇(2005)对范围经济重新定义,将时空观念引入,区分出厂商范围经济和区域范围经济。叶华光(2008)认为“范围经济包含外部范围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指通过企业间的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从而降低成本;内部范围经济指企业通过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支出低于多个厂商单独生每种产品的支出从而产生的经济效应”。

综合国外和国内学者的研究可见,对于范围经济的概念解释没有一个统一而规范的意见,但是有两点基本的认同:一是研究单位或区域应该至少生产两种产品;二是结果为平均成本(或单位成本)的降低。

2.范围经济的计量

范围经济根本上反映在于成本的节约,针对于具体的研究对象,到底成本节约程度如何,便自然引入范围经济计量的问题。对于范围经济的可度量性,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Panzar和Willing提出的范围经济程度(SC)来计量。其中有公式:〖HT7.〗SC=〖SX(〗C(qx,0)+C(0,qy)-C(qx,qy)〖〗C(qx,qy)〖SX)〗(该公式反映的是生产两种产品,多于两种产品的联合生产类推)。当SC大于零时则表明存在范围经济;当SC小于零则是范围不经济。

至于范围经济的计量方法,现行用的主要有生产、成本函数法,工程成本法和生存技术法等,运用的成本分析模型则有Cobb-Douglas成本函数、不变替代成本函数、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以及复合成本函数等。

二、范围经济的形成机理

论及范围经济的形成机理,实际上也就是范围经济的来源与产生。对于该问题,国内外学者均有相应研究,总体来看,主要有两大机理。

1.范围经济产生于剩余有形资源的充分利用,企业于此提高了资源利用能力和效率。潘扎尔和威利格认为“某种公用要素在被应用到一种产品的生產中后,可以在不需要太多其他相关要素的投入下即可投入生产其他相关的产品,这时就存在范围经济”;钱德勒(Chandler,1980)认为联合生产其成本利益源于很多同质材料的使用,且可用相通工序生产,从而成本降低,这也就是所谓范围经济。

2.范围经济形成于对企业无形资源的充分利用,这里的无形资源主要表现在管理和技术等层面。学者Teece(1980)认为范围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诀窍(其中包括技术上的诀窍和管理上的诀窍)的共同和重复使用”,便是对无形资源方面的直接考虑;臧旭恒(1997)认为“范围经济来源于投入要素的多重使用性、品牌效应和营销网络以及效率管理覆盖面的扩大”,其中的品牌效应和效率管理便是属于无形资源的范畴。

总结上述形成机理,可见范围经济产生的本质在于生产部门不同业务间剩余资源的共享和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范围经济的应用实践

1.范围经济的应用行业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范围经济引入研究以来,逐步应用于行业、交通运输业、公用设施、电信业、石油业、卡车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航空业以及医疗服务行业、高等教育等众多行业里。国内由于起步稍晚,工具手段缺乏,制度层面等原因,应用研究领域主要在于高等教育、银行业、保险业等。例如,成刚(2006)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中范围经济的研究得出,“某种程度而言,教育是一种多产出的产业,产业经营有赖于适当的经营规模和范围,才能充分运用资源,发挥其效能”。田凌(2008)提出,混业经营更有利于金融机构形成范围经济。由此看出,随着经济发展与研究深入,我国关于范围经济的应用行业与领域有待拓展。

2.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扩大生产规模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在实际的生产运营管理中,区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才能形成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从而发挥好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使效益最大化。结合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的成长轨迹,机电、玩具、食品等行业,走规模和范围经济之路便是首选。原因在于可以发挥三大优势:有节制地扩大规模可以降低成本;实现企业价值链整合;专业化生产可实习规模范围经济。

3.范围经济的应用思考

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对于范围经济的研究运用并不成熟,因而需要做好如下工作:首先,继续加强对范围经济的理论研究,使之逐步系统化。这里面包括诸如讲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结合起来研究,将范围经济与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相关学科知识融合等等。其次,技术层面的实证研究应该跟进,使之拟合更全面,更为接近现实经济运行态势,从而产生更好的指导效果。最后,结合国情,我国关于范围经济的研究应该根据经济现状,拓宽研究应用领域,向教育、银行、保险之外的行业延伸,以期发挥范围经济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更大作用。(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美)Robert S.Pindyck,Daniel L.Rubinfeld.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成刚,吴克明.我国高校内部效率研究——基于范围经济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上一篇:人生感悟经典散文阅读下一篇:高中作文开头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