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一边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的那一边(精选8篇)

山的那一边 篇1

山的那一边山的那一边作文

小时候,我常贪婪的伏在窗台上,痴想着,山的那一边是什么呢?妈妈告诉我:是海。噢,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我怀着隐秘、好奇的向望。这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几乎是哭着回来的。在山的那一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希望和信心凝成的海,海无处不在,就像阳关一样,把爱心传递世界。那雪白的浪花夜夜涌来,把那克枯干的心渐渐湿润。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请你们相信,在无数战胜失败后,你终会爬上这座顶峰,在那里可以眺望辽阔的土地、灿烂的.阳光、七彩的彩虹和那蔚蓝的大海。那里充满希望、那里充满温馨,那是坚定的信念凝成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我、他!山的那一边山的那一边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山的那一边 篇2

100多年前,绍兴新台门有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很受大人喜欢,人们戏称他为“胡羊尾巴”。可在祖父与父亲面前,“胡羊尾巴”却不大敢活动。他常常对着高高的院墙发愣:为什么属于自己的世界只有一块四角的天空和一个小小的园子呢?七岁时读《鉴略》,这对他而言,简直是一个噩梦。背书时,他觉得脑子里似乎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类的东西夹住。

庆幸的是,他发现了另一个世界。蓝爷爷给他介绍了另一类书籍,例如《花镜》,读此书,使他认识了许多花草,并不由得种植起来:映山红、石竹、万年青、巧角荷花……姹紫嫣红的花草组成了沉闷的大家庭以外的一个热闹的世界。他深深地感觉到创造的满足。

以后,他又购置了《点石斋丛画》《诗画舫》《海仙画谱》等书籍。他把母亲床边的大红皮箱搬出来,将它变成了自己的藏书箱。漆黑的大门和四围的高墙幽禁着他,但他却从书籍里发现和探索着开阔的世界。

现实的挤压使他出走异地,他要去“山”的那一边寻找。

新学校的课程,他丝毫提不起兴致。比起周围的同学,他越来越热心于阅读课外书籍。他愿意像篝火那样,在无遮的天幕下做野性的燃烧,以至于被在本校任教的叔祖周椒生沉着脸训斥:“你这孩子不对了,那样的东西怎么能看的?要知道,那是祸根。”然后,让他抄看参康有为的奏折。他自然不抄也不看,只要有空,照例嚼他的侉饼、花生米和辣椒,看叔祖口中那看不得的《天演论》……

翻过一座座山,他看到了海,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个人,就是鲁迅。

如果没有不断追求的勇气,没有“离经叛道”的大量阅读,没有与生活的抗争,就不会有巍峨的“民族魂”。

今天的语文教学,除了教材,就是试卷;除了作业,就是考试。我们的学生能喜欢语文吗?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没有了生活体验的语文教学,必然干涸。

在山的那一边 篇3

北京时间11月28日凌晨,从莫斯科开往圣彼得堡的俄“涅夫斯基”号特快列车在特维尔州北部的博洛戈耶市遭到北高加索分离主义分子安放的爆炸装置袭击,三节车厢当场出轨,造成39人丧生、百余人受伤。

安全问题专家们大约不会注意到,“涅夫斯基”这一名称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在12~14世纪统治分裂的罗斯公国的诸位弗拉基米尔大公中,最有名的两位乃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Nevsky)与德米特里·顿斯科伊(DmitryDonskoy)。老一辈的中国人大都读过丘特切夫的《我站在涅瓦河上》,也晓得“Neva”在芬兰语里最初的含义是“沼泽”;在那地方,“冻结的河面泛着白色”,水流只是冻土的点缀,大陆味十足。征服了涅瓦河的涅夫斯基象征着中世纪俄国在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一步步向外蚕食发展的历程。至于以涅夫斯基来命名列车,就是更明白的意象了——在技术化时代,铁路无疑是最富陆地性的存在。

卡尔·施米特曾说,文学史上第一个游击队员形象是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塑造的。托翁把那些无知的、目不识丁的农民视作俄罗斯大地自然力量的代表,他们像抖落长袍上的虱子一样,举重若轻地把拿破仑一世那支声名显赫的大军从俄国抖落出去。当统一的俄罗斯国家把作为扩张者和征服者的涅夫斯基视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时,以反扩张和乡土保卫者形象出现的第一批游击队员却也是诞生在这片大地上。在后来的俄国历史中,我们在无数个瞬间捕捉到这些游击队员的身影:《静静的顿河》中来去无影的红白两军骑兵连,1939年之后波罗的海三国的反苏游击队,战斗在法西斯德国占领区后方的卓娅与舒拉,苏联解体前夜的格鲁吉亚民兵,直至经历两次全面战争仍未被消灭的车臣分离主义武装……他们虽然在意识形态上有差别,但同样是身着便装、暗藏武器,不仅袭击与之对抗的正规军,而且将矛头对准敌人的驻地与后方,使更多平民不由自主地被拉入到斗争中。

从词源上说,“游击队员”一词(Partisan)源于拉丁文partita,意为“加以划分之物”,暗含着冲突和对立;倘若进一步注意到其与“党派”一词(Party)惊人的相似,则游击队现象背后的政治内涵也就逐渐清晰了。普通的土匪不可能成为游击队员——草莽英雄是不可能喊出“保家卫国”、“民族自决”、“独立”这样充斥着现代政治术语的口号的。而喊着这些口号,同时还以现代化的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作为通讯手段、以制作简陋但不乏技术含量的爆炸装置作为破坏工具、借助电视新闻等大众传媒扩大其影响力的游击队员,和他们致力反对的那种现代战争方式,其实只是雅努斯的两副面孔。

人们指责游击队员攻击与军事运用缺少直接关联的民用设施,却忘记了“瘫痪对手战争潜力”、借助战略轰炸和水雷封锁枯竭对方经济,为此不顾平民伤亡的战争方式却是由正规的现代战争指导者首先提出的;人们指责游击队员伤害无辜平民、进行无差别攻击并且散布恐慌情绪,却忘记了“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这种大而不当的目标却是由衣冠楚楚、声言爱好和平的政治家们先提出来的。人们将一切具有政治或宗教目的、进行无差别暴力活动的单位统称作“恐怖分子”,却选择性地无视了使大规模恐怖活动成为可能的整个现代化前提——当技术中心主义以及资本竞争对人的异化已经使整个社会存在变作“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时候,消灭了形式上的“暴力袭击”当真就能实现永久和平了吗?或者反过来说,最大的不正当仅仅是形式上的暴力吗?

在山的那一边作文 篇4

我站在山脚下。望着面前的群山,垂下头,不同地陷入了沉思。

手表的指针“滴嗒滴嗒”,如同时光倒流。一转眼,似乎回到了两年前。

稚气未脱的我准备参加一个唱歌比赛。可是我没有音乐的老师啊。母亲鼓励我说:“不要紧,你自己也可以。”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几年前学唱歌的文件夹,迅速翻阅。“好,就你了。”我似乎下定决心。又开始在网上搜索视频,渴望从中学到一点什么。日历被一页页撕去,时光加速流转。日日夜夜的努力,似乎让我的心里有了点底。重新拿出那张纸,在背后标注我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终于,步入比赛的场地,重新拿起那久违的话筒,自信与熟悉飞快涌上心头。

也许,这就是翻过山岭的感觉吧。

人生波澜起伏,如同连绵不绝的山脉。自然有的人一生如同丘陵,平平淡淡。然而,也同样有的人一生起伏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动荡不安。但他们能够用非凡的毅力与坚持去翻山越岭,直至到达山的那一边。

《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就有着这样非凡的人生。他出身贫苦,家里人穷得吃不上饭,于是他就去偷了一块面包。三次越狱,三次被抓,沦为苦役犯。可是他对于这样的命运并没有放弃。他再一次越狱,为这个伤害了他的这个世界做了贡献,并亲手带大了芳汀的女儿珂赛特。时间飞逝。不幸的是,他又被警探沙威盯上了,重新沦为苦役犯。然而他还是没有放弃,再一次出逃,与那个已长大了的小女孩珂赛特一起生活。他用他的仁慈之心感化了那位警探,最终为了救珂赛特的恋人马里尤斯身负重伤死去,把享福的机会都留给了下一代。他这种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他不放弃,坚持的精神,不正是对努力的最好诠释吗?

跨越山丘,直面困难,多少汗水挥洒在山的那一边;攀越高峰,坚强面对,多少坚持在时光中留下岁月的痕迹;翻山越岭,奋起直追,多少泪水洒落在那成功的彼岸!用努力,翻山越岭,又有什么会做不到呢?

山的那一边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诗歌有感情的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组织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体验和经历,从课文中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2)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

教法:朗读法讲授法引导法

学法:朗诵法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教学时数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来看黑板上的这个字(师板书“山”的甲骨文)哪位同学认识这个字啊?(学生回答)其实这个字就是甲骨文里的“山”字。甲骨文是我们的祖先使用的一种文字,他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板书“龟甲兽骨”),所以就叫甲骨文。提到山,相信同学们都不会陌生,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秀丽的峨眉山,还有我们福建省的武夷山。好,那么我们班有没有哪位同学登过山啊?来讲讲你对山的理解,或者说说你登山的感受,登山的目的等等。(让一两个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老师聆听,并加以肯定)同学们讲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那么老师也给你们讲讲老师的故事吧!(讲述自己小时候登山的故事)好,同学们,故事讲完了,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感受,那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感受打开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学年的第一堂课--“在山的那边”。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生字词

小时候→(轻声,适当延长),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声调略上扬,轻声)(语气:要读出孩子天真的口吻)

妈妈给我说过:/海(语气平缓)(要读出母亲的慈祥和蔼)

哦(短而轻声),山那边/是海吗?(略带疑问和憧憬的语气)

于是(略延长),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音量适中,声调略上扬)

可是(要立即体现出孩子委屈、沮丧的心情),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延长),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语调上扬,声音延长),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连读略快)/打(重读)了/一个/零分!(语速放慢,声调延长,体现出挫折感)

妈妈(轻声),那个海呢?(要充满疑惑)

(第一段主要要能够体现出孩子的纯真,对希望的想象憧憬,去追寻希望时的兴奋心情和遇到挫折的极度沮丧懊恼的心情。)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声音要比第一段来得大,要体现出一种坚定与自信。)

今天啊--(延长),我竟(重读)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延长)扎下了深根(语调降轻。)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语速要加快)地失望过(这句要重读)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语气上要降低)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语调上扬)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音量放大,语气激昂)

--那雪白的海潮啊--(延长),(音量达到顶点)夜夜奔来(开始降低音量,语气也渐趋平缓)

一次次/漫湿了/我(延长)/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延长),请相信(延长)--(音调上扬)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这两句连读语速要加快)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略延长,停顿)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延长)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两句读时要体现出惊喜的情绪。)

同学们,老师已经读了一遍。不知道同学们听了后有什么样的感想?哪位同学能来说说你现在的感受?(让一两个学生回答,老师加以点评)。同学们的回答很好,但是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学生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主要有以下几个)

1.加点字注音

痴想(chi)隐秘(mi)凝成(ning)诱惑(youhuo)

喧腾(xuanteng)漫湿(man)一瞬间(shun)

2.词语解释

痴想:很投入很入迷,很忘情地思想.

隐秘:隐蔽,不外露.

凝成:凝结形成.

诱惑:吸引,招引

喧腾:喧闹奔腾

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三、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四、品读诗歌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诗歌的第一部分,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山区中的那个小孩,有感情朗读。(学生朗读)

1.“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一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这样想?

“常”表现我的一种渴望的心情,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痴想”:发呆地想。我想着要出去看看外面新的世界。可见我从小就是一个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愿追求新天地的孩子。神态描写--体现了我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心理,对未来世界的向往。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隐秘”是因为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告诉大人,符合儿童的天性。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来理解这个问题。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象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完全落空。

这部分写一个山区的孩子童年的理想--看海。同学们,他的理想实现了吗?(学生回答:没有)是啊,理想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那么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吗?我们一起来看诗歌的第二部分。全班男同学一起朗读第二部分的第一段(男同学齐读)

5.“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怎样理解?

长大了,诗人领悟了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海很遥远,但并非虚无缥缈。“凝成”二字,语言凝练,表明只要有理想和信念,不畏长途跋涉,百折不挠地奋斗,最终会看到海。

6.“种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种子”比喻一个信念,相信“山那边是海”。

7.“扎下了深根”怎样理解?

表明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没有动摇

8.怎样理解“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枯干”形容对理想没有实现,内心失望,沮丧。这句话是说理想滋润心灵,使心灵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同学们,这一小节诗人叙说了在探寻理想的途中经受的磨难和信念,理想给“我”的动力。同时表明“我”坚定实现理想的信心。接下来我们来看全诗的最后部分,全班女同学齐声朗读一遍(女同学朗读)

10“无数座山”在这里是指什么?

“无数座山”比喻实现理想要经历的重重困难。

11怎样理解“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节诗的含义?

通往理想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向困难低头和弯腰,最终就必将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谱写出灿烂的人生。

12.回过头再来思考一下:在这首诗歌里,“山”仅仅是“山”,“海”仅仅是“海”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两分钟左右)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想法?(同学回答,老师评价并提示:诗歌第一部分中的“山”就是自然界中的“山”,“海”就是自然界中的“海”;诗歌第二部分中的“山”象征着困难,挫折和失败,“海”则象征理想,信念和成功。)

五、小结

诗人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用“海”比喻理想,用“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有着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同时告诉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艰难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

六、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并给下面的字注音组词

幻()______幼()______竞()______竟()______

诱()______绣()______漫()______慢()______

惑()______感()______喧()______渲()______

飘()______瓢()______漂()______缥()______

腾()______藤()______滕()______

2.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山的那头儿是西藏 篇6

chapter。1

王小波说过:一辈子很长,要跟一个搞笑的人在一起。

我想说的是:一辈子很短,要跟深爱的人旅行在一起。

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毫无做作的感情,一次说走就走毫无准备的旅行。

生来邪行的我骨子里总有太多的不安分,总受不来朝九晚五、三点一线的定制模式,觉得缺乏挑战和过于惬意的生活其实是在虚度光阴。正如此,我才会堂而皇之的有那么多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才会有跋山涉水安逸后吹牛侃山的Senior,只可惜与期盼的那次奋不顾身失之交臂。是遗憾,也是磨练。

对于旅行而言,我记忆向来是模糊的。我没有足够精湛的装备记录下完美的瞬间,又觉得苍白的文字略显无力。去过哪些地方,看了哪些风景,遇到哪些人,印记脑海也频频回忆。在那么多深深浅浅的地名中,我最想回到的地方是西藏。可惜他在远方的暮色中沉没下去。而我年少式的堆砌和周折,拙劣的挽留那片圣域中的气息。她无疑是我脑海记忆的终结,那些完美占据了我大脑4/5的内存。于此篇西藏游记,是厌恶码字的我发自内心的挚爱,没有推脱,没有拒绝,没有心坎,有的只是对西藏纯真的完美。

妥协就像遗忘,渐行渐远难以分辨。低头继续走向迷离,忽然内心深处其实空无一物。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在佛光闪闪的雪域高原,在梵音绕绕的寺庙中间,在红黄僧袍喇嘛转动的指尖上,我坚信三步两步便是天堂。愿我此篇永远向阳,不诉悲伤!

前几日,看到几位朋友去西藏,外加在藏区工作的朋友时不时在朋友圈定位。憋在心里许久的文字如喷泉般涌出,第一次觉得码字并不那么无聊,也是第一次觉得肚子里有墨水、手里有把刷子的,也许是魔力,也许正是西南偏隅藏区本身的魔力。在这块号称世界最后一片净土的高原上,故事正在发生着!

毕业后选取了工作,躲在安逸的空气里,略显留意翼翼。总觉得在此刻,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拥有一颗想走遍世界的心,却在不足10平米的空间里,在不足1平米的椅子上看着书里九万五千公里的绚丽。明白自我别无选取,也只能活在以前旅行的记忆里,把零星的片段重新拼齐。或许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到自我。

蓝翔学长对我说,就算挖穿了地球,也挖不到他迷失的心。广场舞大妈曾对我说,如果跳的足够快,她的孤独就追不上她。拾荒大叔曾对我说,如果翻垃圾翻得足够仔细,便能找回丢失的自我。碰瓷的大爷曾对我说,只要演的够逼真,就能骗过匆匆流逝的时光。而远方一无所有,为何能给自我安慰。这就是她神秘的地方。

也许你没有去过西藏,也许你只是听过西藏。但我会让你身临其境,让你了解你可能不明白的真实的西藏!

Chapter。2

每一个喜欢在路上的人都是有故事的,我相信。

我曾途遇放下年薪百万却风餐露宿骑行318的梵高大叔,皮肤黝黑,目光有神。不好意思,出于礼貌我是避讳问保密的。

我也曾在西塘看到复旦大学医学院博士后选取自行开店的猫大叔,只可惜我没有机会去猫叔的店里一坐,至于赵小怀是否去过,在我离开后也就没有在细问了。

假如西藏是一种病,不去是治不好的。

缘于一位姑娘认识了西藏,缘于她爱上了西藏。于我而言,西藏是邪性的,也是灵性的。总觉得古老又神秘,令人着迷;有时想探个究竟却因自我才疏学浅玷污了神灵。于是就在迷迷糊糊的耳濡目染中倾听。把西藏的点滴沁入了心里。习惯性的开始说一些简单的藏语,学简单的藏族礼仪,看一些藏区的纪实影像,仿佛西藏的一切都曾关注,潜移默化却也成了自然。而后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以至于之后迷失了她。之后得知她过得好,也便不去打搅了。

前不久,新哥从广州飞至兰州,只可惜我提前一年离开,否则会尽地主之谊,呆了四年的兰州被我视为第二故乡,而西藏却与之并列。新哥从兰州入新疆,而后再次入藏,那些日子确实让我刚刚安静的心又躁动了起来。只可惜没有请假的理由,最主要的是没有离职的勇气。在收到新哥在西藏邮寄来的明信片、哈达之后,我的心又稍许平静了。多想迷路在西藏,多想藏在西藏。

如果真心喜欢西藏,你会明白N种进藏的方式,每种方式背后你都会收获不一样的奇迹!沿途风景迥异,你自我都会忍不住赞美你自我,频频出现双手捂住嘴呼喊不出的惊奇,还有你瞳孔放大充满惊悚的眼神!是的,你肯定会!

你选取骑行、徒步、火车、自驾游都是能够的,除了取决于你自我的喜好外,当然钱包也是相当重要的。与我而言,我都想着尝试一遍,却无奈囊中羞涩买不起足以穿越藏区的越野,亦无一款伴我入藏的骑行座驾。但从那些人身上,你会听到好多路上的故事。有惊险,有刺激,有欢乐,亦有艰辛。走过回头,你都不相信你居然是你!

川藏线,与你而言并不陌生,但说起茶马古道,你肯定会惊讶的说:居然是同一条线!没错,川藏线便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而此刻是川藏、川康和康藏的合称。曾被称为“生死之线”的景观大道,以其风景优美路途艰险著称,沿川藏公路进西藏,须翻高山、跨急流,路途艰辛且多危险,但一路景色壮丽,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和若干大江大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这条线与318国道连接以后,也是骑行者最为投缘的极乐所在。

上次入藏,而我选取的是走青藏线,时间大概也记得不是很清晰了,大概是9月29日晚上和北牛开了个玩笑,他虽小我四岁,却是个懂得生活的孩子,虽不文艺但也是愤青一枚。谁知我话匣刚开,他似乎比我兴趣更大。当即定了第二天兰州去往拉萨的车票。走的着实仓促,实话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以至于在之后出现了些许小麻烦。

此时的青藏线,安静,一路阳光更彻底一些,此刻入藏的人,很纯粹。行走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上,听着火车里那首《坐上火车去拉萨》的配曲,放眼窗外,令人心仪。那莽莽逶迤的昆仑,浩瀚无边的可可西里,奔跑的藏羚羊。雪山、冰川、干枯的树木,似乎能听到窗外凛冽尖叫的寒风,会让你訇然震撼,心旌摇荡,有一种自然升腾而又超越自我的感受。

当火车翻越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150米)和念青唐古拉山时,列车员会让你在火车上吸入准备好的氧气。其实我是没事的,并没有所谓的高反,也没有提前喝藏红花之类的。也许西藏真的眷顾我吧。

虽然是30个小时的火车,但我并未感觉到乏味,而是一路基本没有合眼,生怕错过了完美的风景。在下车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我心跳的加速,如同我第一次见她一样。而我,又来到了她的家乡,这一次不一样,或许我是为了忘却不该忘却的记忆罢了。

下车,走出犹如迷宫的拉萨站,习惯性的给站标拍了张照片。湛蓝的天,清透的风,柔软的暖阳,氤氲的藏香,停留片刻便打车直奔仙足岛,住进了拉姆拉错的家庭客栈。喜欢院墙挂满经幡,还有刻着六字箴言的玛尼堆,喜欢在垭口撒下五色风马旗,嘴里喊着,呀嗖嗖嗖,也就是在那里,两天后我认识了新哥。

安顿好之后,天色已晚,先去客栈外面的饭馆吃顿饭。喝一壶沁人心脾的甜茶,吃一碗暖人心腑的藏面。记得周围坐着几位上了年纪的阿妈,虽然脸上挂满皱纹却依旧说说笑笑。临走前,靠近我的阿妈把未喝完的甜茶放到了我面前,微微一笑,我礼貌性的双手合一,身子稍微低下,说了声:扎西德勒!望着老阿妈远去的背影,我感受到了来自灵魂的震撼,是一种不言而喻的简单。

我感动了,不得不承认。即使应对无常的变幻,我们也要向阳盛放。夜深人静,我也总是喜欢一个人想一些事,消化生活的点点滴滴。愿善良的人,最终都会有所归依。

回客栈后,联系到了在拉萨工作的学长,由于第二天他们工作,也只好白天我们先自行转一转,晚上带我们出来享受下拉萨的夜晚。

此处插放一首仓央嘉措情歌是情不自禁。

谁说**就必须能放却凡尘,六世**仓央嘉措,就在玛吉阿米喜欢上一位藏家姑娘。对,佛爷动心了。

不明白是什么样的凡尘女子入了佛爷的心,扰了佛爷的慧根。但我相信,这姑娘必定是仙女,如白度母一般的女子。

时间流逝,已经没人记得起多少世**,只有一个名字印记在每个藏家人心里,对,他就是仓央嘉措。时隔多年,他们的感情故事还在,他们约会的地方还在。在拉萨,在八廓街,玛吉阿米,是你和恋人必定要来的地方。

我不是一个个性喜欢熬夜的人,但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体会那里的夜生活。是的,我相信,要真正了解一座城市,就要享受一次真正的夜生活。此刻,想起了在新华社西藏分社工作的白玛阿佳,活泼可爱、温顺善良的藏家姑娘,与她后话再续。

我觉得,如果到一个地方,最能代表繁华的是夜生活。

没来拉萨,你不会明白拉萨遍地是酒吧。夜晚如斯酒醉人,凡夫俗子善良心。

晚上吃完饭,白玛阿佳带我们去了酒吧。不得不说,拉萨的酒吧是别有风味的。

拉萨酒吧,台上是民谣歌手,摇滚伴着吉他,唱出了藏家人的豪爽。

嘘,运气好你都会碰到结伴而行来的喇嘛。

在你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可这正是藏传佛教的包容之处。

我总喜欢做一些别人看起来奇怪的事情,但是自我舒服了不就能够了吗?以前喜欢夏天晒太阳,所以皮肤一向黑黑的,他们说我傻,好像是吧。而这次来,没有准备雨伞、防晒服,也许是我已经黑的不能在黑了吧。许多东西都在变,都觉得正常。而在拉萨,你能够在大昭寺发呆,在梵音袅袅中忘却尘世的烦恼。

以前问过她:在藏区穿什么好看?

她回答我说:在西藏你穿什么都好看,你裹得越厚越有味道,越厚越有康巴汉子独特的情怀。之后你迷路了,我穿给谁看?

一个地方,去的人多了,就有些滥情了。假若能够做到不是为了出发而出发,仅仅是为了邂逅,邂逅某个地方的某处未知。那就圆满了。而从未被人遗忘的西藏却把这看似的真理拆穿。真理没错,错在了西藏的神秘,错在了内心止于躁动的奢望。

之后,我跟别人说,在布达拉宫门口,做一条狗都是幸福的!

Chapter。3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宫

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

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

牵着我的手儿我们回到了她的家

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

她会教你如何找到你自我

——郑钧《回到拉萨》

之所以选取这首曲子作为此章节的开篇,缘于其独特的嗓音与西藏的纯天然结合在一齐。真的很有藏区的味道,《回到拉萨》和《去大理》是我比较喜欢的两首曲子了。

拉萨,藏语里的意思是神居住的地方。它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海拔3700米,被称为“日光城”。他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城,如今也成为四方游客的“圣城”。几年前说它是个城市还不太恰当,但此刻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所熟悉的大城市了,酒店、银行、商场、专卖店,繁华到无需思考那里是雪域高原的事实。包括整修一新的布达拉宫广场,仿若与我们脑海中的拉萨不能对号入座,无论如何,你站在了新时代的拉萨,去理解他吧。

在街头巷尾的茶馆里,在八廓街转经的人潮中,依然能够嗅到旧时的味道,你依然会爱上那里。布达拉宫广场前的双手合十,大昭寺前凝望信仰的力量,用指甲去触摸经筒的温暖,甜茶馆里聆听市井的声音,慵懒地卧于被阳光包围的躺椅之中,闲散地漫步于拉萨河边。

当然,你能做的还不止这些,色拉寺后山上俯瞰拉萨城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拉鲁湿地远眺布达拉宫更能让你体味她的伟岸,在宗角禄康公园和藏胞们一齐跳锅庄使你舞在布宫下,路边摊的酸奶和土豆条让你置身于3700米的“麦当劳”,八角街上给亲朋好友淘一些圣城的祝福回去吧。或者,你什么也不做,只是矗立在八廓街的转经道上,任凭朝圣者和游客与你擦肩而过,也便体会到了最真实的拉萨。

拉萨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是“被渲染着还将被继续渲染,诠释过仍觉着未被诠释的地方”。不管是布达拉宫、大昭寺,还是八廓街、罗布林卡,总有那么一处,能直逼你内心深处,成为你心灵的归宿。

在拉萨,屹立在市区西北红山上被誉为“世界屋脊明珠”的布达拉宫不得不去,它是拉萨乃至青藏高原的标志,也是西藏以前的政权中心。那里当年是**佛爷和**大师的行宫,在藏族人眼里,这就好比紫禁城。有幸能进入布达拉宫内部的藏民,都将这作为一次生命的犒赏和恩赐。我曾亲眼所见,年事已高的阿妈围着布达拉步履蹒跚的走着,碰到一位**(藏民称之为仁波切),当佛爷给她摸顶时,她竟然失声痛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西藏,我说起初因为一个女人,而后为了信仰。他穷追不舍的问我什么是信仰,我说就如同藏传佛教里的释迦摩尼,宁可放下王子高贵的身份,为拯救众生在菩提树下顿悟。他继而问我信仰佛教吗,我回答是。你是党员吗,我点头。他居然炮轰我说是党员就要信奉无神论。我笑了笑,对于政治问题我们还是避而不谈的好。

我猜你肯定会说她是我女朋友,可我说不是你会信吗?

贵州妹子,只身一人进藏,那晚,我和她聊了许多。而她请我吃了一碗藏面。

有时候,我就在想:到底是布达拉宫石阶前的菩提树有情呢还是在菩提树下磕长头的人有情呢?

相信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如果你简单,这又是一个极为容易回答的问题。

如果你累了,去拉萨吧!在那儿你会找到迷失的自我。

chapter。4

我想做个苦行憎,匍匐在朝圣的路上,来赎回我前世的罪孽与今世的懵懂。不向佛祖起誓,不忘**偈语,只能虔诚跪拜,不去触怒神灵。只求南迦巴瓦峰洁白的雪与纳木错清澈的水洗涤我今世的污浊。

正如多吉林**告诫扎西顿珠所说:"当你看到玛尼堆的石头像祥云一样飞起的时候,那埋藏已久的伏羲便会闪耀佛的金光。那席话让我明白了随风飘扬的经幡、玛尼堆下的誓言终究抵但是内心的虔诚。

我双手合一,慢慢放置胸口,在塔尔寺下,在转经筒边,甚至是每一处被人撕破的经幡旁边。我把自我当做虔诚的信徒,祈求**为我摸顶。哪怕是金黄色哈达的缠绕。我愿为自我诵经,百遍、千遍、哪怕万遍,只求来世让我得到些许清净。

我也喜欢上了青灯黄卷,只是我代发修行。不惧清规戒律,当为佛下之徒。内心虔诚,六根清净,与世无争。

电话的那一边 篇7

不过,打这儿以后,爸爸的电话似乎变得越来越少了。从一周两次变成了两周一次。爸爸这是怎么了?他是不是生气了?是不是把我给忘了呢?这一天,电话铃终于在我的期待中响了起来,我连忙跑过去,拿起电话:“喂?是爸爸吗?您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给我打电话呀?是不是把我给忘了?”不等爸爸说话,我就一股脑儿地把自己的疑问全都抛给了他。电话那一边,依然是爸爸那熟悉的声音:“我当然很想你,怎么会把你忘了呢?这不是怕影响你学习吗!”紧接着,爸爸又开始了“碎碎念”:“天气冷了,早晚多穿些衣服呀,注意身体,要听妈妈的话……”听着爸爸的唠叨,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觉得鼻子酸酸的……“哦,我知道了!爸爸,您也一样……”

虽然挂断了电话,但是爸爸的话却仍旧在我耳边不断地回响。此时,我深深地感到从电话中传来的是爸爸对我无限的关爱。爱在哪里?爱,就在电话的那一边;爱,就在爸爸的唠叨中;爱,就在我的身边。

(选自本刊2013年第7-8期)

词语加油站

百思不得其解

漫不经心 老掉牙

气急败坏

细节之处见深情

这是一篇从细节处展现父爱的佳作。透过电话那一边父亲的唠叨,我们能感受到父爱的细腻;通过那次数减少的电话,我们又能体味到父爱的深沉。生动、细致的语言描写是本文的亮点,而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父子深情是成就本篇佳作的关键。

(弦雅)

山的那一边 篇8

初见若童,卷卷的头发随意用一个紫色的夹子吊在头顶,齐齐的刘海,粉红色的脸颊和条纹的毛衣,好像小猫一样一下子从second cup的玻璃门边闪进来。虽然从未谋面,我知道,这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10岁的人就是那个电话里面敏感执着的若童。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坐飞机离开威海到多伦多的那一刻;靠在先生的肩上,看着陪伴我三十几年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小,巨大的失落和伤感一下子涌上来,我不是合不得离开故乡,而是想着从今以后和一个人,天各一方,也许永不会相见。”

若童眼睛望着白色的咖啡杯,好像在躲避着我的眼神。她慢慢说着她和他的故事。

人生只若初相见,我想我是第一个给他写情书的女孩儿。把一份欣赏与爱慕暗暗地记在粉红的信笺上,悄悄地夹在他的习题集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递到他的面前,想象着他收到时的神情而傻傻地笑。

从14岁到今天,整整20年,没有一天我不在想念着他。每天我都在记日记,每一篇的日记都是写给他一个人的,虽然他永远都不会看到,但是我仍然喜欢把我的快乐悲伤每天的生活都讲给他听,好像写下来了,心里就会好受一些。

我们是初中同学,虽然只同学了3年,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辈子了。我永远也忘不了开学的第一天我第一次见到他的那一刻,心脏好像一下子被重重击倒,握着书包的带子,手心里面都是汗。老师指给我座位让我坐在他的旁边,从教室的门边走到座位上,短短的几步路,那种幸福得要眩晕的感觉现在闭上眼睛好像还能感觉得到。他的数学非常好,而我的语文一直都是年级第一。

我从小就痛恨任何与数字有关的科目,可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我开始发疯一样的学数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以后就到处找各种课外辅导的习题来做,虽然每道题对于我这个数学白痴来说都是痛苦万分,但是我仍然坚持做完,时常抬起头时钟已经指向凌晨了。那时候父母老师都惊讶我对数学的突然热情和成绩的突飞猛进,我的数学成绩从班里的中等一跃到前几名,当老师在台上表扬我的时候,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因为什么。终于有一天,一向高傲自持的他也像其他同学一样捧着习题本来问我题目,那一瞬间我有种想哭的感觉,我不在乎成绩的高低也不在乎是否可以考到好学校,我知道我一直以来的彻夜努力只是为了这一刻。

和他同桌的每一天让我的初中生活充满了甜蜜和兴奋,每一天初升的太阳都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我从来没有像那个时候又盼第二天清晨赶快到来又担心一天的日落太快那么矛盾。我希望初中永远不要结束,整整三年,因为他,我几乎都没有缺课。初二那年我生了很重的肺炎,每一口的呼吸好像都被坠住,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医生让我卧床休息一个月,可是我只是在家里躺了三天就爬起来去学校了。老师非常惊讶我对学习的执着和毅力,甚至打电话到家里跟妈妈表扬我;而我只是不想让他一个人孤零零坐在课桌的一端,我只是想见到他跟他并肩坐在一起上课罢了。世间的任何事情都不会随着人的意愿左右,毕业考试到了,成绩发榜的那天我焦急地在红色的榜单上找他的名字。身边的好友摇着我的肩膀兴奋地大叫, “若童,你考了第一名啊!市重点高中呢!”我只是怔怔的,面无表情,因为我看到他的名字在榜单的最末尾,只是刚好够了中专的分数线而已。

发榜的那天就注定了我们以后的人生,就像曾经交叉的两条线,慢慢向相反的方向滑行,两条优美的弧线撕扯着我们的命运,注定再也不会有交集。

重点高中的生活紧张而充满挑战,因为没有了动力,我的成绩不如从前那么拔尖,只是因为基础好,所以也就不上不下地那么吊着。他的中专在另外一个城市,只有寒暑假才回来,我把那个城市从地图上找出来剪下来放在文具盒里,每天打开文具盒的时候就会对着那一小块纸片发呆半天。那一个小小的黑点对于我来说就好像天堂一样的遥远而美好。

因为太想他了,寒暑假我会骑车8、9公里到他家门口,在他家的小区里面转上好几圈,只期望不经意的“偶遇”。甚至平时假日我一个人逛街的时候也不知不觉会走向他家那一带,就好像不用大脑指挥脚步自然会带我走到那儿一样。有次在他家附近的超市居然遇到和妈妈一起去买菜的他,那时候我背对着他,听见背后他和他妈妈说话的声音,心好像一下子跳出来了,喉咙发紧;朝思暮想的人就在身后,我的眼泪决堤而下却没有勇气转过头,我一下子转到另外一个货架飞奔出去。我那么想见他,却不敢去面对他。

我一直觉得我的生命是因他而活的,我不渴求长相厮守只是希望他也能像我想他一样思念我。

23岁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威海的一个国营单位,日子平平淡淡不好不坏。陆陆续续开始有人给我介绍对象,其间我也尝试与他们交往,可是一个人曾经被汹涌澎湃的海水填满过又怎能接纳波澜不惊的平静小溪呢?直到后来我遇到现在的先生,那时候他刚刚毕业作为实习生到公司,干净的蓝色衬衫和灰白格子的毛背心,一样白净斯文的样子让我恍惚中有种错觉,好像是他在对我微笑。虽然先生比我小几岁,家境不是很好又比我的职位低,但是我仍然义无反顾地跟他谈起恋爱直到结婚。

结婚后我想我会忘掉他,一有空就和先生拼命地去各种好玩的地方,看新奇的风景,直到有天我们申请的移民批下来。

到了多伦多,很幸运的是我只打了几天的LABOUR工就找到了一份稳定的OFFICE工作,租一间小小的公寓,开始攒钱买房子,一切都按部就班地生活着。

人生只若初相见,我想成为伊甸园里的那一株麦穗。在你来时,轻轻的绽放我美丽的容颜,以我年轻激荡的心怀,满含柔情等待着你的采摘。

十年了。

我知道一直以来想念其实就埋在门外的大树下,只是等待一阵风或是满天的雨水来融化它,谁也想不到会是哪天、哪个地方、哪个气候。

有天走在唐人街,一个破旧卖古旧绣品的小店,唱片机在放一首歌《请你等等我》,那是我们那个年代非常火的一个片子《霹雳情》的主题歌。着迷那个片子的年代正是我们同学的那段时间,几乎每天中午校园的广播站都会放这个音乐,走在大街小巷也到处流传着这个旋律。当稔熟于胸的音乐再次响起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酸疼起来,排山倒海的想念挟着过去的岁月呼啸袭来,我以为我就此忘掉他了,从此以后幸福了,可是并不是。

【山的那一边】推荐阅读:

一边一边怎么造句呢06-15

一边受伤一边成长的经典美文10-30

上一篇:浅析地理案例教学下一篇:一件成功的事800字作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