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证明书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贫困学生证明书(通用9篇)

贫困学生证明书 篇1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证明,肯定对各类证明都很熟悉吧,证明是以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名义凭借确凿的证据证明某人的身份、经历或某件事情的真实情况时所使用的一种书面材料。到底应如何拟定证明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贫困证明书,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贫困证明书1

XXX(学校):

贵校学生—x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x人,家庭成员组成:家庭年收入约XXX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乡、镇(含)或县区政府民政部门或家庭联系人所在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

20xx年XX月XX日

学生贫困证明书2

xx年务农,没有固定收入,或者说下岗之类,年收入不足3000元。家里还有一个很小的弟弟生了病,很需要用钱,这导致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特此证明。

单位地址:

居委会盖章:

20xx年xx月xx日

学生贫困证明书3

中国XX银行XX市分行:

我于200X年XX月考进X学院系/X班专业就读,是X科学生,身份证号码为,毕业时间为X年XX月。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难于支付本人在校期间的学费,为了能顺利完成学业,特向贵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200 X至200 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元整(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元整(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元整(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元整(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元整(X元),以上合计人民币X元整(X元)。贷款期限从200X年XX月至200X年XX月,最迟不超过毕业后第六年。

我承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后,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并信守诺言,在X年XX月XX日前还清贷款后及时将工作单位或详细的联系方式告知贵行,做一名守信用的当代大学生。

我家的详细联系地址是X省X市X县X镇X村

邮政编码是:联系电话是:

申请人:

X年XX月XX日

学生贫困证明书4

中国x银行x市分行:

我于20xx年x月考进xx学院xx系/x班xx专业就读,是x科学生,身份证号码为xx,毕业时间为xx年x月.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难于支付本人在校期间的学费,为了能顺利完成学业,特向贵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200 x至200 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x 元整(x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x元整(x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x元整(x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x元整(x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x元整(xx元),以上合计人民币xx元整(xx元).贷款期限从200x年x月至200x年x月,最迟不超过毕业后第六年。

我承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后,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并信守诺言,在xx年 x月x日前还清贷款 后及时将工作单位或详细的联系方式告知贵行,做一名守信用的当代大学生.我家的详细联系地址是xx省xx市xx县xx镇xx村

邮政编码是:xxx 联系电话是:xxxx

申请人: xx

xx年x月x日

学生贫困证明书5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父母亲姓名)之子(女)×××(学生姓名),于××年××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居委会等(公章)

××年××月××

xxxx(学校):

贵校学生xxx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x人,家庭成员组成:

家庭年收入约000元

二、主要收入xxxxxxxxxxx(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乡、镇(含)或县区政府民政部门

或家庭联系人所在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盖章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000

学生贫困证明书6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父母亲姓名)之子(女)×××(学生姓名),于××年××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乡(镇)xx政府(公章)或×××居委会等(公章)

××年××月××日

贫困证明要求:

1、贫困证明中要求明文出现贷款人名字,并且要求与本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完全一致,不能用同音字、不规范简写字代替,不能有错别字。贷款人名字不得涂改。

2、贫困证明要求加盖家庭所在地乡(镇)xx政府公章,或更高一级主管部门公章。其中有效的公章有:乡(镇)xx政府、县民政局、市民政局。城市居民可以是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公章。注意村民委员会的公章无效、单位公章无效。贫困证明尽量不出现两个或以上公章。

3、贫困证明中明文出现“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申请国家贷款”字样。

4、贫困证明要求用材料纸或文稿纸,且用钢笔或水性笔书写,用圆珠笔书写无效。

学生贫困证明书7

我是XXX,男今年20岁,家住xx村,家有父母亲、哥哥和我。在xx学院就读,物流管理学院报关一班。

因为家境困窘,无法承担本人在校期间的学费,为了能顺利完成学业,我父母走亲访客,欠了不少的债。更如今父亲长期务农劳累;得了精神分裂症,无法下地干活,一星期的药费都要好几百,还要有人照顾,完全散失了劳动力,只有母亲以采茶为支撑,现在年收入不过3000元。

哥哥很小就因为没钱而辍学,在工地一个月才一千多元,还不够生活用的。住土房子曾经被火烧掉了,如今住的更是一下雨就漏的简房。

由于以上的原因确属贫困家庭。

特此证明

签字:签字:

村委会(盖章)民政单位(盖章)

年月日

学生贫困证明书8

兹有本村居民______,男,汉族,19___年___月___日日出生,家住开封市尉氏县大马乡门张村,其家庭生活非常贫困,______于___年___月___日考入贵校学校。由于其母______,汉族,___年___月___日出生,没有工作。其父______,汉族,___年___月___日生,没有固定工作且患有胃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人均收如不足20xx元,且欠有外债万余元,无法应对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用。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______村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______镇民政部门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______县民政部门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学生贫困证明书9

xxxxxxxxxxxx学校:

兹有我村村民xxxxxxxxx(父亲名字),xxxxxxxxx(母亲名字)系你校xxxxxx级xxxx系(院)xxxxxxxxxxxx专业xxxxxx班xxxxxxxxx(申请人名字)的父,母亲。双双均务农,家庭收入微薄,难以供给其子女上学,望贵单位给予救助。

特此证明

xxx市xxx乡xxx村民委员会

xxxx年xx月xx日

学生贫困证明书10

兹有xxx身份证号:xxxx,为我县xxxx乡xxxx村村民。其父xxxx职业:xxxxx,年收入xxxx;其母:xxx,职业:xxxxx,年收入xxxx。其(兄/弟/姐/妹/):xx,职业xxxxx,年收入xxxxxx。由于xxx原因,该家庭生活一直比较贫困。又xxx年xx月xx日发生了(xxx自然灾害),该家庭又受灾严重,属于重灾户,生活更加贫穷,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加盖公章

xxxx年xx月xx日

学生贫困证明书11

xxx: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xxx(父母亲姓名)之子(女)xxx(学生姓名),于xx年xx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xxx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xxx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xxx居委会等(公章)

xx年xx月xx日

学生贫困证明书12

中国XX银行XX市分行:

我于200X年XX月考进XXXX学院XXXX系/X班XXXX专业就读,是X科学生,身份证号码为XXXX,毕业时间为XXXX年XX月.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难于支付本人在校期间的学费,为了能顺利完成学业,特向贵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200 X至200 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XXX 元整(XXX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XXX元整(XXX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XXX元整(XXX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XXX元整(XXXX元),200X至200X学年的学费人民币XXXX元整(XXXX元),以上合计人民币XXXX元整(XXXX元).贷款期限从200X年XX月至200X年XX月,最迟不超过毕业后第六年.我承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后,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并信守诺言,在XXXX年 XX月XX日前还清贷款 后及时将工作单位或详细的联系方式告知贵行,做一名守信用的当代大学生.我家的详细联系地址是XXXX省XXXX市XXXX县XXXX镇XXXX村

邮政编码是:XXXXXX 联系电话是:XXXXXXXX

申请人: XXXX

XXXX年XX月XX日

学生贫困证明书13

兹有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谢00之子谢谢,于20xx年9月考入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

谢谢的家庭地处偏远山区,爷爷今年85岁是低保户,爸爸妈妈已下岗,妹妹还在小学4年级,因家庭确实贫困,生活非常困难,特申请补助。

家庭情况实属困难,特此证明!

学生贫困证明书14

xxxx(学校):

贵校学生xx-x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xx人,家庭成员组成:

家庭年收入约xxx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

xx-xxx-xxx-xxx(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乡、镇(含)或县区政府民政部门或家庭联系人所在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20xx年xx月xx日

学生贫困证明书15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xxx(父母亲姓名)之子(女)xx(学生姓名),于xxxx年xx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xxx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xx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xx居委会等(公章)

贫困学生证明书 篇2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心理扶贫

一、“心理贫困”的定义

1.何为“心理贫困”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了以下定义:心理贫困, 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 从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2.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谢桂阳教授曾对湖北大学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过心理测试, 结果表明, 同年龄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 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为敏感、拘谨;在心理健康状况上, 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无独有偶, 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调查结果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17名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中, 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 还有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

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 相对于其他学生, 贫困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 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1.性格问题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 在北京高校中, 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 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 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 会出现三种行为表现:一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 自愧不如别人;三是逃避离群, 仇视社会和他人, 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贫困生因贫困而自卑, 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融入集体, 被他人接纳和认可, 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 有的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故意疏远同学;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 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 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3.学习问题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 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 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 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 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决。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 他们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 还必须为生计问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 使学习压力更大。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 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 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 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 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 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

三、心理帮扶的渠道

1.完善勤工助学, 提高贫困生自助能力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对贫困生都采取传统的资助方法, 从生活费、学费上资助, 减轻经济方面的压力, 但上述各种手段容易使许多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 产生依赖心理。而勤工助学与其他资助方式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参与式”, 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等待捐助, 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自救。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减轻学习和生活负担, 还可以克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 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 大学生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 在与不同的人和事频繁接触的同时, 学会了应付多种多样复杂局面, 增加了对社会和人的了解。最关键的一点是, 通过勤工助学, 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了等待救助, 学会了平等、积极、主动。

2.消除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误区

(1) 对贫困生资助的宣传要合理

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 很容易就把贫困生的资助做成对外宣传的工程, 比如邀请受助学生公开谈感受、表决心, 公开曝光等, 殊不知很容易造成对贫困生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公开的宣传会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暴露, 加重敏感和自卑心理。因此, 高校在宣传时应征得受助人同意, 尽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 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献爱心的精神, 鼓励受助贫困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2) 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不能“一刀切”

有些心理问题不光是贫困生特有的, 普通大学生群体也会存在类似情况。但有的高校政工干部经常把贫困生置于学校的焦点下, 将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 放大贫困生身上出现的问题, 殊不知这样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刺激, 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3.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

(1) 建立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创新心理辅导模式

高校应建立一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 政工干部、辅导员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分清职责, 各司其职。同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在心理教育模式上一方面要秉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2) 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多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 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 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 完善应对的方式。

(3) 加强贫困生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些贫困生在得到学校或社会的帮助后, 对赞助人却很冷漠, 也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给学校对贫困生回报社会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 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丰富回报社会的途径, 例如参加志愿活动等, 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四、结语

总之, 对于贫困生而言, 助困与育人不能相脱节。如何强化育人环境, 形成和谐成长氛围, 注重贫困生人格培养, 这需要社会和高校不断地努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 (下册:专题研究) [C].2006.

[2]尹春苹, 胡苹, 吴永祥.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 2007, (3) .

贫困学生证明书 篇3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成因与对策

随着高校缴费标准的逐年提高,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成为贫困生。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奖助学金、省政府奖助学金等相继推出,同时各高校也通过“奖、勤、助、贷、减”等具体措施,加大了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实现了“不让一名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与此同时,引发了高等教育界及各高校对由贫困而引起的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研究。怎样帮助贫困生从物质和精神上“双向解困”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象分析

所谓心理贫困,这里主要指大学生由于生活贫困而诱发或催生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对当事人的正常行为和活动效果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自卑心态容易导致认知的偏激

同在一个宿舍的同学相比较而言,来自大城市、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无论从吃、穿、用等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还是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条件,都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感。现实生活中的差距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也往往最容易刺痛那些自卑而又自尊的心灵。生活的贫困,学习基础的差距,社会经验的缺乏,在他们自信心缺失的时候,以往的价值观、人生观都成了虚设,一切的怀疑与不可信衍生出偏激的认知观念。

(二)矛盾人格的转换容易造成心态失衡

大多数贫困的学生在当地是出类拔萃的,受到老师的喜爱、同学的认可以及邻里乡亲的羡慕。然而升入大学之后,之前有限的教育环境、匮乏的社会认知、缺少的特长表现等等,让他们不再出众,取而代之的是蹩脚的普通话、朴素甚至寒酸的装扮、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就连以往引以为豪的学习成绩都不见得是自信的资本了。这种落差所造成的心态失衡不是几日就可以调整过来的,除非在某一个领域的成功才能够帮助他们找回遗失的自信。

(三)内心的孤僻容易导致人际交往的自我封闭

我所了解的相当一部分贫困的学生并不是不愿意参加同学的活动,而是大多的班级活动或社团活动都是“有价”的,牵扯到花销、经费,对于生活拮据的他们来说再有吸引力的活动只能无奈望而却步。与此同时同学发自肺腑的对他们的“特殊照顾”往往考虑不周反而刺伤其自尊心。人在脆弱的时候展现出来的极有可能是相反的表现,用貌似坚强的言行掩饰内心的敏感与惶恐,用冷漠的外表遮盖内心渴望交流的冲动。

(四)内心压力大容易导致焦虑紧张

内心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的压力。不少困难生大学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英语听力课形同虚设,更不用说口语和外教了。由于学习基础带来的学习压力无疑是导致焦虑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二是经济方面的压力。学费、生活费的交付往往需要父母含辛茹苦的“血汗钱”,甚至需要由兄弟姐妹辍学打工换取。感恩报答亲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愧疚感容易导致焦虑。三是自我压力。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敏感、多疑,害怕别人议论自己,容易把别人的真心帮助当成怜悯,甚至不惜制造假象掩饰贫困的状况。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成因探究

由于经济、社会、文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贫困生数目逐年增大,贫困生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究其原因,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个人自我认知的定位与心理调适能力有关。并不是所有贫困的大学生都存在心理贫困的现象。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没有必然的联系。存在经济水平差异是现状,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讲无力改变这个客观事实,但他们可以做的是确立自我价值的评判标准。既然无法选择出生的家庭与生长的环境,那么就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去改造它。然而做不到这点的困难生才会导致“心理贫困”的产生。

(2)受客观因素影响,随着招生规模扩大,贫困生比例也有较大增加。更多的贫困学生以个人的勤奋努力赢得了接收高等教育的机会。逐年增大的学杂费给不少大学生家庭增加了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出现了因学致贫的现象。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窘迫的生活状况,导致部分大学生相继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3)受优秀学生评价标准转变的影响。中学阶段学生一般在本地上学,教育生活消费较低,并且对学生评价主要基于学习成绩,只要学习优秀,就是佼佼者。因此,即使存在贫困生,也一般不会出现“贫困心理”。 进入大学,学习上没有明显差距,而更看重学生综合素质。贫困学生受当地教育条件的限制,特长、交际能力、知识面等均暴露出明显不足。对贫困与富裕的认识加深,反差显得格外强烈,生活贫困与精神贫困相继出现。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一般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采取措施,有效排除贫困生的心理障碍,已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综合分析,我们认为要想有效解决新时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树立理想

造成某些贫困生心理素质不健全的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高校应加强思想教育,通过榜样的教育、传统教育等手段,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通过勤工助学培养学生艰苦创业、自食其力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豁达大度,经得住各种挫折和考验。

(二)合理利用外界资源,加大助学贷款力度

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以及各类名义的助学金等给了困难学生以莫大的精神动力和实际支持。通过贷款,缓解了学费的压力;通过勤工助学,让他们自食其力;通过各类奖学金让他们变学习的压力为动力。广大贫困学生要敢于贷款,学费问题的解决摆脱了经济的困扰,将更好的树立自信,轻松地面对大学生活。

(三)建立健全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咨询体系

贫困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的大学生,通过树立典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组织团体活动等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关注贫困生的精神状态,尤其要关注生活在家庭不完整或家庭生活不和谐环境下的贫困生,必要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以期及时有效的消除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各种不利因素。

(四)勇于承认差别,敢于直面自己

贫困生首先要接受各地区资源有差别、贫富有差别这个现实,同时要认清贫困不是自己的责任。贫困仅仅是因为生在了贫困的地区或家庭,不能说明没有能力,更不是谁的过错。按照生活的真实面目来看待生活,按自己的本来面目来透视自己,坦然地接受现实中的我,做一个内外统一的人,保持心灵的健康和纯净。

(五)善于开发资源,发奋成才

很多贫困生都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吃苦。贫困同学要正视自身劣势,不怨天尤人,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当长处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时,就有了自信的资本。如果能把自身的资源和周围的资源好好地结合起来,利用起来,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魏金陵等.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勃.大学生人生困惑及应对[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晓阳.高校贫困生心里贫困问题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5)

[4]李宇凯等.新时期高校帮困育人工作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9)

[5]陈雯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6)

[6]夏金元 李晓燕.高校贫困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J].成都大学学报,2010,(7)

贫困学生证明 篇4

一、家庭人口x人,家庭成员组成:家庭年收进约000元

二、主要收进来源:xx-***-***-***(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比如家庭成员是不是有重病医疗开支是不是较大,是不是有残疾,收进来源是不是单一,劳动力是不是较少)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乡、镇(含)或县区政府民政部分或家庭联系人所在街道以上民政部分单位盖章盖章盖章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盖章单位联系电话:000贫困证明范文: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父母亲姓名)之子(女)×××(学生姓名),于××年××月考进贵校学习.由于×××缘由(每一个家庭的具体缘由),致使家庭经济困难,希看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居委会等(公章)××年××月××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父母亲姓名)之子(女)×××(学生姓名),于××年××月考进贵校学习。由于×××缘由(每一个家庭的具体缘由),致使家庭经济困难,希看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居委会等(公章)××年××月××日贫困证明要求:

1、贫困证明中要求明文出现贷款人名字,并且要求与本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完全一致,不能用同音字、不规范简写字代替,不能有错别字。贷款人名字不得涂改。

2、贫困证明要求加盖家庭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更高一级主管部分公章。其中有效的公章有: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局、市民政局。城市居民可以是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公章。留意村民委员会的公章无效、单位公章无效。贫困证明尽可能不出现两个或以上公章。

3、贫困证明中明文出现“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申请国家贷款”字样。

学生贫困资助证明 篇5

您们好!

我叫蒋训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05级社会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家住在山东省聊城市嘉明经济开发区邱庙村,在这里特向系领导、老师申请助学金.

也许大家会认为,既然家住在经济开发区内,那么家里生活水平应该不错,不应该再申请助学金。其实不然,在我的家乡,虽然国家屡屡出台文件明文规定禁止非法征用农民耕地,但是由于基层政府和农民所处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的不同,当地政府仍然不断的征用农民土地,并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成为土地开发的受益者,而农民则成为了土地开发的牺牲品。这样由于农民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自己又无一技傍身,没有了经济来源,只能靠微薄的土地补偿来生活,坐吃山空,逐渐成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即没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上不去”;丧失了土地,无法重新成为农民,“下不来”,成为了城市边缘的“新贫民”。不幸的是,我的家庭恰好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举个例子来说:在我的家乡,开发区政府按照国家标准向企业收取征地费用,而在补偿农民时却按照另外一套计算方式。一般来说,开发区政府每征用一亩土地要向企业收取3-10万元的费用,而以每亩每年1000元、补偿三十年的方式来补偿被占地农民的损失。细算下来,补偿农民的钱基本上来源于以企业缴纳费用为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我家现在有五亩多土地,按照小麦亩产800斤、玉米亩产1200斤、小麦价格为0.72元/斤、玉米价格0.8元/斤来算的话,我家每年约产小麦4000多斤,玉米6000多斤,扣除生活必需的粮食,每年大约能卖小麦多斤,折合人民币1400多元,玉米能卖6000多斤,折合人民币4800多元,再加上每年的土地补偿1000多元,一年的收入才7200多元。

而按照济南的生活标准,一般来说,一个大学生每月用于吃饭的费用大约在240-300元之间,即使再勤俭节约,每月也应在180-200元之间。以最低的限度即每月180元来算的话,一个大学生平均一年在校时间为10个月左右,计每年用于吃饭的费用在1800元左右,这仅仅是维持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生活,再加上其他的杂费等,保守估计,一年最低消费应在2500元左右。我每年的学费、住宿费共计4600元,这样算的话,维持我上大学的费用基本上在7100元左右,家里的收入刚刚够供我上学。

但是家里的生产生活开支却没了着落,据初步计算,家里每年光买化肥一项的费用就接近2000元,此外还有种子、农药、柴油、耕地、播种、水费、电费、生活必需品开支及人情交往等,这些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估计维持一个家庭基本的生产生活每年也要花费6000-7000元。为了贴补家用,尽管患有糖尿病,但是母亲还是找了一份环卫工人的工作,每月约有500块钱的工资。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母亲几乎没有节假日,即使在大年初一也仅仅有半天的假期,所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能在大街上看到母亲弱小的身影。而我的父亲由于患有关节炎,只能一人在家负责地里的农活。为了尽量节省开支、供我上学,父母自我上高中起就没有为自己添过一件新衣。

我非常害怕学校放假,实际上我是非常害怕回家。一方面是因为路费越来越贵,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每次回家,家里都跟过节似的,总要杀一只鸡来给我接风。但是我知道鸡对于父母的意义,为了节省开支,鸡蛋就成了家里唯一可以在平时改善生活的物品。但这两方面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很自私,我在逃避一些东西以求心理上的安宁。我害怕回家,害怕给家里打电话,害怕看到父母,我的心里时常充满罪恶感。我在逃避,我害怕看到父母头上那不知不觉爬上的白发,我害怕看到父母手上因劳动而变得厚厚的皮茧,我害怕看到一贫如洗的家,我害怕听到乡亲们述说父母为我所受的种种委屈。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与对策 篇6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形成的原因

心理贫困是物质贫困的延续, 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而出现心理贫困,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来自经济的窘迫、社会文化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等外部原因, 也有来自贫困大学生较差的心理素质这个内部原因。

1. 经济压力

按现行的收费制度, 学生正常完成学业大致需5万—8万, 这对农村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对城镇的部分学生来说, 因家长已下岗或正面临下岗的危险, 也同样十分困难。贫困生由于经济贫困, 他们吃的、穿的、用的不如别人, 更不敢参加一些需要花钱的集体活动。因此, 贫困大学生往往面临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久而久之会演变成自卑心理。由于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如别人, 产生了自己样样不如别人的心理, 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 都无法成为和自己同学一样的人, 从而丧失了自信心, 对未来的前景非常悲观, 精神萎靡、怨天尤人。那些生活在偏远山区或不发达农村的学生,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已经可以熟练掌握的一些设备, 如电脑、手机等还没有见过, 更不用说使用。当他们来到一个与过去大相径庭的新的环境, 巨大的生活反差使他们对新的环境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那么这种由于家庭经济贫困而产生的压力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这是高校贫困生的一个最大的压力。

2. 心理压力

贫困大学生在自己的家乡往往都是天之骄子, 具有一定的优越感。但当他们来到大学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 从一个闭塞、落后的地区到了物质、精神生活相对富裕的城市, 他们面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世界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由于贫困地区教育条件的限制, 贫困大学生在知识面和对新事物的认识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现实与自我想象的冲突, 造成他们心理的较大落差, 进而产生消极的自我否定心理, 认为自己辜负了家人的期望, 产生了负罪感。

3. 学习压力

贫困大学生把取得高学历作为日后提高就业水平, 从而让家庭和自己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他们希望通过发愤学习而努力成才, 彻底改变现实命运, 所以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大多数贫困生来自文化教育环境相对较差的偏远地区, 这样使学生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 再加上一些地方受条件所限, 外语、计算机、体育、美术和音乐等相关课程不能充分开展, 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外语与计算机课程与其他同学有很大差距, 没有可以表现的特长, 产生自卑心理。而现实生活中, 贫困生为了缓解经济压力, 在拼命学习以期获得奖学金的同时又不断寻求勤工俭学的机会。较高的学习目标需要付出相对多的学习时间和因勤工俭学而不能保障学习时间的矛盾, 使贫困生身心俱疲, 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 使学习压力更大。久而久之, 部分贫困学生可能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 甚至人格发生变化, 出现精神病症状。

4. 人际交往压力

贫困大学生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有强烈的交往需要, 但由于整日为学习、生活奔波, 而且缺乏扩大交往的经济实力, 使贫困生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 并产生心理障碍。有的贫困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 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有些贫困生在面对困难压力时, 常常会表现为敏感多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痛苦孤独, 他们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接纳, 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因而封闭自己, 不愿和别人接触, 独来独往, 结果变得越来越孤独, 长此下去会导致他们缺乏友谊、远离群体、孤独、沉默;还有些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影响了心理健康。另外, 与普通学生在生活习惯、言行举止, 甚至艺术修养上的差异, 也常使贫困大学生相形见绌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暗示。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对策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 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 应结合国情以及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实际, 把经济救助与心理救助有机结合起来。

1. 完善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

经济上的贫困, 是高校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心理脱贫离不开经济援助。我国政府和各高校为保证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进一步加大了政策的实施。建立“绿色通道”以保证刚考入大学的新生能够顺利入学, 确保每一位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

国家为使家境贫困的学生上得起大学, 从“奖、贷、助、补、减”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高校应建立“绿色通道”以保证刚考入大学的新生能够顺利入学, 确保每一位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提倡经济资助以“自助为主、他助为辅”, “先自助、后他助”, “有偿在先、无偿在后”, “以酬代补”的原则来建立高校学生经济资助运行机制, 设法使各种补助通过劳动的方式来兑现, 让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的贫困生获奖受补, 以利于克服“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 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以利于鼓励学生艰苦求学、勤奋上进。要求合理安排、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园和社区参加勤工助学的公益劳动, 既获得报酬、弥补经济困难, 又得到锻炼、促进学习。让贫困生在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 达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 从而享受劳动丰收的喜悦, 让他们赢得“自尊、自信”。

2. 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

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重点是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把经济救助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同时得到“脱贫”。

首先,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光是贫困大学生, 应在所有大学生中开展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 要求他们发扬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 继承前辈不畏艰难, 勇往直前, 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要让贫困生懂得, 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 暂时的经济困难并不可怕, 而精神上的贫困才是致命的。增强自强意识、责任意识教育,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贫困生要转变思想观念, 克服依赖心理, 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走自食其力的道路。要鼓励贫困生积极走向社会、参与实践、自主创业, 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在锻炼中培养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其次, 在学校建立较为完善、详尽的学生心理档案, 通过对学生家庭、社会关系、在校状况等多个角度来了解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情况。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近年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但基础仍相当薄弱, 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仍需重点扶持。要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推动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高校应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 营造心理咨询氛围, 鼓励贫困生积极寻求心理帮助, 预防和矫治贫困生的心理障碍。帮助贫困生掌握心理健康常识性知识, 学会正视自己、自我调适, 用乐观向上的情感对待暂时的困难, 科学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自我排遣。

总之, 贫困大学生自卑自闭心理的形成, 有着内在、外在等多方面的原因,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关心贫困大学生, 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强、自立意识, 正所谓“授人与鱼, 不如授人与渔”。解决好贫困生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生是否能健康发展、完成学业, 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还关系到学校稳定、国家发展, 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参考文献

[1]张佳, 夏丹, 刘萍.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与对策[J].文教资料, 2010, (1) .

[2]胡艳芳.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8) .

[3]谈璇.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新医学, 2009, (7) .

等待捐助的贫困学生名单 篇7

主持人语:少抽一支烟,少喝一杯酒,少穿一件漂亮的衣衫,也许您的爱心帮助能圆一个贫困学生的读书梦。

幸福计划栏目组联系方式:www.happy-2000.com.cn

地址:(430014)武汉市汉口洞庭街127号《幸福》杂志社“幸福计划”栏目组

联系电话:(027)82788983 联系人:傅妍

汇寄方式:贫困生所在地妇联。(汇款单上需注明贫困生姓名及所在学校)

2008年第1期下

3361.彭迎普,男,1991年8月生,湖北省监利县尺八镇姜李中学一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家中因父亲去世,母亲另嫁,他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无经济来源,渴望资助。

3362.杨梦,女,11岁,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肖桥小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亲残疾,无收入来源,渴望资助。

3363.张命有,男,11岁,湖北省监利县肖桥小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亲残疾,母亲体弱多病,无经济来源,渴望资助。

3364.魏往,女,1991年7月生,湖北省监利县尺八镇中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母亲去世,父亲微薄的收入无法让其继续求学,渴望资助。

3365.曹小凤,女,1994年10月生,湖北省当阳县庙前镇中心小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母亲离家,无音讯,无任何收入来源,渴望资助。

3366.刘青,女,1995年3月生,湖北省当阳县庙前镇中心小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他自幼失去双亲,和大伯一起生活,大伯无经济来源,渴望资助。

3367.李付荣,女,1997年10月生,湖北省当阳县庙前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亲体弱多病,渴望资助。母亲离家出走,无经济来源。

3368.李勐跃,女,1998年7月生,湖北省当阳县庙前镇烟集中小学二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母离异,她和父亲生活,无经济来源,渴望资助。

3369.郑浩,男,1987年3月生,湖北省秭归县磨坪中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母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其继续求学,渴望资助。

3370.周稳来,男,1987年12月生,湖北省秭归县磨坪初级中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亲去世,生活来源仅靠母亲微薄的收入,渴望资助。

3371.杨顺存,男,1989年4月生,湖北省秭归县磨坪中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亲患病,无劳动能力,母亲智力残疾,特困,渴望资助。

3372.谭志娥,女,1989年8月生,湖北省秭归县磨坪中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母亲去世,父亲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其继续求学,渴望资助。

3373.刘慧,女,1993年10月28日生,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瓜堤街小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家中因父母无经济来源,特困,渴望资助。

3374.郭灵如,女,1994年6月13日生,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瓜堤街小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家中因父母无经济来源,生活仅靠父亲打临工维持,特困,渴望资助。

3375.张雪薇,女,10岁,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汉汽社区,该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家中因父母下岗,且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特困,渴望资助。

大学生贫困证明 篇8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学生处:

何敏是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航天社区人,2013年考入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该家庭生活困难,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常年累月在外地做一些短工,母亲身体不好,经常需要看病吃药,弟弟还年少不能够挣钱养家,家中奶奶年老多病需要人照看,以种田为业,每月收入约300元左右,其父亲在深圳做短工,平均每月收入600元左右。2013年考上大学后,家庭经济收入少,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

特此证明。

经办人:经办人:

村民(或居民)委员会(公章)街道办事处、镇或以上人民

政府(民政部门)(公章)

上述情况属实。

环境塑造贫困学生多种性格 篇9

关键词:环境 贫困学生 性格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本文探讨的是社会环境因素对经济贫困学生性格塑造的影响,而广义的社会环境又包括很多方面如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包括寝室环境、班级环境、校园整体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不同的环境对贫困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这是造成贫困学生性格突出的主要原因。

1 家庭环境因素

本人在高职院校担任辅导员工作已经有四年多时间,带领的学生一千多人,涉及13个班级,8个专业,2个系部。丰富的工作经验让我发现,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呈现出三种状态分布:一种是表现优异的学生,占班级的10%左右,这类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活动的表现上都是突出的;一种是“不显山露水”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占大多数,表现出来的往往是随波逐流的意识,在班级中是活动的主流却并不是主角;第三种学生是“漠不关心”型的学生,约占班级10%,他们对所有事都是淡漠的,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凡脱俗之态。这三类学生群体中,辅导员接触最多的便是第一种和第三种,这些性格凸显出来的学生群体80%往往来自于经济困难的家庭,可想而知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人格中的情绪中的稳定性和攻击性,情感趋同性跟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联性。很多有着自闭倾向的孩子,性格缺陷都来自家庭。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学校很难在人格这一环弥补孩子的性格缺陷,孩子性格的可塑性时期一旦过去,就要花费大力气改造了。贫困的学生在家庭的氛围里感受最多的就是金钱的匮乏带来的种种困境,贫困的学生在物资上是享受不了高消费水平的,甚至有时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显得有点“怪异”——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跟室友一起去用餐,强烈的自卑加上强烈的自尊使贫困的学生宁愿孤独的行动,成为“独孤大侠”。

我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曾对贫困学生家长进行过各种形式的回访,在回访的过程中发现,家长们对孩子在校的表现并不是十分的关心,跟孩子的联系也十分的少,甚至有些家长换号码也不及时告知孩子,贫困学生主动跟家长联系的也较少。

有这样一个例子:2011年我带过一个学生,他平时生活相当节俭,每天只是吃馒头和咸菜,同宿舍的同学跟我反映,他很少跟家人联系,来校两年室友只听到一次他和家人(姑父)打电话,我找他聊天他也不愿和我交流。为了了解他的家里贫困的原因,我打了无数次的电话却仍未能和他的家人联系上。后来终于联系上,他的爸爸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我的孩子就那样!

家庭经济的压力给了家长太多的压力,他们忙于生计不断四处奔波,疏忽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不良的家庭氛围造就了贫困学生的性格缺陷。那么,在班级表现相当突出的学生是否说明他们的性格就是没有缺陷呢?曾经带过一个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他在班级和系部都表现的相当优秀,但大学三年里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原因是他六十多岁的妈妈为了给他攒学费,只身一人远到上海当保姆,从不舍得请一天假回家看孩子。这样的“留守青年”在班级里表现的是相当优秀,因为他经历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但内心里他们确是十分脆弱的,他们往往不能接受失败,一旦失败了,他们表现出来的是歇斯底里甚至癫狂的状态,仅因为班级“文明学生”评选未评上,该学生就固执的认为同学们对其有意见,自己的人际关系相当差,到我办公室里整整哭诉了一上午,这种巨大的反差说明贫困学生外在坚强实则内心脆弱。

2 学校环境因素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带来的阴影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很多专家、学者、心理学家都奔赴马加爵所读学校以及老家调查了解杀人案背后的真实原因,贫困应该是首推的主要原因。马加爵是个典型的个案但反映的却是贫困学生群体在学校的生活窘境。不良的学校环境氛围、教育氛围的影响,及相关教育本身的不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功利化的教育造就了功利化的人,很多孩子从学校开始,就长了一双歧视的眼睛,带着有色的眼镜看待贫困的学生。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在学校也越来越彰显出来,我专门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学生的月生活费最低的有200元,最高的甚至达3000元,这一高一低的生活水平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校园生活方式,家境较好的学生手提着苹果电脑,口袋里揣着iphone4,穿的是名牌,吃的是品牌,相比之下经济困难的学生只要每天能吃得饱、穿得暖就足够了,这种对比下,两种生活形式是根本无法融入到一起的。在班级表现优异的贫困学生可以通过骄人的成绩来弥补经济匮乏带来的强烈的自卑感,但有这样一部分成绩并不突出,表现并不理想的贫困学生其主流意识里就与班级同学形成分流、自卑导致自闭,变得冷淡、多疑、偏执与脆弱,这种局面显性的课程教育是无法扭转的。2008年我班的两个女学生上课期间突然昏倒在地,全身僵硬,嘴角歪斜,后送到医院检查发现,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理学上称为“癔症”。癔症型人格又称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征表现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尤其是情感过程的不成熟。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的最大特点是做作、情绪表露过分,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引起他人注意。此类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尤以中青年女性为常见,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这两个案例的学生都属于困难学生,平时跟同学的交流较少,这种心理疾病的产生恰恰是内心的孤独与强烈自尊的外在表现,他们渴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受到老师的关注,又害怕受到集体的关注,所以癔症的发生场所一般都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学校在为贫困学生群体学校在提供一系列的资助和优惠政策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良好性格的养成,学校隐性的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塑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宽容态度、健康心态和坚强意志等。

3 社会环境因素

近几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倾向较为明显地呈现出来并且逐渐渗透到学校中来。学生的行为举止在不自觉地效仿社会上不健康的意识,高职院校的学生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

著名的爱力克森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把人的一生概括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良好的特征及相对不良特征:良好特征为勤奋,不良特征为自卑。生周期理论中阐释了20-50岁的成年人的状态,认为“成年期处于人生周期理论的第六个时期,良好的特征是亲密,不良的特征是孤独。这个阶段的成人必须学会与异性建立一种亲密的感情,也就是互爱的关系;也必须和其它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同事、上司;良好的条件是:社会化发展良好、心理没有困扰。若不能将整个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相调和,则会产生孤独的不良特征,也就是不能和配偶等周遭的人发展出良好的关系”(摘自《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成年期是从二十岁以上到四、五十岁,是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其中以二十岁到三十岁的第一个阶段变化最大。

大学生的年龄均在19-24岁之间,刚好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极易受到社会影响的时期,贫困学生的心思极为敏感,他们需要得到广大社会的认同,这种认同是绝对的平等,他们对自己的角色期盼较之与普通学生更加炽烈。大学生成长是个社会化的过程,它必然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上唯利是图、过河拆桥、麻木不仁、功利主义的盛行,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及其恶劣的影响,高校贫困生中感恩缺失的正是人格发育不健全的重要表现。

4 结束语

对高校贫困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上的表现的理解要置于他们所生活的背景之下才能理解该表现的意义,这需要从事学生相关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是高校辅导员要学会收集、归纳、分析、相关的资料,以便能够更好地解读行为背后隐藏的不健全的人格之所以存在的原因。经济、教育、社会资源各个方面的不公平带来观念的扭曲,投射在了当代孩子们的身上。国家和高校需建立与资助体系其相配套的人文、情感关怀、心理等方面的情感救助,这才是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侯斌刚,李彩云.构建多层次协同配合的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5).

[2]袁玉清.浅析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及帮扶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4).

上一篇:初中生写民风民俗的日记400字下一篇: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