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精选11篇)

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 篇1

刘旭光

当文学的传播媒介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对文学本身会发生什么

样的影响?这种影响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对于文学本身

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我们反思网络文学这种新的

艺术现象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关注网络文学

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从本质上决定了网络文学在艺

术和美学中的地位和意义,也决定了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的特质和价值所在,换言之,决定了网络文学存在的权利问题。

在回答传播媒介的变化对于文学本身的影响之前,我们有必要对

文体形式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作一个历史地回顾:文学的最初样态是民

歌,而民歌是口耳相传的,它不需要也没有什么物质媒介,文学在这

个阶段是完全民间的,是人民性的,文学的任务也是单纯的,劳者歌

其事,饥者歌其食,文学是人民的情感与要求的最直接的流露。文学

的第二种样态是由官方收集并改编过的民歌,以及一些官方文件,这

时文学的媒介是竹简和帛,还有青铜器。这一时期的文学依赖于物质

媒介,而这种物质媒介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因此,文学开始承担

官方赋予它的政治任务,“兴观群怨”这种文学的功用观正是从官方

的角度对文学提出的要求,通过采风,以及对采来的民歌的改编,文

学开始官方化了。文学的第三种样态是由专业人员创作的诗,文和史,

纸成为文学的主要媒介。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专业的文学创造者,

也就是所谓的文学家的出现,从汉代那些辞赋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出现了一批专业的创作群体,他们借鉴并且改造民歌的形式,把民歌

艺术化,精致化从而使文学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也造成了一种对立,

一种有媒介的,以官方的审美情趣为主导的文学与无媒介的以民间审

美情趣为主导的文学的对立。就这种对立的物质形态而言,我们可以

称这种对立为纸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对立。文学的第四种样态的主体是

小说,特别是白话长篇小说,小说的发展和普及的前提是纸的普及和

印刷术的发展。纸作为一种市民社会的日常用品,它的这种属性决定

了小说必然以市民社会的审美情趣为自的主导。在文学样态的变迁中,

我们可以发现文学自身的发展和它的物质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联

系,简单地说,在竹简的时代不可能出现小说,文学的物质媒介制约

着文学自身的发展,而物质媒介本身的性质及其阶级属性,也就是这

种物质媒介主要掌握在什么人手中,决定着文学的时代性的审美追求。

那么,当文学的传播媒介转化为网络以后,网络对文学的审美追

求产生了哪些影响?换言之,网络时代的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出现

了那些新的变化?这要求我们从网络,也就是文学的物质载体,从文

学创作者,从文学欣赏者三方面分析实际发生的变化。变化一:网络

作为一种文学载体,和传统文学的物质载体现比,是一种突破了原有

物质载体的物质有限性的载体。所谓载体的物质有限性,是指作为载

体的物质因其固有的特性而对它所承载的信息的束缚。这种突破是革

命性的,它把原物质载体的如竹,金属,帛,纸,羊皮,石等具体物

质给文学加上的种种束缚如该物质作为一种物质财富,它的所有权在

审美意识上的反映;这些具体物质材料作为一种有限存在所受到的时

间和空间限制和这种限制对文学传播和创作的影响;这些物质材料对

阅读方式的束缚;这些物质材料所能承载的信息量的局限对文学传承

和文学创作方式的可能性的束缚,这些束缚都有因为网络这种非具体

物质的承载和传播方式的出现而被抛到身后。更为重要的变化是,网

络是一种真正具有人民性的物质媒介,它向所有人开放,它扫除了原

有物质载体的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它开创了一种可能,这种可

能也就我们要提出的变化二:文学创作者的变化。文学经历了民间创

作到专业文人的创作后,借助于网络的开放性,它体现出了一种向民

间回流的趋势,但这一趋势并不是单纯地回到起点,而是一种彻底的

开放,如果说文学在它的起源处是民歌一枝独秀,其后是文人创作的

一脉独张,那么,现要我们可以说,网络为这两股激流的汇合创造了

机遇,从而也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的诞生开辟了一个生长点。对

于民间文学和民间审美意识而言,它找到一个直接展现自己的舞台,

而在传统上,民间文学只有通过文人采风才能走上前台;对于专业文

学创作者而言,他和他所代表的.官方审美意识作为文学界内的主流话

语,必然遭到挑战。网络为每一位愿意进行文学创作并且愿意把自己

的作品,把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展示给大家的人提供了发言机

会,网络使得文学创作者在数量上和风格上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了,

从而使得各式各样的审美意识和各式各样的语言风格都有展现自己的

机会。立足于第二个变化,文学欣赏也就是阅读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网站和网页取得了和传统的信息传播单位如电台,电视台,出

版社,报社,杂志等同等的地位,但和这些传统信息传播单位相比,

在数量上更加丰富,在风格上更加多样化,更能体现倾向性,而且在

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上取得了质的突破。这种突破决定了读者的阅读

要求和审美倾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满足,而且使读者获

得了自主的选择权,更为关键的是,读者的这种选择权被网络所提供

的快速切换的可能性极大的强化了,所谓快速切换,是指读者可以出

于自身的兴趣和要求而在文本和文本间,网站和网站间进行快速的转

换,而这种转换速度是以纸为媒介的书不可能达到的,即使是坐在图

书馆里也不可能。

从这三个方面展现出来的变化在美学上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网络

自身的开放性,全民性带来的创作者的迅速膨胀以及作品的迅速膨胀

即带来了混乱,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这些新气象首先表现在审美

意识的多元化上,各阶层的人在网上进行文学活动的时,会自觉或不

自觉的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语言特色表露出来,因而在网上我们可以

读到各式各样的作品,典雅的,恢谐的,优美的,粗俗的,甚至还有

充满肉欲的;看到各式各样的文体;听到各式各样的言语。当所有这

些风格,文体和个性化,行业化的语言在同一个页面上同时展现出来

时,网络就变成了一个狂欢节上的广场,一方面,他仍然有官方文化

和官方审美意识的地盘,同时它也为非官方一些东西提供了展示自身

的场所。官方总是与严肃,与专横,禁令,限制联系在一起的,而非

官方的文化形态虽然粗俗,粗糙,却是生机勃勃的,是与欢喜,热烈,

和随心所欲的自由,和无所畏惧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文学作为由生活

在社会各个层面的网民创作的文本,它在审美上的非官方性质是明显

的,在那些被称之为无病呻吟的作品中,在那些调侃,反讽,诙谐,

粗俗,甚至带有痞子气的作品中,体现着一种生命活力,涌动着大众

的气息,而这种气息,是用传统意义的“美”所不能涵盖的。从这个

意义上讲,网络文学向传统的以“美”,以“雅”为指向的文学理念

发出了挑战,“俗”并不可怕,只要俗的真诚,网络文学为下里巴人

们提供了一个向“美”文学挑战的机会。正是因为网络的全民性,所

以,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应当有民间审美意识的地盘,但这并不是

说就要排斥官方审美意识,因为网络本身也是向官方审美意识开放的,

有很多网络作者实际上就是拿官方工资的职业作家,或者是在官方审

美意识中成长起来的知识份子和文学爱好者,他们当然是传统审美意

识的捍卫者,即然网络是全民的,那么他们当然也有权力把传统文学

的传统审美意识延伸到网络中来。多元化的含义是指多种因素独立并

存,而不是把多种因素化合为一个整体,多种元素是彼此独立的,他

们之间应当是对话关系,是平等的,因此,真正的网络文学应当是一

个开放性的范畴,它兼容各种审美意识,各种文体,各种话语风格,

最终在兼容之中形成属于网络这种载体自身的风格。

新气象二体现在网络文学在创作上的心灵化。绝大部分在网络上

发表作品的创作者并不是图名,也不是图利,创作仅仅是因为兴趣和

激情。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都是网友们不吐不快的率性之作,是网友

们的情感和心灵的最直接的流露,是一种完全在非功利心态下的创作,

这样的作品是真实的,真诚的,真挚的,是彻底心灵化的,这一点正

是民间文学的最大特色,也是网络文学的最大特色,正是在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说网络文学体现着文学的民间化。在网络上发表文学作品将

发表的时间周期降到最小,把发表作品的物质投入降到最小,并且不

期待物质回报,因而网络文学有可能从商业社会的功利主义中超拔出

来,摆脱功利的束缚,而这是以纸为媒介的文学做不到的。我们并不

怀疑传统文学的真诚,但是我们可以说,网络文学更加真诚,更加心

灵化。创作上的心灵化必然带来文本在风格上的心灵化,真正网络文

学应当是心灵化的文学,是直率,坦诚,无所顾忌的文学,是自由的

文学,这应当是网络文学在风格上的主导。

新气象三体现在网络文学的欣赏者在阅读上的纯粹化。所谓纯粹

化是指,读者的阅读完全以自己的情感需要和审美倾向为标的,每一

次真正完成了的阅读都意味着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这样的阅读才是

真正意义上的审美阅读,这种阅读是非功利的,是纯粹的阅读。由于

选择的多样化和快速切换的可能,让一个网上阅读者完成一次完整的

阅读是困难的,如果一篇文章不附合他的审美要求和当时的情感状态,

那么他可以马上切换到另一篇,尽管这种切换有时显得匆忙而草率,

但不可否认,这种切换往往是一种过滤,只有那些真正附合读者情意

状况的作品,真正能够打动读者的作品才能让读者完整的阅读下来,

这即是对阅读的过滤,也是对作品的过滤。在这种过滤中体现着一种

自由,这种自由我们可以把它表述为:“我只读我想读的”,这种自

由是对一切强迫阅读的反抗和突破,这种强迫可能来自传统,来自他

人的目光,来自功利目的,来自官方,来自意识形态,而网络本身抵

制这种强迫。非强迫性阅读是真正的审美阅读的基础,只有非强迫性

阅读才显现读者心灵的敞开状态,只有在心灵的敞开状态下,读者才

能进行审美阅读。而正是因为网上读者完全的非功利的审美阅读,反

过来要求网上作品也只能是非功利的和真诚,否则读者就会毫不犹豫

的“退出”.新气象四体现在网络文学对文字的突破上。网络提供了

这样一种可能,一种令文学突破语言和文字的可能,一种把文字、声

音、图象结合在一起的可能,它已经具备了在同一个页面内把文字、

声音、图象结合在一起的技术能力,跨文体写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跨艺术体裁的写作,作为一种实验文本,完全是一种有必要的和有益

的尝试。尽管跨艺术体裁的写作对于一般文学爱好者来说还很难做到,

但我们有理由满怀信心地等待它的诞生。

尽管文学在网络上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气象,但是我们必

须承认,真正的网络文学还没有诞生。这些新气象仅仅是为网络文学

的诞生提供了一种可能,为网络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几块基石。有人说

现在的网络文学是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的确是呻吟,也的确是小

资产阶级的,这是现在网络文学的问题之一,但并不是“无病”的,

真诚是网络文学的特质之一,是因为痛,因为爱,因为恨才呻吟。呻

吟没有错,问题在于,呻吟的声音太小,太单一了。网络是大众,网

络为审美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因而,真正的网络文学应当是一种众

声合唱,是各个阶层的各种呻吟的混合,它的声音应该大一些,再大

一些,最终成为咆哮和怒吼的文学,除了那些真挚而强烈的民歌,历

史上还没有出现过真正的怒吼和咆哮的文学,因为历史上还没有出现

过真正属于人民的文学,全体大众还从来没有真正获得过在文学上的

发言权,而现在,网络为大众,为文学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和发言权,

真诚,真实,浓烈,这应当是“网络文学”的最高状态。中国现在的

网络还不能算普及,网络的真正利用者还只是被称为小资产阶级的学

生和白领阶层,当然还有中产阶级。他们作为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欣

赏者,必然把自身的审美情趣投注到网络文学中,这决定了现在的网

络文学还不是众声合唱,也就是说,促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的诞

生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从另一个角度讲,促成网络文学诞生的心理

条件也还没的成熟,广大网民还没有适应这种突然而到的自由,还没

有学会应用和尊重这种自由,自由和监督的突然缺失使得一部分网民

把网络当作一个满足原始欲望的地方,在这种心态下,即不可能创作,

也不可能欣赏文学,换言之,网络文学的产生有待于上网者心理的成

熟。在期待网络文学诞生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对网络保有戒心,必须

防止网络成为又一种异化人的工具,防止网络成为一个黑洞,一个把

一切东西吸入其中,然后抹平差异,缠为一团的黑洞。对于文学而言,

最可怕的事情是网络抹平语言差异,情感差异,思想差异,让所有人

用一种腔调,一种语言,一种思维方式说话,如果在这个意义上产生

了所谓的网络文学,这将是网络的悲哀,文学的悲哀,人类的悲哀。

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 篇2

1 独特话语体制的欢欣美

文学从产生那一刻起, 就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 缠绵悱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对文学的影响尤其强烈。在中国, 几乎没有哪一个文人没有被退稿的经历 (文稿或书稿) , 文学之于普通人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天使。正因此, 文学创作成为很多普通人晋升高一级社会组织的有力武器。而网络文学的创作、发表、接受都以自由为前提。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写手们可以隐姓埋名, 以虚拟的名字恣意神游。人们仿佛从憋闷的瓶颈进入浩浩汤汤的大海, 身心都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 个人独特情感的表达、私密体验的编码以及参与阅读的重新解码, 一下子将文学拽回到人世, 文学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

与传统文学相较, “网络文学拥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制。”[1]传统文学的话语体制是精英话语体制, 褒贬扬抑无不受制于主流文化的冷暖阴晴, 因此, 蕴藉成为有效手段。作为一种优良的传统, 传统文学的话语体制稳稳地运行, 不可撼动。然而就是这样超稳定的话语系统在网络媒介的冲击下, 被打开缺口, 一个自由、开放、真实的文学话语平台掀开了文学话语体制的别样面纱———自由的屏幕话语体制。“技术和流通渠道的改变也会大大地影响话语的基本面貌, 进而改变话语所指涉的精神方向。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 一个垃圾与金子混杂的话语场, 这些年来, 已经成功地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观念和想象方式, ‘文学’二字在这里被赋予新的理解, 也就不足为奇了。”[1]

2 屏幕诗家语———超拔抢眼的陌生美

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幻象的世界, 其逻辑不同于现实世界。构成这个特殊审美世界的基本材料———文学言语也不同于普通言语。古代文论将艺术言语称之为诗家语。可以说, 当今的网络文学话语正是通过显示屏呈现给观众的屏幕诗家语。文学言语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为表达性灵, 它只需符合诗意逻辑中显现的人类体验的真实即可, 它要极力张显语言的表现功能, 使之蕴涵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 它要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涵性。同时它要想方设法对普通言语进行变形、扭曲, 产生让人惊诧的陌生感。

东薛冰:《520:爱情密码手绳》:

高一的小女生万紫很羡慕那些有男朋友手上带有“520”、“04551”等表达爱意的手绳。

漓江烟雨:《我的爱慢慢飘过你的网》:

我帮你找个MM聊, 我知道这里面那些是MM哪些是GG。

朱七七:《恐龙手记》:hehe, 那是我小师妹帮我弄得, 你的说明挡也很有特色啊, 一派的DD手笔。

乌鸦:《网游之我是NPC》:噢!cooooooool!恋殇惊叫道。

古凌《早春小老婆》:很很很很很很很很很很很好好好好好。

张行《请帮我“百度”一下》:

“哦, 这个问题我不清楚, 但我可以帮你‘百度’一下。等到第八分钟的时候, 朋友小丽镇静地对我说, 好了, 是东京!顺便告诉你, 有一种资源叫网络, 有一种搜索引擎叫百度, 下次可以直接问她!”

霍海珠《广州青少年以“E”为荣》:

华仔说, 班上有电脑的同学经常你“E”我, 我“E”你, 讲一些比较“生活”和社会的话题, 这使他们之间好像有了一种“神秘”的默契, 形成了一个让人羡慕的群体。

上述数字采用谐音的方式, 而且多个数字组合模拟短语语音, 一方面暗合了中国人羞于言爱的心理, 同时又恰当清晰地表达了年轻人表情达意的俏皮可爱和浪漫气质, 显示了年轻网民在运用符号方面的智慧以及创造性上的天赋。“520”意为“我爱你”;“04551”意为“你是我唯一”;还有“7456”意为“气死我了”;“8174”意为“不要生气”等。

用字母代替汉字言情早已有之, 但网络文学语言使用字母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自主性之强前所未有, 有的竟然变成约定俗成, 通用于日常生活中。“MM”为“妹妹”谐音;“GG”为“哥哥”谐音, “DD”为“弟弟”谐音;“TMD”意为很经典的国骂“他妈的”;“bf”意为“boy friend”。尽管语言学家大声疾呼, 整肃网络语言, 抢救汉语文字, 但网络文学语言已然我行我素, 以层出不穷不断之势每天都在刷新人们的眼球, 带来一浪浪惊诧的美感。

这些数字或拼音字母与文字混合在一起使用, 最初可能只是为了输入的方便, 殊不知它恰恰营造了一种迥异于传统汉字一贯到底的文学作品的行文方式, 它所带给读者的视觉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不做解释, 我们没有办法知道这些数字、拼音字母的文学内涵。在网络文学中, 对语言符号的暴力扭曲略见一斑。

3 网络文学语言运用的误区

毋庸讳言, 网络文学自然是文学的一种, 是文学就要遵从文学创造的一般规律, 载体、平台都不能代替思想, “网络只是一个沟通的工具, 一种新兴的传媒。网络的出现, 并不在本质上意味着传统文学面貌的根本改观和改变。现在, '网络文学'还是文学的一种, 只是所有工具和传播渠道不同而己, 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本质的区别, 还为时过早。有人甚至不承认”网络文学“的独立性, 认为'网络文学'其实是一个伪概念, 它属于商业范畴, 而不是艺术范畴, 从来没有一种叫做'网络文学'的文学样式, 我们通常看到的那些所谓的网络文学作品, 不是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 就是把玩聪明, 尽情戏谑的小品文”。[2]

“文学是人学”, 文学要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文学要从多角度揭示人的多重性格, 实现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应注意使之立体化、典型化, 而不是平面化、简单化。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这方面, 文学语言是任何艺术符号所无法比拟的。但正像事物的一体两面, 而网络文学受惠于上述美学表现而轻歌曼舞大受欢迎, 又因其浅显、粗鄙而自带沉重的镣铐。悉数所谓经典的网络文学还是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心灵随笔, 文学语言一塌糊涂。在这方面, 即便如蔡智恒笔下颇有口碑的人物形象“痞子蔡”与“轻舞飞扬”也无法避免。

独特的网络话语体制造成了网络文学用语的话语狂欢, 不加约束的解放会走向另一个极致;文学语言的陌生只是为了增加读者感知文学魅力的强度和长度, 如果只是为了陌生而陌生, 就势必会造成阅读的晦涩和中断;简约不是简单, 是洗尽铅华后的清纯与亮丽, 而不是粗制滥造。网络文学的语言运用只有走出这样的误区, 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谢有顺.通向网络文学的途中[N].文艺报, 2001-7-24, 3.

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 篇3

【摘要】鉴赏经典作品是儿童文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接受美学理论对纠正当前儿童文学教学形式所存在的问题,优化各级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儿童文学接受美学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27-02

接受美学是西方20世纪中期以来出现的颇有影响的文学批评思潮,也是近年来影响文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儿童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幼儿教师的素质养成的重要部分,对经典作品的鉴赏是儿童文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儿童文学的教学质量。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接受美学的理论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接受美学,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伊瑟尔和乔斯。他们一反传统的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认为读者才是作品产生意义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阅读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读者主动地参与并与作品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没有读者参与的作品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接受美学的贡献在于高度肯定了读者在文艺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偏差。

一、对当前儿童文学鉴赏教学的一些反思

长期以来,儿童文学教学中的鉴赏仍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上。教师喜欢拿自我或看似“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观点。一些教师还将对作品主题的分析作为标准,并以此来评价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表现出一种过分的认识尺度的求同取向。而一旦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与参考书提供的理解产生偏离时,又常常不能得到老师的正确评价、肯定和激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得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成果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之后产生思维惰性,而被动地满足于教师对作品主题的分析和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是对学生的情感、思维和个性差异的漠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这样一来,学生成了课堂上消极被动的接受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缺少学生参与的课堂也会变得死气沉沉。

如对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鉴赏分析,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地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与世态炎凉”来代替学生自身通过作品的阅读所产生的更多的感悟。实际上,今天,这部作品在当代语境下被阅读的时候,它真正打动读者的,已经不再是小女孩饥寒交迫的痛苦,而是她划火柴取暖的情景。连温饱都得不到满足,在死亡的边缘,女孩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获得了她生命中最高的快乐和幸福。这美丽的情景是今天衣食无忧,精神世界却极度匮乏的我们所难以企及的,安徒生在我们心中唤起了深深的感动,让我们在感动中体验到爱与善合一后所达到的美。也只有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当代人无法触及的精神上的温暖与关怀。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儿童文学的鉴赏活动中存在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问题。儿童文学鉴赏的作品很多都是为学生们所熟悉的经典作品,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它们几乎在每个现代人的成长中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是大家的“老相识”,这容易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文学审美活动中的“陌生化”效果,从而难以唤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因此,在儿童文学的鉴赏教学中,学生常常满足于幼年时对作品的模糊记忆和点滴印象,以经验代替阅读,不能沉下心来认真研读原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和认识就难免流于肤浅,不易取得好的鉴赏效果。所以,突破“习以为常”给学生带来的麻痹和熟视无睹,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让鉴赏成为充满个性的对话

接受美学理论提出了史无前例的“读者中心说”。认为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品与读者是互渗互动的关系。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必须经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实现其价值。文学的历史是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史。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的价值是由创造意识和接受意识两种因素决定的。作品本身并不存在什么永恒的客观价值,作者的创作意识能否被接受,应该完全依赖于接受价值,可以说,是读者的意图在创造着作品的价值。

因此,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阅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由于认知结构、人生态度、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文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因此,可以说,阅读就是一种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便是这场“对话”中牵线搭桥的中介,教师的主要功能和任务是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以个体的情感、经验、思想与作品进行对接。

儿童文学是对童心的塑造与展示,充满了对童真童趣的描写与颂扬,显现了令人神往的纯真、质朴、快乐、稚拙等审美形态。要感受这些美,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通过视、味、听、触等各种器官,将阅读对象纳入个体的生命之中。只有当学生自身的生命与作家寄寓浸染在作品中的生命开始对接、碰撞,才能获得种种感悟,才会对儿童文学的美质与诗意产生一种深刻而真挚的眷恋。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朗诵、阅读、听录音或观看影视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从而有效获取对童心的感知。对于儿歌、儿童诗和散文,朗诵是一种获取审美感知的最佳方法。可以是教师声情并茂的吟诵,也可以是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诵,还可以是师生共同聆听配乐朗诵。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进入一种入境入神的状态,并且通过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不自觉地用自己已有的生命体验与作品在精神领域进行交流,产生共鸣。

钱钟书先生说:“我主张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不应插嘴”。这便是说,自作品脱离作者开始,就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命,不同读者会赋予作品不同的意蕴、情感和主题,这正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流传千古的道理。

所以,文学教学活动不应是教材或教师的独自,而应该是教材、教师、学生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交流,在儿童文学鉴赏教学环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思路。

三、让鉴赏打破定势。走向创新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素养、趣味等综合所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当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已积累的审美经验构成了某种思维定向。“当读者发现作品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一致的时候,读者反而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反之,当作品超出、校正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时。读者反而会兴高采烈”。因此,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时,教师不可忽视学生已经形成了的思维定势,而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挖掘作品中蕴涵着的新颖性,实现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的“视野融合”。

例如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曾被解读为阶级歧视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关系的写照,解读为安徒生的自我象征。汤锐则指出《丑小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指出其真正的主题“不仅仅是一般性地讽刺世态炎凉,而是进一步表露了一种肯定个体自我、强调平等与奋斗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意识,因而它才与世上奋斗着的人们产生了广泛的共鸣。”竺洪波则提出“共名说”,认为“丑小鸭”已经成为一种“共名”,它不仅活在书本上,而且流行在生活中,展露在心灵里。他说:《丑小鸭》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反映当时欧洲社会的某些现实,也绝对不仅限于作为作者安徒生人生道路的单一象征。它最大程度地写出了整个世界、全体人类生活的某些普遍性,写出了所有曾经有过自卑而摆脱了自卑、达到理想境界的一种艰难的心路历程。丑小鸭也许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安徒生喊出一声‘丑小鸭,全世界将会有许多人振臂呼应,并且在内心里发出真正的共鸣。”

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 篇4

汉语言文学与网络语言相比而言起源较早,且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在人们的脑海中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了深厚的认识,但是网络语言的出现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冲击着汉语言文学的稳固定位。因此急需加大对其研究力度。

一、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在发展、更新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应用,从而不断的进步形成被大众所接受的交流语言。从文字的角度来看,在发展汉语言的过程中,网络语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就好像是我们所认识的英语语言,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背景下会出现新的英语合成词。而网络语言在创造新词汇的时候使用赋予传统汉语新的词义、引用外来语、符号、缩略词语等方法,创造出的语言具有多样化的形式,且能够灵活多变的应用到实际交流中。网络语言的这种创新将以往的汉语语法规则彻底的打破了,不仅对汉语语法系统进行改造,还在其中融入了硬汉语法。丰富了人们的文字语言,突破了传统预言的局限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乐趣,也促进了文化交流的繁荣发展。例如网络语言囧流行的时候,增强了人们的生活乐趣、增强了预言的形象性,如电影《人在囧途》,若是没有网络语言囧的出现,那么将难以表达出电影的有趣性。

另外社会热点事件、热点人物往往是网络语言流行的起源,从网络语言也能够看出社会的某种发展趋势,所以在频繁出现某个网络词语的时候就可以发现人们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且很多时候某个具体事件往往会以网络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出现的时候,在网络中得到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人们对这句话的关注甚至高于该事件本身,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流行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非常关注这些词汇的出处,目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渗透网络语言,在网络人们的发言不受约束限制,许多人们喜欢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借助网络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从而推动了网络语言的发展。

(二)消极影响

某些网络语言的出现与汉语规范完全偏离,网络语言的产生更多的是为了交流方便、新奇,并没有对汉语规范进行严格的遵守,甚至会曲解某些词语的词义,以及故意出现的错别字,直接影响了语文教育的规范性。青少年是网民群体主要成员之一,青少年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且更善于接收,但是青少年的施是非辨认能力比较薄弱,在培养青少年语言的阶段,若是让他们对网络语言大量的接触、使用,那么将会使青少年形成不良的语言习惯,对于其表达也会形成不规范的习惯,同时也会降低人们语言鉴赏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在网络大环境下进行交流时使用网络语言,使得传统语言文化得到了逐渐的渗透影响,也逐渐淡化了传统语言的功能。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交流等逐渐频繁,作为重要交流载体的语言,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新时代下中国影响力得到了提升,社会各国人们对汉语言的关注也逐渐增多,许多外国人认识到汉语言所带来的文化魅力,并掀起了一阵汉语热。为了促进汉语言的发展,急需正确的认识网络语言的作用,对其进行可续的利用,充分发挥网络语言的积极性,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二、对新时代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建议

(一)汉语言文学应当对网络语言进行积极利用

网络语言在广泛的普及、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人们对自己真实感受的表达,同时增强了预言的生动诙谐性,因此在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时候应当对网络语言正确的看待,对网络语言的糟粕、精华精心科学的分辨,避免出现对网络语言一味模仿导致汉语言文学精华流失。对权利语言进行正确的使用过程中,也要对现代语言文学进行积极的诵读,发扬汉语言文学的魅力。

(二)放弃对落后的网络语言的使用

网络语言的出现很多时候表示着不良的信息,人们应当自觉的对其进行屏蔽,不再进一步的传播这些不文明的网络语言,倡导文明用语。若是有人对落后的网络语言进行应用,应当及时的对其进行提醒,从而维护网络预言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健康网络预言的应用中,不会对汉语言文学的进步产生不利影响。

三、结语

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创作 篇5

摘 要: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文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它通过网络,结合时代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方式和特点,语言简化使表达和传播的时效性加强,适应了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特征,从而使其为人们所接受。

此外,它超越了制度化和商业化,自由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更进一步地体现了文学的无功利性。

网络这一媒体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一种全新意义上的文学,它也将给当代文学充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将给当代文学以不同的影响。

网络对中国文学发展弊大于利 篇6

1、在网络上,由于其匿名性和随意性,导致作品良莠不齐及点评失控!

没错,我方二辩是没有在标题中加上文学二字,但其下文叙述的内容无一不跟文学扯上关系。再者,对方辩友说我方文章一再论述的是网络文学。在这里我也提醒一下对方辩友,我方在文里已经清楚的给出网络文学的三种形式,其中就包括传统文学。这次辩论的主题是:文学与网络。我们将两者放在一起描述、叙说网络文学的弊端,这样有何不可?

2、在网络上,文学作品的保护纰漏,文学作品的价值低廉。

文学作品的价值的确有很多个范畴,我们抓住其中的一个,那也恰恰是网络对文学发展的弊端,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我想请问一下对方辩友:文学在网络上实现了什么价值?你方有没有把这个价值作为论据?我方三辩也已经提及到,如果经典文学在网络里流行,那肯定是对文学发展有利的。据《联合早报》作的一项社会抽样调查显示,在抽取的网民中,在网上浏览和下载过文学经典的人只占12%。请对方辨友告诉我们,为何经典文学在网络上会有如此处境?在这里,网络的传播作用为何没能得到体现呢?

3、现实是文学创作的源头,在于作家对生活的求索。离开了源头,不能出现传世的文学!

在这里我方承认纰漏,谢谢对方辩友指出,应该改成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头。但我方二辩在其后论述的是说明文学离不开生活,网络使我们离生活越来越远,成天泡着网上虽然可以如正方四辩文里说的那样,“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却缺乏亲身体会。你可以找到相同句子,却永远体会不到其中意义,生搬硬套,难道会比亲身体会来的更精彩?你可知道,生活是文学之源,对方辩友更说蒲老爷子的事情,我也说一下,要知道,民间鬼故事多出自草根阶层,我想请问一下对方辩友,网络中是什么样的网民居多?草根阶层是否有闲情逸致热衷于上网?有的只是前人的话,何来创新?既然网络那么便利,资料如此充分,为何至今还没出现一部传世之作,其原因何在? 如果抓住小标题上的一点错误就对我方的论述全盘否认,这又是何等道理?

下面,我将对我方观点作进一步的论述。网络只是一种工具,它虽然能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服务,但是对文学而言,只能做为一种传输的工具,而不能做为笔和本子,更不能做为老师,虽然可以上网上找到更多的知识。人们现在都愿意在网上写文章,而这种写作方法明显又是降低了人的灵感。因为:

一、文学是一种人的行为

网络自身发展产生的网络文学以其消极、郁闷、绝望的思想情感和颠覆传统的审美观破坏了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积极、乐观、开放、向上的道德情操。这点在我方二辩文里已经有详细的论证;网络发展的自由性产生了网络语言,使文学中严谨的结构形式和规范的语言表达遭到毁灭性的创伤,更破坏了正式场合中文学的明确意义,试问对方辩友,当网民们拿起了“886”放下了“依依惜别”,有了“1314”抛弃了“山盟海誓”,试问文学的工具--语言文字发展至此,我们该向何方寻找“梦里花落知多少”的芬芳;网络发展的广泛性,虚拟性对人的心理责任感的降低也是非常严重的,而这直接反映到对文学批评方面的不负责任和文学创作中抄袭事件问题严重。这点在我方二辩和三辩的辩文里都有有详尽的叙述,我也就不来画蛇添足之举!

二、文学是人文的积累和沉淀也是作者灵感的积累

先说说人文。人文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是整个社会现象的总和。所以人文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人文就是以人为本位,这些必须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方有体会,而不是在网络上搜索而得。诚然,我方承认在网络上的确流行着经典的文学,的确可以给你带来身临其境的享受,但我们别忘记,那是前人呕心沥血之作,当我们面无改色的将这些东西搬动自己的文章里,难道真的一点羞耻之意都没有吗?就象正方提及的痞子蔡,在其文章《第一次亲密接触》里有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整个太平洋的水能倒得出吗?不能。所以我并不爱你”的句子在网络中被无数人拿来作为qq个人说明的时候,我们该说此等话语有人文的积淀吗?恰恰是因为网络,此等话语被广泛传播,造成了对文学语言的错误理解。正因为此类文章一点内涵都没有,所以很快被时光的飞逝所背弃。试问一下,现在谁还会对《第一次亲密接触》念念不忘?

什么是灵感呢?灵感是是一个人在对某一问题长期孜孜以求、冥思苦想之后,通过某一诱导物的启发,一种新的思路突然接通。尽管灵感随时可能产生,产生灵感几乎不需要投入,但对它进行捕捉保存、挖掘提炼、开发转化、实现价值则可能需要一定的投入,而且往往需要经历一定的程序和过程。陆游的文章就有提及“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瑕疵,岂复须人为。” 陆游是说:文章本应自然而成,好像妙手偶然得之似的;这样才粹然无瑕疵,而不须人为的造作。而在网络中,我们并不能发现这一点,网络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还有聊天工具的产生、游戏、电影音乐的流通,这些都可能使作者开小差!而且对方辩友一再提及的互动性,的确方便了作者跟读者的沟通,但恰恰是其弊病所有,为了满足读者们的急切感,作者往往强迫自己绞尽脑汁,好让自己的作品尽快面世,这样何来灵感的涌现?这也是众多网络中文学作品虎头蛇尾的重要原因!

三、文学需要时间的积累

正如正方四辩所引用的名言“任何艺术工作的过程都可以假想为三个时期:

(一)积累素材时期,(二)构思或者酝酿作品时期,(三)写作时期。”文学的过程也应该分为三个时期,我们就拿左思的例子分析一下。为写《三都赋》,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收集好后,他闭门谢客,开始苦写。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经过十年,这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也许可以如对方辩友所说,网络可以方便左思收集资料,但网络毕竟不能做到十全十美,特别是记实类的文章!构思或者酝酿作品时期我们尚且不谈,但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创作过程中的左思是怎么一个样子,他并没有象正方那样跟网友互动,而是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创作!这才有传世之作的出现!歌德也通过六十年的创作,才有《浮士德》这一名著的诞生。我们不否认,一些优秀的网络作者也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但因网络使“十年磨一剑”的文学作品,还不到火候就因为急着“赶场”“露脸”提前上市,从而产生了思想性、语言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严重缺失。这些恰恰是网络给文学带来的弊病。

2003年美国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再次访问了北京,他在带来的新作《论文学》中,对文学的命运作了如下表达:“文学的终结就在眼前,文学的时代几近尾声。该是时候了。这就是说,该是不同媒介的不同纪元了。文学尽管在趋近它的终点,但它绵延不绝且无处不在。它将于历史和技术的巨变中幸存下来。文学是任何时间、地点之任何人类文化的标志。今日所有关于‘文学’的严肃思考都必须以此相互矛盾的两个假定为基点。”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极大的启发,一方面我们为文学的当下处境忧心忡忡,为文学不远的末日深感不安和惊恐,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日见奇异和灿烂的想象,又为文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魅力。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呈一时的口舌之利,而是抱着负责任的心态告诉大家,我们必须看清楚网络这个“双刃剑”,我们不能任由网络凭借其自由、方便的功能,就忽视其给文学带来的重大弊病,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扬利避弊,才能捍卫文学这一艺术奇葩!综上所辩,我方坚持网络对文学的发展弊大于利!电脑和网络,作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一项科学发明成就,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毫无疑问,随着网络的发展,它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当然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网络的影响,而且网络越发展,其对文学的影响也就越大。而这个影响,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则只有全面的比较才能见分晓。从利的方面来说,网络使我们与文学的距离拉近了——只要打开网络,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在里面阅读、下载到多如牛毛的文学作品;只要是我们愿意,谁都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写点东西,释放自己的文学梦想。我甚至也曾想为网络给文学带来的这些好处鼓掌.然而,,网络的发展给文学带来的弊端,实在不得不让我严肃地说一句,“网络的发展对文学的弊大于利!” 首先,因为网络的零起点,使得里面充斥着大量的粗制滥造、无病呻吟的作品,而这泥沙俱下的局面,必然会影响到文学的纯洁性,会降低读者的阅读品味和阅读兴趣,对于文学的繁荣起到牵制的作用。其次,由于网络的发展产生的便利,写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很少象传统的纸质媒体时代那样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而是追求创作的高效率和自由发挥,对待写作的态度不如以前严谨,甚至于充斥着很多的网络语言,这也会淡化文学的光芒。另外,由于网络的发展,创作者的版权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随随便便的转载甚至于肢解原著,对创作者的劳动没有起码的尊重,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创作者的积极性,使文学创作的动力大打折扣。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出结论;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为了文学的发展,我们必须得戒浮躁和急功近利。而网络却往往为这种浮躁提供着温床。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篇7

科技发展会影响一个时代的文学发展, 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 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方式, 它给人们带来更多创作的可能性, 也可以让人们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出现许多网络文学网站, 如“潇湘书院”、“豆瓣”、“新浪”、“网易”、“百度”等。这些网络作者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来实现与读者的互动, 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参考更多人的意见, 为自己的写作带来更多思路。与传统文学不同, 网络文学更受青年人的喜爱, 它能够满足青年人的“快餐”式阅读需求, 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消费, 所以网络文学出现后呈现出一种快速成长的势头, 给传统文学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

1 网络文学的特点分析

(1) 展现个体内心想法。与传统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不同, 网络文学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宣泄, 它们一般都是从网络文学创作者的角度看问题, 充分展现出个人内心想法。因此说该种文学形式更多的带有一种娱乐性, 可以让人们在阅读过程中来发泄内心的愤懑或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文学中, 人们更加关注其社会功能, 比如在“新文化运动”中许多文人志士就希望运用文学来激发人们的建设国家、抗击外敌的斗志, 带有较强的社会目的。网络文学则相反, 它的创作处于一种虚拟的状态, 读者不了解作者的具体情况, 作者也不用承担相应的社会教化责任, 他们只需要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即可。除此之外, 网络文学的创作更加自由, 只要拥有一台电脑, 连接一根网线, 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网络文学创作中来, 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降低文学作品传播潜在的危险性。

(2) 更加突出平面美。网络文学注重的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消费方式, 所以它们的创作更加平面化, 大多数都不会讲究蕴意美, 突出的是直白化与平面化。传统文学强调的则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语言中包含的信息极为丰富, 需要读者去慢慢阅读、细细品味, 才能得到文中寓意。进入新世纪以来,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传统文学的阅读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人们渴求一种平面化的文学形式以得到精神慰藉。网络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的语言不求精致, 而是用最简单、最朴实、直白的话语来打动读者, 让读者能够与创作者产生共鸣。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充满了色情和暴力, 为社会文学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文学创作中突出平面美的同时也要注重创作质量, 直白不等于媚俗和低俗, 而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展现文学之美, 给人带来更多精神安慰。

(3) 形式更加丰富。网络时代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形式更加丰富, 比如年轻人喜欢阅读的小说和诗歌文学, 它们描写的大多数是一种理想下的形象, 描写方式和表达方式非常丰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同, 它不仅能够运用文字来表达情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动画、声音等来体现文学意境。比如黑可可创作的长篇小说《晃动的生活》, 它就将动画、声音、文字等充分结合, 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够听到与文学作品相对应的音乐背景, 还可以在阅读中闪现精致的图画, 给读者带来视觉上和情感上的冲击, 满足他们的现代化的阅读需求, 更好的理解文章所描绘的情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 网络文学会有更多的空间, 能够满足更多青年人的阅读需求, 给传统文学带来更多的冲击与挑战。

(4) 消费性超越欣赏性。网络文学大多数属于一次性消费品, 它们主要是为了解决读者的阅读饥饿, 所以说网络文学的消费性超越了它本身的欣赏性。传统文学一部作品的创作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打磨, 而网络文学往往在几个月或者一两年之内就完成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字的作品, 这样的速度令人咋舌, 但是其创作质量也就大打折扣, 一些作品往往经不起推敲, 只能够满足人们当时的阅读需求, 一旦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速度下降或者点击量减少, 这部作品的人气则会降低, 最终会不了了之。比如当前一些比较“火”的文学连载作品, 大多数读者的评论留言都与作者的更新速度有关, 从这些评论中也可以看出, 目前人们对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消费的态度, 他们希望作者的写作速度能够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是一种“我花钱找快乐”的典型。

2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网络文学在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语言描述、审美方式及创作方法上与传统文学存在非常大的出入。该文学在上述基础上突破, 形成了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 实现了文学的转变和拓展, 对传统文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

(1) 表现形式的新颖化。传统文学主要通过文字、图片等进行实现, 通过上述内容展现文学的内涵及思想, 营造文学氛围。网络文学可以借助网络体系, 在传统文学基础上进行拓展, 通过网络系统中的文字、图像、声音、颜色、超链接等对文学内容进行展现, 实现了文学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完成了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的创新, 是文学发展的一大突破。在该文学形式下, 网络开始成为文学的主要展现途径, 开始与人们的生活接轨, 成为了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文学与生活的关联。这种文学方式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接触, 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参与文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文学市场, 对传统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2) 表现手法的艺术性。传统文学主要通过语言艺术实现文学内容的表现, 手法较为单一。网络文学借助网络中的各项元素, 在传统文学语言艺术的基础上融入图片、视频、声音等, 形成了多维、多面的表现体系, 使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根本上降低了文学作品的理解难度, 提升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认识。上述表现手法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学市场, 给传统文学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网络文学表现的过程中就有非常典型的网络物质特征, 这种文学能够被计算机语言编译, 恶意借助多媒体语言和图像语言表达, 形式上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实现了文学语言的高级展现及处理。如多媒体语言中就可以借助超文本链接对文学中的内容进行穿插, 通过超文本链接将不同的文学内容组合, 形成系统的展现体系;图像语言中就可以借助图片表达形式对文学中的特定场景、特定语言等进行展现, 形成针对性环境体系。上述表现手法完成了传统文学表现的革命, 已经成为文学的主流表达途径。

(3) 审美方式的个性化。网络文学的审美方式与传统文学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传统文学主要通过文字展现文学的魅力, 其审美方式较为单一。而网络文学从其表达形式、表达手法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现文学的特征, 形成了较为个性化的审美体系, 这种审美不再局限于文字的本身, 开始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根本上改善了审美方式, 丰富了审美内容。如网络文学在进行表述的过程中开始借助文字美、图片美、声音美等实现美学环境的构建, 借助上述网络元素形成了以多元立体化为核心的美学体系, 向人们展示了不同的网络文学审美特征及审美价值。这种审美方式颠覆了传统文学中的纯文学审美, 实现了多角度、多方面的审美反思, 从根本上改善了文学的审美效益和审美质量, 给传统文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

(4) 创作方法的信息化。创作方法的信息化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典型差异。传统文学主要借助传统工具, 如笔、纸等对文学进行创作和记录, 创作时间较长, 查找、修正等较为复杂。网络文学主要借助计算机工具对文学进行创作, 通过计算机完成文学写作, 可以非常便捷地进行查找、修正等, 从根本上提升了文学创作的速度和效益。与此同时, 网络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互联网系统, 在上述网络信息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内容, 进行迅速创作, 有效地缩短了创作时间, 已经成为新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2000 年以来, 我国已经开始运用APPLE微机进行计算机网络创作, 其智能化诗词创作速度达到30s/首, 创作效益非常显著。而在《文字温泉》一作品中就利用上述网络创作方式, 对文学内容进行拼接, 形成了不同的文学环境, 其内容变幻莫测、丰富多彩, 避免了传统文学导致的创作枯燥之感, 给人以新奇的感受, 大大提升了网络文学的吸引力。

3 总结

综上所述, 网络文学的出现为传统文学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快餐”文化消费需求。同时网络文学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文学审美观念, 它能够让人们更直接、更快速的了解文章所述内容, 节约人们宝贵的时间, 让人们在作品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在今后的发展中, 传统文学应该要积极借鉴网络文学的优势, 网络文学也要避免低俗化、媚俗化的现象, 努力提高创作质量, 最终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网络文学逐渐兴起, 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运用网络来创作自己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 使得文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同时也能够带给读者更多的阅读选择。与传统文学相比, 网络文学更加平易近人, 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口味, 从而给传统文学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本文首先对网络文学的特点进行分析, 充分认识该种文学形式的特征, 然后介绍当前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各种挑战, 给传统文学创作提供更多借鉴, 以最终实现我国文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特点,挑战

参考文献

[1]刘姣华.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与超越探究[J].作家, 2011.6:177-178.

[2]尚静宏.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秩序重构的可能性[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3.3:126-128.

[3]王晓英.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审美体系的解构[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13.6:119-122.

[4]罗静雯.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2:55-57.

对近年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反思 篇8

另外,九十年代以来女性面临的文化情景异常丰富和复杂。急剧推进的市场经济和商业化进程,使女性一旦以明确的性别身份进入文化,就面对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生存环境,不仅有男权文化的拒斥,而且有经商业包装而翻新的传统女性规范的涌出。由此,女性写作面临的情形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困扰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女作家群体对“女性写作”这一问题的认识纷杂不一,以及因此造成的创作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她们在作品中打出女性主义的旗号,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行为,她们是否关注女性的现实命运和文化作用,作品是否能构成可供女性群体阅读和接纳的女性文本经典,等等。在重重围困中,每一次朝向目标的前进,都有可能成为一次远离。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更无法回避这一问题:女性主义批评将何为?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思想解放和新启蒙主义的潮流中,吸收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营养成长起来的,其发展过程大致分成两个阶段:80年代是大量西方女性文论被介绍进入中国的阶段,从开始时一些片段的译介到大规模引进一些专著,西方女性文论的经典逐渐进入到中国研究者的视野,如法国的西蒙娜·波伏娃的《第二性》、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美国的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凯特·米莉特的《性政治》等,迅速而强大地激起了人们对这一批评模式的兴趣和关注,第二个阶段也就水到渠成地出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出现了一批应用这些理论研究中国女性文学,并进行了富有中国色彩的阐发的著作。如李小江的《夏娃的探索》,呼唤“妇女学”的诞生,已有了鲜明的学科意识;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在“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的控诉下向男性文学传统提出了挑战,表现出浓烈的女性主义批判精神;刘慧英的《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运用妇女中心的批评方式,清算了男权传统对文学和女性写作的影响,在书的后半部分,她对女性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要建立一种双性文化,这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观点惊人相似,西方女性文论对中国女性主义研究建设之初的影响可见一斑。林丹娅的《当代女性文学史论》也反思了女性被书写的历史,将女性文学史看作女性书写真实自我的历史,从中也可以看出西方文论中“妇女自己的文学”观的影响。

千年失语的压抑与热烈的西方女性文论的相遇,使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像雨后春笋般迅猛地发展起来,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世妇会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至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经成为了自觉的学科建设,也曾产生了一批受这些批评理论影响的优秀作品。像陈染的《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徐小斌的《双鱼星座》,铁凝的《玫瑰门》、《大浴女》,徐坤的《厨房》,张洁《方舟》、《无字》等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丰收季节似乎指日可待。

而时至今日,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界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繁荣场面,似乎并没有担当起它应有的对文学的引导意义,遭遇了一系列的难题。

学院派的热烈与大众的冷淡。《性与文本政治》的作者陶丽·莫依1984年秋短暂访问了中国后曾表达过自己的感受:“把西方的女权主义树立为中国妇女解放的权威并不是西方女权主义者的任务。我对中国文学的状况一无所知。我所知道的只是:他们非常不同于我所知道的西方文学。”中国文化传统古老坚固,漫长的黑暗使男权意识根深蒂固,浸淫其中的中国女性已将之内化为自觉的生命要求。中国女性文化传统确乎与西方女性主义的要求差得太远太远。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当学院派的研究者们将女性主义批评进行得轰轰烈烈时,文化主流和大众却反应淡漠,相当多的男性批评家对此不屑一顾,甚至误读与曲解,一些著名的女作家也持不合作或保留态度。种种迹象都显示着女性主义进入中国女性的精神世界时还存在着巨大的障碍,这将使中国女性主义者的努力面临着落空的危险。但这恰应该成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努力的方向。

理论与实践的断裂。究其原因,理论与实践的断裂不容忽视。中国女性主义者在九十年代末期的步伐已基本上与世界潮流的发展保持同步,但中国的女性文学批评状况却令人遗憾地出现了金字塔型。最活跃的女性主义者大都是学外语的,或是留学归来的“海归派”。她们对中国女性、中国文学的实际情况并不十分了解,甚至相当隔膜。与世界潮流的对接可以说是在国外在理论上完成的。随着整个文学批评在九十年代出现的大状况的影响,八九十年代之交出现的《夏娃的探索》《浮出历史地表》《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等一批著作所具有的将西方理论与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或将西方理论进行中国化阐释的倾向也消失了。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以梳理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文本为基础的论著,大都是一些断面式的描述加空洞的理论分析。不可否认,八十年代以来的引进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浪潮对中国批评界、创作界乃至中国女性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它起到的或许还是一种扫盲或启蒙作用,接下来的任务要艰巨得多。可惜的是最初的女性主义理论介绍者却没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正如一些批评者所指出的:受到九十年代以来的批评恶习的影响,求新求异,不加扬弃地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进行鼓吹,有意无意地忽略中国女性文学发生发展的特殊性,使批评进入了形而上的怪圈。

批评规范的偏颇。在整个女性主义批评的进程中,还存在着矫枉过正的倾向。对性别差异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对普遍人性的漠视,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女性霸权出现的可能性。在实践中,更出现了以女性标准确立批评准则的倾向,导致了批评规范的偏颇,比如只将性别文本纳入批评视野,而将政治文本片面放逐,从而呈现出批评价值的紊乱。另外,女性文学虽是一个文学的性别范畴,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似乎只应该成为一种文化概念或学科范畴,开放的姿态必不可少,所以来自男性批评者的加盟和中肯意见将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以上这些缺陷和不足又最终表现为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性文学创作的脱节。女性文学批评放弃了对具体文学发生的复杂因素的考察,丧失了对鲜活生动的文本的解读的兴趣和耐心,只去追逐理论的新陈更替,从而也就放弃或丧失了对女性文学实践进行指导的责任和能力,堕入一种自说自话的文字游戏。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回到文本研究。近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动向,颇具借鉴意义。比如王绯女士的《空前之迹——1860——1930:中国妇女思想史和文学发展史》,这部著作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妇女解放思想的萌生发展以及女性文学的发生进行了追根溯源的考察,使用的几乎全是原点性材料,在对女性写作的清理中,既重视对文本的细读,又不忽略文本产生的思想文化和社会背景,而在对这些中国最本土的女性经验进行发掘时,我们又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所具有的和世界接轨的先进的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和指导思想。这表明中国的西方女性文论的介绍者也开始重视对中国女性的文化思想传统和文学传统进行清理。

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对中国女性文学进行人类学、史学等的研究,进行一些科学的调查取证固然重要,但这些似乎不应成为女性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它终归还应回到文本研究上来。因为女性文本代表了一种有自觉意识的女性的言说,作为特殊的精神产品,自有它特殊的规律和价值,之前的西方女性理论的引进,以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传统的清理都应该服务于对女性文本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形成一种全新的契合中国实际的女性诗学。

当然还应注意一种倾向,虽然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思想解放和新启蒙主义的潮流中,吸收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营养成长起来的,但在90年代以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传统和新时代的社会转型,女性主义的文化立场越来越鲜明,文化批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她对既有的性别文化秩序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并致力于女性主体性的发现、男权文化传统的解构以及女性文化的构建。女性主义批评需要文化批评,但如果过于执着于此,就会偏离文学批评的另外一些重要的价值。其实在文化批评之外,她还更应该“是一种美学批评,通过界定而凸现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写作基础与美学形态。”除了女性文本的文化思想、女性命运,她还应该关注文本的艺术形式、审美价值和叙事语言结构等方面。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的多样化和视角的多元化:性别视角固然重要,能有效研究女作家作品中女性经验的表达,包括对于新的或被埋没的女性经验的表达,但还应该重视阶级视角,民族视角,比较研究和纯审美批评等等不同的切入点。

女性的自身探索之路不会是平坦干净的,应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女性文学因此就不是一个封闭的形态,而是一个开放的运作。与之同步的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同样是“在路上”,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她需要在丰富的批评实践中积累经验,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完善自我认知。伊莱恩·肖沃尔特面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困境曾建议必须“找到自己的题目、自己的体系、自己的理论、自己的声音”,这也应成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目标。

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 篇9

细细簌簌的雨滴在屋外飞絮,轻轻地落在房檐上顺着边沿滑落下来,仿佛一首写不完的旋律。

阴沉沉的天空透不出一丝生气,只有这些雨滴带来阵阵暖意,怎样都听不腻!到底是谁在谱写这一段旋律呢?那么自然没有一点尘埃好清晰、好亲近。自己好有幸能听到如此心动的 旋律。

好想去天外头去看看到底是什么美景,如果可以请给我一次机会好吗?真的好想去雨滴你能帮我嘛不要让我失去这些美丽的旋律,我只是喜欢那美丽的旋律不愿失去你,祈求你不要抛弃一个好奇的孩子。

雨滴你知道吗?我真的很羡慕你,在哪儿都有你的旋律尤其在无垠的大海留下你的痕迹,在广阔平坦的平原留下你的足迹,在白雪皑皑的山间留下你的印迹。希望你能听到我对你的爱慕,滴滴答答清晰的敲打出动心的旋律有谁在陪我一起倾听这美妙的旋律呢,是否也愿意伴着它呢。

远处不时的传来轰隆隆的飞机声音,演奏还在继续是谁谱写的这一段旋律呢?简陋的屋舍格外恬静若不是雨滴的旋律静静地触碰怎能让我爱上它,身旁有一处水洼偶尔会有几片落叶飘散在里面,天气微微转凉连身边的梧桐树都承受不住只有留下泛黄的枝叶羞涩的躲藏起来,何时你才会出来呢? 我怕我没有机会和你说一声再见,不过我会牢牢记住你陪伴在我身边的你,儿时常常遥望着山的那头是什么呢,望了一遍又一遍期盼了一次又一次,原来山的那头还是山只是它更高了,雨滴带我去天涯海角好吗?听听大海的声音看看美丽的景色听着熟悉的旋律,我不要再做一只小小蜗牛,我想飞在我的世界飞无忧无虑。

论网络时代文艺传播的美学特征 篇10

论网络时代文艺传播的美学特征

网络时代电子传媒语境的表现特征为:电子传输信息的丰富多样性、无限性、易复制性和多媒体性等特性;电子传播速度的迅捷性和传播时空的消融性;信息接受的自由性与个体性.网络时代文艺传播的新的`美学特征:文艺传播两大主体的非同时在场性;传播信息的非确定性和流向性;文艺传播劝导作用的间接性和隐含性;文艺传播内容的混成性和娱乐性.

作 者:陈洪清 谭洪刚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南衡阳,421008 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206.2 关键词:网络时代   文艺传播   美学特征  

文学书的美学价值 篇11

这几年的出版形势堪忧,特别是面对着数字出版,出版机构表现的尽管看上去很从容,但从出版产品的形态上看,地位尴尬。近日,美国书目信息服务商鲍克公司(Bowker)发布了美国纸质图书出版年度报告。根据对美国出版社的初步统计,该公司指出,虽然电子书持续流行,但是美国传统纸质图书出版种类仍比2010年增加了5%。受经济衰退的影响,文学类图书出版品种总量下降了29%,诗歌类图书下降了15%,历史类图书下降了12%,自传类图书下降了12%,均呈两位数下降。

另一方面,就国内的出版来看,最近几年对出版行业来说是极具挑战的,原因在于阅读人群的比例在逐渐下降,据统计,现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7万种新书出版,加上再版书,每年出书有30多万种。但具体落实到文学书这一块,出版种类和数量都有下降的趋势。不仅如此,随着图书出版的品质提升、阅读趣味的多元,文学书面临的市场空间也在下降,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书如何才能赢得市场?从根本上看,就是要不断地体现出它的美学价值。

从“世界最美的书”看图书美学价值

把书看作“可以使用的物品”,是“世界最美的书”的基本定位。简单地说,图书的开本、重量,以及纸张、颜色同文本版式的对比效果,都是必不可少的考察元素。评选特别强调书籍整体艺术氛围,要求书籍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护封、封面、环衬、扉页、目录、版式、插图、字体等,在美学风格上保持统一协调,装帧形式必须适合书籍内容,在制作上达到高艺术水平和高技术水平相一致。

最近几年,“世界最美的书”成为出版行业的风向标,颇能反映出图书出版的新动向。旨在促进图书文化发展的活动,在重视维护文化传统延续的欧洲各国历史悠久。但从评选的书目来看,这些“最美的书”分布在各个出版环节,“最美的书”更多的是基于一本书的综合因素的考量,“荷兰最美的书”评选最早从1926年起开始举办;德国紧随其后,“德国最美的书”评选始于1929年。“德国最美的书”评比,每年定期举办一次,由独立评审委员会针对在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的出版物,表彰在封面装帧艺术、版面设计和印刷、装订生产技术质量方面表现优异的图书,评选重点在于视觉与触觉的美感表现,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协调。每次评出50本。

1991年以来,每年都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各自评出的“最美的书”送到德国,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奖竞赛。所有参评图书会在每年的莱比锡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上作专题展示,随后还会陆续到各参展国家巡展。从2004年开始,我国先后有5批107种“中国最美的书”亮相德国莱比锡,其中6种图书荣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书籍的美学价值在今天看来,无论是书籍的形式,还是内容编排,与书本身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减少浮夸。而“最美的书”的评选标准也是逐渐完善的。比如简约主义的风格、民族文化的现代表现,多受人关注,而选用得当的装帧材料在2009年成为“中国最美的书”的标准之一。其实,这也说明了人们对图书的审美趣味更趋向丰富,而不是满足某一方面的追求。

基于这个因素,文学书在生产的过程中,亦面临着美学问题,传统的文学书出版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显然会发生许多的改变,而这将有助于出版市场的整体繁荣。比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向熹译注,刘晓翔设计的《诗经》,因其装帧设计神似中国传统的线装书,简约朴素,用色简洁。文字和图片的视觉效果疏朗清爽,风、雅、颂三部分运用不同的纸裁特色,维持了诗歌的大量想象空间,获得专家们的青睐。

书籍设计提升美学空间

“书籍设计”的理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先在日本诞生,由设计家道吉刚、多田进、广田濑郁和代田奖等设计家共同倡导。他们刻意不使用“装帧”,而是改用“书籍设计”来代表包括内文设计等在内的书籍从里到外的包装,强调设计在出版领域的专业职能,主张以“书籍设计”取代“装帧设计”的概念。

“一本好书不仅在于设计新颖,更在于书的内容编排与整体关系贴切”。在传统文学书的设计中,似乎较少注意诸如此类的问题,因陋就简,加之装帧设计的理念不够先进,所以今天看来,它们虽不失古朴,却多少有些差强人意。比如三联书店曾推出由范用设计的书衣,在今天看来,却也同样有美学空间。曾有个笑话是,当年有人为黄裳的《银鱼集》设计封面,他不知那“银鱼”指的是书蛀虫,即蠹鱼、脉望,画了几条活生生的鱼,闹了个笑话。

范用的书籍设计理念不仅在于美术要素淋漓尽致的发挥,更在于美术要素服务于图书内容的基本准则。为了图书个性,他既可以坚守传统,也可以打破固有模式,为书籍设计选择最合适的衣装。在文学书越来越多的今天,读者寻求的一册好书,不仅限于书的内容本身,同样也包含了书籍设计。

推崇日本设计家原研哉书籍设计风格的朱锷,比较强调设计对社会消费的“引导作用”。他向往并实践“禅”或者“空”的设计理念,追求创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联的“常用设计”—常常要用到的设计,同时是可以让人长期使用的设计。这也反映出了书籍是可以使用的物品这一属性,在日本的书籍设计理念中,这种表达方式十分常见,而台湾、香港的文学书的设计方式最近几年也都有较大的发展。

在书籍设计中,“极简主义”或者“简约风格”的设计风格常常是格外引人注目的。比如陆智昌(《我们仨》《阅读城市》)和朱锷(《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汪稼华笔录》)。不仅书籍设计本身,在中文字体的设计方面也需要独创性,香港书籍设计师廖洁莲认为,香港文字的审美趣味或许是受英文字体的影响,其次是用图像的方法去处理,这可以得到特别的效果。这也从不同层面上说明了文学书呈现出多元化的设计理念,打破了原来的设计格局,从而在美学空间上有所提升。

如果我们认为“世界最美的书”代表了一种潮流、趋势,在更多的时候,书籍设计给读者提供的想象空间却是非凡的。“至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产生身心愉悦的状况是时有发生的。”诸如此类的表达在今后或许会成为习惯。在当下的文学书的出版中,新星出版社推出的《读库》系列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理想国”系列,不仅在寻求书的质感,更在探求书的味道:阅读并非简单地获取信息,而是一种复杂微妙的体验,而在阅读体验的开拓上,出版者还大有可为(这包含对书之形式的追求,也是对书之内容的期许)。

创意带动文学书的价值

书籍设计既然是多元的,它所赖以存在的形态就可能多样化,诸如“实验书”“概念书”“创意书”也是层出不穷。它们在市场上属于“非主流”,发行量比较有限。设计者匠心独运,每次尝试都有创新和发明,会利用设计制造独特的视觉游戏效果,期待设计不仅为内容服务,更希望借助设计和读者形成互动,书籍设计及其效果更类似“行为艺术”的表演。

去年,中国作家颜桥推出的小说《女人森林》,是一本可以玩的言情卡片小说。作家亲身设计60张创意LADY CARDS,可分析女人心理,也可玩趣味桌游。法国作家马克·萨波塔的《作品第一号》是“扑克牌小说”,读者可以像洗扑克牌那样将活页顺序打乱,自由阅读;每洗一次,便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故事。这样的实验作品先不论它们的文学意义,这种游戏一般的阅读方式,想必也能给读者带来新的体验。

这类实验性作品在近年逐渐多起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朱赢椿的《不裁》《蚁蚁》和赵清的《恋人版中英词典》。在某种程度上说,此类作品或可称为现代设计。设计者倾向于赋予装帧形态独立于书本内容之外的意义,更加在乎读者参与的互动效果。而这正如书籍设计师朱赢椿所说的那样:“一般的书籍信息都是单向传递的,读者通常只能被动接受书中的内容,而我想通过某种渠道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参与书籍创作过程。”

设计师余秉楠认为,“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强调书籍整体的艺术氛围,设计形式必须适合书籍内容;在制作上达到最高的艺术水平和最高的技术水平相统一。在2009年的“台湾出版设计大奖金蝶奖”评选中,“实验书”更是出尽风头,表现出设计者的自信和材质上的创新,其中就有在84张透明赛璐片上印刷黑色和粉红色双色文字的诗集《粉红色噪音》,企图以另类及非主流的设计,颠覆大众的阅读习性。

不可否认的是,文学书的创意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新奇的阅读体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创意书的解码,完成对图书的互动,在这个信息交互传递的时代,这样的解读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如果说有创意的图书馆,创意本身就足以成为无数读书人的乐趣所在,而创意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时代的气息,而非旧纸堆发出的叹息。那么,文学书的创意带给读者的更多是一种享受了——在美学价值上所体现出的那种赏心悦目或许才是不断赢得读者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纪委书记干部培训会讲话稿下一篇:婚礼策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