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学生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推荐10篇)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 篇1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发言稿

(一)尊敬的叔叔阿姨:大家上午好!

我是沙城 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激发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建设美好柳州的热情。因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关系到柳州市未来的发展,更关系到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柳州市民都要行动起来,投身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来。

XX年柳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再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口号 是:打好攻坚战,誓夺全国文明城市。那么我们做为柳州市的中学生,就应该为创城贡献出微薄之力。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文明养成从我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养成文明的好习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好学习、重礼仪、讲文明、守公德的良好习惯。

2.团结友善从我做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共同生活在这座城市、这个学校、这个班里,我们应该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在同学老师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3.告别陋习从我做起。不说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穿马路,不踩踏草坪等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 的生活方式,使柳州市的市容环境更加优美。

4.文明出行从我做起。树立文明交通意识,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文明礼让,和谐出行。形成“车让人让出一分文明,人让车让出一分安全,车让车让出一分秩序”的文明交通风尚。

亲爱的同学们,建设和谐柳州,争做文明中学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行动起来,献出一分热情,做出一分努力,付出一分辛苦,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为了我们生活更加美好和谐,贡献我们的力量吧!创建文明城市学生发言稿

(三)绿化是城市的外衣,建筑是城市的骨架,环境是城市的容貌,市民是城市的灵魂。文明城市不仅是要看她的楼有多高,街道有多宽,种了多少树,栽了多少花,搞了多少景点,更要看城市中人的素质,关注人的不起 眼的细节,不引人注意的“小事”。

梓潼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每年开大庙会的时候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游玩,观光。作为一个梓潼人,我们就应该将一个文明的现代化城市风采展示出来,尽显梓潼无限的魅力。但是总有少数的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说脏话,做有损于城市形象的事。有一次,我看到有几个年轻人在路边打架,说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我真想对这些人说:“你们这样做,真不应该啊,难道这样文明吗?” “好的环境可以愉悦人,更重要的是改变人、塑造人,搞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从书上看到的一段话,是啊,要想改变城市面貌,不但要把建设搞好,还要把精神文明传播好。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城市文明离不开市民文明。作为城市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每个市民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色。把一座城市建设的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愈来愈美丽。

我给自己提出一个要求,作为一个学生,不但要学习好,还要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培养自己的文明习惯,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作为一个市民,我们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乱穿马路、不乱停乱放、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损害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讲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做到向不文明行为告别,自觉抵制不文明言行。人们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送人一点文明,我们的城市就会更加美丽起来。让我们携手,从“我”做起,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我们展示了城市的美,这样我们自己心里也会更美。想一想,我们的周围,不见痰迹了,没有垃圾了,言语好听了,一切变得都有秩序了,我们的心里能不高兴吗?“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这里的“我”,有你,有我,有他,是我们大 家。只有我们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的城市就能变得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创建文明城市社区讲演词

朋友们,当你清早推开窗户,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或近或远处传来清脆的鸟啼声;当你走在社区小道上,清洁的路面映入眼帘,邻里问候亲切贴耳;当你来到十字路口,看到的是车辆停走有序,行人往来不紊;当你正准备“挤”上公交车时,大家却已一字排开依次上车,车上的礼让声礼貌语也此起彼伏了……

文明正在改造我们的思想,改良我们的城市。每一处角落的清洁,每一句亲切的问候,每一个会心的微笑,每一次细心的搀扶,都在渐次提升我们的思想,并悄然改变着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我们发现,城市变得更可爱了,更亲切了,于是我们相信,文明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了!

我们相信,文明的言行更能妆扮我们的城市。文明的言行是你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对外地人的一次指点,对成功者的一串掌声,对失落者的一份鼓励。文明也定格在你伸出援手的一刹那,随手关灯的一指间,蹲下捡纸的一瞬间……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背影,不同的言语,却渗透了同一种力量——文明,构成了城市最美的风景。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同样感受到了全市人民对早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期待和渴望,也深深地认识到,社区是城市的基础,社区文明是城市文明的基础,没有文明社区就没有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就是加强文明社区建设的过程。而我能做的,就是在每天平凡的工作中,做文明风尚的表率者,做服务群众的带头人,为创文工作添砖加瓦。

做文明风尚的表率者,发挥城市主人翁作用,为文明城市的创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先做到“律己”,从摒除自身的不文明行为和习惯做起,做一个文明市民。同时要关心、支持、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努力做到“律人”,监督纠正身边人群的不文明行为,以实际行动来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看,这是社区宽敞明亮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正敲打着电脑键盘,不时停下来,与前来办事的居民亲切交流: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把毛巾洗尘,一杯开水解渴,一个结果满意。看,那是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团员、志愿者,通过上门进户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小册子等进行创文宣传,号召社区居民以实际行动支持创文工作。看,还有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党员义工队,不定期在社区内巡查环境卫生,劝诫沿街店主、社区居民的不文明行为,指导各种车辆有序停放,集中清理小区卫生死角和“牛皮癣”等,促使讲文明的风气日渐浓郁。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 篇2

我曾亲眼看过这样一幕:在一个夏天, 我路过一家超市, 看见几个大人正吃着冰棍, 他们吃完后把那根小小的冰棍棒随手就扔在了马路上, 当时我心里想着:旁边不有一个垃圾桶吗?干嘛要把冰棍棒扔在马路上呢。试问, 大家是不是也看到过类似的事呢?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并不远, 只要我们多迈出一小步, 那么社会、城市的文明就会迈出一大步。文明时时伴随着我们前进的每一步。

文明, 是一个人的必修课。文明, 是一生的精神食粮。也许, 一个默默无闻的带头者, 便可带动文明之风, 也许, 只用一点微不足道的呼唤, 便可唤起人们纯洁的心灵。让我们行动起来!把文明深深地烙在心中, 争做一个文明的公民, 用自己的双手谱写新世纪的篇章, 与文明、向上的美好城市共成长。

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绿色文明 篇3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意识

首先,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作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部署。衢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认识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为全省建设多作贡献。其次,始终把思想统一到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上来。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衢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我们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特色,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实现“双赢”。第三,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上来。我们树立保护生态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环保意识,体现生态效益。高度重视林业经济,把林业摆在经济的基础地位和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绿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大效益,使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区、绿色无公害林产品基地等,积极打造青山绿水旅游品牌,让老百姓在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

衢州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启动点、切入点,全力抓重点、破难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步伐。

(一)明确生态市建设总体要求。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项目标。要妥善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环境治理与社会稳定的两对关系;做到生态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三个相结合;确保实现完成生态省建设省、市目标责任书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任务;确保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考核验收;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重点断面和出境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六个一批”工程计划等四项目标。

(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程体系。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作是衢州生态市建设的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农业方面。建成了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总面积120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92个;认定了3批共计99个衢州绿色农产品和97个衢州市绿色特色农业示范园场,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2个,有机食品21个,绿色食品14个,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开化县成为农业部命名的“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开化县、江山市和龙游县进入全省30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行列。生态林业方面。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路域绿化、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经济林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全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26.59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300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的较高水平;全市共新建绿色通道1264公里,建成花卉苗木基地9万亩、省市级绿化示范村96个和工业原料林基地8万亩,建成城市防护林带1000亩,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二个省级森林公园和48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面积143.4平方公里。生态工业方面。坚持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创建生态市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2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清洁生产项目520个。全市有8条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配套了余热发电项目,合计装机达7.8万千瓦。在造纸、化工行业推广热电联产技术,10个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合计装机近21万千瓦。近两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每年下降5%。生态旅游方面。衢州人文景观荟萃,自然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衢州将生态理念植入旅游发展,发挥钱塘江源头山清水秀优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对以孔氏南宗家庙、围棋发源地烂柯山等为背景的古城文化景区,以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为背景的水系源头生态旅游文化景区,以姑蔑旧地、龙游石窟为背景的姑蔑文化景区,从生态的角度整合提炼、拓展深化,建设集旅游、生态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全市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生态城镇方面。“画好山水画,促进城镇生态化”,确立“盆景式城市”的特色理念,致力于做精、做美、做特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利用江、湖、山、林等生态资源,把城市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理念已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全面开展“五城联创”活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全市已有100多个乡镇完成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市级生态示范乡镇68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09个。生态文化方面。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挖掘衢州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编制孔子、棋子“两子”文化发展纲要,大力弘扬南孔文化中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精神,提高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出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国际孔子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态衢州建设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衢州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成生态市建设预期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衢州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预期目标。一是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06年衢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12项基本条件和26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各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实现了全市“一片绿”。二是污染防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衢州市、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启动,衢州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全市建成了27座乡镇垃圾中转站,近900个村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了50.2%。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衢州市先后关闭了1.24万只竹料腌塘和41家土法造纸企业、完成了12家氨氮重点企业的治理、淘汰了小化工企业60多家、拆除水泥机立窑90多条、关闭小矿山170多个、小石灰窑520多个、实施了15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措施有效保障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衢州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衢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确定“建设一批生态示范乡(镇)村,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绿色)企业,打响一批绿色品牌,营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单位,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治理一批污染源”的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同时,将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再由各县(市、区)分解到基层,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统一完整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机制,使各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到实处。

(二)编制规划,确立项目,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是林业。近年来,衢州市完成了城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规划、城市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规划、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100个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建立兴林富民示范村100个,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村100个,绿化示范村100个等,形成了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省“五大百亿”工程、“生态省建设十大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载体,整合资源,突出项目的生态含量,编制、推荐项目,做到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另一方面,认真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市建成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00万亩,二是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工程。全市完成100万亩。三是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全市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00公里。

(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衢州市在生态市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示范区带动作用,努力培育一批绿色单位和生态示范乡镇和村。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自主申报、强化指导、积极扶持、严格考核、表彰奖励等创建程序,全市有74家企业获省级“绿色企业”称号;建成90个省级“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6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25个。

(四)创新思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在激励机制上,对获得国家、省、市绿色食品证书、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对实行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对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落实退税政策。在投入机制上,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在监督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群众参与机制上,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在工作经费保障上,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奖励、补助、规划、宣传、调研等。

(五)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氛围。生态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衢州市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提出了建设“浙江绿源”的口号。通过邀请国家、省生态专家开办生态建设知识讲座和环保课。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摄影比赛,制作宣传光碟,汇编生态建设文献,举办 “中国(衢州)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设立宣传牌,开通“浙江绿源-衢州生态市建设网站”等形式,扩大衢州创建生态市建设的影响,展示了衢州良好生态形象,打响了衢州生态品牌。

创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学生倡议书 篇4

亲爱的家长、同学们:

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是衡阳全体市民的责任,也是包括我们广大小学生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心愿。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参与和配合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树立我们衡阳人现代文明新形象,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的新衡阳,我们西站路小学向全体同学及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一、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我们要积极行动,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创建活动,做到: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要知晓创建,关心创建,融入创建。要发扬主人翁意识,争当知礼向善的小公民,塑造文明市民形象,践行文明规范,培养良好的素质。

二、从我做起,争当文明市民。

文明礼仪我先行。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守法纪、尚美德、树新风。我们要倡导文明、革除陋习,不随意随地扔弃废纸垃圾,形成尊重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新风尚。摒弃公共场所的不文明陋习,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习惯,争当文明学生。对人彬彬有礼,尊敬老人,爱护幼小。人人维护公共秩序,处处遵守社会公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虚荣,不攀比,不大手大脚吃喝玩乐;养成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支笔的良好习惯,做一名友爱向善的现代小公民,用实际行动为衡阳创建文明城市尽自已的一份力。

三、小手牵大手,共育文明花。

我们要携手共进,创文明新风。要勇于剖析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良习惯,写出自己改正不良习惯的计划,并每天晚上给自己打分,请家长和老师进行监督、评价,并和同学们互相进行评价、交流,看看自己交了哪些文明朋友,争当学校文明小使者。同时要主动宣传文明礼仪,勇于指出和纠正身边人的不文明举止,营造和谐美好的人际环境、生活环境,做创建卫生城市的小小播种机,把文明意识、良好行为习惯像一粒粒种子传播到家乡的每一个角落。

家长们、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争当文明的使者,争做创建活动的表率,为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心、出一把力、一份光、添一道彩!

宣誓誓词:做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员、自立自强的小主人、诚实守纪的好孩子、健康向上的好学生”,我诚信,衡阳诚信;我美丽,衡阳美丽;我文明,衡阳文明!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 篇5

八年级四班

刘启春

2015.1.15

“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共建美好家园”主题班会

活动背景:

为全面、细致地做好创城工作,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创卫关系到千家万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谁不愿生活在天蓝地绿,和谐幸福的环境,谁不愿自己的城市越来越文明越美丽,所以我们以“创清洁校园、建卫生城市”为号召,开展围绕创卫系列活动,为创卫工作尽一份力量做一份贡献。活动目标:

1、了解“创卫”的内涵与意义,接触一些城市发展观念和信息。

2、学习了解常备的健康卫生生活知识和常识。

3、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主人翁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活动过程:

一、组织学生了解“创卫”

师:我们整天都说创卫创卫的,可是你们知道什么是创卫吗?

1、什么是创卫? 答:创卫是创建卫生城市的称简。“卫生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卫生城市有全国卫生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两个级别。我县目前正在争创省级卫生城市。

2、创卫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实惠? 答:创卫是对城市的综合整治。它能使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居民健康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彻底改变城市脏、乱、差的面貌,使我县成为水碧、天蓝、地绿,干净、整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与实力的文明城市,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安逸、舒心。

3、创建卫生城市包括哪些内容?

(1)爱国卫生组织管理。(2)健康教育。(3)市容环境卫生。(4)环境保护。(5)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6)食品卫生。(7)传染病防治。(8)病媒生物防治。(9)社区和单位卫生。(10)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

二、关注创卫,了解在校园或生活中的陋习

讨论在校园、生活中都看到或听到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三、创卫口号大比拼:

随着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多以创卫为主题的活动相继进行,创卫作文,创卫诗歌等等层出不穷,现在我们大家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创卫口号大比拼”请同学们每人都说出一则自己的创卫口号,然后我们评选出优秀的口号。

1、鲜花还需绿叶扶,城市更需市民护!

2、环境卫生,从我做起!

3、整洁家园,人人有责!

4、三门是我家,整洁靠大家!

5、做城市的主人,当创卫先锋!

6、创建美好家园,从一点一滴做起!

7、手拉手,心连心,共建文明新三门!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 篇6

创建现代消费文明

是打造低碳城市品牌的关键

严峻的生态环境决定我们要走低碳之路, 这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选择。不仅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 也要求生活方式由高碳转向低碳。这是继工业化、电子化、信息化革命之后的第四次革命, 即低碳革命, 这次革命将给社会带来全方位的改变。前三次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尤其是工业革命, 使得社会生产效率空前提高。不过它们是以消耗能源、过多排放二氧化碳为代价的, 而低碳革命却是以节约能源、减少甚至去碳化为主要目标, 将带来人们生活的很大改变。过去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基础, 开发产品, 不太关注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 而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却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们的消费。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需要, 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人们不断追求富裕和幸福。但是富裕未必幸福, 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带来的往往是难以挥去的遗憾。具有嵌入富裕基因片段上的先天不足, 就是伴随消费而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 破坏了生活环境, 降低了生活品质, 于是人们把这些往往归罪于生产, 因为浓浓的黑烟多来自工厂。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真正的原因是消费者的欲望。正如印度圣雄甘地的一句名言:“世界满足人的需要绰绰有余, 但却不能满足人的贪欲。”到底谁该承担主要责任?是消费者。我国经济学家樊纲指出:“由于投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 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因投资所导致的碳排放也必将由未来的消费者所承担。因此, 一个最大化终生福利的国家的消费行为, 理应承担碳排放的全部责任。”

生态文明是人类反思工业文明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作出的理性选择, 要求是推进生产和消费模式的生态化, 塑造现代消费文明。不过, 消费具有刚性, 让人们扩大消费可以, 适当“奢侈”人们也不反对, 可是让人们为了低碳而放弃一些现代生活方式就很难, 尤其是城镇居民, 因为他们更适应现代“高碳”生活。不过, 打造低碳城市品牌又必须从创建消费文明开始, 因为城市消耗了80%以上的能源、污染了流经城市的80%的河流。转变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势在必行。我国城市发展转型必须从创建消费文明开始, 进而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建立低碳工业模式, 并与建立低碳社会相结合。

创建现代消费文明, 促进低碳城市品牌建设

1. 加强消费文明氛围建设。

消费是人需求的表现, 在不同历史时期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显示着极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所以它不是单纯的个人经济行为, 而是体现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水准和文化程度, 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低俗与文明之别。不健康消费理念指导下的消费方式是低俗消费, 如奢侈消费;而健康、理性的消费是文明消费, 如绿色消费。在当今文化消费方面, 就有“庸俗、低俗、媚俗”现象, 这是“低碳”非文明消费,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崇尚低碳生活、坚持文明消费, 是具有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德的表现。从营销学视角看, 这是先进的社会营销理念, 是消费者、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是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所以,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并不是简单的降低二氧化碳排量那么肤浅, 而是要从根本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自觉公德心的高素质公民, 营造文明消费的文化氛围, 这才是低碳生活的根本, 也是塑造城市品牌的核心。莎士比亚的“城市即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城市人群的精神就是这座城市的精神, 城市居民的文明就是城市的品牌价值。另外一层含义是, 城市就像人一样, 是个有机的生命体, 既有一个生命体生理发展的规律, 也应有个体的人文素养;既有个体成长的规律, 也有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的生态循环机理。基于此, 我们应积极进行对城市居民的价值引导, 影响他们的消费时尚, 养成他们良好的消费习惯, 寻找传统的节俭美德与现代社会消费变化之间的结合点, 提升城市整体消费品味, 注重城市精神的价值, 扩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总之, 没有文明消费意识的城市居民, 就没有消费文明的氛围;没有消费文明的氛围, 就没有真正的低碳生活;没有精神价值的低碳生活, 就没有内涵丰富的低碳城市品牌。

2. 加强消费文明内容建设。

消费文明是个相对意义的概念, 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在低碳时代, 人们在选择消费方式时是否具有责任感和公德心, 是否选择低碳消费、健康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等科学消费方式, 标志着其文明程度的高低。追求文明消费, 在物质消费层面要珍爱生命、简约健康, 在精神消费层面要陶冶性情、提升素养, 真正让消费者体验到生命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反文明消费, 往往表现为违背生态伦理的异化消费, 如过度消费、炫耀消费、畸形消费等。也许他们主观上也在追求健康和幸福, 但事与愿违。其实健康和幸福的指数源于人与人消费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消费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消费关系的和谐, 这三位一体协同于低碳城市建设平台之中。在这个平台上, 许多城市积极打造低碳生态的城市品牌。由于提高城市消费文明程度在于居民的文明素质, 所以要培养居民科学的消费观念, 让他们知道应该消费什么、如何消费。人们的消费是有消费者权益保障的, 可实现欲望追求与消费约束性的统一, 实现感性消费与理性消费的统一。而这些统一的程度和包含的内容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认知和经验积累, 为此消费文明受到社会的影响较大, 因为消费行为的社会性决定了学习是后天获得消费体验的主要途径。文明消费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原则上看, 应是在低碳背景下, 兼收并蓄、中西合璧。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消费文明的基因, 农耕文明孕育的原始生态文明理念, 这有益于现代低碳城市建设。因为农耕文明几乎就是生态循环的低碳模式, 在几千年改造自然的实践中, 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原始生态意识, 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是有整体观念的民族, 具有大局意识。东方文化的个人、集体与国家的统一、协调思想, 有助于培养人们理性科学的消费意识, 西方的实用消费理念有助于人们克服奢侈消费、盲目攀比消费等不良消费习惯。界定科学合理的消费内容, 是促进低碳城市品牌建设的关键之一。

3. 加强消费文明机制建设。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 篇7

【关键词】文明城市;创建;关系

我国想要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必须重点把控如下关系:

一、文明城市创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市民素养提升、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几点:

1.积极稳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这不仅能够成为建设精神文明的有力帮手,还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更好的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使运行机制更加完善,还应将志愿者的招募等工作加以完善,进行有效培训,健全服务体系,形成奖级制度。与此同时,应让党内干部做个榜样作用,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起到示范作用。

2.积极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强化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表扬诚信、惩罚失信是党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重点指出的。因此在工作上,应健全征信系统,实施奖惩分明制度,把共管工作落实清楚。 首先,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方面的建设,培养诚信观念,表扬诚信行为,披露不诚信的行为和做法。其次,积极发挥文明委员会的作用,动员大家积极的参与文明建设中,让每个部门都把诚信贯彻实施好。最后,还应通过宣传,营造氛围,加大教育引导,让社会大众知道诚信光荣、失信可耻。

3.大力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要想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应抓准存在的问题,积极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整改和落实,于此同时,还应更好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合理使用资金分配,培训好辅导员队伍、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为更多的孩子创造学习的环境。

4.不断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公民的文明素养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现在出国游盛行,它不仅能够展示各国形象,还能够彰显一个国家的文明实力。因此我国要想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必须不断提高公民的旅游文明素养。首先,应从思想上得到重视。其次,应积极建设自身领导队伍。不仅对领导人员队伍进行培训,还应该重点管理导游队伍,严惩不负责领导和黑导游。最后,应加强宣传。积极进行正面宣传,严惩反面行为。加大对景区的管理工作,引导规范文明旅游。

5.加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力度。积极使用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公共场所、交通运载工具和各类社会媒介播放公益广告,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让大家愿意接受公益广告,潜移默化的让公益广告深入人心。

6.组织好传统节日与重大纪念日活动。我们要通过各大传统节日的机会,积极开展纪念活动,更好的传播积极的价值观,让大家更好的传承中华文明,加大文明建设。广泛号召让青少年参与其中,让更多人认识到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离不开文明的建设。

二、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建设管理、与内容与形式、点与面、城与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具体变现下如下几点:

1.把整顿“脏乱差”这一工作作为经常性任务。脏乱差现象在我国时常发生,要养成良好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所以要想使环境得到改善,就必须“反复抓”“抓反复”。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三个覆盖,即从城市主干道、商业大街向背街小巷覆盖,从城市中心区域向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覆盖,从大城市、中心城市向二三线中小城市覆盖。还应切实把大家觉得难以整治的工作落实清楚,重点工作重点实施。把一些治安差、垃圾多的老区、老街道进行整治和治理,给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提供良好的环境,只有加大城市管理的建设,才能更好的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

2.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紧迫任务。创建文明城市需要一定形式来承载,但内容是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必须适合内容。城市是个生命体,人们的幸福也和生态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创建文明城市就要积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力争建设绿色城市。不仅要突出“保”。即保护草地、河流、湿地、等等有限资源,要考虑在建设文明城市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让后人能够享受到大自然赋予我们天然的财富。还要集中“压”。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污染企业、调整能源产业结构、突出PM2.5治理、使水污染降低到最少。并实施到位。最后重在“建”。全面实施建设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行绿色发展,倡导市民节约能源,反对铺张浪费,建设循环经济。达到内容和形式全面发展。

3.把整顿黄赌毒作为净化社会环境的第一要务。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是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全面的发展,既要有亮点、有品牌的典型引导,又要面和点两手抓,两手硬。这就要求既抓面又抓点。有点无面或有面无点,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我们要根据有用的经验,积极宣传,通过点上开花进而使面上工作得以进步。针对黄赌毒,要有坚决的态度。贯彻执行有黄必扫、有毒必反、有赌必禁,让黄赌毒无处可逃。还要严厉的整顿。严抓、严打、严公开,让不法分子闻风丧胆。最后还需突出重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应积极净化校园环境,整治那些不良刊物,清除不规范网吧、ktv等等,为青年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4.文明城市创建城区是重点范围,可是今年城市化不断加快,正快速的向农村进展,因此只有处理好城乡关系,才能更好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我们要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也需要农村的优势帮助城市的创建,使城乡发展相辅相成、互补优势。同时,应积极相应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规划和部署,积极实施相应规划和制度,让农村不仅能充分享受到城市的优势资源,还能把城市文明带到农村去,争取在城乡交融中共同提升文明程度。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提供坚实基础和后盾支持。

5.把整顿公德失范作为长期任务。社会公德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的道德水平与文明程度,还是社会大众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积极的引导,让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到公共文明建设中去。还要积极培养大家讲文明、讲礼貌、遵纪守法等文明习惯。加强公民道德规范,制定相关立法进行整治和改革。

三、结论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不仅要立规范,还要破陋习。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抓重点,逐一攻破,按照文明城市创建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从小事做起。有针对的开展有效工作。进行必要的专项整治,用核心价值观指导社会思潮、规范道德行为、树立社会新风气,加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健康素质的教育,把握住如上几个关键点,不仅可以提高群众自身的发展,还能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

参考文献:

[1]裴香兰;;关于赤峰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小学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承诺书 篇8

为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倡导社会文明新风,自觉维护我县良好形象,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程,我承诺今后一定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我做起,提倡生活和行为文明;

二、从创建文明个人、文明家庭做起,把良好的文明习惯带进家庭,自觉监督社会上的不文明行为和不良文明习惯;

三、从小事做起,加强社会公德,自觉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注重公共文明行为:

1、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

2、不乱贴乱画,不乱搭乱建;

3、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4、注意公众形象;

5、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6、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7、讲究文明礼貌,注重个人修养,承诺人: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 篇9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领导督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昨天,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丽水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江东街道五爱社区、稠江街道永祥社区等地,督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五爱库存专业街,一些经营户占道经营,有的甚至把货物放在了马路中间,严重影响道路交通。永祥社区部分地段垃圾桶乱放、楼道内随处可见非法小广告、绿化带种菜、堆放杂物等,督查组现场办公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督查组强调,今年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镇街、部门要把握时间节点,厘清重点问题,严格对照标准,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注重细节,狠抓管理,以严之又严的.要求、细之又细的工作、实之又实的作风,切实把创建工作抓紧抓好抓实;要加强部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高质高效完成督查交办任务;要健全完善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和评比机制,镇街、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并延伸至村(居)社区一级党员干部,扎实做好各项创建提升工作。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 篇10

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 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现城市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强弱并决定城市竞争的成败。普遍认为,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居民素质、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 其内涵包括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创造力、以城市文化传播为核心的文化辐射力、以城市特质和历史遗存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识别力, 以及由城市品牌、形象等构成的城市影响力等[1]。

二、城市文化软实力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关系

(一)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目标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011年版) , 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主要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直接表现形式,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制度保障, “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得以发展的基础, 显示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创建文明城市之间有着紧密关系,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必然结果, 两者是局部与整体、内涵与表征的关系。

(二)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标志

文明城市的形象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精神层面, 文明城市表现为城市精神的凝聚力;物质层面, 表现为文化载体 (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等) 的创新力和影响力;行为层面, 则表现为市民心理和行为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认同。城市展示自身形象主要靠文化魅力, 缺少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不是一个宜居城市, 当然也就不会是一个文明城市。

(三)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文明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当今, 国家竞争集中表现为城市间的竞争, 尤其是发达城市间的竞争;而城市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文化的竞争, 从一定意义上讲, 文化软环境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更加持久有效的条件。文明城市的发展, 不仅要在经济上领先, 更应在文化实力上领先。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发展已进入文化增值时代, 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含量越高, 物质生产中产生的附加值就越大, 竞争力就越强[2]。

三、以文化软实力为牵引推进沈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

(一)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沈阳城市文化特征凝集

在城市发展历史中, 沈阳市成就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凝集沈阳城市文化特征, 可以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必要的文化积淀。

1. 史前文化

沈阳新乐遗址上曾生活的“新乐人”, 已进入考古学定位的新石器时代。新乐文化填补了沈阳地区、辽河中下游地区新时器时代文化的空白, 在辽河流域史前文化研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到距今7 000多年前, 并成为沈阳地区人文历史文化的源头。

2. 多民族文化

在城市发展史上, 肃慎族, 东胡、秽貊、高句丽、鲜卑、契丹、渤海、女真、蒙古、以及后来的满族等少数民族都在沈阳文化中留下了印迹。虽然, 各少数民族生活在沈阳市及其周边的地区, 但中原先进文化一直是沈阳城市文化的主体。同时, 少数民族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影响与渗透, 是沈阳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3. 盛京文化

“盛京”之名称始于清朝建国, 终于清朝亡国。在这一时间段, 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称为盛京文化, 也可称为清文化。独特的盛京文化如皇家的珍藏宝库、众多的庙宇与宗教的多元化、众多的学府和文化名人影响深远。

4. 现代工业文化

作为东北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工业发展进程中, 沈阳工业以其重要地位、重大贡献和辉煌成就谱写了共和国工业史上的重要一页, 是沈阳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也是沈阳的独特品牌和亮丽名片。

(二)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沈阳城市观念表达

通过表达沈阳城市观念, 可以强化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自我认同, 唤起市民的“文化自觉”, 增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动意识。

1.运用城市地理形态表达沈阳城市文化

城市地理形态尽管不是城市文化之魂本身, 却是一种对城市文化之魂生动深刻的表达。就地理环境而言, 沈阳市三面环山, 东有大青山、天柱山、北有辉山;市区有浑河、蒲河流经;城郊有卧龙湖等湖泊。但沈阳先天缺乏滨海旅游资源及独特景观, 也不具备类似杭州或桂林一样的典型“山水城市”特征。但沈阳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农业观光、度假、休闲资源丰富。因此, 可利用森林城市、农业观光的自然地理条件, 展现出绿色的、自然与人和谐的新沈阳城市形态与特征。

2.运用城市历史进程表达沈阳城市文化

沈阳有2300年建城史, 素有“一朝发祥地, 两代帝王都”之称,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然而, 沈阳不具备南京、洛阳一样十分典型的“历代古都”或“历史名城”的特征, 因此, 运用城市历史凸显沈阳城市文化, 应强调其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特殊联系性。例如, 通过强调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凸显沈阳“清代发祥之地”这一与其他历史城市的迥异之处;通过强调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凸显沈阳作为“东北军旧地”的特殊性[3]。此外, 沈阳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 工业文化特点鲜明。

3.运用城市价值观凝聚沈阳城市理念

城市的发展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史, 同时也应该是观念发展史。城市观念是城市的精神主旨, 是把握城市本质的很好视角, 城市确立了城市核心价值观, 可为文明城市创建赋予地域特色。运用城市价值观凝聚沈阳城市理念, 应具备三要素:一是延续沈阳历史文化血脉;二是符合沈阳目前实践需要;三是引领沈阳未来发展方向。

凝聚城市观念, 还要把城市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既需要政府和市民的有机互动, 也需要社会各方的良性联动, 做到城市价值观进社区、进课堂, 主动运用城市价值观引领城市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4.运用城市雕塑表达城市精神

城市雕塑以其特有的艺术个性、艺术形态、艺术语言述说历史故事, 展示时代风貌, 勾勒未来蓝图, 用艺术美去陶冶人们的情操, 启迪城市精神的思考, 构筑现代文明的城市文化形象[4]。故此, 沈阳市可从城市雕塑的规划整顿和创新发展, 从城市环境的整体景观形象的方向为出发点, 融合城市文化背景和周边环境统一为基础, 把雕塑本身的内容形态和城市本身的人文历史和相关环境对应融合起来, 使城市雕塑在沈阳市景观环境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和发展。

(三)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沈阳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城市文化产业的活跃程度, 直接影响城市的品牌、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可见, 推进沈阳文化产业发展, 是增强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推手。

1.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要注重经营沈阳品牌项目

自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之一以来, 沈阳市加速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彰显了文化强市的“文化效应”。比如沈阳市杂技演艺集团完成转企改制, 以《天幻》系列大力开发海外市场, 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业绩突出领先全国。因此, 要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城市特点, 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培育出更多知名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产业优势项目, 打造产业亮点, 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 能代表沈阳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品牌, 并形成文化产业链, 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2.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要注重沈阳市的公益性活动

文化产业是改善文化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截至2013年底, 沈阳全市每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近万场次, 受益群众1 000余万人。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基本任务, 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赢得口碑、赢取市场[5]。

3.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要注重打造沈阳市的独特气质

一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反映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承载着该城市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文化产业要具有本地独特的风格与气质, 必须依托并植根于当地文化的土壤, 同时, 海纳百川、兼容并包, 吸收整合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文化资源, 形成沈阳市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沈阳市的文化资源优势必须转换成活动、转换成项目, 继而转换成产业, 才能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推动沈阳市的快速崛起。

参考文献

[1]吴忠, 等.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与路径选择[J].学术界, 2011, (5) .

[2]王世平.哈尔滨实施文化立市框架设计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3]郭舒, 等.沈阳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03, (1) .

[4]刘玉华.从美学角度分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7.

上一篇:设计贺卡说课稿下一篇:入学会议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