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精神 真抓实干 加快发展(精选7篇)
乌拉斯台乡党委书记 陈幻强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中共乌拉斯台乡第十二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建议。
中共乌拉斯台乡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在“十二五”规划开局,新一轮对口援疆启动,2011年州党委工作会议、尼勒克县十一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相继召开之后,乌拉斯台乡改革开放和经济跨越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加快发展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乡各方面工作的经验教训与存在的问题,研究确定今后五年我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乌拉斯台乡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富民强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6年以来,我们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畜牧强乡、旅游名乡、商贸活乡、科教兴乡”的奋斗目标,乡党委带领全乡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克服严重自然灾害等诸多矛盾和困难,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10年全乡农、林、牧业总产值达到8951.9万元,较2006年的4577.26万元增加4374.64万元,年均增长19%;农牧
再创乌拉斯台乡各项事业新辉煌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52元,较2006年的3058元增加3394元,年均增长率为22.2%,人口自然增长率14.53‰。
一是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我乡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畜牧强县”目标,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重头戏”来抓,截止2010年底,牲畜存栏总数达到75120头(只),较2006年的62312头(只),增长12808头(只)。建成千头优质奶牛村4个,百头优质奶牛村2个,新增百头优质奶牛养殖户2户,50头良种牛养殖大户8户,10头优质奶牛养殖户132户,新增家庭牧场5户;建设褐牛繁育基地2个,全乡优质奶牛总数达到10000头(只),优质率达到70%;建成冷配站7个,其中固定5座、流动2座,新建标准棚圈156座。各类常规疫苗注射完成率均达100%。完成草场围栏1950亩,划区轮牧5.6万亩,清除毒害草1.6万亩;完成阿斯郎和科克铁列克村集中连片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修建牧道65公里,大型牧道桥1座,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份额从2006年的35%提高到2010年的70%;
二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五年来,我们积极引导,“建基地、扶龙头、促发展”。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建立了脱毒马铃薯、中草药种植基地;贝母种植面积达到650亩,篙苯种植面积达到1669.3亩。推广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高产创建达到21000.2亩,配方施肥20000亩,绿色认证达21305亩。2010年种植小麦21000.2亩、胡麻154.1亩、马铃薯304.8亩。
三是特色林果业发展迅速。五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4600亩,种植绿色通道8公里,共栽种各类树苗30万株。乡主街道两旁补植白蜡树262株,围栏3000余米,新增育苗1.5亩,林果业示范户5户,创建绿化合格单位2个,州级花园学校1个。目前全乡所栽种各类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四是劳务经济增长迅速。五年累计输出农村富裕劳动力15800人次,创收5031万元,全乡农牧民人均劳务创收8177元,年均增收340元。
五年来,我乡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了科技推广和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典型带动作用,二是下大力气抓好对农牧民的科技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广泛开展“科技之冬”、“科普宣传月”、“科普宣传周”等活动;三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积极做好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
贡献份额;四是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
五年来,我们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科教兴乡、可持续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使我乡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更加丰富和繁荣。
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乡党委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群众,深入开展教育活动,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理论学习、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在巩固中提高。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文明单位,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和发扬了我乡人民的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了乌拉斯台人淳朴、诚信的良好形象。五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有10个单位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全乡共有390个家庭获得“十星级文明户”光荣称号。
二是教育事业有了新发展。五年来,全乡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480多万元投入教育事业,新建中心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中心学校双语幼儿园,完成巴音沟小学篮球场和微机室建设,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同时,全面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乡各学校危房改造已全部完成。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9年顺利通过“两基”国验。
三是文化、卫生、体育和广播电视等工作收效显著。全乡7个村开通有线电视,建设7个村级文化室、阅览室和一批群众性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乡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运行,加强乡村医生培训管理,方便群众就医。全乡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全面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改善群众生活为目标,维护、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倡导新农村建设,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健全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是倾注全力修路。在五年多的时间内,乡、村和上级共投入资金近150万元,完成全长16公里的牧道建设。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修建了乌拉斯台乡—巴尔盖提X779线主体工程,同时,完成3公里巷道铺油工程,大大改善了群众的交通条件。
二是小城镇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了乌拉斯台乡小城镇
建设总体规划,完成乡政府办公大楼、计生服务站、派出所办公楼、托格金村集中连片抗震安居小区工程、阿斯郎和科克铁列克村牧民定居小区建设。
三是村办公阵地建设扎实推进。五年来,先后完成2个行政村办公阵地建设,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完成了4个行政村的电网改造。新建移动通信基站1个,实现了7个村通讯信号覆盖。乡政府、九年制学校还开通了宽带网。
四是扶贫开发力度加大。积极争取各类扶贫项目,五年来,共争取16个扶贫开发项目,其中六个项目已取得成功。继续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加大对巴音沟村、托格金村、阿斯郎村等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聚居村的扶持,有效促进了全乡平衡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依法治乡有序推进。全面实施依法治乡战略,做好“五五”普法工作,规划部署好“五五”普法工作。严格执行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依法行政,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高度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乡。深入开展“严打”斗争,五年来,共查处治安案件96起,查处率达90%,破获刑事案件76件,破案率达73%。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以创建“五星级”党委为目标,打牢基础,创出特色,树好典型,全面提升,使我乡的发展有可靠的组织保证。
一是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主题教育”及创先争优活动,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认真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干部长期受教育,群众经常得实惠,干群不断增强凝聚力。
二是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乡村组织积极推行“两推一选”,2008年完成了村委会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动摇,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及创先争优活动,新建和改扩建村级办公阵地4个,先后有7个村党支部被县委命名为“五星级”党支部,5个村实行了书记、主任“一肩挑”;基层党员和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五年来,发展党员87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2名,7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待遇逐年提高。截止目前,全乡党员达到389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134
名,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党员247名;“四知四清四掌握”、四议两公开全面推进;基层干部“双语”学习扎实开展,工青妇作用有效发挥。三是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深入开展党性党纪党风教育和警示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教育、督促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积极支持纪检监察部门行使职能,五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68件,立案查处6件,党纪处分1人,政纪处分1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双述双评”、行风评议工作取得成效,机关效能建设明显加强,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同志们,回顾五年来我们走过的历程,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乌拉斯台乡第十二届委员会,向所有为乌拉斯台乡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取得的成功经验,有四条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必须坚持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发展的保证,哪里的党组织团结,有凝聚力、战斗力,那里的发展就快,变化就大。
二是紧紧把握发展这一强乡富民第一要务是关键。强调发展是创造美好未来和解决一切困难与问题的关键;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手段来解 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三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发展的基础。只有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促进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才能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乌拉斯台特色的发展新路子。
四是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是发展的根本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握这个宗旨,首先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入手。对全乡党员干部从思想上、作风上、学风上予以深刻地教育,促使党员干部认清形势,查找差距,不断地加以整改。同时制订完善一系列机关管
理制度以及对村干部的考核和监督制度,加大对党员干部违纪处理力度,通过制度约束来规范干部行为,从而树立起政府公正、廉洁、务实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五年来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还比较重,工作压力比较大。二是遗留问题较多,债务沉重,运转困难。三是干部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差,帮助农民增收的本领不强。四是少数干部纪律松驰,作风涣散,思想有待进一步转变。
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新的一届党委的任期,恰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国人民满怀豪情加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恰逢“十二五”规划开局,新一轮对口援疆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加快的时期。为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要求,审时度势,齐心协力,加快发展。
今后五年,乌拉斯台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围绕一个中心(农牧民增收),培育四大产业(做优畜牧业,提升种植业,扶壮蜂产业,做活三产业),建设四大基地(新疆褐牛繁育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商贸流通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实现畜牧业、种植业、劳务增收新突破。
预期目标:预计2015年农林牧生产总值达到两亿元,增速为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00元,增速为18%。计划生育率控制在12‰以内;入学率达到99%。
一、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继续实施畜牧产业发展工程,推动现代畜牧业实现新突破。以实施良种工程和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一是继续加大牲畜品种改良力度。通过引进、培育和改良,新增优质奶牛5000头,到2015年力争实现户均养殖10头优质奶牛的目标。二是大力实施富民兴牧工程。继续扩大富民兴牧小区建设步伐,不断完善水、电、路、渠、绿化、防疫、公共服务等各项配套设施,通过富民定居的方式。到2015年,完成60公里牧道,15座牧桥改扩
建工程,使全乡642户牧民全部实现定居。三是加强防疫体系建设。建全乡、村、户三级动物防疫网络,每个村新建村级防疫室1座,努力使防疫技术服务覆盖千家万户,确保全乡畜禽防疫达到三个100%。四是抓好草原建设。认真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完成禁牧15万亩,围栏草场25万亩,划区轮牧20万亩,年均储备青贮饲料5000吨。新增养蜂户40户,蜂群4000群。
(二)优化种植业结构,实现种植业增收新突破。一是发展高产出、高效益、污染低的中药材种植,重点发展贝母、藁苯的种植,加大技术指导和政策信息支持力度,提高中草药生产效益,力争到2015年贝母种植面积达到800亩,藁本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二是要发展特色农业脱毒马铃薯、油菜等经济农作物的种植,努力把我乡建成我县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三是引导农户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民在贮运、加工、销售等后续生产环节收益。四是要大力推广良种,以点带面,做好普及推广,力争到2015年将我乡建成全县精耕细作示范乡、高产优质示范乡。
(三)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林业增效新突破。完成2000亩生态林种植面积,使我乡林业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新增良种苗基地3个,总数达到6个;新增林业种植户6户,总数达到60户。
(四)实施劳务输出工程,实现劳务收入新突破。一是提高务工人员专业化程度。按照一户一人学一技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年均培训农牧民群众4000人次以上,力争用5年的时间,对全乡青壮年劳动力轮训3次,提升劳动力文化素质和从业能力;二是提高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组织协调作用,新增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3个,培育农牧民劳务输出经纪人30名,在乡劳动保障工作站设立务工人员免费咨询台,组建外出务工人员工会;三是提高务工人员规模化程度。通过进一步强化引导、规范管理等方式,逐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规模,每年保证外出务工人员总数达到4000人(次)以上,年创收1600万元以上,2015年,实现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于非农收入;四是提高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积极性。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以X779线沿路商贸、餐饮、物流区,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进一步促进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抓好旅游业。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我乡今后五年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筹划与发展。科学地制订乌拉斯台旅游业总体规划,对全乡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优化。
努力完善各旅游区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开发本乡水库库区—喀什河河谷长廊、巴尔盖提温泉旅游线,争取将我乡列入旅游扶贫试验区,获得优惠政策和资金补助。积极引进旅游项目资金和人才,促进旅游经济和其他经济项目的大发展,为乌拉斯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今后的五年,我们要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以赴办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一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千方百计的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到十二五末,完成现有714户2819人的脱贫目标,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二是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在巩固“两基”达标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技术学校作用,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举办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完成乡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发挥好已建村卫生室作用,完成地方病普查工作;坚持每年为全乡60岁以上老人开展免费体检一次,巩固新农合成果,确保每年参合率达到99%以上,全力做好各项传染疫病的防治和妇幼保健工作,确保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减少和降低全乡因病致贫的发生率;四是抓好全乡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完善各村农牧民群众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健全老年协会、妇女协会等社会文化组织,加快实施广播、电视、通讯、电子信息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宽带的普及率,形成比较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是以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为重点,不断巩固“国优”创建成果,切实宣传好、实施好“少生快富”和边境贫困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殊奖励制度,抓好利益导向机制的落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创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六是完善乡村科技服务网络,发挥好乡土人才的作用。每个村要建立1—2个有影响力、说服力、有带动性的科技示范基地,重点普及推广养殖、中草药栽培、育肥、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牧民学科技、用科技、科学致富的本领;七是改善人畜饮水条件,解决困难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完成乌拉斯台沟、巴音沟400米的防洪坝和克孜勒塔斯村人畜安全饮水入户工程,完成巴音沟、乌拉斯台沟小流域治理工程,力争十二五末全乡农牧民用上洁净、卫生的自来水。八是完成直属村、乌拉斯台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程,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九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十二五末,建成自治区级文明村2个,州级文明村3个,州级以上文明单位3个;十是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继续完善企业职工退休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普及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巩固就业援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农机补贴、粮食直补、家电下乡、小额贷款等惠农政策,通过各种办法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探索完善适合乌拉斯台乡实际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围绕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扎实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以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为抓手,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不断增强全民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妥善调处各种矛盾纠纷。继续做好宗教人士、老龄、老干等工作。继续抓好双拥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基础维稳力量,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实现村队警务工作全覆盖,不断巩固乌拉斯台社会政治大局和谐稳定。
四、深化创先争优,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狠抓双语培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村干部待遇,完成直属村村委会办公室配套建设。二是抓好班子建设。通过选拔“双强”村干部,改善村“两委”班子结构,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 “一把手”,提高班子整体素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疾人组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发挥舆论的引导、监督作用,把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三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一个讲学习、干实事的氛围。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监督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党风廉政教育监督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构建和谐乌拉斯台提供纪律保证。五是创新机关效能建设。将落实效能建设各项制度作为促进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条件,进一步完善各项目标考核责任制,明确班子分工,把各项具体工作分解到人,进度分解到月,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把重点工作纳入到量化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各位代表:我们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已明,目标已定,蓝图
已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齐心协力加快发展,埋头苦干狠抓落实,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振奋精神
真抓实干 加快发展
再创乌拉斯台乡各项事业新辉煌
-------中共乌拉斯台乡第十二届委员会
工
作
报
告
关键词:七台河精神,实干精神,转型发展
七台河精神形成于七台河开发建设时期,是开发建设七台河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七台河人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实干、拼搏、创业创新等精神的高度概括。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煤城人民,也成为推动七台河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实干精神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实践基础
1. 实干精神的基本内涵
实干精神是七台河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七台河这片沃土上,几代七台河人经过革命、开发建设几个历史时期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体现七台河人精神面貌的七台河精神,即:“为民族而生、为国家和人民而亡”、“富于理想、勇于献身、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爱岗敬业精神;“跪着采煤、站着做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实干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攀高峰、敢争第一”的拼搏进取精神;“抢抓机遇、敢闯敢试、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的创业创新精神。实干精神是七台河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精神中最耀眼的旗帜。
2. 实干精神的理论来源
实干精神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现了理论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毛泽东强调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而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再好的理论也没有实际意义。邓小平也多次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本质上是提倡实干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浴血奋战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成功,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干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宏伟蓝图与真抓实干相统一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这个道理,我们都要牢记在心,这个道理,其实就是崇尚实践、崇尚实干精神。
3. 实干精神的实践基础
实干精神是在七台河开发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精神,一场轰轰烈烈的七台河煤田开发的实践,激发了几代七台河矿山开发建设者们的热情,逐渐形成了“跪着采煤、站着做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实干精神。实干精神以马英湖、何本初、王福昌、王和、新建矿工群体为代表人物。当1958年9月29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开发七台河煤田时,七台河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老一辈矿区开拓者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住地窨子,喝矿井水,在房无一间、桌无一张、镐刨人背、油灯照明的极端艰苦的环境下,硬是靠着实干精神和“宁要汗水漂起船,不让国家缺煤炭”的爱国主义情怀,奏响了七台河煤田开发建设的宏伟序章。半个多世纪以来,正是由于像以马英湖、何本初、王福昌、王和、新建矿工群体为代表的几代七台河开发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奋斗,今天的七台河才成为全省经济增幅领先的工业强市。正是他们用“跪着采煤、站着做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实干精神和“献了青春又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打造了凝聚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七台河精神。正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几代七台河人才能几经风雨、几经沉浮,最终走向辉煌。伟大的七台河煤田开发实践铸就了实干精神。
二、实干精神助推七台河转型发展
1. 实干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七台河转型发展的现实矛盾与问题,要发扬实干精神;实现七台河93万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也要发扬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下七台河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目前,七台河市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迎来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煤炭资源濒临枯竭、产业结构一煤独大、非煤替代产业未形成有力支撑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和用好;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七台河93万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
2. 实干精神是激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中央对黑龙江经济发展一是要继续大力支持,二是要激发内生动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黑龙江发展、对七台河转型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七台河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对上争取政策支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挥好自身优势,努力克服短板,激发七台河市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七台河正面临着资源的衰退、枯竭,转型发展成为当下七台河市最大难题。作为资源型枯竭型城市的七台河,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第二产业占比较大,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足,因此地区产业结构出现明显的失衡。要推进七台河市转型发展,应积极拓展第二类产业,并带动第一类及第三类产业的发展,以增量调整结构。坚持重点推动形成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培育发展石墨加工等新兴产业,做精绿特色农业、做大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四个发展新动能”,不断做大非煤产业增量。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产品,建设煤化工工业园区,培育煤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煤焦化产业,做精煤焦油深加工产业,开发煤化工系列及精细化工产品,重点发展以焦油、煤气、苯和焦炭原料源头的四大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以醇、酸、烃、醚、酯及下游产品和碳质材料、清洁燃料等产品为主的多元煤化工产业体系,打造七台河煤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找准难题,发扬实干精神攻坚克难,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唯有实干,才是出路;唯有实干,才有希望。总之,实干精神是目前七台河市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七台河精神的时代体现。
3. 实干精神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关于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既阐释内涵、要求,又指明方法、路径,为七台河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寻找机遇,注重发展实践中的新亮点,总结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把我们的长处扬出来,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在发扬实干精神的同时,更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自觉地融入到经济社会转型的实践中,把创新发展作为转型的重要动力,把协调发展作为转型的内在要求,把绿色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永恒主题,把开放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共享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奋力走出煤城转型发展新路子。
4. 实干精神推动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
3月10日下午,召开了全市档案工作会议,市委常委、秘书长张工和国家档案局副局长王绍忠出席会议作重要讲话,对“十三五”时期全市档案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吕和顺在系统总结“十二五”时期全市档案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同时,从七个方面对2016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动员广大档案工作者,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档案业务交流。我刊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业务研究”栏目中特推出“京津冀交流”栏目,本期刊登的《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研究》《自媒体视角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对数字档案展览的几点思考》三篇文章,介绍了三地在档案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希望三地档案工作者以此为平台,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促进工作,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数字时代,“参与”已成为档案实践领域的重要特征和档案理论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本期“理论探讨”栏目刊出《参与式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模式研究》一文,首次对参与式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模式进行识别和归类,从而展示全面系统地参与式图景,这既为档案实践提供了多种创新路经,又为档案学术研究提供了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服务文化建设、整合档案资源、弘扬正确历史观是我们档案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本期“点击馆藏”栏目,刊出《档案见证华北沦陷期间日伪的劳工政策》一文,以档案为证据,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劳工诱骗与强征的罪行,充分暴露了侵略者妄图永久殖民的丑恶目的,使读者勿忘国耻,激人奋进!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让我们牢记职责和使命,以崭新的工作面貌、饱满的工作热情、顽强的工作作风,振奋精神,乘势而上,为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精神是一切动力之源。一个人没有精神,就不可能摆脱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命运,实现美好的愿景;一个企业没有精神,就没有奋勇创先、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几年来,物产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围绕中心工作,在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深化企业管理、维护队伍稳定、改善职工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集团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困难仍然很大。特别是受体制、机制、管理、效益和收入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个别干部职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精神懈怠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集团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掌握集团实际状况和分析当前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振奋精神在内的“十大工程”的重大命题,以此来推动集团的健康发展。把振奋精神当作一项工程来抓,充分说明振奋精神在当前形势下对物产集团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振奋精神,就是打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封闭保守观念的束缚;扭转慵懒散漫、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不良风气;增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的意识;坚定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奋发有为的信心;调动集团上下共同参与、积极作为、共襄大业的力量;迸发只争朝夕、奋起直追、团结奋进的激情;提振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并使其内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昂扬向上,共谋发展。为使振奋精神工程抓实抓细,物产集团主要开展了以下八项活动。
一、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集团各企业党委、党支部正确把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完善学习制度、优化学习环境,进一步提升了集团党建工作水平。一是更新学习理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提倡终身学习,不断促进学习的常态化。二是始终坚持把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进一步完善集团两级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法律法规、经营管理、作风建设、传统教育、保持党的纯洁性等内容纳入学习范畴,大大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四是深入开展了“争创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力争建设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创新开拓精神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二、持续开展企业文化构建活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目前,集团各单位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制订的《甘肃省物产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正在扎实抓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一是正在认真梳理、总结、提炼集团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企业标识等,通过进行讨论修改、补充确定后予以公布;二是广泛开展企业文化落地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集团公司在集团网站、《甘肃物产》简报中开辟了企业文化专栏,部分单位还开办了职工文化阅览室,设立了企业文化展览园地等,集团上下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三是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以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党建内容,以党建活动促进企业文化繁荣。坚持将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原动力、维护力和凝聚力功能,不断提振了广大职工的精气神。
三、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今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部署。中组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办成群众满意工程。为此,集团公司坚持在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功能上下工夫,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广大党员职工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为集团发展建功立业。各企业组织广大党员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先争优活动,使创先争优活动与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增收节支、争当管理能手、销售状元、技术能手、巾帼建功标兵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确立党员干部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结合起来,与破解企业难题、化解企业矛盾,为生产经营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认真开展我为企业献计策活动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开展献计献策活动,是强化经营管理、创新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调动干部职工发扬民主,发挥主人翁作用,牢固树立“我为企业、企业为我”理念的重要途径。一是集团各级党组织、工会组织通过集团网站认真组织了问卷调查活动,集团广大干部职工都能积极参与,踊跃为集团发展献计献策。二是组织开展了形式不同的征文活动、演讲活动、技术比武、技术创新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奉献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认真组织职代会提案落实工作,切实把献计献策活动与落实职工提案结合起来,与加强经营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关心企业、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
五、广泛开展企业形势宣传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集团各单位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系统营造了浓厚的干事创业的氛围。一是充分发挥集团信息网络平台的优势和作用,及时发布集团系统的主要新闻和重大活动;二是不断提高《甘肃物产》简报的质量和时效性,努力把《甘肃物产》办成及时宣传集团系统新形势、新动向、新成就,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重要载体。三是广泛开展了先进典型的选树活动,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通过集团网站和简报为先进典型树碑立传,把他们的先进事迹挂在网上,登在报上,写在书上,记在心上,为生产经营鼓劲打气,为干部职工鼓劲打气。
六、大力开展文明职工、诚信企业创建活动
只有职工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才能实现企业诚信度的提高。因此,振奋精神活动必须在提高职工文明程度、创建诚信企业上下工夫。全力构建行为文化,是建设文明职工队伍和诚信企业的基础。为开展好这项活动,我们主要抓了三项工作的落实:一是结合行业特征,吸纳优秀行为规范。各企业结合自身企业特点,正在编制《职工行为规范》手册;二是按照职工行为规范的要求,强化对职工的职业化训练,培育职工文化;三是深入开展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不断形成员工“三德”标准和规范行为标准。
七、持久开展帮扶济困活动 帮扶济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好这项活动,有利于企业稳定、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为此,集团各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在帮扶慰问过程中突出抓好一个重点,坚持四必访制度和金秋助学制度,热情关爱五类特殊群体。既紧紧抓住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这一个重点;始终坚持生育、患病、伤残、去世四种情况必走访制度;对生活困难家庭子女就学给予补助制度;关爱劳动模范、特困老职工、单亲女职工、职工遗属、因突发性事件造成特殊困难职工等五类特殊群体。通过真诚帮扶济困,把企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战胜困难,面向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八、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积极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企业职工身心健康和精神焕发,有助于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各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适时开展了各类形式的职工运动会、文艺演唱会、棋牌比赛和游园等活动,对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振奋职工精神,构建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局面,确保集团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
九、结束语
为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沂源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1月6日)
******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沂源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沂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2011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92.5亿元,是2006年的2.17倍,年均增长14.2%;财政总收入20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12.1亿元,是2006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4亿元,是2006年的3.53倍,年均增长 28.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1%。经济实力达到全省中等发展水平,获“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称号,“沂源发展模式”理论研究上升到国家层次。
- 1 -
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12.01:54.1:33.89调整到2011年的11.6:50.81:37.5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3.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了1.6个百分点。高端工业发展实现新提升,医药和新材料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工业销售收入利税率、利润率全市县(市、区)中最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院士工作站4家,瑞阳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产值比重全省县(市、区)中最高,我县创成“山东省优质陶瓷玻璃纤维及制品生产基地”;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继联合化工公司上市后,瑞丰高分子公司又成功上市,上市企业达到5家,5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成立了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全市首家村镇银行;从根本上理顺了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经济开发区真正成为服务全县工业企业、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推进工业新城建设的主体。有机品牌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15万亩,成为全国唯一有机苹果生产示范基地;“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全国县份最多,举办了首届沂源苹果文化节,沂源红苹果、有机韭菜等品牌带动农产品增值30%以上。特色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实施了商务大厦、鲁中·义乌国际商贸城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启动了天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牛郎织女、沂源鲁山溶洞群等特色文化景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扩大,被评为首批“山东省旅游强县”,2011年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被列入全省“国民休闲汇”10个试点县之一。
--
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扎实推进城区东部和河西新城开发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89平方公里,比2006年增加8.52平方公里;实施了管道天然气、循环水供热、引泉入城饮水等一批城市公共设施项目和沂河生态修复、沿河购物长廊拆迁改造、“果树进城”、“清水润城”、“森林围城”、“亮化美城”等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增强了山水生态城市吸引力。建成了新城大道、南外环路等一批骨干道路,实施了振兴路、健康路、沂河路等改造工程;五年建设改造农村道路1000多公里;济青南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过境铁路争取成功并开工建设,全县交通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完成了总工程量和投资额占全市75%的96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总投资7100多万元的田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户用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被确定为“全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
生态优势更加突出。五年造林20多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3.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一倍多。关闭了县造纸厂等30多家环保不达标企业,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全县主要环境质量指标达标率均为100%,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和“省适宜人居环境奖”。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妥善处置了城区机动三轮车非法载客经营问题,建成了全省首个县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创成国家、省环境优美乡镇5个。
民生建设扎实有效。2011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 3 -
入20986元,是2006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9520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3%。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县民生工作办公室,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民生服务阵地和信息网络,开创了全省社会救助规范运作的先河;完善了县镇财政体制,实现了城乡机关事业单位同工同酬;建立了“十二条社会保障救助线制度”,有效解决了群众就业、上学、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困难。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施了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全民健身设施综合改造提升、医疗卫生惠民、文化基础设施提升等一大批惠民利民工程,举办了首届元宵节音乐焰火晚会和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计划生育、广播电视、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大、政协履职水平不断提高,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壮大,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依法治县水平明显提高。文化建设扎实有效,公民思想道德实践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先后获“省社会文化先进县”、“省双拥模范县”称号,2011年获县城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县城”称号。深入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着力构建大调解格局和村级“三层调解网络”,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完善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了70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一刻也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保持了社会稳定,被确定为首批“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县”,获“省信访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明显提高。完成了县委旧址修复工程,搭建了党史、党性教育新阵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作风效能建设常抓不懈,实行了基层党员干部“日接待、月走访、季公示、半年评”群众工作“四步法”,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防体系更加完善,被确定为中央纪委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省纪委效能监察工作联系点。严肃县镇换届纪律,我县作为全省两个区县之一,迎接了中纪委、中组部换届风气巡回督导组测评,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及省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历届县委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得益于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政议政、献计献策;得益于沂源驻军和省市驻沂源单位的支持参与;得益于全县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共沂源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工作实践弥足珍贵。回顾五年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新跨越。我们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
- 5 -
导,不断开阔眼界、提升境界,以目标的高定位、工作的高标准推动发展创特色、上水平;坚持激活内力、借好外力相结合,在内外兼修中增强发展活力,凝神聚力把沂源的事情做好。必须坚持继承创新,走符合沂源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我们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变调、不折腾、不满足、不懈怠,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高端化、农业品牌化、服务业特色化、环境生态化、社会和谐化、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必须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我们始终坚持把生态作为沂源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潜力和优势所在,坚定不移地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完善生态机制、建设生态社会,提升了区域生态品牌价值,增强了竞争力和后发优势。必须坚持民生为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好、更快、更全面地惠及群众。我们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更加注重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注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更加注重为群众排忧解难,以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拥护支持,促进了社会和谐。必须不断加强作风效能建设,认真专业务实地抓好工作落实。我们始终坚持抓作风、促落实,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项目领导挂包和部门承办制,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必须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发展合力。我们始终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注重县各大班子的团结协调和作用发挥,注重激发各个--
层面的创造性,充分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对这些宝贵经验,我们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县经济总量相对偏小,人均占有水平相对偏低的基本县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又好又快发展、努力赶超跨越仍然是今后工作的主基调;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城乡一体化水平还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还比较繁重;群众对民生改善的期盼和要求不断提高,民生建设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运用新措施、新办法解决社会管理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妥善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把握机遇、奋力突破的攻坚时期。尽管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就沂源来说,总体上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是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二是全县综合实力、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为新一轮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以高速公路开通、过境铁路建设和管道天然气开通使用为标志,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使我县的承载能力和区位劣势得到历史性改善。四是沂蒙革命老区、国家主
- 7 -
体生态功能区等政策,为沂源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五是通过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不懈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各级干部的素质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攻坚破难能力不断增强,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六是全县上下政通人和、人心思上、干事创业的大好局面,为我们加快发展、追赶先进提供了重要保证。可以说,未来五年,是沂源站在新起点、推动新发展、跃上新台阶的黄金发展期。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强化内涵发展、民生为先、生态文明、城乡统筹理念,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提升内涵,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社会和谐,更加注重城乡统筹、一体发展,更加注重完善机制、激发活力,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更加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339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8%、16%以上。
--
——城乡更加协调。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到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三个层级”的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城乡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态更加良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单位能耗、水耗、污染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持续达标,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9%以上,绿色生态优势更加突出。
——文化更加繁荣。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保护和利用,文化品牌影响力更强。公共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公益性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
——群众更加幸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年均分别增长10%、11%以上。创业就业环境不断改善,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民生投入持续增加,社会保障救助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体育、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社会更加和谐。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经济社会管理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作风效能建设深入推进,群众工作扎实有效,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 9 -
三、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根据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一)加快发展高端工业,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举,努力提高工业园区化、集群化、规模化、高新化水平。
1、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升集聚、创新、服务和承载功能。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优化产业和功能布局,提升产业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结合旧城改造,加快园区村社区化改造和“退二进三”、“退城进园”,配套建设入区铁路专线、企业员工公寓、科技研发中心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设施完善、要素齐备、生态环保的现代工业新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大项目招商,积极引进高新特产业龙头项目,不断壮大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
2、壮大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对接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做强医药产业集群,充分利用省市重点扶持政策和省医药包装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平台,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延长产业链,打造生物医药示范基地;做大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壮大新型耐火及节能材料、环保滤材、新型金属等产业为重点,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和应用领域拓展;培植高分子产业集群,依托瑞丰、慧科、博拓、国塑等企业,强化扶持引导,完善产业配套,壮大产业规模,努力将高分子产业打造成我县工业经济新-- 的增长极;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抓好光科公司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3、膨胀高成长型企业规模。进一步加大对高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实力提升、规模扩张。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工业企业社会绩效评价和奖励办法,建立企业新上项目激励机制和企业家高层次培训机制,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3家,上市企业实现再融资,抓好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发挥金融机构、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性担保体系、村镇银行等平台作用,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认真落实企业评议部门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4、强力推进自主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与高端科研机构合作,搭建多元化技术创新平台;规划建设综合科技研发机构,打造全县工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孵化中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突破药玻公司一级耐水性玻璃管、瑞阳公司美洛西林钠药物大品种、瑞丰公司PVC加工助剂和ACR树脂、世拓公司稀土医药等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专利产品、知名品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 11 -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园区化、品牌化、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深入实施果业、畜牧、蔬菜、中药材四大产业振兴计划,规划建设南部果品生产区、西部畜禽生产区、东部蔬菜生产区、北部中药材生产区、西南部杂粮生产区,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栽培(养殖)新模式推广应用,扶持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一批示范作用大、综合效益高的现代农业园区。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节水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农业发展的基础承载和智力支撑。
2、推进有机品牌农业发展。进一步修订完善主导农产品有机生产规程和技术标准,加强有机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完善农业品牌创建和推介激励机制,引导基地、企业、协会争创农产品品牌,加强对沂源红苹果、有机韭菜、有机大樱桃、有机杂粮、有机畜产品等优势品牌的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和市场化运作,提升品牌价值。
3、积极发展都市农业。按照全功能性大农业的发展思路,坚持城乡互动、产业融合,规划建设苹果主题公园和荆山现代--
都市农业示范园,打造生产观光体验一体、多产业融合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规范提升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在农产品生产、农事节庆活动、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环节融入文化元素,培植新兴农业增长点。
4、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工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思路组织农业生产经营,促进农民多元、持续增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项目招商,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园区开发建设,培育壮大农业市场化经营实体。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产销联合,实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基地农户合同化管理、订单式服务,促进市场末端效益最大限度回馈农民。完善市场体系,规范提升县内农产品市场,积极开拓县外市场,发展农超对接、连锁经营和网上交易,提高沂源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科学规划布局,着力优化结构,强化项目带动,提升发展水平。
1、优化服务业结构。加快完善全县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定位。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抓好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山水生态居住区、小商品集散区等服务业聚集区和旅游购物、特色餐饮、文化产业、休闲商业等特色街区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中介、社区服务、教育培训等新
- 13 -
兴服务业,积极发展科技研发、企业上市服务等新兴业态,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培植壮大服务业骨干企业,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服务业企业集团化发展。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商业综合设施,提升带动能力。积极发展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生产资料经营等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商业网络。
2、集中突破旅游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突破薄弱环节,增强发展活力。建立旅游市场化开发机制,积极吸引外来战略投资,鼓励县内企业、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培植旅游市场化经营主体。围绕发展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山地度假、农家休闲等特色旅游,突出抓好天湖、沂源鲁山溶洞群、牛郎织女等重点景区开发,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景区品位,打造旅游精品。完善景区道路、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加快旅游酒店建设,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区域联盟、上下联动”的捆绑宣传机制,完善“引客入源”奖励政策,举办好旅游节会活动,增强旅游营销实效。
3、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高速路出入口和铁路站区,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打造连接济南、青岛、日照的现代物流集散地。依托丰富的果品资源,打造特色农产品集散地和农产品价格形成中心;依托鲁中·义乌国际商贸城,整合商贸流通资源,构建区域性小商品集散地;引导医药、新材料等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发展第三方物流,打造工业物流集散地。
--
(四)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建设联动推进,提升综合功能,优化居住和创业环境。
1、优化城市布局。按照“山水生态和谐宜居宜业城市”的定位和“东展、西拓、南改、北延、提升中部”的总体思路,调整完善城市规划,优化功能布局。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整建制、项目化、市场化推进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实施旧城区畅通工程,实现城市提质扩容;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教育、医疗、文体、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河西新城、城北新区、城东工业新城开发建设,突出抓好南麻镇政务中心、县政法综合行政中心、新县委党校等项目建设;实施新城区道路拓展工程,科学规划新北外环路、西外环路、沂河南路环线等主干道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到201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30万左右,初步达到区域性中等城市规模。
2、提升城市品位。坚持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突出城市内涵和城市文化的挖掘,融合产业、山、水、绿、文化等要素,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核心建筑群和地标性建筑,打造“城市名片”,凸显“城市灵魂”。深入实施“森林围城”和城市绿化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加快实施“清水润城”工程,重点抓好“六点水新世界”等城市水系项目建设,打造山河湖一体、人水绿交融的生态宜居山水城市。
3、加快镇村建设。把镇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的重中之重,- 15 -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城市化理念和长远眼光,率先突破东里、悦庄、鲁村、南鲁山四个中心镇建设,带动其他小城镇建设,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新型城镇。加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农村综合典型培育,稳步推进合村并居,促进农村社区化改造。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沂蒙革命老区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路、水、电、气、垃圾处理等设施,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4、全力优化人居环境。进一步深化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真正把我县打造成“齐鲁生态高地”。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实施“绿满沂源”工程,进一步提高荒山、道路、河岸、镇村绿化标准,增加城乡绿量。加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深入推进“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切实保护好沂源的青山绿水。推进农村住房、村容村貌生态化,建立完善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农村庭院绿化美化行动,建设生态家园。
(五)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特色文化强县,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发展“硬实力”。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动力和基本道德规范。实施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评选表彰身边好人和感--
动人物,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以创成“全国文明县城”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标准,完善机制,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帮带、村企村校联建、军民警民共建等活动,形成城乡互动、共建文明的生动局面。
2、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规划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惠及城乡居民的文化项目,抓好河西新城文化中心规划,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施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村(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文化下乡等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文化创作激励机制,加强对生命文化、爱情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及民间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不断推出优秀文化艺术作品。
3、积极培育文化产业。结合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规划,搞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产业链规划和行业规划,突出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传媒、休闲娱乐、艺术创作基地等产业,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策划实施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文化项目,加快培育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市场和文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17 -
积极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快建设与沂源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1、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坚持把民生建设作为执政之要、和谐之本,不断加大投入,健全保障救助体系,提高群众幸福感。着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改善创业环境,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扎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全面落实利农惠农政策,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县民生工作办公室职能,全面落实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继续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灾害救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救助水平。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激发教育内部活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完善群众性体育设施,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计划,提高全民健身水平;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抓好妇女儿童、残疾人及老龄事业。
2、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把维护稳定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
石,健全完善社情民意调查汇集和分析机制,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预警、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等制度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发挥县镇村三级调处网络作用,落实“三位一体”大调解、村级“三层调解网络”、领导包案和接访下访等制度,实现矛盾化解高效化、常态化。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管理,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办案水平。一刻也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协充分发挥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创新和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提高干部群众法律素质。尊重并维护公众民主权利,完善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大事项听证公示制度,深化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和社区事务公开。抓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工作。坚持党管武装,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 19 -
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组织开展以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把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党员群众学习教育网络,实行“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在全县上下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常态化的浓厚氛围。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激发创业激情,增强发展动力,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共识、提升境界、推动发展。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深化创先争优争做沂源先锋活动,大力推进“形象亮化、素质提升、惠民利民、品牌塑造”四项工程,使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完善农村干部队伍经济保障、政治出路、纪律约束“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深化村级事务“五代管”制度,加强后进村整顿转化,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坚持城乡党建一体发展,统筹推进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党的建设,创新党建模式和党组织活动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创新选拔方式,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基层党建责任制落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在生产一--
线、知识分子等领域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严格党员标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质。健全完善党员“三评”机制,推进党建示范点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科学执政能力
认真落实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探索建立干部道德素质考察评价机制,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机制,研究制定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逐步试行和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注重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深入实施干部科学执政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集中群智,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建设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坚强领导集体。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健全完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和群众工作“四项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重心下移、服务基层,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及时了解社
- 21 -
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完善更加科学的责任落实和工作推进机制,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基层调研、项目领导挂包和部门承办、重点工作限时办结等制度,营造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提高工作落实实效。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杜绝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挥霍等不良风气;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保持健康的精神追求。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加大教育监督力度,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洁从政和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要职能、重要事项的全方位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塑造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催人奋进。圆满完成本次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党中央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动员职工为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建新功
——公司七届四次职代会工作报告
孙晋娉 2012年3月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迎来了公司划归中国能建后的第一个职代会,也是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后的第一次重要集会,这次会议对公司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谋划、怎么定位、怎样发展是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各位代表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希望大家充分发挥代表职权,积极建言献策,将本次大会开成一个高效务实的大会,开拓新局的大会。
现在我向大会作职代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七届三次职代会工作总结
2011年,电力体制改革终于尘埃落定,公司正式归属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公司的历史进程又步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2011年也是公司最为艰难的一年,尽管公司完成了10亿多的产值,投产容量达2580MW,但电建市场经营环境的恶化和公司经营管理形势的严峻,使得公司出现大额的亏损,公司的经营状况跌到了前所未有的底谷。在公司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广大干部职工与公司同舟共济,共同担当,临危不乱,全年保持了安全稳定的发展态势,在建工程施工任务圆满完成,安全形势可控在控,职工队伍总体稳定,实现了改革重组非常时期的平稳过渡。
总结七届三次职代会的工作,虽然在决议的落实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公司的民主管理工作不断深入、不断规范,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公司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职代会制度的更加规范成为民主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的重要推手。
为进一步深化和规范公司民主管理工作,拓宽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和途径,更加有效地发挥职代会作用,公司在原有的《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以“一个办法、四项组织原则、九项工作制度、五个工作程序”为基本主体框架的《山西省电建三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及流程》,并就该制度的实施通过培训进行了宣贯。该制度对职代会职工代表的产生、职代会各组织机构的组织原则以及工作职责与程序都作了明确规定,新推行了职工代表竞选制度,职工代表联系卡制度、职工代表分片联系制度、职工代表述职和评议制度,这些制度的逐步推行必将促进职工代表更好地履职,同时也使职工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通畅,职代会职权得到有效落实。
(二)、职代会巡视检查成为职工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根据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及流程》有关规定,2011年9月4日至15日,由公司职代会专委会部分成员组成的职工代表巡视检查组,对和丰项目部、哈密项目部、阳城项目部、锅炉工程处、汽机工程处、焊接工程处、检修分公司、物业分公司、普能公司等九家单位进行了巡视检查。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通过听取基层单位汇报,组织召开职工座谈会,查看现场及资料等形式,对各单位贯彻落实职代会决议进行了督查和指导,对生产经营情况、安全文明施工情况、绩效考核情况、班组建设情况、职工生活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对基层单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收集。在巡视检查中,针对职工反映强烈的绩效工资发放、经营考核模式、分包队伍管理、技术人员缺乏、施工机具落后、现场居住条件差等问题,能在现场答复解释的给予职工耐心详细的解答,不能现场解答的就作为重要事项经过调研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向公司领导进行专项汇报。这不仅为职工提供了民主监督、表达意见的机会,而且也做到了上令下达,下情上报,为公司做到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三)、职代会专委会工作成为企业决策、职工监督的重要平台。职代会八个专门工作委员会根据职代会目标与要求,充分发挥监督协调职能,按照各自工作职责,有的放矢开展工作。生产经营工作委员会针对公司经营不景气的现状,认真查找原因,分析症结,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听取各层面职工意见和建议,提出了经营发展的三大建议,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公司。安全监督委员会强化安全措施的方案审定,从源头上杜绝隐患,在过程中加强监控检查,使公司的安全局势长久保持稳定。提案审查委员会从提高提案质量入手,积极引导,深入基层做好调研,使七届三次职代会的提案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规范立案程序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提案的督办工作,并不定期向职工通报督办结果。由于公司资金状况,七届三次职代会立案项目多数没有得到落实,公司将在今后继续完善此项工作。合理化建议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公司第二十个合理化建议月活动,征集到合理化建议109项,其中有13项已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应用,为公司节约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企务公开监督工作委员会继续履行监督职能,针对职工比较关注的公司决策、干部选任、施工招标、药费报销等事项列为公开的主要内容,切实保证了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劳动竞赛成为激发活力、提升素质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公司始终把强化职工整体素质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方面通过抓培训、抓练兵、抓比武提高全员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抓班组建设,提高团队作战力。2011年,根据上级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公司制定下发了《山西省电建三公司“奉献在岗位,建功十二五”“晋级发展杯”技术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实施方案》,在全公司内开展了现场立功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各单位充分利用自身条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在岗位中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在各专业、各岗位再次掀起“岗位作赛场,专业上水平”的竞赛高潮,使广大职工在各自岗位上显示自己的水平,体现自身的价值。通过竞赛比武,激励了广大职工钻研技能、苦练技术、提高水平、建造精品工程的积极性。在河南孟津、新疆哈密和石家庄良村项目的安装工程中,汽轮发电机组的安装质量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充分肯定,被认为同类机组最好水平。在去年省电力公司组织的基建单位焊接技能大赛A组的比赛中,我公司代表队取得了团体第二、单项两个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提振公司形象带来了激励与希望,公司也对他们进行了奖励。
在班组建设过程中,公司继续从基础抓起,规范管理制度,去年有一批优秀的先进班组作为典型引路,为公司建造达标机组、提升品牌形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公司其他专业的班组建设工作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经验。锅炉工程处打破专业界限,建立“一专多能”施工班组;汽机工程处哈密项目班注重施工质量的提升,着力打造精品工程;阳城检修班自行开发班组软件,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动力工程处内蒙施工班以节约为主题,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大量减少照明设施及电缆的损耗,节约了成本;斟测工程处开展“师傅带徒弟”、倡导“干中学、学中干”,提高工作效率和测绘水平。有了这些各具特色的班组建设模式,公司的班组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形成了重安全、重技术、重学习、求新求和的良好局面,为公司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五)、关爱职工成为凝心聚力、维护稳定的重要保障。职工队伍的稳定事关企业的持续发展,公司职代会也一直坚持将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到工作日程,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以保障职工利益、关爱职工生活为首要任务,2011年,公司下大力气为职工解决了房屋产权证、分户土地使用证等历史遗留问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维修小区住宅屋面2700平米,粉刷外墙面积25454平米。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解决了职工医药费报销的问题,全年共计为职工报销医药费3400人次856万元,并在年底进行了发放,为职工解决最实际的问题,稳定了人心。
关心职工生活,广泛开展“关爱职工一线行”活动。去年夏天,公司党政工领导带队送清凉、送健康、送文化、送安全到现场,走访慰问奋战在高温生产第一线的职工,远赴新疆、内蒙、陕西、河北、山东等几大施工项目为一线职工送上防暑饮品和文化用品,每到一处,通过与一线职工座谈沟通、看现场、查食堂、访宿舍,详细了解询问职工的工作生活状况,不仅表达公司对职工的关心与关爱,而且应时适宜为职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一线职工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在5月—8月,公司组织医务人员奔赴一线先后对2196位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了职工健康档案,做到常检查、有跟踪、有反馈,为职工健康提供了保障。帮扶困难职工,将节日送暖与日常帮扶相结合。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职工身上,让困难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爱。去年在严峻的困难形势下,全年共发放慰问金、慰问品11.5万余元,较好地维护了公司的稳定与发展。二、七届四次职代会工作计划
2012年,是中国能建集团历经大变革、大重组后的起步年、开局年,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快速推进,能否迅速改变公司困难局面,跟上集团快速前进的步伐,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今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定信心,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共同献计献策,加油给力。
2012年职代会的主要思路是:认真贯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以企业发展为目标,以提升素质为根本,以民主管理为推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和谐发展氛围,汇集一切智慧,凝聚一切力量,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为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建新功。
(一)、以人企和谐为目标,积极引导职工参政议事。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是科学决策、企业和谐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不懈,求实求效。
——继续强化职代会民主决策职能。在企业发展艰难的时期,是容易出现迷茫的时期,也是矛盾凸现的时期,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项制度的出台,每一项举措的实施,通过职工的广泛参与,共同认可,不仅会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重要的是为决策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职代会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共同决策的平台,会上除了发挥职工代表的审议建议权,听取讨论审议经理工作报告、经营财务等专项报告外,凡是事关公司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制度方案,要提交大会审议通过,让职工能够真正参与到企业经营决策中来,使决策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既符合公司的发展要求,又能够最广泛地体现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参与,保证职代会的各项决议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今年,以承包经营、绩效考核为主的经营模式推行后,职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效能要延伸,基层民主管理工作要加强。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薪酬分配办法方案,要征求基层工会意见,既要鼓励多劳多得,又要保证公平公正。
——日常民主管理工作要常抓不懈。公司的日常民主管理机制已经完善,职工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发挥代表议事作用。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对于一些急需出台的制度和方案,要提交职代会团组长会议讨论通过,广泛征集职工的意见,切实保证每一项制度的出台既科学又民主。职代会专委会是职代会闭会期间代表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工作机构,是日常民主管理的重心。针对以前参与多,监督、建议少的情况,今年,各专委会要在工作内容上下功夫。如生产经营委员会要监督各单位经营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经营管理措施是否执行到位,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安全监督委员会要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安全措施、安全投入进行全方位监督;干部评议委员会要加大干部评议力度,对评议结果运用提出意见建议;生活福利委员会要重点关注职工群众关心的一些焦点问题,并督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合理化建议委员会要在提高合理化建议的科技含量上下功夫,有重点地组织科技攻关;职工教育培训委员会要在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上想办法、拿实招;企务公开委员会要加大公开力度和深度,重点监督多形式、大范围承包经营模式下的职工薪酬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公开公正。总之,各专委会要根据公司发展的实际,找好工作重心,加大调研力度,强化监督职能,为公司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职工提案的征集和处理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近年来通过不断规范,提案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多数提案还是仅限于提问题,提意见,有真知灼见且价值高的提案较少。今后,公司将继续从提高提案质量入手,加强宣传引导,让职工充分认识提案的作用和意义,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真正能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在实践工作中能得以实施。对职代会立项提案要加大督办力度和反馈速度,坚持立案必办,有案必答。
为了充分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参与热情,在集中征集提案的同时,公司将全年开展“金点子”建议活动,在职工中广泛收集关于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使合理化建议活动做到日常化、长效化,激发职工为公司发展建言建策,出点子,想办法,共同研究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公司将建立奖励机制,对于一些建设性的措施方案、意见规划,将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得到推行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好点子、金点子,公司将予以重奖。总之,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和挖掘蕴涵在职工群众中的智慧和潜力,为企业尽快摆脱困境,度过难关献计出力。
(二)、以集团改革为动力,谋求抢抓发展先机。今年是中国能建改革重组后的第一年,也是集团深化改革的破冰“补课”年。杨继学董事长在集团工作会上这样强调:当前集团公司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根据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产业定位,根据所属单位存在的问题,大力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并且特别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企业落下了改革这门“主课”,现在是到了要“补课”的时候了。“补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的变革、大的调整、大的整合迫在眉睫,别无选择。一切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都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调整和解决。历经八载,横空而出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犹如一艘巨轮,正满载着全体中国能建人的希望朝着冲刺世界500强的宏伟目标全速前进。而处在困境中的我们,只是在去年的大改革、大重组中被动地、机械地走出了第一步,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没有足够而充分的准备,观念意识上、思维方式上、机制模式上尚未转变,甚至于仍在等待观望、徘徊不前,缺乏信心、萎靡不振,工作松弛、没有责任,办事拖拉、作风懒散,思想观念,工作节奏完全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改革永远不变的真理。随着集团公司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组织架构、新的机制模式,必将引起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以效益决定分配、以岗位绩效为主的分配原则,也必将激励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员工奋发有为,实现价值,那些不干事、难成事、生闲事者也必将失去平台,自我淘汰。
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集团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清醒地看到集团深化改革将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无论是企业还是职工,我们都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适应改革,应对改革,超前谋划,练好内功,企业要在集团改革、资源整合中,寻求和抢占发展的先机,职工要在改革调整中赢得体现价值、成就自我的平台。无论是干部,还是职工,麾聚在中国能建的大旗下,我们都应该满怀信心、真抓实干,成为中国能建大改革、大调整、大跨越、大发展中的“弄潮人”。
(三)、以人才强企为根本,全面激发队伍活力。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有一支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中国能建快速发展的征程中,只能被淘汰出局,必败无疑。因此,我们要通过政策、待遇、情感、文化等各种形式营造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风尚,全面激发队伍活力。
要鼓励多劳多得,绩效优先。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是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根本,分配失衡是最大的不公,必然会极大地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不过问,势必坐等靠要,势必人心涣散。杨继学董事长的《报告》中关于建立“管理、技术、技能”三条工资晋升通道的思路,已经给我们指明了薪酬分配的方向,就是创效创收,多劳多得,多超多奖。王书堂经理报告中关于经营承包模式的推行,也给公司的薪酬分配提出新的要求,就是要体现多劳多得、绩效优先的原则,即效益优先,效率优先,用业绩论收入,以贡献比大小,能者多得,劳者受益,多劳多得,多效多奖,激励广大职工热爱本职,多做贡献。
要广泛组织开展阶段性劳动竞赛活动和技术、技能比武活动,通过比质量、比安全、比进度、比效益来激发职工的生产热情,通过考核奖励、选树先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公司也将对争先评优工作不断完善,建立推荐—考核—公示—评选—奖励—宣传“一体化”的标杆选树程序,真正挖掘和选树出业绩优秀、事迹感人、职工信服、值得敬佩,能起到较强示范表率作用的先进典型,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先进、争做贡献的良好风气。
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心贴心、面对面、实打实为基层职工服务”活动。杨继学董事长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2012年工作会议上指出,兴办国有企业的根本宗旨,就是强企富民,要求我们必须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千方百计为职工谋福祉。要让广大职工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因此,我们一定要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真情真意为职工解难事,真抓实干为职工做好事,要让职工充分感受企业的温暖,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要继续开展“关爱职工一线行”活动,时刻关注职工冷暖,帮助职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改善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职工身在异地,漂泊现场都始终能感觉到公司的关怀和温暖,全身心投入工程建设,为公司创造效益。
要大力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要用正解的舆论导向引领职工以公司发展大局为重,不畏困难,心存志向,与公司共渡难关,要创造条件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陶治职工情操,舒缓职工情绪,丰富职工生活,努力打造一支忠诚企业、爱岗敬业、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魂是什么,魂是精神。古人认为,人的肉体死亡后,精神会长存。所以屈原在《国殇》中歌颂为国战死的英雄“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肉体虽死,英武不屈的精神长存。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虽为一柔弱女子,却高唱出令所有男人振聋发聩的豪言:“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同样是歌颂不死的精神和刚毅的魂魄。
民族有民族魂,国有国魂,军有军魂。
国魂,是指一国特有的高贵精神与风尚。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苦难,外寇欺凌,内忧重重。从古至今,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国家的解放,为了人民的自由,中国人民不惧一切艰难险阻,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灾难面前不屈服,在危险面前不避让,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全民族的利益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直至舍生取义,血荐轩辕。鲁迅先生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鲁迅先生所称道的民族脊梁就是中华民族之魂,就是中国之魂。民族的魂魄为民族精神之精粹,需要经过时代烽火的千锤百炼。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日酋松井石根率领6万日寇进攻南京。在日军的疯狂攻击下,20万之众的国民党守军很快丧失意志,顷刻溃散,这些败军丢掉武器,脱掉军装,混入百姓中,最后被日本鬼子搜捕,捆成一串串,像宰杀牲口一样,赶到江里淹死、活埋、集体屠杀。担负着守土卫国责任的军队在敌人面前丧魂失魄,一触即溃,这样的军队被人瞧不起。国民党军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军魂。一个没有军魂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绵羊,是一团捧不起的豆腐渣。
以暴欺良,恃强凌弱,日寇的暴行和国军的懦弱让所有中国人的灵魂感到震撼,也激起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在反抗敌人侵略的血火洗礼中,中华民族之魂再次得到升华
《亮剑》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泛好评,就是因为该剧形象地刻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是怎样产生和传承的。当我们看到李云龙每每在不利的环境下,身先士卒,不顾生死,率部与日寇拼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吼声振奋着全体八路军将士如同猛虎扑向敌人;当我们看到独立团骑兵连的连长拼杀到只剩下一支胳膊,仍然勇气不减,怒目圆睁,高声喊“杀”,率领全连仅剩的5名壮士扑向人多势众的日寇,最终为国壮烈捐躯。真正做到了“身旣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都受到强烈震撼,都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里向英烈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这种为了民族利益,不畏强敌,拼死亮剑的精神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在舍生忘死反抗敌人的侵略与压迫中;在克服困难从万死中求得生存的磨练中,点点滴滴积累而成。从红军初创至今,有成千上万的人不断牺牲,但又有更多的人像他们的前辈一样不屈不挠,英勇战斗,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几百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士就是在这种代代传承的精神下凝聚成为一个勇往直前,战无不胜,让人民热爱,让敌人生畏的战斗集体,这种精神就是军魂。
战争年代,我们依靠国魂、军魂战胜了国内外一切敌人,和平建设时期,国魂、军魂同样是我们不可须臾离开的宝贵精神财富。
人有魂,车也有魂。车是人造的,人的精神物化在车中,车也就有了“魂魄”。看一看世界上各种性能各异造型不同的著名品牌汽车,德国宝马、奔驰、日本丰田、美国福特、瑞典沃尔沃等各种世界名车无不凝聚着设计和制造者的精神和智慧,由简到繁,代代传承,民族精神和独特的个性点点滴滴融汇其中。
由于历史的局限,中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汽车人在一穷二白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己动手造汽车。当时,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连一颗螺丝钉也不让进口。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国汽车人不等不靠,白手起家,历尽千辛万苦建立了自己的汽车工业体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产出“解放牌”、“东风牌”卡车,“红旗牌”、“上海牌”轿车和“北京吉普”,充分体现出中国汽车人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创新精神,这就是中国汽车人的“车魂”。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红旗轿车。在完全不具备生产条件的环境下,中国汽车人硬是凭着一股顽强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己动手,克服千难万险,硬是从从车身到发动机,从底盘到每一颗螺丝全部由中国工人亲手制造,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终于造出了中国第一辆红旗轿车开进中南海向毛主席党中央报喜,以后又不断改进提高,批量生产出红旗高级轿车和更高级的红旗防弹检阅车。由于红旗身上体现出庄重大方的中国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受到世界的广泛敬重,外国人称之为中国的“劳斯莱斯”。当时外国政要到北京有三大幸事:毛主席接见,游览长城,乘坐红旗轿车。
红旗轿车的生产,就是中国汽车人高扬自主创新精神打的一场翻身仗,充分体现出中国汽车人的“车魂”。时至今日,凝聚着中国车魂的红旗轿车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怀念与景仰。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产销量均已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产量虽然世界第一,但都是谁的车呢?中国庞大的中国轿车市场中,70%的市场份额被外国品牌占领,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洋人”手中,1800万辆中有数百万辆被计入国外跨国公司的份额,汽车尤其是轿车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国外的汽车企业经过百年发展,经历了从零部件到整车,技术水平从初级到高级的全过程,掌握着汽车开发的核心技术,在动力、车身、底盘、变速箱、汽车电子、新能源等核心总成的研发上具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并不断改进和推陈出新。为适应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这些企业普遍建有庞大的技术研发机构,依仗着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他们始终占领着汽车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并以此在中国汽车市场蚕食鲸吞,攻城略地。相对于外方,由于起步晚,中国轿车基本上是从仿制和装配起家,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储备不足。要突破外方的技术封锁,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的确困难重重。
要造出有魂的车,首先得要有魂的人,人没有魂,就不可能造出有魂的车。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的丰富了,但我们不能迷失了方向丢了魂。
有些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危机视而不见,躺在1800万辆的成绩上沾沾自喜,不思进取。装配人家的产品,产量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有些号称是自主研发的轿车身上看不出中国特色,从外形到名称都透出浓浓的“洋味”,被人讥讽为“山寨”;有的为图省事,一掷千金,将外国的品牌一把买进。殊不知,买得进产品、买得进技术源流吗?买得进人家的智慧吗?买得进人家的创造精神吗?有的“西服外面套马褂”,打出“合资自主”的招牌替跨国公司来争夺国内市场份额,自己分得一杯残羹。种种怪象不一而足。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针对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的号召。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邹家华同志为中国自主车展题词“自主创新——车魂”,将“自主创新”升华为“车魂”,正是高屋建瓴,从精神层面强调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人不可须臾离开的“魂魄”。我们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是关闭市场,杜门谢客。中国的市场始终是开放的,现在是,将来仍旧是,欢迎外资和合资品牌进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自己动手做,但对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支柱产业,我们决不能依靠外国人而丧失自己动手的能力。
邹家华同志曾经是中国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的主要负责人,从“七五”计划后期开始起,亲自组织和指挥了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大发展的每一场战役,为中国汽车工业立下了不朽功勋。“自主创新——车魂”这个题词充满他对自主创新的理解,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希望与祝福,也是对中国汽车人的耳提面命。
【振奋精神 真抓实干 加快发展】推荐阅读:
振奋精神学习心得07-02
振奋人心的故事12-11
振奋人心的春季运动会加油稿09-07
三千年来振奋过中国人的29句口号10-15
敬业精神:社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01-13
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动地税发展10-13
以创新精神推动超常规发展06-07
以改革创新精神促进机关党建工作发展05-26
学习全区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心得体会06-11
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促进企业经营发展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