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如何发挥作用(推荐8篇)
关键词:
新疆华电喀什发电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国璞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电企业尤其国有发电企业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国有发电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做好,又好又快发展,跨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就必须发挥坚强的团队精神,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工作积极性,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引导、说服、教育作用,使国有发电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充分展现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坚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如何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创新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取得新成果,开创新局面,是我们国有发电企业每位党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
一、抓住重点,充分发挥“三个作用”,做员工的楷模。
国有发电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和重要作用,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党委、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上。国有发电企业的广大政工干部,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体现党组织在国有发电企业的政治核心领导作用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
发挥党委政治核心领导作用。国有发电企业党委是政治工作的领导核心。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发展等中心工作负有保障作用和责任。各级党务工作者,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党委政治工作领导优势,团结人、教育人、凝聚人,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把全体员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企业的重点工作上来,为企业圆满完成中心工作任务发挥有力的政治保障作用。一要全力支持中心工作。作为国有发电企业的党委书记,第一位的工作就是与总经理及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搞好团结,做好一班人“和”的工作。要按照工作分工和企业党委工作职责要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与行政一把手多商量、沟通,遇事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当在工作上与总经理发生意见或看法不一致时,都是正常的,只要心术正,工作态度端正,互相谦让、谅解,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绝不能与总经理争谁说了“算”,坚持平分秋色,势必会给企业党的建设事业造成损失。二要服从服务于企业大局。国有发电企业党委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服从服务于安全生产、经营效益和企业发展大局。身为国有发电企业的党委书记,必须要坚持企业党的工作制度、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在积极支持行政工作的基础上,确保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发展壮大的大前提下,不断建立健全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开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局面,不断总结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规律。三要积极打造团队精神。要把国有发电企业建设成为优秀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单靠企业党政“一把手”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当然,企业党政“一把手”的精诚团结、密切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是建设优秀企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必须要依靠全体员工同心同德的团队精神和力量来实现。作为企业的党委书记,对建设团队精神必须一马当先,冲在前、干在前、奋斗在前。要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领导作用,时刻把员工的思想、冷暖、变化记挂在心上,按照党委工作程序和要求,积极努力做好员工经常性思想工作,把全体员工团结在企业领导班子周围,确保员工政治安全。
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国有发电企业党支部就是员工的一面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国有发电企业党支部建立在部门、生产一线。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党支部在国有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发展壮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火车头作用。使生产一线员工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具有主心骨和归属感,工作起来心里踏实,生活充实有意义,力量无穷。一要坚持工作制度。部门、生产一线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党支部研究,集体协商,讨论决定。按照党务工作制度要求,按期召开支委会和党员大会,及时总结汇报支部工作,扩大民主、扩大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提高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对员工的奖惩、奖金分配、考核都要通过支委会研究决定,防止出现偏差和消弱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党支部就是自己的家,就是奋斗的一面旗帜,员工愿意向党支部倾诉一切;二要坚持公道公平。生产一线党支部,就是要体现国有发电企业党委在广大员工中的政治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在带领广大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经营等实践活动中,不仅要按照党的原则办事,更要坚持处事公道、公平、正派。对生产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积极肯干、成绩优异、完成任务彻底、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做出显著成绩的员工,党支部一定要及时表扬,及时肯定成绩,给予关心和照顾。对于劳动纪律松懈、工作被动,完成任务不彻底的个别员工要及时批评教育,耐心帮助,限期改正,对工作拖拉,任务完成不彻底、不敬心的后进员工,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考核,达到奖勤罚懒,是非分明,原则明确的目的;三要关心员工。生产一线党支部,不但要组织员工完成生产任务,发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员工生活遇到困难,遭遇不幸,党支部必须认真研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号召广大员工伸出热情之手,帮助员工度过难关。使员工紧紧团结在党支部周围,认真工作,积极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和生产任务。
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作用。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镜子。国有发电企业的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与员工同呼吸,与企业共命运。每名共产党员的一言一行都展现在员工面前。广大党员必须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对待工作、对待员工,要把员工的关心关怀记挂在心。一是工作要干在前。党员与员工共同完成工作、生产任务中,要积极、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员工,让员工从心底佩服。二吃苦要在前。从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一刻起,就要随时随地准备着吃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也是党章所规定的。因此,每名共产党员与普通员工一起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与员工争利抢益,不能与员工比享受。只有时时处处事事牢记共产党员标准要求,就一定能够成为广大员工心目中的一名真正共产党员,就能成为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自己也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二、突出中心,围绕主要工作,展现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作用。
企业是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发展壮大为工作中心,国有发电企业更是如此。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中心工作都要紧紧围绕企业利润最大化开展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更不能偏离利润最大化这一大方向。
企业中心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国有发电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实体,是国家能源经济发展的骨干。发电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展开,视企业中心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如果离开了企业中心工作,单独谈思想政治工作,就等于纸上谈兵,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来意义。为了追求企业的最高利益,最大利润,国有发电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夯实安全基础,强化设备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小时数,最大限度的提高负荷率,使机组设备处于安全最高负荷状态。为了达到这一最大目标值,实现国有发电企业利润最大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贴国有发电企业中心工作这一实际,全力为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发展壮大服务,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系列保障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员工。广大政治工作者必须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要在如何调动员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生产、工作的创造性上下功夫。一要与中心工作保持一致。思想政治工作以国有发电企业中心工作为中心、为基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主动地、充分地发挥其独特性,并以其特有的方式,调动员工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激发广大员工完成中心工作任务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动力,实现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目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配合好、保障好、服务好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二要积极参与中心工作。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以完成企业的中心工作任务为最终工作目的。在完成企业中心工作任务的实践过程中,以安全生产、经营效益大局为重,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安全生产的广泛参与性和完成生产任务的积极性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措施、制度、效果纳入国有发电企业的中心工作任务范畴,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总结、同表彰。三要为完成中心工作任务扫清思想障碍。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调动员工的工作生产积极性,发挥广大员工完成中心工作任务的创造性作为本职工作目标。要在员工思想畅通,行动积极,力量凝聚,方向一致,同心同德,开创工作、安全、生产和发展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深入细致地开展认真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员工的思想、行动引导到完成公司中心工作任务上来,帮助员工放下思想包袱,减轻压力,克服困难,解除后顾之忧,调动最佳情绪,扫清完成中心工作任务的思想障碍。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毛毛雨”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毛毛雨”的特点,以和风细雨、深入浅出、逐渐渗透而著称。一要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国有发电企业具有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国有发电企业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领导干部,历来都十分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特殊作用,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特色、和特性有效地运用在广大员工为完成企业中心工作任务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并发挥出重要保障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社会日益进步,广大员工思想的多样变化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广泛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及时性更加显现,并发挥着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现代国有发电企业的广大员工中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要因人而异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国有发电企业是一个大家庭,员工来自不同地区,思想不同,想法各异。有些思想工作还必须要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疏通引导。因此国有发电企业的广大政治工作者,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作用、效果等方面多研究、多探索、多总结、多实践,积极主动地在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在发扬与超越、继承与创新,更新与实践方面见成效。要不断探索谈心谈话的真诚性,提高座谈讨论的直接性,提倡表彰表扬的实效性,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不同的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以达到团结员工、凝聚人心、树立信心、鼓舞士气、圆满顺利完成工作生产任务的目的;三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作用。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全体员工,就是企业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个别员工遇有特殊思想问题时,开展的一种最普通、最简单、最直接、范围小、效果好的大众化的教育方式,以说话和气,态度和蔼,方式简便,容易接受而闻名。这种方式往往通过旁敲侧击、蜻蜓点水,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正面引导、潜移默化达到理想的效果。促使情绪低落、脾气古怪、争强好胜、虚荣心强的个别员工转化的一种有效载体。
三、创新方法,强化“三级”网络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员工。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多样、方法灵活,要求国有发电企业针对广大员工不同思想反映,思想政治工作所采取的方法方式各不相同。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把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工作积极性、生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出来,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国有发电企业要重视公司、部门(车间)、班(组)三级教育网络建设,健全完善“三级”教育网络体制机制和制度措施,及时下发教材资料,配齐配强班(组)长和部门(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等人。公司领导特别是党委领导要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指导他们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公司教育。根据国有发电企业员工思想实际和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从国有发电企业全局出发,坚持强化公司教育为主,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及政府新出台的政策;党和政府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及行业重要指示要求等教育,要采取公司集体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确保教育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严肃性。通过公司教育活动,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强化部门(车间)教育。在公司教育的基础上,部门(车间)员工教育是对公司教育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和细化深化。部门(车间)要根据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实际,把公司教育的精神实质进一步贯彻到员工具体的思想和行动中。部门(车间)要根据员工实际理解、掌握情况和消化、反应程度,对教育的时间、内容做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有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教育活动。员工对那些难点、重点、疑点理解不深不透,或者对一些问题反响强烈,看法不一致,意见分歧较大,部门(车间)可组织员工对该问题进行重点学习讨论,直至学懂弄通,达到积极努力工作的目的。
强化班(组)教育。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直接、最基础的基础。无论公司教育、还是部门(车间)教育最终教育效果都要体现和落实到班(组)每位员工。教育效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方法方式的妥当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生产积极性和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班(组)教育是国有发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各级党组织、党务工作者都要重视做好班(组)教育工作。要认真落实班前会、班后会教育制度。实施班组教育时,对每位员工既要耐心细致,又要启发引导,帮助员工正确理解和掌握上级指示要求和企业的制度规定,做企业的优秀主人,达到班(组)教育的目的。
四、创造条件,积极为员工发挥聪明智慧、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认真扎实地做好国有发电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是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领导和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国有发电企业的一项政治工作任务,也是提高国有发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做大做强做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实打实,切忌不能空对空。因此要做好国有发电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为广大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最主要的是要积极为员工发挥聪明智慧、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要搭建学习的平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国有发电企业广大员工争当知识型员工的愿望十分迫切,态度十分诚恳,行动十分积极。对国有发电企业来讲,这是一个难得的大好机遇,国有发电企业应积极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为员工创造各种学习机会,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可采取联校培训,鼓励自学,参观见学,聘请专家讲学及脱产学习培训、短期培训、拜师学习、岗位自学等方式,大力倡导员工积极学习,制定相应的报销学费规定制度,鼓励员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要搭建业务平台。国有发电企业对广大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要求严,标准高。为了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积极为员工建立提高业务能力水平的条件和平台。公司有意对积极上进,钻研肯学的员工和技术骨干、技术尖子,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创造各种有力条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鼓励岗位自学、送业务对口院校升造、到优秀企业跟班作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尽快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企业服务。
要搭建成才平台。国有发电企业要大胆地提拔使用道德品质好,心地善良,工作能力强,个人综合素质优,业务技术技能水平高的员工,在职务提升、奖金分配、先进评选等方面有意识向他们倾斜。同时,还要把他们送到环境艰苦,条件较差,困难较多,情况较复杂的环境中锻炼培养和提高,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适应新形势,适应新工作,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为员工早日成才铺路搭桥。
一、计量与节能降耗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我国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 能源利用率较低。因此, 加强能源计量工作, 靠计量量化管理企业, 指导生产, 降耗挖潜,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 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将成为广大企业的必然选择。
节能降耗, 计量先行。能源计量是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基础, 是打开企业节能增效的“金钥匙”, 也是促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保证。计量部门应大力宣传国家节能和计量法规, 主动深入企业开展节能和计量技术咨询服务, 引导企业完善节能监测和量值溯源机制, 依法实施节能监测和计量检定, 增强企业广大管理人员的资源意识、节能意识和计量意识, 切实引导和教育企业员工把计量节能意识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建立日常节能巡查与适时监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有效地杜绝生产各环节的“跑、冒、滴、漏”现象。
二、计量与食品安全
近年来, 由于环境污染, 化学品滥用, 使得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 除了部分由于环保问题之外, 大多源于对农药、兽药、添加剂等的违用、滥用, 所以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指导, 及时的控制和监测, 准确的检验和检测, 合理的研究和分析来进行预防。而这些防御措施所使用的物质及其量的确定, 都需要通过计量的手段来对其进行验证。只有通过建立国际认可的计量检测与校准实验室, 才能使我们测出的数据与发达国家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站在同一平台上, 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承认, 在国际贸易争端中起仲裁作用。同样, 我们所用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的准确程度, 也要通过计量来保证其准确性, 只有不断地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才能使我们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检出率降低至国际标准, 把具有较高风险的进口食品挡在国门之外, 同时也使我们自己的出口产品不被拒绝。
三、计量与民生工程
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计量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涉及贸易量、服务量的计量和结算。
执法办案是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的基本形式,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也是通过执法办案来实现。我们必须看到检察机关在办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群众对我们还很不满意,我们在执法办案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二、妥善处理涉检信访,解决社会矛盾
一是妥善处理涉检信访工作,要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依法处理好涉检信访工作,深化认识是前提。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涉检信访工作对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作用。通过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建立起人民检察院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密切检民关系,畅通体察民情,为民解难途径,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了解公正司法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遵纪守法情况,为依法有效监督提供第一手材料。
二是妥善处理涉检信访工作,要在投入感情上下功夫。处理好涉检信访工作,投入感情是关键。检察机关的信访接待人员和相关领导要满腔热情的处理信访工作,要换位思考,要有耐心,要体恤群众难处。对于合法合理的诉求,要给予正面答复,要依法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情况待查、短时间不能解决的,要明确答复时间,不能让人遥望无期;对于不属于检察机关职责的范围,要仔细告知应去哪些部门通过何种渠道依法解决问题,在条件的允许情况下,可以协调相关机关积极的协助解决:无理取闹的,既要坚决回绝,不能无原则迁就,同时要讲清法律与政策。尽量使其能够接受,避免激化矛盾。只有怀着深厚的感情去做信访工作,人民群众才会满意,矛盾才得以解决。
三是妥善处理涉检信访工作,要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处理涉检信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完善工作机制,常抓不懈。首先要落实好首办责任制,要尽心尽力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做到分内的事马上办,分外的事协助办,把群众涉检上访的问题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要不断完善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向社会公布接待日的时间安排和领导电话。同时,还要将领导接待群众上访变为定期巡回下访。再次要建立责任追究制,严格追究故意或过失行为影响办理信访案件质量的人员责任,从源头上堵塞可能出现涉检上访的诱因,从而改变工作不负责任,办事拖拉,执法不公,造成当事人长期上访的状况,
三、推进刑事和解,消除社会矛盾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刑事案件的解决方式的创新机制。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应运而生。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刑事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后,国家司法机关对加害人免除刑事处罚或者从轻、减轻处罚的一种制度。刑事和解体现了法律的“宽容”和“谦抑”价值,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特别是因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必须坚持社会宽容和法律宽容相结合,才能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水乳交融,才能修复创伤、化解矛盾、重塑和谐。
四、延伸办案服务,调处社会矛盾
处的社会。” 人民法院承担着打击刑事犯罪、化解矛盾纠纷、保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职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独特的、其他部门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民法院要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就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障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确立的,是人民和历史的必然选择,并已明确地载入我国宪法。在我国,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之本,是我们最根本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审判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国家机器。在所有任务中,保护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是其首要任务,是带根本性的任务。因此,人民法院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将各项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重大部署、重要问题、重点工作及时向党委汇报,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实现维护法律权威与维护党的权威的统一,将审判、执行工作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同时,人民法院也应根据宪法确立的人民法院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职权,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公正高效地开展各项审判工作,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立足审判职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人民法院担负着打击制裁犯罪、调节经济社会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做好这些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为此,法院必须牢记自身担负的重要职责,充分、有效地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投身到创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中去。
一是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治安环境。稳定的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惟有稳定,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承担的首要职责。我们要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依法惩处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和盗窃、抢劫、抢夺等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增强群众安全感。加大对毒品犯罪、赌博犯罪以及利用邪教组织破坏国家法律实施的犯罪,净化社会环境。依法严惩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以及利用国有企业改制之机侵吞国有资产的犯罪,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依法严惩贪污贿赂、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依法打击建筑、医疗等行业的商业贿赂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加强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司法追究。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寓教于审,审教结合,作好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和帮教工作,降低缓刑犯、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率。
二是化解矛盾,构建文明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有了矛盾可以通过有效的机制妥善化解的社会。人民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各类矛盾纠纷的集中场所,大量的民事纠纷要通过诉讼来解决,依法调处民事纠纷、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法院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要依法公正及时审理各类民事案件,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制裁违法行为。要强化诉讼调解,贯彻落实“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十六字原则。要把调解贯穿于案件诉讼的全过程,坚持庭前、庭审和庭后调解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法院、人民法庭解决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作用,力争把纠纷解决在基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审理好破产案件,处理好破产还债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避免因破产案件引发职工、债权人上访等问题,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依法审理好行政案件,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正确行使权力,推动依法行政。完善申诉和再审工作制度,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对应当纠正的案件错误要及时纠正,对依法应该解决的问题要积极依法解决,对长期上访缠诉人员要耐心细致做好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三是强化司法执行职能,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执行是法院判决的最终体现,也是当前法院工作的一个难
点,更是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关键。执行难是全社会的问题,要以执行的程序公正和效率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国家执行威慑机制建设,在客观上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法律义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行宣传工作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以配合、协助、支持人民法院执行为荣,以抗拒、阻碍、干预人民法院执行为耻的舆论氛围和良好风尚,为解决执行难创造良
好的舆论氛围。为了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讲究执行方式,探索执行方法,提高执行艺术,把工作做深做细,尽量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减少矛盾冲突,促其和解。同时要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严厉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暴力抗拒执行等违法犯罪行为。要自觉依靠、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依靠党委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维护司法权威,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是以人为本,营造公正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要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妥善处理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纠纷案件,全面、充分、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创造司法便民利民的环境,为当事人寻求司法救济打开绿色通道,让他们方便、快捷地得到司法救济;创造司法护民的环境,积极实施司法救助,让确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公正的司法环境,认真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真正在全社会树立起法治的力量和权威。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法院的公信力
法院队伍素质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司法能力上,肖扬院长指出“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建设,重点是提高基层法院法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审判质量和水平。”加强法院队伍的司法能力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整顿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教育法官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强化服务大局意识。在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的前提下追求案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 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在法官中开展办案竞赛、裁判文书竞赛、庭审观摩、计算机操作等竞赛活动。评选出优秀法官、办案能手、优秀裁判文书等,着力培养法官敏锐的心智和洞察力、良好的法律文化和社会学修养、清正廉明的职业道德和正直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建立以岗位业绩考核为主的工作管理机制,建立以议事规则为根本的决策管理制度,建立以车辆、财务管理为基础的机关管理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内部督查力度,努力实现内部管理和谐。三是提高党员队伍政治素质,发挥党员法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法官队伍主要骨干力量,事实证明哪个部门的党组织发挥了作用,该部门的工作就做得出色。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法院的审判工作开展活动,经常抓好党员的党性教育,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同时,还要狠抓法院和法官的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信念坚定、严谨求实、公正高效、文明廉洁、执法如山的法院文化,营造爱岗敬业、崇尚公正的氛围,以多途径为干警排难解忧,以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工作热情。四是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筑牢干警反腐倡廉的基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引导和督促全体干警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司法理念,秉公执法,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对于发现违法审判行为,坚决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确保“公正、为民、清廉、高效”要求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提升法院的公信度。
检察机关如何发挥职能作用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凸显期。这就要求检察工作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在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检察工作必须自觉将自己融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中,找准服务的切入点。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努力营造优质的区域法治环境,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实力,提升招商引资环境的软实力。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去办企业,不是去实施项目,不是去招商引资,而应该是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来实现。办案是法律监督的主要形式。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要一如既往地坚持检察工作方针和检察院工作思路,按照“多办案、办好案”的要求,切实抓好办案工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各市场经济主体提供平等、优质、高效的法律保护,创造市场主体发展的良好环境。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良好发展环境的形成和维系,离不开检察机关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方面要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确立运用检察职能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并使这一观念成为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制定和落实服务的措施和办法,保障和维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当前,检察机关要努力在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上提供好服务。
一、服务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检察工作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在继续强调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建设的同时,全面发挥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矛盾纠纷、打击预防犯罪、管理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服务改革发展的职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部工作的重要目标,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检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全新的阶段性特征,各种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刑事发案居高不下。检察机关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二是我国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和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体制、机制和制度还不完善,诱发腐败的因素依然存在,智能化、隐蔽化程度和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能力在提高,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社会生活的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不断增强,各种社会矛盾更多地以诉讼形式不断进入司法领域,检察机关加强诉讼监督,保证司法公正性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四是统筹兼顾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难度越来越大。
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之一的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增强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树立主动维护稳定的观念,加强调研分析,结合我市实际,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密切配合,以常态打击与专项斗争相结合,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以及“两抢一盗”犯罪,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执行从轻、减轻、不起诉、缓刑、社区矫正等规定,依法制裁民事经济活动中的欺诈行为,促进和睦的社会、社庭与人际关系;认真处理涉法上访问题,切实解决有理的上访问题,态度鲜明地拒绝无理请求,并做好耐心的事理解释、心理疏导和法治引导工作。检察机关在履行批捕、起诉、控告申诉和法制宣讲等职能中,都要牢固树立打击为了服务、打击不忘服务的工作理念,都要为服务创建和谐赤水工作有所作为。
二、服务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公平、公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平的竞争环境也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检察机关服务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服务和保障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检察工作保障和服务经济建设,就是要依法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主要抓好打击制假贩假、侵犯知识产权案件,集中查办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渎职犯罪活动,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是要积极参加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依法打击走私、金融诈骗、偷税漏税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积极支持参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依法保护和鼓励公平竞争。特别是赤水处于边际交汇处,市场环境优劣易于比较,这项工作尤显突出。
二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活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命财产安全,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检察机关既要通过履行法定职责打击这类违法犯罪现象,又要通过办理案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建议相关部门完善管理规定,健全工作机制,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切实让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最大化,真正感受到发展环境的宽松和安全。
三是完善与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协作机制,推动建立健全预防经济犯罪体系。依法查处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移民补偿、重点工程项目
建设,以及金融、信贷等领域出现的侵吞、截取、私分挪用国有资产犯罪案件,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保护改革发展成果。让国家政策、措施承诺规范、有序地执行和兑现,树立地方较好较高的社会信用度,为争取更多更好的政策、更大更强的项目营造好环境。
三、服务创建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
良好的政治秩序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根本保障。政务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秩序的重要表现形式,政务环境又往往体现为该地方公权力的运行状况。如果一个地方公权主体以权谋私,权力异化为牟取私利的工具,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不仅侵害到国家与集体的利益,也直接侵害到个人利益,更成为影响这个地方政务环境的重要因素,这不仅是群众对政府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更进而威胁到社会稳定。腐败还会削弱公众对对执政党及其政权的权威性。预防腐败应主要从制度上对公权主体进行监督制约。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应当努力通过法律监督来预防制约公权主体的腐败问题。一个地方的政务环境如何,往往是体现这个地方发展环境是否宽松,是否留住地方资本生根,是否吸引外来资本进驻的重要因素。投资总是趋向社会稳定、政务廉洁、回报较高的地区和行业。不可否认,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政务环境的建设,实际上当然地涉及到职责履行,不可回避地涉及到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的问题,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抓好查处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监督职责履行。
(一)从法律上查处职务犯罪。一是加大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努力营造公平、规范、有序、廉洁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加大对相关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故意设置障碍向投资者索取贿赂、故意拖延时间向投资者暗示贿赂、在接受贿赂后搞权钱交易等行为的查处
力度,努力扫除干扰外来投资落户的障碍。二是加大对侵犯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犯罪的打击力度,保障外来投资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增强外来投资者的安全感。要按照“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求,严厉打击侵犯外来投资者人身、财产权利,干扰其正常经营活动的各种犯罪行为,特别是对本地黑恶势力对外来投资者进行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收取所谓的保护费、暴力垄断市场等犯罪行为要坚决严惩。三是加大对外来投资者涉讼民事、行政案件的法律监督力度,保障其合法权益。检察院对民事、行政案件的监督属于事后监督,其监督程序较复杂、漫长,而外来投资企业通常涉讼的领域多在工程承包纠纷、民工劳动合同纠纷、招标投标纠纷等方面。鉴于此,检察机关的检察职能必须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转变,及时了解纠纷的起因和发展态势,通过检法两家的工作协调来及时化解矛盾,通过建议和协调工作来寻求争议双方的利益平衡点,最大程度地减少进入司法救济程序的可能,节约司法资源。同时,对已进入司法救济程序的民行案件依法进行检察监督,既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维护法院判决的司法权威。
(二)从法律上预防职务犯罪。检察机关专门成立有职务犯罪预防机构,从事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检察机关要把预防职务犯罪放到与查处职务犯罪同样的高度,不能重查处轻预防,仅把查处看成是成绩,预防有效应是更大的成绩。要做到招呼打在前,预防走在前,少让干部犯罪。组织上培养一名干部的代价是不小的,也是不容易的。他们正面发展了,对我们的事业是有利的,他们走向了反面,对我们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预防的工作更显重要和必要。当前,预防工作要积极推动建立有关单位参加,检察机关主导,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要着眼于保护干部和服务发展,着重探索和建立四个方面的制度机制:一是职
务犯罪风险评估制度,对那些职务犯罪易发高发领域和行业,对那些群众满意度不高、反映强烈的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要结合举报材料、工作效果等因素进行是否可能有职务犯罪的风险评估;二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协作制度。建立检察机关与相关行政机关的线索移送与协查制度、信息交流与情况通报制度、预防宣传教育和监督制度、预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整体合力;三是检察建议警示制度。对管理制度明显缺位、管理松散、存在职务犯罪隐患的单位或有职务犯罪苗头的单位和职务犯罪频发的单位,检察机关向其发出检察建议,要求整改并回复,同时向主管部门或领导通报情况,以示警示。
浅谈人大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职能作用 指导老师(导师):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班: 2011年06月
随风去吧
目 录
一、坚持科学立法,完备法律体系,推动社会和谐。
二、合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妥善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强化监督,倡导法治,确保社会和谐。
四、发挥代表作用,畅通信访渠道,及时表达落实民意。
内 容 提 要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健全法制,依法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各项权利,及时反映民意,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群众的各种困难。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和法律赋予了立法、实施法律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重大职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工程中责应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负法律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毕业论文
--浅谈人大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职能作用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班
随风去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同时也应是一个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健全法制,依法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各项权利,及时反映民意,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群众的各种困难。因此,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工程中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应当大有作为。
一、坚持科学立法,完备法律体系,推动社会和谐。
在我国,作为权力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承担着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等事关社会和谐的重大职责。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人大及其常委会责无旁贷,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把坚持科学立法,完备法律体系,推动社会和谐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
完善立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和手段,通过立法活动,从源头和强制的层面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法律秩序,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立法是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本着急需先立、条件成熟先立和少而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立法工作中,应当运用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重新审视和思考我国的立法工作,改变长期以来重国家权力的配置与行使、轻公民权利的尊重与保障,重公民义务的设定与分配,轻国家权力的制约与规范等错误倾向,实现立法工作从“强化公民义务和政府权力”向“强化公民权利和政府责任”转变。具体的立法过程要把推进民主立法作为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民主立法体现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作用;要实行利益关系人参与立法制度,保证他们从立法调研阶段起就能够以不同方式关注和参与立法;要实行立法信息公开制度,保证社会公众对立法的了解和监督;要实行法律法规合宪性审查制度,由专门 机关负责对法律法规实施后发现的违宪问题作出处理。同时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修改、废止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遵循“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原则,确保多类别多层次法制的统一。通过立法,科学合理地设定国家机关及各党政团体、社会各基层的权力与责任,把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地位规定得恰到好处,从而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使其各就各位,创造性地发挥作用。
二、合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妥善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对重大事项的监督,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
决,指开通水道;导引水流。《孟子〃告子上》中讲:“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权,指秤锤。《汉书〃律历志上》中说:“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决定,《辞海》解释为肯定。决定权是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等对特定事项或问题作出决议和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行使决定权,这是我国政体所要求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能。为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理直气壮忠实依法履职,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定 和调整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项目建设、企业改制、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依法行使决定权,及时作出符合地区特点、发挥比较优势、体现统筹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各级人大、特别是全国人大,应从财政、税收、福利、救助等方面作出一些规定或制定一些法律,努力缩小解决行业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的问题,遏制贫富悬殊日益扩大的势头。地方各级人大在审议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计划安排时,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本地经济状况、人民承受力的关系,凡超越经济承受力、人民承受力,得不到群众支持的工程项目坚决不上;违背民意,损害民利,破坏民主的事坚决不做。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常委会上对“一府两院”提请决定决议的议案,组成人员一定要站高角度,心装广大的人民群众,着眼有助于辖区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宽松软环境及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审议,依法审查,不能通过的绝不能顾及情面和关系,违心作出决定(议),充当“表决器”。人大的决定权一方面要依法行使,更重要的是要正确行使。
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地方各级人大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并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进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人们欣喜地看到与之紧紧相伴随的是地方各级人大的作用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权威日渐增强。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中客观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不作为”、“难作为”、“滥作为”、“不规范”的现象还较多存在。因此,各级人大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时。要深化认识,重视对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决定权的行使反映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性质,是人民主权的直接体现,各级人大只有充分行使决定权,才能树立人大权威,才能正真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才能把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落在实处。各级人大应该把决定重大事项的着眼点和立足点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放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上来。同时要深入调研,提高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水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通过广泛深入地调研论证、社会听证、咨询协商、询问、公民旁听参与审议等方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确保所作的决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人大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要认真贯彻和领会中央9号文件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重大事项框架。在确定重大事项范围时应明确具体,力求细化,使其具有规定性和可操作性。要注重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 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中的重大决策、改革举措,列入重大事项的范畴,合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妥善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强化监督,倡导法治,确保社会和谐
充分履行监督职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公平、规范的权力运行环境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依法行使好监督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社会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大监督的权力源自宪法。首先,人大在监督过程中处于主要地位,对于人大的监督,监督对象应当服从。其次,人大监督具有法律效力,监督行为一经实施,即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再次,人大的监督行为具有国家强制力,通过国家强制力来确保其执行。这些特点和优势表明,人大的监督权属于一种国家权力,其对监督对象的制约属于权力对权力的制约。这就是人大监督优于其他机构的监督之所在。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的优势,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于加强法治,认真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全方位和谐都有重要作用。监督“一府两院”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秉公办案、文明执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自由、安宁的政治和生活环境,让人们安居乐业、心情舒畅,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集中精力投入现代化建设大业,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全面 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行政、司法机关滥用权力,通过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施检查、调查、纠正、处理的权力。在这方面人大必须有所作为,要运用法律赋予的职权,运用刚性手段,依法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促进“一府两院”严格按法律法规调节各种社会关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积极主导,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公民的法律素质,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在监督中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把好任前提请关、任中审议关和任后监督关,不断推进人事任免工作的公平公正,使人事任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监督工作中一要围绕打造做实事、办好事、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强有力的服务型政府行使监督权。加强政府绩效评估,提高政府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坚决纠正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责不明,违规操作等问题。坚决纠正政府在依法行政和管理社会事务中缺位、错位、越位的问题,真正把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二要围绕建立一支高效、廉洁、勤政、为民的干部队伍行使监督权。通过人大的监督,不断提高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法律水平,政策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正确判断形势的能 力,正确执行决策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通过人大的监督使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人大意识、法制意识和群众观点,常怀律已之心,常思公仆之责,常念群众之苦,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关心群众疾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行使监督权。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唱响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主旋律。围绕促发展、谋发展、议发展开展工作监督,督促“一府两院”同唱“发展”之歌,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突出经济建设这一根本。四要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安定团结行使监督权。时下,改革开放也进入攻坚级段,各种社会矛盾凸现,企业改革、“三农”问题、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等等都需要一个开放、公正、和谐的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向维度的利益诉求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向不同利益的社会主体提供了利益诉求的制度性平台,使社会各级层都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平台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表达自己愿望。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上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高度重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强司法监督,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引导群众用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利益要求,维护社会安定,创造和谐社会。
要通过组织开展视察、审议、评议、执法检查和调查研究 等工作,推动政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经济运行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的关系、发展经济和关注民生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积极主导,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公民的法律素质,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要监督并支持“两院”独立自主依法办案,公正司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为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要强化监督意识、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让“一府两院”公权不滥用,腐败难滋生。通过监督执法,使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通过监督司法,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通过监督守法,鼓励权利主体获得权利,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社会充满活力;通过法律的导向作用,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四、发挥代表作用,畅通信访渠道,及时表达落实民意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始终以代表为人大工作的主体,认真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使人大代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广 泛的群众基础。没有人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党和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人大代表来自各地,生活、工作于人民之中与广大人民群众有天然的联系,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要求、愿望有充分的了解,能随时将人民的呼声、要求向党委、人大及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党和政府通过人大代表作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相互沟通。党和政府通过人大代表了解民情民意,了解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了解各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从而及时地加以协调、调节,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以免问题成堆。一定意义上讲,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批评、建议、意见理应成为党委、人大、政府工作的晴雨表和指挥棒。缘于此各级人大一定要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作用,落实好中共中央9号文件精神,一方面通过人大代表的宣传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植群众心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支持代表依法履行职务,广泛听取代表意见和建议,加大代表议案办理力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各级层的利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凸显人大代表在人大中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神圣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民情、积极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化地发挥 出来,促进各种政治关系的和谐和实现社会政治民主。
信访工作是人大联系人民群众的一种直接形式,是人大作为民意机关通达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人民群众上门主动向人大反映情况,各级人大应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依法受理他们的申诉、控告和检举,绝不可置之不理或一转了之,使群众有理无处讲、有冤无处申,憋一肚子怨气,由此埋怨党和政府。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更要认真研究,并督促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应当并且能够解决的问题,真正起到疏通民意、平解民怨的作用,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摸民情、拓宽和畅通人民群众表达意见,反映愿望的主渠道,让群众有处说话、有处讲理从而理顺群众情绪,解决在改革和社会发展中带来的各类矛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一、报道主体要注重关注弱势群体
作为整个社会的公器, 新闻传媒理应承担起关心、支持弱势群体的责任。在这方面潍坊电视台着力打造的全新服务品牌《服务到家》栏目, 正是把报道对象的主体定位在弱势群体之上, 反映其呼声、愿望和要求———“帮你办事, 为你分忧”。《服务到家》全方位记录记者帮助观众解决难题的过程, 直至问题解决为止。栏目设有两部热线电话, 真正倾听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 并从热线中挑选合适的线索进行深入的采访和报道。我们还注意到, 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并不是仅限于反映其呼声、愿望和要求, 而是通过及时地报道来促进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 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 最终改变其弱势地位, 这才是关心和支持弱势群体的最高境界。
二、要树立为民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
新闻媒体的主要作用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 这是已经被认可并广泛被实践的理念, 因此我们必须要树立为民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比如《聚焦》作为潍坊电视台唯一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 栏目定位:关注民生服务大局, “您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该栏目一直秉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理念, 侧重于深度和力度, 则重于现象背后的规律, 表象之下的本质, 是一般新闻报道在深度上的拓展和延伸。同时, 改版后的《聚焦》大大增加了故事性评论的内容, 把新闻当故事讲, 通过讲述评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小故事, 提炼思想精髓和精神内涵, 弘扬时代主旋律,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以“平等交流”的方式来为民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直播潍坊》栏目就从说百姓身边事, 做观众贴心人, 与观众一起“多角度关注社会生活, 全方位感受新闻魅力”。从为公众所提供的服务来看, 它总是以与老百姓沟通为己任, 以一位“好邻居”的面孔出现, 与观众在家长里短的谈心中完成所肩负的使命:服务。
三、在表达民意上有让普通人进入现场的感觉
民意的和谐是社会和谐之灵魂。没有民意的顺畅表达, 就不可能有和谐的社会, 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让社会各阶层都能较为满意的均衡制度。民意的顺畅表达辐射最广、传播速度最快、影响最大的当然要属新闻传媒。2008年, 潍坊电视台强势推出黄金栏目《大家说吧》, 这是一档融演播室谈话形式与电视娱乐脱口秀访谈为一体的新形态组合式谈话类节目, 每期时长40分钟, 节目由突发事件、热门人物、热门话题导入, 讲述潍坊人不寻常的故事, 探讨新潮理念、演绎故事冲突、展示对话者的个人魅力及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从而激起观众内心对生活的激情, 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分享嘉宾的经验, 疏导人们精神的紧张、消沉的情绪, 减轻人们内心的压力。“平等交流”看似方法问题, 其实反映了党的新闻工作者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态度。
四、舆论监督上敢于揭微显痛、彰显社会责任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之一。基于此, 我们进行了艰苦的摸索, 综观其批评报道,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首先是对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其次是将监督的锋芒直指政府管理部门的腐败和官僚主义。再次对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不文明行为进行建设性的批评。我台通过暗访等形式采访编辑的几个专以揭露尖锐问题的内部《专题片》, 通过会议播出, 引起了全市各级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对迅速统一全市领导干部们的思想, 加快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把能否对社会各方面的与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不和谐因素进行揭微显痛, 既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的高低, 也是培养和提高媒体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五、舆论引导要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制度体制, 又要靠全体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舆论引导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 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舆论引导工作。《潍坊新闻》属新闻联播类栏目, 承担市委、市政府、人民大众的喉舌功能。该栏目始终坚持正确导向, 传递权威信息, 实施舆论监督, 宣传文明建设, 成为潍坊电视台的主打新闻栏目, 收视率在潍坊地区电视媒体同类节目中名列前茅。在舆论引导的方法的探索上, 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 通过不断举办大型活动, 来激发各阶层民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创造一种诚信友爱的舆论氛围, 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这不仅是媒体必须认真完成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 也是一个和谐社会应该具备的精神力量。■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全国人民所企盼和渴望, 在传播信息和舆论引导上占有重要位置的新闻媒体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应发挥出积极作用。潍坊电视台积极探索, 结合各栏目的特点, 通过关注弱势群体、增强服务意识、让普通人走进新闻现场、引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等手段,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还不完善, “一农支三农”现象依然存在,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依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所离不开的重要支柱。新农村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单纯改变村容村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发展经济的内容,又有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内容;既有农村综合改革的内容,又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创新手段,积极为“三农”作好服务
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有力激发“三农”领域经济发展的活力,随之而来的将是巨大的资金需求和市场竞争。农村信用社要抓住机遇,在市场竞争的大熔炉中尽快完善自己,提高竞争实力,积极为“三农”做好服务。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坚决及时地取消一切限制到农村信用社开户的歧视性规定,积极引导各类涉农资金、财政资金、以及其他有关专项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壮大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资金实力。二是农村信用社要抓住中央政府重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宣传自己,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加快电子化进程,疏通结算渠道,结算渠道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要大力建设农村信用社综合网络系统,实现存款在全国范围内通存通兑,尽快发展卡式业务,提高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开展好代理业务,切实做好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代收电话缴费、代售充值卡等业务,与保险公司合作代理保险业务,与商业银行开展在资金存放、资金拆借等资金业务方面的合作。
二、积极推进信用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是一个系统,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规范的制度环境。因此,可以说,金融生态建设,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改善金融生态,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有利于培育和提高农民群众的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乡)活动,逐步构建合理、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积极宣传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为全社会信用工程建设打造基础;二是各级各部门要依法维护农村信用社金融债权,对恶意逃废悬空农村信用社债务的要依法制裁,各级执法部门要支持、帮助农村信用社依法维护落实合法权益。依法起诉的收贷案件,要请法院依法审理,提高结案率和执行率;三是各级政府要出台政策积极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四是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内控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防范各类道德风险的发生,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扩大信贷规模,以科学发展观积极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
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发生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由以计划为导向、以种植业为基础的传统低效温饱型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加工增值为重点、实行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化大农业转化。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现代农业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性经营包袱向潜在的经济效益增长点转化。作为农村信用社而言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转变观念,面向“三农”提高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高、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的贷款占比。尤其是位于城区的信用社要积极寻找市场,在贷款项目支持上要向依托农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贸市场倾斜,使之成为农村信用社新的效益增长点。
(一) 扩大贷款面,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村信用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抓住机遇,用好政策,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要扩大贷款面,支持普通农户的发展,在推广小额信用证贷款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农户联保贷款业务,灵活掌握政策,在资金安全情况下,区别对待,适当减少联保贷款的担保人数,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户。二是开展农户资金需求调查,让有项目并需要资金的农户都能得到贷款支持,达到共同致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资金供应,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三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用社在贷款用途、对象上观念要转变,既要发展生产,又要解决农民生活困难。目前,有一部份农户尚未摆脱贫困,信用社在贷款发放上要克服重富轻贫思想,信用社不仅要在支持生产和农民致富上作文章,也不能忘记支持贫困户,要帮助农户改善生产和生活困难,发放助学贷款,让贫困农民子弟都能上大学、受教育,促进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四是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促进城镇化进程。积极扶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因其产权明晰,经营灵活,市场灵敏度高而成为目前农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力量,是小城镇新的效益增长点,农村信用社要选拔和培养一批自己的黄金客户,对于经济效益好的黄金客户可放大贷款规模,给予资金和服务上的优先支持,加大支持力度,扶持其发展。
(二)突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农村信用社既要重点支持粮食生产,又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农村信用社要树立大农业观念,适当集中资金,实行风险可控的授信制度,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农业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基地推动区域农业形成集约化经营和规模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选准适宜项目并支持好农产品的深加工,促进生产集约化、专业化,形成规模效益和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优势,支持农产品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专业户带动专业村从而形成规模基地。二是大力支持劳务产业发展,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三是支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农村运销、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培育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有计划的农村商品经济,搞活农产品流通。
(三)支持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整体面貌的改善
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公共设施和文化卫生设施落后现象严重。农村信用社既要支持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也要加快农村文卫设施建设。一是改善环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农村道路修建,支持绿化和卫生设施建设;二是支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多半贴近农户,深入村屯,与农民有着较深的感情,要通过这一特长,协助村委会加快推进乡、村文化站和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建设,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在农村建立新村规民约,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三是支持建立完善农村保障体系,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农村低保、医疗救助、灾民补贴以及残疾人扶助等社会救助项目。四是区别对待,对于农户收入多、生活水平高、基础设施差的地区,政府应将发给农户的粮食直补款集中起来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直补款户多金额小,部分农民不重视,随手花掉,存在浪费现象,集中起来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优于发到农户手中。最终使农村实现道路平整、村容整洁,乡风文明、邻里关系和谐。
(四)加强管理,提高信贷质量
【社会保障如何发挥作用】推荐阅读: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慈善07-26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10-29
发挥宗教积极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09-12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_推进和谐社会建设10-04
政府如何实现其社会保障职能06-17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10-12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06-17
社会保障理论12-20
社会保障概论试卷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