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管理试题

2025-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药品管理试题(精选11篇)

药品管理试题 篇1

药品管理法培训试题(全部)

被考核人员:日期: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70分)

1、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法。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法。

3、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工作。

4、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承担依法实施药品审批和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的药品检验工作。

5、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凭此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无的,不得生产药品。

6、《药品生产许可证》应当标明和,到期重新审查发证。

7、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组织生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认证;对认证合格的,发给。

8、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炮制的,不得出厂。

9、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药品生产企业可以接受委托。

10、开办药品批发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凭《药品经营许可证》到办理登记注册。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经营药品。

11、《药品经营许可证》应当标明和,到期重新审查发证。

12、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经营药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药品经营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认证;对认证合格的,发给。

13、药品经营企业购进药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制度,验明证明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

14、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必须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购销记录必须注明药品的、剂型、、、、生产厂商、、购(销)货数量、、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药品经营企业销售中药材,必须标明。

15、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制度,采取必要的、、防潮、、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药品入库和出库必须执行制度。

16、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不得出售以外的药品,但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在设点出售中药材以外的 药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7、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文号;但是,生产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和除外。实施 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中医药管 理部门制定。药品生产企业在取得药品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该药品。

18、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和为国家 药品标准。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负责标定国家药品标准品、对照品。

19、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必须从具有、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但是,购进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除外。

20、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21、药品进口,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审查,经审查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有效的,方可批准进口,并发给。

22、药品必须从允许药品进口的口岸进口,并由进口药品的企业向口岸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海关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放行。无《进口药品通关单》的,海关不得放行。

23、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为。已经作为药品通用名称的,该名称不得作为药品商标使用。

24、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患有或者疾病的,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

25、当事人对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药品检验结果之日起七日内向或者上一级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申请复验,也可以直接向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申请复验。受理复验的药品检验机构必须在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复验结论。

二、问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5分)

2、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5分)

3、《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假药。请简述什么是假药?(5分)

4、《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劣药。请简述什么是劣药?(5、请简述《药品管理法》有关药品包装的要求。(5分)

6、请分别简述生产、销售假药与劣药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5分)

药品管理试题 篇2

关键词:药品量化管理,药品三级管理系统,应用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的应用到生活中, 而且为现代管理提高有力的工具。对于医院来说,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极大的改善工作效率, 并且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具体的作用。在药品的量化管理工作中, 实施三级管理, 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而且使得整个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具体化以及规范化, 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1]。同时, 也加强了患者对药品的相关了解。

1 药品三级管理系统的搭建

对于药品三级管理主要是针对“药库和药房以及窗口”三个方面的实施, 并对这三个部门进行逐级化, 从而使得整个管理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具体的三级管理模式主要为[2]: (1) 一级:医院药库对整个药品的管理; (2) 门诊、急诊以及住院药房对整个药品管理; (3) 各个药房的窗口管理;搭建这种“三级”网络结构主要是在药品管理系统中的局域网内实施, 并将药库和门诊以及急诊与住院药房与挂号处、收费处等相关的工作点设定为一个服务终端。其中, 药房调剂工作人员应设置3人一组, 而且每一组建立一个药品量化管理工作站, 并且各个工作站自行管理负责, 且注重分工协作。同时, 在整个药品量化管理中“以个人为中心”, 并且按照药品的三级管理模式进行实施。

2 三级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对于设置的三级管理模式, 应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各个系统进行紧密联系, 从而构建一个药房网络, 使得各个量化管理的子系统能够单独运行, 同时, 也可在整个局域网内运行, 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共享[3]。这种药品三级管理系统不仅操作简单, 而且系统的稳定性好, 数据也比较详尽。从而减少传统药品量化管理中的数据不准确情况发生。而且这种现代化的管理系统, 主要以药品的量化管理最为整个核心, 避免了传统的以“金额管理”的情况出现, 从而使得整个管理更加合理化和现代化以及科学化。大大的提高药品量化管理的准确性。这种方法还减少了药物的流失, 挽回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同时, 对于工作人员来说, 这种管理方法对其起到一定的监督管理和提高职业素质及责任心。这种管理模式, 不仅实现了药品的量化管理, 同时也实现了人性化的管理[4]。这种网络化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将各个工作点或者服务终端实现数据的共享, 从而避免了一些工作中的漏洞, 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这种管理方式是现代化、自动化的系统。实现了药品库存和用药信息管理的自动化, 实现了药品信息与药品账目管理的自动化, 实现了药品分类和划价管理的自动化。而且, 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 我院2011年药房药品过期的存储数大大的降低, 与2010年相比较, 降低了80.0%。因此, 这种药品三级管理系统的实施, 有效的减低过期药品的存放。进一步使得药品的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 也提高了整个药品的量化管理准确性[5]。

3 讨论

由于医院的药品种类繁多, 而且数量也比较庞大, 且价格也不一, 这为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尤其对于传统的以“金额管理”的方法, 在整个药品管理中具有较多的弊端, 从而很容易造成药品的遗失和药品存储过期的情况出现。在日常的管理中, 常常出现有药物错发和换药等问题, 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应用和治疗效果。甚至出现有药物过期依然使用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等情况的发生。

因此,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院的管理也逐渐的科学化和网络化[6]。尤其, 对于药品的量化管理也进一步的实施网络化, 使得整个药品的管理工作更加顺利。药品三级管理是在整个药品使用和配发的全过程实施分级管理, 这样不仅有效的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的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能力。药品三级管理系统的搭建主要是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从而将工作细化和具体化。整个管理中将个人作为管理的主体, 避免传统的以“金额管理”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大大的提高药品管理的科学性, 而且有效的杜绝借药或换药的情况发生, 间接地的提高患者用药的质量。在实施的药品三级量化管理工作中实现了全面自动化, 主要包括药品的基本信息和存放情况以及药物的价格等等。从而使得药品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并且这种管理模式提高了医院药品管理规范化和科学性以及灵活度。这种建立在网络上的系统, 不仅操作简单, 而且管理也比较方便, 避免了药品的流失等情况, 而且这种管理模式的建立, 有效的转变了医院服务态度, 进一步的提高服务的质量。从而实现了药品和患者之间的有效了解, 使得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和经济。

参考文献

[1]王达妹, 王春晖, 魏朝晖.医院药品“三级”管理-医院药学服务新理念[J].上海医药, 2011, 23 (1) :755-756.

[2]王达妹, 魏朝晖.用科学管理法提升医院药品“三级”管理水平的体会[J].中国药房, 2009, 34 (22) :673-674.

[3]朱南平, 赵绪元.医院药品网络三级管理[J].中南药学, 2006, 33 (1) :621-623.

[4]黄选海.药品三级管理系统在药品量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4 (9) :677-678.

[5]王达妹, 王春晖, 魏朝晖, 等.医院药品“三级”库存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23 (16) :633-634.

药品管理试题 篇3

【关键词】药品规格;药品包装;药品生产;药品信息

【中图分类号】F426.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99-01

【Abstract】OBJECTIVE: To realiz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drug production specifications. Method: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drug information to analysis. Result: Find a kind of drug to be packed existences universally. At most, there are dozens of special packing. Discussion: Formulate the drug specifications and packing sciencely and specifically according to the drug information, is the key of normative drug market.

【Keywords】 Drug specifications; Drug packing; Drug production; Drug information

药品规格是根据药品信息即药品适应症、药品剂量和用法用量制定的。而药品包装是根据药品适应症的特征、治疗疾病的疗程等制定的。我國药品生产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及战胜疾病作出了贡献,同时有些药品规格也有长足发展,就其原因较为复杂。笔者根据掌握的药品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一种药品有几种规格,一个规格多种包装,甚至有几十种包装,必然就造成一种药品几十个价格也就属正常现象,如注射用还原型谷胱苷从0.3—2.0g尽有7个规格、阿莫西林胶囊规格为250mg的有9种包装等等,这样给药品审批、药品注册、药品成本核算、价格制定、临床使用、药品市场、药品招标等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2方法: 对常用的抗感染药物阿莫西林及有关口服制剂规格进行整理统计。

2、结果

根据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所示有关204种基本药物,规格120个,平均每个药物有5.89个规格,其中阿莫西林胶囊剂规格有18个,阿莫西林片剂规格有12个,阿莫西林分散片规格有8个,共有38个规格,见表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规格有22个,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规格有3个,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规格有5个,共有22个规格,见表二。有关阿莫西林口服制剂共有60个规格。

3、讨论

3.1 一种药品多规格,多种包装是造成百姓长期认为“黄金有价药无价”错误意识延续的原因之一;是造成药品价混乱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也是打药品招标“擦边球”方法之一。

3.2 应根据药品属性及临床需要等科学制定药品规格、包装,有些药品规格、包装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例如阿莫西林胶囊规格250mg就有9种包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规格250mg/125mg仅在3粒—12粒之间就有6种包装。

3.3 应根据病种来制定药品包装,减少药品浪费。例如临时用药解热镇痛药安乃近片应采取单片铝铂包装,便于使用和保存;而高血压、糠尿病等慢性病大多需长期用药,口服制剂应生产大包装,从而降低药品生产成本,达到降低药品价格目的。

药品管理试题 篇4

1、等部门参加的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机构,指定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日常管理工作。

2、根据本单位医疗需要,按照有关规定购进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保持合理库存。购买药品付款应当采取方式。

3、医疗机构对过期、损坏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销毁时,应当向所在地提出申请,在卫生行政部门监督下进行销毁,并对销毁情况进行登记。

4、医师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在中记录。

5、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处方。

6、麻醉药品注射剂型仅限于使用或者由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

7、为院外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精神药品患者开具的处方不得在药房配药。

8、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购入、储存、发放、调配、使用实行理和追踪,必要时可以及时查找或者追回。

9、医疗机构应当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10、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者贴剂的,再次调配时,应当要求患者将的空安瓿或者用过的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或者废贴数量。

11、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为患者首次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亲自诊查患者,为其建立相应的病历,留存患者复印件,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

1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为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用量。

13、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用量;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试题 篇5

1.《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于经审议通过,公布,自日起施行。

2.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保证药品质量,根据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应当遵守本办法。

4.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应当对其的药品质量负责。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确保的前提下,应当适应现代药品流通发展方向,进行改革和创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其行为负责,对其以本企业名义从事的药品购销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5.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对进行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培训档案中应当记录。

6.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并对其作出具体规定。

7.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的场所或者。

8.药品生产企业只能销售药品,不得销售本企业的或者的药品。

9.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销售药品时,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加盖本企业原印章的或和的复印件;

(二)加盖本企业原印章的所销售药品的复印件;

(三)销售进口药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文件。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派出销售人员销售药品的,除本条前款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加盖本企业原印章的。授权书原件应当载明授权销售的,注明销售人员的,并加盖本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者签名)。销售人员应当出示原件及本人原件,供药品采购方核实。

10.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销售药品时,应当开具标、、、、等内容的销售凭证。

11.药品零售企业销售药品时,应当开具标明、、、、等内容的销售凭证。

12.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时,应按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索取、查验、留存供货企业有关证件、资料,按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索取、留存销售凭证。

13.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本条前款规定留存的资料和销售凭证,应当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年,但不得少于年。

14.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从事、行为的,不得为其药品。

15.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为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经营药品提供,或者,或者等便利条件。

16.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以、、、、会等方式销售药品。

17.药品经营企业不得购进和销售制剂。

18.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药品经营企业不得改变。

19.药品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许可的经营范围经营药品。

20.药品零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的要求,凭销售处方药。

21.经营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时,应当挂牌告知,并停止和。

22.药品说明书要求、的药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使用、运输和储存。

23.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或者药。

24.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采用、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

25.非法收购药品。

26.药品现货销售,是指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其委派的销售人员,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的其他场所,向现场销售药品的行为。

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管理的试题 篇6

姓名:

岗位:

得分:

一、填空(每空8分)

1、将单位剂量麻黄碱类药物含量大于(不含30mg)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列入必须凭处方销售的处方药管理。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开具处方。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凭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上述药品。

2、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每个最小包装规格麻黄碱类药物含量口服固体制剂不得超过,口服液体制剂不得超过。

3、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在 前完成上述药品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的修改工作,未完成的2013年3月1日后不得销售。2013年2月28日前上市的药品,按原销售方式售完为止。

4、凡发现多次流失或流失数量较大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其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消减其生产企业相关品种的麻黄碱类原料药购用审批量,削减幅度原则上不少于上一审批量的。

5、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应当查验购买者的,并对其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予以登记。除处方药按处方剂量销售外,一次销售不得超过 个最小包装。

6、药品零售企业 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应当设置 由专人管理、专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销售数量、生产企业、生产批号、购买人姓名、身份证号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对违反规定销售造成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流入非法渠道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监、公安部门应当如何处置? 答:

药品管理试题 篇7

关键词: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管理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一方面具有强烈的镇痛作用, 是必不可少的临床治疗药物, 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痛;另一方面, 这类药物如果不规范的持续使用, 会让使用者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 如果这类药品非法流入社会, 就会成为毒品, 将对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1]。因此, 这类药品属于国家特殊管理药品, 必须严格进行管理控制, 防止此类药品通过非法途径流向社会。为了保障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安全和应用, 我院依据2005年国家重新修订并颁布的《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订出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及措施, 保障我院该类药物的用药安全。

成立监管小组, 制订管理制度

分管副院长作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监管组长, 还包括了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药剂科主任、保卫科长均作为小组成员, 负责该类药品的管理工作。药剂科承担日常工作, 药品的计划、采购、验收、储存、保管、使用、调配、报损、销毁等日常工作均由药剂科专人负责, 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

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 落实各部门的管理职责, 并采取专项检查制度, 加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各个环节的管理。

基础设施配备:各项硬件设施配备完备, 储存各特殊药品的科室都安装了铁门、铁窗和报警器, 装备了专用铁保险柜。

培训、教育及使用情况检查

我市对涉及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2年1次的培训、考核, 考核合格者方可有权参与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开处方、调配、执行医嘱等。我院每年都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讲授有关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法律、法规、规定、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知识, 强化医务人员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监督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备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科室进行检查, 检查是否账物相符及各项制度是否执行到位。药剂科指定质检人员每个月都对各个科室的药品质量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实行三级基数管理环节

第一级:药库管理: (1) 药品采购:采购人员需要持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及药剂科主任审核、主管副院长审批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申请单》, 到指定的企业采购。按规定应每3年更换1次《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 完整及时的填写基础信息, 加盖医院公章后, 上报所在地的卫生局备案批复。每年十月底采购人员根据本年使用情况, 做好下一年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计划, 上报到卫生局备案。 (2) 药品验收、入库: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到货后立即进行验收, 并且需要两位药库管理人员同时进行验收、核对, 验收到最小单位。入库验收时专册记录, 按专册内容完整填写药品信息, 以备追踪检查。验收合格后, 实行双人保险柜入库开启, 按相关规定将药品放入保险柜中, 保管入库后把各种药品相关信息逐一录入电脑, 实行微机管理, 以后药房请领申请表、请领单、处方、空安瓿请领, 每次均需要详细记录, 领药人、发药人、复核人三者签字, 做到帐、物、批号相符。

第二级:药房管理: (1) 药品领取:第1次领取, 根据临床需要, 确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品种和数量, 提出申请, 由分管副院长、医务科长, 药剂科长审核盖章, 药库2份, 药房2份, 药剂科2份。拿申请表和特殊药品请领单到药库请领基数。以后每次领药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及空安瓿, 根据处方及空安瓿数量填写请领单到药库领取, 并签字确认。领回的基数药品实行双人双锁保险柜存放、保管。 (2) 药品调配:门诊药房调配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设置固定发放窗口, 并且明显标示, 专人负责调配。由双人双锁开启保险柜调配处方, 双人复核该品种规格、数量, 核对无误后方可发药。门诊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时, 药品是由药剂师交给执行护士, 注射完毕将空瓶回收;住院或手术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时, 药品是由临床科室指派的护士凭专用处方到药房领取, 领药护士在专用处方后签字, 签字领药护士负责把用完后的空安瓿送回药房;在手术麻醉科手术的患者用药后的处方由该科专管护士凭专用处方、空瓶到药房领取, 同时在每张处方后面签字。调配后处方上双人签字, 按年、月、日编制顺序号, 专册登记, 填写患者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用药日期、用药数量、批号, 并填写回收空瓶登记表。

第三级:手术麻醉科管理: (1) 我院只设定手术麻醉科设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基数, 由专人负责。根据临床需要量, 设定合理基数, 基数申请时需要与药剂科协商签订《申请备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报告》, 确定备用基数药品的名称、数量、单位、剂型和规格, 由分管副院长、药剂科主任、医务科长、手术麻醉主任签名, 一式3份, 麻醉科1份, 药剂2份备查。第1次领取基数, 麻醉科专管人员持申请表, 请领单到药库领取, 以后凭医师开具的专用处方到门诊药房领药。 (2) 手术麻醉科需要采用专人、专柜、双锁保管领回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数量与药房备案一致。专管人员按医生处方当日清查, 并进行专册登记, 做到日清日结, 账物相符。

回收与销毁

建立空瓶、废贴回收制度及销毁制度, 销毁空瓶、废贴时, 需要征得分管副院长和药剂科主任签字同意, 并且在医务科、保卫科及药剂科人员一起监督的情况下进行, 还需要做好销毁记录。药剂科将患者不再使用、剩余的和各科过期变质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集中回收, 将回收的药品进行清点统计, 统一办理销毁申请手续, 由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来核实、监督销毁处理。

我院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医生开具的每张处方注射剂不得超过1次用量;片剂、酊剂、糖浆剂不得超过3天常用量;缓释片、控释片不得超过15天常用量。专用处方保存3年;专册登记本保存3年;专用账册保存至药品有效期满后不少于2年。

通过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严格规范管理, 我院从未出现滥用和流失现象。麻醉药品管理是长期细致的工作, 因此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实施严格规范的管理, 才能够确保该类药品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基层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 篇8

[关键词] 基层医院;高危药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5-156-02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患者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药物具有与治疗无关的其他副作用,因此任何药物又可能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根据造成伤害程度的不同,临床上按管理类别将治疗药物分为一般管理药品、特殊管理药品、高危药品等。高危药品是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于2003年第1次公布,在2007、2008年进行了更新。2008年公布高危药品除了19 类外,还包括13种药物。

1 高危药品的概念及笔者所在医院现有种类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将一类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命名为“高危药物”[1] (high-risk medication or high-acert medication)。WHO及一些发达国家已把高危药品管理列入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2009年中国医院协会在卫生部医改司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发布和实施《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的通知(医协会发[2009]6号)。其中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中明确指出有误用风险的药品应规范管理。近年尽管我国也现“高危药品”这一概念,但许多医院真正对高危药品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没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也缺乏对高危药品有效监管和规范的操作规程,致使大多数医院对高危药品的管理相对滞后(特别是基层医院)。因此基层医院应加强高危药品的宣传,让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充分了解高危药品的同时加强对其的管理。

2008年ISMP公布19类高危药品目录,在19类和13种高危药品中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的品种如下。

19类中有:(1)静脉用肾上腺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2)静脉用肾上腺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3)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丙泊酚、氯胺酮);(4)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胺碘酮);(5)抗凝药、凝血酶抑制剂、溶栓药、糖蛋白Ⅱ/Ⅲa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用普通肝素、阿加曲班、、阿特普酶、瑞替普酶);(6)静脉用和口服化疗药(阿霉素、环磷酰胺、卡铂、顺铂、阿柔比星、奥沙利铂、白消安、吡柔比星、柔红霉素、异环磷酰胺、氟脲嘧啶);(7)高渗葡萄糖注射药(50%葡萄糖);(8)腹膜透析液和血液透析液;(9)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罗格列酮、格列吡嗪);(10) 静脉用改变心肌力药(地高辛);(11)脂质体药物(两性霉素);(12)静脉用中度镇静药物(咪达唑仑);(13) 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药(水合氯醛);(14) 静脉,透皮或口服吗啡类镇痛药物(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芬太尼帖剂);(15) 神经肌肉阻滞药(琥珀酰胆碱、维库溴铵、阿曲库铵);(16)静脉用造影剂(泛影葡胺、碘海醇);(17) 肠外营养药(复方氨基酸、脂肪乳)。

13种中有:(1)秋水仙碱注射液;(2)胰岛素注射液(普通和混合胰岛素);(3)硫酸镁注射液;(4)甲氨碟呤片(非肿瘤用途);(5)阿片酊;(6)缩宫素注射液;(7)硝普钠注射液;(8)浓氯化钾注射液;(9)异丙嗪注射液;(10)浓氯化钠注射液;(11)500 mL灭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冲洗用)。

2 高危药品、特殊管理药品的差异

高危药品没有固定规则化使用剂量,安全指数狭窄[2]。高危药品重点是使用不当对患者造成危害,其监管重点是:规范使用,分类贮存。高危药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用药差错,及其他伤害。如剂量错误、给药途径错误、误用包装类似的药物、护理人员在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产生的气雾对操作者造成潜在的危害等。

特殊管理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毒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制剂、计生药品)强调依法管理,合理使用。如管理不当、使用不当则易造成成瘾、中毒、健康损害及社会危害。

3 临床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监管措施

药品差错可发生在各个环节,对于基层医院,面对患者,医师开具处方、药师调剂处方、护理人员使用药品等环节,怎样防范用药差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基层医院在使用高危药品时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核对患者的信息、审核处方的适宜性、核对调剂药品的正确性、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及告知注意事项等。

因此有必要建立医、药、护三位一体的管理组织,根据本院实际制定高危药品目录,明确高危药品的潜在风险,制定高危药品的管理体制[3]。具体面对高危药品管理和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制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其内容:高危药品包括具体品种数;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红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及其医护人员注意;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证时才能使用;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加强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3.2 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临床医师在开具高危药品处方、药学人员调配处方、护理人员执行医嘱应要认真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如口服降糖药物患者对磺胺类过敏,造影剂过敏等。如果在临床使用高危药品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护理人员应即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并做好相关的总结报告,及时通报全院用药安全网。

3.3 询问患者的疾病史

临床医师在选择高危药品时,要根据患者的检验结果合理选择相应的药物。如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使用对肝、肾有毒害性的药物(特别在使用化疗药阿霉素、环磷酰胺、卡铂、顺铂、阿柔比星、奥沙利铂、白消安、吡柔比星、柔红霉素、异环磷酰胺、氟脲嘧啶)时应考虑其对肝、肾损害,必要时需调整剂量或选用其他药物;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使用肾上腺受体兴奋剂类药物需考虑其对心脏的影响;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抗凝血药物应考虑对凝血药功能的影响。

3.4 询问特殊病理生理状况

临床应考虑不同患者的生理状况,合理使用高危药品。如老年患者、孕产妇、婴幼儿、特殊酶缺乏患者使用需此酶降解的药物,会引起的全身反应或毒性。如浓氯化钾注射液、异丙嗪注射液、 浓氯化钠注射液、地高辛、普通和混合胰岛素、缩宫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抗凝药、凝血酶抑制剂、溶栓药、利多卡因、胺碘酮等。以上药物使用不当或过量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和生理伤害。

3.5 防范调剂差错或配伍禁忌

由于药品品种的日益增多,商品名各不相同,包装差异不大,规格不同容易混淆,药品调剂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调配差错,医院药师对已调剂的药品必须对进再次核对,核对除药品名、剂量、规格正确外,还需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核对,如包装的一致性、批号的一致性、药品是否变质、有效期是否在规定的范围等。药师调配处方时应对处方的适宜性进行分析,发现配伍禁忌应拒绝调配并即时与医师联系。

3.6 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患者只有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才能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知晓了用药的注意事项,才可能显著降低已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当不良反应发生时,避免患者产生恐慌心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因此医师、护理人员、药师应详细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告知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3.7 药房、病区、护理单元要正确进行高危药品的贮存

应根据各类药品的性质及贮存方法进行合理分类及贮存,如需特殊贮存条件的药品应进行特殊贮存。分类应醒目,易与其他药品分辨。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红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及其医护人员注意,避免使用差错。

对于基层医院,如果能做好以上工作,相信一定能将高危药品对患者的损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张波,梅丹.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J].中国药学杂志,2009,1(44):3-6.

[2] 李连新,王春红,付燕霞.对高危药品的管理现状及措施[J].中国医药,2011,8(6):1008-1009 .

[3] 张幸国,饶跃峰,张国兵,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理制度的理论研究及实践[J].中国药房,2009,22(20):1691.

药品管理试题 篇9

北京益寿坊大药房岗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1、企业应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机构下设、。

2、企业应按照依法批准的和,从事药品经营活动。

3、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应负责药品质量的和药品质量事故或质量投诉的、及报告。

4、企业应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内部评审。

5、满足药品分类保管和储存要求的库房及常温库温度为,阴凉库存温度不高于,冷库存温度为,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之间。

6、对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毒性药品,应实行制度。

7、对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情况应定期和。

8、验收药品的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有效期年,不得少于年

9、不合格药品应存放在。

10、企业购进的药品除国家规定的以外应有法定的_______ 和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15分)

1、企业应按规定建定药品销售记录,记载药品:()

A品名、剂型B生产厂商、购货单位、销售数量C规格、有效期、销售日期等

2、企业制定的制度应包括:()

A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B质量体系的审核质量责任C质量否决规定D质量信息管理首营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E质量验收管理仓储保管、养护和出库复核的管理F有关记录和凭证、特殊药品及效期药品不合格药品和退货药品管理G质量事故、质量查询和质量投诉管理H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规定、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I质量方面教育、培训及考核等内容。

3、药品出库复核时,应按发货凭证对实物进行质量检查和数量、项目的核对。为便于质量跟踪所做的复核记录,应包括:()

A购货单位、品名、剂型、规格B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数量

C销售日期、质量状况和复核人员D通有名称、批准文号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

1、企业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可以兼职()

2、验收整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3、验收应在规定的场所进行并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4、退货记录需要保存一年()

5、企业销售人员介绍药品时可以适当夸大()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企业在药品出库时,发现哪些问题应停止发货,报有关部门处理?

2、仓库应划分为几区几色?各区对应的色标是什么?

答案

一.

1、质量管理组质量验收组

2、经营方式经营范围

3、查询、调查、处理

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5、0-30℃、20℃、45%-75%

6、双人验收

7、汇总和分析8、1,39、不合格区

10、批准文号、生产批号

二、1.ABC2.全选3.ABC

三、1.×2.√3.√ 4.× 5.×

四、1.(1)药品包装内有异常响动和液体渗漏

(2)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3)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

(4)药品已超出有效期

药品管理试题 篇10

(时间60分钟)

姓名: 部门: 时间: 成绩:

一、填空

1.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__、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2.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___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__、、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4.从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工作人员应当具有__、__、流行病学或者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科学分析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

5.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当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 报告内容应当__、完整、准确。

6.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___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7.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应当及时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_____和卫生部。8.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当通过国家药品______报告;不具备在线报告条件的,应当通过纸质报表报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由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代为在线报告。

9.药品经营企业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应当立即告知药品生产企业,同时迅速开展自查,必要时应当__的销售,并协助药品生产企业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10.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主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获知或者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当详细记录、分析和处理,填写______并报告。

二、不定性选择题

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1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_____起施行。()A.2011年7月1日

B.2011年9月1日

C.2012年7月1日

D.2012年10月1日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工作,除通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情况以外还要履行其他主要职责__。()A与卫生部共同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规定和政策,并监督实施;

B与卫生部联合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并发布相关信息;

C对已确认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者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药品依法采取紧急控制措施,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向社会公布;

D组织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与卫生部联合组织检查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

3.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__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满__年的,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A.1, 1

B.3,C

5,D

8, 4.药品经营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____。()A无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

B未按照要求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报告、调查、评价和处理的; C不配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相关调查工作的。

D建立和保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档案的。

5.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同一药品:指同一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___的药品。()A药品名称B同一剂型C同一服用量D同一规格

6.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__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A.3

B.10

C.15

D.20 7.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过程中获取的___应当予以保密。A.商业秘密B.个人隐私C.患者信息D报告者信息.8.首次进口的药品,自取得进口药品批准证明文件之日起每满__年提交一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直至首次再注册,之后每5年报告一次。A.一

B.二

C.三

D.四

9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A.导致死亡;B.危及生命;C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D.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10.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技术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A.承担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的维护和管理;

B.对设区的市级、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导;

病区药房药品有效期管理 篇11

[关键词] 病区药房;药品有效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168-02

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证质量合格的期限即为该药品的有效期,医院药品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根据药品管理法规,过期药品必须按照伪劣药品进行处理[1]。因此,怎样有效管理药品效期是任何一名药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避免医药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任务[2]。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病区药房药品管理的相关措施加以介绍。

1 科学计划药品的需求量

1.1 合理计划

为保证医院储备的药品能够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又不造成积压,计划好合理的库存以及规范化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病区药房对于使用量大、有效期较长或者需要皮试的药品可按照疾病类型、季节、使用量以及貨源等适度增大领取量,目的是减少领药次数,以免由于批号变更频繁或者药品断货等问题给患者用药带来不便;对使用量较小,但又必备的药品可结合使用情况为每位患者储备两个疗程的药量,再依实际用量进行补充。

1.2 加强入库验收

住院药房的药品在入库时,既要根据常规对药品进行验收,又要重视药品批号及有效期,通常有效期不足 6 个月的药品不能请领入库,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应用的药品,可限量请领,但一般不留库存[3]。

1.3 强化信息化管理

库房在入库药品时一定要根据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将药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以及有效期等数据准确录入,不可缺项,并设置药品的批号查询、数量统计、效期查询、滞销情况以及过期报警功能,以方便统一管理。

2 药品有效期的定期盘查制度

坚持每种药品的单品种管理制度,制订各药房按月盘存制度。每位员工定柜、定品种盘存,保证单品种药品帐物必须相符,尤其是要详细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对查出的近效期药品,要统计并记录其名称、数量、批号、规格、剂型、有效期以及厂家等,并安排负责药师进行核查及汇总。

3 建立药品专人负责制

安排业务熟练且具有较强责任心的药剂学专业人员全面负责药品的有效期管理,对近效期药品实施定期盘查、统计筛查以及登记上报工作。

4 近效期药品的管理及警示

对近效期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并采用警示牌。所有进入病区药房的药品均进行分类管理:一类:是指>6 个月使用期限的药品,不进行标示;二类:是指≤6个月且>3个月的药品,采用绿色标示;三类:是指仅为3 个月使用期限的药品,采用黄色标示;四类:为仅有2 个月使用期限的药品,采用红色标示;五类:仅1个月使用期限的药品,用黑色标示。对于同药不同批号时,可用异批号牌,并用绿蓝相间色标示[4]。使警示标牌真正发挥分隔不同效期药品的作用,时刻提醒药品管理人员加强药品有效期管理,让患者使用安全放心的药品。

5 近效期药品的处理

5.1 根据标示分类管理

一类药品按原则发放,无需特殊处理;二类需及时与院采购部门联系,与供货商或其它医院联系调换为有效期长的新药品或商讨退货事宜;三类药品可在药剂科内各部门之间协调应用;四类下架置于专用药柜并重点协调使用;五类下架置于专用药柜,重点协调临床各科室使用,同时做好报废处理准备[5]。

5.2 完善药剂科内部以及各科室间的药品协调应用制度

对于近效期药品,在病区药房与门诊药房的使用量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可借助内部调剂的方式加快使用[6]。

5.3 建立药品退回制及报废制

因药品疗效欠佳、药物副作用报告严重等因素导致的医院药品积压,需实施药品退回制。对已过有效期而不能退回的药品、精神类药品或过期的麻醉类药品可按照过期药品实施报废处理。病区药房填写报废清单,内容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数量、产地、有效期以及供货商等,并统一组织销毁[7]。对于麻醉及精神类药品需严格执行麻醉及精神类药品管理条例。此外还应加强零摆与散装药品的有效期管理。

6 小结

医院需要定期开展合理用药相关知识的培训,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素质将直接决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药品费用。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能够避免不必要或不合理的用药,有效减少药品的花费。综上所述,做好病区药房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工作,需要强化药剂科人员对药品有效期管理的意识以及素质教育,使其认识到强化药品有效期管理的重要意义,增强药剂科人员的责任心,使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强化药品有效期的管理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保证药品质量、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避免药品资源浪费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晓娴,缪丽燕.浅析自动化建设对提升病区药房规范化管理的作用[J].中国医院,2010,23(29):2739-2741.

[2] 万伟忠.药品费用增长过快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医药论坛,2006,3(13):96.

[3] 王敬花.加强病区药房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的探讨[J].甘肃医药,2008,15(6):69-70.

[4] 胡伟,陈飞虎.抑制医院药品价格虚高的探讨[J].安徽医药,2007,11(6):573.

[5] 张雷.完善病区药房药品调配管理 提高药学服务水平[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31(1):79-80.

[6] 杨春霞.门诊药房药品有效期的管理与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28.

[7] 韩为莲.过期药品的危害与回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56.

上一篇:在阅读中张扬个性下一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