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查对制度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手术查对制度(精选6篇)

手术查对制度 篇1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如手术病人、手术部位、用药、输血、器械等,杜绝一切差错事故的发生。

2.接病人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病人入室后巡回护士需再次查对。

3.手术部位查对,对病历,对手术通知单,并与手术者共同查对。

4.用药时要三查对,即取药时核对、倒药时核对、倒药后核对,麻醉,剧毒药均需二人核对后使用。

5.输血前需经负责该手术的麻醉人员与巡回护士共同复核查对病人姓名、血型、住院号、病区床号、血瓶号、交配结果无误后方可输入。

手术查对制度 篇2

1针对患者的查对

1.1 接患者前查对 接患者出发前第1次查对手术通知单与手术安排表一致, 查对内容包括手术间号、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床号、手术时间、手术台次等。

1.2 病房接患者时查对 在病房第2次根据手术通知单、病历查对患者信息及手术部位、禁食、过敏史、血型、术前用药、有无特殊感染、患者携带物品如X线、药品等。查验患者的病备皮情况, 有无首饰、活动性假牙等到禁带的物品。

1.3 患者入手术间时查对 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1.4 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开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

2物品的查对

随着新、高、尖手术的不断开展, 手术器械、手术敷料也在不断的变化, 严格清点核对制度能完全避免异物遗留体腔, 保证患者安全, 避免器械丢失。

2.1 查对原则 严格执行“三人四次”清点制度。在一些腔隙部位关闭前、后, 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应共同清点物品。术中临时添加的器械、敷料, 巡回护士应及时准确记录。“三不准”制度的执行。清点物品时坚持“点唱”原则。准确及时记录所有手术台上物品, 洗手、巡回护士两人核对无误后并在手术护理单上签全名。

2.2 查对内容 包括普通器械、内镜器械等所有手术台上的器械。敷料:包括纱布垫、大纱布、小纱布、小纱条、棉片、棉球、手术刀片、电刀笔、线轴、缝针等。

2.3 查对时机 第一次清点:手术开始前。第二次清点 :关闭体腔前。第三次清点 :关闭体腔后。第四次清点 :缝完皮肤后。

2.4 查对方法 查对时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按次序清点3器械、缝针、纱布等, 在登记本上清点一项登记一项。清点全部完毕, 洗手护士登记数字准确后, 方能确立。手术台上已清点的纱布、纱垫一律不得剪开使用。台上用过的纱球、棉片、小敷料等应放于台上, 不得投入桶内。术中送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时, 严禁用纱布等手术台上的用物包裹标本。凡术中增加清点范围内的物品, 必须由巡回护士给与增加并由洗手、巡回护士共同清点, 登记后洗手护士要核对所等数字。手术用的缝针用后要及时别在针板上, 不得放在他处, 断针要保存完整。

2.4 查对注意事项 深部脓肿或多发脓肿行切开引流时, 创口内所填入的纱布数目, 应详细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其他”栏内, 手术结束后请主刀医师签名确认。有尾线的纱布、纱垫, 手术前后检查其牢固性和完好性, 防止手术过程中的断裂、脱落。手术切口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或腔隙, 关闭每个部位或腔隙时均需注意清点, 防止物品遗漏[4]。

3体会

门诊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而且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查对制度是是护理核心制度[5],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至关重要, 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危、医疗质量的高低。探讨预防和避免门诊手术室发生差错的有效护理措施, 以阻断护理差错发生的源头, 确保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查对制度1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方法 注重护理查对制度的落实, 针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采取相应积极措施。结果 门诊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是预防发生护理纠纷的一项重要措施., 大大增加了手术安全系数, 杜绝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通过实施护理查对制度, 健全了门诊手术室护理质控体系, 有效防范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门诊手术室护士,查对制度,执行细则

参考文献

[1]赵曙光, 张秀红.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 (14) :38.

[2]许玲凤.护理差错事故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医学创新研究, 2008, 10 (30) :85.

[3]宋烽, 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168.

[4]魏革, 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79.

医疗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试题 篇3

(一)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对、、、、、、。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和,如不符合要求,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

5.输血时要严格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

六、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二)手术室

1.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

2.手术前,必须查对、、、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与、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4.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送检。

(三)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

2.发药时,查对、、、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是否超过;查对、,并交代及。

(五)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要查对、、、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标本和。

3.检验时,查对、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验后,查对、。

5.发报告时,查对、。

(七)放射线科

1.检查时,查对、、、、片号、、。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

(八)理疗科及针灸室

1.各种治疗时,查对、病房、、、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查、量、。

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异常。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和,取针时,检查和有无。

(九)特检科室(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

1.检查时,查对、、、、目的。

2.诊断时,查对、、、。

输血查对制度 篇4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执行。

3)抽血(交叉)后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号)、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

4、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来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3)消毒供应中心应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医嘱查对制度 篇5

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夜班查全天,每周大查对2次,包括电脑医嘱、各类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就级别、过敏、隔离等)。各科设有医嘱查对登记本,每次查对后应在医嘱查对记录上及时记录日期、时间、姓名和查对 结果。

2、医嘱递交后,由办公室班护士校对、转抄,交给责任护士执行。

3、办公室班护士在转抄医嘱时,要认真审查医嘱,发现有疑问和错误医嘱时要及时与开医嘱医生商量、纠正,避免执行错误医嘱。如果发生争议,必须报告主任和护士长,主任和护士长认定后执行。

4、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有查对人签名。护士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必须经第二人查对后方可执行。

5、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6、麻醉药品等特殊用药,开医嘱医生必须是具有资质的医生,否则不准执行,麻醉药使用后要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7、药物准备后,应有第2人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检查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与裂痕,安瓿有无裂痕,药物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合标准,均不得使用。

8、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输血成分、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漏、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差配血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两人签名,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血液输完后保留血袋(病房保存2小时后交输血科再保存24小时备查)。

9、过敏药物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用药史,并查对皮试结果。无误后,方可执行。

医嘱查对制度相关处置流程

护士转抄及录入医嘱必须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转抄者签名必须签名清晰

→认真仔细核对医生录入的电子医嘱(包括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给药方法)

→分不同内容对电子医嘱进行处置(口服药、静脉给药)→核对并打印单床口服给药单及输液执行单,交责任护士进行处理 →文字或电子医嘱都必须查对(白班、中班、夜班)

手术查对制度 篇6

1 输液的整个查对流程

1.1 收药时

要做到到3清、5正确。3清是指听清、看清、问清;5正确是指患儿姓名、药物名称、药物剂量、药物用法、用药时间。具体做法为:患儿家长取药后在输液大厅接待台交药, 并出示门诊病历, 药物, 发票, 收药护士先要核对患儿姓名, 并登记, 检查开医嘱时间、诊断、皮试、医生签名, 按年龄为病人安排座位号, 打输液卡, 填写序号, 并告知患儿家长输液组数, 核对药物, qd取两天药物者要将药物和输液卡分天装好, 告知天数, 嘱其白天时间带来输液, 并在病历上标记, 核对输液费, 在病历上作好记录, 嘱患儿家长在指定地点等候。收药护士将药物交给加药者。

1.2 加药时

加药者核对输液卡上患儿序号, 姓名皮试标记, 核对药物, 看不清或者有疑问时及时询问并核对病历。抽去多余液体;刺激性强的药物先排气后加药, 按规范配制药液, 按量抽取, 再次核对药物, 弃去空药瓶, 检查已配药液质量, 签配制时间, 配液者姓名。然后视情况配制2、3组补液。

1.3 输液时

注射护士拿起药液, 核对序号、姓名, 药物、皮试、药液质量, 评估患儿一般情况, 挂液排气同时告知所输药物名称, 作用、及其注意事项、组数, 排气后再次核对序号、姓名, 注射完毕调再次核对姓名、序号调节滴速, , 并在输液卡上签全名, 时间。患儿到指定座位就坐后, 巡视护士要加强观察, 换液时双核对序号、姓名、并尽药物告知义务及其第几瓶, 调节滴速。

1.4 拔针时

要核对组数, 嘱其按压3~5min, 特殊情况延长按压时间, 在患者病历上注明拔针时间, 拔针者姓名。

2 建立查对制度执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2.1 护士应熟练掌握查对制度内容, 输液流程中的各个环节, 熟练掌握各班职责。

2.2 抽问三查八对一注意的问题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八问:序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方法、时间、有效期。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3 抽问加药注意四不用内容

四不用:不用无标签标签不清的药物、不用变色浑浊或有沉淀的药物、不用可疑的药物、不用剧毒药物。

2.4 抽问静脉输液的查对内容

液体名称及有效期;玻璃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检查液体有无变色浑浊沉淀;一次性输液器有无过期、是否清洁、有无异物、包装有无破损漏气;使用多种药物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用药后的反应。

2.5 随机抽查护士签名是否贯穿于整个输液过程中

在整个输液过程中, 护士长成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护理质控组、护理教育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临床护理组。护理质控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 每周对以上各小组检查“查对”反馈的内容找出存在问题, 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追踪检查, 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综上, 程序化规范化的查对制度应用于整个输液流程, 以及管理中执行效果评价以来, 护士工作时重视了输液的各个环节, 保证了输液安全, 减少了护理纠纷, 同时也保证了护士的工作安全。切实实施了查对制度对输液流程中的有效管理。

摘要:目的 查对制度在儿科门诊输液流程中的有效管理。方法 通过规范输液的整个查对流程, 对其查对制度执行效果评价。结果 查对制度应用于整个输液流程中, 保证了输液安全, 减少了护理纠纷, 同时也保证了护士的工作安全。结论 查对制度对护理环境的有效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规避了诸多职业风险, 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值得推行。

上一篇:学生校外安全责任书下一篇:代收代发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