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改革的困难和方向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今改革的困难和方向(共8篇)

当今改革的困难和方向 篇1

太谷县教研室 杨文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此后教育部就高考招生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于2014年9月先选浙江、上海进行试点。高考招生改革热点之一就是外语实行一年多考,退出统一高考,尽管目前具体方案还没有正式出台,但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学生怎样看待英语暂且不说,单说一线英语教师就有了许多的担忧。教材的调整,课时的减少,教学方式的改变都让英语教师将面临重大洗牌的风险。有的前卫的老师虽然自主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但课堂讨论显得形式化,多媒体的使用过于频繁和时间长等问题,使得课改的时效性不足,课堂效率没有明显的提高。有的老师则是抱着“趁着三两年内还没啥变化,赶紧把自己已经形成的教学风格淋漓尽致地发挥吧”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日复一日的题海战术的训练。在高考改革趋势下,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改革大潮中,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呢?下面就我在观课时发现的一些教学误区提一些改进建议。

误区一:没做好初高中衔接,讲教材,赶进度。由于课时少,教学内容多,高一新生一入学就着急地讲教材,赶进度。到学期末,教学内容是完成了,但学生接受了多少老师心里没底,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傻眼了,不去反思原因,而是埋怨学生,还说自己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没有掌握好是学生太差了。改进建议:高一新生入学,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衔接,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能力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对初中英语学习和高中英语学习之间的不同有明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做好知识的衔接,如要复习英语简单句的六个基本句式和there be句型等。再做好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然后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相比初中英语,高中英语学习词汇量增大,阅读难度增加,测试题量增加而且更灵活。要让学生懂得这一差异的存在,改变初中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按英语的思维说英语,并且要考虑文化背景,同时让学生针对各种题型善于总结解题技巧,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多维性、严密性和概括性,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记忆的技巧,如同义词反义词对比法、同族词、同类词归纳法、趣味学习法等。例如记information时,把它的动词形式inform引入,记government时,把它的动词形式govern引入,由短及长,既容易记忆,又联系比较,扩展思维。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1、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让学生准备一本英汉双解词典并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2、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高中英语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把知识学透,所以就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预习的习惯。对于逐渐加长的英语课文,逐渐增多的用法,学生必须做好预习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阅读课外书与摘抄的习惯。阅读能力是高中侧重培养目标,对词汇量和阅读能力要求很高,仅限于课本根本不够。所以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每天定量阅读,做好摘抄,还要注意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5、用好改错本的习惯。对自己做错的题要做好积累,分析错因,做好反思,记下改进措施。

6、用好记单词小本。准备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记单词小本,把每天做题和阅读中遇到的生词积累下来。有空就拿出来巩固记忆。

7、合作学习的习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合作才能交流。pair work和group work都是好的合作学习方式。

误区二:高二赶完进度后,马上进行一轮复习。名为按单元巩固书本知识,但实际上由于学习和复习都速度快,忽略了英语学科特点,把英语看成了学科而 不是语言交流工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都掌握的不牢固,学新的忘旧的,学习效果不佳。

改进建议: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善于对教材取舍,教材中的知识点也要选择重点复习,不需要花费课堂大量的宝贵时间让学生对语言进行支离破碎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训练,阅读是学习语言知识和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既要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生动、篇幅长短适宜、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又要教给学生常用的阅读技巧。如:略读法掌握主旨和大意;查阅法获取所需具体信息回答细节性问题;推理判断要紧扣文章,找准文中判断的根据,等等。还得对每天的阅读训练定量限时,一般15分钟读两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回答8-10个问题。词汇的积累放在阅读过程中,不是让学生单纯地机械地按词汇表去记单词。训练完后留给学生约5分钟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先在小组里解决问题。个别特殊的问题大家交流意见,老师最后统一意见。阅读训练要强调语用(语言语境化、实用化,注重真实性),技能为基础(焦点上移、前移,从语言点到语段,从形式结构到信息建构和解读;从单技能到跨技能和技术融合)。

误区三:二轮复习进行许多套模拟题的训练,力求通过题海战术把学生训练成知识的容器,做题的机器。

改进建议:一定量的训练是必要的,但不能盲目地搞题海战。可以做十套高质量的模拟题,然后在高考前一个月做近十年来的高考题。做高考题更能让学生把握高考难度,熟悉高考题型,寻求好的解题方法。

误区四:学生练完老师按答案讲,忽略学生,老师不清楚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死记答案,教和学沟通少,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成绩难提高。

改进建议:每一套试题测试之后,老师应该亲自判阅至少20份试卷,把学生普 遍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来,对共性的问题可以课后叫几个学生到办公室面对面了解情况。上课先让给学生标准答案让其自查,明白错题并分析出错原因,进行反思,然后小组讨论去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后仍然不能解决的共性的问题,是要求老师给学生重点讲清楚的。老师讲解后,要让学生把错题积累到改错本上,写清错因和核对答案后的感悟,以及今后要注意的事项。误区五:平时缺少对学生写作训练,认为练习写作很浪费时间,让学生背诵一些范文,结果学生花时间背了不少范文,提笔写时一句也想不起来,还得靠自己写。

改进建议:学生写作能力是靠自己写来提高的,不是背出来的,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所以每个模块要留给学生写作的时间,每套题也要强调学生认真地写作文。学生写过之后,老师要选10篇面批,把学生好的句子和出错多的地方都整理出来。剩余同学的作文是两人交叉批改,同时也是进行了短文改错的训练。用一节课评讲作文。可以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展示到黑板上大家共同批改,老师也可以把收集到的学生们有特色的句子罗列出来让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看如何修改会更好更标准更出彩。评讲之后,留给学生10分钟时间让各自把自己的作文再重写一遍,把从他人作文里学到的好词好句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

当今改革的困难和方向 篇2

仔细观察手捧书籍认真阅读的孩子, 所有孩子都选择故事类或者绘本类的儿童读物。真奇怪, 为什么孩子们不选择儿童诗歌类的读物呢?为什么儿童诗歌类的读物这么不受孩子们待见呢?

经过调查, 学生不愿意阅读童诗类课外书籍, 原因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 小时候读得比较多, 幼儿书籍多以儿歌为主, 不想再读了。

第二类, 这本书没有拼音, 没有图画。

第三类, 有的儿童诗歌看不懂。

第四类, 儿童诗歌没有意思。

第五类, 儿童诗歌类读物比较少, 几乎在书店很少看到。

第六类, 教师从来没有推荐过儿童诗歌类读物, 一般只介绍故事类读物。

当然, 虽然作为教师, 作为一个研究者, 我们总是反复地强调儿童阅读的非功利性, 但是在书店里,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女儿:妈妈, 这本书有意思, 我想买。

妈妈: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也没看你作文写得有多好!

“存在即合理!”这样的对话绝对不是出于在少数家长和孩子口中, 这样的对话是带有普遍性和合理性的, 这样的对话是对“儿童母语阅读”的挑战, 也是对施教者的一种鞭挞。

一回到家, 我立刻给所在班级的家长发了一条短信, 内容为:作为一位家长, 你认为“儿童阅读”是什么?经过统计、归类, 我发现:1.儿童阅读是为了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为12人, 占总人数的24%;2.儿童阅读是为了孩子的阅读能力有14人, 占总人数的28%;3.儿童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有15人, 占总人数的30%;4.儿童阅读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的有18人, 占总人数36%;5.儿童阅读就是为了写作文的只有一个人, 占总人数的2%。

从上表, 我们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家长在孩子低年级阶段普遍认为课外阅读是一种兴趣、能力或者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 认为儿童阅读是为了写作文的只有一位家长。由此, 我们能够感受到, 一年级的家长对于孩子课外阅读几乎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 甚至是随性的、散养似的。

而后, 我又给原来班级———现四 (4) 班的家长发了同样一则短信, 结果不能说大相径庭, 但已经和低年级家长的心境产生了偏差。中年级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基本上和低年级家长相同, 但是无一例外的加上了“帮助孩子提高作文能力”的功利性目的。

儿童阅读的根本应该立足于儿童, 在这个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泛滥的年代, 我们有没有真正思考过儿童自身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阅读?在我们变得焦躁、功利和浮夸时, 儿童则会陷入“被阅读”的怪圈, 这也是教育道德的缺失。

因此, 我设计了由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 并组织了年级部分班级的孩子和家长配合完成。有效问卷共105份, 其中一年级学生填写了51份, 四年级学生填写了54份。从问卷上显示, 不管是一年级学生还是四年级学生, 都非常喜爱阅读, 认为课外阅读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拓宽自己的课外知识。一年级学生偏爱绘本类读物, 四年级学生偏爱故事类和科学知识类读物。一年级孩子基本上每天都能保证至少半小时的阅读量, 四年级孩子只有36个可以保证每天进行课外阅读, 没能进行课外阅读主要原因是课业负担比较重。一年级学生家长有24人能保证每天陪伴孩子阅读半小时左右, 四年级学生家长只有3个人愿意陪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年级孩子在读完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后都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 而四年级孩子则喜欢和同学、朋友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四年级的孩子认为父母支持自己进行课外阅读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帮助写作, 一年级孩子则认为父母之以支持自己进行课外阅读是因为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 儿童课外阅读不管是在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都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成人化的“功利性”, 而且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而增长。孩子越大, 越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孩子越大, 家长越不愿意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结果?我想, 值得我们每位老师、每位学者、每位研究者、每位社会中的人来研究。因为, 当今的儿童阅读真的———“伤不起”。

儿童阅读到底应该走向何方?

1.游戏阅读, 兴趣最重。经常有家长会打电话问我该为孩子选择哪种课外读物, 我说:“方法很简单, 把他带到书店, 他喜欢读那本书就买哪本书。”我主张不强迫孩子读他们不愿意读的内容。家长和老师所应该做的是找出他们爱读而又可以读的书籍。他们感兴趣的读物就像他们爱玩的游戏一样, 将会成为童年“事业”的一部分。

2.图文并茂, 大脑变活跃。儿童在识字以前, 通过色彩斑斓的图片刺激大脑的视觉神经来认识世界, 他们喜欢依照图片在心里建立起一个小小的幻想王国。图文并茂的书籍, 可以将文字和幻想王国紧密联系起来, 更能加深他们对文字的理解。

3.老少咸宜, 说教靠边站。我一向不喜欢说教类的文章, 所以, 我从来不会推荐低年级孩子阅读《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书籍。我认为像《小王子》这类既能引发成人深层次思考, 又能引领孩子思考的书籍才是真正的儿童阅读。

当今改革的困难和方向 篇3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合作问题 可持续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才培养向市场需求靠拢,教学内容向岗位能力看齐,但在一些学校,由于不了解企业需求,培养的学生仍然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重点,前提是加快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是职教发展的方向性改革。”

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结合我校的实际,使我更加坚定的认为:坚持校企合作方向是深化职教改革的必然选择,因为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为企业培训熟练的技术工或操作工人,而且也可以为学校的发展培训更多的“双师型”教师。

一、校企合作意义

校企合作的意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在办学模式上国家十分提倡走校企合作之路,希望双方达成共识实现双赢。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储备优秀的可用之才;通过校企合作培训机制,可以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为企业“量身裁衣”式地培养后备劳动者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二、坚持校企合作方向是深化职教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方向是职教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我国职教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要完成这一任务,职业学校很有必要实行开门办学的方针,走校企合作之路,实行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职业技能以更有效地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方向是校企实现双赢共谋发展的最佳途径。

校企合作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与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又能帮助学校调整教学内容,推动其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还能帮助提高职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我校每年的暑假都会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里进行顶岗实习,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这样可以提高专业教师专业技能的好途径。

(三)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方向是职教改革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需要。

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稳定。校企合作具有使学生在就业前进行强化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优势,它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能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另外,校企合作还能为企业提供急需之技术人才。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就业,又有利于企业选用人才。

三、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方向必须重视并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合作模式。在实践中校企合作有四种模式,学校自办产业型,校企合一型,校企契约型和工学交替型,很难说哪种最好。但从办学方式与学生就业来看,选择校企契约型比较好。原因在于我校条件有限,无法自我消化已培养学生,只能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推荐学生。

(二)合作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注重的是利润,所以企业合作热情不高。另外,校企合作还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对教职工利益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合作的积极性也不高,此外,各地政府对校企合作也缺乏有力的经济和政策支持,难以形成长远的好的合作机制。

(三)合作时间。从长远看,校企合作时间可无止境,但针对不同层次的职教学生,合作时间必须灵活处理,对于我校中专层次的学生,实行一年半或二年在校读,一年半或一年在校外实习。

(四)合作投入。投入问题没解决好是导致不少地方存在“校热企冷”现象问题,也是目前我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困难,我校资金本来有限,加之对合作的长效性与收益性必存忧虑,还有利益刚性的支出使教职工对合作产生消极抵触。学校送学生到企业实习,既没有钱给企业,也没有钱补贴学生,企业不愿投入,认为培养学生是学校的事情。学生来企业实习,不仅加大安全隐患,还增加了成本,企业无义务为学校买单。我校与沙钢集团,华尔润集团紧密合作,采取校企股份合作制模式。“校企双方开展合作方式参照股份运作,合理分配”。我校应该这样实施:沙钢以设施(电脑,多媒体设备,技术,资金)等“硬件“入股,我校以人力资源“软件”入股,合理分配利益,优势互补,互利双赢,诚意合作,这样才能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五)合作师资。校企合作难还体现在师资方面,学校缺乏动手能力强的教师,企业缺乏一定理论造诣的专家。学校和企业都各自有各自的优劣,如果互相取长补短,学校聘请企业里的技能专家来校指导,而学校派理论强的专业教师去企业授课,大家相互补短。共同发展,实现双赢。这种做法才能使得校企合作长远下去。在这一方面,我校也意识到了并采用了这种方法来保持校企合作的利益关系,我校和沙钢等集团合作已经有一定时间了,在这长期合作关系中,也慢慢总结了一些合作经营,在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师资队伍也不断在强大,但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校企合作能否长久持续下去,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还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才能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可以解决校企合作的许多问题,我校应该且必须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努力争取校企合作办学制度的相关优惠条件和激励政策,把政府拉拢到校企合作这个团队中,这样才能取得政府和各行政主管的支持,这样才能解决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外在困难;如,资金问题,场地问题,师资问题等,以深化职教改革,推动职教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

校企合作是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的,是有利于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的,是可以使职业教育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的;对国家的经济,人才培养也有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J].中国教育学刊,2001,(5).

[2]董贵胜.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社会急需人才[J].滩坊教育学院,2003.

[3]李志清.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及其性质[J].现代企业制度,2001,(7).

[4]曹晔.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路径依据[J].职业技术教育,2003,(4).

当今改革的困难和方向 篇4

A.甲挪用公款后主动向单位领导承认了全部犯罪事实,并请求单位领导不要将自己移送司法机关

B.乙涉嫌贪污被检察院讯问时,如实供述将该笔公款分给了国有单位职工,辩称其行为不是贪污

C.丙参与共同盗窃后,主动投案并供述其参与盗窃的具体情况。后查明,系因分赃太少、得知举报有奖才投案

D.丁因纠纷致程某轻伤后,报警说自己伤人了。报警后见程某举拳冲过来,丁以暴力致其死亡,并逃离现场

2、下列哪一犯罪属抽象危险犯?

A.污染环境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

C.破坏电力设备罪

D.生产、销售假药罪

3、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ATM机取款,前两次取出5000元。在准备再次取款时,乙走过来说:“注意,别出事”,甲答:“马上就好。”甲又分两次取出6000元,并将该6000元递给乙。乙接过钱后站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小心点。”甲接着又取出7000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拾得他人银行卡并在ATM机上使用,根据司法解释,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B.对甲前两次取出5000元的行为,乙不负刑事责任

C.乙接过甲取出的6000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乙虽未持银行卡取款,也构成犯罪,犯罪数额是

4、行政机关公开的信息应当准确,是下列哪一项行政法原则的要求?

A.合理行政

B.高效便民

C.诚实守信

D.程序正当

5、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一药店发放药品经营许可证。后接举报称,该药店存在大量非法出售处方药的行为,该局在调查中发现药店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系提供虚假材料欺骗所得。关于对许可证的处理,该局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A.撤回

B.撤销

C.吊销

D.待有效期限届满后注销

6、下列哪一选项成立自首?

A.甲挪用公款后主动向单位领导承认了全部犯罪事实,并请求单位领导不要将自己移送司法机关

B.乙涉嫌贪污被检察院讯问时,如实供述将该笔公款分给了国有单位职工,辩称其行为不是贪污

C.丙参与共同盗窃后,主动投案并供述其参与盗窃的具体情况。后查明,系因分赃太少、得知举报有奖才投案

D.丁因纠纷致程某轻伤后,报警说自己伤人了。报警后见程某举拳冲过来,丁以暴力致其死亡,并逃离现场

7、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ATM机取款,前两次取出5000元。在准备再次取款时,乙走过来说:“注意,别出事”,甲答:“马上就好。”甲又分两次取出6000元,并将该6000元递给乙。乙接过钱后站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小心点。”甲接着又取出7000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拾得他人银行卡并在ATM机上使用,根据司法解释,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B.对甲前两次取出5000元的行为,乙不负刑事责任

C.乙接过甲取出的6000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乙虽未持银行卡取款,也构成犯罪,犯罪数额是

8、甲市某县环保局与水利局对职责划分有异议,双方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关于异议的处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提请双方各自上一级主管机关协商确定

B.提请县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决定

C.提请县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协调意见,并由该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县政府决定

D.提请县政府提出处理方案,经甲市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甲市政府批准

9、关于办案期限重新计算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盗窃汽车案,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其还涉嫌盗窃1辆普通自行车,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B.乙受贿案,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一笔受贿款项证据不足,退回补充侦查后再次移送审查起诉时,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C.丙聚众斗殴案,在处理完丙提出的有关检察院书记员应当回避的申请后,重新计算一审审理期限

D.丁贩卖毒品案,二审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并通知同级检察院阅卷,检察院阅卷结束后,重新计算二审审理期限

10、甲公司以虚构工程及伪造文件的方式,骗取乙工程保证金400余万元。公安机关接到乙控告后,以尚无明确证据证明甲涉嫌犯罪为由不予立案。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应先申请公安机关复议,只有不服复议决定的才能请求检察院立案监督

B.乙请求立案监督,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公安机关应立案的,可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C.公安机关接到检察院立案通知后仍不立案的,经省级检察院决定,检察院可自行立案侦查

D.乙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

11、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因抢劫罪和绑架罪被法院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0年,对甲的减刑,应由其服刑地高级法院作出裁定

B.乙因检举他人重大犯罪活动被报请减刑的,法院应通知乙参加减刑庭审

C.丙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丙的假释,可书面审理,但必须提讯丙

D.丁因****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对丁的减刑,可聘请律师到庭发表意见

12、公安局以田某等人哄抢一货车上的财物为由,对田某处以15日行政拘留处罚,田某不服申请复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田某的行为构成扰乱公共秩序

B.公安局对田某哄抢的财物应予以登记

C.公安局对田某传唤后询问查证不得超过12小时

D.田某申请复议的期限为6个月

13、菜贩刘某将蔬菜装入袋中,放在居民小区路旁长条桌上,写明“每袋20元,请将钱放在铁盒内”。然后,刘某去3公里外的市场卖菜。小区理发店的店员经常好奇地出来看看是否有人偷菜。甲数次公开拿走蔬菜时假装往铁盒里放钱。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乘人不备,公然拿走刘某所有的蔬菜,构成抢夺罪

B.蔬菜为经常出来查看的店员占有,甲构成盗窃罪

C.甲假装放钱而实际未放钱,属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

D.刘某虽距现场3公里,但仍占有蔬菜,甲构成盗窃罪

14、下列哪些行为(不考虑数量),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

A.将白银从境外走私进入中国境内

B.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旧机动车

C.走私淫秽物品,有传播目的但无牟利目的

D.走私无法组装并使用(不属于废物)的弹头、弹壳

15、甲公司以虚构工程及伪造文件的方式,骗取乙工程保证金400余万元。公安机关接到乙控告后,以尚无明确证据证明甲涉嫌犯罪为由不予立案。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应先申请公安机关复议,只有不服复议决定的才能请求检察院立案监督

B.乙请求立案监督,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公安机关应立案的,可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C.公安机关接到检察院立案通知后仍不立案的,经省级检察院决定,检察院可自行立案侦查

D.乙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

16、关于追诉时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犯劫持航空器罪,即便经过30年,也可能被追诉

B.乙于2013年1月10日挪用公款5万元用于结婚,2013年7月10日归还。对乙的追诉期限应从2013年1月10日起计算

C.丙于2000年故意轻伤李某,直到2008年李某才报案,但公安机关未立案。2014年,丙因他事被抓。不能追诉丙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

D.丁与王某共同实施合同诈骗犯罪。在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期届满前,王某单独实施抢夺罪。对丁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时效,应从王某犯抢夺罪之日起计算

17、在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行政机关依法与甲达成执行协议。事后,甲应当履行协议而不履行,行政机关可采取下列哪一措施?

A.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B.恢复强制执行

C.以甲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

D.以甲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18、甲、乙、丙、丁四人涉嫌多次结伙盗窃,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甲突然死亡。检察院审查后发现,甲和乙共同盗窃1次,数额未达刑事立案标准;乙和丙共同盗窃1次,数额刚达刑事立案标准;甲、丙、丁三人共同盗窃1次,数额巨大,但经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仍证据不足;乙对其参与的2起盗窃有自首情节。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对甲可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

B.对乙可作出法定不起诉决定

C.对丙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

D.对丁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 19、15周岁的甲非法侵入某尖端科技研究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18周岁的乙对此知情,仍应甲的要求为其编写侵入程序。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如认为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不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则甲、乙成立共犯

B.如认为甲、乙成立共犯,则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从犯

C.不管甲、乙是否成立共犯,都不能认为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间接正犯

D.由于甲不负刑事责任,对乙应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片面共犯论处 20、关于朱某100万元财产的来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其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这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实行行为

B.在审查起诉阶段已说明100万元的来源,故不能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提起公诉

C.在澳门赌博,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赌博罪

D.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在澳门赌博,应依属人管辖原则追究其赌博的刑事责任

21、公安局以田某等人哄抢一货车上的财物为由,对田某处以15日行政拘留处罚,田某不服申请复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田某的行为构成扰乱公共秩序

B.公安局对田某哄抢的财物应予以登记

C.公安局对田某传唤后询问查证不得超过12小时

D.田某申请复议的期限为6个月

22、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中起诉与审判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自诉人提起自诉后,在法院宣判前,可随时撤回自诉,法院应准许

B.法院只能就起诉的罪名是否成立作出裁判

C.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院可建议检察院补充、变更起诉

D.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判决无罪后,检察院不能再次起诉

23、某地连续发生数起以低价出售物品引诱当事人至屋内后实施抢劫的事件,当地公安局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居民保持警惕以免上当受骗。公安局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性质?

A.履行行政职务的行为

B.负担性的行为

C.准备性行政行为

D.强制行为

24、王某涉嫌在多个市县连续组织淫秽表演,2014年9月15日被刑事拘留,随即聘请律师担任辩护人,10月17日被检察院批准逮捕,12月5日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关于律师提请检察院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10月14日提出申请,检察院应受理

B.11月18日提出申请,检察院应告知其先向侦查机关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C.12月3日提出申请,由检察院承担监所检察工作的部门负责审查

D.12月10日提出申请,由检察院公诉部门负责审查

25、如B省高级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鲁某的量刑适当,但对关某应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限制减刑,则对本案正确的做法是:

A.二审应开庭审理

B.由于未提起抗诉,同级检察院可不派员出席法庭

C.高级法院可将全案发回A市中级法院重新审判

D.高级法院可维持对鲁某的判决,并改判关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限制减刑

26、法院可以受理被害人提起的下列哪一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A.抢夺案,要求被告人赔偿被夺走并变卖的手机

B.寻衅滋事案,要求被告人赔偿所造成的物质损失

C.虐待被监管人案,要求被告人赔偿因体罚虐待致身体损害所产生的医疗费

D.非法搜查案,要求被告人赔偿因非法搜查所导致的物质损失

27、关于甲非法获利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擅自经营收费站收费业务,数额巨大,构成非法经营罪

B.即使收钱时冒充国有收费站工作人员,也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C.未使收费站工作人员基于认识错误免收司机过路费,不构成诈骗罪

D.骗吴某仅得20万元的行为,构成隐瞒犯罪所得罪

28、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是一种特别程序。关于其特别之处,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不同于普通案件奉行的不告不理原则,法院可未经检察院对案件的起诉或申请而启动这一程序

B.不同于普通案件审理时被告人必须到庭,可在被申请人不到庭的情况下审理并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C.不同于普通案件中的抗诉或上诉,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可通过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启动二审程序

D.开庭审理时无需区分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阶段

29、关于李某脱逃前的诉讼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否逮捕李某,应由甲市检察院的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

B.李某符合逮捕条件,但因其有孕在身,可对其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C.李某委托的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李某,需经侦查机关许可

D.侦查人员每次讯问李某时,应对讯问过程实行全程录音、录像 30、下列哪些行为触犯诈骗罪(不考虑数额)?

A.甲对李某家的保姆说:“李某现在使用的手提电脑是我的,你还给我吧。”保姆信以为真,将电脑交给甲

B.甲对持有外币的乙说:“你手上拿的是假币,得扔掉,否则要坐牢。”乙将外币扔掉,甲乘机将外币捡走

C.甲为灾民募捐,一般人捐款几百元。富商经过募捐地点时,甲称:“不少人都捐一、二万元,您多捐点吧。”富商信以为真,捐款2万元

D.乙窃取摩托车,准备骑走。甲觉其可疑,装成摩托车主人的样子说:“你想把我的车骑走啊?”乙弃车逃走,甲将摩托车据为己有

31、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1)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2)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3),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4)论处。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5)。将下列哪一选项内容填充到以上相应位置是正确的?

A.(1)地位(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

B.(1)职务(2)国家工作人员(3)利益(4)受贿罪(5)斡旋受贿

C.(1)职务(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不正当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

当今改革的困难和方向 篇5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及演变

1984年,中国各地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年,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为基本原则,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

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计算养老保险的计提基数:若本人工资低于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60%确定缴费基数;若本人工资高于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300%确定缴费基数;若本人工资水平在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60%-300%之间的,按本人实际工资收入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1997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养老金制度保险制度。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各类企业的职工;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义务。目前,企业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 发[1997]26号)中更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为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地区发展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为确保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近年来中国政府努力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不断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投入。

二、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在我国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 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养老保险体系保障了退休人群的生活,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 养老保险覆盖面广、成本高,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公共财政的一大负担。在我国, 光凭征缴养老保险税的收入并不能满足养老保险支出,财政每年都必须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补贴,并且这种补贴还在逐年增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

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以企业为主的养老金制度完成了向社会化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以企业和个人缴费结合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中国的养老金制度表面上采取了混合养老金制度的形式,但是由于历史积累的巨大养老金隐形债务,迫使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形成了大量的名义账户,实质上没有按照混合制度的养老金制度运作。这种以名义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为标志的养老金制度存在较大的缺陷。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业年金缺位。

(二)基本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低

2006年我国就业人口为76990万人,其中城市就业人数为28310万人,城市就业人口比例为36.77%.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理论覆盖率从2001年的38.8%增长到2006年的42.8%,覆盖率仍不足50%.显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三)养老保险基金“所有者缺位”

当前,我国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实质上是缴费人的资本或劳动收入的一部分,所以,从经济学上产权明晰这一原则出发,理应成立一个代表缴费人利益的组织来对这部分基金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由政府代管,政府成为养老基金的托管人。所以,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就处于“所有者缺位”继而“所有权悬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生融资困难和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使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社会救助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内容,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农村才刚刚开始发展,保障制度亟待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政策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口结构逐步老化,农村家庭保障日益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村人口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三、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缺陷所引发的问题

(一)养老金制度再分配和缩小贫富差距的功能缺失

再分配功能是养老金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我国养老金制度虽然实际上是一个现收现付制度,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再分配功能。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由于把精力集中于经济发展,过分强调效率,忽视了社会公平,走上了一条强化效率弱化公平的道路。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的基尼系数1991年为0.282,到2000年已达0.458,增长幅度较大,目前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1。中国养老金制度没有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相反存在逆向补偿的倾向。

就城镇居民来讲,根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对2.5万户居民的调查,富裕户得到的养老金待遇与贫困户的相差4.2倍,加上医疗保险和住房等方面的补贴,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经过二次再分配,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是加大了而不是缩小了。这说明包括养老金制度在内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原则和制度设计上存在问题,再分配功能没有得到正确的体现。

(二)养老金制度再分配效应的缺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公平角度看,过大的贫富差距、未来老年生活的不安全感和一部分人当前生活的陷入困境,部分地伤害了社会公平感和改革所依赖的社会共识基础。从效率角度看,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对于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将来老年生活的不安全感,已对居民消费起到抑制作用,于是消费者花钱更少而存钱更多。这些造成了中国国内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长更多的依赖对外出口,强化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一旦中国的对外出口面临波动,将会导致国内市场供应的增加和商品价格的下降。届时很多养老负担较重的国有企业财务状况就会恶化,反过来又使国有企业改革更加紧迫。国有企业改革带来更多的工人下岗和消费信心的进一步削弱,从而更加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发展。

(三)养老金收支赤字问题

中国的养老金基金正面临出现赤字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特殊的人口问题。从2001年开始,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增长持续加大。据测算,2001年中国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而40年后这一比率可能会达到20%。这一特征导致养老金的支出不断加大。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由于中国政府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生育率从本世纪六十年代的5%降低到八十年代的2.5%,目前大约2%。根据测算,今后25年的生育率基本保持不变。由于现收现付制度本身的代际再分配特征是从工作的一代向上一代再分配养老金。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工作一代的人口减少,而退休一代人口正在增加。工作一代人已经不能为退休一代人提供足够的养老金,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

造成养老金收支赤字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偏低, 由于不同统筹层次的基金无法调剂使用,就严重制约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调剂功能的发挥。由此所带来的问题是:各地区社会统筹养老金结余与赤字并存,财政补贴负担沉重。据统计,2000年中央财政用于基本养老赤字的补贴已达300亿 元。这种补贴还会造成新的不平衡:支付标准高、赤字大的地区,往往可以从中央政府获得较多的补贴;而支付标准低、赤字小的地区,则从中央政府获得补贴却较少。

(四)养老金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和储蓄功能混同

国务院1995年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了“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确立了养老金制度的个人账户的储蓄功能。养老金制度实行部分积累,实现再分配和储蓄功能的具体操作方式是:为每个职工设立一个个人账户,实行个人和企业共同缴费;企业的缴费一部分归为社会统筹,另一部分记入个人账户。但是由于在养老金制度改革过程中没有具体规定对已经退休和临近退休的老年职工的养老金安排,他们在过去的传统制度下没有养老金缴费积累,所以他们无法凭借现在的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于是在实际操作中就不得不依靠当前基本养老金制度中的缴费进行支付,这样就会破坏了现在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储蓄和积累。这种分配和储蓄功能的混同,同时又降低个人和企业对于缴费的激励,造成了大量的养老金缴费的逃避。

(五)缴费率偏高直接影响居民的现期消费

目前世界各国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一般为10%,国际警戒线为20%。按国务院1997年颁发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我国企业总的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20%,职工自己向个人账户缴费的比例从4%起步,以后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8%;企业向职工个人账户划入的比例随着职工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而相应下降,即由最初的7%下降到最终的3%。企业和个人向个人账户缴费比例之和应达到11%。在实际中,由于企业参保率不高和转制成本没有落实等原因,按现行标准执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收入不能满足其支出的需要。许多地区不得不提高参保企业的缴费率,致使国有企业的缴费率居高不下。

目前,我国企业的平均缴费率为2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高于国际警戒线三个百分点。30个省、市、区中,平均缴费率在20%以上的有24个,超过25%的有5个省市。缴费率偏高必然导致职工收入增长速度放慢,从而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现期消费。

四、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实施的以现收现付为基本特征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可以说是一种难以令各个阶层、各个方面满意的模式:政府承担了过大的财政成本;企业的税费负担太大,不利于企业改革的深入;退休职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在职职工也需要承担很沉重的社会保障成本。因此,这一制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重新规划和设计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我们不能忽略现实国情和曾经的经验教训。因此,改革应把握以下的原则:

第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再改革不是对现行制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之上所实施的制度修正,现行制度向未来制度的这种平滑过渡,有助于保证现行制度对受保人所作的先期承诺以及其中重要的制度参数在未来制度中得以连续。

第二,鉴于我国国情,未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在相当长时期内还会是多层次或者多支柱的体制,新的制度应该在包括一个强制性的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结构外,还应将自主部分设计得更有弹性,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乃至不同阶层的特殊需要。

第三,未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要同时包含再分配、储蓄和保险的功能。未来的保险制度将包括多层次或者多支柱的制度结构,而各个不同的制度结构可能只是负责其中的一项功能。这种通过功能分解以安排养老保险制度结构的做法正在成为国际范围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新趋向。

五、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探讨

美国一个智囊机构“凯托学会”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曾共同举办了一次会议。与会者几乎一致认为,建立全额交纳的个人账户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世界银行在1997年发表的题为《2020年的中国》的系列报告中建议中国政府用以下三个“支柱”或三个层次来支撑老人群体,即:

第一层次――将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社会统筹基金部分独立出来,使其成为一个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该计划是一个规定受益额但工资替代率较低的现收现付计划,建议采用工薪税融资并由财政部管理。由于公共养老保险计划是纯粹的政府行为,因此其管理费用要来源于财政预算。第二层次――将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个人账户基金部分独立出来,使其成为由政府监管、强制性的、规定缴费额的养老保险计划,我们称之为缴费性养老保险计划。缴费性养老保险计划的治理结构是多个相对独立的养老保险基金会,可以考虑将现在省一级社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内的投资营运机构改造成为由政府监管的养老保险基金会。

第三层次――自愿的个人储蓄和个人投保,以及企业开办的职业年金计划。由于这一层次计划属于微观主体的自愿行为,故称其为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以上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计划可以达到将再分配功能、储蓄功能与保险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个共同养老保险制度之中的目的。

但是,至今为止,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一直没有取得多少进展。中国甚至已经落入了世界银行曾经警告过的圈套:建立国家账户。工作人员被告知,他们账户上的养老金将不断增加,甚至可以从中获得较低的利息,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支撑这种账户的资金。因为国家继续在向退休人员支付退休金,而资金并非来自于在职人员所交纳的经费。针对目前的客观情况和中国国情,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一)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多层次养老制度制度体系,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保险机制的要求,应全面覆盖无力缴费的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社会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商业寿险、家庭保障等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第一层次: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供款的模式,即企业和个人为主,政府提供补贴,实行现收现付筹资方式。通过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参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参保率。由国家行政部门管理,执行保障和再分配功能。推行激励机制,对于多缴费者可以多领取相应的养老金。

第二层次: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保障。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实行劳动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由企业为主,个人为辅供款,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企业职工,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实行激励机制,保证缴费者退休后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为充分的保障。

第三层次:积极发展商业寿险保障。采用自愿性,由政府提供政策,个人具 有经济能力和偏好选择,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高收入人群,是在具有了基础保障之上的更高层次的保障。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政府可视经济发展需要,给予政策扶持。

第四层次:传承家庭养老保障。家庭成员对老人的赡养是互惠互利关系的体现。年轻一代对父母提供照顾,也为自己将来获得子女照顾创造了道德基础,这种供养与反哺的循环使家庭养老能够延续。

(二)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

扩大覆盖范围,是基本社会养老制度的一个基本目标。目前扩大覆盖范围的政策是出于制度内的资金不平衡的需求,缺少统筹机制。这种以扩大覆盖面为手段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政策背景,使非国有企业产生了其缴费将被用作于退休人员较多的国有企业,进行实质上是现收现付性质的收入转移支付的预期,而与此同时,国家又没有对非国有企业及其缴费相对应的养老金承诺做出制度化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证。制度漏洞是造成覆盖率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国有、集体企业使用农村、外来劳动力临时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农民工,大部分没有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因为,其中的很多制度规定是很难执行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国家规定个体户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8%~20%缴费,其中的10%~11%记入个人账户,8%~9%记作社会统筹部分。个体户的雇工也是这个总比例,只是个人缴8%~9%,其余由雇主缴纳。自由职业者按这个总比例,全部由个人缴纳。由于操作很麻烦,而且很难得到这些人的理解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规定中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例如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本来是个人全部缴纳的,但是进入社会统筹部分其所有权则不再属于他们自己的了,如果他们中途出现意外,继承人只能继承记入个人账户的那部分,很难吸引他们入保,这种规定不被理解。这是非国有经济不愿意参加目前的养老金计划的背景原因,也是扩大覆盖面工作难以推进的原因。

(三)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

造成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出现“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直接管理过度的结果。当前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完全是由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管理的,政府既是监管者,同时又是帐户的直接管理者。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帐户中积累的基金难以得到有效地运作。因此,应当将政府的管理职能限制在 社会统筹这一大块,即现收现付部分;而个人帐户中的基金部分,则可考虑借鉴国外管理养老基金的成功经验,成立养老基金会组织来管理个人帐户中的基金,基金会组织应当是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并且,为了保证养老基金的管理效率,这样的基金会应当是竞争性的,即成立多个基金会组织,职工可自主地选择决定加入哪一个基金会,也可自由地退出。政府间接作用的增强则表现在加强监管职能方面。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应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督,定期考核其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由非缴费普惠性养老模式、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年金及个人寿险储蓄性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等多层次构成。其中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寿险产品的目标主要是城镇从业人员,是养老保障是发展的主体。企业和个人寿险储蓄安排的养老保障将成为城镇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补充性质资金来源,也是提高退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非缴费普惠性养老保障目标是贫困老人,利于消除贫困。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是主体。同时,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均是有效的养老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亦可发展社区养老。

朱海俊、李 震、施莉娅、吴 思、张慧盈 郁 琴、乐 晨、沈雨佼、周艳韬、钟 琦

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措施和改革方向 篇6

依据我国目前的有关规定,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由于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属于经验借鉴,对于独立董事的概念性范畴基本与西方表达一致。

二、独立董事制度的中西方比较

(一)独立董事的选用

独立董事的选用制度,通常由企业原来的董事会成立专门委员会提名,然后由股东大会进行选举产生。即首先要经过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提名,然后股东大会通过在提名人员中的选择,最后决定独立董事的人选。

从我国独立董事的研究发现,近九成的独立董事提名基本由大股东或高层管理人员所包揽,其中有55%的独立董事是由大股东推荐给股东大会讨论的,另有27%由高层管理人员推荐,其他股东推荐的独立董事很少。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我国存在股权结构过度集中,一股独大,具体表现在独立董事的人选问题上,独立董事仅仅代表大股东的利益,成为代表董事,失去了其独立性。

(二)独立董事的权限英美公司法规定:公司作为法人,其商业和事务应该由董事会来管理。董事被看作是公司(全体股东)的受托人,依据信托原理,董事是公司财产的委托人,公司股东则是公司财产的委托人和受益人。董事只能按照公司章程规范所定的目标使用公司资源。此外,董事们必须实实在在基于公司利益使用被赋予的资源运用权力,并且不得容许董事的个人利益和董事的责任发生矛盾。独立董事作为董事会的成员,自然也应遵循这一原理,受代理人义务的约束。这一约束的核心就是独立董事应该与其他董事一起向全体股东承担受托责任。

考察英美等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的权限可以归集为:信息知情权和决策权,报酬请求权,董事会参与决策权,提案权,征集投票权,董事会召集权,否定权,特定的请求权,发表独立意见权,声明权等。

其中,信息知情权包括:定期获得并审查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情况的权利;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权利;对于相关问题的询问权利等。报酬请求权是指:独立董事有权为他所付出的服务从上市公司获得现实的经济报酬。独立董事所获得的经济报酬主要包括股票、股票期权、长期奖金、报酬和车马费等。信息知情权和决策权,报酬请求权可以称之为输入类权利。

董事会参与决策权,提案权,征集投票权,董事会召集权,否定权,可以称之为工具类权利,即独立董事可以依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在董事会中享有决策的权利;独立董事以代表全体股东利益为出发点,就财务审计,人事任免,职工薪酬等方面享有一定的提案权;为避免股东大会成为大股东的一言堂,有必要由上市公司或法律强制向独立董事赋予征集投票权的权利;独立董事有召集召开董事会的实际权利;独立董事就公司的重大事项可以行使否决权。

在较为充分的信息知情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工具类权利的实施,独立董事有权对有关事宜做出客观的评价,独立发表意见。即发表独立意见的权利。声明权是指独立董事在任期未满而被公司以不当理由免职时,可以向外界发表声明,被免职后发表声明,有助于其他董事会其他董事和全体投资者获知信息,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判断失误。被解职独立董事发表和上市公司经理层针锋相对的声明也有可能援引监管机构的进入,打破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的弊端。

综合上述各项权利,可以以下图来表示其中的相互关系:

从上图可知,独立董事的权利由下往上形成一个金字塔样式,输入类权利是基础,是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和根本动力,工具性权利是独立董事实现自身职责的主要手段和原则,也是独立董事功能实现的基本保障,最后的输出类权利是独立董事行使独立性,独立表达意见的基本途径,是实现独立董事职责权限的信息通道。

三类不同的权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而更好地实现独立董事的监督和辅助功能。

由于我国独立董事从原来的公司咨询和公司顾问发展而来,所以,独立董事的职责很长时间都停留在咨询和服务上,各上市公司仅仅是在公司章程中原则性地将其界定为:对公司及全体股东有诚信与勤勉义务;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关注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损害;就关联交易、重大收购等发表独立意见。另一方面,独立董事的行权与监事会又有很多雷同之处,职能重叠。如检查公司财务、提议召开股东临时大会等。监事会的职权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事后监督,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监督失效。独立董事作为董事会成员,能够参与决策全过程,按理说,其监督具有不同于监事的事前和内部监督的特点,但由于职权的限制,使其具有的不同于监事的优势也就消失了。

(三)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人数和比例相比之下,在2002年,证

这篇论文.

监会要求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至少要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大部分上市公司仅仅停留在满足证监会这一最低要求的水准上,出现了突击增加独立董事的现象,但是,独立董事占到董事会半数以上的依然很少。蓝筹股上市公司也罕有独立董事占到董事会半数以上,独立董事占到多数的情况几乎廖若星辰。

三、如何完善和发展我国独立董事制度

(一)打破股权过度集中的坚冰,推动股权制衡格局的形成

根据Bennedsen和Wolfenzon(1999)的研究,当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对投资者探护不完善,若能由若干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从而令任何一个大股东都无法独自掌控上市公司的决策权,则可以形成一个股权制衡格局,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行为,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和辅助作用。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脱胎于原来的国有企业,股权相对集中,大股东和内部人控制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董事会内生性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直未能走出“由大股东/内部人控制董事会,董事会选举独立董事,从而导致独立董事制衡能力和监督能力受削弱”的怪圈,所以,构建一个合理的股权制衡格局是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独立的基本前提。

(二)平衡独立董事的权责体系,加强对其履职的监督

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章程和董事会的职责规定比较明确,但是对于董事及独立董事而言,在权利方面还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对于独立董事仅仅是在做原则性的规定,使得独立董事在权利方面的具体操作显得很尴尬。另外,这种从咨询和顾问演化而来的企业内生的监督力量,其本身的工作成果没有具体的监督体系。明确独立董事以及董事的职责,建立并形成动力性的监督体系,是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用法律保障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地位,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比例

当今改革的困难和方向 篇7

一.反思高职英语教学过程, 深入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1.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和职业性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综合事业技能的教学指导思想, 高职英语教学的开展应体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目标, 增强英语教学的职业性。高职英语教学研究要注重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 特别是英语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具体的、相对的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的独立兴趣的培养, 灵活安排教学课程, 发挥高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多媒体技术, 促进职业情境的生成, 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同时, 积极探讨高职英语教育向专业英语课程链接的途径。张程等专家研究了有关高职英语教育向专业方面的深化, 从理论角度详细地分析了高职教育机构怎样让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链接。高职英语教育团队应在这些前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下,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实施途径和方法, 加强职业内容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素质, 为将来就业做充分准备。

2.大力倡导多元化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首先要转变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学模式, 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过渡, 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过渡, 以单一技能向综合实践能力、职业能力过渡。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 由学生来作为课堂的主导。比如在一些高校中, 教师通过布置网络作业来引导学生开阔国际视野, 开放思想, 探究课题;通过邮件写信、QQ交友等方式进行英语交流, 营造英语口语练习氛围和机会等。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另一种新鲜感, 在这种新鲜感中, 学生和老师都赋予教学模式一种新的活力, 进而有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更新高职教育改革理念, 端正高职英语教学态度和认识

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是员工承担职业的责任, 完成职业本身的相关工作, 以及达到任务要求的综合能力。据调查, 德国的知名企业家和职业教育机构都普遍认同, 职业能力是由个体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重要技能共同构成, 而重要技能就是指非专业技能, 其中包括英语交际、应用能力技能。换句话说, 任何形式的职业能力论, 基本上包括专业技能和专业以外的相关技能两部分。高职英语不能归于“无用处学科”之列, 更不能打着“加紧发展专业课程”的旗号, 大幅缩减英语课时。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综上所述, 河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应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为培养优秀毕业生及打造较强职业能力而积极努力!

摘要:新的高职教育改革提出高职英语教学需要面向职业教育目标, 把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但现实情况却大相径庭。河南省部分高校打着“加紧发展专业课程”的旗号, 大幅缩减英语课时, 把高职英语归于“无用处学科”之列。本文从这一现象的调查和分析入手, 呼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要把英语教学与专业培养结合起来, 以学生真实运用语言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原则, 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理性推进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研究。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课程,基本定位,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彦每.代体宾语的认知范式:心理模型与语用推理[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 .

[2]杨岚.人文教育:高职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主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8)

当今改革的困难和方向 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机构改革已经进行了六次。

改革涉及的内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机构和人员的精简。从1982年开始的第一次机构改革一直到1998年的第四次机构改革,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方面就是机构的精简,尤其是第四次机构改革,国务院的部门和人员几乎精简了一半。

第二,政府职能转变。从1988年的第二次改革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以后,后来的每一次机构改革都以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最初是使政府的职能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然后是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第四次机构改革一举撤销了10个如电力工业部、化学工业部之类的工业经济管理部门,这些部门在计划体制下担负了配置资源的责任,而现在则由市场取代。第五次机构改革重组了中央的一些部门,建立了像银监会、国资委之类更符合市场要求的机构。而第六次机构改革进行的大部制改革,其出发点则是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与服务效率。

第三,进行了一系列管理体制和制度方面的改革,比如废除了领导干部的职务终身制,在行政系统建立了首长负责制,建立了公务员制度、行政监督制度、财税制度等,另外在行政区划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第四,内容涉及权力结构的重组。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政府的权力开始被市场和社会分割,国家、社会和市场的格局开始形成,政府掌握社会全部资源的状况被改变。此外,政府内部部门之间的结构和权力关系也进行了调整。

这一进行了三十年的机构改革有三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是从党政的改革转向政府的改革。二是从单纯的精简机构和人员规模的改革转向以“转变职能”为主旨的改革。三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未来之路

对机构改革的历程以及改革特征的分析表明,机构改革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很显然,流程的改革基本上也走到了尽头,因为再多的机构精简或重组也无法解决政府与社会和市场的权力配置问题,结构的改革势在必行。

第一,把机构改革放到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系统中去加以考虑。这样,从系统改革的角度讲,就需要有一个组织来进行整体的设计和协调。

如果要进行一种全方位的改革,类似体制改革委员会这样的组织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改革涉及了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政府,需要有一个组织来进行策划、组织、统筹和推进。这个组织必须是有权威的,同时这个组织也必须是超然的。所谓超然,就是它应该超然于各种利益之上,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作为改革追求的最高准则。

第二,下一步机构改革的动力不仅需要从政府内部寻找,更重要的是要从外部去寻找,以结构的改革再来推动流程的改革。这样,机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将回到原有的逻辑,也就是厘清权力关系,首先是党政关系(按邓小平的说法,就是党政分开),其次是政府与社会和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权力下放,解决政府权力的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以及政府权力的制约问题,再者是政府机构的运作等技术性和流程性的问题。

第三,顶层设计要与地方的积极性相结合,尤其要鼓励地方自下而上的改革。顶层设计当然重要,尤其当需要有一个整体性的、全局性的规范的时候。但机构改革的顶层设计更重要的是指出一个基本的方向和框架,而不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规定。因为地方的差异很大,必须让地方在机构改革中发挥它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从改革的手段和策略上说,既要运用渐进的方法,但也不能弃激进方法不用。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这意味着哪种手段能解决问题,就应该采用哪种手段。

上一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纪录片最新第三集观后感下一篇:消防、防雷、防震安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