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上学期工作计划(共8篇)
教科室-上学期工作计划
官五中2010-上学期教科室 工 作 计 划 本学期要认真落实学校“树立信心、强化管理、提高质量”的整体要求,坚持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强化校本教研的规范管理,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做到教科工作重细节、有效果、有影响,为学校稳步发展作贡献。 一、教研活动要点: 1.完善教研组量化考核机制,使教研组活动常态化与规范化。 目前,我校共15个教研组、43个备课组,它们在推动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强化校本教研,学校于3月出台了《官五中教研组、备课组工作量化考核办法》,从制定计划、集体备课、监督教师听课、开展学生活动、培养教学骨干等方面实施全面量化考核,使之作为学年评选优秀教研组的依据。而集体备课也在上学期作了改革,《集备手册》由以前“相互克隆”的人手一册改为全组共用一册,备课内容由单纯的教材分析走向了多样化。但活动时间随意性大,大组能正常开展,少部分备课组的活动无法得到落实。为此,学校规定自本学期起,校内教研活动必须常态化、规范化。 具体要求: (1)教研活动改由教研组长组织,按周三文科、周四理科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活动内容及地点由教研组长确定。 (2)教研组长严格考勤,认真在《教研组长手册》上作好相关记录。如组织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所属备课组的《集备手册》上作好发言记录。 (3)教科室每周登记检查大组教研活动,实行每周通报制度,对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按学校相关考核要求处理。 (4)市、区级安排的教研活动,相应备课组教师必须参加,填写《官五中教职工出外学习登记表》备查。 2.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加强习题式学案研发,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1)原则上中高考科目以备课组为单位都要编制学案,期末汇总后可代替《集备手册》交教科室; (2)学案精心设计,内容不宜太多,一节新课一份,尽量在一页16开纸(双面印)上完成。 (3)学案不同于听课笔记,知识要点的归纳、教材体系的.建构、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尽量以课堂笔记完成。 (4)学案要以习题式、问题式的形式来引领学生感受规律,掌握方法,体现精讲多练、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 (5)习题式学案要具有保存价值,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再学习、再认识。 3.抓好中高考试题研习与交流,提高教师分析、把握中高考动向的能力。 集体研习定于第一周,教师完成当年中高考试题,分析试题特点,研讨教学建议及备考措施;研讨交流定于第二周,各学科从上届毕业年级中确定中心发言人,集中研讨,交流研习经验。 4.做好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结题与区级课题的开题工作,借课题研究培养科研骨干。 204月,我校申报了七项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已有部分课题初步达到结题要求,拟在11月底组织结题会议,教科室将协组各课题组完成阶段报表填写、研究档案整理、结题报告撰写等工作,争取各课题顺利结题。同时,对上学期申报的七项区级“2010官渡教研课题”待公示后给予指导。 5.做好暑假教师论文的征集与推荐,营造科研兴校的学术氛围,在9月25日前组织一批教师论文参加云南省教科院20教育科研论文竞赛。 二、师训工作要点: 1.按区进校要求,9月中旬迎接2010年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认定检查。 2.根据学校领导指示,积极实施“三大工程”:“名师工程”着力培养一批中青年高级教师,为他们申报特级教师和提升学校品位奠基;“成才工程”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素质;“职工岗位成才工程”即配合校办激发后勤职工的创新精神,在校本课程、学生活动、科普教育等领域发挥其专长,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3.坚持我校师资培训“三位一体”,强化“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读书活动”师训模式,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中高考要求的教师队伍。 4.发挥学科培训基地和中心学科组的平台作用,创新师资培养区域化的新路子。目前,我校初中化学组、历史组被官渡区教科所确定为全区中心学科教研组,地理组、历史组也有幸成为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学科培训基地。三个组代表官渡区履行学科教研与教师培训职责,并有一定活动经费,它们同地理名师工作室一样,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打开了师训工作的新局面。 三、课程建设要点 1.完善高中选修Ⅱ的开发与实施。 高中选修Ⅱ是高中生达到毕业水平必须完成的校本化课程,占6个学分。上学期编印了《高中校本课程选课指南》,通过网络选课9门入选。但由于课时太紧、多媒体教学条件不具备,各课程仅完成5课时。本学期吸取经验,高中选修课Ⅱ作以下调整: (1)2010级:高一下学期所修5课时计3分,另外3分在高二上学期通过阅读课来完成,学生只要完成三篇读书报告可获得3分,阅读课由初高中语文教研组安排,定于每周二下午第八节。 另外,教科室将积极配合教务处,争取在第五周中秋放假前完成2010级学生校本课程的学分认定。 (2)2011级:以艺术组为主力,开设《音乐与合唱》、《书法艺术》、《绘画素描》、《戏剧表演》、《立体纸雕》、《舞蹈欣赏》、《形体力量》等十门选修课供新高一学生选择。一学期安排6课时,在高一年级完成。学生共修12课时获得6个学分。 2.继续开展“同上一堂课”活动,教科室根据社会时政热点和学校发展需要临时安排。 四、科普活动 1.全国科普日。 全国科普日按规定于每年9月的第3个周末开展。今年活动主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走进低碳生活”,旨在树立“人人讲低碳、处处有低碳、时时要低碳”的低碳理念,激发低碳意识,启迪创新思维。按区科协上学期的初步要求,我校将在第3周、第4周期间承办全区科普日活动。 2.省市青创赛。 2010年第26届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题是:“体验创新成长”, 10月20日截止报名,教科室拟在第四周正式启动青创赛的申报工作。 其他如听课制度、校际交流、试题信息收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初中中考方案与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等列为教研组大组活动内容。最后,从学校整体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其他部门,认真完成学校领导安排布置的其它工作。 官 五 中教科室 2010年8月20日 教科室2010―20上学期工作纪事 周次 时间 工作内容 1 8.23-8.29 2010年中高考试题研习;各教研组制定活动计划; 2 8.30-9.5 2010年中高考研习经验交流;制定教研历; 3 9.6-9.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研讨; 2011级高中选修Ⅱ启动; 2010年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认定检查; 4 9.13-9.19 同上一堂课《莫忘国耻九一八》;全国科普日活动; 昆明市第26届青创赛申报工作 5 9.20-9.26 2010级高中选修Ⅱ学分认定(中秋放假前); 2010年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中秋放假后) 6 9.27-10.3 国庆放假 7 10.4-10.10 国庆放假 8 10.11-10.17 汇编《书法校本教材》; 同上一堂课《10.16世界粮食日》; 9 10.18-10.24 官渡区学科培训基地(历史组、地理组)阶段工作研究; 10 10.25-10.31 期中考试 11 11.1-11.7 官五中师资建设“三大工程”研讨;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备考研讨(高一、高二参加) 12 11.8-11.14 参加昆明市第26届青创赛; 13 11.15-11.21 官渡区中心学科组校际交流活动(初高中理科) 14 11.22-11.28 官渡区中心学科组校际交流活动(初高中理科) 15 11.29-12.5 同上一堂课《12.4日中国法制宣传日》; 16 12.6-12.12 参加云南省第26届青创赛 17 12.13-12.19 汇编《官五中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作品集》 18 12.20-12.26 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研讨 19 12.27-1.2 20 1.3-1.9 21 1.10-1.16 汇编近三年官五中教师论文集 22 1.17-1.23 寒假教师继续教育报名
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新阶段, 为推动区域教育转变发展方式, 满足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品牌发展的需要, 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生发展的期盼, 区县教科室应广泛吸收和消化有关教育科学的方针政策和理论成果, 成为连接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教育管理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基层学校的科学发展、为教师的教育实践和专业发展提供专业引领, 通过科研工作的内涵发展, 全面深入地实现教科室的职能作用。
一、厘清教科室“管理—服务—科研”的职能作用
区县教科室是隶属于区县教育局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 行政上受教育局直接领导, 业务上接受上一级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教育学会的管理和指导。其工作职能主要体现在管理、服务和科研三个方面。
教科室所行使的计划、组织、实施、领导等职责统称为管理职能, 包括常规管理、课题管理和队伍管理。常规管理:负责区域教育科研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工作, 建立和实施有关教育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 制定教育科研奖励办法, 负责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的管理等。课题管理:组织开展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论证、过程管理 (研究计划、研究方案、开题报告、阶段总结、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研究报告等) 、成果推广转化等工作, 指导课题承担者有效地开展工作, 为研究工作的优良运作创造必要的条件。队伍管理 (机构管理) :建立区域内教科研网络, 建立教科研分级管理体制, 建设一支专职、兼职结合的教科研骨干队伍。
教科室为工作对象所做的服务性工作统称为服务职能, 包括决策服务、培训服务和成果服务。决策服务, 即为教育局领导决策和基层学校决策提供服务。培训服务:抓好教师教科研培训, 是教科室的重要任务。教科室应组织多种形式 (加强科研信息载体和信息活动建设) 、多项内容 (如网络学习班、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班、课件制作培训班、论文写作培训等) 的教育理论学习、培训工作, 指导和帮助教师学习、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知识和方法, 总结教科研经验, 撰写教科研论文, 应用教科研成果, 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成果服务:编写教科研参考资料, 推动教科研成果的认定, 促进优秀成果的形成;吸收、运用、推广优秀教科研成果并尽快转化为办学效益。
科研职能是指组织、承担上一级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布置的科研任务, 或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主持、参与或推动课题研究的职能, 包括主持研究、参与研究和推动研究。
主持研究就是独立承担或主持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任务。杜威认为, 教育研究要深入教育实践, 获得直接经验, 不能单纯去获取别人的思想成果, 而要自己在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知识。他一直倡导把实践和研究结合在一起。教科员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任务, 通过课题研究, 亲身投入到火热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这是新形势对教科室的要求, 是教科室更好实现科研职能的最佳路径,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也是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的很好示范。
参与研究即参加区域内外其他人员负责或主持的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任务。教科员参加到课题研究中, 担负某一项职责, 于合作完成研究的过程中, 既为自己提升专业素养寻找到源头活水, 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品格影响了研究群体, 密切了教科室和服务对象的关系, 增强了教科室的影响力。
推动研究即推动区域内组织、群体或个人的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区域内的组织或教师个人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体, 也是科研活动的主体。把工作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 或用自己的问题确立课题, 有助于培养问题意识, 从多角度观察、思考、研究、解决问题, 提升了处理问题的能力;研究过程中必须阅读文献, 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扩展了视野, 提升了理论水平;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也提升了总结能力和写作水平;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学术规范, 培养了科学精神、求实态度、严谨作风;很少有研究是个人的行为, 培养了合作意识。所有这些都是有效课堂教学所要求的宝贵品质。教科室推动区域内的单位或个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
二、确立“普及—规范—提升”的内涵发展思路
我们认为, 教科室的管理、服务、科研三大职能应该落实到“为北辰教育科学决策服务, 为北辰学校科学发展服务, 为北辰师生共同成长服务。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的教育行为引领北辰教育科学发展, 进而提升北辰教育教学质量”。2007年, 北辰区教科室相对独立了, 我们制定了“普及—规范—提升”“三步走”的内涵发展思路。
普及:推动科研下校, 让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单位、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 让科研工作成为学校和教师个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1) 主任带头下校。教科室主任陈中华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先后在天津民族职专作课题开题指导, 在瑞景小学作课题结题指导, 在第47中学作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讲座等, 跑遍了全区每一所学校, 从学科教学到开题结题, 让校领导、教师们亲身感受科研的力量。 (2) 制度引领下校。我们制定了《北辰区教科室下校指导课题研究活动方案》, 以强化服务意识为出发点, 变“坐着谈论”为“下校服务”, 变“检查督导”为“实际参与”。 (3) 课题指导下校。对经过专家论证获得区教科室、天津市教育学会、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教育学会等立项、资助的100多个课题, 每个课题都指定专职教科员负责, 参加到学校和课题组的从立项到开题、结题的具体研究过程中。 (4) 讲座培训下校。我们利用北辰教育网“教育科研”栏目, 由专人分别负责“教改前沿”“科研论坛”等五个板块, 利用“校校通”进行网上教育科研知识培训。王纪群副主任先后赴民族职专、引河里小学等作《增强科研意识, 提高科研论文的撰写水平》等报告。夏德源老师先后在集贤里中学、双口中学、青光小学、刘安庄小学等学校和幼儿园作《谈科研论文的写作》《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探微》等讲座。
规范:培养广大教师的学术规范意识, 如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 论文的写作和评选, 文献资料的引用等, 严格遵循学术规范。让课题研究等以科研规范运作, 让论文评选、学术论坛等以学术规范开展。我区已经立项的100多个课题, 课题开题“全覆盖”, 而且都进行了开题论证;开题组织严谨规范;论证专家水平高, 先后聘请了天津市教育学会的副会长、秘书长及天津市教科院、天津师范大学的有关专家。正是这些市级专家的共同指导, 促进了我区课题研究的学术规范化。
提升:提升教科研工作对北辰教育质量的贡献。我们制定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建设人力资源强区———北辰区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制定了《北辰区教育事业三年发展规划》, 敦促各校同步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将科研工作发展目标细化到三年的工作中, 让规划引领发展。我们通过完善组织建设, 健全管理制度, 立足课题引领, 引进智力支持 (天津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刘长兴, 天津市教科院张武升院长、刘金明副院长和基础所的王敏勤所长、研究员王毓珣教授、陈雨亭博士, 天津师范大学康万栋教授等多次到北辰或讲座, 或作实地指导, 实现了专家引领作用) , 搭建学术平台 (天津市第47中学、天津市普育学校、北辰区实验小学等11所学校、单位获天津市教科院实验基地校授牌, 实验幼儿园、新华幼儿园获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校授牌) , 深入基层指导等策略, 不断寻求内涵发展, 达到提升目标。
三、形成“一个中心, 两个建设, 三个平台”的内涵发展模式
1. 一个中心———课题研究。
2008年春季, 北辰区教科室成立了以教育局李士亮书记为领导的9人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 经过反复酝酿和论证, 我们将学校管理、高效教学、课程研究、班主任工作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等五个方面的研究课题, 提炼成“提升内涵, 强化特色, 培育北辰优质教育品牌研究”这一总课题。2010年7月, 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审, 该课题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的成功申报和顺利实施, 及各学校、单位着眼于自身多元发展、特色发展的规划或自选子课题的申报和实施, 为北辰区的教科研工作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 天津市教育学会共审批通过了我区申报的教育科研课题50项。其中获中国教育学会立项的3项, 市级重点课题15项, 市级规划课题13项, 市级一般课题19项。我区的22项教育科研课题参加了天津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申报, 有14项通过了审批立项。2012年, 全区还有77个课题获市级年度研究课题审批立项。
2. 两个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
立足“队伍建设”, 形成科研网络。为提升北辰区教科研工作的内涵, 抢占科研工作的制高点, 2008年10月, 在民族职专,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辰分院”宣布成立, 它是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农口区县成立的第一所分院。北辰区教育局李士亮书记兼任院长, 副局长赵培刚、教科室主任陈中华兼任常务副院长。“天津市教科院北辰分院”的成立初步形成了由北辰分院、区教育学会、区教科室三支科研队伍共抓北辰教育科研的工作机制。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 教科室对人员配备和分工进行了调整:设立综合组, 由一位教师承担事务性工作;设立“科研员”岗位, 由4位教师组成中学、小学两个小组, 成为负责实施下校参加科研工作的科研员。通过改革, 努力达到让教科员专心致志地充电积累, 进行科学研究和指导, 让教科室成为北辰教育发展智库的目标。敦促学校设立教科室, 形成“市—区—校”三级教科研网络和教科研骨干队伍, 夯实学校教科研工作;确立教科院基地校, 成立北辰区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分会, 促进科研工作内涵发展。
立足“制度建设”, 重塑科室形象。我们编辑了《北辰区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汇编》, 包括北辰区教科室加强业务工作管理的暂行规定、教科员岗位要求、基本素质要求、学期工作考核办法、月工作考核办法、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定等6个内部管理制度;下发了《北辰区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等3个制度文件。2009年3月, 北辰区教育局印发了《北辰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试行条例》。这些制度文件的出台, 为学校等各单位建立科研工作制度提供了示范和蓝本, 保障了教科研工作的内涵发展, 重塑了教育科研引领北辰教育发展的良好科室形象。
3. 三个平台———“‘北极星杯’论文年会”“青年校长学术论坛”“青年教师学术论坛”。
教科研的成果需要适合的平台进行展示交流。我们精心打造“北极星杯”论文评选品牌, 每年召开“‘北极星杯’论文年会”, 推进北辰区群众性教育科研纵深发展。现在, 征集论文的篇数多了, 领导干部带头参加的多了,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文章多了。论文评选活动操作规范, 程序严谨, 各级论文中奖率高。我们举行“青年校长学术论坛”, 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青年教师学术论坛”, 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论坛”实行校级初选、区级初选和区级前10名选手参加决赛的三级遴选办法, 更充分地发挥了论坛的激励、导向等作用。很多学校也创造性地开展了学校的论坛活动, 展示了我区教科研工作扎实深入的可喜面貌。
几年中, 北辰区教科室着力于科研兴教, 贡献发展智慧, 为局党委决策提供了《北辰区教育科研现状情况调查报告》等大量材料。教科室的工作也得到了局党委的支持, 为区级研究课题每题拨经费, 为市级研究课题拨款, 和市、区教育学会、教科院等常规工作所需的经费, 都由教育局划拨支付。
教科室撰写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结题分报告》, 在全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结题报告会上交流;《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内涵式发展初探》在首届全国农村教育工作论坛上交流;《立足公平, 谋求均衡,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国家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讨会上交流。《给“厌学”的六条建议》在《中国教育报》发表。这些论文或报告向全国发出了北辰教育科研的声音, 宣传推介了日新月异的北辰教育。
朱自成
本学期,教科室在人员紧张(我与曹启军老师)的情况下,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其他科室的支持配合下, 根据县教研室、教科室的有关精神和县镇教育工作要点,以《东疏中学2015-2016学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推进课改、成长教师、科研兴校”为宗旨,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规范常规教研管理、创新教科研模式为指导思想,以“打造“三六一一”高效课堂”为探索重点,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为契机。按照开学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结合学校实际,以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师资队伍建设等为抓手,有步骤、多形式地开展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本学年的教科研工作,很多做法和亮点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具体工作:
1、学期初,为保证教科研为保证教科研工作的落实,教科室进一步完善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继续实行了领导包教研组方式,按照“以科研为龙头,促进全面工作”的思路,形成了“单周小教研、双周大教研”的教研活动模式,即各教研组每两周至少有一次研讨活动,各备课组(课题组)每周有一次集体研讨活动。
2、本学期由于学校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工作,教科室继续以课堂为凭借,加强了各教研组的课题研讨的教研活动,形成规范化的教研管理体制。⑴教研指导的春风刮进了东疏中学的校园,县教科研中心各学科教研员来到东疏中学,重点指导初三年级各学科、初二地生教学工作。听课、评课,并与各学科的教师就中考备考及复习教学等进行了座谈。老师们就中考新变化、教学工作中的困惑等问题及时向中心指导老师请教,教研的氛围浓厚。
⑵备课组活动扎实有效。备课组活动“研课”(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除听评课外重点开展“研题”活动(研究、选编习题,完善导学案)。本学期的备课坚持做到了三备:自己备、集体备、个性备,备课的时候,充分思考,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集思广益,让每一节课都做到尽善尽美!
⑶教研活动按计划要求井然有序地开展,教科室值班检查及时反馈活动开展情况,学校领导分学科跟踪指导,活动内容丰富,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既有有学科特点,又有内容或形式上的创新,语文组侧重于作文课的教学研究,数学、英语教研组注重集体研课,理化生组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要提炼一个中考策略研究。
⑷加强校际间的教研活动,为了弥补学科组人少的不足,老师们主动积极地走进兄弟校、联盟校请教经验,共先后到宁阳八中、宁阳实验高中初中部、宁阳十二中等兄弟学校参加听评研教学活动。
3、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按照市县教育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通知和方案要求学校开展“优课”“晒课”活动,我校认真地制定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方案,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师“优课”“晒课”活动。让每一名教师了解“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晒课”的重要意义。同时,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机制,把教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情况作为本学年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的依据之一,也作为推荐、评选优秀、骨干教师、评优表模的基本条件。
在“优课”“晒课”活动中,全员教师认真参与,精心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前,教师们自觉查找相关的资料,有效整合资源,自己制作课件。改变以往的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三个一模式,教师们信心十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自身优势为有效课堂的创建营造氛围,实现了课堂角色转换。在课堂中,以往那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复存在,教师角色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生动、快乐、有效的课堂。教师潜心研究,自我反思,沟通交流,同伴互动,共同发展,业务素质得到较快提高,课堂生动、有趣、有效。其中孔令彬、刘娟美、颜凤兰等27位教师被学校推荐到市县教育局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评选,并且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培养工程。
⑴骨干教师的培养,立足于工作实际,从教师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前瞻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通过自修、参加讲座、教学实践与专题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水平。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与观摩课。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带动教师各个教学环节的扎实落实。每期至少在本科组或全校开展一次示范课或观摩课,真正达到骨干教师的示范性。示范课应强化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对教师备、讲、批、辅、考等环节都应规范、科学、合理。课后,应针对听课情况进行集体研讨、评课,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听课、评课。骨干教师听课应有硬性指标,每周不少于2节,做到听课有记录,有建议,有听后感。通过他们的带动,要在教师中掀起互听互评、推门听课、互相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热潮,让新老教师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加强自修。加强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力度,提高业务水平。开展赛课等评比活动,并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使其在实践中、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建立了丰富全面的的骨干教师个人档案。
⑵落实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不断探索培养新模式。
针对新教师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模式,以实践为基础,积极探索开展创造性的培训模式,以满足新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有效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家、教研员等到校开展讲座、指导,为我校教师提供更多的的学习机会与学习材料。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的教研活动、与兄弟学校进行教研交流、加强校际间的教研协作,以此提高我校教师业务水平。⑶“青蓝工程”的建设逐步深入。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高级教师的作用,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扎实做好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工作。实行捆绑式帮教活动,促进教师成长,从而形成我校优秀的教师群体。
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赛课活动。在多层次、多角度地赛课活动中,抓住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的环节,采取随听随评形式,切实提高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本学期教科室还重视教师理论学习,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知识,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通过印发相关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材料、读杂志等多种形式让每位教师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并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6、学校特别重视教师的培训,只要上级教育部门告知我们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学校不惜一切代价把教师派出去,学习回来后,除了上交心得体会外,还要组织教师相互学习。本学期学校选派出李海霞、王海燕、刘永华、崔丽等20多位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分赴泰安、济南、青岛等地参加了学习培训,培训经费达到近3万多元。学习返校后,要求教师认真写好一份心得体会,并在课题组内及全体教师会上交流,带头上研究课、汇报课。其中外出学习骨干教师分别展示了精彩的观摩课,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了热烈研讨,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7、加强、落实课题研究,切实做好今年的课题结题工作。
科教兴校,课题是龙头,课题是先导,教科室从课题立项、目标制订、步骤安排、方法采用、课题研究总结等各方面对各课题的实施进行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加强与课题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的联系,多次召开了课题组长会议,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管理和督促。围绕校“十二五”科研规划,我校将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加以推广,以学生擂台赛为抓手,加强学生体验活动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激发潜能、展示特长的有效载体,使每个学生得以充分、健康的发展。结合具体的活动,课题组老师构思活动设想,撰写活动方案,总结活动得失,把具体的活动与理论的逐步提升相结合。各课题组在组内研究日常化的基础上,上好课题研究课。并组织课题组老师针对研究内容有目的地进行讨论和评价,督促老师们认真做好科研工作专题总结、勤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切实做好今年的课题结题工作。另外,还积极鼓励老师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论文,积极向高一级的教育教学刊物投稿。如今,我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高涨,教育科研硕果累累。其中,有1个国家级课题申请结题,3个市级课题申请结题,8个县级课题申请结题,12个镇级课题申请结题。
8、本学期教科室还组织教师做好省远程研修与市县组织的继续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具体做好了省远程研修、市县继续教育学习网上报名、考试工作、送审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及相关材料等具体工作。还协助县师训这中心完成了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工作。
9、教科室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还重点做好了县义务教育督导评估关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
10、根据学校统一部署,迎接县督导室对上学年督导评估问题整改检查,教科室做了大量资料统计、收集、整理、制目录、归类、存档等工作。配合财务科做好了教师信息数据上报工作。
11、加强教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做好教育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辑、归档工作。目前,学校教育科研要想落实到实处,没有一套规范严格的制度是不行的,教科室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完成了本学期教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辑、归档的工作,建立了以管理制度、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为核心板块的电子档案,使档案管理清晰化、条理化,教育科研的计划性资料、过程性资料、效果性资料、终结性资料随时可以查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配合有关科室做好了今年素质教育评估工作,资料齐全,档案整理规范,得到评估组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个别教师教研意识不够,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仍有应付检查现象。老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年轻教师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要求不严。
2.部分学科的教学质量仍有待提高,教科研工作的质量与层次均有待提升等。3.教研教改是个薄弱环节。如何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研讨和教研活动仍是一个需认真探讨的问题。
4.教研教改工作的亮点不突出,没能形成教育教学的独特品牌。
在今后工作中,教科室将继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一如既往为教师、学校服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积极推动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更好地为我校教育教学再提升服好务。相信我校随着教科研活动的深入,必将得到不断发展,也将为我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提升提供更有力保障,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和谐发展。
东疏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教 科 室 工 作 总 结
东疏中学教科室
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将继续围绕学校的“五五”改革发展规划,围绕迎接“省四星级高中复评”和“省五星级高中创建”这一中心,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及终身发展作为出发点,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的理念,把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探索信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及“教学文化的重建”研究,深入探求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我们还要牢固树立学校教科研工作为学校行政决策服务、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服务、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和为彰显办学特色服务的工作思想,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二、工作要点
1、课题的研究管理工作
⑴.具体组织落实好我校立项的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文化重建的研究》和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有效的学校:课程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子课题——《适切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实施。检查各子课题的研究推进情况,并做好学校总课题的中期总结汇报工作。
⑵.继续倡导“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务实研究,围绕“有效教学”和“教学文化重建”的研究,探究总结先进科学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以转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⑶.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组的指导和管理,使之更优化、规范化。①各级已立项的课题,要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的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②已到期的课题要及时结题。③要把教科研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认真上好课题实验课和教改实践课。④要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重视研究资料的积累,力求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批相应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⑷.认真发动、组织好各级新一轮课题的申报工作。要求申报的课题能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发展思路,结合学校的两个总课题,科学地确立研究方向与内容,要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努力提高研究的实效。
⑸.进一步优化教科研课题条例,充分发挥好条例的激励作用,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使课题的实施管理更规范化、精品化。课题实验课要请1—2名教科员或教研组长听课,并由他们签写听课意见。
2、论文的送评参评工作
⑴.组织好各级各类论文评比选送工作。
⑵.推荐优秀的论文给上一级论文评选机构或相关的报刊。
⑶.要求凡新分配及或初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参加阳丹市和镇江市级的论文评比;凡中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参加镇江市和江苏省级的论文评比;高级职称的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获奖论文的参评费由学校支付)
⑷.做好获奖、发表论文的登记及相关资料的积累工作。要求凡获奖者均需交获奖证书的复印件,凡发表者均需交发表论文及稿费汇款单的复印件。
3、加强与上级教科研部门及兄弟学校的联系,以获得他们的指导与帮助。
4、做好第52期、53期《丹中教育》的编辑交流工作。
5、配合教务处、党政办公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6、做好“教育教学周记”和“继续教育”的审核、检查、登记工作。
三、具体安排:
第1周:通过教研组长会议,落实教科室计划。
第3周:召开课题组长、教科员会议,布置工作要求,落实各子课题实施计划。
第5周:各课题组自主举行一次研讨活动。
第7周:编辑《丹中教育》第52期。
第10周:举办一次教科沙龙——学术骨干教学能手经验交流会。
第13周:举行课题实验课观摩活动。
第15周:专家讲座。
第18周:编辑《丹中教育》第53期。
第20周:课题组长、教科员会议。
第21周:“继续教育”、“教育教学周记”验审考核。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教科室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的发展规划为依据,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科研兴校、科研强教”的发展战略,加强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际相结合,努力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不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专业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为提高全
校教育教学效率、教育科研水平以及管理水平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一)抓实校本培训
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建立并发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引导教师进一步加强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学校教科室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积极地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尽可能地创设条件,邀请专家来校作课改讲座或教育科研讲座,以此开拓教师的视野,引领教师的教学,导引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行为,激发教师科研的热情,指导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
2、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科研理论的学习,开展好读书活动。向教师推荐读书篇目,与《教师教科研手册》相结合,进行读书摘记交流,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评比。
3、继续加强教研和科研的整合力度。各教研组要引导教师通过“写作自己的教育故事”“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等方式,开展专项校本研修活动。开展不少于2次的专项研讨活动。
(二)规范课题研究
本学期要继续开展《实践行知思想,营造和谐环境,让学生乐学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各个课题组要制订好本学期课题实施计划,注意研究过程中资料的积累,积极推进子课题的深入研究。同时全面推进校级微型课题研究,要对照研究方案,积累资料,深入研究,着重追求研究质量,争取早出成果。教师在研究中要善于找出关键问题,聚焦难点,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做到课题实施与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同步;课题实施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同步;课题实施与成果展示同步。具体做到三个结合:(1)把课题研究与家常课相结合。(2)把课题研究与各类研究课相结合。(3)把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相结合。教科室要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监控、指导,全面落实《关于在全市推行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的意见》,按要求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网络化管理工作,确保课题研究扎实推进,规范运作,及时将课题研究资料上传到“吴中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网”。
(三)提升科研论文
每位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成果意识。要突出多元化成果体现,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上,把学生的素质提高作为衡量课题研究成效的第一指标;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经验的积累推广上。每位教师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叙事、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来源:好范文 http:///)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教科室将组织好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的交流、评比、推荐等工作,继续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并加以总结,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定期向各级各类杂志、刊物投稿,选送上报优质论文,争取有一定数量的发表率。在为学校争光的同时,让更多的老师享受成功的喜悦。本学期在论文发表、获奖的数量和档次上要有新的提高;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学校的品牌提升上,要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校办学的影响力,以活动促教师的提高、学校的发展。教科室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和推广,要组织力量将课题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促使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化。加大推广与宣传力度,展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成果。
(四)加强自身建设
教科室承担着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的重要任务。在校行政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教科室人员树立研究要深入,指导要到位,服务要真诚的意识,要从不同层次为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多出点子、多想路子、多搭台子,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教科研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同时要重视自身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不断超越。力争做到观念要更新,思维要灵活,作风要踏实,工作要细致。
三、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教科室工作计划、制定各子课题研究计划。
2.召开课题组会议,传达市、区、校教科室工作计划,部署新学期工作安排。
3.教科研校本培训(一):指导青年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活动。
4.启动本学期青年教师读书活动。
四月份:
1.课题组成员教科研例会。
2.聘请教科研专家讲座。
3.组织好吴中区第十次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工作。
五月份:
1.陶行知教育理论摘录。
2.教师读书心得交流。
3.教科研校本培训
(二):教科研课题
研究总结提炼。
六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秀论文评比,同时择优推荐优秀论文上报。
2.评鉴《教师教科研学习手册》网上发布情况
3.校刊《塑造学刊》组稿。
参照区教科研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教科研工作实际,以打造有效课堂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扎实推进课题研究,注重成果应用与推广,广泛深入地开展教科研活动,落实自主、互动、共享的校本培训理念,努力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整合继续教育、教研、科研等活动资源,边实践边研究,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实施读书行动计划,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学科组。为达到新课程改革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学科组要引导教师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
1.实行“1+x”的阅读方案。即每位教师需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着,及一本自己感兴趣的非专业书籍,并做好阅读笔记。
2.“思享”沙龙活动。为了给老师们搭建一个轻松自由的读书交流平台,我们不仅做好教师书吧的“致远斋”的开放与交流活动,更是邀请区教师培训中心的周晓林老师全程指导,组织好“南城读书小组”做好两次“思享”主题沙龙活动。时间定在10月中旬和12月中旬。
3.做好教师茶道体验活动。为了丰富教师的文化显现生活,邀请茶道专家作茶艺体验讲座。
(二)加强科研管理,做真实课题研究
落实课题管理,规范出品质。针对上学期申报成功的个课题,加强过程管理,使课题管理更加规范;
做好8个区级课题的结题工作。由学校教科研骨干团队教师对教师课题进行一对一地指导,力求按时高质地结题。
以学校新的主攻课题《“精彩”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契机,开展学校教师小课题的序列性、梯队型研究。
课题汇报活动。以教师小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教育科研开展的有效载体,构建实践与研究的桥梁,召开校教科研课题成果交流会,推广精品课题;
做好20xx年课题的申报工作。20xx年12月将开始申报20xx年的课题,45周岁以下(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老师,三年内没有课题的老师积极申报。
(三)以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为载体,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以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为载体,本学期的系列活动如下:以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为载体,本学期的系列活动如下:
1.网络课程学习
(1)平台网址。
(2)用户名姓名首字+身份证后六位,密码是身份证后六位。
(3)10月8日完成第一阶段学习。
2.实践课程
分为三个坊进行实践课程操作,每个一个坊主根据省培训要求安排好本坊的研讨活动。实践课程部分,监督好每一位老师的录像拍摄上传:
语文一组主题活动(坊主:潘红艳)
语文二组主题活动(坊主:倪洛阳)
数学组主题活动(坊主:黄雅娓)
月份 工作内容
8月
教师暑期师德培训;准备教师学科素养考核;
9月
1.制定教科室、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2.采购书籍,组织做好教师理论学习工作。每位教师制定“1+x”的阅读方案。
3.针对校主攻课题《精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落实具体责任事宜。
4.做好省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前期协调安排工作,遴选好坊主,督促教师用账号登录并学习第一阶段学习课程。
5.开展“茶道”体验活动。
10月
1.在学校内开展“精彩”校本拓展性课程;
2.做好“思享”沙龙第一次主题交流活动。
3.做好省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二阶段工作。
4.组织参加区优秀案例评选。
5.组织校教师发展共同体老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11月
1.课题汇报会:将回顾总结学校五年来的优秀课题成果,提炼经验,并邀请教师教育院课题研究专家陈素平主任作专题讲座与指导,并作好学校课题的后续指导工作。
2.做好省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二阶段工作。
12月
1.做好“思享”沙龙第二次主题交流活动。
2.组织校教师发展共同体老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3.教师课题研究培训会。
1月
1.做好本学期工作总结和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研立校、科研强校为原则,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立足岗位练兵,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创新教研方式,传承教科研经验及成果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完善教科研管理措施,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全面提升教研品位,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推进推进课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2.成立四个名师工作室,引领学校教科研工作;
3.深化教研组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4.合理安排教师的读书学习活动,构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5.做好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促使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6.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培训指导和管理;
7.认真组织各项论文赛事;
8.认真抓好教科研总结宣传工作。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1、全面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围绕课改问题开展研究。
通过开展系列教学研讨、观摩活动,认真组织区公开课活动、区基地活动、送教下乡活动、集团教研活动、各类校级公开课活动。将课改中所遇的问题排查分类,每次教研活动均有明确的主题。认真组织教师参与区局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比赛,通过系列活动的研究,让孩子在主体性课堂教学背景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继续全面深入推进课改。
2、成立四个名师工作室,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成立语文、数学、思品、英语四个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同时强化教研组力量,打造新型教师团队,实现了学校教科研的人才梯队建设。
3、精心打造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紧扣盐城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达标要求在教学设计、教学表达、教学测评、教学研究、教学专业技能、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六项基本功中前4项基本功有计划、有步骤加强培训和考核。认真制定教师三年发展规划,采取外出学习、教学观摩、专家指导、专题讲座、沙龙辩课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交流成长的平台。通过组织参加“相约星期六活动”、区教具制作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课堂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比赛,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组织教师撰写教学教研论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或投稿。
4、强化课题引领,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积极按时完成省市区各级规划课题、教研课题申报研究工作。对学校已立项的课题分类研究,使课题研究达到三化:科学化、实用化、正常化。做好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近三年课题中期检查准备工作。
5、加强学校校本教研的指导,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坚持校本培训模块化原则:必修——倡导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写一篇读书收获体会;专修——分学科通读一本好书,选修——选读一本好书。教师外出学习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有计划合理安排,并对外派学习或观摩的教师要严格管理,学习归来要上交学习体会,或进行一次汇报课、讲座活动。
6、及时报道教科研活动,放大教研效应。
认真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做好我校教研信息的网
站发布、各项教研活动宣传报道,及时总结和推广教科研。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中心”的整体工作安排和学校实际,围绕以“促进有效学习变革实验项目”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和“教学评价改革”为抓手,规范常规管理、创新教科研工作模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服务推进学科建设为中心,有效开展各级各类活动,做好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二、工作重点
(一)紧抓教学常规,加强科室建设
1、制定并完善学校教育科研制度,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制定教师三年发展规划。同时,加强教科研常规工作管理,组织教师继续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努力完成学校和上级布置的工作。配合校长室、教导处等其他科室有序安排好校内外教师培训学习,提高活动实效性。
2、继续做好教师培训平台的选课及管理,切实提高参训率,及时做好“教学评”的督促,争取教师顺利完成五年一周期360学时的培训任务。积极鼓励教师依据《温州市星五小学教师自主选择外出培训实施方案》,根据各自的不同成长需要,利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自主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3、督促陈显跃、郑文余、李胜欧老师做好课题结题工作。教科室要提醒老师们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保证课题有序高效地开展。同时,做好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争取区级课题立项2-3项。
4、做好鹿城区教师教学论文、优秀心理案例等鉴定送审及上交统计工作。鼓励教师善于反思、勤于总结,积极撰写优秀论文、案例,并踊跃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教学评比活动。同时,教科室要及时提供上级有关部门活动的评选信息,与教研组加强沟通,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平台,切实提高我校教师各类教学评比的获奖率。
5、进一步发挥教研组长的引领作用,认真组织、定期开展以“促进有效学习”为重点的专题讨论、教育沙龙,通过及时总结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讨论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能力。
6、进一步做好“为孩子的生命护跑”校本课程的编写、审核、打印工作,并在教学中试用教材。
(二)落实校本研修,助推教师成长
1、继续营造书香氛围,开展“爱阅读”活动。开学初,倡导全员读书,由教科室推荐教育书籍,每位教师潜心阅读,撰写一篇读后心得,并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一次读书沙龙活动,畅谈这本书带给大家的思考与教育上的点滴启发。
2、扎实开展校本研修,进一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到每次活动有主题、有过程、有记录。继续坚持以骨干教师为教科研的主导力量,同时辐射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教科研队伍。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促进有效教学”为重点,以教研组为载体,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磨课、听课、评课、交流探讨等形式进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
【教科室上学期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06-16
高中教科室工作计划05-24
2022年教科室工作计划06-23
教科室的年度工作总结07-24
中学学校教科室工作计划20205-26
学校教科室的工作报告总结10-28
黄家小学2012年春教科室工作计划07-02
医院科室制度上墙05-31
科室工作亮点10-26
门诊科室工作计划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