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大题题型(共8篇)
(1)企业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664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22880元,款项未付款,材料已验收入库;本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2)7月3日,用银行存款偿还到期短期借款662000元。(3)生产车间领用材料139000元用于生产W产品。(4)用银行存款支付当月利息费用1800元。
(5)分配本月职工薪酬,专设销售机构人员薪酬为7190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下列计算分析 答案:
(1)借:原材料 366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22880 贷:应付账款 4286880(2)借:短期借款 662000 贷:银行存款 662000(3)借:生产成本 139000 贷:原材料 139000(4)借:财务费用 1800 贷:银行存款 1800(5)借:销售费用 719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71900
2、某企业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列示,当月应付工资总额为680000元,扣除企业已为职工代垫的医药费2000元和受房管部门委托代扣的职工房租26000元,实发工资总额为652000元。上述工资总额中,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列示产品生产人员工资为56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5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为60000元。要求:
(1)编制向银行提取现金的会计分录。借:库存现金 652000 贷:银行存款 652000(2)编制将有关工资费用结转至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56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60000(3)编制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 652000 贷:库存现金 652000(4)编制将有关工资费用结转至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5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00(5)编制代扣款项的会计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 28000 贷:其他应收款 2000 其他应付款 26000
5、丁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企业,2011年12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12月7日,签发一张商业承兑汇票购入A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00万元,增值税额34万元,对方代垫保险费5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2)12月16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A材料,并验收入库。投资合同约定该材料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0万元,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未发生资本溢价。
(3)12月20日购入不需要安装就可投入使用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8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600元,上述款项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4)12月30日分配工人工资50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3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0元。(5)12月份,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800万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0万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300万元。
要求:逐笔编制丁公司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1)编制业务(1)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20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0
贷:应付票据 2390000(2)编制业务(2)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10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00
贷:实收资本
11700000(3)编制业务(3)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
贷:银行存款
93600(4)编制业务(4)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30000
制造费用
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00(5)编制业务(5)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8000000
制造费用
5000000
管理费用
3000000
贷:原材料
16000000
6、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材料。20X4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采购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19000元,税额323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未支付。(2)购买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77000元,增值税1309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25000元,其中车间固定资产折旧15000元,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10000元。(4)以银行存款支付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3000元。(5)以银行存款支付业务招待费5800元。要求:
(1)编制甲公司购买材料的会计分录。(2)编制甲公司购买机器设备的会计分录。(3)编制甲公司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4)编制甲公司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的会计分录。(5)编制甲公司支付业务招待费的会计分录。答案:
(1)借:原材料
1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230
贷:应付账款
22230(2)借:固定资产
7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90
贷:银行存款
90090(3)借:制造费用
15000
管理费用
10000
贷:累计折旧
25000(4)借:管理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5)借:管理费用
5800
贷:银行存款
5800
7、M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其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管理,2010年5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要求:根据经济业务,在不考虑增值税的情况下,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1日,向A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价款1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4日,销售甲商品500件,每件售价100元,成本每件60元,商品已发出,当即结转成本。货款已收存银行。
(3)接供电部门通知,本月应付电费30000元,其中:生产车间电费25000元,行政管理部门电费5000元,当即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4)5日,与D公司签订供货合同,合同规定供货金额100000元,D公司通过银行先预付全部款项的60%,余款在货物验收后付清,当即发货。(5)10日,收到与D公司通过银行转账的40%余款。答案:(1)借:原材料
10000
贷:应付账款
10000
(2)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3)借:制造费用
25000
管理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4)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预收帐款
60000 借:预收帐款 1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5)借:银行存款
40000
贷:预收账款
40000
8、某公司2013年4月末有关损益类账户结账前的资料如下:(单位: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本月利润表项目 账户名称 本期发生额 账户名称 本期发生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主营业务收入 251 主营业务成本 25 1 其他业务收入 13 销售费用 6 营业外收入2 营业税金及附加 4 投资收益14 10 其他业务成本 5 营业外支出1 管理费用1 0.4 财务费用 2.5 0.5 所得税费用 2.6
(1)“营业收入”为(62)。(2)“营业成本”为(29)。(3)“管理费用”为(0.6)。(4)“营业利润”为(16.4)。(5)“利润总额”为(17.4)。
9、A公司2006年发生以下业务:
(1)从甲公司购入原材料800公斤,单价600元,增值税率17%,价税合计561600元,款项已付,原材料已验收入库。
(2)以银行存款偿还长期借款90000元。
(3)向B公司销售商品1000件,单价460元,增值税率17%,价税合计538200元,款项尚未收到。(4)购入设备一台,价款120000元,增值税率17%,价税合计1404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5)结转销售给B公司商品的销售成本320000元。要求:请编制相关会计分录。答案:(1)借:原材料 4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1600 贷:银行存款 561600(2)借:长期借款 90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3)借:应收账款 538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8200(4)借:固定资产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 贷:银行存款 140400(5)借:主营业务成本 320000 贷:库存商品 320000 9、10、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制造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X年发生下列交易事项:
(1)7月1日,接受乙公司投入的商标使用权,该商标使用权的双方协议为19280000(为该商标使用权的公允价值),甲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增资的注册资金为19180000元。
(2)7月2日,从丙公司购入N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列了N材料货款金额为748000元,增值税17160元,均以转账支票支付。N材料于当天验收入库,公司原材料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3)7月5日,以转账支票支付丁公司广告费60100元。
(4)7月9日,采用电汇结算方式,向某小学捐款款项为736000元。(5)7月31日,计提行政管理部门E运输设备折旧,E设备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E设备原 为581000,净残值率4%,总工作量10万公里,E设备本月行驶3000公里。编制1-5分录(该题除应交税费外其他科目不要求设置明细账)答案:(1)借:无形资产 19280000 贷:实收资本19180000 资本公积 100000(2)借:原材料 74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160 贷:银行存款 765160(3)借:销售费用 60100 贷:银行存款 60100(4)借:营业外支出 736000 贷:银行存款 736000(5)借:管理费用 16732.8 贷:累计折旧 16732.8
11、甲公司为制造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201X年7月份发生下列交易与事项:(1)7月2日,从乙公司购入N材料44000公斤,单价17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列示N材料货款金额为748000元,增值税127160元,均以转账支票支付,N材料运到并验收入库。(2)7月6日,从丙公司购入M材料13000公斤,单价16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列示M材料货款金额为208000元,增值税35360元,款项尚未支付,M材料尚未验收入库。(3)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买M材料应付的装卸费和保险费4000元,同时M材料验收入库。(4)7月31日,汇总本月领料单,其中:生产车间领用N材料21000元,M材料72000元,用于车间一般消耗。(5)7月31日,汇总本月领料单,其中,行政管理部门领用N材料32000元,M材料39000元。(1)编制业务(1)所述交易事项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74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7160 贷:银行存款 875160(2)编制业务(2)所述交易事项的会计分录。借:在途物资 20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5360 贷:应付账款 243360(3)编制业务(3)所述交易事项的会计分录。借:在途物资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借:原材料 212000 贷:在途物资 212000(4)编制业务(4)所述交易事项的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93000 贷:原材料 93000(5)编制业务(5)所述交易事项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71000 贷:原材料 71000
10、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本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用银行汇票300万,购入材料一批216万,增值36.72万,对方代垫运费1.8万,材料已验收入库,余款已退回银行账户。
(2)用商业承兑汇票购入材料196万,增值税33.32万,代垫保险费0.4万,材料已验收入库。
(3)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材料,发票上的价款为1415万,增值税240.55万,材料已入库,假定价值公允,也不存在资本溢价。
(4)本月领用材料,生产车间领用560万,车间管理部门领用192万,行政管理部门领用163万,销售部门领用120万。
要求编制会计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1)编制用银行汇票购入材料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217.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6.72 贷:其他货币资金 254.52(2)编制收到银行汇票余款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45.48 贷:其他货币资金 45.48(3)编制用商业承兑汇票购入材料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196.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3.32 贷:应付票据 229.72(4)编制收到投资材料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14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40.55 贷:实收资本 1655.55(5)编制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560 制造费用 192 管理费用 163 销售费用 120 贷:原材料 1035
13、甲公司为制造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201X年7月份发生下列交易与事项:(1)本月领用N材料60000用于生产W产品。(2)本月领用M材料80000元用于生产W、Y产品,并以W、Y产品产量为标准将M材料分配计入W、Y产品成本;本月W产品完工300件,Y产品完工200件。(3)本月生产车间领用M材料24000元,用于车间一般消耗。(4)本月专设销售机构领用N材料15600元。(5)本月行政管理部门领用M材料1200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下列计算分析:(该题不要求设置明细科目)
(1)本月生产W产品的材料费用为(108000)元。
领用M材料生产W产品应该分担的费用为:80000/(300+200)*300=48000,领用N材料60000+M材料48000=108000(2)编制业务(1)所述交易事项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60000 贷:原材料 60000(3)编制业务(3)所述交易事项的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24000 贷:原材料 24000(4)编制业务(4)所述交易事项的会计分录。借:销售费用 15600 贷:原材料 15600(5)编制业务(5)所述交易事项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12000 贷:原材料 12000
14、甲公司2011年1月对账时发现下列错误:
(1)8日,开出转账支票,缴纳上月应交所得税4000元。记账凭证为: 借:利润分配-应交所得税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2)10日,销售商品20000元,收到转账支票存入银行。记账凭证为: 借:银行存款
292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9250(3)15日,支付筹建期间的开办费5000元。记账凭证为: 借:销售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4)22日,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本金10000元及已计提的利息300元。记账凭证为: 借:短期借款
10300
贷:银行存款
10300(5)23日,开出转账支票3500元,偿还上月未付红星工作的材料款。记账凭证为: 借:预付账款-红星工厂
3500
贷:其他货币资金
3500 要求:检查上述错账,直接编制正确的记账凭证。(1)编制资料1正确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所得税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2)编制资料2正确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3)编制资料3正确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4)编制资料4正确的会计分录。借:短期借款
10000
应付利息
300
贷:银行存款
10300(5)编制资料5正确的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
3500
贷:银行存款
3500
15、编制下述业务的相关会计分录:
(1)12月10日向甲公司购买不需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价款45000元,增值税7650元,运费35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2)12月20日向已预付了货款的乙公司销售A产品400件,单价20元,增值税税率17%(3)31日,经批准,将11月份发生的材料盘亏6000元予以转账。其中:应向责任者李某索赔20%,其余部分列入管理费用。
(4)现金支付厂部固定资产修理费500元。(5)用银行存款购买股票10000元,交准备长期持有。答案:
(1)第1小题: 借:固定资产
453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650
贷:银行存款
53000(2)第2小题: 借:预收账款
93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3)第3小题: 借:管理费用
4800
其他应收款1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3000(4)第4小题: 借:管理费用
500
贷:库存现金
500(5)第5小题: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16、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材料。201X年4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采购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元,税额34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未支付。(2)购买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58000元,增值税986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均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27000元,其中车间固定资产折旧10800元,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16200元。(4)以银行存款支付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3000元。(5)以银行存款支付业务招待费5800元。
要求:(该题除“应交税费”外,其他科目不要求设置明细科目)(1)编制甲公司购买材料的会计分录。(2)编制甲公司购买机器设备的会计分录。(3)编制甲公司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4)编制甲公司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的会计分录。(5)编制甲公司支付业务招待费的会计分录。答案:
(1)借: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应付账款 23400(2)借:固定资产 5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860 贷:银行存款 67860(3)借:制造费用 10800 管理费用 16200 贷:累计折旧 27000(4)借:管理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5)借:管理费用 5800 贷:银行存款 5800
17、甲公司为制造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201X年7月份发生下列交易与事项:
(1)7月2日,从乙公司购入N材料,M材料,其中N材料17000公斤,单价10元;M材料83000公斤,单价1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列示货款金额为10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0元,款项尚未支付。(2)7月8日,用银行存款支付M、N材料共同的采购费用16400元,并以N、M材料的采购数量为标准将其分配计入M、N材料成本。
(3)7月10日,M、N材料验收入库。
(4)9月25日,销售M材料1000公斤并收到银行存款,增值税专用发票列示销售货款金额为172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924元。
(5)月末,结转销售M材料的成本,M材料的单位成本为10.32元。(6)月末,从银行借入3年期基建借款220800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下列计算分析:(1)N材料的采购成本为(172788)元。
解析:N材料的采购成本=17000*10+16400/(17000+83000)*17000(2)M材料的采购成本为(843612)元。
A、B、(C、D、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B.C.D.5化简(a3)2的结果是()
A.a6
B.a5
C.a9
D.2a3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3=a5
B.a2•a3=a6
C.a3÷a2=a
D.(a2)3=a8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C.D.8计算106´(102)3¸104之值为何?()
(A)
(B)
(C)
1010
(D)
1012
9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等于()
二、填空
sin60°=
6.A.-6
B.6
C.-8
D.81、计算:
sin30=,三、计算
1、(1)
2、3、计算:
4、计算:.5.6、7.
||;
8、-4cos30°-3+()0
(1)
10、11计算:.
12计算:(-1)2020+-+(cos60°)-1
13:
14、15计算:
16计算:
17计算:.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各式:①
②
③
④
⑤其中计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a=x2
B.a·a2=a2
C.(a2)
3=a5
D.a2
(a+1)=a3+1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B)
(C)(D)
9.填空:
10计算:。
11.计算:。
12.计算:。
n
(二).因式分解(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
1.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
A.
B.
C.
D.
2.因式分解
=
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
=
3.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
4.分解因式:因式分解:______________
5.分解因式:=________
因式分解:______________。(三).科学记数学法;
1.某市在一次扶贫助残活动中,共捐款2580000元.将2580000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元
B.元
C.元
D.元
2.2020年初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暴发并在全球蔓延,我们应通过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防范.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球形病毒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00156
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是()
A.0.156×10-5
B.0.156×105
C.1.56×10-6
D.1.56×106
3.据报道,今年“五·一”期间我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两成,达到563
000
000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元
4.2020年第一季度,眉山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结果为
元。
(四)众数、方差、极差、中位数、平均数;
1.一组数据4,5,6,7,7,8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7,7
B.7,6.5
C.5.5,7
D.6.5,7
2.为了参加市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一支校篮球队准备购买10双运动鞋,各种尺码的统计如下表所示,则这10双运动鞋尺码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A、25.6
B、26
25.5
C、26
D、25.5
25.5
3.某校七年级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极差
4.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5,9.4,9.6,9.9,9.3,9.7,9.0,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是
()
A.9.2
B.9.3
C.9.4
D.9.5
5.我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到2020年,我市GDP增长率分别为9.6%、10.2%、10.4%、10.6%、10.3%.
经济学家评论说,这5年的GDP增长率相当平稳,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增长率相当平稳”说明这组数据的比较小.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方差
6.有一组数据如下: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10
B、C、2
D、7.甲、乙两同学近期5次百米跑测试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甲同学成绩的方差4,乙同学成绩的方差3.1,则对他们测试成绩的稳定性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成绩较稳定
B.乙的成绩较稳定
C.甲、乙成绩的稳定性相同
D.甲、乙成绩的稳定性无法比较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游戏的中奖概率是,则做10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
B.为了解全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
C.一组数据6,8,7,8,8,9,10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8;
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乙组数据的方差,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
9.数据1、5、6、5、6、5、6、6的众数是,中位数是,方差是
.
10.在一次体检中,测得某小组5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70、162、155、160、168(单位:厘米),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厘米.
n
(二)化简求值(整式乘法运算、分式化简);
1.计算:
2.3.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5.当a=时,求的值。
6.化简a(a-2b)-(a-b)2
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0.化简求值:(+2)÷,其中,.1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2.化简,求值:,其中
13.先化简后求值
其中
14.先化简,再求值:(2a+b)(2a-b)+b(2a+b)-4a2b÷b,其中a=-,b=2.15.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n
(十一)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简单的概率、抽样方式;
1.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A.中秋节晚上能看到月亮
B.今天考试小明能得满分
C.早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D.明天气温会升高
2.为了防控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某市医院成立隔离治疗发热流涕病人防控小组,决定从内科5位骨干医师中(含有甲)抽调3人组成,则甲一定抽调到防控小组的概率是()
A.
B.
C.
D.
3.布袋中装有1个红球,2个白球,3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球是白球的概率是
.
4.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的普查方式的是………………【
】
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5.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下列观测方法最可靠的一种方法是()
A.一年中随机选中20天进行观测;
B.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星期进行连续观测。
C.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D.一年中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
6.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7.某烟花爆竹厂从20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5件不合格,那么你估计该厂这20万件产品中合格品约为()
A.1万件
B.19万件
C.15万件
D.20万件
8.下列调查适合普查的是
【
】
(A)调查2020年6月份市场上某品牌饮料的质量
(B)了解中央电视台直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全国收视率情况
(C)
环保部门调查5月份黄河某段水域的水质量情况
(D)了解全班同学本周末参加社区活动的时间
(六)自变量取值范围;
1.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
3.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4.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n
(七)平面展开图、三视图;
第1题图
1.如左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单位:cm)可求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cm3
B.4
cm3
C.6
cm3
D.8
cm3
2.图中所示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主视方向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物体是一个几何体,其主视图是()
A.
B.
C.
D.
4.右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左视图是()
5.下图中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
B.
C.
D.
A.
B.
C.
D.
6.圆锥侧面展开图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第8题图)
7.展览厅内要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搭成一个三视图如右图的展台,则此展台共需这样的正方体______块。
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图中“加”字所在面的对面所标的字是()
A.北 B.京
C.奥 D.运
(八)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正多边形铺满地面;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4
B.5
C.6
D.7
2.某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
A.5
B.6
C.7
D.8
3.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10
B.9
C.8
D.6
4.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度,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A.9 B.8 C.7 D.6
11.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____________它的外角和为____________
12.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则从一个顶点出发引的对角线条数是________
13.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2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
1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_____
n
分式加减、乘除的简单计算;
1.化简:
2.已知分式的值为0,那么的值为______________。
3.化简的结果是
4.当x
时,分式没有意义
5.约分:
6.通分:(1),公分母:____________
通分后得: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分母:______________
通分后得:____________________
7.计算: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要使分式有意义,则应满足的条件是()
A.
B.
C.
D.
9.化简的结果是()A.
B.
C.
D.
10.化简的结果为()A.
B.
C.
D.
1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2m
+
3n=5mn
B.
C.
D.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D、13.化简:的结果是()
A.
B.
C.
D.
14.计算:
.15.计算:=
14.如图,已知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1)请直接写出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2)将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图形,直接写出点的对应点的坐标;
(3)请直接写出:以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O
x
y
A
C
B
15题图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沿y轴翻折得到,再将绕点O旋转得到.请依次画出和.16.如图7,正方形网格中,△ABC为格点三角形(顶点都是格点),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
(1)在正方形网格中,作出;(不要求写作法)
B
C
A
图7
国家公务员考试基础常备:题型与分值分布 考试的科目:行测---选择题(135道)申论---主观题(5道)
一、《行测》(120分钟,100分)(1)常识应用: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20道)(2)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20道)‚阅读理解(20道)(3)数理能力:数学应用(15道)(4)判断推理:图形推理(10道)‚定义判断(10道)类比推理(10道)逻辑判断(10道)(5)资料分析:4篇,每篇5题(20道)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 卢晓江
第三讲 议论文:说明利弊题型
一、题型特点
这种题型往往要求先说明一下现状,再对比事物本身的利弊,有时也会单从一个角度(利或弊)出发,最后往往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对事物前景提出预测)
1、说明事物现状
2、事物本身的优缺点(或一方面)3、你对现状(或前景)的看法
二、利弊题型作文模版
Nowadays many people prefer------------------A(事物现状)because 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Generally speaking, its advantages can be seen as follows.First----------------(A的优点之一).Besides-------------------(A的优点之二).Bu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The negative aspects are also apparent.One of the important disadvantages is that----------------(A的第一个缺点).To make matters worse,------------------(A的第二个缺点).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I believe that the positive aspects overweigh the negative ones.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我的看法).
三、实例演练
面对当前中学生“出国热”,请你以此为题,谈谈中学生出国留学的利与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但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年龄、生活经验、自理能力、生活学习费用、语言学习环境、传播民族文化、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字数:100—120个)
四、模板参考范文
Nowadays man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refer studying abroad because 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Generally speaking, its advantages can be seen as follows.First it gives us a good surroundings for language study.Second we can learn foreign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sides we can also spread our national culture to foreign countries.Bu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The negative aspects are also apparent.One of the important disadvantages is tha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too young to care of themselves and that they are lack of life experience.To make matters worse,the cost for life and study is too high.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I believe that the positive aspects overweigh the negative ones.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go abroad for my further education.
五、高分参考范文
那么,对于会计资格考试有什么命题规律和特点,在这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首先,对于会计这门课的命题特点,我们总结了三个方面:
第一个特点,是实务操作在卷面上占主体,这可以从题型设计来看,主观题的题量要远远高于客观题的题量。就2005年试卷来说,客观题有45分,其中单选15个,总共是15分;多项选择10个,总共20分;判断题10个,总共10分;主观题有55分,其中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有2个,共计22分;综合题2个,共计33分;从分值比例来看,基本上是四六开。客观是四,主观是六。而且即使作为客观题型,它也存在一定量的实务操作,比如在单项选择题中,实务计算涉及到8个,在该题型当中占到53%的分值量,通过分值排列和分布可以发现,实务操作在卷面上占的地位是关键。
第二个特点,会计师的考试、测试角度比较单一,综合性较差,难度一般。从客观题型来看,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章节的知识点,针对性的测试。跨章节的题目出得很少。即使作为实务题,往往也局限于某一章节的测试,比如2005年的计算题,第一个测试的主干内容就是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融资,其中虽然有一部分的收入核算,但量非常的少,这个测试的就是应收债权一章的内容,本身是一个专题。
另外一个测试的是固定资产的取得计价、折旧计提、准备计提和处置损益,这是一条龙的固定资产的核算,也仅限于固定资产这一特定章节。
对于综合题来说,一个是测试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另外测试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这两个综合题所针对的范围也是特定章节,未出现跨章内容。
第三个特点,主观题更强调解题步骤,从它的出题范式来看,提问方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每一个环节都有分值安排,对分值安排划分得很细,对过程的要求很严格,也很细致。这一点和注册会计师差别非常大。注册会计师更强调计算的结果,而忽略简化过程,这一点也证明了会计师的难度比注册有相当的差距。
从各个题型的命题规律看,首先单项选择题的出题角度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是把计算题压缩成单项选择题来测试。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完整的计算链条从中选其中几个环节把它出成一个单项选择题算,比如短期投资从中取得到其出售,中间有四到五个计算环节,它可能算其中某一个点测试,也算出售损益这个点来测试,这本身是单项选择当中的一个常见出题模式。这种题目从会计师的考试特点来看,一般选择的计算内容都非常的简单,难度比较小,环节不是特别繁琐。
第二是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理论和实务的衔接角度来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比如谨慎行原则在实务中的应用,再比如根据某一个实务支出来判定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等等,这些测试角度基本上是在实务中去理解和消化理论,测试学生对实务和理论的衔接的理解程度,应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出题范式。
第三是多项选择题的命题方式,这种类型题更加强调理论与实务的衔接,对于知识点的系统和综合性要求更高,比较典型的多项选择题出题有两种方式:第一个是针对某一特定知识点进行正误判定,比如通常的提问方式有:下列业务中符合会计制度的是,或者符合某某准则的是,通过备选答案中的理论判定,找出哪些是违反制度,或哪些是符合制度,这是一种常见的方式。该种题型的出题跨度非常大,可以针对整本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系统;第二种出题范式,认定某一核算指标的经济构成,比如在今年的考试中涉及到第二个换入非货币资产的价值构成,也有的测试某某资产入帐成本需要考虑的要素,这是它的一个典型的出题范式。当然,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多项选择出题点,但主要的核心内容均围绕着理论和实务的应用进行测试,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和综合。
内容摘要: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试题题型:20初级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试题(无纸化)全部采用客观题,试题题型与相同。具体如下:《初级会计实务》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经济法基础》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会考[2014]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
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20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考[2014]6号),2014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于9月20-24日举行;中级资格、高级资格考试于10月25-26日举行。为了指导广大考生复习应考,现将2014年度会计资格考试命题依据、试题题型、考试时限、考试批次、答题要求、评分原则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命题依据
2014年度会计资格考试各科目命题均以2014年度会计资格考试大纲作为依据,考试内容和范围均不超出考试大纲的规定。
二、试题题型
2014年度会计资格考试各级别、各科目试题题型如下:
(一)初级资格考试
初级资格《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试题全部采用客观题,试题题型与相同。具体如下: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经济法基础》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二)中级资格考试
中级资格各科目试题题型与20相同。具体如下: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财务管理》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经济法》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三)高级资格考试
高级资格试题题型与20度相同。即《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案例分析题(开卷考试)。
三、考试时限与考试批次
初级资格《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5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分别计算考试成绩。
中级资格《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3小时,《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2.5小时,《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2.5小时。
高级资格《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3.5小时。
各级别、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及批次如下:
考试日期 初级资格(无纸化考试) 中级资格 高级资格 9月20日至24日(共5天、10个批次) 9:00-12:30
初级会计实务
经济法基础 14:30-18:00
初级会计实务
经济法基础 10月25日
(星期六) 9:00-11:30
财务管理 14:00-16:30
经济法 10月26日
(星期日) 9:00-12:00
中级会计实务 9:00-12:30
高级会计实务
四、答题要求
(一)2014年度初级资格全部实行无纸化考试,即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考生应使用计算机鼠标或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进行答题。
(二)2014年度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考试仍为纸笔考试,考试试卷包括纸质试题本和答题卡。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为客观题,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填涂,否则,答案无效。计算分析题、简答题、综合题、案例分析题为主观题,考生必须用0.5~0.7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答题,否则,答案无效。
五、评分原则
各科目每类试题及每小题分值均在试卷中规定。客观题实行计算机阅卷,主观题实行计算机网上人工阅卷。
请各级会计资格考试管理机构及时将上述内容告知报考人员。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5月23日
分析判断题
这种题型要求“分析、判断业务处理是否正确”,主要考察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除另有要求者外,答题时只需要说清“正确”或“不正确”即可得分,不必再说明理由。解释理由题
这种问题的标志是“……并简要说明理由。”对于这种题只需答出依据的相关知识点,除另有说明者外,不必写出相关的法律、法规。
正确处理题
对于“如不正确,说明正确的处理”这类问题,需要把正确的处理答上。
计算分析题
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方面,不仅要求进行计算,还要求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分析或决策。
逐条指错题
中考语文试题从“基础运用”角度考查同学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主要涉及的考点有字音、字形、词语、标点、修辞、仿写、补写、古诗文名句等方面内容。
问:在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字音、字形类试题如何出现?我们该如何避免失分?
答:汉字的读音、书写等知识是语文素养的基础,所以在全国各地中考阅读试题中,字音、字形的考查基本上都有一席之地。命题者将阅读材料中涉及的典型的、在生活中易误读误写的字作为考查重点,借此来检验学生语文基础扎实与否。这类题目要求考生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所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如2007年江西省中考试题第15题: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揣着( ) (2)贫(jí)
(1)“揣”字是一个典型的在生活中易读错的字,因为“喘、端、湍、瑞”这几个字与它非常相似,考生一不小心就会产生误读误认。(2)“瘠”字的写法,有许多同学漏掉该字的偏旁“疒”,或者将“脊”的下半部分“月”写成“目”字。答案:(1)chuāi (2)瘠
要在字音、字形类试题中避免失分,同学们就得在复习过程中加强语文的基础意识,对3000个常用汉字要尽量会读会写,特别是对课本注释中标出拼音的词语一定要分类整理并重点加强记忆。当然在日常的阅读写作活动中,遇到不会读不会写的同音字与形近字,要及时翻查字典,将“隐患”消灭在平时。此外,平时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也很重要。
问:现代文阅读测试中,有关词语的考点有哪些呢?
答:1.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如2007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试题第21题:
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句子中加点词语(了然)的意思。
她对这时的一切都已了然于胸。
尽管题干提示“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许多考生对“了然”“胸”的意思还是把握不准,从而无法根据该句子的内容对词语作出准确的解释。对“了然”无法明白其意,而“胸”则从字面理解为“胸部”。其实“了然”应该是“清楚明白”之意。根据上文中“这里的一切”及下文中三个“讲解”的内容,可以判断出该词的意思:“心里非常清楚、明白”。
要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同学们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词语放在具体句子中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琢磨它此刻蕴涵的意思。如果对个别词语在理解上觉得模棱两可,不妨将它与文章的主旨、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倾向联系起来思考,以确定它的意思。
2.词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如2007年辽宁沈阳市中考试题第21题:
文章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至少”为什么不能去掉?
(原句:当然了,至少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
许多考生没有明白命题人的考查意图:本题要求考生回答出“至少”一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有的考生简单回答为“强调最低限度”,不够详细具体,因而造成部分失分。回答本题时,有两个内容不能少,一个是要强调“至少”表示范围限制,二是要表明句子去掉“至少”后在表意方面的缺陷。答案:“至少”在范围上限制“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说明这是最低限度;去掉“至少”则失去限制,说明则不准确了。
分析词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可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来理解。说明文要求客观、准确,主要考查“大约”“估计”“大概”“可能”等副词。记叙文要求形象生动,主要考查描写人物动作或事物情态的动词,它一般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或情感特征。议论文要求概括、严密,一般会考查“大多数”“一小部分”等副词。同样的词语在不同文体中作用会有一些微妙的区别。我们还可以结合词语所用的修辞及表达的感情色彩来理解。
3.选词填空。在阅读材料中适当的地方留一空格,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填写一个恰当的词语。如2007年上海市中考试题第11题:
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第⑤段的横线上。(原句:……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 )
A.光彩夺目 B.流光溢彩 C.巧夺天工 D.栩栩如生
许多考生没有弄懂“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这一句的意思及其一系列举例,从而导致失分。待填句子的意思是要赞美传统技艺美化装饰方式的高超,根据待选四个词语的意思比较来看,只有“巧夺天工”放在该处合适。所以答案是C。词义辨析是中考对词语考查的重要项目之一,考生要对候选词语的意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搭配习惯等作一番细致的比较辨别,才能作出恰当的选择。另外,在判断的时候,考生的个人语感也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4.词语的指代意义。如2007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试题第15题:
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其中”具体指什么?
考生失分的原因是仅仅根据字词的本义来回答“其中”的意思,未能答出它的指代内容,脱离了词语的环境。考生只要找到“其中”在原文中的落脚点,就会很容易地看出其指代的内容其实就是“其中”前面的那一部分内容。答案:凡尔赛宫内存放的珍贵艺术品。
要弄清一般代词的指代内容,请同学们把握如下几点:
①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一般来讲,这些词语所指代的内容位于这些词语的前面。②在具体的语境中,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有的是文中原句,有的则需要进行分析、概括。③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问:现代文阅读中,涉及修辞的考查方式有哪些?
答:考查修辞的方式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一般来说不会让考生直接辨别某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而是要考生从修辞的角度对句子进行赏析、评点。如2007年广东省中考试题第17题:
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A句略,此处仅以B句为例进行分析。B句: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腾跃猛捶,时而贴鼓轻抚……)
部分考生没有看清这个句子最明显的特点是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因评析不得要领而失分。只要认真研读这个句子,扣住其使用排比修辞及其作用来点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答案示例:该句用一连串的排比修辞,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答题时一定要紧扣原句来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切不可离开原句架空分析。
问:仿写、补写在现代文阅读中又是如何考查的呢?
答:还是从具体的试题说起吧。2007年湖南长沙市中考试题第19题:
阅读第⑥段,仿照前面的语句,在下面横线上添加一句话,与前面两句构成排比。
(文中例句)作为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就是善良;作为医生,救死扶伤,就是善良; 。
本题着重考查考生的仿写、补写能力,答题时有的考生忽视了题干中“与前面两句构成排比”的要求,没有注意保留使用例句中共同的词语“作为……就是……”,因而写出的句子与例句“不像”,无法构成排比;有的考生所填的职业行为与“自觉承担起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一文意风马牛不相及。解答仿写、补写的一般步骤是:(1)阅读题干,明确要求。这是做题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了解题干的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2)研读例句,把握已知。在明确要求之后,审清例句、弄清仿写要点便成了做好此类题的关键。只有清楚了例句的内容、结构、语体、情感等特点,才能确定自己仿写的句子应具备的要素、特征或要求。(3)审读仿句,扣准要点。检查所写的句子是否扣住了仿写要点,前后语境是否和谐等,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答案示例: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就是善良。
问:如何在现代文阅读中修改病句?
答:把病句修改放到现代文阅读中来考查,这是近几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新现象。如2007年青海省中考试题第22题:
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原文处修改。
(原句)倘若一个人懂得了“心系一处”,那么,可以说他已经找到了通向成功。
考生失分的原因是,没有发现“找到”这一谓语动词后面缺少宾语“之门”或“之路”。辨别病句,可从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累赘、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方面来判断。先找出病因再对症下药,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对象一致且不改变原意。还要注意题干要求,看是否要求考生使用常用修改符号来修改。特别要注意在阅读材料中修改病句,不同于修改一个孤立的句子,我们应当瞻前顾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修改。
问:现代文阅读中还会考查古诗文名句吗?
答:应该会。近年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中频频出现对古诗文名句的考查,有根据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意思默写相关古诗文句子的,也有给现代文阅读材料中引用的诗句找原诗出处的,还有将阅读材料的某一部分与相关的古诗文或名句进行比较阅读的。如2007年云南省中考试题第21题:
第⑨和第⑩段都引用了“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其用意是否相同?为什么?
这是一道颇有难度的试题,考生失分现象严重。有的考生根本不明白“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的意思,作者为何两次用它的意图就更无从知晓了。考生应该联系诗句所在的语言环境,从作用的角度切入来答题。答案:不同。第⑨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的顿悟:原来正如古人所言,初春的草色是远看可见而近觅却无;第⑩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对之前的顿悟的确认与肯定,引出下文对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的解说。
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古今结合,要有意识地对现代文阅读材料中涉及古诗文的相关内容与原诗文进行联系与比较,以达到“过去未来共斟酌”之境。
问:标点符号的考查在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如何出场?
答:标点符号的考查在现代文阅读试题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它在2007年中考试题中一露面,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2007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试题第16题:
有位文学评论家说:好的文学作品,在结尾时都会给人送上一个“标点符号”,有的是“。”,有的是“?”,有的是“!”,还有的是“……”。认真品读文末画线句子,并联系具体的故事情节,说说本文送给读者的是一个什么符号,并陈述理由。(文末画线句子:没人注意,他的眼中那几颗比樱桃还要大好几倍的大大的泪珠,是两颗被迷惘放大了的泪珠。)
我认为本文送给读者的是一个 号。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