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常见的考点与难点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执业医师常见的考点与难点(共8篇)

执业医师常见的考点与难点 篇1

执业医师常见的考点与难点无命--仙人

1肺梗死三联征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

2主动脉狭窄三联征,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3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4夏科三联征腹痛。,黄疸,寒战高热

5瑞夷五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6肛裂三联征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

7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8肝肺综合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低氧血症。

9低血糖征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8,

给予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10慢性胰腺炎五联征腹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脓肿,脂肪泻,糖尿病

11肠套叠三联征---腹痛,血便,腹部包块。

12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

13呼三联-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回苏灵

14心三联---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

15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动脉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自发性流产,血小板减少。

16胆道出血三联征胆绞痛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

17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

18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19 Stellwag瞬目减少不眨眼

20 Graefe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下垂

21 Mobius目标由远处逐渐接近眼球时,两侧眼球不能适度内聚

22 Joffroy征上视时无额纹出现

23Honer综合症患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轻度内陷,患侧面部无汗

24 B超示“”落雪“征葡萄胎

25 DUGAS征(杜加征)肩关节前脱位,

26内镜见鹅卵石样改变为克隆恩病(铺路石样)

27 X线吞钡见鸟嘴征见食管贲门失弛缓征

28 X线示肥皂泡样改变见骨巨细胞瘤

29 X线见*日光照射)现象恶性骨肿瘤

30 X线见脊柱(竹节)样变见于强直性脊柱炎

31 X线手指关节见天鹅颈样畸形见于类风湿关节炎

32 X线吞钡见串珠样或蚯蚓状改变见食管静脉曲张

33

进展性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症

进展性排尿困难良性前列腺增生

进行性黄疸胰头癌

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癌

骨盆骨折易损伤尿道膜部骨膜

骑跨伤易损伤尿道球部骑球

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

溃疡型结肠炎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

细菌性痢疾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

克隆恩病好发于回肠末端

大肠癌好发于直肠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

胃溃疡好发于胃窦小弯

胃癌好发于胃窦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好发于胃十二指肠前壁

慢性胃十二指肠后壁

伤寒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为突出

伤寒溃疡长轴与肠纵轴平行,易发生肠出血,穿孔

肠结核长轴与长纵轴垂直,易发生肠梗阻

细菌性痢疾的溃疡特征是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科萨齐A组病毒疱疹性咽峡炎

科萨齐B组病毒病毒性心肌炎

腺病毒咽结合膜热

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

EB病毒鼻咽癌及伯机特淋巴瘤

原发性颗粒固缩肾高血压

继发性颗粒固缩肾肾小球肾炎

下肢骨外展,外旋畸形见于股骨颈骨折

下肢内收,内旋畸形见髋关节后脱位

房间隔缺损右房,右室大

室间隔缺损左室,右室大

动脉导管未必左房,左室大

法洛四联征右室大

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房间隔缺损

3-4肋间全收缩期杂音室间隔缺损

2肋间连续性隆隆样杂音动脉导管未闭

2-4肋间收缩期喷射样杂音法洛四联症

二尖瓣狭窄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不传导

Graham stell杂音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腋下,颈部传导

主动脉狭窄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或左缘第三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主动脉关闭不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叹气样舒张期杂音

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见于主动脉狭窄

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见于肺动脉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杂音见于室间隔缺损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连续性杂音动脉导管未必

心尖区舒张期杂音见于二尖瓣狭窄

心尖区收缩期杂音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虎斑心心肌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绒毛心风湿性心外膜炎

靴型心主动脉狭窄

梨形心二尖瓣狭窄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致病菌草绿色链球菌

风湿性心脏病溶血性链球菌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室早首选利多卡因

陈旧性心肌梗死用β-受体阻滞剂

前壁心肌梗死易合并室早

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止

24小时死亡主要原因心律失常

生化关健酶

糖酵解关键酶•;•;•;•;•;•;已糖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有氧氧化以上3个

加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柠檬酸和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糖原分解糖原磷酸化酶

糖原合成糖原合酶

糖异生丙酮酸羟化酶

磷酸戊糖途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呼吸链中的酶NADH脱氢酶

参与酮体和胆固醇合成的酶HMGCOA合成酶

胆固醇合成途径的关键酶HOMGCOA还原酶

血红素合成关键酶δ氨基г酮戊酸(ALA)酶

胆汁酸限速酶7A羟化酶

合成儿茶酚胺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

离子通道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机制NA离子内流去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机制CI离子内流超级化

静息电位K离子外流

动作电位NA离子内流K离子外流

窦房结细胞0期除极CA离子内流

蒲肯野细胞NA离子内流

触发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离子钙离子

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是钾离子

细胞外主要的阳离子是钠离子

静息电位接近钾离子平衡电位

肿瘤

肝癌最多见为肝细胞型癌

最早发生肝内转移

肝外血行转移最早至肺

肝内淋巴转移至肝内淋巴结最多

肝区疼痛为半数以上首发症状

肝肿大为早期最主要体征

B超用于早期普查

手术切除为首选最主要方法

肝癌最具特征性表现为进行性肝大质硬

胆道感染为细菌性肝脓肿最主要原因

肝硬化最具特征性意义为侧枝循环建立

肝硬化最突出表现腹水

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并发症

肝性脑病为最严重并发症

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假小叶形成

幽门管溃疡呕吐较常见,易发生幽门梗阻

球后溃疡为十二指肠球部以下发生的.溃疡,易发生出血

肝浊音界缩小是急性穿孔最具有诊断意义。

食管癌以鳞癌最多见,为进行性吞咽困难,

以中段最多,上段最少

食管癌早期以斑块型最多

隐伏型是食管癌最早期表现

食管癌晚期髓质型恶性程度最高,草型预后最好。

淋巴转移为主要转移方式,血行转移最早至肝。

膀胱结石排尿突然中断

泌尿系结核终末血尿伴膀胱刺激征

泌尿系肿瘤无痛性血尿

泌尿系结石疼痛伴血尿

肾癌患者出现血尿时癌肿以侵犯肾盂肾盏

肾母细胞瘤以5岁以前多见,表现为腹部肿块、

慢性肾衰最早出现的症状在消化系统。

肾衰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系统

无尿期最常见死亡原因电解质紊乱(高血钾)

草酸钙结石为最常见结石,

尿酸盐结石不显影

白细胞管型急性肾盂肾炎

红细胞管型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脂肪管型见于肾病综合征

蜡状管型见于肾炎晚期及肾淀粉样变

上皮细胞管型表示肾小管受损

透明管型正常人偶见

血液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结肿大,肝,脾大

最易侵犯重视神经系统

AUER小体阴性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胸骨压痛,关节骨骼疼痛

M5齿龈浸润

非特异性酯酶NSE,能被NAF抑制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最易发生DIC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DA方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VA方案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羟基脲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全反式维甲酸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鞘内注射甲氨喋呤

霍奇金淋巴瘤MOPP ABVD

非霍奇金淋巴瘤CHOP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质激素

IGG含量最高,唯一能通过胎盘

介导ADCC效应

IGM分子量最大,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提示近期感染和胎儿曾有宫内感染

IGE含量最低,引发一型超敏反应

肺炎链球菌菌首选青霉素

肺炎支原体首选红霉素

克雷白杆菌肺炎氨基糖苷类

军团菌肺炎红霉素

吸入性肺脓肿青霉素厌氧菌

大叶性肺炎肺炎链球菌纤维素性炎

小叶肺炎支气管肺炎化脓性性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子宫杂音,腹主动脉音与孕妇脉搏数一致

脐带杂音与胎心率一致的春风样杂音

髂棘间径23-26

髂嵴间径25--28

骶耻外径18--20

坐骨结节间径8.5--9.5

出口后失状经8--9

执业医师常见的考点与难点 篇2

作为高中生物学传统的核心内容, 本部分的考点主要集中在: (1) 以假说演绎法为基础的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方法与探究过程; (2) 遗传定律中基本的、有规律的数值的应用; (3) 遗传定律中变式后特殊数值的应用; (4) 以DNA的基本功能为纽带, 结合中心法则, 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近几年的高考中, 不少内容的考查形式已经由传统的概念与简单计算考查向分析说明演变, 尤以遗传学数据的分析及遗传学为背景的实验题的设置更为突出;而以基因表达为基础的“基因—性状—蛋白质”的关系几乎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要点归纳

1. 基本概念突破

本部分基本概念众多, 可以大致归结为如下类型:

性状类: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表现型;

基因类: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型;

交配类:杂交、自交、正交、反交、测交;

授粉类:自花授粉、异花授粉、闭花授粉;

个体类:纯合子、杂合子;

显性类: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

对这些概念, 要弄清它们的内涵与外延, 注意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本质区别。

2. 重点难点扫描

(1) 遗传规律适用条件。

真核生物、有性生殖 (包括伴性遗传) 。如香蕉虽是真核生物, 但天然香蕉的生殖方式为无性, 因而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2) 遗传实验的选材。

(1) 植物学实验常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豌豆花大, 易去雄和人工授粉;相对性状多且明显;后代数目多。

(2) 动物学实验常选用果蝇

染色体数目少, 便于研究;容易培养, 实验材料易得;相对性状区别明显。

(3) 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具体流程。

去雄 (避免花开时已受粉) →套袋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授粉 (完成杂交) →套袋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4) 对遗传因子的认识。

表示遗传因子的字母用哪一个是人为确定的, 但对于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 一定要分别用同一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

(5) 对遗传学数据的认识。

3∶1、1∶1、9∶3∶3∶1等是理论值, 人为进行实验几乎不可能得到它。当统计量小时, 杂合子双亲甚至会出现3隐∶1显的子代组成类型;但当统计量变大时, 会趋向于这些数值。动物繁殖后代个体数较少, 且育种周期长, 据其后代数, 不足以作出什么判断, 可选择一个强壮的雄性个体在一个配种季节与多头雌性个体进行交配, 统计后代的性状比。

(6) 孟德尔定律中性状分离比实现的基本条件。

(1) 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属于完全显性; (2) F1产生的各种雌雄配子比例相等, 受精的机会相等, 且受精卵成活的几率也相等; (3) 实验群体数量足够大。

(7) 等位基因的本质差别。

由于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因而从本质说, 互为等位的两个基因在碱基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次序上都有可能产生差别。

3. 基本数据规律

(1) 分离定律中的1∶1、3∶1,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9∶3∶3∶1、1∶1∶1∶1等。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子代中杂合子比例为, 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比例都为。n对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存在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的个体, 配子类型:2n种, 比例相等;自交时配子组合数:4n;自交后代基因型种类:3n种, 表现型种类:2n种。

(2) 有关核酸组成、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3) 当两种遗传病 (与性别无关) 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 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下表。

4. 重点难点思辨

(1) 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2)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三、方法点击

1.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鉴定

(1) 反证法。

如豌豆中黄色子叶×黄色子叶→绿色子叶, 推测亲本及子代的基因型。假设黄色是隐性性状, 则黄色×黄色→全为黄色, 不应出现绿色, 与题设相违背, 故黄色应为显性, 绿色为隐性, 亲本中黄色均为杂合子。

(2) 自交推断法。

根据两个显性性状亲本可以产生隐性性状的后代 (如高秆×高秆→矮秆) 或两个隐性性状的后代全为隐性性状判断。

2.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实验鉴别

(1) 测交法: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 看子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

(2) 自交法:待测个体自交, 看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

对植物来说, 可用测交或自交的方法, 其中自交是最简单的方法;对动物来说, 只能用测交方法。

3.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

用拆分法, 即先一对一对地考虑, 最后再进行组合。如求AaBbCc×AaBbcc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方法是先把三对等位基因分别考虑, Aa×Aa→子代基因型有3种, Bb×Bb→子代基因型有3种, Cc×cc→子代基因型有2种, 最终组合数为:3×3×2=18种。

4. 遗传图解书写

一个完整的遗传图解包括:

(1) 亲子代及代数的书写;

(2) 各个体基因型、表现型;

(3) 中间箭头或杂交、自交符号;

(4) 亲本产生配子的类型;

(5) 要有简短的语言描述。

5. 关于9∶3∶3∶1变式的运用

两对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 纯合体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 后代有四种表现型, 比例为9∶3∶3∶1。这是自由组合定律相关计算中涉及的最常见数据。但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或相互影响的话, 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变化。常见类型可总结为下面几种情况:

(1) 两种表现型, 比例为15∶1、13∶3或9∶7。

(2) 三种表现型, 比例为12∶3∶1、9∶6∶1或9∶4∶3.

(3) 五种表现型, 比例为1∶4∶6∶4∶1.

不论是9∶3∶3∶1, 还是上面的七组数据, 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其和均为16即42。也就是说,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 满足AaBb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现象。事实上上述七种比值也就是9∶3∶3∶1的变形。

四、易错警示

1. 中心法则解读与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的灵活运用

概念: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 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过程。

本质:DNA基本功能的概括。

拓展:某些病毒的逆转录过程及RNA自我复制的发现。

涵义:包括五个方面, 而且都表现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遗传信息有关的几个过程比较如下表:

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实际过程

(1) 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 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沿实线进行。

(2) 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具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 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先逆转录成DNA, 再沿实线进行。如HIV病毒。

(3) 以RNA作为遗传物质, 无逆转录酶的RNA病毒, 从RNA复制向后进行。如烟草花叶病毒。

3. 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关系

(1) 关系:遗传信息指DNA (基因) 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密码子指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反密码子指tRNA上与特定密码子配对的3个碱基。

(2) 关于密码子的几个问题:密码子的共用性体现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密码子的简并性使生物体的性状更加稳定;一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 但一种氨基酸则可由几种密码子决定;一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氨基酸, 但一种氨基酸可由几种tRNA转运;起始密码既是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信号, 同时又编码氨基酸, 终止密码只是蛋白质合成的终止信号。

(3) tRNA的种类:共有61种, 与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一一对应。

4. 细胞的生命历程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1) 细胞周期与基因表达:基因的表达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 包括控制合成结构蛋白 (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核膜上的蛋白质等) 和功能蛋白 (各种酶) 。

(2) 细胞分化涉及基因表达的顺序性和选择性: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其基因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的, 当个体发育成熟后, 不同器官的细胞中的基因的表达就具有选择性, 如胰岛A细胞控制胰高血糖素的基因能表达, 而控制胰岛素的基因则不能表达, 胰岛B细胞则相反。由于基因表达的选择性, 虽然所有细胞基因相同, 但不同细胞的mRNA种类不同。

五、实验突破

1. 假说—演绎法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创造性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的科学程序与方法。对于着力倡导新方法与新理念的新高考来说, 这些研究方法无疑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素材。

(1) 假说—演绎法的含义

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 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 就证明结论是正确的, 反之, 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归纳法是不同的, 归纳法是在一系列事实的基础上, 概括出一般原理, 它无须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2) 具体研究程序

2. 关于模拟实验

(1) 何为模拟实验

进行生物科学研究, 离不开实验。但在实际研究中, 有时由于研究对象不能或不允许进行实验, 但又要取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就必须根据已知的事实、经验和理论, 设计和构思出研究对象的“替代物”, 通过对“替代物”的实验, 从而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

(2) 模拟实验特点

实验过程增加了一种特殊的要素———模型。它是实验者研究的对象, 又是原型的替代物。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具体模拟情况如下:

六、典例剖析

例1. (2012·上海卷) 在细胞中, 以mRNA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 ( )

A.复制和转录B.翻译和转录

C.复制和翻译D.翻译和逆转录

解析:根据中心法则可以看出, 翻译是以RNA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逆转录是以RNA作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RNA为模板进行自我复制只存在于某些RNA病毒。

答案:D

例2. (2012·江苏卷)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 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选项A错误。在完全显性条件下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的性状表现相同, 选项B错误。孟德尔的测交方法可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同时, 可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和分离定律, 选项C错。如果没有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雌雄各两种基因型的配子就无法得到比例相同的四种结合方式, 也得不到3∶1的性状分离比, 选项D正确。

答案:D

例3. (2012·海南卷) 已知小麦无芒 (A) 与有芒 (a) 为一对相对性状, 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 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 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 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 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无芒×♀有芒 (♂AA×♀aa)

B.♂无芒×♀有芒 (♂Aa×♀aa)

C.♂无芒×♀无芒 (♂Aa×♀Aa)

D.♂无芒×♀无芒 (♂AA×♀Aa)

解析: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 如果A基因突变为a基因, 这时无芒的纯合子父本AA产生含a的配子, 当遇含a的雌配子时, 形成受精卵aa, 将来发育的植株表现出隐性性状, 所以最佳的杂交组合是父本为显性纯合子, 母本为隐性纯合子。

答案:A

例4. (2012·山东卷) 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 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 正确的推断是 (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 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解析:本题以遗传病系谱图为背景, 考查对遗传定律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 考查识图能力。

“Ⅰ-1基因型为AaBB”而个体不会患病, 由此可推知基因型为A__ B__的个体表现正常, 也可推知患病的个体Ⅱ-2的基因型必为aaB__。由于第Ⅲ代不会患病, 第Ⅲ代个体的基因型一定为AaB__, 故Ⅱ-3的基因型必为AAbb, 同时确定Ⅱ-2的基因型必为aaBB, 则Ⅰ-3的基因型为A__Bb, 故选项A错误, 选项B正确。Ⅲ-1与Ⅲ-2的基因型都是AaBb, 故选项C错误。Ⅲ-2基因型为AaBb, AaBb×AaBb的子代中, 正常的概率为9/16而患病的概率为7/16, 选项D错误。

答案:B

例5. (2012·安徽卷) 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 )

A.真核细胞内, 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 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 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 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解析:由图可知, 基因的转录还未结束而翻译已经开始, 符合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特点。真核细胞由于核膜的存在, 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 所以选项A、D错误, 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 选项B错误。

答案:C

七、热点演练

1. (2012·苏北四市一模) 现有 (1) ~ (4) 四个果蝇品系 (都是纯种) , 其中品系 (1) 的性状均为显性, 品系 (2) ~ (4) 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 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可选择交配的品系为 ( )

A. (1) × (4) B. (1) × (2)

C. (2) × (3) D. (2) × (4)

2. (2012·苏北四市一模) 在家鼠遗传实验中, 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 (白色与黑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独立遗传) , F1均为黑色。F1个体间随机交配得F2, F2中出现黑色∶浅黄色∶白色=12∶3∶1, 则F2黑色个体中杂合子比例为 ( )

A.1/6 B.1/8

C.5/6 D.5/8

3. (2012·泰州高三调研)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C, 该氨基酸是细胞正常生活所必需的, 而食物中又没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自交, 其后代中有1/3的个体能正常生活

B.若基因A不表达, 则基因B和基因C也不表达

C.图中 (1) 过程包含转录和翻译过程

D.上图表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 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 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5. 给你一粒黄色玉米, 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取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可保持其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 )

A.观察该黄粒玉米, 化验分析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 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 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 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6. (2012·南京盐城高三一模)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 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注:AA纯合胚胎致死) 。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 若亲本基因型为Aa1×Aa2, 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为_______。

(2) 两只鼠杂交, 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

(3) 假设进行很多Aa2×a1a2的杂交, 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Aa2×Aa2的杂交, 预期每窝平均生______只小鼠。

(4) 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 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

(1) 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色雌鼠杂交。

(2) ______。

结果预测:

(1) 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 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

(2) 如果后代出现______, 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C

6. (1) 黄色、灰色 (2) Aa2、a1a2 1/8 (3) 6 (4) 实验思路: (1) 黑 (2) 观察后代的毛色结果预测: (1) Aa1 (2) 黄色和黑色

执业医师常见的考点与难点 篇3

考点一: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应用

例1在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n}中,2a3-a27+2a11=0,数列{bn}是等比数列,且b7=a7,则log2(b6b8)的值为.

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a3+a11=2a7,所以由2a3-a27+2a11=0,得:4a7-a27=0,解得:a7=4或a7=0(舍),从而b7=a7=4,故b6b8=b27=16,从而log2(b6b8)=4.

例2已知数列{an}为正项等比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若a1=16,且a4与a7的等差中项为98,则S5的值为.

解析:设正项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则a4=16q3,a7=16q6,因为a4与a7的等差中项为98,所以a4+a7=9416q3+16q6=94,解得:q=12,从而S5=16[1-(12)5]1-12=31.

评析:(1)“知三求二”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重要题型,通常涉及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往往运用基本量法来解决;(2)运用基本量法必须与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性质密切配合,合理地运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特别是通项的下标性质,能达到避繁就简的目的.

考点二:等差等比数列的判断与证明

例3已知数列{an}的首项a1=23,an+1=2anan+1,证明:数列{1an-1}是等比数列.

解析:因为an+1=2anan+1,两边同时取倒数得:1an+1=an+12an=12+12×1an,整理得:

1an+1-1=12×(1an-1).又由a1=23知:1a1-1=12,故数列{1an-1}是以12为首项,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例4已知数列{an}满足an=2an-1+2n+1(n≥2),a1=2,令bn=12n(an+t),问:是否存在一个实数t,使得数列{bn}为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实数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因为an=2an-1+2n+1(n≥2),a1=2,所以a2=9,a3=27,故b1=t+22,b2=9+t4,b3=27+t8.

假设存在一个实数t,使得数列{bn}为等差数列,则b1,b2,b3一定成等差数列,故有2b2=b1+b32×9+t4=2+t2+27+t8t=1.

当t=1时,bn=12n(an+1),从而当n≥2时,

有bn-bn-1=12n(an+1)-12n-1(an-1+1)=an+1-2an-1-22n=2n2n=1,故数列{bn}为等差数列.

评析:证明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方法有:①定义法,即当n∈N时,an+1-an为同一常数;②中项公式法,即当n∈N时,2an+1=an+an+2均成立,其推广形式为:2an=an-m+an+m.证明数列{an}是等比数列,方法相同.

考点三: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1.数列求解通项公式的方法:

(1)等差等比(求解连续项的差或商,商出现字母的时候注意讨论);

(2)利用an与Sn的关系:an=S1(n=1)Sn-Sn-1(n≥2);

(3)归纳——猜想——证明法;

(4)可以转化为等差和等比的数列(一般多数题有提示,会变成证明题)

①an+1=pan+q,令an+1-λ=p(an-λ);

②an+1=pan+qn,an+1qn+1=pq·anqn+1q(两边除以qn+1),再由①式转化;

③an+1=pan+f(n);

④an+2=pan+1+qan,令an+2+αan+1=β(an+1+αan);

(5)应用累加、累乘法求数列的通项:an+1=an+f(n),an+1=an×f(n);

(6)对于分式an+1=ankan+1,取倒数,数列的倒数有可能构成等差数列(对于分式形式的递推关系);

(7)给定Sn=f(an)形式的,可以结合Sn-Sn-1=an,写成关于an,an-1的关系式,也可以写成关于Sn,Sn-1的关系式,关键就是哪个关系式比较容易的求解出结果来.

2.数列求和:公式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

例5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公差d>0,且a2,a5,a14分别是等比数列{bn}的b2,b3,b4.

(1)求数列{an}与{b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cn}对任意自然数n均有c1b1+c2b2+…+cnbn=an+1成立,求c1+c2+…+c2014的值.

分析:(1)依题意,a2,a5,a14成等比数列(1+4d)2=(1+d)(1+13d),可求得d,继而可求得数列{an}的通项公式;由b2=a2=3,b3=a5=9,可求得数列{bn}的公比q与其首项,从而可得通项公式.(2)由(1)知an=2n-1,bn=3n-1,由c1b1+c2b2+…+cnbn=an+1,可求得c1=b1a2=3,cnbn=an+1-an=2(n≥2),于是可求得数列{cn}的通项公式,继而可求得c1+c2+…+c2014的值.

解析:(1)∵a2=1+d,a5=1+4d,a14=1+13d,且a2,a5,a14成等比数列,

∴(1+4d)2=(1+d)(1+13d),解得d=2(d=0舍去),∴an=1+(n-1)×2=2n-1.

又b2=a2=3,b3=a5=9,∴q=3,∴b1=b2q=1,∴bn=3n-1.

(2)∵c1b1+c2b2+…+cnbn=an+1,∴c1b1=a2,即c1=b1a2=3.

又c1b1+c2b2+…+cn-1bn-1=an(n≥2),

∴cnbn=an+1-an=2(n≥2),

∴cn=2bn=2×3n-1(n≥2),

∴cn=3,(n=1)2×3n-1,(n≥2)

∴c1+c2+…+c2014=3+2×3+2×32+…+2×32013=3+2(3+32+…+32013)

=3+2×3(1-32013)1-3=32014.

评析:以上考查数列的通项与求和,考查了分析与转化的能力.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高考数列解答题的常见形式,此类题型思维难度不大;数列的求和主要是分析通项,然后根据通项的结构特征选择相应的求和方法.

考点四:数列中的公共项

例6已知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分别是an=7n+2,bn=4n+3,若将两个数列的公共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构成数列{cn},求c9的值.

解析:设an=bm(m,n∈N*),则有7n+2=4m+3,

①当n=4k(k∈N*)时,得:7(4k)+2=4m+3,解得:m=7k-14,这与m,k∈N*矛盾,故舍去;

②当n=4k+1(k∈N)时,得:7(4k+1)+2=4m+3,解得:m=7k+32,这与m∈N*,k∈N矛盾,故舍去;

③当n=4k+2(k∈N)时,得:7(4k+2)+2=4m+3,解得:m=7k+134,这与m∈N*,k∈N矛盾,故舍去;

④当n=4k+3(k∈N)时,得:7(4k+3)+2=4m+3,解得:m=7k+5,符合题意.所以当n=4k+3且m=7k+5时有an=bm,取k=8,得:c9=a35=b61=247.

评析:数列中公共项的求解步骤:①设an=bm(m,n∈N*);②代入各自的通项公式得:f(n)=g(m);③用m表示n或用n表示m;④利用整除求出公共项.

考点五:数列中不定方程的整数解

例7(2009年江苏高考卷第17题)设数列{an}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和,满足a22+a23=a24+a25,S7=7.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Sn;

(2)试求所有的正整数m,使得amam+1am+2为数列{an}中的项.

解析:(1)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7,前n项和为Sn=n2-6n.

(2)解法1:amam+1am+2=(2m-7)(2m-5)2m-3,设2m-3=t,则amam+1am+2=(t-4)(t-2)t=t+8t-6,所以t为8的约数.又因为t=2m-3(m∈N*)为奇数,故t可取的值为±1.

当t=1时,m=2,t+8t-6=3,2×5-7=3是数列中的第5项;

当t=-1时,m=1,t+8t-6=-15,由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7,知数列中的最小项为-5,不符合.

解法2:因为amam+1am+2=(am+2-4)(am+2-2)am+2=am+2-6+8am+2为数列{an}中的项,故8am+2为整数,又由(1)知:am+2=2(m+2)-7=2m-3为奇数,所以am+2=2m-3=±1,即m=1,2.

经检验,符合题意的正整数只有m=2.

评析:将方程中的一个未知量用含有另一个未知量的代数式表示,分离出整数部分,可利用整除的性质求其整数解.

考点六:数列中的“恒成立”思想

例8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p,q是与n无关的常数.

(1)若Snn=pn+q(n∈N*),且13S3与14S4的等差中项为1,而15S5是13S3与14S4的等比中项,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Snan=pn+q(n∈N*),是否存在p,q,使得数列{an}为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p,q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由Snn=pn+q(n∈N*),得:Sn=pn2+qn,故13S3=3p+q,14S4=4p+q,

15S5=5p+q,故由题意得:

2=7p+2q(1)(5p+q)2=(3p+q)(4p+q)(2),

由第二个式子整理得:13p2+3pq=0,则p=0或q=-133p,所以p=0q=1或p=-65q=265,

则Sn=n或Sn=-65n2+265n.

①当Sn=n时,an=1;②当Sn=-65n2+265n时,an=-125n+325,

所以an=1或an=-125n+325.

(2)假设存在p,q,使得数列{an}为等差数列,则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得:Sn=na1+n(n-1)2d=d2n2+(a1-d2)n,an=a1+(n-1)d=dn+(a1-d),

即Snan=pn+qSn=an(pn+q)d2n2+(a1-d2)n=(pn+q)[dn+(a1-d)],整理得:d2n2+(a1-d2)n=pdn2+(dq+a1p-pd)n+(a1-d)q对任意的n∈N*恒成立,

所以d2=pd(1)a1-d2=pa1+(q-p)d(2)0=(a1-d)q(3)

①当d=0时,因为a1≠0,代入(2)得:p=1,代入(3)得:q=0;

②当d≠0时,由(1)得:p=12,代入(2)得:12a1=qd,故q≠0,代入(3)得:a1=d,即q=12.

综上,符合题意的p,q存在,p=q=12或p=1,q=0.

考点七:数列综合问题

例9数列{an}满足:a1+2a2+3a3+…+nan=4-n+22n-1,n∈N*.

(1)求a3的值;

(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Tn;

(3)令b1=a1,bn=Tn-1n+(1+12+13+…+1n)an(n≥2),证明:数列{bn}的前n项和Sn满足Sn<2+2lnn.

分析:(1)通过赋值,分别令n=1,2,3代入已知式子求解;(2)为求数列{an}的前n项和Tn,先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可根据已知关系式利用数列的递推思想,先求出nan,再求解;(3)先求出数列{bn}的前n项和Sn,然后可构造函数证明.

解析:令n=1a1=1;令n=2a1+2a2=2a2=12;

令n=3a1+2a2+3a3=4-54a3=14.

(2)当n≥2时,a1+2a2+3a3+…+(n-1)an-1=4-n+12n-2,①

a1+2a2+3a3+…+(n-1)an-1+nan=4-n+22n-1,②

②-①,得:nan=n+12n-2-n+22n-1=n2n-1,

∴an=12n-1.

又∵当n=1时,a1=1也适合an=12n-1,∴an=12n-1.易证数列{an}是等比数列,首项a1=1,公比q=12.∴数列{an}的前n项和Tn=a1(1-qn)1-q=2-12n-1.

(3)证明:∵b1=a1=1,∴S1<2+2ln1成立.又∵b2=a12+(1+12)a2,

∵b3=a1+a23+(1+12+13)a3,…,bn=a1+a2+…+an-1n+(1+12+13+…+1n)an,

∴数列{bn}的前n项和Sn=b1+b2+…+bn=(1+12+…+1n)a1+(1+12+…+1n)a2+…+(1+12+…+1n)an=(1+12+…+1n)(a1+a2+…+an)=(1+12+…+1n)(2-12n-1)<2(1+12+…+1n).构造函数h(x)=ln1x-1x+1,则h′(x)=1-xx2.

由h′(x)>0得:01,∴h(x)=ln1x-1x+1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h(x)≤h(1)=0,

∴h(x)=ln1x-1x+1≤0,(当仅当x=1时取等号),即lnx≥1-1x.

又∵lnn=lnnn-1+lnn-1n-2+…+ln2>(1-n-1n)+(1-n-2n-1)+…+(1-12)=12+13+…+1n,∴2(1+12+…+1n)<2+2lnn,∴Sn<2+2lnn.

在处理数列问题时,需要深刻把握概念、定义的内涵,掌握公式成立、使用的前提条件,特别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正整数集的子集,并注意代数式化简、变形的等价性.

(作者:丁称兴,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执业医师常见的考点与难点 篇4

A.距创缘

2、颧骨骨折复位的主要标准是

A.开口活动无障碍 B.闭口活动无障碍 C.面部无畸形

D.说话正常 E.无复视

3、下列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的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的卫生要求,除了 C

A.应当有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洗涤、污水排放等设施

B.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须将水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人口的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C.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人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只须用清水洗净即可

D.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等及其孳生条件上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

4、医疗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B

A.立即抢救

B.及时转诊

C.继续观察

D.提请上级医院派人会诊 5、05

E.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含砷量不得超过

6、用1%普鲁卡因进行局麻时,一次最大用量不应超过

A.100ml B.90ml C.80ml D.70ml E.50ml

7、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除了 A

A.没有说明书

B.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C.血袋有破损、漏血

D.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8、《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其时间规定为 D

A.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

B.最迟不得超过8小时

C.最迟不得超过16小时

D.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9、某男青年婚前医学检查时发现患有梅毒。该青年对这一诊断结论有异议时,可以 D

A.要求婚姻登记部门裁定

B.要求婚姻登记部门重新检查

C.申请行政复议

D.申请医学技术鉴定

10、A.阻断D1、D2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D.对心肌β1受体有兴奋作用

E.使突触间隙的5-HT浓度升高

(1).苯海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苯海索为中枢胆碱能受体阻断药,是最早治疗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作用机制在于中枢抗胆碱作用,通过阻断纹状体胆碱受体,使相对增高的胆碱受体功能降低而起治疗作用。

(2).丙咪嗪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丙咪嗪为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为抑制中枢NA和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递质浓度,增加NA和5-HT能神经作用。碳酸锂用于抗躁狂症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脑内NA和DA的释放,并增加其再摄取,使突触间隙递质浓度降低。

11、对于《执业医师法》的适用对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本法颁布之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B.乡村医生、军队医师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

D.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境外人员

12、涎腺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A.血源性 B.腺源性 C.逆行性 D.损伤性 E.异物性

13、A.阻断D1、D2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D.对心肌β1受体有兴奋作用

E.使突触间隙的5-HT浓度升高

(1).苯海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苯海索为中枢胆碱能受体阻断药,是最早治疗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作用机制在于中枢抗胆碱作用,通过阻断纹状体胆碱受体,使相对增高的胆碱受体功能降低而起治疗作用。

(2).丙咪嗪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丙咪嗪为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为抑制中枢NA和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递质浓度,增加NA和5-HT能神经作用。碳酸锂用于抗躁狂症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脑内NA和DA的释放,并增加其再摄取,使突触间隙递质浓度降低。

14、某县妇幼保健站组织医疗队下乡为孕妇、产妇做健康方面检查。检查的以下主要内容中属于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是 C

A.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

B.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

C.为产妇提供心理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D.对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

15、男性,20岁,在一次劳动用力时,突然出现左侧胸痛伴呼吸困难。查体发现气管向右移位。

(1).该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急性渗出性胸膜炎

C.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D.左侧大叶性肺炎

E.左侧自发性气胸

【正确答案】 E

(2).查体时,左肺叩诊音可能出现

A.清音

B.浊音

C.实音

D.正常叩诊音

E.鼓音

【正确答案】 E

(3).肺部听诊时可发现

A.左肺呼吸音消失

B.左肺呼吸音增强

C.左肺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D.左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E.左肺语音震颤增强

【正确答案】 A

16、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的职度是 C

A.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B.考试上岗制度

C.许可登记制度

D.“卫生许可证制度”

17、一男性农民,4天前突然发热,头痛,面颈部潮红,全身酸痛,伴恶心、呕吐及腹泻,每日2~3次,按“感冒”治疗未见好转来诊。体温

18、拔牙时牙挺应安放于

A.远中牙颈部与牙槽骨之间 B.近中牙颈部与牙槽骨之间

C.颊侧牙颈部与牙槽骨之间 D.舌侧牙颈部与牙槽骨之间

E.近中相邻牙之牙槽嵴顶

19、某孕妇经产前检查,诊断出胎儿有严重缺陷。做出这一诊断的行为属于医疗保健机构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活动中的 B

A.母婴保健指导

B.孕妇、产妇保健

C.胎儿保健

D.母婴健康检查

20、颌下间隙感染较多见的感染源是

A.牙源性 B.外伤性 C.过敏性 D.腺源性 E.血源性

21、口腔颌面部感染途径最常见的是

A.血源性 B.损伤性 C.腺源性 D.牙源性 E.药源性

22、下列哪种食品可以生产经营 D

A.超过保质期限的

B.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 C.掺假的

D.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23、那类消毒产品可以生产销售 A

A.有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 B.没有产品备案凭证的 C.没有卫生许可批件的

D.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24、5km处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根据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的规定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为水源保护区,不得排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根据提供的材料,第5题应选择A。

(3).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中砷的最高容许浓度(mg/L)是

A.10

B.5

C.O.01

执业医师考试易混淆的考点2 篇5

执业医师考试易混淆的考点2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值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在湿热100度时,杀灭肉毒杆菌芽胞所需时间为6小时氰化物中毒缺氧主要因为组织利用氧能力障碍,而CO中毒缺O2是因为血液运氧功能障碍金黄色葡萄球菌常感染的疾病:疖、痈、急性乳腺炎亚急性心内膜炎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占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溶血性链球菌:丹毒、急性蜂窝组织炎、原发性腹膜炎革兰氏阳性厌氧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气性坏疽幽门罗螺杆菌:慢性胃炎感染性休克:1低排高阻型--由G+菌引起2高排低阻型--由G-菌引儿科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3月-2岁颅骨软化3-6月方颅8-9月上新生儿溶血病黄疸24小时内新生儿败血症早发型3天-1周晚发1周后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轻型24小时内中度24-72小时重度出生-72小时遗传疾病苯丙酮尿症3-6月初现1岁明显免疫系统胸腺3-4岁消失于X线片补体6-12月达成人水平感染性疾病麻疹接触麻疹后至出疹5天有传染性隔离注意合并肺炎时候需要至出疹10天接触5天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幼儿急疹幼儿期痢疾2-7岁体健儿风湿热5-15岁结核病感染4-8周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初染3-6月最易患结脑3岁内多见小儿腹泻6月-2岁多见高热惊厥6月-5岁多见先心病手术多宜学龄前手术急性肾小球肾炎5-15岁呼吸道感染后1-2周皮肤脓庖疮后2-3周多肾病单纯2-7岁肾炎型7岁以上多血液系统中胚叶造血胚胎3周开始-6周减退肝造血胚胎2月-6月骨髓造血胚胎6月稳定生后2-5周成唯一缺铁性贫血6月-2岁多治疗3-4天RET升高7-10天高峰2-3周下降2周血红蛋白增加vitb12缺乏2岁以内多见治疗2-4天RET升高6-7天高峰2周下降正常治疗后6-72小时骨髓幼红细胞正常叶酸缺乏2岁内多见治疗2-4天RET升高4-7天高峰2-3周下降2-6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神经系统腹壁反射1岁才稳定2周出现第一个条件反射吸吮反射3-4月kernig阳性2岁以下巴氏征可阳性输液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输液量=1%面积×每公斤体重×1.5+(基础水分)胶体∶晶体=1∶2或1∶1(特重)来源:考试大-执业医师考试第二个24小时输液量=晶体、胶体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2000例如烧伤面积40%,体重50kg的患者伤后第一个24小时输液量=40×50×1.5+2000=5000ml胶体1000ml晶体2000ml水2000ml第二个24小时输液量胶体500ml晶体1000ml水2000ml补液方法根据输液公式,第一个24小时的输液总量,一般伤后8小时补入总量的一半,另一半液体在烧伤16小时内输入。次序先晶体、胶体后水分。Ⅲ度烧伤面积大于10%,应加Naco3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保护肾功能。呼酸:肺泡通气不足致PaCO2升高。PaCO2大于45mmHg.HCO3大于24mmol/l.PH小于7.4呼碱:肺泡过度通气致PaCO2降低。PaCO2小于35mmHg.HCO3小于22mmol/l.PH大于7.4代酸:产酸或失碱过多。PaCO2小于40mmHg.HCO3小于22mmol/l.PH小于7.4代碱:血HCO3升高。PaCO2大于40mmHg.HCO3大于27mmol/l.PH大于7.4一般来说ph小于7.35或大于7.45均为失代偿性酸或碱中毒。附录三:医学知识记忆法1.同音记忆法这是一种简单的记忆方法,若授课老师能够给同学们归纳总结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则同学们都可“快乐考试!”。让90%的考生,记住所讲内容的90%,做对90%的考题!(1)生化中“一碳单位代谢”的记忆一碳单位的代谢经常考,内容容易理解,但也容易忘记。其实本节内容,只需记住一句话,考试时解题足矣!--“施舍一根竹竿,让你去参加四清运动!”。什么意思?①一碳单位的来源--“施(丝)舍(色)一根竹(组)竿(甘)”。②一碳单位--“一根”。③一碳单位的运载体--让你去参加“四清”(四氢叶酸)运动(运动→运送→运载体)(2)生理学中有关“渗透压产生”的记忆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98.5mmol/L1.5mmol/L300mmol/L特点构成血浆渗透压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的次要部分产生原因来自于Na+、Cl-来自于蛋白质-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渗透压产生原因和作用是最常考的,怎样牢记这些知识点呢?其实利用同音记忆法就很简单。①“晶体”是透明的,所以“晶体”渗透压是电解质(Na+、Cl-)产生的;而“胶体”是粘糊糊的,所以是由蛋白质维持的。②由于“胶体”是粘糊糊的东西,只能用血管“盛装”,因此维持的是血管内、外的水平衡。2.形象记忆法例如生物化学中,嘌呤和嘧啶合成的元素来源是常考点之一,可以参照其化学结构式进行形象记忆。嘌呤的化学结构式如左下图,嘧啶的化学结构式如右下图:嘌呤合成的元素来源--“甘氨酸中间站,谷氮坐两边。左上天冬氨,头顶二氧化碳”。嘧啶合成的元素来源--“天冬氨酸右边站,谷酰直往左上窜,剩余废物二氧化碳”。说明左上3位N来源于谷氨酰胺、左下C来源于CO2的C.3.场景记忆法人们对于单个知识点的记忆能力是很差的,即使当时记住了,也容易忘记。但对场景的记忆能力却很强,有时一件事可令你终身难忘,就是这个道理。例如生理学中就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的比较,都知道这是考试的重点,但就是记不住,假设你利用场景记忆的话,其实很简单。下面就是生理学中的鉴别表:器官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循环HR↑、心缩力↑不重要脏器血管收缩(内脏、皮肤、唾液腺)肌肉血管收缩(肾上腺能)或舒张(Ach能)HR↓、心缩力↓部分血管舒张(软脑膜、外生殖器)呼吸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腺分泌↑消化分泌粘稠唾液胃肠蠕动↓、胆囊活动↓、括约肌收缩↑分泌稀薄唾液胃肠蠕动↑、胆囊活动↑、括约肌舒张↑、胃胰液↑泌尿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张逼尿肌收缩、括约肌舒张眼瞳孔扩大瞳孔缩小,泪腺分泌↑皮肤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代谢血糖↑(糖原分解↑,胰岛素↓)肾髓质分泌↑(交感-肾髓质-糖皮质激素↑)血糖↓(糖原分解↓,胰岛素↑)如果你不知捷径,第一天背,第二天就可能忘得一干二净!其实,你可以设想一下:“交感神经兴奋的典型场景是什么”?就是战场上,战士杀敌的.场面:他们手握冲锋枪,大喊一声:“冲啊!”然后向敌人阵地冲去。此时,人体的变化就是交感神经兴奋的功能(记忆方法见下表)。器官表现及反应记忆方法循环HR↑、心缩力↑只有心潮澎拜,热血沸腾才能杀敌!不重要脏器血管收缩杀敌时不可能想到肚子饿了,要吃饭了!肌肉血管舒张只有这样才能拿好枪!呼吸气管平滑肌舒张支冲锋时,当然喘着粗气!消化分泌粘稠唾液一声“冲啊--”,唾沫横飞!胃肠蠕动↓、胆囊活动↓、括约肌收缩↑杀敌时不可能想到肚子饿了,要吃饭了!泌尿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杀敌时不可能想到上厕所!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张女兵打仗时当然顾不上肚子里的命根子了!眼瞳孔扩大两眼圆瞪!恨不得吃下敌人!皮肤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怒发冲冠,大汗淋漓代谢血糖↑(糖原分解↑,胰岛素↓)只有血糖升高才有精力冲锋,否则只能躲在猫耳洞里!肾髓质分泌↑(交感-肾髓质-糖皮质激素↑)这就是应激反应这样记,且不省时省力,又不易忘记?记住了交感神经的功能,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就自然凸现了。4.对比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原理虽然简单,但要求学生有相当强的归纳能力及较广的知识面。例如有机磷中毒会产生M样症状、N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①M样症状(毒蕈碱样)--与阿托品(Atropine)作用相反。②N样症状(烟碱样)--肌肉颤动(面、眼、舌、四肢、横纹肌、全身肌肉)。③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瞻望、烦躁不安、抽搐、共济失调、昏迷。其实,同学们感到困难的还是“有机磷中毒M样症状”的记忆,好象很杂,没有条理。事实上我们知道:阿托品是治疗有机磷中毒的特殊解毒剂,阿托品就是解除其M样症状,故M样症状和阿托品的作用正好相反。M样症状(毒蕈碱样)N样症状(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Atropine症状相反肌肉颤动(面、眼、舌、四肢、横纹肌、全身肌肉)头痛头昏、瞻望、烦躁不安、抽搐、共济失调、昏迷其实,感到困难的还是“有机磷中毒M样症状”的记忆,好象很杂,没有条理。事实上我们知道:阿托品是治疗有机磷中毒的特殊解毒剂,阿托品就是解除其M样症状,故M样症状和阿托品的作用正好相反。Atropine作用M样症状眼眼干无泪流泪鼻无涕流涕口口干口吐白沫、流涎皮肤干燥多汗大便干燥、便秘失禁小便潴留失禁肺分泌物少分泌物多胃肠蠕动慢蠕动快瞳孔散大缩小(针尖大)心率↑↓分析上表,我们发现:①阿托品作用为:使所有“有孔通道”(眼、鼻、口、皮肤、尿道、肛门、呼吸道)分泌↓;M样症状相反。②“瞳孔、HR变化”不同。可记忆为:我们平常说哪个男生看着小姐,总是形容他“阿托品化”--瞳孔散大、心率加快、颜面潮红。一个复杂难记的临床表现,几经转换,就这样简单地给记住了,而且可以一直记到你退休的那一天!5.顺序记忆法关于烧伤愈合时间Ⅰ°、浅Ⅱ°、深Ⅱ°、Ⅲ°烧伤愈合时间分别记忆为1、2、3、4周。

执业医师常见的考点与难点 篇6

丹毒: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临床表现:面部或者下肢红肿热痛+片状红疹+中间稍淡+界限清楚,严重的还可以有象皮肿。考点:“网状淋巴管”“象皮肿”下肢红肿热痛一定是丹毒;致病菌是β-溶血性链球菌;好发部位:下肢它侵犯的是网状淋巴管;丹毒很少会化脓,不需要切开引流。处理:休息,抬高患肢,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全身应用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

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

致病菌:金葡菌。甲沟炎:拔指甲,拔刺等引起,甲沟红肿热痛,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慢性骨髓炎;治疗:抬高患肢,不能下垂,一般前臂悬吊。甲沟旁一侧切口引流,并给与大剂量的青霉素或万古霉素。

脓性指头炎特点:指头红肿热痛,剧烈跳痛,下垂时加重;一旦出现跳痛,就说明指头的张力明显增高,即应做切开引流,只能从指侧面纵形切口;切口远侧不超过甲沟的二分之一,近侧不超过指间横纹处;脓腔较大,宜做对口引流。

全身化脓性感染:

(1)细菌入血,叫菌血症。毒素入血,叫毒血症,高热前无寒战(2)细菌入血导致:寒战高热+呼吸循环消化+化脓症状=脓血症;寒战高热+呼吸循环消化+大量毒素(无化脓)=败血症(3)败血症分:脓毒症(G+败血症)常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寒战高热、谵妄昏迷、皮疹和转移性脓肿多见。金葡菌,休克晚【寒战发热时抽血可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G-败血症,大肠杆菌,休克早,间歇热(4)破伤风杆菌绝不入血,分泌痉挛外毒素入血致毒血症,不致败血症。其余细菌两者都可引起。

全身性外科感染考点:

1.金葡菌==脓稠黄色、不臭、易发生转移性脓肿;

2.溶血性链球菌==易引起败血症,不发生转移性脓肿、脓液量多,淡红稀薄;

3.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面积烧伤的创面感染、脓液甜腥臭味;

4.变形杆菌==脓液稠,有粪臭味;低体温,低血压,低血细胞。

5.拟杆菌==脓液恶臭发黑,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6.破伤风杆菌==不会引起败血症;引起毒血症;

特殊性感染

一、破伤风又叫有芽孢厌氧菌(G+)感染。

外伤发病率1%~2%,战伤80%。致病菌:革兰氏阳性芽胞梭状厌氧菌。毒素:痉挛外毒素入血。潜伏期7天后发病。

(1)临床表现:毒血症。首发:咀嚼肌痉挛(牙关紧闭,张口困难);其次是面(苦笑)、颈(强直后仰)、背腹肌(结合颈部角弓反张)、膈肌(呼吸困难)、膀胱括约肌(尿潴留)最严重:膈肌麻痹,呼吸停止,窒息;持续痉挛可并发尿潴留、肌腱断裂、骨折,意识一直正常。

(2)诱因:声光水刺激;(和温度无关)

(3)治疗:避免刺激,控制肌肉痉挛,预防窒息预防关键:彻底清创。

打疫苗:没事打类毒,确诊打抗毒素

1.类毒素(预苗):用于预防(主动免疫)破伤风;0.1ml

2.抗毒素:明确有破伤风感染了;被动免疫。用量1500-3000iu。目前最好的是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十年内打过预苗的,现在有外伤,只需注射0.5ml的类毒素就行了;超过十年用抗毒素(TAT);

考点鉴别:破伤风病人怕声光刺激(特别怕水声的是狂犬病)

二、气性坏疽(执业医师)

(1)致病菌是厌氧梭状芽孢杆菌(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革兰阳性。产生的最毒毒素是α毒素。其本质是一种卵磷脂酶。

(2)开放性骨折清创不彻底,1天内病情迅速恶化

(3)临床表现:伤肢胀裂样剧痛,皮下坏死、有积气(坏死继发感染产气)皮肤发黑,可触及有捻发音,皮肤出现大理石花纹、伤口有恶臭。

(4)治疗:最关键,急诊彻底清创,消灭厌氧菌环境,病变区做广泛多处切开,高压氧,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冲洗;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大剂量(每天应在1000万U以上)。

创伤

(1)创伤引起的开放伤,最佳清创时间6~8h;面部延长至12h;头部24h。

(2)止血(为急救首先处理)最常用:加压包扎止血。肢体止血带止血,每1h松1~2分钟,使用时间<4小时。

(3)创伤引起的软组织损伤,早期冷敷,后期热敷。

(4)创伤最常见并发症:化脓性感染

(5)创伤后引起的挤压综合征:瘀斑、水疱、动脉搏动减弱、肢端凉、肾衰。表现:四肢或躯干遭受重物挤压,出现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代酸。处理:等渗盐水+1.25%碳酸氢钠溶液。

火器伤(执业医师)

(1)无论发生时间长短,不做一期缝合。只有关节腔损伤,可以一期缝合。

(2)6~8h内清创,引流,延期缝合,3~5天后二期愈合(3)伴随休克时,首先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烧伤

一、热烧伤:烧伤可以引起局部坏死、感染和休克,其中休克是烧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一)伤情判断

1.烧伤面积的计算

(手掌面积约:1%)

(1)九分法

男性:足:7%;女性:足:6%。

(二)烧伤深度的识别

采用三度四分法,分为为Ⅰ°、浅Ⅱ°、深Ⅱ°和Ⅲ°。

Ⅰ°:红斑性(表皮)不算面积,不补液(3-7天愈合)。

浅Ⅱ°:有局部水泡+剧痛,创面红润、潮湿。(含部分表皮生发层及真皮乳头层即真皮浅层)(1-2周愈合)

深Ⅱ°:水泡去泡后创面红白相间(白为主)+疼痛(感觉迟钝,钝痛),还有网状血管栓塞---真皮深层(乳头层以下)(3-4周愈合)。

Ⅲ°:焦痂碳化,无水泡、无痛,拔毛试验(—)烧伤皮肤呈蜡白、焦黄、炭化、粗大树枝状栓塞血管,愈后有瘢痕,(>4周愈合)。

(三)烧伤严重性分度(轻、中、重、特重)

1.轻度烧伤:Ⅱ°烧伤总面积在10%以下;

2.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1%~30%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3.重度烧伤:总面积31%~50%或Ⅲ°烧伤面积11%~20%或Ⅱ°;Ⅲ°烧伤面积不大,但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4.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

(四)初期处理

(1)烧伤急救:冷水止疼(2)浅II°水泡保留,深II°水泡要去除,创面不直接使用抗生素。(3)III°烧伤病情平稳后,尽早切开焦痂。(4)面颈会阴烧伤,不适合包扎,暴露疗法。

(五)其他:烧伤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晚期感染性休克

(六)烧伤补液(重点)大面积烧伤早期最重要的治疗:补液

1.生理需要量 2000ml/24h,GS(糖水)

2.额外丧失量:

体重(kg)×烧伤面积(Ⅱ°以上)×系数;晶:胶之比=2:1;广泛深度烧伤、小儿:晶:胶之比=1:1。

3、补液第一个24h 2000+额外丧失量

前8h补一半,后16h另外一半

第二个24h 2000+额外丧失量减半

执业医师常见的考点与难点 篇7

作为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传统核心内容, 该部分的考查重点有:各派生物进化理论的意义、不足及演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共同进化的类型。备考难点有: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物种形成的不同方式、生物多样性的解释。备考时, 可结合下列复习目标重点突破:用进废退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意义与缺陷;共同进化的类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种群与物种、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

一、主干考点精要点拨

1. 教材中生物进化论包含的理论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要弄清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演变及相互关系:只要认为现存生物是通过进化而来的理论都可称为进化论。进化论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为: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虽然现在接受的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但前两种理论在当时都是领先时代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逐渐被人们发现, 从而被更为合理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取代。绝不能认为另两种理论一无是处, 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基础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2. 拉马克进化学说

(1) 主要观点。

(1) 生物都不是神创的, 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2) 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 生物进化有“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原则。

(2) 评价: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在当时有积极意义, 但对生物进化的原因认识不清。

3.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 主要观点。

(1) 过度繁殖:各种生物都有非常强的繁殖能力。

(2) 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条件有限, 过度繁殖后必然导致生存斗争。

(3) 遗传变异:在自然界中, 生物既能保持亲本的性状, 又会出现变异。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 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 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易被淘汰。

(4) 适者生存: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定向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

(2) 评价:对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但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 孟德尔《植物杂交试验》发表于1865年)

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 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生物基因频率的改变。

(4)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5. 共同进化的形式

共同进化是指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既包括不同物种之间的种间斗争 (竞争、寄生、捕食) 和种间互助 (共生) , 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生物进化反过来又影响无机环境) 。

二、疑问难点比较思辨

1.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剖析

(1) 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2) 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

(3) 过度繁殖产生了大量的个体, 不仅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 而且也加剧了生存斗争。

(4) 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5) 自然选择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6)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2. 拉马克进化学说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比较

3. 变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其主要来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理论中, 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基因突变使基因完成了自我否定, 从而成为其等位基因,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可以形成更多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个别的或成倍的数量的变异。不管是哪一种变异类型, 都是随机的, 没有方向性, 因此, 它们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而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产生的变异有有利的, 也有不利的。但有利和不利不是绝对的, 这要取决于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改变了, 原先有利的变异可能变得不利, 而原先不利的变异可能变得有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 其中的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 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 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 导致生物朝着更有利于适应环境的方向缓慢地进化。教材中所提及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演变这一实例, 很好地说明了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这个过程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其结果是优胜劣汰。要特别注意的是:自然选择只是变异优劣的“裁判员”, 而非“教练员”。

4. 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种群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库, 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 但基因库却代代相传, 并在传递过程中得到保持和发展。种群越大, 基因库也越大, 当种群变得很小时, 就有可能失去遗传的多样性, 从而失去了进化上的优势而逐渐被淘汰。

基因频率是指控制生物某个性状的基因在某个种群基因库中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一定的地理隔离及相应区域的自然选择, 可使分开的小种群朝着不同方向分化, 形成各自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久而久之, 当产生的差异足够大时, 就可能产生生殖隔离而进化为新物种。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不论变化大小, 都属于进化的范围。但要注意, 生物发生了进化并不等于新物种的形成, 只有当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破物种的界限产生生殖隔离时, 才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即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了生殖隔离。

5. 种群和物种的辨析

6. 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比较

三、核心考点深度拓展

1. 关于自然选择

(1) 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与自然选择的关系。

过度繁殖是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选择的手段, 是进化的外因;遗传变异为选择提供材料, 是进化的内因;适者生存是选择的结果。

(2) 自然选择的实质。

从表面上看, 自然选择是对生物个体的选择, 本质是对个体包含的变异进行的选择;从分子水平上看, 是对变异所产生的基因的选择, 从而改变群体中不同基因的频率。

(3)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由环境来选择能适应的物种。除了自然环境外, 也包括人类塑造的环境。如人类对蚊喷洒药物 (DDT、灭害灵等) , 能适应这些药物的被选择而存活下来。

人工选择:人类在育种时, 刻意地选择某些对人类有用的种类加以培育、繁殖, 使许多动植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化。如各种农作物新品种及家禽、家畜。达尔文正是从家鸽等家养动物经人工选择出现了许多新品种, 从而提出在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这种选择的作用, 也就是自然选择的观点。

2. 关于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 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拓展:如何正确理解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

(1) 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 由于个体的基因型组成来自父母双方, 所以, 其基因型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个体。而就一个种群来说, 种群中全部基因的总和却可以在传宗接代中维持相对稳定, 因此自然选择作用于种群。

(2) 个体死亡后又通过其后代把基因归还给基因库。如果一个个体不能与种群中其他个体交配产生后代, 这个个体在进化上就没有意义。

3. 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区别:地理隔离只是地理空间上的隔离, 彼此无法相遇不能交配, 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但若是仅有地理隔离的两个分开的小种群重新相遇, 仍然可以交配, 进行基因交流, 产生可育后代;而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 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这种隔离主要是由于遗传组成上的差异造成的。

联系: (1) 生殖隔离不一定地理上隔开, 只要彼此不能杂交或能杂交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便是生殖隔离。

(2) 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 能产生生物新类型或亚种, 但仍然是同一物种。

(3) 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

4. 关于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

(1) 渐变式。

这是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13种地雀。一个种群经过地理隔离被分割成若干个处于不同环境中的小种群, 经过变异和自然选择, 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不断积累, 最终使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各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程度, 即产生了生殖隔离, 从而出现了新物种。在这种物种形成方式中, 要经历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其过程可表示如下:

(2) 骤变式。

一旦出现就可以很快达到生殖隔离。主要形式是由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 其特征是一出现就可以很快达到生殖隔离, 不需要地理隔离过程, 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新物种, 如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四倍体, 虽然在形态学标准和生态学标准方面基本相同, 但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 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应属不同物种。其过程可表示如下:

5. 有关生物多样性原因的理解

(1) 从分子水平看, 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根本原因是基因 (DNA) 的多样性。

(2) 从遗传水平看, 生物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后代的不同表现型主要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3) 从进化角度看,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不同环境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4)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 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如转基因、细胞融合等) 也可以定向地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

6. 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 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 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 不要夸大其作用。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产生不定方向的变异中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 其余变异遭到淘汰。例如, 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 而非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性状是有利还是有害是相对的, 取决于环境条件。如昆虫的残翅性状在正常环境中不利, 但在多风的岛上则是有利的。

7. 种群中基因频率的计算 (一对等位基因)

(1) 已知某基因型个体的数量, 求基因频率。

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含该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数量×2+杂合子个数) &#247; (种群个体总数×2)

(2) 已知基因型频率, 求基因频率。

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47;2

8. 自交与自由交配 (随机交配)

自交: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 雌雄同株植物是指自花传粉。结果是杂合基因型频率降低, 纯合基因型频率增大。在无选择条件下, 基因频率不变。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是指种群内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以及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一个始终自由交配的群体, 在无选择的条件下,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均保持不变, 相关计算可按哈代-温伯格定律进行。

特别注意: (1) 特定条件下基因频率要注意涉及范围。

(2)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的基因不同,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常是成对存在的, 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则不一定, 如色盲基因及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则没有, 计算时有所区别。

(3) 豌豆是自交, 玉米是随机交配, 求解基因频率时要区别对待。进行随机交配的玉米, 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进行自交的豌豆, 其后代的基因频率很可能改变, 必须重新计算。

四、典型试题链接透析

例1.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 经过9代繁衍, 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镉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清除镉后, 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

C.蠕虫重新对镐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

D.在清除镉后的9代繁衍中, 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选择的相关知识。蠕虫对镉的抗性的产生是镉对蠕虫选择的结果, 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环境对镉的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将会减弱, 抗性基因的频率将会下降, 从而导致生物进化。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出现生殖隔离。

答案:B

例2. (2013·江苏卷) 右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 (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 。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 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 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解析:四个物种起源相同, 是由共同的祖先, 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变异, 再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A项错误。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B项错误。黑猩猩和人类的DNA相差 (100-99.01) =0.99%, 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 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C项正确。大猩猩和人类相差1.1%, 大猩猩和非洲猴相差1.24%, 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 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同, D项错误。

答案:C

例3. (2013·北京卷)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 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 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 共同 (协同) 进化

解析:由于长舌才能取食长筒花的花蜜, 二者相互适应, 共同进化, 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也使长舌蝠避开了和其他蝙蝠的竞争, A、C、D三项均可推断出来。长筒花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适应的生物, 所以不能确定长筒花是否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B项由题目无法判断。

答案:B

例4. (2013·天津卷)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 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由题目可知, 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氨基酸数目没改变, 氨基酸的改变应该是由碱基对替换引起的, A项错误。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 (2%+20%/2) =12%, B项错误。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 (4%+32%/2) =20%, 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为 (1%+15%/2) =8.5%, 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最高, 但不代表突变率最高, C项错误。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低, 则敏感性基因频率最高,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项正确。

答案:D

五、热身演练

1.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 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 20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该种群在20年内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

D.该种群生物已形成与原来不同的新物种

2. 下列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基因突变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一个种群内, 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

3.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经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不一定能适应自然环境

D.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 不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来源

4. 右图显示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动态变化过程, 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 不存在A基因, 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1和2中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 不存在生殖隔离, 属同一物种

B.种群1中A基因的出现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 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种群1新基因型Aa甲虫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种群1和2中不同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种群1和种群2甲虫的变异和进化方向

5. 据研究, 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 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 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

A.青霉素在葡萄球菌内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葡萄球菌的定向突变提高了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D.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6. 金鱼是重要的观赏鱼, 品种众多, 可观赏的性状多种多样。金鱼培育专家培育的珍贵品种———“蓝剑”, 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Y。下列有关金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能与野生鲫鱼杂交, 并产生可育后代。这说明金鱼与野生鲫鱼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众多金鱼品种是经过突变、自然选择、隔离等过程形成的

C.“蓝剑”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亲本中雄性个体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遗传物质分配异常

D.“蓝剑”不能直接产生后代, 根本原因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性染色体联会紊乱

7.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对所有物种来说, 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 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 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 Bb占18%, bb个体占1%, 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

8. 阅读材料,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繁殖, 夏季数量增加, 到了冬季又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 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 再使数量增多。由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 (见下图) 。

(1) 在图示的三年间, 第一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2%, 第二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3%, 第三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0, 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进化?理由是__。

(2) 使用农药防治害虫, 保留了突变出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其实质是依赖__的选择作用, 提高该害虫种群中__的频率。而经过越冬的瓶颈样模式, 抗药性个体不耐寒冷而死亡, 导致下一年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又下降。抗药性基因的出现, 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__ (有利/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

材料2.图中地雀A与B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地雀C与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3) 若干年后, 岛屿上出现地雀新种C。它的进化机制是:“地雀种群本来就存在着基因频率的变化;大陆与岛屿不同的环境引起不同的自然选择;由于__隔离, 阻断两处种群的基因交流, 导致两处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当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 由于__隔离, 形成新种C。”

(4) 从图1至图3的演变, 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规律是__。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B 6.B 7.D

8. (1) 是,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改变

(2) 农药抗药性基因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3) 大陆与岛屿之间的地理两处种群之间产生生殖

(4) 从遗传多样性向物种多样性变化 (或从遗传多样性向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发展)

数词的四个常见考点 篇8

考点一:基数词和序数词的构成及用法

【知识点拨】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序数词表示先后顺序。序数词一般都是由对应的基数词变化而来的。基数词变为序数词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th”。在运用时,序数词前通常须加定冠词the,但若序数词前有名词所有格或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时,则须去掉the。还应注意序数词的一些特殊变化:(1)少数序数词的构成属于特殊情况,需特别记忆。如: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five→fifth,eight→eighth,nine→ninth,twelve→twelfth;(2)以y结尾的十位整数,应先将y变为i, 再加“-eth”。如:thirty→thirtieth,fifty→fiftieth;(3)对非十位整数,只需将末尾数变为序数词,其它不变。如:twenty-one→twenty-first,thirty-five→thirty-fifth。

【中考链接】

1.Helen loves reading. She has read ______ books this month. (2015年重庆市)

A. five B. fifth C. five of D. fifth of

2.—What’s the date today?

—It’s June ___, 2015.(2015年湖南邵阳)

A. seventeen

B. the seventeen

C. the seventeenth

3. Rose received a letter full of love from her parents on her ____ birthday. (2015年上海市)

A. sixteen B. sixteen’s

C. sixteenth D. sixteenths

4. I live in Room 403. Sam lives in the room right above mine, on the ______ floor. (2015年广东省)

A. third B. three C. fifth D. five

5. The ______ biggest earthquake in Nepal(尼泊尔) has killed more than 8,000 people. (2015年四川成都)

A. two B. second C. twice

6.—How many people will come to your ______ birthday party?

—About ______. (2015年湖北黄冈)

A. fifteen; fifteen B. fifteenth; fifteenth

C. fifteen; fifteenth D. fifteenth; fifteen

7. Next Tuesday is my sister’s ______(twelve) birthday. (2015年山东烟台)

8. The______(thirty-one) Olympics will be held in Brazil(巴西) in 2016. (2015年江苏泰州)

9. Although he lives on the ______(twelve) floor, he seldom uses the lift. (2015年甘肃兰州)

10. It’s the ______ time that I have visited the city of Yangzhou. (four) (2015年江苏扬州)

考点二:分数的表达法

【知识点拨】英语中分数的表达法为:分子是基数词,分母是序数词;分子大于“1”时,分母用复数。如:1/3写为one third; 2/3写为two thirds。

另外,1/2可写为 a(one) half或one second; 1/4可写为one fourth或one quarter; 3/4可写为three fourths或three quarters。

【中考链接】

11. It is said that ______ students like to talk with friends online. (2015年四川自贡)

A.two-thirds B. two-three C. two-third

12. ______ of the land in that district is covered with trees and grass.(2015年甘肃兰州)

A. Fifth two B. Two fifth

C. Fifth second D. Two fifths

考点三:数词hundred, thousand, million的用法

【知识点拨】hundred, thousand, million等基数词用来表达不确定数目时,用“hundreds/thousands/millions of+复数名词”表达,其中of不可少,同时基数词前不可用具体数字修饰。若hundred, thousand, million前有具体数字修饰时,则其后不可加“s”和“of”。

【中考链接】

13. It took people three months to build this great building. (2015年贵州安顺)

A. two hundreds B. hundred of

C. hundreds of D. two hundred of

14. Basketball is so exciting that ______ people play it for fun. (2015年天津市)

A. million B. two millions

C. million of D. millions of

15. It’s reported that people throw ______ plastic bags along this street every day. (2015年四川南充)

A. hundred B. hundreds

C. hundred of D. hundreds of

16.—The book Journey to the West is very popular.

—Yeah, more than ______ students in our school bought it. (2015年湖南郴州)

A. three hundred

B. three hundreds

C. hundred of

17. 多么令人悲伤的消息啊!数以千计的人在尼泊尔地震中丧生。(2015年福建福州)

______ sad news! ______ of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earthquake in Nepal.

18. There were ______(thousand) of people at the concert. (2015年山东临沂)

考点四:数词和名词连用作定语的用法

【知识点拨】当“基数词+名词”作定语时,基数词和名词之间须用连字符,无论前面的数字是多少,连字符后面的名词都必须用单数形式。

【中考链接】

19. We have a ______ holiday every National Day. (2015年甘肃武威)

A. 3 days B. 3-days

C. 3-day D. 3 day’s

20. A ______ woman was saved from the ship on June 2nd, 2015. (2015年贵州黔西南)

A. 65 year old B. 65-year-olds

C. 65-year-old D. 65-years-old

Key: 1—6 ACCCBD 7—10 twelfth, thirty-first, twelfth, fourth 11—15 ADCDD

16—20 A, What, Thousands, thousands, CC

【跟踪训练】

1.—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bus station?

—Sorry. It’s my _____ time to get here.

A. one B. once C. the first D. first

2. If a=3 and b=4, what’s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a+b+1? The answer is _____.

A. twelve B. nine C. eight D. seven

3. More than two _____ years ago, people knew little about the universe.

A. thousands B. thousand

C. thousand of D. thousands of

4.—How was your day off yesterday?

—Perfect! It was _____ birthday of my grandpa’s. We had a big family celebration.

A. eighty B. the eighty

C. eightieth D. the eightieth

5. It is three years since we began to enjoy a _____ spring holiday each year.

A. ten-day B. ten day

C. ten day’s D. ten-days

6.—There are 60 students in my class and 44 of them use weibo very often.

—44? That means about _____ of your classmates are weibo users, right?

A. half B. one third

C. two thirds D. three quarters

7. Now, everybody, please turn to Page ___ and look at the _____ picture.

A. Fifth, five B. Five, fifth

C. Fifth, fifth D. Five, five

8.—Bill Gates has donated _____ dollars to charity.

—He is a great man.

A. million B. millions

C. million of D. millions of

9.—Our school is going to hold the _____ Culture Festival.

—I see. And we can take part in _____ activities.

A. tenth; tenth B. ten; tenth

C. tenth; ten D. ten; ten

上一篇:介绍故宫的四六级英语作文下一篇: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