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心得体会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的心得体会(推荐8篇)

大学的心得体会 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的贺信中谈到“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党和国家需要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远大志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追求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把准人生航向,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我们要努力学习习近平的重要讲话、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团的基本知识,并且宣传、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而且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并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坚决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心帮助同学进步,及时反映同学的意见和要求。我们青年应该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从初心和源头上把准了青年成长的正确航向,补足了青年成长的精神之“钙”。

团课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如何成功。我们团校青年更应该珍惜时间、把握青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做一个有志的青年,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要努力学习,坚持创新,做好新世纪的栋梁!

2019青年大学习团课观后感

这几天,我们在手机上参与“青年大学习”,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步入新时代的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大学的心得体会 篇2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备课必须做到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三个方面。

1. 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就是教师对自己所选用的教材, 先要每章每节都要通读、通看, 再翻看其他参考书, 吃透教材, 并从中找出重点、难点, 然后根据自己的体会和自己的教学风格, 写好自己的教案。在写教案时须掌握读书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原则。由薄到厚是指多提一些为什么, 多找参考书, 这样一本400多页的教材可能就变成了上千页。由厚到薄是指从上千页的教材找出重点, 抽出精华, 这样一本上千页的教材抽出的可能只有十几页甚至几页, 使书变得薄了。做到了这些, 备课就容易了。

2. 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就是深入到学生中去, 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前所学的知识、教材中接触到的公式、知识等是否在以前所学的其他课程中接触过。对已经学过的知识, 备课时可从略, 到讲课时一带而过或稍作复习, 对学生没学过的要重点讲解。另外, 了解学生的要求、爱好等调整自己的备课。

3. 研究教法。

研究教法就是设计自己的一堂课, 即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内容要用不同的方法, 不能千篇一律, 课堂上举什么样的例子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明白、记牢, 这些都要研究。所以, 对一次课要设计复习、讲课、讲图、学生自学、提问、互动、总结等各用多长时间, 以及板书的内容, 占用的黑板等。目前, 大学专业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堂信息量大, 这使得教学有了很大的空间。对课件的制作要反复琢磨, 不能仅制成幻灯片, 要有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设计, 讲多媒体课件占的时间, 以及在黑板上板书的公式、画图、书写文字的时间等。教法设计正确了, 讲课就能出好的效果。

二、讲课

在课堂上, 教师是导演, 讲课能否吸引学生, 让学生的思维按自己设计的教法走非常重要。

讲课优秀的老师往往提前到达教室,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老师要把复习的内容调好, 或放些轻音乐。上课铃一响开始讲课时先向学生问好, 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然后先注视中间的一个学生, 接着把目光游移到另外一个学生, 最后将目光停留在教室最后排的某个学生那里。也可以询问:“后边的同学能听见我讲话吗?”然后观察学生的反应, 从而调整讲课的方式, 这是讲课的第一步。美国的肯·贝恩在《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中对“课堂教学技巧”这样写到:“所有最优秀的老师都喜爱与学生交谈, 老师改进自己的口头表达技巧会使学生的学习反馈更为积极。”并说:“最成功的老师对学生讲述的任何东西, 不论是50分钟的讲演还是2分钟的解释, 均是谈话而不是表演。他们与学生互动, 激励并且允许学生之间互动。他们吸引教室中的每个人参加对话, 将他们的要求传达到每个学生。”我们中国的大学生由于从小学到高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进入大学后听课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互动环节上, 往往互动时发言不够热烈。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要进行设计, 例如讲课开始的复习可设计为讨论和争论, 对复习的内容以问题形式提出, 展开讨论, 进行争论。对踊跃发言的学生除表扬外, 记入平时成绩, 考试时增加分值。坚持这样做学生就会养成习惯, 你的这门课学生就能很好地和你配合。另外, 还可以采用设问、提问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展开互动。作为一个大学教师, 面对的是青年精英, 所以讲课一定要熟练, 条理要清晰, 特别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这就需要在课下要下功夫, 要做好充分准备。另外, 一堂课还要设计学生的兴趣点来吸引使学生, 使其愿意听, 愿意加入互动, 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能活跃, 学生对学过的内容才能记得住、记得牢。另外, 很多创新来源于兴趣。在课堂上, 老师的活动范围不能只局限于讲台, 应是整个教室, 应走下讲台进行讲解。肯·贝恩在《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中还这样说那些优秀的教师:“他们记住学生的姓名并且探访他们, 消除人为的隔阂。他们寻求学生的反馈, 打断讲课来提问, 一次中断数十秒钟, 注视学生。也有老师热衷于和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 允许他们提问, 发表评论, 并在对话中保持主动。这种教学无异于邀请学生围着饭桌相互交流。”并说:“那些极有功力的老师用会话语气授课, 但是声音的穿透力能让这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楚。他们的讲话既清晰又缜密。在讲述一个重要的论点时, 他们不会起步走动;如果他们正在走动, 他们讲完要点之后才会停下来。不论房间的大小如何, 他们讲起话来仿佛和学生早已相识, 并且希望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 包括那些坐在后排的学生。”这就向我们讲明了优秀教师讲课的活动范围, 只有活动范围大, 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讲课要坚持育人为本, 立德树人, 要因材施教, 特别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按照TRIZ理论, 人的创新能力在12~14岁达到顶峰, 因受应试教育的摧残, 后天被逐渐埋没。创新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能力, 因此, 在讲课时要鼓励学生克服思维定式, 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 展开争论。讲课的大忌是不管学生听懂听不懂只管讲, 个别青年教师不敢看学生, 要不对着黑板讲, 要不对着天花板讲, 或声音小, 学生听不到。

三、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一堂课是否成功, 要看其教法是否运用得当。毛泽东曾讲过十大教授法, 具体如下: (1) 启发式 (废止注入式) ; (2) 由近及远; (3) 由浅入深; (4) 说话通俗化; (5) 说话要明白; (6) 说话要有趣味; (7) 以姿势助说话; (8) 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 (9) 要有提纲; (10) 干部班要用讨论式。这些教授法对大学生的教学也非常适合。教学方法的运用可采取多种多样, 也可形成自己的风格。例如用板书教学的教师可把必要的图提前画在黑板上, 上课开始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或进行讨论和争论, 然后导入新课。对重点内容板书, 对重点公式除板书外再用色粉笔加重。讲教材中的图时走下讲台, 从前边走到后边, 根据讲解的时间长短确定走的距离, 讲完图后再回到讲台。讲课中间也可穿插让学生自学 (看教材中的1~2页书) 10分钟, 考虑几个问题, 学生回答后再讲。最后留5分钟, 专门让学生提问题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大, 用电子教鞭在教室里的活动范围也大, 一般在讲台下的时间要比在讲台上要长, 千万不要只对着计算机屏幕讲。另外对于重点、难点和重要内容, 一定在黑板上板书, 或在课件中加粗变色, 屏幕和黑板配合得好, 学生才好掌握。最后可留一定的时间, 专门让学生问问题。

四、辅导

辅导是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再讲解,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讲课后给学生专门规定辅导时间, 对专业课, 问问题的学生一般不超过10%。也可采取课堂留5分钟, 专门让学生问问题或在教室内巡回辅导。学生问的问题, 一般具有共性, 对这些问题, 应在下次课集中讲解, 使哪些不善问问题的学生也能掌握。目前, 网络非常方便, 优秀的教师在第一节课都公布自己的电子邮件, 课后学生有什么问题可通过邮件进行交流, 这也是课后辅导的一种好方法。

五、考试

考试是促使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 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出题一定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 否则会出现高分低能, 题目一定要测出学生对此门课的综合思维能力。考试可采取闭卷、开卷、半开卷等多种形式, 改卷虽有标准答案, 但对于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可适当加分。

六、搞好科研工作

作为大学教师, 要想做好教学工作, 除了搞好课堂教学外, 还要搞好科研工作。我体会教学科研像两个轮子, 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大家不难发现, 在很多高校, 科研做得好的教师, 教学也搞得好。这是因为科研的很多实例进了课堂, 丰富了教学内容, 使讲课生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科研的项目, 成了本科生的训练课题或者毕业论文课题, 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得到了锻炼, 提高了培养质量。另外, 教学中的很多理论、公式又指导了科研, 使书本理论联系了实际, 得到了应用。因此, 作为高校的教师, 只有搞好了教学和科研, 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教学无止境, 作为大学教师, 只有遵循《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勇于承担教改项目, 积极撰写教研论文, 才能把自己所教的课程变成精品课程。只有不断探索、不断进取,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大学教师。

参考文献

[1][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 彭汉良,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做一名合格大学教师的体会与思考 篇3

关键词:教师;教学;总体要求;具体做法;化学

教学是大学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无疑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就大学教学而言,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呢?结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化学”课程组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简述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旨在抛砖引玉,得到同行的重视。

一、总体要求

1.对教学要有深层次的认识

(1)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把教学当作事业,而不是任务。教师只有热爱教学工作,才能主动关注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也就是说,教师要有职业道德。这份职业道德,简单来说就是敬业、认真,包括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安排考试、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有了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就会视教学为崇高的事业,而不是简单的任务。如果把教学简单地当作任务去完成,就是被动的、消极的,付出自然是有限的,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而把教学当作事业,才是主动的、积极的、充满热情的。老师讲课充满激情,学生听起来才会津津有味。很多优秀的老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讲课是一种享受,在教学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一旦上了讲台,教师就像一个演员进入了角色,用激情和技巧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配合,思考问题,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明确高校的任务以及与教学的关系。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教师是大学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学是引导思考,不是灌输知识;是培育和发扬个性,不是标准化的管理。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的教育质量。如果把人才的培养比喻成一栋高楼的构建,那么每一门课程都是一根重要的支柱。

(3)领会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内容是科学,教学方法是艺术。科学与艺术,本来就是相通的。所以说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教师要想达到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更加理想的育人效果,就不但要努力提高教书育人工作的科学性,还要不断增强教书育人工作的艺术性。教育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活动,要想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就要遵循育人的科学规律,善于运用各种灵活多样、深入人心的艺术手法。具体说来,就是不仅要讲究理性,而且要讲究感性;不仅要讲究逻辑,而且要讲究形象;不仅要讲究说服,而且要讲究感染;不仅要讲究严格,而且要讲究分寸;不仅要讲究认真,而且要讲究巧妙;不仅要讲究一般,而且要讲究特殊。

教育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首先要做到“以情感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非常强调情感激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认为“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当饱含着热爱,渗透着激情。努力把自己对于知识、对于真理、对于智慧、对于高尚、对于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真诚地向学生们表达出来,从而使教学工作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其次,要注意“美在形象”。形象化的力量就是艺术的力量,这一力量也可以为教育所用。运用形象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创造。

2.做教师的基本条件

(1)广博的文化知识。作为教师需要掌握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收放自如;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并为学生所喜爱,进而增强教师的威望,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掌握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相关理论和时事政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外部环境有所了解;二是要重视当代最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的学习,重视对知识经济、电子信息等方面的学习;三是要有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其思想脉搏;四是要有一定的文学艺术知识,有较高的审美情趣。

(2)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指教师任教学科的知识。教师对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一定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对课程的整个理论体系、内在联系、重点、难点、发展历史及当前的研究现状等要熟练掌握。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综合运用和讲解这些知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专业知识是教师有效发挥影响力的重要保障。教师的个人魅力除了品格、才能、感情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知识。马卡连柯曾再三强调,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只有课讲得好,能释疑解惑,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拉近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因此,教师不但要有学问,而且还要学问大,这也就是陶行知所说的“学高为师”。

(3)先进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工具,学习教育科学,就是掌握教育规律,解决“怎样教书”和“怎样育人”的问题。教育过程、教育对象、教育劳动都有其特殊的规定性,每个教师只有把握了这种规定性,才能从必然走向自由,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什么”,还要懂得怎样才能“教得好”;不但要知道“怎样教”,更要知道指导学生“怎样学”。这些都离不开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二、具体做法

教师的主要责任首先是上课,怎么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效果呢?这就要先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不是把教科书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看后加上答疑来解决问题;而是把学生集中在教室里,通过听教师讲课来解决问题呢?”其实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用较少的时间,引导学生较快地领会新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指导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可见,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责任。

因此,当教师准备登上讲台时,要想到三点:(1)如何尽快让学生领会新知识;(2)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3)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具体而言,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从课前备课、课堂讲授和课后交流3个方面下工夫。

1.课前备课

授课要经过精心准备,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烂熟于胸,信手拈来,这样才能有出色的课堂发挥和对问题与讨论的把握能力。

(1)研究教学大纲。规范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学大纲来进行,只有通晓教学大纲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要通过教学大纲充分了解重要的知识点、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研究教学大纲时一定要吃透课程的内容。一堂课有多少个知识点?各个知识点如何展开?哪些内容重点阐述?哪些内容一带而过,甚至不讲?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各个知识点如何有效自然地衔接?提什么问题?举哪些例子?采用何种方法讲授?怎样与学生互动?这些问题都要在备课中解决。

(2)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基础、专业、兴趣、态度、心理等方面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内容的安排,知识点的分布,重点、难点的确定,联系实际的范例以及习题等。

教学方法设计包括:问题的引出,内容的过渡,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化解,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举例、提问的时间,调动启发的做法,学时的分配,教学特色的体现,各教学环节的安排,考核方法等。

2.课堂讲授

(1)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精神状态的好坏,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只要一走上讲台,就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全力专注教学,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讲课时,对所讲的内容必须倾注感情。

(2)要有脱离讲稿的能力。教师授课必须有讲稿,而且讲稿尽量要写得具体详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等均应包括。但上课时必须摆脱教案和讲稿的束缚,这样才能情绪投入、表情自然。要把教案和讲稿装在脑子里,并简化为思路,自然地表达出来。

(3)要注意和学生的交流。教师讲课时,眼睛要看着学生,要经常用目光扫视整个教室,关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看学生目的是为了检验讲课效果,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和讲课方法。比如,学生注意力集中,表情自如,这便说明他们对正在讲授的内容感兴趣,你不妨讲述得更充分一些。相反,学生无精打采,则说明他们对正在讲解的内容不感兴趣,那你就要考虑转换话题或教法。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除了这类无声的交流外,还可以提问学生,通过有声交流等互动起到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教学效果的作用。

(4)要注意板书。板书看起来是小事,但它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构成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除了字迹工整、层次清楚、简洁明了等要求外,更要讲究编排布局。整个板书若像一幅艺术作品,会使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大为增加。

(5)要上好绪论课。讲好绪论课对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保证学习质量很重要。我们讲授“大学化学”课程(无论是46学时、32学时还是20学时的课),都要讲2学时的绪论课。在绪论课中我们以报纸报道和电视科普节目中的小故事说明化学在大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大家有必要进一步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学习大学化学的知识。绪论课主要解决4个问题:一是工科大学化学简介(是什么);二是学习工科大学化学的重要性(为什么);三是工科大学化学的主要内容(学什么)四是学习方法与基本要求(怎么学)。其中重点从“基础学科是创新的源泉”、“化学是造就现代工程师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与当今科技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4个方面,并结合实例,说明学习必要的化学知识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

(6)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结合科学前沿。优秀教师始终关注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及与前沿工作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使课程生动有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结合所讲内容适当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际例子和一些基本原理的应用实例,并适当介绍一些化学领域的前沿知识,这样一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7)要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很多,本无定式,因课程、教师、学生而异。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越是优秀的教师个性越鲜明。但针对大学化学课程的特点,我们还是以板书为主,有机地结合课上演示实验、趣味实例、实物模型和CAI课件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配合教学,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不能夸大技术的作用。教学的思想、实物与实验的演示等是技术无法替代的。讲课切不能像做学术报告一样放PPT,而只能结合学科特点适当地使用PPT,不能让多媒体“喧宾夺主”。

(8)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教学,实际上是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又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讲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出一些现象或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当然并不一定要求学生回答,但通过他们的表情你就能知道他们可能在什么地方有了症结)。学生在听你的讲解过程中,实际上参与了主动的思考,他们就会将自己想的和你讲的作比较,从而对问题的理解会格外深入。

(9)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这

个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教师的备课,通过板书和讲述使学生很快体会到同样一本书,通过老师的讲解,就能把书的内容分解得清清楚楚。听课后,再去看相同内容的教材,立即会感到心明眼亮,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对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指导学生如何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我们所教的“大学化学”课程,通过在绪论课上重点讲授以及在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引导学生通过“选择-领会-习得-巩固”4个过程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同学们基本上都掌握了上述学习方法,并普遍反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后交流

老师讲课只是单向输出,学生也只是单向接受,究竟效果如何?没有直接反馈,不得而知。反馈的形式虽有作业、答疑、小测验、期末考试等,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更为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在课后听取学生的意见,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从中迅速吸取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养料。

要鼓励学生对教材和老师讲课内容大胆发问,甚至可以告诉学生:“不要过分地迷信书本上写的和老师讲的。”真正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质疑并不排斥。事实上,教师对不懂的东西和错误之处坦然承认,非但不会损失“师道尊严”,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双方能在事实与逻辑的基础上共同探讨问题,才是最融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盖伊·莱弗朗索瓦兹. 美国教学的艺术[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 Qiang liangsheng, Tang dongyan, Hu lijiang. The practice and effect of accomplishing different teaching levels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for applied chemistry specialty[A]. 235th ACS National Meeting, 2008.

[3] 郭九答,王肖群. 北京大学名师访谈及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2009(3).

[4] 郝素娥,强亮生,范瑞清. 大学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 高校教育研究,2009(9).

[5] 强亮生,徐崇泉,郝素娥. 大学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效果[J]. 中国大学教学,2005(8).

[6] 唐溯飞,杨学栋,徐崇泉. 哈工大青年教师培训材料[Z].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大学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4

首先,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需要完成的内容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之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以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个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了。其次,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现在大多数学生手里都有家长配给的手机,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手机、听音乐的情况常有发生,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地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的音乐这样比边戴耳机边学习好多了。还有一点就是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这样的复习效果很差,每晚上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那效果要好得多。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很详细的记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所以认真听课很重要。

无论是中考还是平时的考试,都需要认真对待。

一、浏览全卷,把握全貌

充分利用好考前10多分钟,通读全卷,了解共有几页、试题类型、难易程度,对完成整卷自己所需的时间作一下估计,如果估计比较乐观,答题时更要谨慎,因为有些题目看上很简单,其实是命题人设置了陷阱。如果估计不太乐观,那要沉着对待,因为短时间一瞥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由此失去信心,就等于给自己设置障碍,减少成功的机会。

二、仔细审题,先易后难

大学的心得体会 篇5

三峡大学护理学院又名湖北省宜昌卫生学校,创建于1951年,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5月经湖北省教育厅同意挂牌成立“三峡大学护理学院”,是全国卫生职业教学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单位,即将更名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包括三个教学层次:中专、大专和本科(成教)。

(一)三峡大学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1.2003年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示范单位。

2.2002-2005年被评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先进院校”。

3.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护理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

(二)三峡大学近几年教改的基本情况

1.学分制改革(学年学分制)

必修课占60%, 限选课占25%,任选课占15%。

对学生的优点:

(1)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学分制以开设大量选修课为前提,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就业和个人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组成最优化的知识结构。

(2)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各类型的人才。实施学分制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调动其积极性。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多选修一些课程,以便突出其专长;对基础欠佳的学生,可以从实际出发,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发展方向。

(3)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实行学分制后,广大学生可以自由选课,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仪器设备等资源开设一些本专业外的特长课,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

2.模块化课程设置

主要有:人文素质模块、基础模块、临床模块、护理基础模块、核心课程模块和实验实训模块。

加强人文突出素质;加强专业基础突出课程综合化;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突出核心能力。体现“够用、实用原则”。

3.对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观点;对课程如何设置提出了“贴近临床,贴近学生”。

4.实践教学模式

实行了操作流程“规范化”,自己学校老师编写了一本关于操作流程的书本;“实训、见习、实习”一体化,其中校外实训基地有179家,有大量的医院支持保证了教学改革的实行。

5.根据教育部16号文关于如何做到“工学结合、定岗实习”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6.对怎样以能力为本质量观、推动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做了探索;对专业设置和师资建设也做了工作。

二、亮点

(一)教学实验一体化

很多理论课在实验室上,上完了理论课,学生马上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习理论更加具体化,效果较好。

(二)学生知识体系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对中专层次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少,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老师反映比如问学生量血压的具体步骤,同学可以根据操作来回忆具体过程。如果只上理论课,同学一点印象也没有。

(三)三位一体化培养,即:“顶岗实习、院校结合、订单培养”

院校结合:学校内部的结合与医院的结合:聘请师资

合作教学(把教学任务下达到医院。如果学校的标准和医院的标准不一致,采取:制定专业操作考核规程,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或者教师去临床一个月进行培训)

订单培养:在实习之前,针对各个医院、科室的标准来培训,强化训练

2周,自己老师来做(自己老师先去医院学习,学习后回来培训学生)。

三、与之相比,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一)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觉得教学实验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挺好,应该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理论知识和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二)订单培养,对实习学生帮助应该会很大。能够缩短学生适应医院环境的时间,使学生一下到实习单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

(三)参观三峡大学护理学院实验室的时候,正好遇上10来个学生在进行操作训练,我们进去后,同学们马上就欢迎我们,总体感觉同学们的形象气质很好,觉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训练,这是迈向成功就业的第一步。在护理二本的招生过程中,尽量注意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毕业实习生的考核方式:三峡大学护理学院采取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在老师下去检查实习的过程中,带试卷下去进行考试。技能考试是在实习结束后回学校考试。

社区见习主要是针对“3+2”学制的学生,在第四个学期进行一次。

假期社会实践是由老师布置任务,放手让同学们自己去完成,考核方式是同学们要写一篇心得体会。

见习包括分散见习和集中见习

分散见习:针对小专业(非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市内进行

集中见习(三年制)在第三个学期进行,主要是基护见习。由于学生太多,在11月份之后分批安排下去进行。

科研训练:由于三峡大学护理学院还是中、大专层次的学校,本科只是和其他学校联合办学,几乎没有什么科研训练。我觉得进行科研训练这块应该在前2个学年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思维,在第三、四学年,同学接触到临床遇上实际问题,就能够启发她们,让她们发现临床实际工作存在的潜在的科研课题。

大学暑期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6

决定去工厂实践后我就马上去了,是自己一个人,我觉得这也不需要伙伴一起,什么靠自己才能够感受到,体会到,暑假开始的第三天很多人在准备享受的时候,我就去工厂了,在工厂车间里面其实很枯燥,我知道很枯燥,在来之前就这么觉得,因为自己没有在工厂车间上过班,这里的枯燥还是在我意料之外的,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总是过的很慢,时间是在数着过,我也一直在考验着自己,因为这里的工作是两班倒,我更加觉得自己会受到锻炼,车间的流水工作一直在打磨着我,每天做着一样的事情,往往想多了就觉得没有动力,但是自己慢慢的一回想起来,这也是一种提升。

来到xx工厂开始接手自己的工作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没事没问题的,毕竟做的事情很简单只需要时间来适应就行了,做了几天自己的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也是因为适应了每天做着一样的事情,多少感受不到前进的动力,我感觉自己慢慢的失去了动力,每天在这么一个状态下我坚持了这么久,我觉得自己做到了坚持这两个字,这次的实践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一个月的晚班,晚班的工作比较累。

这次实践在工厂的这么一段经历我收获很多,深刻的明白赚钱的不易,一个月的晚班让我真的知道了钱是来之不易的,尽管自己之前也赚过钱,但是这次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很珍惜,在学校我缺乏像这样的经历,暑假很长但是这次的工作让觉得时间还是这么过来了,在家里玩一个暑假,也是度过,给自己找点事情会更好的,通过这次工厂车间的实践工作我发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的。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教学对象,教学特点,教学环境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 以前的精英式教育不可避免地要转向大众化教育, 从大学教育对象来说, 发生了革命。如果单从教知识入手, 不考虑教育对象, 势必造成不能“因材施教”。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 做到“因材施教”成为大学教育的重大课题。在新形势下, 大学教育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做到“以人为本”, 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

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长时间强调听读, 说写能力一直是教学的弱点和难点, 加上听说领先的教改和大众化的教育方式, 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更成下降趋势。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 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兴趣, 需要进行深入思考。

一、教学对象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前的大学生多以城市生源为主体, 农村生源较少。农村生源的学生在当地会受到很高的重视, 一乡一县能考出几个“才子”大学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从农村考入重点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 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才子甚至多受到县级领导专用吉普车送到这两所大学的待遇, 受到过多的关注和重视。

自大学扩招以后现在农村生源多了, 来自贫困家庭的也多了, 他们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也不像以前那样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困难需要自己解决, 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较差。例如MP3等方便加强英语听力的电子产品有些贫困学生还没有, 需要上网查找的资料往往也由于囊中羞涩付不起上网费而请人代劳。

城市学生入校的门槛低了, 更多的学生进入到大学学习, 城市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所滑坡。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更造就了当代城市大学生的特殊性,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较好的生活环境里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这部分学生都有着较强的优越感, 对自己的约束性较差, 吃苦精神不强。

大学的扩招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让大学中的教学对象也从“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仅要从学生来源考虑教学, 还要从学生成长的文化多样性着手进行深层次思索。

二、英语教学的特点

英语学习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 环境因素大多数情况下起着关键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学习语言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代都市充斥、夹杂着英文的语言环境, 城市中的人们不知不觉接受着英语的文化和语言,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英语学习明显地具有学习的优势。从较为闭塞的农村出来的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于他们学习英语来说没有优势可言。有人用“城市象欧洲, 农村象非洲”来比较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差异, 这说明两种不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英语学习的环境也有着天壤之别。英语专业的学生多来自城市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三、大学中的英语学习环境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 大学里的氛围产生了很大变化。就英语学习来说, 英语广播多了, 每个校园广播时段, 总能听到播音员随口说出的英语单词和句子, 有时还能听到成段的话或故事。用英语的地方多了, 专业老师提供的资料有的是英语材料, 有的还双语教学, 能否学懂、学好专业, 与英语水平密切相关。这样学习英语的成绩也与专业学习内容直接挂起钩来。当然校园里随时碰到外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

英语课上英语教师用英语授课。作为必修的英语课, 如果听不懂讲课, 同学们都知道意味着什么。大学四六级题型的变化也对学习有直接的影响, 语法和词汇不再单独列为考试项, 四级听力成绩占到35%, 如果听不懂, 基本上就难以通过四级考试。写作分值不变, 位置由最后一项调到了考试的第一项, 放到首当其冲的位置, 这一项的发挥势必会影响到其它项目的发挥, 这样看来, 写作由此也变得更加重要了。大学英语CET四级虽然不能再与学位直接挂钩, 但其份量在学生心目中可想而知。

四、英语写作的认可程度

英语写作虽然是使用英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交际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但与其在教学中的地位极不相称。教师在教学中看似可做的甚少, 学生在实践中也多属敷衍, 对于应付考试大多是急来抱佛脚, 找范文, 背上一篇就能上考场, 更有甚者, 上了考场才想起有写作这回事。写作俨然是个多余, 不过成为在考试中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

五、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捷径

提到英语学习的“捷径”, 很多人都会笑, 英语学习有什么捷径呢?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有什么捷径呢?诚然, 对于英语学习和英语写作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 但相对于走弯路来说, 走较为顺畅直接的路就是走捷径, 而所走的捷径就是提高英语写作的用途和兴趣。这话说起来简单, 可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要从点滴做起。

捷径一:从小处做起, 从简单着手。有的教师会认为, 教学对象都大学生了, 还让从简单做起, 从小处入手, 这不能对症下药呀!索性每次布置一个作文, 让学生下去写, 写得多感觉就好, 写作就进步了。事实恰好相反。写一篇作文仿佛建一栋楼房, 一栋楼房的建筑需要一砖一瓦、一袋水泥、一根钢筋。每次都让学生去写作文就等于让他们直接建房子, 忽视了英语作文中单词、词组、句型、语法的作用, 就像忽视了建房子一砖一瓦、一袋水泥、一根钢筋的作用。在很多学生写语言片段经常出错的时候, 老师们不能企望他们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就像建筑师不懂得砖瓦水泥和钢筋的使用一样, 不可能建造出质量高的房子。假如让学生把单词、词组、句型、语法在课堂教学中花少量时间予以记录、应用于简短的写作, 那学生应用的语言片段都会象建房子把砖瓦水泥和钢筋用好一样, 写出语言通顺、隽词达意的作文。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从小处做起, 从简单着手, 注意语言片段在写作教学中的积累, 时间长了, 效果自然就出来了。所以教好英语写作的第一步就应该从小处做起, 从简单着手。

捷径二:在大学英语开始授课之初, 专门开一堂写作课。由于大学英语教学没有专门的写作课, 因此学生学习中对写作会漠然处之, 造成了写作教学效果差的后果, 专门在授课之初开一堂写作课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当然这里的开始并不一定非要指第一节课, 但不要超过第三节课。老师重视了, 学生就会重视, 相信这是一个真理。

捷径三:牵动学生情感的写作。大学生情感丰富, 正是意气奋发的年龄, 鉴于他们有着表达的激情, 调动他们的写作表达热情, 用英语进行写作, 也会有极佳的效果。例如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空间, 可以用Internet Love为题让学生作文, 学生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有的同学甚至会下笔千言, 加上恰当的表扬措施, 学生的语句表达内容会特别丰富;这个时候即使写得不好也不要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不论文体, 只要基本表达出意义就予以鼓励, 让他们继续写下去, 甚至可以写成日记体, 越长越好。不要担心学生写不好, 写作实践多了, 水平自然就高了。

捷径四:趣味写作。“放松”与“用力”看似两个相反的概念, 但在运动中, 尤其在比赛中, 如果做不到放松, 用力时候肌肉就会发紧, 本应做到位的动作往往做不到位, 因为紧张而犯错误。英语写作时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往往由于紧张而词不达意。这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些有趣简单的写作任务来完成, 比如, 让学生写一个英文句子, “我的头是一个大西瓜, 上面还有花纹。” (My head is a big watermelon which has lines on its surface.) 这样的内容意义可以离奇搞怪, 只要表达出有效的意义就算成功;既能达到放松的目的, 又让学生树立起写作的信心, 是英语写作教学达到有张有驰, 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好办法。

捷径五:招聘申请书写作。用勤工助学招聘申请书作英语写作任务是非常好的写作教学之一。这项写作任务看似较难, 但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 学生投入的热情很高。如果做完这项写作任务后再加上上课时“口试”的口语表达检验则效果更佳。这项任务不但生活贫困的学生容易参与, 生活条件较好的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其中, 建立起良好的应用英语写作氛围。因此, 这项写作任务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学习兴趣累试不爽的法宝之一。

捷径六:漫画写作。漫画有一个特点就是主题鲜明, 让学生写英语作文时, 不容易跑题。图式理论 (Schematic theory) 很好地阐明了人们对主题思考的内在逻辑关系, 漫画就恰好适合于进行英语写作的图式理论。进行写作时学生会感到能写好、有的写。又由于漫画本身带来的欣赏效果, 给人以轻松欢快的感觉。加上现代的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教学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网上搜索和展示漫画的便利条件, 漫画写作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符合图式理论使用漫画材料的教学在英语写作中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总结

大学生生源的变化导致了英语课堂教学对象的变化, 把握住教学对象的特点, 对于英语写作以人为本的教学, 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 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本文对大学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和提高英语教学的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提出了从小处做起, 从简单着手;在大学英语开始授课之初, 专门开一堂写作课;牵动学生情感的写作;趣味写作;招聘申请书写作和漫画写作等六项非常有助于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建议。这与笔者在“以读促写”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法中促进英语教学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一样, 相信本文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胡美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之不足与可行对策.外语界, 1994 (1)

[2].李建明, “以读促写”的大学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法.经济师, 2009 (3)

[3].张国荣.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亟待改进,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论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大学的心得体会 篇8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从微生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立足学生实际情况,精心组织教学,讨论和探索适合大学专科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生物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生物学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反映细胞增殖,细胞信号转导等。并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反映最先进的科研,通过演示,细胞生物学教学网站,教学要求,主要内容,练习,独特的在线教学方法的时间序列,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纳入教学前沿的进步,相关研究领域,如,尤其是当我们正在建设的细胞增殖和论坛的规章制度,在学生进行讨论了教学和研究,可以在任何时间,实现知识更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1 转变教学思想,精减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学科特点,内容复杂,逻辑差,却是是生物学科的基础,在其以及如何为每个专业要求不同教学上,去粗取精,合理安排,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1.1 注重学科交流,避免重复教学 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微生物发酵技术”,“生物制药”等多门课程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的。为了避免重复教学,教师在深的基础上,研究材料,注重a学科之间的沟通,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微生物代谢”一节的“生物化学”课程已在几个代谢系统的详细描述,这当然只简要回顾了现有的知识后,专注于谈论关于“一个独特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合成-生物脱氮固定。“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和“微生物培养法”同步课程“微生物发酵技术”聚焦“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一节,这当然只集中于“育种”,而是将同步相关的“基因工程”课程的知识,精心制作的“基因工程”;由于“免疫学”的过程中,创造“的感染和免疫,”这门课程的内容将不会被复杂的絮凝。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微生物学和一般的理解,我们必须确保该系统,并完成课程,但也体现了专业特色。

1.2 注重能力培养,改革实践教学 一方面高校专科教学和大学,以减少普通基础理论的困难,要与实践相关的其他基本理论,重点在应用。在生物学实践教学中我们应从始至终运用“基础知识-实验方法-实际应用”为主线,以理论和实践实验相结合。

教师们应注重培养学生以实践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我们有一个设备齐全的微生物实验室,以确保能满足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要求。在实验中让学生亲自设计操作实验,教师指导,逐步实现设计验证实验,实验的过渡。例如,我们将“微生物分离纯化”作为一个主要的实验科目,从与介质分离的微生物,直到测试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分离的浓度的选择过程中,一个中等的数量和包装管,滴管包装。整个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学生可以尝试更具体的理解实验的目地和意义,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独立思考和实验习惯,和许多其他素质。

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基础上的科学性,可行性,简单性和实用性的实验设计建立的开放性和实验的原则为基础的本科过程完成后。实验和开放性实验的设计是,学生必须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开发和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运用知识和动手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合理,有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一个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开放的实验和实验设计,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掌握了技术,学生的实验结果,可以合理准确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文献的正确引进和合理的结论,科学的培训质量,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和问题解决技能三个,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2.1 多媒体教学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方法也应改变。蔡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技术和多媒体应用程序,将一个长期的实时数字图像编辑,如数码显微动态电影:早期细胞分裂,细胞消化,细胞运动和细胞污染通常在显微镜下难以捕捉和观察的现象。这些实验的所有材料由教师自己的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微观的动态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部所有细胞的增殖和调节,捕捉,编辑,显示在实验教学,在课堂,使学生一个直观,形象和自己的真实感受。此外,教师还积极利用黑板网络教学系统,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课件,参考书籍和信息,思想和教学条件和其他问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实验班的学习机会,从而建立一个有效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学生学习的技术,以扩大时间和空间。在显微镜下和微观的动态过程的微观结构,在这样的CAI和多媒体技术为导向,在学生面前的目的,有计划,和视觉显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2.2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兴趣,并加强对学生要记住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解释的革兰氏染色的原则,为学生染色,细菌分为两类:介绍紫色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是红色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学生,结果会发现,教师不回答,但后来告诉细胞壁结构,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答案。这使得学生一起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准确把握“克原则”的知识点。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摆脱枯燥的课堂知识,提高接受知识的能力。

2 讨论

在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但使用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参加培训课程的学习和理解的前沿研究,研讨会,专业和相关学科的最新科技动态和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方艳辉,肖丽君,程露阳.激发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兴趣的“六个结合”教学法[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3),138—140.

[2]周隆义.谈微生物学课程的啟发式教学[J],高等农业教育,2001,8(122),68—69.

上一篇:出走短文散文下一篇:爱心捐款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