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的意思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造句的意思(共15篇)

造句的意思 篇1

解释: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辨析:~和是非分明;都可指对是非、好坏能分得清楚。但~还可指字迹、图画等清晰明朗。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歇后语:木耳烧豆腐;苍蝇落在饭碗里;黑炭掉进面粉里

近义词:一清二楚、泾渭分明

造句的意思 篇2

关键词:网络造句,流变规律,编码,解码

一、前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不仅会改变世界, 而且还会改变世界变化的方式”。[1]“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空间里, 互联网的参与者较少受到社会身份的限制因而更具平等性, 具备形成公众的条件, 同时为网络参与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言论自由度, 赋予了使用者更多的自助与控制权, 公共空间由此形成。”[2]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介的发展和完善, 网络传播的及时性、自主性和开放性日益增强, 网络造句应运而生。

本研究试图从解码-编码理论出发, 描述和分析网络造句的流变规律, 将选用新浪微博2010~2014年年度的十大热门句式作为分析样本, 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本文既呈现描述性的内容, 也结合不同维度的比较, 回答如下问题:第一, 网络造句的类型比重分布情况。第二, 网络造句的内容取向特点及发展趋势。第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 网络造句呈现出的特点。

二、网络造句中的“解码”和“编码”

网络造句是指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后, 其中的主题词成为网民争相模仿的对象, 在网络上形成一股造句热, 在广大青少年中瞬间传播开来的网络文化现象。这是近年来在我国青少年网民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空前的、热烈的网络文化现象。

语言是社会的镜像, 是时代的印记。网络造句跟其他的媒体话语意义的生产和流通一样, 它们的生产存在“解码”和“编码”的过程。网络参与者在接收到关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的外部信息后, 再根据自己的三观、生活经验或知识框架对信息进行“解码”, 再将对该社会公共事件的态度和看法用网络造句表达出来并传播, 即“编码”。菲斯克曾说:“在网络的交互性媒体中, 中国网民的网络造句现象, 是带有浓厚的后现代特征的‘符号学暴动’”。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 样本抽取由检索和筛选两个阶段构成。首先对2010年~2014年间各年份的网络造句句式列出年度备选句式表。其次, 将备选句式表中的各备选项依次输入百度搜索栏进行检索, 以百度网页指数为标准, 筛选出年度前10名, 5年共选取50个样本。最后, 结合时间维度以网络造句的类型和内容取向特点为标准对样本进行编码,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做出描述性分析。

四、研究发现

(一) 网络造句的类型比重分布

根据网络造句的句式来源, 将网络造句划分为新闻事件类、网民自创类、文化娱乐类和方言衍化类四个指标。

通过研究发现, 网民自创类的网络造句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22条, 44%) , 这表明我国网民的网络语言自创热情和创作能力很强。在Web2.0时代, 网络赋予了每一位互联网用户成为自媒体的权利。特别是自2009年8月, 微博出现后, 网络“流行体”的层出不穷引发了全民网络造句。网民在参与的过程中, 可以将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发泄出来, 或者抒发一下自己对社会、家庭和他人的感慨。网络作为一种公共领域, 它必然会存在群体压力。所以, 网络造句就极易引起网友的群体跟风, 出现“病毒式”的跟风传播。

而文化娱乐类的网络造句比重位居第二 (18条, 36%) , 究其原因是近年来我国的影视剧题材、类型呈现同质化。很多影视作品和广告的台词是借用或者直接引用网络造句的句式。通过这些影视作品, 将这些句式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使用的人数和频次不断增加。

(二) 网络造句的娱乐化倾向

依据网络造句的内容取向的特点分为:针砭时弊、情感宣泄、纯粹娱乐这三个指标。

从这5年的对比情况表中可以看出, 针砭时弊的网络句式比重在逐年下降, 而纯粹娱乐的网络句式比重在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部分精英网友逐渐放弃了用当前流行的网络句式对现在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反思, 以及对当权者的监督;另一方面, 纯粹娱乐的网络造句句式填补了网民极度无聊和空虚生活状态。这类句式继承了电影台词的“无厘头”特点, 集夸张、戏说、讽刺等技巧于一体, 既可以调侃自己也可以调侃别人, 充当了生活的“调味剂”。网络造句多采用的是调侃语气、玩世不恭的态度, 体现出了广大网友在对社会现实不满但又无能为力的时候, 只借网络造句来抒发心中的愤懑。

从表1可以看出, 纯粹娱乐占据了最大的比重 (20条, 40%) , 这就说明了与现实生活零相关的纯粹娱乐网络造句更易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和跟风。纯粹娱乐是不关心、不隐射任何现实事件和人的, 这类网络造句更加倾向于娱乐, 甚至可以说是向“娱乐至死”的目标上奔的。这种现象正好契合了社会学家拉什指出的“文化形态转变的内在逻辑, 即从‘理性指导’的现实原则, 向感性转变的‘快乐原则’的转变。在当下消费主义语境中, 崇高的、严肃的语境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人们更习惯于以调侃的、游戏的心态面对生活, 甚至是生活中的非常严肃事情和话题。”[3]有了这种娱乐化的需求, 网络造句娱乐化的供求会源源不断, 某种程度上为网络造句娱乐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长足发展的契机。

(三) 网络造句的流行周期短

网络造句总是逃不过“诞生-跟风-引起注意-失去生命力-产生新的网络句式”这个模式。前一刻还在广泛传播的句式会很快被其他新的句式取代, 迅速更新的微博内容使人们注意一件事情的精力很难持久, 有限注意力被接踵而来的信息碎片不断割裂。新生的网络句式不断地进入网民的视野里, 旧的网络句式会被很快的遗忘。

五、结语

“自2003年来,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作为相对开放的公共平台, 在社会谏言、行政监督和舆论推动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4]现阶段的网络造句已经成为网民表达自己意愿的一个主要出口, 也是网民寻求心理释放的办法。从研究结果来看, 现在的网络造句更趋向娱乐化, 失去了最初的社会谏言、行政监督和舆论推动方面的意义。网络造句作为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 它的发展特别需要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L.Grossman.You-Yes, You-Are TIME’s Person of theY ear[DB/OL].http://www, 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 9171, 157081000.html#ixzzlg WG0CHd A.2013-11-20.

[2]张萍.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及其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 2012 (3) :439-440.

[3]李迅.ABB式网络流行语的语用修辞特征[J].新闻爱好者, 2011 (8) :30-31.

可笑的造句 篇3

(小博士)

小明和亮亮在一起讨论如何用关联词语造句。

小明:你能用关联词“一边……一边……”造个句子吗?

亮亮:这太简单了,“一条大河哗哗流,一边是森林,一边是田野。”怎么样?

小明:你这句子真让人哭笑不得。“一边……一边……”表示事物正在同时进行。你应该这样造:“小明数学考了100分,高兴得一边跑一边唱。”

亮亮:原来是这样,那你重新出题吧!

小明:行啊,请用“既……又……”造句。

亮亮:听着,这回包你满意。“你今天既然来了,又不急着回家,就和我下棋吧!”

小明:稀奇真稀奇!“既……又……”本来是表示并列关系的,你却胡乱造句,真有你的。

亮亮:你出的题目太难,我当然就造不好了。

小明:强词夺理。你自己出题自己造,总没意见了吧?

亮亮:这下我就可以大显身手了。我用“是……还是……”造句,“小刚是班长,还是文学社的社长。”这个句子没有问题吧?

小明:问题更大了,你这个句子应该用“既……又……”才对,“小刚既是班长,又是文学社的社长。”

亮亮:那“是……还是……”是什么关系呢?

小明:是选择关系呀!你可以这样造句:“小刚今天没来上学,是有事情,还是生病了?”

亮亮:我现在就能确定,小明不是有事,而是生病了。

草率的意思及造句 篇4

草率解释

【意思】:(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做什么工作,都应该认真负责,不能~从事。

草率造句:

1、草率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用处。

2、多元权力分散可以防止政府采取草率鲁莽的行动,但是当重要的权力中心意见不一致时,也可能无法采取任何行动。

3、这些错误一般情况下只是表明编程草率,所以如果这是您的代码,您把它们清除掉即可。

4、英国一名高层管理人员表示,这个消息远不止是“几个懒散的夏天周末”这么简单,而且“必须避免草率的判断”。

5、历史本可能给她父亲一个更草率的拥抱。

6、任何极端的情绪都有可能让我们做出草率的决定而导致事后后悔。

7、一般的,设计会留有足够的空白,所以如果没有这种网格,一个简约的设计会让人感到截断的和草率的。

8、许多军事委员会的决定都很草率、欠考虑,这不仅会反映出委员会统治时期的潜在错误,同时也说明他们在处理民事时缺乏经验。

9、这一天可能不适合做出草率的决定。

10、最后,以下列举的运动的关键是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要草率的进行拉伸活动。

11、您做事情太草率,做了傻事。

12、这是我对微软最大的抱怨,因为它看起来就像设计得很草率。

祝酒的意思和造句 篇5

祝酒解释

【意思】:向人敬酒,表示祝愿、祝福等:~词。

祝酒造句:

1、来宾们将为他们所庆祝的对象举杯祝酒。

2、请充许我祝酒。

3、布什总统在祝酒时称库福尔总统是一位亲密的朋友,说这位即将离职的非洲联盟负责人赢得了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尊敬。

4、宪兵司令同意了,第二天晚上,她祝酒了。

5、我们该怎么做呢?难道就是举杯祝酒,祈求好运吗?

6、强有力的档案资料镜头展现出苏联红军军官与党卫队人员1939年在柏林举杯祝酒的场面。

7、库雪蒙联系上了北方军驻当地的宪兵司令,说愿意进行祝酒,以此献媚南方人,这样就可以成为一名北方特工人员了。

8、情感的高点来自哈维打断继父的祝酒,作出了自己的祝词

9、他转过身来,为哥哥的生日祝酒。

10、星期四晚上在首都举行的庆祝活动将包括来自白宫高级职员的祝酒,再和家人及朋友聚会。

11、这对新人接受瑞典首相的祝酒。

12、为一个好日子举杯祝酒。

13、当她在肯塔基的路易斯维尔登台演出时,那些南方军官居然挑战她,要她中断演出,为杰弗森·达维斯和南方联盟祝酒。

14、坡·祝酒人是同样是一个神秘人的绰号,他每年都到爱伦坡墓前敬献物品。

15、爱德华宽容的对她,他为她的幸福祝酒。

16、我提议大家祝酒。

17、为了记住一篇演讲稿,祝酒词或者考试材料,先朗读材料,然后录入电脑。

18、在祝酒的时候,记得不要大口干。

19、我作为主人不仅收到了现金,人们还向我祝酒,希望我早日完婚,多子多孙。

20、在离开前,祝酒人在墓上留下了三支玫瑰花和半瓶白兰地酒。

21、正当我举杯和大家祝酒庆祝的时候,我感到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转过头我看到老伙计“招风耳”洋溢着笑容的脸。

22、最后让我来祝酒。

23、用过甜品之后,尤德港督站起身来,按照惯例,建议为女王祝酒。

24、祝酒人头戴黑帽身穿黑衣,用围巾裹着面庞。

25、我也曾经听到一个西方的父亲祝酒他成年的女儿叫她“美丽,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

26、当你在向最好的朋友祝酒时,或者在人生失意而泪流满面时,仅仅喝上一杯红酒——就算是一杯度数最高的解百纳(Cabernet)红酒,都显得不合时宜。

27、华盛顿和随从们到达亚历山大以北10英里时,居民们拦住他们并招待晚宴,随后还有无法拒绝的13次祝酒。

急难的意思及造句 篇6

急难解释

【意思】:2<书>热心地帮助别人摆脱患难:扶危~|急人之难。

急难造句:

1、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

2、但他们在急难的时候归向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寻求他,他就被他们寻见。

3、你在急难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隐密处应允你,在米利巴水那里试验你。

4、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

5、急难困苦叫他害怕,而且胜了他,好像君王预备上阵一样。

6、我在急难的日子,求你向我侧耳,不要向我掩面。我呼求的日子,求你快快应允我。

7、耶和华阿,求你怜恤我,因为我在急难之中。我的眼睛因忧愁而乾瘪,连我的身心,也不安舒。

8、你们去哀求所选择的神。你们遭遇急难的时候,让他救你们吧。

9、耶和华阿,求你怜恤我,因为我在急难之中。我的眼睛因忧愁而干瘪,连我的身心,也不安舒。

10、神是叫我们经历急难的。

11、不要掩面不顾你的仆人。我是在急难之中。

12、我是我家乡“性暴力与虐待急难事务顾问中心”的律师志愿者,已经5年多时间。

13、耶和华阿,他们在急难中寻求你。你的惩罚临到他们身上,他们就倾心吐胆祷告你。

14、上帝之母,我们投奔于你的慈怀;至洁、至福者,在急难中,请勿拒绝我们的祈祷,但求解救我们于危难。

15、他从一切的急难中,把我救出来。我的眼睛也看见了我仇敌遭报。

17、我经常告诉她我的所有的故事,就是在急难的时候。

18、现在你们遭遇急难为何到我这里来呢?

19、在急难中,一切追逼她的人将她追上了。

20、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

21、我的骨中朽烂,我在所立之处战兢,因我必须安静等候急难的日子临到,进攻的人上来攻击百姓。

22、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

23、海外急难援助服务与本保险起止日期一致。

24、在急难中我呼求上主,向我的天主呼号,他由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的呼声达入他的耳中。

25、你是叫我们多经历重大急难的,必使我们复活,从地的深处救上来。

26、不要扰乱忧苦人的心灵,也不要迟延接济有急难的人。

27、但我要歌颂你的力量、早晨要高唱你的慈爱.因为你作过我的高台.在我急难的日子、作过我的避难所。

28、耶和华阿、求你怜恤我、因为我在急难之中.我的眼睛因忧愁而乾瘪、连我的身心、也不安舒。

关于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篇7

一、强化语感训练

加强语感训练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语感能力越强,说话能力就越强,分析理解能力就越强。语感训练的内容以说一明确的话题或一件事为材料,强调说前准备,以培养先想后说的能力,要求写好说话提纲,言之有序,讲述清楚明白,完整畅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词准确丰富,语调、语音适当,表情姿态自然大方,说话语言表达更接近于书面表达的要求。这样就能为儿童从说话表达顺利向书面表达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强调练习

学生在形近字组词方面的头痛并不是无中生有、无病呻吟的。有些字他们区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他们粗心一点,更加对那些混淆不清的形近字难以分辨,组词更加难以下手了。如:我在教小学二年级语文时,题目要求学生用形近字“今和令”和“免和兔”等组词时,学生们要么是一筹莫展,要么是胡乱组“令天”等错误词语,或者是给出“免子”的答案,让我哭笑不得。于是,在教学工作中,我加强对这些形近字的字形结构进行分析、解说,告诉他们“令”字比“今”字多一点,“免”字比“兔”字少一点,同时还告诉他们容易混淆的形近字间的细微区别。让他们在掌握牢固的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加强形近字组词的练习,不断提升他们遣词的能力,不断让他们感觉到学习形近字的诱惑所在,产生学习形近字组词的冲动。我在教小学语文二年级时,发现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多音字,对多音字比较陌生,也不甚了解,因此多音字组词又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比如:许多小学生用多音字“都(dū)”字来组词,大部分都组成了“都是”。我看到学生们犯的这些错误,在心痛之余,认为不得不痛下功夫了。首先告诉他们何谓多音字———多音字即是一字多音。其次,让他们从平常的词语中来分清楚多音字的“音”,再运用到题目中来巩固练习,让他们喜欢上多音字的奇妙和变幻莫测之处,越来越爱恋上多音字组词。总的来说,在教学小学生遣词方面,应在重点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加强巩固练习,让学生爱上“这份差事”,那么很多遣词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突出对比,巧妙变幻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我发现不少学生一看到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就会停止不前,歇下笔来。原因有三:一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层次尚处于字词阶段,突然让他们接触到句型转换,无论是知识面还是心理状态,都无法承受;二是反问句的转换还牵涉到标点符号和句末词的运用,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较难突破的难点;三是反问句的转换并不是简单的照例转换,而是陈述句是肯定,变为反问句便是否定;陈述句是否定,变为反问句便是肯定。反问句的转换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个盲点。因此,在转换反问句句型的这一块教学中应突出陈述句与变换后的反问句的对比性,让学生在知道两者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再进行巧妙的变换。如陈述句:树子上有几条虫子不可怕。我在教学时,首先告诉学生转换反问句的规律:陈述句为肯定,反问句为否定,反之亦然。那么学生应该首先确定:“树子上有几条虫子不可怕。”这为否定句,反问句则应为肯定句的道理。教师还应告诉学生反问句的标点符号必须为“?”,且需在句末加“吗”等语气助词的道理。那么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时学生切记将陈述句中的“。”改为“?”,如果学生们能在反问句句首加上一个词语“难道”那就锦上添花了。在学生们已经对陈述句和反问句有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熟悉了两者的差异性之后,我告诉他们巧妙的变换方法:陈述句否定—变→反问句肯定,陈述句是肯定—变→反问句否定;陈述句句末是句号的—变→反问句句末是问号;陈述句句首没有“难道”一词—变→反问句句首有了“难道”一词,则是锦上添花了;同时强调,陈述句的其他词语即词语的顺序都不宜改变。那么“树子上有几条虫子不可怕。”就可改为“树子有几条很可怕吗?”或“难道树子有几条虫子很可怕吗?”。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难题解决了,但随之又出来了一个新的难题:如何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难题。在一次测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要求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在题目的前面还有范例。但学生们做这样的题,如:“难道我们祖国———中国不美丽壮观吗?”学生们稍一变化就不会做了,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就是照抄句子来应付差事。反问句加了一个词“难道”学生们便无从下手了?于是我又不得不再次教会学生用“难道”一词和“?”这一标点符号来识别反问句,再教给他们反问句变为陈述句的规律:反问句是肯定的变为陈述句则为否定的,反问句是否定的变为陈述句则为肯定的;同时还必须将反问句中的“?”变为陈述句中的“。”,将反问句句首的“难道”一词和句末的“吗”等语气助词删除;再让学生巧妙转换,加强训练,达到能举一反三的效果。总的来说,“突出对比,巧妙变换”便是反问句转换的诀窍所在。

造句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篇8

关键词:造句教学;句级单位语文;章、篇级单位语文

提出造句教学存在误区这一命题,可能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因为无论从练习还是从考试来看,造句题的正确率都是相当高的。就连激进得要取消语文教学的韩寒,也承认造句教学的成功。他说:“语文教学在教会人认字以及遣词造句以后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我们知道,吃饭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若从单纯填饱肚子的角度考虑,谁不会吃饭呢?但如果从既要保障身体能量消耗,又要保持姣好身材,还得利于健康长寿而搭配膳食、均衡营养的角度来考量,会吃饭的人,恐怕就不多了。造句就是一个类似吃饭的问题。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语文,但这种使用是有单位区分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明确指出这种使用中的语文可以区分为句、章、篇三级单位。倘若我们深入下去,运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中国古典思维仔细研究《文心雕龙》,又会发现,这句、章、篇三级单位语文,尽管有容量大小的不同,但内部构造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首先运用代表东方思维的中国式思维方式(当然,现在已包容进古今各时、东西各方的思维自身发展成果),将所感知的人、事、景、物及其形态、动态融合成有机整体作为单位语文的外在之形;将其中所蕴含的某个道理或所激发出的某种情感抽取出来,或含蓄或直白地用以作统率、作灵魂,成为该单位语文的内在之神,从而建构起形神兼备的单位语文的思想内容整体。同时,在这个建构形神兼備的单位语文的思想内容整体过程中,始终遵循着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规则和方式方法,即一方面得遵循将理,情融入人、事、景、物及其形态、动态之中,形成思想内容整体的框架构造的法则——句级单位语文的叫句法,章级单位语文的叫章法,篇级单位语文(即文章)的叫篇法。这主要涉及人、事、景、物、理、情在单位语文中表述的先后顺序,故简称之为序。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运用与之相匹配的诸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书写格式,语气语调,节奏停顿等方式方法。这主要是加强表达效果,突出美感,统称之为文采修饰,简称为纹。

这就是说,句、章、篇各级单位语文无一例外地均是按照形、神、序、纹四个步骤,运用形、神、序、纹四个要素建构而成的。

既然如此,作为构建句级单位语文的造句,也得从形、神、序、纹四个因素(步骤)去着手;评判其正确与否,也得以此四个因素是否运用到位为标准。

但是,由于章、篇级单位语文拥有多个句子构成,可以进行分工,用一些句子纯粹陈述事实,用一些句子抒发情感或揭示道理。这就意味着纯粹陈述事实的句子的确具有存在的价值。遗憾的是,我们的造句教学,有意无意地将此看作了句子的唯一状态。只要陈述了事实,即有了形;合乎句法规则,即有了序,就被判定为正确。完全无视神与纹两个因素的存在,从而使造句教学陷入误区之中。

这就把本来从句级单位语文开始,贯穿于章、篇级单位语文之中的形、神、序、纹规则给割裂开来,加上刻印效应和语文章级单位至目前仍处于缺失状态等原因,给学生从句级单位语文进入篇级单位语文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使得“学生作文中经常可以看到单个句子是对的,但句和句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随意转换话题,前言不搭后语;有的几个句子意义相同,重复累赘,表达不清楚”的现象。

走出这一误区的对策,当然只有按照句级单位语文自身规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造好纯粹陈述事实的句子基础上,转入以形、神、序、纹四个因素来衡量句子的正确与否。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才有望告别“少慢差费”这顶戴了多年的帽子。

参考文献:

[1]潘涌.重构母语教育目标:走向积极语用[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2(05).

[2]何金生.新概念语文之快捷说写法[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4.

[3]杨亦鸣,张成福.教学语法新体系[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07.

枯瘦的意思及造句 篇9

枯瘦解释

【意思】:干瘪消瘦:~如柴。

枯瘦造句:

1、那条枯瘦的鱼太骨感了,而且那在烤前就经过混合处理的酱汁里面有种调料差点使我呕吐。

2、他被领到另一个小屋,那儿有一个枯瘦如柴的女孩,头发稀少,正把裤子搁在膝盖上擦洗、折叠。

3、德北菲尔德发现,由于王子衰老枯瘦,屠户和皮匠只愿出几个先令买下它的尸体,他就站起来处理这件事。

4、他的手枯瘦如柴,手腕极细,身上冰凉:手铐忽的悄然滑落。

5、枯瘦干黄的手掌。

6、他枯瘦的手把行人抓住。

7、他们因穷乏饥饿,身体枯瘦,在荒废凄凉的幽暗中龈乾燥之地。

8、并不是所有的非洲国家都像利比亚和尼日利亚那样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一些非洲国家面临着贫穷,饥饿,那里的人可是枯瘦如柴。

9、刻托的身体慢慢变得臃肿,可四肢依旧枯瘦。

10、这时候,孩子就会起来,一面在阳光下享受温暖,一面看著自己枯瘦的手指。

遣词造句中的变迁 篇10

这个数据库不会告诉我们这些词是如何使用的,只能告诉我们其使用频率。尽管如此,研究结果还是揭示了很有趣的文化转变。例如,有人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可卡因”这个词,却惊奇地发现这个词在维多利亚时代很常用。到了20世纪,其使用率不断下降,直到1970年前后,这个词的使用率才再次激增。

通过这个搜索引擎得出了一些研究结果,我可以结合这些研究讲讲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发生了什么。首先是个人主义抬头。吉恩·特温吉、W·基思·坎贝尔和布里塔尼·金泰尔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1960年到2008年间,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单词和短语使用率渐渐超过了那些带有公共色彩的单词和短语。

也就是说,“个性化”、“自我”、“杰出”、“独特”、“我先来”、“我自己来”等这类单词和短语的使用更加频繁;而“社会”、“集体”、“部落”、“共享”、“团结”、“联合起来”、“共同利益”等这类带有公共色彩的单词和短语的使用频率却越来越低。

第二个变化是道德标准降低。佩林·可瑟伯和塞林·可瑟伯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20世纪的进程中,“美德”、“正派”、“良知”等具有一般道德评判色彩的词汇使用率渐渐下降;而“诚实”、“耐心”、“同情心”等与较高的道德标准相关的字眼,其使用频率下降得更厉害。

乔治·梅森大学的丹尼尔·克莱恩利用谷歌的搜索引擎进行了一项很广泛的研究。他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两点。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克莱恩还提出了第三个层面,他将其称之为“政府化”。那些与专家相关的词语使用率不断增长;“治国”、“经济公平”、“民族主义”、“优先事务”、“右翼”、“左翼”等这类词语的使用频率不断增高。这意味着政治和政府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综上所述,我的总结是这样的: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我们的社会中个人主义倾向日趋明显。而由于社会和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个人主义抬头使得人们的道德观念越来越薄弱。随着社会凝聚力下降、道德观念淡薄,很多社会问题接踵而来,政府很想尽力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候会成功,但更多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

如果我的总结是正确的话,那么左右两派都应该有所警觉。

保守派认为,如果我们把政府规模缩减到1950年代的水平,那么美国将再次恢复活力和自由。但当时的社会和道德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了。当社会结构相对紧密的时候,小政府能够行得通,但在当今这种松散的社会中,小政府带来的则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

有些自由派认为,问题出在那些假公济私的社会精英和寡头银行家身上。但是,上述证据表明,整个社会,无论上层还是下层都充斥着个人主义和道德标准下降的问题;在社会底层,这种问题甚至更加普遍。还有些自由派认为,经济问题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可以用政治手段,通过财富的再分配得到解决。但事实上,也许文化因素也是问题的根源之一,而那些调整再分配的建议也就淹没在社会和道德变化趋势的洪流中。

小学生“造句”教学谈 篇11

简单的理解词语式造句。比如用“高兴”一词造句:“今天, 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 我很高兴。”“今天我考试得到100分, 我很高兴。”等等。这样的造句只是积累了一个词, 理解了一个词,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尚可, 如果说中高年级的学生造这样的句子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几乎没有发展。

虚构人物与情景。比如用“已经”造句, “小红已经上学了。”“小明己经把作业做好了”。句子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 学生的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身边“己经”发生过的真人真事也一定很多, 为什么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这些虚构人名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而所有的学生都如此忽略我们的现实生活, 以至于连人名都惊人的雷同式的虚构?

一个句子“打天下”。有这样一位老教师, 三年级时指导学生造一个比喻句“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来应试, 告诉学生只要是比喻句就这样写, 就能得满分。果然, 三年级考试“造句”学生写了这个比喻句, 得到了满分;四年级还是这样的命题, 学生还是这样的造句, 还是满分;五年级也还是这样的命题, 他的学生还是这样的答卷, 照样还是得到满分。试问, 这样的造句怎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 怎能为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如何改造“造句”这项作业, 使学生的造句个性鲜明、活泼灵动, 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富有美感, 使其造出思想美、语言美、结构美的句子来, 并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从而避免千篇一律, 缺乏创意呢?

一、变写一个通顺的句子, 转为写具体、写生动的句群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二年级写一个通顺的句子;三年级, 就要求进一步写具体, 也就是写一个句群;高年级就要写一个小段, 要求语言生动、形象。

比如:用“美丽”一词造句, 二年级的学生造句是“秋天的景色很美丽”。三年级就要写具体, 也就是具体地写写秋天的景色如何的美丽。

秋天, 天那么高, 那么蓝, 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 地里的稻子成熟了, 金灿灿的。秋天的景色真的很美丽啊!

四年级及以上就要求写生动、形象。

秋天来了。果园里, 苹果红了, 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 梨树上果实累累, 像是许多小葫芦在说:“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农田里稻子笑弯了腰, 高粱乐红了脸, 农民伯伯正在收割。花园里菊花开了, 桂花也开了, 菊花梳着漂亮的头发, 桂花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二、变用词语造句, 仿写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出现的优秀句子

1.课文中的“变式句”

(1)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 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语言的魅力》 (北师大版四下)

这个句子的基本句式 (即常式句) 是: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坐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为了突出表达盲老人是“坐在大街的路旁”, 故状语前置, 凸显了盲老人坐的位置, 同时又让“施动者”———盲老人后出现。显性的“繁华”与隐性的“可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时还可以将这个变式句与常式句相比较, 使学生领会由于词序的变化而带来的情感差异。

教学时还可以把这个长句缩写成短句, 以丰富学生的表达。“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 坐着一个老人, 他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或“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坐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 衣衫褴褛、头发斑白。”为了情感的需要, 为了表达着力点的需要, 一个句子可以有不同的结构, 课文中这类句子是学生仿写的一个好的范例, 学生需要把握此类句子, 也是“造句”练习的任务之一。

(2) 渐渐它胆子大了, 就落在我的书桌上。《珍珠鸟》 (人教版五上)

(3) 渐渐地, 渐渐地, 雷声小了, 雨声也小了。《雷雨》 (人教版二下)

两个句子, 为什么要把“渐渐地”状语前置, 为了表达的需要, 为了强调的需要, 句子做了词序的调整。无论是中高年级, 还是低年级, 课文中都有一些学生陌生的句式, 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进行练习造句, 从而把握这样的句式, 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我玩累了, 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 不用席子, 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祖父的园子》 (人教版五下)

这个句子, 后面的一句补充说明“我”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睡着的, 目的是说明睡着的地方简陋, 实在是玩累了, 这样也写出了孩子的特性。

2.富有诗意的句子

春天在进攻, 冬天在撤退。《春潮》 (北师大版四下)

来了风, 榆树先呼叫, 来了雨, 榆树先冒烟。

拍一拍手, 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 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祖父的园子》

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子来造句:“来了风, 树枝先跳舞, 来了雨, 树枝先唱歌。”“跺一跺脚, 好像土地都会发抖颤动;走一两步, 好像天上的彩虹都会走近。”

课文中类似这样的学生感到陌生的、表达优秀的、富有诗意的句子很多, 需要教师多发现, 指导学生多练习。这样的造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表达能力 和思维能力。

3.学习写警策性句子

(1)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 , 心因饱经 忧患而愈 益温厚。

(2) 滴水能把石穿透, 万事功到自然成。

(3)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 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4) 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5) 没有信心, 哪能成功?

(6) 没有爱心的人往往一无所有。

(7)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 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 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如果我们在造句训练时, 有意识地打造这样的警句箴言, 那么一定会对高年级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怎样做呢?先搜罗教材中的名句, 再仔细揣摩它们的特点:它们都高度凝练, 或带有哲理意蕴, 或富有思辨色彩;在表达上也往往使用比喻、对偶、对比手法。然后让学生每每造句时用这些特点提醒自己, 要避免冗长, 力求有思想。久而久之, 学生的造句便精练隽永。

通过这样的造句练习, 学生在阅读课文、课外读物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留心文章中陌生的、优秀的句式和语言高度凝练、富有诗意、带有哲理意蕴的表达, 学生就有可能顺手摘录下来, 再读一读, 背一背。长此以往, 学生有丰厚的积累, 对作文会有极大的帮助。

造句的意思 篇12

一、虚构人名有必要吃惊吗?

【原文】

比如用“已经”造句,“小红已经上学了”“。小明已经把作业做好了”。句子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学生的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身边“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也一定很多,为什么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这些虚构的人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而所有的学生都如此忽略我们的现实生活,以至于连人名都惊人的雷同式的虚构?

【分析】

的确,小学生造句多用小明、小红、小刚、小花等作主语,用真名的较少。笔者认为,此题检测的是会不会运用副词“已经”,平时造句主语可以写真名,但虚构人名也没有必要吃惊。如果期中或期末考试,每个学生造句都用真名,教师阅卷时就可以判断这一本本卷子各是哪个班的,试卷密封线就失去了作用。习作也是这样,应该立足现实生活,求真,求新,但考试中的习作,若涉及学校、班级、学生的名,我们还是要求用××代替,这也是为了避免批习作打感情分,产生一些“矛盾”。

二、一个句子为何能“打天下”?

【原文】

一个句子“打天下”。有这样一位老师,三年级时指导学生造一个比喻句“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来应试,告诉学生只要是比喻句就这样写,就能得满分。果然,三年级考试“造句”,学生写了这个比喻句,得到了满分;四年级还是这样命题,学生还是这样的造句,还是满分;五年级也还是这样命题,他的学生还是这样的答卷,照样还是得到满分。试问,这样的造句怎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怎能为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分析】

一个句子“打天下”之说虽然有点夸张,但能说明教师在比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观念陈旧、教法死板,忽视发展。为何三年“还是这样命题”?为何试题没有变化,难易没有梯度?三年级用“像”造比喻句,四、五年级可改为用“像……似的”“像……像……”“仿佛”“犹如”等造比喻句,也可照课文例句仿写比喻句。(1)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2)大虫……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3)天安门广场已成了人的海洋。还可照歌词、诗句仿写。(1)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2)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变化命题,由易到难,“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还能“打天下”吗?

三、造句的范畴包括写句群、写小段吗?

【原文】

一、变写一个通顺的句子,转为写具体、写生动的句群。

二年级写一个通顺的句子;三年级写一个句群;高年级就要写一个小段。

比如用“美丽”一词造句,二年级的学生造句是“秋天的景色很美丽”。三年级就要写具体,也就是具体地写写秋天的景色如何美丽。

秋天,天那么高,那么蓝,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地里的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秋天的景色真的很美丽啊!

四年级及以上就要求写生动、形象。

秋天来了。果园里,苹果红了,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梨树上果实累累 , 像是许多小葫芦在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农田里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乐红了脸,农民伯伯正在收割。花园里菊花开了,桂花也开了,菊花梳着漂亮的头发,桂花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分析】

何谓造句?把词组织成句子。教学生造句,一般要求学生用提供的词语写一个完整、通顺的句子,先学造单句,后学习运用关联词语造句(感知复句)。而王老师的改造“造句”,是从单句(概括)到句群(具体),再到小段(生动、形象)。笔者认为,王老师说的“造句”太过开放,超出了造句的范畴。写句群、写小段属于片段训练,是第二学段习作常用的一种训练形式,就是第三学段有时也练写片段。用“美丽”造句,写成句群、小段,是错误的,考试不得分。

四、“变用词造句”有道理吗?

【原文】

二、变用词造句,仿写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出现的优秀句子。

1.课文中的“变式句”(摘一例)。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2.富有诗意的句子(摘一例)。

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3.学写警策性的句子(摘一例)。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风霜而愈益温厚。

【分析】

“变用词造句”的说法欠妥,与后半句也不连贯。用词造句,是小学生学说话、习作最基础的一种训练,不能丢。仿写句子,是句子训练早就有的一种形式。王老师与众不同的是,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句子仿写,给笔者的感觉是有创意,只是有些句子似乎不适合仿写。先说“变式句”,王老师说的“状语前置,凸显了盲老人坐的位置”。笔者认为,这类写作技法有一定难度,仿写要求不宜提示“状语前置”,可采用另一种形式让学生感知:把句子补充完整,并与原句比较哪句表达效果好。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的老人坐 ________________ 。再说“警策句”,是名人、作家多年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才锤炼出来的语言,含义深邃,学生多是朦胧理解,如例句的“愈益温厚”,孩子能读懂吗?读不懂,仿写就难,难度大的句子还是让学生阅读积累吧。

王老师提示的三类句子有的可仿写,只是缺少具体要求,不便于学生实践。这里各摘一例设计并说明如下:

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词语各仿写一个句子。

(1)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带点词用在句首)

(2)春天进攻,冬天撤退。(带点词用在句中间)

(3)人有用的人,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小雨BBS留言板之造句的笑话 篇13

小慈,你是蜈蚣吗?

其中

张庆慈:我的其中一只左脚受伤了。

如果是用“不如”造句就对了,可是我们现在是在用“如果”造句。

如果

陈紫函:汽水不如果汁有营养。

你应该先弄清楚“指手画脚”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指手画脚

马政:我的爸爸是一位建筑师,他每天都在工地上指手画脚。

天明同学,不知道的词语就要查字典!

查证

白天明:我不知道查证是什么意思。

天哪,你到底有几个爸爸呀?

陆陆续续

刘琛:下班了,爸爸陆陆续续的回家了。

看了这些,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哭笑不得呢!还好这几位文曲星已经吸取了教训,再也没闹过笑话了,甚至有的文曲星还在杂志上发表了作文呢!把这些好玩的事儿拿出来和大家聊,是为了提醒同学们学习语文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地理解每一个词语,不懂的词一定要查字典哦!掌握好词语可是写作文的基石啊!好了,今天就先和大家聊到这儿了,下期见!

2016年高年级版第一期优秀评刊员

袁霖婕 祝戎琳 韩贻彤

以上三位“文曲星”将获得《故事作文》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伤害的意思和造句 篇14

2) 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3) 谢谢你,那么忙了还亲自来伤害我.

4) 大海是宽容的,它宽容着一切伤害过它的人。人与它相比,不知会不会自惭呢一位母亲说:“真正的原谅别人等于真正的爱了自己。”我不知道它是否能说明这一切,但它至少可以说明宽容是美好的。

5) 朋友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6) 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爱,原来是一种经历,但愿人长久。

7) 一件事情,对你伤害的程度与事情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取决于你对这件事的态度。

8) 生活中总会有伤害你的人,所发你仍然需要继续相信别人,只是小心些而已。

9) 不保护就是一种保护,过度保护反而是一种伤害。

10) 香烟爱上火柴就注定被伤害。

11) 谁伤害过你,谁击溃过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

12) 甲:姐,如果有人伤害你,你多久会原谅他?

13) 谎言过后,剩下的是无止境的伤害。

14) 看破红尘看破爱,不会再被爱伤害。天若有情天亦老,那是因为爱向导。不悲不伤不疼痛,不离不弃不放手。悲悲伤伤爱离去,开开心心爱来时。若等爱情再来时,轮回一世下辈子。

15) 一件事情,对你伤害的程度与事情本生没有任何关系,取决于你对这件事的态度。

16) 你执著的是那个人呢?还是想找回被他伤害的自尊?

17) 风想一把把刀,无情的伤害我,风又像调皮的孩子,我已经把衣服攥地紧紧的了,可风还是能跑到我体内。

18) 在看苏东坡的故事后,就知道什么叫无故受伤害。苏东坡没有野心,但就是给人陷害,他弟弟说得对:我哥哥错在出名,错在高调。这个真是很无奈的过失。

19) 激情过剩了,有的时候会伤害人,在激情背后要增加你的宽容度和提高个人沟通的能力。

20) 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21) 为什么我们老是做着伤害人的事?明明很在乎,却装出一满不在乎的样子!明明很难过,说出口的却总是我很好、真的、没事!我此时的心情起伏不定,烦躁、无奈、纠结!

14) 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15) 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雷锋

16) 乐观和欢笑是养生保健的金钥匙;忧虑和愤怒是损害健康的腐蚀剂。

17) 想用自己的财物应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度。

18) 真理不会由于有人不承认它而蒙受丝毫的损害。席勒

19) 老板说“吃亏是福”,那就是要你吃亏替他干活,损害你的利益,因为老板自己是不会实施“吃亏是福”的,他只是忽悠员工们别怕吃亏而已。

有意思的商界故事 篇15

营销策略就是卖“贪”和“怕”

1.对于富人来说:他们怕产品不安全、怕没档次、怕没面子、怕没别人好,请抓住这个心理推销。

2.对于一般客户来说:他们贪便宜、贪赠品、贪打折、贪比别人划算、贪省到了钱,请抓住这个心理推销。

送茶叶的小故事

张三一直喜欢喝20块钱的茶叶。每次张三去买茶叶,老板都送他半两好茶。

张三将好茶攒着待客。一天闲来无事泡壶好茶,竟喝上瘾。喝完免费的好茶,张三便不愿喝20块的茶了。

不管他买多贵的茶叶,老板总送他半两更好的。半年下来,张三花在茶叶上的钱是原来的十倍!

坐飞机时的一个现象

观察30到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则看报纸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都在玩手机。那么,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夺取先机

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

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

虽是故事,但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机者得金子,步后尘者就可能得大蒜!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不许偷酒

某人买了一坛好酒,放在小院,第二天,酒少了1/5,他便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个字。

第三天酒又少了2/5,他又贴了“偷酒者重罚”。第四天,酒还是被偷,于是贴“尿桶”二字,看谁还喝。

第五天他哭了。桶满了。

……故事还没完,第六天,他再次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字。那一天很多人都哭了。

换位思维

一富豪到华尔街银行借5000 元贷款,借期两周,银行贷款须有抵押,富豪用停在门口的劳斯莱斯做抵押。

银行职员将他的劳斯莱斯停在地下车库里,然后借给富豪5000 元,两周后富豪来还钱,利息仅15元。

银行职员发现富豪账上有几百万,问为啥还要借钱,富豪说:“15 元两周的停车场,在华尔街是永远找不到的。”

成功只有两点

一是做事成功,二是做人成功。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要做事,先做人。

丘吉尔说,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一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二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

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次砸倒9 个瓶子,最终得分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 个瓶子,最终得分240分。

社会记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能再多坚持一会儿,就赢得更多机会。

这种机会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

冰激凌哲学

卖冰激凌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

如果能在冬天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同样只有吃过苦才知道享受生活美好。

想在顺境中事业能蒸蒸日上,就必须在逆境中经过一番锤炼,这就是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提出的“冰激凌哲学”。

名牌效应

成本大概400 ~ 600 元的爱马仕,卖价6 万!富豪们依然趋之若鹜。啥叫名牌?成本价后面加一个0的,就叫名牌。

成本价后面加两个0 的,就叫奢侈品。成本价后面随便想加几个0 就加几个0的,就叫文物!

上一篇:枯叶蝶作文300字下一篇:大班科学物体移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