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海西教案

2025-0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上册海西教案(通用8篇)

一年级上册海西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佛跳墙的由来。

2、了解闽菜的大致情况。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佛跳墙因何得名

2、培养热爱福州、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思路:

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创设有关福州传统菜肴的背景,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福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福州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更是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现在先让我们来谈一谈大家知道的福州著名菜肴有哪些呢?

二、介绍佛跳墙的由来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周莲尝后,赞不绝口。后来,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此菜方法后加以改进,到郑春发开设“聚春园”菜馆时,即以此菜轰动榕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即改名为佛跳墙。1965年和1980年,分别在广州南园和香港,以烹制佛跳墙为主的福州菜引起轰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墙热。各地华侨开设的餐馆,多用自称正宗的佛跳墙菜,招徕顾客。佛跳墙还在接待西哈努克亲王、美国总统里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等国家元首的国宴上登过席,深受赞赏,此菜因而更加闻名于世。

三、总结

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1、按对应关系,把地名和菜名连起来

2、在家长的指导下,试着制作一两种地方特色菜

二、闽南小吃有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闽南丰富的小吃种类。

2、了解一些闽南小吃的传说故事。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说出闽南一些有名的小吃。

2、知道一些闽南小吃的传说故事。教学思路:

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闽南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流传着许多“食”文化的故事。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小吃品种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且用料考究、美味可口,做工精细,有小菜、热菜、汤羹、主食、甜点、水果六种类别。厨师利用丰厚的特产,融合了闽南地方美食炒、炸、煎、烩等传统工艺,综合体现了闽南小吃的风味特色,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内容。

二、介绍闽南小吃

闽南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改革。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其品种繁多,式样新颖,造型美观、美味可口;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地方风味小吃有:蚵仔煎、鲜酥蚵串、鱼仔粥、蚝仔粥、鲎羹、包心鱼丸、鲜肉鱼丸、水丸汤、马鲛粳、网纱鱼卷、酥炸鱼条、捆蹄、面线糊、扁食、肉燕、烧芋果、芋包、鸡汤伊面、干拌面、卤面、莲美豆干、糯米灌大肠、猪血尾口粳、苦菜大肠汤、虾皮番薯粉团、豆签、牛肉羹、豆花、石花糕等。其中蚵不仅营养丰富,且烹制的食品味道鲜美。闽南人有食粥的习惯,他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时令食物,调配糯米制成粥。土笋冻,是用一种生长在浅海滩涂里,像蚯蚓的软体动物熬成的胶状体,不仅美味,还能降火消炎,清凉解热。鲎羹是闽南特有的海产,鲎全身可食,风味特殊。

民间传统小吃有:肉粽、粳粽、豆粽、五香卷、鸡卷、炸肉丸、嫩饼菜、桂花蟹、芋鸭、肉夹包、炒米粉、烧芋果、芋包、甜芋饼、菜果、水晶菜头饼、腰子饼、肉饼、芥菜饭。其中肉粽以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久远而享誉海内外。肉粽、粳粽、豆粽都是端午节的必备供品。

三、介绍闽南小吃的传说故事

烧肉粽 籍贯:泉州 年龄:1000余年关键人物:陆游

掌故:中国人吃粽子由来已久,最普遍的说法是根据晋人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说是为纪念楚国忠臣屈原投江,祭以五角丝角条后演化为粽子。也有说唐明皇爱杨贵妃,为玉环与梨园弟子用小弓箭射粽,谁射中就赐谁。其实,粽子早最称为角黍(箬叶包小米成方或有角状)出现于东汉,传说与关羽有涉。据说关羽本不姓关,是司隶校尉部何东郡县下冯村人。传说他前世是盐池草龙,因救解州县旱情,溢内陆湖水抗旱,但得罪了玉帝被判斩刑。在受刑前,他托盐池常与他下棋的寺庙主持帮他转世。主持依嘱盛湖中血水,百日后化为小男孩,送至下冯交龙家抚养成人。后来为了逃避仇家的追捕,关羽逃到潼关前的一个破庙里。为了救关羽,黎山请注意文明用词化身为村妇,教他以角黍干粮并加香油以贿赂守军。黎山请注意文明用词还在关羽脸上栽了五绺须,让他用黄河水洗脸。于是关羽变成了个红面有美髯的汉子。守军吃了香烂的角黍果然放行。但追兵很快就到了,化了装的关羽也没有来得及脱身,在被问话时,慌乱中,关羽指关为姓,从此便自称关羽,角黍也成为粽子的粗胚。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蚝仔煎 籍贯:泉州 年龄:1000余年

掌故:泉南沿海产蚝,所以泉州风味小吃有蚝仔煎。因其价廉物美大众化,尤受海外侨胞的珍爱。传说在蚝仔煎形成过程中,曾涉及不少历史名人。最有趣的传说是宋徽宗时,河南开封将门之子张蕴,因抗金有功,并光荣负伤,因此受到朝廷褒奖,特许到海边疗伤,传说也来过福建。后来张蕴出征安南,在同安吃到泉州东石蚝仔汤后很兴奋,就命人用蚝与绿豆粉做成羹慰劳士兵,这是蚝仔煎制作的初始阶段。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陈振龙从吕宋岛带回了番薯种。翌年,广东、福建受灾,番薯成为推广救灾品种,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同样,礁石上的蚝仔,也被挖剥来充饥,数量不多的人家,则将其与番薯粉蒸煮煎炒。至清代,闽督李鹤年吃到的蚝仔煎已发展到了掺入少许的葱花蒜丝,配上鸡蛋、肉片,煎熟后,再以乌醋、椒辣、佳酱(甜咸均可)拌和。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泉州大街小巷看到的蚝仔煎。

四、总结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

查找资料,以“小吃中的趣味故事”为话题,进行故事交流。

三、山水培育”八大干”

教学目标:

1、了解“八大干”的名称。

2、了解“八大干”的产地。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八大干”的做法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再让学生自己互相交流,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八大干”。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闽西八大干是闽西地区有风味特色的八种干制食品,包括连城地瓜干、武平猪胆干、明溪肉脯干、宁化老鼠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清流笋干及长汀豆腐干。

二、介绍”八大干”的产地和历史

长汀豆腐鲜嫩可口,不酸不苦,用它制作的各种食品,如东坡豆腐、瓤豆腐、银荷包、豆腐饺、生氽满丸、徽州丸等,风味独特,久食不厌。而居汀州八干之首的长汀豆腐干,尤以制作精细、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味美可口而驰名中外。

连城地瓜干也叫连城番薯干。连城地瓜干地瓜干在闽西各县都有,但连城地瓜干却以它独特的原料与制作方法出名,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首,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 “金薯片”,连城也成为中外闻名的“红心地瓜干之乡”。

宁化老鼠干,实为田鼠干,系由人工捕捉的田鼠加工制成。宁化属山区农业县,田野宽广,帮田鼠。农民对田鼠为害早已深恶痛绝,捕捉田鼠,已是广大农民由来已久的行动。然而,把捕获的田鼠制成老鼠干,列菜肴,始于何时、何人,今未发现文字记载,无法定论。当今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只称制作老鼠干是“祖传焉的”。由此推之,宁化老鼠干的历史应有数百年之久。

上杭萝卜干上杭萝卜干以它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著称。它具有色泽金黄、皮嫩肉脆、醇香甘甜、开味消食、清热解毒等优点,可以炒吃、清炖、油烩,若将其浸泡变淡,加上白糖、醋等更是上等冷盘。

清流笋干是用刚出土的春笋尖制成,称为“闽笋尖”。它以嫩甜清脆著名,明清时列为上京贡品。八闽山区竹山众多,唯漳平闽笋尖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深受上海、天津、广州群众及港澳同胞的欢迎。武平猪胆肝在清朝就闻名中外,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武平猪胆肝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有多种糖类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份,而且具有生津健胃,清凉解毒的功效。

明溪肉脯干是用精瘦牛肉浸腌于自制的酱油中,加以丁香、茴香、桂皮、糖等配料,经1周左右,再挂在通风处晾干,然后放入烤房熏烤而成。制成后色、香、味俱佳,既有韧性又易嚼松,入口香甜,其味无穷。永定菜干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群众历来有制作菜干的习惯,一季制作,四季可食。素以色香味俱佳而闻名于省内和南洋一带,它是辅以各种配料经精港技艺烹调而成的传统菜肴,风味佳美,颇具特色。

三、总结

总结全文,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连线“八大干”的名称和产地。

四、宫廷小吃留沙县 教学目标:

1、了解沙县小吃的种类

2、了解沙县小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沙县小吃的历史以及其浓郁的地域特色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再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所介绍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介绍沙县小吃

很多人是先知道沙县小吃,然后才认识沙县,了解沙县的。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具有浓厚的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是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誉大江南北。因此,人们将沙县誉为“小吃城”、“美食城”。据不完全统计,沙县各类小吃有上百种,常年供应的有几十种,蒸、煮、炸、烤、腌,加工方法多样,米、面、芋、豆腐原料独具地方特色,且来源丰富。

二、介绍沙县小吃的种类

节令小吃:春节城乡都吃年糕、白果、糍粑,城关吃面条,农村吃粉干;元宵节吃芋包子;立春吃春卷;清明吃清明果;农历四月初一烙粑,有甜有咸两种;立厦城乡家家户户食果;分为馅和无馅两种,传说是战国时期孙膑为瞒过庞涓装疯而特制的食品;端午节吃粽子、花椒饼、荷菜包;七夕又称七七节,是沙县民间儿童节日,是时家中有新入学的儿童,外婆要送小书包、雨伞、算盘、服装、小茶壶、糖塔和白糖光饼,祝愿学习取得好成绩;中元节又叫鬼节。这时新鸭、新芋上市,除了吃鸭子外,还做芋包吃,市上供应葡珠,有糯米做的和面粉做的两种,除了上供外,大人小孩都爱称上一、二斤做零食;中秋节除了吃月饼、白果糕,也吃芋包;立冬、冬至吃猪脚、糍粑,号为补冬;腊月二十三,龙王爷上天,常用岩酥、金钱酥、董糖、蓼花、米花、甘蔗俸供。

地域小吃中,夏茂牛系列拥有60多种佳肴,还有芋包、糖烧麦、豆腐包、豆腐丸、豆腐脑、米冻皮、金钱蛋、油糍;南阳的蛋素、蛋角,南霞的泥鳅粉干,郑湖的板鸭在沙县小吃系列中最具有名气。

常规普通小吃有:扁肉、清汤面、拌面、酸菜面、白果、油饼、火把、猪耳、麻球、米冻糕、糖包、小龙包、肉包、煎饼、大肠糕、年糕、鸭汤粉干、锅边糊、油条、花椒饼、起酥饼、葱肉饼、菜头饼、白糖饼、糖水饼、水晶饼、口香饼、杏仁酥、牛奶饼、米果、芋果、线面、烤豆干、青草冻、玉糕、冬酒、菊酒、炒果条、烫嘴豆腐等等,琳琅满目,外地客人品赏后,每每赞不绝口:沙县小吃,名不虚传啊!

三、总结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把图中小吃和它的名字连起来

五、涨海声中万国商

教学目标:

1、了解海峡西岸的海外贸易的历史

2、了解福建省内的几个港口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历史上福建几个港口的对外贸易情况

2、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思路:

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创设有关福建对外贸易的背景,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泉州位于福建南部,东濒浩瀚的东海,北、西、南三面环山。晋江穿过城市南部,注入东海。五代时节度使刘从效扩城,环城及在巷陌中遍植刺桐,因此别称刺桐城。马可·波罗游记中“宏伟秀丽的Zai tun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就是以刺桐的音译来称泉州。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二、介绍泉港的港口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开发区地处闽东南繁荣区域的中间地带,距台湾基隆港174海里,交通条件十分便捷,既是闽东南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又是东南海上航道的辐射中心。此地北上福州可达浙沪、南下厦门可出粤赣,乘火车经鹰厦线可通全国各地,海上船运可直达沿海各港口、台湾及亚太地区。

二是大港口优势。开发区海岸线总长50多公里,其中深水岸长11公里,可建万吨级至30万吨级泊位,码头线长。良好的建港条件,被誉为“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目前,已建有万吨级杂货码头,10万吨级原油码头,5千吨、3千吨和2千吨级成品油码头各1座。肖厝口岸已被列为国家一类口岸之一。国家交通部规划将湄洲湾南岸建成全国四大国际中转港之一,目前南岸肖厝港区正在抓紧筹建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5万吨级煤码头、5万吨级粮食中转码头、10万吨级粮食码头、25万吨级油码头,这些项目一旦建成,肖厝不仅将拥有福建省最集中的深水泊位,而且将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港口。

三、总结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查找“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

六、罗星山上中国塔

教学目标:

1、了解罗星塔的历史

2、了解罗星塔的历史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罗星塔的历史 教学思路:

让学生搜集有关罗星塔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闽江下游三水合汇处的福州马尾港,有罗星山,旧时位在江心。山顶屹立一塔,砥柱海天。这便是驰名中外的罗星塔。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世界邮政地名称为“塔锚地(Pagoda Anchorage)”,过去几百年中,从世界各地邮到马尾的信,只要写上“中国塔”就可寄达。

二、介绍罗星塔的历史

罗星塔,为宋代柳七娘所建。相传,七娘系岭南人,因姿容佳丽被乡间豪强看中,设下圈套,诋其夫罪,调入苦役。七娘随夫入闽,不久,其夫被折磨而死。她变卖财产,在此建造一座石塔,为亡夫祈求冥福。由于塔下山突立水中,回澜砥柱,水势旋涡,如若“磨心”,所以也称“磨心塔”。明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推倒。天启年间,著名学者徐渤等人倡议复建。所以,“冶城东望诲天遥,谁遣中流二柱标”,出自明代叶向高诗句,感慨古塔的销沉。重建的石塔7层8角,高31.5米,塔座直径8.6米,每层均建拱门,可拾级而上;外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搪。檐角上镇有八佛;角下悬铃择,海风吹来,叮当作响,“舵楼风细听铃雨,月近家园渐觉圆”。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马江海战就在塔下开火,石塔损伤多处。战后,在塔顶安装一颗铁球,以代替被炮火所毁之塔刹。1964年重修,因栏板和塔檐剥落,只好改用铁管栏杆。但建筑的艺术风貌,仍存旧观。

三、总结

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请你搜集有关灯塔的故事,然后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七、出海白瓷瓷都造

教学目标:

1、了解德化白瓷的历史

2、了解德化白瓷的种类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德化白瓷的历史

2、能说出德化白瓷的种类 教学思路:

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德化是千年古县、中国三大古瓷都和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德化制瓷业历史悠久,是全国八大陶瓷主产区之一,以盛产陶瓷而名扬中外。

二、介绍德化白瓷的种类

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和广州潮州(一说为湖南醴陵)齐名。“中国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碗坪仑窑在生产青白瓷的同时就生产出了白瓷,但德化白瓷成为全国制瓷业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德化所具有的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以及白瓷独具的优良品性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德化很快就以生产白瓷而著称,并且成为了闽南的瓷业中心,代表了全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

三、总结

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说一说,什么是德化的“三朵金花”?

八、侨界领袖陈嘉庚

教学目标:

1、了解陈嘉庚的生平

2、了解陈嘉庚所作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陈嘉庚的生平以及他为国家做的贡献 教学思路:

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陈嘉庚,华侨企业家,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镇),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陈嘉庚还是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地区著名华人企业家,生前曾为东南亚地区华侨领袖,爱国人士。

二、介绍陈嘉庚的生平以及他所作的贡献

陈嘉庚17岁(1891年)时渡洋前往新加坡谋生,起初主要在他父亲经营的顺安米店服务,共做了13年。陈杞柏晚年实业失败,顺安于1904年停业,欠债权人20余万元。新加坡当时的法律规定“父债子免还“,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白手创业的陈嘉庚艰苦奋斗了4年时间,终于有些盈利,他便不顾亲友反对,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找到债主,到1907年为止,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债务。此事成为新加坡华人商业史上一大佳话。

1949年,他应毛主席电邀,回国出席全国政协,参加开国大典。他看到伟大祖国站立起来了,决心定居祖国,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耄耋高年,驰驱祖国南北大地,舟车劳顿,席不暇暖,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鼓励华侨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陈嘉庚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而且也是一位毕生热诚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陈嘉庚事业达致顶峰时,不过拥资一、二千万元左右,在当时的华人企业家中,比他富有的人为数不少,但为国家和民族兴学育才始终如一地慷慨输捐而自己一生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的,唯有陈嘉庚。正因为如此,黄炎培先生曾说:“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他办学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三、总结

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根据课文内容,收集相关资料,说一说陈嘉庚先生为什么会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十三《“华侨将军”叶飞》教学说明

《“华侨将军”叶飞》是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红色海西”部分的一节课。“红色海西”旨在让同学们了解战争年代中涌现出的闽籍将领们的成长历程,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对红土地文化形成深刻的认知和体验。《“华侨将军”叶飞》介绍了叶飞将军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展现了一代将领出生入死,热血报国和铁血柔情的伟人风采。教学时既要立足于叶飞将军的个人传奇,展示叶飞将军的英雄事迹,尤其是叶飞将军对闽东革命的贡献,还要延伸到闽东这块红色土地上涌现出来的众多英雄儿女,通过感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让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进而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景仰与崇敬,感恩今日美好的生活。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显地方课程(乡土教材)的特性,我们作了以下三方面的尝试:

一、依纲靠本,用好教材

教材虽是一个例子,但是一个承载着很多教学信息的好例子,我们认为用好教材是开展好教学的前提条件。《“华侨将军”叶飞》正文部分简短而全面地介绍了叶飞将军的生平事迹。“阅读加油站”和“相关链接”部分又分别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他铮铮铁骨和万丈柔情。读好它,就能知道叶飞将军的雅号,知道他的家庭出生,知道他投身革命的经过,知道他参与创建闽东苏区和游击队的事迹,知道他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以及解放后的显赫身份和地位。因此,在导入课题后,再次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思考叶飞是位怎样的人?并用一句话概述叶飞。在此基础上,将课后“说一说”“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巧妙地转化成课堂的相应活动,让学生聊“雅号”背后的故事,感受人物的品格与情怀,让教材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尊重学生主体,开展多元探究

革命战争年代渐行渐远,革命英雄事迹也慢慢淡去,因此,大部分小学生对革命战争与革命英雄,印象并不深刻。同时,叶飞将军是位智勇双全、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有着报效祖国的高度责任感,有着深厚的赤子情怀,这不是一篇数百字的课文所能承载的。只有让学生在读好文本的基础上,跳出文本,展开多元探究,方能让学生全方面多角度的感受英雄丰满的人格魅力。

因此,课前布置学生到书店、图书馆,到网上收集叶飞将军和海西革命英雄的图片资料。带部分学生到闽东革命纪念馆和溪柄斗面苏区纪念馆参观采访,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料。课上以展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分享大家收集到的资料,在交流中不断地充实丰满各自心目中叶飞的形象。

三、做足地方文章,彰显课程本味

当年的闽东是全国十八个红色苏区之一,是党在南方的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闽东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叶飞、曾志等革命先辈对闽东苏区而言,意义非凡。走近叶飞,认识叶飞,赞颂叶飞,感恩叶飞,是本课的主旨。然而,是否线性地平均用力地让孩子们认识和感受叶飞呢?我们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处理。在学生全面了解叶飞将军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构建了叶飞将军较为完满的人物形象后,打了一张“乡土牌”或“亲情牌”:漫谈叶飞在闽东的主要战役以及他对闽东革命的贡献,让学生在交流“赛岐暴动”、“霍童暴动”、“姜家山战斗”等故事和展现叶飞在闽东战斗时使用过的武器与用具中,拉近了英雄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再一次拨动他们心中崇拜英雄的那根弦。同时,彰显了乡土课程的本味,立足地方,突出地方特色。

十三《“华侨将军”叶飞》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播放录像,从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英雄,引出纪念碑题词,聚焦“叶飞”。

2.揭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播放课件,让学生从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活动视频中聚焦纪念碑题词,聚焦叶飞将军,从而揭示课题。同时,奠定对革命英雄的景仰与怀念的课堂基调。】

二、自主阅读,初识叶飞

1.速读文本,思考:叶飞是位怎样的人? 2.学生交流:用一句话概述叶飞 3.说说叶飞的雅号。

【设计意图:教材虽是一个例子,但是一个承载着很多教学信息的好例子,用好教材是开展好教学的前提条件。】

三、多元探究,走近叶飞

1.聊叶飞的故事,感受他的品格和情怀 2.补充影像资料,进一步丰满叶飞的形象

【设计意图:叶飞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物,他智勇双全,他铁血柔情,有着报效祖国的高度责任感,有着深厚的赤子情怀,这不是一篇数百字的课文所能承载的,只有让学生跳出文本,多元探究,全方面感受英雄丰满的人格魅力。】

3.漫谈叶飞在闽东的主要战役以及他对闽东革命的贡献

4.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图片资料

5.评述叶飞 【设计意图:对闽东人,对福安人而言,叶飞是那般的亲切,有如身边的一位长者,一位亲人。叶飞在闽东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让孩子在漫谈和展示中,进一步体会叶飞对这片热土的卓越贡献,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他的景仰和感恩。同

时,彰显了乡土教材的本味。】

四、真情缅怀,歌赞英雄 1.感怀闽东革命先辈 2.歌赞英雄,感恩英雄

【设计意图:闽东是全国十八个红色苏区之一,是党在南方的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革命英雄多如繁星,让孩子话说闽东革命先辈,歌赞闽东革命先辈,进而感恩革命先辈,珍惜今日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13、“华侨将军”叶飞

围棋将军

抓不住的飞将军

一年级上册海西教案 篇2

认的字

绿叶荷花天晴好, 鸽子气球雁飞高。春回莺儿叫, 牛羊饮水兔吃草。青草连柳色, 参加春耕早。树林乌鸦叫, 学校北边两只猫。挨着有人在说笑, 洗澡蛙鸣连相告, 夜晚似秋宵。

狗尾长长, 群鸡走脱进了窝。天明咏鹅云几朵, 曲脖红掌浮清波。“十一”庆国庆, 丰收弟妹都唱歌。广阔蓝天海鸥飞, 黄沙大浪望海河。真想游船吧, 按时来到啦。别去捉野鸡, 双手握伞把。看着语文每张画, 好么惊讶听“哎呀!”糖果甜的吧, 泥地蚂蚁一齐爬。哥哥妈妈在家打电话, 奶汁油饼喂娃娃。去见咱俩都认识, 司机轿车开动啦。

田野满山遍金黄, 西风扑面将前往。照相晴朗有太阳, 这里丹桂吐清香。中秋月亮共星光, 过节讲话我们有礼让。班级学习作业削尖用铅笔, 头脑聪明快成长。更想有眼光, 怀着希望一起来担当。公园见面团圆七八人, 欢迎有请做饭汤。粒米皆辛苦, 住宿五张床。冒雪屋外穿棉衣, 大风呼声找到柴禾点火旺。远近两间房, 凌寒数枝梅出墙。赶路走百步, 遥闻有暗香。

写的字

人口耳目和手足, 山石火山水田和水土。自然日月风雨乌云化闪电, 瓜果植物玉米禾苗和竹木。上下大小和多少, 动物牛马山羊金鱼虫子和飞鸟。子门开, 五千万;飞行白玉电台边。树林怀抱儿子在, 今古见青天。金子不用太子女儿好, 里头杯勺刀叉有香包。中心也好又一个, 水池南方正独坐。林木长叶绿我国, 红毛曲项向天河。宝贝丫头拭泪刚才去, 他们网吧朋友心不齐。冬去春回由小弟, 山地来玩只有你。可是走路妙正好, 爸妈从父冰山角。相交春天花草见, 把手合力加几元。四六九十一二三, 学画她在花朵边。自己刷牙为什么?去看山头野果枫叶红似火。

摘要:把一年级识字、写字表里的字编成歌诀, 学生就会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关键词:歌诀,建构意义,新颖

参考文献

一年级上册认、写字总歌诀 篇3

关键词:歌诀;建构意义;新颖

一年级课本后附的认、写字表,令人望字兴叹。我们将表中的两种字分开,分别组词连句、建构生活情境,编成歌诀辅助学生复习,因为音韵铿锵,学生就学得顺畅。

认的字

绿叶荷花天晴好,鸽子气球雁飞高。春回莺儿叫,牛羊饮水兔吃草。青草连柳色,参加春耕早。树林乌鸦叫,学校北边两只猫。挨着有人在说笑,洗澡蛙鸣连相告,夜晚似秋宵。

狗尾长长,群鸡走脱进了窝。天明咏鹅云几朵,曲脖红掌浮清波。“十一”庆国庆,丰收弟妹都唱歌。广阔蓝天海鸥飞,黄沙大浪望海河。真想游船吧,按时来到啦。别去捉野鸡,双手握伞把。看着语文每张画,好么惊讶听“哎呀!”糖果甜的吧,泥地蚂蚁一齐爬。哥哥妈妈在家打电话,奶汁油饼喂娃娃。去见咱俩都认识,司机轿车开动啦。

田野满山遍金黄,西风扑面将前往。照相晴朗有太阳,这里丹桂吐清香。中秋月亮共星光,过节讲话我们有礼让。班级学习作业削尖用铅笔,头脑聪明快成长。更想有眼光,怀着希望一起来担当。公园见面团圆七八人,欢迎有请做饭汤。粒米皆辛苦,住宿五张床。冒雪屋外穿棉衣,大风呼声找到柴禾点火旺。远近两间房,凌寒数枝梅出墙。赶路走百步,遥闻有暗香。

写的字

人口耳目和手足,山石火山水田和水土。自然日月风雨乌云化闪电,瓜果植物玉米禾苗和竹木。上下大小和多少,动物牛马山羊金鱼虫子和飞鸟。子门开,五千万;飞行白玉电台边。树林怀抱儿子在,今古见青天。金子不用太子女儿好,里头杯勺刀叉有香包。中心也好又一个,水池南方正独坐。林木长叶绿我国,红毛曲项向天河。宝贝丫头拭泪刚才去,他们网吧朋友心不齐。冬去春回由小弟,山地来玩只有你。可是走路妙正好,爸妈从父冰山角。相交春天花草见,把手合力加几元。四六九十一二三,学画她在花朵边。自己刷牙为什么?去看山头野果枫叶红似火。

参考文献:

冯兆海.这样的师逸功倍与草根教研[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5-06.

作者简介:

张艳(1979—),女,小学一级教师,本科,教育教学;冯兆海(1957—),男,高级教师,教育教学。发表论文160余篇,有专著出版。

一年级上册海西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形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

2、能对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图形分类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形,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

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进行简单的拼图,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54--57页。练习6

教学目的: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

2、感悟在生活中的应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

2、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出示54页图

这幅图是什麽意思?

你准备怎麽办?

出示小猴整理后的房间,问:小猴整理得如何?

二、谈话引入

在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需要把一些东西分类,板书:分类

新授

那出6个三角形,5个圆,请你分一分,想怎样分?学生活动,动手分,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并扮演:按颜色

按形状既按颜色又按形状

每个小组把所有的铅笔放在一起,分一分

说说你的方法

二、课堂活动

53页1

小朋友的书包是怎样整理的?

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学生说方法

同桌交流

三、课堂练习

56--57页1--6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58页例1例2,59页--60页课堂活动1、2、3,练习七1、3

教学目的: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和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分类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请小朋友把课前准备的各种盒子拿出来,前面我们学习了分类,可以按颜色分,可以按形状分,……….今天,我们再来分一分,好吗?你可以自己分,也可以同桌,还可以小组分

二、探索

教学例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教具

问:能将这些物体分成两堆吗?

学生上台分

讨论:他门是按什麽形状分的?

你知道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长方体,正方体

老师画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

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你们带的里面有没有长方体,正方体?

生活中还有那些是长方体?正方体?

课堂活动1

学生先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在连线

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问:你如何辨认他们?

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

教学例2

出示例2教具,学生分成两堆

讨论:他们按什麽分类的?

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圆柱体,球

老师画圆柱体和球

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你们有圆柱体吗?有球吗?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柱体,球?

再观察圆柱体,求的形状,

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麽?三、课堂活动

练习七1、3

课后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59页,例3,练习七2、4、5

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求

利用这些物体搭积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形状,搭出不同的积木

教学过程:一、复习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求和圆柱体

学生辨认

分小组,把带来的物体分类

用橡皮泥做这些物体

二、教学例3

老师:我们手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来塔各种物体

老师示范

分小组活动

全班展示

三、课堂活动

60页2

61页4

猜用几个小的正方体可以把一个大的正方体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课后记:

三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的:1、通过对单元主题图的观察和小棒数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丛中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和个位,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

能认读写11--20各数,用11--2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的多等语言描述11--20个数。

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知道一个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能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时间: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62--63页例1--例3,课堂活动1--3,练习八1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认识11--20各数

2、认识感悟10个一是10

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会读11--20各数

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一是0

2、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你看到了什麽?

初步认识11-20

二、新授

学生那10根小棒,捆在一起,问:这捆小棒有多少跟?

10跟小棒叫做一个十

齐读:10个一是十,一个十就是10个一

教学例1

学生数12、13根小棒

捆小棒

怎样捆才能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呢?

学生操作

写12

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

1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

这个珠子表示多少?

还有几跟没有捆?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学生操作

个位的2表示什麽?合起来是多少?

读12

根据小棒写算是10+2=12

同理教13

教学例3

学生拿15、18根小棒,并捆一捆

在计数器上画

问: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什麽?

写15、18

填算式

观察计数器图,你发现了什麽?小组讨论

老师: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各位表示几个一,十位表示几个十

教学例3

学生拿1捆和一根小棒,问: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11,学生填算式

观察11,你发现了什麽?十位的1表示什麽。各位呢?

学生独立填16、17、19的算式

出示20根小棒

学生数,有多少根?有几个十?

在计数器上拨20,问:十位的2表示什麽/

写算式10+10=20

齐读11--20的组成

三、课堂活动

66页1

67页2、3

练习八1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66页例4例5,练习八2--5、9、12

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知道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

正确书写11--20

进一步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巩固数位顺序

教学重难点:1、知道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

2、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

出示卡片11--20各数

看卡片说数的组成

一个十,6个一9个一1个十一个十3个一1个十14个一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出示放大的直尺图

看图读0--20

问:0表示什麽?

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小组讨论

从左往右,依次多1

15在14的后面,在16的前面

…………………………

(二)教学11--20各数的书写

描红

田字格写

三、课堂练习

练习八2--5、9

第3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6--13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巩固掌握数位的意义

联系生活应用

增进学习的兴趣几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基训

对口令,说数和数的组成

二、指导练习

69页7

看数画珠子,并且说个位,十位表示什麽

69页8

出示图

小猪家新修了一座房子,小熊也修了一座房子,他门请自己的好朋友来完,小猪的好朋友小于13,小熊的朋友大于15,你能帮他们找朋友吗?

学生练习

69页10(10分钟)

70页11

看图,弄懂图的意思

70页12

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图

小动物门出去玩,他们排着队伍,你知道山羊排第几吗?

你还能提那些问题

房子里有几个动物

房子外面有几个动物

一共有几个动物

可后记:

第4课时

教学内容:71--72页例1--例3,72页--73页课堂活动1、2

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感悟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复习

3+25-210+710+9+

学生说计算方法

二、新授

教学例1

出示小棒图

看图写算式

认识各部分名称

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也有自己的名字

板书:加数加数和

学生用小棒计算13+2,同桌交流,

把3喝合起来再加10

从13接着往后数

………………………………..

教学例2

出示小棒图,学生说图的意思

列算式15-2

认识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学生用小棒计算15-2,同桌交流

先算5-2,再算10+3

因为13+2=15,所以15-2=13

…………………………………

教学例3

学生蓝图写算式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全班交流

三、课堂活动

72页1

口算卡片

课后记:

第5课时

教学内容:73页--76页1--9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算法

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73页1题

73页2

二、指导练习

74页3题

学生先填空,在观察,你发现了什麽?小组讨论

得出:不进位加,个位相加,十位不变

不退位减,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74页4

找朋友游戏

老师准备算式和数字卡片

学生游戏

如:那到14的学生说,我的朋友在那里,拿10+4的小朋友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全班齐读:10+4=14

游戏:过河

(1)6+4+8-7+5-4+6

(2)19-9+7-5+6-4+3

76页7

76页8

76页9

先引导学生看图,明白图的意思

问:可以怎样租船?

小组讨论

课后记

第6课时

教学内容:77页整理和复习1--6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

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巩固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看书,回忆本单元内容

二、复习

出示小棒,知道10个一是10

77页1

学生按顺序数数

一个一个数

两个两个数

五个五个数

77页2

出示图,学生独立完成

5、在圈子里填20以内的数

十位是1的数个位是0的数

78页5

78页6

学生填空,你发现了什麽?

课后记

第7课时

教学内容:79页7、8、9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对口另

11--20各数的组成

而、出示图

()○()=()

()○()=()

2、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怎样算嘴快?

79页7

出示卡片

如:一个十和4个一

学生答:一个十4个一组成14

10+4=14

4+10=1414-4=1014-10=4

79页9

学生拿1分,2分,5分币,小组合作,要1角2分,可以怎样拿?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5

课 题

一、有趣的声音世界 共2课时

一、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二课时)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难点:对声音的联想。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音乐游戏(看谁接的对)、将同学分成五组,每一组拿好乐器等候。、教师弹奏乐曲,是哪一组哪组就边唱边演奏,看哪组演 奏的准确。哪组错的次数少,哪组获胜。

二、读谱知识、综合训练、请学生认一认书中休止符的样子并拍一拍。、请学生两人一组试着拍击综合训练二(教师订正)、请学生将《布娃娃弹琴》这一课中的休止符找出来并拍一拍。

教 学 过 程

4、教师带领学生拍击综合训练一,并请学生想想怎样拍好。

5、教师将五张卡片分给每个小组,请每个小组讨论排列顺序,不可以和前一个小组排列的一样。站好后,其他同学依次排出。

三、学唱歌曲

1、导入:教师弹奏一首优美的乐曲。

师:每个同学都希望弹奏出优美的乐曲,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布娃娃为我们弹奏的这首乐曲。

2、初听乐曲,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再听教师演唱,说说怎样唱好这首歌。

3、教师带领学生将歌曲节奏拍一拍。(注意休止符处)听唱法学唱歌曲,反复练唱休止符和附点音符处)

4、处理:请同学们按照三拍子边拍击边唱。用乐器伴奏,并用动作表演歌曲。

板书设计 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课 题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

(一)共2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相应的声音。教学重难点 重点: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难点:对声音的联想。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复述故事的内容。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表现雷、闪电、大风以及故事情节中要求表现的声音。

4、安排学生课下寻找能表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教 学 过 程 教学评价:

1、能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能够创造出表现风、雷、闪电的声音。

课 后 分 析

课 题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

(二)共2课时 教学

目标 能用声音表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担任一个角色。教学重难点 重点: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难点:对声音的联想。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将学生分成2---4组,讨论如何用声音来表现。

3、分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学将故事,其他同学用声音来表现。

4、师生共同评价。

5、如有时间还可创编其他内容。教 学 过 程 教学评价:

1、能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

2、能与组内同学团结合作。

3、能在表演中创造出一种声音并担任表演。课 后 分 析

板书设计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

(二)课 题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2、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3、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4、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

5、的音色。

6、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7、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唱歌。

教学重难点 听赏童声合唱与铜管乐齐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与乐器音色的不同。背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1)听赏《国歌》

1、引入新课:教师简单的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威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的听一遍。

2、可向学生提问:在什么场合下、情形下唱、奏国歌?

3、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关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到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师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国旗知识。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以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3、教师带学生朗读一遍歌词。

4、学生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课 后 分 析

课 题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逐步培养儿童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

2.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3.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学习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教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时,指导学生唱出四三拍的韵律。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威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

2、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边遍

3、提问: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4、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5、教师启发学生简单的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6、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四、课后小结:

课 后 分 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创作于1935年,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课 题 彝家娃娃真幸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用身体的动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点韵味。

2、复习×××× ×××的节奏,练习为歌曲编配伴奏谱。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1=C 3 511 11|221|51 76|5-| 我家的 小猫 叫咪咪叫 咪 咪 我家的 小猫 找妈妈找 妈 妈

76 5|345| × -| 572|1-|| 叫咪 咪 叫咪咪,妙 呜!叫咪 咪。找妈 妈 找妈妈,妙 呜!找妈 妈

三、学唱新歌 1、导入课题

简单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放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特点。

2、欣赏歌曲录音范唱。

3、视唱歌谱。先听老师范唱,然后学生随琴视唱。

4、学唱歌词。指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要求吐字清晰。之后随琴唱词,不足之处指导纠正。

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演唱更好听?衬词应该怎样唱?再次欣赏歌曲录音,体会如何表达歌曲的情绪,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取不同形式练习。

四、小节本课学习情况,下课。

课 后 分 析 本节课又是一首具有民族气息的歌曲,这是另外一种风格的歌曲,“阿里里”是一个民族得象征,也是一中风格的象征,所以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气氛来渲染歌曲!具有很好的效果。

课 题 彝家娃娃真幸福(第二课时)共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重难点 组织好歌舞表演,使之即有组织次序,形式又生动、活泼、有趣,并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大方地表演。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1=C

511 11|221|51 76|5-| 我家的 小猫 叫咪咪叫 咪 咪 我家的 小猫 找妈妈找 妈 妈 76 5|345| × -| 572|1-|| 叫咪 咪 叫咪咪,妙 呜!叫咪 咪。找妈 妈 找妈妈,妙 呜!找妈 妈。教 学 过 程

三、综合训练

(一)老师改变顺序拍击下面的节奏,学生回答拍击顺序。1×× ××××|×× ×|2 ××× ××|×× ×| 3××× ××|××× ×|4×××× ××|××× ×|

四、学习歌曲律动

1、复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通过集体、分组、个别等形式练习。2、律动说明:准备姿势:双手叉腰,脚正步。

第一段1小节:第一拍前半拍左脚起步向左横迈一小步,后半拍右脚紧跟。第二拍左脚再向左横迈一步。4 2小节:按×××节奏,右脚跺地三次,同时眼看二点。其它4-8小节动作同上。通过分组、个别等形式反复练习。

五、总结课堂学习情况,下课。

课 题 第三单元 我们都是好朋友 共2课时 教学 目标 学会歌曲《好朋友》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用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 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学唱新歌:

1.用教材插图引入《好朋友》的教学。2.教师范唱。

3.听唱法分句教唱《好朋友》。4.按节奏谱为歌曲伴奏。教 学 过 程

5.引导学生编写第二、三段歌词。

6.将原歌词和新编的歌词连起来唱,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7.启发学生利用各种物体作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下节课带

四、巩固练习: 1.男女生比赛唱 2.小组比赛

五、课堂小节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三角铁、双响筒和玲鼓的名称并会演奏。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相互协作的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2.在活动中培养团结友爱和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做到声音自然,姿势良好并能较为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感情。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教学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拍手,跺脚,小鼓,铃等等)请回答。2.认识新伙伴:三角铁、双响筒、玲鼓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听听他们的声音,记住好朋友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发现乐器的特点,教师可适当补充,如三角铁的声音有沿展性等。

教 学 过 程 2.和老师一起练一练:三角铁、双响筒、玲鼓的节奏练习。

3.看一看,想一想:看通过网络找到的图闻资料,骆驼队行进时是怎样的?在欢乐的节日上舞起狮子的情形又是怎样的?扭起秧歌的舞曲又是多么的欢快呀!如果让你给他们伴奏,你选择什么乐器,用什么样的节奏来伴奏哪?

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即使他们的回答不够准确也要鼓励和赞赏。

4.练一练:学过的歌曲《好朋友》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用我们刚认识的碰铃和响板来伴奏,边唱边敲。用他们熟悉的歌曲来练习,可使学生有兴趣。尽量多的让学生们来练习,使他们在感官上得到直官的刺激,多启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5、做课后的练习。

6、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本课的教学。

四、小结

三角铁、× - | × × | 玲鼓 × × | × × | 双响筒、× × | × × |

第三单元 我们都是好朋友 器乐:三角铁、双响筒、玲鼓

课 题 第三单元 我们都是好朋友 共2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为歌曲《 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的伴奏中加入碰铃、响板及各种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使伴奏音响更加丰富。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2.在活动中培养团结友爱和合作 精神。

2.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做到声音自然,姿势良好并能较为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感情。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歌曲《好朋友》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学唱新歌:

1.用教材插图引入《 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的教学。2.教师范唱。

3.听唱法分句教唱《 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4.按节奏谱分别用三角铁、双响筒、玲鼓为歌曲伴奏。5.引导学生编写第二、三段歌词。

6.将原歌词和新编的歌词连起来唱,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7.启发学生利用各种物体作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下节课带

四、巩固练习: 1.男女生比赛唱 2.小组比赛

五、课堂小节

课 后 分 析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我们都是好朋友 歌曲: 《 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

组长签字 教 导 处 签 字

金川集团公司中小学第三小学备课教案

授课人 郭雅茹 科 目 音乐 周 次 第六周 课 题 第三单元 我们都是好朋友 共2课时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团结友爱和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到声音自然,姿势良好并能较为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精讲多练新知识,使学生能认得清、看得准、打得稳

难点: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做到声音自然,姿势良好并能较为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感情。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节奏律动,组织教学

学生伴随着《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做各式各样的表演动作,或拍打各种不同类型的节奏步入教室,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韵律感。在表演中感受节奏速度的快慢及情绪的变化。

二、模仿声音,感受声音

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的音响加以模仿,在模仿中感受音的长短。

教 学 过 程

三、节奏知识,加深印象

学生初步了解什么叫节奏。认一认、读一读、拍一拍、打一打,复习巩固,打好基础。

四、发声练习,外在表现

学生可随意即兴演唱自己的作品,大家也可学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意识。

五、节奏练习,变化组合

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画面多变的特殊效果,把学到的音的长短节奏知识反复变化练习,使学生能更快地熟悉、掌握和运用。板书设计 活动: 音乐探宝 | - | | - || 组长签字 教 导 处 签 字

金川集团公司中小学第三小学备课教案

授课人 郭雅茹 科 目 音乐 周 次 第七周 课 题 第三单元 我们都是好朋友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快乐小舞曲》的综合性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2.提高参与率。

3.在唱、表演、伴奏一体的音乐环境中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和、及相互合作精神。3进一步加深对“× -4.”和“×”的认识。

重难点: 在唱、表演、伴奏一体的音乐环境中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和、及相互合作精神。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四张图片引入《快乐小舞曲》教学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2、跟着录音机学唱《快乐小舞曲》

教 学 过 程

3、教师依次出示节奏卡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学生在原地进行歌表演,动作由师生共同设计

5、用《快乐小舞曲》的录音进行集体舞,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动作要尽量简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自信进行舞蹈

四、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集体舞: 快乐小舞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长签字 教 导 处 签 字

金川集团公司中小学第三小学备课教案

授课人 郭雅茹 科 目 音乐 周 次 第七周 课 题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共2课时 教学

目标 欣赏一些节奏鲜明的乐曲时,给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学生就会进入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体验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用动作对比来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不但使低年级小学生感到欣赏音乐充满了乐趣,而且使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力度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有了初步的理解。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点拨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欣赏:

1.初听《荫中鸟》全曲,感受整体(出示课件)2.复听一次,要求学生听辩乐曲的段落及速度变化。3.分段欣赏。(出示课件)

4.围绕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手段,及独奏与伴奏关系,启发学生想象与欣赏,以加深对音乐表现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5.再次复听全曲,让学生从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中,产生热爱生活,憧景未来之情。6.听听想想

(1)你认为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它们之间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2)乐曲中有一个部分,笛子在轻快的旋律衬托下自由的模仿各种鸟声,生动、逼真的呈现出绿树浓荫里百鸟争鸣的情形。你能听出来吗?

(3)这首乐曲 ①仅仅模仿自然界中鸟类发出的音响。②不仅模仿自然的音响,也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的欢畅、喜悦的心情。(选择√

教 学 过 程 7.欣赏《鸭子拌嘴》 8.介绍《鸭子拌嘴》

“鸭群集合上路”是全曲力度最强的音乐 “鸭子潜水觅食”是全曲力度最弱的片断 9.提问: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鸭子觅食? 10.复听《鸭子拌嘴》中“鸭群集合上路”片段:

(1)我扮演放鸭子的老爷爷走在最前面,所有的学生模仿鸭子走路的姿态跟在后面,(2)他们虽节奏有力地踏步前进,边走边高兴地说:“嘎!嘎!嘎!嘎!”互相拌嘴,充分感受到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

11.复听《鸭子拌嘴》中“鸭子潜水觅食”片段:

(1)用轻而弱的声音启发学生:“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鸭子觅食?”

(2)学生分组讨论,有的模仿模仿鸭子滑动翅膀,把头慢慢潜入水中觅食,有的静悄悄地在岸上等待,有的做出了捉到小鱼时的动作,静悄悄的教室里只有水镲声伴随着孩子们无声的动作,大家立刻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平稳轻松的情绪。

四、课后小结:

课 题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miao、mie两个节奏的长短,在听、想、唱、做、编中感受节奏的变化组合。

2、在复习中加深印象、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3奏“填词”,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提高音乐素质

重难点

1、精讲多练新知识,使学生能认得清、看得准、打得稳

2、知道音的长短,有节奏的说话。为节奏填词要强调词组的相互连接,为创作歌曲打好基础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节奏律动,组织教学

学生伴随着节奏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做各式各样的表演动作,或拍打各种不同类型的节奏步入教室,感受音的长短,培养学生的节奏韵律感。

二、节奏模仿,感受音乐

师生问好,用节奏说话。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的节奏音响加以模仿,在模仿中感受音的长短。

三、节奏知识,加深印象

学生知道音的长短,初步了解什么叫节奏。知道ta和titi的名称及长短划拍规律。认一认、读一读、拍一拍、打一打,复习巩固,打好基础。

四、节奏感受,外在表现

通过了解音有长短,知道节奏长短,听出节奏长短,表现节奏长短。在表演中感受节奏速度的快慢及情绪的变化。

五、节奏练习,变化组合

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画面多变的特殊效果,把学到的音的长短节奏知识反复变化练习,使学生能更快地熟悉、掌握和运用。

六、节奏互练,集体参与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miao、mie制成活动卡片变化练习。学生出题,学生答题,面向全体,调动每一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名学生在课上都有锻炼的机会。

七、节奏游戏,增强记忆

游戏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好方法。为了使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变为形象有趣的音乐游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电脑上做“辨别节奏拖汽球”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和竟争意识。

八、节奏填词,激发灵感

用miao、ga、ji进行节奏的变化组合。用这种节奏说话就是为节奏填词。由单字到词组,由教师说上句学生说下句,变为学生有节奏地填一句完整的词。学生可随意即兴演唱自己的作品,大家也可学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意识。

课 题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共2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2、引导学生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

3、启发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如手、口等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掌握休止符的用法。

2、能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能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与创造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 学过程

一、认识休止符

(1)出示一只闭口的小鸭,放在开口小鸭旁边。

师问:两只小鸭有什么不同?生答:一只在叫,一只在休息。(2)看图模仿小鸭叫一叫。ga ga ga()(3)看图模仿小猫叫一叫。()miao()要求学生边拍手边学叫声,并用双手打开表示休止。(4)出示红灯----休止符,表示休止一拍。

师:“在马路上看见红灯,行人要停一停。在歌曲里看见它(休止符)也要停一停。”

教 学 过 程

二、感受聆听

展示课件上的标题----长鼻子,学生说说是什么动物。

看大象和小象的图,分别听听展示不同动物形象的音乐,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

学学象的行动,如脚步缓慢、笨重,长鼻子甩甩等。

三、学唱歌曲(1)看歌曲的MTV(2)教师范唱,学生轻声哼唱。(3)学生用“LA”音唱旋律。(4)学读歌词。

(5)随琴学唱《两只小象》。

(6)用打足气儿和没有气儿的皮球启发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编创活动

启发学生动脑筋,运用身体的部位打出强弱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歌表演

两个学生为一组,自由组合表演《两只小象》。

六、小结

看图片,向学生介绍象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保护它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歌表演:《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能听辨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在歌唱、表演中即兴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教学重难点

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小朋友们,想去动物园玩吗?这是不是你们高兴的事? 你高兴时会怎么样?

二、音乐活动:动物大合唱

1、你们能说出一个字的动物有什么? 两个字的动物呢? 三个字的动物呢?

2、现在,我们来进行“动物大合唱”。如: 长 颈 鹿、老 鼠、蛇

三、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1、小朋友们的大合唱很精彩,现在我们可以进去看看可爱有趣的动物了。(课件:动物图片)

2、哎,这些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哦,他们在唱歌呢,唱什么歌?小朋友们会唱吗?我们和他们唱一唱,好吗?

3、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

四、创编歌词

1、刚才我们在动物园看到了那么多可爱的动物,想不想自己编歌词进去?那想一想第一句怎么编?大家一起想,要什么动物来编?()睁眼看我们,真(),真();()跳舞多起劲,真(),真();()吹口哨,真(),真(); 动物园里动物多,真(),真()。

2、学生进行创编歌词,教师将歌词写出来。

3、学生演唱并表演创编的歌曲。

五、课后小结:

地球上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歌唱 : 《 在动物园里》 次 第九周

课 题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听辨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通过欣赏,体会音色在乐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重难点

1、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复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小朋友们注意听,有一只动物走过来了,是什么动物呢?你们听了音乐后告诉老师是什么动物?(放音乐)

2、学生听音乐后回答。

师:为什么说是这些动物呢?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请你模仿狮子的吼叫声,你能模仿它走路的动作吗? 教 学 过 程

3、象这种音乐的声音听起来很威武、雄壮,一般都是描写那些比较威武、凶猛、强悍的动物,比如狮子、老虎、狼、鳄鱼等等,这段音乐就是描写狮子的,名字叫《狮王进行曲》,(课件)描写了狮子威风凛凛的形象。下面我们再听着音乐,看看是不是听到了狮子的吼叫声?狮子叫了几声?

4、听音乐,学生模仿狮子走路和吼叫。最后一起说:我——是——狮子王!并要求学生最后造型定格。

5、美国有一部描写狮子的非常有名动画片,名字叫——《狮子王》,很多小朋友都看过,是吗?现在,我们来欣赏这部影片的第2部片段。

四、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园里玩了一圈,在动物园里,我们欣赏了一首乐曲《狮王进行曲》,小朋友们玩得高兴吗?你们回去后把自己创作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一起分享你们的快乐。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欣赏:《狮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吸引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听音乐,帮助 学生从愿意听、喜欢听逐渐过渡到想听音乐。2.学唱并按故事情节表演《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

教学重难点

1吸引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听音乐,帮助 学生从愿意听、喜欢听逐渐过渡到想听音乐。

2、学唱并按故事情节表演《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是“动画城”整个单元的开稿教材中的举例了五部动画片的歌曲,既不是教学内容,也不要求学生掌握,而是借助动画片的生动画面,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动画音乐上来。

《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选自美国迪士尼动画片《三只小猪》。曲调简短,节奏明快,情绪活泼。

一、播放几个典型的动画人物引入课题:《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欣赏:

1.听《三只小猪》的音乐 2.复听音乐 3.听唱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

(1)教师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的第七段(2)学生跟着教师学唱歌曲(3)一边唱歌谣一边表演动作 4.朗读:

5.朗读并做表演: 6.歌唱并表演

四、巩固复听: 课 后 分 析

课 题 第五单元 动 画 城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音乐知识力度记号的学习与运用,把两只小鸟的行踪表现得有声有色,歌声力求轻柔、深情。

2、通过欣赏两首童声合唱歌曲,使学生学会分辨不同的风格和情绪,并注意童声发之优美、合唱效果之丰满。

3、通过欣赏的拓展,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儿童歌曲。教学重难点 用轻柔、深情,有变化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1、5·5 5·4 | 3·2 1 | 5·5 5·4 | 3·2 1 | 啦 ~ ~ ~ ~ ~ ~ ~ ~ ~ ~ ~ ~ ~

2、节奏练习;

X X X · X | X X X ·X | X — |

3、给节奏配词: X X X X X X X X X X 红 红 的 花 儿 绿 绿 的 草 儿

教 学 过 程 X X X X X X X X X X — 漂 亮 的 蝴 蝶 真 呀 真 美 丽

二、复习歌曲

三、复习旧知

上节课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了三个新伙伴,你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老师来考考大家 出示小卡片

f-----强 p-----弱 mf——中强 mp——中弱 要求用相应的声音来回答

四、跟音乐演唱《小机灵之歌》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五、小结。

课 后 分 析 44 × - × - | × - × - | 44 × × × × | × × × 0 |

×× ×× ×× ×× | ×× 0 × 0 | 板书设计 五单元 动 画 城

课 题 第五单元 动 画 城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按节奏朗读,按节奏走步,随音乐的分句准备变换动作。教学重难点 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1)、念歌谣

1、教师请学生看教材插图,或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片段,请学生说出动画片的片名。

2、请学生指出插图或动画片中的人物名称,教师板书或粘贴人物头像。

3、请学生仔细观察看插图或动画片,说出各个人物的外行特征,教师巡一总结。×× ×× ×× × 唐僧 骑马 咚得 咚 ×× × ×× × 孙悟 空 跑得 快 ×× × ×× × 猪八 戒 鼻子 长

4、教师与学生边拍手边念童谣。

(二)、模仿

(三)、听赏《一个师傅三徒弟》

(四)、小结

课 后 分 析

1、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活动。

2、学生能否有节奏地朗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课 题 第五单元 动 画 城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的前奏。

2、练习山谷回声。

教学重难点 用轻柔、深情,有变化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

1、初听歌曲《劳动回家转》

2、教师提问

3、复听《劳动回家转》

4、敲打击乐器

(二)、词组卡农

1、山谷回声

2、用学过的歌谣《唐僧骑马咚得咚》,进行二声部卡农

教 学 过 程

3、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熟悉的词语或歌谣,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做简单的二声部或三声部卡农。

(三)、听音乐,走部

1、认识小矮人

2、带着表情做动作

跟音乐,边做动作边列队齐部走

(四)、分组表演

请两组学生表演,一组用打击乐器敲前奏,一组演小矮人,注意在音乐减弱时,慢慢回到各自的座位。

(五)、小结

课 后 分 析

1、学生用打击乐器敲击前奏时,节奏是否准确。

2、学生是否喜欢与其他同学合作练习词语卡农。

3、学生表演时是否能准确地踏在节拍点上。

课 题 第五单元 动 画 城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小机灵之歌》。

2、听音乐和节奏做游戏。

教学重难点 用轻柔、深情,有变化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看头饰,听音乐、请学生戴上自制的头饰,说说自己是哪部动画片的人物。、请学生说出《聪明的一休》是哪个国家的动画片。、教师补充说明日本儿童生活、服饰等的特点。

(二)、敲打击乐器

用三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一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篇6

复习目的: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区别形近、音近字母,能够默写并拼读。

一、复习声母

齐读、开火车读、拐弯读、齐背(边背边书空)、指名比赛背

默写声母表

二、复习韵母表

齐读、指名开火车读、找出单韵母、复韵母和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复韵母

找出鼻韵母中前后鼻韵母,特殊韵母

三、复习整体认读音节表

分类:

加哑巴i的有:zhi chi shi ri zi ci si 声韵音同的有:yi wu 小i改大y的有:ie---ye

加写大y的有:yu yue yun yin ying 在前加yu:yuan

四、复习有关j q x的拼写规则

出示(拼读):jú zi chãng qún xuě huā yuâ er 将jú qún xuě yuâ这些音节分解声母、韵母和声调

第一单元

复习内容:识字1——识字

3、练习1

复习目标:熟练掌握字词,并会适当在句子中运用。

复习重点:笔画名称,正确书写字词。

一、《识字1》

1、我们学过一首数字小诗,里面藏着十个数字,还记么?

2、请五位同学上台板书一到十,每个人两个。

3、别小看这些数字,它让我们学到了好多基本笔画。师一一指出,指名学生说。

二、《识字2》

1、哪篇识字告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分组读识字2,强调“脸、钟、做、操”等字的读音。、出示识字2的生字,个别书空、4、哪些字去掉一笔就成为了另外一个字?哪两个字意思相反?

三、《识字3》

1、回忆一下识字3。男女生读

2、默写个别词语。

四、练习1

复习月份儿歌,结合现在的月份。

第二单元

复习内容:《人有两个宝》、《升国旗》、《江南》、《我叫“神舟号”》、《练习2》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情地朗读并背诵本组内的课文;

2、能正确地书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词。

(一)复习《人有两个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集体背诵。

3、默写生字:个人、有用、人才、大手、工人

(二)复习《升国旗》

看图,朗读课文。指名背诵课文。

巩固练习

(三)复习《江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集体背诵课文。

2、巩固练习

(1)默写生字词:江西、小鱼、可见、叶子

(2)音近字比较:可()生()

口()升()

(四)复习《我叫“神舟号”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巩固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fēi lái fēi qù nǐ de bù zài cónɡ lái()()()()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来—()东—()上—()

(五)复习《练习二》

复习读读背背。

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学会有礼貌地向别人借东西。

第三单元

复习内容:《家》、《东方明珠》、《秋姑娘的信》、《看菊花》、《练习3》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组内的课文;

2、能正确地书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词。

(一)复习《家》

1、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图,指名背诵课文,集体背诵。

3、默写生字:白云、儿子、沙土

4、扩展练习: 是 的家。

(二)复习《东方明珠》

1、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有个巨人也来到我们这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点。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3、巩固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dōnɡ fānɡ ɡuǎnɡ dà tóu shànɡ yònɡ diàn hǎo le()()()()()(2)扩词

方()()头()()广()()

(三)复习《秋姑娘的信》

1、还记得善良美丽的秋姑娘吗?秋姑娘可爱写信了,她给好多朋友写了信,你们还记得吗?学生复述四封信的内容。

2、有感情地读,集体背诵课文。

3、巩固练习。

(1)默写生字词:好友 好心 全村 生日

(2)同音字比较:友()

有()

A、小红和小花是一队好朋()。

B、我()一个好朋友。

(四)复习《看菊花》

1、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背一背第二自然段

2、巩固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yě xǔ kāi fànɡ bù tīnɡ diǎn tóu ɡōnɡ kāi()()()()()(2)同音字、近音字组词。

工()

方()

公()

放()

(五)复习《练习三》

根据儿歌,掌握方向。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学会正确、有礼貌地打电话。

第四单元

复习要求:

1、准确认读识字4、5、6三课的生字,较熟练的掌握“虫、田、天、牛、沙、贝、风、浪、渔泉、乐、厅、林、阴、车、交”这些生字的音形义,能按笔顺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进一步掌握笔画“提、竖提、横撇弯勾”。

2、正确、流利、有韵味的诵读识字4、5、6三课的韵文,理解文中的词语,能结合韵文看图说几句话。

3、练习用“有„„有„„有„„还有„„”说一句话,读背练习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复习韵文及插图

1、读识字4,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识字5,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3、读识字6,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复习本单元生字

1、翻到生字表,自由认读并口头组词。同座互读互纠。

2、教师检查:

1)抽读词语:采集、昆虫、田野、螳螂、蚂蚁、蟋蟀、沙滩、贝壳、脚丫、海鸥、港湾、晚霞、雕塑、草坪、林阴道、大厦、轿车

2)选择正确的读音:

草坪(pín píng)雕塑(sù shù)昆虫(cóng chóng)天牛(liú niú)音乐厅(tīn tīng)风浪(fēn fēng)林音道(yīn yīng)3)写出下列笔画tí()hãngpiěwāngōu()shùtí()4)比一比再组词

虫()全()听()鱼()月()车()风()

从()泉()厅()渔()乐()东()分()

5)读一读再听写

天牛 水田 虫子 毛毛虫 水牛 风浪 沙子 渔火 大厅 火车 公交车 山泉 林阴

6)选字填空

()民们在海里捕()[鱼 渔] 大明湖里()是()水。[全 泉] 复习练习4

1、练习用“有„„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停车场里的车真多呀!有,有,有,有,还有。

我喜欢吃的蔬菜有,有,有,还有。

2、读背成语和古诗。

第五单元

复习内容:《大海睡了》、《冰花》、《北风和小鱼》、《练习5》

复习重点:1.在语境之中区别“他、它、她”。2.背诵指定课文。

一、《大海睡了》

1、背诵课文。(齐背,指名背)。

2.你喜欢白天的大海还是夜晚时的大海?

3.巩固练习

(1)说一说“里”的笔顺。

(2)扩词

里()()()月()()()

(3)照样子说一说。

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大海睡觉了。了。

二、《冰花》

1、齐读课文。提问:冰花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会有冰花呢?

2、巩固练习

(1)选字填空

她 他

爸爸回来了,()正在脱鞋。

妈妈在烧饭,()是个勤劳的女性。

(2)口头填空

啊,真漂亮!它像,像,像,一束束,晶亮,(3)照上面句子的样子,说一句话。

像,像。

三、《北风和小鱼》:

1、天气冷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它向草地吹一吹,它向梧桐树吹一吹,它向鸟儿吹一吹。

2、北风好厉害,但是小鱼不怕,为什么呢?

3、你喜欢这条小鱼吗?为什么?(虽然是弱者,但面对强者时,毫不畏惧。)

4、巩固练习

比一比,组词。

毛()出()和()

手()山()知()

说一说“出”的笔顺。

第六单元

复习目的:巩固本单元生字词,能够背课文,默写生字,记住笔顺。

(一)、复习

12、怀素写字课文

认读本课生字按笔顺书空:写、长

认读词语:

写字 生字 大字 书写 古人 先生 日子 生日 长江

(二)、复习

13、小河与青草

1、指名朗读课文,指名按自然段背课文。

2、认读本课生字

3、按笔顺书空:青

4、比较组词:分fēn()分fân()

5、按课文内容填空。

他从小就喜欢()(),()()()学()进()孩子。

怀素()()以后,成了()名()()()家。

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要不,()()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一年级上册扩词

识字2

太:太太 太小 太早 太大 小:小鸟 小人 小手 小河

鸟:鸟儿 水鸟 火鸟 小鸟 下:上下 山下 七上八下

早:早点 太早 早上 早来 牙:大牙 上牙 下牙 月牙

上:上升 上下 上马 马上

识字3

水:山水 水手 江水 开水 火:水火 火山 点火 火车 山:上山 下山 山水 山村 木:木头 木马 木鱼 木工

马:马上 下马 木马 小马 上马

课文1

人:大人 个人 人们 小人 又:又一个 又一天 又来了

工:工人 工友 木工 手工 才:人才 方才 才子

大:大小 大手 大火 大人 个:个人 个子 一个个

手:手工 水手 大手 手心 用:用手 用人 有用 用心

课文2

升:上升 升上去 升天 我:我们 我的 我来 我去

们:我们 你们 人们 他们 她们 向:向西 方向 向上 向东 中:中心 正中 心中 中立 立:立正 立好 中立 立交 正:立正 正面 正方 正中 正在 课文3

江:江南 江西 江水 大江 南:南方 江南 西南 向南 可:可是 许可 可人 可乐 叶:叶子 叶儿 草叶

鱼:鱼儿 小鱼 大鱼 西:西北 西方 东西 西南

北:北方 东北 南北 江北

课文4

飞:飞来飞去 飞上去 飞下来 在:正在 不在 全在你:你们 你的 你来 你去 来:来去 来了 飞来

么:是么 来么 去么 什么 的:你的 好的 是的 我的 课文5

白:白云 白马 白牙 白天 云:白云 云儿 云朵 风云

儿:儿子 鱼儿 马儿 鸟儿 土:土山 土木 土方 沙土

子:村子 个子 才子 鱼子 儿子 林子 浪子 虫子

课文6

东:东方 东西 东南 东北 方:方向 正方 方才 西方

有:有用 有的 有人 有一天 广:广大 广西 广东

电:用电 电子 电工 来电 头:个头 浪头 心头 木头

了:好了 来了 去了 是:是的 不是 全是

课文7

村:村子 山村 全村 渔村 全:全是 全在 全村

好:好友 好人 不好 好的 友:工友 友好 好友 友人

心:好心 中心 放心 点心 生:一生 生日 生人 生字 天生

课文8

公:公开 公正 公公 公用 开:开心 开放 开水 开车 放:放心 放手 开放 放上去 不:不许 不是 不来 不去

许:不许 也许 许可 点:点头 点火 点心 早点

也:也许 也是 也去 听:好听 不听 中听 听说

识字4

虫:虫子 小虫 飞虫 田:大田 水田 田中 田里

蚂:蚂蚁 蚁:蚂蚁

天:天牛 天上 白天 天天 牛:小牛 水牛 牛儿 牛毛

识字5

沙:沙子 风沙 沙土 沙tān 贝:贝壳 宝贝 干贝

风:东风 大风 风沙 风浪 浪:大浪 浪头 风浪 浪子

渔:渔火 渔村 渔船 渔夫 识字6

泉:山泉 泉水 清泉 乐:音乐 快乐 音乐厅

厅:餐厅 客厅 音乐厅 林:树林 林子 山林 林木

阴:阴天 江阴 林阴道 交:立交 交通 上交 公交车

车:车子 开车 火车 马车 上车 下车

课文9 里:里面 手里 心里 水里 村里 河里

抱:抱住 抱来 抱一抱 月:月亮 月牙 月儿

背:背书 背面 背心 手背 她:她们 她的课文10

丰:丰满 丰收 丰富 见:看见 见面 听见 不见

从:从来 从小 从前 听从 他:他们 他的 他人 时:小时 不时 儿时 说:听说 小说 说一说 说话

课文11

口:人口 口中 口水 口干 毛:牛毛 毛毛虫 毛衣

气:天气 生气 一口气 出气 出:出去 出来 出面 出口 出生

知:知了 知道 知心 和:和气 和好 我和你 和风

树:树木 树叶 树上 大树 面:见面 水面 里面 河面 上面

课文12

日:日子 白日 日月 生日 长:长江 长大 长一点 长河

书:书写 书面 书上 背书 古:古人 古时候 古字 古木

写:写字 写书 手写 大写 先:先生 先天 先去 先来

字:写字 大字 生字 课文13

干:口干 干枯 干贝 分:水分 分开 一分 十分

对:对面 不对 对的 面对 住:住下 抱住 住在 住手 住口

青:青山 青天 青草 青青的 河:小河 河水 河面 江河

一年级上册海西教案 篇7

《比尾巴》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设计理念]

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通过“比识字”“比朗读”“比写话”“比背诵”“比写字”,营造比赛氛围,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云、公”两个字。认识1个笔画“撇折”和两个偏旁“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答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走进比赛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一场比赛,你们想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板书课题)

2.小朋友,读了题目,你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比赛啊?(生:比尾巴比赛。)尾巴是轻声,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个读、齐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尾”字的下面是个“毛”字,好多动物的尾巴都是毛毛的。“巴”字中的竖弯钩像一条翘起的尾巴)

(课始以教师带领学生去观看一场比赛导入,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接着,揭示课题,教“尾”和“巴”两个生字的读音,牢记“尾巴”字形,知道我们观看的是“比尾巴”比赛。给孩子们创设情境,孩子们学习兴趣十足,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读词语,比识字

那么到底有哪些动物参加比尾巴比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比尾巴比赛吧!请小朋友们先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学生读后交流)

1.小朋友知道参加“比尾巴”比赛的都有哪些选手啊?

2.出示生词: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3.我们不仅要会读这些可爱动物的名字,还要把这些字都记住。

4.偏旁认字:猴鸭公

(1)猴是什么偏旁?我们上节课还学过哪个字也是反犬旁?(狗)

(2)公鸡的“公”,是上面是个什么字?所以我们称它为“八”字头。

(3)鸭子的“鸭”我们怎么记住它?(右边是“鸟”)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新学的偏旁“鸟”字旁。

(认识了动物名称中的生字“猴、松、鼠、公、鸭”;运用偏旁识字法认识“猴”,并通过回顾旧知,加以巩固。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学生发现“公”字上面是个“八”,教师乘机教授“八字头”;“鸭”字右边有个“鸟”,教师教学新偏旁“鸟字旁”。让孩子在发现学习中获得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5.讲“鼠”故事。因为古代的人非常痛恨老鼠牙齿,所以把鼠字的牙齿特别突出,下面是鼠的两个前腿、两个后腿和尾巴。

(利用“鼠”字象形字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想象中认识了“鼠”字。)

6.教学“伞”字。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伞”字的模样与我们生活中用过的“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伞”字上面的“人”就像伞的顶部,像伞打开的样子。

师:(相机画出其形状)你们看,上面的“人”真像伞打开的样子。谁来说说下面的部分像什么?

生:中间的一点、一撇、一横就像伞的骨架,那一竖就像伞杆。

(汉字原本就是一幅含义深刻的画,让孩子感受汉字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字的博大内涵。)

7.动物们都急着要去参加比赛了,哪位小广播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小老师读带有生字的动物名称)

8.比尾巴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哪位小广播员能来完整地说说这句话?

参加比尾巴比赛的动物有()、()、()、()、()和()。

(本课有12个认读字,如果集中在一定时间反复读,学生定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足。采用随文识字,可以使一年级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增强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在语言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字义。)

三、比朗读

(一)比赛读好问句

1.那么比赛的项目有哪些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去找找答案吧。

2.“谁的尾巴长?”(板书:长?)这句话有个问号,有问号的叫问句,问句的最后一个字读的时候要上扬。(标上上扬记号)

3.谁想来露一手读读这个问句?(个读,齐读)

4.“谁的尾巴短?”(板书:短?)“短”这个字,小朋友谁有办法记住它?给它找几个朋友。长短是一对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个读、齐读)

5.“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板书:一把伞?)这个“把”字,小朋友怎么记住它呢?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伞”字的模样与我们生活中用过的“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除了说一把伞,还能说一把什么?(一把尺、一把刀、一把扇子、一把椅子、一把枪……个读,齐读)

(用给字找好朋友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识记了“短”字,还扩充了词汇量,一举两得。在“把”字的教学中,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把”字,再用“一把______”的拓展练习对“把”字加以灵活运用。)

6.比一比谁是最佳小播音员,把这三个问句读好。

(二)比赛读好答句

1.那么比赛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2.师问:谁的尾巴长?—生答:猴子的尾巴长。(黑板上贴上猴子图片)

猴子的长尾巴有什么作用呢?猴子的长尾巴能钩住树枝,让猴子在林中自由穿梭。还能采摘树上的果子,非常方便。谁能读出猴子尾巴的长?

3.师问:谁的尾巴短?—生答:兔子的尾巴短。(黑板上贴上兔子图片)

兔子的尾巴短小、轻便,能让它灵活地逃开捕食者的捕捉。用处真大!谁能读出兔子尾巴的短?

4.师问: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生答: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黑板上贴上松鼠图片)

为什么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松鼠跳下树的动画演示)松鼠的尾巴能帮助它在跳下树的时候平稳着地,起到降落伞的作用,所以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的尾巴多有意思啊!谁想来读读这句话?(个读,齐读)

5.哪位小播音员想来读读这比赛的结果啊?(个读、齐读)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在这一朗朗上口的课文中,有为正音而读,有为比较而读,有为理解而读。这里抓住一年级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比赛朗读中,达到正音、比较和理解的作用。)

四、比写话

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现在就让我们也来比比谁是我们班的小作家。

猴子的尾巴长,好像()。

兔子的尾巴短,好像()。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抓住低年级孩子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他们在有趣可爱的比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

五、比背诵

同桌比,男女生比,小组比。

六、唱歌曲:《比尾巴》

领略了小朋友们朗读比赛的精彩,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比尾巴比赛,感受比赛的快乐吧。

(通过课文写的歌曲将愉快的学习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在歌曲中快乐地唱着歌,这比全班齐背效果来得好。)

七、比写字——“云”“公”

感受完比尾巴比赛的快乐,让我们再学会写几个生字宝宝吧。我们来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写字大王。

1.指导书写:比一比“云”“公”两个字哪里是一样的。(都有笔画”撇折”和“点”)

2.写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哪位小朋友能提醒大家?

3.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4.师生讨论评价,选出写字大王。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标达成的前提,真正落实还需教师在课中通过调控让全体学生有效习得。在写字练习中,发现问题,适时指导,保证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八、小结

北师大版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篇8

本课设计遵循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的理念,注重在学习语言知识和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进行各种活动,力求做到面向全体,促进全员参与。通过体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1)能够了解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2.知识目标:

(1)基本掌握核心词汇When, birthday, autumn, spring, March, September, October,及短语happy birthday. 能说,能简单运用。

(2)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It’s March 12th.

How old are you?I’m eight years old.

(二)教学重点:

1.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自己的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型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习题

(四)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s and warm-up

Step2 Set the scene

(1)T: Today is my friend’s birthday. I have a gift for her.

(Ss review and read the word: gift.) Here is a birthday gift. 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birthday.(Ss read and practice the pronunciations).

Let’s sing it!

Ss: Sing a birthday song together, and say “happy birthday” to the friend.

(2)整体感知

Watch the flash and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Whose birthday is it? (It’s Mocky’s birthday.)

(3)Read the story one sentence by one sentence.

Show the pictures of the four seasons and a calendar, learn spring, autumn, October, September, and October.

(4)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repeat: Today is Mocky’s birthday.

T: When is Mocky’s birthday? How old is Mocky?

Write down the dialogue and read.

(5)Then do the exercise: T or F.

Step3 Paper work:

(1)Show table 1 and fill Mocky’s birthday and age.

Then 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1 in groups.

Check the answers.

(2)Show a calendar again, and ask Ss to answer:

When is your birthday? How old are you?(Point at the right picture and talk about it.)

Ask 3 friends about their birthdays, and complete the table 2.

Ask 2-3 to show their table and read the sentences.

Step4 小结: 新单词和句型.

T:Today we learned five new words…

Ss: Spring, autumn, March, September, October.

T: And how to ask and answer your friends’ birthday and age?

Ss: How old are you? I’m … . 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 .

Step5 Say Goodbye.

(五)板书设计:

Unit 4 Mocky’s birthday

When is Ken’s birthday? How old is Ken?

It’s March 12th.

He’s 10 years old.

New words:

springMarch

autumnSeptember

October

(六)作业设计:

1.Read the story.

2.Tell your parents your birthday in English.

三、教学反思

“Mocky’s birthday”是小学英语北师大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重点是关于询问及介绍生日,年龄的句型,以及十二个月份的学习。本堂课的教学选择了第一课时,关于课文教学。课文由Mocky看到桌上的礼物,猜测是谁过生日,由此引入关于询问和介绍自己生日和年龄的对话。

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由听力练习,到模仿对话,学习单词,再到自读课文,运用对话,由学习到模仿再到运用。

反思这堂课,在前半部分学习新知的环节上,先设计学生整体感知,再由整体到句,词,对新单词的学习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边听边读边学,分解了课文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也就不会有太难而学不懂的感觉。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英语,使他们喜欢英语,乐学英语。

作者简介:

曾丽娜(1981~),女,四川成都人,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英语。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表达一个人很伤心的句子下一篇:写给中学生励志名言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