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总结

2024-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融中心总结(精选8篇)

金融中心总结 篇1

今年,我们紧紧围绕年初所按制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夯实事业基础,加强内部管理,并创作性的开展工作,有力的推进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经过我中心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到现在为止,共发放各项农村信用小额贷款2000余万元,现将我中心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我中心这一年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与政府重视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政府领导经常亲临我中心指导工作,对中心工作人员的生活也非常关心。当我们的工作遇到困难时,政府总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毫无保留的支持中心工作。

二、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我中心的工作意义 农村金融服务中心,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我们所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及文件精神,领会其精神实质。结合我中心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以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人民群众为宗旨,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业务、工作技能的学习,不断完善有关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诚意按多方面的监督,以积极的姿态,有为的成效开展中心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初步做到了“观点有更新,认识有提高,思想有统一,政绩有显示”的工作成效。

三、强化服务职能,力求社会满意

我中心作为一个新时期下所产生的一个新组织,在各方面都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的工作可以说是摸着大石头过河,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经过整理总结后,又用实践来检验是否正确合理。就是通过多次这样循环重复的总结与检验,我们也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为我们的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廉洁高效,禁止一切“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 在工作中,我们实行问责制,微笑服务制,快速反应制。对每一位走进我们中心办事的群众,我们都会笑脸相迎,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最快速的解决好群众的要求,不得以任何借口向群众收取任何服务费用,一旦听到群众反应工作人员有违规操作的,我们将会追究到底,依法依进行处理。

2、齐心协力,扎扎实实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我们农村金融服务中心的宗旨就是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我中心的工作性质是中介机构,所以我们不仅要对群众负责,还有对金融部门负责,为了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顺利开展工作,工作人员经常是下到农户家里了解情况,还要通过其他渠道全面了解农户的各项信息。然后再与金融部门沟通,协商,尽我们的一切力量做到双赢的局面。为此,我们的工作人员一天步行十几公里都成了家常便饭。在工作中有些群众对我们也不是很理解,认为我们是在故意为难他们。对于这种,我们都会耐心的解释,直到能够理解我们为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中心工作人员埋头苦干,齐心协力,丛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为我中心辖区的群众解决了2000多万的小额信用贷款,极大地缓解了辖区内“三农”资金的压力,为辖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3、为群众出谋划策,贴心化的服务

对于群众所申请的贷款资金用途,我们都会帮其进行分析.评估,对于好的项目,我们会全力支持,并尽一切肯能出谋划策,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对于风险大.可行性小的项目,我们就会委婉劝解,不要冒进,使之放弃或是等时间成熟后再做,让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我中心工作人员这几个月来的努力,中心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从金融服务反馈的信息来看,我中心辖区的农户还款记录良好,无不良记录存在。良好的信用记录也赢得了金融部门的信赖,表示将进一步增加在我中心的辖区的贷款发放额度,最大限度的支持我辖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广大群众也从内心认可了我们,说我们办事及时,热情,廉洁自律,政治素质过硬。

四、我中心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综合素质也还需要提高。

2、工作机制还需要完善,各项制度的落实还达不到工作目标。

3、需加强跟金融部门的沟通。

五、2012年的工作思路

1、构建一个更大的农村融资新平台,把我们的事业做到家喻户晓,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

2.创建一个信用村。

3、继续完善各项制度。

金融中心总结 篇2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变化,传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尤其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日渐加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全球金融环境的动荡一直未能完全平复。一方面,在世界各国为应对危机而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发达经济体一向推崇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受到质疑,国际金融发展呈现出相应的新趋势;另一方面,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相对变化,尤其全球经济战略布局向亚太地区的转移,使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展现出相应的新变化。尽管来自新兴国际金融中心的挑战日渐增大,无论伦敦金融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还是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IFCDIndex)”均表明,伦敦、纽约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地位尚无可能被撼动,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被赶超。

一、国际金融发展的新趋势

金融的过度创新和对虚拟经济的放松监管,被视为引爆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为应对危机不断推出各种救市措施的同时,发达经济体对自由市场的态度有所改变。为规避系统性风险,保障金融稳定和安全,不但对金融市场进行积极的干预,而且着手对既有金融监管制度施以改革,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进一步展开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推动金融监管体制的一体化。无论被称为“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格的金融改革法案”的美国2010年《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还是英国的《2009年银行法案》、《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抑或欧盟2010年一致通过的泛欧金融监管改革法案、2012年“折中”通过的有关对银行业进行统一监管的协议,其目的均在于此。G20、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在努力构建国际金融监管的新框架。前者于2009年伦敦峰会明确,加强金融监管,创立更强有力、更具全球一致性的跨国合作及高标准监管框架;发表《加强金融系统》宣言,同意以崭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替代金融稳定论坛,并扩大监管措施的适用范围,不但将信用评级机构纳入其中,而且首次覆盖对冲基金,要求今后监管措施必须能够阻止过度杠杆,采取行动反对“避税港”等不合作行为。后者于2010年形成《巴塞尔协议Ⅲ》,上调资本充足率下限标准,要求设立“资本留存缓冲”,并在信贷增长过快时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监管将更加强调相互之间的超主权合作。

而改进和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降低对不适当风险融资的依赖,阻止过度冒险与投机,无疑在其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2014年G20峰会将加强风险防范作为3大目标之一,明确其所承诺的金融监管改革包括加强对衍生品市场的监督。尽管金融创新是国际金融快速发展的关键,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虚拟经济毕竟源于实体经济,即使相对独立也还需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为实体经济服务。经受过度创新、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洗礼的国际金融市场,在监管之下逐渐调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使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立足于传统基本业务,既能防止经济过度虚拟化又可促进实体经济切实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也因此呈现出与实体经济更为紧密结合的新趋势。2011年7月,纽约市长在“未来的纽约”发布会上指出,太过依赖华尔街经济是纽约发展的桎梏之一;为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纽约5个行政区多元化战略还包括生物科技、现代制造业和小型企业。

二、国际金融中心格局的新变化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以及地位变化,在极大程度上以自身及其隶属国家/地区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并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实力此消彼长,尤其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提高、全球经济战略布局向亚太地区转移,均在国际金融中心多元化、多层次格局的变化中有所体现。

伦敦金融城自2007年起每年3月、9月发布GFCI,已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权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尽管局限性在所难免,其还是通过相对全面的连续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中心格局的变化。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前4位排名相对稳定,伦敦、纽约地位牢固,是国际金融中心格局毋庸置疑的核心。在2009年9月也就是危机爆发后一年的排名中,中国的深圳、上海均进入前10,分别以695分、655分位列第5和第10,深圳更是首次入围即登前10榜单;上海还在2010年9月和2011年3月、9月连创新高,以693分和694分、724分达到第6位和第5位,2012年3月以687分排名第8;此后二者均未能再出现在前10榜单之中。从2013年9月、2014年9月、2015年3月的排名可以看出,美国经济的缓慢复苏,不但使纽约首次超越伦敦拔得头筹,而且前10之中还占有3席,旧金山、波士顿相对稳定,芝加哥、华盛顿在第10位上下稍有波动;欧洲经济仍未能走出泥潭,前10中仅有伦敦和苏黎世入围;亚洲经济尤其东亚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占有4席,除传统的香港、新加坡、东京以外,首尔自2012年进入前10榜单以来一直名列其中,并在2012年9月以685分上升到最高的第6位,2013年、2014年、2015年得分均在700分以上。这显然与2007年9月的排名已有很大不同(见表1),来自亚洲尤其东亚的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逐步提升、地位日益巩固,在国际金融中心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欧洲除伦敦继续领先、苏黎世相对稳定外削弱之势较为明显。

表1 伦敦金融城GFCI排名

注:根据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1-17)整理而成。

新华-道琼斯IFCDIndex报告自2010年开始发布,以其对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性的首次关注而受瞩目。2014年报告中,名列“成长发展”要素前茅的是上海、东京、新加坡、纽约、伦敦、香港、北京、深圳、巴黎、迪拜,欧洲2个、美国1个、亚洲7个(见表2)。在总共发布的5期报告中,前10位尤其前6位相对最为稳定,在地域分布上已呈现相对均衡的态势;与GFCI一样,纽约、伦敦无可争议居于前两位,只是二者的座次刚好相反;东京的位置比GFCI靠前,位居全球第3;香港在2013年才刚刚超越东京来到全球第3,2014年就不仅被东京反超,还首次排在新加坡之后仅列第5;而上海始终位于前10之列,已由2010年的第8、2011年到2013年的第6再进一步,与香港并列第5。尤其需要强调的,与GFCI相似,国际金融中心的位次变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规律,欧洲整体下降,亚太及北美均有所提升。除“成长发展”要素评价一直稳居第一外,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金融服务业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为基本目标的金融制度的不断创新不无关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水平”要素、由“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子要素构成的“国家环境”要素评价均大幅提升8位,“综合”排名首次进入前5之列。香港则在“环境”要素评价排名中座次下滑8位,首次跌出前10之列;“成长发展”要素评价,与新加坡提升2位不同,下滑4位列第6。而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2014年全球竞争力排名,香港也自2005年以来首次跌出三甲之列,同样被新加坡超越、下降1位至第4。

表2 2014年新华—道琼斯IFCDIndex排名

注:根据《新华-道琼斯全球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4)》(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标普·道琼斯指数有限公司,2014年11月)整理而成,括号内数字为相对于2013年的排名变化,“+”、“-”分别代表“前移”和“后退”。

三、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创新和功能演变:关键要素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最初同样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缓慢而长期的自然结果。但随着其对国家/地区经济推动作用的日渐增强和在国际战略中重要地位的日益显现,政府逐步介入自身金融业的发展,开始通过规划有意识地鼓励和推动本国/地区有条件的城市超越一定的发展阶段快速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也因此转化为一种自觉的人为结果。即,与反映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关系的需求反应和供给引导理论相对应,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包括自然形成型和政府推动型。前者由强大的经济实力所推动,资金需求拉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经济和金融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自然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最初的国际金融中心通常产生于发达经济体,伦敦、纽约传统国际金融中心通常集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于一身。后者由政府强有力的金融政策所推动,资金供给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在经济和金融尚未发展到相应水平、由政府抓住机遇创造并改善其必要条件跨越式前行的人为结果;这也是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离岸金融业务的兴起,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中美洲岛屿国家产生了包括新加坡、巴哈马在内的各具特色的政府主导型国际金融中心,并逐步促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由此可见,正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创新,由自发转向自觉,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完成了自身的创新演变:不但于既有自然形成型之外增添了政府推动型这一创新模式,而且在国际金融中心随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政府这一人为因素的作用还在增强;即使自然形成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其政府也加大了政策扶持和监管引导的力度。需要强调的是,政府推动型最终要以经济和金融自身的快速发展为根本基础,市场和政府相协调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所实践。

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国际金融资源的聚集和辐射,主要包括金融信息集散和价格发现、资源优化配置及风险管理,分为金融市场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管控中心;同样是在发展中为适应新的需要而逐步提升和拓展,即,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不断演进。最初的国际金融中心只提供货币兑换、贸易货款结算和金融中介;国际金融中心所聚集的金融资源的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投融资功能显现并日渐增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伦敦国际金融中心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对美元的需求,推动欧洲美元市场的迅速发展,国际金融中心跨国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突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分散日渐增加的由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国际金融中心的风险管理功能不断发展与完善。

无论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创新还是功能演进,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和创新、制度的适宜供给都是其极为关键的要素。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实力和腹地经济,即经济规模的深度和广度,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发展并葆有竞争力的关键依托和动力源泉。金融自由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金融创新既是国际金融中心模式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也是其功能演进的根本途径。制度的适宜供给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模式创新最终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其功能演进市场作用得以强化的外部推动力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尤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兴未艾,经济腹地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大伦敦、大纽约金融中心圈已现雏形。

四、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共性因素与基本条件

自2010年IFCDIndex发布以来,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在5项要素评价中有3项,即“金融市场”、“服务水平”、“国家环境”要素排名一直稳居前两位;“产业支撑”要素,纽约位列榜首,伦敦也在2012年超越东京上升到第2位;即使唯一“欠缺”的“成长发展”要素,纽约、伦敦也均在前7之列,2012年更是仅仅排在上海之后居第2、第3位。

就形成模式而言,伦敦、纽约均属自然形成型的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就类型而言,伦敦、纽约均属功能中心,是“一体化”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就发展而言,伦敦、纽约均属自由放任、开放竞争理念的积极践行者,是金融创新最为重要的策源地。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信息便利、社会政治环境稳定等通常特征外,综观伦敦、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变革,经济强盛、贸易发达、实力雄厚,货币强势、金融自由、体系完备,是其得以形成的共性因素;顺应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以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取向,适宜适度的金融创新和政策支撑,自然渐进,是其强化竞争优势、创造相对优势持续前行的基本条件。

无论伦敦还是纽约,其所隶属的国家都是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崛起的那个时代最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全球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自发选择、自由发展、自然结果,市场发挥主导性作用,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注定相对较为缓慢。虽然1880年美国就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约才正式确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正是在这一相对漫长的时间里,美国建立起现代金融制度,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美元也被广泛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和借贷,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聚集和辐射功能兼备,完成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所需要的积累。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又增强并拓展了自身的金融聚集和辐射功能,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强化了美国的全球霸权。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显然,从这一角度讲,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转换不可避免地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兴衰、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伦敦、纽约既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本币的国际化加速了国际金融资源的聚集和辐射,国际货币的强势地位毋庸置疑。直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而改变的原因同样是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欧洲美元市场的形成,使国际金融中心不必完全依赖国内资金的供给,进而得以相对摆脱对国际经济中心的依附;伦敦正是以此为契机,通过适时的金融体制改革,在国际经济中心和本币地位相对较弱之时重新崛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除颁布《2009年银行法案》、《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并于2013年成立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和审慎监管局外,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日益提升,英国再次“尽全力让伦敦位于全球金融创新的最前沿”。不仅密切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继续扮演先锋角色:2011年把打造人民币离岸市场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2012年4月启动伦敦金融城建设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2014年10月成为首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的西方国家,2015年3月在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正式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由中国发起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面对欧债危机困扰依然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持续的发展潜力。尽管如此,经济发展及其所产生的自然需求,依然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发展的内在原因和持久动力;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由此形成的国际金融实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最终得以崛起的基本支撑。而国际金融中心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定的锁定效应。尤瑟夫指出,不管繁荣还是萧条,国际金融中心往往能保持很长时间,即使暂时落后也能快速赶上。

参考文献

[1]刘兰香.巴塞尔III初定一级资本充足率底线增至6%[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9-14

[2]陶君道.国际金融中心与世界经济[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3]李清娟,等.华尔街时代:纽约国际金融中心演变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学发展,2013(10)

[4]高长春.战略金融:国际金融中心生存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覃剑.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新趋势及展望[J].海南金融,2014(5)

[6]尤瑟夫·凯西斯/陈晗.资本之都:国际金融中心变迁史(1780-2009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贺瑛,等.国际金融中心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8]余秀荣.国际金融中心历史变迁与功能演进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金融中心总结 篇3

所谓“中心”,最根本的形态或功能就是资源的高度汇集和高效的配置。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企业能够找到并用合理价格获取其经营和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要素,否则这个“中心”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目标,就是能够让航运业在上海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获取其发展的所有要素,从而使航运业获得蓬勃发展的动力。

而航运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资本,所以,世界上大部分航运中心同时也是金融行业极为发达的地方。金融业的核心功能恰恰也是资源的配置,但由于金融业配置的资源是资本——一种最为重要或稀缺的资源,所以对于资本密集行业,特别是航运、造船、海洋工程、房地产、能源等行业,资本要素是一个瓶颈要素,没有这个要素的充分支持,这些行业将很难获得长足的发展进步。

因此,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上海航运金融业的高度发育。更准确地说,就是上海必须成为一个航运金融的高地或中心,这个中心能够让航运业在上海获得高效率和低成本的金融支持,以此吸引国内和国际航运及航运相关企业在上海这个平台发展,进而使上海的航运业和航运金融业二者同时得到充分而相得益彰的发展。也只有航运业得以长足发展,航运的相关服务业才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广义的航运服务业包括船舶融资、航运和船舶保险、涉及航运和船舶的咨询业、经济业、船舶检验、法律和仲裁、设计和工程等,包罗万象。而航运相关服务业甚至可以离开航运业独立存在,并创造巨额的财富。例如伦敦,尽管从货物吞吐量上看伦敦早已经不是一个主要港口,英国的船舶拥有量也仅占世界总量2.8%(相比之下,中国大陆船舶拥有量占世界总量8.4%),但是伦敦涉及航运的金融、保险、法律、教育、技术咨询、研究出版等业务,不仅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多年来持续给英国带来巨额的收入。

从这个意义上讲,探讨如何建设一个“航运金融高地”,可能是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最佳契入点。那么,上海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航运金融的高地?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对行业的观察,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上海金融业应了解航运业和造船业的行业情况、市场规律和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金融业对航运、造船业虽有一定的支持,但主要是国有银行对国有航运、造船企业的一般信贷支持。大部分金融机构在过去对航运、造船企业的业务经营和资金需要并不很熟悉,仅仅考虑企业整体的资信情况和还款能力。而由于信贷主要是发放给国有大中型航运、造船企业,所以银行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运作的积极性不高。

但是,国际上大部分船舶融资是以项目融资的方式进行,需要银行对项目的商业可行性、风险进行评估,这就要求银行不仅熟悉企业,也要更加懂得行业和市场。

海运行业比较特殊。以载重吨计算,全球六成左右的船舶是以单船公司方式注册在方便旗国家或税负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如巴拿马、利比里亚、马绍耳群岛、香港等国家或地区。此外,海运船舶总是行驶于国际上的不同国家的港口之间,故对于船舶的所有权和抵押登记、适用法律、发生违约情况下行使担保权益等,很多方面都与境外法律和操作惯例有关。境内银行要开展和做好船舶融资业务,有必要掌握一些必要的信息和知识,并与有关专业机构建立联系,在项目的谈判、签署和执行过程中获得必要的专业支持。这些机构包括船舶经纪机构、船舶检验机构、船舶评估机构、专业航运金融律师事务所等。

对于航运市场、船舶建造和买卖市场,金融机构也应当有必要的了解。总的来说,航运和船舶市场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表现出很明显的周期性。不过,要准确预测市场高峰、低谷、复苏的时点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例如,媒体曾有报道,许多航运企业在走出1999至2003年航运低谷后纷纷预测,按照“好三年、坏五年”的过往规律,认为2005年将是一个顶峰,不料市场的火爆一直持续到2008年的秋天,BDI指数从2005年的3000点翻了三倍多涨到2008年的11000多点才因全球金融危机而跌入冰点。可见波动周期并无铁律,而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和波动本身才是最大的规律。

如同其他任何市场,在任何时候,航运市场上总有不同观点或预期,有人看涨有人看跌。除了预测本身的难度外,市场上存在的不同观点往往是由于人们所持的不同出发点。例如,需要买入者可能往往看跌,计划持有或卖出资产者则一般喊涨。重要的是根据航运市场自有的特点和自身的资产情况来进行判断,做出客观的决定。

虽然难以准确判断周期,但仍可以对市场波动做出及早应对预案或准备,以控制风险。也可以利用波动进行反周期操作,以实现投资收益。例如,江浙不少航运公司已经在本轮金融危机对船市影响初步显现后陆续开始向造船厂低价购入被原境外买家弃单的船舶。境外买家弃单的情况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境外买家自己违约付不出款而弃单,一种是国内船厂违约如严重拖期而遭到原买家弃单。在后一种弃单情况下,船厂往往面临巨大的财务困难,对于国内一些精明买家而言是低价购入船舶资产的绝好机会。去年10月,一艘船龄较老的27000吨散货船因无法支付修船费用经上海海事法院拍卖,由于价格较低,引来不少江浙买家前来竞拍,成交后,一些未成功拍得者还因出价太慢而懊恼不已。

因此,在市场跌入低谷的情况下,未必没有好的项目,关键看项目的可行性。因此,金融机构对于航运、船舶市场的判断,对项目可行性和风险的分析,决定了金融机构能否把握机会,获得优质客户和项目,并与航运企业客户一起实现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金融机构在这些船东收购弃船过程中,针对情况较好的项目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既为自身获得了好的信贷项目,又帮助了船东实现业务扩展,还间接地缓解了国内船厂的危机或财务困难,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非常显著。

航运市场中,不同船型、载重吨位的船舶,其市场周期并不完全吻合,主要看经济和贸易等影响因素。例如,由于散货船主要运输大宗商品如谷物、矿石等,在本轮危机后的复苏中因中国经济稳定和强劲,大宗商品需求首先得到复苏,带动散货船的租金首先反弹。而集装箱船和油轮因国际贸易仍然疲弱,复苏较为缓慢。金融机构虽然无须随时掌握市场动态,但可以从相关机构获取客观权威的分析,帮助做出客观的项目分析。

二、上海金融机构在服务好国有航企、船企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将更

多的注意力放在民营航运企业、民营造船企业身上,或者向他们更多倾斜

虽然说现阶段在造船业和航运业,国有企业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从民营发展的效率、速度、前景来看,未来的航运和造船产业的主要构成将非民营莫属,这一趋势判断是符合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忽视这

趋势也可能令上海的金融业错过发展航运金融、船舶融资的大好时机。

从上海的现状来看,民营航运经济发展不足除了两大拥有政府背景的航运集团——中远和中海以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企业并不多——这是来自上海航运交易所专家的评价,而在世界第二航运大国一希腊,船运公司以中、小公司为主,均为私有企业,而发达的航运金融支持是希腊这样一个小国能够发展成为世界航运大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去年曾代表一家国内船厂同一家管理着6-7艘船舶的希腊中型航运公司商谈合资项目,深感希腊航运企业非常善于利用资本市场、银行、合资等各种方式获得资金的支持,从而发展其船队和航运业务。

在上海,民营航运经济发展不足,恰恰说明了航运金融业在上海的缺失。同时,这也意味着上海在这方面存在着巨犬发展空间和机遇。显而易见,要形成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民营航运经济,在其过程之中就需要金融业的支持,而不是谁先谁后的关系。航运业获得发展反过来又将带动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的发展是相得益彰、相互扶持的关系。只有具备一个蓬勃发展的民营航运经济,上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航运中心。

因此,航运中心、金融中心的建设,最佳的契入点是航运金融高地的打造。

再说说造船。造船业和航运业的联系是紧密的。中国的船厂较早走出国门大量为国际上的船东造船,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也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因此,相对于航运大国的目标,造船大国的梦想实现的脚步走在更前面一些。2003-2007年的“造船热”期间,大量民营企业抓住机遇进入造船业,加上原有的民营造船企业也利用这一历史机遇扩张产能,民营造船已经在中国造船行业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至2009年,包括国有和民营在内的中国造船业整体在手持订单量和新接订单量两项指标上已经超过韩国跃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造船完工量仅略逊于韩国,居世界第二,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强。

中国造船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中国造船产业的积淀和对市场机遇的把握,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金融业对造船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建造出口远洋船舶,始终没有离开金融业直接或间接的支持。最直接和典型的金融支持是船舶建造资金贷款和船东预付款还款保函,前者往往由银行直接贷给船厂,后者往往是银行对船厂联合卖方的授信支持,两者构成主要的造船金融服务。没有这两种造船金融服务,特别是后者还款保函的授信支持,国际船东不会前来中国建造船舶,中国也不会发展成为今天的造船大国。

尽管航运业是造船业的下游行业,航运公司是造船企业的客户,但是中国造船业主要服务和依托于来自希腊、德国、挪威、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国际船东,而这些国际船东背靠成熟的航运金融的支持。他们看中中国造船的质量和价格优势,愿意向中国造船企业下订单。而国内造船业,无论国有或民营,因能获得国内的金融支持,亦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和获得造船订单,因此,中国造船业自然获得了巨大发展的机会。

与造船业相比,我国航运业的发展在过去未能充分获得航运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民营船东无法轻易获得造船或买船的融资,造成了国内民营航运业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不强,至2009年,中国商船拥有量仅居世界第四位,船队总载重吨占全球比例为8.43%(未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商船拥有量)。而现居世界第二航运大国的希腊,大部分航运公司为中小企业,民营航运的活力非常强。

由于有着较强的航运金融支持,多年来希腊等航运大国的船东不仅造船发展自己的海运事业,还将部分商船租给中国的海运企业使用,从中赚取大量的租金。与此同时,这些航运大国的金融机构也从这些项目中获利颇丰。

不过,这种情况也正在悄悄发生改变。2010新年伊始,全球航运市场乍暖还寒,国内某大型民营造船企业已经向一家中资背景的民营航运公司完成交付了一艘17.6万吨海岬型散货船,交船后由该中资船东长期租赁给国内某大型航运公司承担中国一澳洲航线的货运任务。该项目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国内一家股份制银行以出口买方信贷的方式向该中资船东提供了约占船价65%的船舶融资。这是一个典型的三赢模式:银行、船东、船厂三方均为中资企业,项目带来的所有盈利均留在了中国企业囊中。

由此可见,航运金融对于航运中心作用至关重要。打造一个航运金融高度发达的上海,满足我国航运业的发展需要,是中国成为航运大国、上海吸引航运业(包括航运服务业)聚集并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必由之路。

三、如何打造上海航运金融业高地

打造上海航运金融业的高地,这是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也有多方面的工作有待进行。笔者认为,应当主要考虑的着力点有以下几个:

1确定发展航运金融业的重中之重

基于上文分析,这个“重中之重”就是船舶融资,并且侧重对民营航运硷业的船舶融资业务,解决民营航运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鉴于上海金融机构对航运公司提供船舶融资的经验尚比较缺乏,航运企业获得融资的途径也比较有限,政府应当考虑设立专门帮助民营航运企业获得船舶融资的促进机构。该促进机构可以通过与航运、船舶中介机构的合作,了解航运公司的融资瓶颈,并组织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帮助航运公司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也是政府部门了解民营航运业对金融需求的最好机会,与此同时也能了解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业所遇到的瓶颈问题,以便对症下药,找到突破口。

2多种航运融资渠道并行发展

除银行的船舶融资以外,船舶融资的另外两个重要来源是船舶融资租赁和船舶基金。这两种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处于起步阶段,但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融资租赁和船舶基金的做法与银行融资既有共通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和自身的特点,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税收、外汇等方面的因素,均值得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此外,如何促进航运企业利用有限合伙(LLP)方式筹资购置船舶等,也是值得探索和发展的领域。

3差异化竞争

上海应当找到自己的发展策略,与大连、天津、宁波形成差异化竞争和合作格局。近年来,大连、天津、宁波等港口城市均充分意识到航运和航运金融的重要性,高调宣布对航运金融的重视,当地金融机构、航运企业、船级社等机构所主办的一系列航运和航运金融论坛、会议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当地的航运金融产业起到了

定的宣传和

促进作用。而上海各类金融机构、专业机构聚集,应当能够通过举办类似活动,争取更多航运界对上海的关注,并积极探索与上述港口城市之间在航运和金融方面的合作。此外,上海也可考虑充分借鉴和学习香港多年来作为一个航运和金融中心的经验,与香港的业界和有关机构展开交流,获得自身的发展经验。

4辐射长三角地区的造船业

对于造船业,上海的金融机构对上海的造船业并不陌生,已经多年来支持上海的造船业。但是,随着江苏、浙江两个造船大省的崛起,上海的金融业应当考虑如何辐射长三角区域的造船业,获得更多的机会。事实上,江苏和浙江两地银行业在对民营造船业的金融支持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例如,江苏某银行为了支持当地一家中等规模且资质良好的船厂承接国外船东的新船订单,主动为该船厂推荐了一家大型的贸易公司成为船厂的联合买方,解决了该船厂开具还款保函的授信额度不足问题,协助该造船企业获得新造船订单。此外,为支持大型造船厂,江苏一些银行在筹组船舶预付款还款保函银团授信模式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些也非常值得上海的金融业借鉴参考。

5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会

在熟悉航运、造船业的基础上,金融业也应当把握和判断这些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机会,以便抓住机会为这些行业提供更多的支持。笔者认为,对于航运业,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可能是民营航运业的壮大崛起,他们将获得中国乃至全球航运市场更大的份额,拥有或管理更多数量的船舶。而对于造船业,尽管本轮金融危机的阴影尚在,但复苏之势已经初现。中长期来看,造船企业整合,民营企业进一步壮大,大型造船企业涉足海洋工程等趋势已经比较明显。金融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到这些趋势,有助于其把握由此带来的重要机遇。

金融中心总结 篇4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1-04-20 责任编辑: 叶子

“满城都是‘黄金甲’!”昨日(19日)下午,厦门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炳发如此向台湾客人描述两岸金融中心的前景。

厦门正式启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一周后,由宝来证券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姚彦豪为团长、26位台湾金融精英组成的台湾金融财经海西参访团,成为第一批前来淘金的台湾业者。

在代表市委、市政府会见台湾客人时,陈炳发表示,厦门正迎来新的重要发展时期,金融业完全“有金可淘”,更有台湾业者所需要的商机。

此前将参访目的地、合作项目选择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的宝来证券,在获悉厦门在打造两岸金融中心的特殊利好后,姚彦豪立即敲定来厦行程。

“厦门与新加坡有很多接近的地方,厦门的旅客数量甚至远远超过新加坡,但厦门的GDP却远不及新加坡,为什么?缺就缺在金融。”首次来厦门的姚彦豪连续说出两个“没想到”:原以为成都宜商宜居,没想到厦门更宜商更宜居;没想到厦门这么像新加坡。

姚彦豪多次将厦门与新加坡对比。他说,新加坡的竞争力,主要是金融,欧美很多地方将区域性金融总部选择在新加坡;厦门这样一个有区域性优势的城市,现在选择了一个对的方向,就是要靠金融来突围,不然很可惜。

参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周记 篇5

7月10日的下午,天气格外晴朗,也格外的热,我和妈妈按计划准备去参观环球金融中心,这可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意,但由于平时上学没时间,今天终于可以实现了。因为还想看下夜景,所以我们下午四点半左右才从家里出发,坐一辆公交车很快就到了。

买票的人很少,不用排队,呵呵儿童还有优惠呢。服务人员先带我们观看了一段短片,讲的是上海城市的面貌,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真美啊!随后我们就乘快速直升电梯直接到了97层观光厅,上升过程中,耳朵有些不适,跟坐飞机起飞时的感觉差不多。到了97层,透过落地玻璃窗往下看,高高的楼房都在我们的脚下,路上的汽车真的变小了很多。

加快推进某金融中心建设情况报告 篇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市委x届x次全会也提出,要加快xx金融中心建设步伐,提升金融机构、市场、产品、创新、开放、生态等金融要素集聚和辐射能级。这为我市做强金融产业,推动金融产业服务于实体经济规划了未来、指明了方向。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xx要夯实金融业基础,补齐短板,加大创新,扩大开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全方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xx金融中心建设。

大力培育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进一步夯实xx金融机构门类在中xx最为齐全的优势地位。金融机构是金融中心建设的载体,xx加快建设xx金融中心必须要有门类齐全的金融机构。一是要做实做强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支持境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来渝设立分支机构或功能性总部,争取更多的银行总行来x设立xx中心、xx中心、xx中心、xx中心。做大法人金融机构资本规模。进一步推动在渝内外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提档升级,争取新设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国内法人总部。二是要大力扩展新兴金融机构门类。大力发展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公司等股权类金融机构,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融资担保公司等准银行类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消费类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公司、众筹融资等互联网类金融机构。三是要推动新兴金融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有效发挥传统金融业资金优势和新兴金融业风险识别优势,推动传统金融业与新兴金融业在业务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互补。

大力引进专业化特色化外资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xx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xx加快建设xx金融中心,必须要在金融业对外服务中展现特色。一是要引进更多专业化特色化外资金融机构。要紧跟国家扩大金融业开放的步伐,鼓励有良好市场声誉和专业能力的外资机构,与境内金融机构在渝积极开展股权、业务、产品、经营、技术等多领域合作。支持鼓励在信用评级、财富管理、消费金融、货币经纪、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专长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渝设立功能性总部、区域性总部、结算中心、业务管理中心。二是要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金融业特色专营机构。要围绕在xx具有优势的产业或群体,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定制化信贷产品,为其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具有产业特色、群体特色的专业化、专营化、专属化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

大力完善金融要素市场特色功能,进一步增强要素市场集聚辐射效应。金融中心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集聚地,也是要素资源的集聚地,要素交易市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一是要紧紧围绕金融要素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市场秩序和实现金融结算五大核心功能,努力完善xx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促进要素有序流转、理顺要素价格,为优化全市资源配置提供重要支撑。二是要不断丰富交易品种。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交易、科技要素、碳排放权、排污权、知识产权、金融资产权益、文化艺术品权益等新型要素交易市场,发挥要素交易市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探索构建区域要素交易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大力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xx经济证券化水平。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要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xx上市公司数量,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健全私募股权投资体系,发挥区域股权市场培育功能,不断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是要支持上市企业再融资和并购重组。鼓励和支持xx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再融资功能,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方式,扩大再融资规模。建立市场化并购基金,集聚社会资本,加快实施境内外核心项目并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上海靠什么建立金融中心? 篇7

在人民币国际化浪潮中, 争夺中国金融中心乃至于亚太金融中心的大战方兴未艾。

2010年, 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年, 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二十年, 两个特区加上最特的香港特区, 成为人民币金融中心的主战场。

不管从历史位置、历史传承还是市场布局, 上海似乎都是中国金融中心的不二选择, 外滩与外滩隔江相望的浦东陆家嘴成为金融地标。

但是, 上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个曾经的市场中心在几十年的大浪淘沙之后, 如今成为国企的集聚地, 没有显示出金融中心与生俱来的市场特质。这个想建立金融中心的城市, 缺乏多元化的特色文化, 缺乏有影响力的畅所欲言的媒, 缺乏冲劲十足的大型金融机构。

上海建立金融秩序的过程是行政权力扑杀金融草莽英雄的过程。金融货币市场建立之初, 上海出现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机构, 无论是万国还是君安, 都具有草莽英雄式的市场博杀的狠劲, 管金生与阚治东等人, 就此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不可磨灭的人物。

不幸的是, 对于市场的反省被国有化所取代, 327国债事件真正应该承担罪责的权贵资本被轻轻放过, 却让罪责不重的管金生等人成为全责替罪羊, 为追逐市场气息而南下的阚治东则为南方证券负出了沉重的代价。草莽英雄被剿杀并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市场, 在行政拉郎配的重组下, 国泰君安与申银万国已经不复当年勇, 脱去创业的青涩之后, 这些机构成为暮气沉沉的守成者。虽然, 国君与申万沦为二流券商与大股东汇金有关, 但这不能让上海方面感到多少安慰。

行政并购重组的教训不止于此。2003年, 上海一百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物资集团联合重组, 成立上海百联集团, 标志着中国最大的商业航母诞生。该商业航母试图通过快速做大, 取得在世界商业舞台上与外资商业企业的竞争资格, 在中国的商业之都上海树立商业企业的典范。在商业领域劣质基因并购优质基因, 使上海商业失去在全国布局的先机, 到现在百联都没有像国美那样成为全国品牌, 重组之后人事不断变更, 突显市场的边缘化。

这些教训并没有让有关部门改变依靠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国企的思路。

根据上海市金融办有关人士介绍, 2010年上海的金融国资整合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推动市属骨干金融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对于目前竞争力一般的市属金融企业通过适当重组实现转型发展;三是根据证监会“一参一控”的规定, 对部分市属券商进行调整。改革的杀手锏就是上要政策下行重组, 建立金融国资委在国有的框架下借助证券市场使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做大做强。

上海金融机构发展不快的原因之一被归咎为上市公司不多:目前16家市属金融企业只有浦发银行、太保集团、海通证券、爱建股份等四家上市, 仅占四分之一;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只有太保集团一家, 这一比例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水平较低。

就拿上市公司作对比, 太保这两年不温不火的表现根本无法与平安等公司相比, 拥有全牌照的爱建股份已经成为资金黑洞, 至今剪不断理还乱, 不要说与中信、招商等券商竞争, 现在是只求保命, 就盼着天上掉馅饼政府注入优质资产起死回生。

其他地区还没有醒悟, 上海已经有了金融国资委的雏形, 这让财政部心痒不已, 上海经验成为贪恋国资主导权的政府部门的救命稻草。按照已卸任的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的说法, 国资委本身就不伦不类, 实体经济国资委的优劣、成效尚在评估之中, 金融国资委就浮出水面, 以国字一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江湖。当然, 国字号旗下依然可以在用人等方面进行市场化的小修小补, 用招聘人才的方式表示自己海纳百川的谦逊, 但这些招术李荣融主导下的国资委早已用过, 成败自有公论。

上海的另一个特色文化则是白领文化, 与殖民地时代的买办文化一脉, 如果说有上海版的八荣八耻的话, 第一条必定是以成为大企业 (最好是国际跨国企业) 的白领为荣, 以成为创业的土财主为耻。上海吸引外资的能力傲视全国, 至今年7月, 上海市政府累计审批认定795家总部经济外资企业, 迄今实际利用外资已达1000.76亿美元, 约占全国的1/10, 上海因此继续保持除香港以外我国吸引总部经济外资企业最多城市的地位。

吸引外资在资金匮乏时代是不可多得的能力, 其他地方的政府羡慕不已。但令人担忧的是, 上海是个大码头, 上海是荆棘丛, 艺人来此演出赚钱, 金融家来此设点摆摊, 今年连世博、全球经济学大会都在上海召开, 这里有世界领先的港口、大剧院、奢侈品消费场所, 但这些人步履匆匆, 没有过多停留。

国字当头与买办文化牢牢束缚上海的步伐:上海并非政治中心, 却以严厉的新闻审核约束自己的发展;上海争当金融中心, 却不得不低头与无锡争夺物联网的未来市场。

今年对于雄心勃勃争夺金融中心的上海是尴尬的一年, 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试点风生水起, 各金融机构纷纷推出试点的人民币债券、人民币保险产品, 而深圳证券市场的活跃程度远远超过上海。反观上海, 只能不停地呼吁推出国际板, 不停地为国字主导的大型企业融资再融资服务。上海并非无所作为, 试图推出信贷衍生品、房地产信托产品, 可能推出的包括即保险交易所、信贷资产转让市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市场以及信托资产的登记转让市场, 业已推出的包括110亿元人民币的上海金浦产业投资基金。

所有试点需要上级的审批, 否则上海一筹莫展, 如此看来, 上海的不发展是审批之过, 是行政主导的经济之过。

此话对也不对, 上海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就看有关部门是否能够建立自然的市场环境, 呵护市场主体。上海民生路毗邻世纪公园有私募基金一条街, 越来越多的投资大鳄冲着金融中心的远景投奔上海而来, 债券投资家等市场人士从北京来到上海, 房地产信托基金早在长三角、珠三角遍地开花, 上海还吸引了众多的会计师、法律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所谓上海缺乏金融人才金融机构, 只不过是说上海缺乏国字号的手握大权的金融机构, 如果看到市场的变化, 我们就会发现, 上海并不缺乏金融机构也不缺乏金融人才, 如果市场更宽松, 国际人才也将源源而来。

金融街向国际金融中心全速迈进 篇8

谁才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化,中国资本市场日渐活跃,金融业开始承担起导演经济的任务。而“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宝座,无疑会给城市披上无比绚丽的光彩。放眼全球,无论是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还是东京、迪拜,所有荣膺国际金融中心的区域,无一例外的成为全国的最繁华地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 “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成为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透明度也是最好的资产交易场所、一个投资市场。它的市值,我认为到2020年,一定会超过100万亿元以上。(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巨大的经济利益,是国际金融中心争夺战的原始驱动力。

在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宝座从来没有定主,但焦点一直不离两大区域——北京金融街、上海浦东。两者均受政策青睐,在十几年的争夺战中此消彼长,但与上海浦东不同,北京金融街一直低调,很少提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庆认为,“北京要建国际金融中心,这在10年前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可以说是‘蓄谋已久’”。他还认为,北京方面一直在观察上海的发展决定进退,而上海除陆家嘴发展比较成功外,其他方面进展不大,这一状况,“让北京看到了(进军国际金融中心的)希望”。

关于《意见》在此时机的公布,有关人士认为其意义相当于一次宣战,北京金融街已经吹响了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号角。而种种迹象表明,北京金融街此次“宣战”是在“长期备战”的基础上发布的。

内清外扩,金融街发力稍胜一筹

自2008年以来,一向低调的北京金融街热闻频报。先是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正式对外宣布,金融街即将西扩,拓展后总面积将达到4.77平方公里。紧接着,金融街内部企业将迎来一场“大换血”。据西城区金融街扩展办公室负责人透露,金融街区域内的非金融企业的置换计划启动。在未来几年内,金融街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会成为清一色的金融机构聚集地。而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影响力的一大条件正是“纯净”。此一举措,改善了金融行业生长环境,使金融街再次高于浦东一头。

长期以来,金融街都存在着一个无可争辩的优势——身处国家行政中心北京。在金融街,驻扎着最高金融监管机关“一行三会”,最新的金融政令从这里发出,预示着财富的各类信息总是领先一步。同时,奥运的到来也将北京推向了国际的最前沿,北京金融街则责无旁贷地得到奥运金融的一大羹。从大的方面看,北京是环渤海商业圈的核心,巨大的市场也带来了无限的潜力。

相比之下,上海浦东的优势则是作为“新开发区”的独有特色,优厚的政策是重要方面。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城市经营与发展高峰会”上,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开忠建言让北京金融街、CBD享受像上海浦东一样的优惠政策,该项建议如被采纳,浦东的政策优势将会荡然无存。此外,金融街位于城市核心,建筑空间极为稀缺,城市氛围更显传统,金融家们的居住环境不如浦东完善,但是通过一系列努力,这一现状正在飞速改善。

配套升级,居住品质率先登峰

金融街配套由传统向国际化的升级,金融街中心广场和西派国际公寓是两大典型案例。金融街中心广场内含购物中心、俱乐部、美食街等完善配套,例如金融街购物中心已经吸引了全球最高端的品牌入驻,为金融家的居住和生活提供了完美的条件,而西派国际公寓的诞生,则打破了金融街传统居住品质,将其推向一个新的国际化时代。其西区首例全精装样板层的入市,更是一波千浪,预示着新时代金融街的登峰品质。

西派国际公寓由建筑大师山本理显以“飘”的理念设计,打破了金融街方方正正的建筑格局,弧形结构虽仍处于外装阶段,但建筑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动感。虽然北京楼市历经“拐点”坚冰期,北京许多传统高端楼盘尝到了零销售的滋味,但西派国际公寓的销售仍保持相当的热度,在西区首屈一指,足见国际化建筑已经深得金融家的青睐。

6月28日,西派国际公寓再爆热点。京西首座全精装豪华样板层的入市,同时开启收官楼栋2号楼,上百位金融家,数十位来自中关村、CBD的高管企业参加了这一盛会。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样板层共推出三种装修风格:东南亚风情、欧式新古典风格、新中式风格。每一种风格将围绕一个主题,同时选用世界其他装修风格元素来融合,并以艺术手段加以统一,以衬托金融家包罗万象的视野和胸怀。对于样板层的装修品质,接受采访的数位金融家均表示非常喜欢,期待能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西派国际公寓的项目负责人认为,样板层的入市虽然有些喧宾夺主,但毕竟只是2号楼品质的体现,2号楼才是真正的主角。据悉,西派国际公寓共有5栋公寓楼,2号楼是最后一栋,在品质上较之前又有所提升。户型多为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精装档次则更加精益求精,此次展示的样板层即为范本。

记者看到,开盘现场有多位金融家争相认购,在活动结束时,数十套住宅已经悄然售出。除了对品质的赞同之外,一位来自CBD意图投资的企业高管,还讲出了购买西派国际公寓的另一层含义:“目前股票市场的前景不佳,与之相比,列入政府主要规划范围的金融街地段前景远大,投资价值可以保证。”

上一篇: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体育篮球中的应用论文下一篇:易中天品三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