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

2024-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共9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 篇1

一、创设情境在引入中设问, 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要有“问题”, 即当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问题。当然, 问题的障碍性不能影响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 否则, 至少不能称为好问题;其次“情境”, 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 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 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那么, 创设引人问题情境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呢?如何在引人中设问呢?

1、引疑激趣策略。教师设计问题时, 要新颖别致, 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

案例1:“二分法”的引入

在央视由著名节目主持人李泳主持的“非常6+1”中有一个栏目叫“竞猜价格”, 你知道如何才能最快速度猜准价格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 趁机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同学相互合作猜生日, 看那一组能用“最少的次数”猜出对方同学的生日?你共用了多少次?

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增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设置坡度策略。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所以, 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 应象攀登阶梯一样,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已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2:已知函数y=x-2,

(1) 它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2) 它的图象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3) 它在 (0, +∞)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4) 它在 (-∞, 0)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上述第 (3) 、 (4) 问的解决实际上为偶函数在对称区间单调性的关系揭示提供了一个具体示例。

根据“解答距”的四个级别, 层层设问, 步步加难, 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高度。在面对这样一个题目时, 学生心理已经有了准备, 不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同时, 上一个问题解决也为一般结论的得出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这样知识的掌握的过程是一种平缓的过程, 新的知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理解起来就显得比较容易接受, 掌握起来就会显得更加牢固。

3、巧设悬念策略。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 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 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求知动机。

案例3:今天以后的22006天是星期几?这样的问题唤起了学生对二项式定理应用的浓厚兴趣。通过在学生的认识冲突中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 以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 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4、以形助数策略。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法, “以形助数”是数形结合的主要方面, 它借助图形的性质, 可以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 体会概念、公式、定理的几何意义

案例4: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 当x≥0时, f (x) =x (1+x) 。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 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学生在完成此题的过程中, 通过作图, 找到特殊点, 然后, 再确定x<0时的解析式。显然, 他们并不会满足于这样“拄着拐杖走路”, 很希望能脱离函数图象这一中介的辅助, “脱离拐杖而独立行走”。于是, 他们会问 (或者老师启发) 若不作函数图象, 能求出f (x) 的解析式吗?在完成此题目的基础上, 他们也许还会尽一步发问:此方法可以推广吗?对一般的奇函数也适用吗?若f (x) 为偶函数又该怎么处理?经过这样一连串的发问, 那么该题目的解决过程就显得丰满、充实。达到了以点带面、把“薄书读厚”的目的。这样, 知识的升华就显得润物细无声。

二、在探究过程中设问,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数学课程及数学学习的特点看, 情境化设计愈来愈显示出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新知识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精心的设问是关键。在数学学习中, 具体的解题方法非常多, 各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追求一题多解, 那样学生最了不起也只是一个“卖油翁”的境界──唯手熟尔。更何况, 学生的在解决习题中的很多方法, 虽然很多时候也成功了, 但靠“碰”、靠“撞”的现象还是经常存在的, 所以, 我们还需对各种数学方法对比分析。

案例5:在教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学习时, 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Sn的表达式。学生已有的知识──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性质,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设计下列问题:

问题1、1+2+3+…+100=?这是学生小学就已具备的高斯求和知识, 学生可以解决。

问题2、能否用上述方法解决等差数列的Sn?从特殊到一般Sn= (a1+an) + (a2+an-1) +…

问题3、 (a1+an) = ( a2+an-1) =…是否成立?

问题4、按上述匹配法, 可分多少组?教师分析, 学生思考后, 注意结合n的特值, 容易得出:取决于n的奇、偶性。

问题5, 从上述结论Sn= (a1+an) * 类似于哪个公式?S梯形如何求得?引例中的钢管数如何求得?类似地能否求Sn。──归纳出数列求和的一种重要方法:倒序相加。

三、 在范例教学中设问,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范示”本就是数学素养之一。范例教学更是学生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范例教学中, 注重设问, 挖掘问题本质, 使学生在自觉、主动, 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 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实现再现、理解、创造和应用,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6:在学习了等比数列基本知识后, 为了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可设计一个常规问题:已知:等比数列{an}中Sn=16, S2n=64, 求S3n=?

问题1、本题与前面涉及的问题是否相同、相似及相关?解决数列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问题2、能否利用等比性质, 即:an=am.q n-m (n≥m) 将am后面的项转化为a1, a2, …am表示, 沟通未知和已知的联系?

问题3、由题意, 易求此数列的依次的每m项的和, 这些和看作一个数列, 是什么数列?能否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新数列求项的问题。

通过上述方式, 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 让学生将知识融会, 进一步理解知识及内在联系;另一方面, 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的特点, 学会从多角度的思考、联想、寻找各种思路, 有助于培育思维的广阔性和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增强自主性。

四、在课堂小结中设问, 有助于课后的自主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 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及关键点。如果教师直接小结, 哪怕“字字珠玑”, 其结果往往是“平平淡淡”。因此, 小结时, 教师精心设问, 有助于学生主动认清所学知识的本质, 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 使知识系统化。同时, 更有助于学生课后的主动学习;教师可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的问题, 以一种悬念性, 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探讨。

总之, 将精心设问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开始, 探索、论证、小结、发展, 则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以养成, 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 学习兴趣得以培养, 思维品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精心设问, 刺激学生心智不断向前追求, 主动探索, 自主学习, 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教学就必须精心设计数学问题, 给学生创设可望、可及且有利于学生建构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引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建议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曾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可见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当得到革新。提问是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绝佳渠道,对于营造一个交互、和谐、高效、完整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

有效提问要求课堂提问具备效果和效益两个层次的内涵。要使课堂提问有效果,就应当遵循提问难度适中和提问有逻辑性这两个原则。难度适中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学生有思考路径且可以回答的,这样才能真正营造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课堂情境。有逻辑性不仅要求教师提问有重点,并且要有针对性地使这些问题组成一个不断深入的逻辑链条,将学生的思路引入更深刻的思维层次,如果课堂提问随性为之,则会使提问流于皮毛,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开放的提问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这样才能够激励和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长久受用。

二、目前课堂教学分析

1.教师讲授不加选择

当前教师的通病就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授课,这样的讲授没有与课堂实际情境紧密结合,容易造成“教师负责讲授,学生负责记笔记”的单一课堂模式,教师在教授时完全以大纲为本,甚至功利性的教导学生掌握大纲内容,而怠于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课堂,识记变成了永恒的主题,而思考则被抛之脑后。

2.教师预设安排过度

预设是每个教师在备课时都需要做的工作,但是新课程要求的预设核心主体应当是学生。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预设主体是大纲或者作为课堂主角的自己,对于课堂情境走向的判断过于主观,以至于应用到课堂时显得武断,不是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思考,而是诱导学生说出应当说出的答案。这样的课堂缺少针对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师生对话氛围缺失

完美的教授方式应当是苏格拉底纠问式教学。这样的教学要求师生之间建立充分的对话平台,教师对于学生的思路有非常明晰的把握。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以自己作为课堂的核心,先入为主地引导学生达成原有的教学预设。一旦教学中出现超出预设的情况,教师不会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而认为是课堂控制上的失败,往往是搪塞或回避,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学导向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课堂设问情境策略

要实现有效率、有效益的提问,教师在内容上应当在重难点上提问,有针对性地提问,多以细节为入口提问。在提问方式上,一个好的课堂设问情境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1.悬念式提问

从人的遗忘规律来讲,学生的注意力不会长久的集中,再加上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多,对很多事缺少新鲜感,如果教师的教学手段缺少翻新,教学过程没有变化就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故设悬念的技巧来吸引学生很有必要。具体来说,可以导入诱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环节。如果能在正式讲课前设悬念导入,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2.引导式提问

我们要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并且把问题意识内化成个人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采取引导式提问。而引导式提问无疑是最具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斑羚飞渡》的教学中,可这样提问:斑羚为什么会去飞渡呢?这悬崖叫什么名字?“伤心”和“逼”给你的心理暗示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斑羚陷入怎样的处境?课文中有一个词很形象地写出了斑羚的处境,能找出来吗?为什么呢?……这样的追问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且追问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和深刻性发展。

3.情境式提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时候进行情境式提问,有利于创造出民主、和谐、轻松地课堂提问范围。所以,教师要为提问内容设置情境(如,一个故事、一个笑话),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的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思考。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就越有学习热情。教师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提问,就能点燃学生探究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虽然我们在推进新课改,但我们的课堂上己习惯了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所以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创造设问情境,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 篇3

作为新课程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条件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强调,一个充满理智和情感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学应通过设计问题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在问题情景下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景有具体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进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

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一种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场景。创设问题情景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学习契机,点燃学生思维的激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相互交流,亲自体验,自由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和创新性及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中的做法,就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设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

设疑问题以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机,创设“问题情境”最关键的环节是设疑,设疑的一般方法是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有计划、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各种知识基础之上,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疑问、问题或悬念,从而把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活动凝聚在一起,点燃起思维的火花。在化学新问题面前,学生通常习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进行推断,教师应及时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激发学生对于新事物探究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使他们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如“燃烧的条件”:

情景创设:大家都知道,水是能灭火的,但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传递最具特色的是,澳大利亚海洋生物学家邓肯手持经过特殊化学处理的火炬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底完成了3分钟的水下火炬接力。可见水火并不一定不相容。

提出问题:你见过什么能在水里面燃烧的物质吗?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对照实验

实验一:白磷在冷水中,通入氧气,并不燃烧;实验二:白磷在热水中,不通入氧气,也不燃烧;实验三:白磷在热水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一和二中的白磷为什么没有燃烧?从而总结出燃烧的条件。

上述情景的设计,利用学生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

二、亲身参与,再现真实情境。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亲身经历、感受过并获得深刻体验的东西往往令人终生不忘。因此,建构主义主张“亲临现场的教学”---让学生亲临现场,到真实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中学习知识;强调通过“亲临现场的教学”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活化知识,以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当然,初中化学教学搬到田间、地头、工厂等,是不现实的,但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创设让学生有“亲临现场”感受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真实感受和体验,并积极思考、解决“真实情境”。

如 CO2实验室制法:情景创设:在CO2实验室制法中,书上只写到实验室制CO2可用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提出问题:此实验采用的石灰石能否用纯净的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代替;稀盐酸能否用稀硫酸代替。在问题的引发下,组织学生实验:取几支试管,分别放入少许等量的如下药品:块状石灰石、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同时分别滴入稀盐酸,看到与稀盐酸与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反应速率快且无法控制。在盛有等量的石灰石固体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同学们观察到滴加盐酸的试管中气泡匀速放出,滴加硫酸的试管内,一开始有气泡放出,片刻反应物的表面生成许多白色固体,一段时间后反应中止。学生们感到困惑不解,为什么一个反应中止,一个反应顺利进行呢?通过一个个实验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激励他们寻求、探索其中的奥秘,使学生急切地想了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顿时,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尔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这样可以及时将好奇心转移到教学任务和控制目标上来。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又如在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章第二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沏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教师就指出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引导学生为饱和溶液下一个定义。大多数学生会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变得不饱和,于是就意识到只有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一定时,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才有实际意义。通过沏糖水这样的简单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饱和、不饱和溶液两个重要概念,同时也学会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四、光影变换,营造直观情境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储存的信息除了语言、语意之外,还有大量的直观表象(事物的具体现象),并且直观表象比语言、语意更容易接受,初中化学的概念比较抽象,若离开直观的表象,则很难使学生体会到概念和规律获得的过程,也很难使知识信息的学习成为实质上的“意义学习”。正因为如此,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和规律,有必要通过直观现象的情境将其再现出来。将抽象概念规律转化为直观表象的手段,除了化学教学挂图和活动挂图、模型等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集图、文、声、光、影于一身的计算机多媒体。如:当我们对抽象知识难以讲解或学生难以理解时,我们往往采用挂图、投影或实物模型等直观媒体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微观知识(如分子、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等),就很难通过一般媒体来达到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此时,借助于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的不同感官产生全方位的刺激,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探求中来。

教育家荀况曰: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信息论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形声性、展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使学生不但能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全社会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教师可搜集有关神州六号发射方面的录像和图片资料,并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的资料必将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刺激。当学生心潮澎湃、兴奋不易时,教师可结合有关资料提出几个思考题:1.神六发射时需要多种燃料做推动剂,若使用液氢做燃料,你认为有什么优点?若使用联氨(N2H4)做燃料,则需要用四氧化二氮做助燃剂,生成氮气和水,请写出化学方程式。2.航天员的食品为什么被做成“一口酥”?3.为了净化飞船中的空气,可使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这些题目把氢燃料的利用、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碱的通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诸多旧知识点在一个新鲜的情境中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顺利完成。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复习,必然能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新鲜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

设的探讨

武 生 柱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 篇4

王后雄

摘 要:通过对探究式学习活动和新课程教学功能的探讨,探讨了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设计的多种方法。结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具体教学案例阐明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情境的全面性、真实性、情感性、问题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很少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及其在探究学习中的作用

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对课堂教学而言,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运用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我们根据对探究式学习和课堂教学过程的分析,概括总结出在课堂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主要过程为“情境—问题——探索”。

图1 探究式学习师生活动的流程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探究式学习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创设情境,即教师将化学问题或事实镶嵌在一种模仿或真实的环境中,呈现给学生。情境主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整个教学的起点和成败的关键。其次是发现问题,在教师引导下,问题情境激发着学生去掉非化学因素的情境,关注情境中的化学知识和学生不能解决的化学现象,从而主动感觉问题、提出问题,即情境问题化。

在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比较淡薄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或是在某些教学环节上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提示事实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

再次,要注重学习情境的设计和调整。对学生来说,学习活动的情境不同,他们具体行为的展开也是各异的。因此,教师应多创设一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特别是当学习活动未能充分展开时,在做出学生是否能力不足的判断之前,先探讨一下自己创设的探究性学习情境对于学生能力的发挥是否适宜,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二

2009-03-03 16:18

二、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

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化学新课程创设的问题情境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

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将学科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两相融通创设问题情境,如日常生活中一幅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件有趣的化学事实等,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培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1]“铁和铁的化合物”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削皮后的苹果颜色就会变锈,谁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呢?

学生:思考、困惑(引起认知矛盾).(注:这一提问就如同在学生平静的脑海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疑问的浪花,大家议论纷纷。正当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

教师:(问向)Fe2+与Fe3+在溶液中各显何种颜色,有哪些化学性质?

(注:这一点拨,引出了思维之路,使学生得知:苹果中的二价铁离子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呈黄色。所以,市场上出售的苹果汁中常掺入维生素C等还原剂,以防止二价铁离子被氧化。)

教师:这些问题,就是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一件化学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事实、一项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一幅真实地反映化学现象的插图、一则生动的有关能源或环境问题的报道等,都能使学生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产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机,强化自主学习的责任,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使用,最终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案例2]“金属钠”问题情境的设计

据某报报道:在广州市珠江河段曾经出现过惊险神秘的“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水桶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另三个被成功打捞。据现场的一位同志讲,早上10点多,河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在水面上漂浮的一个铁桶内窜出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群众议论说,“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消除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用煤油浸泡。

问题:1.为什么装满金属钠的铁桶不下沉?为什么“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

2.为什么消除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用煤油浸泡?

3.为什么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

感受此情此景,学生的好奇、议论、猜测油然而生,求知的迫切性得到强化,探究心理氛围已经形成。此时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弄清了神秘“水雷”爆炸、燃烧的原因,认知积极性受到强化,课后部分学生还设计出了“滴水点灯”和“滴水生火”的实验,学完钠及化合物的内容后,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主动实验,萌发主动获取知识的心向,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

[案例3]“盐类的水解”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师]我们知道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

设问: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

讲述: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来学习盐在水溶液中的变化情况,并联系实验现象分析解释部分事实。

[组织实验]请用自己实验台上的试剂分别做两组实验。

实验1:测定NH4Cl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

实验2:往3mL0.5mol/L CH3COONa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观察颜色。加热,再观察颜色。

展示资料:25℃时,下列溶液的pH如下:

NaCN CH3COONa NaF Na2CO3 NaHCO3 11.28.9

8.2

11.6

8.3

提供事实:①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要加一定量的盐酸。②泡沫灭火器成分为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提出问题]

①NH4Cl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酸碱性如何?②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滴酚酞,现象如何?加热后现象又如何?③为何NaCN溶液、CH3COONa溶液、NaF溶液的pH依次减小?为何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④如何解释①②③?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三 2009-03-03 16:18 4.利用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习者产生探究的动机,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如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有趣味的化学故事、夸张的卡通图片或动画、生动的化学史料、适合学生言语习惯的文字对白等,都能吸引学生自觉融入学习活动中。

[案例4]“维生素”问题情境的设计

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只能吃面包、饼干、咸肉等食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间船 员们经常病倒,症状是脸色暗黑、牙龈不断渗血、浑身出现青斑,许多船员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经的一个荒岛上,他们采摘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反而恢复了健康。

你知道船员们患的是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呢?

上述教学情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野果”成分的好奇,导引学生对维生素的结构、功能及对人身体健康有何益处探究的好奇心。从故事或其他途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而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这种动机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持久、最稳定的动力。

5.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教学不再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效果,而且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的过程,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形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案例5]“氯气”问题情境的设计

在舍勒研究氯气性质时,法国化学家贝托雷,他对这种黄绿色的气体也很感兴趣,于是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验。有一次,他将氯气通入热的浓苛性钾溶液,结果发现生成了两种盐:一种是普通的钾盐,另一种是未知的新盐,后人称之为“贝托雷盐”——KClO3。为研究该新盐的特性,贝托雷把它放在残存有硫磺的研钵中研磨,不料,立即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贝托雷受伤了,但他说:“搞科学难免要有牺牲,对我来说生活中可不能没有科学呀!”1785年,贝托雷提出把氯气的漂白作用应用于生产,并注意到氯气溶于草木灰形成的溶液比氯水漂白能力更强,而且无逸出氯气的有害作用。1789年英国化学家台耐特把氯气溶解在石灰乳中,制成了漂白粉。请你根据相关的史料内容,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

教师:下面我们沿着先人足迹,开始氯气的探究之旅吧„„ 6.利用认知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因而都是用于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案例6]“甲烷”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师: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庄,一头牛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可牛的肚子却是鼓鼓的,这可把农庄庄主急坏了。他想:牛不吃东西,会不会是牛嘴里有什么毛病?于是他叫人把牛嘴巴撬开,点了一支火把想看看究竟。谁知当火把刚一接近牛的嘴巴,就从牛嘴里射出了一条条长长的火焰!请问同学们:“牛为什么会从嘴巴里射出一条长长的火焰?”

(注:此时,已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探究CH4的产生和性质。)

上述情境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感环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绘声绘色、富有感情的描述十分重要。而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能把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抛开某些表面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能在屏幕上实现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跨越时空限制,从而高效率地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情境,增强其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情境设置提供了新型的表现手段。在设置教学情境时,也应该注意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殊功能。

三、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情境的全面性

一个良好的情境,不仅应该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应该蕴涵着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发展的情感内容和实践内容,能

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环境、群体环境和实践环境,富有思想内涵。

[案例7]“碘”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法国化学家库尔特瓦为了制取黑色火药所需的硝酸钾,在巴黎开了一家硝石工厂。他将海岸边生长的海藻烧成海藻灰,再与硝酸钠反应来制取硝酸钾。那是1811年的一天,当时库尔特瓦正在实验室做制取硝酸钾的实验,实验台上放着两只瓶子:一只瓶中盛放的是海藻灰的酒精溶液,另一只瓶中盛放着浓硫酸。他家的一只小花猫,正好奇地看着主人做实验。突然小花猫鬼使神差地爬上了实验台,并将两只瓶子都碰倒,里面的液体流满了实验台。这里,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出现了——

[过渡]当年库尔特瓦实验室的小花猫是无意识的行动,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反串”一下小花猫,故意把浓硫酸倒入海藻灰溶液,并迅速盖上装有水的表面皿。

[实验]请学生上台完成上述实验。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因为小花猫的淘气“发现”了什么物质?

通过碘的发现历史情境的引入,总结碘的一般制法,探究碘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始终以探究实验设计贯穿整节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能为情感教学服务,也能为认知教学和行为教学服务,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四 2009-03-03 16:18 2.情境的真实性

学生学习知识,不是只为了能够对知识进行准确表述和客观再现,而是要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和进一步解释,并且还要使知识发生迁移和生长。因此,课堂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越真实、越接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案例8]“二氧化硫”问题情境的设计

1.1872年,美国化学家Smith首先提出了“酸雨”一词,直到20世纪40年代,酸雨问题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投影)

2.1972年6月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每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其中1983年的主题是防治酸雨。(投影)

3.198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省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市南山县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投影)

„„

酸雨的危害如此之大,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学生对酸雨竟然有如此大的破坏性感到非常吃惊,都非常想立刻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查找资料、做家庭小实验等方式,自学有关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方法等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

1.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什么是酸雨?它可分为哪些类型?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3.酸雨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

4.收集雨水并测定其pH,分析本地区酸雨的危害情况和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事实情境具有不容置疑的真实性而往往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情境的情感性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从情感到行为都能够渗透和融化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真实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中所体现的知识和技能,也很容易领悟和挖掘具体教学情境中所蕴涵的观点和价值。因此,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越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

[案例9]“氯气”问题情境的设计

[播放1]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露事故的有关报道(麦地枯黄、油菜变白、人畜中毒等)。

播放一战和抗日战争时期“氯气战”图片,以及氯气在战争史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师:根据上述报道和图片,同学们能总结氯气有哪些性质和危害?氯气的气味应如何操作?为什么农作物颜色发生了改变?

(注:启发诱导学生根据有关情境自主总结氯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之后,指导学生实验探究:闻氯气气味,使学生掌握闻气体气味的基本操作方法;而后再归纳总结出氯的物理性质。进一步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

[播放2]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露事故的救援与处理。

[教师]根据有关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以下两个问题:①有关人员为什么用浸有稀石灰水的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进行救援或疏散?还可以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质?②消防战士为什么要用土包搭成围堰?围堰内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注:这样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氯气与碱反应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掌握应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物质来应对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

上述情境的设计,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氯气性质与毒性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显然,氯气是造成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那么,氯气都具有那些性质呢?从此展开对氯气性质的探究。

4.情境的问题性

探究式学习和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是“问题环境”的设计。问题环境的设计不仅包括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预计解决方式、连锁引发新问题的方式等。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启发学生去延伸、开拓问题链,重视并利用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疑惑和问题,引导他们相互解疑。创设“微科研”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和核心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拓展而展开,要求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

[案例10]服装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内衣选用什么衣料好?外衣选用什么衣料好?混纺衣料的优点是什么?

2.哪种天然纤维织物保暖性最好?哪种合成纤维织物保暖性最好?高寒地区解放军战士冬季穿什么衣料做成的衣服好?为什么?

3.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都可以用黏胶纤维织成,这三种纤维有什么差别?

探究式教与学所涉及的化学规律往往隐藏在较深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和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去尝试并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问题的不确定性最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

5.情境的发展性

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是指教学情境应该具有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和增加学生潜能的功能。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达到新的水平。

[案例11]“可逆反应”问题情境的设计

[实验探究]已知FeCl3溶液和KI溶液能发生如下反应: 2Fe3++2I-2Fe2++I2

取5 mL 0.1mol·L-1 KI溶液,滴加0.1mol·L-1 FeCl3溶液5~6滴,继续加入2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到什么现象?取上层溶液,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还存在Fe。该实验说明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个实验问题情境的设计,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发现规律:许多反应都是可逆的,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有一定限度,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6.情境的可接受性

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

[案例12]“活化分子和有效碰撞”问题情境的设计

[情境1]运用多媒体微观动画,呈现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碰撞及新分子形成的课件。(略)

[情境2]科学发现的数据及分析。(略)

-1[文字]在1标准大气压、500℃时,对于0.001mol·L的HI气体,单位体积内

分子碰撞高达3.58×10次之多,如果每次碰撞都发生反应,那么反应速率约为58.000mol·L-1·s-1,但实验证明实际反应速率为1.2×10-8mol·L-1·s-1。

28在这里动画的引用恰好能为学生搭建起认知的桥梁,使微观事物直观化,化抽象为具体,体验感性,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突破了难点,同时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感觉趣味盎然,相互讨论,很自然地就得出了有效碰撞的概念。继而我又给出三组数据,学生分析出浓度增大→单位体积的分子总数增加→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目增大→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反应速率增大。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 篇5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努力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阴影,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两方面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堂中情境教学(1)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特点;(2)几种典型的创设情境方法。

关键词: 情境 激发 兴趣

信息技术新课程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而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新课程春风下的教师,要努力走出传统教学的阴影,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我通过这两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也作了一些探索,下面就教学过程中情境设计谈谈我的一点个人己见。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特点

生动形象的情境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口,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找到了一个好的载体,从而给学生更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

一个好的情境应具有以下特点

(1)可接受性:情境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恰当地设置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问题要设计合适的“路径”和“梯度”,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2)开放性:情境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入口宽,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和创造的空间大。

(3)挑战性:情境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方向,激发其学习兴趣,为其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促进积极参与,接受情境问题的挑战。

(4)真实性: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觥筹交错的知识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起作用,越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几种典型的创设情境方法(1)生活情境中“找”信息技术

新课程十分强调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学如果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 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信息技术和理解信息技术,体会到信息技术就在身边,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趣味和作用,也体验了信息技术的魅力。

[案例1]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我以“天上会掉馅饼吗?”为例设计这样一个情境:

文字展示:你的手机上突然收到一条以香港某公司的名义发来的信息:“恭喜,你的手机得了三千元大奖!请您先把600元的纳税金汇寄给我们,我们将马上给您汇去奖金。汇款帐号410***********”

思考:收到此信息后你会按提示去做吗?为什么? 提示:“天上会掉馅饼吗?”这条信息是哪里发来的?这个信息源可靠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

[点评]情境导入生动平实,贴近学生生活,能从学生的身边触手可及的资源入手,让学生感同身受。也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只有会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才不会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迷失自己。

(2)在游戏情境中“玩”信息技术

学生对单调、抽象的概念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新颖的游戏情境,把知识寓于其中,就能帮他们从厌学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是《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为了避免陷入理论学习枯燥、乏味,设计如下情境:

教师活动:……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信息技术发展的整个历史。在这一趟历史之旅中,由我担任此行的列车长,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勇于表达。现在让我们出发吧!

展示课件:旅行出发图(意图:使学生身临其境信息技术之旅,注意力跟着教师这位“列车员”出发。)

第一站:远古的信息技术

教师活动:投影显示游戏活动“你演我猜”

活动规则:班级分成四个小组,由各组成员代表抽题,每组派两名选手,一个表演,一个猜。时间限定在60秒之内。

教师活动:投影显示思考题,远古人类肢体动作目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信息的传递)

教师活动:信息除了肢体传递,还有何种方式?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第二站去瞧瞧!

…… [点评]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进行学习,使原来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充满了情趣,不仅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内容、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增进师与生,生与生的了解和互动,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3)在实践情境中“用”信息技术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在教学时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目的性动手探索、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真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案例4]在讲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五章中《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和加工》一节时,我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和建议: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设计如下实践情境:

师:2008奥运会虽然结束了,但奥运健儿的精彩瞬间令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共同回味一下(播放事先制作好的短片)

师:在刚才的短片中,我们重温了奥运健儿的英姿也领略奥运的精神,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这样一个短片呢?

师:要制作这样的作品,我们首先得有制作的素材——图像。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这些图像?

1、学生讨论:采集数字化图像的几种途径。

2、学生现场实践以上几种获取图片的方法

师:很好,我们获取数字图像,可以通过数码相机或者通过扫描仪扫描获取,当然还可以通过网络。今天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个作品。

3、提供学习支架:

(1)、可以使用“我形我速”的“帮助”(2)、参考图像加工的范例(3)、图像资源可以到http://10.10.0.2下载

[点评]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协作、探究与实践,实现了以问题解决为线索、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架的支持下,学生通过协作、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总之,情境教学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中已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阴影,将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主编李艺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 篇6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主要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或者情境下根据教学内容, 提供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背景信息和数据材料, 并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设置问题情境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使其充满热情地完成学习目标.比如, 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过程中可以这样导入:

假如你假期出去打工, 遇到的老板对你的工资和能力要求是这样的:老板每天付你一万元薪水, 但是第一天你必须要付老板一元, 第二天要两元回报, 第三天要四元回报, 以此类推, 每天都要付前一天的两倍, 最后问你是否愿意为他工作三十天?

问题一 你将如何回复?为什么?

问题二 你能把数学模型提炼出来吗?

这种问题情境, 学生很感兴趣, 都非常努力地想该如何回答, 这么说的原因又是什么, 很快, 我们的学生就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一案例主要体现了问题情境设置的适宜性原则.所谓适宜性原则, 主要指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在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特别是一些与学生已有知识有一定联系, 虽然学生有一些了解但是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使学生有一种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无解的认知冲突, 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迫不及待地全身心投入到探求答案的思维中.

二、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情境主要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创设一定的游戏活动, 或者模拟游戏活动的情境, 然后让学生以不同角色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 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运用新知识, 从中得到启发, 并提出一些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这种游戏情境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游戏中, 从而使数学知识的学习富有趣味性,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通过这种数学游戏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独立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表达交流的平台, 同时也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和技能得到了发展.游戏情境的创设没有固定的模式, 可以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现场教学情景, 灵活设置游戏内容和形式, 如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进行数学解题, 利用擂台赛开展纠错练习, 并且在复习巩固数学公式和定理时创设猜谜语的问题情境.

三、创设故事情境

创设故事情境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同时还因为很多数学故事中蕴含着数学的思维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 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 教师在讲授勾股定理时, 可以顺便提一些与勾股定理有关的故事.如我国古代数学家和科学家探索寻找外星人时, 发出的信号里面就蕴含有a2+b2=c2符号.

但是, 创设数学故事情境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为讲故事而讲故事的现象, 因为数学课堂讲故事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故事宜短不宜长, 切中要点, 启发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其次, 故事要生动幽默有趣;再次, 故事不能粗俗低下, 要寓意深刻, 格调高雅;最后, 这些故事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相适宜.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创设猜想情境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 猜想在数学领域中是负责任的态度, 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猜想比证明更重要, 可见猜想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创设猜想情境, 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意识,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猜想假设, 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能力.比如, 教师提出: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函数θ=f (t) , t∈[6, 14], “θ随t的增大而增大”这一特征呢?

学生一:在区间[6, 14]上取n个不同的t, t1

学生二:在区间[6, 14]上取无数个不同的t, t1

学生三:在区间[6, 14]上取三个不同的t, t1

学生四:在区间[6, 14]上取所有的输入值t, 得到相对应的θ, 当t增大时, θ也增大.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 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想, 不断改进, 慢慢接近正确答案.

五、结 语

赞科夫曾经说过:“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 如果教学情境设计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那么这些解释就将落空.”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将是我们数学教师潜心钻研的一门教学艺术.

摘要:情境教学是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 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富有某种感情色彩活动而产生的特有心理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 在新课程背景下, 情境教学正好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针对这一背景, 谈谈高中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提高高中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 篇7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教学情境 创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06-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之进行革新,因为只有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的教育模式才是恰当的、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近年来,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情境教学法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教学方法中的翘楚。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的物理学习会变得更加轻松,教师的教学也会变得更加事半功倍。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纵观目前的高中物理教育现状,情境教学法已经推广和使用多年了,但是其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换句话说,目前高中物理情景教学的现状仍然是不容乐观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受到我国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对于学习的理解变得十分偏颇,他们在潜意识里始终认为只有成绩提升了,才能称之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很显然,这种想法是十分落后和错误的。现如今,应试成绩仅仅只能作为学生学习能力评判的一个方面,不能以偏概全,过分放大分数的意义。但是正是由于受到这种思想的制约,情境教学法始终得不到其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仍然喜欢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上仍旧显得很被动,兴趣和积极性的调动无从谈起。特别是对于物理这门课程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情境创设,很多学生对于那些生僻抽象的物理概念难以理解,教师书面性的讲解也难以对学生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其次,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情境教学法的优越性所在,并且已经开始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着使用该方法。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限制,他们对于情境教学的理解不那么透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难以真正完全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越性,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佳。同时,由于情境环境设置不清晰,很多学生对于情景教学的理解也变得一知半解,就算学到了一些表皮的内容,但是一旦要求学生进行迁移或者是灵活使用时,往往就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情境教学法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认为其不过就是以前众多教育方法中的一个,谈不上任何的新颖,对于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的作用也显得很有限。

二、创设教学情境需注意的问题

1.情境要有层次

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方面,其中创设有层次性的情境显得十分重要。这里所指的有层次性的情境创设主要体现在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上。换言之,在进行情境问题的创设时,问题的设置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原则。过于简单或者是过于复杂的问题情境设置都应该尽量避免。过于简单,无法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而过于复杂的问题设置又容易让学生丧失信心,变得不那么自信。

2.树立学生信心

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自信心也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任何一项学习而言,如果学生欠缺自信心,那么最终的学习效果仍不明显。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应该将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为基本前提,在设置情境问题的时候不可以过分偏废,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有所考虑,不可以打击任何一个范围中的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途径

1.创设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有很多途径可以遵循。其中,利用新课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在物理的学习中,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后续的教学工作开展起来才会显得得心应手。而利用新课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到的知识充满了兴趣,并自觉自愿的去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因此,精彩的新课导入往往能为一堂好课程做一个良好的铺垫。而新课导入的方式具有很多种,教师提问、实验导入、背景知识介绍等都是教师常常使用到的方法。

例如,教师在进行“机械守恒定律”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铁球碰鼻”的实验进行新课导入。通过“铁球碰鼻”这一生动有趣的实验,学生充分感受到机械守恒定律的精髓所在,对于后续的教学自然就会显得不那么陌生了。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讨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要想使用情境教学法,其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互动中去也是一项非常实效性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专门设计一些与教学实际相贴近,且具有很强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在探究这些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从物理概念入手,对于物理本质的理解也变得十分的容易。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的方式将一些新旧的知识点进行相互的联系。原本情况下,这些新旧的知识点显得十分零散,学生想要找到其中的联系点是十分困难的。但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渐渐显露出来,而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隐藏的联系点逐渐学习到新的内容,找到新的学习方向。

例如,教师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内容讲解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汽车在公路上以每秒15米行驶的情境。接着由于遇到突发事件,汽车开始刹车。由于受到阻力的影响,汽车的刹车加速度为15米/秒,最终刹车十秒后的汽车位移是多少?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将各种可能出现的现象都进行了充分思考,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很显然是非常有效的。

四、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法,原本那些生僻、抽象的知识一下子变得生动立体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很快的被激发。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积极推广情景教学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唐飞.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 延边教育学院报,2011,04:139-14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评价策略 篇8

冀州市徐庄乡中学

刘海霞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评价应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新人格的发展。

一、评价的形式: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这些做法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确立。如一个学生读课文后,我要求他自我评价,他说:“我读得很有感情,但声音太轻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他又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评价的手段:有效的激励性评价

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

(一)要把爱心献给学生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的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很难想像,一个眼里总是看着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没有半点喜爱、平时对学生一味“高压、打击、训斥”惯了的教师,某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激励学生会是什么样子。恐怕学生只会把这种激励误认为是一种虚伪、一种讽刺或人格的污辱,更抵触教师、甚至仇视教师,个别的学生也许还会产生过激的言行。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如: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再如,作文教学中进行的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都旨在以学生激励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三)适时、适度的予以评价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另外,我们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当然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三、评价的内容:思维与人格并举 创新教育中的课堂评价内容,首先要注意谨慎地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听后友好地评价:“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很有道理!”

其次,注意创新人格的塑造。如果一个人虽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却无提出问题的胆略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意志,那么创新也将胎死腹中。因此,教学评价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这是创新人格的主要因素,也是当今的独生子女比较欠缺的品质。有人说:“孩子总是朝大人鼓励的方向发展的。”事实确实如此,我们的学生最初不断地发现课文插图的失误,后来他们逐步地扩大视野,向作家、课文发起了挑战。每当他们提出类似的观点时,我总是说:“你很会观察!”“你能独立思考,很了不起!”“你真勇敢!”正是这点点滴滴的评价,如甘霖浇灌着创新之树健康成长。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 篇9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因此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而这一潜能的开发,要求教师把教学的出发点必须固着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之上。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给传统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阐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授《实数》中《无理数》一节时,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先给出几个例子。例如:P,■,■等。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数就是无理数,这样的教学呆板。学生听起来也枯燥无味。因此,在讲这一节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骰子放在讲桌上。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一起回答:“这是骰子。”然后我又问:“它是干什么用的?”学生都笑了。高兴地说:“谁不知道,打麻将用的。”我没有理会学生的表情,接着问:“除了打麻将,它还有什么用途呢?”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在思冥苦想,有的在悄悄地议论。这时,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大家,它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无理数。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0,我叫上两个学生,让一个同学在讲台上掷骰子,另一位学生在小数点后面写上骰子掷出的点数,随着骰子一次次的掷,点数一次次的记,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0.3154265123…这时我喊停,问学生如果骰子不断地掷下去,那么黑板上能得一个什么数,它有多少位。这时学生就总结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称它为无理数。这样学生感到很亲切,也易于接受概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非常重视每节课的导课,争取创设一种全新的、奇妙的感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一节时,我事先准备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图形,把一个底角用墨汁涂黑了,同学们是否能把这个等腰三角形恢复原样。这样,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利用课堂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让学生动手做

动手做是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等获取感性认识,进而通过加工、整理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第六章《圆》的第一节《圆的一些概念》时,在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纸板,一条细毛线,两枚图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画圆,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画,面对自己画出的圆,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我再趁热打铁,让学生改变两枚图钉的距离,再画出不同的圆,根据自己画出的图,理解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概念,这样对圆的定义理解更深刻。

2.让学生动手画

学习数学,有时候需要数形结合理解知识,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形有利于学生通过图形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一节时,学完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定义以后,我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三角形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是否会交于一点呢?学生有的回答“会”,有的回答“不会”。这时,我不失时机让学生自己画一画,话音未落,学生就专心致志地画起来,画完以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形,三条线中线是交于一点的。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学生从自己画的图形中得到了正确结论,这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让学生动手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了数学的定

义,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运算和证明,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算是很有必要的,这里的算即指运算和推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是中学数学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应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练习而获得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推理。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时,在这节之前,已经学完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即x=■(b2-4ac≥0)这时候,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推导,x1+x2=-■和x1×x2=-■即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公式,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推导公式,了解公式形成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牢固的记忆公式。

4.让学生动口说

动口说,就是讲,让学生自己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例如,在概念教学中,由学生自己从概念的形成、发展中归纳出数学概念等,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述性思维活动,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在学习《直线》一节时,书上并没有给出直线的定义,而是叙述性地说明了直线的特征:“向两方无限延伸”,学生由于对这个特征可能并不太理解,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说出来,例如,有的学生说:“我把黑板的水平框想象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穿过教室的门和窗户,穿过了学校的操场,一直向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延伸。”还有,同学说我把手上竖直放着的铅笔想象成一条直线,这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穿过了教室的地面和屋顶,一直向地心和天上延伸。”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而且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很好地描述了直线这一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特征。再例如,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这样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又有利于教师随时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思路受阻的情况。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并与学生共同分析受阻原因,对解题过程中典型的错误提供给学生讨论解决。

5.让学生动脑思考

思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发展性思维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是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动脑积极思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提出问题再动脑筋解决问题。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有这样一个习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使体积较大。”起初,学生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对这道题理解不透,我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张正方形纸,亲手折一折,一边折一边思考:(1)无盖的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子?(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这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思考。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最终获得该问题的答案,并对求解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等。

三、设置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而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定理证明题大多以“已知A,求证B”的形式出现,在数学课堂上,应避免这种把简单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猜想发现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亲自感受结论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我一改以往教师板书结论学生记住结论的教学模式,而是先引导学生复习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然后给学生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反比例函数的y=■性质是否也取决于k呢,如果取决于k,k是怎样决定它的性质呢?和正比例函数性质一样吗?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对解决问题充满了信心,通过自己画图,动脑思考,互相交流、总结,一致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经验。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

上一篇:我的课余生活600字周记下一篇:商务谈判作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