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初三读后感(精选4篇)
一个人自出生至青年,学习生活的目的只是为了融入前人早已打造好了的世界中去,运用着前人智慧的百万分之一,如同一台机器,简单而重复的工作着,尽着自己的本分,生存而已。构建历史——人类最伟大的工程,雄壮而宏大,无数的生命耗尽毕生维持着它。是谁在引领、改变着进程?是这些英雄,一等一的人才,这些岁寒逆风中出来的人。
成为一个大众,一生只用掌握足以生存的智慧,感叹着所学无用,实乃所用太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用一生理解这句话的,是这些伟大的心灵,独立于一般人,他们在创造着智慧,更甚而创造着美!
所谓学识与智慧,对先生而言,如此宽广而深厚。克里斯朵夫啊,我不小心所窥见的,如此让人惊叹!时间太瘦,指缝太宽,短短人生,看清一粒美丽的石头多不容易,为何先生能看的如此清晰,饱含深情。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难以明白一封家书背后的珍贵......翻开《傅雷家书》,就如敲开了一扇敏感而富有才情的心扉,或严肃,或亲切;或鼓励,或批评。一位睿智的学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使人心折。
傅雷所写的一封封家书,不仅仅是给儿子的书信,更是一个个人生哲理。这一个个人生哲理,又无处不传递着爱的细语。与其说是傅雷成就了傅聪,倒不如说是父爱。是爱,使他们二人的父子关系越来越密切。是爱,创造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和伟大的艺术之父。
傅雷以爱的旗帜谱写智慧之曲。从《傅雷家书》的一封封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对儿子的教导非常明智。傅雷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他有些信写的十分短小,只要简单的说明用意。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但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实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当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强,或者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时,都会产生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只有像傅雷那样,严格但不苛责,疼爱但不溺爱。积极地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孩子眼中真正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拉近父母与子女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傅雷以爱的旗帜唱响人生之歌。傅雷是儿子人生舞台上的引路人。傅雷说他给儿子写信有多种作用,一方面讨论艺术,另一方面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他在《傅雷家书》中一直传达出这样一个信念——坚强。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够坚强我就放心了!”可见坚强对于傅雷的重要意义。这位心怀家国的父亲,同时希望如今的年轻人能不怕挫折,永远保持一颗谦卑之心,也就是胜不骄败不馁。他的谆谆教诲不仅激励着傅聪,更激励着我们的青春!
在他的家书中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个父亲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看到了他作为一个丈夫的无微不至,始终如一;也看到了他那可贵的理智和刚正不阿的品格,以及在文学艺术中,对学问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第一封家书与最后一封家书,前后相隔八年之久,他对傅聪的殷殷关切在我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不经意间在我眼前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那时已经深夜了,我从睡梦中醒来,听到楼下有自来水在哗哗流着的声音,于是便走下去一探究竟,睡眼惺忪中,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有些沧桑,是妈妈站在水池边洗红枣!我站在背后看着妈妈,她洗的那么专心致志一个一个仔细的挑着、拣着、洗刷着。此时的她似乎正在做一件非常神圣的事,居然没有注意到我走到她身后,那一刻我感动的说不出话来。我早把每天早上能喝到的红枣汤当成是理所当然,却没想到是妈妈这样一个一个细心挑拣出来的。每当我大口大口地喝着粥时,她总是微笑着看着我,那是欣慰的笑容,蕴含着无限的爱意。现在回想起来,每天早上能吃到的枣个个都香甜无比。
我的爸爸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他把我的教育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每当亲朋赞扬我取得的成绩时,总不忘夸夸爸爸这个大功臣。而爸爸满是沟壑苍老的面容上,总会现出幸福的笑容。
不知从何时起爸爸开始在我耳边唠叨,不明事理的我总觉得不胜其烦,常常敷衍了事,正是受《傅雷家书》这本书的影响,我逐渐读懂了爸爸,也逐渐重视父亲的谆谆善诱。虽然父亲的说教我无法以书信的形式保存下来,但在我心中,那永远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父亲依然忙碌,依然“唠叨”,依然用期待的而严厉的目光注视着我。不经意间,我看见父亲头上有银光闪过,仔细一看,发现父亲头发又白了几根,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每当这时,我都想说:“父亲,您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歇歇了。”可愚笨的我始终开不了口。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和妻子写给儿子傅聪的信集。每一封家信都汇集了父母的心血和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作为钢琴家,傅聪不得不在世界各地奔波,傅雷夫妇的信时时提醒着傅聪如何聪明地做人处世,引领孩子不断前行。
当傅聪忙于演出、练习而时常熬夜,以致精神疲惫,傅雷劝告傅聪劳逸结合,多到郊外或博物馆。“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傅雷用形象的比喻,劝诫傅聪爱惜自己的生命。“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启发他的孩子,报效国家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即便自己是普通人,也可以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每个人都是社会前进的车轮,我们的所作所为、点点滴滴,都与国家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为祖国作贡献,创造美好的明天。
傅雷还告诫傅聪,“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相契相抱”。只要我们心系祖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就一定能为自己和国家造福。
傅雷还常劝诫傅聪不要放弃,多虚心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成功时保持虚心,这些都造就了傅聪的成功。文革之后,傅聪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千里赶来,这是赤子之心的最好体现。一个人一生要面
比如在学习音乐方面,傅雷以自身的音乐修养给予孩子在音乐学习上客观的评价。他们不像是父子在教导,更多的是以知心朋友的身份来相互交流经验。视儿子为一个平等的音乐人,而不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来施压儿子,为儿子留足了尊严和余地,并使他拥有独立思考的自我空间。从而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日渐成熟。
再比如人际交往方面,傅雷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式家长,只是说教,自身没有行动,傅雷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傅雷让他儿子首先独自面对经历,解决这些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并不会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缺少风雨的浇灌。
【傅雷家书初三读后感】推荐阅读:
傅雷家书的读后随笔06-10
书籍《傅雷家书》读后感收获06-03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06-05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高中06-17
傅雷家书读后感2000字10-26
名著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11-14
家长读傅雷家书读后感02-25
《傅雷家书》中学生读后感02-26
名作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作文11-05
傅雷家书初一学生读后感300字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