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条教学实录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留言条教学实录(精选8篇)

留言条教学实录 篇1

一、从生活中导出留言条

1、师:小朋友们,你们星期天都在家玩吗?

生1:我爸爸、妈妈都出去干活了,我与邻居哥哥一起玩的。生2:我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到表哥家去玩的。

生3:我爸与我一起去南通玩的„„

2、师:对呀,刚才××小朋友说他你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自己一个人玩没意思,就到小伙伴家去玩了。但是假如这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回来后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又不知孩子到哪儿去了,肯定会着急的,因此,到小伙伴家去玩我们应该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不对。那我们怎么才能让爸爸妈妈知道自己去了哪儿呢?

生1:我打个电话给我爸。生2:我妈就在东边工厂上班,我先去告诉她,然后再去玩。生3:可以让在家不走的邻居转告我爸爸妈妈。生4:我们可以写个纸条留下来。„„

3、师:小朋友们,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呢? 生1:打电话要给钱,请邻居转告最方便。生2:不,打电话好,因为打电话最快。生3:写个纸条好,不麻烦人,也不要给钱。

4、师:我们他们各有各的好处,不过从方便节约这个角度看,还是给爸妈留张纸条这个办法好,我们给这个纸条取个名儿,叫“留言条”。

教师板书“留言条”。

5、那么,这“留言条”怎么写呢?我们来看一位小朋友写的 “留言条”。师出示教材上“留言条”例文。引导学生认识留言条。„„

二、在生活实践中学写留言条

(有三个学生被叫走,是班上学习较好的,分别为生A、生B、生C)

师:现在我们出去看学校的瀑布,学校瀑布平时不开,我们现在就去,可李枚他们被张老师找过去有点事,待会儿他回到教室,找不到我们,怎么办呢?

生:(异口同声)写张留言条。

师:好吧!我们刚学过,现在就写吧,其实只要写给其中一人就可以了,随便写给谁,写完就放在桌子上,我们去看瀑布吧!

学生写完后,就放在桌子上看瀑布去了。都有也去了。(约6分钟)

三、生活中检验“留言条” 学生回到教室后。

师:大家看:这一个小朋友正在看我们写的留言条呢?好吧,你三人就各拿别人写给自己的留言条吧!

(三个学生很快就将写给自己的留言条拿去,还有三份三人都没要。师:那几份怎么没人拿。

生A:(抱谦)不知道写给谁的? 生B:(跟在后忙说)还有张我看不懂,还有张是写给“他”的(指向生C)但没写暑名。

师:哦!大家看看

(将这两张留言条投影放大)师:大家看看知道写给谁的吗?

一些学生嘀咕着:哦!忘了写给谁的了。

师:对,忘了写给谁的啦,是哪个小朋友忘了写。(一生1红脸站起来)

师:现在请你被上行吗?随便写给谁。

(这时生B小声地冲着生1说:“写给我吧!”生1就写上生B的名字)师:好了,小朋友看他补写的位置对不对。

生:对

师:很对,(指着投影)顶格写的字也写得很端正,谢谢这位小朋友,请上位。还有哪位小朋友忘了呢?„„

师:大家以后可要写清楚是写给谁的呀。再来看看,这张留言条(师引导学生修改那张别人看不懂的留言条)。„„ 师:还有一张没署名儿,是谁忘了。„„

师:看来我们写留言条是要注意点什么?(引导学生小结)

生1:要注意别忘了暑名儿,写上时间,还要注意写清楚事情,让别人一看就懂。生2:还有,别忘了把收留言条的人写清楚。„„

四、在生活中运用留言条 师:小朋友们,留言条都学会了吧!哦忘了件事,那瀑布的喷泉还没关,这喷泉用电很多,校长听说我们小朋友要观看,才有意为我们打开的,现在我们看了,就请校长关了吧!哪个跑得快的同学去二楼校长室请校长关喷泉。

(一小男生毛遂自荐)

师:看了学校的喷泉,肯定想说什么?对吧,建议有兴趣的小朋友把想说的话写到你的日记本上。

生:(这时小男孩气喘吁吁走来)校长不在办公室。

师:哦,怎么办呢?但我知道校长一会儿就到办公室,这样吧,小朋友们每人写一张留言条给校长,告诉他我已经观赏了喷泉瀑布,请他把喷泉关了。我选几张最好的留言条放到校长的办公桌子上,行吗?

学生写“留言条”。(结束)简评:

此堂课充满生活的气息:从生活的需要导出留言条——学习源于生活的需要,激起学习的欲望与学习的兴趣。在生活的实践中学写留言条——这正是我们学习语文最有效的途径。在生活的实践中检验留言条——最浅显而又最正确的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在生活中运用留言条——生活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广阔的天地。

留言条教学实录 篇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应注重让学生“学会写”。因此, 第三学段的习作指导课, 不应回避写作方法的传授, 但也要注意方法, 不能生搬硬套, 强制灌输, 贪多求全, 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前学情, 把握传授的度量。本课设计就确定了以“让学生回忆、熟悉、初步运用倒叙这一写作方法”为主要目标, 通过“结合教材, 回忆写法”“面向生活, 熟悉写法”“解决问题, 运用写法”三步层层递进式教学, 实现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教材, 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 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具体分析、运用的过程中, 准确、明晰、轻松地学得这一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人手一份报纸。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结合教材, 回忆写法

师:小学阶段最经常写的就是记叙文, 记叙文有三种写作方法:顺序、倒叙、插叙。顺序是我们最常见的方法, 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 并在多次的习作练习中掌握了这一写作方法。在学过的课文中, 有一篇课文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请说出课题。

生:《凡卡》。

师:相对而言, 插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记叙方法。今后, 我们多学习一些使用这种方法写成的文章后再予以讲授。今天这节课, 单讲倒叙。在你学过的课文中, 最典型的采用倒叙法来记叙的是哪一篇?

生:《十六年前的回忆》。

师:请大家回忆这篇文章, 说说在这篇课文中, 作者是如何运用倒叙这种写作方法来展开记叙的。

生:倒叙要先写结果, 再写起因、经过。例如这一课, 作者在第一段就写明了父亲的被害, 这是结果, 之后作者写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 这是整件事的经过。

师: (板书:先写“结果”) 这个发言很重要。大家要善于倾听, 写出结果之后, 其余部分还是生硬地按照“结果———经过———起因”这样的顺序, 完全倒着写吗?

生:不, 写出结果后, 剩余部分还要按“顺序”的方法来记叙。

师: (补充板书:先写“结果”, 之后按顺序记叙) 记住, 这是倒叙写法经常被大家误解的一点, 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生:全文还要按一个顺序来写, 要有条理。就像这篇课文, 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师: (板书:按一定顺序写, 有条理) 我们学课文不但要知晓文章内容, 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更要学习、模仿文章的写法, 争取在自己写作时, 把这些方法借鉴运用过来。同学们真了不起, 学习一篇课文, 能归纳出一种写作方法的基本要求。

(意图:此部分教学, 充分依赖学生的知识储备, 借助对已学过课文的回忆、分析, 自然地归纳出倒叙这一写作方法的基本要求。由于学生对课文学习很扎实, 所以这一原本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以学生汇报的方式呈现。这一来源于学生的知识更容易被参与课堂的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因此, 这部分的教学就显得灵动, 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二、面向生活, 熟悉写法

师:其实, 在我们的生活中, 经常能遇到使用倒叙法写的文章。大家想想看, 你在阅读哪些文章时发现作者使用了倒叙的方法?

生:《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就常用这种手法。像这样的侦探小说, 经常先写出案情的结局, 然后一步步倒叙, 写出侦探如何调查破案, 展示出整个案情的发展经过。

生:写回忆类的文章。先从和写作时间最接近的记忆开始写, 然后打开记忆闸门, 向着更久远的时间展开回忆。比如说《灯光》也属于这样的写法。

生:悬疑小说。经常在一开头写出悬疑事件的高潮部分, 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后, 再回过头来写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师:大家说得真好。还有一种文章, 最为常见, 也最为普遍地采用倒叙方法写, 那就是每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首先, 新闻讲究“新”, 所以, 最“新”的最先写, 而最“新”的部分往往是新闻事件的结果;其次, 新闻讲究“短”, 所以要利用有限的版面写出最抓人眼球的内容, 这就决定了最吸引人眼球的事件结果最先写。请大家取出报纸, 找一找用倒叙方法写的新闻稿, 为我们读一读, 之后再分析其中倒叙手法的使用。

生:这则新闻标题为《渣土车撞飞老伯》。新闻先说了昨日下午, 一辆渣土车在逆行时撞飞一老伯, 这是这起交通事故的结果。随后才讲渣土车怎么开, 老伯怎么走, 又是怎么被撞, 这是事件的经过, 所以这是倒叙。

师:分析得有理有据, 其他同学也像他这样说, 把你认为是属于倒叙的理由说清楚。

师:请同桌互相再介绍一则。

师:看来, 我们不仅要在课本中学习语文, 更要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只有这样, 你的视野才会开阔, 你所学的知识才更为丰富、鲜活。通过刚才的分析, 大家熟悉这种写法了吗?

生:熟悉了。

(意图:教师要有开发教材的意识和本领, 要将广泛的生活纳入课堂教学的体系之中。此部分教学, 教师就利用最为常见的“新闻稿”, 让学生个体通过自觉、大量的阅读、分析、表述, 强化熟悉倒叙这一写作手法, 并且落实到每个孩子, 所以教学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解决问题, 运用写法

师:现在, 请大家帮帮忙。有这样一个孩子, 写下一篇作文, 只有几个字:盼望已久的春游, 因雨暂停了。我找他谈话, 希望他再写一些, 争取达到六年级400字左右的基本要求。可是他却说没办法, 他说事实如此, 不能说瞎话。我一时没办法, 孩子们, 看看该怎么办?帮帮忙!

生:既然春游取消, 往下写缺少事实依据, 我们可以用倒叙的方法, 写出春游前的经过。

师:好办法, 活学活用。请大家再出出主意, 可以写些什么呢?

生:写之前准备春游物品的经过。

生:写春游当天早晨起床后的所见, 所想。

生:写同学们到校后的议论。

生:写自己春游前夜的心情。

生:写选择春游地点的商量。

生:写一段时间以来的天气状况。

生:写老师来到班上宣布时, 同学的反应。

师: (随机板书学生发言内容) 居然有这么多可供写作的素材, 看来倒叙真好。不过一篇文章只需400字左右, 不要像个什么都装的垃圾袋。现在请大家做个选择, 选出最有意思的四个材料, 编上序号, 以便我们作好取舍。

生:1.写自己春游前夜的心情;2.写之前准备春游物品的经过;3.写春游当天早晨起床后的所见、所想;4.写老师来到班上宣布时, 同学的反应。

师:在写文章前要仔细思考, 想想自己都有哪些可供写作的素材, 之后要根据需要, 做好选择, 这就叫做构思。现在, 我们已经做好了第一步构思。在动笔前, 还要再进行第二步构思———写作顺序。这些素材应该怎么排序呢?要知道顺序一旦排定, 文章按这个既定顺序写, 也就有了条理。

生:可以按照时间为顺序, 经排列后, 顺序为:2—1—3—4。

师:好啦。现在以“盼望已久的春游, 因雨暂停了”为开头第一句, 我们用倒叙的方法, 让这篇“写不下去”的文章变得丰富起来, 合乎标准。每组选择其中一点进行想象, 将素材扩写为100字左右的段落。最后, 我们全班将其串联起来, 成为一篇完整的作文。时间6分钟, 开始。

(生进行片段写作)

师:现在, 请各组任意派出一名代表, 按顺序站好, 各自朗读自己所写的片段。老师读作文的开头句, 我们一起合作吧——

师:谢谢大家帮忙。看来倒叙这个方法可真有趣, 也很管用。那么, 是不是所有的记叙文都要使用这种方法呢?

生:不, 要看情况定。

师:是的, 方法是死的, 人是活的, 不要生搬硬套。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 根据所记叙事件的特点, 采用适当的写作方法, 写出好文章。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3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二则》,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海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1:(主动上台):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2: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小时候智对对子的故事……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对,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如果不再认真学习,以后会怎么样?

3: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

3: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如果他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用一句名人名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4:爱因斯坦说过: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介绍作者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都有哪些了解?

1: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2:我们学过他写的《泊船瓜洲》。

师:你能背吗?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3: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4:好像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4: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像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该生摇头,其他学生也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资料,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

三、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遍。

(一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谁来评评?

1: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2: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时,感情把握得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2: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之情。但是她读得声音很大,语速很快,显得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大家说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持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对吗?还有吗?

3: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诗四句”的“即”应读jí音,她读成了jì音;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忙。

四、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交流。

1: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2:因为“宾客”后面带有名词,“宾客”在这句里作动词使用,表示认为谁是宾客、把谁当做宾客的意思。这和“不耻下问”的“耻”属同一种用法。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

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对。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生讨论、查找。)

3:我们认为“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也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他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4: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学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5: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上面三种都不是,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这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4: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指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

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五、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遍。谁来?

(一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大家认为他复述得怎么样?

1: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说到方仲永写诗很快时,他用了“刷刷刷”,很形象生动。

2: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神情,看了让人想笑。

3: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XX同学,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认真想想。

3: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小时候具有写诗的天才。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这一阶段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3:“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齐答):“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齐答):“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

3:第二个阶段是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是什么?

3:“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3:第三个阶段是他20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3:“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3: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3:才能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齐答):“父利其然也”。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齐答):惋惜、哀伤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4: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为一个庸才。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没能5岁就写诗(众生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5: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那样“不使学”(众生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能让他继续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成了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6: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结束语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近两个月不懈的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反映共性,又彰显个性。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与他们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教师在教学中,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诵读与知识点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单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本节课“说”的训练即是。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茂华中学)

(摘自《福建教育》)

《雾凇》教学实录 篇4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出第二自然段;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了解雾凇形成的奇妙过程;

3.在朗读中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为祖国拥有这样的奇观感到自豪,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4.继续指导有针对性的课文预习法,培养采集信息、品词析句、默读圈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第二自然段,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了解雾凇形成的奇妙过程,感受雾凇的美丽动人,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瑰丽。

教学过程:

1.书写课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隆冬季节万木萧条,走进东北的吉林省,在松花江畔,有一道神奇美丽的风景线,那就是闻名全国的雾凇奇观。

师:请大家拿起手来,和老师一起书写“雾”字,注意雨字头要宽,覆盖住下面的“务”字,象征着铺天盖地的大雾白茫茫笼罩一切。

师:咱们再观察“凇”字,是两点水,给你怎样的感觉?生:我感觉寒气逼人。

生:我感觉到处冰天雪地。

师:《说文解字》中这样说:两点水的含义是“水遇冷凝之形”,说明这个偏旁和水遇冷凝固有关。在这里“凇”的意思就是水汽凝结而成的冰花。

生:齐读课题。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本的灵魂,把“象形”“形声”的造字法不经意地渗透在写字教学中,巧妙揭示课题,形与意的无形链接,使学生对雾凇的概念有了初步认知,同时感受到汉字的诗意与神奇。]

2.点击词句,检查预习

师:接下来,咱们就来欣赏那闻名天下的吉林雾凇奇观。(PPT出示雾凇组图)

师: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文中找到形容这些雾凇的四字词语吗?

生:银光闪烁美丽动人洁白晶莹千姿百态

生:银松雪柳琼枝玉树

师:(PPT出示词语)这六个词语全画到的举手,没有画全的补上。

师:你能用朗读展示刚才那一幅幅典雅的图画吗?

指名读。

齐读。

师:我们在预习时不仅要关注这样的四字词语,还要注意文中引用的诗句、格言、俗语等,今天的课文中就引用了一句诗,你能回忆起来吗?

生:引用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我知道这句诗是说下了一夜大雪,所有的树都白了,好像开满了梨花。

师:在这篇课文中也指雪花吗?

生:是指雾凇。

齐读诗句。

[赏心悦目的图片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氛围,使师生身心瞬间转移到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为整堂课奠定了情感基调。要求学生短时间内找全词语,是对学生预习程度的课内检测,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度,是对预习的方向性引领。要求学生根据标准答案进行自我检查与订正,看似平常,实则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调控,杜绝了学生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状况发生。]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斟酌首句,整体感知

师: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从何而来呢?课文第二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请大家浏览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师:这个句子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呢?

生:介绍了雾凇的别名——树挂。

生:还介绍了雾凇形成的条件。

师:仔细读读,介绍了几方面的条件?

生:有三个条件:首先要在严寒季节,其次要有非常饱和的水汽,最后才能遇冷凝结成雾凇。

(师相机板书:严寒季节、水汽饱和、遇冷凝结)

师:简单地说,这严寒季节、水汽饱和是雾凇形成的条件,也可以说是成因。遇冷凝结则是雾凇形成的过程。(板书:条件、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觉得这句话在整个自然段中有什么作用?

生:是对下文的概括。

生:是总起句,中心句。

师:既然是高度概括,那就请你根据形成原因和经过,把后面这段文字分成两层。

学生默读,给下文分层。

生:分到“每当夜幕降临”之前,前面写天气严寒,大雾弥漫;后面讲雾气遇冷凝结成雾凇。

师:同桌检查一下,错误的请订正。

[这是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是对下文的高度概括,让学生细细品读,使深奥的科学定义成为学生心中具体的表象。再抓住这一关键句把整体与部分联系起来,分清层次,培养了理解与分析能力。]

(2)研究文本,解读成因

师:老师在搜集雾凇资料时看到了这样一份资料,大家看一看:(PPT出示资料:雾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自然景观,而吉林雾凇更是最罕见的毛茸晶状雾凇,不管厚度还是蓬松度都名列世界第一,这种雾凇能将光线几乎全部反射,格外晶莹剔透,被称为“精品中的精品”。)

师:从这段话中大家体会到什么?

生:雾凇比较少见,而吉林雾凇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师:这就意味着吉林有着形成雾凇最优越的条件,请大家默读这段文字,研究研究,看看究竟优越在哪些地方。(出示课文片段: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学生阅读思考。

生:吉林的冬季十分寒冷。

师:是呀!咱们这儿最冷也就零下四五摄氏度,而吉林每年有60多天气温都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真是难以想象。

生:而且还有一个关键是松花江上的丰满水库,这使得发电站中源源不断地流出4摄氏度左右的水,和气温反差极大,才能使空气中悬浮着饱和的水汽,才能凝结成大规模的雾凇。

师:是呀!(PPT出示地图及文字)吉林号称“北国江城”,地处我国北部,水流丰沛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冬季极其严寒,水汽极其充足,温差极大,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吉林雾凇奇观。

[地图以及补充资料的出示,把吉林特殊的地域及气候特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攻陷了学生的认知暗堡,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吉林的得天独厚,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且通过复述的方式达到内化,并精彩地表达出来。]

(3)品读语言,欣赏过程

想意境,体会雾的浓重

师:(过渡)雾凇又是怎么凝结的呢?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出示课文片段: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

师:看一看哪些语句向我们描绘了松花江畔那一场浓重的大雾。

生:从“每当夜幕降临……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出示这段文字)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雾大、浓,圈画出关键的词语。

生:我找到了下列词语:随风飘荡涌笼罩淹没模糊

师:你真棒,全部找到了。像他这样全部找到的举手。

师:很好,我们从文章中搜集信息时就要读得细致,想得全面。

师:理解词语的最好的方法是放到句子中去。请你细细读课文,抓住这些关键词,想象自己已经走进了这场大雾中,然后把感觉描绘出来。

生默读,结合语境想意境。

生:我读着“随风飘荡”,仿佛看见雾有时像轻烟,有时像牛乳,有时像棉絮,轻轻地在空中飘荡。

生:我读着“涌”这个词,感觉雾一团团、一层层,争先恐后地向两岸涌去,好大的雾呀!

生:我读着“笼罩”“淹没”这两个词,仿佛看见一切都沉浸在茫茫大雾中,松花江畔的一切已经被雾的天罗地网重重包围了。

生:我读着“模糊”这个词,感觉江畔的景物一开始是清晰可见的,后来,像蒙上了一层轻纱,最后伸手不见五指了。

师:说得太好了,能把这样的意境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吗?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师:这段话真美,就看着这几个词,试试看,能把这段话背出来吗?

指名试背,集体试背。

[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松花江畔,真切地感受大雾茫茫的景象,对词语的理解不照本宣科,不从文中割裂出来,而是放进文本,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整体感知”及“语感”。]

(4)模拟介绍,学以致用

师: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同时对它的形成好奇不已。作为祖国的小主人,我们有责任为他们解开疑惑,你能给他们介绍介绍吗?(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书上的文字)

学生练习。

指名学生带好导游证,拿着小喇叭,现场模拟给国内外旅游团进行介绍。

[模拟情境的安排,使学生油然而生民族的自豪感与主人翁的使命感,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怀着积极的心态积累并内化语言。角色转换后的师生对话,更是形式新颖的口语交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当众说话的胆识。]

(5)斟酌名称,融会贯通

师:这种奇观有过许多名字,如树挂、梦送、雾凇(出示这三个名字),这些名字,每一个都有独特的魅力。为了举办雾凇节,吉林人曾经对这些名字展开了辩论,同学们喜欢哪个?

生:我喜欢梦送,因为雾凇实在太美了,就像是天上的神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悄悄送给人们的,我改一句诗来赞美它,叫做“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呀!

师:你的回答也是一样的美轮美奂呀!

生:我觉得树挂最为通俗易懂,这样的景致不都是挂在树上的吗?

师:嗯,符合老百姓的语言习惯。

生:还是“雾凇”最好,大家想啊,原来是铺天盖地的大雾,后来气温下降,就凝结成了霜花,也就是“凇”,这和它的形成过程完全一致。

师:吉林人认为这个名字既科学又风雅。后来,就统一用这个名字了。不管你喜欢的是哪个名字,都让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雾凇的喜爱之情,我为你们高兴。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跟随文字欣赏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

[对雾凇名称的课堂小辩论,是对学生语言积淀、审美情趣、个性取向的有效交融,是生命的个性化呈现,由此,雾凇将在学生心目中烙上独特的、智慧的生命印记。]

《囚绿记》教学实录 篇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散文的阅读要能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散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囚绿记》是人教版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二第1单元第3课,虽然属于自读课文,但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情感方面,属于绝佳的范文,因此笔者把这一课作为自主探究的载体,与学生共同探讨。

课前预习作业:学生搜集与绿色有关的感悟;熟读课文。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颜色,常常具有不同的象征含义:红色,代表着热烈与激情;蓝色,代表忧郁和伤感;紫色,代表高贵和浪漫;白色,代表纯洁无瑕……而绿色呢?

生:代表生命。

生:代表蓬勃的生机。

生:代表生命的活力。

生:代表和平。

师:很好!大家说得都对。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要求大家搜集与绿色有关的感悟。下面我们交流一下。

生:我印象中最深刻的绿色是家乡小溪流边的水草,我很难用语言将它描绘出来,但那柔嫩的绿色随着水波摇荡,让人忘怀得失,如痴如醉。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深秋时节的树叶,那是一种饱经沧桑的暗绿,夹杂着一块块锈迹般的苍黄,让人不由得产生一丝伤感。

生:我感触较深的是田野中绿色的麦浪,一波推动一波,昭示着生命和收获。

(绘景谈情,引导学生启动情景交融的思维方式。通过自由的演说,学生积极踊跃的情绪调动起来。)

二、研究探讨

师:大家说得很好。建议大家把你的感悟写在作业本上,以便相互交流。我们都预习了课文。接下来我们要探讨课文题目《囚绿记》中的“囚绿”是什么意思。

生:囚禁绿色。

生:囚禁一只常春藤的枝条。

师: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一下,作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作家陆蠡为什么将代表生命、生机的绿色囚禁起来呢?

生:(学生分组讨论)

生:因为作者喜欢绿色,特别强烈的喜爱变成了一种占有的欲望。

师:好。可不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生:“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还有,“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它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由此可见,作者囚绿实际就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师:(微笑)还有没有人补充?

生:我认为作者对常春藤的囚禁虽然是自私的,但却饱含着对绿色的强烈的渴望。

师:何以见得?

生:第6段中说:“我留恋于这片绿色。”并用穿越沙漠者望见绿洲、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来形容自己的欢喜。可见绿色的常春藤给作者带来了无尽的希望。

生:第7段中,“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细致的观察,足见作者对常春藤的热爱。

生:还有第8段……

生:还有第9段……

(思路打开,同学们打开话匣子,谈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文章的情感、语言的艺术性就不再需要教师去讲解了。)

师:从同学们的分析来看,大家好像可以谅解作者的“囚绿”行为了,是吗?

生:我觉得可以谅解。

生:我认为可以理解,但不能谅解。作者自己不也是充满愧疚吗?师:请简要地分析一下。

生;11、12段中,“我渐渐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可见,作者怀着深深的内疚,他也准备释放常春藤,恢复它的自由。

生:13段“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在匆匆南归的时刻,我依然不忘开释那“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说明作者很在乎常春藤,我认为可能也是对常春藤的愧疚吧。

师:是啊,从囚绿到释绿,作者也止过了一段心路历程。让我们回头进行一下梳理。

生:从赏绿到囚绿,到释绿。(显然该生没有细致的阅读,仅就上面的分析进行了总结)

师:有谁补充?

生:一开始是遇绿,剑赏绿,到囚绿,到释绿。

生:从最后一段“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看,最后应该还有怀绿。

师:以上两位同学的回答全面概括了文章的线索。尤其是最后的同学找到了“杯绿”这一环节。从怀念绿友来看,作者把常春藤作为了他值得思念的朋友。那么,大家讨论:是不是仅仅常春藤的绿色打动了作者呢?

生:(讨论)

生:不是,打动“我”的是常春藤的固执,是它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固执。(学生非常投入,回答中作者变成了“我”。)

师:如果把这种固执上升为一种精神呢?

生:“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斗争精神。

师:很好。作者所要赞颂的就是这种“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囚绿记》写于1938年上海。作者在离开北平一年之后,怀念他的绿友,是否含有更深的含义呢?同学们思考一下。

师:大家可以从“绿”的含义入手。

生:(思考、讨论)

生: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绿应当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生:常春藤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应当是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

师:联系历史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在1938年写这篇文章呢?

生:应该和抗日战争有关吧?

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离开北平,作者一定牵挂着日军占领区的人民。

生:既然作者说常春藤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在这里,绿色应该象征着中华民族在日寇铁蹄下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师:对。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一段“交往”的故事,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三、补充作者事迹,强化文章理解

1942年4月13日,陆蠡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

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即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故乡》教学实录(上) 篇6

胡明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故乡》。

说到故乡这个词,大家会引起些什么联想和想象呢?

生1:我会想到鲁迅的《故乡》,鲁迅在《故乡》里缅怀了记忆中的故乡,讽刺了当时在封建礼教下备受摧残的故乡。

生2:我想到的是自己的故乡。

师:故乡有些什么呢?

生2:故乡的人都很淳朴,空气也新鲜。

师:故乡是个美好的词语,它让我们想到亲人,想到风景,现在请大家集体朗读课文的第9小节,请思考一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乡”?其中写到了怎样的“景”?写到了怎样的一些人?预备——起。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9小节)

师:你从这里读到了怎样的“景”?哪位同学说一下?

生1:故乡呈现了一片荒凉的景色:石板路变得颓废了;两旁的护栏因为少许的钢筋被盗,已经坍没了;孩子们已经没有了读书的机会,混入了茫茫的劳动队伍当中;虽然,“每年都有数幢楼房崛起”,但“那是乡干部和包工头的宅第”,其实是对当地干部的一种讽刺;农民们“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只能“以人力代换畜力”来获取生存的必需,说明故乡农民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中。

师:你说到了景,也提到了景,其中有石路,有桥栏,还有楼房,但它们不是颓废的就是坍没的;哦,幸好还有楼房是新建的,是吗?

(板书景:石路——颓废桥栏——坍没楼房——新建)

提到的人有哪些呢?

(众生答:童工)嗯,一大批失学的孩子,还有呢?(众生答:乡干部和包工头)乡干部和包工头是写在第二行还是第三行?(众生答:第三行)哦,并列在新建楼房一行。好!还有呢?(众生答:殷实的庄稼人)家里边——连半条牛腿也没有,每到农忙就要以人力代换畜力的“庄稼人”——可他们很“殷实”呀,刚才大家都已经看到了的是不?

(板书人:庄稼人童工乡干部、包工头)

众生:“殷实”是富足的意思,这里是反话。

师:大家看得很仔细,但还是漏掉了一个重要的人物——谁?

众生:作者。

师:对了,“我”,作者。我们在这个故乡里见到的“景”、看到的“人”,都是通过谁的眼睛看到的?

众生:“我”。

师:通过“我”的眼睛和心灵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索的。在这段文字里面,你从哪里看到了作者的表情,是开朗的还是忧郁的?从哪里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是喜悦的还是悲戚的?你又从哪里听出了他的口气,是严肃的还是嘲讽的?请你找一找。

生1:“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地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这句话中,“未来的管理人旋”就感觉作者口气比较严肃。

师:未来的什么什么人,我们通常叫做“祖国明天的——”

众生:花朵。

师:可他们还没有开放就已经凋谢了,是吗?

生1:让我们产生很悲哀的感觉。

师:很悲哀……还有吗?哪里听到了、看到了、感到了?

生2:“可惊喜的是,在低矮的农舍之间,每年都有数幢楼房崛起。”这里作者字面写的是他非常“惊喜”,但我觉得他用了反讽的手法,他对故乡的“赞美”其实是他的一种讽刺,作者在后面还提到说,其实这些楼房并不属于这些“殷实的庄稼人”,而是“乡干部和包工头的宅第”,所以我觉得他表达了对农民生活贫困的同情,而且,因为那些包工头也出身于农民,所以他为某些农民改变了命运,也感到一些欣慰和高兴。

师:哦,真是这样吗?他的表情很“惊喜”,还是很“惊愕”?

生3:我感到他的表情是很“惊愕”。因为庄稼人是如此“殷实”,如此的辛苦劳作,但是……

师:“殷实”是什么概念?

生3:是淳朴,诚实,是很扎实……

师:呵呵,“扎实”?刚才已经说了,“殷实”是反语,对吗?

生3:噢,对了,是不富裕,很贫困。

师:是啊,那能叫“殷实的庄稼人”吗?他们是吗?“连半条牛腿也没有”,还能有些什么呢?你刚才说的不是“惊喜”,而是什么?

生3:是一种惊愕。

师:好。其他同学——

生4:“有的人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每到农忙,只好以人力代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神农的后裔呵!”这句话我觉得充满了采种悲壮的情感!因为,“神农的后裔”,我们知道神农是中国农民的祖先嘛,但是我们现在的庄稼人却过着这种穷苦、落泊的生活。

师:让你读一读“神农的后裔”,你会怎么念?

生4:神农的后裔!

(满含感叹地)

师:你脸上是什么表情?

生4:严肃。

师:我们听出来是什么?一种——忧虑,一种深深的忧虑,不是讽刺,对吧?什么叫“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里了”?陶渊明是什么时候的人?

众生:东晋的。

师:那么范成大呢?

众生:南宋。

师:一个距今有一千多年,一个也有八九百年,或许那本来是一种褒奖的语气,但是它却被两个字给生生否定了这种褒奖的语气,哪两个字?

众生:“直是”。

师;对,那就是另外一种意味啦!那么,按照这样的“故乡”,它的一个必然的逻辑,或者说是逻辑的必然吧,作者在接下来的第10、11、12这三小节里,分别得出了什么样的一些结论来呢?我们请同学分成三组,第一组从第10小节,第二组从第11小节,第三组从第12小节中分别来找一找作者他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你们对这个结论又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从原文的语句中去找。

(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问题)

师:好,在第10小节里面,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1:这里说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都市里“充满人性的弱点”,在人们长期的印象里,农民是比较淳朴的,因为抵御不了“巨大诱惑”,所以抛弃了故乡。

师:嗯,抛弃了故乡,不一定就没有故乡,作者的原话怎么说?

生1:到了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多媒体出示结论之一: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呢?)

师:你们这一组其他同学,对于他的这个结论有什么看法呢?

生2:我对这个说法是不太赞同的,因为故乡包括了自己的童年回忆,包括了自己在那里生活的点点滴滴,怎么可以就因为可以劳作、可以享受,就何处都能成为“故乡”了呢?

生3: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故乡,一个是他的出生地,就是生长、生活的地方。比如我出生在绍兴,也生长在绍兴,绍兴就是我的故乡;第二种故乡,就是一个人到了外地,付出了他的汗水,实现了他的理想,收获了他应该收获的一些东西,我觉得那里也可以称为他的故乡。

师:那有一天,在绍兴你已经没法儿生存下去的时候,你也可以找到另外一个故乡?

生3:嗯,那别处也可以成为我的家。如果它能养活我,如果那里也能给予我精神寄托,成为我“精神家园”的话,那我觉得也可以是我的故乡。

师:你也这样想吗?

《三峡》教学实录 篇7

关键词:《三峡》,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同学们齐读《三峡》导读中的文字。

生:三峡风光, 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 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 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

师:既然我们要去旅行, 那么让我们先看一看《三峡》在不同季节中都有哪些景色。

生:朗读全文。

师:人们常说:“择日不如撞日”。我们就择季不如撞季, 我们就去看看, 冬天到三峡是怎样的景象。

生:朗读第三段。

师:哪位热心的同学帮忙翻译一下, 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个季节的景象。

生:在春、冬两个季节, 雪白的急流, 碧绿的深潭, 回旋着清波,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 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在山峰之间, 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趣味无穷。

师:文段中有一句话概括说明了春冬的景象, 是哪一句话?

生: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师:看来, 这个季节我就特别想去三峡, 就因为一个字。你们猜一猜是哪个字?

生:“趣”字

师:对了, 春冬季节的“趣味”体现在哪里呢?你能读出“趣味”吗?

生:“回清倒影”, 因为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水又很清, 水一动, 倒影就动, 所以有趣。

生:“绝巘多生怪柏”, 柏树是奇怪的形状, 有许多, 并且是在极高的山峰上长着柏树, 所以有趣。

生:“悬泉瀑布”, 泉是悬着的, 所以有趣。

生:“飞漱其间”, 景色很壮观, 因为是“飞”下来的, 并且在山峰之间, 所以有趣。

师:还有吗?还有有趣的地方?

生:没有了。

师:不对, 趣味前是“多”, 郦道元明明告诉我们的很多趣味, 这还不多。

师:提示:“清荣峻茂”还有一个那么有趣的事物我们还没有找到啊!

生:“绿潭”, 水里面有水草。水草很盛, 所以把潭映绿了, 所以是绿潭。草盛有趣。

生:绝巘多生怪柏, 怪柏很多, 树下的草肯定很盛。很有趣啊!

生:悬泉瀑布旁边也有草。

生:春天让我想到了朱自清的《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让我感觉到了草在生长的一种动感。“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草多且盛, 很有趣。

师:所以, 最后一句说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草盛放在最后, 虽然没有直接写草, 但写草盛是最有趣。

师:这句话我有个疑问, 你们能帮助我吗?“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中“良”的意思是的确, 很的意思, 说成“清荣峻茂, 很多趣味。”“极多趣味”“颇多趣味”, 是不是也可以呢?

生:“很”太俗了, “极”过于绝对, “颇”程度不够。所以“良”恰到好处。

师:我感觉这位地理学家有点文学家的气质, 很讲究品词啊, 所以这个趣, 我们可以概括为什么趣啊?

生:雅趣。

师:“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是什么让作者产生了雅趣?

生:美丽的景色

师:用四个字概括这段景物的特点:___?美雅趣。

生:“秀”字最好。

师:“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我想改一改郦道元的文字, 改成“清荣峻茂, 趣味良多。”行不行?

生:不行, 此句强调的是情感:趣味。

师:明明是在写景, 却强调趣味, 我明白了, 原来是情景交融在一起了, 写水、树、山、草都是融入了作者的一种雅趣。

师:请一位同学根据你的理解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夏季和秋季这两个段落, 通过对比, 感知内容, 根据理解来填空。写在语文书上。

师:夏季:___?春冬:秀美雅趣;秋季:___?

生:夏季:壮美豪情;秋季:凄美悲凉。

师:找3 位同学分别朗读第二、三和四段。

师:四季的美景我们都欣赏过了, 我感觉郦道元写的第一段是“画蛇添足”, 删去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 没有山, 就没有夏季的水大、水急。

生:没有山, 就没有“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更没有“悬泉瀑布”。

生:没有山, 就没有在极高的山峰上, 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生:没有山, 就没有“林寒涧肃”, 没有猿, 更没有凄异、哀转和久绝的猿啸声。

师:两山夹水, 郦道元为水作注, 水大、水疾离不开山的高峻、连绵、狭窄, 柏树因山高、峡窄、风大才能称其怪, 瀑布只有在高山中间才能为悬而飞漱, 最后猿啼因山高、岭连、狭窄才能为悲, 故渔民闻凄声落泪。都要以山为依托, 所以第一自然段才写山的高峻、连绵和岭连啊。

师:我们就来一次心灵上说走就走的旅行, 体验一次三峡之旅。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理解重读课文, 推荐一名读的最好的同学, 让他带我们去。

(课件呈现图片和音乐, 学生朗读全文。)

师: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三峡》中说道:“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 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这惊吓, 不仅是三峡, 还有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承天寺的夜景、浙江的潮水、湖心亭的白雪, 更有那陶渊明的南山荒地、王维的大漠圆日、李白的荆门怜水和陈与义的老木沧波。

唯四字可替:山河锦绣。下课!

生:老师再见!

《满井游记》教学实录 篇8

1.知识与技能:

(1) 积累文言词语, 增强文言语感。

(2)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 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3) 理清课文的写景层次, 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北方初春景象, 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品读课文, 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 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的描写手法。

【教学方法】

品析法;延伸拓展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文

伴随着一曲《高山流水》展现一组充满大自然魅力的山间图片。教师缓缓导入:春天, 是万物复苏, 草长莺飞的季节, 即使我们坐在教室内, 仍能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无处不在的明媚阳光。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袁宏道一起去领略北国之春的魅力。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图片欣赏,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导入语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作者简介:

袁宏道, 字中郎, 号石公, 明代公安人。万历二十年进士, 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 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 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三袁”中, 袁宏道成就最大。他师事李贽, 推崇徐渭。提出与复古派针锋相对的文学主张, 反对厚古薄今, 主张“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较多作品着意抒发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风格率真自然, 散文文笔流畅, 语言通俗活泼。其所作游记、小品最为人称道, 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 著有《袁中郎全集》。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在学生课前预习的背景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了解作者及其文风特点从而为文章主题思想的整体理解作铺垫。

2. (播放多媒体) 生静静地听课文录音, 时而用笔划着节奏。

个别学生圈点重音, 轻声跟读。然后, 教师组织学生朗读。

设计说明: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 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 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 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译读课文, 疏通文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4段, 每人一段, 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子记录在本子上, 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小组学习、讨论)

师:看大家讨论得真热烈呀, 我都有些不忍打扰了。现在把你们不懂的或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拿出来, 请其他同学帮忙解决一下吧!

生1:“冻风时作”中的“作”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能帮他解释一下?

生2:可以译为“起”。

师:很好, 还有哪位同学有疑问?

生3:“燕地寒, 花朝节后, 余寒犹厉”怎么解释?

生4:可以解释为:“北京一带寒冷, 花朝节以后, 残余的寒冷更厉害。”

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5:不对, 应该翻译成“残余的寒冷还很厉害”。“犹”应该译成“还”的意思。

…………

设计说明: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设计这两个环节,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 扫清字词障碍,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 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品读课文, 体味意境

师:可以说, 本文无处不渗透着美, 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 文章是从哪几个角度体现美的?

(教师幻灯片提示:《醉翁亭记》中的意境美: (1) 山水映衬之美 (2) 朝暮变化之美 (3) 四季变换之美 (4) 动静对比之美。)

生1:写出了景色的美和人物的美。

生2:写出了景物的美, 表达了美好的感情。

师:文章又是从哪几个角度体现景美的呢?

生3:文章写了春水之美, 如“冰皮始解, 波色乍明, 鳞浪层层, 清澈见底”。

…………

师:大家说得很好, 那人物的美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生1:写出了游人的情态之美。如饮泉水煮茶的人, 显得清雅而悠闲。

生2:边喝酒边唱歌的人, 显得豪爽而痛快。

生3:穿着艳丽服装的女子, 显得从容而舒适。

师:是啊, 这各得其乐的种种情态, 无疑是一幅郊外春游图。游人们既领略了最早的春光, 又给余寒初退、大地春回的景色增添了不少生气和暖意。

师:那么同学们可以以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下物美, 让我们开始吧!

生1:文章描写了动物的姿态之美。“曝沙”这一句, 写出了鸟的安闲恬静;“呷浪”句, 写出了鱼的自由天真。

师:说得很好, 作者通过鱼鸟一动一静的情态, 概括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之感。作者甚至发现和感受到在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之间, 都洋溢着一股喜气。

师: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能否感悟到作者在文中给予的感情呢?

生1:作者在游历过程中, 看到堤岸两旁高高的柳树, 闻到滋润的泥土的芳香, 快乐的心情溢于言表。

生2:作者的感情, 还表现在写景写人写物之中, 表现在游玩之后的美好感受———这份春色美景对于居住在城里的人来说是很少见到的, 表达了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设计说明:通过问题的逐层深入的启发和探究, 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章, 品味语言, 感悟意境。

五、拓展情景, 探究延伸

师:作者写景如此生动, 又是通过怎样的表现方式或修辞手法来实现的呢?

生1:作者使用了白描手法, 如“冰皮始解, 波色乍明, 鳞浪层层, 清澈见底”这一句。

生2:运用了修辞手法, 如拟人, 比喻等。

师:你能说出一个比喻的修辞句吗?

生2:我很喜欢“若脱笼之鹄”这一句。

师:不错, 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 而且点面结合。

师: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旅游的?你能从这些景物的描写中窥察出作者的心情吗?

生1:“若脱笼之鹄”。“脱”与“离”对比, 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做“脱笼之鹄”, 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

生2:“冰皮始解, 波色乍明”中的“乍”字, 写出了作者突然间见到如此美景的惊喜。

生3:通过对游人、鱼鸟的描写来传达内心的喜悦。

师:满井的早春如此之美, 而作者来这里之前知道吗?文中哪一句给了我们提示?

生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始”字说明现在才知道, 而在这之前并不知晓满井的美。

师:作者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学生找到第一段, 并齐读。)

师:在城里, 他“局促一室之内, 欲出不得”。请问, 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1:也许是气候寒冷吧?

师:仅仅是天气的原因吗?请从文中找到答案。

生2:结尾“夫不能以游堕事,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惟此官也”, 表明自己对为官的看法, “不能以游堕事”是对那些热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说的, 有劝慰之意。

生3:也表现了作者本人无意于在政治上进取, 何况是个小小的教官, 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师:你们理解得真好。“惟此官也”, 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 既是自嘲, 也是自傲。他在官场感到孤独, 大自然给他以慰藉, 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所以, 这篇山水游记, 与其说描绘满井一带的2月春色, 还不如说作者借游春在抒写性灵, 反映了他厌倦官场和寄情山水的态度。

设计说明:意在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性情, 锻炼学生提炼和挖掘主题的能力, 并指导学生通过关键字词的把握实现对文章大意和思想的理解。

六、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满井游记》一文, 作者袁宏道以生花的妙笔细腻地描绘了满井初春的景色, 不多几句便勾勒出一片盎然春意、勃勃生机的初春美景。文笔清新流畅, 比喻新鲜贴切, 字里行间洋溢着游览时轻松喜悦的心情, 全文流淌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浓浓情趣。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组画面。 (教师投影二克山的风景照片。)

师:我们的二克山非常的美, 每年吸引大量的游人来参观。现在正是二克山旅游的好时候, 课下, 同学们也试着写一篇写景抒情的小散文, 和同学们共同交流。

设计说明: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 不仅让学生品味本文清新淡雅的语言, 更要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操。同时, 结合当地的美景, 学生可以亲临体验, 进行课下练笔, 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

我个人认为这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讲究, 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第一, 突显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内容中最为重要的积累之一。成块成段成篇的语言材料的读背识记, 对学生尤为重要, 因为它们是语言运用的借鉴和模式。本设计从教学内容来看, 指导学生读背课文是语言积累, 指导学生整理课文中的四字写景词语是语言积累, 让学生回忆、联想原来学过的内容, 集聚精美的词语板块, 也是语言积累。全课教学要点突出, 教学内容丰满。

第二, 小组化的学习方式同多媒体的使用相结合, 提升了教学容量, 增强了教学效果。文言文的讲授多数很枯燥, 小组化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课下的积极准备为小组的学习讨论奠定了基础。多媒体的运用, 使枯燥、生涩的文言课文, 通过声音、图片的呈现一下子活了起来,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同时, 本人也感到了有些不足:

第一, 在教学中对作者体现出来的“夫不能以游堕事,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惟此官也”的思想缺少正确的指引, 更容易使学生消怠于“积极地为祖国强盛而学习”的宏图大志。虽然文章表现出的美景所引出的作业任务———“对家乡美景的描写”能体现出对家乡的热爱, 但是大方向的积极进取的情感教育还稍差一些。

上一篇:经典爱情语录婚纱照下一篇:演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