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验收需解决的问题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梯验收需解决的问题(精选9篇)

电梯验收需解决的问题 篇1

一、机房层需准备两个小型灭火器。

二、36#楼四部电梯从主电源箱进电梯配电柜的电缆为临时电缆,需更换。以上问题需协调工程部进行整改,否则复检不通过。

综合楼验收需解决的问题:

一、电梯:

(一)需土建配合的工作(截止2013年12月19日):

1、进电梯配电柜的正式电缆安装完毕(四部电梯)。

2、西区两部传菜梯底坑水清理完毕。

(二)具体分项:

1、东区电梯(1部):(1)一层:

地面为瓷砖铺贴,需协调工程部将漏洞封堵。(2)机房顶:

由原小机房改成无机房电梯,导致电梯安装完成后,留有缝隙,并未及时封堵。

(3)东区电梯总结

若进行封堵工作,可能会有石块落入底坑,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电梯现阶段不能大面积展开调试工作,故下周一客服部组织的综合楼验收工作,电梯调试工作不能按期完成,只能进行慢车运行。

电梯底坑混凝土梁未浇筑,电梯调试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2、西区电梯(3部):(1)防火门:

电梯共有四个防火门未安装。(2)爬梯:

三层两部传菜电梯电梯主机距地面约2.8m高,需要安装固定爬梯。

(3)电梯主机及底坑混凝土梁都未浇筑

由于西区交房为毛胚,不包括装修,每部电梯层门底部都有漏洞需封堵(4)其余事项:

西区共有约9个管道井门未安装(包括电梯4个防火门)。

(5)西区电梯总结:

以上四项未安装完成,则电梯验收不通过。

防火门已经联系天罡防火门进行制作,最快出厂时间约23天,故电梯验收需推迟到下个月进行。

验收也只能进行慢车运行。

二、问题总结:

(一)电梯正式电未安装到位。

(二)土建工作未及时跟进。

电梯验收需解决的问题 篇2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附录F6、GB16899-2011《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附录D均对涉及电梯或自动扶梯运行安全的一类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含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提出了特别试验要求,即含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应按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振动、冲击、碰撞和温度试验,以验证安全电路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机械结构完好性及适用温度变化的能力。

机械试验是通过一个标准的试验方法过程,以确定样品经受规定严酷程度正弦振动、冲击和碰撞的能力,目的是确定样品的机械薄弱环节和(或)特性降低情况。其中振动试验是模拟样品经受装卸、运输或使用期间因机械或地震现象导致旋转、脉动或摆动力产生共振带来的振动的能力[1]。冲击试验是模拟样品经受装卸、运输和使用期间的量值变化很大的非重复性冲击的能力[2]。碰撞试验是模拟样品经受装卸、运输和使用期间的重复冲击的能力[3]。温度试验是将试验样品交替暴露于低温和高温空气中,使其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以确定样品经受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4]。

GB7588-2003与GB16899-2011中,给出了各种机械试验和温度试验的主要试验参数,如振动频率、幅度及扫频次数、冲击波形、脉冲峰值加速度、脉冲宽度、极限温度等,但还有一些试验参数并未明确给出,如测试方向、冲击和单独碰撞次数及温度变化速率等,这些需要在给定的参考标准中寻找确认。本文从GB7588-2003与GB16899-2011引用的环境试验标准出发,提出几项电梯安全电路试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机械试验的测试方向

GB7588-2003与GB16899-2011中,振动、冲击、碰撞试验分别引用标准GB/T 2423.10—2008、GB/T 2423.5-1995和GB/T 2423.6-1995。

对于振动试验,GB7588-2003与GB16899-2011中规定:在每一轴线方向上进行20次扫频循环试验,即安全电路应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依次经受振动。

对于冲击试验,GB/T 2423.5-1995规定,冲击试验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在样品的六个方向上各连续施加三次冲击,当不需要对所有六个方向都进行试验时,例如由于对称原因,或因存在冲击影响明显很小的方向,有关规范可以减少试验的方向数。

对于碰撞试验,GB/T 2423.6-1995规定:对于元件型样品(安全电路如印刷电路板应属于元件型样品),除非有关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在样品的三个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一方向上施加规定的碰撞次数。

GB7588-2003与GB16899-2011中都未对安全电路经受冲击和碰撞的方向作另外规定,所以在试验时,需要在所有六个方向进行冲击和碰撞试验。

2 冲击和单独碰撞的次数

对于冲击试验,GB7588-2003与GB16899-2011中并未给出冲击次数及频次。根据GB/T 2423.5—1995规定:在样品的六个方向上各连续施加三次冲击。这里冲击次数比较明确,即在每个方向施加三次冲击。但施加频率即两次之间的间隔未有要求,只要连续即可,这是因为冲击试验本身就是模拟非重复性的冲击。

对于碰撞试验,GB7588-2003与GB16899-2011将碰撞分为单独冲击和持续冲击。标准要求持续碰撞次数为1 000±10次,频率为2次/秒。但标准未对单独碰撞的次数做出明确规定。

在GB/T 2423.6-1995中,并没有单独碰撞与持续碰撞的说法,因为碰撞试验就是模拟样品经受重复性冲击的能力,所有碰撞试验都应该是持续性的,推荐严酷等级中,碰撞次数最少为1 000次,频率为1~3次/秒。在GB/T 2423.6-1995中,也没有GB7588-2003与GB16899-2011给出的加速度15g(g为重力加速度)和脉冲持续时间11mm的试验参数。这里的单独碰撞应理解为冲击试验,冲击试验导则GB/T 2423.5—1995中就有加速度15g和脉冲持续时间11mm的试验参数。即相当于GB7588-2003与GB16899-2011中给出了两种严酷等级的冲击试验,一种是加速度为30g、脉冲持续时间11mm,另一种是加速度为15g,脉冲持续时间为11mm。

根据以上分析,单独碰撞的碰撞次数可依据冲击试验导则确定,即在每一方向上连续施加三次。

3 温度变化率

GB7588-2003与GB16899-2011中规定,温度试验依据GB/T 2423.22-2002进行。同时在试验条件中规定温度试验按照最低和最高温度(0℃、+65℃),至少各持续4h。这条规定容易让人误解为安全电路温度试验为高温试验和低温试验。

GB/T 2423.22-2002为确定样品经受环境温度快速变化能力的环境试验方法导则。它与GB-T2423.1-2008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和GB-T2423.2-2008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试验时要求在高低温之间以一定速率变化,通过高低温之间的转变形成温度变化冲击,以验证样品经受此种冲击的能力。

影响温度变化试验的主要参数是:(1)温度变化范围的高温和低温温度值;(2)试验样品在高温和低温下的保持时间;(3)低温到高温和高温到低温之间温度变化的速率;(4)条件试验循环次数。试验严酷等级由高低温温度值、转换时间和循环次数确定。GB7588-2003与GB16899-2011的温度试验只给出了(1)和(2)两个试验参数。另外两个参数需要根据GB/T2423.22-2002确定。

GB/T 2423.22-2002中有三种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1)试验Na:规定转换时间的快速温度变化试验法,试验需要两台温度箱,一台高温箱,一台低温箱,两箱放置位置能使样品在规定时间内从一个箱转移到另一个箱,转换时间最大不超过3分钟,循环次数不少于5,试验目的是确定样品经受温度快速变化的能力。试验过程如图1所示。

A——第一个循环开始;

B——第一个循环结束,第二个循环开始;

t1——在温度箱中的暴露时间;

t2——转换时间。

(2)试验Nb:规定温度变化速率的温度变化试验法,只需要一台试验箱,试验箱能保持试验所要求的低温和高温,且箱内温度能按试验要求的温度变化速率由低温到高温或由高温到低温变化。温度变化率可在(1±0.2)℃/min、(3±0.6)℃/min和(5±1)℃/min中选取。试验循环数为2。试验目的是确定样品耐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和在环境温度变化期间的工作能力,如图2所示。

A——第一个循环开始;

B——第一个循环结束,第二个循环开始;

t1——在温度箱中的暴露时间。

(3)试验Nc:两液槽法温度快速变化试验法,将样品交替浸于两个液槽中,一个液槽装有高温液体,一个液槽装有低温液体,以产生一种剧烈的热冲击,确定样品经受温度快速变化的能力。此法主要适用于由玻璃-金属组成的密封件及类似样品。样品在液槽中的浸泡时间为15s~20min时,转换时间为(2±1)s。循环次数至少为10次,如图3所示。

A——第一个循环开始;

B——第一个循环结束,第二个循环开始;

t1——在温度箱中的暴露时间;

t2——转换时间。

电梯中的安全电路在0~65℃的环境温度下工作,工作期间不会经受快速温度变化,且GB7588-2003与GB16899-2011中规定安全电路在试验时应处于工作状态,且在试验中和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这说明标准有确定安全电路耐环境温度变化能力和在环境温度变化期间工作能力的双重目的,据此可推断,GB7588-2003与GB16899-2011中的温度试验应属于试验Nb:规定温度变化速率的温度变化试验。

在电梯安全电路温度试验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应使用低热传导安装架或支撑件,试验样品与安装架之间实际上应是绝热的;

(2)报告中应给出温度变化速率;

(3)报告中给出试验循环次数;

(4)样品恢复方式,应使其在试验室环境温度下达到温度稳定后再从试验箱中取出。

4 结束语

冲击、碰撞试验方向、冲击和单独碰撞次数及温度变化速率等问题,在GB7588-2003与GB16899-2011并未明确给出,但它们是影响安全电路机械及温度试验结果的关键问题,试验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对这些问题应十分明确,同时希望这些问题能在电梯相关试验规则中得到明确,以使电梯中含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试验结果更准确。

摘要:主要对电梯安全电路试验中几个标准不明确的问题进行探讨。冲击、碰撞(为与冲击试验有所区别,将单独冲击和持续冲击称为单独碰撞和持续碰撞)试验的方向、冲击和单独碰撞次数及温度变化速率等问题,在GB7588-2003与GB16899-2011未明确给出,但它们是影响安全电路试验结果的关键问题。从引用的试验方法标准出发,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笔者的见解。

关键词:电梯,电气安全装置,安全电路试验

参考文献

[1]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S].

[2]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S].

[3]GB/T2423.6-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S].

电梯验收需解决的问题 篇3

限速器是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性的基础设备,因而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必须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且应将其纳入到电梯检验重点范围内,达到安全运行目的。此外,为了给予人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规范自身机油添加行为等,以此来提高限速器整体检验水平。以下就是对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电梯检验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限速器检验方法分析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限速器检验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针对限速器现场运行速率的检验方式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检验工作前应确保限速器的钢丝绳处在脱离绳轮的状态,继而通过增加绳轮转速的方式达到限速器检验目的;第二,利用检测仪器进行检验也是限速器检验方法之一,而在检验仪器应用中,对XC-3型电梯限速器测试仪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在限速器检验过程中应合理结合驱动设备来开展检测行为,最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在XC-3测试仪应用中对输入参数准确性要求较高,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避免参数设置中误差现象的发生;第三,EC-900检测是人们较为认可的一种检测方法,因为其对现场条件要求不高,但是其在应用中存在着误差较大的劣势,为此,应依据检验要求来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二、当前限速器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一)附加加速度

附加加速度是当前限速检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实际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利用电钻滚轮移动的功能来检测限速器的运行现状,且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限速器能达到提前动作的运行状态,相关技术人员会将轮盘速度调整为接近限速器的速度,继而记录相关的数据信息,全面掌握限速器实际运行现状。但是由于利用此方法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附加加速度,从而导致测试数据产生偏差,即无法及时发现限速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影响到了限速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此外,轴承磨损及缺油的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线速度转轮速度,因而应提高对其的重视度。

(二)滚轮松动

就当前的检验现状来看,限速器检验中还存在着滚轮松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电钻滚轮转速与钻数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而在实践检验中滚轮松动现象的显现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致使相关技术人员无法从检验数据中分析出限速器的运行状况。此外,滚轮松动问题发生的原因亦可归咎于工作人员检验工作的不严谨,即其在应用电钻滚轮进行限速器检验时未对其设备零件的松紧度进行检查,从而促就了限速器检验数据的不准确性。另外,电钻滚轮使用不规范也是导致滚轮松动问题的主要因素。为此,要求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继而避免此问题的发生影响到限速器检验中整体检验结果。

(三)高层高速电梯

限速器检验中高层高速电梯检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体积较大的检验中驱动器会由于限速器动作速度的影响而出现过载发热的问题,继而影响到限速器整体检验结果,且导致限速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寿命逐渐缩短的现象。其次,高层高度电梯问题的凸显还表现在相关工作人员在拆卸钢丝绳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因而导致检验人员在此问题的影响下无法保障限速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亦无法掌握限速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再次,高层高速电梯检验中安全意识的弱化也是检验工作实际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此,相关检验人员在面对体积较大、动作速度较快的高层高速电梯检验工作时应提高自身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到检验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电梯限速器本身问题

在限速器检验工作中电梯限速器本身问题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检验结果的精准性,而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梯限速器在长久的运行后会出现动作机构锈蚀及不灵活的现象,此现象的发生必然会影响到检验人员检验工作的有序展开。而导致此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归咎于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未对限速器进行机油添加处理,继而影响到了限速器检验质量;第二,限速器的本身问题还体现在限速器在锈蚀问题的影响下会形成摩擦力减小的运行状态,继而出现动作速度超标问题,最终影响到了整体检验结果;第三,限度器轮与下轮不匹配的现象也是影响限速器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之一,因而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其的重视度。

三、完善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检验频率

提高检验频率是完善电器检验中限速器检验问题的主要对策,此项策略的实施要求检验人员在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且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检验计划执行,最终由此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在检验方案内容设置中应将检验范围和时间纳入到计划中,由此要求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能每个星期对旋转轴销,张紧进行加钙基润滑油的处理,达到最佳的限速器检验状态。另外,限速器检验工作的展开对张紧设备的清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相关工作人员应保持每年对其清洗一次的原则,从而有效避免灰尘等污染物影响到限速器检验结果。除此之外,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亦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标准规定,达到规范化检验目的。

(二)规范机油添加行为

在传统的限速器检验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限速器检验结果的精准性,要求检验人员应规范自身机油添加行为,即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按照相应的限速器检验需求对其安全钳及连杆机构进行添加机油处理,且确保每月一次,继而保障提拉力度能够传达给拉杆,并将其控制在300N以内,达到最佳的限速器检验状态。此外,由于限速器检验工作对零件的松紧度要求较高,因而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前应对其松动的弹簧及螺钉等进行拧紧处理,避免其影响到限速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在限速器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安全钳的有效清洗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检验人员应提高对其的关注,且应利用清洁设备去除安全钳中的污渍,并提高限速器运行的安全性。

(三)厂房自身加强检验

厂房自身检验工作的加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厂房维修人员在对限速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应确保调整工作符合具体要求后再进行铅封行为,以便提高检修工作整体水平;第二,厂房在生产限速器的过程中应将安全钳的检验工作放在检验的重点,继而确保其符合限速器的实际运行,且在此基础上为维修人员复位行为的展开提供有利的基础保障,同时避免安全钳在受力环境的影响下产生自动打开问题影响到限速器实际运行效率;第三,在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厂房应提高对试运行工作的重视程度,最终在保障其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限速器检验工作,最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厂房自身检验工作的加强是非常必要,因而应将其落到实处。

(四)调整数据误差

调整数据误差是完善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问题的主要对策之一,其首先要求检验人员在动作速度检测过程中应将其实测值控制在GB7588-2003上限规定范围内,继而由此达到数据误差调整的目的,且达到最佳的检验状态。此外,为了提高限速器检验结果的精准性,要求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X系列仪器的功能来检测限速器速度误差,从而将检验工作中的误差降至最低,达到精准的检验状态,并促使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检验数据的分析即可掌握到限速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且对其展开有效的解决。另外,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亦应通过参加专业化培训的方式来提高自身对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工作的认知,并提高自身检验水平,提升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结论:综上可知,在电梯检验工作实际开展中限速器检验工作占着至关重要的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要求检验人员在实践中应提高对其的重视,且应注重与维修保养单位及检验部门间的合作,以此来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并避免检验误差问题的发生。此外,为了达到良好的检验状态,要求检验人员应从调整数据误差、规范机油添加行为及加强厂房检验等途径来做好相应的检验工作,继而及时发现限速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解决。

做好时间的主人需解决五个问题 篇4

计划管理----空。人人都有计划安排,但一是制定计划“一厢情愿”,二是制定计划“不从实际出发”,“拍脑袋”的时间管理计划注定要流产的。

对上管理----无。干扰你的时间计划的执行的50%来自你的上级,做好对上级的时间管理是你能否完成自己的时间管理的前提。方法有两条:

一是“主动出击”。一上班就到领导那去请示,根据领导的安排,调整自己的计划。二是“提前汇报”。把自己今天的主要安排向领导汇报。如“我9时----11时集中精力撰写你要的某项目工作报告”、“下午2时---3时召开大客户营销汇报会,您参加吗?”

主动出击,可减少领导的临时安排,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如原准备上午用两个小时写总结,领导要开会,就可安排下午再写。提前汇报,让领导知道你在干什么。如无大事但需找你时,可考虑在11时以后------这就是对上级进行的有效的时间管理。

同级管理----差。干扰你的时间计划的15%来自你的同级。处理不好会影响相互关系。一上班给你的关联单位领导打电话,问有无需要商议的问题,告知近期完成领导的重要工作,上午11时后、下午4时后有时间商议、碰头。此时开协调会,会议效率高,不会影响时间安排。

下级管理----松。干扰你的时间计划的20%来自你的下级。产生这种原因一是“授权不明确”,请示汇报多;二是喜欢“事必躬亲”,下级则有时必报。三是“要求不明确”。规定每天8:20-----9时为内部事务、请示汇报时间,可减少你的工作干扰。

变通管理----少。计划的再好也赶不上变化,要留出自己的变通时间。每天计划安排不要超过6小时为好,留下2小时为机动时间。

掌控了你的时间,成功就完成了一半。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工作会变得更充实、主动,富有活力!

电梯验收需解决的问题 篇5

GIS不确定性是GIS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论文就GIS不确定性的分类、GIS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GIS不确定性的多种来源、GIS不确定性的可视化理论和方法,以及GIS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等GIS不确定性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就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说明;就目前GIS不确定性的难点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总结了GIS不确定性的研究进展.

作 者:胡圣武 王新洲 陶本藻 李长春 HU Sheng-wu WANG Xin-zhou Tao Ben-zao LI Chang-chun 作者单位:胡圣武,李长春,HU Sheng-wu,LI Chang-chun(河南理工大学测量工程系,河南焦作,454100)

王新洲,陶本藻,WANG Xin-zhou,Tao Ben-zao(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430079)

电梯验收需解决的问题 篇6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陆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东临孝昌县,西界京山县,南屏云梦县、应城市,北望随州市。市域南北长46km,东西宽60km,版图呈蝴蝶状,总面积1355km,人口62.3万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兼有南北气候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1066.4mm,年最大降雨量1722.8mm,最小降雨量652.9mm,年际变化达1069.9mm,常出现旱涝灾害。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全市水利工程中水库分布较多,全市共有中小型水库141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即解放山水库、幸福水库和清水河水库;小㈠型水库39座;小㈡型水库99座。水库总库容2.5亿m,其中:兴利库容1.6亿万m,防洪库容0.9亿m。我市最大的河流为府河,其次为漳河。府河堤防境内全长50km,漳河堤防境内全长5.4km。全市塘堰35474处,大小河坝652处,机井4829眼,40kw以上固定泵站193座、233台套,总装机容量27667kw;排水泵站一座;灌溉主渠道282条,总长度11414km。全市水利工程总蓄水能力2.5亿m,总提水能力97m/s。

(二)近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333

32近年来,安陆市抓住国家扶持水利建设政策的机遇,在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重点县、防洪工程、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产量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积极争取项目,整合各类资金,有效推进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安陆累计争取国家项目资金5.32亿元,先后完成了49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22.44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城市防洪第一期建设工程、小农水重点县三年建设工程等。

2012年,先后完成26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积极筹备23座小㈡水库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府河橡胶坝清库和蓄水任务;完成了漳河供水工程的初步设计,并且已通过了省饮水办的评审,正积极准备组织施工建设;完成小农水重点县安坪南项目区建设;漳河防洪工程建设正在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已通过省、孝感初步验收。清水河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报告、评审、立项及招标工作,开工在即;解放山水库西干渠灌区已完成初步设计报告、评审工作,目前,正在准备招投标相关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这两项节水改造工程是我市本级投资。

(三)水利建设规划情况

1、府河综合治理工程。府河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堤防达标、穿堤建筑物新建,初步预算投资1亿元。目前,省水利勘察设计院已完成勘测初步规划,建设方案已上报水利部备案。

2、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我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河流,分别是清水河、槎山河、刘家河、短港河、女儿港河、滚子河、洑水港河、漳河。主要建设内容是:护岸、护坡、河道清淤、河道整治等,每条河流整治预计投资2000-3000万元,总投资约2亿元。规划编制已完成,已录入国家项目库,省厅已备案。当前,正在对刘家河、清水河进行初步设计,争取年底完成初步设计任务。

3、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23座小㈡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工程总投资5520万元,全部为中央投资。目前,已完成地勘测量和安全鉴定等工作,下一步,准备初步设计及评审。

4、农村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该规划项目分三年实施,规划总投资1.02亿元,主要涉及到巡店、赵棚、木梓、雷公、辛榨、南城、接官、王义贞等8个乡镇14个行政村。目前规划已完成,上报省水利厅、孝感市水利局备案。

5、灌区规划工程。目前,已委托安陆市勘察设计院正在对我市中、小型灌区进行规划。

二、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取得长足发展,但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由于多年来水利基础设施欠账太多,要想根本改善,需要长期努力及大量投入,但我市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显投入不足。据调查,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项目资金对安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偏少,前些年只注重大江大河治理,用于安陆这种丘陵地区的项目资金少,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村、镇财政收入有限,村、镇无力举债建设;三是以奖代补资金少,到位慢,不同程度影响了基层兴修水利积极性;四是金融支持尚未实现突破,融资渠道不顺畅。

(二)大型灌区渠系淤塞破损严重,水利配套设施老旧失修。安陆农业灌溉主要依靠徐家河、郑家河水库,这两家水库渠系长,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只有0.36,均达不到常规指标0.6,无形中提高了灌溉成本,遇到大旱,农民就用不起;市里一些骨干水库塘堰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防洪抗旱功能退化;机泵站缺乏系统和专业管理,损毁较多,经调查,有20多处机泵站因无专项资金和专业人员维护,已严重损毁,无法启动,完好率不到50%。

(三)水污染形势严峻,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目前,全市水资源保护基本处于无序状态:一是全市所有水库因养殖等原因,水质均在三级以上;二是全市塘堰基本污染,水质均在四级以上;三是全市河流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水质均在三级以上;四是全市地表水污染超标,水质均在四级以上。因上述原因,造成农村仍然存在大量的饮水不安全人口,近年农村饮水工程由于自然条

件、农民思想素质、乡镇规划水平等因素制约,实质进展不大,缺乏城乡饮用水统筹管理机制。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将安陆市解放山水库纳入全省重点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管理。安陆市解放山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府河中游,安陆城区,是府河流域控制性工程。该工程自1977年动工兴建,1988年建成受益。其组成为:拦河大坝,全长250米、顶宽10米、坝顶高程46.5米(吴淞高程,下同);东副坝,全长5公里、坝顶高程46.5米、顶宽5米;西副坝,全长6.5公里、坝顶高程45.5米、顶宽7米;西干渠,全长13.5公里。水库承雨面积713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17.03亿方,总库容4630万方,兴利库容3150万方,调洪库容1480万方,有效灌溉面积18.88万亩。根据水利部部颁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该工程规模属于大、中型水库工程,从建成至今,没有进行大面积的维修,堤坝存在大量的隐患,对府河下游和安陆城区的安全造成威胁,为此,呈请省发改委将解放山水库纳入全省重点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管理范围。

(二)启动解放山水利枢纽续建工程。解放山水利枢纽续建配套工程可行性报告于1999年得到省计委批复(鄂计农字[1999]第0184号),初步设计于2000年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鄂计基管字[2002]第0126号),工程近期投资3213万元,省财政投资1606万元,地方配套1607万元。工程于2002年开工建设,至2008年省投资已达1606万元,至此,解放山续建配套工程近期方案省级投资已全部到位。远期工程包括东副坝5公里范围内护坡,从库底(平均34.5米)护至44.98米,西副坝护坡,上段从38米护至43.85米,下段5公里护砌从34米护至43.85米等内容。近远期工程总投资6122万元,按照省水利建设事权划分和投资分担办法,中央和省分担工程投资的50%,地方自筹50%,即远期工程中央和省分担3061万元。

电梯验收需解决的问题 篇7

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电梯作为一种垂直交通工具, 逐渐成为人们建筑中的一种最为方便的交通工具。在电梯安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 能否正常运行, 关系到每一个乘坐人员的生命安全, 随着国家逐渐把电梯安全管理放入特种目录, 并由质监局对其进行统一管理, 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然而对着电梯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 电梯的质量逐渐成为威胁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些电梯维修单位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 因此, 这类电梯安全管理状况值得特别关注。所以,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电梯管理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不断及时发现电梯的安全漏洞, 并对其进行根源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 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 电梯事故主要是由于维修、设计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的,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 电梯安全管理问题不仅在于以上两个因素, 此外还包括责任意识淡薄、安全意识淡薄以及费用分摊等问题。

1.1 产权和责任划分不清

根据相关法律, 所有业主应该对电梯的产权负责, 执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与此同时, 相关物业部门负责对其管理负责相应的责任。但是对于监管部门, 产权问题一直成为困扰问题, 不同的房子来源不同, 有的来源房产所, 有的还处于在建状态, 有的还没有房产证, 相关质检部门在下达相应的通知时, 都没有目标。随着一些开发商存在的房屋产权问题、土地遗留问题、无业主、无物业以及无房屋维修资金等造成的安全隐患逐渐凸显, 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果要消除这些安全隐患, 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建立相应的法规政策。另外, 由于一些房产和土地两证不能得到落实, 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一旦这种遗留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 有效的监管机制就不能长期有效的建立, 从而导致安全隐患也不能全面根除。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力协调和重视, 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解决。另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 某些单位责任主体难以落实, 一些相关楼房资料尚未移交, 一些电梯所有者将电梯出租以及多家单位共有的情况屡见不鲜。以上情况都是都是造成电梯使用单位不明确、电梯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解决的一些重要因素。

1.2 安全意识淡薄, 责任主体意识不强

随着电梯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人们逐渐对这种智能化产品和高科技的产物的信任度逐渐增加, 认为电梯给人一种舒适安全的感觉, 正是由于这些想法, 使得人们缺乏相应的安全责任意识。在电梯使用的过程中, 质量问题占很少一部分, 而由于维修和使用不当造成的问题占绝大部分。在公共场所以及民用住宅电梯中, 其使用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情况:

(1) 在装修时, 一些装修材料比较沉重, 在一定程度上对电梯造成了压力, 导致其畸形, 并且由于尘土飞扬, 对电梯的整体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使其不能正常运行。

(2) 由于电梯过度超载, 导致出现一系列事故。

(3) 一些上班族由于着急, 感觉电梯速度比较慢, 对电梯的按钮肆意敲打和撞击, 有的甚至破坏电梯的按铃和警报装置。

1.3 电梯设计过程存在隐患

近些年, 我国的电梯设计制造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电梯的整体制造和设计水平逐渐与国际水平接轨, 但是电梯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这与一些安全事故息息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所设计电梯的建设要求达不到建筑物的建设要求。

(2) 电梯的总体设计方案评价不充足。

(3) 电梯质量不达标, 一些二手电梯层出不穷。

(4) 电梯的局限性和陈旧是导致设计隐患的一个重要因素。

1.4 电梯安装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电梯日后能否正常安全运行, 与电梯的安装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电梯安装质量确实很差,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 安装单位即乙方单位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盲目接手一些项目工程, 使得实际作业人员根本无法满足工程的具体要求。在这种紧急情况下, 一些电梯安装单位就会将一些工程项目转包给一些电梯安装队, 并收取一定数量的委托费用, 而这些被委托单位由于不具有安装许可证, 人员数量很少, 一般使用挂靠的方式。另外, 这些安装队伍的技术力量一般不达标,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不一样, 使用的安装设备和设施比较简陋, 很难保证安装质量。此外, 一些施工队伍非法安装、改造电梯, 没有经过相关质检部门的批准就立即投入施工过程, 并且在电梯施工过程中, 很难按照相关规范执行相应要求, 但是电梯作为一种特殊设施, 其安装过程一定要遵守规定的规章标准。

2 电梯安全管理对策

2.1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不断适应电梯安全管理要求, 并对不同单位规定明确责任, 但是从整体上来讲, 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以适应新时代要求。

2.2 加强调查, 建立电梯专项制度

电梯的安全管理涉及到的面比较广泛, 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项目, 一旦发生任何制度缺失, 很容易造成事故, 此外, 导致电梯事故频发, 造成事故的原因也很多。所以, 电梯的安全管理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 顺应长远, 并与质监局、房管局以及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 加强合作, 针对电梯管理出现的各种问题, 不断加强研究, 尤其对责任意识不清楚、费用平摊难以及维修资金筹备等问题, 要遵照相关制度法规, 能够做到依法管理。

2.3 强化责任意识

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在各个社区、校园以及企业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重点加强电梯使用部门、维修部门以及广大群众进行教育宣传工作, 营造安全法律意识。利用张贴字画、专题会议、电视媒体以及宣传报纸等进行宣传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为了加大电梯安全责任意识普及工作, 引导乘客对电梯正确使用, 增强相应的安全意识, 在电梯的箱体内可以设置多媒体播放器来宣传电梯安全使用常识和应对紧急情况常识。

(2) 制定各种各样的宣传资料, 结合当地媒体, 加大宣传力度, 不断进行更新。

(3) 邀请相关技术专家人员, 针对电梯制造单位、电梯维修和使用单位进行专家技术交流会, 分享经验。

2.4 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要根据相应的监管制度, 合理配置人才。遵守从源治理的原则, 加大对电梯使用单位的监察力度, 建立长期有效机制, 减少短期监管制度。严把质量关, 对电梯维修单位进行全面的调查。

3 结语

对于电梯事故的不断发生, 相应管理部门逐渐加强了电梯的安全管理, 不断制定相应的法律条例, 并用法律来约束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行为。尽管如此, 电梯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因此后期要提出更加合理完善的电梯安全管理政策来解决电梯管理出现的问题。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电梯数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成为现代建筑物内的主要运输工具, 与此同时, 电梯也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样, 频繁的安全事故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 逐渐引起了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 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整体形势不如忽视。与此同时, 由电梯安全事故引起的纠纷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稳定社会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通过总结电梯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梳理了电梯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责任, 表述了安全事故的一些具体分析方法和一些基本问题, 比如责任意识淡薄、职权不分等, 以及电梯在制造、设计、安装以及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电梯分摊费用情况, 最后, 本文通过从改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加强电梯管理流程, 提高相关人员素质水平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措施, 并提出了几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事故隐患

参考文献

[1]周伟.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4) :79.

[2]邓君湘.电梯安全管理分析及其维修保养[J].经营管理者, 2014 (31) :95.

电梯验收需解决的问题 篇8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领导层和决策层在全书编纂阶段就率先认识到这一点,很早就启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工具书数字编辑平台的自主研发工作,并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取得了以下几项突破性成果。

一、提高工艺流程的并发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百科全书的成书过程环环相扣,步步关联。如按编辑流程线性展开,一则工期长;二则在流程中,文稿和交换频繁,文件流转过程中发生的技术性故障和人为故障率大大提高。因此,如何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和现代工艺学,在现有人力物力的条件下,科学管理,理性调度,最大限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是百科全书成书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系统设计中,首先按百科全书的传统成书工艺细化了成书工艺的线性流程,并根据这个基本流程,以提高并发率,交叉率开始进行流程的优化处理,从而使得整个编辑工艺流程的设计从原来传统的时间线性操作变成最大可能的时间并发和工艺并发,从而大大提高了工序的并发率,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细化成书工艺指标,实现质量控制

在努力提高成书工艺流程的并发率和有效性的同时,如何按照精细化管理目标的理念,细化工艺指标,是保障成书整体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项目组在编辑平台的设计过程中,首创了基于工业化生产流程控制,精细化工艺管理的大型工具书成书编辑理念,在系统设计中首先考虑成书编辑过程如何按辞书出版工艺学原理,并利用系统工程设计思想及总署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将百科编辑成书体例的每一项任务,分解成最小的可单一执行单元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百科全书成书体例的认真贯彻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一是体系的描述过于原则;二是并非所有编辑人员都能深刻领会体例制定精神的实质;三是体例所应对的具体问题千差万别;四需要统一和解决的问题成千上万;五是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编辑业务经历,对同一体例要求的理解和认识的差异性也很大。如何统一编辑人员的认识,规范所有编辑人员的工作行为及工作准则,如何将各项工作分解并将工艺指标细化,如何使全体工作人员在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程序中完成成书编辑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工艺流程设计后课题组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项目组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务分解,指标细化的系统设计思路,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系统的研发过程中。

在工艺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是体例中的规范指标的细化和描述,为此,整体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将任务明确、指标细化、说明具体化;二是通过修改留痕和检查校验系统,确保改动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三、海量数据处理,优化编辑过程

百科全书的编辑加工总量,在出版物中高居首位。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为例,全书成书条目总数为5.9610万条,总索引量为26.6593万条、总参见数为16.2688万条、总图数3.1573万幅、总表数854,参考书目2683本。全书总句数114万。在线修改10次。

仅以文字内容的资料核查为例说明工作量,对于全书的成书质量来说,要求做到的是内容的自恰。然而要做到自恰二字,就意味着要对每一句的每一个表意要素进行对比核实,全书所有的资料不能出现不统一或互为矛盾的地方。

全书成书条目总数为5.9610万条,共计114万句,按句子成份分为定义、定性叙述、词源、生平、经历、沿革、事件、成果、评价、著作等。每一句都是由若干个表意元素组成。如果仅按每句5个基本表意要素统计,一次编辑需要核实的表意要素总量就高达570万,全书成书期间在线修改10次,核实确认总量高达5700万(中间过程的实际工作量要按此增加20%)。对传统出版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不依靠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仅仅依靠人力,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的。

为此,我们创造了句型编辑法,即在系统中,将全书的条目按句入库,并通过自主研发的基于语义的句式系统,对全书所有的句子,依其句型进行语义分析,并将其基本表意要素提取出来,进行比对核正了解数字化和网络时代的特点。我们要捕捉到它的特征。

第二,要遵循它的规律,日报每天更新一次,月刊每月更新一次,网络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的,网络社区凝聚了很大的力量。我们经常说网上的东西是一堆垃圾,但我要问大家,如果网上的东西都是垃圾,大家上网干什么?

网上一定有很多不是垃圾的东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博客,特别是名人博客,谁会把垃圾往上搁呢?一定不是垃圾。再说专业网站,是垃圾吗?网上的一些工具书,是垃圾吗?我们现在想查一个词,或者一个概念,很容易在网上查到。

我觉得现在年轻一代,像我小孩那一代根本不使用纸质词典,去年我们研究所搞了一个电子纸测评,今年准备搞第二次,电子纸这个领域如果进入到出版界将是什么概念?特别是电子课件等等,它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所以要尊重数字化本身的规律,而不是用传统平面媒体的思维方式经营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媒体。

第三点建议,我个人认为也不一定正确就像今天会议主题一样,要从资本层面去解决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尽管金融危机到来了,大家一听投资就有点脑袋大,但技术与资本是永恒的话题。目前,传媒业还是条块分割,以我为中心做事,做期刊就做期刊,做投资就做投资,做技术就做技术,做广播就做广播。美国人怎么做呢?美国有亚马逊,我国有当当,亚马逊不光卖实体书,还卖电子书,还做Kindle。当当呢?我们做阅读器是技术提供商来做,硬件商来做,跟内容完全脱离,企业和企业之间没有任何战略上的、资本上的融合。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资本层面上合作。所以说今天是一个合作共赢时代,简单的合作是项目合作,委托开发等等,但我觉得合作应该更深层次一点,就是要进入资本层面。

另一方面,现在正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出版体制改革,出版体制改革应该说迈的步伐还是很快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转企改制,把能进入市场的出版单位改成纯粹的企业。我想说的是:改革前,传媒业的领导可能是官员,有行政级别和头衔。但改革以后,你既然已经是企业了,我觉得你就应该少一点官员身份,多一点商人身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你是商人了,你才会想到怎么去经营,才会从战略角度、资本角度思考问题,数字化说到底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

我想借这次年会的机会,希望传统的平面媒体跟资本的力量能够联起手来,能够打造出中国数字媒体的航空母舰,或者探索一种成功模式。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现在非常非常需要的。

电梯验收注意事项 篇9

一、提供的资料 制造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

a.

装箱单;

b.

产品出厂合格证;

c.

机房井道布置图;

d.

使用维护说明书(应含电梯润滑汇总图表和电梯功能表);

e.

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线路示意图及符号说明;

f.

电气敷线图;

g.

部件安装图;

h.

安装说明书;

i 安全部件: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其中限速器与渐进式安全钳还须有调试证书副本。2 安装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

a.

安装自检记录;

b.

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

c.

由电梯使用单位提出的经制造企业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安装完毕的电梯及其环境应清理干净。机房门窗应防风雨,并标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字样。通向机房的通道应畅通、安全,底坑应无杂物、积水与油污。机房、井道与底坑均不应有与电梯无关的其他设置。电梯各机械活动部位应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各安全装置安装齐全、位置正确,功能有效,能可靠的保证电梯安全运行。

二、检验项目及检验要求

机房 每台电梯应单设有一个切断该电梯的主电源开关,该开关位置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如几台电梯共用同一机房,各台电梯主电源开关应易于识别。其容量应能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最大电流,但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

a.

轿厢照明和通风;

b.

机房和滑轮间照明;

c.

机房内电源插座;

d.

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

e.

电梯井道照明;

f.

报警装置。每台电梯应配备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该装置在电梯运行中断相也应起保护作用。电梯动力与控制线路应分离敷设,从进机房电源起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接地线的颜色为黄绿双色绝缘电线,除36V以下安全电压外的电气设备金属罩壳均应设有易于识别的接地端,且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线柱上,不得互相串接后再接地。4 线管、线槽的敷设应平直、整齐、牢固。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槽净面积60%;线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管内净面积40%;软管固定间距不大于1m,端头固定间距不大于0.1 m。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应符合:

a.

控制柜、屏正面距门、窗不小于600mm;

b.

控制柜、屏的维修侧距墙不小于600mm;

c.

控制柜、屏距机械设备不小于500mm。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均应为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一高50mm以上的台阶。曳引机承重梁如需埋入承重墙内,则支承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不应小于75mm。8 在电动机或飞轮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曳引轮、飞轮、限速器轮外侧面应漆成黄色。制动器手动松闸扳手漆成红色,并挂在易接近的墙上。曳引机应有适量润滑油。油标应齐全,油位显示应清晰,限速器各活动润滑部位也应有可靠润滑。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的工作面上,松闸时应同步离开,其四角处间隙平均值两侧各不大于0.7mm。限速器绳轮、选层器钢带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均不大于0.5mm,曳引轮、导向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在空载或满载工况下均不大于2mm。12 限速器运转应平稳、出厂时动作速度整定封记应完好无拆动痕迹,限速器安装位置正确、底座牢固,当与安全钳联动时无颤动现象。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有轿厢慢速移动措施,如用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应能用松闸扳手松开制动器,并需用一个持续力去保持其松开状态。

井道 每根导轨至少应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不大于2.5m,特殊情况,应有措施保证导轨安装满足GB 7588规定的弯曲强度要求。导轨支架水平度不大于1.5%,导轨支架的地脚螺栓或支架直接埋入墙的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20mm。如果用焊接支架其焊缝应是连续的,并应双面焊牢。当电梯冲顶时,导靴不应越出导轨。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与顶面)对安装基准线每5m的偏差均应不大于下列数值: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为0.6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为1.0mm。

在有安装基准线时,每列导轨应相对基准线整列检测,取最大偏差值。电梯安装完成后检验导轨时,可对每5 m铅垂线分段连续检测(至少测3次),取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应不大于上述规定值的2倍。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且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导轨接头处台阶用直线度为0.01/300的平直尺或其他工具测量,应不大于0.05mm,如超过应修平,修光长度为150mm以上,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接头处缝隙不得大于1 mm,导轨工作面接头处台阶应不大于0.15mm,如超差亦应校正。5 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

2

3轿厢导轨为0mm,对重导轨为0mm。导轨应用压板固定在导轨架上,不应采用焊接或螺栓直接连接。轿厢导轨与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的下端应支承在地面坚固的导轨座上。对重块应可靠紧固,对重架若有反绳轮时其反绳轮应润滑良好,并应设有挡绳装置。9 限速器钢丝绳至导轨导向面与顶面二个方向的偏差均不得超过10mm。轿厢与对重间的最小距离为50mm,限速器钢丝绳和选层器钢带应张紧,在运行中不得与轿厢或对重相碰触。封闭式井道内应设置照明,井道最高与最低0.5m以内各装设一灯外,中间灯距不超过7m。电缆支架的安装应满足:

a.

避免随行电缆与限速器钢丝绳、选层器钢带、限位极限等开关、井道传感器及对重装置等交叉;

b.

保证随行电缆在运动中不得与电线槽、管发生卡阻;

c.

轿底电缆支架应与井道电缆支架平行,并使电梯电缆处于井道底部时能避开缓冲器,并保持一定距离。13 电缆安装应满足:

a.

随行电缆两端应可靠固定;

b.

轿厢压缩缓冲器后,电缆不得与底坑地面和轿厢底边框接触;

c.

随行电缆不应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

轿厢 轿厢顶有反绳轮时,反绳轮应有保护罩和挡绳装置,且润滑良好,反绳轮铅垂度不大于1 mm。轿厢底盘平面的水平度应不超过3/1 000。3 曳引绳头组合应安全可靠,并使每根曳引绳受力相近,其张力与平均值偏差均不大于5%,且每个绳头锁紧螺母均应安装有锁紧销。轿内操纵按钮动作应灵活,信号应显示清晰,轿厢超载装置或称量装置应动作可靠。5 轿顶应有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且动作可靠,在轿顶检修接通后,轿内检修开关应失效。轿厢架上若安装有限位开关碰铁时,相对铅垂线最大偏差不超过3mm。7 各种安全保护开关应可靠固定,但不得使用焊接固定,安装后不得因电梯正常运行的碰撞或因钢丝绳、钢带、皮带的正常摆动使开关产生位移、损坏和误动作。

层站 层站指示信号及按钮安装应符合图纸规定,位置正确,指示信号清晰明亮,按钮动作准确无误,消防开关工作可靠。层门地坎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平度不大于2/1 000,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5mm。

3层门地坎至轿门地坎水平距离偏差为0mm。层门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乘客电梯应为1~6mm,载货电梯应为1~8 mm。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应为5~10mm。5 在关门行程1/3之后,阻止关门的力不超过150N。层门锁钩、锁臂及动接点动作灵活,在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锁紧元件的最小啮合长度为7 mm。层门外观应平整、光洁、无划伤或碰伤痕迹。由轿门自动驱动层门情况下,当轿厢在开锁区域以外时,无论层门由于任何原因而被开启,都应有一种装置能确保层门自动关闭。

底坑 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 mm。同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顶部与轿底对应距离差不大于2mm。液压缓冲器柱塞铅垂度不大于0.5%,充液量正确。且应设有在缓冲器动作后未恢复到正常位置时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电气安全开关。底坑应设有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5 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轿厢最低部分与底坑底之间的净空间距离不小于0.5 m,且底部应有一个不小于0.5m×0.6m×1.0m的矩形空间(可以任何面朝下放置)。

整机功能检验

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

限速器与安全钳电气开关在联动试验中动作应可靠,且使曳引机立即制动;

缓冲试验

a.

蓄能型缓冲器仅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1m/s的电梯,耗能型缓冲器可适用于各种速度的电梯;

b.

对耗能型缓冲器需进行复位试验,即轿厢在空载的情况下以检修速度下降将缓冲器全压缩,从轿厢开始离开缓冲器一瞬间起,直到缓冲器回复到原状,所需时间应不大于120s。

层门与轿门联锁试验

a.

在正常运行和轿厢未停止在开锁区域内,层门应不能打开;

b.

如果一个层门和轿门(在多扇门中任何一扇门)打开,电梯应不能正常启动或继续正常运行。

上下极限动作试验

设在井道上下两端的极限位置保护开关,它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安全开关动作试验

电梯以检修速度上下运行时,人为动作下列安全开关2次,电梯均应立即停止运行。

a.

安全窗开关,用打开安全窗试验(如设有安全窗);

b.

轿顶、底坑的紧急停止开关;

c.

限速器松绳开关。

运行试验

a.

轿厢分别以空载、50%额定载荷和额定载荷三种工况,并在通电持续率40%情况下,到达全行程范围,按120次/h,每天不少于8h,各起、制动运行1 000次,电梯应运行平稳、制动可靠、连续运行无故障。

b.

制动器温升不应超过60K,曳引机减速器油温升不超过60K,其温度不应超过85℃,电动机温升不超过GB 12974的规定。

c.

上一篇:喷漆家具保养下一篇:青龙中心小学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