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精选8篇)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 篇1

一、国内农村物流概念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搜索与阅读,物流理论界对农村物流的概念尚未统一,各种文献对农村物流定义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是内容大同小异。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王新利在《中国农村物流》一书中指出,农村物流泛指农村从材料釆购到农产品形成,从农产品储藏、农产品流通加工到农产品销售、消费的多种活动以及农村区域内农民获得生活用品的过程的集成。

谢水清在《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一文中,认为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周建勤、鞠颂东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物流体系构建初探》中,从新农村建设角度出发,认为农村物流概念是指农村范围内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流活动。

邱丽玲在《我国农村消费品物流运作策略研究》中综合前人的研究,认为农村物流是相对于城市物流而言的,包括农业物流和农村消费品物流,对农村物流的包含内容作了界定。

杨婷婷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研究》一文中,倾向于从区域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农村物流,涵盖农用物资物流,农副产品物流,农村生活用品物流三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概括为进入农村的物流和流出农村的物流。认为农村物流与农业物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农业物流是农村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物流比农业物流涵盖范围更广。

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村物流的理解和阐述,本文倾向于从与城市物流对比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农村物流。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与城市物流比较,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

发展农村物流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对农村物流的研究现状,从宏观角度分析农村物流发展前景,着重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发展的方向。

二、宏观角度分析的农村物流发展研究现状

傅雪红,黄位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我国农村物流配送》中分析了农产品配送、日用消费品配送、农用物资配送等物流配送模式;认为连锁经营是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应有之意,而物流配送则是提升连锁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将

三种物流配送整合到一个配送中心,在建设农村配送网络时,既应考虑原有网络,又应该重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陈秀丽在《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一文中,从与城市物流对比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物流进行了分析,指出与城市物流相比,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比较分散,物流人才短缺,所有这些都成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要克服这些因素,应采取多种对策促进农村物流快速健康发展。

余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中指出,我国物流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农村物流已经不能支持农村的发展,发展农村物流已经成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农村物流配送中心是沟通农村和城市的桥梁,是农村物流的重要环节,科学地选择农村物流配送中心有助于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对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立足农村物流实际,科学地将解释结构模型法和混合整数规划法运用到选址研究中,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选址建议,为配送中心选址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白延静在《基于物流网络资源整合的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研究》从物流网络相关理论入手,对农村物流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农村物流网络发展的现状,论述了我国农村物流网络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整合原则,立足物流网络资源整合理论基础,在综合分析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四种模式:以大型物流企业为主导的模式、以农户和大型连锁商业企业为主导的模式、以物流企业和商业企业联盟为主导的模式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整合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保障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有效实施的政策建议,为地方政府规划农村物流发展及完善相关管理政策提供借鉴。

朱大林在《我国现代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研究》一文中,阐述了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相关概念。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是由与农村经济生活有关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为农村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服务的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并分析建立我国现代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必要性,指出我国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增强现代农村物流意识等角度,提出优化我国现代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发展对策。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发展研究现状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

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保持放缓的态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规模达1.77亿,相比2012年增长2101万人。

截止到 2012 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67. 8 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和通沥青(水泥)路率分别达到 99. 97% 和 97. 43%,但我国农村公路总体上仍处于以通为主的初级阶段,存在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密度不高,技术等级低、路况较差、养护不足等问题,多数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了县一级地区,县以下的乡镇无法送达,大多数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只有 EMS 能提供快递服务,而一次运费都在 20 元以上,成本太高。

随着农村逐步实现网络覆盖和移动端电子商务的流行,农村物流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因素。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加快农村物流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飞跃,是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

金荣荣,黎广泉在《农村网购中物流配送问题的思考》中指出,互联网的普及为网络购物奠定了基础,在网购成为时尚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网购物流配送不通达的问题,而问题关键就出在农村网购物流配送阶段。网络购物已经逐渐地被农村消费者接受,但是网络购物的配送很大部分是以城市为主的,那么在农村的网购物流配送就成为了一个有待突破的缺口。旨在分析农村网络购物中物流配送的瓶颈问题,寻求农村网购中物流配送的解决措施,保证网络购物整个物流配送过程的顺畅,促进网购物流的发展。提出交通顺畅为前提,政府支持为保障,农村信息平台的建立是支撑,建立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采用物流外包模式是重点,工作人员配备是保证,区域经济差异的协调是后盾的农村网购物流配送的解决思路。

吴勇杰,颜佳玲在《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型研究》一文中,主要阐述了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并对农村电子商务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在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下以邮政为基础在城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模型,模型包括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分析。最后,对此模型的效用与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

刘维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初探》中指出,随着我国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壮大,农村村民对物流的需求也就不断增加。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通过布局农村物流来发展农村电商,吸引农民在电商平台上消费,进而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因此,发展农村物流是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性措施。

文章首先对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几个相关模式,提出在超市设置自提点,利用客运车随车配送,建立各大物流公司的综合服务点,加强与邮政公司合作的构想,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的物流配送模型,有利于加强农村物流建设,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苏星燕,陈治亚,周艾飞在《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物流新模式研究》中指出,农村物流发展严重滞后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农村物流现有模式存在着各种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子商务的“邮政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新模式,并对新模式的可行性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 篇2

一、关于影响我国企业应用跨境电子商务因素的研究

Estrella Gomez-Herrera等 (2013) 采用引力模型分析, 表明跨境电子商务缩短了国际贸易的地域界限, 却增加了跨语言沟通的障碍。杨坚争和刘涵 (2014) 调查发现我国企业规模越大, 应用跨境电子商务的水平越高。而谌楠和刘罡 (2014) 认为基础设施准备度、收益、外部压力以及政策是影响企业运用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 企业规模只起调节作用。杨坚争和于露 (2014) , 杨纳川等 (2015) 论述了影响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第三方平台使用效果的因素:网络营销、国际支付条件、电子通关、法律规范和国际物流, 而王敬兰 (2015) 认为信用缺失也是影响因素。进一步, 王林等 (2014) 得出营销能力是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物流是影响瓶颈的结论。针对特定地区, 杨坚争和李子 (2014) 发现法律问题, 法律规范和国际经济环境依次是影响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子商务的因素。APEC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 (l2015) 构建了跨境电子商务框架以评测影响企业运用跨境电子商务的因素。

二、有关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制度问题的研究

蔡庆辉 (2001) 就跨境电子商务所得思考, 认为电子商务所得分类规则面临困境, 同时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并颁布税收相关方面的法规。Rifat Azam (2012) 指出跨境电子商务应该征税, 税收将由全球税收基金这一全新的机构管理。路向东等 (2015) 分析到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冲击着现行税收制度, 在明确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原则的基础上, 应完善税收政策, 对税收征管提供技术保障。

杨松和郭金良 (2013) 对比了跨境电子支付服务风险监管的国内外现状, 并对完善我国跨境电子支付服务风险监管提供了建议。跨境电子支付给外汇管理带来了挑战 (王杏平 (2013) ) 。杨松和郭金良 (2015) 表明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在适用现存的金融监管体制时不协调性, 我国跨境电子法的法律监管应权责统一。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加剧了清关难度, 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通关政策体系 (鄂立彬等 (2014) ) 。张奇 (2015) 从海关监管模式、信息管理平台、跨部门联系配合机制和法制建设对海关跨境电子商务实施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李海莲和陈荣红 (2015) 探索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通关制度, 建议海关从四个方面优化通关流程。

陈建玲 (2012) 认为消费者跨境电子商务争议除了运用传统的争议解决方式外, 更理想的是运用网络争议解决方式。针对跨境电子商务有效争议解决机制, 薛源 (2013) 尝试构建了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全球性网上争议解决体系。

三、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的研究

李向阳 (2014) 指出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提高竞争力, 必须重视跨境物流网络建设。资道根 (2015) 以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模式下的库存控制为研究对象, 建立数理模型, 指导了跨境电商海外仓库存的控制。冀芳等 (2015) 发现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网络系统之间缺乏协同。柯颖 (2015) 通过构建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 得出结论:B2C企业对物流模式的选择受购买国制度, 顾客行为偏好, 物流水平的影响。伍剑琴 (2016) 同样分析了B2C跨境物流, 认为应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建立物流企业合作联盟, 并建设海外仓。李雪等 (2016) 综合运用SCOR和CPFR供应链思想, 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流程模型, 并以此解释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协同运作机理。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形势下, 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将协同发展。 (赵静 (2015) , 王慧 (2016) ) 。

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和策略的研究

郑栋之 (2014) 认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应出台政策, 提升品牌价值, 并加快物流系统建设。金虹和林晓伟 (2015) 根据系统性的分析方法提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云平台物流发展模式, 指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命脉是跨境物流及全球化布局, 而信息化的产业整合是根本。偰娜 (2015) 对比了跨境电子商务各种平台的异同。严圣阳 (2015) 认为物联网技术可以改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 提升产业供应链的跨境配套能力。李耀华 (2015) 就外贸企业应该选择“互联网+产品”、“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物流”的何种经营模式给出了建议。韩琳琳和田博 (2016) 针对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模式研究发现:提升中、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通关效率、物流效率对中、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拉动作用大于低附加值产品;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拉动各种产品的出口。

五、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趋势、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的研究

王外连等 (2013) 指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基于传统贸易而优于传统贸易、有政府的支持、有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赵志田和杨坚争 (2014) 从产业创新系统视角研究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要素及其联动关系。资道根 (2014) 运用灰色GM (1, 1) 模型预测了2013-2016年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额, 指出政策的支持对我国跨进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尤为重要。李学军和齐道明 (2015) 将“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相结合, 认为应充分利用相关战略资源, 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冯亚楠和刘丹 (2015) 指出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四大问题:物流, 通关, 支付体系和信用建设, 而蔡晶 (2015)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结汇问题。沈瑞和王莉 (2016) 认为跨境电子商务重组了传统的贸易模式, 并导致脱中间商现象和重建中间商现象并存。王艳丽等 (2016) 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增速快, 以跨境出口为主, 销售平台多, 模式丰富, 以第三方平台为主。

六、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研究

孙丽云和燕春蓉 (2001) 通过分析国际电子商务下对外贸易的流程以及外贸单证流转程序, 得出了新形势下国际贸易的优势。王鹏和王慧 (2006) 认为国际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表现在:贸易成本, 贸易效率, 贸易壁垒, 和时间方面。余凤英 (2014) , 任志新和李婉香 (2014) 发现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的外贸表现出直销, 小单和创新的特点。樊文静 (2015) 分析表明企业在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实行转型的过程中要改变思维方式和运营模式, 调整人才结构。张莉 (2015) 指出“互联网+”提升了外贸产业链优势, 提高网络营销水平和提升综合服务优势。李子和杨坚争 (2014) , 郑红明 (2016) 基于产业链视角, 运用ARCH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研究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周期波动性之间的均衡。赵旭明和杨晓涵 (2016) 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带动了对外贸易增长, 改善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其他角度的研究有, 比如Abbas Asosheh等 (2012) 构建了伊朗本地的一个典型跨境电子商务模型。David Ruffles (2001) 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数据的归类问题。Joshua Meltze (r2013) 论述了互联网和国际贸易中跨境数据流的重要性。Ayoub Yousefi (2015) 对比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字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吕宏晶 (2016) 则探讨了跨境电子商务中产品定价的方法。

七、总结

通过梳理文献可知, 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集中于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的因素:企业规模, 基础设施设备, 法律政策支持, 网络营销, 国际支付条件, 电子通关, 国际物流, 信用问题等;与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有关层面, 即根据交易流程分析的税收管理、第三方支付监管、海关通关、争议解决等;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与策略, 主要是发展的建议以及对现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包括规模、通关、物流、支付、结汇等问题, 以及发展的前景;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表现在优化外贸结构, 提高了外贸交易规模。以上研究多是对跨境电子商务自身的研究, 且法律法规研究中的第三方争议解决研究较缺乏;对于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多是定性分析, 讨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升级, 少没有定量分析, 缺乏依据。

参考文献

[1]樊文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J].国际经贸, 2015 (1) :4-7.

关于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 农村金融;金融抑制;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是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领域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抑制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消除它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已引起了决策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针对于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从研究的不同角度对相关文献加以梳理,旨在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的成果作一个透彻的了解,并对此研究的角度作简要评价,为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方向。

一、我国存在农村金融抑制

最早提出金融抑制理论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1973),他们深入的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集中研究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

国内一些学者沿着相同的思路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大量研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供给型金融抑制。二是需求型金融抑制。三是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王国华、李克强,2006)。

在以上三种类型的金融抑制中,供给型金融抑制起着主导作用,其它两种形式的金融抑制处于从属地位(何志雄,2003)。这是因为:首先,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先满足量的要求,然后才有质的提高。因此,只有在缓解供给型金融抑制的基础上,才会考虑需求的增加与需求的多样性问题。其次,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金融“供给领先”模式已为许多国家,特别为东亚国家的发展所证实。第三,供给型金融抑制有时也会以需求型等金融抑制的形式出現(曾芳芳,2006)。

那么,我国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究竟有多大呢?李锐、朱喜(2007),通过biprobit和match模型定量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分析得出我国当前农户的金融抑制程度约为70.92%,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户的金融抑制程度相当严重。因此研究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此提出解除其抑制的政策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

(一)从供给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其中多数研究沿袭了西方金融抑制理论传统,从金融供给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认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贷款资金供给有限,及金融服务项目不足。按照谢平(2001)的观点,“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在农村金融中会发挥作用。

任伟(2006)认为,我国当前农村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问题。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的金融体系使得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割裂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面资金流动是不畅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从农村向城市输送资金的单向流动的金融市场。这种金融市场的组织制度安排使得“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因此农村金融市场的根本问题是一个如何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制度的问题。

然而,以上分析和研究是在理论的层次上展开的,对实际的解说和操作可能不具有明显的有效性,从案例研究中才可增加其可信性。在此基础上,曾芳芳(2006)以重庆农村为例,认为重庆这种存款需求和规模均较小的欠发达地区,表面上看是金融有效需求不足,其实质却是金融供给类型不对,从根本上讲是金融供给的总量不足。

那洪生,周庆海(2004),则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具体表现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金融抑制属于典型的供给型金融抑制,并指出造成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供给不足,亦即不适当的制度安排。

实际上,以上学者都只是从制度供给不足或资金供给不足单方面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只强调其中一方面而提出的原因必然是不全面,不完善的。因此,在此基础上,马晓河、蓝海涛(2003),结合双重的供给不足,并通过进一步考察发现,制度和资金双重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长期执行的是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传统工业化战略。

但如果仅从供给角度分析金融抑制,必然有这样一个前提,即农村的金融需求弹性是无限大的,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金融供给必然能产生相应的需求,达到供需自然平衡。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明显的资金有效需求或需求能力的不足(王彬,2008)。

(二)从需求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事实上,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不仅取决于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供给,而且也取决于农户对借贷资金的需求强度。一些文献则从金融需求的角度来研究农村金融抑制,认为行业风险、市场风险、制度风险、产业结构及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制约,致使农户借入资金的预期收益较低,同时,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效应与挤出效应,使我国农村中的农户形成了因其借款需求不足而导致的需求型金融抑制(高帆,2002)。

张琴,赵丙奇(2006)通过对农村金融交易主体的访问分析了农村资金需求者的情况,讨论了目前农村各个需求主体之间的不一致性以及出现的替代关系,同时指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来满足。

进一步,刘祚祥(2007)从农村金融抑制的需求角度,注意到我国农户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的逆向淘汰趋势,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的微观经济组织的行为选择对金融交易的影响。刘祚祥与孙良媛在湘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户的逆向淘汰趋势与农业的低效率增长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农户的自生能力不足是难以通过中央财政补贴来弥补的命题(刘祚祥、孙良媛,2006),从而为农村金融的需求型抑制提供了分析的逻辑起点。

(三)从供需均衡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如果只是单纯从金融体系的角度分析金融抑制问题,因此不够全面。为使金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从供求均衡的角度寻找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张杰等(2006),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应以金融需求为基础,走出中央与地方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困局,尽快达到两者之间最优的均衡点。这就需要我们从金融供需的层面上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成因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对缓解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于是,王彬(2008)从金融供需均衡的层面上,指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成因也可以从农业、农村金融体系和政府三个层面来思考,从而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这些研究从制度层面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层面所做出的解释却不够系统和全面。基于此,何德旭与饶明(2007)试图从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层面,运用金融排斥性理论框架解析我国金融抑制的深层原因,他们认为产生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在经营取向上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造成了较强的金融排斥性,从而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配置足够的金融(信贷)资源。

综合各家观点,中国的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既有供给的问题也有需求的问题,但是到底先从需求角度入手还是先从供给入手这个问题很难得到完全的解释。对于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成因仍存在争议。并且我国学者大多数研究都只不过从理论上来研究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较少利用模型来进行分析,因此得出的结论有效性不强。

三、解除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政策建议

解决“金融抑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都主张实行“金融深化”,减少国家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推动金融交易的增加,强调货币深化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是金融发展的必要步骤,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实现对资金更有效的配置。

因此,鑒于农村金融市场出现的金融抑制问题,国内多数文献认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进行金融深化(郭卫2002,那洪生,周庆海,2004,涂高文2005,黄卫红,2006);王安明(2005)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金融深化的理论和制度。

在此基础上,王国华与李克强(2006)进一步指出,农村金融深化的根本还在于制度创新,所以,应从农村的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出发,根据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数量与特征,来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这是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基本思路。于是,任伟(2006)、李春梅(2007)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指出政府应该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大局出发,从国家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制定全面、系统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分阶段的实施规划。

另外,殷本杰(2006)通过规范的理论分析,论证了金融约束可以有效的修正金融抑制的许多缺陷。但何大安,丁芳伟(2006)从农村金融体制的内生性因素入手结合国内实际,认为当前的农村金融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金融抑制,而是更多的反映为由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的动态转变。他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转变过程中诸如利率、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流动等内生性因素对产生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影响的问题。

从刺激金融供给的角度,曾芳芳(2006)指出农村金融重组和深化是解决供给型金融抑制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来看,农村金融供给可以归纳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问题,在这个意义上,陈霞(2007)认为,增加政策性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放宽合作金融的准入门槛、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合作金融组织,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放开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管制,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和风险监管,是解除农村金融抑制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刘祚祥(2007)则从刺激金融需求的角度,提出解除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以推进我国金融发展的具体措施。但是,他们的研究都只是从供需的单方面展开的,在此研究基础上,王彬(2008)进一步指出,应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之间的矛盾,重新定位与调整农村金融体系,以期通过制度创新以及加快相应的政府改革,改善农村金融供需双方关系,从而进一步缓解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赵志芳(2007)运用交易费用等原理,分析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具有的天然的比较优势,因此基于重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思想,赵志芳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解除金融抑制的几点看法。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提出了要通过政府之力来解除农村的金融抑制现象,这就在逻辑上产生了一个悖论,政策性金融天生隐含着金融抑制的结果,而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又可用来推进农村金融抑制的解决,在实践中也产生出完全相反的效果,一些国家通过政策性金融有效解决了农村的金融抑制,一些国家却因为政策性金融加重了农村的金融抑制。政策性金融显然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引发金融抑制,也可用来缓解金融抑制(谢文,2006)。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我国不同的地区,由于其实际背景和侧重点不同,研究结论并不具有普适性,应根据实际情况来探寻切合我国各地区的行之有效的体制改革措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91.

[2](美)罗纳德·麦金农.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

[3]郭卫.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2002.

[4]何大安,丁芳伟.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6,(6).

[5]何德旭,饶明.金融排斥性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

[6]黄卫红.中国农村融资问题与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关系研究[J].农村经济,2006,(5).

[7]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2) .

[8]刘祚祥.农户的逆向淘汰、需求型金融抑制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4).

[9]陈霞.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4).

[10]马晓河,蓝海涛.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思路[J].中国金融,2003(11).

[11]那洪生,周庆海.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J].理论纵横,2004,(1).

[12]涂高文.完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

[13]王彬.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基于供需视角下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7).

[14]王国华,李克强.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5).

[15]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1).

[16]谢文.农村金融抑制与农发行发展路径选择[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6,(6).

[17]高帆.我国农村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国农村经济,2002,(12).

[18]殷本杰.金融约束: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制度安排[J].中国农村经济.2006,(6).

[19]张杰,谢晓雪,张淑敏.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金融需求与制度供给[J].西安金融,2006,(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献综述 篇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我国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行以来,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方式研究

孟宏斌[1]认为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渠道一般分个人缴纳、集体扶持、政府资助及社会化捐助四个部分。建立由政府引导、集体资助、居民自愿参加的多元化筹资制度框架。不少学者则从较为细化的方面来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渠道。李录堂也提出了一条解决市场经济落后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方式的创新型道路:非货币型发展路径。这些个人筹资路径的创新,是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农民的职业特点生活依托基础和资源约束,设计出来的能有效地将不同类型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操作性方案”。

宫晓霞[2]认为,由于农民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态度有较大差异,在自愿模式下,会出现“逆向选择”,长期实行自愿参加原则,将会使农村合作医疗达不到风险共担的目的,从而造成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入不敷出。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的强制性参加,用制度建设来约束利益各方,农民的参保率才会不断提高,也才能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层次和范围,降低合作医疗管理成本,增强合作医疗的筹资能力,把“基金”蛋糕做大、做强,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

在实践中,只保住院、不保门诊的做法,使得这项制度受益率等于大病的发生率,受益面窄,由此突出了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即很多身强力壮、疾病风险小而支付能力强的年轻人不愿意参加,参与率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从而使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许多地方的合作医疗在刚恢复时还有一定的覆盖率,但后来,一部分人因没有享受到合作医疗的好处,对合作医疗的热情降低,因而参加人数越来越少。

二、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方式研究

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给予补助,地方政府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不低于10元给予补助,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每人每年补助10元,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适当扶持,这样每人每年平均可筹集合作医疗经费达30元以上。有学者提出这样的筹资报销方式还是不太合理。

方黎明[3]认为住院医疗补助采取先支付全额医药费的措施,对于医疗风险较高的贫困农民而言,是难以承受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王艳[4]认为,我国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年以来,由于筹资水平低,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因而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以外,各地普遍存在报销比例与封顶线偏低的状况,与农民的期望值相距遥远,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中,所起到的作用很小,以至于许多农民认为它根本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合医疗中的农民自付比例问题,虽然各地方案不同,差异较大,但相对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而言一般都是比较高的,造成许多农民即使参加了合作医疗也没有承担自付费用的能力,因此也就不敢住院,使得合作医疗基金反而流向相对收入高的农村居民,而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口反而得不到支持。这种贫困人口帮助相对富裕人口的趋势,降低了合作医疗的效率,违背了社会保险促进公平的原则,必然会影响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参保意愿。此外,报销过程中,手续的繁杂也成为让农民对合作医疗信心不足的一个原因。代志明[5]利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规定的医疗费用实际报销额公式:患者获得的新型合作医疗补偿费用=(门诊费用×门诊补偿比率+住院费用×住院补偿比率)×增加系数。得出,在封顶线以下,参保农民在患病就诊时他的预付能力越大,则其可获得的医疗费用补偿越高,而那些低收入的参保农民则可能囿于限而得很少甚至得不到补偿。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研究

杨文选、杨艳[6]的研究指出了农民“参与行为”与“参与意愿”并非完全对等;高的且上升的“参与率”并不能真正反映农民自身的意愿。在一些地区,尽管通过行政手段获得很高的“参与率”,但实际上农民的“参与意愿”并不高,即内心的认可程度、热情不高,信任和信心不足。影响农民参与意愿的因素涉及农民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报销水平、补偿模式、医

[7]疗服务提供及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等。彭现美、周静静指出影响农民参合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管部门的问题,也有医疗机构的问题,主要存在的因素为报销困难、报销比例达不到帮助贫困家庭医疗保障的目的、宣传和监管不足。汤质如等[8]认为在兴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收入和不同教育水平农户的支付意愿和能力,可以设计不同的个人筹资标准,并给予相应的卫生服务待遇,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参保人群的覆盖面,以体现公平性。曾晓琼等[9]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居民的经济因素不会影响该市农村居民的参与意愿,制约农村居民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不高;2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杨春、刘耀光[10]研究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宣传力度、农民满意程度和知晓程度、收入与农民加入行为都是高度正相关,说明随着他们的提高,农民倾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化程度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对新农合有着较高的认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倾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未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来说,彭现美[11]通过研究得出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影响因素,一种是认为自己家庭成员都很年轻,多年都未生过病,交钱只在1年内有效;另一种现象是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没必要参加,让年轻人参加。左延莉等[12]通过对2004年全国333个试点的研究,认为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支持是保证参合率的决定因素。中央政府对中西部的资金补助,民政部门对贫困人群的个人筹资部分的补助都体现了政府的支持同时也是政府实现合作医疗筹资公平性的手段。在贫困群体的参合率分析中发现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其贫困人群的参合情况反而不如经济水平低的地区,这并不能说明经济水平富裕的地区更重视筹资的公平性。同时也应该清楚认识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民政部门的积极配合是提高其公平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总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增强农民抵御大病风险能力,保护农民卫生医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系统信工程。筹资是合作医疗建立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国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在找综述文章的过程中,很难看到借鉴国外理论或实际经验的文章,只在百度文库里找到了一些国外免费医疗的介绍。学者们并没有对国外前沿的理论成果引起重视,也没有较好地学习其相关的具有可行性的方案,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制度研究和有效实施的步伐。

2、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脱节。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

制的研究,进行定性分析的学者居多,且绝大多数研究只是从理论上研究,真正去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在调研中展开实证性研究的十分少见这使得其结论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大打折扣。

3、从总体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制度相对还是比较先进的毕竟减少中间环节不会出现国家拨款流入个人口袋现象,但是有些不完善。特别是关于筹资水平、筹资成本、筹资主体的责任能力及筹资机制的可持续性等方面,学者们得到的还只是一些感性的、原则性的结论,没有针对具体病例和病者自身条件进行建议性分析。只有等国务院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法律法规经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后才会更新农合制度才会更系统,现行的法律规章还是试行阶段。只有不断发现和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来自各个领域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们共同努力。[1] 孟宏斌,王征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与利益相关主体博弈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 篇5

物流94倪建宏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终端的快速发展,结合地理位置、手机支付等等的移动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增长中。伴随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逐步向着规范化、多样化、构建化、平台化、实用化的方向迈进,技术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而移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热点领域。本文通过上海纽贝滋营养乳品有限公司在移动互联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作为缩影,对移动互联时代下整个电子商务的变革进行简单的研究,最后提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重点需要变革的方向,为建立我国特色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和应用示范提供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手机购物

http://jw0306.taobao.com/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代在变,互联网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

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普及率的增长幅度相比上年继续缩小。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

4.20亿,较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网民 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网民中使用手机的比例继续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逐步到来,而且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发生,硬件、政策、支付、用户等四大驱动力推动着移动电子商务正在不断发展,虽然移动电子商务刚出现不久,但已经开始有所作为。据美国博斯公司一项针对美国消费者的移动电子商务使用习惯和态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移动电子商务渠道的客户忠诚度正在迅速提升,移动电子商务的老客户回头率是电子商务的三至四倍。由此看来,电子商务转战移动互联网是未来最重要的趋势。

虽然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十分良好,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如企业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直接造成了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相对滞后,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虽然清楚的认识移动互联时代势不可挡,但对如何充分的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营销来提高企业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来提高公司的美誉度不是很了解;移动互联时代,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二.目前我国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现状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手机支付发展迅速。手机支付的“随时随地”和“个性化”服务以及良好的技术破平台等优势,足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购物、炒股、缴费、乘车等多种商业活动的需要。手机支付不仅能吸引。发展新用户,扩大用户基础、拓宽业务范围,增加用户黏性,并且还可提高客户的平均消费额,掌握用户移动通信消费外其他消费行为数据,同时联合不同的商家进行准确的营销,以提高用户消费额。

(2)、高端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推出,带动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智能手机的影响,特别是平板电脑的应用,消费者通过电脑访问互联网的数量出现停滞,甚至缓慢下降的趋势。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给消费者带来了先进的手机应用系统,先进的应用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对手机网络的运用,同时也提高消费者对手机应用的广泛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用手机浏览电子商务网站并且进行购物。

(3)、个性化服务的建设,由于移动电子商务是透过手机进行交易的,因此,移动电子商务企业可提供给用户个性化的商务服务,用户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定制移动电子商务的服务和信息。如可根据手机追踪到的地点来随时更换送货地址等。

(4)、手机交易,随时随地。移动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便是客户与商家的交易,透过手机终端来完成。因此,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交易,大大提高了网购的便利性。

三.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

陈川,朱孟金,张海勤,伍爵博,段征宇几人发表在《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的论文——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其中有提到(2008-2009中国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报告》及《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检测报告》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为1.5亿元;2009年为5.3亿元,同比增长248.7%;2010年持续增长,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70%。他们认为

虽然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前景广阔,但当前国内移动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初期,信用缺失、移动支付体系不完善、商业模式不清晰等众多因素导致前期市场培育受到一定阻碍。随着3G时代到来及用户对手机网购的认知逐步提高,移动商务等增值业务将会越来越受到运营商、服务商、终端厂商等从业企业青睐,同行竞争、异域融合也将成为未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他们的观点我基本认同但也有几点不同的看法,首先就是移动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信用问题为大家所关注是必然,没人人希望和没信用的人做生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的普遍应用,用户和商家的信用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实名制互联网也逐步完善。其次就是移动支付体系的不完善,随着淘宝旗下的支付宝腾讯旗下的财付通移动端的普及,各大银行的逐步完善,移动支付体系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再者我认为商业模式是不断尝试,不断试错,不断的探索才得出来的,就如淘宝,一开始马云也不知道如何赚钱,只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因此我认为商业模式的不清晰并对市场的培育造成了阻碍。

李安民,陈晓勤,陆音著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概论》从移动互联网的演进特征着手,通过对国内外供应商、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典型产品商业模式的案例分析和研究,解析了移动互联网的内涵,从不同维度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挖掘出产品市场驱动力,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和指出了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运营组织模式。此书在09年出版的,放在当时来看,内容还算新颖,所举的例子也都还比较有代表性,不过,移动互联网世界可谓瞬息万变,三年过去了,移动互联的盈利模式也都出现许多新的变化,移动互联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崛起,更是受到大家的热捧,不过书中的一些盈利模式概述性的内容还是可以读一读的。梁莹在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第12期发表的文章《浅谈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认为目前我国移动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行业标准和市场机制需要逐渐完善作为崭新的商务活动模式,国内移动

电子商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没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和统一管理机构,而且市场机制 还不够规范和完善,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经济纠纷和法律问题。出台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仍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2).安全性有待提高

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着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几个方面的挑战,主要包括终端窃取和假冒、无线网的窃听、重传交差异和设备的不安全等。解决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性问题主要有端到端策略、加密技术、防火墙、严格的用户鉴权、单一登入、无线PKI技术、授权和安全交易流程等策略。

(3).交易成本过高

一是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二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力争关键技术革新;四是认准特有优势;五是强化企业服务模式。

梁莹是从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出发,结合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指出了目前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并分析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她说的总体是正确的,但是太过于笼统,没有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而且我认为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是不断的实践才能走上正轨

四.总结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这个关键词也逐渐在出现在大家的眼中,移动电子商务的出现将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一大挑战。同时,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资费的下调、终端硬件性能的提升以及应用服务的改善等无不为手机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网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个性化的商务服务,让传统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看到了移动电子商务巨大的市场潜力。京东、淘宝、当当和等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说,移动电子商务的将是电子商务企业未来重点关注的一个新领域,那么企业们,又如何在这一新领域上趁着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西风,来分一杯羹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希望我的论文通过对我所在的公司电子商务事业部的发展状况,它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作为缩影,对移动互联时代下整个电子商务的变革进行简单的研究,最后提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重点需要变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林立鑫,龚慧华.浅谈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J].经营管理

者,2009(11).[2] 张敏锋,颜展眉.3G时代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与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 篇6

秦良

摘要:为了解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农村中小学体育的教学发展、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课余体育训练状况以及学校体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分析。认为农村中小学体育特别是经济较落后的地区还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阶段,低于全国同类地区的发展水平。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学校体育教学发展滞后,早操、课间操开展情况与学生每天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情况不是很良好,课余训练开展率较低,学校的器材、教师、资金匮乏。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学校体育;问题

第一章 前言

中国的体育事业正飞速的发展着。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体育等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体育主要分为:大众健身体育(全民体育)、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建立合理的体育管理制度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学校体育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小学主要分布在县城及乡村学校,发展城镇和农村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进程,实现城乡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而目前事实恰恰相反,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来发现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 章

主题部分学校体育教学

吴昊、曲宗湖调查表明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课平均开课率83.95%,说明西部农村学校体育较以前有较大改善,但仍有16%的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课,与保证学生人人享有体育的目标存有一定的距离,学校体育教学发展滞后的现状不容忽视。在体育教学中有47.89%的教师能写教案上体育课,18.81%的教师不写教案,说明西部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教学规范化水平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钟全宏调查发现,被调查的西北农村地区242所学校中,有41.8%的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课,其中小学最为严重,127所小学有83所不能正常开课,占65.4%。独立初中没开设体育课的比率占31%,完全中学占25.7%。王焕波调查显示,在各类学校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初中88.5%,小学只有75%。小学也有近三成达不到每周2课时的要求。

可见,经济越落后的地方,学校体育开展的情况越不好,而且有的学校即使开展了体育课也不符合国家的标准,特别是小学每周要上三节体育课,学校实施的就更不好了。

课余体育训练状况

周君华研究表明西部地区缺陷相当大,课余训练开展率,陕西60.61 %,新疆66%,其他各省区开展率均较低,其中贵州81.67%的学校无代表队训练,而青海则高达90%的学校无代表队。薛海红研究表明目前开展课余训练的中学为16.7%,小学为7.2%。

学校体育资源紧缺

3.1 器材缺乏

从商林威调查情况来看体育教学设施严重匮乏,校均田径场0.48个,个别的学校,学生二、三千人却只有一个篮球场,95%以上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足球场。对许多西部农村的孩子来说,排球根本就是奢侈品,足球、网球可能他们连见都没有见过。丁璐,崔江丽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严重缺乏,每校球类器材3大球各1个,田径器材平均每校10件,体操器材5件,武术器材仅为2件,小学和少数民族学校情况更加严重。就新疆农村学校体育器材达到全国最低器材目录标准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有达标小学仅为。郭李亮调查研究表明体育器材缺乏是影响3省(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有些学校甚至连一副简易的单双杠和一个像样的球都没有,而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学校规模越小,器材缺乏越严重。莫少强研究表明体育器材缺乏是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首要因素。从现实调查材料和以国家最低器材配备标准看,广西农村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配备与国家标准配备差距很大,缺额严重,有些学校甚至连一副简易的篮球架和几个像样的球都没有,而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学校规模越小,器材缺乏越严重。可见,农村学校体育器材奇缺,已成为开设体育课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严重障碍。

3.2 场地缺乏

吴昊、曲宗湖调查表明农村学校的场地缺乏几乎和器材缺乏相伴,而且有的也全是泥土场地,凹凸不平,更不用说有供上体育课的田径场了。这类场地也就是能让学生在上面做做操、跑跑步而已,其它项目的开展需小心谨慎,考虑学生的安全。遇上雨雪天气,泥泞一片,肯定要耽误很长时间不能正常上体育课,成为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硬性因素。薛海红研究表明目前体育场地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但比较简陋,以不标准的土场为主。98%的中学拥有面积不等的田径场和篮、排球场,小学拥有200m以上田径场的比例为75%,部分小学虽无田径场,但有排球场或篮球场。从上述可知,即使有的学校有运动场,塑胶跑道寥寥无几,运动场地以土质质地为主,有的学校是有煤渣场地。而且有部分学校即使是土质场地也不是正规的场地。体育场地是进行体育教学的最基本的条件,解决体育场馆的问题迫在眉睫。

3.3 体育教师缺乏

钟全宏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242所学校中,共有体育教师269名,其中47所完全中学有教师174名,68所独立初中共有教师66名,127所小学共有教师29名。在这些教师中本科学历占8.5%,大专占21.5%、中专占34.9%,其他占35.1%。269名教师年龄大部分集中在30—45岁之间。体育教师严重不足,而且高学历的教师明显偏少。一部分教师甚至是复员军人和业余体校毕业的学生。完全中学约60%,初中约80%,小学约95%的体育教师学历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从职称结构看,高级教师只有0.8%,初级职称有50%,其余无职称和民办教师竟占50%。冯艳琼研究表明近年来,受地方人事制度的制约,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村级学校,专职教师可以说寥寥无几,即使配备了兼职教师,也是挂名的,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王宇研究表明若每班每周开足国家规定的3节体育课,每个体育教师的每周教学为21.12节。从学校体育工作的现实情况来看,体育教师的教学课时数明显偏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明显偏大,反映出苏北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匮乏的严重局面。从上述得知体育教师数量缺额大、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不尽合理、男女比例失调、工作量大且待遇相对较低等问题。

3.4 学校体育经费

周君华研究表明西部地区中学生2.10元/年,学生0.50元/年。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应占合理的比例,否则就难以保证学校体育正常、健康运行。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1%,那么2000年我国农村中小学人均经费为3.20元和1.47元,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差额较大,所以在保证规定经费到位的前提下,还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改变由国家财政拔款的单一渠道,以解决学校体育燃眉之急。冯胜刚对贵州农村学校的专题调查发现:近3年来,在全部被调查学校中每名学生年平均体育经费仅为1.76元人民币,甚而12.22%的学校连续3年没有1分钱体育经费的投入。上述表明学校体育经费不足一低于国家教育部规定水平。课余训练不能很好开展的原因农村学校课余训练普遍没有课余训练费也不计工作量,难以调动体育教师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昊,曲宗湖.我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2007.3

[2]商林威.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j].2005.6

[3]周君华,原丽英,解毅飞.中国东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比较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钟全宏.面向21世纪西北地区农村学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

[5]丁璐,崔江丽.新疆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5)

[6]郭李亮.我国西南诸省(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6)

[7]薛海红.陕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j].陕西西安工程大学体育.2006.11

[8]冯艳琼.浅析云南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9]王焕波,鲁西北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10]王宇,周兵,阿英嘎,朱.江苏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6.11

[11]莫少强.广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关于农村代课教师的文献综述 篇7

关键词:代课教师,农村代课教师,文献综述

对于教育界来说, 代课教师已不是个新鲜的话题, 但目前仍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代课教师指没有正式编制, 临时从事教学工作的人, 其前身是民办教师。民办教师, 是新中国初期中国教育的迫切发展与财政收入有限和师资匮乏矛盾的产物。此后经过50年的发展、鼎盛以及整改, 在2000年, 基本消除了民办教师的存在。但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投入之间的矛盾, 又出现了代课教师这个新的社会群体, 取代了民办教师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到目前为止, 代课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已经在艰难困苦中发展了12年, 虽然国家陆续出台过一些政策, 规定不允许学校私自雇佣代课教师, 但它仍然作为一种必要的师资补充存在于农村基础教育中。

由于代课教师多出现于农村的基础教育阶段, 所以本文所研究的代课教师专指农村代课教师。

本文采用的检索方式是使用CNKI中国知网 (清华同方) 。针对“农村代课教师”这一主题, 采用CNKI中国知网 (清华同方) 进行文献检索。由于代课教师是继2000年民办教师后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 所以将论文检索时间限定在2000—2012年 (6月底) 。检索文献时主要使用了三个数据库:一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二是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三是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以农村代课教师为主题, 检索到的学术期刊论文有124篇, 博士论文有2篇, 优秀硕士论文有28篇。以农村代课教师且包含教育资源为主题, 检索到8篇学术期刊论文, 9篇优秀硕士论文;以农村代课教师且包含政策法规为主题, 检索到1篇学术期刊论文;以农村代课教师且包含身份地位为主题, 只检索到1篇优秀硕士论文。

从这些论文发表时间来看, 从2005年以后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而且以2008—2010年度居多, 表明代课教师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内学者专家的关注。由于检索条件设置不够全面, 可能存在资料收集的遗漏, 这是本文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根据其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以下四类。

一、存在缘由及发展状况

代课教师存在由来已久, 王献玲在其博士论文《中国民办教育始末研究》中详细阐述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始末, 从历史宏观的角度说明代课教师的出现是民办教师队伍的一个补充;李友玉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中, 专门对代课教师的产生、发展, 演变过程作了详细阐述, 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预测, 认为小学代课教师所经历的这些历程都是有社会历史原因的;闫引堂在其博士论文《国家与教师身份》中也系统的阐述了代课教师存在的具体原因, 并引用了2005年蒋鸣和教授主持的“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基础调研”项目中所得出的代课教师目前仍然大量存在的主要原因。

虽然代课教师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占据很重的分量, 但是因为代课教师群体自身的问题, 如代课教师专业素质较低, 教学水平差, 年纪轻, 教龄短, 进修机会少等让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担忧。以上原因, 安雪慧, 劼俊祥在《西部农村代课教师发展现状研究》一文中都有详细的解释, 并提出有效合理公正地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应对措施。针对这些原因, 国家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解决并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相关政策法规

由于代课教师这个特殊群体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又一大问题, 涉及到农村教师队伍的规格、来源和建设, 影响到了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问题, 国家政府针对代课教师的问题专门作出回应。在先后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当前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中以及以“代课教师清退”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都明确提到要把代课教师逐渐从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分离出来并彻底清退。

对于清退代课教师所引起的师资紧缺的问题, 国家已引入特岗教师计划来加以缓解, 详见廖朝华的硕士论文《我国特岗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但是代课教师的存在毕竟是由来已久, 而且目前已发展为一只庞大的队伍, 单靠政府的硬性规定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

三、理性与道义的思考

虽然代课教师存在着一些缺陷, 对基础教育发展不利,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个群体对中国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所以, 政府关于“清退代课教师”的决策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根据莫瑞芳, 于萍在《民办教师现状问题思考及对策》中采集到的数据显示, 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大量的代课教师,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个事实与国家政策间的矛盾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代课教师存在的合理性。刘国丽, 苗志军在《农村代课教师存在的合理性探析》一文中就深入探究了代课教师存在的合理性;陈伟强在《理性与道义:代课教师清退政策的理想与现实》中也多次强调代课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认为在清退过程中应给予合理的补偿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

四、解决建议

考虑到中国教育的现实, 王献玲在《农村代课教师如何“消化”》一文中指出应从农村教育实际出发, 正视代课教师的作用, 采用多途径的“消化”, 而不是“一刀切”, 如拓宽农村师资来源, 优秀代课教师可以转正等。赵丹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教学点师资状况的调查和思考》一文中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对此问题也提出过建议, 如提出应注意农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庞丽娟, 夏婧在《进一步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政策建议》也提出了几条很有建设性的建议, 如将代课教师纳入师资管理范围, 制定代课教师招考转正政策, 建立代课教师补偿制度等, 并且说明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代课教师问题, 有助于切实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结论

通过整理12年以来关于代课教师研究的文献, 使笔者对代课教师这个群体有了深入的了解, 对以后的研究视角和方向也有了很大的启发。虽然在论文检索及汇总分析方面还有些片面与欠缺, 但仍然希望能够给更多关注代课教师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研究者些许的帮助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献玲.中国民办教育始末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5.

[2]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薄建国.代课教师的政策与法律问题[J].教育管理, 2005, (4) .

[4]莫瑞芳, 等.民办教师现状问题思考及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6) .

[5]刘国丽, 等.农村代课教师存在的合理性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1, (2) .

[6]陈伟强.理性与道义:代课教师清退政策的理想与现实[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15-16) .

[7]王献玲.农村代课教师如何“消化”[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12) .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 篇8

摘 要:近年来,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受到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上相关文献的搜索,对现有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研究进行综述。在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关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现实意义,归纳总结现有文化消费需求的现状,理清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最后,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19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为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带来了新契机。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文化艺术素质和繁荣文化市场。加强区域内部文化艺术需求的差异性研究,对于丰富文化艺术需求理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有重要意义。以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增涨为衡量指标,成为推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新思路[1]。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转变,文化艺术需求占社会需求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国家政策支持和经济结构改变带来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对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关注和思考。笔者主要梳理了现有关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献,为进一步展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相关文献梳理

农村文化消费既是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又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杠杆[2]。学者们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现有文献研究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1 探讨关注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的现实意义

农村文化艺术消费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3],对提高国家文化艺术软实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人民在精神文化消费的支出越来越明显[4]。由此可见,重视并发展农村文化消费,是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的有效途径。马元斌等[5]也不断强调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认为加强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关注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镇化脚步有着重要作用。

2012 年我国人均GDP 达到了6 100 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与此同时,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越发旺盛[6]。文化消费已经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消费通过调动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和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1.2 探讨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现状

当前,学术界针对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的现状做了大量的讨论。从文化艺术需求的发展趋势来看,部分学者以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估计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的特点,得出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呈现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加的趋势[7]。但现有文化艺术需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农民文化艺术需求水平普遍较低,消费结构单一,不良文化现象仍然广泛存在[8]。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项目非常单一、内容相对单调。目前已有的各种文艺活动下乡、家电下乡、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但整体而言教育支付占据很大比重,而休闲类文化产品的支出相对不足。部分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不健康文化盛行[9]、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艺术形式走向衰微[10]的现象。朱晓杰[11]利用统计数据分析指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存在重视娱乐型、消遣型消费而轻视发展智力型的文化产品、消极文化消费盛行等问题。

其次,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远滞后于城镇水平[6],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参与率和认知度相对很低。由于受到农村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农民文化消费能力有限,且缺乏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众多不良文化消费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在文化产品消费上农民的“被动参与”[12],导致需求形成和需求满足间的差距,农村公共文化艺术生活日渐萎缩,出现文化消费社会效益低下等问题[10]。部分学者认为忽视农村居民文化艺术内心需求,农村居民长期缺少话语权,是导致中国的农村文化艺术衰败的主要原因[13]。

最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备、文化要素市场尚不完善抑制农户文化产品消费需求的满足。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力度,修建了乡镇文化站、图书馆以及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但农村依然面临着文化活动场所缺乏、文化产品市场发育并不完全等问题。据崔伟[15]的调研显示,休闲场所过少等仍然是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满足的障碍之一。

1.3 探讨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的影响因素

当前文献研究中认为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农户个体特征 部分学者从定性分析角度分析得出影响因素有农村居民秉赋异质性[16]。阮荣平等[17]也指出农民自身特征是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变量。孟华等[18]以上海都市居民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测量当前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发现年龄、教育、职位等因素都会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产生影响。

1.3.2 农户收入 一些学者建立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弹性和边际支出倾向,得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主要受居民生活水平、人均纯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影响[19]。彭真善等[20]、王俊杰[21]等学者的研究证实收入对居民文化消费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最为重要。宁军明等[22]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收入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文化消费倾向高于其他地区。还有一些学者,如王宋涛[23]则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出发,分析收入分配对文化消费的个体影响效应和宏观影响效应,得出收入的边际文化消费倾向递增,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反而会提高居民总文化消费的结论。

1.3.3 农户消费偏好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由于文化消费观念不合理、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受到抑制,导致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后劲不足。刘洁等[24]以江苏为样本,分析得出文化消费习惯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更大。聂正彦等[25]运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消费习惯、医疗支出和购房支出等因素会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

1.3.4 文化基础设施供给 王亚南[1]指出,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制约居民的文化消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重要保证。刘杰[26]选择Tobit模型估计“文化设施”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出文化设施是影响居民文化需求的重要变量。

1.4 探求满足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对策

意识到农村居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学者们倡议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满足农村文化需求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突破口,切实完善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保障体系。

首先,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促进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2]。在加强文化消费宣传的同时,更应回归农户居民自身的需求,引导农民表达自身真实需求,完善需求反馈和识别纠偏机制[27]。其次,要健全农村文化消费市场,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环境,增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意识[15]。基于现有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内容单一,文化消费市场不够完善的现状,借助社会力量和政府力量,加强对不同层次农村居民的异质性文化产品需求的刺激和培育,推动农村文化艺术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最后,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29]。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地方的带动作用,撬动农村文化艺术消费的“支撑点”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活动的基础条件。同时,将农村文化服务建设纳入到政绩考核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切实有效、满足需求的文化服务。

2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研究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现有文献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从农民角度了解农户的文化艺术需求、观念及认识,是较为缺乏的环节。尽管部分学者关注到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但缺少对农民内心真实需求的探索和表达。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探索城镇化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如肖忠意[30]、陈波等[31],但相关研究多从城镇居民入手,较少涉及农村居民。

其次,缺乏深层探讨收入差异性和城镇化建设对农村需求产生影响[32]。现有文献多是从个体特征等探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而对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状况研究缺乏深层分析。且所研究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内容多集中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而对不同类型和属性的文化产品下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差异的研究不足。

最后,研究方法上重视一般的规范分析,较少从计量经济分析角度进行研究。从文献梳理情况来看,大部分文献采用《国家统计年鉴》上的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的数据来作为表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指标。但究竟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意愿如何,较少涉猎。

针对当前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研究课题。未来关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研究将会更加微观,且倾向于纳入城镇化大背景来探讨文化消费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镇化前后农户文化消费需求的对比研究

近年来,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大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农村居民身份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那么究竟城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城镇化前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存在哪些差异,是进一步明确城镇化目标,融合农村居民身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

2.2 不同类型产品的文化需求研究

农村居民文化产品的消费内容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的特点。因此,将农村居民文化产品进行细分,探讨不同类型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对创造和培育新型的、多层次的农村文化产品市场起着重要作用。

2.3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与供给的匹配研究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尽管政府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但仍然难以满足农村居民文化的消费需求。由此可见,构建供需匹配模型,考察既能满足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实现农村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也是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亚南.提升文化消费与健全社会保障[J].云南社会科学,2010(2):86-90.

[2] 刘树燕. 我国农村文化消费发展问题探微[J]. 理论学刊,2010(4):78-80.

[3] 李明宇,付艳丽. 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路径探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0-73.

[4] 加尔布雷斯. 经济学和公共目标[M].蔡受百,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 70.

[5] 马元斌,李平贵,李宝芬.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文化软实力塑造:困境与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4):110-112.

[6] 潘勇.公众文化消费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以河南为例[J].调研世界,2014(3):28-30.

[7] 赵伟.使用数学模型研究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2-56.

[8] 张金桐,刘雪梅.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与管理,2007(8):89-91.

[9] 王廷兴,陈仁铭,刘明锋.农民呼唤文化小康——襄樊市农民文化需求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04(7):140-142.

[10] 吴理财,夏国锋.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7(2):62-69,81.

[11] 朱晓杰.河南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调查分析[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4(9):40-42.

[12] 叶继红.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来自江苏的调查与思考[J]. 中州学刊,2015(6):66-71.

[13] 陈楚洁,袁梦倩.文化传播与农村文化治理:问题与路径——基于江苏省J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1(3):87-96.

[14] 江金启,郑风田,刘杰.私性不足,公性错位: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问题分析——基于河南省嵩县农村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0(6):19-23,111.

[15] 崔伟.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3(11):50-51.

[16] 王见敏.基于农村居民秉赋视角的农村文化建设分析——来自湖北省A市L镇的实地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6-87,95.

[17] 阮荣平,郑风田,刘力.中国当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供给:问题识别及原因分析——基于河南嵩县的实证调查[J].当代经济科学,2011(1):47-55,125-126.

[18] 孟华,李义敏.上海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J].预测, 2012(2):70-74.

[19] 韩冲.杭州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及宏观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20] 彭真善,李靖波,曹伏良.我国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及改进思路[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9-62.

[21] 王俊杰.基于面板数据的河南农村文化消费地区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1) : 37-40,70.

[22] 宁军明, 张丽.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地区差异[J].消费经济,2007(1):78-80.

[23] 王宋涛.收入分配对中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2):21-27.

[24] 刘洁,陈海波,肖明珍.基于 Panel-Data 模型的江苏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2012( 4) : 36-39.

[25] 聂正彦,苗红川.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9-144.

[26] 刘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需求与供给错位——来自S县的调查[J].消费经济,2012(4):65-68.

[27] 游祥斌,杨薇,郭昱青.需求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H省B市的调查[J].中国行政管理,2013(7):68-73.

[28] 李蕊.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趋势与政策建议[J].消费经济,2014(6):32-38.

[29] 李钒,孙林霞.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3(5):160-161.

[30] 肖忠意.城镇化、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5(6):101-105.

[31] 陈波,耿达.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来自27省(市、区)147个行政村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7):77-91.

上一篇:思政教研部制度下一篇:小学生教师节诗朗诵稿:您辛苦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