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班组划分

2025-0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生产班组划分(共8篇)

企业生产班组划分 篇1

一、精细“三级管理”模式,提高班组“自控能力” 今年,生产力布局调整是贯穿全年工作的主基调。班组在搞好生产力布局调 整的同时,也时刻牢抓安全质量管理,狠抓班组的“自控能力”,实现安全 控制力的整体提升,有效的推进了班组各项工作的“同频共振”。段-车间-班组“三级管理”模式,是生产力布局进一步调整后安全管理的基本框架,是规范站段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其本质是更加明确了各自的管理责任,精 细了安全管理定位,强化了安全管理主体能力。班组在这个“三级管理”模 式中是构成的基本细胞,是安全工作的着力点。推进班组整体工作的稳步提 升其根本还在于提高班组“自控能力”。

1、严格落实班组职工业绩管理制度 班组严格了日常两纪,认真落实了每日点名制度。对迟到、早退情况认真做 好记录,纳入月度考核。对员工日常违章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2、建立并强化“自我评价”体系 班组为充分调动职工的自我能动性,创新性的提出了职工“自我评价”体系。“安全质量工作怎么样,站出来自己说。”系统的安全“大检查,大反思” 活动,为评价安全工作质量提出了新的手段,班组安全评价成为了“必修课”。组织班组职工定期开展安全工作质量“互相评价”,点透安全生产中的个别 现象,找出安全质量上的共性问题,寻求科学合理而又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将安全“自我评价”制度化。

企业生产班组划分 篇2

树脂企业使用甲苯、丁酮、DMF等易燃品作为原料和溶剂,造成树脂企业内存在着大范围的危险区域,因此为树脂企业危险区域设计和安装全面、系统且适应树脂企业危险区域实际情况的防雷装置,对保障树脂企业的雷电防护安全显得至关重要。本人通过多年的防雷检测工作发现,绝大多数树脂企业安装的防雷装置不能一次性通过防雷检测,只能通过补救性的整改措施加以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单位没有事先对树脂企业危险区域进行准确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造成的。因此,本文以某树脂生产企业为案例,对树脂企业危险区域进行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为防雷从业人员在设计、安装、检测树脂企业危险区域防雷装置提供参考。

2 树脂企业生产工艺和危险特性

2.1 生产工艺简述

2.1.1 PEPA合成(图1)

(1)常压脱水:将酸/醇投入反应釜,加热至135℃,恒温30min,脱水反应结束。

(2)预聚合:继续升温至220℃,加入催化剂,抽真空,反应2h。

(3)缩聚合:继续升温至230℃恒温2 h,待物料分析合格后,冷却至120℃用泵送至罐区保温储存。

2.1.2 PU合成(图1)

(1)往反应釜加入PEPA、扩链剂和DMF,搅拌30 min。

(2)加入MDI,升至80℃,恒温2 h。

(3)加入催化剂、MDI,待达到一定的黏度后加溶剂稀释。当物料分析合格后,冷却至70℃装桶。

2.2 PU、PEPA生产工艺使用的危险性原料的危险特性

PU、PEPA生产工艺使用的危险性原料主要有甲苯、丁酮、DMF、MDI、乙二醇、二乙二醇、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等,其主要危险特性见表1。

2.3 PU工艺、PEPA工艺产品的危险特性

(1)PEPA工艺的产品是PEPA,熔点为45~60℃,闪点较高,可燃,无爆炸危险;

(2)PU工艺的产品主要为人造革用聚氨酯树脂,人造革用聚氨酯树脂主要分为干法聚氨酯树脂、湿法聚氨酯树脂及聚氨酯黏合剂。干法聚氨酯树脂、湿法聚氨酯树脂、聚氨酯黏合剂的危险特性分析如下:

(1)干法聚氨酯树脂、湿法聚氨酯树脂的危险等级按其所含的溶剂划分,干法聚氨酯树脂含有(65~70)%的甲苯、丁酮,甲苯因为溶解性较好相对用量大些;湿法聚氨酯树脂含有(65~70)%的纯DMF。可见干法聚氨酯树脂、湿法聚氨酯树脂的危险特性大致与其所含的溶剂相同,依据《危险货物品表》(GB 12268-90)规定,干法聚氨酯树脂属中闪点易燃液体,湿法聚氨酯树脂属高闪点易燃液体;

(2)聚氨酯黏合剂所含的溶剂为甲苯、丁酮及DMF,其危险特性大致与所含的溶剂相同。依据《危险货物品表》GB 12268–90规定,属于中闪点易燃液体。

3 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

依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和GB3836.1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的相关规定,对该树脂生产企业的危险区域进行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

(1)甲苯、丁酮、DMF、乙二醇排放的易燃物质重于空气。其储罐设在有防火堤的露天罐区内,采用自然通风,通风等级为高级。罐体为固定式储罐。储存甲苯、丁酮、DMF、乙二醇的储罐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见图3:

(1)在罐体内的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划为0区;

(2)以放空管为中心,半径为1.5 m的空间和爆炸危险区域内罐区地坪下的坑、沟划为1区;

(3)距离储罐的外壁和顶部3m的范围内划为2区;

(4)储罐外壁至防火堤,高度为防火堤高度的范围内划为2区。

(2)MDI排放的易燃物质重于空气。其储罐设在辅助用房(二)室外,采用自然通风,通风等级为高级。罐体为横卧式储罐,采用氮气覆盖。MDI储罐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见图4。

(1)在罐体内氮气覆盖的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以放空管、排气口为中心,半径为1.5 m的空间及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下的坑、沟划为1区;

(2)距离储罐的外壁和顶部3m的范围内划为2区。

(3)罐区原料装载槽车和MDI装载槽车一般不配置蒸汽回收装置。甲苯、丁酮、DMF、乙二醇、MDI装载槽车和槽车注送口为露天设置,采用自然通风,通风等级为中级。甲苯、丁酮、DMF、乙二醇、MDI的蒸汽比空气重,其闪点低于环境温度和加工温度。释放源分为两部分:槽车罐顶开口处属于第一级释放源,注送过程中溅落地面的上述原料为第二级释放源。其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见图5。

(4)甲苯、丁酮、DMF、乙二醇的泵区设置在罐区外的地坪上,顶部有金属雨棚,采用自然通风和泵用电机工作形成的气流通风,通风等级为中级和高级。泵区的释放源为泵的机械密封处和阀门、法兰密封处:泵的机械密封处正常运行时会有少量的释放,属于第二级释放源,但由于机械密封故障会造成较大的释放,应确定为第一级释放源;阀门、法兰密封处由于阀门密封或法兰密封垫故障会引起释放,属于第二级释放源。甲苯、丁酮、DMF、乙二醇的蒸汽重于空气,其闪点低于环境温度和加工温度。甲苯、丁酮、DMF、乙二醇泵区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如下:

(1)泵机械密封处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和范围确定见图6;

(2)以泵的阀门、法兰密封处为中心,半径为1 m的空间划为2区;

(3)与甲苯、丁酮、DMF、乙二醇泵区相邻的1,3–丙二醇、CMA–244、CMA–4000泵区和架空管道起始端间距在3 m范围内也属于2区范围。

(5)2#仓库储存的干法聚氨酯树脂、湿法聚氨酯树脂及聚氨酯黏合剂采用密封铁桶包装,正常的转运、储存的情况下,桶盖密封处可能出现第二级释放源。干法聚氨酯树脂、湿法聚氨酯树脂及聚氨酯黏合剂所含溶剂排放的蒸汽重于空气,2#仓库土建设计为半封闭式钢构厂房,采用自然通风,通风等级为低级。2#仓库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见图7。

(1)仓库内和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下的沟、坑划为1区;

(2)以释放源为中心,半径为15 m,高度为7.5 m的范围划为2区,但2#仓库的彩钢板墙(仅朝向1#车间无墙,其他三面的彩钢板为无孔墙,则墙外为非危险区),屋顶彩钢板距2区的界限不得小于3 m;

(3)以释放源为中心,朝1#车间方向半径为30 m,高度为0.63 m,且在2区以外的范围划为附加2区。

(6)辅助用房(一)内的MDI采用封盖铁桶包装,在烘房中正常加热时,桶盖密封处可能出现第二级释放源。MDI的蒸汽重于空气。辅助用房(一)为封闭式钢筋砼框架结构,烘房四周均为防火墙,天面无通气孔,仅朝1#车间方向有一个铁门(供转运MDI用),采用自然通风,通风等级为低级。辅助用房(一)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如下:

(1)烘房内和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下的沟、坑划为1区;

(2)烘房的铁门外距铁门3m,高度为7.5 m的范围划为2区。由于冷库与烘房用防火墙隔开,冷库不处于爆炸危险区域内,确定为非危险区域。

(7)输送甲苯、丁酮、DMF、乙二醇、MDI的架空管道其释放源主要集中在阀门、法兰密封处,由于法兰密封垫或阀门密封出现故障会引起释放,应确定为第二级释放源。架空管道为露天设置,采用自然通风,通风等级为中级。因此,输送甲苯、丁酮、DMF、乙二醇、MDI的架空管道在阀门、法兰密封处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如下:

(1)以阀门、法兰密封处为中心,半径为1 m的空间划为2区;

(2)架空管道为平行架设,与输送甲苯、丁酮、DMF、乙二醇、MDI的架空管道并行假设(间距在1 m以内)的其他架空管道的阀门、法兰密封处如处于2区范围内,也应划为2区。

(8)1#仓库储存的物质为聚氨酯弹性体、己二酸及SAN树脂。聚氨酯弹性体采用聚丙烯编织袋包装,在转运和储存过程中易产生可燃性粉尘。己二酸属于遇明火、高热、氧化剂可燃的自燃物品。SAN树脂严禁与易燃易爆品混存。因此在1#仓库室内可能长期产生可燃性粉尘,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1#仓库是封闭式建筑物,爆炸性粉尘环境出现在1#仓库内部,10区的范围应确定在1#仓库内部。

(9)1#车间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应分为PEPA工艺和PU工艺两部分进行,PU工艺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应分为PU反应釜操作空间和抽真空工艺、PU反应釜出料空间分别进行确定。

PEPA工艺包括PEPA合成工艺、抽真空工艺和乙二醇回收工艺。PEPA工艺中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危险性原料其蒸汽比空气重;PEPA合成工艺采用流风机进行局部机械通风,抽真空工艺和乙二醇回收工艺为露天设置,采用自然通风,通风等级为中级。PEPA工艺中危险性原料的释放源主要有:(1)原料管(1#车间界面至PEPA反应釜)上的阀门和法兰密封处和PEPA反应釜的手工加料口;(2)PEPA反应釜、PE回流冷凝器、PE冷凝器、真空缓冲罐、二级水环式真空泵及乙二醇回收罐之间的连接管道上的阀门和法兰密封处;(3)PEPA反应釜和PE冷凝器的排气阀、真空缓冲罐的泄流阀和放空管、乙二醇回收罐的放空管和出料口、二级水环式真空泵的放空管;(4)PEPA反应釜(不包括出料口)、PE回流冷凝器、PE冷凝器、二级水环式真空泵的机械密封处。

PU反应釜操作空间和抽真空工艺中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危险性原料主要为乙二醇、甲苯、丁酮、DMF及MDI,这些物质的蒸气重于空气。PU反应釜操作空间采用天面气亭自然通风和流风机进行局部机械通风,抽真空工艺为露天设置,采用自然通风,通风等级为中级;PU反应釜操作空间和抽真空工艺的释放源主要有:(1)乙二醇、甲苯、丁酮、DMF及MDI原料管(1#车间界面至PU反应釜)上的阀门和法兰密封处和PU反应釜的手工加料口;(2)PU反应釜、PU冷凝器、真空缓冲罐、二级水环式真空泵之间的连接管道和废气、废渣处理管道上的阀门和法兰密封处;(3)PU反应釜和PU冷凝器的排气阀、PU冷凝器的放空管、真空缓冲罐的放空管和泄流阀及二级水环式真空泵的放空管;(4)PU反应釜(不包括出料口)、PU冷凝器、二级水环式真空泵的机械密封处。

以上PEPA工艺、PU反应釜操作空间和抽真空工艺的四类释放源中,(1)(2)属于第二级释放源,(3)属于第一级释放源,(4)属于多级释放源:包括第一级和第二级释放源。PEPA工艺、PU反应釜操作空间和抽真空工艺中的(1)(2)(4)释放源形成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见图8和图9:

a.在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下的沟、坑和以(1)(2)(4)释放源为中心,半径为1.5 m的空间划为1区;

b.以(1)(2)(4)释放源为中心,半径为15 m,地坪上的高度为7.5 m及半径为7.5 m,顶部与释放源的距离为7.5 m的范围内划为2区;

c.以(1)(2)(4)释放源为中心,总半径为30 m,地坪上的高度为0.6 m,且在2区以外的范围划为附加2区。

PEPA工艺、PU反应釜操作空间和抽真空工艺中的(3)释放源形成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和范围确定见图10。

PU反应釜出料空间中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危险物质主要是干法聚氨酯树脂、湿法聚氨酯树脂、聚氨酯黏合剂中的溶剂,这些溶剂的闪点低于加工温度和环境温度,溶剂的蒸气重于空气;用来装盛从PU反应釜出料口流出的干法聚氨酯树脂、湿法聚氨酯树脂、聚氨酯黏合剂的铁桶长期处于开口状态,装桶的持续时间较长。故而PU反应釜出料空间的释放源主要有:(1)PU反应釜出料口;(2)开口铁桶内的液体表面;(3)铁桶开口处;(4)靠近铁桶出口液体的溅飞或泄漏。其中(2)属于连续级释放源,(1)(3)属于第一级释放源,(4)属于第二级释放源;PU反应釜出料空间采用流风机进行局部机械通风,通风等级:容器内为低级,容器外为中级。PU反应釜出料空间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如下:

1)开口铁桶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和范围确定见图11;

2)PU反应釜出料口爆炸危险区域的区域划分和范围确定如下:以出料口为中心,半径为3m,高度为出料口高度的空间划为1区;距离1区边界2 m,离地面为1 m的空间范围内划为2区。图11开口铁桶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和范围确定

3)PU反应釜出料空间共有14个,PU反应釜出料口和较多的用于装盛干法聚氨酯树脂、湿法聚氨酯树脂、聚氨酯黏合剂的开口铁桶,因此PU反应釜出料空间整体确定为1区。

4 结束语

本人对某树脂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及其危险品的危险特性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对树脂生产原料、产品输送、仓储危险源进行了分析,依据防雷相关规范对其危险区域进行了具体防雷分区划分和范围确定,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各危险区域的防雷等级,为防雷从业人员在设计、安装、检测树脂企业危险区域防雷装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突发性污染事故中危险品档案库》http://www.ep.net.cn/msds/index.htm.2012年7月17日访问.

[2]GB12268-90.危险货物品表[S]..

[3]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

企业生产班组划分 篇3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健全制度;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X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141-02

安全是电力工业永恒的主题,电力企业离开安全就无法生产,更谈不上经济效益。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是各项生产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主要载体,更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的基础和关键。所以,班组的安全管理是保证企业长盛不衰、安全生产长周期的重要一环。因此,班组安全管理建设,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不懈地抓好反习惯性违章工作,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反习惯性违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电力生产的任何时期、任何小的环节上都必须坚持。有句谚语道:“常在河边走,岂能不湿鞋”。这说明违章一次并不可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违章都会酿成事故。但是,反过来说,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违章操作引起的,都含有某种违章的因素。违章的次数多了,那么事故发生的几率就要大大增加。在某种意义上,违章就是事故。所以,保安全必须从防止违章着手,将违章行为当事故,把对事故分析实施“四不放过”的做法,延伸为对违章行为的分析实施“四不放过”的新做法。对违章、违规、违纪行为,要体现“从快、从重、从狠”处理的原则。班组做为电力生产的基本单位,要坚决抵制反习惯性违章,从日常小的维护工作着眼,将防止违章工作做到每个人、渗透到每项具体工作中,把习惯陛违章消灭在班组之内。

1.1 反习惯性违章,风气最关键。好的风气不容易形成,但是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品牌”效应,就会抵制住个人的主观不良情绪或违章倾向。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班之长,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时刻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大家,树立起良好的大众形象,让大家心服口服,觉得跟你干心理面踏实,增强全班组的凝聚力、向心力。不但自己工作不违章,还要让别人不违章,最终使班组形成一种反习惯性违章的良好氛围。

1.2 有效活泼地开展安全活动。班组长要结合本班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生活动,通过身边的违章事故,经常对班员进行教育,提高班员对违章危害性的认识,积极引导大家认真吸取湿“鞋”人的深刻教训,消除违章的思想根源。做到讲情理,不讲情面,“一碗水端平”。对班员一视同仁,奖罚分明,使被处理人心服口服。牢固树立你安全,我安全,他安全,人人安全的大众化观念。

1.3 挖掘班组年轻人的工作潜能。做为一名班组长,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广泛开拓年轻人朝气蓬勃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多为安全生产说一句话,多为安全生产出一些点子。针对设备、管理上的一些不足,要积极探索,大胆革新,充分发挥调动年轻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1.4 上、下级要统一思想。上级要积极支持班组的反违章工作,要尊重班组的处理意见,当受到处罚人员认为“不公平”,找到班组上级时,上级领导要耐心先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和批评,然后与当事班组交换意见,如班组处理确有不妥之处,要采取可行的方法提醒班长今后注意,并加以改正。要充分调动班组反违章的积极性,大力支持班组的反违章工作,对班组好的反违章做法应予以肯定,成绩显著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2.班组建设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人的素质

人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企业安全工作诸多因素中的决定因素,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了,安全工作才有可靠的保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已成为企业前进的主要动力。事实表明,文化程度高的职工接受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就快,分析、处理问题的敏锐性就强,反之就慢,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基层班组必须加强班组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1 班组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知识、管理水平

班组长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经验,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眼前的那一摊子事情,更不能认为自己的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靠着“吃老本”就可以不用学习或者放松了学习,要积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2.2 加强事故分析和事故处理这两个基本技能的培训

事故分析和事故处理是考核继电保护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的两个基本项目,它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指标。班组任何形式的培训,都不能脱离这两个主要环节。在平时维护任务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开展一些事故预演的练习。现在继电保护装置普遍采用了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装置,这对继电保护专业人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结合实际的事故分析和演练,才能在电网事故处理中快速、准确的定位故障点,做出正确的故障分析判断,及时有效的为迅速恢复供电,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故障来练习,将保护功能和实际运行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关键是分析真正故障时保护的动作行為和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明确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和可能出现的障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同样,事故处理也不能忽视,平时的反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要认真开展,重在落实。要讲清问题,摆明道理,使职工从心里感到学到了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2.3 开展职工职业道德教育

我所前段时间开展了电力职工职业道德教育,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对电力职工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同时对一些省内电力系统优秀模范事迹也做了全面的宣传教育。班组应结合这些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适时开展政治学习活动,鼓励先进、批评落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职工认识到自己的光荣职责,树立贡献企业、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3.双管齐下,加强安全监督机制

为了搞好安全生产,企业仅仅靠教育、培训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制,从管理上规范职工行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安全生产目标三级控制、安全生产责任状等。在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三级控制中,要明确规定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不发生轻伤和障碍。要开展切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的“安全年活动”,“安全大检查”活动。改变“以罚代管”的不良作风。在实际作业中要求做到:作业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作业者100%执行规程,100%执行安全措施,每项作业都必须在周密的安全措施、有效的技术措施及有力的组织措施下进行。班组安全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基层安全监督作用。

企业生产班组划分 篇4

言论:从班组源头抓好企业安全生产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是企业的细胞,也是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可以从源头上预防甚至切断事故的发生。由于班组成员大多数处于生产第一线,接触危险、危害的概率也高。在班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无疑为企业安全生产买了保险,对于防范、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显而易见的作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除了细致的检查和严格的考核,还要充分发挥每天班前会和周一安全会的作用。班前会上,班组长可以把最新的情况传达;安全会上,组员可以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开好班前会和安全会,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班组的安全管理,要发挥班组长安全生产管理的带头作用。班组安全建设的成效大小,取决于班组长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及所具备的安全技术知识水平和实际的组织协调能力。班组长对岗位设备的状况最了解,对班组成员的动态最清楚,他们的主动而严格的管理,有助于隐患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杜绝各类人生设备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要树立班组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责任意识。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要将先进的思维理念、实践技能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去影响每一个个体,促进员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一个班组,多则十来人,少则几个人,人人都是安全员,完全可能。通过班组长的带领,班组成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将安全责任、措施、操作规程、事故预防、处理办法分解到每个班组成员,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全员。

企业生产班组划分 篇5

摘要:精益生产作为一项先进的生产模式,在日本和美国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而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组织单元,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精益生产的实施者。从电力企业班组日常工作出发,利用精益生产的工具,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为提升电力班组管理水平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精益生产;电力企业;班组管理

作者简介:魏敏(1983-),男,四川雅安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云南 昆明 650093)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201-03

近年来,精益生产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热门话题,不再是神秘晦涩的日式现代管理方法和工具。精益生产之所以得到企业高管的重视,是因为它带来了其他生产方式无法企及的效率和质量,能极大程度的提高生产力,减少浪费,控制成本。中国电力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起步较晚,电力技术的发展相对缓慢,班组管理还在发展阶段,生产水平和管理方式还较为落后。因此,在班组管理中推进精益生产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电力企业夯实基础,改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卓越的社会服务。

一、精益生产的起源和发展

日本丰田公司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精益之旅。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崩溃,民生凋敝,企业资金匮乏,融资受到限制。丰田英二来到美国福特公司考察后,根据国情和日本的文化,开发了不依赖大批量生产的灵活生产流程,并通过不断的验证和完善,最终建立了一套适合日本汽车工业的生产方式,被称为“丰田生产方式”,使日本丰田公司一跃成为走在全球前列的汽车制造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掀起了考察丰田公司,学习丰田生产方式的热潮。《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第一次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定义为精益生产。随后,精益生产方式扩展到了其他行业,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二、电力企业班组管理实施精益生产的思路和方法

为了在电力企业班组管理中实施精益生产,首先需要识别价值流(VSM-Value stream Mapping)。所谓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并给它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1]以及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支持与服务的全过程。在这个价值流中包含了增值(Value Added,简称VA)的活动和不增值(NO Value Added,简称NVA)的活动,不增值的活动就是精益生产中所提到的浪费。通过分析班组生产中每天的业务流和价值流,找出不增值的活动并及时加以排除,就能使浪费不断减少,成本不断降低。

精益生产提供了诸多理论方法,例如:JIT生产方式,按必需的产品和数量,在必需时进行生产;看板管理,利用看板在工序之间传递作业命令,最终实现准时化的目的;标准化作业,实现作业人员、作业顺序、设备布置、物流的最优化组合;5S管理,对生产现场要素进行管理,可在质量、成本、安全方面发挥作用,等等。

三、电力企业班组生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是班组结构不合理,班组成员的配置在同一情况下多少不一,人员和设备的利用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造成了浪费。

二是电网规模迅速发展,电网新设备数量急剧增加,早期的检修计划、检修工艺和管理水平明显落后。

三是班组备品备件仓库管理简单粗暴,备品备件未能有效保养,因库存积压,不得不在过期后报废,无形中损失严重。

四是质量管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其管理的手段和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基于精益生产的班组管理方法

1.班组规模的设计

沃顿商学院克莱因教授认为,对于团队而言,人数非常重要,如果是两个人,则有可能是对等体,如果是三个人,则有可能进行权力的斗争。中国也流传着:“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谚语。那么多少人的团队才能使效率最高呢?有些观点认为奇数与偶数的团队有差异,有些观点认为应不超过10人。事实上,当一个团队达到8人或9人以上时,会出现团队臃肿、派系丛生。缪勒认为,当团队达到5人以上时,就会显出社会惰性。

电力企业的班组可以分为变电类、线路类、营销类等,在人数设置前需要以行业为范围开展组织方式、生产技术水平、用工状况等调研工作,充分考虑新技术的推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满足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下,还要遵循有利于员工健康和发展的原则。以看管定额法、比例定员法等方法对不同职业岗位进行劳动定员,再用德尔菲法、概率统计法、同业比较法对定员标准进行修正、调整,目的是达到人员的最优化配置。当人数超过12人时,考虑进行班组的拆分或工作区域、任务的重新划定,以免增加班组长的管理幅度和难度,降低团队的工作效率,浪费人力资源。

2.6S管理的应用

6S管理是5S管理的升级。5S起源于日本,在日本民间流传了200多年。江户时代的日本商人已开始习惯丢弃不想要的东西,以“空”为“静”,以“变”为“新”,以“新”求“存”,养成了良好的经商理念,启蒙了5S思想,[2]并在长期的艰苦探索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日本丰田公司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在传统的5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基础上加上了“安全”,形成了今天的现场6S管理。如今,国内已有一些供电企业通过6S管理的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山东淄博供电公司通过6S管理,规范了现场工作流程和员工的行为,并形成了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常态机制,达到了现场简捷高效,缩短了工作时间。

企业生产班组划分 篇6

试论加强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在铁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岳 豪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第03期

以“高、大、半”(高度集中、大连动机、半军事化)著称的铁路企业,其点多线长的行业特点,决定了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运输生产经营的前沿阵地。在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新形势下,解决运输集中性与经营分散性、企业社会公益性与自身效益性、行业垄断性与企业竞争性等深层次的矛盾,为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这一形势,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班组思想政治工作,使之成为搞好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的驱动力。

一、加强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终端操作者。班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班组成员的价值观念、责任意识、职业道德、行为取向等起到引导、调节、规范、优化的作用而成为一种重要的经营手段。铁路企业点多线长以及全天候的作业,许多班组独自为战,工种工序之间串联式组合,每个环节的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生产链条的断裂。因此,加强班组建设做好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对搞好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一)它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搞好企业经营的治本之策

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这是由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不会因为企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实现科学的管理,必须把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建立在民主化的基础上,使决策能充分体现职工群众的意愿、要求;必须把科学管理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使实施正确决策成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职工群众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的主体,企业的管理,说到底是通过对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管理,实现和平要素的最佳配合。因此,搞好企业生产经营,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思想领先的原则,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参与企业管理、搞好民主监督的积极性,班组处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线,它可以直接获取来自职工群众的各种思想信息。对大量的思想信息进行梳理分析,有的放矢地加强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不断增强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责任意识,从而为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打下坚实的群众根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针对职工队伍中出现的雇用观念滋生的一切问题,以班组为阵地,在强化民主管理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进行“敬业、爱岗、奉献”的思想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自觉参与企业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深入开展“我与柳铁共命运,我为柳铁献良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

(二)它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的落脚点,铁路作为社会的公共设施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还必须重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没有这一条,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需要实施经济的、行政的、法制的手段,更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教育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自觉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积极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多做贡献。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局在资金投入、技术设备更新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要使企业走出困境,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基点在于通过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立足自身,眼睛向内,练好“内功”,挖潜提效。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最终也要分解落实到班组才能实现。

加强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它能以理论的力量帮助职工群众正确地分析形势,克服困难;以感情的力量调节人际关系,凝聚人心;以道德的力量规范行为,弘扬正气。这些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注入了活力,保证了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它是营造良好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基础一环

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一是内求稳定团结。目前,由于改革的深入,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利益关系发生种种碰撞,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职工思想活跃,各种矛盾突出,不安定因素明显增多。要使企业保持安定的局面和良好的生产秩序,对职工群众中的“热点”、“震点”问题必须见微知著,从领导做起,层层负责,从基础抓起稳住一线,从苗头抓起防微杜渐。班组长对职工知人知心,加强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及时理顺情绪,疏导心理,使大量问题化解在基层,诸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为稳定全局奠定基础。二是外求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铁路是社会的窗口,相当一部分班组在“没有围墙的厂房”里作业,对社会的开放度高;铁路又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它的宗旨是为人民、为国民经济服务,对社会的依赖性强。因此,优化外部环境对搞好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尤为重要。但是,在有些时候、有些区段,铁路运输还处于卖方市场的有利地位容易诱发一些以车以票谋私;对企业效益的关注容易导致对安全、路风和社会效益的漠视;企业的垄断性质又容易滋长官商作风,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企业行为的端正,也要靠个人行为的规范。个人行为是企业行为的基础。规范个人行为,必须把思想教育、制度建设、严格管理结合起来,提高人的职业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几年来,柳州铁路局在加强干部教育的同时,坚持重心下移,下大力气抓班组的整顿和建设。以落实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为目标,以客货窗口为重点,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加大思想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三新”教育活动,激励职工做到尊客爱货,优质服务,推动了路风建设的不断好转,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使企业改革和运输生产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这一根本任务,做到自觉围绕、紧密结合,客观检验,注重实效。

(一)班组思想工作任务要根据生产经营目标来确定

根据企业年度经营目标制定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实现企业的发展规划,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当年,为实现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服好务。为此,在年初层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班组建设和职工思想上的主要问题,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计划,路局宏观运筹,站段实施决策,车间具体安排。经过几年的探索,柳铁在班组建设中以“双达标一体化考核”为载体,深化了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双达标一体化”即班组升级达标,职工岗位作业达标,对班组的生产经营和思想工作一并考评。班组和职工等级标准、条件的确定,突出了安全、路风、综治、稳定、管理、效益和思想工作等内容,日记载、月考核、季评等、年定级,并与分配紧密挂钩。不同等级的班组、职工拉开收入档次。对未达标的班组、职工,实行包保,促其转化。这样,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有效地促进了班组建设,班组建设的加强又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根据企业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提出班组思想工作的具体任务。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季节性制约因素多,冬运、春运、暑运压力大,工作紧张,成为全局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为了切实做好“三运”工作,路局提前进行部署,并编写宣传提纲,利用职工政治学习时间,开展班组思想教育,动员职工群众为保安全、保畅通、正路风、增效益多做贡献,使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局的中心工作中经受考验,发挥作用。

(二)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活动要围绕生产经营实际来开展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围绕生产经营进行,各项活动必须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开展,增强服务意识,把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就在于它服务生产经营的实效性上。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生产经营揉在一起,结合起来一道去做,实行全方位结合、全时空贯穿、全过程服务。近年来,许多单位推行的班前预想、班中联防、班后总结走访和一班作业思想工作程序,以及机务系统开展的“百安赛”等做法,使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结合得更加紧密、服务得更加有力了。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大量的是做生产岗位上的工作。人的岗位责任增强了,就会尽力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根据各基层单位创造性的实践,柳州铁路局在行车主要工种实行岗位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经过充实、深化和完善,总结和推广了“点、岗、网、标、赛”的班组思想工作经验,即把生产经营的难点作为思想工作的重点,落实岗位安全生产“三控三重”机制。在加强岗位思想工作的同时,注意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党内“创岗建区”等活动,使党员成为班组里的“一杆旗”,带领职工群众搞好生产经营的先锋战士。增强保证意识,把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方向定在解决生产经营的关键问题上,围绕生产经营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发动职工群众,开展攻关活动,是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硬功夫任务。班组成员必须树立保证意识,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教育和动员班组成员主攻生产关键和经营难点,为排难攻关发挥保证作用。近年来,由于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受到了冲击,运输市场份额出现下滑。面对严峻形势,全局上下动员,围绕开发货源,责任落实到班组,任务分解到个人,层层开展思想攻关活动,动员干部职工把分散的货源集中起来,把流失的货源吸引回来,把沉积的货源挖掘出来,连年超额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安全生产也取得了好的成绩。

(三)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要用生产经营的成果来检验

班组思想政治工作,依据生产经营需要而存在,伴随生产经营活动而运作,在生产经营成果中体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评价班组思想工作的好与差,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用生产经营的成果作为衡量的尺度。结合铁路企业的实践,柳铁局确定具体的检验条件是:看职工群众生产积极性是否得到有效调动;看安全、路风是否稳定发展;看班组的各项管理工作是否进入有序可控状态;看生产现场和班组环境是否文明、整洁;看运输生产任务是否完成和超额完成。凡管理上混乱的,均列为思想政治工作不合格班组,取消各种评先资格,并重点加以整顿。班组思想工作,是通过优化人的素质,然后实现与其他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中的最佳配置。这种特殊的作用方式,使效果有时不能“立竿见影”地体现出来,这就要科学地区分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的关系,使对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检验和评价具有客观公正性。检验的目的在于改革,对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经常审视,注意总结经验,摒弃形式主义,讲求工作实效。

三、做好新形势下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改进创新

当前,铁路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走向市场的新形势下,利益格局、人际关系的调整,使职工传统的思维观念受到冲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规律的通行,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分配不公和少数干部的不廉洁,使职工群众容易滋生逆反心理;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又使职工的思想变化加快,等等。这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求企业的宣传教育和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在加强中改进,逐步走出一条有铁路企业特色的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一)强化基层,组织指导落实一个“活”字

铁路企业是一部大的联动机,柳州铁路局生产一线的班组就近万个,各个系统业务特点不同,班次不同,人员情况不同,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有所不同。如果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内容一锅煮,时间一刀切”的做法,适应不了变化的新形势。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柳铁实施的是“规划在路局,管理在站段,考核在车间,活动在班组”的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基本点在于搞活基层,突出班组属性,使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属于班组。实行这样的管理模式,减少了路局的“规定动作”,增加了基层和班组的“自选动作”。这样,基层单位和生产班组,就可以从实际出发,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和班组成员的思想状态,确定重点突出、实效性强的教育内容;根据班组成员的结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易于接受的教育方法;根据生产经营的节奏,机动灵活地安排活动时间,从而使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制宜,增强了活力,收到了实效。

(二)重在铸魂,内容方法突出一个“新”字

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的素质取决于人的素质。人要有灵魂,这就是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企业要有灵魂,这就是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企业精神。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必须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和群众自我教育的原则,把一人一事、一

岗一责的思想工作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做到育人建路,铸魂创业。一是以理想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群众自我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只有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生动活泼。二是以优良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狠抓班风建设。优良的班风,是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体现,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有形的感染。优良的班风具有导向的作用,引导班组成员进行正确的思维和行动;具有约束作用,它以约定俗成、相沿成习的方式,规范人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具有凝聚作用,使班组成员产生归属感和使命感;具有激励作用,鞭策人们按照优良班风的要求体现自身的价值,催人向上,建设优良路风,既要注意抓好系统的传统教育,又要从不同班组的不同特点出发,注意发现和培育班组群体意识中的“优质”风气,强化典型的示范作用,逐步形成有各自特色、群众认同的班组之“魂”。

(三)虚功实做,实际工作体现一个“实”字

企业生产班组划分 篇7

为此企业必须提高班组长对精益管理思想的认识, 学习和掌握精益管理思想的精髓。

一、企业实施精益管理思想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精益生产可以极大地缩短企业的生产时间和全面提升企业的效率。据统计50多年以来, 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它们可以使生产时间减少了90%、库存减少了90%、市场缺陷减少了50%, 废品率降低了50%, 同时也使生产效率提高了60%, 安全指数提升了50%。表1是精益生产在世界范围推广效果的一个统计。

世界头号大国美国, 在坦克和装甲车辆的生产检修线上, 成功地应用了精益生产方式。美国安妮斯顿陆军基地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在AGT—1500M1涡轮发动机安装以后的其他模块装配线, 在实施精益生产方式作业之前是采取分步式方法进行的, 即作业人员每人要负责一个完整的模块, 从开始到完成的一个全过程。经过均衡式单件生产的“一个流”作业改善, 使得模块的装配工作分解为若干个对称的部分, 他们组织建立了生产线工作区域, 并消除了不必要的工作步骤, 经过三次反复改善和试验验证, 证明了这种改变使每个模块的装配时间缩短了2.2个工时, 需要的工人数量从5个减少到4个;使产品交付时间从原来的4.5天减少到了2天, 时间缩短了56%。

除此之外, 它们采取精益生产方式以后, 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 机械装配师在进行维护和检修装配时需要通过思考进行选择的步骤比以前减少了, 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方便、快速地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机械装配师配备了仅包含一些必备工具的工具箱, 减少了每个工具箱的工具成本约3000美元, 同时还减少了65个工具箱, 实现直接成本节约19.5万美元。

安妮斯顿陆军基地的另一个精益生产成功实施案例是M2勃朗宁机枪装配线。这个项目实施精益生产以后消除了浪费, 使工作单元从批量处理向持续的单件流水作业系统转变。机枪的装配时间由2.5个工时缩短到了1个工时, 所需的人工也从原来的18个减少到了15个, 产量则从原来的每月生产50架增加到了每月生产100架。在2006年节省了费用110万美元, 并且这种费用节省在未来的时间里仍将继续。该基地M16突击步枪项目中也成功实施了精益生产方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200架, 提高了25%的。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基地在装配区域采用了信号通知的方法。如果机械师遇到了问题, 例如遗漏零件或零件有缺陷, 就可以逐字地发出一个红色标记的示警信号, 并很快能够获得有关人员的帮助和支援。例如表1精益生产在世界范围推广的效果。

二、实施精益管理企业可以获取最大的利润

大野耐一是精益生产方式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精益生产方式推进的前期就很有预见性地说道:“只要消除浪费, 生产效率就有可能提高10倍。”

企业如果要降低成本, 只有通过变革生产制造的方式来大幅度地降低产品的生产费用成本, 努力降低产品的附加价值成本, 从而最终达到大幅度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标, 在售价降低或者不变的情况下来提高产品的销售利润。经过丰田公司几代人的努力实践, 丰田汽车公司不断地减少浪费、持续地降低成本, 最终成为了世界汽车行业的领军者, 也成为了日本、韩国、中国等大企业集团学习和效仿的标杆。

2004年7月20日据中国汽车报报道:韩国汽车工业协会按年销量、销售额、所获利润等科目列出了全球现居前五名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按照2003年所获利润额排序, 日本丰田公司排名第一。表2是全球五大汽车公司2003年经营实绩结果的一个统计。

三、实施精益管理可以极大限度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大批量生产方式强调管理人员中的严格层次关系。对员工的要求在于严格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人被看作附属于岗位的“设备”。精益生产则强调个人对生产过程的干预, 尽力发挥人的能动性, 同时强调协调, 对员工个人的评价也是基于长期的表现。这种方法是更多地将员工视为企业团体的成员, 而非机器。能够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例如, 头脑风暴法、创意功夫等等。稳定员工, 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优越感, 构建稳固的企业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四、实施精益管理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市场竞争的生存法则必然是优胜劣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下去, 表面来看是由产品的性能、价格和服务优势决定的, 然而达到这种优势根本离不开企业练就的强大的成本内功, 而成本内功的持久性和坚韧性则离不开精益管理。

研究精益思想的人认为“丰田是一个危机中崛起的企业”, 每一次大的社会危机, 没有让丰田汽车公司倒下, 反而是丰田汽车公司成长的契机。其原因就是精益管理的倡导者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 从日本国情出发, 经过30多年的努力, 对丰田公司固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验, 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丰田生产方式:即通过生产过程整体优化, 改进技术, 理顺物流, 杜绝超量生产, 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 有效利用资源, 降低成本, 改善质量, 达到用最少的投入而实现最大产出的目的。

丰田公司由于采取了精益管理, 在日本国内经济危机时刻, 丰田不仅无债经营, 而且依靠积累的丰厚资金避免了被欧美企业吞并, 甚至并购控股了日野和大发两个企业。如丰田雷克萨斯这一品牌正是由于采取了精益管理, 在全球石油危机中, 凭借其低廉的商品价格和高品质的产品占领了美国高端汽车市场20年。进攻型的低价策略加上丰田的优秀品质, 如同产生的一种滚雪球效应, 使得丰田逐渐树立起物美价廉的良好形象, 丰田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大经济效益之高也就使人不足为奇了。

总之, 企业在现有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 如果要想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习精益生产, 做好班组长的精益培训无疑是一条成功之路, 上述内容足以证明这一观点。

摘要:班组长既是企业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 又是实现企业生产目标的具体执行人, 加快培养一批掌握精益管理实操能力的特色班组长, 是企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转变生产方式和企业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可以获取最大的利润;可以极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班组长,精益思想,培训,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武瑞文.精益管理推进方略[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12.

[2]刘树华.精益生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企业生产班组划分 篇8

关键词:工业部门划分;先进生产力;重工业;轻工业;装备制造业;加工业;自主战略

中图分类号: F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9)02-0039-05

Industrial Department Allocation Based on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Promotion Mechanism

LI Han-lin

(Gansu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Gansu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heavy and light industry allocation can not reflect structure relation of modern industry and can also not accurately reflect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law and its importanc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departments and advanced productivity, industrial depart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such two departments as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f creative productivity and processing industry by using advanced productivity, among which processing industry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heavy processing industry and light processing industry. This allocation is helpful to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ing of intrinsic relation of industrial departments, especially their relation to advanced productivity, and is also helpful to implementing and promoting national self-strategy.

Key words: industrial department allocation; advanced productivity; heavy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equipment manufacturer; processing industry; self-strategy

我国传统的经济理论对于工业部门的划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两分法,即把工业部门在大体上分成两个大的部门:一个是重工业,另一个是轻工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进程,这种划分方法既不能准确地反映现代工业的结构关系,也不能准确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和重点。为此,本文基于工业生产力推动机制,根据各工业部门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对工业部门进行新的划分,划分为装备制造业和加工业两大类,其中加工业可进一步划分为重加工业和轻加工业。这样的工业部门划分,将更加有利于国家制定和调整自主知识产权战略以及推行以发展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国家战略。

一、工业部门传统划分方法的缺陷

对于工业部门的具体划分,中外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基本的划分标准是相同的。这个标准主要是“重”与“轻”的区别。这里的“重轻”一般是指投资规模、加工强度、劳动强度等。但是这种传统的划分方法并不能说明各工业部门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更不能体现其与先进生产力的推动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

1.工业部门划分的依据

我国目前的工业部门划分理论和工业部门的实际划分名录,是在借鉴苏联的工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在20世纪50到80年代的我国工业部门分类目录中,将整个工业分为12个大类、44个部门和160个细分类。关于工业部门,国内绝大多数工业类词典和经济学辞典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都认为,工业部门是“生产性质相同的许多工业企业的综合”[1]。工业部门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产品用途相同,二是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相同,三是工艺过程的性质相同。也有观点认为,工业部门是“由社会分工分离出来的、专门生产同类产品的许多工业的综合”[2]。

2.工业两大部门的划分

我国目前出版和使用的经济学类工具书和教科书中,对于工业部门的分类一般是按照工业品的最终用途作为划分标准的,这样就可以把工业部门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与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两大部门,“在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中,又可以进一步加以分类。如:可以分成为重工业部门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和为轻工业部门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从工业原料的供求联系、加工深度以及劳动对象的性质来看,又可以把整个工业划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两大类”,采掘工业主要包括采矿工业、采煤工业、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等。[3]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正式把工业部门划分为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门,并且在理论上进行了权威性的诠释。重工业“主要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燃料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等”,轻工业“主要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造纸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工业等。”[1]《经济学辞典》等对于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划分方法与大多数辞典也是相同的[4]。

3.近年来关于工业部门划分的讨论

“两分法”既不能在理论高度上说明工业发展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工业部门内部的结构关系。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学家试图创新工业部门的划分理论,但是并没有提出有创新意义的观点,许多研究只是在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之间、信息工业与现代工业化之间、生产力的国际化、工业部门的发展主体转变等方面进行。比如有学者认为,工业部门的结构转变,是从以轻工业为主向以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转移,而后在基础工业发展的基础上,重心又向加工组装工业转移。这种向加工业转移的现象无论在轻工业还是在重工业都会发生,这意味着工业加工程度不断深化,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从工业部门结构转换来说,即从以原料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进入以加工组装为重心的高加工化阶段。工业资源结构,即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的结合关系,也是与工业部门的结构转换同步进行的。因此,从资源结构变动看,工业化过程又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三个有序的发展阶段。[5]

4.工业部门两分法的根本缺陷

把工业部门在整体上区分为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门,从形式看比较简洁,从内容上看比较清楚。但是,这种划分方法也存在严重的缺陷,无法说明工业生产力的推动机制、发展机制问题。也就是说,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到底是由哪些部门主要推动的?工业生产力的创造和创新到底是从什么部门开始的?谁最能够代表工业生产力中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等等。

二、生产力、生产力要素与先进生产力

要使工业部门的划分能体现工业生产力的推动机制及发展机制,必须正确认识生产力、生产力要素、先进生产力、生产力推动机制及其与工业各部门的关系等问题。

1.生产力的内涵和属性

生产力也叫社会生产力,通常指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和序言中都讲过,人是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引发者、调整者和控制者。生产力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生产力的自然属性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的问题;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属于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对象。[6]生产力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我国学术界提出的。1961年孙尚清先生提出了“生产力组织学”的问题,主张把生产力运动规律作为这门学科的独立研究对象。1962年于光远先生提出了建立“生产力经济学”的倡议。1980年11月在贵州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产力经济学学术讨论会。在国外,对生产力的研究则主要反映在工业区位理论当中。[7]

2.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讨论

相对于生产力的概念而言,对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问题争论比较大。自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两要素”,即生产工具和劳动者之后,对于生产力的要素问题在学术界的讨论和争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现代经济学家也对生产力的构成要素问题进行了不间断的讨论和争论,有的提出“三要素”,有的则提出“四要素”、“五要素”等有发展意义的观点。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各个要素在生产力当中的作用及其在影响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当中的作用和功能也是有很大区别的。生产工具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因为他是生产力当中的动力机制。劳动者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在生产力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为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下,生产效率主要依靠劳动者的数量。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劳动者在整体生产力的发展中已经从属于机器和设备了。虽然企业的发展也要讲劳动力和技术、管理人员,但是要知道,在现代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的人力资源或者人力资本要素在整体上也是从属于技术性质的生产线的。至于劳动对象、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等,一方面他们是现代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发展要素,另一方面他们所起的作用和功能却远远不及机器和设备。

3.先进生产力及其关键构成要素

对于先进生产力问题,从2001年到现在我国已经研究了许多年,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比如,先进生产力就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有时代性、相对性和综合性三个鲜明的特点;先进生产力具有智能化、全球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当然,还有从工业化阶段、生产力商品化程度、信息社会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先进生产力的。应该说,这些研究无疑是对先进生产力的认识深化,但是其中又存在严重的不足。这就是,把先进生产力抽象化、理性化了。实际上,不论是主张“两要素”还是主张是若干个要素,在生产力的诸构成要素当中,生产工具始终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工具实际上就是“先进生产力”问题。

先进生产力的关键构成要素还是生产工具。实际上,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衡量的主要尺度,是划分社会经济时期的重要标志。为什么生产工具在生产力诸要素当中位居重要地位呢?这是因为,生产是聚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载体,生产工具当中的自主知识产权是决定性因素。生产工具的知识产权是“行为主体以智力劳动的方法在科学、技术、文艺领域里创造的精神的专有权”[8]。关于知识产权的内容,在1967年7月的斯德哥尔摩签订的《建立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8款规定了知识产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其中,专利权和商标权合称为工业产权。还有发现权、发明权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权。所以说,生产工具是先进生产力的总代表。

三、工业的部门结构及其与“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联系

我们现在所说的重工业与轻工业,在一定意义上是根据工业部门的投资规模、技术层次、生产特点、工艺流程等划分的,而这些划分方法只能说明各个工业部门的生产特点,而不能说明这些特点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为此,需要重新认识工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工业各部门与生产力推动机制的关系不是一致的,应该根据不同的工业部门与生产力的关系来分析工业生产力的变化规律。换一个方向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分析和区分工业部门及其关系,必须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我们认为,工业部门的划分理论和实际工业名录,应该具有比较简明地说明现代工业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功能。这实际上是对工业部门理论与生产力理论的关系的重新认识问题,这需要创新思维。

1.工业生产力与工业生产效率是有明显区别的

这种区别是认识先进生产力与一般生产力的关键。生产力与生产效率之间有直接联系,但是也有区别,不能把二者简单混同。工业生产力与工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区别:一是工业生产力应该是讲作为整体的工业生产力水平的推动机制问题,而工业生产效率则是讲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出效率问题;二是工业生产力是讲原因,而工业生产效率是讲结果;三是工业生产力是讲工业的生产过程是由什么手段和方式推动的,而工业生产效率则是讲整个工业的发展结果和对国家的贡献。

2.工业的“先进生产力”是装备制造业,而不是其他类型的工业部门

不论从西方经济学理论来看,还是从我国的工业部门划分理论来看,装备制造业主要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工业。机械工业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工业、工业设备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建筑和筑路机械制造业、生产用其他机械制造业、生产用金属品工业、日用金属品工业、机械设备即金属品修理工业、其他机械工业等11个部门。机械制造业的这些部门和行业,实际上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先进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创新活动开发了新一代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又武装了其他工业部门,提升了这些部门的生产率。

3.加工业中的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是有区别的

加工业当中也有技术创新问题,但是这方面的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是有区别的。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是本源性的技术创新,而加工业中的技术创新则是派生性和部分性的技术创新。一般理论认为,重加工业是指采掘业和冶炼业,是加工自然物质的过程,将自然物质转化成可以进行多种用途的原材料;而轻加工业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轻工业,也包括为农业和农村生产机械设备的工业。重加工业和轻加工业都不是先进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第一推动力始终是装备制造业中的技术创新。所谓本源性的生产力,是指先进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性生产力问题;所谓派生性的生产力,则是指非整体性、非本源性的生产力活动。所以说,在整个工业部门的划分当中,如果把全部工业部门划分为重工业与轻工业两个部门,则不能从工业生产力的第一性上思考工业的发展动力问题,也就把先进生产力问题覆盖在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划分当中了。

4.工业部门的先进生产力实际上也是整个社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本源

对于工业部门当中的先进生产力问题,不能单纯认为是决定工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而应该定位于全社会发展的直接生产力、本源生产力和推动生产力。工业当中的装备制造业(以机械工业为主)以其特殊的性质和功能,成为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最直接、最高效、最强大的推动机制。这是因为,不论是在工业还是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经济还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使用得最多的机器和设备,都是由工业当中的装备制造业提供的,没有第二个提供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农业虽然不属于工业的范畴,但是在现代农业经济的几乎全部的活动当中,所使用的主要机械和设备,都是由工业提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农业是工业在区域上的延伸。农业的先进生产力如此,社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也是如此。

四、基于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的工业部门划分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传统的工业部门划分法不是很科学的划分方法,这种划分方法和标准不能说明工业各部门与先进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这里,我们提出根据各工业部门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来进行工业部门的划分,即划分为创造先进生产力的装备制造业和运用先进生产力的加工业两大类,其中加工业可进一步划分为重加工业和轻加工业。

新的划分方法是依据不同的工业部门在整个工业经济的运行全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这样,在现代工业部门的大框架下就可以把整个工业部门划分为两大部门:一是装备制造业(即生产工具制造业,为便于与常用的工业部门分类相衔接,采用“装备制造业”的提法),包括机械制造、专用设备、专用生产线、大型生产工具、自动化设备、研究开发机构等行业;二是加工业,其中重加工业包括煤炭采掘业、石油和天然气采掘业、有色金属采掘业、黑色金属采掘业、冶炼业、重型机械加工等,轻加工业包括纺织业、食品生产业、服装制造业、小商品制造业、皮革制造业、化肥制造业、农药制造业等(见表1)。

装备制造业的基本生产功能是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各种机器设备、生产线、自动化设备、大型生产工具等,重加工业的基本生产功能是开采矿石、冶炼矿石、发电供电力、生产建材、建设建筑、水利建设等,轻加工业的基本生产功能是纺织品、小商品、农产品加工、零部件、农业机械、修理机械、电工电器、计算机、软件生产等。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划分是基本的,实际上的行业划分更复杂。

从现实来看,虽然工业各部门都有生产力和效率的问题,但是这三个部门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一是从研究与开发的意义上看,装备制造业的研究与开发是面向全社会的,是最基础的研究与开发,而重加工业和轻加工业的研究与开发是改进已有设备功能和提高设备效率的。二是从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上看,装备制造业在创造生产力,而其他两个是运用和实践生产力。三是从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上看,装备制造业是主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其他两个则是被动地发展生产力。

五、采用新方法划分工业部门的战略意义

中央和国务院在2005年制定国家第十一个五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时候,就以国家战略的形式提出了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也简称自主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对产品核心技术的发明权、控制权和收益权问题。实际上,自主战略也就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战略问题。

我们认为,实践国家的自主战略虽然整体上是全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问题,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工业,或者说是本源生产力工业,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问题。国家的自主战略应重点突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就是振兴先进生产力。因此,要把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放在装备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投资政策、技术政策和人才政策进行倾斜,以适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客观需要。

为此,我们建议在国家的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过程中,用新的基于与先进生产力关系的工业部门划分方法取代传统的工业部门两分法,这有利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工业部门的内部关系,特别是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也有利于国家自主战略的顺利实施和推进。

参考文献:

[1] 简明工业企业管理词典[K].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2] 经济大辞典(工业经济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 赵贺春.中国工业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

[4] 赵宝林,王化中.经济学辞典[K].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5] 姜睿.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结构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6(6).

[6]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7] 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科学学科辞典[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上一篇:我家的孔雀鱼的说明文作文下一篇:班级家委部门职责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