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2025-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民教育”心得体会(共12篇)

“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篇1

第四十条规定:“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本单位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提供条件和便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也就是说,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是教育部门的责任,而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则是教师的权利。

继续教育很有必要,我想没有教师会否定。我也感到自己特别需要读书学习,但是目前的培训资金数额不小,让一些人很难接受,内容很难满足自己的需求,真正学到的知识很少,这也是广大教师的心声。

首先,授课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我不否认大学里有很多优秀的教师,但是他们很多人不了解中学教学的实际。有的大学教师对参加进修的教师也有误解,认为小学教师观念落后,素质较差,所以上课也不认真讲课,糊弄完拉倒,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有的更是让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在读研究生来上课,效果可想而知。当然,大学老教师嫌暑假天热,报酬少也是原因。

其次,继续教育的方式有待改进。行政命令式的继续教育的确有其长处,如能够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便于推广等等。我们得承认,通过三年的函授,很多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正确学生观。但这种培训方式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教师的精力。特别是广大经济落后地区的教师为此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按每个教师继续教育费用XX元算,全校至少100个教师得20万,对一般学校真的不是小数目。学校不支付这费用,我也能理解。但对一些月收入只有几百元还被拖欠的农村教师来说,XX元又怎么不心痛。骂声四起,我也能理解。

第三,这种培训一刀切,针对性太差,抹杀了教师的个性,难以满足广大教师的需要。

但令人高兴的是三年的轮训还是搞完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下一步怎么办,是否还停留于这种形式?显然不能。

我认为推进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是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最好的办法。国家、学校应该在图书资料等方面为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激励教师,使教师在继续教育中获得满足感,体会到学习和创造的快乐,当然也应提防教科研工作流于形式。也可开展读书、写教育日记等活动,让教师反省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总之,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推进教师的继续教育。

其次,加强远程教育,降低继续教育费用。随着网络和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校现有的条件,让教师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篇2

一、牢记使命, 继续前进, 坚持质量立校战略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近年,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迅速, 办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质量问题逐渐凸显, 迫切需要从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发展, 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经过65年的建设发展和历史积淀, 在三次搬迁、四易校址的艰难岁月中, 自强不息、坚持办学, 成为了以工科为主干、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 具有特色和影响的大学, 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才, 靠的就是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时期下, 总体来看, 学校质量提升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有的是在点上推进, 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有的是工作虽然做了, 但力度、深度不大, 效果不明显。

学校要实现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 必须坚持质量优先、高标准办学,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创一流, 用质量统领、衡量、检验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学校要正确处理质量、规模、结构、效益之间的关系, 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 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办学质量, 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 根本在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 坚决贯彻“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管理思想, 紧紧围绕“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有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当前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契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力度,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督导评价机制、质量监控保障机制。学校要把创新、创业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突破口,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加大实践实训实习课程比重, 积极建立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牢记使命, 继续前进,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保证。近年, 学校引进了一大批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但还存在领军人才严重匮乏、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偏少等问题。目前, 在校全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等高端人才还是空白, 这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发展实际, 学校今年调整了人才引进政策和鼓励人才脱颖而出政策, 专门印发了文件, 努力培养一批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和学术领军人物, 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学校要把人才强校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来抓, 围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下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 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人才支撑;要坚持一手抓人才引进, 特别是领军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的引进, 一手抓师资培养培训, 分期、分批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知名研究机构、大型企业培训进修、在职教育、挂职锻炼等;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两条腿走路, 同时要积极创造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保障条件。

三、牢记使命, 继续前进, 坚持科研兴校战略

科研是高水平大学的显著标志和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 学校主持、参与各类研究项目1500多项, 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500多项, 科研总量在省内高校排名比较靠前, 但科研整体水平偏低, 科研成果特别是国家级的成果奖项偏少, 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还不够高, 与学校整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不相符。今年, 学校先后与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社科院、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就联合科学研究、科技攻关、共建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训培养基地等各方面展开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学校通过打造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协同科研、协同育人团队和平台, 锻炼科研队伍, 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学校要做好科研工作顶层设计, 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 以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和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为重点, 调整好学校科研政策, 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科研与管理的关系、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科研与创新创业的关系, 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增强科研创新驱动力,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走“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之路, 争取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发明技术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四、牢记使命, 继续前进, 坚持特色名校战略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安身立命的法宝。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是有特色的发展, 要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定位、文化积淀、学术传统、学科特色以及地区和行业特色, 逐步形成独具特点、亮点、风格的办学理念、办学特征和人才培养特色。学校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成果积累, 形成了水利电力学科专业特色和“吃得苦、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 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水利电力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 从河南省2015年启动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情况来看, 学校只有水利工程学科被列为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且属于B类, 特色优势并不是很明显。

办学特色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 学校必须树立特色意识, 以特色发展、凭特色知名、靠特色取胜。学校要立足于实现“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目标, 继承和发扬已形成的以水利电力为特色的传统和优势, 同时抓紧补齐短板, 避免出现“木桶效应”。学校要按照“打基础、上水平、求突破”的总体思路和“准确定位、提升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彰显水平”的要求, 结合特色骨干大学建设, 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华水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社会服务亮点工程, 集中精力把优势特色学科搞上去, 把人才培养质量搞上去, 把具有华水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社会服务搞上去, 创新驱动发展, 激发学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扩大特色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铸就华水品牌。学校要使重点特色学科进入河南省优势学科行列, 从而带动其他学科建设发展, 提升学校整体水平。

五、牢记使命, 继续前进, 坚持开放活校战略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 开放办学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 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开放战略的必然选择。近年, 学校在开放办学和国际化交流合作方面步伐加快, 发展势头良好。首先, 与国内其他10所“985”“211”高校一同入选“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项目, 并被确定为水资源与污染治理、能源这两个领域的牵头高校, 实现了河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历史性突破;同时, 学校入选“金砖国家大学联盟”, 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韩国启明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 与乌拉尔联邦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留学生教育工作全面恢复, 今年有70名留学生包括10名博士来校学习, “十三五”期末, 学校规划留学生达到400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中法国际工程师学院、郑州法语联盟国际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 受到了兄弟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开创了学校特色发展、开放办学、走国际化办学之路的历史新局面。

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开局之年, 是全面推进“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建设起步之年, 也是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建设特色骨干高校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 按照“以水利电力为特色, 全面提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水平, 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水利电力事业, 把学校建设成为水利电力优势突出、工科和理科基础雄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思路,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抢抓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战略机遇, 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开放活校”战略, 突出“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 提高办学水平, 激发办学活力, 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 对指导高校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肩负起培养人才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一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高校必须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内涵发展、提高质量。

“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篇3

2013年第9期

《人民文摘》回望先生背影

“先生”不唯指教人知识者,更指言传身教以处世立身之道的人。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康宁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

先生们都有大无畏的抗争精神。在灾难深重的社会里,他们既清贫又富有,不仅有激情,还有理性;对学生后辈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毫不吝啬提供经世学问之坐标以及人格营养。

他们都有关爱平民的悲悯情怀。陶行知投身平民教育,希望“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他创建的晓庄师范为中国现代教育辟出一片崭新天地;梁漱溟生在北京城,却一度决意过农村生活,在河南、山东等地长期从事乡村建设;晏阳初埋头乡村70年,发展平民教育,推行“定县实验”理论和经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期间将实验视线投向更多需要关注的第三世界国家,为菲律宾、泰国、印度、印尼等国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作出了卓越贡献,与爱因斯坦、杜威、福特等人一道被评为“现代对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

2013年第3期

《求是》“异地高考”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

落实异地高考方案,对地方政府来说,一方面要按常住人口而不是按照户籍人口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增加相应的基础教育资源投入和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综合、完善的人口管理制度来确立不同人群在城市享有市民待遇的权利,基本权利实行均等分配,非基本权利按规则分配。在此前提下,教育部门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对考生资格的审查,防止“高考移民”。对国家主管部门来说,近期可以通过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高校招生比例的形成是个历史的产物,确有很多不尽合理、公平的地方,但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尤其是高水平大学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仅仅通过调拨招生计划满足随迁子女需求并不能解决高考公平问题,反而可能造成第三个更大的群体即流出地考生的利益受损,引发更大的不公平。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教育利益的重新分配是无法回避的。比较合理地解决协调异地生与本地生升学利益矛盾的中期方案需要探索的是,完善招生名额(主要是中央部委属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在全国不同省份之间的分配办法,在尊重学校招生自主权的前提下,制定照顾弱势地区和群体的政策,尽可能达到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公平。

异地高考其实只是我国现阶段国情中的多个“异地”系列之一,其他还有很多,如住房、医疗、社保、财政拨款等,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新一轮的城镇化即将开始,异地高考政策落地尽管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乐观,但我们相信,这一政策既已启动,只要把握好改革的重点和节奏,不断凝聚共识和完善政策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应能成为撬动户籍制度和高考制度坚冰的有力杠杆。

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建设人防

保卫家园

2017年月,老师组织我们学习了人民防空的相关知识。我学习到了人民防空的知识,知道了什么叫人民防空,也受到了深刻教育。

人民防空是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的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行动,简称“人防”,它属于国防的一部分。人民防空的指导思想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为依据,紧紧围绕新时期军事斗争的特点,努力适应打赢高科技局部战争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这之前,我对人民防空一无所知,并且觉得,现在是和平年代,战争已离我们一去不复返,像现在这样无忧无虑安安稳稳的生活,会一直伴随着我们。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存在战争,空袭还在时时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还有许多人在经受着战争的蹂躏和折磨,他们每天都有人流血,也每 天都有人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父母失去孩子,孩子失去父母,多么悲惨啊!而我们新中国的少年儿童,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安稳的环境中,每天在学校快乐学习,还能吃免费的营养餐,这样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和珍贵啊!

但是,如果我们不建立人民防空,来保卫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安全,那么,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失去现在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国防,强大的人防,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的幸福家园,不能让它受到敌人的空袭。现在,我们的祖国已经很强大了,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果,我们就能动用国家的经济力量建设人民防空,让我们每天都过上宁静安稳的日子,这都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感谢我们伟大的党!

《人民教育》杂志文章心得体会 篇5

《人民教育》在第10期全文发表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教育创新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动力之源》,论述了江泽民同志讲话的重要思想和深远意义。在第9期刊发了《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消息,重点报道了朱?基总理在会上强调的“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报道了李岚清副总理在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在第6期发表了《李岚清近期关于基础教育的谈话》,文章指出,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优质高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人民教育》在20第1期卷首语上发表了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自觉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实践素质教育思想》一文,指出更新教育观念,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育人为本”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第2期刊发了陈至立同志《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进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文章,对各地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正确的导向作用。

人民教师纪律教育月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建设。

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教师如果率先垂范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行,不仅对学生进行言传,而且还以身示范,一方面教育青少年学生认识腐败之丑恶和危害性,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做一个清廉纯洁之士,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人才基础。同时还以教师的廉洁形象来教育、影响、感化社会中的成员,使腐败不廉分子可耻,反腐倡廉有榜样,这样有助于恩平婚介网[www.enping168.net]社会不正风气的匡正。才能值得他们信任的。“俭以养德,廉以养教”,作为教师,“心底无私天地宽。”,我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以“廉洁奉献”的红烛精神教书育人,努力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真心爱生如子,献身教育,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廉洁从教的好老师,用博爱为学生撑起广阔的蓝天。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篇7

一、布局调整前情况

共和二小始建于1956年, 是我州唯一的一所“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原来占地面积为45亩, 建筑面积4473平方米, 有专任教师81名, 大专学历以上的教师有69名, 占全校教师的85%;中级职称的教师有66名, 占全校教师的81.5%;骨干教师45名, 占全校教师的55%;学科带头人8人, 党员13名。全校设有30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1814名。入学率达100%, 合格率达100%, 巩固率达100%, 体育达标率达100%, 行为合格率达100%。

二、布局调整后情况

现在, 我校占地面积54.5亩 (约36335.15m2) 建筑面积13115.31m2, 其中有四栋为教学楼, 两栋为学生公寓楼, 一栋为学生餐厅。辅助设施投入资金34万元;配备教学设备投入资金74万元, 拆迁收购资金317万元, 以上总投资1133万元, 学校两大团队共有198人, 其中教学团队134人, 生活团队有64人;上学期初在校学生2422人本学期在校学生2408人, 住校生有1067, 设有46个教学班。

三、调整后的好处

1. 可以加强学校管理, 强化师资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文化熏陶, 可以从小建立学生自立能力, 加强学生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学生可以安心地学习, 家长可以安心地务农或打工。

2. 这样办学的最大一个好处就是体现基础教育的公平性, 能控辍保学。

全部适龄儿童都能有学上, 上好学。这也是海南州委、州政府关心民生、解决民生的一个重大举措。

3. 教师会教了, 学生会学了。

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四、学校管理方面

1. 教学与教研工作。

我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是:打造一个“乐读·勤学·善思”精品的书香校园。始终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 在教育改革中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以“古诗文和美文诵读”为抓手, 打造出书香型校园。继续深化素质教育, 强化小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特色并见成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方面, 选中课题, 集体备课、说课、抽签上课, 议课、捆绑评价。要求教师课课写教学反思和心得体会。每月教导处统一命题对全校班级进行抽考并实行奖优罚劣, 通过文化课的抽考, 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 狠抓“两基”迎国检工作。

学校为了提高“两基”普及成果, 开学初校领导亲自带队, 分几个小组走访失学儿童, 远至切吉乡。经校领导和教师对家长、学生的耐心讲解之下, 使他们认识到上学的好处, 部分学生及时来校报到上课。而且, 学校设置专任教师负责“两基”管理工作。每学年及时补充和填写各班学生的台账, 台账的建立, 便于督促各班学生的入学、辍学和变动情况等信息。

3. 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篇8

提高班子成员的管理能力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只有一个运行稳定、切实有效的领导班子,才能带领全校师生一同进步成长。安玉淼把每周一定为校领导班子学习日,学习中班子成员要做到有笔记、有体会、有反思。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督管理体系,全力营造廉洁从教的良好校风。达到务实、创新、成果三结合的管理成果,上行下效,蔚然成风。

有了稳定有力的管理队伍,就为进一步打造师德高尚、品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做好了铺垫。为了打造具有先进理念的名师队伍,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更新和知识结构重组,实现知识增量和存量的整合,引导教师把“做学习人”当作人生的最高境界,安玉淼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到“四个一”即:每天一题、每周一次个人自学、每两周一次教研组学习、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论学习。拥有精湛的业务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为实现教师与课程共同成长,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专业引领为推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师徒结对“六个一”岗位练兵活动。具有高尚的师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积极打造师德高尚、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切实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就成为安玉淼的工作重点。她率先垂范,一丝不苟,要求自己时刻都要成为教师的楷模,成为优良校风领航人。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她总是在早上6点30分第一个来到学校检查安全情况,随后都会站在校园的门口迎接教师与学生的到来。放学后,她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看着学生平安离校,每每嘴角泛起欣慰的笑容。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每天都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忘我地工作着,忘记了自己的健康,忘记了亲人。记得有一次安玉淼年逾(yú)古稀的老父亲病重,只能转院到北京进一步治疗,可就在她的父亲,她的家人最需要安玉淼的时候,她却因为放心不下学校,放心不下学校的工作,放心不下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忍着内心无比的伤痛和对家人万分的愧疚,黯然地让自己年迈的母亲陪伴着父亲到北京就医。而她所能做的,就是在操劳完学校的大事小情之后,带着一颗身为人女的愧疚之心焦急地等待着父亲的检查结果从北京传来……

二、勇于探索创新,

开拓教育思路

学校的发展来源于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为了让学校的发展适合社会的需求,赢得家长的满意,安玉淼每天工作到深夜,她不断地学习与思考,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不断地了解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需求。在教学中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通过互动式交流来引导教师,解决教学难题,叩问教学经典。通过实施 “师徒结对”工程,做到“经验移植、整合、创新”。通过学科教研活动,结合教学实践,亮观点,摆反思,进行课堂教学诊断,使教师间相互启发,联合攻关,形成不同思维间的碰撞,从而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提升专业水平。校内的“名师引领” 体系,培育了黎明小学教育沃土上一片又一片绚丽的春色,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金秋。在全校现已营造了一种学名师、赶名师、做名师的浓厚氛围,学校的教学质量合格率均达到100%。

全校教职工创业干事的浓厚氛围业已形成。她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引导全校上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形成用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制度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推动新发展的教研体系,用高超的教学质量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局面。

三、科学搭建载体,推进素质教育

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潜力,推进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安玉淼坚持以“开拓学生视野、放飞学生心灵、张扬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人格”为主旨,采取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学年组、其他各处室为外围的德育模式,多维度、全方位地创立了学生思想工作体系,使教育真正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

她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成立了英语情景剧、轮滑、舞蹈、健美操、器乐、绘画、象棋、手工制作等20几种特长活动班组,并做到了教师、学生、内容、时间、地点“五落实”。 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升华了悟性,闪烁出灵感,实现了创新,展示了才华,为学生的发展寻到了新的成长点。

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为学生成长搭建全面发展的崭新舞台。对教室、走廊、橱窗等各场所精心布置,通过高品位的环境布置和艺术设计,使学生受到熏陶、得到启发,切实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四、人文关怀备至,真情爱生如子

六年级是中学与小学的过渡学年,学生进入了青春期的萌芽阶段,思想复杂,为了让学生在这个阶段健康快乐地成长,安玉淼每天要深入每个学年的各个班级,坚持承担六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任务,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的思想动态;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状况;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了解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

当她得知学生李明(化名)的父母过世,和年迈的奶奶长期处在贫困家庭的生活环境中,她主动与李明组成爱心家庭,实行一对一的帮扶与管理。无论是平时还是假期,都会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爱。每到节日安玉淼都会给他买节日礼物,带他到家里改善伙食;每到换季安玉淼都会为李明同学送去应季的衣物。每当发现李明同学有心里异常表现时,她便立即放下手头其他工作,即刻找他谈心,长时间关爱与沟通,让李明的生活多了一缕阳光,多了一份欢笑,多了一段幸福的童年生活。

仅去年一年,安玉淼对学校76户特殊学生家庭进行了走访,了解这些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寄养情况、心理健康等状况。在走访中,她发现学校有37名留守学生被寄养在爷爷、姥姥家,有16名学生家庭贫困有辍学的想法,有23名学生生活在离异家庭中。这些学生长期缺少父母感情的滋润,不少孩子产生心理危机,甚至性格扭曲,形成人格障碍。为了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她成立了“三位一体”的帮扶网络,带头与这些学生成立爱心家庭,不放弃任何一名特殊家庭的学生。几年来,她对贫困学生捐款上千元,捐赠衣物近百套,捐赠学习用品上百件。在她的努力下,学校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她的关怀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付出终见回报,喜迎丰硕成果

一个平凡的人,只有以敬业精神点燃执著地追求的火把,才能使自己的人生闪烁出童话般美丽的灵光。春华秋实,岁月如歌。随着学校建设步入正轨,逐渐获得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安玉淼的工作也逐渐凸显成效,所有的工作努力也都化为一项项荣誉和成绩加载到她的身上。在她的的带领下,黎明小学的事业有了新发展,教师有了新提高,学生有了新收获。学校已被国家教科研组织评为优秀实验学校、被伊春市教育局评为一类学校和伊春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被伊春区委评为实绩考核优秀单位和群众满意单位,学校教学质量合格率都达到了100%。在她的带领下,黎明小学荣获了团中央授予的“全国红旗大队”荣誉称号;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优秀实验单位;省级标准化学校;省级网络教研基地;省级廉政文化先进基地;市级党风廉政先进集体;市级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花开花落,斗转星移。多年来的实践工作,使安玉淼深刻地领悟到:“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无私、选择了奉献”。安玉淼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品质、创新的思维,为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她坚信,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她将与全体教师一起,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沐浴着十八大的春风,满载着发展的新希望,沿着太阳的方向升起!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习心得体会 篇9

“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媒体这样介绍于漪老师,她说:“选择了当教师,就选择了高尚。“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师,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上最受人尊重的职业;原本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在大众眼里有类似的地位,然而这些年被尖锐的医患矛盾冲击不小,但当提到老师,我们心中还是充满感激与尊重。

“选择了当教师,就选择了高尚”。于漪老师的话真的可以作为我们师范生的一种内心的准则,让自己可以真正的审视自己作为一个老师的初心

“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教育更是源远流长,不管是封建统治,还是现代化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更是尤为重要,这就决定着“教师”这个社会角色的重要性。近代的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把教师的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说明了教育工作的光荣和重要。

教师是园丁,默默无闻的工作者;教师是指点迷津、引向人生之路的向导,雕塑着亿万多彩多姿的人生;教师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懂得珍爱学生的生命,懂得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工作充满创造性。教师教给学生的是通往知识宝库的钥匙,打下的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那么,如何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呢?

第一,崇高的职业道德是人民满意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尤其是中学教师,这种付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为突出。学生自控能力相对较低,自信也是相对较弱的,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怀和爱,需要教师以自身的形象去感染和感化学生。首先,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其次,尊重家长是师德的重要体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学生有不良习惯或成绩不好时,教师切不可以家长作为“发泄”的对象,进行百般指责,而是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要加强联系,将学生的错误行为如实告知,更要将学生的进步表现及时通报。面对越来越难管理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味的抱怨、叫屈,而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去感化学生,因为真正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一份感恩的情怀、一道崇高的信念、一份不灭的追求。这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是对教师职业的负责,是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的最真实体现。

第二,精通的业务知识是人民满意教师的重要条件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能仅仅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他还应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成为一支永远燃烧的火把。不仅需要有爱岗敬业的思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还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了解现代化科技知识,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各种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如果不注重学习,必将落后于潮流。要是教师仅仅依靠自己在学生时代掌握的知识来应付教学,就很有可能在细节方面传错道、授错业,从而解不了惑,甚至误人子弟。久而久之,学生也将对这样的教师失去兴趣、信心和尊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之后再去扭转就变得非常困难了。我在平时教学中,一直很重视新知识的学习,不论哪一学科,它都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学科之外的知识。我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计算机、教育教学理论等各种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永远矗立于新知识的潮头。

第三,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

我曾多次因学生学习不好或其他一些小事而发脾气,有时发完脾气感觉自己有点过分,但很快又会自己安慰自己:我是为他们好才这样的,为了他们的父母,为了他们的前途,我这样也是应该的。可真实的原因也许是宣泄自己的压抑、不满;也许想惩一儆百而求以后工作简单;也许是给点刺激以期学生灵魂之颤抖。在内心世界把师生关系定义为君臣关系或家长制下的父子关系。其实,每一个孩子对家长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希望。我们拿着人民的钱,又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的孩子教好呢?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构建和谐课堂,视学生为朋友,视学生为伙伴。老师和学生,只有年龄上的差异,没有地位上的级别。这样的课堂,学生情为所动,教师情为所开。从形式上看,师生不经意间快乐的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学生的学习是潜意识的,自觉的,主动的,快乐的,高效的。无拘无束,平等和谐,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又怎能不乐意学习,效率又怎能不高,人民又怎能不满意呢。

办优质教育 让人民满意 篇11

——重点解决办学理念更新的问题。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宾川教育的发展必须更新办学理念。一是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谋划全县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切实保证教育优先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二是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摆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按照“幼教促规范、小学打基础、初中抓巩固、高中求突破、职教谋发展”的工作思路,更人性化、科学化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科研方式,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从注重扩大规模向更加注重内涵转变,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宾川县城镇中学、金牛第一完全小学、宾川县幼儿园等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让优质教育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核心。“名师出高徒”。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是率先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宾川教育发展的核心必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一是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进一步激发和保护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真心实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创新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建立健全优秀年轻教师的培养、选聘、流动和奖励机制,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同时,选好配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班子和各层次学校的校长,努力打造一批业务精、素质高、善管理的“名教师”、“名校长”,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着力改革激励机制不活的问题。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必须依靠改革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宾川教育的发展必须创新激励机制。一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的机制,全面推进现代学校管理,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自主权,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奖惩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制和职称评聘分离制度,确保奖励性工资和各类奖金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向教学一线倾斜、向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重奖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真正形成“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工作导向,让多得的人理直气壮、少得的人心服口服。

——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宾川教育的发展必须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一是进一步完善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教育职能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教育发展机制,大力弘扬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扬基层教师、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先进感人事迹,大力表彰教育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渠道,搭建面向社会各个层面的教育建言献策平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和评价教育、参与教育管理,实施教育系统阳光政务,引导和鼓励全县上下更新教育观、成才观和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局面。

热点链接:

宾川县“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宾川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普及和提高“两手抓”,大力实施“科教兴宾”战略,扎实推进校点布局调整、扩大高中招生、管理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等一系列举措,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施,“两基”巩固提高成效显著,“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县教育面貌焕然一新,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教育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新轨道。自2008年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完善了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面推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教育工作制度。历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于事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均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现场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对涉及教育工作的议题优先研究、经费优先安排、困难优先解决。同时,教师工资从2003年起由县级财政全额纳入预算管理,由银行按月足额代发,直达教师个人账户,确保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新成就。一是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民办幼儿园从2005年的35所增加到70所,在园幼儿从2005年的263个班7 569人增加到433个班10 272人,3至6岁幼儿入园率从2005年的50.01%提高到85.3%,位居全州乃至全省各县市前列。二是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全县小学入学率从2005年的99.44%提高到99.63%,初中毛入学率从2005年的96.02%提高到101.17%,青壮年非文盲率从2005年的99.88%提高到99.9%。2005年以来共撤并完小6所、校点288个,学校布局调整迈出新步伐。三是高中階段教育加快发展。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从2005年的76个班4 101人增加到97个班4 574人,职业高中从2005年的16个班801人增加到38个班1 850人,高中阶段入学率从2005年的50.79%提高到70.5%。普通高考上线率从2005年的84.43%提高到2010年的99.37%,位居全州前列。中考成绩优异,非毕业班测试成绩稳中有升。四是成人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每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500余期,培训各类人近4万人次。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及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强烈需求正日益得到满足。

(三)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15 748.71万元,改扩建校舍面积135 270.22平方米,共排除D级危房面积达88 650平方米。总投资7 875万元。涉及62所学校93栋建筑单体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并通过了州级检查验收。2010年安排“两基”迎国检教育经费31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10万元,筹集仪器设备购置资金697.5万元。5年共化解“两基”债务3 378.42万元,全部化解了2005年以前教育欠款及2006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工程欠款。全县计算机生机比从2005年的87:1提升到33:1,全县中小学(不含幼儿园)从2005年的400所减少到106所。同时,县财政从2008年起每年安排资金100万元,建设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75所。通过实施危房改造、校安、远程教育等工程,新建扩建了一批标准化学校,软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许多农村学校一跃成为花园式的现代化学校,学校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5年共补助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费3 791.67万元,减免教科书费1 718.23万元,免学杂费756.26万元,补助公用经费5 036.97万元。全县共有19名大中学生受到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资助金额达25.9万元,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79.3万元,共有153名大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希望工程”、“寒窗助学”、“春蕾计划”、“爱心圆梦”等助学活动深入开展,共资助大中小学生1 000多人次,资助金额200余万元。

(五)教师队伍建设有新成效。“十一五”期间,先后有166名教师到平川、钟英、拉乌等山区民族地区学校支教,有7位山区年轻教师到县城学校挂职学习。县教师进修学校先后与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大理学院合作开办本专科函授班,有效提升了教师学历水平。同时,安排专项资金,深入实施“请进来”战略,开展了宾川教育史上规模空前的教师全员培训,邀请省州教育专家到宾川授课,共培训中小学教师3 200多名。

(六)法治教育深入开展。“十一五”期间,先后从公安、司法等部门和法院、检察院选聘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111人,评出县级依法治校示范校8所,推荐上报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所。县人大、县政协定期不定期对教育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教育收費公示、公开工作扎实开展,切实杜绝了学校乱收费行为的发生,创建全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工作顺利通过州级检查验收。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切实杜绝了校园安全事故发生。

“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篇12

一、“三个维度”提升党的凝聚力

(一) 创建“三型”组织, 提升党的凝聚力

“三型”组织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教育党组织。1.建设学习型党组织。2.建设服务型党组织。3.建设创新型党组织。一是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中创新。要紧扣师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日新月异的实际, 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和科学性, 着力防止和克服唯书唯上的盲从思维、因循守旧的惯性思维、守成求安的惰性思维、固步自封的狭隘思维, 在解放思想中打开思路, 在更新观念中推动发展。二是要在紧贴实际、遵循规律中创新。注意把创新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搞扎实, 始终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创新、以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 确保创新既能出新、更能创造。

(二) 开展“三新”活动, 提升党的凝聚力

“三新”活动即“内容新、形式新、立意新”的党员活动。要坚持经常开展生动而有意义、新颖而有趣味的党员活动, 以活动促党的建设, 以建设提党的活力。一是从“三个面向”创新党员活动内容。“三个面向”即面向工作、面向党员、面向发展。只有这三者都协调兼顾的党员活动, 才是党组织好推、党员乐干, 于事业有助、于发展有益的保持组织与党员“零距离”的好活动。二是从“三个搭配”创新党员活动形式。首先, 要搞好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的搭配。很多党员, 除了生活在当下, 还生活在网上, 党组织不能缺席网络这个最大的思想交流平台, 要以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让党员在网上跟党走。其次, 要搞好动与静的搭配。党员活动不能只是关起门来搞, 更多的要让党员走出去, 到先进典型的身边、到春播秋种的田间、到改革开放的潮头、到祖国建设的高处去切身感受党的伟大、人民的质朴。最后, 要搞好思想性与娱乐性的搭配。要寓教于乐, “让倾向从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而不是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三是从“三个层面”创新党员活动立意。没有目的的党员活动只能是对资源的无端消耗, 领导不会答应, 群众也不认可。其一, 从管理层面看党员活动要立意高。必须与中央、上级要求保持一致, 不能违背党章的规定, 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不能践踏法律底线。其二, 从时间层面看党员活动要立意远。就像我们用现在的眼光看历史一样, 要学会用未来的眼光审视党员活动的思想意义, 让每一次活动都利及长远。其三, 从主体层面看党员活动要立意实。必须对参加活动的党员有用、管用, 不能用“组织意义”代替“个人意义”。

(三) 实施“三性”教育, 提升党的凝聚力

“三性”教育即突出教育行业的政治性、人民性、创造性。一是要突出教育的政治性, 解决好教育的功能问题。要切实厘清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靠谁培养人的问题, 增强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 为国家、为社会、为党和人民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强化“身土不二”意识, 坚决摒弃那种把学校办成国外大学的预科班和跨国公司的培训基地的理念和做法。二是要突出教育的人民性, 解决好教育的情怀问题。要努力实现“镜头转换”, 把教育行业的注意力从关注精英转换到关注百姓、关注自身利益转换到关注公众利益上来。三是要突出教育的创造性, 解决好教育的增殖问题。教育要敢于和善于走出“历史的掌心”,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既造就人的主体素质, 让受教育者人人都能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又造就社会精神财富, 让文明之花、文化之花扮靓人类进步的道路。

二、“三大教育”提升政府公信力

人无信不立, 家无信不宁, 政无信不兴。教育是政府最大的公益事业和民心工程, 其公平公正公开的程度, 直接影响政府的公信度。

(一) 抓好均衡教育提升政府公信力

一是针对师资不均衡现象, 尝试建立区域教师流动制度加以疏导。二是针对学校不均衡现象, 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大力推进“百姓身边好学校”建设, 推动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等改革, 深化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共同体和名优学校领雁工程建设, 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 抓好阳光教育, 提升政府公信力

一是阳光招生。大力加强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问题, 完善市级重点普通中学指标到校改革, 积极探索“综合素质+特长”、“诚信推荐”、“多次学生成绩综合录取”等办法。二是阳光收费。严格实施收费公示制, 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 切实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三是阳光人事。积极开展教师进城、新教师录用、教师职评、干部任用改革, 实行“凡进必考、量化考核、票决、海选、民主测评、公示”等一系列公开公平的教育人事政策。

(三) 抓好民生教育, 提升政府公信力。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调整, 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和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 加快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提高边远农村教师补贴等民生事项, 力争把好事办实, 把实事办细。建立民生事项动态收集、处置机制, 让群众在每个问题的回应中感受到教育人的担当、效率和作为。

三、“三破三立”提升干部执行力

一是破收工思想立培训意识提升干部执行力。要切实纠正那种“工作上路、学习止步”的思想, 牢固树立培训意识, 不断提高自身本领。要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上下功夫, 遵循培训规律, 增强培训实效, 着力培养一批讲政治的教育管理者、讲规律的教育名师, 一批既有政治智慧、又有大众情怀的教育行家里手。二是破消极思想立担当意识提升干部执行力。加强责任教育, 消除畏难情绪, 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软作为行为。做到在困难面前, 不讲价钱、创造条件、勇于破解;在矛盾面前, 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 敢于挑战、化危为机、敢担责任。三是破交差思想立绩效意识提升干部执行力。要脚踏实地, 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 坚决消除“以会议落实会议, 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主义风气, 坚决克服办事拖拉的不良习惯, 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真心干事, 用心干事, 做到赶前不赶后,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 养成雷厉风行、高效优质干工作的良好习惯。要不断探索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形成倒逼机制, 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四、“三项机制”提升制度约束力

(一) 建立健全依法治教的行动机制, 提升制度约束力

一是不断推进教育法规、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做到有法可依。加强学校章程建设, 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推动教育系统干部、教职工学法、用法、守法, 提高依法治教水平;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 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及法制辅导员制度, 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二是不断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立健全重要文件和重大政策决策前的调研论证和风险评估制度,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进一步规范学校议事规则, 坚持重大问题充分讨论、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发扬党内民主, 化解党内矛盾。推进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 大力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 推动学校完善治理结构, 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二) 建立健全“三清三进”的纠错机制, 提升制度约束力

坚持“问题导向、清单管理、结果倒逼”的12字要求, 进一步建立健全问题发现、处置和评估的工作体系。要围绕本地建设国际临空大都市的标准, 谋划确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建立教育发展的新标准。并对照标准, 找出教育行业的结构性、差异性问题, 对问题进行“三色”分类、“三级”清单管理, 找到达标的路径图, “三清三进”倒逼推进, 即必须立行立改的问题, 列为红色类, “日清周进”;对需要认真研究并多方联动的问题, 列为橙色类, “周清月进”;对需要较长时间解决或与上级联动的问题, 列为黄色类, “月清季进”。

(三) 建立健全扶贫助困的关爱机制, 提升制度约束力

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 做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免尽免, 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补尽补、应贷尽贷, 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 促进其健康成长。实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攻坚计划, 支持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育康复仪器设备, 加快普通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 办好特殊教育。

上一篇:当前小学教育的问题下一篇:教育实习小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