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专题(推荐5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吴勤堂
●耦合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类似地,可以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耦合。
我国的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相对分散缺少经济聚集效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因此,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中一个普遍现象
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聚集在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微电子产业集群;聚集在底特律汽车制造业集群;集中于新泽西的医疗业;聚集在纽约的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传统产业集群仅意大利就有威尼斯玻璃器具业群;比耶拉、普拉托的毛纺织;都录、皮亚琴察的自动化设备;阿雷佐、瓦伦扎的珠宝;布赖恩扎的家具;蒙特别鲁那的滑雪靴;帕尔马的食品;卡斯泰尔戈弗列多的照明设备;萨斯奥勒的瓷砖等产业集群闻名世界。至于德国的索林根刀具业群、印度北方邦阿格拉鞋业群,瑞士的制药业、斯堪的那维亚的移动电话业、印度班家罗尔地区的软件业、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菲亚、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地区等亦是尽人皆知。
在我国,北京中关村聚集着电子产业;上海聚集了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四川西昌聚集了中国航天产业;广东佛山的陶瓷、东莞的电子和服装、惠州的制鞋、中山的灯具、顺德的家具和澄海市的玩具、工艺品业;浙江嵊州的领带业、温州的鞋、服装、眼镜;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化纤、永康的五金;海宁的皮革、服装;余姚的轻工模具;鄞县的服装;奉化的服饰;慈溪的鱼钩、长毛绒;永嘉的钮扣、泵阀;路桥的日用小商品;金乡标牌;大唐的袜业;瓯海的阀门;柳市的低压电器;台州的精细化工等在国内外都十分著名。据统计,仅浙江省目前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区519个,年产值达6000亿元,平均每个县有3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断刷新着所在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靓点。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耦合机理
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例如两个单摆之间连一根弹簧,它们的震动就彼此起伏,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单摆耦合。类似地,可以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耦合。
1、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产业聚集必然带来人口的空间集中,这在为产业聚集提供充足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使聚集区的居民和企业均能从中获益。首先,人口聚集为厂商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次,产业聚集区域居民则因之获得了择业的便利,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就业信息搜寻费用,另一方面降低了求职、工作过程中的交通费用及时间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消费决策的有效性。其三,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上升——产品畅销——产业发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之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人口的聚集又引起生活消费、住宅、能源、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物流、咨询等基础产业的新需求与发展。所以产业集群带来了城区规模的扩大,城区规划的扩大又进一步强化了产业的聚集功能,使城区、产业不断的高级化。产业的高级化必然要带动、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性与产业集群的耦合。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市场需求是某个产业或企业集群的触发因子,而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及互补性。一个区域区一旦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互补、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部件、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配套产品、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上、中、下游产业其外围支持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云集于区域的各产业、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比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位置。正是产业集群所发挥出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所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聚集带动了城镇、城市的发展。城镇、城市的出现实质是产业聚集的结果。
3、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与区域优势的耦合。地理是国际收入不平衡的重要因素,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产业集群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群体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集群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源泉。
4、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耦合。产业集群的发展能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减少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提高区域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化水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农村土地从小规模向大规模集中,可以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产业的聚集提供着更大的市场,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5、产业集群同整合区域资源的耦合。企业资源的稀缺性赋予集聚更为重要的内涵就是产业集群中各成员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帕雷托最优。产业集群的投入要素不仅涉及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特别强调企业家资源、人才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更是要求地方政府、行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将这些区域内的软、硬资源整合、优化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产业集群发展到高级形态除了积极利用本地资源外,更注重外部资源、外部市场的为其所用,积极寻求外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积极开发外部市场,扩大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和产业集群的磁力和覆盖面,形成区域动态的竞争优势。外资在向本土产业聚集转移的同时,必然会带动区域内外的新企业在本土繁殖和成长,从而依赖本土产业聚集的强大吸纳力量,形成区域产业聚集和吸收外资与国际直接投资全球化即“全球一本土”双重聚集同所在区域信息业的耦合。
6、产业聚集同所在区域信息的耦合。信息畅通是产业集群的又一优势。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充分化,无论是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均可以比较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原料和中间产品,或找到自己的买家,并保持较低的交易成本。产业聚集的大量形成则要得益于集群内的网络支持和伙伴关系以及知识的创新和运用,它们构成了产业聚集的高级要素,不仅有利于新技术的采用,而且有助于激发技术发明与革新,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产业聚集丰富了信息资源,扩大了信息交流,提升了信息技术,促进了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将为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
7、产业集群区域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创新带来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存在吸引更多的企业不断学习和创新。集群内关联企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接近联系频繁,便于现场参观,面对面地聚会和交流,使他们能迅速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变化,有利于企业对市场和技术方向的把握,有利于相关企业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既可分散创新风险,减少创新困难,而且可加快创新速度。同时企业的创新成果易于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扩散更快,从而促进着整个群体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又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因此集群内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而集群机制又为创新提供着有利的条件,创新者在集群内更容易找到创新所需的人才、资金、设备和工具等各类资源。所以,产业集群在学习与创新的动力、环境、组织等方面具有极高优势,这使产业集群往往成为创新主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步力量。
8、产业集群同区域市场运行效率之耦合。在产业集群区,无论是主产品的生产,还是附属行业的配套服务,都天然形成严格而精细的分工,因而降低了因转换生产加工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空间聚集,经济活动竞争性增强,市场变得日趋发达和完善,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产业集群区内部的高度竞争性也足以使该产业能保持较高的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市场运行的高效率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产业集群发展实践表明,聚集程度较高的产业,其国际竞争能力也较强,产业高度集聚的地方,该地方的出口能力也特别强。
9、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开放程度耦合。产业集群及集群区的形成和开放经济有着内在耦合关系。凡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集群现象就较弱,即使有也几乎完全是资源性产业。经济的开放性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和环境基础,在开放经济环境中,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得更快、更突出,中国和外国的例证都能支持这一理论。
10、产业集群负区域经济的负效应之耦合。聚集能使企业在生产和交易成本方面得到节约,产业聚集使区域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和交通扩张。人口向区域聚集的惯性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诱惑力使区域发展呈加速度之趋势。但当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将会出现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生态环境胁迫又通过人口驱逐、资本排斥、资金争夺和政策干预对城市发展产生约束。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对策思考
我国的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相对分散缺少经济聚集效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因此,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政府要致力于完善相关的政策框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优越的综合环境。要善于针对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略资本寻求型和不同规模类型的产业提供理想的差异性环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推动,但是地方政府部门也应认识到政府干预
经济的局限性,准确定位,避免“缺位”和“越位”,奉行支持、引导但不干预企业的理念。避免或减少行政干预,主要依靠市场力量,依靠产业集群的内在运行规律,积极引导,对危及产业集群自身良性发展的行为加以规范,弥补市场缺陷。
第二,及时发现正在形成中的区域产业群,为已成雏形的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妥善解决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积极促进区域产业聚集。要利用区域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培育优势产业;运用财税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管理、高增值企业来区域落户,促使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持续健康成长。使区域优势产业实现几何增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第三,充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中介服务体系。行业协会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是通过协会而能联成一个整体。集群的发展还需要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辅助,如市场调查、技术咨询、资产评估、会计、法律、职工培训等。
第四,促进企业认识到植根本地在其发展战略中的意义,自觉地融入当地经济活动之中,积级帮助当地的供应商和销售商提高竞争力。各级政府要注意营造一种产业氛围,培育企业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企业在文化上的一种归属感。让企业认识到,区域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自己属于所在的区域,企业文化就应与区域文化相协调,植根本地就是立足本地、扎根本地,将企业的生产、研究、开发都置身于与周围企业的联系之中。如果一家企业完全依赖外地市场,很少与当地企业发生联系,那么聚集效应就无法产生,对当地的技术创新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第五,扩大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通过当地网络放大技术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将进入科技推动型发展时期,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在区域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区域政府应大力扶植地区性研究体系,发挥研究的知识外溢效应,促进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区域政府要鼓励同一产业的企业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地区性网络,通过业务衔接、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形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在信息自由交流的体制下促使创新的出现,缩短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
第六,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意识。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它是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没有诚信的产业集群中假冒伪劣遍地、期诈行为盛行,这样的产业集群只能是短命的。因此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采取系统的措施以降低因败德行所付出的代价。
关键词:信息产业,经济增长,关联效应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仅使信息产业本身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遍应用促使产品和服务的成本结构发生变化, 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曲线不断下移, 信息技术的这种扩散效应使国民经济的其它行业的生产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介于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产业又是以集群方式存在和发展的, 这是国际国内普遍公认的事实。近几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信息产业集群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 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利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信息产业集群成熟度评价模型研究等, 相对于分析研究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文献并不多见, 那么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否是区域经济越发达地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得越好, 还是信息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我国几个典型代表区域的相关数据, 分析这些区域信息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分析这些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并对影响这些差异形成的因素进行剖析, 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
二、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经验分析
从经验判断, 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必然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集群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本文选取这几个区域的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这些区域的信息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 用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解释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 (M.Porter) 把产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 创立了产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波特首先提出钻石模型, 认为决定一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四个:要素条件, 需求条件, 相关支撑产业,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此外还有两个附加要素, 机遇和政府。机遇和政府行为能使四个关键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影响国家竞争力。波特认为, 该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发挥作用的条件下, 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 从而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 因此, 地理集中是必须的。由于地理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可以使四个要素整合为一体, 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高, 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我们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现有的信息产业集群, 像我国的中关村信息产业群、美国硅谷信息产业群区、台湾新竹高科技产业群区等, 会发现从要素条件方面看, 这些地区都具有发展信息产业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地区具备丰富的发展高科技产业 (信息产业是高科技产业之一) 所需求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
从需求条件看, 科学家们预测:全世界的信息产业产值2010年将达到50000亿美元, 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关支撑产业的繁荣也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充分体现, 像面向市场经济的科技资源、不断衍生和壮大的新型企业、新的政策与政府管理方法以及中介机构;波特指出:“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不同。”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信息产业中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 波特认为, 产业群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影响竞争:首先, 通过提高立足该产业领域的生产力来施加影响;其次便是通过加快创新的步伐, 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便是通过鼓励创新企业的形成, 扩大并增强群本身来影响竞争力。信息产业群内的企业由于距离的相近性而更容易获得行业专业化的信息或技术诀窍, 从而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 由于信息产业群不仅包括相互之间进行竞争的同行企业, 同时也包括涉及顾客、供应商与一些辅助性机构及政府提供的一些基础性设施, 这样会导致产业群内企业可以进行低成本的实验, 进而使具有外部性或技术溢出效应。由上面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经济发达地区更适宜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像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比较完善, 在20世纪80和90年代, 当地的信息产业集群就粗具规模。
但是我们在研究信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相关问题的时候, 通过案例分析也会发现, 信息产业集群不一定都是完全遵循波特的钻石模型, 也会有其它因素, 像历史偶然事件、政府引导也会促使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像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区, 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成功范例, 是继美国硅谷之后的世界第二大信息产业集群所在地, 所以我们又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信息产业集群是否也可以建立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信息产业集群反过来是否又会带动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这一地区经济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
(二) 信息产业集群影响区域经济效应的经验分析
产业集群具有成本优势, 信息产业集群也是如此, 这也是由信息产业的特征所决定, 信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主要以技术知识为基础, 尤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同时信息产业又是一个混合型产业, 象计算机制造、通信等行业又具备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对于后者同样需要通过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形成成本优势, 同时其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技术扩散对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影响。
信息产业集群的知识与技术扩散优势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企业的衍生性。像北京的中关村, 该地区IT产业中能够不断衍生出许多新的企业, 而这些新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衍生出来, 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新的企业无论是创建人还是经营管理者和熟练工人都源于产业集群内部原有的各个企业, 他们自身已经通过学习具备本产业发展的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产业集群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优势使得集群起到了新企业孵化器的作用, 对促进企业的衍生和增加集群内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创新等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此外, 信息产业集群具有资源吸引和组织优势, 产业的资源组织优势主要是由路径依赖引起的, 所谓路径依赖, 是指技术发展或制度变迁受到其初始选择的影响和制约, 人们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 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性。这种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 具有自我加强的放大效应, 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初始选择。按照新增长理论, 由于偶然机会、历史事件、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导致一些产业最初在某些地区集聚形成一定比较优势, 这样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 各种要素将进一步向该地区集中, 从而使这种集中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产业集群一旦形成, 就会产生资源的吸引效应, 就会通过其优势将有直接联系的物资、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 并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甚至是不同的产业, 扩大地区产业的规模。随着产业竞争力的增大, 这种资源的吸引效应也会加大。这种路径依赖形成的“集群—资源吸引—集群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循环累计过程, 能使企业快捷低价地获取所需资源, 促进企业发展, 促进集群的发展。
信息产业集群之所以比一般地理意义上企业集聚现象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 根本在于IT产业集群中各个行为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 而是通过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互相起到了支撑和推进作用。所以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 有效的产业集群就应该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 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三、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IT产业集群在政府的有意识推动下得到长足的发展, 政府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 建立高新园区, 高新园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 产生了主要集中在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地区的四大信息产业集群:珠江三角信息产业集群、长江三角信息产业集群、环渤海信息产业集群和中西部信息产业集群,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产业, 其发展在根本上决定着信息产业未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其竞争力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猛, 年均增长超过20%,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8%。然而,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外资大规模进入的基础上, 面临着产业高速增长与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并存、产业规模扩大与效益低下并存、外资大量进入与本土大企业缺失并存的严峻挑战, 且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近年来,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引起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在与信息产业实证研究方面吴灼亮、穆荣平 (2005) 利用1998-2002年数据, 从资源转化能力变化指数、市场化能力变化指数、技术能力变化指数、比较优势变化指数等方面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吕金、张 (2008) 从贸易净出口相对规模和产品出口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陶良虎 (2005)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2003年湖北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及其在全国各省市的排名。本文选取四大信息产业集群的代表区域北京、上海、广东和重庆来研究上述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和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力求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信息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因素。表1为以上四个城市1997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 由于中国信息产业中制造业占据主要位置和数据收集的局限, 这里只列出了四个城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相关数据。
注:表1、表2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新技术统计年鉴整理
从表1、表2数据可以看出广州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最高, 从2006年开始基本达到百分之二十六多, 其当年价总产值也是远远高于其它地区, 2007年达到8257.03亿元;而重庆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相对较低, 2007年为1.23%, 其当年价总产值也远远落后于广州, 为50.71亿元。图1是上述四个地区生产总值 (按当年价, 单位亿元) 的比较, 图2是上述四个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的比较。
首先分析北京当年价总产值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之间的模型关系:Y表示当年价总产值, X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 下图是北京地区XY散点图, 以及之间的关系模型。单位:万元
拟合系数R-squared=0.88971, DW=0.745143,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72.60273,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13。说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每增加1万元, 当年价总产值增加3.734346万元, 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原理和方法可以建立其他三个地区的关系模型如下:
上海:
拟合系数R-squared=0.906983, DW=2.79983,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87.75609,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06.说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每增加1万元, 当年价总产值增加9.367822万元, 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广州:
拟合系数R-squared=0.991941, DW=2.021222,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1107.766,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说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每增加1万元, 当年价总产值增加3.149989万元, 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重庆:
拟合系数R-squared=0.804771, DW=1.827182,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37.0996,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181.说明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从以上模型分析可以看出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西部地区的代表重庆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更大,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这与经验估计相吻合, 因为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地区, 信息技术的扩散效应越大。
四、区域信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 模型建立
信息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本文认为影响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各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 (万元)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员 (人)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 (人年)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人)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 (万元) 等因素有关。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人)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 (万元) 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是主要因素。下面着重考虑这四个因素, 取
1997~2007年的数据, 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对指标原始数据标准化后取对数, 建立对数—对数模型进行计量, Y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 用当年价总产值表征, x1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x2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 x3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 建立回归模型, 表3为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二) 实证结果解释
1.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数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C1代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数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地区的C1值分别为1.711173, 0.906277, 1.032687, 1.840988, 这说明, 这四个地区从业人员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该行业总产值增加1.711173, 0.906277, 1.032687, 1.840988个百分点。
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投入对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最大竞争特征在于高技术含量及技术创新。R&D活动, 又称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是科技活动的核心, R&D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这主要表现在: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产业集中度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品价值主要来源于科技技术知识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性劳动, 其产品附加值较高。R&D投入比例高, R&D活动一般不会中断很长时间, R&D成为取得技术领先和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c2代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地区的c2值分别为0.447765, 0.487064, 0.183885, 1.432763, 这说明, 这四个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该行业总产值增加0.447765, 0.487064, 0.183885, 1.432763个百分点。
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 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表3中c3代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入对总产值的影响, 北京、上海、广州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对行业总产值的影响可通过以下模型表示:北京:Y=-685332+4.91905X
拟合系数R-squared=0.985356, DW=1.832774,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605.5935,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
该模型说明北京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万元, 该行业总产值增加4.91905万元。
上海:Ln (Y) =4.438319+0.752116Ln (X)
拟合系数R-squared=0.970484, DW=2.262901,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295.9148,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
该模型说明北京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该行业总产值增加0.752116个百分点。
广州:Ln (Y) =3.551337+0.875776Ln (X)
拟合系数R-squared=0.984607, DW=1.166682,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575.6881,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
该模型说明北京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该行业总产值增加0.875776个百分点。
4. 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
由于重庆地区年末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是负值, 与实际情况不符, 可能是收集数据太少的问题, 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
(一) 对现有格局的反思
北京科技人才密集, 科研人员层次水平高;研发机构数量大, 科研实力雄厚;同时, 从业人员素质稳步提高, 对留学归国人员吸引力增强;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上升;从事生产人员比例下降, 科技活动者比重上升, 科技活动的人员比例已经超过生产人员比例;人员年轻化明显。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是国际上比较科技人力投入而制定的可比指标, 表明是否有一支相对稳定的科技队伍长期从事企业科技活动。2005年重庆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50人年, 低于全国 (3067人年) 和西部 (955人年) 平均水平。罗斯托指出, 在任何时期, 一个经济系统能具有或保持“前进的势头”, 是由于若干个“主要增长部门”迅速扩张的结果, 因此, 要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成为既自身兴旺发达, 又带动各个区域经济腾飞的主导产业,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必须加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本区域产业的关联。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高技术含量与技术的关联性决定了产业有重要的外部经济效应和其他间接效应。
本文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比重更大, 这与经验估计相吻合, 因为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地区, 信息技术的扩散效应越大。
(二) 相关政策建议
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的竞争力, 信息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加速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更高了,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企业通过群集化发展, 增强竞争力, 因而, 培育地方信息产业集群,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息产业集群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状况是有差别的, 这就要求因地因时的处理好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 中央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予以政策倾斜, 将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有意识地向西部地区靠拢, 将其培育成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
第二,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提高对外招商引资宣传的有效性, 充分吸引外资和经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
第三, 提高劳动力素质, 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 主要在于它拥有相对于落后地区更具竞争力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中西部地区应加大高科技人员的培育, 采用有效的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 培育企业的研发体系, 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第四, 政府应该站在全局高度, 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 积极丰富区域内企业生态环境, 完善区域功能, 形成科研、物流、服务等功能齐全的产业生态网络, 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挥良好的、正面的集聚效应。
第五, 为研发型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给予有突出贡献的研发产业从业人员物质奖励, 增加财政对研发的投入, 扩大研发扶持资金规模。
参考文献
[1]李春艳.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理论综述[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12) .
[2]陈亚辉.基于钻石模型的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当代经济, 2006 (12) .
[3]唐敏.基于创新优势下的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9) .
[4]盖文启.集群竞争——中国高新区发展的未来之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5]赵玉林, 魏芳.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6) .
[6]刘志亭.高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2006 (12) .
[7]毛慧红, 颜建华.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上海综合经济, 2004 (6) .
[8]王子龙, 谭清美.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及应用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9) .
[9]黄鲁成, 张红彩, 李晓英.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系统协调度分析[J].统计观察, 2006 (6) .
关键词:产业集群;机理分析;政策安排
所谓城市产业集群就是致力于打破旧有的理论模式,把企业作为城市经营的产品,产业作为城市经营的产品线,根据产业集群与城市经营的互动原理,借鉴发达国家城市经营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新模式,改善和协调产业集群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城市产业的集群和优化,提高城市经营的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结构经济性、网络经济性以及速度经济性。从而以城市作为多点中心辐射的中心,结合梯度转移和扩散理论,提高城市经营水平,促进产业集群与城市经营协调发展,使城市真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点,以此撬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提升。
一、城市產业集群的经济学动力分析
1. 外部经济性。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可以产生外部经济性,从而使企业从产业内其他企业经营状况改善中获益,这种外部性主要表现为:首先,人力资本外部性。一方面,集群的扩大可以吸引本地培训就业人员和外地技工,形成供给充足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员工数量和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劳动力在区域内企业间自由流动,加快了劳动力的快速流动,提高了自身素质要求,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扩散,使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改善。其次,信息技术外部性。共同的地域文化使集群内企业可以免费获得有关上游供应商、同行竞争对手、下游客户的相关信息,可以更好地洞察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新市场开拓状况以及技术演变和革新的信息等,从而应付多变的市场需求。最后,市场外部性。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及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批量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共同进行集体议价,不仅可以节约运输成本,而且可以降低原材料价格;集群增加了中间品的可得性,从而使市场容量变大,分工变细,并形成正反馈效应;集群内产业可以建立共同销售中心,吸引国内外客户前来购买,从而降低运输和库存成本。通过以上外部性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性和外部范围经济性,使企业获得低成本优势和区位品牌优势。
2. 价值链分工优势。
波特教授199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论文“集群和新竞争经济学”,全面分析了集群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认为单个企业的价值链是镶嵌在更大范围的价值系统之中的,整个价值系统包括提供投入品的供应商、分销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s)和购买者。如图2所示。
根据价值链分析法我们知道,由于价值链上决定各项活动成本与效率的因素是不同的,因此,拥有不同资源的企业在不同的职能活动上会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如果各个企业都在自己最擅长的价值链环节上经营,然后通过市场完成各环节的联结,以完成整个产品的价值链的流程,那么整个生产作业就会是最有效率的,如图3所示。
波特认为,集群在三个方面影响了竞争:一是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高质高效的劳动力和中间品市场形成,技术信息交流很快,配套行业形成,公共设施投资增加,竞争压力加大迫使群内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加快了创新步伐,把握了创新方向——集群企业更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市场的发展趋势,价值系统内各环节之间的频繁接触与联系推动了创新的发生与发展。三是促进了新业务的形成,从而又扩展和强化了企业群——在企业群内,新的市场机会或新的业务需求容易被发现,进入风险较小,资金、技术、投入品、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比较完善,新业务又能够使企业群成员获益,从而扩展和强化了企业群。
3. 交易费用节约。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在一定的技术范围之内,企业与市场是相互替代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威廉姆森指出,当市场交易的资产专用性较高,不确定性较大,交易频率也很高时,市场交易就会被内部化为企业行为。但是由于企业本身的管理、经营也是需要成本的,这类成本被称为协调成本,它们是由企业内部的代理问题、官僚作风等原因而引起的。因此,企业的规模扩张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而言,市场成本相对于单个企业来说是外生的,因而是一条水平线,企业的协调成本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上升,两者的交点决定了企业规模OA。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信息搜寻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信息搜寻成本指寻找到供需双方能够匹配的交易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机会主义行为指由于参与市场交易主体的利益极大化产生交易费用和时间的耗费。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满足市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关系和空间优势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利于建立以信任合作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交易双方容易达成交易,从而节省了企业的市场信息搜索的时间和费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外部范围经济,从而使得利用市场交易的效率要大于企业组织效率。因此,市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企业成为组织生产和连接价值链的有效方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相应地从OA减至OB。事实上,由于企业专注于自己擅长的环节,内部的协调成本随着生产活动的专业化而降低,企业的规模再次扩张到了A点而与原来企业规模一致,但是在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推动下,其生产效率更高更有竞争优势。如图4所示。
4. 社会资本优势。
社会资本通过行为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使社会交易环境具有经济涵义,使这种环境成为行为人获取收益的社会资源,像其他资本一样具有生产性和经济性。社会资本优势体现在:区域创新文化、信任合作关系和企业家资源。首先,创新的产业文化。它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崇尚创造的奋斗精神融合于经济发展之中,不但培育大量企业家资源,而且孕育着创新精神和动力;集群内主体间平等互利的市场契约原则,使人才可以在集群内快速自由流动,从而形成分权的组织环境和有利于业务的不断创新和快速反应;集群内高频率的正式和非正式信息交流使内容广泛的各类市场、技术、竞争信息大量集聚,使企业更容易寻求和把握市场机会和空隙。因此,社会资本优势加强了集群的外部经济,提高合作效率以及促进技术创新与扩散。其次,信任合作关系。集群往往形成企业家社会网络关系,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就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声誉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很重要,集群内企业具有地理“根植性”,迁移的机会成本高,企业间的博弈合作是多次重复的,所以它们必须遵守信用,避免机会主义倾向,因而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信任与承诺为基础的社会网络,通过网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加强相互合作。最后,企业家资源。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在经济学意义上是一种生产函数,企业家在创造和引进新的生产方法、介绍新产品、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开辟新货源、新市场等方面作用巨大。硅谷成功的经验就是硅谷内独特的企业家资源和创业精神。
5. 集群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 (Network Externality),是西方产业组织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具体来讲有两重含义:一是直接的网络效应。消费者使用一种产品将直接增加使用同种产品消费者的效用,随着该种产品用户的增加,选择购买同种产品就越具备吸引力,从而会出现“赢者通吃”的结局。二是间接的网络外部化,指对最终产品配套或互补产品的需求效应(夏皮罗、瓦里安,2000)。集群的形成实质也是一个网络外部化的过程,其网络外部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区位决策上。假定因某种偶然、历史或社会关系的原因,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1已经决定在区位A进行生产,接下来生产同种最终产品的企业2在作区位决策时,由于集群效应也会选择区位A。这样随着每一个新的最终产品企业的进驻区位A,一方面使区位A的所有企业享受到越来越多的聚集利益,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了该区位对潜在新进入者的吸引力,包括生产互补产品的企业。在生产区位竞争中,网络效应使集群最终在区位A形成。此外,这些最先进驻区位1的企业往往扮演了孵化器(Incubator)的角色,从而使网络效应在集群孵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城市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引力分析
动力因素是形成城市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城市产业集群能否形成关键还取决于城市对集群的引力因素。根据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原则,假定厂商的生产函数F=f(L,K,A,),F代表产出,L代表人力资源,aF/aL>0即厂商的产出随着劳动力的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而增加;K代表资本,aF/aK>0即产出随着资本的增加而增加;A代表技术,>0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出也相应地增加。假定厂商的成本函数C=c(w,r),C代表厂商的生产成本,w代表劳动力的工资,aC/aw>0,即随着劳动力工资的提高厂商的生产成本相应增加;r代表资本的成本,aC/ar>0,即随着资本的成本的增加厂商的生产成本也相应增加。而厂商的利润函数L=f(L,K,A)-c(w,r),厂商的利润大小决定着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因此,影响企业产出和成本的因素同时也影响产业在城市的集群,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硬件设施方面和软件环境方面,硬件方面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资本、基础设施和区位环境;软件方面主要包括科技、文化以及制度,如图5所示。
人力资源是产业发展最基本的投入要素,也是各种要素的综合运用者,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产业的成本优势。因此,人力资源是城市经济的直接推动力,决定城市产业集群的关键不只是劳动力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的素质和适合地方需求的教育体系。但是,现阶段,由于我国城市劳动力的科技素质低,城市教育水平低,尤其是地方教育体系的质量差,劳动力对城市产业集群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资本是要素资源联系的纽带和导航器,是资源要素融通和聚集的关键,也是城市产业集群的直接推动力,因而是城市产业集群的关键力量。一个城市的资本融通和控制能力将决定该城市对全球和区域的经济、科技决策和控制能力,决定着产业的集群和优化。当前资本是中国城市产业集群的第一构成力量,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城市,资本对提高城市产业集群更加重要,城市拥有资本控制能力比拥有存量资本更重要。
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承载,在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产业集群作用方面,技术性基础设施越来越至关重要。技术性基础設施状况决定一个城市产业的水平,拥有发达的高技术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和培育高技术、高附加的产业,创造和持续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城市竞争力。
区位环境状况影响城市的生产和交易费用,影响城市对人力等资源要素的吸引,是城市产业集群的重要内容。尽管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空概念,但区位环境和自然区位便利度依然是城市吸引产业集群重要的影响力量。
要素市场是决定着一个城市的辐射强度和对产业集群的吸引强度,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骨干专业市场、生产资料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文化市场、建筑市场等制约着产业的产出成本,城市金融保障、文化娱乐、社区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着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
科技使各个要素对各产业的产出具有乘数效应,同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将以独立的力量显著地推动着产业的增长、提高和扩张,是城市产业集群决定性推动力。科技创新永远是城市产业集群获取动力和力量的物资源泉,是城市致胜的利器。在一定条件下城市的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比科技创新能力显得还重要一些。
城市文化诱导劳动力需求偏好,影响劳动力的创业冲动,是产业集群的深层诱导力因素。城市文化观念作为非正式政策对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影响非常大,决定和影响着交往操守、价值取向、劳动观念、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等,这些城市文化对城市产业集群的贡献都比较大。
制度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制度所向决定着一个产业的兴衰、布局和结构。制度通过利益安排决定和影响劳动力的创业冲动状况,制度安排通过影响交易费用进而影响产业的投入成本。因此,城市制度是城市产业集群的关键。
城市产业集群是各要素作用力的耦合,各要素系统及系统内诸要素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城市产业集群,决定产业的产出水平和竞争优势。
四、城市产业集群的政策安排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现代城市政策是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中自组形成的“耗散结构”。这里的远离平衡态是远离行政管理色彩浓重的计划体制,而进入市场经济环境,开放系统即指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能自由流动的空间。所以,为了促使现代城市政策这一“耗散结构”的形成,要加大系统的开放性,借鉴OECD国家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发展产业集群必须根据城市产业特点和区位条件,按照产业集群的市场规律,打破城市行业、部门和地区限制,将政策的重心放在促进产学研等的合作上,并且为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
1. 集群政策的目标。(1)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经济和政治环境;(2)创造有效的和有活力的自由市场功能的框架条件;(3)促进创新系统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知识交流;(4)通过提供战略信息,消除信息失真;(5)在创新系统内消除政策不匹配和组织失灵;(6)消除政府失灵和阻碍积聚和创新过程的政府规则。
2. 集群政策设计的原则。(1)不是政府驱动而是市场诱导;(2)政府必须以现有的或新兴的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应政策,而不能刻意创造产业集群,不应忽视小和新兴集群,也不应只关注已有集群,集群不应该以衰退产业去“拼凑”;(3)集群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鼓励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和网络化,提供更好的公共计划和投资;(4)让企业成为集群的主导者,政府和公共部门是集群的催化剂和润滑剂或者桥梁;(5)政府政策能够疏通阻塞信息,使信息很顺利地到达需要了解这些信息的企业及其成员;(6)政府政策在于促进建立集群内企业的供应联系,但是不直接对产业进行补贴或限制市场竞争,主要通过间接引导而不是直接干预;(7)帮助建立集群内部企业的学习链,加快知识在集群内的扩散,促进整个集群的升级;(8)做好集群内的各种信息收集、评价和外部宣传工作,尽量少干预企业的事务。
3. 通过有关法律、政策和条件的规定,强制性地要求成员企业遵循集群规则,以保证集群的有序性。强制性政策主要包括劳动力政策、市场行为政策等方面。在劳动力政策方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居民身份的现代城乡户籍管理政策,消除农民进城的人口迁移政策障碍,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市场行为方面,制定较完备的政府法律、规章体系,实施法制管理;实施市场准入的管制,一方面要允许新企业进入,另方面又要对进入条件做出限定,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避免无序和过度竞争;改革对行业协会、研究咨询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减少官办和垄断色彩,充分发挥该类组织的作用;培育各类要素市场,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和服务机构,增强产业集聚发展新体制。
4. 通过有关政策和政策的制定,引导企业行为有利于促进集群和良性竞争互动的环境。对于引导性政策,主要通过产业政策、金融政策、技术政策等方式实现。在产业政策方面,遵循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制定相应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新产业布局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来安排项目,对已有产业发展要努力形成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对于金融政策,要充分利用税收和利率这两个金融杠杆的作用引导产业集群。在技术政策上,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企业落户,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政策,扩大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引进力度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5.非正式政策安排主要是指由当地社会环境中经历史沉积形成的社会文化等无形因素,包括经营、就业环境、生活质量等的社会因素方面;伦理道德、社会规范、价值观、人际关系等的文化因素方面。为了促进集群的实现,必须对这些非正式政策要素进行不断优化,鼓励诚信、惩罚败德,以消除阻碍集群的社会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Marina Bianchi,Novelty.PreferencesandFashion:When Goods Are Unsettling.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Vol.47,2002.
2.Paul 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9,No.3,1991.
3.Porter,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4.Claus Stcinele and Holger Schiele.When Do Industries Cluster? A Proposal on How to Assess an Industry's Propensity to Concentrate at a Single Region or Nation,Research Policy 31,2002.
5.UNIDO.Development of Clusters and Networks of SMEs.The UNIDO Programme,2001.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樊圣君等.论区域集群的独特社会资本优势及对区域和国家持续竞争优势的意义.经济评论,2001,(4).
9.倪鹏飞.产业促群: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中国市长,2001,(12).
作者简介:李海婴,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万守杰,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教授,湖北天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富强,武汉理工大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
一、产业集群理论的演变
1. 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
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 他是系统提出并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第一人, 在他看来“外部经济”有以下特点:地方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获得的中间产品;可以获得的技术和信息的传播 (Marshall, 1890) 。外部经济是在集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是这种“外部经济”只是客观经济发展的结果, 而非集群内企业间有意识的合作的结果。
2. 韦伯集群经济理论
阿尔佛雷德·韦伯第一个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 他将区位因素分成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集聚因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 只是通过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第二阶段是高级阶段, 区域内的企业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 也就是形成了产业集群。他认为劳动力、交通运输成本和集聚效应是影响工业企业发展分布的三个要素, 三者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技术条件相同的假设下) 。
3.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克鲁格曼 (Paul·Krugman) 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的文章, 文中他从理论上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论证了工业发展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 并指出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 如贸易壁垒、地理因素等原因, 产业区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 特殊的历史事件会对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产生很大影响, 即在现实中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 且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一旦发展建立起来, 就具有了自我延续发展的趋势。
二、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随着产业集群的产生和不断的发展, 生产相同或相关产品的企业会在某地大量聚集, 这种产业在该地区就会形成一种规模优势, 这是区域品牌得以形成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那么区域品牌的发展就缺少根基, 只有在一定的规模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品牌才能不断的强化其区域特色, 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由于集群区域内多为同类企业, 企业产品彼此相关, 通过集群企业的聚集, 形成聚集优势。具体可以体现在集群内同类企业的销售收入聚集度、产业总产值聚集度、企业数量 (规模) 聚集度、就业人员聚集度、产品利润聚集度等方面, 利用群体效应, 形成区域品牌。本文稍后将对销售收入、产业总产值、企业数量三个因素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做出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由于本文的重点是基于产业集群基础上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分析, 因此本文只对产业集群的聚集规模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作用做出实证分析, 而其他影响因素只在理论上做出论述。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些产业集群都是在市场力量驱动下自发形成的。下面来定量分析青岛市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
本文有待实证检验的理论命题在于:产业群聚集规模对形成区域品牌具有促进作用, 且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可以从集群内销售收入、产业总产值和企业数量三个方面来衡量, 所以本文提出如下有待进一步检验的研究假设:
假设1集群内的销售收入与区域品牌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2集群内的产业总产值与区域品牌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3集群内的企业数量 (规模) 与区域品牌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
以下是产业集群聚集规模与区域品牌的形成两者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文以青岛市产业集群相关数据指标为依据, 论者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形成的推动作用。具体数据的选取策略如下:
资料来源:青岛市统计年鉴1995年—2004年
资料来源:青岛市统计年鉴1995年—2004年
为了验证产业集群聚集度与集群所在地区的区域品牌形成发展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本文用高级统计软件SPSS12对区域品牌形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具体变量选取如下:设区域品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值为因变量 (y) , 这一指标反映了因产业集聚而对区域品牌产生的影响程度, 自变量为体现产业集群聚集效应的3个评价指标—集群内销售收入、产业总产值和企业数量, 分别用X1, X2和X3来表示。
本文以y为被解释变量、以产业集聚指标X1、X2、X3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利用SPSS12统计软件, 计算各个自变量的偏相关系数得到如表3.3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 各自变量回归系数是显著的, 且变量系数显著性检验通过 (<0.05) , 因此X1、X2、X3与Y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进一步, 本文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模型拟合度分析。由表3.4可以看出, 所拟合的模型在整体水平上是显著的, F=88.389, Sig=0.000, 因此方程的拟合程度很好。另外, 从表3.5中也可以看出, DW=1.765由于DW的值在2左右, 数列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且R2=0.978和R2调整=0.967表明拟合的回归方程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所预测的结果非常接近真实值。
综上所述, 本文拟合的区域品牌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回归模型分析表明: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聚集度、工业总产值聚集度、企业数量聚集度分别上升一个单位, 则该区域品牌综合发展指标分别上升4.196、12.267、26.392个单位。上述检验结果表明, 随着集群内销售收入、产业总产值和企业数量聚集度的增加, 产业集群内的区域品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相应地增加, 从而揭示出产业集群对于区域品牌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1、假设2和假设3得到了完全的实证支持, 证实了产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保胜.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浅析.产业与科技论坛[J].2006, 03期:20-22.
[2]朱煌.区域品牌如何对抗全国性品牌.创新科技[J].2006, 11期:34-36.
[3]冯年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过程与动力分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2007, 01期:22-25.
[4]甘峰明.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研究[D].暨南大学, 2005年.
[5]Poter M.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 arvard Business Review, April, 6, 1998.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Porter, 1998) 。近年来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产业组织, 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集群热”和“产业园区热”。国内外的学者门也开始关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间的关系。马丁 (Matin, 2001) 和奥塔维诺 (Ottavinao, 2001) 通过建构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自我强化的理论模型, 证明集群由于空间集聚程度的加强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 从而刺激区域经济的增长。国内学者郭志刚、贾善 (2006) 从产业集群特征着手进行分析, 认为集群具有对其他地区经济的激励效应, 以及由于企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等。他们认为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 能整合区域内的资源, 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并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扬州化工园区的实证分析, 证明园区的发展不失为扬州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二、扬州化工产业园区的发展
2003年, 为了抢抓国际石化产业资本向长三角加速转移和江苏沿江开发全面推进的历史机遇, 积极呼应上海、南京两大国家级化工基地建设, 加速资源的整合和产业集聚步伐, 扬州、仪征两级政府采取“市县联动”的开发模式, 共同规划建设了扬州 (仪征) 化工产业园区。
扬州 (仪征) 化工园区坐落于仪征市的西南面, 园区最东面毗邻着仪征市的胥浦河, 园区最南面到达长江的黄金水道, 西面则连接着南京的六合区, 园区的北面直达宁通高速公路, 整个园区的规划占地面积是60km2, 分设原材料工业区、物流管理仓储区、仪征的化纤厂区、化工生态建设区、精细化工产品区、公用工程区和与之配套的生活区域等七大区域, 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有序建设、滚动发展。
园区自成立以来, 先后引进了大连化工 (江苏) 有限公司、仪征方顺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宇辉化纤有限公司、实友化工 (扬州) 有限公司等一批产业互动性强的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化纤纺织、石化物流等三大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并实现了其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财税收入、自营出口等主要的经济指标连年增长, 2005年的区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业务收入等均比2004年翻了一番。截至2008年, 园区内集聚了企业50多家, 实现工业总产值116.09亿元, 同比增长56.1%, 而当年仪征市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6.13%, 达到530.43亿元, 其中有化工园区创造的占21.89%;2008年扬州市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5.76%, 达到3517.56亿元, 其中有化工园区创造的占3.3%, 可见园区的发展具有增长极的效应, 有力地推动了扬州市的经济发展。
三、扬州化工园区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的选择
为了考察园区对扬州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文选择了园区的企业数 (QS) 、每年的基础建设投入 (JR) 、每年实际利用外资额 (WZ) 、年出口额 (CK) 、园区的年财政收入 (CZ) 等作为扬州化工园区的指标, 扬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标则选择扬州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
(二) 模型的构建
为了有效说明园区各经济指标对扬州市经济发展的贡献,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来解释园区的经济推动力。本文构建的模型:
(三) 模型的优化
1、最小二乘法
本文首先通过过Eviews软件对 (1) 式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来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 得到相应结果 (见表1) 。
通过检验, 公式 (1) 在α=0.05显著水平下, 参数JR、CK和QS的p值通过检验, WZ的p值为0.7135超过了0.05, 未能通过检验, 但公式 (1) 的拟合度较好地达到了0.9995, 且D.W=2.52通过了德宾-沃特森检验, 因此笔者先将WZ这一参数删掉, 之后对模型进行再一次的修正。剔除自变量CR后, 模型估计为:
通过Eviews软件对 (2) 式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 得到以下结果 (见表2) :
此时所有参数都通过了α=0.05显著水平下p值检验, 显著性较强。同时公式 (2) 的F值较公式 (1) 有所提高, 多元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2、异方差检验
异方差是指随机干扰项序列存在异方差性, 通过对模型进行典型的异方差检验———怀特 (white) 检验, 结果如下 (见表3) :
经检验:P值>α (α=0.05) , 因此该模型接受不存在异方差的原假设, 即此时的方程不存在异方差。
3、自相关检验:德宾-沃特森检验法
经查表:在α=0.05显著水平下, dU (1.57)
4、多重共线性检验
对方程 (2) 进行相关系数检验, 得到检验结果 (见表4) 。
通过对方程相关系数的检验, 我们发现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 因此判定方程 (2) 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为此需要再次对方程进行修正, 来使得模型更加优化。
5、模型的修正
因为方程 (2) 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本文采用对方程 (2) 中的解释变量逐一回归的方法来消除多重共线性, 经过多各个解释变量的逐一回归, 发现参数QS的回归系数显著, 并且根据理论分析园区企业数量的增加会对当地的经济起到贡献。所以, 以Y=aC+bQS为基本模型, 得到一元回归结果:
接着将其余变量逐步带入方程 (3) 中。得到以下模型:
由于解释变量CK的引入, 使得模型其他解释变量的显著性都大幅下降, 给模型带来影响, 故删去解释变量CK, 此时得到最优的多元回归模型:
四、实证结论和分析
通过对园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和检验, 我们可看出扬州化工园区的发展对当地的经济是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的。
第一, 园区的基础投入与扬州地区的经济产出呈现负相关, 受园区起步较晚的影响, 很多基础设施仍处于规划状态与兴建初步状态, 不能跟上园区产业发展的步伐, 使得园区无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来。
第二, 园区的出口与扬州地区的经济产出显著地呈现正相关, 这说明园区的自营出口在实现园区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 也扩大了扬州地区的经济总量, 为扬州经济的扩张做出了贡献。
第三, 园区的财政收入与扬州地区经济产出呈现正面相关性, 也就使园区实现的财政收入有力地支持了扬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园区实现的财政收入越多, 政府才能通过有力的财政支持实现扬州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 产业结构的完善, 从而提高扬州地区的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扬州统计年鉴2008[M].扬州市统计局, 2008.
[2]、扬州 (仪征) 化工产业园区规划书[Z].2008.
[3]、黄健康.产业集群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4]、张霞, 蔡根女.农业产业集群: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湖北省罗田板栗产业集群分析[J].林业经济, 2007 (11) .
[5]、曹顺良, 刘杰, 李宁, 张爱清, 王建会.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分析[J].软科学, 2008 (11) .
[6]、单希.苏北沿海建制镇工业集中区土地利用的SWOT分析——以盐城市陈家港镇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
[7]、梁燕雯.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优势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新区的培育——以南宁高新区为例[J].城市与区域, 2009.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专题】推荐阅读: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10-16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05-24
河南产业集群问题12-09
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10-22
围绕农业产业化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09-29
解析区域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12-17
集群创新06-26
养老产业化持续发展分析05-26
传媒产业发展分析报告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