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文综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试卷文综(共8篇)

高考试卷文综 篇1

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一直都是“年年岁岁理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2017年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题命题形式灵活,较2016年难度应该持平。每年的试题所引用材料和设问角度都呈现出贴近生活、贴近时政,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思路。

一、试卷基本情况

1.今年高考全国I卷最大变化是多年来的主观试题第一次以三道题来命题。从本质上来说,这一变化是形变实不变,不过对于这一变化应该着实肯定。这一变化无论对于学生、老师还是命题者而言是多赢。从命题者角度看,材料和设问都更容易组织,无论对于材料的选用还是想要考查的内容都能够游刃有余;从学生来看,更避免了传统的每一主观材料题都要从四个知识模块角度分析的牵强附会;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无论是在平时的模拟命题中还是课堂讲解中都能够比较从容.2.风格稳健、科学规范、没有往年曾经出现过偏、难、怪的现象。试题题型、试题结构、分数分配比例、试题难度和试题风格,既体现高考选拔要求,又兼顾中学教学实际。选择题回避了高难度试题,增加中低难度题。比如:没有出现令考生焦虑的计算题,坐标图题难度也大大下降,综合题重在考核学生熟悉程度高的主干知识,明确指出所运用的知识范围。试题的情境、问题的设置都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保持风格稳健是必须的,也有利于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试题命制科学规范。今年试题选取考点严格遵循《考试说明》,试题语言精确凝炼,素材选择如16、17、19、20、23、38、39题有出处,知识限定指向明确,设问无晦涩难懂之处,在科学性上基本做到了无疑义。

3.注重能力,突出主干。试卷不注重知识覆盖面,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试题有侧重点地考查了四个必修模块主干知识点。如,经济生活中的生产与消费,政治生活中的我国政体,文化生活中的继承和创新,生活与哲学中的人民史观。知识点的考查也不是仅仅局限于基本知识的考查,而是通过新背景、新材料的创设和新角度的切入,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转换、逻辑表达、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基本上涉及到了当前国内和国际的重要时事内容,如:香港地位与法治建设、供给与消费、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科技创新、巴黎协定、传承文化遗产、社会公平、精准扶贫等。

5.设问细化,答案针对性强。38题不是笼统地分析供给侧改革的为什么和怎么样,而是具体地要求分析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39题同样如此。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等角度进行具体阐述。

6.试题突出考察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考察表现为,一是试题材料与知识结合的综合性强;二是知识覆盖与能力要求的综合性强。在情境设置、知识运用、问题设计有机结合上下功夫。避免单纯的知识考核,把知识的考核寓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之中。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信息提取与加工、知识调动与运用、现象描述与解释、问题分析和探究以及论证等能力。

试题突出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察,比如对经济学部分的推理能力、政治生活中的爱国情感、哲学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生活的人文素养能力的考察。

创新能力培养当前教育的核心要求,今年试题给人的一种印象是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情理之中”,很多试题尤其是两道分值较高综合题会给考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能较好地考察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若考生不知应变、不去创新,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去做高考题则达不到高考的要求。

7.坚持正确导向、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根据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要求所命题目有正确鲜明的政治立场与价值导向。今年的试题较好地反映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主题,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体现了依法治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自然渗透在知识和能力考查之中。试题立意坚持上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符合新课程改革和高考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彰显学科特色和发挥育人功能。

二、2018高考文综政治部分选择题教学建议

选择题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难易程度适中。四选二组合型选择题多,注重知识和审题能力的结合。选择题的教学建议:

1.要对当前党和国家的新的举措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掌握。

2.要在认真审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阅读,对材料的内容、措辞、指向、意图进行准确地解读。

3.要特别关注选择题的指向限定,不要把选择题当作判断题。4.要坚持先排误,后排异的原则

5.要在选择完成后进行提干和题肢的对照,以确定选项。

三、2018高考文综政治部分非选择题教学建议

1.提高学生解读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根据材料信息作出准确性地提取和概括。2.平时要加强对学生各种不同题型的训练力度,以做到根据不同的设问作出正确的思维倾向。2017年高考分别考查了原因类、意义类、反驳类、措施类、开放类。

3.要引领学生构建不同模块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理顺主干知识。

4.强化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化关键词的训练,不要仅仅罗列知识点。5.强化审读设问的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6.精炼高考题,研究其答案,多体会感悟,务必吃透,发现规律,化为己用。在平日的教学中针对有价值的热点事件和热点背景,教师要能有独立的判断和独到的见解,要能在原有设问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和拓展,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另外针对当前高考的新形势,教师复习设置训练试题时要坚持原创性、创造性、开放性,要能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四、2018年高考文科生在平时训练中如何组织答案的建议

1.力求“形”似。即根据题目设问写“题头”,根据教材特点确定政治、经济、思想等答题内容,根据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等提升答题层次。具体作答时,要多挖坑、少掘井,不求专业、深度,但求全面、广度,并以要点化、序列化的形式呈现答案,尽量避免大段落式的表述。

2.力求“神”似。即做到史论结合。学生可以提取材料信息进行词、句的重组和串联,以构建“史”;再仿效教材中单元或课的名称、本课要旨或阶段特征的归纳方式,针对材料提供的价值观、史观等,以构建“论”。

高考试卷文综 篇2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分析今年安徽省文综地理试题, 基本延续了以往的思路, 难度适中, 而且符合考纲规定, 没有超纲、偏怪试题, 尤其是重视基础、突出骨干, 凸显图表类型, 重视考查学生能力。其具体特点如下:

1. 传承与稳定。

2009年我省的地理在文综中所占的比例, 以及知识点的考查, 与往年无明显差异, 体现了平稳过渡向成熟的发展。重视基础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平衡, 试题图表清晰、设问指向明确, 不易产生歧义, 适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试卷构成合理, 自然地理知识约占60%和人文地理知识约占40%, 人文地理知识部分的比重较以往有所提高, 自然地理知识所占比重仍较大。试题覆盖面较广, 符合我省中学教学实际, 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

2. 创新与发展。

主要体现在试卷的结构上与以往有很大区别, 内容上增加了一些新元素“自然灾害与防治”, 同时通过曲线图、坡向、坡面对获得太远辐射的影响图等形式考查相关地理知识, 考查形式多样化, 相应对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也多样化。

3. 体现安徽的特色。以安徽省的各类土地比重为材料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地方特色。

4. 重视基础, 兼顾能力培养。

如选择题29~32题, 主观题第33、34题, 都考查了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 结合图表提取信息, 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今年的高考题还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 突出学科价值, 是试

卷的另一大特点, 表现在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其突出的规律和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 如第33, 34题, 考查的是读图能力和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事象发生原因的分析。

二、试卷结构

2009年安徽省的地理试卷沿袭以往的试卷题型组成, 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只是试题排列顺序和题目数量有所变化 (10个单项选择题分布在选择题的后十题, 主观性试题有第33, 34题共两大题) 。

选择题40分, 形式比较灵活, 偏重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占了16分 (23~24题安徽省的土地利用, 25~26题功能区的分布) , 其中自然地理占24分 (27~28题太阳辐射, 29~30题河流封冻期, 31-32题地球表面的热量输送) 。非选择题60分, 形式有所变化, 分布在第33, 34题两大题, 内容自然和人文相结合, 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典型试题分析

23~24题是以安徽省的各类土地构成为材料, 调查土地利用状况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很明显是遥感, 而安徽省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材料给出的水面占8.1%就可排除 (1) 和 (3) , 不难得出答案。

25~26题难度不大, 可以算是基础知识, 根据题目以及平时的基础知识可知:夜间人口主要集中住宅区。中心商务区白天和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出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分离, 此区域白天和夜晚人口密度变化逐渐加大的必备条件应是交通条件的改善, 由此可确定答案。

27~28题可以说关键是审题和读图, 难度不大, 根据曲线的起伏不难判断出冬季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而坡度增加, 根据所在的维度可以判断出坡度从10°增大到15°, 坡地上太阳高度角也在变大, 所以a点的数值将变大。

29~30题关键是弄清楚冰期的长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根据图中信息很明显判断出a港口解冻晚的原因是维度因素, 30题则要考虑到洋流、海陆因素的对气温的影响, 从而得出三港口封冻期的长短关系。

31~32题也是基础知识题目, 知道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自于太阳, 就不难得出答案, 32题有一定难度, 做好此题的关键是区分图中的 (1) 和 (3) , 而 (1) 和 (3) 的区别在:曲线 (1) 在高纬和赤道附近为负值, 从而判断曲线 (1) 是海洋输送而非大气输送, 从而得出答案。

33题第 (1) 题根据罗布泊的湖面大小的变化判断地势变化特征, 此题只要结合图中所给信息及平时所学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 (2) 题此题有一定的难度, 三角洲位置的变化分两部分, 前期三角洲位置前移, 后期三角洲位置后退, 两者的原因都要答出, 答案才全面。第 (3) 题根据平时所学的知识和题目给的材料, 答出此题不难, 但要注意答题角度要全面。

34题总体难度不大, 河流的水文特征要从水位、流量、汛期、有无结冰期和含沙量等方面答, 在根据此河流是辽河再具体分析;干旱、洪涝的发生与气候、地形有关;农业的类型和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可以答出, 但一定要注意答题的全面性, 方可得高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高考还是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上。要求学生考试时头脑要清晰, 细心和耐心。平时则要把基础知识打牢,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分析题目、答题的方法。

四、今后启示

1. 加强获取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 单纯的死记硬背不能奏效, 必须要理解。如洋流, 可从“形成———分布———影响”这个逻辑过程来理解, 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各个知识点之间要注意联系, 可横向和纵向比较。

2. 加强识图训练, 培养空间概念。

地图是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工具, 也是地理信息获取的重要来源渠道。可以说, 地理学习得好坏, 在于地图掌握的程度。所以在复习中要加强地图的阅读、记忆、理解。

3. 回归教材, 注重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理解, 知识系统化。

今年的高考, 自然地理的难度有所下降, 重点侧重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综合分析, 人文地理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及人地关系。所以在复习中要强调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理解、运用。地理热点问题与政治有所不同, 其实是以热点为引导, 考查的一些地理基本原理, 归根结底, 还是回到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上面。

高考试卷文综 篇3

综合题一般以区域地理为基础,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层面来设问。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用整体性思维围绕着“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来思考回答。

一、常见问题

1.审题不明确,不能与课本知识建立联系。

2.概念掌握不牢固,不能从头脑中准确提取。

3.忽略题干中的限定语,导致答题的针对性差。

4.不注重答题指导语,不能准确把握各种行为指令的不同要求。

5.专业术语运用不准确、不规范。

二、应对措施

上述问题的出现,审题不清是关键,因此考生答题时应注重三个方面。下面以“简要评述东北地区突出的自然资源优势”为例进行分析。

1.首先找题干中核心的地理概念。

题目中核心的地理概念为“自然资源”。

2.再看限定性语言。限定性语言包括:①空间限定语(如图示地区);②时间限定语(如某月某日);③角度限定语(如优势、特点、分布、规律);④程度限定语(如突出的、主要的)。

题目中空间限定语为“东北地区”;角度限定语为“优势”;程度限定语为“突出的”。这样本题就定位为“东北地区突出的优势自然资源”,然后就很容易与课本选修二的相应知识联系起来。

3.最后看指导语。指导语包括:①指出、说出(答题时点到为止,无需展开);②比较(答题时既要注意不同点,又要注意相同点);③描述、阐述、简述、综述(答题时要具体描述,多角度地用地理术语分析);④解释、分析、说明(答题时应有铺垫);⑤评价(既要写优势,又要写不足)。

题目中的指导语为“评述”,因此答题时就要对东北地区突出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具体描述,尽量用地理术语进行全面分析。

三、答题原则

1.首先要读图。读图要看清图例、图名、经纬度、河海、交通线等,以便准确定位,树立全局意识。

2.其次要紧紧围绕材料。如果遇到新材料、新背景或有一定难度的题也不要慌乱,要稳定心神,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以备答题之用。在读材料时要把主题干和分题干都读清楚,不能只读分题干,忽略主题干,以免失去有用的信息。

3.最后要注意题目的重点词。比如“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中的重点词为“秦腔”,抓住了秦腔就能准确定位此地为黄土高原。

四、如何准确回答主观题

1.审题概念化,思维原理化,结合书本化。(便于将题目设问与所学课本知识联系起来)

2.答题具体化,答案要点化。(将地理概念的要素与基本题型的答案模式联系起来组织答案)

3.表达专业化,语言规范化。(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尽量使用关键词,多用词组,少用句子)

高考试卷文综 篇4

-----立足历史学科特点,凸显历史教育本质

2011 年高考历史山东卷秉承了以往厚重大气,又不乏活力的特点,在稳定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从整体来说,今年的试题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实现了选拔性和导向性、基础考查和能力考查的和谐统一,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特点,符合历史学习与认知规律。具体而言,今年试题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凸显学科性,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

2011 年山东卷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重点,符合考试说明中“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原则。试题主要从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来区分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实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以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为核心,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如选择题的第 11 题,通过对近代纺织企业与其他行业的数量比较,考查了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不均衡性,使考生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工业半殖民地性的特征。第 29 题第(2)小题,以张之洞对汉阳铁厂选址因素的考虑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洋务派官办企业封建性特点的认识。、增强试题的综合性,突出对考生历史思维深刻性的考查。试题将世界史和中国史、古代史和近现代有机结合,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模块的知识相融合,突出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如选择题的第 12 题,考生只有将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三个历史事件以及这一时期的其他历史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再如第 15 题,从空间上涉及了欧美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时间跨度上涉及了近代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三个历史阶段,考查了考生对世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把握。试题的设计从单点到多点,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大大增强了试题的综合性,从而加强了对考生思维深度及广度的考查。第 27 题也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试题不但在知识上将中国古代史中的黄宗羲思想、世界史中的孟德斯鸠思想以及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结合,而且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实现了对考生能力的多层次、多角度考查。、以材料的多样性、客观性,思维过程的发散性、自主性以及答案的非唯一性,来考查考生思维的创新性。比如第 33 题第(2)小题,题干为考生并行列举了三则关于农奴制改革的史料,材料具有多样性;设问是开放的,给考生留下了多角度进行思维的空间;答案是非唯一性的,考生只要能做到史论结合,自圆其说就可得分。试题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和谐统一,有助于考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二、突出研究性,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

今年的高考试题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通过对学习方法的考查,检验了考生进行历史学习的能力和潜质,更加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是今年试题的一大特色。

史料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的第一项即是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今年试题在史料方面有三个特点:(1)史料的选择更趋丰富和多样化。文字史料除了传统的历史典籍,还有诗歌、回忆录等。此外,试题还选用了汉画像石雕刻图、个体户营业执照等,使卷面更加生动和鲜活。(2)试题所选用的史料与设问、答案的结合更为紧密和科学,避免了为材料而材料,使材料真正成为了能力考查的载体。(3)更加注重对考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比如第 27 题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设题,鲜明的突出了史料在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中的地位。第 33、34、35 题不但考查了考生对史料的选择、鉴别和解读能力,而且引导考生加深了对历史认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理解。

高中历史新课程重视新情境新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史料教学法”等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师认为自己一直是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但是问卷调查却显示,很多学生却并不清楚什么是史料,更不知道如何搜集、整理和使用史料。今年山东卷对史料的考查,必将对中学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试题突出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对 2011 年山东卷进行评析,不得不提到第 27 题,作为分量最重的学科内综合题,它比较全面、最为典型的反应了整个试卷的风格和特点。

第一,试题以史学构成的三个要件——“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进行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它不仅仅表现为一种试题外在的呈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试题各个部分之间一种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沿着试题呈现的这一主线不断探究,使考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次分明,全面落实了考试说明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命题者通过这一方式,构建起了进行史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框架,呈现了史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学科特点鲜明。

第二,试题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但又不显空洞。它做到了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史实的结合,既使得考查具有一定的高度,又不脱离考生的认知水平。第(1)小题将史料与史论相结合,要求考生通过解读材料一(史料)的信息,论证材料二(史论)的观点,体现了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特点。第(2)小题要求考生掌握评价历史事物的两种方法,也是论从史出,毫无生硬之感。紧接着要求考生运用这一方法去评价“三权分立”思想,考查层次由了解、理解到运用,逐步深化。同时,由史料到教材主干知识,所考查的内容与考生的知识背景越来越贴近。第(3)小题是对更为抽象的史观的考查,题目要求考生结合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作答,明确的指向性,使考生不可能空泛的去谈理论,抽象的历史认识变的具体化。

此外,比较、判断、归纳、概括等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学习方法,在试题中也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注重思想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能力考查有机融合高考科目的考试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但是对一些考生来说,有的科目有的试题是使其终身难忘的。因此,高考试卷绝不仅是一些堆砌的文字和符号,它也是对考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

从 2011 年山东卷来看,命题者没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简单的理解为一种思想教育,而是将其上升到了对历史事物的态度、对历史观念的认识这一层面上。比如,第 27 题第(1)题让考生回答黄宗羲思想的“新见”,就是让考生认识黄宗羲的思想在明清专制的文化环境下所体现出的历史进步性。第(2)题涉及到用什么样的方法,怎样去评价历史事物的问题。实质是在考查考生对待历史事物的态度和价值取向问题。第(3)题以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为主线设题,不但寓含了“思想的力量”——思想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这一主题,而且渗透了以传承与交流为主题的全球文明史观。“学史以明志”,试题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以历史知识和能力考查为“显性”主体,“隐性”考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寓意深刻。

2011 年山东卷以“发展、进步”为主题,向考生展现了一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卷。试题所涉及的科举制、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五四以后的民族主义思潮、改革开放、雅典的民主政治、工业革命、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启蒙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等等,都是推动或深远影响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 100 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70 周年,试题不回避热点,第 27 题第(3)小题考查了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第 34 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体现导向性,试题实现了有利中学教学和有利高校选拔人才的和谐统一。

高考的本质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在客观上对中学教学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2011 年山东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试题的区分度;同时,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密切联系中学实际,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注重基础性,考查主干知识

试题注重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是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掌握的主干知识。比如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近代的民族主义、近代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雅典民主政治、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启蒙思想、明清进步思想、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近代洋务企业、一五计划等。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外,试题还注重了对考生基本技能的考查。比如对史料的鉴别和运用、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等。它们不但是中学的主干知识和考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考生升入大学后,学习历史所必需具备的基础。、试题所考查的是课程知识而非单纯的教材知识

教材只是历史学习的工具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和学习应该“以课标为本”,而不能“以教材为本”。第 12 题以陈独秀对义和团看法的前后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的民族主义,就不是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它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生需要通过对五四运动及前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正确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基本脉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试题没有超出考生的认知水平,是考生应该掌握的课程知识。、稳定中创新,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试题不创新就会陷于模式化,从而失去生命力。作为学科内综合题的第 27 题,去年在试题的形式和内容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好评。因此,今年山东各地市模拟题中纷纷出现了模仿第 27 题的现象,而且高度“仿真”。如果命题者再以去年的模式命题,必然会加剧中学教学中的应试教育思维,使其陷于教条化和模式化,背离新课程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精神。今年的第 27 题没有沿袭去年的形式,再次大胆进行了创新。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形式新颖,内容厚重,寓意丰富,更有了专业性和学术味。这不但能有效区分考生的层次,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且对中学教学也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正确对待“新材料”,合理处理不同版本问题

在重视新情境新材料的同时,目前的教学和考试中,出现了为材料而材料的倾向,以追求材料的新、奇为目标,违背了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初衷。今年山东卷第 33 题大胆引用了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材料,老材料考出了新意,这对于以后教学和考试中新材料新情境的使用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同时,三则材料虽然分别引自三个不同的版本,但是在设问上对与使用不同版本的考生都是公平的。它透漏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命题坚持“以纲不依本”的原则,所考知识非教材知识,而是课程知识,只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学习,使用任何版本的考生都可以答题。、注重学科性,避免去学科化和学科边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化,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生活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追求试题的新颖和所谓的生活气息,个别试题出现了去学科化或者将学科知识边缘化的现象。试题注重形式而淡化内容,所考查的知识远离主干,给中学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也不利于考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继续学习。今年山东卷注重历史史料、历史方法,如第 27 题对史料的处理,就不是简单的进行史料解读,让考生去“概括段落大意”,而是以“史料”“史论”“史观”整合和统领整个试题,史论结合,学科特点鲜明,专业性突出。、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历史思维方式的养成,避免历史学习的碎化。

新课程教材都是以模块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时空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强,考生要了解历史基础知识,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必须要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今年的第 27 题或古今贯通,或中外结合,或前后承接,使的试题的综合性大大加强,力争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以“史料”“史论”“史观”为线,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展示了历史学习的基本认知过程,也是对历史思维的一种积极引领。

高考试卷文综 篇5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文科综合(福建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l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l~2题。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采人口为主。读表完成3~4题。

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5.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布、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B.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l0~12题。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10.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12.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13.1925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得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

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 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人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名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消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20.据图5判断中共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1.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来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图6 图7 图8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25.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26.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 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人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28.微博类似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民在微博上 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29.2011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材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科学执政 B.提高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

C.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

30.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三年以来,知识产权受理、审批、登记量大幅攀升,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积极作用。下列直接体现政府保护知识产权助力国家创新建设的措施是

A.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B.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C.完善行业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体系,为行业提升竞争力保驾护航 D.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1.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图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 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 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D. 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32.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①促进就业 ②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③ D.②—④—③ 33.“拉弗曲线”(见图11)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准考证号 姓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3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5.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

37.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表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的作用 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必考部分(116分)

37.(37分)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是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说明其成因。(7分)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9分)(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3分)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

38.(37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 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暴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益多安。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材料三 图15、16、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11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6分)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点意义。(12分)

39,(42分)

材料一 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界有人对中国的发展展现出复杂心态:一方面对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表示认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巨大规模和发展模式感到恐惧,甚至提出了“中国威胁论”

(1)根据材料之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

(2)请你运用主张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复杂心态”进行评析。(10分)

材料三 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3051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福建省海洋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得31:16.7:52.3转变为2010年得9.53:41.15:49.32,但与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

材料四

(3)请分析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应该如何促进福建省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分)

(4)在分析材料三、四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并说明你是如何运用的。(12分)

选考部分(40分)

40.(15分)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19 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9分)(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6分)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月降雹的天数,图20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6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21 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

41.(15分)历史

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帅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其他国家其他部门官员„..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8分)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7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族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页。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7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8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7分)

42.(10分)思想政治

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材料一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听取、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批准了“十二五”规划刚要。

材料二 2010年5月6日,英国议会选举出现“无多数议会”。经过5天艰难磋商,议会中第一大党保守党最终争取到第三大党自由党的支持,达成联合执政协议。保守党领袖卡梅伦随后接受女王认命,出任新首相,组建新内阁。战后英国首个“联合政府”诞生。

(1)中国和英国实行的国家管理形式都属于(4分)A.议会制 B.总统制 C.代议制

(2)材料体现了中、英两国在政体运行中的哪些特点?(6分)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上海某中学的同学逐一罗列出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笨重(50千克左右)、携带不方便等缺点,提出改进的设想,明确了主攻方向,终于发明了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的“无基板充气太阳灶”。该项发明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1)材料主要体现的思维发散技法是(4分)A.列举法 B.检核表法 C.信息交合法

(2)有同学认为:“如果进行发散思维,就能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请你运用发散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同学的看法。(6分)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

(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38.(37分)(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顾炎武:鄂县橱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原因: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4)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39.(42分)(1)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既考虑福建海洋经济自身的发展.又立足福建经济建设的全局。

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看到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也看到它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曲折。

③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福建省情,制定建设海洋强省的发展规划。

【选考部分】(40分)40.(15分)A.【选修2——海洋地理】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

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C.[选修6—-环境保护](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41.(15分)历史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版权所有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精品资源

42.(10分)思想政治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1)C(2)①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②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奉行分权、制衡的原则。国王形式上有权任命首相。内阁是国采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效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1)A(2)①发散思维是一种展开性的恩维方式.有助于发现新问题,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有利于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

②发散思维以某问题为出发点“发散”出去,发散出去的思维还要再聚合起来;只有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

http://jsbpzx.net.cn/

大冶文综试卷 篇6

1.29岁,正是年轻人享受花样年华,实现人生理想的大好时光。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却因车祸瞬间挽救学生身受重伤,至今躺在重症监护室没有苏醒。2012年5月11日,“女教师车祸瞬间救学生,自己双腿遭碾压高位截肢”的消息同时登上新浪、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首页并在微博中热传,网友们赞其为“最美女教师”。她用行动诠释了爱与奉献的真谛,也赢得了社会赞誉。下列说法与材料表达的主旨相符的是

A.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有这样一位女孩,她五岁生父遇车祸身亡,八岁养母瘫痪,九岁生母病逝,十岁养父弃家出走„„磨难一次次降临,但她却选择坚强面对。10多年来,她知孝感恩,对养母悉心照料、任劳任怨。她就是“感动中国·2011人物”、“第三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学生孟佩杰。这表明

①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②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定义务 ③孝敬父母就是事事顺着父母的,不与父母发生冲突 ④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有人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对人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下列行为不属于礼貌表现的是

A.与长辈相处时举止文明 B.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

C.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和抱小孩的人让座 D.在学习中,不理睬成绩差的同学

4.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2人。这体现了()

A.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B.公民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 C.国家重视和关心公民的生命健康 D.国家重视和关心全科医生的就业

5.2011年11月1日8时21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巩留县交界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看到这一新闻后,中学生小赵捐出500无压岁钱寄往灾区。中学生小赵的捐款行为属于公民对自己合法财产的()

A.占有权 B.处分权 C.收益权 D.使用权

6.2012年的全国“两会”,网络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代表们通过网络搜集社情民意,利用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渠道加强与民众的互动;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两会”的看法,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这说明()

A.网络媒体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重要方式 B.我国公民积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督权 C.网络媒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D.我国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义务

7.2012年3月全国两会如期召开。今年两会最大的关注点是什么?民生。两会前夕,多家网络媒体作调查,社保、看病、物价、上学、就业、收入分配等民生话题,位居关注点前列。外媒也报道认为,今年两会将在改善民生方面有热烈议论。你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国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物价、改善住房、扩大就业等 C.全民艰苦创业,共同促进社会进步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8.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于北京时间2月28日揭晓,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这一被称为“建筑学界诺贝尔奖”的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这也是中国建筑师首次问鼎这一桂冠。这说明()

A.我国优秀的建筑文化在世界上一枝独秀 B.我国的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C.积极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才能提升国际竞争力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完成

9.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内外中华儿女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一系列图书、拍摄了有关辛亥革命的电影电视等。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利于()

①缅怀孙中山先生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 ②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消除两岸所有分歧与隔阂③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④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诗歌《一个民族的荣光》中写道:“一次又一次,我们一起受挫,一起流泪,一起欢笑,因为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总能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共同沐浴一个民族的荣光。”这种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好和平B.团结统一 C.爱国主义 D.自强不息 11.右边漫画《新“愚公移山”》的寓意是

A.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与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应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C.我国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禁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D.“人心齐,泰山移”,应加强集体的团结协作。

12.2012年3月,“学雷锋活动月”之际,郭明义等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各地巡回举行。郭明义被誉为“当代的活雷锋”的,是因为()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榜样的力量 B.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

C.文化建设要为社会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D.我国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3.“一方面,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000万人,低收入群体有2.7亿人。”这段材料告诉我们()①必须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②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③必须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④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9分)材料一:2011年8月底以来,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收赃销赃、涉黄涉赌的“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经过100天的艰苦努力,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各地共查破“四黑四害”案件13.2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万余名,打掉犯罪团伙2400余个,捣毁“四黑”场所2.8万余个,涉案总价值110多亿元。

材料二:2011年12月4日晚,《法治的力量——2011法治人物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首揭地沟油黑链的浙江民警冯伟峰榜上有名。冯伟峰在接到群众举报线索后,他第一个钻进树林,忍着恶臭逐一排查可疑的地沟油线索„„并由此揭开了一个跨省地沟油产业链条。之后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浙江警方联合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了有力的震慑。(1)公安机关开展的“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哪一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核心是什么?(2分)

(2)请运用七年级知识,谈谈国家严厉打击“四害”体现了哪些法律常识?(4分)

(3)请你结合权利义务知识,谈谈冯伟峰为什么能够荣获“全国2011十大法治人物”称号?(3分)15.(10分)材料一:漫画

材料二:2012年两会《小撒探会》继续关注民生,征集“2012年我的幸福计划”,并将汇集结果带上“两会”问道求解,将百姓朴素心愿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讨论。网民“我幸福”认为:发家致富只能依靠自己创办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意义不大。(1)漫画讽刺了什么社会问题?(2分)

(2)“ 网民“我幸福”认为:发家致富只能依靠自己创办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5分)

(3)为了解决漫画中的问题,国家应该怎么做?(3分)

16.(13分)材料一:国务院2011年10月26日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市政府养膳食补助;其中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国家试点每年所需资金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对此有人评论说:每人每天3元钱扶助的不仅是贫困学生的饥肠,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材料二: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1)材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保护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3分)

(2)材料二体现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必须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氛围?(3分)

(3)为什么说:每人每天3元钱扶助的不仅是贫困学生的饥肠,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4分)

高考试卷文综 篇7

关键词:文综试题,命题思想,特点规律,建议对策

文综、理综考试模式在大多数省区推行以来, 普遍反映良好。以下是笔者对2002年至2008年文综高考试卷分析后的总结, 希望能为考生提供帮助。

一、2002———2008年文综试题分值统计

二、命题指导思想

1.文综考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科知识的调整和综合把握, 考试既反映学科间的联系, 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注重考察学科基础知识及基本素养, 重视考查政、史、地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大部分试题的答案在教材中有明确表述。

3.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包括获取和解决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同时注重考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用学科知识分析阐述评价实际问题。

4.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重视我国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注意反映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感。但热点、焦点问题由显性化向隐形化转变

5.重视学科概念、基本原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注重用相关学科原理和方法, 论证和探索问题, 体现创造性思维。

6.考察内容减少, 体现突出重点, 摈弃繁、难、偏、旧内容, 降低难度, 扩大知识覆盖面, 考试模型由“挖井”转向“挖坑”。

7.忠实地体现了考试内容、难易程度、形式变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8.注重各学科间的联系、交叉、综合, 重视知识的归纳和系统化, 从而体现文综考试的特点。

三、建议及对策

1.充分依托教材, 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复习, 把握考纲考点,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是我们取得高考胜利的前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一方面, 我们要认真掌握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 包括教材前面的目录、后面的大事年表, 章节中的导言、正文、插图、引文、注释、习题等。“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只有网结的宽大而结实, 才有可能捕到大鱼。另一方面, 要熟悉考纲中的考点, 要特别注意那些与前一年考纲有明显变化的考点, 这很可能就是当年高考的重要的考查点。从近几年的几份考卷看, 难度不是很大, 关键在能迅速提取和认定有效信息, 进行归纳、推理、判断, 从而解决问题。问题的切入点不是从教材出发, 而是取材于当代国内外经济、科技、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 但其动用的知识多数是基础知识的范围,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复习。

2. 适时适量训练是我们取得高考胜利的关键。

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 同时也是检测学生答题规范、解题速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训练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重点提高考纲中规定的四大能力, 即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作答时审题要仔细, 根据试题提供的时间和内容的限定去判断;答题要规范, 尽量做到条理化、序列化;学会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学会合理安排答题时间。训练的试题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选择题和材料题均要尽量选取那些与时事热点结合较好的试题, 切不可贪求考试次数多而以考代学。考试结束后建立错题集, 并及时纠正, 以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3. 适度关注热点, 重新回归教材。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设计均体现了“隐形考察时事热点”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是当今高考的要求。适度关注热点、焦点, 不是堆砌所谓热点, 而是要通过基本原理分析说明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来印证基本原理。不管热点如何变, “万变不离其宗”, 教材是命题的主要依托, 教材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的源泉。回归教材, 就可以更正我们以前出现的思维偏差, 就可以做到查缺补漏, 进一步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4. 政、史、地三门学科的分值逐渐趋于合理, 分数完全相同, 同一学科内部的分值也趋于合理, 因此要同等重视三门学科, 不能偏科。

另一方面, 要有所为, 有所不为。同一学科考察的知识点由过去的80%左右减至30%左右。有所为, 就是要必须高度重视重点内容。有所不为, 不是绝对放弃, 而是要侧重点不同。

5. 强化专题复习, 精心设计子专题, 进行知识的系统整合。

以30%左右的教学资源进行知识的系统和整合, 概括学科内总和, 理论联系实际, 利用空间的跨度设计中心问题, 训练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发散思维能力。

6. 答题速度要快, 把握好速度与准确的关系。

文综总分300分要在150分钟答完:而数学、英语150分, 要在120分钟答完;语文150分, 要在150分答完。相比之下文综的时间就更宝贵, 再加上文综书写的内容多, 所以平时就要多训练。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题量, 养成一个“速战速决”的好习惯。

7. 高度重视书写, 保持试卷卷面的整洁。

高考阅卷的时间有限, 不可能对试卷都“细嚼慢咽”, 书写潦草只能导致失败。平时要养成一个书写整齐的习惯, 另一方面回答问题尽量要用最准确的语言。同一件事情的叙述, 最准确的字、词、句只有一个, 长期以来最基础的语言大多体现在教材上, 要善于掌握这些最基础的语言, 而不能“创造”一些语言格式, 以免影响得分。

8. 提高解题能力, 学会审题。

要审清楚中心内容, 审清限定语和提示语, 即时间、地点、范围、试题类型。做到了这些, 才能用最准确、最精炼的语言回答出核心内容, 答案也就条理化、要点化、逻辑化, 做到了准确全面。

9. 熟悉近三年的文综试题和《考试说明》中的样题。

文综试题直接体现了高考改革后的命题, 最接近命题者的设计思路, 因而是最好的模拟试卷。对于这些试题不是仅仅满足于会不会, 而应该认真领会其能力要求, 并分析其中所提供的信息。

高考试卷文综 篇8

在今年的山东试卷中,政治选择题第18题,是这份试卷中唯一有难度的题,但它实在是太难了,因为它超出了山东省教学大纲,考查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要准确地解释这一题目,就必须明确几个概念:需求、需求量的变化、需求的变化;供给、供给量的变化、供给的变化。

下面我们首先探讨一下需求。

第一,需求及需求曲线、需求定理

需求是指消费者(个人或家庭)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如表:

此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由此得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它的斜率是负值,说明需求量与商品本身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由此得出: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即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增加。这就是需求定理。当然,特殊商品不适用如有些低档商品、炫耀性商品、黄金、证券等。

第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在上述描述中,可见,价格不同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不同,这种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化,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然而引起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商品本身的价格(P)、相关商品(互补品或替代品)的价格(Pr)、家庭收入(M)、个人偏好(F)、预期(t)……由于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称为需求的变化。如图: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A→B)(即价格变需求变),但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即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化,其它因素变化导致需求变化),如收入增加,则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收入减少,则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供给与需求的研究方法相同,在此不在赘述,只是强调一下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A→B),但供给曲线的位置不变。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如技术进步,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生产成本上升,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由此明确,在《经济生活》教材中提到:“一般而言,当商品价格是上升,人们通常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购买。”这与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量的变化是一致的。而我们教材中并未提到需求的变化。同理,当商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价格下降会缩小规模。这也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量的变化。

明白了需求及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供给及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之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今年山东文综试卷中的第18题。

18.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从该题的选项看,要么是需求曲线变化,要么是供给曲线变化,也就是说,它考查的是西方经济学中“需求变化”和“供给变化”即当价格不变时,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使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发生移动,而不是“需求量的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即价格变化对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因此,解释此题,从价格的变动谈供求变化都是不正确的。

从题干获得信息“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到需求曲线还是供给曲线?生产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供给,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科技进步,成本降低,会使供给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需求曲线不动,此时用图表示就是B 选项。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黎脂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八种创业赢利模式下一篇:卫生监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