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的魅力演讲稿(精选8篇)
你可能会认为我第一眼就喜欢汉语拼音吧,如果你那么想就错了,我刚开始一点也不喜欢汉语拼音,曾经那些枯燥的a、o、e-------,让我想想都头疼,更别说学习了,但有一次深深的改变了我对汉语拼音的看法。
那是一节信息技术课,刚上课老师就让我们打开电脑中的“金山打字”老师这节课布置的任务就是学会打字,并进行速度测试,我不得不敬佩汉语拼音的功能多了,当时还没有学外语,只有依靠平时所学的汉语拼音来练习打字。可我的汉语拼音水平简直差到了极点,正当我想着该怎么办的时候,老师又补充了一句“如果谁完不成任务,必须完成了才能走。”这个命令对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放学铃响了,我还有那么多都没完成,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轻松着走出去,我真是羡慕极了,这时候,不知为什么我有些恨自己,平时为什么不好好学汉语拼音呢,又过了一阵,我努力地想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好,但还是一窍不通。老师走过来看了看我,说了一句“你们正学着汉语拼音,怎么比那些学过了的还慢。”就这一句话彻彻底底伤了我的自尊,倒也激起了我学习汉语拼音的热情。
过了这节课以后,我开始认真的学习起汉语拼音来,但因为以前的基础不好学起来很吃力,在学习翘舌音、平舌音的时候,就经常把它们搞翻,当我好不容易把他们区分开了后,而那复杂的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又把我搞得一头雾水,但很快我就找到了方法,前鼻韵母是两个在一起,后鼻韵母是三个,这个办法你可能认为不怎么好,但却确实是教会了我学习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经过学习汉语拼音我已经可以把汉语掌握的炉火纯青了。我还根据汉语拼音学会了很多知识。
关键词:短信文学,汉语,艺术魅力
科技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通信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手机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短信以其简短、快捷、价廉和安全等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而汉语的音、义、形、修辞、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彩, 能够满足当代人表现生活时尚、宣泄情感、彰显个性等多重需求。作为独特而复杂的表意符号, 汉语为短信作品的创作、传播及流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短信文学的普及不仅是用最简洁的语言幽默地沟通情感, 还在于它对汉语进行了一种魔方式拼贴, 大量使用谐音、夸张、比喻、拟人、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 表达现代反讽的精神、狂欢的气质。本文试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管窥短信文学创作中汉语的独特魅力。
短小精悍、形象生动——通俗性
短信语言简约的特点, 决定了它要以少胜多, 以质取胜, 发短信者力求以最少的文字激活收信者最大的信息量, 这就要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传递足够的信息。所以, 短信以短小精悍见长, 简短凝练且富有文采。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短信篇幅的局限, 决定了短信必须以高度概括、简练恰当的语言来传递最大的信息量。限于技术条件, 目前手机短信的文本信息的信息量限制为160个英文字符, 70个汉字左右, 因而其内容往往是根据不同的节日、时令和对象等传递的简短的祝福、情感、人生哲理、社会现象以及幽默笑话, 以此来达到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情感、问候祝福和娱乐消遣的目的, 因此手机短信信息要求简短而通俗。短小精练、言简意赅成为手机短信语言上最显著的特征。人际间的日常性事务、普通交往用简洁的话语传送, 以最少的文字表现最大的信息量, 追求传播效率的最大化, 适应了现代社会快速、便捷的需要。
通过手机短信交流类似于人际沟通, 语言表达通俗、形象、口语化:“小明是自考生, 常常觉得自己在大学校院里是二等公民, 心里愤愤不平。这天, 他去校医院看病, 医生让他先去验血, 刚走到化验室门口, 就被护士拦住了, 护士指着门上的牌子说:非本科人员不得入内, 小明大怒:我就来验个血, 还得要本科文凭?”焦躁不安的情绪用轻松的口吻来诉说, 复杂的生活用浓缩的语言来调侃, 出其不意地抖出一个个“包袱”, 有一点可笑, 有一点无奈, 又带着一丝不屈不挠的乐观, 这是大部分幽默短信的特色。面对现实, 对不太如意的生活进行自我调侃、自我解嘲, 这种调侃和取乐不是无病呻吟、哗众取宠, 而是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由衷感悟, 是人们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对内心积郁情感的一种释放。
幽默风趣、轻松诙谐——娱乐性
中国人对幽默有着天生的喜好, 从古代就流传下来许多俚语、俏皮话、歇后语、笑话。作为一种独特、现代的文化现象, 短信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宝库, 还更新了人际交往的形式, 也许, 就像几千年前流行的“吟诗作对”一样, 在骨子里就是一种古老的休闲文化, 体现出幽默风趣、诙谐搞笑、嬉笑怒骂、调侃人生的娱乐精神, 这也是短信能够博得人们喜爱的一个主要原因。有很大一部分短信在传递祝福、交流感情的同时, 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来表达, 或加入了许多时尚流行的元素, 或创新层出不穷、或讽刺社会现实, 产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让人忍俊不禁, 赞叹其绝妙之处, 从而给人们紧张的生活带来了放松和思考。“钱可以买房子但买不到家, 能买到婚姻但买不到爱, 可以买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 钱不是一切, 反而是痛苦的根源, 把你的钱给我, 让我一个人承担痛苦吧!”现代人面对竞争压力,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轻松和幽默的渴望, 通过如此轻松的口吻表达出来了。短信题材最多的是幽默取乐, 语言风格多为轻松、诙谐、夸张、机智、俏皮, 充满调侃、挑逗、讽刺, 又深含蕴意。“这几天公安局疯了, 正在通缉美女, 不太漂亮的判五年, 漂亮的判十年, 特别漂亮的判二十年, 你先躲躲, 像你这样的基本要判无期, 三八节快乐。”手机短信分屏显示, 设置悬念, 内藏揶揄, 造成先喜后怒的幽默效果。“你长得不赖, 身材不赖, 学历不赖, 职业不赖, 所在的城市不赖, 身边的朋友不赖, 如今过得也不赖, 你身边就没有赖的地方, 所以大家都称你为无赖。”紧张的工作之余, 人们看到一些无伤大雅的幽默短信, 会心一笑, 妙趣横生。
符号多元、图文成趣——创新性
发短信只见其语, 不见其人, 不闻其声, 对方的音容笑貌无法直接感知, 这样为了弥补情绪交流的不足, 也为了简洁方便, “拇指族”发明了一些符号代替人的面部表情。例如“:-) ”表示抛媚眼或者舒心的笑, “^:_D”表示开口大笑, “^_<@_@”代表挤眉弄眼, “:- (”表示生气了, “=^_^=”表示脸红了。这些符号形象直观, 以符代文、以符代意, 生动活泼, 饶有趣味。在使用精练的形式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同时, 手机短信还努力追求情感性, 丰富艺术表现力, 让人回味无穷。
短信作为新兴的文化品种, 总会带有某些时代的特征, 凸显时代的语言风格和文化风范。比如, 它语言符号丰富, 包括铃声下载、图片传情等。中文文字、英文文字、指示性符号、数字、图形等各种符号杂糅使用, 表意更丰富、简洁, 更显谐趣。交流也更方便, 英汉混用:“牛站在海边上, 啪嚓一个浪打在牛身上——无数的螃蟹一块儿喊:啊——海劈牛耶!!!Happy牛year——”对传统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改造和变换, 有些语言看起来更像一盘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大杂烩, 虽然不合规范, 但也的确契合了当代人休闲娱乐、游戏放松的心理状态。
文字与数字等字符相结合是短信用语的又一大特点。数字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遇的, 某些数字又有着特殊的含义。所以, 数字常用来构成贯穿短信的脉络, 使短信新颖别致, 整齐对称。如:“送你999棵忘忧草, 888个心愿, 777声问候, 666颗流星, 555声祝福, 444个平安, 333个开心, 222个如意, 111个快乐, 000个烦恼, 然后再送你一角钱, 不要小瞧啊, 可等于10分:1分想念, 1分思念, 1分牵挂, 1分依恋, 1分关心, 1分疼爱, 1分温柔, 1分体贴, 1分关怀, 还有1分当零用钱, 别急, 还有一丝巧合, 一场缘分, 一丝牵挂, 一份关心, 一段友情, 一片真心, 一声问候, 一条短信。”
言辞精准、委婉含蓄——文学性
情感类、祝福类信息在短信中占很大部分, 手机短信让人们在“隐身”的状态下沟通情感, 这一点符合东方人的文化传统。东方人的情感细腻、真挚、隐晦, 不习惯将喜怒哀乐毫不保留地展示在众人面前, 不习惯面对面表达, 手机短信使人们在一个相对自由和隐秘的空间里倾诉情感, 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传递缕缕温情, 这类短信在语言表达上显得亲切体贴、委婉含蓄, 欲语还休, 又意味深长, 充满神秘感和意境感。例如:“你沐一身晨露, 送我一束玫瑰;你披一身阳光, 送我登程去远方。如今, 玫瑰依旧, 人处两地, 星月秋风, 相思尤浓。”“春, 在梅花的馨香中。爱, 在沉沉的相思里。”用诗的形式营造一种情感意境, 在字里行间有中国语言文字所特有的韵味和意境, 令人浮想联翩, 心领神会。“风是我挥着的手, 柳是我低垂的头, 星是我关注的眼睛, 海是我思念的深情, 心在你的影里, 伴你去远行。”有些短信好比最精彩的散文, 或叙事, 或抒情, 或对话, 或对白, 或格言, 或谚语, 或文言, 或白话, 或顺口溜, 或古诗词, 词句生动, 句式灵活, 用最简短的语言, 表达最深沉的意思, 语言风格极其抒情浪漫。
手机短信语言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短信由于内容不健康带来语言粗鄙、低俗, 不符合传统审美情趣, 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自我改良进化。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社会生活的变化引起语言的变革, 语言风格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手机短信是在社会技术进步和社会文化发展中涌现出的新的语体形式, 呈现出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特征, 跟时代特征相吻合, 也反映出在大众文化浸润中人们的普遍心态和思想, 因而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蓬勃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 短信以其方便快捷、幽默诙谐、娱乐放松等优势得以在当今各种交流媒介中站稳脚跟。本文从短信文学的语言层面上对其优势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 短信文学的语言也是对传统语言的继承和发展, 它对语言学习和教育也应该有很大的启示。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对短信语言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这种独特形式的语言, 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它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林琼:《论幽默短信的结构和语用功能》, 《语言应用研究》, 2006 (3) 。
[2].魏在江:《关联与预设》,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8) 。
关键词: 汉字学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汉字是一种象形表意的文字,它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五千年风雨沧桑的洗礼,在新的时代,越发彰显出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同时汉字与小学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本身就是由许多不同汉字,按照一定语言文法组合起来的能够传达出一定意义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因此,汉字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既是一种语文教学方式的革新,又是一种传扬汉字精神、展现汉语魅力的重要形式。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概述
小学语文是一门让学生开始建立起对国家语言文字正确认识的基础性教学学科。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这门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让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又要依照语文的人文性特征,用语言文字的感染能力,促进学生思想精神层面的发展。
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总体来说,要体现出“以人为本”、“树德立人”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使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初步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对祖国文字的学习和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建立爱国主义情怀,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具体来说,需要达到以下四个指标:学生能够认识和使用汉语拼音;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说普通话;学生的识字量要达到3500字左右;学生需要具备在规定时间内书写出工整汉字的能力。
二、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特点
当前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优化教学方式,二是提升教学成效。“运用汉字的科学,提高识字效率”是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核心把控点。具体来说,就是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把汉字学中有关汉字演变和构成的内容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灵活结合,借此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1.依据汉字特点展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简洁化是现代汉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汉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开展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出现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汉字形体的演变。古代,汉字这种演变更多的是趋于自然发展需要做出的改变,而在近代,汉字的简化演变则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汉字字形的有意识变革。学生较难依据汉字的简化形态进行一个字体产生理论依据的思考。汉字学中将无法进行表音表意识别的简化汉字符号统一称做“记号”文字。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记号字与半记号字的数量高达1300多个,占到了学生需要掌握汉字总量的30%以上。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要对这部分进行专门标注和认识。利用汉文字的演变规律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汉字的结构具有极强的系统性,过去人们根据对汉字结构归纳总结出来的汉字构造原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在今天现代简化汉字面前依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把能够用汉字构造原理解释的汉字称之为字理字,顾名思义就是看到字体构成就能大致理解其意思的词语。如“从”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意思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字理字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占大多数的汉字类型,目前大约有2200多个。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这些汉字学中的字体构造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依照学生特点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少儿阶段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没有培养成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善于理解一些具有具体形象性的东西,抽象思维能力相对不足。导致他们在小学语文识字过程中,更喜欢教师讲解一些有关文字的内涵和构造,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从而建立对汉字的具象认识,提高识字和辨字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
三、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结构分析法
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程中可以归纳进汉字构成结构的汉字,进行结构分析法教学。首先,通过对汉字学中汉字构成“六法”的引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如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日”字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因为太阳的外形是个圆,中间有一个发光点,所以日字像太阳之形而得,意为太阳。在学生对日字的构成有准确了解的基础上,再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晶”的教学,就会更便捷。晶字由三个日字组成,日字意为太阳,三个太阳,意为亮,组词“亮晶晶”。同理还可以类推对词语“晶莹”的教学。其次,结构分析法的引入,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汉语字典等辅助教学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学习,加深对汉字偏旁部首的了解,而后通过偏旁部首查找汉语字典中的不同汉字。
2.笔画分析法
小学语文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字不是字理字,它们是依据一定规律进行简化处理的记号字和半记号字。小学语文教师在对这部分汉字进行讲解时,可以引入汉文字中字体的演变规律,帮助学生加强对记号字和半记号字的学习。同时通过笔画分析教学方法,把演变简化的汉字进行笔画、笔顺、笔形分类,为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笔顺和书写笔画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甲乙丙丁”等汉字时,可以通过讲解其演变规律和笔画拼音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记号字的理解。
3.内涵分析法
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饱含着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还可以讲解汉字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如教学“美”字的时候,引入古代“羊大为美”的概念,即在古时候物资缺乏的情况下,一只肥美的羊对于人们来说就是最美好的事情,帮助学生在还原中国古代人们生活场景的基础上,了解“美”字的内涵。让学生在有效学习汉字的基础上,增加对祖国的了解,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实现小学语文“德育”目标。
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门类,它的发展和革新直接关系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基础教育可以帮助国家把祖国的花朵培育得更茁壮和健康。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课程是他们系统学习祖国汉字语言的开始,只有从小打好坚实的汉字语言学习基础,才能在未来汉语学习过程中更得心应手。同时通过对汉语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从小建立起爱国主义思想情怀,让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得到切实保障,让“德育”之花绽放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参考文献:
[1]胡月明.沟通·明情·渗透——基于汉字学的写字指导[J].新教师,2015(01).
[2]吕俐敏.汉字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后台知识[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5(06).
作者:张书杰
2005年11月到2007年10月我受国家汉办的派遣到泰国的朱拉隆功大学文学院任教。
朱拉隆功大学是泰国的一所著名大学,是以泰国国王拉玛五世的名字命名的,在泰国的高等学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学操场的一端塑有拉玛五世的铜像,这座铜像还被印刻在泰国的纸币上,纸币上的拉玛五世铜像被学生们围绕着,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这所大学与泰国王室推动泰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刻渊源关系。曾经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诗琳通公主就毕业于这所大学的文学院。不同于我曾任教的西方大学,这次朱拉文学院明确要求派去的汉语教师应该是具有文学背景的,也就是说老师应该是文学专业的,但同时又能够教汉语。而我在大学研究生阶段学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以后一直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从事汉语及中国文化、文学的教学工作,所以当汉办把任务下达到我校,而我能够被选中应该不是偶然的。
朱拉文学院的大楼是一座高达十几层的方形白色建筑,既有现代气息,在外部装饰上又具有泰国民族传统风格。而这座大楼的对面则是古色古香而又金碧辉煌的泰国传统建筑群组,是原来的文学院所在地,后来文学院的规模扩大,移出来后,这里成了文学院的图书馆和举行重要会议和典礼仪式的场所。这些建筑都掩映在绿树葱茏之中,营造出一种庄重典雅而又活泼灵动的气氛,尤其是看到穿着上白下蓝统一大学校服的学生抱着书在这些建筑中出出入入,更有一种校园特有的书香气息和文化氛围。说实话,我真的喜欢这样的教学环境。
我负责教授的主要是中文专业三四年级高级阶段的学生,两年间教授的课程有文学阅读、历史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简史和中国现代小说研讨。除了文学阅读课教材是泰国老师自编的,其余三门课则选用中国国内出版的教材或相关书籍作为参考书,而具体的讲授内容则需要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理解程度自己准备材料。中文专业的学生到三四年级已经固定为每个年级一个班,每班三十人左右。因为朱拉隆功大学在泰国崇高的地位,学生都是优中选优,学生素质是没得说的。因此虽然课程很难,但是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较高的语言水平,教起来颇为得心应手。
讲历史阅读的时候,我用的是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史记》的白话选译本,语言比较浅近,学生容易理解,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讨论的环节。比如讲项羽和刘邦争霸的内容,讨论的主题是你如何评价项羽和刘邦这两个历史人物,目的是既让学生能够运用上原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同时又能够在语言运用和思想表达上有所创造和发挥,而不是简单的传授中国历史知识。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很热烈,既有观点上的互相补充,也有看法上的激烈交锋。我则引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历史事实做论据,强化自己的观点,同时让学生注意《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态度是什么。讨论结束后,留的作业就是根据大家的讨论,富有条理地写出一篇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小文章。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很多学生都写出了不乏深度的小论文,有的学生甚至得出了项羽是一位悲剧英雄的结论,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后来一位教古代汉语的老师跟我说,在选拔学生到中国进行短期留学的时候,谈到为什么要学好汉语,有一位学生的回答竟是为了将来要能够读懂原版的《史记》。我想中国的史学传统和著史精神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教学工作中才能一点一滴地潜移默化地深入到这些异域学生的心灵吧,这是文化的一种高级传播,而非泛泛而谈。
文学阅读课的选文,泰国的老师实际上是颇具匠心的,她既想让学生掌握中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想通过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了解中国现当代的某些历史内容,比如选文有鲁迅的《狂人日记》、许地山的《春桃》、《傅雷家书》中傅雷给长子傅聪的几封信、巴金的散文《回忆老舍先生》等,我则把文学阅读课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讨论课结合起来上,好在这两门课都由我来教。在现代文学作品的选择上,我选择了老舍的《断魂枪》、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春蚕》、萧红的《在牛车上》、沈从文的《萧萧》、艾芜的《山峡中》等经典作品,钱钟书的《围城》语言比较难,泰国老师提供了一个大陆出版的简写本让学生课下阅读。同时考虑到班上主要是女生,而泰国的通俗文化又比较有优势,还选择了张爱玲的《半生缘》等作品。这些作品的选择很能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下都认真进行阅读准备,而课上,我重点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语言问题,更重要的是讨论,就是讨论每篇作品说了什么,作者是怎么说的,以及鼓励学生查资料并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学生普遍反映,《狂人日记》他们看不懂,虽然里面的语言并不难,差不多每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些句子背后到底有什么含义,作品总体上说了什么则不甚了了。尤其是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和实践深刻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灵,也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影响,朱拉隆功大学也设立了孔子学院,为什么孔子宣扬的仁义道德,以及像《史记》这样的富有魅力的历史著述,在鲁迅那里居然被看出了“吃人”。这需要对中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背景的了解。我告诉学生,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是一个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对自身乃至人类存在状态及其命运的独特思考,即使是更注重娱乐性的通俗文学,那些
优秀之作往往也在消遣和游戏之外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和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和喜怒哀乐。我侧重于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讲解,而把文本中的语言以及语言的文化和文学含义留给学生们讨论,结果有了背景的了解,学生表现出惊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作品的了解就不仅局限于文字的表面理解,而对作品的丰富内涵也能有较为深入的体悟了。《狂人日记》作为鲁迅有所为而作的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就不仅让学生学习了汉语,也带给了学生思想上的震撼。学生开始明白,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圣人,而鲁迅则是中国现代的圣人,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这个动态过程在二十世纪之初曾经发生过深刻的裂变。当讲到《阿Q正传》的时候,学生就较为容易理解了。有的学生甚至联系到泰国的文学作品,建议我读一读泰国一位曾经获得过东南亚文学奖的作家的《判决》,还有的学生谈到他们在西方文学课上读到过的一位德国作家的作品,我深受鼓舞。文化和文学的传播本来就应该是相互的,国内曾有一位学者谈到中西文学比较的时候认为中西文学经历了对峙、对视、对话三个发展阶段。对话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我们的汉语和文化推广和传播实际上应该充分发挥对话时代的有利氛围,更应强调内涵(历史的内涵和时代的内涵),而绝不能被看作是一厢情愿的“文化输出”。《阿Q正传》在学生内心深处引起的共鸣,正说明了这部作品的世界性意义,更能彰显鲁迅的伟大。曾有一位泰国学生已经毕业了,因为没有听到我讲授的《阿Q正传》的课,特意到我的办公室来,希望我能给她讲一讲。这时我意识到好的作品的力量,它不仅能够在课堂上传播,而且能够通过学生在课下传播了。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吴伟克教授和简小兵博士基于其在美国大学的教学思考和教学实践创造出“文化体演教学法”,我曾上过他们的课,很受启发。他们认为应该让外国学生在中国的文化系统中理解和学习汉语,运用汉语应该像运动员一样深入其中进行比赛而不是像观众那样只是演出的观看者,观众虽然也能看懂比赛,但永远是自外于这种文化的,语言更多是一种知识和娱乐,而不是能够身体力行实践的一种有效载体。我是赞同这样的看法的,但是从我们的文化传播的立场来说,我认为,培养一个民族文化的亲和力不能过于把语言工具化,对中华民族心灵历史的深刻理解并在这种理解中实现文化的沟通和对话也许才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更为理想的形态,而这种理解则存在于一点一滴的更为有效的教学实践和潜移默化的扎实工作之中,是急不得的。
两年的教学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作为一个北方人,泰国的气候我并没能很好的适应,身体常有不适之感,但是我还真是有点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了。临行之前我再次仔细打量文学院的那些座古老和现代的建筑,我更加体会到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中国也仍在传统和现代中前行,泰国又何尝不是如此?扩而大之,也许整个世界都是如此吧。我们的汉语推广和文化传播也应在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中展开,既要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要体现出并不自外于世界潮流的现当代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时代精神和思想贡献。
应该说我的教学工作是成功的,两年来我也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临回国之前,学生们送给我两件礼物,我至今都在珍藏。一件是学生们集体做的一张大大的纸板,中间是他们和我的合影照片,周围是每个学生的照片,照片下是用汉语写的临别赠言。我深受感动,那是泰国学生与一位中国老师心灵的沟通,是师生情谊的最好见证。还有我想不到的,是一位学生给我打电话说要单独送我一件礼物。这位女生来自泰国的南部,汉语学得相当出色。她的妈妈来曼谷看她,她一定要让妈妈也来看看我这个中国老师,并把带来的家乡的食品送给我品尝。我说你是学生,不要送给我礼物,你学好汉语和中国文化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了,她说这是特别的。在宿舍大厅里,她给我看了礼物,原来是我的一幅铅笔素描画像,并用画框精心装裱起来。那是她亲手画的,是我讲课时的样子。我心潮澎湃,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个教师,一位中国教师的幸福。
下面就让我用我们的班长——那个胖乎乎、面色微黑、一说话脸上就露出微笑的女生的临别赠言结束本文吧:
谢谢老师的培养,一年多以来辛辛苦苦地教我们。
谢谢老师的信任,相信我们有本领,能够学会汉语。
谢谢老师的笑容,总是露出温和的表情。
下个学期,虽然老师不再教我们了,但是老师要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在这纷繁的十丈软红中,微笑犹如一根线,把我们的心系在一起,微笑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心田;微笑犹如一阵清风,使我们清爽至极。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树木换上了新衣裳,显得无比的翠绿;各种各样的花朵争奇斗艳。微风从课室外吹进来,氤氲的空气带有一丝的湿意,这让人感到无比惬意的环境,却仍难以消去我心中的烦躁。
春季最容易令人发脾气。我看着那份仅仅只有75分的试卷,心中不由感到委屈和不甘。自已如此的勤奋却得到这样的回报,眼角渐渐湿了起来,我却不想让班里同学们看见我软弱的一面,便咬紧嘴唇,低着头不语。我的同桌小楚看见我这副样子,对我友善地说:“小君,别灰心啦,一两次成绩差是很正常的。”便轻轻推了推我。我抬抬头,便看见小楚那张95分的试卷,心中的不甘便犹如滔滔江水爆发出来,我指着小楚大声骂道:“你考得好当然这样说啦!别装了,别以为你很好,装模作样!”我气冲冲转过头不理她。本来以为会听到小楚骂回我的声音,却听不到任何的声音。我转过头回去看着小楚,小楚咬了咬嘴唇,眼中带着一丝的伤痛,她突然抬头望着我,清风拂过她的脸庞,两鬓边的发丝乖乖地贴在脸上,她的嘴角慢慢上扬,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说:“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想安慰你而已,你的资质比我好得多,别灰心了。”顿了顿,她又便接着说:“刚才对不起了,没想到会伤到你。”她抱歉地望着我。
听到她的话,我心中不甘与委屈一抹清空,留下的便只有感动。小楚抓住我的手,对我笑道:“别生气了,好吗?”我满怀歉意地点了点头,回了她一个大大的笑容。“我们一起加油吧!”我们异口同声说道。阳光从窗户外照射进来,照在她微笑的脸庞,似乎熠熠发光。
第二节是刮,大家注意听,刮是怎么刮,舌尖抵下齿背,舌体用力,用上门齿的齿沿刮舌尖和舌面,这样反复进行,这样反复进行,这是第二节。
第三节是捣,捣乱的捣,我都把它概括成一个字,这样大家好记,怎么捣呢,就是把一个像枣核一样的物体,竖放在舌面上,比如说,一个橄榄核,一个枣核,或者一小块糖,两尖,两头正对着前舌,这是竖放,用舌面挺起的动作使它翻转起来,这样反复进行,这是捣,这是捣,这是第三节。
第四节呢,是弹,先把力量集中在舌尖,抵住上齿龈,堵住气流,堵住呼出的气流,然后呢,突然打开爆发出te音,反复进行,我来做一下,大家听到这个声音大概也就可以体会出来我是怎么样在做:“te te te”,这里应该注意,舌的中重线,前后的中重线要用力,爆发出这个te te,越有力越好,爆发出这个te音来,这样反复进行,这是第四节。
第五节是顶,先闭唇,用舌尖来顶左右的内颊,交替进行,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左边一下右边一下,这是第五节。
第六节呢,是转,闭唇,把舌尖伸到口腔前庭,也就是把舌尖伸到齿唇的中间,先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这样交替来进行,这样交替进行,这是第六节转。
关键词: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一、前言
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一直是语言学家们感兴趣的话题。到了20世纪60年代, 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开始跨越句子的束缚, 把语篇作为研究的单位。衔接是生成语篇的必要条件, 是语篇的基础, 是使语篇语言简练、信息突出、逻辑连贯的重要手段。因此, 衔接理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语篇对比分析中。
二、衔接与连贯
衔接和连贯都属于韩礼德功能语法中的语篇纯理功能, 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我们在谈到语篇中的衔接现象时常常会涉及到“连贯” (coherence) 。其实, 衔接和连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单地说, 衔接是语篇现象, 指的是发话者用来表示经验和人际方面语言连贯的语法手段;而连贯是心理现象, 它存在于发话者的头脑中, 无法在语篇层面上找到线索。有人认为, 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 而连贯是语篇整体意义的无形框架。 (《功能语法入门》黄国文序) 连贯不但要依靠语篇表层结构中各个句子之间的衔接, 而且要符合语义, 语用和认知原则。
衔接和语篇一样, 是一个语义概念。它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 或者说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当语篇中一个成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 便产生衔接关系[1]179。
韩礼德和哈桑在其论述语篇衔接的专著《英语的衔接》中指出:“篇章与非篇章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篇章性……而篇章性是由衔接关系形成的。”[2]7。因此说, 衔接手段是篇章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他们还明确了衔接的范围:“衔接是语篇当中的一个成分和对解释它起重要作用的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一其他成分也必须在语篇中能够找到;但它的位置完全不是由语法结构来确定的。”[2]57衔接涉及到两个层面:语义层面和形式层面。在语义层面上, 衔接是一个意义概念;在形式层面上, 语篇的衔接关系由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形式体现。
连贯是语篇的最基本特征之一。Van Dijk认为:“连贯是话语的一种语义特征, 它依赖的是每个单句的解释和与其他句子的解释之间的联系。”[3]29Crystal 指出:“连贯指的是语篇中所表达的各种概念和关系必须彼此相关, 从而能使我们对语篇的深层意义进行合理的推理。”[4]3
韩礼德 (1976, 1985/1994/2004) 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 (grammatical cohesion) 和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两种。语法衔接有四种:照应 (reference) , 省略 (ellipsis) , 替代 (substitution) 和连接 (conjunction) 。词汇衔接也有四种:重复 (repetition) , 同义/反义 (synonymy/antonymy) , 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 (hyponymy/meronymy) 和搭配 (collocation) [1]179-188。
(1) 照应 (reference) 是一种语义关系, 它指的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即语篇中的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例如:
1) Peter has a wife but couldn’t keep her.
2) I will put you through into the Looking-glass House. How would you like that?
(2) 省略 (ellipsis) 指的是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它是避免重复, 突出新信息, 并使语篇上下紧凑的一种语法手段。省略的类型有三种:名词性省略 (nominal ellipsis) , 动词性省略 (verbal ellipsis) 和小句省略 (clausal ellipsis) 。例如:
3) My father planned (all these houses) and my brother built all these houses.
4) ——Oh you didn’t have to make a special trip for that, mother.
——I didn’t (have to make a special trip for that) .
5) ——Do you understand?
——Yes. (I understand)
(3) 替代 (substitution) 就是用替代词去取代某一个成分, 因此替代词只是形式, 它的语义要从所替代的成分中去寻找。替代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三种。例如:
6) American food is not the same as the English kind. (kind=food)
7) He can cook as well as she does. (does=cooks)
8) I want to read this document. You can sign it after I have done so. (done so= read this document)
(4) 连接 (conjunction) 是通过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的手段。连接成分往往是一些过渡性的词语, 表示时间、因果、条件等逻辑上的联系。例如:
9) He will go to Sydney and then to Melbourne. (时间关系)
10) She didn’t know the rules. Consequently she died. (因果关系)
词汇衔接是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 或重复, 或由其他词替代或共同出现。
(5) 重复 (repetition) 指的是某个语言成分多次出现的现象。重复出现的词汇在单复数形式上可以不一致, 有时候也可以是同根词的不同形式。词汇重复这个手段如果运用得当, 不但可以发挥语篇的纽带作用, 而且能够达到突出主题, 加深印象等修辞效果。
(6) 同义和反义 (synonymy/antonymy) 包括正反两个方面, 即指“同义性”和“近同义性”, 也指各种形式的“反义性”。如:
11) He fell asleep. What woke him was a loud crash.
例11中的asleep和woke是一对反义词。这里的同义词和反义词是两个广义的概念, 他们不受词性的限制, 上例中的asleep和woke就分别是形容词和动词。
(7) 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 (hyponymy/meronymy)
下义词 (hyponymy) 即本身含义包含在上义词 (superordinate) 之中的词。一个上义词往往包括若干个共同下义词。例如:
与下义词看似一致而实际不同的是局部词 (meronym) 。局部词与上下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局部与整体而不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恰当的使用下义词、局部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除了可以衔接上下文外, 还能起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语言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功能。
(8) 搭配 (collocation) 指一般所说的组合关系, 包括因果关系, 修饰关系等。如下例中的chains, shake和fall.
Rise like lions after slumber
In unvanquishable number.
Shake your chains to earth like dew
Which in sleep have fallen on you!
You are many, they are few.
三、文本分析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在具体运用上各有其特点。本文选取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于十一月访华时在上海的演讲稿 (中英文) 作为分析语料, 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上的差异做以比较。
本文选取具有连接功能的词和短语以及相应的中文短语:because, because of, and, but, while, yet, above all, even, on the contrary, so, then, for, for instance, not only…but also, in addition to, of course, however, surely, indeed, 但是, 不但…还, 同时, 所以, 既…又, 而, 不过, 甚至, 比如, 最终, 还, 那么, 当然, 由于, 即使, 也, 不管, 虽然, 而且, 相反。
四、数据分析及衔接手段产生差异的原因
数据分析显示英文语篇中连接词用得多, 词频也高。例如“and”在英文演讲稿中出现了四十四次, 频率为0.0192%;而“而且”在中文演讲稿中仅出现了四次, 出现频率为0.0012%, 是英文语篇中出现频率的1/11。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but”比表示同样意思的“但是, 而, 不过”出现频率低之外, 其他连接词在英语语篇中出现的频率几乎都为其对应词在汉语语篇中出现频率的二倍。
通过数据分析, 我们认为产生差异的原因既在于英语和汉语语言上的差异, 同时又在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在结构上, 汉语语篇多是句内与句间的直接组合, 在形式上缺乏显性的连接手段, 通过逻辑推理或直觉判断可以发现语义是连贯的。这种连贯性主要是通过句子内部结构, 借助于修饰手段, 比如排比和对比实现的。字里行间存在隐性的逻辑关系, 语篇需要在上下文中才能够得到完整的正确理解。申小龙在其《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中指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 西方形态语言的句子组织是以动词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句子中各种成分都是以限定动词为中心明确彼此的关系。这种句子格局的心理视点是一种焦点透视。它的句界是严格的, 可以计算的, 内部组织呈几何空间型。 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也使英汉语篇衔接手段有较大差异。英语在语句衔接上多用“形合法”, 连接词用得多, 词频也高;汉语也用“形合法”, 但主要用“意合法”。西方语言明显的形态标记, 严密的句法规则和执着于知性、理性的精神同西方民族比较发达的形式逻辑思维有密切的联系, 而汉语语法的非形态特征, 句法的灵活性, 又往往同汉民族思维的整体性、辩证性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Halliday, M.A.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3]Van Dijk, T.A., Text and Context;Exploration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M].London:Long-man, 1977.
[4]Crystal, David, An Applical Linguistics Approach to Dis-course Analysis[Z].Oxford:Blackwell, 1985.
[5]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Publisher Ltd, 1985.
[6]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7]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我曾经在一所师范类大学任古汉语教师,当我在课堂上问到学生一些关于古诗词问题时,他们都显得茫然无措。我问他们你们下去看不看课本,他们的回答让我惊得目瞪口呆,两个字——没空。试想,在校读书的大学生都“没空”看这些东西,何况硬逼着苦于生计、累于仕途的人群去研读呢!其实,中国的古诗词包涵着修身立志、处世交际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中国古词中,好些句子都告诉我们,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爱与情是无关的,更谈不到永恒。爱过就完了,不要死缠着一个苍白的情字不放,痴情的结果就是痛苦绵绵无绝期。如郑光祖写的《题情》中有两句:相思借酒消,酒醒相思到。借醉酒来忘却相思,但酒醒时相思之情又会袭来。此曲写出了一个女子无尽的烦恼。知冷知热的话向谁说,隐秘的事情向谁告?雕梁画堂、红烛高烧的美好时刻难以盼到,正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但是她思念的那个人鬼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呢!贯云石的《金字经》也有这样的腔调,和《题情》中的女子害的是同样一种病:泪溅描金袖,不知心为谁?芳草萋萋人未归。期,一春鱼雁稀。人憔悴,愁堆八字眉。听起来邪乎,眼泪落在精美的衣裳上,还不知道为谁而哭,看来被折磨得够呛。看到芳草萋萋,醒悟了,原来是为未归的夫君而流泪,又是春又是鱼和雁,那可是一刻千金的大好时光,却不能共度。此曲意境像温庭筠的《菩萨蛮》。大概这二人都有着养情妇的生活体验,并且都了解他们的情妇生活在欲罢不能的单相思痛苦中。
汤显祖在《牡丹亭》第十二出变了个花样,脱离了思呀归呀俗气的字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是杜丽娘游园后在梦中与理想中的情人柳梦梅相会时想到的疯话。人生若像花草一样自由相恋,生死在一处,即便有什么酸辛苦楚也决不怨悔。这样的事情也就是在梦中做一做罢了,世上还有这等好事等待着她?
商挺的《潘妃曲》更是让人柔肠百折、荡气回肠:一点青灯人千里,锦字凭谁寄?雁来稀。花落东君也憔悴。投至望君回。滴尽关山多少泪。这又是一首闺怨、离情的句子。一个年轻的弃妇,坐在一点青灯之下,相思之苦怎么才能排遣?偏偏又落了个碧天无路信难通,山高水阔无寄处。看着落花,自己哀叹,在飞红万点中伤离怨别,一种空负青春的悲哀掠上心头。
看着这首古词,我想她的男人为什么要弃她而去呢?也许为了求生,但如果男人把这个女人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他绝对不会离开她的,即使此地无法生存,也得带着她一起走,算什么男人?没有责任心,这种男人根本属于无情无义之徒,不值得留恋。等他在外面栽了跟头才想到你,一旦得志不一定快活了那些女子。
白朴在《得胜乐》中对痴情的描写,雅得要命,一概避开了痴男怨女、反目夫妻的泪呀恨呀愁呀死呀等等的情感流露,只是写了几句景色,但同样让人一看就知道主人公是一个饱受情感折磨的绝望者: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深秋的夜晚,红霞漫天,长天尽头,远水相连。分明是一幅境界宏阔的绝妙秋景图。其实,句句关情,深深地烙上了主人公感情的印记。景色美丽而静谧得有些清冷,美丽中有一丝凄凉,那可是一种无法释怀的落寞。爱时轰轰烈烈,散时凄凄惨惨,人为是无法左右的。
再看看关汉卿的《冬》: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哪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此小令反映了一个怨妇绝望的心情:大雪纷飞,掩闭重门,令人断魂。江梅受损,人比江梅更憔悴几分。在寒风与寂寞的交织中,少妇长叹一声,发出冷落香泥碾作尘的哀叹。尽管无人问津,可她还是冒着狂风暴雪,挺着瘦弱的身躯,坚持守望,等待着情人的出现。多可怜呀!感天动地,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爱情超于一切,可爱情却又一文不值。当你接受了爱的同时也就接受了痛苦与守望。爱是不可抗拒的,要想让自己过得开心,必须看透爱这块温柔的薄纱笼罩着坚硬的痛苦与惆怅。对于那些折腰于失恋或离异者,爱不过是一种错觉。
情由爱生,人要做到无情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全心全意去爱的过程中,自己一定要提醒自己爱是有限的,假如同你相爱的人真的结了婚,爱情也未必会延续一辈子的。重要的是怀着报恩的心理善待对方、长相厮守下去,因为对方曾经给过你爱。在爱情里,快乐和痛苦一线之隔,有时候痛苦意味着珍惜与成长;而有时候痛苦会凝固成永久的伤疤。也许一段爱情是否暗藏痛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面对。
我的读书和写作缺乏计划性,掌握的古典文学知识更是皮毛。虽然也有大致的方向,却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国的古词浩如烟海,有如银河繁星,凝结了无数前贤的血汗和智慧,赏析这些古词,领悟其中的高见和妙算,直接受惠于古老文明的深恩厚泽,我的感激之情如对天日,无以报答。中国古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敲击在我们心头的时候,细细品味都会令人潸然泪下。
中国古词关于珍惜时间、看破世事的句子也很多。张可久在《九日》中有这样的描述: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这几句是写作者凄凉的心境。在白发丛生的暮年之际,回首一生道路,恰似夕阳西下,几只悲鸣的寒鸦,无力地飞着。
此情此景,令人垂泪。当我们容颜变老的时候,也许会不服气地问自己,我真的老了吗?昨天那个白衣绰然、婀娜翩飞的自己哪里去了?人是不经老的,我刚过了27岁的生日,眼睑下已经清晰地出现了皱纹,精神也不如以前,亲友都说我是熬夜写作酿成的恶果。有了时间也不想再出去了,只想自己呆在家里静静地看书、看电视。我确实老了,已快到而立之年了,我想到的是奋斗和未来。可我的奋斗一直回报丰厚,感谢这个时代给我的肯定与信心。
张可久没有赶上这样的好时代,他在《道情》中写道:半纸虚名,十载功夫。这首曲子写出读书人的不幸遭遇和满腹牢骚。虽然耗去了十年寒窗,只是博得一个舞文弄墨的虚名罢了。这里反映出元代社会的黑暗。元代不注重科举,而从吏中选仕,于是造成了读书人金榜题名梦想的破灭。
选仕是一种腐朽的手段,其中的猫腻堪费笔墨,有人说评奖、选仕是一面筛子,淘汰清官,选择恶棍。往往对被选者个人品格的要求是奴才般的贱皮软骨,卖笑嘴脸,搜刮百姓的狠毒心肠,处理文牍的好耐心,总之是一副丑态。关汉卿流传百世的《感天动地窦娥冤》中有一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揪心!窦娥从一个童养媳妇到一个寡妇,命运已经够悲惨,可黑暗的社会还是没有放过她,雪上加霜,使这个弱女子最终沦为法场问斩的死囚。窦娥在经历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场磨难时,她的反抗终于爆发出来。她勇敢地抨击了官场良知的泯灭和当时王法刑宪的儿戏,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至高无上的天地日月和鬼神抗争,彻底否定了权贵秩序的合理性。表明她对这个污浊社会的绝望以及与之彻底决裂的决心。
时至今日,依然有少数混入官场的败类,干着同样卑劣的勾当,令人发指。我也在一些国家机关与政府部门工作过,一些小人物对部门的“掌门人”毕恭毕敬,让“掌门人”的霸道不加掩饰地上了一个台阶。小人物不明白“掌门人”的张狂完全是由他们的卑躬屈膝、阿臾奉承和不断贿送的金钱滋养起来的。
可悲!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刚正已经灰飞烟灭。
古往今来就有这样的说法——民不与官斗。出头的椽子先烂。屈死不告状。乔吉的《里西瑛号懒云窝有作奉和》里写道:苍天负我,我负苍天。前句揭示了元代科举不兴,仕进无途,追功逐利的黑暗现实。后句写对这种抛弃我的老天,我只能对不起它了。这两句懒神仙的悲愤呼喊,彰显了他们这些文人的豪放与悲愤共存的高旷心仪。清官如水似镜、狡官如蛇似蝎。对于不良官员来说,老百姓能有什么办法。不良官员污吏随时准备出手打出头鸟。当然,哪朝哪代都有看明世理的官员,张养浩就写下了《喜春来》:翻腾祸患千种禄,搬载忧愁四马车。浮名浮利待何如?枉干受苦,都不如三径菊四围书。虚幻的名利带来什么?罪囚名利不过白费心机,不如静心种菊、坐拥书城。当时写下此作时作者任监察御史。官僚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风险大,可能转眼就有祸患,终日忧心忡忡,像逆水行舟一样艰难度日。
做人的`最好办法是降低身份,看淡名利,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古往今来,很多皇帝的名字也叫不出了,而一些文人豪客却永远让国人缅怀。他们生前的地位是何等的悬殊,而百年千年以后,文者流芳百世,权者销声匿迹。
当我在困惑中迷茫的时候,四川的一位行政官员为我发来一条短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其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昔日秦始皇?”
我知道这是清代康熙年间在京城为官的宋廷玉,为给家人调解与邻里因争一墙之地而引起的纠纷,写了这样一首诗。远在安微的家人读诗后,立即将墙撤后三尺。邻里一见,也无话可说,也随即将墙撤后三尺。于是,两家重新和睦相处,还给行人留下一条六尺宽的通道。
接到这条短信,我的心一下充满月影花香,生机盎然。当官也好,为民也罢,人类这个物种,赤条条来到世上,正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呕心沥血争来夺去。有的不良官员为了争夺权位,设计陷害和控制上访安排得丝丝入扣,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其实,人生不过百年,何苦用珍贵的生命去追寻短暂的虚无呢。法网灰灰,疏而不漏。弄不好还要遭牢狱之灾,甚至命丧黄泉。
陈草庵在他的《山坡羊》也有共识: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时光易逝,年华易老,人生之短,犹如白驹过隙,今年还是黑发少年,转瞬就会白发苍苍。青山依旧,韶华已无多。陈草庵以大自然的美好,启示人生的短暂须备加珍视,说明功名无日白头有期的道理。处世不应蝇营狗苟,劳累奔波,把宝贵的青春消磨在官场的争名夺利上。可是世上又有几人能够看破名利,清华大学有一位老教授,在给我们讲《哲学》的时候说——名利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就像一束鲜花,不管它多美丽,只要插在花瓶里,它的生命就宣告结束。我永远不会忘却这位恩师的言传身教,我更相信常人是达不到这样境界的,犹如冰是水的结晶,达到这个转化,就要经过严酷的冬天。
我在学校教书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她的丈夫是本校的一个体育教师,俩人不时争争吵吵,有时还要动手动脚。同事一气之下离了婚。她很快又找了一个开发房地产的大老板,这下来了个脱胎换骨大变身,每天上下班有专车接送,回去保姆伺候着,陪同老板丈夫上了几次电视台做了明星企业家节目。几年之后,我在北京的街头遇到她,从与她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她已经不上班了。她的老板丈夫给她在北京买了一套160平方米大的房子。她现在的所有工作就是等待丈夫的回来。在分别的时候,她欲言又止地问我,你知道我前夫他还好吗?我回答,我一直没见到他,我都忘了他长什么样子了。她的神色暗淡了许多。名利是能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尊严与物质上的满足,可有的时候为了追求这些东西,失去的恰恰是生命中最重要最值得珍贵的东西。
中国的古词很是强调弘扬正气的重要性。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此为大丈夫”,说的就是如何做人。而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岳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更是传世之绝句。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些人总是戴着面罩。北京某杂志社的一位女编辑,每次见到我都要说一句话——嗷,宝贝,几天没见更漂亮了。后来,我亲眼见到她用同样的话和同样的语气说其他的人时,我有一种上当的感觉。这件小事虽然让我不能断定这位女编辑没有正气,至少让人感到了她的虚伪。
谈起古词中表现的昂扬正气,让我想到了一件事情。我在一所私立高中兼职的时候,那里的教师办公室都安了监控器。我每次走进校长办公室都见监控录像竟然关着,天长日久,那所学校的老师们索性对监控器视而不见,都觉得校长不过是吓唬人罢了,所以放松了警惕。但是每次校长找他们个人谈话的时候,出口便是一针见血。大家相互怀疑,胡乱猜测。当我送走一届毕业生要离开这所学校的时候问校长,您的电子眼有什么作用?又不长开。校长说,我在上班的时候从来不开,而是在下班的时候才打开。上班的时候人多,大家都在工作,下了班办公室只留下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时候,才能看出他们的称职与品行。说着他打开电脑录像,我看到办公室中下班后有打扑克的、有学生家长贿赂老师的、有男老师抓着女学生手而谈话的……
正气,在一些时候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毫无遮掩地展现出来的东西,也是最私人化的东西,它直指个人的内心。孔子说:君子慎独。为什么要留心一个人的时候呢,这是不言而喻的。我的一个女同学,交了一位男朋友。这位男朋友的长相和学识很是粗鄙。但是他对我女同学百依百顺,我女同学一直没有放弃他。一日女同学睡午觉的时候,听到另一个房间好像有手机响的声音。她顿时睡意全无,来到另一个房间看到她的男友正翻看她的手机,并且怕她听见还为手机调了静音。从此,我的这位女同学彻底看透了她的男友,很快分手了。但是她的男友已经偷偷配了她房上的钥匙,打算随时入室侵盗。在只剩一人的时候,最好留个心眼。邪恶的人会利用你的信任为非作歹。
【汉语拼音的魅力演讲稿】推荐阅读:
汉语拼音的教案06-18
汉语拼音的教案分析05-30
汉语拼音的拼读方法07-28
汉语拼音改进的方法09-09
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10-09
汉语拼音的发音推荐10-11
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11-07
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10-02
汉语拼音y 的发音方法07-21
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的探讨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