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诗(共8篇)
这里有一首英文诗,标题是:English is a crazy language(英语是一种疯狂的语言),专门介绍英语中的各种陷阱。这首诗很有意思,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pineapple既不生长在pine上,也不像apple?
为什么sweetmeat是糖,而sweetbread却是肉?
为什么guinea pig既不来自Guinea,也不是pig?
为什么writer可以write,而hammer却不能ham?
为什么tooth的复数可以是teeth,而booth的复数却不可以是beeth?
为什么vegetarian可以每天吃vegetable,而humanitarian却不可以每天吃human?
为什么teacher可以taught,而preacher却不能praught?
为什么人们在driveway上park,而在parkway上drive?
为什么slim chance和fat chance都表示“很小的机会”?
为什么wise man和wise guy意思正好相反?
为什么overlook是向上看,而oversee却是向下看?
为什么quite a lot和quite a few都表示“相当多”?
为什么人们可以为一个错误amends,但却没有人愿意amend这个错误?
为什么房子burn up之后,最终会burn down?
为什么表格fill in之后,最终会fill out?
为什么star out的时候,star能看见,而light out的时候,light却看不见?
为什么手表wind up时,手表就开始走了,而这首诗wind up时,这首诗就结束了?
送钟元外赋竹 唐 郑谷
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
对雪 唐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谢提刑张郎中寄筇竹柱杖
宋 欧阳修
玉光莹润锦烂斑,霜雪经多节愈坚。珍重故人相赠意,扶持衰病过残年。
南窗 元 金涓
南窗不受北风寒,笔砚供吟对景安。最喜手攀檐前竹,雪中犹胜作花看。
雪竹山房 元 贡性之
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帘幕影迷金琐碎,佩环声动玉阑干。只疑玄圃翻琼树,错讶瑶台舞素鸾。百战几时能著我,万竿深处一凭阑。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春日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过过墙来。
8、《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春日》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0、《春日游湖上》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绝句》
南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3、《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4、《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5、《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7、《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8、《春日游湖上》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2、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5、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6、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7、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8、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9、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10、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11、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12、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1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此诗大约写于天宝四载(745年)杜甫游齐赵时,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诗中慨叹二人漂泊不定,学道无成。“痛饮”二句,既是对好友的规劝,也含有自警之意,语重心长,可见二人友谊之诚挚。全诗沉郁顿挫,跌宕起伏,言简意赅,韵味无穷。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
未就:没有成功。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
2、春日忆李白
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或天宝六载(747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二人十分投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他们一起到宋州,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诗人高适相逢。后来又一起到大梁城。分手后李白赶往江东,杜甫奔赴长安。到达长安后,杜甫写了好几首怀念李白的诗,这首便是其中之一。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⑴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⑵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⑶俊逸:一作“豪迈”。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⑷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⑸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⑹论文: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3、梦李白二首
这两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两首诗。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後事。
⑴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恻恻:悲痛。开头两句互文。⑵瘴疠:疾疫。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⑶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⑷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这两句说: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
⑸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⑹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羽翼:翅膀。这两句说: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
⑺颜色:指容貌。
⑻这句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⑼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
⑽这两句说: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⑾告归:辞别。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⑿这两句是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⒀这两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⒁冠:官帽。盖:车上的篷盖。冠盖:指代达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⒂孰云:谁说。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这句意思是:谁说天网宽疏,对你却过于严酷了。
⒃这两句说: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寂寞困苦,但必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4、天末怀李白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前二首诗中的怀疑总算可以消除了,但怀念与忧虑却丝毫未减,于是杜甫又写下《天末怀李白》表达牵挂之情。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⑴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⑵君子:指李白。
⑶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⑷江湖:喻指充满**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⑸命:命运,时运。文章:这里泛指文学。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⑹魑(chī)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过:过错,过失。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说明李白被贬是被诬陷的。
⑺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从永王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
⑻汨(mì)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5、冬日有怀李白
此诗在天宝四载冬作。诸家谓白未官时,误。鳌按:曾巩《李白集序》:李白至齐、鲁凡两次,初去云梦,之齐、鲁,居徂来山竹溪而入吴,此在天宝三年前明皇未召见时。后至洛阳,游梁、宋,复之齐、鲁,南游淮、泗而再入吴,此在天宝三年后翰林既放归时。杜之怀李,当在四年之冬,此时李复有东吴之游,后《春日怀李》诗云“江东日暮云”,当属五年之春。其《送孔巢父诗》题云“游江东兼呈李白”,亦即五年之春也。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①《左传》:“晋韩宣子来聘,公享之。韩宣子赋角弓。既享,燕于季氏,有嘉树 ②《后汉书》:“庞德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反。”
6、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和李白友情甚笃,他闻听李白被朝廷放逐的消息后,十分叹惋,便创作了一些思念、称颂李白的诗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便为其中一首。宝应元年(762年)七月,杜甫自成都送严武入朝,至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正值剑南兵马使徐知道作乱。于是转赴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此时才获悉李白正在当涂养病,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後尘。乞归优诏许,遇我夙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元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议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⑴狂客:指贺知章。贺知章是唐越州永兴人,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谪仙:被贬谪的神仙。贺知章第一次读李白诗时,如是赞道。
⑵“诗成”句:据《本事诗》记载,贺知章见了李白的《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么神矣。‟”说明李白才华超绝,满朝为之倾倒。
⑶汩(gǔ)没:埋没。
⑷承殊渥(wò):受到特别的恩惠。这里指唐玄宗召李白为供奉翰林。
⑸“龙舟”句:指唐玄宗泛白莲池,在饮宴高兴的时候召李白作序。“兽锦”句:《唐诗纪事》载:“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这里是说李白在皇家赛诗会上夺魁。
⑹“祢(mí)衡”句:才能像祢衡一样好。祢衡:东汉时人,少有才辩。孔融称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原宪”句:家境像原宪一样贫困。原宪:春秋时人,孔子弟子,家里十分贫穷。
⑺“薏苡”句:马援征交趾载薏苡种还,人谤之,以为明珠大贝。这里指当时一些人诬陷李白参与永王李璘谋反。
⑻三危:山名,在今甘肃敦煌县南,乃帝舜窜三苗之处。
⑼“几年”句:耽心李白处境危险。鵩鸟:古代认为是不祥之鸟。“独泣”句:叹道穷。黄公,四皓之一。避秦入商山。
⑽楚筵(yán)辞醴(lǐ):汉代穆生仕楚元王刘交为中大夫。穆生不喜欢饮酒,元王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元王死,子戊嗣位,初常设醴以待。后忘设醴。穆生说:“醴酒不设,王之意怠。”遂称病谢去。这里是指李白在永王璘邀请他参加幕府时辞官不受赏之事。李白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说:“半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梁狱”句:汉代邹阳事梁孝王,被谗毁下狱。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力辩自己遭受冤屈。后获释,并成为梁孝王的上客。这里是指李白因永王璘事坐系浔阳后力辩己冤。
⑾“老吟”二句:老病秋江,说明李白已遇赦还浔阳。⑿槎(chá):木筏。
7、不见近无李白消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可能是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郑虔在台州的消息后,引起对李白的思念而写的。次年即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就去世,所以诗也应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之作。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⑴“李生”句:李生,指李白。杜甫与李白天宝四载(745年)在山东兖州分手后,一直未能见面,至此已有十六年。
⑵佯(yáng)狂:故作颠狂。李白常佯狂纵酒,来表示对污浊世俗的不满。⑶“世人”句: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认为他有叛逆之罪,该杀。
⑷怜才:爱才。
⑸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⑹“头白”句:李白此时已经61岁。杜甫这时在成都,李白如返回匡山,久别的老友就可以相见了,故云归来。
8、饮中八仙歌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⑴知章:即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性旷放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他在长安一见李白,便称他为“谪仙人”,解所佩金龟换酒痛饮。这两句写贺知章醉后骑马,摇摇晃晃,像乘船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
⑵汝阳: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朝天:朝见天子。此谓李痛饮后才入朝。麴车.酒车。移封:改换封地。酒泉:郡名,在今甘肃酒泉县。传说郡城下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
⑶左相:指左丞相李适之,天宝元年(742年)八月为左丞相,天宝五年(746年)四月,为李林甫排挤罢相。长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故用来形容李适之的酒量之大。衔杯:贪酒。圣:酒的代称。《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尚书郎徐邈酒醉,校事赵达来问事,邈言“中圣人”。达复告曹操,操怒,鲜于辅解释说:“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李适之罢相后,尝作诗云:“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此化用李之诗句,说他虽罢相,仍豪饮如常。
⑷宗之:崔宗之,吏部尚书崔日用之子,袭父封为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朋友。觞:大酒杯。白眼:晋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看朋友,白眼视俗人。玉树临风:崔宗之风姿秀美,故以玉树为喻。
⑸苏晋:开元进士,曾为户部和吏部侍郎,长斋:长期斋戒。绣佛:画的佛像。逃禅:这里指不守佛门戒律。佛教戒饮酒。苏晋长斋信佛,却嗜酒,故曰“逃禅”。
⑹李白: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诗兴。《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应诏至长安,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并赐食,亲为调羹,诏为供奉翰林。有一次,玄宗在沉香亭召他写配乐的诗,而他却在长安酒肆喝得大醉。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玄宗泛舟白莲地,召李白来写文章,而这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了,玄宗就命高力士扶他上船来见。
⑺张旭:吴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时人称为“草圣”。脱帽露顶:写张旭狂放不羁的醉态。据说张旭每当大醉,常呼叫奔走,索笔挥洒,甚至以头濡墨而书。醒后自视手迹,以为神异,不可复得。世称“张颠”。
⑻焦遂:布衣之士,平民,以嗜酒闻名,事迹不详。卓然:神采焕发的样子。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
9、赠李白
这是杜甫赠李白最早的一首诗。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杜甫在东都洛阳,李白因高力士的诬陷排斥而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两人因而情志相投,故写此诗。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1.客:旅居他乡。
2.东都:指洛阳。隋朝与唐朝置都长安,洛阳被称为东京或东都。[3]
3.机巧:机智灵巧。4.对:对头,敌手。
5.腥羶:指肉食。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称羶,鱼鳖等水族称为腥。
6.青精饭:为民间食品,唐代即有。又称乌米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
7.苦:因某种情况而感到困难。8.大药:道家的金丹。
9.金闺:金马门的别称,亦指封建朝廷。
10.彦:旧时士的美称。《孔安国传》:“美士曰彦。” 11.幽讨:意为寻讨幽隐。
12.瑶草:仙草,也泛指珍异之草。汉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韁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精华,共轻擧耳。”
10、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天宝四载(公元745年),杜甫在齐州、临邑访友小住至初秋,又到兖州(这个时候已改称鲁郡,李白家居于此)拜访李白,并结伴同游。这一年,李白四十五岁,杜甫三十四岁。……在某个秋日无风的日子,迎着南归的雁鸣,两人骑马往鲁城的城北郭外,去拜望一位隐士范十。所谓范十,应该是相互熟悉的朋友之间一种亲热的称呼,就如同称呼杜甫为杜二,称呼李白为李十二一样,只是简略的喊出对方在族中同辈排行里的位置。出了城北,秋草丰茂,路径迷离,走不多远,纵马急驰在前面的李白就迷了路,一头钻到了苍耳丛中去,粘了一身的苍耳,结果到了范十家门口时,狼狈的情形竟然让主人都不敢认了。李白在酒桌上和杜甫范十豪饮的时候,随口吟出的苍耳诗里,满是得意和自嘲,能够让人感觉到这次访友的轻松和惬意。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⑴《宋书》:谢灵运云:“每对惠连,辄得佳句。”
⑵《汉书·吴王传》:往往而有。《南史》:武威阴铿,字子坚,五岁能诵赋日千言。及长,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
⑶《论语疏》:“颛臾主祭蒙山。”山在东,故曰东蒙。【黄鹤注】《唐志》:蒙山在沂州新泰县。沂与兖州为邻,公在兖,故云东蒙客。
⑷《韩诗外传》:“使两国相亲如弟兄。”
⑸《世说》:朱百年就孔思远宿,饮酒醉眠。汉姜肱兄弟,同被而寝。晋祖逖、刘琨情好绸缨,共被同寝。⑹《诗》:“携手同行”。
⑺丁督护诗:“幽期济河梁。”谢灵运诗:“平生协幽期。”
⑻《高士传》:楚聘北郭先生,妇曰:“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遂辞聘。《后汉书》:汝南廖扶,绝志世外,不应辟召,时号北郭先生。【钱谦益笺】太白集《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诗云:“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此云“来寻北郭生”,即其人也。【黄鹤注】范居任城北郭,非兖州北郭。
⑼《曲礼》:“客人门而左。”殷仲文诗:“能使高兴尽。”
⑽《家语》:“升堂侍立。”《庄子》:黄帝遇牧马童子,问涂焉。黄帝曰:“异哉小童!”《杜臆》:见小童之清俊,便知主人不俗。
⑾梁元帝《纂要》:“晚照谓之落景。”卢思道诗:“落景照长亭。”
⑿《列子》:“望之若屯云焉。”袁孝若《诸葛孔明论》:“古城荒毁,难可修复。” ⒀《杜臆》:《橘颂》以受命不迁,行比伯夷。颂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⒁《晋书》:张翰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鲙,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羇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⒂江总诗:“暂笏奉周行。”【邵二泉注】“冠簪手笏,贵者之服。
11、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此诗写孔巢父执意离开长安,蔡侯为之设宴饯行,杜甫在宴上赋此诗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并在诗中赞扬了孔巢父的高风亮节。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⑴孔巢父,《旧唐书》有传。他早年和李白等六人隐居山东徂徕山,号“竹溪六逸”。谢病,是托病弃官,不一定是真病。李白这时正在浙东,诗中又怀念到他,故题用“兼呈”。
⑵这句写巢父无心功名富贵。掉头,犹摇头。“不肯住”三字要和下文“苦死留”对看。朋友们要他待在长安,他总是摇头。
⑶这句有两层意思:一方面表明巢父不仅不恋宫贵,连自己的诗集也留在人间不要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巢父的诗可以长留不朽。巢父诗今不传,这句赠诗倒成了杜甫的自评。
⑷珊瑚树生热带深海中,原由珊瑚虫集结而成,前人不知,见其形如小树,因误以为植物。上言巢父入海,故这里用珊瑚树。
⑸此二句写东游的境界。上句,字面上用《左传》“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但含有比意。巢父的遁世高蹈,有似于龙蛇的远处深山大泽。下句兼点明送别是在春天。
⑹此二句写东游时的遭遇,是幻境。蓬莱,传说中的三仙山之一,在东海中。织女,星名,神话中说是天帝的孙女。这里泛指仙子。虚无,即《庄子》所谓“无何有之乡”。归路,犹归宿。
⑺知其故,指弃宫访道之故。⑻这是一个转折语。代巢父点醒世人,也可看作转述巢父本人的话。草头露,是说容易消灭。这句和李白诗“功名宫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同意。但世人不知,故苦苦相留。苦死留,唐时方言,犹今言拼命留。
⑼此二句写蔡侯饯行。侯,是尊称,杜甫尝称李白为“李侯”。静者,恬静的人,谓不热衷富贵。别人要留,他却欢送,其意更深,所以说“意有馀”。除,台阶。
⑽唐时宴会多用妓乐,送巢父却不合适,所以只用琴。罢琴,弹完了琴。酒阑琴罢,就要分别,故不免“惆怅”。下面三句都是临别时的嘱咐。
⑾空中书,泛指仙人寄来的信。把对方看作神仙,故称为空中书,杜甫是不信神仙的。“几岁”二字很幽默,意思是说不知你何岁何年才成得个神仙。
⑿这两句是要巢父见到李白时代为问好。“问讯”一词,汉代已有,唐代诗文中尤多。如韦应物诗“释子来问讯,诗人亦扣关”,杜诗如“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并含问好意。禹穴有二,这里是指浙江绍兴县的禹穴。
12、今夕行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①天宝五载(746)作。
②今夕何夕:语出《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岁云祖:谓除夕夜。徂,往。③更长烛明:谓守岁也。不可孤:指不负此夕。孤,辜负。
④咸阳:地名,县在北山之南(阳),渭水之北(阳),山水皆阳,故名。⑤博塞:即赌博。全诗校:“一作赌博。”
⑥冯(P ing第二声)陵:意气奋发貌。五白:古代赌博的五木之戏,五子全白。
⑦袒跣:袒臂跣足。袅卢:古代博戏樗蒱(赌博的一种方式)的彩名。么为枭,最胜;六为卢,次之。卢,全诗校:“一作牟。”
⑧邂逅:偶然相遇。良图:远大的志向、抱负。
⑨“君莫笑”二句:《南史·宋武帝纪》:“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搏蒲一掷百万。”儋石,形容财物很少,只一担之量。儋,同“担”。
李白关于杜甫的诗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1、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白于天宝三载(744年)被“赐金还山”,离开了长安,到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游历,其时杜甫也因料理祖母丧事奔走于郑州、梁园(今开封)之间。两位大诗人终于在梁宋间相会、同游。不久就暂时分手。次年春,两人又在鲁郡(今山东兖州)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⑴石门:山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山不甚高大,石峡对峙如门,故名。⑵池台:池苑楼台。⑶金樽开:指开樽饮酒。
⑷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源出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向西流经流经曲阜、兖州,由济宁入运河。
⑸徂(cú)徕(ái):山名。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
⑹飞蓬:一种植物,茎高尺余,叶如柳,花如球,常随风飞扬旋转,故名飞蓬,又称转蓬。
2、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这是一首秋日送人之作,宴送的杜补阙、范侍御均为李白友人。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当时李白寄居在东鲁。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⑴鲁郡,即兖州,在今山东曲阜、兖州一带。尧祠,约在今山东兖州县东北。杜补阙、范侍御,均李白友人,名字、生平不详。补阙,是门下省属官,掌管供奉、讽谏。侍御,御史台属官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之简称。
⑵秋兴,因秋起兴。逸,乐。
⑶将,带的意思。宜,适合,协调。两句意为:群山带走了落日,绿水与蓝天相映成趣。
⑷金羁,用金镶制的马络头。这里指马。
⑺歌鼓,唱歌打鼓。川上亭,水上的亭子,指尧祠亭。曲度,曲调。曹丕《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这里指音乐。神飙,疾风。两句意为:我们在尧祠亭唱歌奏乐,乐声宏亮犹如疾风响彻云霄。
⑼相失,离散的意思。尔,指杜、范二人。两句意为:分别后我们将相距万里,只能迷惘的思念。
3、沙丘城下寄杜甫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时李白四十五岁。天宝三载(744年)春,李白离长安,开始漫游。在洛阳,遇见了已经三十三岁却仍未进入仕途的杜甫,二人同游。同年秋,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梁园相会,并同游孟诸、齐州等地。第二年夏,两人又在东鲁会面。他们情投意合,亲密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地步。天宝四载秋,两人分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后,南游江东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因怀念杜甫,写下此诗寄赠。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⑴沙丘:兖州古地名为沙丘,又名瑕丘,于唐代为鲁西南重要治所,李白应于此居住。⑵来:将来,引申为某一时间以后,这里意指自从你走了以后。竟:究竟,终究。⑶高卧:高枕而卧,这里指闲居。
⑷夕:傍晚,日落的时候。连:连续不断。秋声:秋风吹动草木之声。
⑸“鲁酒”两句:古来有鲁国酒薄之称。《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此谓鲁酒之薄,不能醉人;齐歌之艳,听之无绪。皆因无共赏之人。鲁、齐:均指山东一带。空复情:徒有情意。
⑹汶水:鲁地河流名,河的正流今称大汶河,其源有三:一发泰山之旁仙台岭,一发莱芜县原山之阳,一发莱芜县寨子村,流经兖州瑕丘县北,西南行,入大野泽。耿元端说汶水在曲阜之北七八十里处向西流,“思君若汶水”只是联想到汶水,不能认为沙丘城就在汶水之旁(参见《百家唐宋诗新话》)。
⑺浩荡:广阔、浩大的样子。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
4、戏赠杜甫
此首大约作于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1.戏赠:是开玩笑的话。其实,所谓开玩笑,往往表现了至交之问的真情实话。2.饭颗山: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一作“长乐坡前”。长乐坡也在长安附近。3.日卓午:指正午太阳当顶。
4.太瘦生:消瘦、瘦弱。生为语助词,唐时习语。5.总为:怕是为了。
《望月思乡》 作者:智宸小哲
中秋已经到来,人又何在,望着月亮发呆,泪又下来。
站在故乡外,心情时好时坏,人在远方等待,花又败,铺满尘埃。
想起母亲的慈爱,多少有些感慨。
只想说!
今夜的明月,不亮、不白。
关于思乡的诗高中2《思乡愁》 作者:夣中锝涙
月牙弯弯思乡愁
问候远方父母泪
儿,对着家乡方向
再次泪流满面
随着夜色渐渐入夜
城市的星空
依旧是那么炫丽夺目
家乡的那一片天
一片足迹踏便
熟悉的脚步声
一步一步地醒来
多少年了,不变的是你们温暖的话语
儿啊!要注意好身体
儿啊!不要挂念我们
儿啊!你要好好工作
脑海里辗转难眠
第二天
我便踏上了征程
晃悠悠地
数不清是多少日日夜夜
那夜,那晚
我真的回来了
爸爸妈妈
此时,新年的钟声已然敲起
关于思乡的诗高中3思乡的日子太悠长 作者:林雨荷
月光明亮
站在窗前静静地凝望
思乡的日子总是太悠长
岁月无情
人又情
无论天涯海角
无论风雨雪霜
月圆月缺独自尝
有时踏上归乡路
美好回忆常怀想
路边小草
林中小溪
山中野花……
每一处都是我熟悉的地方
亲吻着它
温暖着我田间地头
有我劳作的足迹
果园周边
有我的歌声在飞扬
思绪在云中游走
心情在风中畅想……
思乡的日子
总是伴我人生路上太长太长……
回忆在每一天
家乡的美丽永在心里珍藏
关于思乡的诗高中4《月夜思乡》 作者:贾源
今晚饮一壶月色
想念蛙声鼓响
向着故乡的方向
北方的风带着惆怅
一路的风尘碌碌
似淡淡的`银色清光
世事的艰辛
都燃烧在胸膛
一杯久聚的愁绪
饮醉了天上的月亮
看不清四周的景物
朦胧着泪眼如霜
梧桐咋绿还黄
斑驳在衰老的池塘
不见了树上的鸣蝉
无法对着故乡吟唱
关于思乡的诗高中5《思乡情》 作者:林雨荷
晚霞的余晖
撒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进乡村
白色的炊烟
我心中的河流永远流淌
唱着歌谣
踏上有梦的长途
这条小路我熟悉
就像自己的眼睛
路两旁
树影婆娑
野花清香
听小桥流水
看群鸭离河
绿柳成行
花儿绽放
流水倒映着远去的梦想
归来的我手握着盛满思念的瓶子
生怕破碎
家乡的路上
依然有我的影子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凤城新年辞》作者简介
今天是的最后一天
请允许我给心灵放个假
不说蛋疼
不谈坑爹
不言杯具
不再纠结
站在新年的门槛
悄然藏起
一个草根的忧伤与孤独
以相当儒雅的姿态
与2015的岁末握别
今天,我只想
与阳光把盏对饮
对您们倾诉
最纯洁温馨的秘密
有一个朋友告诉我
守住了自己的心
便守住了健康幸福快乐
守住了它们
也就守住了一切
今天,我只想给您们
送去一瓣心香
让您们被最美好的祝福
紧紧环抱
让最单纯的快乐
充盈您们的心海
喜悦汪洋一片
请快快整理好行囊
整理好心情
和我一起出发
走进新年
走进春天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我们一起谛听
【关于中秋节的诗】推荐阅读:
关于中秋节作文:中秋―爸爸12-19
关于中秋节作文:如是中秋01-08
关于中秋节作文:中秋古时中秋07-01
关于中秋节儿童谜语10-25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朗诵09-13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60010-17
有关于中秋节的故事11-28
关于中秋节600字作文01-13
关于中秋节的五字对联01-16
关于中秋节短信经典笑话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