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网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监管网(精选8篇)

监管网 篇1

1934年11月,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卫生部驻扎在沙洲村,有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同吃同住好几天,结下了深厚情谊。临走时,女红军看到徐解秀家连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就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给了徐解秀。

沙洲村有140多户人家,其中一多半是瑶族。因为交通闭塞,山多地少,直到上世纪90年代,村里还有不少人吃不上饱饭。

景区保安朱小红,是徐解秀老人的孙子,“半条被子”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家。1991年,徐解秀老人去世。在那个时候,朱小红一家以务农为生,因为父母身体不好,两个孩子要上学,生活很拮据。

沙洲村地处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十多年前,贫困户占了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村里才有了第一条通村水泥路,政府引导鼓励村民发展水果产业,大家的生活有了些改善。

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沙洲村开始为外界所熟知。,汝城县派出了驻村工作队,帮助沙洲村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为村民培训厨艺、导游讲解等技能,朱小红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

去年,朱小红还把在广东打工的女儿也叫了回来,当起了导游。

这两年,沙洲村名气越来越大,游客也不断增多,目前,村里正在把闲置的民居利用起来,租给商家,开一条特色商业街。

除了红色旅游产业,工作队还帮着村里成立合作社,发展蔬菜水果产业,年产值有300多万元。截至底,沙洲村已经全面脱贫,村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的4000多元,提高到1多元,翻了3倍多。

山西阳泉:从“煤城”到“智慧城市”

山西阳泉,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城市,全国闻名的“煤城”。

如今,这座煤城正在蜕变。城市治理、安全监管、产业发展……城市生活、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与大数据及信息服务产业息息相关。

身边的“智慧”:服务民生 提升品质

“下水沟臭气熏天”“‘僵尸车’占道影响通行”……打开阳泉“随手拍”平台,即时可见市民提出的各类问题及拍摄的现场照片,每天及时更新的“已交办”的信息,显示平台运行状态。

负责平台运行的阳泉市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中心负责人高秀利说,“随手拍”平台建设于20,解决的是群众“身边的事”,都关乎民生。

高秀利说,“随手拍”入驻单位涵盖了市县区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于市民反映的每个问题,回复解决问题的时间不许模糊,必须要有具体时限。

仅20,平台就收到各类问题反馈2万多条,办结6761条,涉及问政单位285家。

在阳泉,信息服务民生无处不在。以供暖为例,到了冬季,“智慧供热”实现了阳泉市的253座无人值守换热站全覆盖,换热站的数据采集箱实时向供热指挥中心反馈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流量、供热面积等信息,同时接受供热指挥中心指令,对管网水温进行调整。阳泉市民董女士表示,刚刚结束的采暖季,屋内感觉非常舒服。

“阳泉掌上公交”APP在阳泉的活跃用户达69万人次。在大连街的一个公交站,记者看到,公交站的电子屏上清楚地显示着公交车行进位置、进站时间等信息。正在候车的市民说,使用“阳泉掌上公交”APP,公交车驶离的时间可以精确到秒。

一张“网”监管一座城

作为老工业城市,众多工业企业如何有效监管、消除风险?

年开始,阳泉市启动“智慧安监”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安全生产大数据进行挖掘与利用。记者在“智慧安监”平台看到,大屏幕显示着阳泉市300多家工业企业的分布,各个企业基本信息,以及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行业监管部门、重要专业监管部门、属地政府分管负责人等信息尽在其上,还能看到企业生产作业各环节的风险等级。

负责运行的工作人员介绍,“智慧安监”平台收录了各种安全风险隐患的相关数据。平台还在不断采集录入企业数据。同时,邀请专家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引导企业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安全风险因素。

阳泉的“智慧气象”平台建立了水务、水文等部门数据专线,实现全市雨情信息一张图显示。同时,还在山西全省第一家实现为市县乡村(社区)四级领导干部推送信息预警。207月中旬,气象部门预测到阳泉将遭遇一场特大暴雨,“智慧气象”平台立即推送预警信息,基层提前做了大量预防工作,降低了财产损失,避免了人员伤亡。

智慧城市:“煤城”新“名片”

百度阳泉云计算中心是亚洲单体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数据中心;今年1月,22辆搭载百度“阿波罗”平台的自动驾驶数据采集及测试车辆,在山西省五盂高速阳泉段开展系列测试及科研工作,极大吸引关注……

阳泉市科技局总工程师闫守琦说,以前提到阳泉就想到煤,现在人们说到阳泉,更多会想到高新科技。

阳泉市市长雷健坤介绍,年,阳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9.3%。他表示,阳泉正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形成人才支撑,深化与百度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

监管网 篇2

关键词:三网融合,建构,监管

“三网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系到国家信息传媒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也关系到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和技术进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解除电信、广电相互进入限制, 通过“三网融合”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1“三网融合”监管存在的问题

1.1 监管职能分散, 效率不高

长期以来, 我国行政体制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这就给“三网融合”的推进带来了极大困难, 本应统一的监管职能被不同部门分割。

比如, 互联网ISP牌照的发放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电信管理局负责, 而网上视频业务以及IPTV和网络电视牌照则由广电总局发放, 牌照成为双方阻止对方进入本方的手段。2005年, 福建省电信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与泉州广电在IPTV项目推广上的爆发的流血冲突, 使得双方冷战达到了高潮。直到2009年年中, 温家宝总理办公室明确要求两大部委分别拿出互相开放的具体方案, 两部委才坐到了谈判桌上。今年4月12日, 广电总局发出“41号文”, 要求各地彻查并叫停违规IPTV业务, 不仅使电信运营商前期投入的重金打了水漂, 更将引发超过150万用户的投诉。

在“三网融合”过程中, 如果继续这样, 各自为政、互不沟通, 下一阶段的“三网融合”将举步维艰。

1.2 独立性差, 很难保证中立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广电内容提供方以及服务提供商, 都是以国有或国家绝对控股企业为主体。政府既是所有者, 又是监管者, 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尽管表面上实现了政企分离, 但在利益关系上只是由原来的直接一体化变成了现在的间接一体化。政企合一、政监合一, 很难保证监管机构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 超脱出部门、集团利益, 最终也难以有效协调各级政府、各路竞争者、广大消费者等各方利益。

1.3 法制化程度低

目前, 《电信法》迟迟不能出台, 没有一部明确部门分工且效力阶位更高的法律。现有的《电信条例》和《广播电视条例》都是行业主管部门起草的部门法规, 这些法规根植于传统认识之上, 未能反映对现代法律制度的最新认识, 在力度和权威上有严重不足, 具有明显的行业、部门保护色彩, 形成了两套相互独立的系统, 实际上也形成了互相进入的壁垒。

而互联网的管理甚至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条款。这种法律上真空地带的存在, 使许多领域的管制职能没有得到法律授权, 管制无章可循, 不能做到依法管制、有效管制。立法薄弱导致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低, 管制的人为因素增大。

随着网络融合趋势不断增强, 迫切需要对法规体系做出安排, 调整与合并广电和电信等部门涉及“三网融合”的相关法律和规章, 实现法律层面的融合, 以法律融合促进政策融合。

1.4 权威性缺失

目前还没有一个独立的权威机构能够真正地按照自己的判断对电信系统、广电系统做出监管, 这与前述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差以及监管职权分散有着密切联系。

根据现行体制与制度, 两大系统的主要领导由中央统一认命, 再加上其拥有的雄厚经济实力以及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使得被监管者有能力与监管者进行一对一的没完没了的“讨价还价”, 从而很难保证监管的威慑力。于是, 能否建构一个对被监管者形成有效威慑力的机构, 是对我国行政体制和用人体制的严峻挑战。

2 西方国家“三网融合”典型监管模式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总结发达国家“三网融合”典型监管模式, 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今信息产业发展脉络, 并针对本国实际情况, 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2.1 美国FCC模式

美国早在1934年就由《通信法》授权, 设立了世界通信领域的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监管机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 该委员会由六个局和十个办公室组成, 作为独立的联邦行政机构对商业广播电视和电信通信行业进行统一管理, 负责制定产业政策, 颁发相关的许可证, 监督网络及内容, 拥有准立法权、行政权和准司法权。该委员会的五位委员, 须经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统任命。

2.2 英国OFCOM模式

OFCOM (Office of Communication, 通信办公室) 是根据英国2003年《通信法》于当年成立的行业主管部门, 统领电信管理局、无线电通信管理局、独立电视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局、播放标准委员会等五大机构, 彻底打破了原来信息领域中存在的各种壁垒, 使技术和业务得到进一步融合。OFCOM在成立和组建过程中, 高度重视新机构的高层次与整体性, 秉持“保障用户利益, 鼓励有效竞争, 促进市场自由发展”的监管原则, 对领域内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分配, 对整个行业的网络与内容统一监管。监管机构独立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部门, 直接对议会专门委员会负责, 而不需对内阁大臣或政府部长负责。在财务上, 只接受国家审计办公室的审计和监督。这使英国广播监管局独立于政治, 具有高度透明和延续性。

2.3 日本模式

日本是亚洲较早开始“三网融合”业务的国家, 总务省是日本通信与广电的统一管理机构, 目前已经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通信与广电监管的融合。总务省下属的两个局——信息通信政策局和综合通信基础局分别承担通信与广电的管理职能。信息通信政策局主要负责制订广播和通信发展的政策, 是日本ICT (信息通信技术) 产业政策的制订者, 综合通信基础局主要负责对广播和通信设施及业务的管理工作。由于宽带业务的不断普及, 日本政府出台了若干基于通信与广电融合的相关法律, 例如《广电经营电信业务法》和《促进开发通信广电融合技术法》等。

3 国外监管模式经验总结

3.1 依法设立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实施“三网融合”的第一道程序, 坚持先立法、后融合, 严格依法行政。也正是这个原因, 世界上“三网融合”开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 无一例外都有着统一的管理机构, 有着政令畅通的政策法规。美国有《通信法》 (1996年改为《电信法》) 和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 英国有《通信法》和英国广播监管局 (OFCOM) , 日本则有《广电经营电信业务法》、《促进开发通信广电融合技术法》和总务省作为通信与广电的统一管理机构。

3.2 独立运行

此处的独立运行有两种解释:一是仅仅独立于“三网融合”各基础运营商;另外一种模式为, 不仅独立于基础运营商, 而且要尽量相对独立于任何政府行政部门。后者最为典型的当属美国的FCC、英国的OFCOM、新加坡的IDA等, 只对议会负责, 独立于政府之外。但无论如何, 纵观世界“三网融合”发展大势, 各国都赋予监管部门较大的独立性, 以更好地发挥其监管效能。

3.3 集中管制

为了适应“三网融合”, 国外很多国家的信息产业监管机构职权范围广泛, 其监管范围扩展到整个信息通信领域, 管辖范围应包括传统的电信网和计算机网, 还包括广播电视传输网等。既有网络渠道的监管, 又有内容上的把关。

3.4 公益至上

“三网融合”实际上是管制或限制的放松或开放。由于通信和广电领域的基础设施具有自然资源或自然垄断属性, 因此监管最终目的都应当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例如, 1965年, FCC认为本地新闻和商业活动代表公众利益, 出台了一系列规定限制有线电视自由发展;《1984年有线电视法案》为了鼓励有线电视发展, 为公众提供更多的节目, 放松了对有线电视的管制;《1992年有线电视消费者与竞争法》出台, 则是当时有线电视乱涨价、服务质量差, 妨碍了公众利益而导致的管制。这种从限制到放松再到限制, 一以贯之的都是“出于公共利益、方便和必要性”的监管原则。

4 关于我国“三网融合”监管机构设置的思考

由于国情的不同, 上述模式不能简单盲目地照搬照抄。仅以公共利益为例, 中美之间就存在着很大不同。首先, 中美之间国体与整体存在很大差异。FCC的出现是与美国两党政治、三权分立密切对应的。而中国施行的是“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 不存在政党之间的对抗;其次, 在经济层面, 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在信息产业领域内国有经济占据主导, 这也是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

因此, 我们必须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制定出更为切合实际的监管模式与实施步骤。

4.1 模式建构

如果按照美国模式, 赋予“三网融合”监管机构较大的权力与较强的独立性, 显然是不合实际的。毕竟, 我国“依法治国”战略尚在实施过程中, 司法体系很难具备对一个权力集中的大部进行制约的能力。尽管表面上看利于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对该种权力的制约就很容易成为问题。

如果监管机构设置于部门内部, 尽管有利于部门首长统一指挥、监督协调, 但当涉及到与其他部门协调事项时, 又可能因为位阶的差异而难以推动。即便在法律上赋予监管机构的独立地位, 但在中国行政氛围中, 其人事任免、经费来源、权力行使又难免受到所属部门领导的影响。

于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他们都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相对独立性较强, 又具有公益性, 旨在提供公共服务。这些机构具有一定的行政权, 但没有准立法权, 可以作为“三网融合”监管机构的重要参考。

4.2 监管职权

我国现行的电信、互联网和广电分业监管的体制, 对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进程造成了严重障碍。分业监管不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不可避免网络资源重复建设, 限制了新业务的蓬勃发展, 分业监管格局很难推进实现彻底的三网融合。因此, 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 实现电信、互联网、广电三网业务的统一监管。

为了达成上述改革目标, 国家亟需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整合, 推进广电业政企分离、网台分离、制播分离, 在电信改革重组成果的基础上, 推进成立全业务运营商, 构建公平、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 减少重复建设, 实现国家有限资源最佳配置。

在职权设定上, 应遵循“政监分离”的原则, 使得政府的政策制定职能与管制职能分开,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形成对管制机构的制衡和监督。在细节问题上, 将产业政策制定职能、反垄断职能与其他监管职能区分开来, 分属不同部门, 同时对于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给予特别关注, 由专门部门集中处理。

4.3 经费保障

人员和经费是监管的物质基础。监管机构人员和经费都有保障, 并且科学执政才会增加监管机构的可信度, 并避免出现“监管俘虏”想象。人员配备是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因素, 因此, 新的监管机构需要两类, 一类是针对履行管理职责的管理人才, 另一类是履行专业性、技术性监管的专家型人员。同时, 对于整套监管班底的设定也应当学习西方模式, 独立于相关各部位, 在位阶上又高一个层级, 以保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而财政资助是独立于运营商的基础因素。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都是通过政府拨款、许可证费、频率使用费等多种方式解决监管经费来源问题。目前我国监管机构的经费基本来自于财政拨款, 模式极为简单, 为了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建议新的监管机构应该实行经费来源多元化, 并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

综上所述, “三网融合”监管架构的完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中间必然存在非对称监管的时期。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更高的层面成立有工信部和广电总局共同参与协调小组, 按照目前制定的准入政策和框架体系, 尽快的推动“三网融合”的发展。在融合业务已经初步普及, 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格局的情况下, 开始统一监管体系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 坚决实行“立法先行”的原则, 即先建立完善的电信管制法律体系, 在引入竞争机制的过程中, 以法律规范来约束各类企业之间的竞争和交易关系、竞争的方式、管制机构的行为和决策过程等, 以助于建立适应完全市场化体制的监管机制。

5 结束语

2010年被称作中国“三网融合元年”。然而, 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三网融合”概念提出以来, 这场“破冰之旅”就推进的异常缓慢和艰难。若非国务院高层的亲自协调, 实质性的步伐难以迈出。然而,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各种复杂问题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接下来, 广电系统是否可获得互联网国际端口, 单独利用有线网开展互联网业务?广电系统2010年完成各地“碎网合一”的规划是否能按时完成……

所以, 仅靠高层的协调和不同部门的一事一议式的谈判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最彻底的制度性措施是消除体制性障碍, 积极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政府部门相关职能, 避免和减少政府职能交叉、重叠, 推进形成融合统一的行业监管机构, 建立融合监管体制。这是推进国家信息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维护公众利益以及国家信息安全最终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垒, 风天.三网融合真的很美吗?[N].中华工商时报, 2010年7月23日第E18版.[1]赵垒, 风天.三网融合真的很美吗?[N].中华工商时报, 2010年7月23日第E18版.

[2]谢鹏.三网融合终结12年纷争[N].南方周末, 2010年1月20日.[2]谢鹏.三网融合终结12年纷争[N].南方周末, 2010年1月20日.

[3]张善轩.四力演绎三网融合[J].北京:信息网络, 2010年第2期.[3]张善轩.四力演绎三网融合[J].北京:信息网络, 2010年第2期.

[4]汪健.四问三网融合——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解读[J].《中国电信业》, 2010.07.[4]汪健.四问三网融合——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解读[J].《中国电信业》, 2010.07.

[5]李琳, 吴晓宇, 李萧.三网融合两部委博弃内幕[N].《IT时代周刊》, 2010.07.05.[5]李琳, 吴晓宇, 李萧.三网融合两部委博弃内幕[N].《IT时代周刊》, 2010.07.05.

[6]石长顺, 石婧.“三网融合”下的传媒新业态与监管[J].《现代传播》2010年第8期.[6]石长顺, 石婧.“三网融合”下的传媒新业态与监管[J].《现代传播》2010年第8期.

立法监管将“网”开一面 篇3

[关键词]网店监管:创业:立法

中图分类号:DF4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31-01

凭借开办成本低、风险小等优势,网店成为金融危机下青年人的创业新宠。然而,在网络创业渐渐向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隐忧,例如屡屡发生的交易欺诈行为、网络购物偷漏税。网络创业是否需要立法监管、网上开店该不该办营业执照、该不该收税等问题值得思考。

1立法规范和监管势在必行

艾瑞咨询发布的《2008-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网购市场的年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281.8亿元,同时不仅网购用户规模达到了8000万,人均网购金额也超过1600元,近三成的网民成为网络购物用户。网络购物正步入快速成长期。但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监管,缺乏消费者维权保障机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刘春泉表示,由于相应法律法规的缺失,网购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消费者,也束缚着行业的发展。面对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存在的问题,立法规范和监管势在必行,为了顺应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趋势,将法规、标准、技术支撑手段相结合。“在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的同时,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据了解,目前网络交易并无统一管理办法。北京去年8月曾推出电子商务监管规定,要求营利性的网店必须先取得营业执照后才能经营,引起普遍争议。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透露,我国将出台对网络商品交易和服务行为的相关管理办法,规范网络商品交易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网店的审批监管,工商总局表示,出台办法后的第二步,则是与工信部、商务部合作,搭建一个网络监管平台,实现网上注册登记、网上备案,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网店经营者的监管,降低备案门槛,简化相关手续。

目前,国家工商总局正拟定《网络商品交易管理办法》,欲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网店经营者的监管,网店虚假积累信用等级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望得到遏制。另外,对网店立法是一项重要的正作,工商总局将广泛征求包括网民、网商、平台商、专家等各方面意见,争取做到“开门立法”。

2监管规范切莫陷入扼杀网络创业的尴尬

2008年8月,一篇“网店营业执照办理过程——超级麻烦”的帖子在淘宝社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发帖人便是在淘宝开店两年多的乔某。乔某在淘宝上经营的童装店正在进行最后一轮清货,准备彻底“关门大吉”。据乔某介绍,按照相关规定,她的网店办理营业执照首先需要一份房产由民用转为商用的申请书;其次,由于乔某所住的是住宅楼,还需要该单元所有住户签署一份未构成扰民的同意书。几经周折后,乔某拿到来之不易的营业执照时,才发现它成了烫手的山芋。“住宅改成商用之后,水电费都要按照商用标准缴纳,算下来要比原先大约高一倍,现在大约每月要增加一百多元开支。乔某说,自己的小店从去年到现在生意都不太好,再加上经营成本又骤然增加了许多,她现在决定退出网商的行列。

所幸,今年3月12日,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管理规范司副司长黎晓宽在北京出席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的一个网络研讨会时透露了对网店管理工作的最新思路,首次明确指出不能以传统手段管理网店。工商总局内部已确立三条原则确保让网购行业继续得到快速发展。

1、要确保能促进网上商品交易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金球金融危机给多个领域带来很大冲击,在保发展、保民生与稳定经济增长的大前提下,网店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其良性发展。

2、规范网购市场秩序,建立起网购的诚信体系,让网上交易更加平等与安全。

3、加大维权力度,保护好网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这一消息无疑让在网上创业的人宽了心。

湖北省鄂州中专一名叫洪贞阁的学生,1998年11月,利用自己制作的网站,开店卖手机。因货源有保障,洪贞阁的手机销量逐月增加,他每月能卖出50多部手机,月收入5000多元。他于2009年3月20日领走该市第一张网店营业执照。

今年20岁的李军军是瑞安职业中专财会专业学生,有过2年网购的经历。今年夏天他就要从学校毕业,而就业前景并不明了,故萌生了开一个网上服饰店的想法。但其父亲表示,只有办了营业执照才是正规生意,也才愿意向他进行投资。2009年3月5日上午,李军军从该市的工商所为其“尚梦堂”服饰网店领取了一份营业执照,成为温州市第一个领取营业执照的网店经营户。

据了解,为规范网店经营行为,《上海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规定》近日已在沪实行,明确个人网店(C2C)不强制办照。B2B、B2C形式的网站经者为重点监管对象,对C2C形式的规模较大的销售者要逐步引导,规范其经营行为。据了解,这是国内第一部电子商务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济南市对于网上开办的C2C类网店,如淘宝、易趣等类型的网店,不需要办照及缴费。但是如果个人或公司,建设网站进行独立的电子商务活动,必须到各个区工商分局,办理营业执照方可进行营业。个人网店不强制办照,可提高个人网上开店的积极性,对网络就业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全新途径。

创新监管方式 全面加强监管 篇4

全面加强监管

——垫江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资料

学校、托幼机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师生及儿童的身体健康,保障学校、托幼机构饮食安全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之际,县食药监分局切实担负起应有的职责,全面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做到依法履职,科学监管,切实消除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全面落实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责任,规范从业人员行为,提高食堂管理能力,确保学校、托幼机构的食品安全。

我县共有中小学、托幼机构食堂

所,共有就餐师生15万多人,聘请了食品安全管理员268名,从2011年1月份接管餐饮监管起,分局领导和全体监管执法人员就高度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监管工作,三年多来,全县学校食堂从未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建章立制,管理有序

(一)转变角色,勇挑重担。分局自承担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后,在工作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全局干部职工不等不靠,迅速转变角色,勇挑重担,克服全县餐饮服务单位监管面宽、量广、点多、人少等重重困难,认真履职,积极探索和创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二)健全机构,明确责任。为了加强学校食堂监督管理,分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垫江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和《垫江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将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纳入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对全县所有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督、执法检查、行政许可等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划片包干,责任到人,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严格考核,将有限的监管力量充分利用,全县餐饮监管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开拓创新,成效明显。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聘请了268名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具体负责监督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原辅材料的来源、食品操作加工管理、餐具清洁消毒及从业人员卫生等,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形成了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管理人员直接抓的食堂管理责任机制。二是建立健全了《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制度》、《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等10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熟记于心,照章落实。三是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紧紧围绕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技能一流的从业人员队伍的目标,坚持每年由县食药监局集中组织一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和每学期由各学校组织对食堂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不少于10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生产加工业务技能培训。今年上半年共培训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268人次,食品从业人员860人次。

二、强化监管,明确重点,狠抓落实

我们按照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工作、联合执法和分段监管相结合的方式,明确整治重点,综合监管力度,取得工作实效。

(一)规范学校食堂许可,确保经营合法。加强对学校食堂、新建、改建、扩建的技术指导,落实专人现场指导设计布局流程情况。对于已设立的食堂定期检查布局流程状况,对不符合许可要求的食堂当场下达整改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保障食堂烹饪及就餐环境卫生。同时,加大了对无《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堂的查处力度,对未办理许可证经营的,依法进行处理。去年秋期开学后,分局迅速组织对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超过有效期的7所学校食堂和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3所私立幼儿园食堂进行了立案查处。今年春期开学后,又对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3所私立幼儿园进行了查处。目前,全县

所学校、托幼机构食堂中除1所新办的私立幼儿园食堂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外,其余全部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全部取得有《《餐饮服务许可证》。

(二)严把食品采购验收,确保采购安全。全县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及时深入学校食堂监督检查,指导学校食堂建立进货台帐和索证索票制度,督查制度落实情况,并将米、面、油、肉、调味品等主要食品原料做为重点,认真查验食品原料有无“三无”产品和过期、腐烂、变质情况,认真检查食品储存是否与有毒有害及其他再无混放现象。通过完善的进货台账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了学校食堂从正规途径采购合格食品,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三)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确保餐饮安全。各所学校建立了食堂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体检并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上岗,确保从业人员身体素质符合食堂食品安全从业要求。同时,认真检查从业人员工作时衣帽穿戴情况、个人卫生情况及操作规范执行情况等,保证食品加工过程安全。

(四)明确日常监管重点,实施量化考核。日常监督检查中,认真检查防尘、防蝇、防鼠设施、冷藏冷冻设施、垃圾存放设施配备情况,查验防尘、防蝇、防鼠、冷藏冷冻效果和餐厨垃圾运转情况,确保学校食堂操作安全。认真检查学校食堂消毒设施配备情况、从业人员消毒知识掌握情况、消毒池与水池混用情况、餐具消毒效果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同时,建立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量化分级考核制度,每年末,根据检查结果将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等级分类,对考核中级别较高的学校食堂降低监管频率,对考核级别较低的学校食堂实施重点监管,从而节省监管力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抓住重点时段监管,确保开学安全。今年2月春季开学之初,根据县政府分管领导的工作要求,县食药监局于2014年2月15日至2月20日,组织56名执法人员,对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268人次,车辆56台次,检查学校及幼儿园食堂174家。高考前,从6月 4日起开展高中考期间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分局组建了4个食品安全保障小组,根据责任划分,分别对4个考点学校食堂、小卖部、医务室及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超市上、药店进行了拉网式排查,详细了解学校食堂及供餐单位的供餐计划安排,组织对考点学校食堂食品从业人员业务知识培训;重点检查考点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索证索票和查验登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9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下达限期整改意见通知书,对整改情况不定期复查。同时,蹲点驻守,实行全程监管,6月6日~6月8日,4个食品安全保障小组16名执法人员,分别对垫江中学、垫江一中、实验中学、职教中心4个考点学校进行蹲点全程监督检查,落实专人现场对考点食堂从食品原材料采购、保存、清洗、烹调、备餐、食品留样等进行全程监督。

三、管理规范,责任明确,亮点突出

(一)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全县所有学校均建立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明确学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和食堂团长是直接责任人,学校与食堂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类人员的责任,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着重强化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

(二)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食品采购验收索证索票、环境卫生、餐饮具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食堂食品留样、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等制度,全县绝大多数的学校食堂经营管理各种资料、记录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走上了制 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三)加大资金投入食堂硬件良好。对布局及操作流程不合理、设施陈旧的学校食堂督促重新改造,对设计合理的功能间,学校添置匹配的卫生设施,保障学校食堂硬件改造达标。最近3年,全县有46所学校食堂进行了新建或者改扩建,共投入建设资金8900万元,80%以上的学校投入资金改善了食堂的一些设施设备。

四、示范引领,成效显著,管理规范

从2011年起,县食药监局每年联合县教委,开展了示范学校食堂创建活动,印发了创建工作方案,成立创建机构,确定创建单位,落实创建任务。采取动员部署,现场指导,观摩学习等措施,共创建命名了18所学校食堂为县级示范学校食堂。

总之,通过共同努力,全县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有了较大的改进,学校食堂经营更加规范合理,学校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改善,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和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高,健康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已初步形成,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监管网 篇5

努力构建规范高效的市场“大监管”工作格局

——伊宁市工商局市场监管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伊宁市工商局以深入推进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通过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规范、标准、流程,拓展监管领域,提升监管效能,深入推进以监管服务责任区为基础的“大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市场监管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一、夯实基础,积极构建“大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科学化监管,责任到位。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区域划分均衡,人员搭配合理、分工职责明确”的原则,共设置责任区27个、区间54个、网格73个,70%以上工商所干部有自己的“责任田”,干部监管责任到岗、量化到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上下互动、权责明晰、信息共享的监管服务责任工作格局。

二是层级化管理,考核到位。建立层级责任督查考核机制,建立了局领导、科所长、责任区干部三层四级管理联动机制,实施局、科、所动态督查问责,从市场主体准入到经济户口分配、认领、建档以及计划管理、巡查录入等全过程、多环节“痕迹监控”、“流程控制”,构成以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为基础,局领导监控、机关科室督办、所长抽查的三级责任督查机制,确保了层级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三是综合化监管,履职到位。将基层监管责任区工作与食品安全监管、农资市场监管、商标广告监管等工作结合,构建“大监管”格局,通过责任人日常巡查、责任区间联合检查、局业务科室抽查,网上与实地督查和考核,监管干部对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底数清、户数明,各项行政指导和各类专项整治落实到位,并取得实效,实现权责明晰、信息共享的精细化监管,形成“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履职高效”的监管工作体制。7月15日,自治区工商局在伊犁州举办的南疆片工商所长监管责任区专题培训班暨经验交流会上,我局在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同时四个工商所向200余名代表展示了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经验做法,得到领导和同仁的赞扬。

二、多措并举,推进市场监管工作实现精细化 实行市场监管“六定”制度,即:定片区、定岗位、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定责任,推进市场监管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

一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市场监管流程化。积极发挥综合业务软件、工商电子地图、内部管理平台等信息系统作用,适时对市场主体分类、分级监管,及时制定日常工作计划,并与综合、定期、专项、重点等检查相结合,形成计划下达及时、工作开展规范、结果反馈真实、考核评价科学的“一体式”流程管理机制。

二是突出市场分类监管,推进市场监管规范化。为突出

基层监管重点,将各类市场主体分为Ⅰ、Ⅱ、Ⅲ三类。Ⅰ类为重点监控一级企业,主要是指涉及食品、危险化学品等行业;Ⅱ类为重点监控二级企业,指涉及前置审批的企业;Ⅲ类为一般监控企业,为无须办理前置审批许可手续的企业,按类实行梯次化巡查,规范了对企业的行政指导和日常监管。

三是结合信用等级监管,推进市场监管效能化。按照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结果,将监管对象按照信用等级划分为诚信、基本诚信、轻微失信和严重失信企业。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和企业类别确定为“远距离”、“近距离”和“零距离”监管方式,提高了市场主体巡查、经济户口管理、档案登记等工作监管效能。

三、狠抓落实,不断提升市场监管工作水平

日常工作中,坚持围绕监管责任区抓市场专项整治,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重拳出击,扎实做好各类市场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24起,其中商业贿赂、“三虚一逃”、串通投标案等大要案48起,案值达1009.11万元,罚没款入库154.22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28%。

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有新提高。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六查六看”,加强食品市场日常巡查,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全面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三个百分百,即食品流通许可证受理、审核和监管100%实现电子化;监管服务责任区食品安全

监管责任和任务落实100%实现网上监管;食品质量监测100%实现网上管理。

“双打”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按照责任区网格,在企业设立联络员,在市场设立监督员,政企联动打击“傍名牌”的违法行为。做到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案件查处与行政指导相结合、打击重点和节庆检查相结合的“三个结合”。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43起,总案值达203.85万元,罚没款入库99.08万元。

农资市场监管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对172户农资经营企业“拉网式”巡查监控,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涉农案件的查处力度。共查处涉农案件23起,案值320.12万元,罚没款入库81.57万元,没收不合格化肥206吨、不合格种子4.95吨、不合格农药33吨。查处的伊犁某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不合格化肥案和北京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无照经营种子案2起案件被评为新疆“红盾护农”十大涉农典型案件。

监管网 篇6

完善监管网络

着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

芷江侗族自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在省、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支持指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方向,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落实到芷江县委、政府“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部署,根据芷江山区监管面广、线长、点多的特点,克服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执法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困难,积极构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平台,形成了自上而下、独具特色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模式(以下简称“城乡一体化”),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城乡责任机制建设,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领导,高位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县局的工作力量难免出现监管疏漏,为此,我局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较早的组建了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常务副主任,县政府办党组书记、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为副主任的高规格领导班子,将卫生、工商、质监、农业等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分工细化,健全了乡(镇)政府和部门联动、药监执法与社会协管、“两网”公开举报投诉等多项机制。为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县委和政府中心工作中的位置,通过积极争取,县委、政府对食品药品工作实行了“六个纳入”,即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建设“平安芷江”的总体布局;纳入县委、县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围;纳入县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县委常委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议议程;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百件实事主题行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今年,通过我局不断努力,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在全县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中所占分值由原来的1分提升为2分,政府在县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及时划拨13.8万元的两网及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和5.6万元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建设工作经费,为“城乡一体化”建设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保证,从而形成了“政府重视、部门配合、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绩效,落实责任。我们通过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食品药品“两网”暨协管站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将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纳入考核。在内容上除了对常规的班子建设、经费保障等项目进行细化外,重点将绩效考核纳入其中,即对乡(镇)食品药品协管站实行动态考核和绩效评比,进行奖罚,年底兑现。各乡(镇)与辖区内各行政村均签订《食品药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要求协管站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会议,每年组织两次村级信息员培训会议,协管员每季度要对辖区内协管相对人进行1次全面检查,全年不得少于4次,检查覆盖面要达100%,并且每次检查要有记录备案、文书要书写合格,要有监管相对人签字认可,实行痕迹管理,以此督促协管站的责任落实,最终形成由“要我工作”到“我要工作”的转变。三是精挑细选,建好队伍。我局在协管员的选拔上,注重从乡(镇)政府挑选群众基础较好、工作能力较强、学历较高且年轻有为的乡(镇)干部作为人选。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选调生与大学生村官的吸收力度,目前全县59名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平均年龄32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8名(含研究生1名),占总数的81%,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13名占总数的22%,协管队伍呈现出“年轻化、高素质、负责任”的特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工作开展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在信息员的选聘上,我们要求各乡(镇)政府推荐“能干事、做得好、肯负责”的村干部作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目前,全县拥有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59名,信息员319名,覆盖全县28个乡(镇)302个村,覆盖率达100%。

二、打造城乡舆论宣传网络,强化民众安全意识

我局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宣教力度,编织了一张”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宣教效果好、群众受益多”的社会舆论宣传网。一是通过会议宣传,形成高位推动。为引导各方面力量积极参入、不断深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我局积极申请县委、政府每年专门召开一次县四大家领导出席,县直副局级以上单位、各乡(镇)党政一把手、乡(镇)分管卫生工作领导参加的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各乡(镇)、村组层层召开相关会议贯彻落实,三级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还在政府常务会和县长办公会议上,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以解决实际工作难题,研究部署食品药品安全各类集中整治行动。同时,我局还确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工作例会制度,通过多次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会议和食品安全集中整治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会议,引导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把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借助媒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我局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介,每季度向社会统一进行一次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权威发布,遇到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及时发布消费预警。在县电视台开辟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专栏,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行系列报道宣传,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工厂和个人进行重点曝光,并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12.4”法制宣传日的机会,由主要县领导就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发表电视讲话。同时,还积极与湖南日报、湖南红网、当代商报、怀化日报、边城晚报等媒体联系,将我局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通过报刊网络予以推介。近年来,累计在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120余篇。三是利用节日宣传,扩大影响范围。在元旦、春节、五一等节假日期间,我局组织、工作人员与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深入农村地区,通过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资料、出动宣传车、开设假劣食品药品展台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近年来,全县累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1万余份,印制《学生食品安全手册》和《合理用药安全手册》2万余册,发送到全县各学校和乡(镇),在全县,尤其是农村地区营造了浓厚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舆论氛围,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了“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药品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筑牢城乡一体监管模式,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在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从加强规范运作、强化日常监管、突出宣传培训、构建长效机制等入手,加强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和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的纵向联系,在工作中突出“新”与“实”、“带”与“合”,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突出一个“新”字。我局积极探索,通过与政府法制办协商,创新的以授权委托的方式授予乡(镇)人民政府一定范围的食品药品安全协管执法权,允许考试合格取得执法证的协管员在日常协管检查工作中行使检查权、调查取证权、制作并下达文书权、督促销毁过期产品权等权利,通过对行政执法权的界定使得协管员既有所为,又不乱作为。截至今年7月,全县各乡镇协管站累计检查涉药单位1678家次,检查餐饮店1500家次,备案登记农村宴席3900家次,清理过期变质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 318 种次,发现和责令整顿有关问题及安全隐患32起,提供案件线索9起,直接配合县药监部门整顿有关问题及安全隐患9起,如:岩桥乡协管站执法人员杨爱中、刘畅对位于岩桥乡的岩桥村卫生室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店未按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立即上报并记录在其诚信档案,我局依法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此外,我局设立“芷江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工作”QQ群,将28个乡(镇)协管员全部纳入QQ群中,我局将工作要求和各类有关信息及时发布在QQ群中,各乡(镇)协管站可以将工作结果和具体意见反馈在QQ群中,通过QQ群的建立,迅速的提升了工作信息报送效率和工作效能,如我局在发出清查黑龙江多多药业问题双黄连注射剂通知后24小时内,全县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迅速行动,公坪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和五郎溪乡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仅在12小时内就清查了标示为黑龙江多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5个批次、1480支,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了不良药品可能引起的安全隐患。这些措施一改以往协管员开展工作时“只动口、不动手、反应慢、效率低”的尴尬局面,使得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效。二是切合实际,注重效果,突出一个“实”字。一方面加强软硬件建设。我局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要求,狠抓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软硬件建设,统一制定了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工作职责》、《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例会制度》等多项制度规范;统一悬挂“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等工作牌,实现了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成员名单、协管站工作职责、例会制度和信息上报制度等相关制度“六上墙”;统一档案管理,建立了协管员、信息员档案、举报信息档案、学习培训档案和日常工作档案;统一信息报送形式,专门制定了信息上报流程,统一印发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信息报送表;统一为协管站免费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电话、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协管员的办公环境。另一方面实施规范管理。我们要求协管站必须做到各类工作有计划,日常工作有记录,各类工作有回音,重大工作有上报,年终工作有总结;要求协管站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资料管理工作,每做一项工作都要将相应的各类资料收集齐全,基础台账、档案的管理要规范;要求协管站定期召开会议,对各村组、街道传达上级精神,安排部署工作;要求各乡(镇)针对各村组、街道及协管员层层签订责任目标书,明确各自职责。注重实效的举措,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加强培训,提升素质,突出一个“带”字。食品药品协管工作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同志来说,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短期内掌握有一定难度。为此我局狠抓了对协管员的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方面,邀请专家讲课,强化统一培训。去年10月22日,我局对全县28个乡(镇)的食品药品协管员及部分卫生院院长共计65人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培训工作。由我局协同卫生监督所的专家就行政执法基础知识、药械监管基础知识、乡(镇)协管站工作资料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讲解。并在昌盛大药房、么家坪村卫生室、芷江宾馆等处开展了在现场监督检查的模拟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注重实际操作,强化跟班培训。为在全县统一培训后起到“趁热打铁”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协管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局工作人员在下乡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带领所在乡(镇)辖区内的协管员进行协管实践。通过协管员在现场检查中的跟班学习和稽查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的一对一的辅导,不断提升其协管检查水平。加强了协管员与我局稽查执法人员的联系和沟通,并使协管员在各监管相对人面前树立了威信,为进一步促进乡(镇)食品药品协管员有效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监管网 篇7

2010年春节之前,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并给予三年的试点改革期。

但春节过后, 广西广电叫停了广西电信的IPTV业务, 广西广电认为, 一方面广西电信尚未成为三网融合的试点地区, 不能擅自开展IPTV业务;另一方面, 广西电信开展IPTV业务并没有得到广电部门的审批, 不符合现行的相关规定。三网融合过程中的监管问题使广电和电信在双向进入过程中遇到了难题。

近日, 伴随着广电总局和电信运营商在各省市调研工作的完毕, 两组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已提交到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 最终的首批试点城市名单将在一个月之内公布。

三网融合即将进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 如何避免类似“广西电信IPTV业务叫停事件”的再次发生, 监管问题的解决变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 三网融合的监管难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利益的博弈, 应当由谁来处理, 如何处理;二是三网融合应当采用何种实现模式。

各方利益博弈是难点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三网融合势必会为人们带来各种便利, 但若监管不当也会出现较大问题, 良好秩序的建构势在必行。

从业务层面来看, 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各有优劣势。广电部门占据着制作节目的传统优势, 媒介公信力高, 但对通信业务的了解却相对较少;相反, 电信部门在通信领域技术十分成熟, 优势明显, 如载体平台的受众群较大, 但其制作节目的能力相对较弱。

基于各自的优势, 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在双向进入时都希望把握主动权, 利益层面的博弈也由此而生。这就需要融合监管政策的出台, 有效解决三网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各方利益问题。

技术的发展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上升, 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 有关部门应当以更好地为广大老百姓服务为前提和宗旨, 尽可能将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的利益摩擦降到最低。落实三网融合政策的相关部门也应当尽力斡旋各方之间的利益摩擦, 发挥好其“指挥棒”的良好功效。

内容载体是否分开需谨慎

当前, 成立三网融合统一监管部门的呼声越来越高。统一监管部门的成立会将原有的外部协调转化为内部协调, 相应的, 利益的链条不再“千丝万缕”。与此同时, 经济秩序的建构将趋于合理, 相关法规的制定与出台将更有针对性。不同部门之间机制与体制的创新式融合, 将形成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良性环境。

而成立统一监管部门之后, 融合的具体实现模式在于内容与载体是否应当分开, 笔者对此进行了假设分析。

第一, 内容与载体分开的假设。假设在三网融合推广后, 广电部门只负责信息传播内容的制作, 电信部门只负责提供播出的载体。各管一家的局面, 虽然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 但却不是三网融合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电信从业者“把关人”角色将会缺失, 融合也只是表面的融合, 并未形成产业层面的融合。

第二, 内容与载体整合的假设。倘若内容与载体不分开, 中国将出现第四家运营商, 原有三家电信运营商也可以参与节目制作。节目来源增多, 在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出内容泛而不精的局势, 对节目内容的监管也更加困难。

“双重把关人”制度是关键

综上, 笔者结合融合现阶段背景, 对三网融合之下的监管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 基于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在节目制作和传输方面各自的优劣势, 我们提出如下融合模式。

三大运营商皆提供原广电整个频道的播出资源, 差别仍体现在运营商各自的服务、经营理念、增值业务。另外, 三家也可以通过3G等平台播出广电机构与非广电等制作机构的节目。广电部门在内容传播上起到“第一把关人”的作用, 电信部门肩负起“再把关人”的职责, 从而制定“双重把关人”的制度。在确保传播内容健康的同时, 互联网信息监管不再是一件难事。

其次, 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监管实行的通畅。良好的法制环境是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科学的、明晰的法律法规作为监管依据, 三网融合就很难做到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

从国际上看, 世界各国在推进三网融合中涉及的法律法规, 基本都基于以下三个重要的原则:一是网络与技术确立中立, 二是在业务上允许双向进入, 三是对互联网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监管力度不同。我国应当从实际的国情出发, 基于这三个原则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中国自身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

监管网 篇8

【关键词】三网融合;政策法规;监管思维

1.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使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从2010年国务院出台三网融合相关政策,并在第一批的12个试点城市后,跨出了三网融合实质性的一步,为三网融合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11年,中国三网融合产业规模为1671.38亿元,同比增长32.2%。2012年我国发布《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城市)名单》,进一步扩大三网融合的试点范围,加速了三网融合的发展范围与程度。2013年,国务院在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确定了2013-2015年为“三网融合”的全面、快速推广期。

目前,从我国三网融合的空间分布现状与特征来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热点区域,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杭州、大连等热点城市,成为了三网融合集聚区域,率先实现了三网融合产业的空间布局,为三网融合再次换挡提速打下基础。

2.三网融合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三网融合是未来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在加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三网融合发展的绊脚石,阻碍了其发展的速度。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推进其快速发展,加速三网融合的进程,其主要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相对滞后的法律法规

目前,电信网和广电网法律法规的融合性相对滞后,电信网最具法律效力的是《电信条例》,广电网最具法律效力的是《广播电视条例》,各种法律法规之间兼容性不是很好,具有明显的行业保护倾向,这些都不能反映信息产业发展的需求,也不适应信息发展的方向。这种滞后效应已经成为三网融合监管遇到的绊脚石,严重障碍三网融合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2.2完全独立的行政体系

我国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行政管理体系差别很大,增加了三网融合的行业管理难度。三网融合产业由于行业划分的不同,分别处在不同的部门监管之下。工信部是电信行业的管理机构,负责电信运营商的牌照发放和电信企业互联互通等经营性事务的管理,同时还负责频率资源的管理分发,以及电信服务质量的管理,但却不拥有独立的市场准入、价格监管权。广电部门则同时受广电总局、中宣部等部门的管理,这也是由广电部门作为党和政府喉舌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互联网的管理部门就更加复杂:工信部负责管理ISP和ICP业务,同时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文化部、公安部、国家保密局等都对网络内容进行管理。三网的行政体系各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一套,缺少统一指挥部门。

2.3准入机制不合理性

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分别有独立的许可证准入机制。我国电信业实行经营许可制,特别是对基础电信业务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广电业对于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实行经营许可制;互联网IDC和ISP准入牌照由工信部的电信管理局负责,网络视频业务以及IPTV和网络电视牌照则由广电总局发放,牌照成为双方进入本行业的手段。三网均实行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其中禁止双向进入这一条,就阻碍了三网融合业务市场发展,成为三网融合路上的一大拦路虎。

3. 监管的几点建议

三网融合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技术层面的融合基本不会存在困难,难的是监管机构之间的相互博弈还在僵持之中,各家机构都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监管权力,那么如何化解这种监管难题,推进三网融合快速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统一监管机构,规范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准入机制等措施将有利于解决当前融合难题。

3.1统一监管机构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建立一个凌驾于广电、电信、互联网之上的统一监管机构,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前期融合的技术问题都已经逐步解决,业务形态也在逐步的互相渗透,所以监管部门也要逐步走向融合,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管力度,不能只监不管,发现问题需要监管部门严厉整治,全面开展对广电的内容安全,电信的隐私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网络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的统一监管,也是确保三网融合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

3.2规范政策法规

一个行业的发展,要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否则不利于健康长远发展。目前电信、广电和互联网政策法规的独立性显然已经不适合三网融合监管的发展需求,这就迫切需求建立统一监管部门的同时,对相关的政策法规也要进行调整,应该适时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规,适应新业务、新形态、新媒体的媒体发展需求,将一些粗制滥造的不良视听节目扼杀在摇篮之中,不能肆意在融合的网络中传播,让百姓享受一个健康、干净的网络世界。因此拥有一系列适宜的政策法规会促进网络融合的健康发展,跟上三网融合技术和业务脚步,建立技术、业务和政策共同发展的健康之路。

3.3建立适合的准入机制

随着三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电信和广电的准入机制弊端日益明显,如果不解决将成为三网融合发展的一大障碍,所以打破这种限制准入的机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电信只要能进入广电目前的业务领域,很有可能获得又一个亿级用户的增量业务;理论上广电也可以通过进入话音、互联网接入等电信业务创收。但是目前的情况是电信企业积极与广电企业联合开展IPTV等新业务,而广电则继续在牌照和行政职能两方面发力:凡是广电相关的业务都发放牌照(IPTV牌照、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牌照等),而且只发给广电系统内的企业。为了适应融合的需要,打破这种壁垒,应适当的放宽准入机制要求,逐步降低准入机制门槛,允许电信、广电及互联网两两准入,互相渗透,建立适应三网融合发展的准入机制。

3.4培养专业队伍

三网融合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强有力执行都需要专业监管人员推动;对损害国家利益的政治有害视听节目应该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淫秽色情等有害节目进行查找、研判则需要监管人员有过硬的心里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对相关有害链接和网站等的整治要求监管人员拥有很强的技术手段,因此,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懂指挥、懂技术、懂管理的监管建设专业队伍显得尤其重要,为国家的信息安全、干净的网络环境、流畅的用户体验做坚实的后盾。

小结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网融合属于国家发展战略,是惠民工程、公共服务工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广电、电信、互联网三足鼎立的监管局面是阻碍三网融合深层次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急需转变监管思维模式,打破目前的监管格局,建立起统一的、融合的监管机制,创造有利于三网融合的大环境,才能实现三网融合历史性的跨越。

参考文献

[1]付玉辉.三网融合:格局之变和体制之困——我国三网融合发展趋势分析[J].今传媒,2010年03期.

[2]马军,李怒放,马源.三网融合监管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互联网天地,2010年06期.

[3]韦乐平.三网融合的四大挑战及对策建议[J].通信世界,2010年05期.

[4]李婧.对我国三网融合监管机制的思考[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监管网】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学团委改革落实情况下一篇:2019销售专员年终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