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精选8篇)
从2005年2月开始,中央各大新闻媒体联合推出了“永远的丰碑”大型系列宣传报道,先后介绍了党的历史上100多位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人物。看了这个系列报道以后,有一位中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座座„永远的丰碑‟。透过这座座„丰碑‟,我不仅了解了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看到了共产党的英明伟大,认识了共 产党的精神风骨,而且也懂得了共产党„打天下‟与„坐天下‟是多么的不易”。仔细思考一下这位青年学生的话语,重温“永远的丰碑”介绍的英烈事迹,可以说再次印证了这样一个朴实的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0多年间,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进行了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期间,先后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政治实体,包括各色各类政党,但最终大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顽强斗争,牺牲了2000多万革命先烈,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把一个贫困交加、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前途光明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从党的产生和壮大,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取得和巩固,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莫道人心同此理,雄风今已靡前贤。”这是后来任民革领导人的李济深在1947年3月所作诗中的两句,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包括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戴。正如1949年9月宋庆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讲话时所说,中国共产党“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党”。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只有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后,才真正开启了中国驶向现代化的历史航船。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奋斗,我们这条航船不仅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正确航路,而且顺利地完成了一段航程,正向着胜利的彼岸加速前进。那么,今后我们是否还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个“舵手”掌舵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决定了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企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新中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真正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现代化之路。要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必须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其次,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共产党的领导。翻开我国历史,不难发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往往是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是这样。相反,凡是国家分裂、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之时,必定导致国力衰弱,人民苦不堪言。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国家里搞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离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保持长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就无法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共同奋斗,需要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亿万群众的事业。只有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情况十分复杂的大国,如果没有一个核心力量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实现现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当代中国,谁最有资格和能力做到这一点?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四,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挑战,也需要共产党的领导。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矛盾都比较复杂。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国内来看,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长期积累的许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的选择只有一条,那就是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党更好地成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一书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
民族独立的中流砥柱 伟大复兴的时代先锋
2005年06月30日21:05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图为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
性文献。
·人民日报社论: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
国破家亡关头,谁能凝聚力量?民族复兴之路,由谁开辟引航?
60年前,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是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60年后,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担当率领中华民族奔向新征程时代使命的,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人。甲子轮回。从民族独立的中流砥柱到伟大复兴的时代先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次次引领中华民族破浪前行,源自她始终保持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始终充满着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新华社发
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冲破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行程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左图: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和朱德同志。
右图:长征到达陕北后的周恩来同志。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会议是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中一艘画舫上召开的。这是按当年画舫仿造的画舫,停在南湖上供游人瞻仰。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图为遵义会议
会址。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沿路发表一系列的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谈话后,中国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
图为1997年6月30日午夜,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
览中心举行。
图为1999年12月19日午夜,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葡萄牙共和国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
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6月30日,中铁大桥局两名共产党员在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工地高空作业。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工地的党员建设者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战高温,抢进度,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新华社记者周衡义摄
6月29日,中铁十一局青藏铁路羊八井铺架现场8名工人宣誓入党。在青藏铁路工地
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众多筑路工人的追求。
青藏铁路开工4年来,全线1142公里的施工现场,处处可以看到共产党员的身
影。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 一) 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者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好国家,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的领导集体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事业。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文化大革命”中,国家法制惨遭破坏,新中国的法制事业遭受了挫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依法治国进行了积极地顶层设计。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写入了政治纲领和党章,把它确定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新要求,从“全面”到“深入”,只是两字之改,却体现出依法治国的进度。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对依法治国进行了顶层设计,制定出路线图、时间表。
( 二) 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引领者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法治建设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丰富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内容,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在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有针对性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呼声和社会关切。
( 三) 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党始终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领导作用。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真正代表人民、带领人民、组织人民正确制定和严格实施法律。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才能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依法治国就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我们要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当前,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末端治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至关重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全过程。
( 一) 领导立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领导集中代表了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只有依靠共产党这个政治领导核心的权衡和引导,立法机关才能把握立法的方向,才能捕捉立法的时机,才能使法律符合实际需要,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最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 二) 保证执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坚持党对法律监督的领导。实践证明,没有执政党领导与参与,这种监督是难以实现的。党的领导作用就在于健全和完善以权力机关监督为核心的,以党的监督为灵魂,以检察监督为主体的,包括社会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在内的法律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之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保障。
( 三) 支持司法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四中全会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的引领作用。
( 四) 带头守法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党要加强自身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的建设的制度体系。只有坚持依据党内法规从严管党治党,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党内法规制度,强化“不敢腐”氛围,逐步实现“不能腐”“不想腐”,确保各级党员干部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全过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法治国的历程,“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这个关系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者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好国家,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的领导集体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事业。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文化大革命”中,国家法制惨遭破坏,新中国的法制事业遭受了挫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依法治国进行了积极地顶层设计。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写入了政治纲领和党章,把它确定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新要求,从“全面”到“深入”,只是两字之改,却体现出依法治国的进度。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对依法治国进行了顶层设计,制定出路线图、时间表。
(二)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引领者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法治建设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丰富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内容,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在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有针对性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呼声和社会关切。
(三)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党始终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领导作用。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真正代表人民、带领人民、组织人民正确制定和严格实施法律。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才能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依法治国就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我们要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当前,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末端治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至关重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全过程。
(一)领导立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领导集中代表了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只有依靠共产党这个政治领导核心的权衡和引导,立法机关才能把握立法的方向,才能捕捉立法的时机,才能使法律符合实际需要,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最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保证执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坚持党对法律监督的领导。实践证明,没有执政党领导与参与,这种监督是难以实现的。党的领导作用就在于健全和完善以权力机关监督为核心的,以党的监督为灵魂,以检察监督为主体的,包括社会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在内的法律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之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保障。
(三)支持司法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四中全会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的引领作用。
(四)带头守法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党要加强自身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的建设的制度体系。只有坚持依据党内法规从严管党治党,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党内法规制度,强化“不敢腐”氛围,逐步实现“不能腐”“不想腐”,确保各级党员干部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参考文献:
原标题: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进一步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列宁对共产党的性质也作过明确阐述,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政治前提、实践基础和根本条件。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早在1942年9月,我们党就强调:党“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根据地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1962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90多年来,正是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党要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自觉。增强政治意识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首要条件。要把握政治方向这个生命线,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牢牢站稳政治立场,就要挺起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补足精神之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信仰的力量凝聚意志力量、统一思想行动;要立起纪律规矩这个顶梁柱,以铁的纪律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当前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坚定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章,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地沿着党的十九大指引的方向前进。
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提升观全局谋大势的能力。坚持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行动,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基本前提。正确认识大局,就要深刻认识服从核心、维护核心就是服从大局、维护大局,就是最大的政治。自觉服从大局,就要坚决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或叫作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坚决服从大局,就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服从中央部署、服从大局需要。坚定维护大局,就要把地方和部门的工作实际同大局联系起来,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一致起来,使十九大精神迅速转化为各地方各方面的生动实践。
进一步增强核心意识,筑牢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紧紧围绕核心,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本质要求。确立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在思想上充分信赖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感情上深刻认同核心;必须在行动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绝对忠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做到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坚决抵制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行为。
进一步增强看齐意识,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看齐意识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根本保证。看齐就是要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确立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看齐。看齐既要在思想上看齐,也要在行动上紧跟,更要在工作中担当,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动上步调一致、工作上勇挑重担,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精神贯彻到位、落实到位。
三、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各级党委要立足大局,集中主要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有效实施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领导,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正确贯彻和全面落实;要统筹协调和处理好与人大、政府、政协等部门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好经济、组织、宣传、纪检、统战、政法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协调各种利益、理顺重大关系。党的各个部门都要对党委负责,自觉向党委报告重大工作和重大情况,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做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牢牢把握基层党组织的定位和属性,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履行好党的政治责任、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同时,落实服务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在服务中体现党的政治优势。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完善的权力监督体系是加强和改善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通过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通过健全完善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健康运行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四、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健全集体领导制度。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最高原则之一,是党实现对一切工作正确领导的可靠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健全集体领导制度,必须做到“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最根本的是全党服从中央,确保政令畅通。要按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要求,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努力使各项制度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使制度运行涵盖各个领域、兼顾各个方面。
完善个人分工负责机制。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基础和前提,个人分工负责是实现集体领导的有效途径和保证。完善个人分工负责机制,就是完善集体决策的执行机制。要明确规定各个领导成员所负的具体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在集体决策过程中,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发表个人意见;一旦领导班子作出决定,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按照分工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创造性地工作,保证集体决策得到坚决贯彻执行。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向上一级党组织提出。每个班子成员都要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和领导集体权威,既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又积极参与集体领导,做到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首先要夯实执行制度的思想根基。要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根本任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求知精神深学细研,以不畏劳苦的登山精神知难而进,从根本上了解和信服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做到眼明心亮,把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执行力,而执行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能力水平的大小。因此,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关键一环是提升党员干部的本领。要让党员干部在思想淬炼中领会贯穿党的创新理论之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理想信念,做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忠实尊崇者;在政治历练中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面对歪风邪气、重大风险挑战,保持政治定力,敢于斗争,不当“骑墙派”、不做“两面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要在实践锻炼中增强本领,主动到实践一线真刀真枪磨砺,主动当“热锅上的蚂蚁”,敢接“烫手山芋”,在实战的摔打中不断提高执行制度的“真本领”“硬功夫”。
要把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执行到位,不仅要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还需强化监督问责,保证制度行得通、有实效。要坚持严字当头,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以讲认真的态度,对于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现象,敢抓敢管、勇于监督,防止“破窗效应”。对于违规违纪破坏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关于党校培训我有很多感想,但此刻提笔却又觉得不知从何说起,还是先从老师讲到的谈起吧。其中有位老师谈到了现今中国的经济,他说:中国经济需要转型,只是中国经济在未来保持高速增长所必需的。
他为此给我们列举了5个理由:1.外需受阻 2.国际经济摩擦增加3.环境难以为继4.人口数量过大.。我认为老师的分析非常透彻。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沿海地区大批工厂倒闭及西方国家的一系列反倾销举措都是我国的外需缩减不少,而中国目前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浪费严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人口结构趋于老年化,未来社会将背负很大的负担,民众的养老保险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来说将是个严峻的挑战。我们感觉身上的压力很大,未来困难重重。
可是我们不用恐慌,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是一个先进的现代强国,有着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再大的坎都可以迈过;因为在我们国家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做我们的坚强后盾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
谈到社会主义中国人们免不了要谈到苏联。苏联一个超级帝国是唯一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可是在1991年12月25日这个辉煌一时的帝国却轰然倒塌,让人叹息不已。有专家学者总结其灭亡原因:一是党内缺乏民主,搞终身制家长制裙带关系;二是经济没有搞好;三是没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由此我们联想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思想精髓不正是可以解决以上所述苏联问题的灵丹妙药吗?我们党的思想精髓具有非凡的先进性,指引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试看当今世界局势,西方国家不顾反对悍然出动战机轰炸利比亚,在利比亚这样一个主权设立禁飞区这是对这个国家的极大侮辱。持续动荡的叙利亚,政权更迭的埃及,暴力冲突不断的阿富汗,伊拉克,上述国家虽然都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员,也都是穆斯林民族的成员,可是他们没有一个强大的领导者一直都处于对抗,冲突不断的状态。
这些都给我们很多启示: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先进的强有力的政党的领导,就是一盘散沙,将会任人宰割,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强大的领导者终究是要受到其他民族的欺侮。由此我们感叹: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一定可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一定可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完整。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我们面临着社会建设的转型, 从而带来人的社会心理与文化心理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 有些干部经受不住考验, 出了问题;一些高中级干部, 对一些不良风气不抵制、不纠正, 有的甚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只是个别的、少数的情况, 但已经严重地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败坏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损坏了领导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严重地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热爱之情和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在个别地方, 因为某些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产生的负面效应, 致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现了推行贯彻难的问题, 有的因为干群关系紧张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不稳定。历史事实证明, 吏治腐败, 是最大的腐败, 是滋生和助长其它腐败的重要原因。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 这些弊端主要就是官僚主义现象, 权力过分集中现象, 家长制现象, 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 “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如不认真改革, 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 我们就要严重脱离广大群众。”归根结底, 腐败问题的产生是官僚主义在作祟, 是严重地脱离人民群众, 没有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
一、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思想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类历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是物质生产方式变更的历史, 而从事生产的基本力量和变更生产方式的动力, 则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领导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归宿, 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生产发展的动力, 前进道路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坚持群众路线, 决不仅仅是个领导方法问题, 而是无产阶级立场与资产阶级立场的根本对立, 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根本对立。
坚持群众路线, 是党的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党所制定的方针、政策, 靠的是大批德才兼备、政策性强的干部去推行。坚持群众路线, 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违背群众路线, 就会给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毛泽东同志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也讲:“政治路线确定了, 要由人来具体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 是由赞成走政治路线的人, 还是由不赞成的人, 或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 结果不一样。”“选拔人, 第一政治上要好。”
由此可见领导干部在政策执行中的重要性。因此, 江泽民同志一再告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 不要立志做大官。凡是关系党和国家利益的事, 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事, 都是大事, 都要认真仔细地做, 都要努力做好。”“政治问题, 从根本上说, 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 其中一个基本要求, 就是要时刻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 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倾向。”
坚持群众路线, 就是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坚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坚持群众路线, 就是要坚持领导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坚持领导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领导干部要做到:作出表率, 给人民群众以公仆感;尊重群众, 给群众以安全感;民主正派, 给群众以公正感;谦虚谨慎, 给群众以宽松感;多谋善断, 给群众以信服感。这种领导素质的养成, 靠的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就是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群众,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获得真知灼见。调查研究的直接目的是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 揭示其本身的运行规律。这就要求每个领导干部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 掌握第一手资料, 切忌浮在上面, 偏听偏信, 万不可坐在家里定“调子”, 跑到下面找“例子”, 回到机关“爬格子”, 关起门来编“稿子”, 搞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如此“深入群众”, 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歪曲, 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 还会走向事物的反面。
古人云:“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 才能真正解决“从群众中来”的问题。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方针政策, 还要放之于群众中, 接受实践的检验, 到群众中去是“从群众中来”的继续, 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如果不是从群众中来的方针、政策, 却强迫群众接受, 在群众中就不能推行下去, 有时还会激化矛盾, 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给社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 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群众路线还要多为群众办实事, 多为群众谋利益, 少说空话;如果不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领导干部的任何行为就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空忙, 也就不能实现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二、坚持群众路线要消除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心理位差
千百年来, “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意识固化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相违背, 党也一再强调加强学习, 用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其进行改造。然而,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在中国愈来愈融入世界的今天, 一些领导干部“做官”的地位优越感和心理优越感, 还时时表露无遗。如:某些巨贪的大肆敛财, 某些领导干部仗势欺人, 某些人信奉的“有权不用过期作费”的所谓“官场”信条, 还有大行其道的各种“潜规则”等。
职务的高低, 权力大小的不同, 可能使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形成一种心理位差。领导干部处于心理上位, 下属、群众则处于心理下位。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人民所赋予的职务、权力, 就会产生并强化这种心理位差, 使自己的思想、作风畸形发展, 失去人民群众的制约和监督, 就会时时处处以长官自居, 容不得半点异见, 就会从骨子里疏远人民群众, 不愿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如果听任此风滋长、个别领导干部就会在“莺歌燕舞曲”, “形势喜人调”的颂扬声中, 在泥淖中陷得愈来愈深。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些领导干部就误认为自己永远站在真理之巅, 一贯正确, 没有他就少了价值, 群众只不过是芸芸众生, 无足轻重而己。闭目塞听, 堵塞言路, 必然导致领导干部成为孤家寡人, 丧失领导干部领导活动的基础———人民群众的信任。处于心理下位的群众, 似乎只有仰视才能得见领导尊颜, 无形中对领导干部产生一种相处甚难的压抑感, 渐渐会“敬而远之”, 近而是“不教亦远之”。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心理位差, 是封建时代的政治残余, 而某些领导强化这种心理位差更是错上加错。
在社会主义社会, 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领导干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公仆,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 从社会分工来看, 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从本质上讲, 则都是国家的主人, 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高下之分, 既不应该有心理位差, 也不应该有社会地位的优劣。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初期深情地说过:“我们的人民群众多么好, 我一想起他们就日夜不安……”领袖与人民群众的心灵是相通的, 利益是相统一的。
消除不健康的心理位差, 最重要的是加强学习。党中央大力倡导学习之风, 最根本的就是要全党全国人民, 尤其是党员干部, 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多次说过:“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是不行的。”邓小平同志也反复讲过:“不注意学习, 忙于事务, 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 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江泽民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 讲政治, 讲正气, 并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来强调。“不论是谁, 只要停顿下来, 不学习新东西, 肯定是要落伍的人。作为共产党人, 放松了学习, 思想落后于形势, 就会丧失先进性, 使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 就难以抵挡利欲的诱惑。”
2008年9月, 中共中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时间, 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 严厉批评了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 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 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他明确指出, 要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 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 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 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 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 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群众路线, 才能密切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让人民群众理解党清除肌体内部腐败的决定, 增强反腐败的信心;才能把人民群众蕴藏的智慧和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 自觉地行动起来投身改革;才能更好地维护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利益;才能够自如地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摘要: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是改革开放的法宝。坚持群众路线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 领导干部需要消除心理位差, 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作高校党建的头等大事
《教育》旬刊: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党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校党的建设的头等大事。您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张德祥:对高等学校而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重大。我们都知道,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基础;教育联系着千家万户,关乎亿万人的梦想,是体现党的执政理念、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
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党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校党的建设的头等大事,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实现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显然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具体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使命。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期盼,这个新期盼集中体现在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接受更为优质的高等教育上来,不仅能够上大学,更要上好大学。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好如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大问题,就是要积极回应这个期盼,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好,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根本努力方向,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最高工作标准,以人民群众的支持为最大力量源泉,从而努力实现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把党的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
《教育》旬刊:贵校是何时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的开展情况如何?
张德祥:中央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后,我校行动迅速,于2013年6月25日召开了党委常委(扩大)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中央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对学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了初步安排,明确了具体要求。
2013年7月22日,学校召开了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正式启动教育实践活动。我代表学校党委作了动员讲话,对学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申长雨校长主持会议并对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会上下发了《大连理工大学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动员大会召开后,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各单位、各部门实际,制定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召开动员大会,传达校党委有关精神,对各自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详细部署,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也参加了各自联系单位的动员大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聚焦干部作风建设,直面群众呼声,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为深入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以多种方式开门纳谏,听取意见早、广、深,找准问题症结,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整改落实打下了良好基础;以整改落实回应群众期盼,部分意见和建议已经落实,其它意见建议也正在整改部署中。全校教育实践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如果梳理一下,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概括: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学习教育,形成共识;广开言路,听取意见;重视意见,积极整改;加强督导,夯实基层。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新学期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由“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转入到“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的环节。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际推进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当前,大连理工大学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多重任务,既要不断充实内涵,提升办学层次,又要建好盘锦校区,扩大办学规模,还要完善校本部基础设施,升级学校硬件条件。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调动师生凝心聚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的重大契机。学校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履行使命,其中就包括积极理顺学术组织建设与行政机构设置的关系,努力建立崇尚学术、科学民主的现代大学制度等。
着力改进工作作风
《教育》旬刊:贵校在活动调研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师生们的反响如何?
张德祥:我校分别于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前后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集中调研。2013年7月3日至5日,学校党委带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分别召开教师、学生、机关工作人员、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座谈会,征求大家对学校如何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师生员工对党员、干部群体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保持清廉本色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反映。7月26日至8月2日,我和申长雨校长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与各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学术委员会成员、教授代表、离任校领导、离退休老同志代表、民主党派代表、无党派人士代表,以“着力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召开了9场专题调研。在此期间,学校还通过校领导接待日、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开门纳谏,广开言路,务求听真话、听实话。
通过自查和广泛听取意见,认识到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为民务实清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四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如在形式主义方面,集中反映在有些工作不实,执行力不够,有些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重过程轻结果、有部署无检查、有检查无效果,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细,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会议、文件、简报、评比表彰、典仪活动实效性、针对性不够强,有进一步统筹精简的必要。在奢靡之风方面,事业发展资源紧缺和铺张浪费现象同时存在,公款吃喝、互相宴请、变相旅游的现象也都不同程度存在,精打细算、勤俭办学、大力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抓实、抓细,等等。endprint
就如何更好地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推动学校向领军型大学、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师生们在调研中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包括应加强学部制建设,进一步理顺学部与学院的关系,发挥学部整合的优势;要加强学科建设,构建一流学科要做好学科规划,着力解决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建设缺少亮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生长点不足等问题;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引进人才过程中不仅要看“出身”,更要看其发展潜力;应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从学校青年教师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针对文、理、工科等不同学科采取分类培养,加大对青年教师基本科研业务经费投入,支持青年教师间开展科研协作;要完善教师考评机制,避免“一刀切”现象,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不同的考评标准;应明晰机关各部门职责,避免职能交叉,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其实,这也是目前学校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或不够完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师生们寄希望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加以整改和完善。
《教育》旬刊:针对这些问题和建议,贵校采取了哪些举措进行整改?落实的成效如何?
张德祥:学校高度重视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反映的问题。要求对于目前有条件可以立即办理的合理意见、建议尽快落实;对于目前尚无条件落实的合理意见、建议需根据学校工作推进的相关程序规划出办理时间表和工作安排;对于不需办理或不很合理的意见、建议需给予明确回复,必须“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为此,学校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召开会议,就调研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工作进行部署。
学校将听取到的意见建议进行筛选分类,总计有49条意见建议,涉及校内职能部门33个。之后对办理任务进行分解,要求各相关部门认真对待,对相关意见、建议予以办理、落实、回复,并将办理情况以《督查督办反馈单》的形式于一周内报送学校。
目前,学校已将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意见建议整改落实的反馈情况,统一在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网页上予以公布,确保让师生看到实效。举两个小例子,比如针对师生提出的关于加强学校外文网页建设的建议,学校网信中心牵头已开展校内外文网页建设现状调研,准备制定实施方案,校党委宣传部及校内各相关单位协同开展网页建设工作。关于校园文化节应增加离退休板块、加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的建议,离退休工作处反馈欢迎离退休教职工积极参加校园文化节,学校将全面满足大家要求;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已纳入学校建设规划,待条件成熟时即进行建设。第二批意见和建议也正在梳理办理中。
领导带头是关键
《教育》旬刊:作为学校党委书记,您认为在高校推进教育实践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德祥:我认为,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坚持领导带头,切实发挥一把手的引领示范作用。要增强政治责任,能不能按照中央要求和学校要求组织好本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能不能真正解决好“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能不能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对于一把手既是党性观念、政治觉悟的考验,也是领导水平、综合能力的考验。要坚持领导带头学习提高、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查摆剖析、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整改落实,做到“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既要做好领导者,又要做好参与者和组织者。
《教育》旬刊:您认为,应该如何确保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张德祥:要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们认为:认识到位是前提,领导带头是关键,狠抓落实是根本。
认识到位是前提。只有深刻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才能为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按照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我们通过各类会议、各种宣传媒介反复向大家强调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向大家明确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是学校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四风”在学校的表现、危害,充分认识到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工作表现与广大师生的期待存在的差距,充分认识到中央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决定,绝不是可有可无之举,充分认识到我们必须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把“照镜子”的标准定得高一些,对自身的要求严一些,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深一些,工作推进才能深入一些,实效才能更明显一些。
领导带头是关键。活动开展以来,大连理工大学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带头作用的发挥,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参与者,一方面要认真组织好教育实践活动,把握规律、掌握节奏,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又要主动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查摆问题、找出差距,切实解决问题。全校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领导带头,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学习理论、带头开展调研、带头查摆问题,带头边查边改、带头狠抓落实,形成了上级带下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让群众看到了决心,增强了信心。
狠抓落实是根本。大连理工大学以整改落实回应期盼,坚持边学边查边改。针对师生们反应的意见建议,学校明确提出要“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学校将听取到的意见建议迅速梳理、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召开专题会议,下发文件通知,做出整改部署;相关部门认真对待,将办理情况以《督查督办反馈单》的形式于一周内做出反馈并网上公示,不走过场。以迅速整改推动工作,充分体现了学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的真心;体现了坚决革除“四风”,建立为民务实清廉长效机制的决心,此举得到了中央督导组的肯定,赢得了师生的认可。
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
《教育》旬刊:为发挥自身人才资源优势,贵校在服务基层发展、扶持地方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活动?
张德祥:大连理工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了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建校64年来,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大连理工大学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中,坚持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努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仅2006年以来,大连理工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学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3项,经费2.0371亿元。通过一批国家、省、市级工程类技术创新平台,研制推广自主创新型科学技术,并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高新技术,促成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技术扩散。
比如,校企联手成立的沈鼓大工研究院,就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优势,对应沈鼓集团的重大技术需求,帮助企业解决了压缩机、蒸汽轮机、通风机、大型容器等产品研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自研究院成立以来,累计开展科研项目136项,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校企联合承担国家科研课题,总科研经费达1.5亿元。
【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推荐阅读:
为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07-12
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励志文章10-20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09-10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坚持党的领导06-02
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10-16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心得体会11-0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政治教案09-14
送领导什么礼物比较好,2016送退休领导什么礼物好06-25
什么是领导艺术06-23